非电解质范文

时间:2023-03-16 22:23:05

非电解质范文第1篇

1.从概念上认识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科学术语都要从概念上理解和深化。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化合物。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

[1]该化学物质必须是化合物

[2]该化学物质必须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则为电解质

[3]该化学物质必须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则为非电解质

当我们遇到一种陌生的化学物质——Fr,判断过程如下:Fr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满足[1],所以Fr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再如NaBr,满足[1],且溶解或熔融都有NaBr=Na++Br-,满足[2],所以NaBr是电解质。还有难溶物AgCl,不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下:AgCl=Ag++Cl-,能够电离出离子,满足[2],所以AgCl是电解质。

可见我们只要牢牢地抓住概念本身就可以深刻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从本质上认识

从本质上认识是对概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彻底理解概念的过程。电解质导电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应当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如H2SO4溶于水:H2SO4=2H++SO42-,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所以H2SO4是电解质。而SO3溶于水:SO3+H2O=H2SO4,H2SO4=2H++SO42-,可见电离出的离子不是SO3本身电离出的离子,所以SO3不一定是电解质,SO3熔融状态下也不能电离出离子(下面有介绍),所以SO3是非电解质。又如CaO溶于水:CaO+H2O=Ca(OH)2,Ca(OH)2=Ca2++2OH-,同样电离出的离子也不是CaO本身电离出的离子,但是CaO在熔融状态下:CaO=Ca2++O2-,所以说CaO是电解质。

由此可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合物自身在溶液中或熔融时能否发生电离。

3.从结构上认识

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有的是电解质有的非电解质。对离子化合物而言,构成它的微粒就是离子,如NaCl、NaOH等当他们加热至熔融状态时,其中的离子就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当将它们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子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因此,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对共价化合物而言,构成它的微粒是分子,如酒精、硫酸等。当它们处于熔融状态时(实际上为液态),它们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故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当它们溶于水时,有两类情况:一类如H2SO4、HCl等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另一类如酒精、蔗糖等在水分子作用下不能发生电离,因而不能导电。因此,共价化合物有的属电解质,有的属非电解质。

4.从类型上认识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还与化合物的组成,分类有关,并且呈明显的规律性,一般的说:

酸、碱、盐、碱性氧化物、呈酸性的氧化物以及水都是电解质

呈酸性的氧化物、中性氧化物(水除外)、多数有机物(如烃、卤代烃、醇、醛、酮糖、酯)和不呈酸性的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范文第2篇

1.从概念上认识

我们学习任何一个科学术语都要从概念上理解和深化。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或熔融状态都不导电化合物。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标准:

[1]该化学物质必须是化合物

[2]该化学物质必须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则为电解质

[3]该化学物质必须是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则为非电解质

当我们遇到一种陌生的化学物质——Fr,判断过程如下:Fr是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满足[1],所以Fr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再如NaBr,满足[1],且溶解或熔融都有NaBr=Na++Br-,满足[2],所以NaBr是电解质。还有难溶物AgCl,不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下:AgCl=Ag++Cl-,能够电离出离子,满足[2],所以AgCl是电解质。

可见我们只要牢牢地抓住概念本身就可以深刻认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从本质上认识

从本质上认识是对概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彻底理解概念的过程。电解质导电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应当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

如H2SO4溶于水:H2SO4=2H++SO42-,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所以H2SO4是电解质。而SO3溶于水:SO3+H2O=H2SO4,H2SO4=2H++SO42-,可见电离出的离子不是SO3本身电离出的离子,所以SO3不一定是电解质,SO3熔融状态下也不能电离出离子(下面有介绍),所以SO3是非电解质。又如CaO溶于水:CaO+H2O=Ca(OH)2,Ca(OH)2=Ca2++2OH-,同样电离出的离子也不是CaO本身电离出的离子,但是CaO在熔融状态下:CaO=Ca2++O2-,所以说CaO是电解质。

由此可见,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化合物自身在溶液中或熔融时能否发生电离。

3.从结构上认识

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有的是电解质有的非电解质。对离子化合物而言,构成它的微粒就是离子,如NaCl、NaOH等当他们加热至熔融状态时,其中的离子就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当将它们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子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因此,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对共价化合物而言,构成它的微粒是分子,如酒精、硫酸等。当它们处于熔融状态时(实际上为液态),它们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故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当它们溶于水时,有两类情况:一类如H2SO4、HCl等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导电;另一类如酒精、蔗糖等在水分子作用下不能发生电离,因而不能导电。因此,共价化合物有的属电解质,有的属非电解质。

4.从类型上认识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还与化合物的组成,分类有关,并且呈明显的规律性,一般的说:

酸、碱、盐、碱性氧化物、呈酸性的氧化物以及水都是电解质

呈酸性的氧化物、中性氧化物(水除外)、多数有机物(如烃、卤代烃、醇、醛、酮糖、酯)和不呈酸性的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

非电解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概念教学;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162-01

化学概念和原理是化学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不仅是推理的依据、解题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化学概念的教学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学好这一部分知识,不仅可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为高二学习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电离理论和盐类的水解做好准备。笔者在多次电解质的教学实践中, 从对作业的批改和考试答题情况分析,并多次反思教学过程,发现学生普遍感觉这部分概念较难掌握,对电解质的理解不透彻,更不能做到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

一、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

化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课堂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法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目标除了使学生真正建构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化学科学素养。实践证明基于经验的教学却没有基于课程标准来教学是非常可怕的盲目的教学,教师教学生涯中教学经验固然重要,但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教学,而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在原地裹足不前,五年、十年甚至是更长时间那是最悲哀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二、研究学生,了解认知结构,确定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课本和本教材本章前一节已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单质、氧化物的概念,介绍了酸碱盐的组成。归纳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也探究了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并提到按分类依据不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而出现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字眼。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知识,但没有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的知识,和酸碱盐的概念。物质溶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化合物酸、碱、盐等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山区小县的第一中学,由于本县只有一所高中,高一所录取的学生基础和成绩相差很大,并且大部分农村中学的师生对只按折合分的化学科不够重视,造成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脱节,使高中化学的教学遇到较大的困难。

三、利用实验,注重概念形成过程、促进概念理解。

1、实验在电解质教学中的重要性

本节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笔者与部分同事在过去的教学中曾认为演示实验就是让学生看看现象罢了,认为做演示实验不如看看实验视频或实验动画,既节省时间又清析,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然而脱离实验教学的电解质教学,后果是学生总是无法从本质上理解电解质。

2、本节课的实验教学

本节课是先通过导电性实验,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的现象,引起导电原因的思考,具体的实验操作是①NaOH 溶液 、HCl 溶液 、NaCl 溶液、KNO3溶液、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的导电性实验,②NaCl晶体导电性实验。实验过程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现象很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更重要,要从感性认识深入到导电原因的理性认识。学生观察到同样是NaCl,在溶液中能导电,而在固态时却不导电。教师就可以实时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大胆的质疑和假设,交流探讨,在探究体验中构建电解质的概念。

四、关注概念的本质和外延,对概念进行加工和迁移。

首先,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更是促进所学新知识的迁移应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内在本质和外延,利用多种方法对概念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迁移,以利于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问题。笔者认为积极的迁移效应,是问题顺利解决的重要因素。

其次,教师在讲解说理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电解质首先是化合物;其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有导电性;第三,必需是该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这一点课本并未以文字形式明确描述,只是隐藏在概念中。如SO3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是因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而导电,并非SO3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所以SO3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H2SO4才是电解质。

再次,举例是对概念理解和加工迁移的最好方法,如KCl晶体虽不导电,但首先它是化合物;其次K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K+、Cl-而导电,所以KCl是电解质。KCl溶液(混合物)和铁丝(单质)虽然能够导电,但二者均不是化合物,所以二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总之,作为《必修1》模块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电解质,其教学过程应充分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在行为、思维、情感上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分析实验的原理,理解事物的本质为基础,掌握方法,注重对知识的应用为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可明显的发现学生不再是简单认为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而是通过先确定该物质是否为化合物及其本身能否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阴阳离子而导电。最后才判断该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云生.化学概念原理教学和理想化方法教育[J].化学教学,2014(12):10-13.

非电解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解质;非电解质;导电性实验;定义;电离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看似浅显易懂,但运用起来却让很多学生犯愁,值得我们推敲与反思。

一、概念建构的问题分析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建构过程在教材教学内容设置及课堂教学操作中的确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导电性实验强化错误联结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通常用导电性实验引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用导电性实验的结果来判定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使得“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能否导电”强化了联结并得到巩固,在强弱电解质的研究中又一次用导电性实验进行了强化,使得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判断“雪上加霜”。

判断物质能否导电主要有两种方法:小灯泡是否发光(普遍采用)或检流计指针是否偏转。但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所加电压的大小和仪器的灵敏度高低的问题。当电压较低或仪器不够灵敏时,导电性实验也就无法准确地反映事实的本真状态,于是也无法检测蒸馏水、某些难溶电解质(如BaSO4、CaCO3,)的导电性了。于是就形成了“蒸馏水不能导电”(初中教材及高中必修教材也没有明确指出水是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水溶液不能导电”等错误观念。如果电压足够高,检测仪器也足够灵敏,则H2O也能导电,此时非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岂不成了完全不可信赖的“无稽之谈”?

2 操作性定义致使本末倒置

中学化学教材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定义“电解质”,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定义“非电解质”,这实际上都是用一个导电性实验来定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而导电性实验只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的外在表现,并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特征。更何况导电性实验本身的缺陷也使得有些实验根本无法完成:对于既难溶又不稳定的化合物如CaCO3,难溶导致水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失败,不稳定性则导致熔融状态下的导电性实验失败,如何是好呢?因此,必须寻求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定义和实质理解。此外,操作性定义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将溶于水时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酸性氧化物、溶于水时能与水反应生成碱的碱性氧化物及NH3认定为“电解质”。由此可见,操作性定义是从表面现象对物质的定义,未能从根本上认识物质的本质属性,导致认识上的肤浅,从而引起判断上的错误。

3 相关概念混乱导致望文生义

中国人素有望文生义的天然品质,这种固有的特质有时甚至会导致顽固的思维定势,阅读信息时断章取义、理解概念时望文生义的现象也频频出现。就像“物质的量”很容易理解为一个偏正词组:“物质”的“量”。

与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关的概念中,还有“导电”“电离”“通电”“电解”等,总之少不了一个“电”字,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学生在没有理清相互关系时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写出“导电”“电离”“通电”“电解”等条件的电离方程式,令人啼笑皆非。

二、教学实施的操作建议

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我们认为应从知识建构的源头出发,用好导电性实验,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理清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 重新确立电解质概念的本质定义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电离,何不直接用电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电离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以此类推,能完全电离的化合物叫做强电解质,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叫做弱电解质。这样一来,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既简洁又明了,同时突出了各类物质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认识电离的条件:溶于水(酸、碱、盐)或熔化状态(碱和盐),电离的过程: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当外加电场(通电)的条件下自由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导电,这样就理顺了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避免了相互之间的纠缠。

实际上,像这种比较纠结的概念可以按以下的过程进行学习:酸碱盐是电解质一酸碱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电离一酸碱盐的水溶液、熔化状态的碱或盐能导电,让本质特征得以凸显,即电解质电离的本质属性可以用来解释电解质也非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这一具体表现。

2 重新定位导电性实验的教学功能

中学化学教材将导电性实验提高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能否导电”成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唯一判据。而事实上,导电与否只是一个引发思考溶液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的作用,是一个激起认知冲突的情境诱因。基于此,重点在于剖析为什么产生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即有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电解质,还要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条件——溶于水或熔化,当两者都具备时就有了一个过程——电离,借助多媒体手段使电离具体化、形象化。在认识了电解质及其电离后,很有必要用电解质的电离来解释溶液的导电性,做好正面引导,而应尽量避免用溶液的导电性去判断电解质,防止逆向抑制。正如新加坡名作家尤今的“买笔的故事”:“不要黑色的,千万不要忘记呀,12支,都不要黑色。”第二天,同事买来的却正是12支全是黑色的笔。可见,正面引导比反例强化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例教学应该在概念巩固之后持续一个阶段后进行,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3 妥善减小一系列概念的相互干扰

电离的概念在字面上会与导电产生无形的联系,事实上,电离概念与第一电离能(气态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中的“电离”在字面上相近但意义相去甚远。目前,有些大学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教材也将“电离”取而代之以“解离”或“离解”。但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解离”没有任何的说明或解释,对“离解”则解释为:在可逆反应中,分子分解为离子、原子、原子团或较简单的分子,如醋酸分解成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一般认为: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在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由此可见,“离解”比起我们现有的“电离”有更宽泛的范畴,而“解离”与“电离”在意义上基本相当,“电离”或“解离”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离解”(离子化的离解,或分解成离子)。若用“解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就有:能解离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不能解离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这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电离”概念的理解时被“电”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钱华,李广洲,电解质溶液学习中学生“现已构想”的调研[J].课改教育,2011(11):9—11.

[2]王惠花,高中化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的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1(62):180—181.

非电解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解质 离子方程式 离子共存

由于电解质问题和当前的社会生活、工业发展、科学技术密切相连,因此电解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成为高考的常考知识点。命题形式主要以选择、填空、判断、推断、计算等各种题型。从知识点方面来看,命题主要涉及到:⑴电解质的相关概念,如电解质、非电解质、⑵盐类物质的水解;⑶离子共存;⑷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些知识点都是每年高中中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推断思维,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

一、有关电解质中的概念辨析

在离子反应教学中,我们首先接触的是电解质,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确电解质的概念。对于电解质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是指: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能电离而进行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首先指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共同点都是化合物,然后分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不同处。电解质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分别向两极移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导电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它不同于一般导体的导电过程。而非电解质要强调“和”字。然后比较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类型: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部分活泼金属氧化物,氢化物以及一些离子型碳化物等,当然很多的共价化合物也是电解质。而非电解质主要是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非酸性气态氢化物。再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有个深入的了解。

在学习这两个个概念时,我们要指导学生注意区分几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⒈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基本前提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

⒉电解质不一定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⑴在水溶液里能导电;

⑵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化合物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即为电解质;

如HCl在熔融时不导电,但在水溶液里能导电,所以HC是电解质。

⒊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⑴Fe,Cu等金属在熔融状态下也能够导电,但他们都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

⑵稀盐酸能导电,但不能说稀盐酸是电解质,应该是HCl是电解质,因为稀盐酸是混合物。

⒋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不是电解质

BaSO4,CaCO3等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但其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因而他们属于电解质。

⒌电解质本身不一定导电

如NaCl固体等,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

⒍一些电解质在熔化和水溶液中电离时,离子方程式不同。

比如,NaHSO4在熔化时:NaHSO4=Na++HSO4-

NaHSO4在溶液中时:NaHSO4=Na++H++SO42-

⒎溶于水之后溶液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

比如,NH3、CO2通入水后,水溶液导电,但是NH3、CO2都是非电解质,之所以水溶液导电,是因为它们通入水后生成了弱电解质NH3・H2O和H2CO3。

二、高考中常见的题型

⒈概念辨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金属的导电性。

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定。

⑴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让学生严格按照:写、拆、删、查四部进行,避免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抓住酸式盐的几个典型题例,把“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以及试剂滴加顺序问题彻底解决;⑵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首先要看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然后“检查电荷”,“质量是否守恒”,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再检查一些必要的符号、条件等。

⒊离子共存。离子共存问题,其考察的主要侧重点是学生审题的能力,能否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直接决定了这类题目的得分与否。⑴有些题目要求能共存的,有些要求不能共存的;⑵有些题目要求不能共存,但是同时提出不能共存的因素: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溶液的颜色等。

⒋离子推断、除杂和检验。离子反应的运用,做这类题目需要把握反应机理、认真审题。

三、离子反应知识的解析策略

离子反应的知识经常出现高考试题中,常考常错,常使学生束手无策。如果仔细研究试题结构,考查内容就两大块:(1)基本概念;(2)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对于基本概念的考查,只需要牢记和深入理解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对各种概念的考查题型都会迎刃而解。对于第二板块内容,对于离子问题的考查,虽然题型千变万化,但归根结底都是考查了离子反应。

解析离子问题,关键是认真审题。比如,离子共存问题中,外在条件以及隐含条件的挖掘都离不开审题;再比如,在解析离子问题时,要注意认清反应实质,在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以及离子反应方程式正误判定上,都要抓住住离子反应的实质,只要能发生离子反应的离子,一定不能共存;凡是能供大量共存的,一定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定问题,是多年来的高考必考题型,对离子方程式进行判定,首先要看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然后检查“电荷”,“质量是否守恒”,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再检查一些必要的符号、条件等。

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让学生抓好基础,教师选的例题要有代表性,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摸索解题思想,从而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许海峰.高中化学中的电解质.中学生数理化,2004,⑾

非电解质范文第6篇

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

2. 电解质导电与金属导电有何区别?

金属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导电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是物理变化;电解质依靠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导电时离子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可见,物质导电的条件是:含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

3. 不是电解质的物质是否一定是非电解质?

根据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所以非电解质也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如氟水、氯水)、单质(水银、石墨、氯气)、非电解质(CO、CH4、酒精、蔗糖、CO2、SO2、SO3、NH3),因此,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只有不是电解质的化合物才一定是非电解质。

4. 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也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这两种分类之间有何关系?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共价化合物中只有极少数为强电解质(如 强酸HCl、HBr、HI、HNO3、H2SO4和HClO4),少数为弱电解质(如弱酸CH3COOH、H2CO3,弱碱NH3•H2O和H2O),绝大多数为非电解质。

5. 电解质一定能够导电吗?

NaOH、KNO3等电解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在室温下为固体,其中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而不能导电,只有当它们溶解于水或受热熔融(液态)时,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HCl、HNO3、H2SO4、CH3COOH、NH3•H2O等电解质属于共价化合物,它们由分子构成,液态时不能导电,只有当它们溶于水后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因此,电解质只有发生电离后才能导电。

6. 酸(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水溶液中导电,碱、盐(离子化合物)是不是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可以导电?

酸为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存在离子,因此仅在溶于水状态下导电;而碱、盐有的受热易分解,转变后的物质能导电,就不能将原物质视为该状态下导电的电解质,例如NaHCO3受热分解为Na2CO3、H2O和CO2,在熔融态时,Na2CO3电离而导电,因此NaHCO3仅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因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电解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融都能发生电离,而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只有溶于水才能电离。

7. “易溶的电解质都是强电解质,难溶的电解质都是弱电解质。” 对不对?

已溶解于水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是区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唯一依据。BaSO4、CaCO3、Mg(OH)2等电解质更难溶于水,但已溶的部分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与之相反,CH3COOH、NH3•H2O等电解质虽易溶于水,但溶解后不能完全电离(溶质分子和离子共存),属于弱电解质。所以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而与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密切相关。

8. 是否“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弱” ?

电解质溶液是靠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的,其导电能力的强弱与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等因素有关。强电解质虽能完全电离,但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其离子浓度可能较小,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例如BaSO4、CaCO3、Mg(OH)2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虽不能完全电离,但当其溶液浓度较大时,其离子浓度可能较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较强,例如CH3COOH、NH3•H2O等弱电解质。故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必然联系。

9. 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吗?

电解质溶于水后,在水的作用下自身电离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能导电。有些化合物(如CO2、SO2、SO3、NH3、酸酐等)虽然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是由于它们不是自身电离而是与水反应的产物发生电离;因此这些化合物仍属非电解质。即电解质的溶液能导电,但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

10.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强电解质都改写为离子形式吗?

离子方程式是以实际参与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只有易溶的强电解质才能完全溶解并完全电离为离子参与反应,因此应改为离子符号。金属氧化物、难溶的强电解质和水、弱电解质都保留化学式。

非电解质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电解质 非电解质 自由移动 离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48

高中化学中“电解质”这一考点在高中课程中占据重要位置;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反映电解质概念难记、易混。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融入一些相关高考题来进行讲解,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部分学生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学习又增添了难度;除此之外,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于电解质相关概念的教学中。虽然教师明白其弊端,但是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教师仍然选择此教学方法。

电解质相关概念较为抽象,它不是宏观事物,而是微观事物,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无法深刻理解。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电解质不那么枯燥抽象,结合书中电解质的定义,用导电性实验引出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并用导电性实验的结果来判断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这使得“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能否导电”混为一谈;加之,教材上电解质的定义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有的人素有望文生义的潜质,这种固有的特质有时甚至会导致顽固的思维定势,像“物质的量”很容易理解为:“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等。与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关的概念中,还有“导电”“电离”、“通电”“电解”等,都少不了一个“电”字,因此学生在没有理解相互关系时很容易将这些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

初学电解质部分,许多同学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电解质溶液通电后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某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为什么每届学生在学电解质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得出这样些错误的结论呢?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建立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又如何在教学中减少学生混乱的认知呢?

一、重新确立电解质定义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能否电离,所以有人就直接用电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能电离的化合物叫作电解质,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作非电解质。这样,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简洁了,也突出了本质特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好事。人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本质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所在,万变不离其宗。但这样定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给学生们的是除了抽象还是抽象。学生们又会纠结于什么是电离?我们怎么知道它电不电离?加之,电离的概念在字面上会与导电产生无形的联系,甚至有学生会认为电离的条件是通电,通电后电解质才能电离出离子。更有甚者以为通电后物质才会出现熔融状态。在有些大学的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教材中已将“电离”改为“解离”或“离解”。汉语词典对“离解”的解释为:离子、原子、原子团或较简单的分子,如盐酸分解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碳酸氢钠分解成碳酸钠、水、二氧化碳。一般认为:解离是指化合物或分子溶剂中释放出离子的过程。由此可见,“离解”比起我们现有的“电离”有更宽泛的范畴,而“解离”与“电离”在意义上基本相当,“电离”或“解离”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离解”(离子化的离解,或分解成离子)。若用“解离”来定义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就有:能解离的化合物叫电解质,不能解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把“电离”和通电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认识解离的条件:溶于水(酸、碱、盐)或熔化状态(碱和盐)。解离的过程:产生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当外加电场(通电)的条件下自由离子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导电,这样就理清了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结合书上的定义和前面的分析,把电解质定义改为:“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自身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且不是更好,把电解质的本质和性质特征都揉进定义。同时也避免了某物质的水溶能导电该物质一定是电解质的误区。

二、重新定位导电性实验

中学化学教材将导电性实验默认为讲解电解质的法宝,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能否导电”,导电与否成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唯一判据。而事实上,导电与否只是一个引子,引人思考溶液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是一个激起认知冲突的情景因素。基于此,借助多媒体手段使解离具体化、形象化。在做实验时,最好做这样一组对照实验,低电压下蒸馏水不导电,高电压下蒸馏水能导电,讲清楚缘由后。再在低压下蒸馏水不导电的实验中补充一个实验步骤,加入一种电解质(如NaCl),灯泡亮了,说明氯化钠自身在水分子作用下先解离出了钠离子和氯离子,通电后自由移动的钠离子、氯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体现为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排除“蒸馏水不能导电”错误观点,同时顺便讲到水是电解质,也能自身解离出H+和OH-,只是当电压低时,体现为几乎不导电。讲到这要点明电解质在没有通入电流之前,离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在通入电流后,离子作定向的运动。

三、列举与以下知识点相关的具体事例进行巩固训练

1.在受水分子作用或受热熔化时,化合物本身直接解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离子化合物一般在这两个条件下能导电,属于共价化合物的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能够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例: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所以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吗?答:氯化银和硫酸钡的水溶液都不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然而溶解在水中的那部分是可以解离出离子的。电解质关键是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解离出阴、阳离子,导电只是一种判断的方法。如果设法让它们变成熔化状态,氯化银和硫酸钡是可以导电的,因而它们是电解质。

3.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要区分开,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4.电解质和导电没有必然联系,固体的电解质不导电是因为没有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影响,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的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等决定,所以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化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必将伴随着学科特有的实践性和实验性,在课堂上传递着知识能量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自航.高中化学教科书实验难度的国际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许海峰.高中化学中的电解质.中学生数理化,2004,(11).

非电解质范文第8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本节课通过视频、工业电解水的模拟实验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再通过盐酸和醋酸的电离程度不同作为本课的切入点,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操作,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中已经学习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但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混淆,特别在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导电能力的关系上容易判断失误。本堂课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高二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视野更为开阔,并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喜欢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操作是否准确等,本堂课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学习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探究结果为依据,加深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和工业上电解水的模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推理、归纳、对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分。

2.教学难点:强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五、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播放新闻事件:焊接工人小张在高温操作时,因为焊把误触湿衣导致电击事件。

提出问题:工人在焊接操作时,焊把误触湿衣,为什么会发生触电?

学生:因为湿衣中含有人体分泌出来的电解质,使水溶液具有较强的导电能力。

教师:很好,NaCl在水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了定向移动,导致了触电事故的发生。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观察下面这个实验。

[演示实验]这是工业上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两极材料为石墨电极。

如下操作:

(1)电解槽中放的是水,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2)向水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电解槽中盛放纯水时,无明显现象,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两极出现大量的气泡。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播放和工业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的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本课引入作一个良好的开始。)

[交流与讨论]:1.为什么接通电源后,两极没有明显的现象?

学生:纯水中溶液的自由离子浓度小,几乎不导电。

2.加入NaOH溶液后,在两极看到有明显的气泡产生,NaOH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学生:NaOH在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

3.NaOH还可以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导电?

学生:熔融状态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强调其特点:(1)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2)电解质自身不一定能够导电。

提出问题:SO3溶于水也能导电,SO3是不是属于电解质?为什么?

学生:不是,因为SO3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SO3与H2O反应生成H2SO4,是H2SO4电离出H+和SO42-,H2SO4才是电解质,SO3本身没有直接电离出来,是非电解质。

问题: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教师共同总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不是因为在水溶液中能否导电,而是在水溶液中能否直接电离出离子来。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问题的层层设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问题: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电解质?

学生讨论、回答。

化合物电解质:酸、碱、盐非电解质大多数有机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氢化物

[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哪些属于非电解质。

①氨水 ②液态HCl ③Fe ④固体BaSO4 ⑤冰醋酸 ⑥SO2 ⑦Na2O ⑧CO2 ⑨NH3 ⑩NaCl固体 {11}KOH溶液 {12}蔗糖

[课堂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氯气溶于水也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

(2)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3)NaCl是电解质,所以NaCl固体能导电。

(4)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和是非判断帮助学生巩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

[过渡]盐酸和醋酸是两种常见的酸,它们的电离程度有没有差异?如果有,请同学们书写出这两者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书写]HCl=H++Cl-;CH3COOH?葑CH3COO-+H+

(设计意图: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通过离子方程式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两者电离程度的差异,为实验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问题交流与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这两者的电离程度存在差异?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各小组经过讨论后,提出很多种方案:

方案1: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

方案2: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等长镁带发生反应的快慢?

方案3: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值。

方案4:测相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值(即氢离子浓度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与等物质的量量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师生活动]针对上述方案,帮助学生对实验可行性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科学地思考,与同学们评价一下上述方案中的优缺点。如方案2中的镁带表面要除去氧化膜;方案4中由于pH值相同的醋酸溶液难以配制,所以通常情况下不会使用此方案。

[探究实验]指导学生阅读书本,并根据讨论的结果按方案1、2、3进行验证:

[现象及结论]方案1:上述实验中,插在盐酸溶液中的灯泡更亮,说明盐酸溶液中的自由离子浓度更大,即电离程度更大。

方案2:盐酸和醋酸与镁带反应,盐酸与镁带反应更快,说明盐酸中氢离子浓度更大,即电离程度更大。

方案3:盐酸溶液的pH值为1,而醋酸溶液的pH值约为3,说明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醋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投影、讲述]

经过精确实验表明,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很小,只有极少部分电离,1mol/L醋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约为0.004mol/L,即在溶液中醋酸分子与离子共存。

(设计意图:验证氯化氢和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差异,关键是要在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通过学生实验方案的设计、探讨和优化,让学生掌握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提问:什么叫强电解质?什么叫弱电解质?

学生: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称之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交流与讨论: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

学生: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和少部分盐属于弱电解质。

提问:列举常见的强酸、强碱、弱酸和弱碱有哪些?

学生:常见的强酸有HNO3、H2SO4、HCl、HClO4、HClO3、HBr、HI等;常见的强碱有KOH、NaOH、Ba(OH)2、RbOH等。

[师生总结]

电解质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少部分盐

[课堂练习3]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属于弱电解质?

①氨水 ②液态HCl ③Fe ④固体BaSO4 ⑤冰醋酸 ⑥SO2 ⑦Na2O ⑧CO2 ⑨NH3 ⑩NaCl固体 {11}KOH溶液 {12}蔗糖

[课堂练习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强。

(2)BaSO4的水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属于弱电解质。

(3)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属于强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一定属于弱电解质。

[师生活动]学生在完成这些练习时对一些物质的判断肯定会分歧。教师利用这道题强调:(1)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是电离程度,与物质的溶解性,导电能力无直接联系。(2)强弱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反馈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通过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所暴露出的认知上的错误,帮助其理解基本概念。)

[课堂小结]小结本课内容,列表比较强弱电解质。

六、教学反思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程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本堂课首先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和电解水模拟实验,将教材中的两个思考问题直观地展现出来,课题引入新颖,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问题驱动了教学过程,巩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下面课堂实验探究过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设计验证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差别的实验方案时,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很多学生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在相同的温度下利用镁带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比较反应速度时,就有人提出镁带可以用碳酸钠粉末或碳酸氢钠固体更具有说服性,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镁带很难从气球中同时倒入到盐酸和醋酸溶液中,这样对比实验就有了较大的误差,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粉末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思维水平,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思维点拨、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实现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精神。

参考文献:

兰宁静.海水的综合利用教学设计反思[J].化学教学,2012(3):39-40.

非电解质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例证—概念法;概念—例证法;电解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66-01

教学策略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和师生连续性的实质交流;只为实现预期效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用的教学行为。概念教学的策略一般有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

概念—例证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例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该方法是概念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美国的心理学家埃根(P.Eggen,1997)认为,概念—例证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给概念下定义;第二,阐明定义中 的术语,以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第三,提供能阐明概念本质的正例和反例;第四,提供另外一些范例,让学生自己练习区分哪些是正例,哪些是反例,并说明理由,或者让学生自己举出概念的正例和反例。

例证—概念法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先提供与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和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方法。

高一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关于电解质概念的教学,充分利用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的概念教学策略,会使课堂教学更轻松,效果更好。具体设计如下:

一、运用“例证—概念法”

步骤一,提供与电解质概念有关的若干正例和反例:

[实验探究]提供下列物品:(1)直流电源,导线,电灯泡,烧杯,开关,(2)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无水酒精。做导电性实验,现象记录在下表:

步骤二,引导学生通过对正例和反例的比较,归纳概括出电解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分析]以上的铜片,石墨,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溶液能导电,而氯化钠固体,蔗糖固体,蔗糖溶液,氢氧化钠固体及无水酒精不导电。

[归纳概括]像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电解质。像蔗糖、酒精等,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就叫做非电解质。

二、运用“概念—例证法”

步骤三,给电解质概念下定义: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步骤四,阐明定义中的术语,以使学生正确理解电解质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师讲解、分析]1.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和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即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一定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条件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如蔗糖、酒精等;

3.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二者满足其一就是电解质;

4.电解质一定是自身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溶于水后能导电,但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化合物,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注:由于新课程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分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因此不必讲解,必要时可提一提)

步骤五,提供能阐明电解质概念本质的正例和反例。

呈现正、反例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概念的一些关键属性。这样,学生获得了概念以及假设概念的定义,就能有的放矢地并能最大限度地排除他们在探索概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胜。学生的发现也有了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受控性,因此,他们有可能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预期学习效果。

[教师举例]

[问题1]铜、石墨、盐酸能导电,是电解质吗?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吗?它们是非电解质吗?

[问题2]蔗糖、酒精溶于水导电吗?蔗糖、酒精是电解质吗?是非电解质吗?

[问题3]SO2、CO2、NH3、SO3等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它们是电解质吗?

[学生分析]通过分析,知道电解质及非电解质概念的本质。

步骤六,提供另外一些范例,让学生自己练习区分哪些是电解质,哪些不是电解质,并说明理由。

[教师提供练习题]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非电解质?哪些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属于非电解质?

①KCl ②KOH ③HNO3 ④H2O ⑤NaHCO3 ⑥Fe ⑦Ca(OH)2 ⑧Na2O ⑨CO2 ⑩食醋

[学生练习]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的掌握这一概念。并在课后安排一些相关的联系题,使这一步骤进一步完善。

例证是概念教学中最关键的,本设计的教学充分运用例证—概念法和概念—例证法,因为概念的形成源于一组例子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概念的理解则是通过确定分析一组具有差异性的例证特征是否具有概念的本质特征来实现的,而概念的应用又是一个把概念的本质特征还原成具体事实去归类、判断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电解质的有关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

非电解质范文第10篇

在水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有时候是H+和OH-都参与)的反应叫盐类的水解。盐类水解的知识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既轻松突破此重点、难点,又网络到其它类型物质的水解?构建“水解”体系是最有效的途径。

一、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实例(透过现象看本质)

参加水解的物质一般是强电解质,水解前要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是弱电解质(弱酸或弱碱)。如:

2.盐类水解的规律

(盐类电离出来的离子)只有阳离子水解(消耗OH-,产生H+),溶液显酸性;只有阴离子水解(消耗H+,产生OH-),溶液显碱性;阴、阳离子都水解,则溶液酸碱性不一定(要看阴、阳离子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即:

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2CO3CH3COONa。

(2)外因:

①温度。盐水解的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故升高温度可使水解程度增大,反之则减小。

②浓度。盐溶液越稀水解程度就越大,反之越小。

③溶液的酸碱性。盐能发生水解反应,向盐溶液中加入酸(引入大量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的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碱(引入大量OH-),能抑制阴离子的水解,促进阳离子的水解。

4.盐类水解的平衡常数

盐类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叫水解常数,用Kh表示。Kh可表示水解反应程度的大小,Kh数值越大,水解程度(趋势)越大。水解常数Kh可由与水解平衡相关的其它平衡常数导出。例如,CH3COO-的水解常数可按以下方法求得:

二、有机物的水解

1.卤代烃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醇)和强电解质(卤化氢。生成HF时,HF是弱电解质)。如:

2.酯、油脂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醇)和弱电解质(羧酸)。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更大。如:

3.糖类(非单糖)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非电解质,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都是非电解质(单糖、二糖等)。如:

4.肽、多肽、蛋白质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弱电解质(因分子中含有-COOH、-NH2),水解前不电离(分子中-COOH的电离除外),水解时断肽键,水解生成的物质是弱电解质(氨基酸等)。即:

5.尿素的水解

CO(NH2)2 + 3H2O ――CO2+ 2 NH3qH2O

6.腈的水解

R-CN+2H2O ――R-C00H+NH3“R-”代表烃基

三、一些特殊化合物的水解

参加水解的物质是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遇水就彻底反应(不存在水解前先电离)或水解前不电离,水解生成的物质有非电解质、弱电解质或强电解质。如:

(1)Mg3N2 + 6H2O = 3Mg(OH)2 + 6NH3

(2)CaC2 + 2H2O Ca(OH)2 + C2H2

(3)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4)Al4C3 + 12H2O 4Al(OH)3 + 3CH4

(5)(CH3CH2)3Al + 3H2O 3CH3CH3+ Al(OH)3

(6)Mg4C3 + 8H2O 4Mg(OH)2 + C3H8

(7)H3BO3 + H2O ? B(OH)4- + H+

(8)PCl5 + 4H2O ===== H3PO4 + 5HCl

上一篇:汽车工厂范文 下一篇:电解质溶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