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3-02-25 09:48:30

法学专业课程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1篇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成为必然,而其法学专业一直因就业难而广受诟病。现实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存在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获得资金支持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就业难等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基于学生就业取向,以分类教学为指导,重新构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课程体系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法学专业;课程改革;分类教学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法学专业课程改革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招生困难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等情形的日渐严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明显,人们开始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进行重新审视,寻求解决之道。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确立育人为本、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适应社会的需求,从而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法学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法学专业成为了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法律专业人才。但近几年出现了法学毕业生就业难、不适应法律实践需求的情况,从而使大学法学教育广受批评,法学专业也因此不再热门,废除法学本科教育的呼声也时有传闻。所以,人们开始对大学法学教育重新审视,寻根溯源,以期改变大学法学教育的困境。在这种情形下,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法学专业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解决其毕业生就业难、不适应社会需求的情况,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尤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法学专业课程改革,提高法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

二、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现实问题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不论是硬件的教学设施设备方面还是在软实力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与部属院校法学专业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1.硬件设施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各类教学设施相对落后,从硬件的办学条件,图书资料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软实力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职称水平还有学术能力都处于弱势地位。同时,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为了解决教育成本问题,在本校教师身上加着过重的教学任务,这不仅使得教学质量下降,也限制了教师发展自身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3.对外交流方面。由于经费紧张,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外聘教授以及与法官交流等方面都很有限,这又限制了学生视野的扩展和能力的提升。

(二)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缺少有效的资金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其自身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有限,加上获得资金渠道的单一性,既不属于国家的重点扶持学校、专业,也不属于地方政策的倾斜重点,获得的社会资金更是微乎其微,所以资金的缺乏是限制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发展的一个严重的问题:1.资金投入倾向方面。投入性政策倾向是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经费短缺的重要原因,国家的教育投入倾向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并不属于重点的投入方向。2.社会资金吸纳方面。资金吸纳的不足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经费短缺的又一因素,相对于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广泛的校友资源,丰富的盈利渠道,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对于社会资金的吸纳能力很有限。3.法学专业自身特点。法学学生培养费用的昂贵使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凸显,真正的培养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才,需要的条件不仅仅是教室等普通设施,还需要模拟法庭,经常性的对法律实践的接触和了解,名师讲座等这类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对于资金的要求非常高,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根本无力承担,所以使得学生素质大打折扣。

(三)地方院校的引进师资策略失衡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都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资源。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大多由原来的专科升格而来,原有的教师学术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学校资金匮乏,无力引进高学历、高能力人才,因而学校无法及时提高教师素质以适应教学和学术需要。2.院校方面。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都是在教育改革浪潮中创建的,其自身并不具备开办法学专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在跟风开办之后,自身实力较弱,无法及时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来达到合适的办学条件。3.人才结构上。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人才结构有问题,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院在选聘教师的时候过分重视学历,而忽视了那些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法律操作技能的教师,在二者竞争的时候宁愿选择高学历低水平的教师,从而导致人才结构长期失衡。

(四)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面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法学教育的合理结构应当分为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理论培养、专业素质实践环节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三大部分,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1.设置理念上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往往仅仅针对国家教育部所要求的法学专业主干课程,而忽视了对相关的素质教育课程和其他辅助课程的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观念的偏狭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缺乏实践能力,并且由于实践的缺乏导致了对理论掌握的呆板。2.课程内容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往往只进行书本内容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专业无法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因而导致教学内容空洞,起不到教育的最初目的。3.课程结构失衡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往往以司法考试、未来应用等为评价标准,因而比较倾注于民法、刑法、经济法等这些应用较广的学科,而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等这些应用较少的学科往往被忽视。

(五)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尽管国家和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社会整体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依然相当严峻,主要存在这样的问题:1.期望就业单位与实际就业单位的差距。法学专业的学生期待的就业单位当然是公检法等部门或者律师事务所,可是现实当中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却没有机会进入期望的单位,很多毕业生都供职在商业机构或者其他对口程度较差的行业。2.期望就业地区与实际就业地区的差距。毕业生大多期望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就业,但是由于自身缺乏竞争力,往往无法如愿。3.满意程度较差。由于上述的就业地区、就业方向等问题,所以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往往比较低,而发展空间的有限,更进一步导致了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的消极。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缺乏强有力的投入,在当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而从学校实际出发,形成特色,以学生就业取向为基础的分类教学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三、基于分类教学模式的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

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基于学生就业取向进行分类教学,以培养研究型、实践型、综合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提升学生的竞争力。采用学分制,以四年制为基础,重新构建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课程。具体可分为基础教学阶段和分类教学阶段:

(一)基础教学阶段前两学年为基础教学阶段,课程设置以公共必修课和法学核心课为主。1.对法学16门核心课程进行优化、重新合理分配学分、学时;增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律职业道德》等课程。2.根据有关实体法和程序法课程教学的需要安排必要的“认知实习”,主要是了解公检法司、公证、仲裁等机关、机构的职能、设置和工作流程等。3.增设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文理类选修课程,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其知识基础。4.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取向进行培养类型选择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分类教学阶段后两年为分类教学阶段,根据不同培养类型分别设置课程:1.对研究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偏向专业研究方向,应当考虑课程的深度、广度,选择设置与考研相关的课程,增加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如多开设专题性的课程;增开一年大学英语课程;为学生配备科研导师。2.对实践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偏向国家司法考试,多设置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增加模拟法庭教学、案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实践课程。如建立多层次的法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从“认知性体验”,如认知实习;到“跟班式训练”,如模拟法律服务等;再到“就业式顶岗”,如社会法律咨询、专业实习等;强化专业实习,增加实习时间,加强实习管理,每位学生在实习结束时均要提交实习报告①,实习报告规范后可作为毕业论文提交。大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3.对综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根据其所选择的具体方向(如行政管理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经济管理方向等)分别设置课程。如按照双专业主辅修制来综合设置课程;开设跨专业的选修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设置“专业结合”的特色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培养跨专业复合型法律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建立关于课程选修的合理流动机制,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蒋晓玲.我国法学本科分类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赵爽,郭敏.高校法律人才分类教学培养模式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林云飞.分类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以许昌学院为例[J].林区教学,2014(4).

[4]夏鲁惠.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10-20(10).

[5]苑立志.大学法学教育的现实困境及改革思路[J].襄樊学院学报,2007(12).

[6]王者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5(4).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法学 高等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6-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全国高等院校都在抓紧进行教学改革工作,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也需要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法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目前,如何有效改善法律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已经受到教育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由此,研究探索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不仅能够为其提供有效参考,还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丰富高职学生的法律知识理论基础。

由于法学专业课程是高等院校中的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职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的高职高专法学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灌输知识为主,经常是采取大课堂的形式,听课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阐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教课。这种情况能够有效降低教学费用,解决任课教师严重不足的这些问题,但是教学方法非常落后,课堂环节过于单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将全部精力放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即使偶尔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目的也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往往也缺乏吸引学生的感染力,导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了意见交流,大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该门课程,甚至产生抵触的消极情绪。

(二)学生参与实践不足

多数高校不能够将法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由于一门课程经常有多个教师分别在不同班级进行讲授,不同教师之间对于课程的实践环节也缺乏有效的沟通;而且由于学生上课的时间、教室都不相同,所以经常发生部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实践,而部分教师则没有安排实践环节的情况发生,导致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环节不够。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即使希望能够将全体学生统一起来,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实践环节,难度也相当大,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其次,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通常只有少数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大多数教师对于实践教学情况不熟悉,更甚者认为实践教学并不是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不需要进行了解,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环节也不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教学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环节,只有少数教师来负责该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更多的教师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完成。

(三)听课状态消极被动

由于法学专业课程偏重于灌输式教学,方法单一,形式呆板,大课堂的授课方式带来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有些学生座位靠后,趁机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发短信等,甚至不带课本教材,不做课堂笔记,导致空手而来,空手而归;在期末考试时突袭背题,考后就忘,自身法律修养得不到有效提高。

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法律专业课程内容仅仅是与法律相关的大道理,所以对其缺乏认同,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兴趣,由于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各司其职”的现象产生。而且法律专业课程形式简单,缺乏生活实际案例的教学,学生对其满意度较低,由此造成法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多注意更新教学内容,集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法律知识传授。

二、结合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探索新型教学方法,同时配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融入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理解法律和应用法律的综合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

高校中的高职学生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接受能力,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多采取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现实。对于拥有双师型教师(即兼任律师的教师)的高校,更应利用这一资源,由双师型教师将所接触的真实案例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和得出结论,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加深对法律理论知识的理解。

由于双师型教师一般在律师事务所兼任律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法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法律案例的知识讲授、实际锻炼、边练边讲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所以,聘用双师型教师进行案例教学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解决高等院校中学生难以用法律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运用的问题。

但是,双师型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内容:一是选择的法律案例要贴近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由于国家立法改革不断发展,新型法律案例日益增多,教师应该注意选择实效性较强的案例进行教学,跟上立法改革的步伐;二是注意选择示范性明显的典型案例,能够与学生实际生活更加接近,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选择与学生生活更加接近的案例;三是法律案例中的人物原型要与学生生活经历有共通之处,这样才能使法律案例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案例的说服力体现和现实导向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热情。

(二)讨论辩论法

讨论辩论教学法是互动式教学中的一种,目的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就某一案例提出问题,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学到法律知识。其次,教师再根据不同的观点拟出辩论题目,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提出方案,分组辩论,不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潜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口才和胆识。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拟出部分演讲题目,例如关于和谐校园建设、见义勇为行为、爱国主义教育等,让学生在讲台上充分表达自身的实际感受和感情,有效地将理论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精彩演讲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自信。

(三)情景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综合了陶冶情操、榜样启迪等多种有效地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教学目标和内容,在一定范围内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真切环境,提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够“以情传情”的教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在高等院校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述、学生学习的模式,积极创造与法律知识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法律情境,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师通过组织全体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教学,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参与的学生通过自己在模拟法庭中的角色,亲自体验了案件审理的过程。运用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案情、审理案件和宣判结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次全方面的锻炼,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

(四)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方式,能够将具体案例通过幻灯片进行演示,将案例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真实的再现案件发生的全过程,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案件的实际情况,教师在结合课件进行案件讲述时,将立体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同时,教师也能够在动态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不但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而且是一种较好的传播媒介和教学工具,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觉内容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学内容。目前,由于教师制作的法律专业课程多媒体课件质量参差不齐,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应用多媒体这种辅助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工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软件进行更新升级,积极为教师提供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课件工具和教学资料;二是教师应该加强对多媒体课件的业务学习和操作使用,不断提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三是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完全将教学内容至于课件内对学生进行演示教学。

三、建立新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法学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但反应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实际情况,同时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所以,考核评价体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价。

第一,法学专业课程的考试内容应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作为重点,记忆性内容不能过多,考试内容应该包含一些题材新颖的案件分析题、材料辨析题,这些题目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将基本知识和理论概念融会贯通地应用,以及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在考试内容中加入一些社会实践类题型,以此来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试题内容中要注意内容新颖、突出特点和联系实际,尽量靠近高职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一些事物,从而检验高职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情况。

第二,考试的最终结果不能仅仅依据试卷成绩得出,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平时考核的成绩,平时考核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行为表现,包括课堂纪律、课堂出勤、课堂回答问题次数、参与讨论辩论次数、课后作业情况等多方面内容,考试的形式也不应该仅限闭卷一种,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和答辩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考试和答辩相互结合更能真实地考核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必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能够更主动更积极地学习,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提高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此,在考试方面做出积极改革对教学实效性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第三,成绩的评定要综合学生的各项能力,避免分数高、素质低的情况出现,在成绩评定时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课题出勤情况、课题参与表现、实践调查报告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等等,将这些方面分别在成绩评定中占一定百分比,从而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注重体现道德知识和法律素养的评价,以更科学严谨的成绩评价标准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在高等院校教师学历结构方面,学校应该加强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长期发展计划;在师资力量引进的同时,逐渐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注重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比例,重点解决高级职称偏少的现实问题。

实施任课教师激励制度,一方面可以组织开展法律专业课程的授课比赛,给予获奖教师一定物质奖励;另一方面积极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使教师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好的教学经验,共同提高业务水平。

教师不仅对法律知识非常精通,还应该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实际能力,发挥自身特有优势,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应该从多方面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案情实例悟出辩证的道理,提高法律素养。

综上,高等院校应当鼓励教师参与法律事务的实践,鼓励教师兼任律师的同时将实践的经验融合到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此外,学校还应该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制定严谨的考核制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萍. 高职《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09)

[2]袁凤友,贺卫东. 浅谈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8)

[3]侯菁如,薛艳. 论案例教学法在法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6)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应用型人才;改革

据报道,法学专业近几年来持续进入就业排行低的行列。在当今形势下,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如何迎接挑战、摆脱困境呢?反思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改革与优化课程建设,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针对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我校(即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例,主要从课程建设的目的、课程建设的重心、课程建设的保障三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一、课程建设的目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需要考虑其目的,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服务。同样,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与优化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课程建设的目的,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

由于受我国传统精英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的密切关系,当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课程建设目的趋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本科院校,以培养学科型人才或理论型人才为目的,而实际上培养出来的人才,既不精通法学理论,又不通法律实务操作,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的要求,科学定位自身的课程建设目的。独立学院大都是新建本科院校,与那些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学术造诣深厚的研究型高校不同,其法学专业学科根基浅,研究能力薄弱,难以承担培养研究型人才或学科型人才的任务。又加之从法学专业的性质而言,属于应用性专业,其专业性质及自身特质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社会提供法律职业者和社会服务者。可见,“法学教育具有深刻的职业背景……在任何国家中,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并非指惟一的任务)毫不例外地都是培养应用型的法律人才。” [1]综上所述,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目的应从专业特性、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出发,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不能趋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研究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从知识上而言,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应用性知识;从能力上而言,强调专业职业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素质上而言,强调专业素质与职业素质。 [2]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明晰了法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目的,具体而言,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和知识、较强的法律应用能力和处理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关系的能力,熟悉常用法律法规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法院书记员、法官、(助理)检察员、(助理)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律师(助理)、行政执法人员、 立法人员、 仲裁员等法律职业岗位群的法律实务工作。

二、课程建设的重心:强化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

基于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课程建设目的,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和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需求,法学专业应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应用性、实践性。为了构建新的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我校从社会对应用型法律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框架,从“减”“并”“增”三方面对原来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以“必需”和“相对完整”为准则,裁减某些基础性、学科性、理论性强的法学课程,降低其所占的学分比例,为增开的新课程做准备。“并”,就是将两或三门相关或联系紧密的法学课程按“相关”和“精干”的原则进行合并,组成一门新的复合课程。“增”,就是根据实际要求,以“应用”和“必需”为原则,增开一些与法律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课程、国家司法考试相关的课程,同时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充实课程中去。

我校通过以上改革途径所建构的应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专业技能课程体系三大子系统组成。这三个课程子系统相辅相成,共同实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目的。其一,专业基础课程系统,是培养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涉及的基础知识类课程,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它包括两大模块:第一个模块是面向各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形势与政策等;第二个模块是与法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政治学、 经济学、 管理学、社会学等。

其二,专业核心课程系统,是法学专业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为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奠定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为他们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框架。它包括两大模块:第一个模块面上法学专业所有学生的专业课程,如法理学、中国法制史等;第二个模块属于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以适应法律职业内部分工的需要,如婚姻家庭法、 公司法等。

第三个课程子系统是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是改革的重点,由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两个模块组成,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课程体系更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应用性课程,包括法律文书与司法实务基础、法律逻辑学、法医学、证据法学、刑事侦查学以及把国家律师资格考试和国家司法考试相关的部分内容开成综合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包括司法观摩、司法实习、模拟法庭、民法诊所、刑法诊所、毕业论文等。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这些实践性课程“走过场”,才能实现这些课程的目的。

三、课程建设的保障:制定并落实科学管理、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制度

为给课程改革保驾护航,我校先后出台了《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课程评估方案》《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决定》《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关于教学大纲改革的决定》等一系列的文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和政策支持。法学专业根据学校的这些文件和政策,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具体的规章制度。对课程建设进行过程管理,按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环节周期性地运行,促进课程建设的质量螺旋上升。同时,利用好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立项、教材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专项经费,促使法学专业课程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制定并落实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条例和教师管理制度,为课程建设提供师资保障。其一,重视校内法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加大给青年教师深造、学习交流的机会,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尤其引导部分教师考取司法资格证书,从事相关法律实务工作,往“双师型教师”发展。其二,为了解决师资数量不足、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用人制度灵活的优势,利用外界资源,聘请所需要的兼职教师授课。我校根据实际需要,外聘兼职教师更加务实,不再聘请那些只能“聘”而没时间“讲”,没有真正起到教学的作用的外聘兼职教授。我们根据实务工作经验、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知识结构、实践课程教学、兼顾传统基础法律领域与新兴法律领域等方面,聘任司法部门来自一线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相关政府法务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和教学,并定期对他们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霍宪丹.当代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法学;课程;改革

一、新课程设置的构想

新课程专科阶段最低毕业学分拟定为76学分,共1368课时。其中公共课程全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108学时;专业必修课程51学分,918学时;专业选修课程1分,342学时;取消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课程。

公共课程开设大学语文(3学分、54学时)、政治理论(3学分、54学时),取消开放教育入学指南、外语等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开设宪法学(3学分、54学时)、刑法学理论与实践(15学分、270学时)、民法学理论与实践(15学分、270学时)、诉讼法学理论与实践(15学分、270学时)、法理学(3学分、54学时)共五门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开设婚姻家庭法学、环境法学、法律调解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口才、国家赔偿法、物证技术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学员从中选取至少1分的课程修读。

新课程本科阶段最低毕业学分拟定为71学分,共1 278课时。公共必修课程共6学分,108学时;专业必修课程55学分,990学时;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10学分,180学时;取消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课程。

公共必修课程开设应用文写作(3学分、54学时)、政治理论(3学分、54学时),公共选修课程开设外语、计算机应用、逻辑学等课程,取消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课程。

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中国法制史(5学分、90学时)、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理论与实践(15学分、270学时)、经济法学理论与实践(15学分、270学时)、证据法学理论与实践(15学分、270学时)、国际法学(5学分、90学时)共五门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世界贸易组织法、人权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外国法制史、婚姻家庭法学、环境法学、法律调解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口才、国家赔偿法、物证技术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学员从中选取至少10学分的课程修读。

二、新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取消毕业论文必要性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它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论文具有三个特点:指导性、习作性、层次性。

从目的上看,成人学员大多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撰写了论文,部分学员还参与了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的攻关。仅仅以本科课程、甚至专科课程是否可以应用到具体问题上来总结和检阅学员的学习成果,显然略失偏颇。

从特点上看,指导性做不好。远程教育师资的数量和质量不能保证学员的论文质量,甚至有些指导教师自己撰写论文都存在很大的困难。习作性没必要,前面说了,好多学员已经写了不少的论文,个别学员公开发表的论文无论其理论性,还是实践性都强于指导教师的论文。

(二)取消外语必修课程的必要性

学以致用是学习最根本的目的,远程教育专科培养的是低端的人才,这些毕业生在毕业以后几乎不会接触到外语,即使真的需要用到外语时,我们学的外语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学员的需要,因为学员遇到的外语专业性太强,而我们现在设置的外语课程根本谈不上什么专业性。

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知识是必要的,但并不需要人人成为外语专家,也不可能人人成为外语专家,与其通过自己一知半解的外语水平学习借鉴外国法律知识,倒不如通过专业化分工方式,将那些有外语天赋的外语尖子培养成为职业地翻译人员,将国外先进的知识准确的翻译成为汉语文章,供工作一线的每一位人员参考、借鉴。

(三)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增加学分和学时的必要性

1.课程数量的设置要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通过对普通高校高等教育法学专业和现代远程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及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普通高校要培养部级的高层次人才,甚至是国际级的高级人才,它是一种精英教育,其毕业生部分将成为法学专业的职业研究人员、教学人员,而非一线工作人员,另一部分将成为实务界领军人物。它要求学员知识面广,课程覆盖法学专业各领域;要求学员有较高的理论研究能力,课程理论性要强;要求学员具有比较法研究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外语课程必修。所以普通高校除了设置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刑事诉讼学、民法学、民事诉讼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学、商法学、经济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十四门主干课程外,各普通高校依据自身教育目标的侧重,设置了不同的课程,比如,邮电大学培养能在信息产业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备认识和处理信息时代来临所产生的新问题,如计算机犯罪、网络犯罪和通信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等的基本能力。其在主干课程之外开设信息产业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经济类院校法学专业在主干课程之外开设知识产权法、保险法、金融法、海商法、劳动法、公司法、国际经济法等课程。还有些学校开设律师实务、法律文书、秘书理论与实务、社交礼仪、计算机应用基础、文献检索与利用、专业英语等课程。 而现代远程教育培养的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一定法学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在固有单位发挥自己法学专长的基础人才,它是一种大众化教育,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已经有稳定职业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另一部分还有稳定职业的毕业生也将成为基层人员。它不要求毕业生知识面广,更不追求毕业生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水平。所以,现代远程法学教育课程设置应区别于普通高校法学课程设置。

2.课程数量和深度的设置要与学员求知状况和基础相适应

电大法学专业专、本科学员中不仅有在职人员,还有下岗、待业人员。他们为了调整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甚至是为了解决就业,选择了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内容个别化的学习方式继续其学业。这个群体的学习目的不是要成为国家高级人才,而是要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有用人才;这个群体,他们在选择专业时是有的放矢,并不盲目的,他们几乎全部是有过法律实践的法律实践者。

鉴于现代远程教育面对的群体自身的条件和追求的目标,以及中央电大的培养目标是“各类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就应该把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作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课程数量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课程深度以能完全、彻底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被学员掌握、应用为原则。

3.课程数量的设置要适应教学方式和技术的要求

现代远程教育是通过提供视频和授课讲义,同步播放自主学习课件。课程讲解是网络课程的主体部分,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学习,它具有虚拟性、兼容性、开放性、支持协作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创新性,在教学手段上倡导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大力推动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应用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教师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远程教学工具将日益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也将逐渐丰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日益多样化、层次化、专业化,万金油式的基层法律工作者将会被社会彻底淘汰。真正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才是现代远程法学教育的终极教学目的。只有对现在的远程法学课程进行彻底的改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卢锋,吴伟敏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1,(7)21-24.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开放教育;环节设计;在线平台

“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对于社会各个领域都影响巨大,它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调节方式,更是一种高效的媒介工具,是大数据时代下萌发的产物。而对于以远程教育为主业的电大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课程实践而言,既受到了冲击,又给予了机遇,更是一种革新的动力。

1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1.1 取得知识的途径发生了质的变革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在单一。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只需轻点鼠标即可,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有条件的选择并储存起来。优质的教学资源不再封闭,并且向社会大众敞开了大门。如哈佛的公开课程、慕课、微课程等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而言,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使得知识的传播范围更为广泛,知识的专业化、便捷化特征凸显。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方式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学生出于被动地位,难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犹如大海啸。互联网所采用的信息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影响十分巨大,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互联下的教学模式已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实际需要为主。授课的方式已不是依据教材按部就班,而是针对实际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

1.3 改变了远程教育的现有格局

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时的初衷就是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凤凰城大学的成功经验,为成人提供获取知识的途径。当时,采用广播收听和电视观看等手段进行授课,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可见广播和电视是当初的远程教育手段。而互联网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开放教育的技术运用手段以及授课的方式受到了冲击,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远程教育主体的地位受到了威胁。

2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现状分析

2.1 课程实践环节设计过于单一,缺乏实际操作性

目前,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的开展主要还是依托于课堂讨论、组织学生现场或是开展社会调查。学生为了完成课程实践任务,无论是在讨论中还是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过程中都是敷衍了事,一味应付,失去了课程实践的意义。笔究其原因还是课程实践环节设计过于单一,互联网利用水平不高所致。

2.2 课程实践内容针对性不强,难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互联网技术的提升带动了整个信息技术的革新,信息的交互更为透明、便捷。而对于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而言,课程实践设计内容过于陈旧,如案例讨论、模拟法庭,课程实践的内容只注重共性而忽略个性。开放教育的学生来自于社会各个行业,对于专业的诉求也有所不同,因为课程实践和学习关注的焦点也各不相同。仅仅通过班级论坛进行案例讨论,加之案例的内容过于陈旧,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导致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案例讨论的效果不佳。

2.3 互联网利用水平不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不强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的课程实践目前利用互联网方面主要表现为班级BBS论坛、在线答疑论坛、网上模拟法庭等手段。这个网络平台的设计相对简单,仅仅是文字和视频的交流,承载在线使用的人数有限。而相比较于国外的慕课而言,更是体现了技术上和设计上的不足。不仅如此,微信、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不足,客户端的设计工作不尽人意,无法体现出对智能手机用户的便捷服务能力。

2.4 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和课程实践教学的兼容性不够

传统的开放教育课程实践环节中,教师往往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组织,无论是手段和还是知识层次的设计及考核都过于落后,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教学水平而言也无法得到提升,通常是教师的辛苦得不到学生的认可。而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各类法学教学资源,教师的驾驭和整合能力十分重要,也是实践环节设计的基础。只有充分整合网络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和社会实际,开展专项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教学资源服务于课程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实践教学来检验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课程实践的专业性和适用水平。

3 “互联网+”背景下的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3.1 依托互联网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实践设计

“互联网+”的核心内容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有效服务,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互联网的普及以及高效性已经让众多行业和领域开始了变革,而对于开放教育教育法学课程实践而言,更需要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进行。通过设计实时在线模拟法庭、在线仲裁、在线调解等版块,让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在参与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还能彼此进行交流,更能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积极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实践内容

我国已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交流的工具有多种,在线交流成为了主要渠道。如微信、QQ等软件的出现,使得彼此之间的交流距离更为缩短了,并且其参与的群体日益庞大,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可见,通过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程实践,必能提高学生参与的数量。当然,网络交流平台的使用也要针对不同的受众,要分层次的进行。无论选择哪种在线交流平台,都要因材施教,真正体现课程实践的意义,达到课程实践实际的目的。

3.3 全面开发在线模拟软件,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法学专业的课程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偏理论、轻实践,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究其原因之一便是知识不直观,缺乏实践机会,因此全面开发在线模拟软件十分必要。通过开发实践游戏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模拟律师、法官、检查官、当事人,可以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3.4 及时整合相关网络资源,为课程实践提供支持服务

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强调的是数据的共享,而对于网络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正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体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整理并非盲目的照单全收,而是需要比较、提炼和总结。例如,美国哈佛的公开赛介绍美国的宪法,我们可以吸取其精髓,而并非是全部照搬,因为分属法系不同。若是一味照搬,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四不像,反而失去了借鉴的意义。而网络优质资源的整合还要着眼于课程实践设计,要一切从课程实践的设计和目的出发,保证知识点考核的全面性。

综上所述,以“互联网+”为背景,通过对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四项解决措施,非就能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一些教学实践上的深化改革,还有待深度探讨。

【参考文献】

[1]田露.现代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之探讨[J].湖南科学学院学报,2013(8):125-126.

[2]李曼丽,张羽,叶赋桂,等.解码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教育学考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6-48.

[3]张胜利.浅析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J].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1-32.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模式 ,完善

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的水平,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等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开放教育作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模式与传统的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相比,无论是在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技术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不同。该种教学模式对于较为有效率培养大量能够达到一定目标的大众性专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法律人才。

一、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培养模式的特征

(一)高度统一的课程设置。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学大纲、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采用集中辅导和巡教、巡考等方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选修课可由地方电大或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但专科阶段已选的选修课,本科阶段不得重复选用。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法学专业80%的课程属于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安排。法学本科阶段基本不涉及法学专业主干课程。

(二)多种形式的教学,面授学时大大缩短。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所开课程,一般面授学时不到普通高校面授学时的一半,其余学时由学员自学,以及网上导学和其他学习活动学时数构成。学员可以通过看电视录像,和教师在网上互动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三)集中统一考试。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根据课程属性的不同,规定相应的命题权限。中央电大掌握统设课程的命题权限,省级电大掌握省开课程的命题权限。不管统设课成还是省开课程在每个学期期末都按照统一的时间和安排进行考试。

二、开放教育法学教育形势的变化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普通高校法学专业在校学生总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进一步趋紧。当前,绝大多数的法科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均十分严峻,学生一次就业签约率创历史最低,许多学生被迫走上了考研之路。法学专业之所以出现学生就业率屡创历史新低,最后被教育部定为招生黄牌专业,原因之一是因为高校扩招。法学专业的设置门槛并不算高。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许多原来没有开设法学专业的高校也纷纷开设法学专业,法学毕业生一时间大量激增,而导致供给大于需求。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其他专业就业率低的另外一个核心原因则是法律职业的准入资格要求较高,将大多数毕业生拒之门外。使得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途径相对较少。

普通高校的法学毕业生相对过剩对于成人法学毕业生也会产生示范性的冲击效应,会对成人法学学员的职业期待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不能对这种冲击影响给予正确的应对,将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

(一)面授到课率下滑。虽然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强调学员可以灵活的根据自己实际,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但是还是要求学员参加一定的面授学时。面授在法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本来面授学时就比较少,到课率还出现下滑,学员通过开放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就不太理想了。更有一些基层教学点,考虑到学员到课率下滑,干脆就更加减少面授学时,于是学员就更加不来,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面授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重大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二)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作为最早开设的开放教育试点专业之一,各类网络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学员本来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的,但是在实际中学员队这些网络资源的利用却是差强人意的,学员除对有关考试的资料比较关注外,其他资料并不是非常在意。

(三)期末考试压力较大。由于面授到课率较低,网络资源利用也差强人意,即使学员自己自习比较努力,其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这直接使得学员通过期末考试的难度增加。学员留考几个学期都没有通过考试的情形也较多。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方面原因分析。普通高等院校扩招使得法学专业毕业生大量增加,不但填充了原来的缺口,而且产生较大的剩余。法学专业毕业生之间的竞争也是激烈、白热化。法学毕业生如果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精英化是其必然出路。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大众化的目标“留得住、用得上”与法学毕业生的精英化方向产生较大差距。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其就算认真学习,圆满达成各项目标,但是很难说他们毕业后就可以和普通高校精英化方向的毕业生抗衡。所以其目标上的无力感日益增强,学习的目标对他激励作用逐渐降低。从而到课率,网上学习积极性均降低了。

(二)教学方式方面原因分析。教学方法不适应法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原因。有些学员感觉学习不到东西导致对上课失去兴趣。较多的教学点因为面授课时较少,教师没有能够在面授学时内对课程作出有效的处理,使得学员能够得到该门课程所能给与的知识、技能上的满足,学员因而到课率有所降低。教学点因而顺势有砍掉相应的面授学时,使得学员就更学不到相应的知识技能,就更不来上课。这些教学点实际上放弃了对学员知识技能的满足,放弃了自己的义务。

五、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教学模式完善的探索

(一)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当前我们面临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在培养法学学生的思路上必须实现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思路的转变必然带动培养目标的改变。开放教育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该对毕业生的职业要求有所满足。毕业生的法律职业需求与学历提升的需求应该进一步结合起来。培养能够适应法律职业要求的,具有较高法学素养和相应技能的法学高级人才。毕业生就应该:第一,扎实地掌握基本法律概念和法律规则;第二,清晰明了现行法律体系框架;第三,熟练地运用法律推理,依循法律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第四,深入地进行价值考量,理性评判法律规则;第五,准确地分析案件事实,把握各种法律关系,合理地作出法律解释,准确地适用法律规则。毕业生毕业后,可以接轨国家司法考试及相关的资格考试。

(二)教学模式完善

1、以文字教材学习为主,采用灵活方式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在学期开学前,辅导员必须把征订到的教科书及时发到学生手中,保证学生能按时拿到教材进行学习。在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不同形式帮助学生搞好学习。对城市地区学生,主要采取网上师生交流的形式提供教学服务,包括网上讨论,网上答疑,利用电子邮件辅导,周末面授辅导等形式解决学生学习难题。对边远地区学生,为他们提供教学辅导录像,疑难问题解答录音,期末复习资料等多种媒体的学习资料,使学生有充足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仍有一些困难和问题时,又通过电话,信函辅导与答疑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大多数问题。剩余的少部份问题再由学生记下来,留在期末面授课中加以解决。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支持服务,边远地区的学生也能较好地完成课程学习。

2、加强对学员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开放教育法学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和学生平时自主学习的质量有很大关系。有少数学生平时不主动学习,只等到期末面授再来学习,教科书一片空白无任何学习记录。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力度。比如可以要求学生的书上要有学习记录、每个学生必须写出简要的读书笔记等。每个学生必须编制学习进度表,并按制定的计划进行学习。除此之外,每位学生都必须按导学上的要求按时按量地完成四次大作业,并按规定时间送交教师批改。学习记录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和形成性考核成绩紧密挂钩,直接影响课程学习的总成绩。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分别询问个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度,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

3、加强对学员移动学习、网上学习过程的监控。开放教育法学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和其利用媒介学习的质量息息相关。要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必须对网上学习过程进行有力的监控与引导。加强学员和老师的网上交流互动,使得其网上学习获得实效。比如说,一名网上导师长期辅导一个小组的网上学习模式,加大网上学习考核的力度等举措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关于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EB/OL].http:///html/zgfx50rlt/6816.shtml,2012-05-18.

[2]周祖成.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J] .重庆高教,2013(1).

[3]曾宪义、张文显.法学教育属于素质教育[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72-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批的理工科高校也开办了法学专业。与综合性大学和传统的政法院校相比,理工科院校相对缺乏开办法学学科所需要的相关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传统等方面都严重不足。因而理工科院校在开办人文性质的法学专业中,如何以教育的自身规律为基础,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全面而深刻地调整教学培养方案,明确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规格,科学建构适应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的课程体系,并突显自己的办学特色,这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由于各个高校的类型不同以及办学层次的不同,各高校对于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各有千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体来说,基于法学类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各高校关于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有一些共同规律可循,我们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法学作为一门学科(或专业)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特殊性,这种内在规律性决定了各学校在法学课程设置中的共性,表现在课程上主要指教育部法学教学委员会确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的开设情况。各高校必须统一把这14门核心课程作为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不能核心课程开设不足,而大量开设其他专业的课程,否则将偏离本专业的方向。当然,强调统一性并不排斥多样性的存在,各学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方向性的课程,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

2.系统性原则。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课程设置只是法学专业的一个环节,同其他环节一起构成了法学专业的整个培养体系。因此,在具体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进入培养体系的各个环节通盘加以考虑,不能够单纯地“就事论事”,应将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社会需要等环节相协调,从而构筑一个有机联系的课程整体。

3.有序性原则。这一原则强调把握好课程之间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内容上的易难关系以及方法上的层次性,从而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和顺序。总结高校实践,法学课程的设置顺序大致遵循以下思路:①先理论法学、后应用法学;②先总论、后分论;③先公法、后私法;④先普通法、后特别法;⑤先实体法、后程序法;⑥先国内法、后国际法等。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也应当体现出创新性,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变化特点及社会对某些特殊法律人才的需求,适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开设一些前沿的课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开设《科技法学》《信息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等课程,注重培养人才创新本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依据上述基本原则,基于“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文件,以及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办学实际,既要考虑到国家关于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强制要求,也要考虑到体现理工科院校办学的自身特色,我们认为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性改革和创新。

1.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为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这些课程进行合理设置,既要有充分的必修课,让学生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又需要有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从我校来说,中国计量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技术监督系统的专门院校,质量技术监督、标准化以及检验检疫是其优势和特色所在。我院在进行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实现学校“培养具有牢固质量观念、明确标准意识和较强计量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法学专业,我们设置了安全监督管理法、计量与标准化法、检验检疫法、质量认证管理法律制度等与理工科联系紧密选修课程。

2.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从功能上看,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三大课程模块结构。高校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要求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核心、素质教育为方向三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法学是应用型学科,法学教育应从学科的整体和综合平衡着手,合理建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课程内容还应当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在高年级阶段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对研究生、司法、公务员等考试的需求,各有侧重。

3.课程体系应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性。近年来,随着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学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调整。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系统的法学知识和技能,并能与时俱进,既要不断吸收、借鉴法学学科的新知识、新成果,又要随时掌握法学学科的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成果。应紧跟法学发展的客观实际,及时增加新的内容,通过具有开放性、前沿性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让学生了解法学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动向。从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超越课堂和书本,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更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4.课程设置应体现法律职业化的要求。现行的高校法学教育侧重于法学理论教育,而实践课过少,通常只是在大四安排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传统课程设置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对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把法学职业化教育置于法学专业本科教育目标的首位,并在此基础上,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目前,我院法律诊所教育已开始运作,为学生法律职业化的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5.课程设置注意基础性与综合性的协调统一。实践证明,只有具有宽广和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法学知识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能表现出更强、更广泛的适应能力,表现出其创造能力,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于此,我校法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总体架构是“模块+平台”,即三大课程模块: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实践环节课程和两个平台(小专业方向:公法和私法),实行两个平台交叉选课,由学生自由选择进入其中一个平台。在选定的平台内选修15学分,并到另一个平台选修5学分,方为合格。“模块+平台”的内容构成上突出其综合性、复合性、交叉性,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及辅修专业为依托,拓展法科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8篇

基层性特色建设指法学专业以培养服务基层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对基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等教学,使法律人才掌握基层法律实务基本技能,以适应基层法治建设需要的行为与过程的总称。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加强及法学专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部分法学专业生会选择到基层就业。同时,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推进,区域基层社会法律实务部门也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而且,武陵山片区经济欠发达,教育发展滞后,条件艰苦,基层法律实务部门人才流失严重,这导致武陵山片区基层单位法律专业人才更加紧缺。因此,强化武陵山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基层性特色建设,是回应现实需求与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增强毕业生服务基本社会信心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路径。随着教育法治和依法治校的推进,武陵山片区基层教育纠纷大多都会诉诸法律途径,教育法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就教育法学课程来说,加强基层性特色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开设教育法学课程,加强法学专业学生服务基层的信心与决心教育。因为武陵山片区基层条件艰苦,需要法律人才具有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念与决心。教育法学课程通过对武陵山片区教育法律实践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参与武陵山片区法治建设、甘于为基层法律事业奉献的信念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2)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有关武陵山片区基本社会教育法律纠纷及解决的教学内容,使其掌握区域教育法治、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语言等地方性知识,使其能胜任基层社会法律工作需要。(3)在教学实施上,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武陵山片区基层社会教育法律的调查及法律实践,以社会真实案例为蓝本进行模拟法庭教学,不断提升学生对法案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基层教育法律问题的法律思维和职业技能。(4)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武陵山片区教育法制知识与问题分析能力纳入课程考试范围,重点考察学生解决基层教育法律纠纷所需的法律思维和基本技能。

二、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实践性特色建设

实践性特色建设指为增强法律人才服务地方基层社会能力,通过有效利用地方法治建设资源,加强对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思维、法律方法、法律实务能力等训练,以适应地方法治建设需要的过程与行为。法学实践教学是为了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法学理论教学相配合,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⑤。法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核心内容,而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基本品质就是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技能,具有解决基础法律纠纷的综合素质,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优化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关键。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作为保障。作为与武陵山片区有着血脉关系的地方高校,其法律专业应以培养适应与服务区域发展需要的法律人才为基本目标,加强法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色建设是实现该目标的基本路径。教育法学属于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交叉性学科,主要研究教育法律关系原理及教育领域纠纷解决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教育法学科学实践性特色建设对于提高法律人才实践能力极为重要。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可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1)在学生培养上,围绕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在教育法学课程培养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2)在教学内容上,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结合教育法基本原理进行教学,增加武陵山片区教育法制实践与典型案例等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时间。(3)在教学方法上,结合教学内容,系统采用案例分析、社会调查、诊所教育、模拟法庭教学、研究性实践教学等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4)充分利用专业实践基地教学资源,发挥其在学生教育法学课程实践能力综合培养与检阅方面的功能。(5)在课程考核上,增加实践能力在教育法学课程中考核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激励与考核机制。

三、本片区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地方性、基层性、实践性特色建设的关系

加强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课程地方性、基层性与实践性特色建设的协同性与整体性,是建设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1.地方性、基层性是武陵山片区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着力点。

武陵山片区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凸显,关键在于地方性、基层性。只有加强地方性、基层性特色建设,才能有效彰显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律人才的优势与特色,才能使培养出来的法律专业人才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性、基层性特色建设是核心内容。其中,地方性特色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凸显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区域指向;基层性特色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凸显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与服务区域。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应以满足区域发展法律人才需求为旨归,不断加强法学专业课程地方性、基层性特色建设,才能推进特色发展,提升竞争力。

2.实践性是推进武陵山片区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载体和重要路径。

地方性、基层性特色建设需要通过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来体现,实践教学是地方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地方性、基层性特色建设,是实现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科学路径。可见,实践性是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载体与实现的基本路径。地方性、基层性特色建设应主要落实于法学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之中。

3.“三者”统一于武陵山片区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过程之中。

武陵山片区法学专业课程地方性、基层性、实践性特色建设目标、内容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三者是统一的整体,应服务武陵山片区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说,这三者之间要以培养服务区域发展人才为指引,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法律培养资源,加强法律人才服务地方基层的理想与信念教育,加强法律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从而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只有将这三者统一于武陵山片区基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使其建设形成合力,以避免建设的零碎化、片面化。

四、完善本片区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保障机制

1.完善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完善法律人才培养方案是加强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关键问题。当前,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与其他高校大体一致,缺少特色。这不仅导致法律人才培养规格同质化,而且影响到法律人才对区域法律实务的适应性和课程特色建设的推进。为保障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的顺利推进,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应尽快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基于加强内涵建设与基层地方法律人才需要特点,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面向武陵山片区基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2)优化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第一,就法学专业的特点来看,实践教学对于强化法学学生的经验能力是远远高于理论教学的,客观上要求法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应分配适当比例的实践教学⑥。依据法学专业必修课、选修课的特点,适当增加课程实践教学与训练的内容。第二,适当压缩理论教学课时数,增加诸如基层法律实务实训、法律谈判技巧与社会热点法律实务问题研究等实践教学课时数。第三,在加强现有法学专业基本课程特色化建设基础上,适当增加有关武陵山片区习惯法与民族法律传统、基层法律纠纷解决机制、武陵山片区区域法制建设等本土性课程。第四,改革培养模式。增加武陵山片区有关法律实务能力培养的选修课,充分发挥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大学最宝贵的智力资源,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条件⑦。构建一支熟悉武陵山片区法律实务、具有较强理论修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推进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课程特色建设的基本保障。当前,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法律实践经历欠缺、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法学专业课程特色建设。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法律教师队伍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支持法学专业教师到实践部门脱产进修与挂职锻炼、鼓励其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积极开展武陵山片区社会调查等途径,提高其对武陵山片区法律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武陵山片区基层法律实践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并通过教学理论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理论素养。同时,建立法律专业学生校内与校外导师协作培养机制,构建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制定法学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毕业论文选题等机制,形成培养合力,共同培养人才。

3.推进教材特色建设。

教材是法学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载体,加强专业教材特色建设,是推进法学专业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对法学专业教材特色建设重视不够,特色建设成果少,成为制约法学课程特色建设的瓶颈。因此,加强教材特色建设极为重要。(1)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可在遵循普适性教材规律基础上,编写适合于培养面向武陵山片区基层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补充性教材。(2)编写具有区域特色的诸如武陵山片区习惯法与民族法律传统、基层法律纠纷解决机制、武陵山片区区域法制建设等本土特色教材,以使学生系统掌握武陵山片区基层法律实践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健全基层实践教学基地。

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是训练法律人才实践能力、检验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场域,是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为加强武陵山片区法学专业课程的地方性、基层性与实践性特色建设,在武陵山片区不断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必然选择。这不仅有利于通过基层实践教学增强法律专业学生对武陵山片区法治发展的直观印象,也有利于增强其服务基层社会的使命感和实践能力。当前,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实践基地建设存在制度不规范、合作机制松散、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健全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推进课程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1)应加强其基层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建设,就法学专业实践基地管理体制、机构、实习教学、利益分配及责任等方面进行规范。(2)加强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建设。健全基层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见习、专业实训、专业实习中的实践操作技能示范、训练与实战中的功能,健全实践基地指导与学校指导的协调机制。(3)健全实践教学基地质量管理机制,促使基层实践基地对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效果评价及质量管理规范化。

5.创新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从总体来看,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形式化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实践教学等问题发生的关键性因素。而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固化了现有的轻视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及质量监控随意化等问题。因此,改革与创新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推进课程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1)改革重理论的法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兼顾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2)按照社会调查、旁听观摩、模拟实践、法律诊所、法律援助、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3)构建实践教学评价结果与法律学生课程成绩、毕业条件及专任教师晋升等挂钩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4.16

一、我国法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在我国历史上,法律教育一直是授徒式的私塾教育。至清末,才出现了专门的法学教育机构——法政学堂,其性质是政府衙门的一个分支机构。据考证,清政府兴办法律教育机构并非因法治之需要,而是迫于外国的压力所采取的法律移植措施,其教授的课程也大多是外国法律,学生也仅限于招收已进入仕途之人员,对其进行补课式的法律培训。我国数千年来司法与行政合一的体制,也注定了这一时期的法学教育难以成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教育。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融入了职业化的因素,司法官、律师职前的资格考试制度,使得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形成了良好的结合。

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举,各行各业均仿效“苏联模式”,法学教育也概莫能外。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都以苏联的大学为参照,教育部1953年制定的法学专业课程也主要以苏联法律为主。

教育部1953年制定的法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苏联国家法与法权史、苏联国家法、苏联民法、苏联刑法、土地法与集体农庄法、人民民主国家法、中国与苏联法院组织法、中国与苏联民事诉讼法、中国与苏联劳动法、中国与苏联行政法、中国与苏联财政法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全面废除了政府的一切法律,法学教育也在新的意识形态下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并从此决定了我国法学教育的基调:政治化和非职业化;全国设有法律系的大学也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

在1952年,政府对大学法学教育进行调整、重新布局,将各大学原有的法律系或是撤销、或是合并,这一改革被称为“院系调整”。经过调整,全国设立法律系的大学从原来的34所减少到了6所(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参见:《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67.)中从34所减少到6所,新合并成立的政法学院初期的主要职能是培训在职“政法干部”,1954年后逐步开始招收本科生,教学内容有了较大的改变,以全新的“政法教育”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法学教育[1]。从1950年至1953年,我国建立了一种与社会主义法律理念相适应的法学教育体系。设计这一体系的基本价值判断是:原有的大学法学教育已经随着旧法废止而失去继续存在的意义,必须以全新的形式和内容取而代之[1]16。法学教育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走向了背离法律职业的方向,大学法学教育不再是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前提条件。正如方流芳教授所言,自1949年以来,我国法学教育一直与法律职业相分离,未经过大学法律教育而担任法官、检察官、律师,历来是极为普遍的情况[1]1。这种背离趋势在经历过数次政治运动之后和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下,变得更加严重。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使我国走上了法治国家建设的道路,法学教育开始了伟大的复兴。截至2008年底,设有法律专业的院校已达600余所,法学教育“空前繁荣”。然而,历史上形成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的状况对法律人才的培养仍然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法学教育的复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非职业化的特征。

二、法学教育的现状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理念、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3个方面: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化程度提高;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法学人才培养体制逐渐完善。

(一)法学专业课程设置

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反映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法学教育的定位。我国法学教育传统上比较忽视职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法学理论课程占据了重要地位。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为例,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政法机关和其他部门的法律实际工作及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法学本科修业4年,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由政治理论课、文化基础课、法律专业基础课和法律专业主干课4个部分组成。

从课程设置来看,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法学理论课程占据了绝大部分,二是为学生提供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另外,在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又区分为主干课程和主要课程,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宏观上对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施指导,法学专业主干课程便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设置的,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14门课程。这14门核心课程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举办法学专业的院校在设置法学专业课程时都必须加以考虑的;此外,政治理论课、外语等也是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性课程。尽管这里列举的是一所法科专门大学的法学专业课设置,但基本上可以代表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模式。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编写内容与教学讲授内容。我国高等学校法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一直偏重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在今天司法实践已迫切要求学校培养既懂理论又有法律职业能力法学人才的大背景下,教学内容并未发

法学专业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甘肃高校;法学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20世纪60年代,人类社会发展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许多实业部门对复合型、应用性、高层次法学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大学、市场、政府、学生个人都以知识为基础,各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对法学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规格、质量提出了新的求,从而也直接影响了高校法学人才培养中各因素的变革,特别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培养人、实现教育目的“中介桥梁”,势必也要适应这种变革要求。因此,为了了解甘肃各高校当前的法学专业教育的现状,提升甘肃高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对甘肃培养法学本科人才的高校教师、学生开展了关于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以便深入、准确了解各高校当前的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从而为教育行政机构、各高校改善课程设置现状、提升法学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一、甘肃高等法学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沿革

抚今追昔,甘肃高等法学教育源于1909年当局开办的法政学堂。1913年甘肃法政学堂改称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也是甘肃省最早的高等院校,其中设有政治经济本科、预科和法律别科。1928年2月,改法政专门学校为“兰州中山大学”,设文学、法律、教育3个系与国文、艺术两个专修科。1946年8月,改为“国立兰州大学”,并设有法学院。[1]所以此时的甘肃省高等法学教育及课程发展处于萌芽状态。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甘肃高校法学教育和课程发展才算真正开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法学教育的恢复阶段(1978-1981)。这一阶段的划分以1977年着手恢复高考招生工作为标志。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了《第八次全国人民司法会议纪要》,提出“恢复法律系,培养司法人才”要求,至此,经历“”浩劫的中国法学教育开始迎来了复苏的春天。[2]这也给甘肃的高等法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阶段课程教学重在加强基本建设,比较重视知识传授,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课程形式以学科课程为主,强调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重在对单门课程自身内容体系的改革与完善。[3]课程相互之间比较独立,没有联系。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教学内容重复较多,专业课程比重较大。

第二阶段法学教育的成熟发展阶段(1981-1998年)。这一阶段的划分以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两个法律文件的出台与正式实施为主要标志。在这一阶段,甘肃各高校法学学科、法学管理、专业的设置、法学教育质量的评价等相关方面的制度也相继建立起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这一阶段课程改革实践逐步发展阶段。通才教育观念得到普及,强调加强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教学,缩减专业课,加大选修课程的分量。[4]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能力培养。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

第三阶段是1999年以来的深化改革、迅猛发展阶段。1999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甘肃高等法学教育扩招开始了。这一阶段课程体系向模块化发展,课程内容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遵循学科课程观的思想:即以学科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序性和相对独立性,来设置相关课程结构(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课程内容(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和相关实验课程)。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课程理论界对于课程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发现,这种课程理论有其相对的局限性,对于以实践特性为明显特征的法学教育来讲,[5]院校热衷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内容掌握程度的考核,而对相关实践环节,尤其是一些实践类课程往往只是依附于某一门课程的开设上,重视程度不够。

二、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一)课程设置目标

课程设置目标在实质上就是培养目标的细化,本科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目标应以其培养目标作为根本依据,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涉及培养方案的核心部分和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体现着法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特色。所以,作为学生应十分了解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当前甘肃高校法学本科生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理解又如何呢?

根据调查,对所在课程设置目标是否能体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这一问题时,只有42.4%被调查学生表示较满意,而48.7%的被调查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选择“不满意”的学生达到8.0%,在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课程设置也要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其变化,但从调查分析看现所在课程设置目标还不能体现培养目标,大部分学生对其表示不太满意。据调查有的学校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目标,5、6年局部都没有调整了,更谈不上随培养目标改变,而进行整体革新了。

当然深层原因为在主要是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法学教育中,习惯于用一种纯粹的线性思维来制定课程,往往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或课程目标所表述的丰富内涵缺乏仔细推敲和深入研究,认为专业教育就是围绕着“专业”的核心知识进行的教学活动,只要是主干课程或是学位课程中能够将其核心知识内容包含进来,就是课程结构的合理设计。[8]至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标所提及的对人的多种能力的塑造,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未在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中给予充分的体现,造成了整个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目标的错位。

(二)课程设置结构

所谓课程结构就是指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按照各类课程对于形成本科生的知识、能力所起的不同作用来分,课程结构设置可以分为基础课(含公共基础课、通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如果按照对形成本科生的知识、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的要求来分,可以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其中必修课又称学位课,设立这一课程的目的,是确保本科生达到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学位的学术水平,从而保证学位授予的质量。但具体情况各个学校又有所不同,比如,西北师大将课程的结构分为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课等。总体上来看,目前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基本上是按照“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这一模式设置的。基本情况如下:

1、专业必修课、公共课外语和政治课程所占课时数偏多、占总学分的比重较大。例如甘肃政法学院通常18个学时为一个学分,2008级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总学分不少于158个学分,专业必修课必须达到10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8%;公共课外语和政治课程达到27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7%;2009级本科法学专业毕业生总学分不少于175个学分,专业必修课必须达到113个学分,占总学分的65%;公共课外语和政治课程达到29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6.6%。

而美国哈佛大学将课程体系改革为三大块:即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一般来说法学学士候选人必须完成至少120个学分的课程,而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学分的50%,外语等课程仅1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8%。

相比较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必修课、公共课外语和政治课程所占课时数偏多、占总学分的比重相对较高,致使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的空间几乎就没有了。

2、选修课程门数和课时数偏少,选择范围有限。调查数据显示,西北师范大学54.5%被调查者的选修课门数为10-16门,有25.2%学生选修课不超过12门,该专业的毕业生总学分不少于177个学分,而选修课不少于34个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9%;甘肃政法学院法学专业选修课有:法学名著选读、票据法、保险法、房地产法、西方法律思想史、海商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刑事政策学、金融法、法律逻辑学、法律英语、外国法制史、侵权责任法,几乎全都与本专业知识相关度极高,这显然与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标不相符合。而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本科生的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重可达到40%-45%,给学生留出了大量可自由选择的空间。

3、跨学科课程门数和课时数偏少,学生对其满意度较低。调查数据显示,40.5%被调查者没有选修跨学科课程,45.8%被调查者对跨学科课程表示不太满意者,40.8%表示很不满意,两者相加竟达到86.6%。深入访谈可知,甘肃高校如甘肃政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根本就不让学生进行跨学院、跨学科选课,其他学校仅让学生在所在专业的不同方向下进行十分有限的选择。因此大部分学生对跨学科课程十分不满,便可想而知。

4、实践性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重较小,对其重视度不够。

学生个人培养计划中法学实践性课程所占总课程的比例较小,学生对课程设置在“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最差。58.8%学生实践性课占总课程的比例只有10%以下,54.9%学生认为个人培养计划中实践性课占总课程的比例较小。甘肃政法实践性课程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各专业共同实践课程,3门共14学分,占总学分的8%,二是专业实践课程,3门共6学分,占总学分的3%,两个部分共20学分,占总学分的11%。西北师范大学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性课程包括专业实习2学分、学年论文2学分、毕业设计6学分、形式与政策2学分、素质共24学分,占总学分的13.6%。而美国高校实践课程以见习、实习的方式进行,各学校教学实践的时间有所不同,在佛罗里达州大学教学实习主要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而佐治亚大学则每学期为学生提供每周3个小时的教学实践。实习所占的学分和学时比例都比较重,特华拉州为12学分、佐治亚大学为11学分,占总学分的15-20%。[9]

相比较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性课程所占总学分的比重较小,实践课类型仅限与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进课堂,开展法律诊所等活动,制定的政策较多,但执行落实情况较差。

(三)课程设置内容

课程设置内容是指课程体系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并以一定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就目前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程(政治理论课程、外国语课程、体育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情况。

1、课程内容的层级性不明显。在课程内容的层级性方面,一是指课程内容知识的纵向衔接和递进,二是指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门化,三是指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10]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11]另一种表现为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法学理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反之,综合实践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构成序列的严重倾斜。

2、课程内容较陈旧、前沿性不足。甘肃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高校对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一直不太重视对国内、外新教材的引进,导致课程中一直存在着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前沿性不够、国际性差等问题。调查数据显示,49.5%和4.6%被调查者认为课程内容前沿性选择“较弱”和“很弱”,这两项累计百分比达到54.0%。

3、应用性、区域性知识不足。学生课程内容反映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知识方面,44.5%和13.5%被调查者,选择“较少”和“很少”,累计百分比达到57.8%。由此可见,目前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程内容反映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与本地区发展结合不紧密,也凸显出甘肃高校法学教育在课程内容上区域性特色不明显。在课程内容应用性知识方面,50.1%和38.2%被调查者表示“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累计百分比竟然达到了88.3%。

(四)课程设置与个体之间的差异

甘肃高校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对个体之间的差异关注不够,同一专业的个人培养计划基本雷同,主要原因是学校对个体需要关注不够,具体体现为课程设置中任选课程的严重不足。深层原因,一是一些学校硬、软件资源有限,无法顾及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尤其近几年扩招以后,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二是学生在选课过程中,可自由选择的空间有限,而且学生选课基本上是模仿同班学生或师兄、师姐选课的情况,缺乏教师的指导。

四、变革甘肃高等法学本科专业生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现状的剖析,可以发现甘肃高校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目标一体化

培养目标是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课程设置应围绕培养目标,符合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确定甘肃高等法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其法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首要工作,在确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同时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以防止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目标错位;培养目标确定后,要避免用纯粹的线性思维来设置课程,对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目标所表述的丰富内涵要仔细推敲和深入研究,要围绕着“专业”的核心知识进行的教学活动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标所提及的对人的多种能力的塑造的要求设置课程,最后,还要关注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和应用性要求强化,以使法学专业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应用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二)课程结构设置合理化

要考虑减少专业必修课、公共课外语和政治课程所占课时,减少他们占总学分的比重,加强选修课程,特别是跨学科选修课程比重;要考虑减少理论性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甘肃高校应该尽最大努力的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性课程的机会,以解决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为目标,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最后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研究方法,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也为学生下一步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打下了基础,这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课程设置内容动态化

1、突出学生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知识

法学专业的学生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法律实际问题为目标,前沿性对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课程内容应包含:一是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尚存争议性的问题;二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关心、又急于解决的法律现实问题,也许这些问题的学术价值不够高,但与普通群众的生活极其相关;三是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2、增加学生课程内容的区域性知识

在法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应以区域经济、社会法律问题的探究、解决为重点,进一步促进甘肃地方经济、文化、法学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应设置符合本地区支柱产业和社会文化特点的课程。

(四)课程设置权利的民主化

在现实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由于学生更了解自身的发展需要,自己哪方面知识的匮乏自己哪方面能力的薄弱,所以应该给学生提供课程开设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力,他们也完全有能力去参与课程的设置。当然学生参与课程设置还可以加强学校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中去,是对教育教学公平、公正开展的有效保障之一。

(五)增强实践环节

1、增加实践基地和学生实践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去不同的实践基地或企事业单位,要了解社会对法律需求,并根据所学法学专业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法学实践报告。

2、加大实例分析课程。甘肃高校可将企、事业单位已经解决或正在面临的法律难题搬到课堂上来,难点部分由教师讲解,其余由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分析研究,最后拿出增加的方案。这样,学生在读期间,就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六)加强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价与监督

1、深入学校内部,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需求,根据规章制度,协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实行个体化、动态化选课。

2、强化对法学本科专业教育单位的评估,将把关权由学校倾向教师。让授课教师实行课程评估评价,监控所设置的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效果是否明显有效,促进课程设置的合理化。

3、加大外部监督力度,借助社会中介机构评估监督课程设置的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收集地方用人单位的意见,地方市场的需求动向,真正做到动态、全方位评估课程效果及社会效用。以促进甘肃高等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肃元.甘肃高等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略谈[j].西部法学评论,2010,(2):117-118.

[2]刘少雪,吴燕,刘念才.精英工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3.

[3]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6(4):20-21.

[4]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兰州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甘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12-13.

[5]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24-156.

[6]陈时高.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6:45.

[7]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9:20.

[8]张婷,林长春.美国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评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13.

[9]谢安邦.构建合理的本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2003,(5):68-72.

[10]包迪鸿.完善我国本科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34.

上一篇:大学数学教材范文 下一篇:酒店管理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