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13 19:09:22

防范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控制 财务欺诈 内部控制

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的财务控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当今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企业因为财务控制薄弱导致经济效益低下,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务欺诈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十分突出的问题,一些单位通过虚报利润等财务欺诈手段,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和实现其他不正当目的;一些中介机构在执业中无序竞争,使国家赋予的社会监督职责流于形式,甚至协同造假等,不仅直接干扰了党和政府的经济决策,还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腐蚀了社会经济的健康肌体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在收益管理制度下财务欺诈不仅限于收入调节,还包括虚增期末存货、将费用资本化以少列成本、虚增收入,以及编造假的评估及其它文件来获得信贷、通过内部交易或建立虚拟公司获得非法融资等。欺诈性财务报表是指一种故意从本质上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构成欺诈性财务报表的三个关键要素:(1)故意的或过失的行为;(2)实质上是对财务报表的谎报;(3)谎报的符合重要性原则,即谎报必须是重要的。

一、收益管理制度下财务欺诈防范措施

1.完善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1)内部控制制度

一个好的、有助于在收益管理制度下防范财务欺诈的内部控制机制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首先,内部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公司最高管理层),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

其次,过程控制受到特别重视,操作程序规范。

第三,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和业务活动按适当授权进行。内部控制机制要对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和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并对其职责权限进行合理的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四,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内部控制机制要能够做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的需要,要使公司和部门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此外,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用内部控制防止欺诈的关键是职责划分。职责划分增大了欺诈的难度,使人们很难欺诈。

(2)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也是一种在收益管理制度下可有效防范财务欺诈的管理制度。从而不仅可以做到防止欺诈,又可以做到发现欺诈。

2.外部审计监督

外部审计监督指由外部审计公司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并对公开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外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其发表审计意见,而不是发现或阻止欺诈的发生。

3.改革业绩评价标准,采用剩余收益作为业绩评价指标

评价公司的业绩评价制度是否运行良好时,要考虑和解决两个基本问题:(1)这一制度激发了什么行为?(2)这一制度应该激发什么行为?

二、我国防范财务欺诈应采取的措施

1.健全会计法规制度体系,严肃财经法纪,加大执法力度

(1)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会计法规是会计信息质量保证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基本法律规范。

(2)严肃财经法纪,加大执法力度。

2.加强中介机构监管

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对防范财务欺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介机构的工作不仅可以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而且能够有效鉴证会计信息。

3.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改进并规范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

(1)改进财务报告体系。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列报》中规定,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下列组成部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权益变动报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政策和说明性注释。同时又指出,鼓励企业在财务报表之外披露管理部门提供的财务评述,该评述应描述和解释企业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主要特征极其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事项,诸如决定业绩的主要因素和影响,企业筹资来源、举债政策极其风险管理政策,以及价值未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企业实力和资源等。另外,该准则还鼓励企业提供诸如环境报告和增值表等附表。

(2)改进并规范信息披露方式和内容。概括讲,改进和规范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内容重点是要拓展信息披露范围。

其中最重要的是表外信息的披露。表外会计信息的揭示应满足的要求:披露的内容要全面,揭示的方法要有助于使用者理解和利用,揭示的形式要简洁、规范;揭示的形式主要有:附注、注释和补充报表(附表、调整报表、专项报表或称非财务报表)三种。

(3)改进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周期和时限。针对我国目前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周期和时限过长,影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现状,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应缩短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周期和时限,如规定披露中期财务报告(含季度财务报告),将年报披露的时限由年度结束后4个月改为两个月,中期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限由中期结束后两个月改为1个月。

参考文献:

[1]杨宗昌,杨淑娥.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与外部化改进.财会月刊,2003,(1).

[2]陈玉荣.建立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财政监察,2003,(3).

防范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轴系;振动;防范

中图分类号TH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163-02

多年以来,国内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断裂灾难性事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些事故破坏程度一次比一次严重,原因越来越复杂。国内外已发生的轴系断裂事故表明,大都发生在机组严重超速事故中,其技术原因除超速产生的离心力、剧烈振动引起的破坏外,还与轴系连接件质量不良有关。

对某些事故的原因与责任,当时的专家调查组已有定论。而对事故断轴的内在起因、过程、机理,尽管现今的转子动力学、振动力学、断裂力学等以有的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以局部的说明,但对于关键疑点,至今仍无法从学术和技术角度给出清晰、明确的解释。

更为重要的是,类似上述的恶性事故至今仍在继续发生。近一二十年来,日本关西省海南电站600mW机组、美国GE公司900mW机组(安装在台湾核三电站)以及其他一些国外大型机组,也相继发生过类似的断轴事故。

这些屡发的断轴毁机事故以及更多存在的事故苗头,对目前国内太熟剧增的容量、高参数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防止和杜绝大型发电成套关键设备毁坏事故的重演,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对国内外这些事故的分析表明,事故原因主要有两大类:材质缺陷和振动。从发生是故事机组所处的工况统计,约有50%以上是在制造厂内试车或进行危急保安器超速试验过程中发生的,约30%是在启动过程中发生的。

轴系恶性断裂与机组一般的重大事故不同,它们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根据现今技术的发展,可以断言,这种事故是完全可以防范的。从设计制造方面提高大机组轴系的安全可靠性,从运行方面强化有效的振动监测手段,推行严格科学的设备检修管理办法,这对防止大机组轴系断裂事故是非常有意义的。

1 振动状态监测和检修方面的防范措施

1.1 加强振动状态监测

轴系断裂恶性事故发生的两大原因,一是振动,一是材质。从现有的国内外事故发生前后的记录看,无论哪一种原因,断轴发生前在振动上都有所反应。这是因为转子部件强度或刚度的恶化要有一定的时间,轴承瓦盖的松动、联轴器螺栓或瓦盖螺栓的损坏、转轴裂纹的扩展,都不会在数秒内使转子强度从完全正常的状态发展到极限,这个发展过程有时会很长。从机组整体来看,在轴系毁坏后期过程中,多数部件的破坏可能较快,但事故前期造成起因的个别关键部件的状况必定有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

这里,叶片的断裂应该排除在外,它是突发性的,可以在事先毫无迹象的极短时间内发生。但是,如果叶片断裂后进一步造成转轴断裂,这必定需要时间。

转轴材质缺陷造成的轴系断裂事故也是如此。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同样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种情况对判断机组――转子状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对大型机组的振动状态监测是保证机组安全,防止轴系断裂事故发生的一条十分有效的措施。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从事故发生前的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为此应该具备如下两个基本条件:

1)完善的监测系统。它应该精确、快速、高效率地提供所需的大量数据;

2)具有根据振动现象对机组故障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的知识和经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一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现代大型机组配备的振动监测系统有些已经能够满足要求。对于第二个条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非人工的系统能够实现。

1.2 检查

定期对大轴、大轴内孔、发电机转子护环等部件进行探伤检查,以防止产生裂纹导致轴系严重损坏事故。

1.3 检修

对于今后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振动问题越来越重要。不仅在结构上,在安装和时运方面也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振动问题。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有完善的轴承安装实施措施,确保轴承的安装与紧固;完善的动平衡措施;对于共振转速和各临界转速,因该是先明确规定振动的上限和过大振动的应急处理方法。

2 设计阶段对轴系事故的防范原则

从防止大型机组轴系发生断裂的角度出发,轴系动特性设计要求考虑轴系具有承受突发的大不平衡的能力,如叶片飞脱和大的扭矩;并且要求保证转子相对刚提的长久对中。

轴系非线性振动的研究结果增加了对大容量汽轮机大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的理解,但尚有许多方面目前还没有涉及到。对将来应进行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结果的实际应用提出下述建议:

1)鉴于前面的原因,建议给予轴承设计与重要性相称的重视;

2)还应进行同类内容更广泛的研究和分析,对现在所有的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上所采用的轴承结构进行评价,以向电力部门提供用各种现已采用的轴承结构来避免机组发生大不平衡事故的知道方法;

3)应进行类似的分析来研究新的轴承设计,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大不平衡事故,同事又满足对现有设计有影响的其它实际限制条件。应该检验轴承内部结构细节以及轴承结构的支撑特性;

4)“重载”挤压油膜阻尼器现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除了因汽轮机、压气机或风机在运行中丧失叶片的事故而产生大不平衡情况外,这种阻尼器预期还能保持“潜伏状态”,大的振动能自动激发这种阻尼器。为了评价挤压油膜阻尼器能否更好地控制汽轮发电机组大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应该对这种阻尼器进行分析;

5)在大不平衡紧急故障期间,应该进行分析和试验确定在轴承丧失其控制大不平衡引起的振动的正常能力以前,各种轴承结构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这对于可倾瓦径向轴承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种结构视乎最有可能防止这类事故;

6)在大不平衡状态下,转子跨距中间位置(两轴承之间)的振动可以大到足以引起转动和非转动部件之间的严重冲击和摩擦。在以后的非先行动力学分析中,应包括这些因素,以确定严重摩擦和冲击现象对振动水平的影响;

7)鉴于非线形动力学分析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试验模型上对这类分析进行试验验证是迫切希望的,也是很合理的。

3 结论

机组主、辅设备的保护装置必须正常投入,已有振动监测保护装置的机组,振动超限跳机保护应投入运行;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

不合格的转子禁止使用,已经过主管部门批准并投入运行的有缺陷的转子应进行技术评定,根据机组的具体情况、缺陷性质制定运行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

参考文献

[1]陆颂元.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稳定性[J].电力技术,1992,2.

[2]张游祖.两台200mW机组断轴事故分析[D].全国第二届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9.

[3]防止国产200mW机组轴系断裂事故暂行措施[J].电力建设,1988 (10).

防范措施范文第3篇

职务犯罪是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等,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国家法律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贪污、贿赂、侵权、渎职等职务犯罪是当前腐败现象的集中表现。也就是指具备一定职务身份的人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与其职务之间具有必须联系的,触犯刑律应受刑法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从主体上看职务犯罪是要求主体具备一定的职务身份为前提的犯罪。职务是构成职务犯罪的和基础。职务犯罪就是具备一定职务身份者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或者对其职务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构成的犯罪。

从内容上看,职务犯罪是犯罪行为与行为人的职务之间具有必须联系的犯罪,这是职务犯罪的最基本的本质特征,职务犯罪的犯罪行为与职务之间的联系,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所实施的,即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实施犯罪,这种犯罪形式是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象贪污、受贿、私分公款、挪用公款等犯罪。二是虽然没有利用职权,但犯罪结果的发生与其职务有着内存的联系,这类犯罪主要是行为人在职务活动中,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而导致犯罪结果的发生。如过失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定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等,都是属于过失犯罪。

二、职务犯罪的特征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刑事犯罪,具有其他犯罪的共同特征,如犯罪主体必须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或过失等等。因而,我们仅对职务犯罪的四个主要特征作简要介绍。1.主体的特殊性?职务犯罪的主体是特殊的,它的行为人必须具有“从事公务”的身份,才能构成职务犯罪的主体。“从事公务”是职务犯罪的身份特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员:(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具有经营、管理职责或者监管单位财物职责的人员;(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等。2.犯罪行为与职务的关联性?职务犯罪与行为人的职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是职务犯罪的行为特征。如果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但这种犯罪行为与自己的职务并无关联,则不是职务犯罪行为,例如一个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实施的与职务无关的暴力违法行为,便不是职务犯罪行为。职务犯罪行为与职务关联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实施犯罪行为。职务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具有某种职务的人员便具有处理某种事务的权力,如果行为人利用权力搞权钱交易,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便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实施的职务犯罪行为。像北京原交通局副局长毕玉玺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牟取利益,收受贿赂达1004万元。?二是。为了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任何权力都是有限的,并且行使权力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果行为人超越职权、违反程序行使职权实施犯罪行为,便是实施的职务犯罪行为。?三是不正确履行职权。表现为行为人对工作马虎、敷衍塞责,等。3.明显的行业性?职务犯罪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某些行业成为犯罪的多发部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市场经济行使调控职能的部门成为犯罪的热点。金融部门、房地产开发部门、海关部门和基建工程行业等在一定时间内都是职务犯罪的热点部门,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这些部门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各地、各行业都在谋求发展的情况下,这些部门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职务犯罪的行业特征提醒我们,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并非易事,总会有人钻改革的空子,实施妨碍改革措施的犯罪行为.像厦门远华案件牵涉福建及中央的高官之多,让人瞠目结舌,这就是一种集团性的犯罪,行业性的犯罪,他们都沦落为厦门远华集团的走私保护伞.4.手段的智能化?大多数职务犯罪都属于智能犯罪。随着司法机关侦察工作中技术含量的增大和打击力度的加大,职务犯罪也日趋智能化。作为职务犯罪主体的从事公务的人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智能水平,并且熟悉与其职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为实施智能化犯罪行为奠定了基础。如四川省原副省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担任九年副省长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自动请辞,到高校当教授,并利用舆论来给自己立“贞节牌坊”,结果两个月后,被,被绳之以法。5.计划的周密性?很多的职务犯罪者,在被发现之前已经把自己贪污和受贿的财产转移到了国外,甚至将自己和家人移民到国外,我们的检察和纪检工作者往往望洋兴叹。他们的计划之久,谋划之周密让我们始料不及。例如在2003年4月20日中午,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携同女儿、女婿、外孙女等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出境。她带走了约两亿元人民币。在更早以前,国家电力公司原总经理“神秘失踪”。近年来,外逃贪官到底有多少?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数字。人们一般使用的说法是,外逃官员数量大约为4000人,携走资金约500亿美元。这个数据来自2004年8月媒体对商务部一份调查报告的报道。也有消息说,去年5月公安部的新闻发会上公布,目前我国尚有外逃的经济犯罪嫌疑人500多人,涉案金额700多亿元人民币。这个数目是非常惊人的,造成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

三、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1.从立法方面看,一是在处罚职务犯罪类的刑法规定中,有的部分过于抽象、笼统,容易在主体及一些法理认识方面产生分歧,从而影响对职务犯罪的认定和打击。二是在确定相关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性和职责范围方面规定不明,或者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予以确定,造成“职”的范围缺乏理论依据,难究其责。三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履行的监督规章,虽然在近几年有了一些发展,但尚需进一步完善。

2.在民主建设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原因,我国的民主化建设进程遭遇着较多的困难,无视民主、压制民主、甚至破坏民主的现象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原则观念淡薄,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搞“一言堂”,听不进一点不同的意见,目无法纪,利用职权任意行事,如此作为,难免会产生一些危害经济与法制建设、损害人民公众利益的结果,滋生专权型职务犯罪,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必然要导致腐败。

3.在执法方面,一是某些检察人员在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由于受办案人素质、犯罪人各有特异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保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罪必究,从而使一些人怀有侥幸心理,涉足犯罪。二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以罚代刑现象,特别是对一些领导干部,有时为了顾及政府形象、社会影响等,以党纪政纪处理代替刑事责任,且形成比照处理的惯例,削弱了惩治犯罪的特殊预防作用。三是某些司法制度不够健全,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导致法律、制度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减弱了法律、制度的约束力,予职务犯罪以滋生的土壤。

4.从监督制约机制方面看,上级部门的监管不力也为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一些地方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经济的好坏成为衡量领导政绩的首要因素。再者一些上级职能部门对下级部门缺乏有力的监督,该审查时不审查,该从严时却睁一眼闭一眼长期下去至直导致腐败,滋生犯罪。

(二)思想意识方面的原因

1.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放松学习和道德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是导致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

2.少数国家公务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在工作中主观臆相,脱离客观实际,违反科学,草率决策造成危害后果,在办案中我们看到,官本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争地位、搞特权、谋私利,为谋求升官而不惜牺牲多数人的利益,他们工作不负责任,唯长官意志办事等,轻视民权,假公济私、专横跋扈,,蜕化变质等,这些必然会导致职务犯罪的产生。3.忽视法制,轻视人权。一些手握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法自权出,权大于法”、“官贵民贱”、“法治即治民”等极端错误观念的影响,在执法和行政过程中,粗暴执法,对他人特别是违法者的人权漠不关心,随心所欲,本应为民服务,却泛变为以权欺人,从而滋生出利用职务便利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利和、等犯罪。

(三)经济方面的原因

1、经济体制改革特定阶段的矛盾影响。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是从一种经济模式向另一种经济模式的转变的过程,这个改革过程不是简单地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改和补充,而是要对计划经济体制中不合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运行原则予以改造、更替,这一伟大的改革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会在一定时期存在双重体制并存在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新旧体制之间在各种环节上相互摩擦给权力异化、监督失控、职责混淆带来了便利条件,这是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之一。

2、市场经济中的负面因素。目前,我们尚处于市场经济建立初期,规范企业行为、经济行为和市场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都处于建立、健全和发展完善阶段,市场经济依靠政府和各种法律、法规来调整和维持,在此条件下,一切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了可以转化为商口的内在动因,有人为占领市场获取个人利益,而采取不法手段谋求行使职权者给予帮助,一旦钱权交易达成,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便产生了。

3、“入世”后的新挑战。“入世”后我们需要在经济领域中,依据世贸规则建立起新的经济管理体制,在新旧经济管理体制磨合交替的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监督机制没有建立或健全,尚未形成有效的制衡体系,难免在一些领域出现无序状态,需要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等部门不断介入,加大调节制衡力度,而少数执法人员,因金钱欲望的膨胀从而被拉拢腐蚀,坠入犯罪的深渊,从而发生职务犯罪。

四、职务犯罪的防范措施

国外有学者指出:“腐败是政府最大的痼疾,其危害性仅次于暴政。”而新加坡政府的反腐败口号是:“让腐败者在政治上身败名裂,让腐败者在经济上全家倾家荡产。”看来有必要研究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对策,根据产生职务犯罪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对职务犯罪要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一)完善制度、堵塞漏洞,遏制不正当竞争,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中之重??当前职务犯罪导致的原因之一就是,制度不完善,所以导致很多的不正当竞争,这是职务犯罪的重大隐患。虽然党和政府不断总结经验,在制度建设方面颁布了许多规定,比如,党员廉政建设实行责任制,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经济收入申报,国家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收售的礼品要登记上交等等。但是这些规定和政策成效不大,我们必须提出更好的制度和政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了这些政策和制度不要流于形式和走过场,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职务犯罪的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

(二)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以提高反腐败能力??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职务犯罪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必须提高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反职务犯罪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法律和制度是由人来制定,也是由人来执行和遵守的。人的素质至关重要,人的素质高,能够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败现象;人的素质差,即使法律制度再完善,也会发生违法乱纪现象。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等思想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并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使广大党员干部养成热爱学习、自觉改造的好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带头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也可以用共产党员的先进事例来教育他们,如原漳州市东山县书记谷文昌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办实事,从不为自己谋私利的精神都在感动着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要让这个感动继续延续下去。

(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反腐倡廉“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这是2002年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活动的宣传主题。在党和国家日益重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的新形势下,“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这一“举报宣传周”宣传主题的提出显得极为适时、确切、合意。“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就是指预防职务犯罪需要社会各部门及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使广大群众学法、懂法,提高反腐败斗争和预防职务犯罪的自觉性。倡导“从我做起,绝不行贿”。这种观念一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且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腐败现象就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群众“从我做起,绝不行贿”,也能促进领导干部“从我做起,绝不行贿”,并自觉预防职务犯罪,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但这将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为有很多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官相户”思想在群众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发动群众参与举报是十分有效的监督措施。实践证明,建立和实施举报制度,动员群众参与举报腐败分子,是揭露、惩治腐败的有效办法。据最新的统计:近几年,全国查处的大要案,有80%以上是通过群众举报揭露出来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是反职务犯罪的中坚力量。如泉州市永春县人民检察院推行的群众制度,就非常值得各地的检察和纪检机关学习。

(四)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立法?加强立法,形成机制,使职务犯罪中主体从“主动犯罪”转变为“不敢犯罪”“不想犯罪”。首先,加强立法,提高职务犯罪的惩罚标准,从制度上减少犯罪的“得利概率”。如贪污一万元、罚他五十万元,并处以7年以上的徒刑,加大犯罪付出的“成本”、“代价”。其次,推行“高薪养廉”。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子说的,“贫起盗心,富贵思淫欲”。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逐步提高公职人员的收入水平,改善国家公职人员的实际的生活水平,通过个人经济收入增长,减小职务犯罪的诱因。第三,加强对公务员违纪惩罚力度。防微杜渐,是各种制度制定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提高公务员各项待遇的同时,从制度上对国家公职人员平时言行进行必要的约束。违反规定轻则辞退,重则开除。从而从制度上消除职务犯罪产生的思想条件。

(五)优化执法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执法环境不好是诱发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执法环境不好表现为领导干预、说情、执法执纪机关不严格依法依纪办事等。就执法执纪机关来说,应紧紧依靠党委和上级机关领导,顶住压力,顶住说情风,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不断提高执法执纪人员素质,要坚信党和国家反腐败的信心和决心,要认识到个别领导干预代表不了党委的意见,要有不怕丢乌纱帽的气概和豪情,敢于碰硬,善于碰硬,要敢于顶住说情,善于顶住说情。要通过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提高执法执纪人员素质,来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水平。像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去年卷起的全国审计风暴,我们现在都应该历历在目。而原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在担任局长期间,以身作则,严格要求下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是值得各地借鉴的。可以说,执法执纪机关对反腐败工作的态度和工作情况是优化执法环境的重要内容,所以,优化执法环境,执法执纪机关严格执法执纪、反腐败的态度要坚决,工作效率和水平要高。当然,优化执法环境还涉及到其他很多问题,如加强党委集体领导、消除部门保护主义等等。所以优化执法环境除了执法执纪机关自身应积极努力外,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结语

防范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肿瘤内科;护理管理;问题;措施

肿瘤内科病房患者的病情较为特殊,且病情复杂,护理工作也日趋繁重,故在护理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护理问题,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因护理问题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应有效的消除肿瘤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护理风险。为了探究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肿瘤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为(60.53±10.50)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并在该院接受治疗。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情况见表1。

1.2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护理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总结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肿瘤内科护理中较为常见,且容易发生护理纠纷。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需要反复接受化学药物,对患者皮肤组织的刺激性较强,降低了血管弹性,易导致静脉炎和组织坏死等,造成化疗药物外渗主要是选自不正确的穿刺方法,穿刺部位和血管。防范措施:治疗期间,使用化疗药物之前,应向患者讲解化疗药物的必要性和相关知识,在穿刺时,先试用生理盐水确认穿刺正确,穿刺后将针头固定,防止针头刺破患者的血管和针头脱落,对于药物反应严重或配合度不高的患者应采取静脉留置针。护士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血管情况,不断提高护理技能[1]。

1.2.1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由于外源性细菌感染静脉导管,患者抵抗力下降等。由于肿瘤科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管,导管使用频率较高受污染几率提高,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菌也可能污染导管。护理人员应该在穿刺和放置导管时应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每天为患者换药及纱布敷料,每周换1次肝素帽和透明敷贴,如果发现有污染迹象应及时更换。输液管道药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更换,如穿刺部位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感染现象时应及时处理。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穿刺部位或导管部位时要注意洗手,同时要告知患者管道留置情况,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患者自身的重视程度,相互配合,避免导管牵拉扭曲[2]。

1.2.2化学药物过敏

肿瘤内科护理过程中常发生药物过敏案例,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药物规范和患者实际情况使用药物。防范措施:使用药物前,应给予患者各项指标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肾功能,肝功能等,使用药物前应准备好药物过敏的急救药品和医疗仪器。监督患者按照药品规范和医嘱用药,静脉输液要控制速度,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1.2.3静脉血栓

患者患病后肿瘤细胞和化学药物使血管内皮损伤,导管会损伤血管内膜,患者的血液持续呈高度凝结状态,且患者卧床时间长,无自主活动,导致血流较慢,且血液会淤滞。防范措施:为防止因长期滞留导管源性血栓的形成,应给予患者适量抗凝剂,防止长时间卧床压迫置管侧肢,应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散步等小幅度运动。为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可帮助患者抬高侧肢体并让患者做握拳动作[3]。

1.2.4跌倒磕碰

此类风险是有患者身体虚弱,体力不支,从床上起身站立时速度过快,或在洗澡、如厕时动作较大时。防范措施:对存在坠床的跌倒的患者适当使用床档,扶手等辅助用具进行提前预防,在床头等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警示牌,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在患者行走和如厕过程中必须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在场搀扶和陪伴。对病房内的物品摆放进行合理规划,为行走留出充足的空间,防止绊倒摔倒。

1.2.5自杀

肿瘤内科由于身体痛苦较大,病情严重,家庭负担大,患者会产生焦虑,失望,抑郁的情绪,而护士未能及时认识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较少,对患者的想法不重视,患者进而形成自杀倾向。防范措施:护士要耐心与患者交流,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时刻开导患者,充分关心和尊重患者。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重点看护,可以对患者进行心理诊治。在日常生活护理中,应在保证患者生理舒适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引导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1.2.6药物管理不当

肿瘤内科常用药物为抗肿瘤药物,但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会对皮肤产生直接的接触,或吸入或吞食。护理管理中由于工作人员不带护目镜或不穿防护服等错误操作会导致药物管理问题,这对患者及操作人员的影响极大,会出现脏器损坏、染色体畸变、致癌等危险。防范措施:加强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让护理人员系统性的学习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方法,严格按照肿瘤内科的操作流程操作,化疗药物在存放时要标有醒目标志,配置药物时要戴好口罩,穿好长袖防护衣,防止呼吸道吸入药物,为防止在配药时药物溅出应使用无菌纱布包裹。

1.2.7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欠佳

肿瘤内科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滴注等,部分年轻护理人员对静脉穿刺不熟练,长期化疗患者治疗期间需要多次穿刺,经常性的一次穿刺不成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护理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无法确认正确的用药顺序,输液速度等,造成意外的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不了解药物性质理论知识,未按照正确的方法配伍药物,影响了化疗药物的疗效,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防范措施:在肿瘤内科开展针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操作节能的培训和讲座,培训课程采取定期考核的制度以督促护理人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肿瘤内科人员的工资与职称晋级等与培训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评分挂钩,促进全科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节能全面提高,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

1.2.8管理制度不健全

肿瘤内科护理个管理制度不健全问题包括护理记录不及时,护理记录有缺陷,护患缺少沟通等。肿瘤内科多是病情危重、易反复、并发症多的肿瘤患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住院,长期服药,输液和化疗,但病情改善仍旧不明显,患者在反复治疗反复恶化的过程中心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逐渐产生焦虑,、失望、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对治疗不抱有信心,造成护理工作的不到位。防范措施:规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护理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医院的分级管理制度、药品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应培养自身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1.3观察指标

找到护理问题并进行观察,总结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了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见问题该次研究中,护理问题发生率为30.0%,常见问题为医院感染、化学药物过敏、化学药物外渗、静脉血栓、跌倒磕碰、自杀等。具体见表2。

3讨论

肿瘤内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问题较多,常见问题为医院感染、化学药物过敏、化学药物外渗、静脉血栓、跌倒磕碰、自杀等。虽然各个问题均已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但肿瘤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在护理管理过程中还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措施,培养护理人员负责,谨慎的工作态度,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强化化疗药物的管里,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综上所述,肿瘤内科护理管理的常见问题较多,护理管理人员要提高警惕,改善护理管理措施,做到提前预防。

作者:王晓英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参考文献]

[1]贾杏梅.肿瘤内科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探微[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90-191.

[2]邓太美,刘长英.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管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5下旬刊):221-222.

防范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操作;控制;防范措施

l正确的认识思想

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压力大,上班时面对突然冒出的异常现象,面对异常现象时必须进行的处理和操作,面对操作差错可能造成的事故,都是每一位变电运行人员比较担心的事情。

变电运行工作包括操作、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因而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是最多的。如果在每次工作前再罗列一些没有针对性的、烦琐的规定,往往会出现规定重复且无的放矢的情况,其效果则不一定好。如果安全工作仅仅依赖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少量管理者的监督检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容易使变电运行人员产生“要我安全”和“搞管理的无事给生产人员添麻烦”的被动思想和抵触情绪。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对准备或者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的分析,并根据当前整体安全的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这种安全管理方法,不论对于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值班员都可以实时、有效的应用。

2有针对性的解决好突发事故

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运行值班员的安全意识, 增强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自觉性和自我防护能力。为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运行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使安全工作的重点更突出、更有效。可使运行人员在工作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精神压力和工作的盲目性,增加工作的安全性。

(2)找准危险点、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全过程的安全是“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的。其关键是让使用者掌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到对危险因素的动态控制。通常在上班前很多负责同志都会想到今天有哪些工作项目,其中哪些项目比较困难,比较危险,应当如何去做,由谁去做。这些计划式的准备工作已包含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内容。现在提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只是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前对危险点进行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记录是所做工作的真实记录,它有利于以后的培训活动,是进一步搞好安全工作的宝贵资料。

(3)“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不仅是现场工作人员的事,也是整个企业各个层次应开展的工作。只有做到多层次分级控制,才能抓住不同层面、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安全工作才能真正抓到点子上。

3突出三全特点

所谓三全特点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根据变电运行工作的特点,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1)按时间段来分析。如220kV枢纽变电站一年中年检、预试停电操作时发生误操作的可能性就比平时大;高温、高负荷阶段就容易发生设备事故;雷雨、梅雨期间绝缘闪络就比较频繁;一天中在有操作、巡视维护、设备验收时就有可能发生人员的疏漏错误等。

(2)按工作内容分类分析。变电站的经常性工作有交接班、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巡视检查设备维护等。根据统计分析,运行人员比较容易发生的责任事故主要是误操作,因而重点对运行人员进行操作票填写、规范操作步骤和处理异常的培训要求运行人员在操作前思考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并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并写在事故及异常处理预案中,作为操作提示。

(3)按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分析。如对比较熟悉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维护就得心应手;对比较生疏的设备进行操作、验收、检查就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要求针对现场容易发生的错误编写现场技术问答,然后由站内技术管理人员配合现场开展培训工作。

(4)对人员身体状况、思想情绪、安全行为、技术水平、动手能力分析。作为变电站负责人必须熟悉站内人员的动态情况,在工作中做好人员的搭配和分工,防止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出现不安全因素。

4防范措施

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的倒闸操作具有典型性,分析其操作过程中容易引起误操作的重要环节,说明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对防范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具有现实的意义。倒闸操作既有其典型性,又有其特殊性,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变电站不同的主结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操作任务, 都将影响到倒闸操作的每一具体步骤。因此针对不同的典型操作,分析其潜在的危险点――即容易引起误操作的重要环节,掌握其正确的方步骤,对防范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有很现实的指导作用。

4.1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变压器的操作通常包括向变压器充电、带负荷、并列、解列、切断空载变压

器等项内容,是电气倒闸操作中最常见的典型操作之一。变压器操作的危险点主要有以下两点:

(1)是切合空载变压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危及变压器绝缘;

(2)是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使变压器绝缘遭受损坏。a、切合空载变压器产生操作过电压的防范措施。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主要是避免产生操作过电压。在110kV及以上大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了限制单相接地短路电流,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是不接地的。切合空载变压器或解、并列电源系统,若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操作时断路器发生三相不同期动作或出现非对称开断,可以避免发生电容传递过电压或失步工频过电压所造成的事故。所以,防范切合空载变压器产生操作过电压造成的危害,应集中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的正确性上。b、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的防范措施。调度员在指挥操作时应当设法避免变压器空载电压升高,如投入电抗器、调相机带感性负荷以及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等以降低受端电压。此外,也可以适当地降低送端电压。

4.2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母线的操作是指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间的倒换等。母线是设备的汇合场所,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操作时严格按序进行。母线操作潜在的危险点:

是可能发生的带负荷拉刀闸事故;

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切换错误引起的误动;

(3)是向空载母线充电时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与开关断口电容形成的串联谐振。

4.3直流回路操作的危险点及其防范

直流回路操作是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常见的操作项目: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查找接地点的检查,某些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临时性的检查、退出、投入等。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存在危险点,如操作方法不正确,也将造成某些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因此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应遵守一些规定。

5结束语

防范措施范文第6篇

2、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当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针对可能或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学校可根据环境条件与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日常教学和各项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及早部署,采取得力措施,预先防范。 4、学校食堂应有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加强对库房、操作间的管理,严防坏人投毒破坏,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必须加强对炊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体检,学生食堂必须建立食品采购和食品保管存放、加工制做等制度,严把食品采购关,严防食物霉变或污染。

5、学校应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校舍管理,经常检查维修,发现危险房舍,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校舍倒塌事故发生。地处容易发生洪水、滑坡地带的学校,应有应急预案。每逢雨季和汛期,必须安排人员值班,随时观察险情,做好撤离疏散准备。

6、学校应当加强车辆管理维修,确保性能良好。驾驶人员应服从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外出实习、参观、旅游等乘坐的车辆必须安全可靠;驾驶人员必须证照齐全,经验丰富。学生徒步或乘车(骑自行车),外出,应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顶防交通安全事故。

7、学校应重视和加强对安全防火工作的宣传和防范,完善重点防火部位的防火设施,留有消防通道,配齐配足灭火器材,落实值班制度,预防火灾事故。严格用电管理制度,学校应有专门机构或专业人负责用电管理,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及时更换老化或不符合要求的线路,禁止超负荷或违章用电。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严格按规定拉运、贮存、使用。汽油库、液化汽库等必须远离教学区、学生公寓、家属区。加强对明火使用的管理。凡用明火照明、取暖等,学校应有严格的管制措施,防止酿成事故。

8、学校应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和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条件、环境等客观因素,做好各项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预防非正常伤亡事故发生。

9、楼房的护栏和扶手必须完好坚固、走廊楼梯照明设备齐全;出早操、下晚自习及遇有紧急情况,班主任教师要提前到位,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下楼梯,防止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学生上体育课,参加勤工俭学劳动等,须有教师跟班、带队,现场组织指导,以防发生意外伤亡。实行学生外出春游、参观、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报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学校或年级(班级),获准后应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中小学校须有学校领导或教师带队,并有安全保障措施。学校组织校庆、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应有安全保卫工作预案。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应根据发生安全事故的季节特点和规律性,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防溺水、防中暑、防煤气中毒、防自然灾害等各项工作。学校必须加强对剧毒、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管理,确定专人保管,建立使用管理制度,防止因管理不严或使用不当发生安全事故。

防范措施范文第7篇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颁布和实施,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如何提升护士素质,防范、化解护患纠纷,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尤为重要。

1 防范措施

(1)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改变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以取得合作和理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共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防范意识 护理人员必须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如知情同意权、隐私权等,一定要避免超范围操作,最大限度防范纠纷的发生。

(3)加强住院患者的管理,杜绝各种隐患 利用入院宣教向患者告知医院有关规定、作息时间、贵重物品保管、检查治疗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为患者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尽量使患者感到满意。

(4)加强规范管理使护理文书记录到位 病例要准确、及时、客观的书写,认真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并加强医护交流,避免记录不符,加强护理文书的检查指导和评价。抢救患者时要求准确记录就诊时间、抢救时间、死亡时间,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都不能记录马虎,特别是抢救观察中生命体征记录尤为重要。

(5)培养护理人员责任心:①密切观察病情,正确理解医嘱及治疗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以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杜绝因疏忽而造成的医疗事故。②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串岗;③微机记费时,必须认真仔细,尽量避免重费、错账的发生。一旦出错,要及时与病人沟通,说明原因,求得病人或其家属的谅解,并及时纠正。

(6)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机制 护理工作具有工作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以及时间连续性等特点,因此,要建立有效的检测防范机制,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7)保证急救药品、设备完好 急救药品、器材齐全,抢救用品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费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使用后及时补充、维修,确保完好率达到百分百,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8)强化医疗收费的规范意识,提高医疗收费透明度 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把医嘱录入、核对关,按规定收费,禁止巧立项目,以免增加患者负担。做到服务公开,收费价格公开,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有关费用疑虑,以减少护理纠纷。

防范措施范文第8篇

摘要:目的探讨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避免护理纠纷。方法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法律知识培训,规范各项护理行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结果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服务、证据意识得到增强,能正确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确保了手术病人的医疗安全,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有效地防止了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手术室护士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由于我院大部分为恶性肿瘤病人,愈后差,家属对治疗极不满意;手术室工作又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本文针对如何预防手术室医疗活动中与护理有关的纠纷,加强手术室护士法律、服务、证据意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一探讨。

1防范措施

1.1加强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医院组织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人人通过考核。科内不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实例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科内护士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法律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律性和慎独精神,强化责任心,从而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既维护了患者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又保护了自己。

1.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1明确各班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在岗在位,不从事越职行为。

1.2.2加强术中物品管理,认真做好交接清点工作规范手术物品摆放、传递,术中使用显影纱布,物品随加随记。一台手术原则上不更换洗手、巡回护士,如确实需调换人员,应清点交接清楚并记录签名。

1.2.3防止病人躯体受伤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查对。接送病人时防坠床、摔伤、碰伤;摆放时,应将床上各部件固定牢固,肢体处于功能位,骨突处垫软枕,避免局部受压,身体勿直接接触金属部件,如有饰物应取下由两人一同交给病人直系家属。巡回护士术前检查手术床、电刀性能,妥善安放电极板,指导医生正确使用电刀等电器,防烫伤、误伤病人。

1.2.4防病理标本丢失、出错洗手护士保管好术中取下的所有标本,手术完毕交手术医生并签名;术中冰冻、脱落细胞等病理结果均必须出具书面正式报告通知医生。

1.3避免长期超负荷工作护士长采取弹性排班,每日轮换洗手、巡回护士工作,轮换大、小手术配合,让每位护士都以饱满的热情不折不扣地完成每台手术。

1.4加强继续教育,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士长带头表率,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积极参加自考。科内通过每天晨会提问,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操作、理论考试,指定一名护士开展业务小讲座,不定期邀请各专科主任讲解新开展手术配合要领,邀请各仪器厂家技术指导员介绍仪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每年派两名业务骨干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及专业技能水平,减少了因业务技术问题引发的护理差错、纠纷。

1.5保证急救设备、器材、药品完好备用如电刀、吸氧吸痰装置、除颤仪、呼吸机等,做到定人定期保养、检查,定量、定位放置,完好率100%。

1.6规范言行举止,增进护患沟通医务人员应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举止端庄大方,多给病人关心、爱心、耐心。各项操作前做好解释,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不在手术间大声谈笑,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特别是涉及病人的隐私、忌讳问题。向医生汇报恶性不良病理结果时应回避病人,不随意回答病人或家属提出的有关病情的疑问。

1.7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书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因此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避免漏记、误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所有材料一式两份,一份随病历归档,一份留科内保存备作证据使用。护士长派专人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当班护士,及时纠正,并给予扣分与奖金挂钩。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避免了举证倒置困难。

2体会

通过护理人员不断强化法律意识,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约束自己,正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铭记手术室工作宗旨:“安全第一,质量为先,以人为本,服务一流”,使潜在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今年的全省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中取得了佳绩。

参考文献

防范措施范文第9篇

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检查、治疗、诊断和抢救等工作的特殊场所。患者从入手术室接受手术到手术完毕,医护人员的任何疏忽都可酿成严重后果。我院手术室共有12个手术间,年手术量约5000台,主要涉及胸科、骨科、普外科、儿科、耳鼻喉科及妇产科手术。近年来,针对手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防范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现总结如下:1 护理安全隐患

1.1 术前接送患者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院手术量的增加,术前接送手术患者工作量大,时间短,同时因我院的客观条件如人力和运送设备短缺,易发生接错患者、接送患者的运具损坏导致受伤等隐患。

1.2 术中的安全隐患 ①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通常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不配合等情况;手术床狭小,固定不够稳妥,易发生坠床的隐患;②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不力,有手术部位开错的隐患;③手术物品清点核对制度执行不力,有手术物品清点不清、遗留在患者体内的隐患;④“三查七对”执行不力,有用药错误的隐患;“三查八对”执行不力,有输血错误的隐患;⑤标本留送制度执行不力,有标本的丢失等隐患;⑥摆放不当,有引起压疮的隐患;⑦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有切口感染的隐患;⑧不规范使用高频电刀,有电烧伤的隐患;⑨术中器械设备配件缺失,为手术带来不安全隐患。

1.3 术后的安全隐患 ①手术结束后麻醉清醒期,患者躁动有坠床的危险;②送危重患者回重症监护室或病房时,由于患者生命体征往往尚不稳定,有发生病情突变及患者抓落各种管道的危险;③在运送病人途中,如果病人未完全清醒,有发生窒息的危险。2 防范措施

2.1 术前的防范措施

2.1.1 安全接送患者 我科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每季度给予工作人员及使用平车的护工安全接送患者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接送患者时使用平车,应系好安全带、固定两侧的防护栏,防止患者摔倒,推患者时要注意安全,用力均匀,通过电梯、手术室门时应注意,避免撞伤病人。推患者下坡时避免失控,应将患者头部向上,工作人员在下。规定每季度检修、保养平车,平时不定期抽查运送患者情况,杜绝不规范不安全的接送方式。

2.1.2 防止接错患者 我科规定由巡回护士持手术通知单和手术排程表进行查对,查对患者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台次、手术间号。巡回护士接患者时,认真按手术通知单和病历再次查对患者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与病房护士一同到相应的病房对患者的身份及腕带上的各项内容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2 术中的防范措施

2.2.1 防止患者坠床、摔伤 我科规定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必须专人守候。手术间必须保证至少一名医务人员在场,并与病人沟通,做好解释,用适当的保护器具保护好患者并妥善固定。

2.2.2 防止手术部位开错 我科规定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①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对的工作。②手术患者配带标示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③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执行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④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及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情况、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施手术方式、术前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物品,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⑤三方确认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

2.2.3 防止器械、缝针、敷料等遗留在患者体内 我科规定严格执行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手术物品的查对,不仅要清点数目,同时也要查看物品的完整性:①体腔及深部组织手术使用的器械、缝针、纱布、纱垫等必须认真清点数目及完整性。②把好四关: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数目相符。③清点责任人:手术医师、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四清点时,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应对每一件物品查点两遍并准确记录。④手术实行专人负责制,原则上不更换手术护士,否则严格交接,交接者共同签名,确保物品清点无误[1]。

2.2.4 防止用药错误 手术前30分钟我们都要进行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认真地核对术中医嘱单与药品是否相同,抗生素的皮试,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2.2.5 防止输错血 ①我科规定术中由总务护士负责取血,血取回来时总务护士要与巡回护士进行三查八对,输血时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单、血量,检查血袋的完整性、有无血中凝块、溶血及污染等现象,无误后方可输入;②输血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输血反应,术后送回血库,血袋保留24h;③护理记录增加“输血情况”栏,以记录术中输血的血型、成分、已输血量和剩余量[2]。

2.2.6 防止病理标本的丢失 我科规定手术中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主刀医师、巡回护士进行核对,手术结束后即将标本同病检单放入标本室内,并做好登记,标本室加锁,由值班人员对钥匙进行保管,每天由护士长和总务护士对标本进行查对,防止丢失。

防范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财务信息;失真;防范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18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32- 01

0 引 言

在现在和过去,财务信息失真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尤其是在我国近年来,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从我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的抽查结果来看,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

财务信息失真无疑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后果。在我国,财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判断根据,进而可以引导社会资源的计划和配置。所以如果财务信息失真,会带来企业运营决策的失误,付出高昂的代价,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跟财务信息失真有直接的关系。而我国近年来证券行业的财务作假丑闻等,也都是财务诚信存在严重问题的最好佐证。所以近年来, 对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1 财务造假原因分析

1.1 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财务信息失真的一个主要原因。有些企业为了一定的利益,授权公司财务编写虚构的财务信息,编造虚假的公司业绩,编制不切实际的公司效益,夸大公司的实际收入和盈利能力,套取国家相关的扶持和支持,为企业赢得虚假的地位。

也有些企业为了少向国家缴纳相关税费,无视国家的税收制度,隐瞒公司的实际利润和收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还有些达不到上市资格的企业伪造财务数据,以期合法地达到上市条件。

1.2 监管不到位

有些企业内部管理和审计监督不到位,审计部门受控于公司领导,没有独立审计的权利,起不到监督和内部控制的作用。还有些企业财务制度随意,不按照正规制度核算和登记,而各个部门的执法人员不能做到严格检查,或者看到问题不能严肃对待,甚至对错误的财务信息视而不见,这些都纵容了财务人员的不法行为,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个别财务审计部门, 受自身利益的驱使,不能严格把关,向社会和政府提供了虚假的企业财务信息。

1.3 财务人员素质低

财务人员的素质指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有些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低,在工作过程中,对财务知识不够精通,而且工作任务繁重,只能做到算账、记账和报账,做出的财务信息不规范、不准确,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还有些财务人员道德素质差,没有法律观念,无原则地顺从领导,不负责任地故意漏记、错记公司账目,造成企业资产流失[2]。

财务信息失真使企业账目反映不了真实的财务和经营情况,致使投资决策错误或者失误,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正确配置和计划,影响经济管理者的决策和调控。因此,防范财务信息失真是当前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2 财务信息失真防范措施

国家近几年来对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相关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做了分析比较,采取了一些改进制度和措施,虽然没有彻底根除,但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财务信息失真的状况。尽管如此,彻底根除财务信息失真问题的道路还有很远。

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人员建立的责权利明确、监督有力、财务账目清晰的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遵守法律法规、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经营效率;能够有效防范财务信息失真,避免出现账目差错,防范人员舞弊,提高财务效率,并保证财务资料的真实可靠。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严格执法。目前,我国企业拥有较大的经营自,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就会滋生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监督和管理制度,是防范财务信息失真的有力措施。财务监督包括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外部监督包括财务事务所的审计监督和政府税务部门的审计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同等重要, 同时要加强审计师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3]。

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4]。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让财务人员意识到账务管理的严肃性,任何单位负责人的指使、胁迫、强令和授权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让财务人员感受到来自法律的压力。其次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抵挡住压力和诱惑,从而防止造假的发生。最后要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让财务人员精通专业知识,不能只是算好账、记好账、报好账,更能提供规范和准确的财务信息,适应时代的需要,做一个专业素质很强的财务会计人员。

3 结束语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目前还不完善,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缺乏普遍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同时审计部门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所以,国家一方面要强调行业自律,同时也要加强立法工作,积极为财务会计人员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使他们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琴. 会计工作中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199-200.

[2]陈新文.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149-150.

[3]孟献臣.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81):81-82.

上一篇:急救措施范文 下一篇:教学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