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17:22:34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存在不足的分析。

其一,是在会计基础工作环节比较薄弱,进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以及随着而来的混乱的秩序。

其二,房地产经济管理中法人内部监督作用发挥的不够突出。监事会以及董事会监控力度特别薄弱,他们的监督作用发挥得不够有效。

其三,管理人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常常投机取巧、有法不依、姑息将就、执法不严,一些给面子拉人情的现象比较普遍,故而管理必然松弛,造成了一些经济犯罪的出现。

其四,房地产企业经营层次的员工在素质上的不够高,其人力资源制度的不够健全。

2.企业管理做法上的一些利弊。

我们的房地产企业在管理中,通常的做法是统一进行核算、进行分工管理、奖罚不确定。这样的管理做法,虽然说有利于统一管理以及监控,但是也有其弊端。

其一,导致项目开发责任和权力以及利益的严重的脱节。这样做,不利于积极地将一线项目经理人员的积极性机遇有效地调动起来,单单依靠房地产企业公司决策层的一些积极性,显然是不够的。

其二,这样的企业管理做法由于存在着不具体的业绩衡量指标数,导致房地产公司项目经理部之间攀比的出现,对公司的发展不利。

二、改善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一些具体看法

1.积极建立起科学的内部管理环境。

为了完善和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有必要对房地产内部管理环境给予积极地建设,这里包括经营方式和风格、理念,以及组织机构等一些方法。在房地产内部积极地建立起良好的管理环境,进而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地落实。

2.加强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相互间的有效牵制。

房地产企业可以积极地采取一些工作轮换制度,以及根据企业中不同岗位在房地产管理中的不同程度,规定每一员工在其岗位上的履职时间,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岗位做到频繁轮换,而对一些次要的一些岗位尽可能少轮换,对这些管理漏洞岗位给予积极地填充。

3.积极加强房地产企业的稽核制度。

在房地产企业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管理中稽核部门的认识上的不足,以为稽核部门不能够创造良好的效益,还占用一些人员编制,进而加大了房地产企业经营的成本,故而没有从根本上对稽查制度给予有效地重视。尽管企业内部有制度,但是缺少稽查,一些制度也就不能够有效严格地执行。

三、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一些思考以及建议

1.积极地核算出公司的投资总额。

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得到批复以后,就需要房地产公司选择一些合适的项目经理部给予有效地落实,进而进一步得到已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最基本的依据,并对该项目的总体投资给予初步的估算,并为此提出具体的项目资金流量表。

2.有效地对开发给予控制,确保资金的支出。

在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中,对开发成本的管理是房地产管理中的关键。当对企业中某一项目的投资资金总额确定以后,其开发成本控制是重要的一方面。

3.积极应对的思路。

其一,房地产企业管理应该积极地把“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们在在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中,为了有效地增强房地产的经济管理能力,一方面需要房地产市场自身的有效地调节能力的支撑,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国家政策的调节有效地配合。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节,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秩序的确立。让市场自我调节,比国家行政手段的宏观调控更有效和快捷。故而,有效地增强房地产自身调节能力,也就成为了市场长远发展的一个必然。国家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所发挥出的是宏观微调的积极作用,而中央和地方有效地结合,有助于对市场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监督作用。

其二,充分地让发展目标、政策立足长远。

在制定政策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政策机遇通盘考虑,且不朝令夕改。积极地通过个人所得税有效地调控房价,不是有效地手段。因为个人所得税是属于产品交易之后产生的一种行为,在房地产经济中,属于下游环节,只能够间接产生作用。就目前来说,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缺乏稳定性和长远的目标,这需要我们的房地产管理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实际经济情况制定出一些合理的科学的一些比较长远的政策。政府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不断增长的我国城市住房要求和民情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实际状况,进而保证我们的国民经济稳定地增长,促使我国房地产经济走上正轨轨道。就税收而言,政府发挥的是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税务的紧密配合,有助于促进房地产企业仅仅管理的建设。

其三,积极地对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给予建设和完善。

我们要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健康的秩序,需要我们的政府积极地建立和完善具有我们国家特色的房地产企业法律法规体系,保证我们的房地产市场运作步入到规范化的道路上来,即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合法化和合理化。我们的政府应该在法律规范中,积极地实施其经济管理行为,最大可能地避免行政在干预中的过度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利局面出现。与此同时,多层次、全方位的房地产积极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实施中有可行的法律保证。

其四,积极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和谐关系。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地明确自己在房地产经济中职责范围和责任主体。即,我们的地方政府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的价值取向必须跟我们的中央政府保充分地持高度的一致性。并且对财税制度进行有效地探索性地实践,合理地对土地财政给予钳制,积极地提高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有效落实,有效地遏制房地产市场中一些不良风气的产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房地产经济与供需关系、金融、政策等有莫大的紧密联系。要有效地净化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就必须打击一些市场中出现不良行为。需要国土资源、财政、金融、税收等通力合作。本文笔者以为,应该积极地核算出公司的投资总额;有效地对开发给予控制,确保资金的支出。其积极应对的思路是:其一,房地产企业管理应该积极地把“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充分地让发展目标、政策立足长远;其三,积极地对我国的法律法规其二,体系给予建设和完善。其四,积极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和谐关系。这样做,对我们的房地产经济管理必然是有益的。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缺乏足够的经济管理理念

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企业内管理者逐渐把目光转移到了经济管理对该行业的巨大作用上来。本着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步伐的目标,为数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然而,现实的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首先最为明显的,就是行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工作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经营管理工作仅属于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业务范畴,而把这些繁重的管理任务都压给了它们的财务部门。如此的做法很不利于相关部门工作的开展。因为经济管理职责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和机构,并且它们彼此有着不能分割的密切业务关系。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可以加强相关部门的有效协作,最大限度地施展每个部门的特有功能。故此种职能可以极大地促进各个部门的效率发挥,非常有利于房产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其快速发展的促进。因此,欲切实达到经济管理的最初目标,第一,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全体干部职工、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都要给经济管理工作以足够的重视;第二,每名员工都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为企业的繁荣发展献计出力。

2、不具备有效的经济管理体系

本着配合好经济发展大趋势的目的,我们国家已经对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该行业的经济管理政策和制度。但是这些法规的建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更没有见到所期望的实效。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管理状况依然比较落后和混乱,绝大多数的政策实施都脱离实际现状,并且不可能恰当地处理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个别政策的落实过程仅流于形式或走过场,根本没有深入到具体的房地产内容当中。从总体上说,其极大地制约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另外,所制定的政策根本没全覆盖房地产业的很多具体内容,从而导致不同管理者对同一问题都各持己见,结果造成管理效果的大相径庭。其根本不可能具备统一协调的经济管理职能。房地产行业始终作为当地政府财政创收主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倘若地方政府不能够实施有效地管理,那么国家的宏观控制再严格亦不可能见到实效。从而,使没有实施有效管理的房地产行业,在下一步的交接管理中更无法有序开展工作。同时。房地产行业的杂乱局面也会波及到其它相关行业,并引发国家对其他行业的管理失控。

3、缺乏房地产企业的远景规划

房地产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短期行为,其已经构成了整个房地产行业普遍顽疾。不仅房地产开发商本身未制定长运的企业发展规划,就连政府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制度,也没有契合实际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不具备长远的约束性和可操作性。为数众多的房产企业所拟定的经营目标均为眼前的目标,政府仅对房地产行业的部分运作内容给予了政策性的指导和调控,而且其中不乏较严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就严重地失去了对房地产企业经营的管理作用,且远远地满足不了房产企业现实的经济管理需求。由于房产企业管理的不规范,导致房地产市场的畸形发展,并造成相当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已经造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伤害。政府制定政策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完整和脱离实际,严重导致在其政策落实阶段会屡屡发生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因为房地产行业的经济管理会牵扯到很多的社会部门,况且,很多新问题的连续发生,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行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甚者会因管理力度的增大反而给市场带来更大程度的负面效应。故众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在经营规划方面的短期行为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4、法律法规缺乏完整性

法律是限制和约束任何不当行为的有力武器。总的来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近些年才逐步形成的。到现在为止,给这一市场制定法律法规的进程还依然处于起步时期,而且尚未完整地制订出一套对房地产经营行为有很强约束、规范能力的法规体系。现实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还基本上停留在舆论宣传阶段,而缺乏具有鲜明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建设。所以,其仍不能圆满地治理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过去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就一直不够完善,现实就更跟不上时展的需求。故当今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局部的法律真空也属于历史的必然。但是,房地产市场这种不规范局面不能长久维持下去,否则,将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强化管理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尽快扭转这一无序的市场状态。

二、房地产经济管理问题的解决建议

1、做好房地产开发过程的经济核算管理

当房地产工程完工时,要计算各项支出的单项额度,以便很快核算出工程的总投资规模。选取恰当规范的经济管理措施,将总体工程的建设过程及交付环节做出深入、完整地经济研讨及评估;然后,再依托经济管理的实施,检查出超越预算支出和节约成本支出的相关项目,从而总结出造成工程投资升高和降低的原因所在,核对出每一单项成本管理的实施结果。据此,能够在遵循成本运行规律的基础上,为更大程度地减低成本投入寻找路径。并给下一步工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奠定思想基础。

2、搞好地产建设阶段的成本运行管理

在搞房地产的经济管理时,尤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房地产建设过程的经济管理。执行好此环节的经济管理,能使材料成本消耗大幅度的减小。由于在整个工程的建设成本中,材料成本占相当主要的份额,其依具体的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差异很大。故在此过程中,就必须对材料的消耗做严格地调控,且拟建一套完整系统的经济管理运行体系,以保证对材料消耗的全过程实施必要的控制、管理和监督。

3、抓好房地产开发招投标环节的经济管理

当实施房地产开发工程招投标环节时,拟定投标报价的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的建设方案和具体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工程的经济评价和风险防控有准确的核算,以至于能够把本企业的各项费用支出全面地把握住。在此基础上,其才可以编制出适合本企业及该项工程特点的经济管理方案。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识到房地产开发的经济管理是一个综合工程。欲实施好房产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第一步必须拟定好长远的经济管理目标。其次是确定好本企业管理的细节控制原则,并构建好运行机构和做好职能人员的设置工作。在完善好经济管理的体制机制基础上,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抓好管理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企业高效益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当下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现状

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房地产项目经济管理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为房地产带来发展的机遇,为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积累的大量的经验,随着房地产事业的不断发展,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项目管理的需要,特别是大型的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下文将会详细分析当下房地产工程管理项目存在的问题。

(一)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观念意识不强

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事业的开发,因为房地产项目工程经济管理是整个管理的中心,因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都侧重于房地产工程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项目经济管理的模式上,并且认为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是可有可无的管理项目,因而对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不重视,这就是缺乏观念意识造成的。这就使得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中错漏百出,从而使得房地产工程项目风险加大,房地产事业也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

缺乏完整的管理体系是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当下的管理模式中很少房地产公司在管理上能拥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来协助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在实际的房地产项目工程管理中并没有过多的规章制度,即使存在着相关的管理体系也不会认真执行,从而导致很多房地产工程项目建设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并且说明其管理制度只是摆设的作用。在对房地产项目经济管理中还缺乏相应的管理队伍,这也是致使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得不到有限开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应加强对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并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和综合素质水平。这样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改善当下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经济管理人员是否遵守相关的管理制度,是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非常必要。因为在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主要是有经济管理人员执行的,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力度,因此要做好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进行。在培训中应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培训,尤其是对一些素质水平较低的经济管理人员,并鼓励经济管理人员自我学习,以此提高综合素质。在招聘环节也要相应提高招聘的要求,招聘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以此协调项目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注意施工阶段的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在经济项目管理中,对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是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主要环节,做好相关的监制和管理是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在施工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对质量的把关。并加强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质监制,降低返工几率,拒接豆腐渣工程。在对房地产工程监制中,各个环节的房地产工程建设都应认真贯彻相关的程序,并做好安全工作,尽量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意外。最后,要严格要求各个环节的工程建设都要认真地执行,不能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的进行,并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有序的管理模式可以让工程项目井井有条地进行,还能节约成本,降低消耗。

(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并加强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

纵观当下的局势,关于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有较大的改善,但还是相应存在着漏洞,并妨碍着我国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发展。因此,房地产工程企业想要做好经济管理的工作,首先就要加强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定,并加强对项目经济管理的约束,从而促进我个房地产事业的顺利开展。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不认真执行,那也相对于摆设,因此还应加强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况且执行才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最终目的。

(四)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对管理工作协调进行

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众所周知它并不是一个独立体,与各部门息息相关。一项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完成需要各部门的有效配合、协调进行。为此,房地产工程项目企业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各部门协调进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作用,并对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这也要求房地产工程管理企业要改变传统模式,寻找创新的管理模式,以满足房地产发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企业永恒发展的前提。因此要不断创新,从而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从人事制定、体系结构到技术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以此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在协调工作中,还应加强监督,一个部门相互监督的模式进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保证经济管理工作有效进行。

结束语

我国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当还是相应存在着问题,在对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改善时,应看到好的一面也应发现存在的不足,应将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因为存在的问题严重妨碍着房地产工程项目的发展,应及时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得到最大的改善,为房地产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模式做出有效的建议。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蔡昌先生是国内著名的财税专家、会计学博士、资深财税管理顾问,价值管理(卓越理财模式)的倡导者,被业界誉为“用第三种眼光看税收筹划”的专家。任中国税网、中华财税信息网、中国阳光财税网、,中财税通税收筹划研究所、中经阳光税收筹划事务所、鼎利税务师事务所等税务顾问。曾主持全国性财税专题讲座百余场,主持研究课题及企业咨询项目10余项,曾多次接受国内权威媒体专访,担任数十家企业的财务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税收筹划、价值管理、企业激励与评价等,曾先后在《新进财》、《中国税务报》、《财务与会计》、《经济论坛》、《中国税务》等全国财经类刊物发表经济管理论文150余篇,研究成果被广泛转载并多次获奖。代表著作有《税收筹划方法与案例》《税收筹划――策略、技巧与运作》《资本运营》《盈余管理》《价值管理――增进现金流与提升企业价值》《解析会计难题》等20余部。

《税收筹划规律》一书是蔡昌教授多年从事税收筹划研究和实践操作的结晶,该书总结了有关税收筹划实务运作的规律、技术与技巧。书中对企业如何开展税收筹划进行了规律性的探索,把归纳演绎的研究范式引入税收筹划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极大地丰富了税收筹划的理论架构,总结了税收筹划在微观层面的实务操作技术,能够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财税管理活动。是国内第一本总结税收筹划运作规律的务实性书籍,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税收筹划规律、28种操作技术,达到移植智慧思维,创造非凡成功的效果。

作为税收筹划领域的后起之秀,蔡昌教授对税收筹划有独特的见解。《中国税务报》称其为“用第三种眼光看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企业管理的当然构成内容,不能离开企业的整体战略来谈筹划,筹划应服从企业的整体战略。成功的筹划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理论必须与企业的实际问题结合,在共性中寻求每个企业的个性方案,我们把这种认识称为用第三种眼光看筹划。”

蔡昌教授认为:“税收筹划是致用之学,其实践性很强,归纳和研究税收筹划规律是一种捷径,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日趋复杂,税收筹划运作逐步深入到企业的多个层面,筹划方案的系统性、技巧性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好的筹划方案源自于一种灵感,大气磅礴,浑然天成,看不到一丝雕琢的痕迹。”

本书并不拘泥于税制结构和税收政策的细节,而是把税收筹划放到一个更为开阔的空间里,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探讨了税收筹划的运作规律及其实践应用的范式,从更深层次上提供了一个理解税收筹划与企业战略、经营模式、产权重组、资本结构、资产定价之间彼此影响的分析框架,视角独特而新颖,带给大家一种清风扑面的感觉。

[经典案例]:

空调房屋捆绑销售

卓达房地产公司开展“购房屋,送空调”促销活动,但这种销售模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假设房屋销售价格为30万元,空调价格为8000元。销售房屋,房地产公司要按照销售不动产缴纳5%的营业税,30万元的房屋销售收入要缴纳1.5万元营业税。赠送的空调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征收率为4%,8000元空调要缴纳320元的增值税。同时,房地产公司还要为得到空调的个人代扣代缴1600元个人所得税。因此,采用这种促销方式,房地产公司每出售一套房子就要多缴纳税金1920元。

很多商家经常采取“买一送一”或“买二百送三十”等方式销售商品,在选择促销方式时,很少考虑到不同促销方式之间税负的差别,往往是到该缴税时才发觉税负重,于是一些企业以偷逃税方式降低税负,面临严重的涉税风险。如果企业通晓各种促销方式的利弊,事先进行筹划,采取规避措施,就有可能达到既促销,又不加重税负的目的。

卓达房地产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如果通过筹划,变换一下促销方式,采取捆绑技术,就可以降低税负。具体操作方案如下:采取房屋和空调捆绑销售,即把原来的“购房屋、送空调”促销模式改变为“销售带空调的房屋”,整体销售价格仍然为30万元,其实就是把空调价值加到了房屋价值里面。虽然看似简单的文字游戏,但对纳税而言却有天壤之别,房屋和空调变得不可分割,企业只需按房屋销售价格缴纳营业税1.5万元。

与此相类似,一些房地产公司在销售房屋时还承诺赠送防盗门、热水器等商品。有时为了规避这些商品可能带来的质量问题,还在购房合同地标明属于赠送性质,这就为税务机关征税提供了很好的证据。因此,企业采取“销售带空调的房屋”的促销方式时,在签订的购房合同中,不能约定空调是赠送的,但可以约定房屋包括空调等附属设施。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制度变迁; 会计改革; 会计制度; 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社会和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的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包括艺术、文学、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制度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性思维习惯,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以及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将文化进一步划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义相同,是人所创造的一切社会化的东西,具体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特定群体的价值观。从两者的定义上看,由于制度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方面,因此,制度是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又可以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例如:法律和习俗、宗教、社会价值观,因此,正式制度应该属于物质文化,而具体文化,即群体的价值观应该属于精神文化。对会计制度和狭义会计文化的探讨实际上是对文化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探讨,其必然遵循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本文从此角度出发,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会计制度变迁史,对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文化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其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问题。

一、概念界定

对会计制度和会计文化的探讨,首先需要对会计制度和会计文化进行界定。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分为广义的会计制度和狭义的会计制度。广义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以及地方政府和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规范,它包括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狭义的会计制度仅指对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本文所指的会计制度是广义的会计制度,是对社会会计活动总体情况的制度考察。对于会计文化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从文化的定义出发,将会计文化界定为人类社会创造出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所指的会计文化仅指狭义的会计文化,即会计文化的精神方面,是指会计活动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会计制度安排及文化发展脉络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开始了会计制度建设的步伐,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会计制度变迁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50—1978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阶段和1978年至今的会计制度恢复及改革阶段。

(一)1950—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阶段

1950年3月,中财委了制定统一会计制度的训令,至1951年上半年,中财委先后实施了13个部门所属企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进一步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统一各部门的规章制度,1952年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颁布了《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国营企业决算报告编送暂行办法》、《国营企业年度清查财产暂行办法》、《国营工业企业统一成本计算规程》等规章制度。1953—1957年,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时期,财政部确立了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1955年财政部对原国营企业会计制度作了彻底的修改,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标准账户计划》和《国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统一会计报表和说明草案》。为满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制定了《中央主管部门所属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标准账户计划及会计报表格式草案》和《地方级公私合营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标准简易会计制度》等。经过近七年的会计改革,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会计制度体系基本形成。1958—1977年,我国进入了“”和“”的特殊历史时期,会计制度几经波折,多次废立。1973年财政部为恢复会计制度,颁发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国营工业企业会计报表》、《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三项制度,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会计文化发展在这一时期也几经波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1月和3月,章乃器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应用自己的会计簿记原理记账》和《再论应用自己的簿记原理记账》的文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会计界发生的最早的思想萌动,掀起了建立新中国会计核算方法的讨论热潮,会计学科的阶级性也成为这一时期会计讨论的热点问题。1951年后,我国政府开始全面引入苏联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大量的苏联会计教材被翻译和引入。为推动会计制度建设,发展会计文化,一批会计类杂志纷纷创刊。1952年1月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主办的《工业会计》创刊,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本全国性会计月刊。1957年1月财政部接办《工业会计》,于1959年1月改名为《企业会计》,受影响,1959年年底停刊,并入《财政》杂志。1963年中央为转变时期发生的错误,于1964年1月创建《会计》杂志,由财政部发行,1966年8月,“”开始不久后又被停刊。《工业会计》以工业会计工作为主,前期主要介绍和传播苏联工业会计核算理论和经验,被财政部接办后,增加了介绍中国会计制度的内容,为新中国会计理论和统一会计制度服务。《会计》杂志主要报道各个行业的会计及财务工作。1956—1966年,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会计在上交国家税利中的监管作用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计划的有效执行,会计论文研究主要围绕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健全企业规章制度等展开。1966—1978年,在的影响下,会计研究停滞。

(二)1978年至今,会计制度恢复及改革阶段

1978年后,我国会计制度进入了恢复及改革阶段,这一历史时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会计制度体系恢复及多元化阶段;1992—2000年,适应市场经济及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阶段;2000—2006年,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阶段;2006年以后,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阶段。

1.1978—1992年,会计制度体系恢复及多元化阶段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面结束了“”时期所带来的动荡局面,我国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80年财政部对当时的会计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同年9月了《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1981—1982年又相继颁布了国营供销、施工、建设单位等企业会计制度,1984年了《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会计法》,将会计法规建设推向了高潮。1982—1987年,财政部还针对国营承包企业和新兴的外资企业颁布了相应的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的恢复和发展带动了会计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大量专门致力于会计研究的杂志纷纷创刊,如:财务与会计(1979年,财政部主办)、会计研究(1980年,会计学会主办)、财会月刊(1980年,武汉市财政局主办)、财会研究(1980年,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主办)、商业会计(198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财会部、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财务部、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和中国会计学会粮食分会主办)、中国审计(1983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主办)、审计研究(1985年,中国审计学会主办)、审计与经济研究(1985年,南京审计学院主办)、审计月刊(1985年,湖北省审计科研所主办)等,结束了只有政府创办会计杂志的历史,为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理论平台,会计文化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百家争鸣的景象。1978—1992年间,发表的有关会计方面的论文共12 506篇(会计论文8 453篇,审计论文2 925篇,财务管理论文1 128篇),年均2 501篇(见表1),1990年首次出现了关于会计文化的论文,会计文化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多集中于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职能、会计制度建设、会计监督等方面,介绍管理会计、加强传统财务管理的内容居多。1984年开始出现了对财务管理本质的探讨,1984年之前的会计监督也主要围绕着计划经济下的政府监督展开。会计文化的发展并未先于会计制度的变革,而且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现象。

2.1992—2000年,适应市场经济及与国际通用准则接轨阶段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出现了新中国首批上市公司。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为有效规范上市公司会计核算及其会计信息的披露,1992年5月财政部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开启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全面改革的序幕。同年11月,财政部以财政部长令的形式,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并制定了分别适用于工业、商品流通业、房地产开发业、农业等13个行业的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和10个行业的财务制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会计准则全面建设的序幕由此展开。从1997年开始,财政部先后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9项具体会计准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初步形成。为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财政部于1998年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我国会计法制建设在这一时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1993年修订的《会计法》的基础上,对《会计法》又进行了新的修订,二次修订后的《会计法》对会计行为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对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配合新修订的《会计法》的实施,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2000年6月国务院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同年底,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取代1998年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执行。

上市公司的出现,以及如何规范其信息披露,在理论界掀起了讨论热潮,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开始走向繁荣兴盛,发表的关于会计方面的论文共64 562篇(其中会计论文31 813篇,审计论文25 109篇,财务管理论文7 640篇)(见表1),年均8 070篇,环比增长222.66%,(其中,审计论文环比增长436.52%,财务管理论文环比增长323.32%,会计论文环比增长135.22%),是会计类论文增速最快的一段时期。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这一时期会计文化界关注的焦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是这一时期会计论文研究的重点。财务管理研究开始突破传统财务管理研究,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主线。1985年通过了首篇会计学博士学位论文,专门研究会计文化方面的论文也获得了快速增长(见表3及图1),环比增长266.67%,超过了会计论文的增长速度。

3.2000—2006年,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阶段

1992—2000年的会计制度改革,实现了在形式上与国际通用规则的接轨,而2000—2006年的会计改革则实现了会计准则与国际通用规则在实质上的接轨。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4年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至此,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此同时,财政部先后颁布了租赁、借款费用、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存货、固定资产和中期报告7个具体会计准则,形成了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并行的会计规范体系。

在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制度建设蓬勃发展,会计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发表的会计类论文共119 659篇(其中会计论文62 292篇,审计论文 43 409篇,财务管理论文13 958篇)(见表2),年均19 943篇,环比增长147.12%(其中,会计论文环比增长161.08%,较上期增速提高,财务管理论文环比增长130.51%,审计论文环比增长143.60%,均较前期增速放缓),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成为这一时期讨论的焦点(2003年中国总会计师杂志创刊)。然而,这一时期,关于会计文化研究的论文却增速缓慢,6年间发表的论文仅94篇,年均15.7篇,环比增长42.42%(见表3)。

4.2006年以后,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阶段

我国加入WTO之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满足这一要求,2006年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会计制度建设日趋成熟。

会计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呈现出稳定增长、日益成熟的态势,会计类论文共130 585篇(其中,会计论文65 139篇,审计论文45 957篇,财务管理论文19 489篇)(见表2),年均26 117篇,环比增长30.96%(其中,会计论文环比增长25.48%,财务管理论文环比增长67.55%,审计论文环比增长27.04%),会计准则超越会计制度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重心。从2006年开始,专门研究会计文化的论文呈上升趋势(见图1),2007年出现了首篇系统研究会计文化的博士学位论文,2007—2011年会计文化论文比上期环比增长141.28%(见表3),增速超过会计类论文的增长速度。综合性的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中国社会科学》等,也开始关注会计问题,加大了对会计专业论文的刊载频度。

三、结论

(一)我国传统文化决定着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宏观文化是在长期的岁月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础文化的根基越深厚,对制度变革的影响就越大。我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权距较大,对不明朗因素反映强烈,决定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是渐进式的,而不是激进式的。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今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即可窥见一斑,无论是1978年会计制度改革前的会计制度变迁史,还是之后的会计改革史,我国采取的都是循序渐进的制度变迁路径,首先从局部进行改革,从局部改革的成功推进到全局的改革,分步骤、分阶段地实施改革,在探索中逐渐、逐步实现会计制度的变革。传统文化对会计制度变迁影响深厚。

(二)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向决定着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

新制度的建立需要文化的依托,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而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又会引起制度的变革,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史和会计文化的发展来看,每一次新会计制度的制定,都会在文化方面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带来会计思想上的萌动,掀起文化界在此方面的讨论热潮。在微观层面上,会计制度的变革推动着会计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会计思想的繁盛,引导着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而微观层次上的会计文化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却不是十分明显,会计制度制定的动因来自于政府,而不是新文化的引入和繁荣,会计制度的变革往往先于会计文化的发展。在微观会计文化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上,我国的会计文化和会计制度属于制度主导文化型。

(三)会计文化建设亟待加强

会计制度恢复和改革以来,我国会计文化逐渐走向了繁荣和兴盛,大量高质量的文章不断涌现,会计类期刊蓬勃发展。但从2001—2011年发表的关于会计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来看,会计文化研究并没有引起理论界足够的重视,而且,会计文化研究主要局限于会计文化的概念、内容、要素、划分、特征等基本问题,关于会计文化建设的论文较少,也没有形成一个普遍接受的会计文化理论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文化体系应该如何建立,如何通过会计文化建设推动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仍然是尚待解决的课题,发表会计文化类论文的权威刊物也很少。这一现状影响了会计文化对会计制度建设的推动作用,会计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 张勇.文化、制度与发展——制度与文化比较视角的发展分析[J].经济学家,2008(5).

[2] 曾小华.关于文化的定义[J].学习时报,2004(2).

[3] 葛蓓.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历程与任务[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0(3).

[4] 李玉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会计研究,2001(9).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葛教授从20世纪末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知识管理,提出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平等管理思想、科技进步对就业贡献率方法、泡沫经济模型、时滞生产函数模型族以及回归模型技术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葛教授现担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曾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

本次采访我们主要围绕知识管理基地的建设情况、知识管理与大数据的关系、对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建议等相关议题展开,葛教授从经济学这一独特视角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具有普适性的知识管理,令人耳目一新。

采访者:《知识管理论坛》(以下简称KMF)编辑部杜杏叶、刘远颖

文字整理:王铮

受访者: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

采访时间:2016年10月24日

采访地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引用格式: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知识管理的论坛》专访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葛新权教授[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5): 400-406[引用日期]. http:///p/1/68/.

1 关于北京市知识管理基地的缘起、建设和发展

KMF:葛教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我们知道您从20世纪末就开始关注和研究知识管理,也发表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您也是北京市知识管理基地的首席专家。我们对于这个专门以知识管理的命名的平台非常感兴趣,因为全国其他地方很少见,您能否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知识管理基地的情况?

葛新权:这个平台的诞生要追溯到20世纪末,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我们当时跟著名的经济学家李京文先生、张守一先生这两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一起研究知识经济。我们知道,从知识经济角度讲,知识是第一要素,就像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一样重要。进而我们意识到知识管理很重要。我们知识管理基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筹建的,并于2006年成功入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当时学界有一些专家学者并不认可知识管理这个名字,但是事实证明,我们之后10年的发展正是得益于这个平台。相较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比较偏文史哲,我们基地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结合得比较好,这一点对于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与管理这个复杂系统问题非常重要,它需要跨学科研究,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团队在2008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KMF:目前我们的知识管理基地主要在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呢?

葛新权:目前我们的研究团队有30多人。起初我们主要研究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应用。之后依托于知识管理基地这个平台,我们又延伸了几个方向:

首先,我们知道在经济学领域,当“理性人”的假定被打破之后,人的心理行为因素就备受关注。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任何问题都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现象,因此我们将博弈实验引入到我们的基地里面,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通过建立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经济与管理问题中的人的心理行为。

其次,依托于基地和2008年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我们在2010年后又发展了循环经济的方向,主要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利用、有毒有害污染减少、产业绿色发展预测预警等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问题,并且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进而我们利用学校大数据学科优势又成立了面向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的重点实验室,现在已经是我们学校的重点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知识管理基地目前有知识管理、博弈实验、循环经济三大研究领域。

2 从知识管理到大数据

KMF:咱们的知识管理基地依托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实从这所大学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我们会非常关注信息这一块,而“信息”和“知识”又有着天然的联系。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角度,您是如何来看知识管理的呢?

葛新权: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目前学校重视信息及其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并将其融入学校各个学科与专业中,突出信息特色。目前我们与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浪潮云服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正在申报北京市重点信息实验室(智库)――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实验室。数据、信息和知识是知识管理中最基本概念,我认为数据是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普遍表示,而信息与知识具有互不包含又有交集的关系,如股市大盘屏幕显示的是信息,不是知识;股市分析师所应用的理论是知识,不是信息;股市分析的股评既是知识又是信息。知识管理就是从数据与信息中提炼或挖掘新的知识,当然提炼或挖掘本身就是应用知识。可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研究知识管理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KMF:那样很好,和实践一线深度合作,从技术应用层面来提供支持。

葛新权:我去年参加吴庆海博士等组织的中国知识管理联盟委员会,当时开大会时我的感觉就是总体上中国知识管理的应用超前于理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升,推动理论研究。在知识管理研究中,我们针对政府部门与企业需求提供的应用及技术服务等实践成果多一些。近年来我们研究基地引进很多优秀的博士、博士后,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我们会用一些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技术、模型、工具和方法来研究知识管理问题,如之前可能也很少有其他人用经济模型来研究知识管理。

KMF:这个正在申报的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实验室的确很顺应当前大数据研究与实践的趋势。

葛新权:是的。无论政府、企业和个人,绿色发展与我们密切相关,从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物流与销售、绿色消费,到绿色回收循环利用。要做到这一点,利用大数据是必然选择。现在我们面临的机遇是:对于海量数据,无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都确实要针对面临的问题加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利用,进而解决问题。其中,大数据不仅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提供一种结合实际问题处理这些数据的有价值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

现在的海量数据铺天盖地,你今天一条信息,刹那就可能会被淹没。但是作为每一个人,在数据量这么大、数据流这么快的情况下,怎么把自己需要的信息提炼出来,这确实需要一个敏锐、灵巧的方法和工具,这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我认为大数据的方法和工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传统的统计方法就是广义的,而真正体现大数据狭义的方法应该是全集的方法,我认为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出现。当然,统计其实就是数据提炼、数据加工分析的思想与工具,统计的功能就是对原数据(非决策信息)加工处理,提炼出转换为决策信息(知识)。

3 大数据的本质要求:描述个体异质性,尊重个体异质性

葛新权:过去我们的统计研究是,如要对10万人组成的对象进行研究,不必对10万人中的每一个人都逐一进行研究,把10万人归成这个总体作为“1”,对这个总体进行研究。但是现在看来这个“1”太综合了,忽视了很多个体差异,研究出的结果和真正的研究对象会出现比较大的偏差。

我刚才提到博弈实验,它所研究的就是个体异质性。应该说“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个体”是不变的,因此将研究对象根据差异分成不同类别,对每一类做认识,对症下药,才是有价值的。

过去我们只描述这个总体的“1”,但你要认识每一个个体也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现在有了大数据之后,依托更为强大的运算和分析技术,我们可以认识各大类,而且可以细分更多的类,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个体的差异。从而通过对这种差异的认识实现对象总体的认识。

因此,我认为大数据的本质是个体异质性。因此,要求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个体。利用大数据信息处理量比较快,可以更为接近体异质性差异。所以我觉得这跟知识管理的本质要求也是契合的。知识管理尊重人的差异。比如我跟这个人相处,这个人内向不爱开玩笑,我就要懂得尊重他,而不要去改变他。只有这样我们相处才可能长久。

4 从大数据到大知识

葛新权:基于以上这种对于大数据的认识,我们就可以产生出来一些更深远的知识。知识是由人创造的,是人类大脑劳动的成果。你不“以人为本”是不行的,你不了解人的差异也是不行的。这个人再与众不同,你也要懂得尊重他,才能跟他合作。我觉得大数据和知识管理传递出的这种“尊重人”“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好。当掌握了这种知识和认识,你不管是当领导还是做群众,都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平等。

5 平等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的必然

KMF:您刚才从大数据谈到大知识,又谈回到知识管理,其本质都是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人,这让我们想到您在2003年就发表过文章谈到平等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必然趋势。

葛新权:对。我当时研究知识管理,提到了叫平等管理,定义了职责链的概念。我认为在任何一个组织大家的分工不一样、履行的职责不一样,我们叫职责链,每个人肩负的职责不同,都是组织职责链的一个节点,两个相连的节点为一个链条。只有职责链中所有职责(节点)以及职责关系(连接两个节点的一个链条)都发挥作用,组织的任务才能完成。职责链概念把人与他的职责分离开,职责不同且有相互关系,但人是平等的。这有利于营造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比如说在大学,校长行使校长的职责,院长行使院长的职责,教师行使教师的职责,大家都是职责链中一个节点,大家的关系是职责链中的链条,大家协同工作才能实现大学功能,但在人的属性上是平等的。大家尽管职责不一样,但是应该互相尊重,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是平等的。

我认为未来知识管理的方向是追求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平等管理,把职责跟人分离开。作为教师的我跟你校长是平等的,只是说在大学这个功能里面,我履行教师的职责,你履行校长的职责,大家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各司其职,才能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一个城市里面,你当市长就履行好市长的职责,我当市民就履行好市民的职责,这个城市越来越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而在以前,我们没有将人与职责、人与职责对应的知识分离出来,从而使职责的不对等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也跟中国文化有关,在传统上有个误区,我在职责上管着你,我就管着你的整个人,你的其他方方面面我都要管。这种文化强调要管着你,现在应该注重开放,这样才能充分地让每个人在宽松的环境中、在没有压力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去创新。

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尊重人,尊重每一个个体,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在矛盾中合作才能双赢。我觉得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激发人的创造性。

我们每个人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不一样,我产生这种认识也是跟我的学科背景有关。

6 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知识管理

KMF:您提到了学科背景,我知道您长期以来都在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和工作,那么想请您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葛新权:刚才提到过我们早期就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京文、张守一等老专家研究知识经济,并且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知识经济与知识产品》《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概论》《知识经济学原理》《微观知识经济与管理》等。我的老师张守一先生生前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他一直力主将知识经济的表述写入政府文件,但是一直没有实现。但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分享经济”,这其实也是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事物,也体现了知识经营的理念。

我学经济学出身,从经济学介入到管理学受益还是蛮大的。我给学生讲课,我引用经济学的思想最多,因为管理都有一个实践问题,而经济学理论能帮着你把管理的思想提炼出来,我觉得有这个最有作用。因此我觉得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学的基础打扎实了,对你从事社会学、管理学都非常有价值。

回到知识管理,我对于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建议,就是你需要掌握一些经济学的知识。从我的研究来讲,你不能只看到企业与市场,你的企业不管知识管理怎么做,最后都是与国家宏观政策、国家经济走向密切相关。

所以我觉得不管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在企业做实践工作,都要把自己的知识面打开一点,我觉得经济学就很重要。可以讲它是研究知识管理的基础,如果你经济学不是太懂的话,做知识管理应用和研究还是有局限的、甚至有时功亏一篑。

7 企业知识管理是练内功、增长效

KMF:我们之前采访过很多知识管理业界的专家,他们有的是从软件开发角度、有的是从管理咨询角度、有的是从培训角度、有的是从文化角度来解读知识管理,而您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为我们又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在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您认为这么多年来国内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都面临着哪些挑战和问题,又存在哪些规律呢?

葛新权:我发现国内知识管理搞得好的企业存在以下几个条件:一般都是经营比较好的企业,机制上比较完善,产权明晰,有战略眼光,相对来说大型私企和跨国公司比较多一些。

我觉得在中国做知识管理都是顶尖的企业,他们的收入、利润都比较稳定,都是高端的企业,企业家才会站得高,他也有这种要求、能力与精力,也有资金来支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需要长期投入才能见效,短期是难见效的。一般的国企不怎么做这个,不是说他们没有要求,只是他们的条件与能力有限。但应该要求他们具有知识管理的思想、营造尊重人的文化环境。

在中国很多企业还存在体制机制的问题,还存在着短期行为。一个企业,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如此。一个领导人在单位里干得年头长了,如10年才可能把这个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才能做出成绩。如果他就干3年,是很难干好的。大学也是这样,校长要把他的理念、思想、规划付诸实施,起码得有些年头,如10年才能见效。

所以许多年之后,你能预见到知识管理会遇到这个问题。知识管理不是“花架子”,而是练内功、增长效的东西。有能力的企业,企业家才有做知识管理愿景,但还需要给他时间。否则因为短期不见效,只能给别人做嫁衣,大多数也不愿意干。此外,有些有能力的企业由于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以及社会环境与评价、市场恶性竞争、企业家精神缺失也不愿意做。

KMF: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您对于国内广大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有哪些建议呢?

葛新权:我觉得这跟企业规模有关。华为的知识管理做得非常好,但是一般企业做不到这样。我觉得一般企业搞知识管理,不要追求大企业那种模式,比如像华为那样建立知识库、知识系统等。但是起码可以应用一些知识管理的思想,比如怎么珍视员工、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知识创新来讲,人人具有创新能力。你要给员工一个好的环境、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真正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他才会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你。而且智力劳动和心情是有关系的。一个员工到你这个单位工作,他总希望这个单位好,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也受益。一般企业做到这些就可以,具备了这些理念,知识管理就可以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活动,比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创新方法,但是这个创新方法作用太小,只能为自己服务,不具有普遍性和推广性。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把某一种创新方法提炼上升到整个企业的高度,那作用就很大了。进而,如果能把企业的创新方法上升到产业乃至社会层面,那么这个作用就会非常大。

KMF:目前很多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面对虚拟经济和电商企业的严峻冲击,您是怎么看实体经济和电商呢?

葛新权: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也是非常火,大家都把钱投在股市和房地产,但是大家都这么干,而没人干实体经济,最后肯定是泡沫。但是当时京都陶瓷株式合社的老板稻盛和夫就一直坚持做实体经济,他说我这个人就做实实在在的事,挣实实在在的钱。到9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那些从实体经济转向房地产和股市的老板都跨了,而他的坚持成就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虚拟经济应实体经济需要而产生,它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否则实体经济无法支撑,泡沫破灭就是必然的。

不管怎么f,网络确实是一个技术平台,确实把时间、空间、距离缩短了,这是网络的优势。但是网络毕竟是一个工具,都是电商了而没有实体店,那么网络与实体就失去平衡,更重要的是丧失文化。

我认为实体店还是要存在的,因为这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环境,这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氛围。如果你让实体店都垮了,那一定是一场灾难,因为破坏的东西太多了。我举个例子,妻子要给丈夫买一双鞋,于是她们夫妻带着孩子逛街,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家庭感情的过程,也是家庭和社会互动的过程,除了买东西的行为之外,还满足了其他的需求,同时会产生其他需求。而如果仅仅是依靠电商,就会破坏很多东西。我认为人有两个属性,一个是自然属性,比如生老病死,到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另一个还有社会属性,例如维系家庭、社会、民族。这个属性不应该被破坏。

所以我觉得国家对于实体和电商,还是应有统筹规划,有所引导也要有所限制。

8 知识管理与教育、人文

葛新权:刚才提到了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你作为一个社会人,你待在家里是无法充分认识社会的。现在家庭个性化越来越强,需求的个性差异也很大,但是你个性再强,你也要考虑别人,一个人走向社会不能那么任性,你的一言一行对于社会是有影响的。

而中国的社会教育是有缺失的,从小就让你背唐诗,搞奥数,其实没必要,在小时候最重要的是教你做人正直、诚实、守信与礼仪的道理。这是最基本的社会知识,所以我讲用知识管理来研究幼儿教育也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缺乏诚信的知识。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契约和信任,我们恰好缺失这个东西。这尤其对私企特别不利,企业留不住人,员工说走人就走人连招呼都不打,缺乏这种基本的诚信。我们曾经接待一个会计事务所的主任,他跟我说,现在不管哪个学校的实习生普遍都有一个弱点,就是缺少信用。

这跟我们的教育有关,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就应该学习到这些知识,但是现在小学却在注重教奥数,这是不平衡的,独生子女教育更是值得反思。我们知识管理应该从这个角度研究教育,研究在每一个阶段应该让人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KMF:您所讲的这就上升到文化教育层面了。

葛新权:我们做教育工作的都知道,现在中国继续教育的方向有偏颇,其实终身学习是对的,但是现在在大环境压力下大家都不得不热衷于考各种证。按说他博士硕士学士都毕业了,适应、胜任自己选择的相关专业岗位的工作是没有问题,当然在工作中需要学习新知识,但没有必要用考证要求,而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这是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当然现在取消了很多考证,我认为力度还应加大。知识管理要求“干中学”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兴趣选择的职业,在工作中通过努力他的事业就会成长。终身学习的另一方面,我认为是闲暇时间的自由学习,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有喜欢舞蹈的,有喜欢绘画的,有喜欢读书的,有喜欢旅游的,有喜欢运动的,等等,这样的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才有价值,提高国民素质素养、品质与爱好,有利于提升国民生活态度与质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是现在都是专业教育,都是考证,就有了偏差了,还影响到生活情绪与质量。

所以终身教育应该是每个人喜欢什么就学习什么,提高自己的素养、提升自己内心的东西,不能太功利。

不仅继续教育如此,研究生教育也有偏颇。现在大学培养硕士博士,含金量确实有待提高。比如博士培养,我们强调创新,强化。结果,博士论文反映出在文献阅读与把握上不足,只了解还未必掌握了文献的冰山一角就创新,结论可想而知。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做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最重要的是要花几年时间阅读相关文献,真正全面了解、理解与掌握前沿,做到站在巨人的肩旁上从某个点上创新,得到的结论与认识才是有价值的创新,丰富发展理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博士论文应该是理论创新,现在情况是应用对策多且缺少学理支撑,由于阅读少,现状都没有搞清楚就创新,显然是靠不住的。

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回归到知识管理,用知识的思想来认识这些问题,在学习掌握应用知识中创造新的知识,在创造新知识中学习知识。

9 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

KMF:从您的角度来看,什么是知识呢?

葛新权:其实研究任何一个问题实际上都是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我跟我的导师张守一研究员在研究知识经济时,有一个基本观点:什么叫知识?我们认为人类大脑活动的成果才叫知识。自然界、社会上没有的,而是人类大脑产生的才叫知识,知识是人创造的。

我们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产生的新观点、新方法、新工具、新模型、新理论等,这些都是知识;制定法律法规、制度与管理办法等也都是知识;制定的规划、计划、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以及提出的政策建议等也都是知识产品。特别地,文化是知识产品,与制度是边际收益递减的相比,它是边际收益递增的。不做知识管理的人,他其实也会遵循这样一个程序,而对于掌握知识管理的人来说,他会使这个过程更有序。我感觉学习知识管理的人,掌握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工具,再去研究其他问题就比较专业,很到位,他更能抓住知识的本质,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KMF:所以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那么您是如何将知识管理延伸到其他的领域的呢?

葛新权:在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并不是所有老师都专门研究知识管理,但是可以考虑如何将他们的学科专业与知识管理结合。比如研究营销的老师可以考虑在营销管理中哪些地方涉及知识管理问题,也可以反过来思考,哪些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可以用到市场营销研究当中。以此类推,所有的研究都是可以与知识管理挂钩的。

其实,回想过去我们小学上语文课,一篇课文学完了,老师问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什么?这其实也是知识挖掘,你首先要看懂,并理解,才能概括提炼出来。目前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工程技术科学,统计推断是最基本、最有效、最普遍的方法,它就是知识管理与知识挖掘(发现)的方法,未来的大数据也是如此。其实在艺术文化领域,美与数,美与形的表达也有规律,知识管理也是有作为的。

还有一点,我们为政府部门做课题,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知识挖掘、知识发现。比如撰写一个报告,3万字、10万字对研究者是容易的,但是政府部门要求你提供精简版浓缩到3 000字、1 000字,甚至800字的核心内容,这就考验你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你需要提取关键知识,把最核心的800字提炼和表达出来,并且让领导看明白,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做不到。这是极致的知识管理应用,不仅体现在课题研究本身,还体现在对课题成果的高度提炼。

所以我觉得知识管理思想真的很有价值,可以运用于各个领域。而且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会有比较大的作用。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都应该有知识管理的意识,应用知识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如同在法治社具有法制意识一样。

10 关于知识管理研究

KMF:您如何看待当前的知识管理研究?对知识管理研究工作有哪些建议?

葛新权:当前尽管在专业目录中没有设置知识管理这一学科专业,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目录中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专门有知识管理的方向。但是研究知识管理与10年前比已经呈现良好的态势,许多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专业下培养知识管理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生。

由于知识管理具有普适性,从不同学科专业领域都可以研究知识管理,对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运用知识管理来研究,形成不同的特点。有研究理论的,有研究方法、工具、模型的,有研究制度、政策的。

任何一个研究都应该针对理论与现实问题从自己所长出发,从不同角度来进行研究。比如说我们基地有研究基础理论,有研究制度,有研究方法技术。知识(产品)往往要汇聚集很多人的智慧。在这几年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发表了10余篇顶级的A类刊物文章,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很多都是和知识管理有关。我从2008年开始在北京交通大学招收知识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明年起也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招博士研究生。这也是对于我们研究成果的肯定。

采访后记: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战争战略战术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

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表现在两方面:国内方面,以权力剥削为龙头的武力、财力剥削混存所引发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悬殊,进而使产消不平衡,加之套用凯恩斯理论使投资大于消费,从而加剧了产消不平衡,这是主要原因,而非纯经济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则是各种原因中占绝对多数的重要因素;国际方面,因人民币升值,游资逐渐进入,以炒作方式推动股价、楼价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从中获取成倍的差价利润以掠夺巨额资源财富。本文认为,要夺取当前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同时打赢国内国外二场硬仗的战略战术。

对华“经济战争”的表征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的主要问题,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后,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抄搬国外管理理论,即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对华经济战争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高GDP,同时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炒热中国经济;第三,将股市、楼市等炒热,借助中国国内资本推动股价楼价大幅走高,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中国发展成本,进而带动中国物价全面通胀;第四,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拉拢别国挤压中国国际市场;第五,抛售股票、房地产等,套现后撤离中国市场;第六即下一步抛售人民币使之贬值而让美元升值。通过美元、人民币反向升值贬值运行一个来回,则巨大的中国财富就会白送给美国等寄生国家。譬如近期,美国持续降息,使各国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这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广交会订单缩减30%以上;同时,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加大了通货膨胀率;再者,中国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快速增长也就是加速贬值;最后,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将国民不劳而获的结果转移到外国,尤其是美元储备高的国家。

“经济战争”的性质

从本质上来说,经济侵略的性质为争夺理论、文化、经管、技术等的控制权,以及“阴流子”(即资金)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

(一)争夺思想文化经管技术的控制权

目前,我国出现了所谓经济过热的矛头,却又仿照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方法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在治理特色经济时又不搞中国特色,当然调控无效。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条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动适用国际经济法规准则,从而陷中国特色经济于无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尽快建立符合自身特色自然法则的经管理论和经济制度,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和经济管理的控制权。譬如,我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由经济因素引起,因而凯恩斯那一套纯经济金融手段解决不了现今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这种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加以创新,免得受制于人。(二)争夺“阴流子”与财富的控制权

“阴流子”即资金是集能力信誉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是量子经济学基础。在物价、汇率、股市上动作,以无形之手掠夺他国财富搞垮他国经济。通过阴流子手段控制资金会取得军事战争掠夺实物财富的倍乘效果。境外资金潜入中国加剧流动性过剩,这犹如暗渡陈仓,运兵中国作战,大量外资进出必将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境外炒作资金的动机动向。有些国外游资不是来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的,是来逐利的,甚至是来掠夺中国财富。

此外,用贸易壁垒、世贸规则、拉帮结派控制市场份额等是经济列强的惯用伎俩。应对办法虽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基于优质低价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国民勤俭节约,增强国力。同时提高利用国际法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且境外资金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抱团、渗透到中国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去、与政府共生与官员勾结、聘用学者发表影响政府决策的言论。

战略原理

遵循531理论与问题基础论点发生对称中和反应的原理。经济发展一般原理是问题基础论点(主要包括经济基本问题、三大要素二个根本点、总矛盾等)与531理论(主指计消市产模式、力-消-产顺序周期律、“阴流子”手段等)发生对称中和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用计消市产模式替代国际经济理论摆脱其经济法规的控制。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方法是在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发展起来的,产生得早思想落后,摆脱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但往往通过输出、转移国内经济灾难到新兴市场国家而短期避免危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矛盾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少,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是导致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机制。我们应实行计消市产模式协调好GDP规模、质效和公平三者间关系。一是用计划消费统筹协管有关安全稳定的经济问题,在计划消费制度下实施全社会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场生产激励竞争和规范企业经济活动,让市场与生产全面放开,采用超资本主义方式激励机制。

鼓励升官发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环境。必须建立多快好省建设TMS社会的政绩考核体系,其中生产服务消费率、零失业、CIP(投资置业系数)等是重要经济指标,而GDP、CPI等应改成参考指标。在当前,以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为前提为激励力,使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消费服务而谋划公共项目建设,以已有的公共规模消费带动阴流子放量使用,通过放大阴流子流量扩大就业和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

此外,还应以静制动应对经济侵略,稳定经济大局使物价、人民币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时间一长就会套住投机资金变其为投资。

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的总思路是控制物价、汇率股市,掌控足够的资源能源,锁定境外游资使其进入时间拉长,当利润略高于利率回报时,投机就变为投资。

(一)自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帀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时国内劳动力价值也应升值。但这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做到人民币平稳缓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总体工资水平。这样做,就是不让逐利外资大量涌入国内造成CPI连年高涨,不让国民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被外资带走。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必然,可顺应国际要求因势利导地继续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减缓升值,但决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逆转出现。这样,人民币才能成功走向国际充货行列而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股市是物质的,准确地说是“阴流子”运动场。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融资形成全社会共有经济,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级基础;二是通过投资者择行业择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产生效率利润;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调控股市可调整贫富结构。基于股市三大功能,政府可救市。就目前来说,调节印花税是调节股市活跃度、表明政府态度的一种手段,不能说无用。但如政府调动社保、财政等储备资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赢利。

(二)调整物价结构控制通胀稳定物价

楼价虽然超前上涨,但土地资源是无价之宝,从长远来说楼价是无顶的,因此应长期稳定楼价,使其较长时间在现价水平上下波动,让套现外资又回来投资,保卫金融系统性安全。

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让物价大幅滑落,但应集中精力调整物价结构以改善人民生活,按节能减排的策略补偿环保绿化,寻找和开拓新能源,促进产、消平衡。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减息,涌入中国市场逐利的外资越来越多,势必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因而应减缓人民币升值停止加息转而缓慢减息。为控制CPI,对流动性过剩做到收放自如,势必提高准备金率。因而,应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社会公共设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础建设上;投放到自由民间资本不感兴趣的利润洼地,用于回补经济过冷的行业;用以增强国家计划消费和调控贫富差距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收缩生产与消费,反而能收缩自由资本的盲目流动性并保持GDP规模朝着改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的方向稳步增长。如此,国际眼红中国经济发展并企图限制中国经济超越他们的国家就会成为徒然。

(三)基于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销通道思路

为保障生产为消费服务,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匹配,应将国内货币划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并使消费金经消费市场后将消费信息载入生产市场。这样做,就是要防止流动性资金,特别是境外炒作资金扰乱产、消结构,进而累积生产结构性过剩而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经济危机。

由于富人是少数,生活再奢侈,消费总量也有限;穷人虽多却又消费不起,再多穷人的勤俭生活,消费总量也同样有限。因此,消费规模落后生产规模,二者比例严重失衡,或消费不足或结构性失衡在现经济政策下是必然的。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分配不公就越加恶化,贫富差距就越大,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就越加不平衡,劳动者尤其失业者经济自控力就越差。结果是,经济越发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资源,不需求者却难以处理多余的生活资源,从而产-消通道不畅,经济危机就越来越近。由此可知,贫富悬殊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基于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才不会给敌方乘虚而入的机会。

不断加工资降利润,出口价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变高。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降低产品利润即加薪降利,不给游资获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空间。以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原则提高低保、退休工资、劳动者工资以疏通产——消通道。产品按原美元估价换算成人民币出口,出口产品价格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同时,也应围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资。诱入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但须以技术、行政手段监控游资动向,锁定法治投机炒作颠覆我经济的外资,尽可能掌握这些资金的监管权,使其转而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服务,在若干年后让其取得合理回报退出。立法治理境内外利益攸关者抱团公关,不给其炒作获取超企业平均利润的差价机会;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资源无限变现、控制土地过快开发,不给游资通过市场掠夺天然资源、国家库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金小明.论阴流子经济学[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1)

2.金小明.计消市产模式[J].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山东大学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战争及战略战术;金融手段;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法规的控制;政经结合特色经济;计消市产模式;经济平稳工薪高利润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怪圈,其根源来自二方面。国内方面,以权力剥削为龙头的武力财力剥削混存所引发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悬殊,进而使产、消不平衡,加之套用凯恩斯理论使投资越来越大于消费,从而加剧了产、消不平衡。这是主要原因,而非纯经济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则是各种原因中占绝对多数的重要因。国际方面,因人民币升值,游资逐利进入中国,以炒作方式推动股价、楼价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从中获取成倍的差价利润以掠夺巨额中国资源财富;借中国加入wto和迷信国外权威之机,在全球推行其经济理论经济法规,以企控制中国经济灵魂;控制抢夺中国市场,挤压中国出口。所以,要夺取当前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同时打赢国内国外二场硬仗的战略战术。

一、国际如何对中国发动经济战争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毛病,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适应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抄搬国外管理理论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对中国发动了经济战争。首先是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高gdp,同时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炒热中国经济;第三将股市、楼市等炒热,借助中国国内资本推动股价楼价大幅走高,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中国发展成本,进而带动中国物价全面通胀;第四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拉拢别国挤压中国国际市场;第五是抛售股票、房地产等,套现走人;第六即下一步抛售人民币使之贬值而让美元升值。通过美元、人民币反向升值贬值运行一个来回,则巨大的中国财富就会白送给美国等寄生国家。譬如近期,美国持续降息,使各国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1]。这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广交会订单缩减30%以上;同时,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加大了通货膨胀;再者,中国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快速增长也就是加速贬值,从而美国实现了奈账;最后,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将国民不劳而获的结果转移到外国,尤其是美元储备高的国家。

二、经济战争的性质

美国等国家害怕中国经济快速超越自己,又觉得军事能力不够,于是就专注经济侵略,其性质为争夺理论、文化、经管、技术等的控制权,以及阴流子(资金)[2]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

(一)精神战:争夺思想文化经管技术的控制权

中国搞特色社会主义,今天出现了所谓经济过热问题,却又仿照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方法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在治理特色经济时又不搞中国特色,当然调控无效。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条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动适用国际经济法规准则,从而陷中国特色经济于无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尽快清醒过来,建立自己的符合自然法则的经管理论和经济制度,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和经济管理的控制权。

譬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一个处方一年就开了十几次,还不见效就不应再模仿下去。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由经济因素引起,因而凯恩斯那一套纯经济金融手段解决不了现今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这种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加以创新,免得受制于人。

(二)货币战:争夺阴流子与财富的控制权

阴流子是集能力信誉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是量子经济学基础。

1.在物价、汇率、股市上动作,以无形之手掠夺他国财富搞垮他国经济。通过阴流子手段控制资金会取得军事战争掠夺实物财富的倍乘效果。

2.境外资金潜入中国加剧流动性过剩

这犹如暗渡陈仓,运兵中国作战,是地道的货币战。 大量外资进出必将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3.境外炒作资金的动机动向

国外游资不是来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的,是来逐利的,甚至是来掠夺中国财富,颠覆中国经济的。据说通过上市国企,资产已外流2万亿元啊。

(三)市场战:用贸易壁垒、世贸规则、拉帮结派控制市场份额等是经济列强的惯用伎俩。应对办法虽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基于优质低价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国民勤俭节约,增强国力。同时提高利用国际法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公关战:境外资金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抱团、渗透到中国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去、与政府共生与官员勾结、聘用学者发表影响政府决策的言论。

三、战略原理

(一)遵循531理论与问题基础论点发生对称中和反应的原理[3]

经济发展一般原理是问题基础论点(主要包括经济基本问题、三大要素二个根本点、总矛盾等)与531理论(主指计消市产模式、力-消-产顺序周期律、阴流子手段等)发生对称中和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用计消市产模式[4]替代国际经济理论摆脱其经济法规的控制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方法是在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发展起来的,产生得早思想落后,摆脱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但往往通过输出、转移国内经济灾难到新兴市场国家而短期避免危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矛盾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少,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是导致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机制。

我们应实行计消市产模式协调好gdp规模、质效和公平三者间关系。一是用计划消费统筹协管有关安全稳定的经济问题,在计划消费制度下实施全社会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场生产激励竞争和规范企业经济活动,让市场与生产全面放开,采用超资本主义方式激励机制。

(三)鼓励升官发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环境

解放思想认可升官发财的积极一面,鼓励每一位士兵当将军,使升官发财与法治行为结合实施。但同时必须建立多快好省建设tms社会[5]的政绩考核体系,其中生产服务消费率、零失业、cip(投资置业系数)[6]等是重要经济指标,而gdp、cpi等应改成参考指标。在当前,以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作前提的升官发财作激励力,使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消费服务而谋划公共项目建设,以已有的公共规模消费带动阴流子放量使用,通过放大阴流子流量扩大就业和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稍微泡沫式繁荣。

除上述创建特色自然理论、制度外,还应以静制动应对经济侵略,稳定经济大局使物价、人民币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时间一长就会套住投机资金变其为投资。

四、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的总思路是,控制物价、汇率股市,掌控足够的资源能源;锁定境外游资使其进入时间拉长,当利润略高于利率回报时,投机就变为投资。

(一)自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时国内劳动力价值也应升值。但这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做到人民币平稳缓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总体工资水平。这样做,就是不让逐利外资大量涌入国内造成cpi连年高涨,不让国民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被外资洗走。

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必然,可顺应国际要求因势利导地继续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减缓升值,但决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逆转出现。这样,人民币才能成功走向国际充货行列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 救市治市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运行(注:本文写于奥运前,现已错过时机,参数应修改为止跌而缓升)

股市是物质的,准确地说是阴流子运动场。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融资形成全社会共有经济,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级基础;二是通过投资者择行业择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产生效率利润;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调控股市可调整贫富结构。奥运行情的出现意味着战胜了国际敌对势力,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小幅波动,不给外资下抄底上套现的机会,使其进退二难。股市是虚物质的而不是影子,是可以救起的。基于股市三大功能,政府是必须救市的。目前救市是一场同外国颠覆中国经济势力的较量。就目前来说,空方近乎耗尽,没多少可卖的筹码了,中国有党领导的十亿人民,是任何力量都战胜不了的,因此救市必成,如果政府想要有奥运行情就会有。调节印花税是调节股市活跃度、表明政府态度的一种手段,不能说无用。但如政府调动社保、财政等储备资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赢利。

(三)稳定楼价的重要性

楼价虽然超前上涨,但土地资源是无价之宝,从长远来说楼价是无顶的,因此应长期稳定楼价,使其较长时间在现价水平上下波动,让套现外资又回来投资,保卫金融系统性安全。

(四)调整物价结构控制通胀稳定物价

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让物价大幅滑落,但应集中精力调整物价结构以改善人民生活,按节能减排的策略补偿环保绿化,寻找和开拓新能源,促进产、消平衡。

(五)将盲目的流动性过剩转化为有计划的社会基础投资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减息,涌入中国市场逐利的外资越来越多,势必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因而应减缓人民币升值停止加息转而缓慢减息。为控制cpi,对流动性过剩做到收放自如,势必提高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回笼的货币不能搁置仓库,否则就是将人们的能力信誉束缚废弃,就是打包欲望压缩消费。因而,我们应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社会公共设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础建设上;投放到自由民间资本不感兴趣的利润洼地,用于回补经济过冷的行业;用以增强国家计划消费和调控贫富差距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收缩生产与消费,反而能收缩自由资本的盲目流动性并保持gdp规模朝着改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的方向稳步增长。如此,国际眼红中国经济发展并企图限制中国经济超越他们的国家就会成徒然。

(六)划分生产币与消费币

为保障生产为消费服务,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匹配,应将国内货币划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并使消费金经消费市场后将消费信息载入生产市场。这样做,就是要防止流动性资金,特别是境外炒作资金扰乱产、消结构,进而累积生产结构性过剩而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经济危机。

(七)基于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7]的思路

由于富人是少数,生活再奢侈,消费总量也有限;穷人虽多却又消费不起,再多穷人的勤俭生活,消费总量也同样有限。因此,消费规模落后生产规模,二者比例严重失衡,或消费不足或结构性失衡在现经济政策下是必然的。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关联经济条件下,劳动成果的储备基本是富人权利,天天劳动仍衣食难保是穷人无法自控的事。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分配不公就越加恶化,贫富差距就越大,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就越加不平衡,劳动者尤其失业者经济自控力就越差。结果是,经济越发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资源,不需求者却难以处理多余的生活资源,从而产-消通道不畅,经济危机就越来越近。由此可知,贫富悬殊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基于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才不会给敌方乘虚而入搞垮中国经济的机会。

(八)不断加工资降利润,出口价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变高

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降低产品利润即加薪降利,不给游资获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空间。以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原则提高低保、退休工资、劳动者工资以疏通产-消通道。产品按原美元估价换算成人民币出口,出口产品价格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九)围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资

诱入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但须以技术、行政手段监控游资动向,锁定法治投机炒作颠覆我经济的外资,尽可能掌握这些资金的监管权,使其转而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服务,在若干年后让其取得合理回报退出。立法治理境内外利益攸关者抱团公关,不给其炒作获取超企业平均利润的差价机会;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资源无限变现、控制土地过快开发,不给游资通过市场掠夺天然资源、国家库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美不顾一切再次降息给中国设圈套破

解难度大[eb]..

[2]金小明:论阴流子经济学[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1):129~134.

[3][5]金小明.531系统理论[j].马庆国.2005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报告[c].

[4][7]金小明.计消市产模式[j].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山东大学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年.

[6]金小明.试建立楼价调控公式------投资置业系数cip=(0,4)的发现[j].价值工程,2007(8)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战争及战略战术;金融手段;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西方经济理论经济法规的控制;政经结合特色经济;计消市产模式;经济平稳工薪高利润小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怪圈,其根源来自二方面。国内方面,以权力剥削为龙头的武力财力剥削混存所引发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悬殊,进而使产、消不平衡,加之套用凯恩斯理论使投资越来越大于消费,从而加剧了产、消不平衡。这是主要原因,而非纯经济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则是各种原因中占绝对多数的重要因。国际方面,因人民币升值,游资逐利进入中国,以炒作方式推动股价、楼价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从中获取成倍的差价利润以掠夺巨额中国资源财富;借中国加入WTO和迷信国外权威之机,在全球推行其经济理论经济法规,以企控制中国经济灵魂;控制抢夺中国市场,挤压中国出口。所以,要夺取当前这场经济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同时打赢国内国外二场硬仗的战略战术。

一、国际如何对中国发动经济战争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毛病,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适应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抄搬国外管理理论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对中国发动了经济战争。首先是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高GDP,同时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炒热中国经济;第三将股市、楼市等炒热,借助中国国内资本推动股价楼价大幅走高,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中国发展成本,进而带动中国物价全面通胀;第四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拉拢别国挤压中国国际市场;第五是抛售股票、房地产等,套现走人;第六即下一步抛售人民币使之贬值而让美元升值。通过美元、人民币反向升值贬值运行一个来回,则巨大的中国财富就会白送给美国等寄生国家。譬如近期,美国持续降息,使各国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1]。这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广交会订单缩减30%以上;同时,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加大了通货膨胀;再者,中国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快速增长也就是加速贬值,从而美国实现了奈账;最后,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将国民不劳而获的结果转移到外国,尤其是美元储备高的国家。

二、经济战争的性质

美国等国家害怕中国经济快速超越自己,又觉得军事能力不够,于是就专注经济侵略,其性质为争夺理论、文化、经管、技术等的控制权,以及阴流子(资金)[2]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

(一)精神战:争夺思想文化经管技术的控制权

中国搞特色社会主义,今天出现了所谓经济过热问题,却又仿照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方法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在治理特色经济时又不搞中国特色,当然调控无效。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条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动适用国际经济法规准则,从而陷中国特色经济于无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尽快清醒过来,建立自己的符合自然法则的经管理论和经济制度,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和经济管理的控制权。

譬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一个处方一年就开了十几次,还不见效就不应再模仿下去。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由经济因素引起,因而凯恩斯那一套纯经济金融手段解决不了现今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这种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加以创新,免得受制于人。

(二)货币战:争夺阴流子与财富的控制权

阴流子是集能力信誉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是量子经济学基础。

1.在物价、汇率、股市上动作,以无形之手掠夺他国财富搞垮他国经济。通过阴流子手段控制资金会取得军事战争掠夺实物财富的倍乘效果。

2.境外资金潜入中国加剧流动性过剩

这犹如暗渡陈仓,运兵中国作战,是地道的货币战。大量外资进出必将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3.境外炒作资金的动机动向

国外游资不是来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的,是来逐利的,甚至是来掠夺中国财富,颠覆中国经济的。据说通过上市国企,资产已外流2万亿元啊。

(三)市场战:用贸易壁垒、世贸规则、拉帮结派控制市场份额等是经济列强的惯用伎俩。应对办法虽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基于优质低价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国民勤俭节约,增强国力。同时提高利用国际法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公关战:境外资金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抱团、渗透到中国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去、与政府共生与官员勾结、聘用学者发表影响政府决策的言论。

三、战略原理

(一)遵循531理论与问题基础论点发生对称中和反应的原理[3]

经济发展一般原理是问题基础论点(主要包括经济基本问题、三大要素二个根本点、总矛盾等)与531理论(主指计消市产模式、力-消-产顺序周期律、阴流子手段等)发生对称中和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用计消市产模式[4]替代国际经济理论摆脱其经济法规的控制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方法是在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发展起来的,产生得早思想落后,摆脱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但往往通过输出、转移国内经济灾难到新兴市场国家而短期避免危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矛盾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少,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是导致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机制。

我们应实行计消市产模式协调好GDP规模、质效和公平三者间关系。一是用计划消费统筹协管有关安全稳定的经济问题,在计划消费制度下实施全社会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场生产激励竞争和规范企业经济活动,让市场与生产全面放开,采用超资本主义方式激励机制。

(三)鼓励升官发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环境

解放思想认可升官发财的积极一面,鼓励每一位士兵当将军,使升官发财与法治行为结合实施。但同时必须建立多快好省建设TMS社会[5]的政绩考核体系,其中生产服务消费率、零失业、CIP(投资置业系数)[6]等是重要经济指标,而GDP、CPI等应改成参考指标。在当前,以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作前提的升官发财作激励力,使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消费服务而谋划公共项目建设,以已有的公共规模消费带动阴流子放量使用,通过放大阴流子流量扩大就业和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稍微泡沫式繁荣。

除上述创建特色自然理论、制度外,还应以静制动应对经济侵略,稳定经济大局使物价、人民币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时间一长就会套住投机资金变其为投资。

四、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的总思路是,控制物价、汇率股市,掌控足够的资源能源;锁定境外游资使其进入时间拉长,当利润略高于利率回报时,投机就变为投资。

(一)自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帀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时国内劳动力价值也应升值。但这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做到人民币平稳缓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总体工资水平。这样做,就是不让逐利外资大量涌入国内造成CPI连年高涨,不让国民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被外资洗走。

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必然,可顺应国际要求因势利导地继续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减缓升值,但决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逆转出现。这样,人民币才能成功走向国际充货行列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救市治市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运行(注:本文写于奥运前,现已错过时机,参数应修改为止跌而缓升)

股市是物质的,准确地说是阴流子运动场。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融资形成全社会共有经济,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级基础;二是通过投资者择行业择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产生效率利润;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调控股市可调整贫富结构。奥运行情的出现意味着战胜了国际敌对势力,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小幅波动,不给外资下抄底上套现的机会,使其进退二难。股市是虚物质的而不是影子,是可以救起的。基于股市三大功能,政府是必须救市的。目前救市是一场同外国颠覆中国经济势力的较量。就目前来说,空方近乎耗尽,没多少可卖的筹码了,中国有党领导的十亿人民,是任何力量都战胜不了的,因此救市必成,如果政府想要有奥运行情就会有。调节印花税是调节股市活跃度、表明政府态度的一种手段,不能说无用。但如政府调动社保、财政等储备资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赢利。

(三)稳定楼价的重要性

楼价虽然超前上涨,但土地资源是无价之宝,从长远来说楼价是无顶的,因此应长期稳定楼价,使其较长时间在现价水平上下波动,让套现外资又回来投资,保卫金融系统性安全。

(四)调整物价结构控制通胀稳定物价

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让物价大幅滑落,但应集中精力调整物价结构以改善人民生活,按节能减排的策略补偿环保绿化,寻找和开拓新能源,促进产、消平衡。

(五)将盲目的流动性过剩转化为有计划的社会基础投资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减息,涌入中国市场逐利的外资越来越多,势必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因而应减缓人民币升值停止加息转而缓慢减息。为控制CPI,对流动性过剩做到收放自如,势必提高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回笼的货币不能搁置仓库,否则就是将人们的能力信誉束缚废弃,就是打包欲望压缩消费。因而,我们应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社会公共设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础建设上;投放到自由民间资本不感兴趣的利润洼地,用于回补经济过冷的行业;用以增强国家计划消费和调控贫富差距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收缩生产与消费,反而能收缩自由资本的盲目流动性并保持GDP规模朝着改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的方向稳步增长。如此,国际眼红中国经济发展并企图限制中国经济超越他们的国家就会成徒然。

(六)划分生产币与消费币

为保障生产为消费服务,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匹配,应将国内货币划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并使消费金经消费市场后将消费信息载入生产市场。这样做,就是要防止流动性资金,特别是境外炒作资金扰乱产、消结构,进而累积生产结构性过剩而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经济危机。

(七)基于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7]的思路

由于富人是少数,生活再奢侈,消费总量也有限;穷人虽多却又消费不起,再多穷人的勤俭生活,消费总量也同样有限。因此,消费规模落后生产规模,二者比例严重失衡,或消费不足或结构性失衡在现经济政策下是必然的。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关联经济条件下,劳动成果的储备基本是富人权利,天天劳动仍衣食难保是穷人无法自控的事。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分配不公就越加恶化,贫富差距就越大,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就越加不平衡,劳动者尤其失业者经济自控力就越差。结果是,经济越发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资源,不需求者却难以处理多余的生活资源,从而产-消通道不畅,经济危机就越来越近。由此可知,贫富悬殊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基于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才不会给敌方乘虚而入搞垮中国经济的机会。

(八)不断加工资降利润,出口价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变高

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降低产品利润即加薪降利,不给游资获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空间。以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原则提高低保、退休工资、劳动者工资以疏通产-消通道。产品按原美元估价换算成人民币出口,出口产品价格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九)围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资

诱入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但须以技术、行政手段监控游资动向,锁定法治投机炒作颠覆我经济的外资,尽可能掌握这些资金的监管权,使其转而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服务,在若干年后让其取得合理回报退出。立法治理境内外利益攸关者抱团公关,不给其炒作获取超企业平均利润的差价机会;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资源无限变现、控制土地过快开发,不给游资通过市场掠夺天然资源、国家库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美不顾一切再次降息给中国设圈套破解难度大[EB]..

[2]金小明:论阴流子经济学[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1):129~134.

[3][5]金小明.531系统理论[J].马庆国.2005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报告[C].

[4][7]金小明.计消市产模式[J].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山东大学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年.

房地产经济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毛病,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适应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抄搬国外管理理论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对中国发动了经济战争。首先是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高GDP,同时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炒热中国经济;第三将股市、楼市等炒热,借助中国国内资本推动股价楼价大幅走高,推高能源价格增加中国发展成本,进而带动中国物价全面通胀;第四不断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拉拢别国挤压中国国际市场;第五是抛售股票、房地产等,套现走人;第六即下一步抛售人民币使之贬值而让美元升值。通过美元、人民币反向升值贬值运行一个来回,则巨大的中国财富就会白送给美国等寄生国家。譬如近期,美国持续降息,使各国对美元汇率一直上升[1]。这使中国国内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广交会订单缩减30%以上;同时,人民币升值加快又使得热钱大量进入中国,流动性过剩加剧,加大了通货膨胀;再者,中国美元储备居高不下快速增长也就是加速贬值,从而美国实现了奈账;最后,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是将国民不劳而获的结果转移到外国,尤其是美元储备高的国家。

二、经济战争的性质

美国等国家害怕中国经济快速超越自己,又觉得军事能力不够,于是就专注经济侵略,其性质为争夺理论、文化、经管、技术等的控制权,以及阴流子(资金)[2]的控制权和市场控制权。

(一)精神战:争夺思想文化经管技术的控制权

中国搞特色社会主义,今天出现了所谓经济过热问题,却又仿照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方法不断加息提高准备金率,在治理特色经济时又不搞中国特色,当然调控无效。在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条件下加入WTO,不得不被动适用国际经济法规准则,从而陷中国特色经济于无能之中而不能自拔。如果不尽快清醒过来,建立自己的符合自然法则的经管理论和经济制度,就会失去思想文化和经济管理的控制权。

譬如,加息提高准备金率,一个处方一年就开了十几次,还不见效就不应再模仿下去。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不完全由经济因素引起,因而凯恩斯那一套纯经济金融手段解决不了现今中国的经济问题。对于这种落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必须加以创新,免得受制于人。

(二)货币战:争夺阴流子与财富的控制权

阴流子是集能力信誉和欲望需求一身的币符抽象物,是量子经济学基础。

1.在物价、汇率、股市上动作,以无形之手掠夺他国财富搞垮他国经济。通过阴流子手段控制资金会取得军事战争掠夺实物财富的倍乘效果。

2.境外资金潜入中国加剧流动性过剩

这犹如暗渡陈仓,运兵中国作战,是地道的货币战。大量外资进出必将削弱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3.境外炒作资金的动机动向

国外游资不是来支援中国经济建设的,是来逐利的,甚至是来掠夺中国财富,颠覆中国经济的。据说通过上市国企,资产已外流2万亿元啊。

(三)市场战:用贸易壁垒、世贸规则、拉帮结派控制市场份额等是经济列强的惯用伎俩。应对办法虽然很多,但根本的一条还是基于优质低价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就要求中国国民勤俭节约,增强国力。同时提高利用国际法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公关战:境外资金所有者和管理经营者抱团、渗透到中国重要的经济组织中去、与政府共生与官员勾结、聘用学者发表影响政府决策的言论。

三、战略原理

(一)遵循531理论与问题基础论点发生对称中和反应的原理[3]

经济发展一般原理是问题基础论点(主要包括经济基本问题、三大要素二个根本点、总矛盾等)与531理论(主指计消市产模式、力-消-产顺序周期律、阴流子手段等)发生对称中和反应后释放出能量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用计消市产模式[4]替代国际经济理论摆脱其经济法规的控制

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管理方法是在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发展起来的,产生得早思想落后,摆脱不了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命运,但往往通过输出、转移国内经济灾难到新兴市场国家而短期避免危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谨慎动机、投机动机等作用,凯恩斯有关国民收入用于投资和消费的矛盾论会使投资越来越多消费越来越少,人为降低生产服务消费率,是导致生产过剩进而内生经济危机的一个机制。

我们应实行计消市产模式协调好GDP规模、质效和公平三者间关系。一是用计划消费统筹协管有关安全稳定的经济问题,在计划消费制度下实施全社会共生存福利保障;以市场生产激励竞争和规范企业经济活动,让市场与生产全面放开,采用超资本主义方式激励机制。

(三)鼓励升官发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文政治环境

解放思想认可升官发财的积极一面,鼓励每一位士兵当将军,使升官发财与法治行为结合实施。但同时必须建立多快好省建设TMS社会[5]的政绩考核体系,其中生产服务消费率、零失业、CIP(投资置业系数)[6]等是重要经济指标,而GDP、CPI等应改成参考指标。在当前,以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作前提的升官发财作激励力,使官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消费服务而谋划公共项目建设,以已有的公共规模消费带动阴流子放量使用,通过放大阴流子流量扩大就业和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稍微泡沫式繁荣。

除上述创建特色自然理论、制度外,还应以静制动应对经济侵略,稳定经济大局使物价、人民币和股市等慢慢爬升,时间一长就会套住投机资金变其为投资。

四、战术技巧

战术技巧的总思路是,控制物价、汇率股市,掌控足够的资源能源;锁定境外游资使其进入时间拉长,当利润略高于利率回报时,投机就变为投资。

(一)自主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帀升值是必然方向,同时国内劳动力价值也应升值。但这必须自己掌握控制权,做到人民币平稳缓升,同步提高最低工资和总体工资水平。这样做,就是不让逐利外资大量涌入国内造成CPI连年高涨,不让国民劳动力创造的利润被外资洗走。

人民币升值是经济发展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必然,可顺应国际要求因势利导地继续维护人民币的稳定并减缓升值,但决不能让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的逆转出现。这样,人民币才能成功走向国际充货行列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救市治市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运行(注:本文写于奥运前,现已错过时机,参数应修改为止跌而缓升)

股市是物质的,准确地说是阴流子运动场。股市的作用至少有三:一是通过融资形成全社会共有经济,是全民共生存的高级基础;二是通过投资者择行业择股票合理配置利用资源,提高资金、资源利用率,产生效率利润;三是再分配功能,政府通过调控股市可调整贫富结构。奥运行情的出现意味着战胜了国际敌对势力,维护沪指在4000~8000点间小幅波动,不给外资下抄底上套现的机会,使其进退二难。股市是虚物质的而不是影子,是可以救起的。基于股市三大功能,政府是必须救市的。目前救市是一场同外国颠覆中国经济势力的较量。就目前来说,空方近乎耗尽,没多少可卖的筹码了,中国有党领导的十亿人民,是任何力量都战胜不了的,因此救市必成,如果政府想要有奥运行情就会有。调节印花税是调节股市活跃度、表明政府态度的一种手段,不能说无用。但如政府调动社保、财政等储备资金的少部分入市抄底,既能托市又能赢利。

(三)稳定楼价的重要性

楼价虽然超前上涨,但土地资源是无价之宝,从长远来说楼价是无顶的,因此应长期稳定楼价,使其较长时间在现价水平上下波动,让套现外资又回来投资,保卫金融系统性安全。

(四)调整物价结构控制通胀稳定物价

控制物价上涨的同时也不让物价大幅滑落,但应集中精力调整物价结构以改善人民生活,按节能减排的策略补偿环保绿化,寻找和开拓新能源,促进产、消平衡。

(五)将盲目的流动性过剩转化为有计划的社会基础投资

随着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减息,涌入中国市场逐利的外资越来越多,势必加剧中国的通货膨胀,因而应减缓人民币升值停止加息转而缓慢减息。为控制CPI,对流动性过剩做到收放自如,势必提高准备金率。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回笼的货币不能搁置仓库,否则就是将人们的能力信誉束缚废弃,就是打包欲望压缩消费。因而,我们应将回笼的资金投资到社会公共设施和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的基础建设上;投放到自由民间资本不感兴趣的利润洼地,用于回补经济过冷的行业;用以增强国家计划消费和调控贫富差距的力量。这样不仅不会收缩生产与消费,反而能收缩自由资本的盲目流动性并保持GDP规模朝着改善产业结构、人民生活的方向稳步增长。如此,国际眼红中国经济发展并企图限制中国经济超越他们的国家就会成徒然。

(六)划分生产币与消费币

为保障生产为消费服务,使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合理匹配,应将国内货币划分为生产金和消费金二种,并使消费金经消费市场后将消费信息载入生产市场。这样做,就是要防止流动性资金,特别是境外炒作资金扰乱产、消结构,进而累积生产结构性过剩而消费结构性不足的经济危机。

(七)基于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7]的思路

由于富人是少数,生活再奢侈,消费总量也有限;穷人虽多却又消费不起,再多穷人的勤俭生活,消费总量也同样有限。因此,消费规模落后生产规模,二者比例严重失衡,或消费不足或结构性失衡在现经济政策下是必然的。在分工合作的社会关联经济条件下,劳动成果的储备基本是富人权利,天天劳动仍衣食难保是穷人无法自控的事。当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分配不公就越加恶化,贫富差距就越大,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就越加不平衡,劳动者尤其失业者经济自控力就越差。结果是,经济越发展,分配越不公,需求者未掌握必要的生活资源,不需求者却难以处理多余的生活资源,从而产-消通道不畅,经济危机就越来越近。由此可知,贫富悬殊是问题的关键。只有基于财产所有权与使用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公平分配机制,抑制贫富差距疏通产-消通道,才不会给敌方乘虚而入搞垮中国经济的机会。

(八)不断加工资降利润,出口价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变高

提高产品的人力成本降低产品利润即加薪降利,不给游资获取劳动人民血汗的空间。以按劳按需分配相结合原则提高低保、退休工资、劳动者工资以疏通产-消通道。产品按原美元估价换算成人民币出口,出口产品价格不随人民币升值而升高,保持出口旺盛。

(九)围追堵截境外炒作游资

诱入外资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目的,但须以技术、行政手段监控游资动向,锁定法治投机炒作颠覆我经济的外资,尽可能掌握这些资金的监管权,使其转而为中国经济建设长期服务,在若干年后让其取得合理回报退出。立法治理境内外利益攸关者抱团公关,不给其炒作获取超企业平均利润的差价机会;要以行政、法律手段限制资源无限变现、控制土地过快开发,不给游资通过市场掠夺天然资源、国家库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网.美不顾一切再次降息给中国设圈套破解难度大[EB]..

[2]金小明:论阴流子经济学[J].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1):129~134.

[3][5]金小明.531系统理论[J].马庆国.2005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发展报告[C].

[4][7]金小明.计消市产模式[J].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山东大学制度经济学年会,2006年.

[6]金小明.试建立楼价调控公式------投资置业系数CIP=(0,4)的发现[J].价值工程,2007(8)

摘要:经济侵略主要以三种方式发起。一是挤压市场空间,争夺市场份额;二是以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达到掠夺它国资源财富推毁对方经济的目的;三是向外推行其经济理论经济法规,控制别国的经济灵魂。根本上是在外汇资金融市场玩技巧,想方设法掌握控股权并配以政治军事和情报手段。以美国为主的世界列强正对中国发动一场经济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市场。一国如果创立自己的经管理论,建立自己的科学法规制度,使经济运行平衡、小幅波动、缓慢爬升、劳动者工薪高产品利润小,则外资只能是投资而难以投机,更难发动掠夺该国财富、扰乱该国社会经济秩序的经济战争。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问题由中国政经结合的特色引起,不能用纯经济手段去解决,更不能抄搬外国那一套。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是由计划转向市场,正好可借势向计划消费市场生产的天然模式转变。这样,不仅可避免遭受国外经济控制,更可走上符合自然的经济创新模式,从而超越经济发达国家。

上一篇:体验式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城镇化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