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

时间:2023-02-21 03:00:14

房产税暂行条例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1篇

摘 要 本文将对我国以往和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进行简要概述,并针对2011年重庆和上海房地产税试点方案对比分析,指出重庆和上海方案的房地产税实质更接近于物业税概念,最后指出我国开征物业税应做的准备工作。

关键词 房地产 物业税 房产税

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相应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逐渐成为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的调控手段,今年1月份重庆、上海成为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城市,此项税收政策引起了全国各界新一轮的热议。本文对我国房地产税制和税收政策进行简要概述,通过分析最新的上海、重庆方案房产税政策,指出重庆和上海方案的房地产税实质更接近于物业税概念。

一、我国房地产税制及政策回顾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7)的研究,1950年财政部《地产税暂行条例》和《房产税暂行条例》,1951年政务院颁布《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我国建国初期房地产税制体系由印花税、契税和房地产税三个税种组成。1973年政府缩小了城市房地产税的征税范围,只对房地产管理部门、个人和原来的外商投资企业征税。1984年政府恢复了对国有企业开征房产税,并把城市房地产税分为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1986-1988,国务院相继了《房产税暂行条例》、《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房地产税制开始恢复。1994年税制改革,增加了土地增值税这一新的房地产税种,并对原来的房地产税的计税依据和课税范围进行了修改。1997年新的契税条例实施,1999年决定开征房地产转让所得税。2006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强制征收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2006-2007年,政府分别对《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和《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做出修改,提高税额标准。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中规定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为物业税的开征奠定了基础。2009年我国的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实现了两税合并,内外统一。目前,我国的房地产税主要有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权转让及房地产销售营业税、契税、房地产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费,基本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房地产税收体系。

二、上海和重庆房产税方案

2011年1月,上海、重庆相继公布本地房产税试点暂行办法。那么,上海、重庆方案名义上的房产税,与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房产税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通过详细对比分析1986年的房产税暂行条例与上海、重庆房地产税暂行办法,本人认为上海、重庆方案名义上的房产税,与1986年的房产税暂行条例的房产税无必然联系,具体原因如下:首先,条例明确规定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屋,而房屋的价值因为折旧是每年下降的。对于现在的房产市场来说,房产之所以价值很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地价决定的,但我国实行有限的70年的居住土地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在国家手里,因此地价上涨所带来的房产收益也归属于国家。重庆、上海房产税方案规定按照房产的市值来缴纳房产税,其实包含了房产中不断增值但并不属于自己的土地,而对土地使用权的税收已通过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出让金等税费缴纳。在没有相应减少一些税费的情况下,这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其次,条例第五条列出了免纳房产税的情况,其中包括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也就是说对于个人征收房产税的范围限于经营性房屋,对于自住的房屋不交房产税。但重庆、上海房产税则是针对每一个居民的房产征税;最后,条例第三条规定,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第四条规定房产税的税率,其中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重庆、上海方案都是对房产的市值征税,例如重庆方案对于独栋豪宅无论存量、增量都征税,房产现在的价值比原值要高很多,城市居民如果缴纳这项税费负担会很重。经过上述的分析可见,上海、重庆方案名义上的房产税其实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物业税更为接近。物业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税种名称,而是税收分类中的一个类别,因此,物业税本身又称财产税。主要是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要求其所有者或使用人每年都缴付一定税款,税负随土地和房屋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

接着就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政府不直接开征物业税,而是在房产税上进行试点呢?原因是我国现在的房价上升过快,在没有充分调节好各方面关系的情况下,政府面对严峻的调控压力而不得采取较为缓和的方式推出物业税的试点。尽管物业税的开征在经济理论上有降低房价的作用,但开征一种新的税种势必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进行论证、统一各方面意见,最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通过,况且我国相应的开征物业税的配套措施并不完善,可见现在我国大范围开征物业税的条件并不成熟。

参考文献:

[1]王洪卫.房地产租税费改革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延龙,周坷.房地产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杨大春.中国房地产税收法制的变迁与改革.江苏大学出版社.2007.

[4]林建荣.房地产税收政策理论及创新.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8.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产税;计缴;关键点

2009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人(以下统称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依照《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税。2009年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号)文件就有关事项做了明确规定。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1月1日之前,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一直执行着《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不少纳税人对于依照《房产税暂行条例》计算房产税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并不十分清楚。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加以分别说明.

1.关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其中,城市是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具体区域为市区、郊区和市辖县县城;县城是指未设立建制镇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2.关于房产税的适用税率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按房产余值计征的,税率为1.2%;按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另外,《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第二条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3.关于房产税对房屋原值的规定《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二条规定,对依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纳税人未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并记载的,应按规定予以调整或重新评估。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关于进一步明确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计征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73号)规定,为了维持和增加房屋的使用功能或使房屋满足设计要求,凡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如给排水、采暖、消防、中央空调、电气及智能化楼宇设备等,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都应计入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对于更换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在将其价值计入房产原值时,可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价值;对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中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配件,更新后不再计入房产原值.

另外,《关于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税的通知》(财税〔2005〕181号)规定,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包括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科筑、地下人防设施等,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收房产税。上述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是指有屋面和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自用的地下建筑,按以下方式计税:一是工业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50%~6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至30%]×1.2%。二是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70%~8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至30%)]×1.2%。房屋原价折算为应税房产原值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和地方税务部门在上述幅度内自行确定。三是对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如房屋的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商场的地下部分等,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四是报批类减免税政策.

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对一些房产规定免税,包括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产免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条例规定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4.关于房产税纳税义务的起止时间对于新建的房屋如何征税,《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财税地字〔1986〕8号)第十九条规定: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新建房屋,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而房产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的问题,《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因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

5.关于外币换算的时间点《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四条规定,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在缴纳房产税时,均应将其根据记账本位币计算的税款按照缴款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

【参考文献】

[1]岳树民、王海勇.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产税;计缴;关键点

Try to talk about the housing property tax plan capture of a few key points

HanYanLiang zhang tao with zhaojin mining co., LTD.,

【 abstract 】 on January 1, 2009 before,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individuals have been performs "urban real estate tax tentative regulations, after 1 January 2009, an enterprise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foreign enterpris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foreign individual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and foreign personal), according to" housing property tax tentative regulations pay property tax. For many taxpaye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 estate tax tentative regulations calculation housing property tax need pay attention to what the problem is not very clear, this article from the taxation scope, the applicable tax rate, to the hous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original value, obligations to pay taxes in the start-stop time and foreign currency conversion time point and so on several close key point to real estate tax plan capture made clearly.

【 key words 】 housing property tax; Plan capture; Key point

2009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 人(以下统称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依照《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 税。2009年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外 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号)文 件就有关事项做了明确规定。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1月1日之前, 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一直执行着《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不少纳税 人对于依照《房产税暂行条例》计算房产税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并不 十分清楚。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加以分别说明.

1.关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 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 其中,城市是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具体区域为市区、郊区和市辖县 县城;县城是指未设立建制镇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是指经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 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 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2.关于房产税的适用税率 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 率。按房产余值计征的,税率为1.2%;按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 12%。另外,《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 通知》(财税〔2008〕24号)第二条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 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 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3.关于房产税对房屋原值的规定 《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 号)第二条规定,对依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 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 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纳税人未按国家会计制度规 定核算并记载的,应按规定予以调整或重新评估。同时还应注意的是, 《关于进一步明确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计征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 知》(国税发〔2005〕173号)规定,为了维持和增加房屋的使用功能或 使房屋满足设计要求,凡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 配套设施,如给排水、采暖、消防、中央空调、电气及智能化楼宇设备 等,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都应计入房产原值,计征 房产税;对于更换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在将其价值计入房产 原值时,可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价值;对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 中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配件,更新后不再计入房产原值.

另外,《关于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税的通知》(财税 〔2005〕181号)规定,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 建筑,包括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科 筑、地下人防设施等,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收房产税。上述具备房屋 功能的地下建筑是指有屋面和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 其中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自用的地 下建筑,按以下方式计税:一是工业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50%~ 6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 至30%]×1.2%。二是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70%~80%作 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至 30%)]×1.2%。房屋原价折算为应税房产原值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和地方税务部门在上述幅度内自行确 定。三是对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如房屋的地下室、地下停车 场、商场的地下部分等,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 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四是报批类减免税政策.

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对一些房产规定免税,包括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 房产免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条例规定可由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4.关于房产税纳税义务的起止时间 对于新建的房屋如何征税,《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 暂行规定》(财税地字〔1986〕8号)第十九条规定:纳税人自建的房屋, 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 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或 出租、出借的新建房屋,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而房产税纳税义务截止 时间的问题,《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 〔2008〕152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因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 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 的计算应截止到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

5.关于外币换算的时间点 《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 号)第四条规定,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外资企业及外 籍个人在缴纳房产税时,均应将其根据记账本位币计算的税款按照缴 款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

【参考文献】

[1]岳树民、王海勇.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 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产税;计缴;关键点

2009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人(以下统称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依照《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税。2009年1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号)文件就有关事项做了明确规定。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1月1日之前,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一直执行着《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不少纳税人对于依照《房产税暂行条例》计算房产税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并不十分清楚。下面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加以分别说明.

1.关于房产税的征税范围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其中,城市是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具体区域为市区、郊区和市辖县县城;县城是指未设立建制镇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镇建制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

2.关于房产税的适用税率房产税以房产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按房产余值计征的,税率为1.2%;按租金收入计征的,税率为12%。另外,《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第二条规定,对个人出租住房,不区分用途,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按市场价格向个人出租用于居住的住房,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3.关于房产税对房屋原值的规定《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二条规定,对依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纳税人未按国家会计制度规定核算并记载的,应按规定予以调整或重新评估。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关于进一步明确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计征房产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173号)规定,为了维持和增加房屋的使用功能或使房屋满足设计要求,凡以房屋为载体,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如给排水、采暖、消防、中央空调、电气及智能化楼宇设备等,无论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都应计入房产原值,计征房产税;对于更换房屋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的,在将其价值计入房产原值时,可扣减原来相应设备和设施的价值;对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中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的零配件,更新后不再计入房产原值.www.gwyOO.

另外,《关于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征收房产税的通知》(财税〔2005〕181号)规定,凡在房产税征收范围内的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包括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以及完全建在地面以下的建科筑、地下人防设施等,均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征收房产税。上述具备房屋功能的地下建筑是指有屋面和维护结构,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经营、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自用的地下建筑,按以下方式计税:一是工业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50%~6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至30%]×1.2%。二是商业和其他用途房产,以房屋原价的70%~80%作为应税房产原值。应纳房产税的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10%至30%)]×1.2%。房屋原价折算为应税房产原值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和地方税务部门在上述幅度内自行确定。三是对于与地上房屋相连的地下建筑,如房屋的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商场的地下部分等,应将地下部分与地上房屋视为一个整体按照地上房屋建筑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房产税。四是报批类减免税政策.

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对一些房产规定免税,包括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房产免税。对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条例规定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定期减征或者免征房产税.

4.关于房产税纳税义务的起止时间对于新建的房屋如何征税,《关于房产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暂行规定》(财税地字〔1986〕8号)第十九条规定:纳税人自建的房屋,自建成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屋,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次月起征收房产税;纳税人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或出租、出借的新建房屋,应按规定征收房产税。而房产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的问题,《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三条规定,纳税人因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

5.关于外币换算的时间点《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四条规定,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外资企业及外籍个人在缴纳房产税时,均应将其根据记账本位币计算的税款按照缴款上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

【参考文献】

[1]岳树民、王海勇.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5篇

征收房产税的目的就是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房产的管理,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经营人的收入。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坚定不移地支持房产税的实施乃至在全国使用。她认为,住宅地产的房产税能够抑制房价的效果立竿见影;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税费整体改革中的突破口。房产税可以推动公共财政的制度改革,甚至可以改变分税制后遗症,让各级政府财政取得均衡,让投资者与普通工薪阶层的财富略微趋向于均衡。

她甚至盛赞房产税是我国房地产市场、甚至中国宏观经济的里程碑事件,如果房产税机制能够顺利大面积实施,就可以让地方财政透明,并与土地财政划清界限,同时也会改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丰瘠不均的情况,并且预言房产税不开征,这一天就永远不会到来。

对房产税持怀疑、反对意见的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态度之强烈、言辞之犀利也是前所未见,以致发出“房产税的征收无异于从人民身上割肉”的惊人之语。

郎咸平认为房产税没有合法性基础,一般而言,房产税是对土地所有人进行征税,但是中国的土地不是私有制,土地是属于国家的,并不是购房者的,所以购房者根本就没有缴纳房产税的私有化基础。

郎教授并用美国的制度来做对比:美国是土地私有,因此由土地所有人缴纳地产税有其合理性。而且美国推出房产税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压房价,而是为了让房价升值,藏富于民,让老百姓获得更高的价值。

对于叶檀“将成为‘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说,郎教授也反对称:房产税是唯一不创造收入的税种,其他的税种包括营业税、所得税等,都是个人赚钱之后,从收入中拿其中一部分给政府,但是房产税不同,房产税是政府主动上门收取的,并不是来自于某项收入。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重庆房地产峰会上说,中国征收房产税其实是不通法理的。董藩说:“世界上所有征收这种税的国家,都是实行土地私有化的,这才存在土地增值,才征税,实际上征收的是土地增值税。”他说,事实上,房子增值的部分就在于土地,上面的砖瓦什么的都是在贬值的。如果按照这个规定,在中国土地是国有的,根本就不是属于你的财产,却要征你的税,所以按照法理,房产税是说不通的。

相比而言,财税法研究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民营企业税法研究室主任翟继光副教授点评房产税的征收则显得理性许多。

翟继光认为,“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的最高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基本税收制度,即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基本税收要素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原则上不允许授权立法。税收法定原则中的“法”是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不包括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不过,“时至今日,中国现行的19个税种,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仅有个人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两部。”

从法治较为完善国家的经验来看,征税从来都是议会的基本职权之一,一个国家的几乎全部税种都是由议会通过法律来征收的,只有极少数不太重要的税种才会授权政府开征。是谓“无议会,不征税”。

不过,沪渝两地目前房产税的征收并非极端论者所述,没有任何法律依据、违背《立法法》和《房产税暂行条例》。理由是,《房产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施行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抄送财政部备案。”

“这实际上给地方留出了试点房产税的空间”,翟继光说,“严格来讲,上海和重庆并不是开征一个新税种”。两地只是将《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所规定的“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的免税政策予以修改而已,地方政府既然有权制定“实施细则”,也有权对相关条款进行“解释”,上海和重庆试点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开征房产税可以认为是对《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解释,当然,这种解释有些“过分”,已经超越了解释的界限,但仍可以认为是一种扩大解释,即将“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解释为一定标准以内的房产,如一家一套以内或者人均60平方米以内等,超过这一标准就不属于“非营业用的房产”,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就可以征税。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房产税 房价 房产税改革

一、房产税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各地房价上涨幅度较大,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房价出现过快上涨势头。与往年有所不同,最近这一轮房价飙升的最主要原因是:在流动性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大量投资投机性需求涌入楼市,造成部分城市房价短期内迅速抬升。其结果是:一方面,大量有居住需求的人望房兴叹、无力购买;另一方面,不少炒房客以极低的持有成本囤房待涨。

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2010年5月31日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将“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列入今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内容之一。

在我国,房产税并非一个新的税种,有关房产税的改革也由来已久。房产税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原政务院在1950年颁布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中规定开征房产税,1951年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将房产税并入城市房地产税。上世纪80年代,鉴于城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使用者没有土地所有权,我国将城市房地产税分为房产税和城镇土地税两个税种,并于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同时,城市房地产税仍保留,继续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外籍个人征收,直至2009年1月1日我国宣布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对内外资企业和个人统一征收房产税。

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按照房产的计税余值或出租房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根据我国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均为纳税人,但条例同时规定,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纳房产税。

按照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没有房产原值作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为12%。

但在当前一些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下,按照原值征收房产税难以体现房价波动,且难以起到调控作用。而房产税由原值征收改为按评估值征税后,则可以解决这一个问题。房产税改革的重点应放在现有征税范围内对计税依据的调整。改革应将原先按房产原值计税改为按评估值,也就是市值计税,从而更好发挥房产税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

要正确理解当前推进房产税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作为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房产税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并非调控房地产市场。“房产税税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公平市场竞争,调节收入分配。”

二、房产税改革短期利空、长期利好

房产税一旦开征,短期内对市场无疑是利空,它将增加住房持有成本,持房者将会对成本和收益进行审慎权衡,一部分炒房者将会被迫抛售房源,这将增加市场供应,并给价格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

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房产税将会减少楼市的投机和非理性成分,逐渐挤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使市场更多地回归由自主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决定的轨道上来,促进楼市长远平稳健康发展。

房产税的长远利好还在于:它不仅着眼于房地产业自身的调控,更具有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和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的功能。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有的国家的确因此较好地控制了房价,以加拿大为例,所有的房地产征收1%的物业税,为地方财政服务。而二套房以上者交易必须缴纳资本利得税,为全社会服务,这样的措施让炒房者望而却步。买房后,无论是别墅还是普通住宅,每年都必须向政府缴纳住宅总估价1%的房产税。房产税随每年房子的评估价格浮动。如果所购房屋的价格是30万元加币,每年需支付3000元加币的房产税,如果十年后房子增值到100万元加币,每年就需要支付1万元加币的房产税。

根据我国1986年施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对于营业性用房征收房产税的计算办法,一幢原值100万元的房子,按余值计算,一次扣除30%,年税率1.2%,根据公式:年应纳房产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则年应纳房产税=1000000×(1-30%)×1.2%=8400(元),每年要缴纳的房产税是8400元。如果房产购买价格为200万元,每年缴纳的房产税就是16800元。如果将原先按房产原值计税改为按评估值即市值计税,住房持有人每年缴纳的房产税更多,税负更重,这样房产税对于打击炒房就会有明显作用。

国家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旨在保证居民基本居住需求的同时,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投资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对市场中投机性等需求打击压力很大,也将对投资、投机者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并将影响楼市预期。

三、对居民个人征收房产税有技术难度

对于房产税改革的执行,面临不少困难,例如需要建立一套大型的全国性资料库,统计每户家庭到底拥有多少套房。征收的税率若以价格作为标准,更要开展繁复的估价工程。

房产税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度敏感,改革须慎重。目前只能先在部分城市对部分个人拥有的住房进行试点征收,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到全国。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对居民第一套自有住房免征,对第二或第三套以上住房或独立别墅、豪华公寓征收,而且税率要有差别,超过一定面积普通住房或独立别墅、豪华公寓可实行高税率。同时针对投资炒房客设置门槛,无户籍或无居住证,不能提供几年以上工作纳税记录,购房也将征税。

四、“一税”无以除“百弊”

房产税等相关税收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过高估计房产税在房市调控中的作用。楼市调控关键还在于从土地、税收、信贷等各个方面打好“组合拳”,并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从而真正终结房价近年来连续暴涨、社会资源向房地产业畸形积聚的乱象,从根本上破解困扰房地产已久的结构性问题。

其一,要与“调供应”形成合力。随着近期“房产税之剑”的高悬不下,一些处在观望中的开发商纷纷推迟开盘时间,其中部分已达到开盘条件甚至申领了预售证的楼盘,也不见有房源推出,这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和打击捂盘惜售的力度,增加楼市实际供应;同时,要在加大土地供应的同时,督促房企开工,增加预期供应量。

其二,要和“调银根”密切配合。各大银行近期压力测试报告显示,银行能够承受房价下跌的范围在20%~40%之间。目前市场对房价合理回调的预期正在强化,此时面向投机投资者的信贷渠道必须严卡,防止过量资金流入楼市。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7篇

(一)房产税的意蕴

关于房产税的定义,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此没有什么争论,均持统一意见。即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1]对房产征税的目的是运用税收杠杆,加强对房产的管理,提高房产使用效率,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配合国家房产政策的调整,合理调节房产所有人和使用人的收入。

(二)房产税的起源和发展

房产税并非一种新的税种,而是为中外各国政府广为开征的古老税种。在欧洲中世纪,房产税就成为封建君主敛财的一项重要手段,且名目繁多,如“窗户税”、“灶税”、“烟囱税”等,这类房产税大多以房屋的某种外部标志作为确定负担的标准。房产税在我国历史上也不陌生,早在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规范都城内的商业行为,向坐商征收的一种名为“廛布”的税就具有房产税的性质。其后,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政府颁布谕令,在全国开征间架税,将百姓的房产按照占地面积、修筑年代以及房屋质量的好坏为标准所征收的一种赋税,唐朝的间架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房产作为独立征税对象而征收的税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房产税。其后宋元时期征收的“宅税”、清代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房捐也都是对房屋征税。

二、我国现行房产税的相关规定

现行的房产税并没有专门的法律作为征税依据,目前施行的房产税相关规定仅仅是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

《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了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一般是房屋的产权所有人或使用人。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即属国家所有的),由经营管理单位纳税;产权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产权不明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上诉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使用人,统称为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从2009年1月1日起,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及外籍个人也应当依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税。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籍个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所拥有的房产不征收个人房产税。

2.房产税的征税对象和征收范围

房产税以在我国境内用于生产经营的房屋为征税对象,与房屋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或一般不单独计算价值的配套设施,也应作为房屋一并征税。《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的房产税的具体征收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产,不包括农村居民的房产,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对于城乡居民用于居住的房屋也不征收房产税。

3.房产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及应纳税额

(1)计税依据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余值或者房屋的租金收入。按照房产余值计税的方式被称之为从价计征,按照房产的租金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为计税依据的被称之为从租计征。房产税的计算采用的是比率税制,从价计征的税率为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但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缓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所谓房产的余值是指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规定扣除比例后的余额。具体扣除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税法规定的10%~30%的幅度内自行确定。这样规定,符合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有利于平衡各地税收负担,简化计算手续,提高征管效率。

所谓按房产租金收入计算是指房屋产权人出租房屋使用权所得的报酬。如果是以劳务或其他形式为报酬抵付房租收入的,应根据当地同类房屋的租金水平,确定一个标准租金额从租计征。

(2)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①从价计征的计算

从价计征具体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年税率1.2%

②从租计征的计算

从租计征的具体公式为:

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

三、我国现行房产税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房产税开征于1986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并已经取代了原来的计划经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社会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执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无疑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越来越不适应新经济形式的要求,矛盾日益凸显。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房产税制度无疑更加不健全。国外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房地产税收制度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房产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房产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为37.7%,加拿大为53.3%,美国为29.0%,英国为33.0%,但我国却恰恰相反,房产税只是一个小税种,在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很低,征收管理不严谨,税收意识也比较薄弱,直接限制了房产税收入的正常增长。因此造成了近几年来在税收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增长潜力越发匮乏,地方财政更多地依赖土地财政。由此造成地价不断攀升,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财政”。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尚未对居住类房产征收房地产税,而国外经验表明,居住类房地产对物业税收入的贡献通常超过70%;二是我国比较重视在房地产交易环节征税,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所得税等房地产交易环节的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远超出了房地产保有税。[1]因此对房产税税制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具体而言我国的房产税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征税范围过窄,调控力度有限

我国目前的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产。1986年出台的《房产税暂行条例》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对农民的房产不征收房产税。但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农村房产规模急剧扩张、经营出租用房规模也不断扩大。对农村农民的房产不增收房产税,无疑使地方财政失去了一大块稳定的税源。另外,《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四项规定,对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免征房产税。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房地产商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个人已经是房产购买的主体,一人多房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对个人房产的免税,实际上是国家在放弃税源的同时,也失去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

(二)计税依据不合理,有违公平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余值或租金收入,但这两种计税方式都存在着不合理之处。

1.从房产余值为计价依据来看

房产余值是在房产原值的基础上扣除一定比例的余额,因此按房产余值征收房产税,税额的多少取决于房产的原值。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房产的价值变化不大,这样规定似乎并无不妥。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来,房地产商品化程度不断增高,房价也在一路攀升。以成都市房价为例,根据天府早报的报道,2000年成都市平均房价在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但是在2010年,成都市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5000元每平方米。根据成都商报的报道,2011年成都市平均房价已经达到了每平方米7600元,一年增加了2600元。假定在2000年购买的一处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商品房,总价约为20万元,按照1.2%的税率,30%的扣除比率,该房产应当缴纳的房产税应当为1680元。而在2011年购买一处相同面积的房屋,总价约为76万元,该房产应当缴纳的房产税应当为6384元。因此,按照房产余值计税,不但大大缩小了税基,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使税收收入的增长缺乏弹性。而且还导致了新购房产者税负重,原税负轻,违背了税收公平的原则。

2.从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来看

存在着规定不周密和缺乏实际操作性的不足。比如,将房产出租,是向房屋产权所有人征税。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房屋以高价转租,对于高出原有房租的部分是否应当征收房产税,法律并未进行规定。另外房产租金本身就是营业税的课税对象,现在又要当做房产税计税依据,这实际上造成了双重课税,对纳税义务人来说负担过重。同时在实际生活中税务机关很难确定房租的数额,房租收入大多没有明确凭证,有的甚至暗箱操作。个人出租居民住房的情况更是复杂,且绝大多数纳税义务人不会自行申报纳税,税务机关也难以查处,偷税逃税问题十分严重。在笔者看来。现行的按租计征的方式,不但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也不利于国家规范房地产出租市场。因此,有些学者甚至建议,取消房产税的按租计征的方式。

(三)宏观调控能力不足,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个人所有的房产免征房产税,这实际上是弱化了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能力。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加速了我国居民住房的商品化,房产规模迅速扩大,高收入者拥有多套房产屡见不鲜。另外随着房价的一路攀升,导致大量闲散资金投机房地产,推高房价,引发社会各种矛盾,削弱了房产税的调控功能。[2]同时,随着炒房现象的高涨,导致了大量的房屋的空置和浪费。根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课题组的调查研究以2003年到2006年入住的北京市普通住宅小区的住房空置率高达27.16%。大量的住房空置不但浪费了房屋、土地等有限的社会资源,也间接的推动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高涨,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房地产税费过于混乱,影响房产税的正常发展

目前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费体系存在着税费混乱、收费项目多等不规范现象。据统计,我国有关房地产方面的税收由十几种,既有营业税、契税,还有土地增值税,既有房产税,还有城镇土地使用税;在正税之外,还有城镇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特别是将自有房产出租,对于租金这一课税对象,既要征收房产税也要征收营业税,事实上形成了双重征税,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而房地产收费更是少则有几十种,多则上百种,具体有“人防收费、消防收费、建委收费、规划收费、土地收费、房管收费、评价收费、安全收费、治安收费”等。目前行政收费多缺乏法律依据,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严重。[2]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房产税;物业税;税收调控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26-02

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推动科学发展。随着房价不断飙升,开征物业税抑制投机炒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物业税与房产税的报道不绝于耳,此起彼伏。有报道称上海拟对住宅开征房产税;也有报道称,重庆市已经抛出特别房产消费税方案;也有媒体说,物业税即将在京沪深渝等重点城市开通等等,让很多老百姓不知所措。笔者认为,对当前有关房产税的几个热点问题需要认真加以分析和探讨。

一、房产税与拟开征的物业税的关系

实际上房产税并不是一个新的税种。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于当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开始实施时纳税人主要是指内资企业和个人,而外资企业或个人则根据1951年原政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来纳税,自2009年1月1日起,《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废止,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组织以及外籍个人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缴纳房产税;房产税采取从价计征,按年征收,对经营自用的房产,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的损耗价值以后的余额,按1.2%的比例税率课征,对于出租的房屋,按照租金收入乘以12%的比例税率纳税;《房产税暂行条例》也规定了一些免税项目,而对个人所有的营业用房或出租等非自用的房产,应按照规定征收房产税。由于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征管手段,不少房产即使用于出租收取租金,现实中也难以征到房产税。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快速增长,要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很多地方在考虑是否应该在加强征管的同时扩大征税范围,把个人的非经营性住房也纳入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增加住房保有环节税收,抑制投资和投机性住房需求。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国就未停止过对物业税的研究,随着2009年房价再度飙升,开征物业税抑制投机炒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物业税这一说法源自香港,物业税就是对不动产本身所征的税收。物业税属于新的税种,实际上也是一种房产税,所以有的专家称之为“新房产税”,因为物业税的提法会使普通公众误以为是物业费的“费改税”。之所以叫物业税,是因为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里首次提出物业税的概念。该决议提出要“实施城镇建设税费改革,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相应取消有关收费”。目前物业税改革设想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当然,物业税开征需要人大立法通过,目前物业税在多个省市的空转试点,充其量只是立法的准备阶段。推出物业税之后,地方政府一次性收取的五十至七十年的土地出让金,很大程度上要转向分年度征收的物业税,这对于地方财政的平稳运行势必产生冲击。而且目前开征也遇到个人住房信息采集、物业评估、产权登记等技术方面的障碍。所以,从短期来看,在现行《房产税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修改条例,扩大征税范围,把个人的非经营性住房纳入房产税的征税范围,这是当前抑制房价快速上涨、引导住房需求的明智举措。不过物业税代表中国房地产税收的长期趋势,从长期来看,开征物业税替代现行的房产税,对于引导住房需求、公平收入分配、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二、地方政府有权开征新税种吗

地方政府有无权限开征新税种,这涉及到税收管理权限问题。税收管理权限是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税法的制定和颁布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税目增减与税率调整权,减税免税的审批权等。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国的税收管理权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属于国务院管理的权限。如税法的颁布与实施、税种的开征与停征等,一些重要的税收立法还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或由其授权国务院办理。第二,属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管理的权限。第三,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权限。虽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今年4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表示,在统一税政前提下,研究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但根据现行有关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地方税的立法权都集中在中央,除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下放地方的具体政策管理权限外,税收政策管理权全部集中在中央。根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第10条规定,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抄送财政部备案。据此,如果要把征税范围扩大到住宅即“非营业用的房产”,那就涉及到修改《房产税暂行条例》,地方政府是没有权力的,更别谈出台新税种。值得注意的是,施行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抄送财政部备案。那么地方可以通过修改实施细则将个人第二套或者第三套住房定义为经营性房产来操作保有环节的房产税,增加保有环节的房产税,达到通过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目的。

三、开通物业税真的能把房价降下来吗

决定一个国家房地产市场长期走势的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经济发展程度、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因素、城镇化水平、房地产金融因素、税收政策因素、土地供给因素、区域因素等。上述这些因素最终都归结到影响房价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所以,要想把房价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一是要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二是减少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可通过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来增加住房供给;也可以通过明确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数量和比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在增加住房供给的同时,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使住房供给和需求匹配,使增加的住房供给变成“有效供给”。要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办法是控制需求。住房需求有真实需求,也有虚假需求。住房的真实需求,是老百姓在居住层面上的最基础需求,主要受收入增长、人口流动、就业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刚性。业界比较认可的刚性需求,主要是指人们买房自住的需求。其中既包括首次购房,也应该包括以改善住房条件为目的购买的二套房。真实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即使由于政策调控暂时抑制刚性需求,使其推迟实现,但一旦房价回调到部分购房者能承受的程度,刚性需求就有可能释放。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2008年量价齐跌的调整后,2009年4月份起,观望了一年的刚性需求大量释放,成为带动市场回暖的第一股力量,即是佐证。所以刚性需求只能推迟实现,它是客观存在的,是减少不了的。要减少住房需求只能减少投资投机性需求,通过提高住房交易方面的成本,或增加住房保有阶段的成本,让一些人放弃已经买到的多余住房,并且不想要增加多余住房。在很多人看来,增加持有住房的成本就可以抑制炒房,从而控制房价。但是,只要供需状况不改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炒房者就完全可以将持有住房的成本转嫁到房价上。因此,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其实,回顾一下最近几年中国对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调整就可以发现,国家通过税收手段提高购房者、炒房者的税收负担,并没能阻止房价的快速增长。考察世界各国开征物业税的历史也可以发现,没有哪个国家的物业税是以抑制房价为初衷的。纵观历史,环顾全球,货币政策才是控制房价的关键,而非物业税。所以,控制需求控制的是虚假需求,而不是真实需求,对于虚假需求,货币政策(如对通过银行贷款购房进行控制、提高贷款利率等)比税收政策更有效。

四、物业税的功能定位

按照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的政策设计,物业税必须具备三大功能:一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二是完善地方税收体系,替代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重要而稳定的税源;三是完善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而前两项功能的意义更为重大。物业税的开征不能简单地定位于调控房价,物业税的开征应当定位于完善现有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将各种杂乱的地方收费转变为规范的地方税―物业税,这才是物业税最好的选择。现阶段开征物业税的意义在于:

1.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房价过高,不仅使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而且高房价还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差距,阻碍了居民的消费升级,不利于拉动消费需求。同时,高房价也集聚了潜在的金融风险。开征物业税能完善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机制,会减少市场的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从而扩大其他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公平收入分配的需要。开征物业税有利于加强对富人财富的调节,缩小贫富差距,公平收入分配,同时有利于房地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社会矛盾。

3.完善房地产税制的需要。中国的商品税制和所得税制已相对完善,但财产税制仍相对滞后。开征物业税,将现行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项税费合并,转化为房地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取消房地产使用环节的各种税费,可以规范和完善房地产税制,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炜,徐徐.刚性需求避免暴跌,难以支撑高房价[N].人民日报,2010-05-20.

[2]翟继光.物业税应定位于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N].中国税务报,2010-05-05.

[3]邹国金.调控房价税收可从哪些方面入手[N].中国税务报,2010-05-10.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9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在全国统一的新的税收制度建立以前,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区的人民政府暂时可以继续按照自己制定的税法征税,来不及制定新税法的新解放区则可以暂时沿用原政府实行过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税法征税,其中包括不同名目的房产税、土地税和与房地产有关的一些税收,如契税、印花税、所得税。

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的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确定了统一全国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大政方针和拟出台的主要税法的基本方案,确定全国范围适用的税收为14种,其中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房产税、地产税、工商业税(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印花税和遗产税。上述内容载入了1950年1月30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此外,各地普遍征收契税。遗产税始终没有立法开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绝大部分房地产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买卖和转让被禁止,房屋产权变动的征税范围也日益缩小,房屋的出租也被严格限制,因而房地产市场和相关的税收制度在以后的近30年时间内几乎名存实亡。

(一)契税

1950年4月3日,政务院《契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的施行细则由各省、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备案。暂行条例规定了凡土地、房屋的买卖、典当、赠与和交换,都应当凭土地、房屋所有证,并由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由承受人缴纳契税。其中,买卖契税按照买价征收6%,典当契税按照典当价征收3%,赠与契税按照现值价格征收6%。1951年全国契税收入为2733.4万元,1953年达到4036.0万元。1955年降至1829.2万元。1956年以后基本停征。

(二)城市房地产税

1951年8月8日,政务院公布《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1950年6月,二届全国税务会议决定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房地产税,后来政务院又限定其在城市征收。所以定名为城市房地产税),即日起施行。暂行条例中规定:城市房地产税的纳税人为房地产的产权所有人或者承典人,代管人、使用人,征税对象为规定的城市房地产。房产税以标准房价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地产税以标准地价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5%:标准房价与标准地价不易划分的城市,可以暂以标准房地价合计金额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5%;标准房地价不易求得的城市,可以暂以标准房地租价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5%。

(三)工商业税、工商统一税和工商税

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中与房地产有关的内容是:1.营业税。从事租赁业和房地产业的纳税人,以其营业总收益额为计税依据,分别适用4%和6%的税率。2.所得税。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实行14级全额累进税率,最低适用税率为5%,最高适用税率为30%。

同年1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修正以后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规定了营造业的适用税率为2.5%,房地产买卖的适用税率为3%,租赁业的适用税率为4%,房地产的适用税率为12%;所得税改为21级全额累进税率,最低适用税率和最高适用税率不变,但是各级税率之间的级距加大,实际税负大幅度减轻。

1958年税制改革时,为了简化税制,将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与货物税、印花税和商品流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1958年9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9月13日,国务院将该条例(草案)公布试行。该条例(草案)规定了从事建筑、安装,租赁,购销等业务的纳税人,以其业务收入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分别为3%、5%和7%。工商业税中的所得税部分继续征收,并改称工商所得税。1963年4月以后,按照个体经济重于集体经济,合作商业重于其他集体经济的原则全面调整了工商所得税的税率,并将统一的全额累进税率改为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其中,个体经济实行14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适用税率为7%,最高适用税为62%。并有加征一至四成的规定。

1972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报送的《关于扩大改革工商税制试点的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税条例(草案)》,从1973年起全面试行。该条例(草案)规定了集体建筑、安装单位的适用税率仍然为3%(当时规定国营建筑、安装企业不纳税),从事租赁、购销等业务的纳税人适用税率为5%。1973年的税制改革。把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盐税和屠宰税合并为工商税。

(四)印花税

1950年12月19日,政务院公布《印花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规定了印花税以商事、产权凭证的书立人、领受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直接涉及房地产的税目、税率主要包括:预定买卖不动产的契据,买卖不动产的契据,政府颁发的土地管理业执照、土地所有权状。典当、质押、买卖、转让或者承顶不动产的契据,土地使用权的契据,租不动产的契据,适用税率均为0.3%;授产、析产契据。适用税率为3‰。1958年税制改革时,印花税并入工商统一税。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房地产税收制度也逐步实行了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恢复征收契税;80年代后期对国内单位、个人恢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并开征了耕地占用税;90年代前期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其他相关税种也实行了改革。

(一)契税

契税恢复征收之初,仍然沿用1950年政务院的《契税暂行条例》。1997年7月7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政务院的《契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1993年以后,随着房地产交易的迅速扩大,契税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1993年的收入为6.2亿元,2004年达到538.9亿元,11年间增长了85.9倍。平均每年增长17.6%。

(二)房产税

根据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方案,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房产税暂行条例仅适用于国内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仍然按照1951年政务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纳税。由于按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房产范围不大,且原值普遍偏低;出租的房产不多,且征收管理比较困难,房产税的收入虽然有很大的增长,但与房地产价值和交易的增长并不协调:1993年的收入为49.2亿元,2004年达到366.3亿元,11年间增长了6.4倍,平均每年增长7.9%。

(三)耕地占用税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用耕地,1987年4月1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由于政府实行严格限制占用耕地的政策、耕地占用税实行固定税额标准且一直没有调整、征收管理比较困难等原因,收入额一直不多。增长也不快,1993年的收入为29.4亿元,2004年达到118.5亿元,11年间增长了3.0倍,平均每年增长5.5%。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根据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方案,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1月1日起施行。由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固定税额标准且一直没有调整,收入额一直不多,增长也不快,1993年的收入为30.3亿元,2004年达到106.2亿元。11年间增长了2.5倍,平均每年增长5.0%。

(五)土地增值税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土地增值税的收入额一直不多,但是由于房地产交易的迅速扩大和征收管理的加强,增长速度很快,1996年的收入仅为1.1亿元。2004年达到75.0亿元,8年间增长了67.2倍,平均每年增长22.9%。

(六)与房地产有关的其他税种

1.营业税。在198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中,将工商税分解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从当年10月1日起试行。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和其他工程作业的纳税人,以其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现规定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不包括设备的价值),适用税率为3%;从事业、仓储、租赁业的纳税人,以其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为5%: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的纳税人,以其取得的收入为计税依据(现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收入减除支出以后的差额征税),适用税率为5%.

2.城市维护建设税。1985年2月8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月1日起施行。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国内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纳税人所在地实行差别税率(1%、5%、7%)。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等方面的规定没有改变。

3.对内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大中型企业实行55%的比例税率,小型企业适用10%~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1985年4月11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85年1月1日起施行。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10%~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88年1月1日起施行。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城乡私营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税率为35%。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将上述3种企业所得税与对国营企业税后利润征收的调节税合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国内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一般企业适用33%的税率,微利企业暂时适用27%或者18%的税率。

4.对外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E述两部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从当年7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的税率为3%.外国企业没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租金等所得,或者虽然设立机构、场所。但是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缴纳20%的所得税。

5.对个人征收的所得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1月7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1986年9月2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6.印花税。1988年8月6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印花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应纳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应纳税凭证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财产保险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计税依据为应纳税凭证所载金额或者应纳税凭证件数,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如产权转移书据的适用税率为0.5‰,权利、许可证照每件税额标准为5元)。

7.建筑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83年9月20日,国务院了《建筑税征收暂行办法》,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建筑税的纳税人为从事自筹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单位(不包括外资企业),征税的资金包括国家预算外资金、地方机动财力、企业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自筹资金,以自筹基本建设的全部投资额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中建筑工程投资额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0%。

1991年4月16日,国务院将建筑税改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鼓励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经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

8.遗产税。我国拟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

(七)收入归属情况

在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前,房地产税收的收入归属随财政管理体制多次变化,有时划归地方,有时划归中央,有时由中央与地方共享。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目前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划为地方政府固定收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三、改革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初步思考

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税种数量偏多,设置不够合理;2.税权高度集中;3.部分税收法规过于陈旧;4.有些税种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存在严重的问题;5.税负不够公平,税负偏重、偏轻的问题同时存在;6.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关业务的拓展给房地产税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房地产抵债、回租涉及的有关税收问题。此外,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相关的税收征收管理也不够严格,税收流失依然比较严重。

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应当是: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规范税费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符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税制改革基本原则也适用于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

(一)简化税制,优化结构

1.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实现内外税制的统一。例如,企业所所得税、房地产税等者陂当统一税法,公平税负。

2.取消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种。例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取消不符合各国通行做法的税种。例如,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并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土地增值税并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和某些合理的房地产方面的行政性收费合并为统一的房地产税。

通过上述简化措施,不仅可以减少与房地产有关的税种的数量,而且可以减少转让(转移)、出租环节的税收。加强房地产保有、使用环节的税收。

(二)调整税基和税率

1.房地产税的征税范围应当扩大到个人住宅和农村地区,并按照房地产的评估值征收。同时,通过规定适当的免税项目和免征额的方法将低收入阶层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

2.房地产税的税率应当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分别设计,由各地在规定的幅度内掌握,如普通住宅和生产、经营用房地产税率从低,高级住宅和高尔夫球场税率从高;中小城市的房地产税率从低,大城市的房地产税率从高。

3.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对建筑行业和销售不动产实行增值税,以消除因增值税、营业税交叉征收而形成的双重流转税负担。由此引起的地方税收收入的减少如何弥补?一可以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营业税的税基,增加营业税收入;二可以适当提高增值税收入中地方分享的比例,增加地方分享的增值税收入。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这项改革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是有利的。

4.允许个人购房贷款的利息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在设计税基和税率的时候,应当兼顾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和财政收入的需要,并参考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做法。

(三)适当下放税权

应当将房地产税作为我国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加以精心培育,使之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成为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市)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全国统一税制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管理权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减免税等税制要素的适当调整),以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实际情况,促使地方因地制宜地通过房地产税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房地产市场。

(四)适时修正税法

各项税法都应当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适时修正,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暂行条例“暂行”十几年以至几十年的状况应当彻底改变。

(五)加强税收征管

房产税暂行条例范文第10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在全国统一的新的税收制度建立以前,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稳定,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老解放区的人民政府暂时可以继续按照自己制定的税法征税,来不及制定新税法的新解放区则可以暂时沿用原政府实行过的一些可以利用的税法征税,其中包括不同名目的房产税、土地税和与房地产有关的一些税收,如契税、印花税、所得税。

在1949年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的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确定了统一全国税收制度、税收政策的大政方针和拟出台的主要税法的基本方案,确定全国范围适用的税收为14种,其中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房产税、地产税、工商业税(包括营业税和所得税)、印花税和遗产税。上述内容载入了1950年1月30曰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新中国税制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一《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此外,各地普遍征收契税。遗产税始终没有立法开征。

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绝大部分房地产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买卖和转让被禁止,房屋产权变动的征税范围也日益缩小,房屋的出租也被严格限制,因而房地产市场和相关的税收制度在以后的近30年时间内几乎名存实亡。

(一)契税

1950年4月3日,政务院《契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的施行细则由各省、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备案。暂行条例规定了凡土地、房屋的买卖、典当、赠与和交换,都应当凭土地、房屋所有证,并由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由承受人缴纳契税。其中,买卖契税按照买价征收6%,典当契税按照典当价征收3%,赠与契税按照现值价格征收6%。1951年全国契税收入为2 733.4万元,1953年达到4036.0万元。1955年降至1829.2万元。1956年以后基本停征。

(二)城市房地产税

1951年8月8日,政务院公布《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1950年6月,二届全国税务会议决定将房产税和地产税合并为房地产税,后来政务院又限定其在城市征收。所以定名为城市房地产税),即日起施行。暂行条例中规定:城市房地产税的纳税人为房地产的产权所有人或者承典人,代管人、使用人,征税对象为规定的城市房地产。房产税以标准房价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地产税以标准地价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5%:标准房价与标准地价不易划分的城市,可以暂以标准房地价合计金额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5%;标准房地价不易求得的城市,可以暂以标准房地租价为计税依据,按年计征,税率为15%。

(三)工商业税、工商统一税和工商税

1950年1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中与房地产有关的内容是:1.营业税。从事租赁业和房地产业的纳税人,以其营业总收益额为计税依据,分别适用4%和6%的税率。2.所得税。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实行14级全额累进税率,最低适用税率为5%,最高适用税率为30%。

同年1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修正以后的《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规定了营造业的适用税率为2.5%,房地产买卖的适用税率为3%,租赁业的适用税率为4%,房地产的适用税率为1 2%;所得税改为21级全额累进税率,最低适用税率和最高适用税率不变,但是各级税率之间的级距加大,实际税负大幅度减轻。

1958年税制改革时,为了简化税制,将工商业税中的营业税与货物税、印花税和商品流通税合并为工商统一税。1958年9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01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9月13日,国务院将该条例(草案)公布试行。该条例(草案)规定了从事建筑、安装,租赁,购销等业务的纳税人,以其业务收入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分别为3%、5%和7%。工商业税中的所得税部分继续征收,并改称工商所得税。1963年4月以后,按照个体经济重于集体经济,合作商业重于其他集体经济的原则全面调整了工商所得税的税率,并将统一的全额累进税率改为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其中,个体经济实行14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适用税率为7%,最高适用税为62%。并有加征一至四成的规定。

1972年3月30日,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报送的《关于扩大改革工商税制试点的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税条例(草案)》,从1973年起全面试行。该条例(草案)规定了集体建筑、安装单位的适用税率仍然为3%(当时规定国营建筑、安装企业不纳税),从事租赁、购销等业务的纳税人适用税率为5%。1973年的税制改革。把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征收的工商统一税及其附加、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盐税和屠宰税合并为工商税。

(四)印花税

1950年12月19日,政务院公布《印花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该暂行条例规定了印花税以商事、产权凭证的书立人、领受人或者使用人为纳税人。直接涉及房地产的税目、税率主要包括:预定买卖不动产的契据,买卖不动产的契据,政府颁发的土地管理业执照、土地所有权状。典当、质押、买卖、转让或者承顶不动产的契据,土地使用权的契据,租不动产的契据,适用税率均为0.3%;授产、析产契据。适用税率为3‰。1958年税制改革时,印花税并入工商统一税。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房地产税收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房地产税收制度也逐步实行了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期恢复征收契税;80年代后期对国内单位、个人恢复征收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并开征了耕地占用税;90年代前期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其他相关税种也实行了改革。

(一)契税

契税恢复征收之初,仍然沿用1950年政务院的《契税暂行条例》。1997年7月7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政务院的《契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1993年以后,随着房地产交易的迅速扩大,契税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1993年的收入为6.2亿元,2004年达到538.9亿元,11年间增长了85.9倍。平均每年增长17.6%。

(二)房产税

根据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方案,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房产税暂行条例仅适用于国内单位和个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仍然按照1951年政务的《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纳税。由于按照原值征收房产税的房产范围不大,且原值普遍偏低;出租的房产不多,且征收管理比较困难,房产税的收入虽然有很大的增长,但与房地产价值和交易的增长并不协调:1993年的收入为49.2亿元,2004年达到366.3亿元,11年间增长了6.4倍,平均每年增长7.9%。

(三)耕地占用税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农用耕地,1987年4月1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由于政府实行严格限制占用耕地的政策、耕地占用税实行固定税额标准且一直没有调整、征收管理比较困难等原因,收入额一直不多。增长也不快,1993年的收入为29.4亿元,2004年达到118.5亿元,11年间增长了3.0倍,平均每年增长5.5%。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根据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国营企业“利改税”第二步改革方案,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1月1日起施行。由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固定税额标准且一直没有调整,收入额一直不多,增长也不快,1993年的收入为30.3亿元,2004年达到106.2亿元。11年间增长了2.5倍,平均每年增长5.0%。

(五)土地增值税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土地增值税的收入额一直不多,但是由于房地产交易的迅速扩大和征收管理的加强,增长速度很快,1996年的收入仅为1.1亿元。2004年达到75.0亿元,8年间增长了67.2倍,平均每年增长22.9%。

(六)与房地产有关的其他税种

1.营业税。在1984年实施的税制改革中,将工商税分解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条例(草案)》,从当年10月1日起试行。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和其他工程作业的纳税人,以其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现规定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不包括设备的价值),适用税率为3%;从事业、仓储、租赁业的纳税人,以其营业收入为计税依据,适用税率为5%: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的纳税人,以其取得的收入为计税依据(现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收入减除支出以后的差额征税),适用税率为5%.

2.城市维护建设税。1985年2月8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月1日起施行。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国内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按照纳税人所在地实行差别税率(1%、5%、7%)。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等方面的规定没有改变。

3.对内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国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国营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大中型企业实行55%的比例税率,小型企业适用10%~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1985年4月11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 985年1月1日起施行。集体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10%~55%的8级超额累进税率。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88年1月1日起施行。私营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城乡私营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税率为35%。

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将上述3种企业所得税与对国营企业税后利润征收的调节税合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国内企业和其他组织,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一般企业适用33%的税率,微利企业暂时适用27%或者18%的税率。

4.对外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e述两部涉外企业所得税法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从当年7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30%.地方所得税的税率为3%.外国企业没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租金等所得,或者虽然设立机构、场所。但是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缴纳20%的所得税。

5.对个人征收的所得税。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6年1月7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1986年9月2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6.印花税。1988年8月6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印花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应纳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应纳税凭证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安装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财产保险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计税依据为应纳税凭证所载金额或者应纳税凭证件数,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如产权转移书据的适用税率为0.5‰,权利、许可证照每件税额标准为5元)。

7.建筑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83年9月20日,国务院了《建筑税征收暂行办法》,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建筑税的纳税人为从事自筹资金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和更新改造投资的单位(不包括外资企业),征税的资金包括国家预算外资金、地方机动财力、企业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自筹资金,以自筹基本建设的全部投资额和更新改造措施项目中建筑工程投资额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0%。

1991年4月16日,国务院将建筑税改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鼓励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已经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

8.遗产税。我国拟在适当的时候开征遗产税。

(七)收入归属情况

在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前,房地产税收的收入归属随财政管理体制多次变化,有时划归地方,有时划归中央,有时由中央与地方共享。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目前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划为地方政府固定收入,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三、改革我国现行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初步思考

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税种数量偏多,设置不够合理;2.税权高度集中;3.部分税收法规过于陈旧;4.有些税种的计税依据和税率存在严重的问题;5.税负不够公平,税负偏重、偏轻的问题同时存在;6.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关业务的拓展给房地产税收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房地产抵债、回租涉及的有关税收问题。此外,我国房地产市场管理还不够规范,相关的税收征收管理也不够严格,税收流失依然比较严重。

本文认为,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应当是:鼓励房地产业的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规范税费关系,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符合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税制改革基本原则也适用于房地产税收制度的改革。

(一)简化税制,优化结构

1.合并重复设置的税种,实现内外税制的统一。例如,企业所所得税、房地产税等者陂当统一税法,公平税负。

2.取消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税种。例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3.取消不符合各国通行做法的税种。例如,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并入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将土地增值税并入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将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和某些合理的房地产方面的行政性收费合并为统一的房地产税。

通过上述简化措施,不仅可以减少与房地产有关的税种的数量,而且可以减少转让(转移)、出租环节的税收。加强房地产保有、使用环节的税收。

(二)调整税基和税率

1.房地产税的征税范围应当扩大到个人住宅和农村地区,并按照房地产的评估值征收。同时,通过规定适当的免税项目和免征额的方法将低收入阶层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

2.房地产税的税率应当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分别设计,由各地在规定的幅度内掌握,如普通住宅和生产、经营用房地产税率从低,高级住宅和高尔夫球场税率从高;中小城市的房地产税率从低,大城市的房地产税率从高。

3.调整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对建筑行业和销售不动产实行增值税,以消除因增值税、营业税交叉征收而形成的双重流转税负担。由此引起的地方税收收入的减少如何弥补?一可以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营业税的税基,增加营业税收入;二可以适当提高增值税收入中地方分享的比例,增加地方分享的增值税收入。从总体和长远来看,这项改革可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是有利的。

4.允许个人购房贷款的利息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在设计税基和税率的时候,应当兼顾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和财政收入的需要,并参考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的做法。

(三)适当下放税权

应当将房地产税作为我国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加以精心培育,使之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成为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市)级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全国统一税制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管理权限(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减免税等税制要素的适当调整),以适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实际情况,促使地方因地制宜地通过房地产税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房地产市场。

(四)适时修正税法

各项税法都应当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适时修正,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暂行条例“暂行”十几年以至几十年的状况应当彻底改变。

(五)加强税收征管

上一篇:自然保护区条例范文 下一篇:基金会管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