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范文

时间:2023-02-26 19:51:41

法律知识

法律知识范文第1篇

一般自首成立的要件有二: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一,自动投案,指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法院投案。注意,特殊情况下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3,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5,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6,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7,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关于特殊自首的问题,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这是特殊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还要注意的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法律知识范文第2篇

教学活动应该是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而不是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一节课来说,可能包含了讲授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但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样要求协调统一,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而不能为了形式而追求多样,才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最佳效果是多种教法的和谐统一,这样才会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姿多彩而又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一、传统讲授法

讲授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法律培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效率。讲授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员得到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讲授式教学法面对全体法学员开展授课,必要时候配之以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讲授容量大;讲授式教学法有利于学员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宏观知识体系。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有其弊端的,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员之间没有对话,缺少交流,教师与学员是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讲授的内容往往有远离学员生活经验,脱离工作现实的现象。尤其是一些教师对教法运用不够灵活,更使得这样的教学呆板、没有吸引力。

二、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又称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是培训教师选择和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现实的书面材料,指导学员进行分析、讨论,要求学员归纳现象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例如在讲授依法行政的时候,我们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听的已经是两耳生茧,但是这个方面是不是做的很好了,我们必须让他们看到触目惊心的案例,并用以说明。在讲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用到了当时在全国发生的一起很典型的案例:“陕西国土厅否了法院判决导致矿权纠纷矛盾激化”的案例。7月17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波罗镇山东煤矿和波罗镇樊河村发生了群体性械斗,此事被当地称为“7•17事件”。这起看似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生效的判决,省国土资源厅召开“判决”性质的协调会,以会议决定否定生效的法院判决。纠纷最终导致矛盾激化,事态升级。当学员看到这样的案例,首先是意外、接下来是震惊。法制建设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日益稳健,在依法治国的理念的引导下,依法行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居然出了挑战法律尊严的事件。所以说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相关性、及时性、真实性等特点。这样的案例在教学中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而具有时效性。可见,案例教学是一种以解题为导向,注重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开放式培训方式。这种培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重在培养学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将知识传授与公务员能力建设较好地结合起来。但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既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又要求教师对现实中的问题保持高度敏感,不断地从生活实际中寻找适宜教学的案例。

三、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这一案例我们可以接着运用第三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此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辩论,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员的讨论发言可以不拘一格,但教师必须把握住讨论的进程并予以指导,及时将偏离主题的讨论引入正题,能对问题进行概括、总结。让学员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贯通学识、互相启发,提出问题、回应问题、讨论问题,以达到对知识的清晰认识、准确把握,从而提高能力。讨论是一个多种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相互批判、商榷、博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揭露真理的过程,是真理性知识浮出水面的过程。讨论式教学可以有效地避免教与学的断裂,防止学员的学习惰性。顾名思义,讨论式教学之核心在于讨论,或者研讨,这是因为,讨论对于真理的形成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锻炼思维最好的方式。真理的认识和发现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因此一定需要有不同的或者相反的意见参与,而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则是始于老师的讲授、止于老师的讲授,(所导致的结果便经常是,学员的学习始于课堂、止于课堂)。从授课的内容到授课的形式都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便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学员的思维容易无形中被教师给定的框架所圈定,这会导致思维定势和思维惰性。

四、现场模拟教学法

法律知识范文第3篇

题目有两重含义:1、法学必须面对中国,解决中国问题。2、必须直面中国的法学问题。

2003年是中国法律人难忘的一年,法律人特别光荣(特别是在孙志刚事件和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上),但也有尴尬、困惑和羞辱。如:最高院有关奸淫引发的讨论,非典疫情引发的信息公开紧急状态以及问责政府的讨论,宪法第四次修改的讨论,孙大午案(非法集资的问题)、李慧娟案(法官司法审查)等。最让人关注的是孙志刚事件和刘涌案,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但有些问题暴露出来了,有些问题在讨论中并未提出来。我试图从另外一些角度把隐含的问题重新提出来:

首先,谈孙志刚案和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由这一事件引发制度的变革,反映了转型时期许多深层次问题。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法律人在这其中似乎塑造了辉煌,表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对制度尤其是制度的关切。但其中有一些问题。孙志刚事件和废除收容遣送是两个事件。孙志刚事件根子并不在收容遣送制度,只是收容人员干了收容制度不允许的事情。有人说收容制度是恶法,但这是安不上的,收容制度未指示他们干坏事,也不阻挠对肇事者的定罪。但也不是说与收容制度无关。那么关系如何判定:法律上有“最近因"原则:一个事件发生会有很多原因。马加爵杀人是社会造成的?看似深刻实则肤浅。将罪责归于社会是为打死人解脱,个人应当负责。再一个例子: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孩子上学,结果孩子发生意外,学校肯定有一定责任,但是否要因此而废除学校呢?警察打死人也是常有的,是否因此废除警察制度?因为官员贪污就要废除宪法?事实上没有哪个制度可以防止坏人干坏事。贺卫方:“这不是制度的初衷",上书的三博士和五学者都关注了制度因素,称该法为“恶法",这就与立法意图发生矛盾。他们的目的是寻求制度建设,不仅要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际上要建立违宪审查制度。问题是关心制度首先要解决实际问题,对制度的重视背后是对具体制度的漠视。三博士“我们未提孙志刚案一字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要转向违宪审查。三博士之一说“正如美国大法官马歇尔在马伯利诉麦迪逊案件中所说",对美利坚合众国有深远意义的,但未必对中国有意义,问题的重要性是因人、因国而异的,这里的逻辑是混乱的,他们追求制度的时候却忘记了最根本的是解决现实问题。大家都讲社会正义,当和他没有利害时都关心社会正义,当有利益关系时可能不讲正义。理想主义者是将现实作为工具,是面对理想还是面对现实。法律人一定要对部门法熟悉。收容遣送最初是与户籍制度相联系、作为救济措施来存在,在1982年讲民主法制的时候急忙将其制度化,当时不构成问题。1992年以后问题出来了,尽管1985年也有修改,典型的是身份证制度;2002年又再次修改,将年龄下调,但为时已晚。进城工、流动人口确实带来问题,要求解决。出现“三无人员",于是该制度发生变化:收容人员数量、构成都发生变化,与福利脱离,变成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有的变成控制外地人口进城的地方保护主义工具。同时收遣费成制度性做法,到此时,制度已彻底败坏。制度的正当性是由社会变迁决定的。

刚才我是法律社会学、制度经济学分析。但孙志刚事件大量是分析,宏大话语,遮蔽了制度存废当中的一系列技术性甚至战略性问题,如乞讨权问题。经济学家徐向阳:“无法合理确定救助对象、标准和时间等。"鸵鸟的政策是行不通的,出现了更多问题:各大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率明显增加、乞丐强行索要现象普遍等。与此同时,各地救助站几乎无人愿接受救助。后长沙提倡市民不去救助乞丐,苏州出现禁讨区。制度变迁应找到制度替代,法律人应该理解社会复杂性。违宪审查确重要,但是否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呢?可能作为法官谋取私利的工具。道德话语、情感分析能否取代具体问题的理性分析。制度真的是法律人创造的吗,法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改变社会,究竟是社会塑造法律还是法律塑造社会?

辉煌仅仅是片刻,到刘涌案,法律人自己分裂了。法律人与民众在基本问题上的看法公开冲突了,例如对于废除死刑的看法。霍姆斯:“法律反映人们基本的情感"。要设身处地的想问题。死刑该不该废?程序正义应将重心放在程序上还是正义上?你也应该关心一下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偏偏刘涌案中法律人的解说就不灵光?一个法律的全部合法性最终在于老百姓的认可;制度的采纳,最终取决于老百姓。美国的证据排除规则很重要,但非法证据一定要完全排除吗?我们刑诉制度是有缺陷的,往往受害人看不到救济,证据排除在美国也是有选择的,如奸淫问题上的严格责任,是我们所不能引进的。

在老百姓看来,死刑与死缓是不一样的。法律的概念体系与老百姓的概念体系是有区别的。再如缓刑,老百姓认为就是逍遥法外。如秋菊打官司中,可以打人但不能骂断子绝孙,可以踢他但不能往那地方踢。要理解老百姓的话语,老百姓可能错,法律人也可能错,要真正的自由主义,就要允许申辩,不要总是以启蒙来暗示自己的正确。法律人不能总以米兰达、辛普森的尺子衡量中国,为什么你不能跟着老百姓走?要让民众看到好处。

有些网民在网上说:“我们不反对程序正义,但为什么从刘涌开始",对老百姓来说,这个问题太重要,他们就是要找一个让自己信服的说法。声称程序对所有人有同样意义,但生活中真的如此吗?老百姓的谩骂不也是以他们的方式为权利而斗争吗?中国法律人的知识更多从书本上来,他们对理念坚定,对民意摇摆,在孙志刚案上站在民意一边,而刘涌案则相反,你必须给个说法!列举不能证明什么东西,引证外国人学说不就是因为是外国人说的嘛,要更注意引证我们自己的情感,我们的感受;他们自称讲信仰,隐含着他们不讲道理!启蒙和信仰本身是矛盾的。

刘涌案中最严重的问题都在法律人身上。田文昌自称最反对行政干预,却在该案中给诸多领导写过许多信!……先定后审的情况都反映司法的不独立,不是说法律人不能提意见,但专家意见只是陪审团意见,不是法官有可能忽视的问题,不需要专家意见,这样做只是为法官拿专家作挡箭牌提供可能。法官主动放弃司法独立,主要是中央干预、舆论干预,输家是整个法律系统。

我能够理解甚至宽容中国法官的处境,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不是问题,他们亟待解决。

如果二十年前刘涌案能引起这么多变迁吗?社会变迁、时空变迁,更要用中国自己的视角审视问题。我们目前经历的这场变革只有春秋战国时期可比拟: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政治上从血缘到地缘,从分封到郡县制,形成封建国家;文化上也是礼崩乐坏、百家争鸣,文化与意识形态重建的时代。我们现在经济迅速增长,信息激增,人员流动带来社会的陌生化和匿名化,产生巨大变迁,民族国家想象共同体产生,对国家有认同。为什么骂中国国奥而不是骂马来西亚,这里有一个想象共同体,因为我们认同它。民族国家为主体构成的国际秩序,文化的日益普及和传媒的日益发达,政党体制以及从上到下官僚为主的科层制,这些都表明中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传统社会信用体制的崩溃,学生考试作弊,官员腐败。学术腐败,对政府官员普遍的不信任,包二奶,宰熟以及对农民工的社会性的歧视;各种思潮、流行和尝试:快餐文化、痞子文化、大话西游等等。一切都被重估,如尼采所说“重估一切价值"。因此“忠厚是无用的别名",同性恋出现了。一切都是社会变迁的反映,文化上更是彻底,现在谁能用仁义礼智信写一篇文章?这个转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堪称空前绝后,要回应这个挑战,不是由法律人来独力完成的,应由民族完成。

要扎根于我们的时代,不要总谈五十年以后的,我们的答案是要在这个时空中作出的,我们一定要避免当留声机和肉喇叭。所有法律问题都必定是地方性问题,当代中国已与世界紧密联系,要在世界背景下研究问题。要在中国的现状考虑问题,就不得不考虑农民问题,中国的农民毕竟占了整个人口的61%以上。因此送法下乡的成本加大,历史的必然、时代的潮流湮灭不了这样的问题,如法学院作弊的程序正义之辨,这就是中国的法治问题。

这些问题仅仅依靠纯粹法条主义很难解决实际,不是简单照搬西方,不是简单的制度化演绎。我们要理解“空前"的含义,要求我们有更多的创造、想象;要求具体、认真论证而不是概念的法治;不是附带的研究法律问题;不是为映证某个理论的实践材料,我们必须生活在生活之中。必须借助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工具和发现,而不是空谈“法学是人类古老的学科",多学科的知识方法不是因其新,而是它能否解决问题(举迁徙自由为例)。

这种空前,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机会,我们是有幸的,可能做出某些发现。空前使任何前人表述都不足以解决现实问题。法治实际是一个没有目的地的过程,永远只有前方的跋涉。

有一个类似的比喻:热闹的婚礼不过是婚姻的开始,真正的婚姻是长期的、平凡的、历经艰难的过程,婚姻只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始,这种理解可以使人们更好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其中隐含了中国法治的另外一种复杂性,也会遇到两难,所以现代的法治只是现代生活方式而已。我们要依据现代规则而活着,在时间的流逝当中塑造我们每一个人,进而重新塑造整个民族。这就是信仰法治的经验状态,因此我们一定要重新理解法律的空前性和中国社会变革的空前性,就像中世纪骑士决斗时扔下的白手套一样(象征挑战),这是时代和社会给我们的白手套!谢谢!

范愉教授点评:

我的学术立场和方法与苏力接近,最近也完成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中国法律职业与共同体的问题,也是以刘涌案为依托的,结论是:大家对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期待在以往法学家眼里是难以实现的,没有达到广泛认同,不可能照搬西方法律职业在整个社会和法治中的作用;同时中国的法律共同体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共同体,基本上为社会所批判,所以期待它完成整个法治的进程包括司法独立是有点过高了,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确,法学家的位置应该摆正。

由我做这次评论可能不大合适,应由观点不同的人来进行;朱的后半部分有点像他自己所反对的那种宏大叙事,他自己也说:‘正如尼采所言’……这并不是批判,只是反映了法学家的一个定势,不自觉地要找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暴露出他的破绽,下面几个仅供大家参考。

首先,他时不时地用一些标签的话语来描述我们的社会,如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这些描述类似于从身份到契约的表达,可能有非常重要的规律性价值,但也有着不完善、不准确、不能涵盖所有内容的地方。在新的社会发展中会形成新的社会结构,很可能形成新的熟人结构,匿名化会使消息传递和人们的情感沟通便捷化。

另外苏力提到了“空前",但又说到社会的特定性和固有的文化,那么这种特定性为什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呢,如果没有具体的分析的话,仍然不能得知到底这种变革会给我们的社会和民众带来什么,所以我的结论是:应回到具体制度、具体问题的分析上。

苏力回应:

“正如"的两种用法是不一样的,谈的是具体事件,我们的时代和尼采的时代有共相似性的,而孙志刚事件和马伯利诉麦迪逊却没有相似性。

“熟人和陌生人"不是指真正的熟人和陌生人,而是指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是按陌生人的规则办事,所讲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规则。我也不是讲中国现已完全进入陌生人社会,至少农村还是熟人社会。但更少依赖熟人奋斗,求助的资源不同,我是从这个角度来用这两个概念,是一个分析概念。

为什么谈宏大?法学要放在一种语境中理解,不放在社会变迁中,就看不到刘涌案、孙志刚事件的变化,意义是在语境中产生。我们感受到的是时代促进理论的变迁,即使谈宏大,我也是谈细节,从经验、感观中让人感受到这种变迁。我希望让大家切身感受这种变迁,让宏大概念经验化,让人感受,而细小的东西也必须与宏大问题联系起来。

范愉教授:我给大家提供了展示苏力学术魅力的机会。

提问环节:

??有两点我们可以共享。刚刚谈到宏大话语,苏力无宏大话语我们不会去看他的作品;另外关于违宪审查,胡锦光评论说三博士是无理取闹,制度不应如此建立,应该穷尽救济手段才能运用宪法。两个问题:苏力老师主张知识分子要对流行观点进行批驳,但你所批驳的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也是有假想敌的,只是假想敌不一样。另一个是死刑存废问题。

苏力:死刑出错的问题不是废除的理由,现在实际上是基于人道的理由来废除死刑,有可疑的地方,应慎重,但不是废除的理由。

??苏力:关于南都案,有些问题不能总往政治上靠。

??有人认为政法委的存在违宪,你认为其存在是否有合法依据,其存在是不是中国法治的障隘?

苏力:我并不这么认为,不能说宪法上没写就无合法性,关键要看在社会中的作用,要用宽容的心理对待新事物。中国现在处于从训政到的过程当中,是政治结构而不具规范意义。政法委确实有问题,但批评政法委者是否真的了解政法委。原则不是讨论问题的出发点,而是其结论,所以要进行研究和调查。

??提到建立自己的理论内壳,中国传统理论是实行“边走边唱"。但思想观点有总括性,您能否把自己的观点简要概括?

苏力:我不想为了理论而理论,而是针对问题出发,我希望在探索过程中寻找,但我还是有一贯性的:我分析思路一贯,语言风格一贯,注意细节、喜欢理论、喜欢多视角,在别人研究过的领域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对我影响较大的有:1、马克思、对我影响较大,历史唯物主义还是我的始终观点,这也是费孝通观点;2、韦伯,对现代化的悲观情绪;3、尼采、霍姆斯、波斯纳对我影响较大;4、中国对我影响较大的是费孝通先生。

??您的演讲像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我的问题是:非法证据排除为何首先发生在刘涌身上,我了解审讯中确实出现违法采证的情况,这样是否教育意义更大?到底是启蒙还是革命,是一揽子解决问题还是一个个解决?从刘涌开始不是更有教育意义吗?

苏力:这样可能让人民对法律失去信心。如果没有刘涌花几百万,十个刘涌都被毙了,如何取信于民?即使老百姓看法错了,但他们有权利错,我们要耐心等待他们接受,这是中国政治和法律全部合法性所在。

??如何看待司法解释的造法性,在法治上如何面对?

苏力:司法解释和重要,但容易太过。如关于奸淫罪,解释说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未满14岁,而对方自愿,则不定该罪。这实际上混淆了立法性事实和司法性事实。什么叫立法性事实?公民必须满18岁才有公民权,不同于司法性事实,最高法院经常混淆两者,如齐玉苓案。所有问题都可归结为宪法,防止以名义摧毁法治。正如美国的“穷尽原则":宪法是最后遇到,而非首先提出,不能光看善良意图,这是中国法学中缺少经验层面的东西。

??法科学生存在法律信仰缺乏,这是法学教育的最大障隘,有何看法和解决办法?

苏力:信仰和怀疑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怀疑恰恰是信仰的表现。真正的不信仰是无动于衷,提出问题也是信仰,信仰是过程。

??如何看待本土化和全球化问题

苏力:我不关心本土化还是全球化,而关注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能否使人信服,能否是中国富强。

??中国从训政到有什么具体问题,从台湾方面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

苏力:我不太清楚,但我相信中国可以从台湾汲取经验和教训。

??能否对我的学习和研究如何落实到实际提供一些建议?

苏力:找到一本自己真正信仰的好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科学是什么》,它对我的法学研究影响最大,让我重新理解了法学;还有一本是《乡土中国》,能真正理解当今中国法治的问题。

??中国民主化对外国制度的移植

苏力:许多欧洲国家试图引进美国司法制度,但都不成功,对民主问题要从经验上研究,千万不要相信现在的答案是终极真理。

??法律的合法性必须基于社会的认可,问题是如果确定社会标准应由谁来确定,对刘涌案来说,你认为你和你的观点一定代表民意吗?

苏力:我不认为我一定代表老百姓的民意,尤其在边缘问题,其实我不认为任何人可以代表民意,我是基于常识,如果没有常识则没有法律。“道可道,非常道",理解中国社会必须理解你自己,反思一下,理论很可能出问题。不要追求真理,真理在竞争中产生,出错了,不要急,大家迟早会知道什么是对的,我不想做真理的代言人。谢谢!

法律知识范文第4篇

债权—债务关系是人类社会最久远、最基础、最活跃的一对经济关系。人们熙来攘往,大千世界,色彩纷呈,这种基础性的债权——债务关系,再叠加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会使得“借债——还贷”模式复杂化。债务人可以向多个债权人借贷,但是,借贷的时间有早晚,债务人对多个债权人有不同的亲疏远近的关系,对债务人来说,债权人有可能是亲朋好友,也可能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面之交,因此,债权人对债务人到期还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当债务人向多个债权人借贷时,有的债权人希望还贷有保证,有的债权人对于还贷有时间要求,有的债权人对于还贷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有的债权人被借的款项数额巨大,有的债权人只有小额的债权……,因此债权人的地位、心态、对还贷的影响力等等是不一样的。但是一般来说,债权人希望债务人守诺,换句话说,债权人希望债务人在还贷期限内清偿债务。市场经济的一个基石,即契约与信用,由此而生。

“借债——还贷”模式,不论是在“私力救济”还是在公权(法庭)干预下,形式都是丰富多样的。当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有借贷时,债权人之间时时会对还贷的数额、方式、时间发生分歧。有的债权人会对债务人还贷的前景抱有希望,有的债权人对于债务人不能还债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债权人对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应采取何种清算手段会有不同意见;当公权(法庭)介入时也会考虑债务人不能到期还债带来的公共利益、公共资源损失,因此对债务人进行拯救或者重组的方式就成为与清算相对应的选择方式之一。

上述这种“借债——还贷”模式逐渐演变成有关我们今天称之为“破产法”的有关规则。在英文中,bankrupt和insolvency都有“破产”之意。从词源上讲,bankrupt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rotta”(也有学者认为英语中的“bankrupt”一词源于拉丁语的Falletux,语意为失败。banca意为“板凳”,rotta意为“砸烂”。)在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城市中,银铺老板都在门外有自己的板凳,如果某一商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按照商业习惯,他的板凳就会被债权人砸烂,从而表明银铺老板不愿再给其放贷。在英国历史上,bankrupt与insolvency的使用是有区别的。1571至1861年间,英国实行商人破产主义,对不能清偿债务的商人,使用bankrupt,含有惩罚和蔑视之意;而对其他诸如医生、神职人员、地主、律师等士绅,则使用insolvency,该词没有贬义的味道。《牛津法律指南》对bankrupt的解释是指具有完整还债程序或制度下的破产,对insolvency的解释是指无力偿还全部债务的状态,无力偿还债务本身并无法律后果。英国1986年以前的破产立法称为“BankruptAct”,1986年改称为“InsolvencyLaw”(该法在香港被译作无力偿债法),立法用语的变化,反映了破产法救助债务人特别是拯救陷入困境的企业的新任务。德国1994年以前的破产法用的也是“Konkurs(bank-rupt)”一词,而1994年的新破产法则改用“Insolvenz(Insol-vency)”。另外,由于社会文化和法律历史发展的不同,在不同国家bankrupt和insolvency也会有不同的用法,例如在澳大利亚,自然人破产程序与公司破产程序有着各自不同的的发展历程,前者被称为“bankrupt”,后者被称为“insolvency”。

“破产”用语的这些差别,在我国是不存在的。有的学者认为“破产”指的就是债务人法人实体的死亡,有的认为指的就是债务人的清算。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破产”仅仅指的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这样一种事实状态,而在现实社会当中,对于这种事实状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大体上说,债务人破产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法庭外和法庭内两个方式。法庭外的方式是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的原则的妥协、谈判、让步达成偿债、清算、延迟或豁免债务等协议,而法庭内的方式则往往对债务人破产这种事实采取清算或重整的程序(少数国家还保留和解程序)。

我们看到,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对债权债务关系处理方式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和文明化,一旦涉及利益冲突和债权人之间对利益分配产生纠纷,他们更多选择的是法律机制来定纷止争。同时我们还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文明进展,随着现代商业社会资本流动性的加速,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与债务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破产法这样的集体清偿机制来文明而不失强制地“摆平”各方利益,同时,为最大程度地保护破产中各方存在的商业利益,对破产法的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上述理由,我们可以这样给现代破产法下一个定义,即破产法指的是当债务人不能或者有可能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在司法程序的框架下、在债权人之间公平清偿债务或者是重组债务的一个文明的、有秩序的、追求效率的商业安排。

法律知识范文第5篇

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证据法方面的问题是我们比较容易发现的。嫌疑人抓获后,如果缺少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人证物证,那么,嫌疑人自己的口供就成为唯一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了(尽管我国法律规定不能仅仅靠口供定罪,但口供仍然是重要证据,而且通过口供往往还可以获取其他证据)。我们知道,任何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是过去时态,许多犯罪者又十分周密地对真相加以掩盖,杀人者毁尸灭迹,越货者移赃无痕,更有一些作案者制造假象,移花接木地把侦查人员的视线引向无辜者,使得侦查成为极其艰难的任务。还有的犯罪人,只要不是犯罪时被当场抓获,便抱着侥幸心理,能不招则不招,令侦查人员无计可施。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嫌疑人乖乖地招出犯罪事实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利用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弱点,让他在抗拒不招与为此而付出更惨重代价之间作出选择。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刑之下,要啥有啥。当一个人被折磨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时,侦查者所希望的口供便容易得到了。于是,案件告破,办案人员为之欣庆不已。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过分重视口供的证据法可能会起到鼓励和怂恿刑讯逼供的效果。

钱锺书先生在谴责刑讯逼供时曾引用古罗马人巧妙的说法:“严刑之下,能忍痛者不吐实,不能忍痛者吐不实。”其实,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很多情况下,通过刑讯,的确可以使某些真正的犯罪人由于不能忍痛而吐实。因此,刑讯逼供之所以必须加以摈弃的合理依据,并不在于它对案件的调查不能提供帮助,而在于它破坏了民主制度下政府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基础,即政府不仅应当追诉和惩罚犯罪,以保障和平的社会秩序,而且追诉和惩罚犯罪的过程也必须合乎法律。如果以违法的方式行使权力,那么便是在既有的罪恶之上增添了新的罪恶,并且,与任何个人的犯罪相比,行使政府权力者的犯罪都是一种更加严重的犯罪。用刑讯逼供的手段追诉犯罪,即使在某些案件的侦破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与政府人员犯罪所带来的负效应比起来,恐怕只能算是“赢了猫儿赔了牛”。

不仅如此,法律明文规定的禁令不能得到有效的遵循,“不打如何肯招”式的审讯哲学的流行,更表明我们这个社会中人的尊严经常受到侵犯的可怕事实,表明人道主义精神在我们这里的匮乏。一个人,即使是触犯了刑律的人,他的人格和尊严是应当受到保护的。如果一个被带到“局子”里的人,总是难免劈头盖脸的“一百杀威棒”,接着便是如湖北郧县公安局的警察们所做的那样,让嫌疑人戴“大背铐”,“用木棒打,用脚踢”,“拽头发、打耳光、敲鼻梁”,“长达60小时不让吃饭、不让睡觉、不让喝水”,如此对自己的同类肆虐,刑讯者的心灵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按照孟子的说法,没有恻隐之心者便与禽兽不远了,可是你几时见过虎豹豺狼对待它们的同类像郧县的警察们对待张明波这般凶残?

法律知识范文第6篇

民事错诉本身只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相关的诉讼资源被毫无必要的浪费;二是被错诉人被迫陷入诉讼之中而为此付出毫无必要的金钱和精力。两者都同司法价值和目的相悖。

尤其对被错诉人而言,民事错诉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首先在行为上,错诉人实施了错误的诉讼行为;其次,该错误的诉讼行为给无辜被告造成了误工、律师费等有形财产损失以及名誉、商誉等无形损害;再次,错诉人的错误诉讼行为和无辜被告的损失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公平原则出发,错诉人应当补偿无辜错诉对象的损失,承担错诉所造成的责任。

目前民事错诉行为责任的追究方式,是通过反诉或者另行解决的。此两种方式在对无辜被告的保护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首先是反诉,一方面在诉讼过程中根本无法确认是否存在错诉,被告无法举证;另一方面在诉讼过程中,无辜被告的损失多少尚处于不确定状态,被告无法明确反诉要求。其次是另行,这时原无辜被告需要再次投入大量的诉讼成本。

因此基于以上原因,民事错诉行为的责任追究可在法院的裁判文书中确认,并直接在本案裁判中要求错诉人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作为错诉责任的补偿。当然,相应对责任的认定,也应参考错诉人的主观恶意。对于错诉人主观无恶意而被错诉人自身也有过错的,应当适当减免错诉人的责任。

确认追究民事错诉行为责任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作用。

首先,可以切实保护被错诉人的合法权益。被错诉人本身的性质使其原本与诉讼毫无关系,但其一旦成为被告,就必须努力维护自身清白。同时,即使其完全胜诉,也需要承担本来不应当付出的费用。因此,可以说,成为被告本身就使被错诉人权益受到了侵害,公平在此其实已经丧失。确认追究错诉责任,就能使被错诉人的损失得到第一时间的充分的补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诉前状态,保护被错诉人的合法权益。

其次,可以防止诉权的滥用,促使人谨慎诉讼。从目前的法律规范的规定看,错诉行为并不存在责任的追究。诉讼时,为了避免遗漏被告从而避免案件被驳回或无法执行的情况,人在时,当然选择多诉甚至错诉,越多被告越好。确认追究错诉行为责任,使错诉人需要承担责任,原告诉权的行使也越加谨慎,有效避免损人利己的滥诉行为的发生。

法律知识范文第7篇

提单在寄送过程中丢失可能有数种情况:(1)在出口商控制下丢失;(2)出口商将单据送交开证行后,在开证行丢失;(3)开证行交单据交由快递公司后丢失;(4)快递公司送达议付行后丢失;(5)议付行送交收货人后丢失。

在(1)和(5)两种情况下,应分别由出口商和进口商自负其责;在(2)和(4)两种情况下,则应由开证行或议付行负责;问题是丢失往往发生于第(3)种情况,依现行有效的邮政法规,邮政部门仅承担十分有限的责任。

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释。在CIF、CFR和FOB条件下,卖方均必须自负费用毫不迟延地向买方提供运输单据。据此推论,单据丢失的风险一般应由卖方承担。

承运人为确保自身的权益要求收货人在无正本提单的情况下担保提货;且要求由银行提供担保。若考虑到资金滞压,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以解决:

(1)及时通知有关船公司及其。在此种情况下,船公司及其负有谨慎处理的义务,不能再仅凭提单持有人持有正本提单即放行货物,而应要求提货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取得提单是善意的。例如,背书是否连续?符合要求?是否支付了合理对价?承运人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将提单项下货物提存,解除对货物的责任。

(2)及时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一则可以确保提单项下权益不受侵犯;二则可以解决保证金长期滞压的问题。因为一旦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在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均属无效。公示催告程序的法律费用较低,律师费也较低。国外应当也有此种程序,催告期满(一般为60天)即可申请法院作出除权判决。

(3)一般而言,单据丢失不应影响压港,因为收货人有义务收货并不能据此拒绝卸货;承运人同样不能以收货人无正本提单为由拒绝卸货,尽管其有权拒绝放行货物。

(4)邮政快递公司应负何种责任,目前的法规赋予其几近免责的待遇;是否可以通过投保邮政快递风险保险来转嫁损失,目前保险公司似乎倘未开展此项保险。

法律知识范文第8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谁?(人民)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民主集中制)

4、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谁所有?(集体所有)宅基地、自留山属于谁所有?(集体所有)

5、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什么?(五星红旗)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什么?(义勇军进行曲)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哪里?(北京)

9、

几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18周岁,具有完全民主行为能力)

10、

公民下落不明满几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人为失踪人?(两年)

11、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两年)

12、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

周岁,女不得早于

周岁。(男22周岁,女20周岁)

13、

子女对父母有什么义务?(赡养)

14、

父母对子女有什么义务?(抚养教育)

15、

县级法律援助工作由哪个部门监督管理?(县司法局)

16、

国家根本大法是哪部法?(宪法)

17、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几年?(三年)

18、

新中国最早颁布的宪法是哪一年?(1954年)

19、

夫妻双方有什么义务?(计划生育)

20、

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应当给予处罚,是对还是错?(错)

21、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汉族公民担任,这种说法对吗?(错,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22、

人民法院是什么机关?(国家的审判机关)

23、

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机关?(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红旗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25、

我国的婚姻制度是什么?(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

26、

犯罪时候不满

周岁的人和审判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十八周岁)

27、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哪个机关进行?(公安机关)

28、

公安机关逮捕人的时候,必须出示什么证件?(逮捕证)

29、

近亲属是指哪些?(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30、

死刑由哪级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

31、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

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赡养费)

32、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

转为非耕地。(耕地)

3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规定,农村村民宅基地实行什么规定?(一户一宅)

34、

法律知识范文第9篇

“法”拉丁文jus,法文droit,德文Recht,俄文право,都兼有“公平”、“正义”的含义。从“法”的词源看,虽都喻意公平和正义,但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法所体现的,只能是不同统治阶级的公平、正义观。

法律的概念

法律:这里是指狭义的法律,即由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基本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法律,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基本法律”的层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宪法》第67条)。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类的文件,也视为狭义的法律。

广义的法律是指法的整体,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及其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规章)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三权分立的国家,由行政机关为执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仅对该行政机关之公务员有拘束力,除法规命令外,原则上行政机关所制订之行政规则对于人民均不发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权利之法律必须由人民所选举之立法机关制定之(即后者)。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一八四〇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

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人剥削人的制度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实质上即无产阶级,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增强了国防。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农业生产显著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广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特点

指创作诗文所依据的格式和规律。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上》:“近体之攻,务先法律。”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闲出其所为文章示余,《诗》《书》之英,屈宋之华,其度凝然,其气勃然,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其文章颇有法律,诗则纵横排宕,不尚纤巧织组之习。”

指道行戒律。元吴昌龄《张天师》第四折:“岂不知张真人法律精严,早仗剑都驱在五雷坛内,一个个供下状吐出真情。”法,也称法律(就广义而言),是由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宪法、法律(就狭义而言)、法令、行政法规、条例、规章、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法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法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它以规定人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是阶级社会有的社会现象,它伴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也会随着阶级、阶级斗争的消亡而自行消亡.

古代原始公社制度的解体和法的产生是同时进行的,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据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解释:"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法,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从水,取其平,即法平如水,也就是公平的意思.在西方不少民族的语言中,"法"的词义,也都兼有"公平""正义"的含义.然而,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法所体现的只能是不同统治阶级的公平、正义观.社会主义的法,是从具有阶级性的社会规范向反映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意志、维护全社会共同利益的社会规范过渡的法.它除了具有调整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关系的功能外,还对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法律思想特点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一、柏拉图的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生于雅典的一个贵族之家。他的父母都是名门望族的后裔,母亲更是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梭伦的后代。由于出身高贵,自幼即受到良好的教育。从20岁起受教于苏格拉底,从事哲学学习和研究。曾一度渴望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但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使他放弃了从事政治的愿望。后流亡国外,40岁后回雅典并创立了“阿卡德米学园”。在学园中,柏拉图一边讲学,培养人才;一边著述,宣讲其哲学和政治哲学,前后达41年之久。该学园在历史上延续了900年,是全希腊文化知识的中心。

柏拉图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保留下完整著作的思想家,前后共著对话25篇。有关政治法律理论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即《理想国》(成于壮年)、《政治家篇》(成于中晚年)、《法律篇》(绝笔)。一般说来,《理想国》代表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主要理想,而《法律篇》则是面对现实所写成的有关法治的著作。

二、正义论与人治论

(一)正义之国与人的类型

柏拉图的哲学基础是理念与现实的区分,在柏拉图看来,世界由“理念世界”和“摹本世界”两部分组成。理念是精神的,是第一性的,尽管它是无形的,但它是万物的根源,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而摹本世界,则是有形的,虚假的,变化不定的,只能算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人由于分享理念程度的不同,相应地便分别具有了金、银、铜铁的三种不同的性质,人也就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品质:

金哲学家智慧

银勇士勇敢

铜铁生产劳动者节制

然而,节制的品质不仅应当为生产劳动者所拥有,也应当成为所有三种人的品质,因为一个国家必须保持和谐协调,只有当人们各尽其职、各守其位时,国家才可能产生“正义”的品德,成为正义之国。当个人的三种品质(欲望、激情和理智)在个体中协调运行秩序井然时,个人就成了正义之人。这意味着理性支配欲望,精神支配肉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拉图所说的正义就是一种道德正义。

(二)法律与正义的关系

在柏拉图看来,一个人品性中,都具有“较善”和“较恶”两部分。如果较善的那部分占优势,就控制住“较恶”的那部分,他就成为自己的主人;如果他接受不良的教育,或者受坏人的薰染,他便成为“自己的奴隶”。当恶性膨胀时,就只好服从外在的权威,这个外在权威就是法律。

对于柏拉图来说,法律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它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完全相同。法律正义是“诉讼正义”,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后果或判决。因此,法律正义是为道德正义服务的。

(三)哲学王与人治

柏拉图认为,哲学王通过知识进行统治,比法律统治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法律远不如和哲学家的智慧相比。因为:(1)哲学家所掌握的是一种真理,它比国家机关所制定的法律要高明得多;(2)“法律者强者之所好”,而现实中的法律并不必然体现正义,而恶法并非真正的法律;(3)法律是刻板和固定的,而政治本身是柔性的。而哲学家的知识可以随机应变;(4)一切社会都需要和谐,而这只有哲学家通过智慧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三、法制论:立法与守法思想

(一)立法过程论

在柏拉图看来,立法是一个“清刷”的过程,即必须对原来的旧制度和人们的品质清洗一番,方能制定出新的法律。在立法时,先应当确定宪法大纲,然后是制定法律和规章。柏拉图重视成文法,而认为习惯是来源于普通人的习俗。

(二)立法原则论

根本的原则是依照公正的理念制定法律,并应依全体人民的幸福为依据。就立法的重点而言,着重于培养公民的法律精神。

(三)守法论

柏拉图从历史的角度追溯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家形成于契约。而契约的核心就是对法律的遵守,这就意味着,只有守法的美德才是符合国家的本性的。[1]

柏拉图认为,对于有意志的公民来讲,法律的统治并不具有强迫性,而是体现了国家的良善愿望。他认为:“如果法律能完全导致至善或至少是能部分地达到这样的目的,这些法律我们都应该执行。”对公民的教育也是要引导他们执行和遵守法律;法律必须拥有权威,国家官员的权力必须受到约束,所谓良法须由良吏来执。

四、柏拉图法律思想的主要评价

第一,法治主义思想是西方法律传统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对西方近代法治主义的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罗马法的重要思想基础;

第二,概括了古希腊政治哲学的精髓:最好的政治是难以实现的,而防止最坏的政治是可能的,这就是,必须运用至高无上的法律进行统治。

第三,关于“混合政体”的研究以及“分权原则”的论述,被学者誉为三权分立的原型。

第四,集体主义方法论也开创了后世以集体为单位研究国家、法律学说的先河,在柏拉图的理念中,个人只是城邦的工具和手段,并无独立存在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大家,曾师从柏拉图。其代表著作是《政治学》和《雅典政制》(研究158个国家城邦政治制度的总结之一),此外,《伦理学》中也有大量的法律思想资料。国内苗力田教授主编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有十卷之多。

二、法律正义论

(一)正义的内涵与分类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以正义为基础,由这种正义衍生出法律,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正义和不正义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能否服从纪律;二是指一个人所取得的东西是否他应当得到的。正义又可分为“普遍的正义”和“个别的正义”两种。其中“个别的正义”又分为“分配的正义”和“平均的正义”两种。“分配的正义”就是求得比例的平等,这种正义是从人的不平等性出发的,而这种不平等性是自然造成的,是固定不变的。至于“平均的正义”就是指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这种正义是以人的等价性为依据,使相互利益等同。

(二)法律正义论的延伸:平等与中庸

1.平等。一是数量平等,即各人所得到的事物在数量和容量上与他人所得的相等;二是比值平等,即根据各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衡称的事物。政治权利的分配必须以人们对于构成城邦各要素的贡献的大小为依据,谁具有比他人较为优越的政治品德,谁在城邦实现良善生活的过程中善德行为最多,谁就应该在这个城邦中享受更多的利益。

2.中庸。所谓中庸是指不偏不颇,处于两个极端的中间。亚氏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中三种状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性。对于社会而言也是如此,社会分为极富者(常逞强放肆以致犯罪)、极贫者(往往懒散无赖易犯小罪)和中产阶级。唯有中产阶级是贫富两阶级矛盾的“最好的中性的仲裁者”。因此,中产阶级最适宜担任统治者和立法者。

(三)正义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是建立在正义基础之上的,由正义延伸出法律。正义的原则寓于实体法之中。自由正义导致了自然法的形成,而这成为国家制定实在法的依据。

三、法律的定义、作用、分类

(一)关于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政治上的正义,是世所公认的公正不偏的权衡标准,是理性的体现,又是一个合同式的契约。法律的特性包括:(1)公正性: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它对一切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平等的;(2)可变性,法律应该允许变革,当然这咱变革须要慎重;(3)必须遵守性。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人都必须遵守它。

(二)关于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和目的全在于为了城邦的“善业”,为了“善德”,为了追求“公共福利”,增进人类的道德。

(三)关于法律的分类

1.自然法与制定法。自然法是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以正义为基础的,是存在于社会的普遍原则,是反映“自然存在秩序”的法律;制定法即实在法,是由人制定的。自然法高于制定法;

2.基本法和非基本法。基本法实际上也就是宪法,它规定国家的治理形式,规定统治者的人数及产生的办法,规定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

3.良法与恶法。凡是正宗政体下制定的法律为良法;凡是在变态政体下制定的法律为恶法;

4.成文法和习惯法。习惯法即希腊城邦中长期存在的习俗或称礼仪。

四、法治主义理论

(一)法治的涵义

法治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就是说,所谓法治,即良法与守法的结合。

(二)法治的具体体现

1.立法方面:亚氏强调立法必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是反映中产阶级的利益;二是研究国家的情况;三是考虑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强教育;四是灵活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2.执法思想。国家执政人员要严格执行法律。法律有明确规定的,应严格依法执行;法律规定不同详的或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法律的原则来公正地处理和裁决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关键。国家必须加强对公民守法观念的培养和训练。

(三)法治的优越性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政的权利。

(四)法治缺陷的弥补

在法律有所不及的地方可以采取三种补救措施:以个人的权力或若干人联合组成的权力“作为补助”;对某些不完善的法律进行适当的变更;加强法律解释。主要是指法律的精神(法意)来对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和裁决。

五、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特点

第一,与柏拉图一样,均从伦理学入手来探讨理想的政治生活方式,由此开创了西方法哲学的理论传统,并在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实现;

第二,将法与政治合而为一进行研究,使法律社会学或者政治法律学的学科构造奠定了基本的原型;

第三,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分析问题的立足点是考察现实,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归纳法,即通过分析、比较,然后得出结论。所以有人称,柏拉图给予后人以更多的激情与理想,而亚氏则留下较成熟的体系与逻辑;

法律知识范文第10篇

20世纪中叶,哲学家试图用实证的方式描述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时,哲学发生了语言学的转向.很多哲学家试图通过人们之间的言语交流来探寻人类的思维模式和社会运行的逻辑.维特根斯坦是哲学语言学转向研究中的先驱者,他受到了逻辑学家费雷格的现代逻辑理论的启发,提出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人类社会人文的基础,他消解了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从而为哲学找到了新的方向[3].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导致了很多哲学的问题成为了语言学的问题.语言与思维、语言及其使用者、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哲学语言学转向后的研究重点,人类的个体特征得到了重视,并在政治、文化、法治等方面得到了表现[4].同时,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导致描述人类思维和探寻未知世界的逻辑方法也发生了从传统形式逻辑向语用逻辑的转变,这一转变很快就体现在法律理论上.哈贝马斯、阿列克西、佩雷尔曼、福柯、图尔敏等学者在遵从法律知识就是一种话语的观念下,以全新的法律推理模式对法律司法过程进行合理性分析.他们认为,法律的话语理论所隐含的充分具有语境依赖性的法律推理模式并不能被具有高度抽象及零语境特征的传统推理模式所充分反映,法律推理在本质上是充分体现了“人性”的会话过程.法哲学家在法律知识话语情形下对重构法律推理的过程作了具有开拓性的尝试.法哲学家主要从辩证法、修辞学、解释学、论辩术等角度重构了法律推理的过程,试图用更真实的视角描述法律推理的过程,使其更具人性化的特点.

二.法律会话推理的概念.随着法律语言学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法律问题.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以法律语言作为语料研究法律语言有别于日常语言的语法特点.其主要是以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司法过程中的法庭话语技巧问题,而对于如何用语言学方法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鲜有研究.即使如此,语言学家对于法律语言的探索仍然为法学学者推进司法进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法律会话推理的提出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它试图从实证的角度用话语分析的方法研究法律推理问题.法律会话推理就是这样一种推理,在司法过程中,会话各方在析出法律会话参与人的法律会话含义(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的基础上,法律当事人通过充分表达与互动从前提推理结论的过程.其主要研究的是司法过程中的推理过程,司法过程主要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法庭庭审和刑事侦查、.法律会话推理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理解会话含义的内在的视角进行推理过程的描述,这样的方式描述了司法实践中法律推理的真实过程,让他人有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法律会话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依据法律当事人的会话语境推理话语的深层含义,根据其话语的真实含义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会话的字面形式进行推理,弥补了传统推理以概念的单一语形语义进行推理的缺陷,因而更具有合理性。在这两个司法会话中,都含有“你该死”这句话语,如果不考虑话语的语境,“你该死”这个话语的法律含义就是表明说话人有杀害被害人的主观故意,两人都可能成为故意杀人的嫌疑人.但是,根据会话的语境推理出此句话语的真实含义,我们发觉结果完全不同.甲说出“你该死”的话语时,在当时的语境中,其会话含义是想杀害章某.章某女朋友说出“你该死”的话语时,其会话语境发生了改变,其会话含义只是情人之间的撒娇而已,所以不能根据女朋友说出这句话的单一法律含义认为她是嫌疑犯.

透过话语的字面含义,通过真实含义进行法律推理.法律会话推理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根据会话原则推理会话的真实含义,包括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第二个层面,在得出会话真实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当事人的互动推理司法结论.在这个层面上,法律会话推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会话各方价值判断的直接碰撞,对司法判决中的大小前提以及前提到结论的支持度进行论证,使法律条文与法律案件形成合理的链接,实现法律普遍性的个体化过程.价值判断是主观且多元的,对话与交流的方式使价值的论证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上一篇:民事法律关系范文 下一篇:法律英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