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07 07:46:13

法律与生活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1篇

4.谁的"推特"乔如云

5.保姆平线,过失致死主人案王丽英,孙欣

6.三位保姆的人生路小非

7.高薪能否养住保姆吴怀杰

8.微博直播下的"自焚"悲剧庄里

9.一名越南黑工的中国之旅王猛

10.法庭上的"离婚女"杜智娜

11.我国历任首法官胡昌明

12.张成茂,用案例充实生命年轮郑荣昌

13.在美国智斗"合法敲诈者"春夏

14.法律与生活监狱民警,为囚子千里寻母郑海东

15.偶遇元凶,受害者激活红色通缉令——"非法集资第一案"主角海外落网记汪保生

16.被出租的医保卡金昕

17.一个80后开设的罪行王晓明

18.母亲向"二奶"女儿讨要"保姆费"赵栩

19.冒领补偿款的红粉巨贪荆剑

20.奕明拍案(十九)强制拆迁的规矩赵新春

21.不放弃的DNA秦阳

22.与"活恐龙"深海相遇李忆民

23.《荆钗记》,一根荆钗定姻缘郭建

24.带"缓刑"的儿子回家相颖

25.家事法律故事(十九)对阵企业拆借资金贾明军

26.离婚案件中的房产焦点张金华

27.一个新兴中等城市的建设样本——河北省武安市规划建设纪事冀聚生

3.10年暗战,警方劝返外逃疑犯高瑞锋

4."被落榜"女生背后的推手们赵晓秋

5.梦断网络代购——一名硕士研究生的人生滑铁卢李云虹

6.海外代购人,玫瑰是否依旧诱人李云虹

7.网友对"经济犯罪取消死刑"反应激烈庄里

8.一个消逝在"太空迷航"的家庭陈智民

9.伊春空难的法律追问赵晓秋

10.被骗学子:梦碎后的生活法律与生活李云虹

11.黄光裕案落幕,时代纠结仍在上演毕诗成

12.世博安保,五名海警的心灵独白卞君瑜,陈勇

13.胡祥甫:最美丽的语言是案例郑荣昌

14.我的"海洋天堂"安雪昆

15.阳光照进"迷信大师"的心海朱小明

16.房主王瑞山与他的拆迁房孙艺宁,胡相宜

17.沉重解脱,优秀女教师杀夫案罗灿

18.落网"马仔"的江湖李辰

19.我主审的首例人质状告银行案邢丽华,乔学慧

20.奕明拍案(十八)经济适用房的"五年"之约李霄然

21.不穿鞋的盗贼秦阳

22.亚马逊森林里的"世外桃源"李忆民

23.寻找法律的印迹(九)威廉斯堡游记:美国历史的遗传密码余定宇

24.同居之痛,一名"北漂"女子的10年尹雯

25.来自企业和风险投资人的压力贾明军

26.心灵对话(三十三)——铁窗内的"好儿子"周婷

4.赵作海结婚玉芙蓉

5.小城大殇——一户舟曲人家的灾情南庄

6.郭德纲倒下去,李德纲站起来司马平邦

7."铁人"的故事逸西,邓敏

8.感恩是一种力量逸西,邓敏

9.失去妻子,我再也做不出小提琴李云虹

10.法律与生活一家民企"被国有"的台前幕后盛学友

11.对政府"有错推定"是社会成熟的表现童大焕

12.信息动态

13.质疑"真相"吕娟

14.翟田田:"被恐怖"的中国留学生吕娟

15.郭建梅,中国公益律师之母郑荣昌

16.我的调解故事吴志国

17.围魏救赵——我为张北商业贿赂案做辩护武绍智

18.生活用19年的光阴惩罚了他邹志远

19.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人生编剧胡庆波

20.名画变赝品,一名藏友的维权路王智

21.一起撤销见义勇为称号官司沈冰

22.我审理的"海运女"状告百度案谭永玮,李鸿光

23.刘瑞良摔子案背后——一个家庭难以承受的落户之痛崔亮

24.奕明拍案(十七)无效力的同居生活刘波

25.寻踪"阴影船员"秦阳

26.菲律宾"人妖"李忆民

27.十五贯郭建

28.孝之道法律与生活杜智娜

29.被"孝"棒打的半路夫妻王健根,熊春和

30.家事法律故事(十七)蕴含玄机的"走为上"贾明军

3.我为何状告倪萍违约吕娟,刘白露

4.假离婚,案里案外多悔恨孙莹

5.大连港,原油泄漏下的养殖户之痛周婷

6.给海洋穿一件法律外衣李云虹

7."被热死"的户外劳动者庄里

8.无处安放的童年——京城首家公益幼儿园停业调查赵晓秋

9.志愿者眼中的"菜娃"郭美娟

10.生效判决确认权利的买受人无权反悔盛学友

11.边贸商人:惊险刺激的淘金梦王猛,李云虹

12.网上买儿的荒唐夫妇赵晓秋,范静

13.莫少平,所有辩护都通向正义郑荣昌

14.我如何让纪委书记落入"帽子戏法"陈智民

15.2800万撂倒"第一执行局长"东方欲晓

16.法律与生活"公考"状元被陷害始末胡庆波

17.一对父子的亲情大战王晓云,陈科

18.奕明拍案(十六)受伤的雇主巴元芳

19.抓不到的劫机犯秦阳

20.安娜,令全球惊艳的美女间谍李忆民

21.寻找法律的印迹(八)恶法非法:纽伦堡大审判余定宇

22.失踪大学生的"家庭魔咒"戴苏,刘成志,孙士清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2篇

你们好!

今天我以支教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谈一谈法律方面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进一步提高法制观念,在学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帮助,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同时更是抛砖引玉。结合有些年来学习法律的一些体会和认识,和大家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同时,由于本人的学识和能力所限,加上时间有限,准备不足,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法律与生活》——一切人类理性的发展都依赖于法律!一切人类法律的发展都来源于生活!

在我们国家的宪法中规定,1999年宪法修正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重要作用,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因此,作为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先哲卢俊曾喟叹:“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其实所谓枷锁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的隐喻。

如果人间没有了法律的规则,将出现两种极端的局面,一者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资源按需分配,届时国家、监狱、军队、警察等一系列暴力机构将不复存在,当然法律也因为失去了保障其实行的强制力而逐渐消亡。整个社会进入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个人的情感与道德的约束超越法律,达到完美的境界。其二种情况有可能世界将混乱一片,人们的基本权利,如生命、财产、健康、性自由等等都得不到保障,整个社会因为规则的缺失而最后崩溃,人类也将随之走向灭亡。较之二者,也许在现阶段看来,第二种状态具有出现的盖然性。由是观之,吾国吾民依然无法摆脱社会规则之清朗。

法律是规则和原则统一。法律首先是规则。法律总是表现为一条一条的规则,规则是法律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于规则本身具有滞后性、有限性等弱点,因而,规则要和原则结合起来,要深入探究法律背后共同的东西,这样才能全面充分地掌握法律。第四,法律应该是百科全书。学习法律不仅仅需要学习法律规则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和这些法律规则有关的非常丰富的广博的知识。人的任何知识、任何经验,对他的法律理解和法律执法都大有裨益。

法律是人的行为规则,法律要规范人的行为。我觉得就有必要首先研究这个“人”是什么?经济学把“人”假定为“经济人”,伦理学把“人”假定为“道德人”,法律对“人”也有一个假定。我认为,法律对人的假定是“坏人”。霍布斯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如果你要了解法律,一定要从坏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而不要从好人的角度去看待法律”。这就是霍姆斯著名的“坏人理论”。

法律作为人的行为规则,必然要涉及到对人性的基本假定,法律的“坏人理论”把人性假定为恶,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人性恶,是坏人,会做坏事,为了禁止坏人做坏事,让坏人做不成坏事,所以才需要制定各种法律规则。如人会背信弃义,所以要规定诚实信用;会出尔反尔,所以要签订合同;会损人利己,所以要规定损害赔偿;会杀人越货,所以要罚当其罪,等等。从这个角度看,人性恶是法律的基础,也是法律的渊源,有坏人才有法律,从根本上说,法律就是一套对付坏人的规则制度。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针对人性恶,禁止坏人做坏事的各种法律规则,如背信弃义,会遭到“上帝”的惩罚;违反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损人利己,要损害赔偿;杀人越货,会罚当其罪;等等。既然如此,人们就不背信弃义,不违反合同,不损人利己,不杀人越货了,结果人们弃恶从善,坏人变好人。可见,法律是克服人性恶的工具,法律催人向善,正是因为有了法律,人们才成为好人。

如果法律把人性假定为善,把人看作好人,不会背信弃义,那还讲什么诚实信用;不会出尔反尔,那就用不着签订合同了;不会损人利己,那就谈不上损害赔偿;不会杀人越货,那还规定刑法干什么?等等,一句话,如果人是好人,就不需要法律规则了。好人虽然也会有矛盾纠纷,但只是小打小闹,严重不到法律上来,好人不需要法律,法律是对好人的不敬。从这个角度看,人性善的假定,好人理论,往往会导致法律虚无主义。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假定人性善,好人不会做坏事,用不着法律规则,法律也没有规定,因而人们背信弃义,不受“上帝”惩罚;违反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损人利己,不损害赔偿;杀人越货,不罚当其罪;等等。既然如此,人们何不背信弃义,违反合同,损人利己,杀人越货呢?结果人们弃善从恶,好人变坏人,这正是所谓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如果没有法律,每个人都可能是坏人。

小到个人私事,实践“坏人理论”还是“好人理论”大有不同。如果相信人性恶,有坏人,会做坏事,因而提高警惕,谨防坏人,就不会上当受骗,就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相反,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是因为信以为人性善,误以为是好人,好人没事,轻信于人,放松警惕,结果上当受骗。所以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要区分善恶,识别好坏,“先小人后君子”而不是“先君子后小人”,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是生活的态度,也是法律的态度。善良的人们往往缺乏法律意识。所谓的法律意识,第一就是坏人意识,要时刻意识到有坏人会做坏事,因而才知道用法律去防范坏人保护自己。

大到国家制度,如国家权力,实践“坏人理论”还是“好人理论”也会有不同的结果。如在西方国家,霍布斯认为国家是“利维坦”,是“凶恶的巨兽”;洛克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潘恩认为国家是“祸害”。他们并不是在谩骂国家,而是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是一个强权组织,拥有任何私人所无可匹敌的强大暴力,是侵犯公民权利破坏社会自由的最大危险,认识到“一切权力都易于滥用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真理”,“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正是基于对国家权力上述坏的认识,所以才提出了“三权分立”和“权力制约”的政治制度设计,并提醒人们,“要是三权合一,那就一切都完了”。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对国家权力的坏的认识,才导致了西方国家的法治以及**自由。这是坏的出发点导致好的结果,可谓忠言逆耳利于行,置之死地而后生。相反,如果信以为国家超凡至圣,全知全能,大公无私,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用不着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结果高度集权,独断专行,贪污腐化,国家真的成了“利维坦”,权力走向异化,侵犯公民权利破坏社会自由。这是好的出发点导致坏的结果,历史反复证明,通向地狱的道路常常是善良愿望铺成的。

其实,法律的“坏人理论”与宗教的“原罪说”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宗教的“原罪说”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一生都在赎罪,只有赎清了罪恶,才能死后进入天堂。法律的“坏人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是坏人,所以要依法规治坏人,从坏处出发,向好处努力。犹如医生眼里出病人,治病救人,法律眼里出坏人,以坏去坏,法律规治坏人,使坏人成为好人,使人真正成为人。

人之初,蒙昧无知,天法无天。始后人随年长而长知,人到成年后,基本上习得了风俗习惯,懂得了人情世故,被社会化了,成熟了,成型了,能在社会中生活了。一个成年人的日用常行其实正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因为习惯是法律之母。国法莫大乎人情。

人们要理解法律首先要成年,要长大成人,要经历一些事情,见过一些世面,积累一些经验,对人生有全面而真切的体会和领悟,才能理解法律的真谛。因为法律是经验之谈,是人生法则。

人是社会动物,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为人的。人成年以后,就基本上习得传承了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而法律不过是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的具体化、规则化和体系化,所以成年人的学问与法律是一脉相承的。

至于怎样才算成年,不可能有划一的标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一般说来,人越老越成年。因为人越老,越是历事无数,越是见多识广,越有经验,也越理解法,也许可以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法律犹如一个饱经风霜、见多识广、老成持重的智慧老人的家常话语和谆谆教诲。

这其实也指明了学习法律的正道。学习法律应向生活学习,向经验学习,尔要学法律,功夫在法外,应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在法学院校学习的法律其实也是从社会实践中积累总结出来的,生活是根基,法律是花朵,根基深厚,才能硕果累累,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就更能理解法律的究竟。所以,首先要做成人,然后才能理解法。

法律是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要告诉人们为人处世之方,待人接物之法,安身立命之道,为此,法律必须生活化、世俗化。那种没有生活根基,不关切人生,不食人间烟火的法,不是人法而是神法。法典不是《圣经》,不要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成年的人们。法律只规定人们能做到的,不要勉为其难,远离人们生活的法律必然会为人们所离弃。

法律是广大民众的日用品,而不是某些人物的专利品,法律是天下公器,而不是个人私物,法律应是行话术语最少甚至没有行话术语,只要能识文断字、有一般理解力的人就能理解和践行。法律要是成年人不能理解,就没有了人气,没有了根基,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法律要平视人、正视人而不要拔高人、美化人,要把大众看作是普通的平凡的人们。

大家知道,目前我们有三种知识是需要普及也能够普及的,这就是文化知识、科普知识和法律知识。为什么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科普知识能够相提并论呢?就是因为法律是成年人的学问。我们想一想,法律知识和别的知识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法律知识,它是最不需要概念术语的知识,它是最需要大众化、通俗化的知识。现实中发生的很多法律问题都是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法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以老百姓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加以解决。谁最了解日常事务?谁最能理解老百姓接受什么法律规则?是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他们最有发言权。例如陪审员制度,把那些最了解情况的,最有代表性的老百姓选举为陪审员,这些陪审员往往不是什么法律专家,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法律是何物,可是他的权力和法官是一样的,这就说明法律并不需要专业化。反过来,其他的知识却更为专业化和职业化,比如医生看病。要是人们躺在病床上,旁边给人们看病的医生是没有学过任何医疗知识的医生,人们就会感到十分可怕!这就意味着,法律和别的知识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它需要大众化、通俗化和生活化。现在我们法学界出现一种现象,看不起常识,认为写东西“太常识”会显得自己没有水平,所以认为现在的法律“专业槽”太浅,以至于谁都可以到里面“吃上一口”。一些学者写东西非要语不惊人死不休,认为写得让人看不懂才是有水平。我认为,这恰恰是对法律的误解。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的法律写得极度专业化,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得懂,广大老百姓根本无从理解,这还叫法律吗?法律是老百姓的生活法则,绝不是高超无用的屠龙之技。

我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法律的精神信仰会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悄然进入民众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成为华夏大地全体公民的精神支柱。相信因信仰而存在的法治之花会更加美丽!

法律因信仰而存在

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法治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神圣目标。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包括两重涵义:已成立的法律必须被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几千年来,多少哲人为法治所魂牵梦萦,多少智慧为法治所激情碰撞,多少先贤又为法治而折腰呐喊。法治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所接受的最具普适性的原则。换言之,法治作为一种信仰成为最基本的准则。美国著名法史学家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他将形同虚设。当美国的总统选举陷入僵局时,是作为正义化身的最高法院一锤定音决定布什和戈尔孰是总统。尽管戈尔存有不满,但他接受最高法院的裁决。事实上,他所服从的不仅仅是美国最高法院,而是通过最高法院所张扬出来的法治理念和信仰。

中国正处在敏感的社会转型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完成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支撑,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根本性转变,核心在于法律信仰的建构以及法律权威的树立。

法治是一种“公共的善”,它所创造的公共空间应当是一种催动人们追求幸福和自由的生存空间。法治目标只有和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形成良性互动才会体现一种终极关怀。公众可以在知识层面上是法律外行,但是,在内在的心灵层面,却要有一种与法律精神不谋而合的东西,唯有如此,才不会与公共理性和规则相隔膜。法治是人类交往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德行。当下的生活世界是无法脱离法律目光的审视和考量而存在的。从某种意义说,一个对法律接受起来很困难的人,其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是大可怀疑的。精英人物的杰出之处往往在于他能够迅速地把握不同环境中的游戏规则,用出色的适应力获取生活的高效益。很难设想一个在法律空间中“水土不服”的人会很好地调适自己的生活心态,控制自己的生活行为。

法律的主体是有感觉、有个性的人,他们希望用法律来支持他们的生活期待,去反抗那些伪饰和谎言,以获得真实、稳定的生活身份和价值认同。法律对普遍化的强调,给人以蔑视个性、对抗人格的印象,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的世俗特征被人为地忽略了。法律最丰富、最生动的一面总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调动各自的聪明应对生活的种种问题和危机的过程中,完成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法律智慧的增长。法律虽然担负着设计生活流程的任务,但是,我们不能单纯把法律当作组织日常生活的工具。如果只是本着一种功利的态度,运用法律来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就势必会造成法律价值与生活价值的错位。法律不单单是限制生活,更重要的是用规范去引导生活,用自由去提升生活。日常生活是市民社会的核心,日常生活的运行离不开市民社会自发生成的理性秩序,它不排斥生活参与者的种种欲求,而是时时召唤人们去挖掘权利资源、调和利益矛盾,从而使生活保持了充足的活力。

有一学者认为:“法律之为法而有效,恒在于对一定人文类型既有之多数人的生活常规与一般的通义常理的肯认与积累,从而作为一种社会记忆中的‘生活的智慧’,予此多数人的人世生活以人间秩序。换言之,即基于人间秩序的常态、常规与常例,表达出人世生活的常识、常理与常情。从而,法律的规则即为生活的规则,法律的意义即为生活的意义,尽管生活的规则和意义不止于此。”(《说法活法立法——关于法律为一种人世生活方式及其意义(增订版)》,第54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是一种生活知识,法律意图是一种生活意图。法律只有尊重人们的生活感受和欲求才能够构建起进入人类心灵的意义世界,才能使人们确立“通过法律而生活”的态度。如果没有生活的滋养,没有人类精神和情感的灌溉,法律的土壤就会变得贫瘠不堪。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而地方性的本质就是生活的异质性。不同地域造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法律文化。只有直面生活、亲近生活才能打破法律万能的幻觉,才能消解法律话语霸权,达到一种高境界上的契合。正如德国法学家赫尔穆特·殷科说:“法对社会道德怀着感激之情。建立真正的法,建立一种真正公正的和自由的社会制度,似乎表现为社会道德的义务。”

一种秩序主要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四种关系,虽然西方人言秩序必称法律,殊不知世界上不少地方并不推崇法律而生活仍然井井有条。例如,以中国传统社会为代表的“礼治”(道德)秩序,以伊斯兰诸国为代表的宗教秩序。

面对纠纷,民事的抑或刑事的,大的抑或小的,由于文化传统、具体历史条件的不同,东、西方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中国,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群体主义或国家主义为伦理价值取向的,强调对公共利益的保护,而对个人的利益几乎不加保护。中国法律制度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就是“调节”在解决纠纷中不同寻常的地位。在中国,判决乃至仲裁被视为最后的解决手段。他们不经当事人的同意就平息了争议,“‘调解’即‘和解’是指通过第三者解决纠纷,不给出有约束力的判决的方法。中国的调解者发生了这样的作用:他把互不理解的当事人联系到一起,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们不仅仅建立了当事人的联系,确定了事实上的问题,尤其是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甚至是可能的和建议性的决定——动用了强有力的政治、经济、社会和道德上的压力,并施加于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身上,使他们最终保留小的争议但达成‘自愿的’一致意见”①这种调解制度与儒家的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根据儒家的观点,法律制度不是中国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而是令人遗憾的必需物。事实上,儒家通常认为跟法庭打交道是不体面的,即使一方当事人确有冤情。这大概也就是“小白菜”这个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悲剧式人物在被后忍气吞声不报官府的缘由吧。“儒家还认为,诉讼代表着对人类事务中存在的自然和谐的破坏,法律由强权支撑,因此,在儒家眼中它是不洁的。儒家观点认为,大多数纠纷的最优解决办法不是经由君主的强权,而是经由道德上的说服。进而言之,诉讼使人好讼而,只关注自身利益,从而有损于社会的利益。”②和谐,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而“好讼”无疑是对这种秩序的破坏。因此,站在儒家的立场上,“非讼”“厌讼”就是必然的了。

儒家的价值强调的不是个人的权利,而是社会秩序的和谐,群体的利益。和谐,是最重要的,一旦和谐遭到破坏,那么最好通过调和予以修复。如果一个人觉得被冤枉了,儒家的道德教导他最好“吃点儿亏”,让事情过去,“息事宁人”,而不是制造混乱,造成更大的冲突。通过“让”来积累美德,“吃亏是福”、“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

和谐,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社会目标,孔子就有“和为贵”的主张,而热衷于诉讼是道德低下的表现,因此,互谅互让是解决纠纷的正确方法。然而,在西方,则截然相反。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个人主义为伦理价值取向的,主张“个人利益至上”,保障公民与生惧来的平等权利、自由,非法律这些权利和自由不能剥夺。并且这些权利受到比普通法律更有效的宪法的保障,宪法后面还有社会民意,有由于自然法理超感性宗教、集团的多元主义等历史条件而形成的“法律至上”观念和“权利意识”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对轻微的民事、刑事等纠纷一般均诉诸诉讼,即“好讼”观念。“现代西方社会思想的主导传统一直主张,人并不具备天生的、经过培育就可以保证公正社会秩序的善,但是,人是值得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且他们有能力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关于正确与错误的共识…它们把法律制度看作是通过害怕而相互制约的工具,是共同认识和价值的贮藏室,是强加在私人组织之上的框架,是从私人组织中产生的秩序。”③

因此,总的说来,调解机制,“非讼”、“厌怂”思想,虽然对缓解社会矛盾,节省诉讼成本等确实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严重影响了法律在立法与司法过程中的发展。如果说古代中国的调解制度有其历史合理性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是否应该对其全盘地予以继承?显然,今天,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在合法诉讼的大前提下适当运用调解机制来解决轻微的民事、刑事纠纷,并且是否适用调解机制应以当事人是否自愿为转移。所以,现在已是我们对中国传统的调解机制进行“批判继承”的时候了。

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关键的转折时期,中国告别了自己的传统时期,进入了现代;二十世纪是中国现代化建构和发展的时期,是我们跨出古典中国、进入现代中国,在很多方面都发生断裂性变化的时代;二十世纪,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我们面对的高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变化都将我们带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之中。中国的今天,非常像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像是德莱塞1900年出版《嘉丽妹妹》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问题和矛盾,但也充满了活力和欲望;它不是一滩死水,却是到处喷发的美丽的混乱;它不符合我们的理想的标准,却展出了超出我们想象力的能量…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3篇

2."鸭梨"很大

3.信息动态

4."雾里看花"的通胀警戒线

5.莆田姑娘寻亲记——被抱养女孩组团寻亲的个案调查王婷

6.家传宝贝换来牢狱之灾刘靖晟

7.三位打工妹的"小三"人生卞君瑜

8.做"小三"的成本越来越高卞君瑜

9."十里红妆"商标花落谁家——一家民间博物馆的曲折路径王猛

10."卡奴"领刑,被透支的自由焦桂斌,赵晓秋

11.他们为何对亲人"下杀手"孙红玲

12.一则网帖引发的恐慌刘太金

13.绑架用户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潘洪其

14."路怒":不可小觑的马路暴力黄淘涛,唐钰

15.当代宋慈郑先平严森海

16.李宪普,中国信托法律实务的开拓者郑荣昌

17.判决书中的"题外话"吴海涛

18.高墙里的囚子都是我的孩子季承志

19.一位"陪读父亲"的另类生意张俊睿,车玉梅,焦振杰

20.原告曾是"糟糠妻"相颖

21.身陷色情信息的懵懂少年金凡晴,刘峦

22.离婚后的财产纠纷王莉华

23.夺命母亲秦阳

24.道格拉斯,为生命而抗争李忆民

25.《锁麟囊》,施恩报恩的循环郭建

26.一对"杀熟"的夫妻雪洁

27.家事法律故事(二十三)争子与舍财贾明军

28.枉法仲裁罪不可赦黄雷广

29.和谐邯郸,打造车管新亮点冀聚生

30.交通管理的几大误区张志明

1.把一颗真心捧给读者

2.代表着谁被谁代表

3.读者\声音\法讯

4."炒房区长"家有"地主婆"田享华

5.走近美国三位女国务卿刘铮筝

6.被集资"绑架"的城市沈雁冰

7.丽水集资案中的官员魅影——丽水公职人员卷入集资漩涡调查沈雁冰

8.疯狂的逐利游戏——丽水集资案采访手记沈雁冰

9.北川:特殊的牵手法力

10.酒桌上的法律关系金丹

11.教改当经得起历史考验文柯

12.美丽的警装舞者喻家卿

13.刘洋:将追索"兽首"进行到底赵晓秋

14.冯小刚代言楼盘吃官司李雷,杨宁

15.公益诉讼:13年难取合法名分李郁

16.女演员命断"闺蜜"之手黄培岳

17.屠宰所所长杀妻抛尸之后盛学友,姚晓峰

18.高虎和他的过失致人死亡案孙欣

19.无论你在哪里,都要找到你——离异母亲寻女手记王伟杰

20.我在解救乞讨的孩子姜燕燕

21.一位艾滋病女犯的临终独自爱晚亭

22.美国黄道十二宫杀手悬疑(下)秦阳

23.宋慈绝活(三)——揭秘食物相克王大伟

24.《十日谈》——卑贱的高利贷业郭建

25.写给老伴的最后一封信

26.专业"和事佬"造就别样风景——深圳福田聘请专业律师调解纠纷纪事麻根生

27.美国故事(三)杂七杂八的家务事箩筐

28.域外视点信息

29.捂住自己的钱袋子杨兆全

30.各地案讯

1.名案背后的"人"李秀平

2.面对垄断,你还有什么脾气

3.读者/记者

4.声音/法讯

5.辩护律师:我说"亿万富姐"吴英杨照东

6.明星为何屡陷"车祸门"吕娟

7.韦唯涉税风波的法律解读宋海佳

8."海上盗捞第一案"引发法律争议沈雁冰

9."海上盗捞钢材"始末沈雁冰

10.一个渔业村的转型之痛沈雁冰

11.500万"魔友"深陷躁动——"魔兽"权官司爆发之后左晨

12.香港如何面对"性骚扰"胡健

13.罚站风波中的女孩孟娜

14.暑期女孩防色狼朱伟杰

15.爱心骗子宋建国李云虹

16.亲子鉴定,鉴定出深深父爱高月英,郑巧

17.亲子鉴定下的父爱异变郑巧

18.在亲子鉴定和宽容精神之间曾令健

19.真丈夫假身份:一场艰难的离婚诉讼郭敬波,郑秋妍

20.大毒枭邱何水与覆灭的王国项林

21.邱何水落网轨迹郝平

22.总领事馆里的隐秘"蛇头"王智,朴实

23.雪域高原,"浪漫"潜藏罪恶金昕

24.红颜一怒为自尊王丽英

25.我将一纸空判变"活"了金占良

26.两封家书生发的感谢信郭炜

27.致命的死亡游戏(上)秦阳

28.都市穷酸女的酸溜生活

29.宋慈绝活(八)——分辨真假自缢王大伟

30.《禁治产》——"合法"的阴谋郭建

31.格畈社区:一个撤村建居的样本许镭,李军华

32.美国故事(十三)不一样的国庆箩筐

33.法国:国民议会表决通过允许周日工作法案/美国:法庭裁定一名华裔工程师间谍罪名成立/加拿大:Facebook被判定违反隐私法面临指控

34.KODA:境外理财"吸金黑洞"杨兆全

35.各地案讯

1.精神逐富,我们在路上李秀平

2.走出运动式的"打黑"怪圈

3.资讯

4.赵普VS物业:撤诉的幕后故事李云虹

5.周俊武:站在选秀艺人背后吕娟

6.赤峰水污染的非常18天端木

7.女驴友杜冠瑜的致命"追风路"卞君瑜

8.谁来保护驴友权益——户外运动呼唤法律规范卞君瑜

9.办假证:京城高校"公开的秘密"钟瑞花,缪玉HttP://

10.民生"自助":三个特别故事——破解住房、教育、医疗难题的三个特例郑巧

11.民生自助的困境与出路曾令健

12.裸播夭折:韩国公众不买账曹晓曼

13.大货车为何成了"大祸车"姚博

14.泄露考题;名教授和大老板成囚徒张瑜瑜

15.姜彩熠:维权律师的别样旅程孙大光,姜焕文

16.我为何提起"北京群租第一案"杜智娜

17.地下室:群租者的生态张宁,潘靓

18."群租房"处在法律真空带张宁,潘靓

19.岳阳"税案"风波调查沈雁冰

20.29套"受贿房"上海处长一案惊天周华

21."贾国宇案"12年里的压力与欣喜——法官讲述"精神损害赔偿案"的三大突破马军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4篇

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明明各不相同的材料,写来写去却总是那几句话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始终不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素材的累积就是生命记忆的绵延,材料的分析就是生命与生活的认识与理解,笔墨的流淌就是情感与思想的激荡。一个真正严肃生活着的人,一个深刻理解生命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积累素材、分析材料这种说法,他提笔就写,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思考忧虑,他的性情气质……尽在笔底奔流,这样的文字是有灵魂、有生命的文字,因为他本来写的就是生活与生命。而我们的学生何曾有过对生命与生活的深刻认识呢?又何曾真正明确地为自己生活过呢?可怜他们过着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生活,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对生命的理解别说是深刻,就是正常亦不可得,又怎么可能指望他们写出真正的生命文字呢?

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过着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生活,对生命的认识完全被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道德至上主义等意识形态所左右,导致思维单一,再加上家庭和学校教育对他们的个体生命完全施行一种集中营式的管理,他们与复杂变幻的外部世界是脱节的,所以根本无法从那个外部世界里感受到自己所受的教育,这是一种非生活、非生命的教育。

所以,要想真正写出好的文字,首先就得有对生命与生活的正常认识,再次得有基于这种正常认识的对自己生命状态的价值判断与剖析,另外,还有对自己平时所写作文材料的基于生命热度的反思。

中学生的写作素材一般是给定的,即使不给定,无论写什么题目,教师总是对主题予以道德化引导,所以是一回事。也就是说,中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是写道德八股文,无论是写什么道德价值,最后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种道德价值无所不能,能成全人,成全国家,成全民族。今天写心灵的选择,要选择诚信,诚信能解决一切问题,举几个正面的例子,再举几个反面的例子,正反一对照,诚信就是好,比智慧、财富、能力等等都要好,没它不行,没别的没关系;明天写淡泊,也是这样一个写法;后天写责任,自然还得这么写,其实换个词就行了。这样写来写去,能不老是那么几句国人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吗?这是多么荒唐啊!这是写作文吗?这是作贱生命。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真正的道德感吗?他们不成为道德虚无主义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学生还能有正常的、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吗?他们的思维不平面化而成为思想,那才是怪事。长期这样写,他们还能有基本的情感感受与倾诉能力吗?他们不粗野迟钝,成为空心人,那才是怪事。

我想,学生要想写出真正的文章,就得认识生命与生活。其实,认识生命与生活并不难,尊重常识就行。关键是我们被长期的高蹈的意识形态教育弄得不懂常识了。什么是常识,常识就是关于生命的最基本的正常认识。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冷了要加衣,脏了要洗澡,要有住房,要受教育,要说话……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是自然法则,是天赋人权,人要争取、捍卫、发展,这就是基本的生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物质很重要,绝不是光有诚信之类的精神或道德糖衣就行了的。有时候,精神一个钱不值,而一个钱可能就能救我们的命。从这里更可以看出来,所谓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的吃饭权、住房权、就业权、受教育权、言论自由权等。说到底,所谓常识其实就是关于生命权利的理解与认识,这些认识是一个系统,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就是上面所说的生命的基本权利。但是这些权利我们经常会失去,所以还要有另外的权利作保证。什么权利呢?言论自由权、参政议政权、选举权、监督罢免权。这些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起源于一个更为基本的常识性思想:人活着,其实就是一个权利有无与多少的问题。那么,法律高于一切,就当成为每个公民深刻认同的常识公理。当然,法律高于一切,并不意味着就能管住天生趋于腐败的权力,法律高于一切必须首先确保一切公民权,也就是上述一切关于生命权利的常识要成为法律认定的公理,其次,还要有限制权力的制度安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道德虽然重要,但并不能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能够解决的,是法律。

总之,常识是无比丰富的,有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是所有常识的基石;有关于生命与政府权力关系的,是所有常识的内核;有关于制度设计的,把权力关进法律与制度的笼子,这是人类思想史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使人的生命尊严有了永久的力量性保证,使人的生命伦理不断趋向更为合理的存在;有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这些思考使人类关于生命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入,使人类的生命伦理日益周密精细……一言以蔽之,只有把握这些常识,人类才能趋于合理的生活。关于生命基本权利的常识在思想层面的把握总是逻辑地导向其他常识在思维层面的生成,而思维层面的常识生成又会逻辑地导致其在制度与法律层面的物质化力量的生成,也就意味着一种人性化的、合理的生命伦理的生成。这就是说,所有这些常识真正地支配了我们的生命伦理,那么,我们就有福了。

所以,这些基本的生命常识必须要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说穿了,要想真正地好好活着,就必须是一个拥有一切正常生命权利的公民。只有公民才能有人的正常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才能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与思维方式。我们把个体生命对生命的正常认识称为人的理性能力,人拥有了理性能力,就明白人的权利是生命的内核,没有了这些权利,生命就是一具空壳。当然,人的理性能力不是天生的,他来自于教育,所以,人性化的教育、尊重生命常识的教育是人的理性能力成长完善的保证。人若在人性化的教育下有了理性能力,能够明确并守卫自己的神圣权利,才能明白,只有在一切权利都有法律保障的社会,道德才具有强大的伦理力量,否则,道德会变成伪道德,甚至非道德。只有这样才会明白,一个人活着,其实是一种自我成全,并在自我成全的基础上成全他人与社会。

如果所有的常识真的深入我们的骨髓,成为我们的生命伦理,我们将顺理成章地发现,他人的存在正是对我们生命伦理合理与否的最好检验。因为我们自身的生命伦理与他人的生命伦理,或者说,我们自身对常识的认识、践行、守卫形成了我们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这种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与他人的生命形态与生活方式互为镜像,将使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认识生命常识,促进我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生命与生活。事实上,我们的写作素材其实就是他人的生命与生活,是他人生命伦理的文字载体,我们对这些材料的理解认识与分析判断其实就是基于我们所持守的生命常识对他人生命与生活的观照与审视,这种观照与审视本身就是我们的生命经验与他人生命经验的交流互渗,是不同生命伦理的碰撞融合。观照与审视他人,也就是观照与审视我们自己,我们将因此而丰富对生命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随意选取了一些材料进行分析,把它们分为五大类:生命与教育,生命与道德,生命与理性,生命与权利,生命与成全。其实,这种分类是含混的,只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并不是科学的分类,因为生命权利都是息息相关的,每一种权利都联结着另外的多种权利,而教育、道德、理性、权利、成全同样也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我想说,分属在每个类别里的材料及其分析都可以划到其他任何一类里去,这就是生命的法则。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现代信息技术;法治教育;校本课程;法律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089-03

1 高职院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缘起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依托开设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其一,由于这门课一般只开一学期,少部分学校开设一学年,这样一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就出现难以持续的问题;其二,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行本科专科“一本通”,其权威性固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材在法治教育的内容选择、学时安排上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到各类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的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在信息r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中如何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实效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之举就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法律的现实需求,开发增设法律类校本课程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后续拓展课程,在一定的层面上也可以弥补国家统一法治教育课程教材的不足。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发了法律类校本课程――法律与生活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大二、大三的学生开设,成为近年来学生热选的一门课程,填补了高职院校利用课堂开展法治教育的空白,延伸了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2 高职院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意义

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需要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现实中,“不信法”“信关系不信法律”等“潜规则”盛行,法律所应享有的至上权威在治国理政中远未得到体现,对于规则的尊重与遵守也还远未成为国人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大学生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培养,不仅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梦想与荣光,也关系到自身的成长成才、家庭的幸福与和谐。因此,作为国家统一法治教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国家普法规划,推进法律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举措 《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简称“六五”普法规划)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提出要“加强高等学校普法教育,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教育力度,积极推进高校法学理论教育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引导高校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1]。《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高等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增强其法治观念和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2]。可见,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正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普法规划的重要举措。

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适应高职院校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依法治校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法治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价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原则和法治目标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高职院校要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推进依法治校,就有必要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法治教育校本课程。

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适应大学生自我法治教育意识觉醒、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的主观需要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的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要求。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也是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法律将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国家、社会、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不知法、不懂法、不尊法、不守法、不会用法的人将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因此,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加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帮助大学生从容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法律问题,提高自身法律素质,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就成为理性的选择。

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适应以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提升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时代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2〕5号)指出,要“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近年来,高校校园惨案时有发生,大学生暴力犯罪案件频出。例如:2004年,云南某高校学生马加爵在学生公寓因琐事而用铁锤残忍地杀害4名同学;2010年10月,陕西某高校学生药家鑫仅因交通肇事撞伤人后为逃避责任而杀人灭口;2013年4月,上海某高校研究生林某因琐事在寝室饮水机内投毒,致使室友黄某不治身亡;2013年,南京某高校一名学生因琐事惨遭室友杀害。作案学生不仅断送了自己和受害人的美好前程,而且毁了自己和受害人家庭的希望,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这些案件的发生凸显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口,也反映出大学生法治教育实效性亟待提高。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如何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思想、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实现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就成为高职院校深化法治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3 高职院校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做好学情调查,找准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定位 通过学情调查,掌握高职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现状和需求,尤其是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方法,在此基础上确立法律与生活课程的定位:此类校本课程属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范畴,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的后续拓展课程,是面向学院各专业学生在修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后开设的一门公共任选课。

凝练课程设计理念,设定开发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法律与生活课程设计理念为:以学生为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法律事件为切入点,以案说法,介绍相关法律,提高法律素质。按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设定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拓宽法律知识视野;增强参与法治实践的能力;指导学生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培植法治认同,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

厘清课程设计思路,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该课程立足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坚持“三贴近”的原则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挑选整合相关内容,从科学性、影响力、实用性等方面筛选法律事件和典型案例,将法律与生活相融合,展示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向大学生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思维,学会用法律的眼光透视社会,以法治的观念解析人生,从而达到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目的。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采取专题化教学,不求体系完整,选题可根据教学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和更新,与时俱进,尽量避免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重复。

首先,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坚持把弘扬宪法精神、树立法治权威摆在首要位置。以全国法制宣传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以“CCTV12・4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为载体,将“法治的力量”设为第一个主题,带领学生走近法治人物,见证他们是如何影响推动中国法治的点滴进步的,见证他们是如何追寻正义、实现公平的一次次付出的,见证他们是如何为践行法治中国的梦想不停地奔跑呼喊的,从而领悟宪法的精神、感受法治的力量。从2001年开始,CCTV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迄今已走过15年,已经成为央视乃至中国传播界第一法治节目品牌。每年一届的法治人物评选,是法治建设实践中的一件大事,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中国法治进程的回望,更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发展的期待。

其次,坚持把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作为法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以近年来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法律事件榍腥氲悖挑选确立“法眼看醉驾”“消费与维权”“劳动维权”“远离犯罪”“一房三嫁”“婚内婚外”“继承风波”等专题,以案说法,介绍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法规。在传播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权力依法行使、权由法定等基本法治理念,引导学生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表达诉求、维护权利。

最后,通过欣赏中外经典法治题材的电影来兼顾法学基础理论和法治文化的学习和感悟。为此,课程内容别安排“村规与国法”“影像中的正义”两个专题,组织观看中外法治题材影片。《被告山杠爷》涉及的法学基础理论和法治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法律的含义、渊源、本质、作用和运行机制,法治与人治,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历史必然性和艰难曲折性。《十二怒汉》是一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伸张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美陪审员制度异同,理解程序正义对于保障实体正义的重要性,即理解正义为什么要通过让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为什么要深化司法改革、实现公证司法等问题。

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公选课一般安排在下午两节课以后或者在晚自习等“业余时间”。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到,学生上了一天的课,已经很辛苦了,如果还是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继续坐下来被动地听教师讲课,对他们可能就是苦不堪言的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2%,只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听觉并用,可认识事物的65%。因此,在法律与生活课程教学中以讲授法为辅,更多采取案例教学、以案说法、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方法。其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静相辅、信息量大等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人物、案例、歌曲、优秀影视题材、法治专题片等材料,创设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情境,使深奥的法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呆板的法条生活化,既容易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激发学习热情,引发学习方式变革,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公选课人数较多,一般采用大班上课,课堂讨论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课程网站,围绕相关话题,高效便捷地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多看一点儿、多听一点儿、多想一点儿、多说一点儿,在学习生活中多做一点儿。当然,这种交流也可以延伸到课外进行。

注重过程评价设计,促进课程教学目标实现 “校本课程的评价就是对自身开发历程进行评价的过程,是对自身开发过程的一种质量的监控过程。”[3]为有效促进法律与生活课程目标的实现,按照“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来确定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评价时机即什么时候评,则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对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以及对校本课程实施后的评价。评价内容可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不同阶段,可以分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分析、对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其中,尤其注重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它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建立学校督导组的检查性听课评价、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调查的反馈性评价机制,关注课程实施的进度、教师与学生在实施课程中参与的程度、是否有效使用了教学资源、实施中与原计划方案有何不同以及实施的效果到底怎么样等。通过过程评价,记录下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特色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对课程的开发项目进行修改,再实践,在不断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以求适合学生,能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课程。

此外,法律与生活课程在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方面,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淡化学习结果的评价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色之一。该课程大纲中规定,学生成绩一般由平时上课表现和学习成果汇报书加以评定,总评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60%,学习成果汇报书占40%。其中,学生平时表现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出勤、参加课堂互动的表现情况综合评定。学习成果汇报书主要包括自我评价,以“法律与生活回顾与思考”为题,分别对“我最难忘的一次课”和一学期的课进行的回顾与总结。其中,要求回顾部分简单交代自己所听到看到的学习内容,重点写自己听课后的思考、评价、收获、体会等,不少于2000字。

这种考核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及收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在互动发言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立创新意识,不仅进行口头表扬,而且给予加分鼓励。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N].人民日报,2011-07-28(9).

[2]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N].人民日报,2016-04-18(01).

[3]林一钢.略论校本课程的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6篇

生命伦理学(Bioethics)是一门运用伦理学方法来研究与生命有关的伦理问题的学科。生命伦理学最早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学家波特(VanRenssclaerPotter)在他的著作《生命伦理学:通往未来的桥梁》中首次提出来的,在他看来,生命伦理学就是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是“争取生存的科学”。1995年《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对生命伦理学作了这样定义:“生命伦理学是运用包括道德意见、决定、行为、政策等各种伦理学的方法论,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对生命科学和医疗的道德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命伦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的学术领域。我国的生命伦理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渐得到社会和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从本质上来讲,生命伦理学是一门以发展人的生命为核心宗旨的学科。围绕着生命这一神圣主题,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坚实堡垒。一是生命伦理学赋予生命以崇高的地位。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可见,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不同文化共同体中的人,对生命价值的论证方式有可能不同,但他们都不会否定人的生命的崇高地位,而是在这一普遍的价值理念基础上,以不同的方式倡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以人为本、人道主义’的道德观念,并以法律最强有力的惩戒手段,来禁止、限制剥夺他人生命,伤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是生命伦理学彰显了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一维的,是不可逆的。生命伦理学中任何关于护卫生命的理论、原则、政策等都是基于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正是因为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所以需要整个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以构建关爱生命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三是生命伦理学构建了护卫生命的道德和秩序。任何生命个体都需要交往,在交往中生命冲突、生命矛盾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生命伦理学以伦理学基本理论为支撑,构建护卫生命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以促进生命的和谐,提升生命道德。四是生命伦理学捍卫了生命的尊严。生命生而平等,但是在人的生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生命的不平等问题。生命伦理学中关于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就是要减少生命的不平等问题,实现生命的平等,捍卫生命的尊严。五是生命伦理学弘扬了生命的正义。生命正义主要体现在任何伤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惩戒和道德的谴责。在市场经济交换原则的诱导下,现代社会中,滋生了很多用金钱与生命交换的现象,甚至滋生了用金钱杀人的罪恶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正义。生命伦理学中不伤害原则首先体现的就是生命正义精神。六是生命伦理学护卫了生命的权利。生命权利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生命伦理学不仅从道德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更从法律的强制力层面护卫了生命权利。例如,生命伦理学中对受试体隐私的保护和利益的保护就是基于对个体的生命权利的尊重。

二、“三生教育”与生命伦理学的内在逻辑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主体对主流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认同、内化以及实践”来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展性、超越性。“在现代性彰显的20世纪,教育基本上成为社会发展的工具,教育生命价值越来越远离教育价值的核心”,“呼唤教育生命教育的回归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阻挡的潮流”。“三生教育”就是基于这样的时代使命,它是对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以及对现代教育重大问题深刻反思的结果,它的核心是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来捍卫生命的本体意义,它的创新在于将生命融会、贯穿于生存与生活领域,拓展了生命教育实践视阈,丰富了生命教育旨趣的真实性、亲历性,提升了生命教育价值的普适性、公共性,彰显了生命教育意义的逻辑性、系统性。“三生教育”理论构建于现代教育基本规律和现代教育基本价值导向之上,其价值本质在于追寻教育的本真,回归教育的生命本性,超越现代人类的困境,走向诗意的生命、诗意的生存、诗意的生活。

“三生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一点与生命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在生命伦理学理论创建的伊始,生命就是其核心要义了。“三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根本上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再现了生命在教育中的原初面貌,揭示了生命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价值与意义,并促进了维护生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生成”,从这点上,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与生命伦理学是密切联系的。

三、生命伦理学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发展就是生命发展、生存发展和生活发展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运动过程。在人生发展中,生命的很多问题都是来自于生存和生活领域,因此,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能够更加系统地解决人的生命困惑,帮助人走出生命困境。“三生教育”以生命为中心,它的宗旨和目标就是促进个体生命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命伦理学从伦理学角度致力于生命的发展。可见,生命伦理学与“三生教育”在价值本旨上是契合的。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标准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的三重标准:生物标准、社会标准和复合标准。生物标准反映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主要讨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社会标准反映人的社会存在,主要讨论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生命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复合标准着重解决上述两个标准的割裂问题,反映人存在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人的生命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以人格生命为标准。它并不否认受精卵、胎儿的生命意义,也不完全否认胎儿的生存权利,它强调要考虑人的生命的社会性,不能把受精卵或新生儿与完全意义上的具备社会属性的人相比。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三重标准,要求“三生教育”关注生命的全过程(从胎儿到脑死亡);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社会生命、价值生命);关注生命的完全(人的生命、非人类形态的生命)。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属性对“三生教育”的启示。生命伦理学提出了生命属性标准,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起来,试图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生命。

生命伦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自觉和理性的存在,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这一界定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区别开来,突出了人的生命所特有的自觉意识和理性活动;同时又将人的生物学生命与人的人格生命相区别。人作为生物体,具有一系列的生物属性,从受精卵开始到死亡是人类生物学生命的延续,但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还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学生命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产生自我意识时就形成了人类的人格生命。相对于人的生物学生命而言,人格生命更能反映人的生命的本质意义,是人最明显的本质特征。生命伦理学提出的生命属性标准要求“三生教育”首先关注自然生命的存在,这是社会生命存在的前提与条件;更要关注社会生命,将自然生命的直觉、感受、反射等特性引向自觉、理性、创新和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很多道德参考。

从学科的特性上来看,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科学,是一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说,生命伦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生命道德的科学。

生命伦理学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论与观念,如人道论、美德论、义务论、生命论、公益论等,这些道德理论与观念为“三生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支撑。生命伦理学中关于道德对生命作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命主体性的提升,包括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创造力、提高生命的智慧;二是对生命发展的规约,包括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护卫生命、体验生命、发展生命。“三生教育”同样以这两大目标为任务,也就是说,“三生教育”不仅要提升生命的自由状态与生命的主体能力,更要在生命的相互约束中体现生命的真正和谐和本真发展。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价值参考。

价值本质问题在当前学术界争议很大,主要有需要满足论、效应论、意义论、功能论、人性论、发展论。但不管怎样,生命价值都是生命伦理学不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命题。生命伦理学中对生命价值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价值的内涵,包括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内在价值是指生命所具有的潜在创造能力或劳动能力,外在价值是指把内在价值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命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二是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判断生命价值大小主要有两个因素,生命本身的质量(体力与智力)决定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生命价值判断的前提与基础;个体生命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决定其外在价值,是生命价值的目的和归宿。三是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逻辑关系。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价值理论对“三生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其一,“三生教育”要着眼于提高生命的质量,在相同的条件下,高质量的生命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其二,“三生教育”要着力推进生命的创造力,在相同的条件下,生命的创造越大,其创造出来的价值就愈大。其三,“三生教育”要积极规约生命的需要,和谐生命的发展。个体生命的成长总是在一定需要满足下的自我发展,个体需要的满足就是生命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在物质财富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体生命的需要往往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抑或以侵犯他人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抑或以侵犯集体利益而获得自我价值的满足,无论哪种情况,都会扭曲生命的价值,给生命的和谐发展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甚至毁灭生命。其四,“三生教育”要把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统一起来。价值创造是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的,而不是以加大人的生活压力、降低生命质量为代价的。在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下,生命价值与生命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了,生命质量并没有因为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三生教育”就是要恢复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和谐关系,回归生命的自由状态。最后,“三生教育”通过提升个体生命价值,来提高个体的社会价值创造能力,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政策参考。

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伦理政策是进行“三生教育”的政策依据,在“三生教育”中,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生命与卫生伦理政策制定相应的“三生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例如,我国对克隆人的伦理立场是主张区别对待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鼓励和支持以治疗为目的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促进我国人胚胎干细胞研究健康发展。“三生教育”要依据这个伦理政策,不能超越这个界限来主张任意克隆人以解决生命健康问题,泛化生命神圣论。

生命伦理学为“三生教育”提供了很多法律参考。伦理与法律总是相互辅助的,在某些领域伦理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律来解决。生命领域中的诸多问题单从伦理角度出发是无法得到有效结果的。生命伦理学虽然不是专门研究生命法律的学科,但是它从伦理立场出发,为生命立法、执法提出了很多较为合理公正的建议。现代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使得生命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增多,促使生命伦理研究不得不借助法律知识来进行深入推进,这一点恰恰表明了生命伦理研究中的法律精神。如关于安乐死的立法过程就是安乐死伦理研究推进基础上的立法过程。所以,“三生教育”要将与生命相关的法律问题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以法律的精神来推进个体对他人生命、非人类形态生命的尊重、爱护,超越单纯伦理意义的道德约束,进入法律强制约束中。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有尊重(respect)、有利(benefi-cence)、不伤害(nonmaleficence)、公正(justice)。这些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基本的价值导向,也是深入推进“三生教育”的参考标准。尊重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与生命权利;尊重他人的生命行为、保守他人的生命信息与隐私。不伤害原则表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害。公正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执行者能够充分认识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价值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机会平等。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思考

一、加强大学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是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社会问题此起彼伏,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更重要的是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掠夺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自然、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特别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会议通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必然先决条件,要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运用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高校有其独特的资源,能以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带动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级阶段,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社会的可继续发展为目标,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生态文明的社会基础,是人类社会所有人的共同愿景。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和谐社会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人和人(社会)的和谐(人际和谐)、人和自身的和谐(个体和谐)所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态和谐构成了其它和谐的自然物质条件。从客观方面来看,人际和谐的核心是物质的合理配置。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保证社会公正。自然界是生产力的最初的构成要素。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体和谐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个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充分发展为基本前提的。自然界提供了直接的生活资料。因而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1]。“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2]。生态文明是生态和谐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来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发展、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发展”[3]。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中,要求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和道德规范,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持。此外,高校还要教育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技能、应用科学技术,寻求解决制约社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制,成为实现生产和生产方式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

3.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地提出:“应该把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支持环境发展的态度、价值观、树立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目的。”人类对自然观认识经历了“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认识过程,特别是现在人类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作用。大学生掌握着人类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能使他们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对自然美的追求,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使者。促进了大学生整体观念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目前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应是系统的、全方位的社会工程,必须与公德意识教育、生命教育、消费教育、自然科学与环保知识教育、环保法律意识教育等有机结合,才能卓有成效。

1.社会公德意识教育

生态道德与社会公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生态道德维护生态环境具有社会公德性质,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行动规范,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而生态道德是由地球所有生物圈形成生态关系在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反映,生态道德对象范围从人类社会扩大到整个自然界,是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的基础上,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生态道德不仅强调人类的福利,更关注构成地球生态平衡的所有物种的福利,超越国界、民族,超越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生态道德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世界道德。生态道德强调每一个生活在地球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呵护人类的共同母亲――大自然。

2.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

生态道德教育还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培育和生态责任意识培养。首先要对大学生讲明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使对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油然而生;其次要真正认识到生态恶化主要是人类造成的。据中科院的考察证实:用水量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黄河经常断流首要因素;长江洪涝泛滥,是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功能衰减,中下游运河、塘堰淤积,防洪能力削弱的后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就是要把生态意识转化为自己的公德良知,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规范自身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生成。

3.珍惜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生命教育的内涵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学会珍惜和尊重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所有生命;二是要帮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唤起对自身生命质量的觉醒与追求;三是用理性的思维对待生与死,培养健康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四是生命教育要遵循个体生命发展规律,并与生态文明素质和生态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4.生态道德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态道德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超越自身功利和眼前利益,履行人类义务、实践较高道德意旨的能力素养。包括人的生态道德认识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选择能力、实践能力等。生态道德能力和习惯不仅是大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更是实现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重要社会力量。

5.绿色消费观教育

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体现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关系。绿色消费观是指消费要合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是绿色环保的消费。从根本上说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原因是人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行为的畸形发展。一些大学生由于受西方“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向往和沉溺于那些既无益于自身身心健康,也无益于社会自然生态平衡的、非理性的、“享受性”生活方式,暴殄天物,糟蹋资源。这类奢侈无度的生活方式如果不及时制止,必然会对更多的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示范效应,败坏社会风气,使得生态危机更加严重。所以,21世纪要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必须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把自己的消费行为同国家、自然环境、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应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是生态道德指导下的、以获得基本需要满足为标准的合理消费。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以享乐、炫耀、挥霍为特征和目的,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以“扩大内需”为主的背景下,更要加强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做到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二是教育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消费”,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如不食用野生动物,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方便筷等,主动购买对环境没有污染的、对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用环保消费行为,引导和迫使生产经营者向生产保护生态环境产品的方向转变,在全社会大力营造生态道德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和风尚。

6.环保法律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仅靠理论学习和舆论宣传,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约大学生的言行。目前,全国人大通过了《环保法》、《森林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刑法》中增加了惩处破坏环境的内容。大学生要增强法制观念,对随便排污、污染环境、破坏森林草原、乱捕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不仅自己不做而且要进行监督和制止,主动自觉地配合政法机关及时查处,追究破坏环境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全社会形成以爱护生态环境为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耻的生态文明风尚,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法律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

1.构建社会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环境

(1)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首先,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与强制性的法律制约相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的矛盾,存在着人类自身的欲望和理智的矛盾,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调节这些矛盾。社会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必须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制约才能付诸实践。生态道德教育既是认知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既要求个人提高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又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气的熏陶。

其次,教育大学生不仅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更要从遵纪守法的高度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目前,在贯彻落实我国现有的《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政府应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有操作性和强制性的有关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奖罚条例,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上升到遵纪守法的理性高度,使对环境破坏严重的行为和当事人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2)营造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经费、时间投入,加强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推广等生态文明软环境建设的力度。各种媒体应进一步拓展生态道德的传播渠道,为生态道德实践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生态可耻”的舆论导向。

一是应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精神财富。儒家提倡的大仁爱观,不仅爱人而且爱物。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在最抽象的哲学层面上,自然界具有最高的本体意义,‘天地之大德曰生’自然界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所以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生命整体性的关联……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以自然为师。”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是宇宙的根本……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生爱念,使万物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到生存与发展,即“各适其天”。这些思想精华是当前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是以积极的心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和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因为任何国家为了生存与发展都必然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并在解决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与冲突的过程中积累许多可以借鉴的智慧与经验。如环境伦理学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因为在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界的野蛮掠夺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西方发达国家最先尝到了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危机所酿的苦果,反过来也促成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向往和生态道德的思考,为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目前,西方“环境伦理学所强调的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发动民众广泛参与、重视环境立法和环境伦理规范的结合等做法”都应该成为我国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宝贵思想理论资源。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要进行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的养成教育。当代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极为关注,环保意识比老一代人强,因为一定意义上讲他们是环境恶化的受害者。

道德养成是一个认知和实践的互动过程,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一要教育,二要实践,才能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生态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能力和意识。在日常生活消费中,提倡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如拒绝使用塑料包装袋,不用一次性的快餐盒和方便筷,垃圾分类收集;反对在高校中存在着的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人们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时,也从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大学生应当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求,提升自身的生态文明素质,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教学体系

(1)构建包括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加强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构建包括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高校将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

(2)开设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专门课程,从理论上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学校教育阶段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还应开设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专门课程,从理论上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找准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点,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其次积极编写富含生态文明和生态道德内容教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赵胜利说,编写的生态教育读本要涵盖生态形式、生态基础知识、林业重点工程、生态法制教育如《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其中包括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生态道德能力培养,是生态道德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关键性环节,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此学校应结合素质教育积极组织环境保护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具有目的明确、凝聚力强、覆盖面广这些优点,是学校第二课堂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大学生生态教育与实践的平台。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应积极开展环保内容丰富新颖的活动,寓生态道德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自然科学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共同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1-11-10(1).

[2]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廖福森.生态生命力导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8篇

1.继子女对继父母有赡养义务吗

提问

十余年前,我改嫁给肖某为妻,当时,肖某的儿子肖冬已经成家,所以我和肖某结婚后,肖冬没有随同我们生活。如今,我年老体弱,没有劳动能力,而肖某又在去年夏天因病去世,使我失去了经济支撑。我认为自己是肖冬的继母,为此要求他承担我的生活所需。但肖冬却以没有赡养义务为由拒绝了我。请问:继子女对年老的继父母有赡养义务吗?

江西萍乡市何女士

回答

何女士:

继子女对年老的继父母有无赡养的义务,应当视具体情况来确定。

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由于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或由于父母离婚,一方或双方再婚而形成的一种姻亲关系。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同时,《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为此,继子女受继父或继母抚养教育的,则对继父或继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在继子女没有受继父或继母抚养教育的情况下,则对继父或继母没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而从你来信可知,你在改嫁给肖某为妻时,他儿子肖冬已经成家立业,那么,肖冬作为继子,没有受过你的抚养教育。所以,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肖冬对你没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如果你确实没有赡养人又没有生活来源,那么,依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有关规定,可由当地政府给予救济,或由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

(凌传昌)

2.“相差40多岁”就可以收18岁的女孩为养女吗

提问

我是一个独身男士,现60多岁了,身体不好,退休后在家一人抱病过活,邻居18岁的女孩英子对我照顾得很好。我们年龄相差已满收养法规定的40多岁,我想收她为养女,她和她的父母都同意,不知有关部门能否给办理收养手续?

黑龙江大庆市德才

回答

德才:

按《收养法》的规定,收养的对象即被收养人,一般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只有在收养三代以内的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或者在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的特殊情况下,被收养人才可以是成年人。《收养法》第九条规定的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除应具备《收养法》规定的其他条件外,还应当具备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40周岁以上的特殊条件。但不能说只要符合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年龄“相差40周岁以上”这个条件就具备了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因为根据《收养法》规定,你是不能把成年人英子作为收养对象的。如果你收养英子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你的生活有人照顾,按《继承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与英子签一个“遗赠抚养协议”较为妥当。遗赠抚养协议,即遗赠人与抚养人签订的,由抚养人承担遗赠人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于遗赠人死后享有按协议接受遗赠的权利的协议。(王景龙)

3.养父母双亡收养关系是否自行解除与生父母的关系又是否自然恢复

提问

我一岁时生父母远渡重洋出国谋生,将我送与他人做了养女。在养父母的抚养下,我长大成人立业,生父母也事业有成回国。前年养父母不幸双双逝去,最近生父母也不幸双双身亡。生父母死后,我提出了继承其遗产的请求。可生父母的子女们不同意,说我已经被送养他人,并已继承了养父母的财产,无权再要求继承生父母的遗产。我认为我的养父母死亡后,养父母与我的收养关系自行解除,我与生父母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恢复,因而我有权利继承父母的遗产。

山西省大同市秀秀

回答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法;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如何在经济法中贯彻与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从而使经济法更好地发挥其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立法的途径,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特征与具体内容,融入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当中。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贯彻有了重要法律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经济法内容的必要补充。“在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大行动中,有关立法和法律的实施占重要位。”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一般认为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三者的统一。其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经济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其实质,就是要求以人类长远的、持续性的存在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就从人与生态环境、生态与经济、经济与社会这三个层面对于经经济法如何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探讨:

一、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原则

人类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不应该超出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这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的人类发展持续性的体现。可持续性追求人与环境、资源等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经济法在实践中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必要将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确立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从而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真正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可持续发展观认为,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史中,人类社会的每一段发展历程都是属于这个生态系统的,都是整个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作为生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是与其他生命物种共同拥有整个生态系统的。人类的行为要注意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一定要遵守自然法则,与其他生命物种共同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其他物种和其生存的生态环境互惠共存,协调发展。

当然,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是完全的受制于自然法则的,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就是能动性。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世界的两大系统。其中人类社会是由以人类为中心在特定物质基础之上形成的各种的关系所组成的有机系统。自然环境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人类为了发展,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环境进行开发与利用。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法则要如何统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正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是经济法的本质要求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协调好个人、社会与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鼓励与支持个人发展的同时,为防止谋求私人利益最大化而通过经济立法赋予国家政府一定的公权力,来防范因个人发展的盲目扩张而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成危害。另一方面,国家拥有法律赋予的公权力,个人处于弱势地位,经济立法特别强调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救济,赋予个人必要的监督权,有效的防止公权力的滥用,制约国家非正常的干预经济行为。综上,经济法要求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最优化配置,以此使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得以兼顾,从而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

追求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既不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任意的破坏自然,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盲目受制于自然。我们所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人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法同样要求人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经济法通过对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调节,以追求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社会稳定为目标,强调个人的发展是要承担一定义务的,而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经济法秩序下个人权利的行使要受到社会利益的限制,由国家法律进行规制。

但经济法中传统的“社会本位”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其所谓的“社会利益”归根到底不过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人利益,其所调节的重心主要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与时俱进,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济法中应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理念,即人与生态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本位”观念。同传统的“社会本位”相比,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1)突破了单纯的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注重人类与生态的协调。要求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自然协调发展以此来保障人类与生态利益的平衡。(2)生态本位的目的不仅是当代人的发展,而是包括后代人在内的永久的、持续的发展,强调当代人有责任与义务,为了确保后代人也享有至少不少于当代人的环境资源,在生态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二、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

强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强调人类的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因为我们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一起生活在地球上,与周围的任何物质之间都存在联系,都共同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赖以存在的生态基础正在消失,人类逐步意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要遵守经济规律还要遵循生态规律。以地球的承受能力为前提,必须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走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持续发展发展道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经济发展要由粗旷型向集约型转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合理、有度,杜绝野蛮式地开采,能源开发重点逐步由一次性能源向可再生资源转变。提倡节约型社会,提高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经济与生态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好的物质基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致力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经济法一般认为是社会本位法,总是以社会的总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强调社会与个人利益的均衡,在优先调整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经济法站在共同利益的高度来协调着各层次的利益关系,来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维护着社会利益。虽然同可持续发展原则认为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共同构成了统一社会相比,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中的“社会”本质略显狭隘。但两者的追求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是相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要实现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同环境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协调一致、和谐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可持续性的。经济法上同样认为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是最大利益,要从社会整体的利益出发,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禁止一切危害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经济法就是这样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和控制国民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从而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

通过经济法地制定与实施,我们也可看出经济法是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基本理念的,注重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一方面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利益的分配,例如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与社会民生保障方面的立法。另一方面通过立法维护生态环境利益,例如人口、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立法。具体在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中表现为: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应把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劳动法等社会保障的立法与实施,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持续发展;产业政策法方面,完善对弱小产业特别是生态产业如环保类、养殖类产业的扶持。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强调国民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要注意结构调整的整体性规划与整个社会相协调,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效益统一,注重公平与效益

人类的发展总是会同时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者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共同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是统一存在的,要重视两者和谐统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方面我们要在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好自然生态资源。另一方面要讲究经济效益,尽可能多的发掘社会生产力。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我们还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克服“本位主义”和“短期行为”,坚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的发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上。

(一)可待续发展的公平价值观

比较权威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不仅仅是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同时也包括对未来后代的公平发展,这一公平也就是代际间的公平。它所追求的公平不是局限于一个区域内的,而是一种能够确保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公平。

首先,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了公平价值观,它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不能够建立在侵犯他人的利益之上,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能够以牺牲个人的合法利益为基础。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发展,都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公平价值观,而且这种公平不仅仅要体现在当代的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之间,这种公平更要体现在我们当代人与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来。

其次,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开发和谐统一的经济效益观。明确了在可持续发展中两者是相互依托、互相作用的。人类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发展经济是以一定的生态资源作为物质基础的。如果一味发展经济,盲目开发生态资源,对资源造成永久性破坏,那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阻。经济得不到发展,人类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态资源的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应放在首位。

(二)平衡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是经济法的价值所在

公平和效益同样是经济法的重要价值追求。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总是和谐统一的。完全公平的现象往往并不是有效益的行为,而有效益的行为又往往会带来不公平的现象。在经济法研究领域对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他们认为经济法最主要的价值目标就是效益。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近代自有资本主义时期,每个人能够通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对于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选择。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的经济效益外,不考虑社会利益,为了自身经济效益的实现不顾甚至损害社会利益。

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针对于各项法律进行严格的研究与效益评估,建议只保留那些能带来最大化效益的法律。效益成为法律权利义务分配的惟一标准,经济分析法学似乎无暇顾及传统的公平价值理论。但是如果只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立法的价值追求,把样势必会造成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造成经济的衰退以及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所以,经济法注重的效益,并不是简单的指经济效益,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经济法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经济法所追求的效益观也是一种社会效益观。“微观和经济的成果只是社会效益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经济法应该确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价值观,确立公平与效益并重的价值观。

同时,经济法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确立公平与效益的价值观时,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观所追求的公平。当代人只不过是作为后代人的资源的管理者,我们有责任为后代提供可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将健全和完善的生态环境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经济法上体现为,在发展的问题上要公平的对待当代人与后代人,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能剥夺后代人发展的持续性,这也是经济法价值观必须作出的选择。

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社会实践中以上述三个原则为指导,改变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提倡科学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从政治、财政、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协同努力,而且其中最有效的还是要依靠相应的经济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有效实施。作为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法的立法与实施工作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要时刻与时俱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导经济立法,使经济法成为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重要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21世纪议程[R].第三章.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5).

[3]许少波.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与可持续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0,(2).

[4]陈泉生.21世纪发展研究――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德)舍尔,黄凤祝.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曹明德.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J].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04.

[7]李平.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论[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8]曹明德.略论从生化经济到生态经济的变革[J].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2004.

[9]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7.

[10]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11]余庆赋.经济法制的价值目标选择――从计划经济立法的公平观念向市场经济立法的效益观念转变[J].社会科学,1993,(2).

[12]王家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J].中共中央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纪实,法律出版社,1995.

[13]史际春,邓峰.经济法的价值和基本原则刍议[J].法商研究,1998,(6).

法律与生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消费者 生活消费 医患关系

一、目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概念的缺陷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均称《消法》)在第二条中规定:“消费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很显然,《消法》并没有对“消费者”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那么要理解“消费者”的内涵外延,首先就要对何为“生活消费”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对此学理界有以下两种判断方法,一种界定的方法是以购买商品的种类及购买的是不是生活消费品来判定。第二种是以购买这的购买目的,动机即是否是生活消费的需要来识别。

第一种判定方法显然是有很大缺陷的,许多商品既可以作为生产消费品又可以作为生活消费品,比如钢材在用于私人建房时就是一种生活消费,因此简单的从购买商品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品来作为“生活消费”的标准是不合适的。

第二种判定方法从表面上看较为合理,但目的,动机是存在与人的内心的,通常只能通过“经验法”则加以判断。比如根据购买商品的数量来判定是否“为生活消费的需要”按照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一次购买一部手机足矣,如果一次购买六七部手机硬说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就不符合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了,就有可能被判定为是知假买假或生产需要,但他又完全是可能为了送人或收藏,这样真正的消费者就有可能因为多买了几件同样的商品被认为不是为“生活消费的需要”,对他们是不公平的。[2]再者,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是为了买足自己的各种需要,是与生产者,经营者追求利益相区别的,任何人只要不是为了再次转售获利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购买行为就应该被认定为“生活消费”,就因该被视为“消费者”。实际上“生活消费”是与“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精神产品,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表现在吃饭,穿衣,住房以及使用日用品和交通工具等消费活动。而生产消费的结果就是新产品的产生,生产消费本身就是生产过程[3]。因此,生活消费的概念是广泛的,据此,消费者的概念也应是广泛的。

二、“消费者”概念重新厘定的必要性

《消法》规范的不确定性使得对消费者的判断完全取决于法官本身的自由裁量权的,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无序与迷茫。比如,对于王海之类的“知假买假者”和医患关系中的患者是否属于消费者,是否可以适用《消法》,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加以明确,这样直接后果便是一些不法之徒趁虚而入,大钻法律的空子,而另一些急需法律援助的人却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另外,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结构及经济交易关系,消费者的概念更是莫衷一是,比如网上购物、金融领域中消费者概念的引入等,可见对“消费者”进行明确的定义已是刻不容缓。

三、对消费者概念的再思考

(一)“消费者”概念的法理思考

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得整个社会生产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成了生产最原始和最直接的动力。整个社会依赖消费者的消费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消费者的漫长变迁对消费者的地位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是革命性的。日本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指出,消费者的概念已从岸边(供应者与消费者)扩向内陆(生活),对此加以掌握,它将从与生命本身的关系涉及到高度的文化关系的一切生活关系。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则宣称: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4]

从消费者的价值功能来看,消费者作为与生产者,经营者相对应的一个群体,他们通过弱势群体的联合达到与经营者抗衡的力量,消费者就是具有自然属性的个体成员,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和生存而不断与生产经营者打交道且处于弱势的人。消费者形象的建立并不是与生产者或销售商构成一种对立的局面,而是建立在非对抗基础上的,建立不同的“人格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与价值观念,奠定相互交往中的基本模式和基调。[5]由此可见,消费者不仅仅是单个主体,而是某一特殊共同体的一员,是集体人的一份子,是整个多元化个体的气质所形成的极为复杂的集体人格,因此“消费者”的概念是不能过于狭隘的。

(二)从具体问题中思考“消费者”的概念

从我国《消法》的立法意图来看,其立法目的在于维护消费者权益,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通过对消费者的保护,最终有利于生产者,经营者在制造,销售商品时充分注意商品的质量,和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就“知假买假者”是否应该归为消费者而言,我国目前假货成灾,而政府力量仅是杯水车薪;另外,作为个体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并非所有消费者都知道自己的权利受损,并且权利的主张和满足也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消费者势单力薄,议价能力偏弱,再加上对争议标的较少、诉讼费用等风险因素的考虑,大量消费者对权利的实现往往望而却步、漠不关心。而把“知假买假者”作为消费者,形成一支专业打假队伍,有利于充分利用群众资源,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作用,这样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在他们的严厉打击下就会减少,消费者的权益将最终得到保障。

在医患关系中探讨患者的消费者地位时,我们发现,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由于医疗服务技术要求较高,信息不对称,医生始终处于主导和强势地位,而患者则处于缺乏选择权的被动地位,患者是医患关系中的弱者,如果不将其视为消费者,而仅仅将其视为普通民事关系中的一方主体,那么势单力孤的患者就无法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帮助,无力与强大的医院进行平等谈判,《消法》保护弱者的宗旨就无以体现。从道理上说,当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走入陌生的医院时,他们无疑处在弱者地位。医护人员必须把患者当作消费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他们的权利与人格。在一个健康的消费过程中,无论在任何时候,消费者有权要求耐心的服务,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医疗过程,消费者有权得到医疗人员的必要的解释,这其实也是医德自身的要求,然而现实告诉我们的却是,道德和自律太难提抗人性的弱点了,只有通过一种有效的制度约束和保障才能保证既有目的的实现。因此,把患者当作消费者,正是一种由没有约束力的自律走向一种法律的他律,职业的他律,舆论的他律,最终达到保护患者,减少医疗事故的目的。

可见,消费者应该获得更广泛的的身份认同,使得这样一群人的集合足以与势力强大的生产者,经营者达成制约,平衡。现今,“消费者”概念的不确定性,不仅没有阐释清楚消费者的内涵,对其外延的认定也是模糊的。(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专著类:

[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期刊类:

[1] 王利民:“消费者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

上一篇:建筑工程预算范文 下一篇:消防法律法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