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范文

时间:2023-03-22 22:17:03

儿童舞蹈

儿童舞蹈范文第1篇

正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儿童舞蹈艺术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它不仅贴近儿童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儿童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给儿童一种强烈的新奇感、诱惑感和亲近感,从而在儿童中形成一种追求美感的共鸣。凡是清新悦目、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无不透射着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和童乐性的完美统一。童趣性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启迪儿童参与愿望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儿童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呢?首先应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次应讲究舞蹈语汇的趣味性。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知识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舞蹈重所表现出的儿童感知事物的方式、特点,二是舞蹈艺术本身内涵的知识性因素。我认为儿童舞蹈中的知识性的内容是以“爱”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和舞蹈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民间习俗等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童幻性则是体现儿童的自我世界的璀璨绚丽,是儿童行为在思维领域中的艺术化反映。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儿童舞蹈艺术的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往往是儿童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儿童幻想题材的舞蹈艺术中,他们可以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可以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大王,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儿童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基础。在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幻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童乐性是指儿童舞蹈活动主体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非自觉性与儿童活动的游戏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感到有兴趣,有意思,立刻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儿童舞蹈中的童乐性是以情节内容的通俗性、直观性和动作技巧简单易学、轻松自如的灵活性为表现形式的。儿童舞蹈活动自娱的性质,同时反映着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地位。每一个优秀的儿童舞蹈往往都是具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童乐性于一身的,它们或可有所偏重,但决不能没有,否则该舞决无儿童特色可言。以上四点应是我们从事儿童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出发点。正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社会功能。作为儿童舞蹈工作者,创作儿童舞蹈不仅要体现儿童身心特征而且更要包含作者自身对儿童的热爱,对时代的追求,对未来的希望的深刻思想内涵。要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深化儿童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思想认识,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儿童舞蹈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2、挖掘儿童艺术潜力,为培育一代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3、促进儿童的形体健美,增强儿童的视听反映能力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4、增强孩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5、培育他们独立思维,不断上进的自信心和工作毅力。根据社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训练。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为避免枯燥无味,基本功课程可编排成适于儿童训练的健美操动作,在生动、欢乐的课程中培养儿童舞蹈的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如小鸭子洗澡、玩耍......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民族舞蹈对摇、摆、颤、扭、跳很有讲究,也很容易被掌握。选择适当的藏族舞、傣族舞、新疆舞作为初级教材很有必要。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抓住儿童舞蹈的艺术特征,适应儿童舞蹈的社会功能,对于儿童舞蹈的创作十分有益,这已成为社会舞蹈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应可成儿童舞蹈艺术界的共识,从而推动儿童舞蹈事业的发展。

儿童舞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舞蹈 创编 选材 结构 语汇

舞蹈是一门与音乐、美术和文学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儿童舞蹈的创作植根于儿童生活,了解和熟悉孩子们的生活,知道他们爱什么,恨什么,喜欢什么和讨厌什么,懂得他们的追求和希望……这是创作儿童舞蹈的首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要搞成作品还需要掌握创编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譬如选材、结构、语汇提炼等等。

一、选材

多彩的现实生活,飞速前进的时代决定儿童艺术兴趣和审美需求是多采多样的,而编导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决定了儿童舞蹈创作题材的多样化。选择儿童舞蹈的题材,首先必须充满童趣。(童趣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启迪儿童参与愿望的重要因素。儿童舞蹈题材大致有以下几种:

1.题材:这类题材指的是直接反映当代儿童精神面貌的题材,如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守纪律、助人为乐等,更主要的是放映当代儿童的现实意识,主体意识及参与意识。

2.寓言题材:这类题材最大特点是借儿童非常感兴趣的自然景物或动物的外形特点,性格来寄寓某种思想或说明某种道理,常用夸张拟人,幻想的手法塑造人物,将自然植物和动物人物化,性格化。几年前,我曾经为市福利会幼儿园编排了这类题材的舞蹈。舞蹈通过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蚂蚁,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搬运粮食的情景,说明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舞蹈采用夸张拟人的手法,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该节目获汕头市“六・一”少儿花会舞蹈比赛一等奖。

3.历史题材:这是指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特点的题材,它可以在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集中概括和适当的虚构,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展示历史发展趋势,使儿童从舞蹈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和启迪。如《司马光砸缸》、《花木兰》等等。

儿童舞蹈题材可以说包罗万象,只要我们处处留神孩子们的天地,仔细观察他们的爱和情,儿童舞蹈的题材就会像满天繁星向你眨眼,它们好似一首儿歌,一副童画,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和一种稚气盎然的游戏。当你捕捉到这些耀眼夺目,充满童趣的创作题材后,则要确定其舞蹈形式和结构。

二、儿童舞蹈的形式和结构

表演舞蹈一般有三种形式:舞剧、情节舞、情绪舞。

由于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儿童舞蹈具有形象鲜明,天真活泼的特点。创编舞蹈应做到主题鲜明,准确,表现的内容简练不复杂,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舞蹈形式应多采用科学幻想、童话故事、儿童游戏等。在考虑儿童舞蹈的教育性的同时,还强调它的自娱性。另外,在舞蹈构思中,要利用短小、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去创编丰富多彩的儿童舞蹈。

创编儿童舞蹈必须熟悉怎样去结构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即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舞蹈及其各种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事物情节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布局。使其首尾相通,虚实相生,均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既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作品体裁形式的需要,以达到舞蹈艺术的完整和谐。

例如,《小蚂蚁》属情节舞,一群小蚂蚁到处找粮食准备过冬,有两只小蚂蚁在寻找的路上发现了粮食“一颗糖”,可是糖太重了小蚂蚁搬不动,只有叫来所有的小蚂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把粮食搬回家。体现了团结力量大的主题。舞蹈《小蚂蚁》的情节虽简单,但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布局合理,有儿童特点,易于孩子理解和接受,所以在演出当中,能与台下的小朋友产生共鸣,取得很好的舞台效果。

三、儿童舞蹈语汇的选择和提炼

舞蹈语汇的选择和提炼极为重要。它是正确反映儿童心里、感情、情绪的特征,表现作品意图、风格、使作品具有较强生命力的重要一环。

笔者认为,儿童舞蹈语汇可以从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以及孩子的生活动作(劳动、游戏及反映他们童心的习惯动作)中去抉取和提炼。但这些语汇必须是有代表性的,带有童趣的和儿童能接受,能表现的,经过改变,夸张的儿童舞蹈语汇。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现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所以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演信息。而决不能把大人一套搬给孩子,使儿童丧失个性而暗淡无光。

一个舞蹈作品主要语汇不宜多,二三个就可以。如《小蚂蚁》的主要语汇只有三个:双手上举加小跑步,跑动时左右出胯;摇摆头部、臀部;四肢着地快速爬行。这三个夸张、拟人化的动作,富有儿童特点,并在舞蹈转折时反复出现,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以此塑造了一群团结合作,活泼可爱的小蚂蚁形象。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真诚地走入孩子们的生活,感应童心、寻找童趣、才能捕捉到有生活气息的、纯真的、童心的灵性,寻到创作的契机,巧妙构思,获得艺术的升华。同时作为儿童舞蹈编导,还必须多看一些优秀的儿童舞蹈作品,把握儿童舞蹈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断收集、整理儿童舞蹈的信息和资料,在充实自我、更新自我的同时,不断地加强认识生活的创作能力,充分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儿童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编出既富有生动的儿童趣味特点,又能体现清新,亮丽、富有时代感的优秀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舞蹈(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2]舞蹈杂志.2008.

儿童舞蹈范文第3篇

童趣性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启迪儿童参与愿望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儿童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呢?首先应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次应讲究舞蹈语汇的趣味性。

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知识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舞蹈重所表现出的儿童感知事物的方式、特点,二是舞蹈艺术本身内涵的知识性因素。我认为儿童舞蹈中的知识性的内容是以“爱”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和舞蹈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民间习俗等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知识结构。

童幻性则是体现儿童的自我世界的璀璨绚丽,是儿童行为在思维领域中的艺术化反映。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儿童舞蹈艺术的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往往是儿童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儿童幻想题材的舞蹈艺术中,他们可以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可以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大王,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儿童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基础。在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幻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

童乐性是指儿童舞蹈活动主体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非自觉性与儿童活动的游戏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感到有兴趣,有意思,立刻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儿童舞蹈中的童乐性是以情节内容的通俗性、直观性和动作技巧简单易学、轻松自如的灵活性为表现形式的。儿童舞蹈活动自娱的性质,同时反映着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地位。

每一个优秀的儿童舞蹈往往都是具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童乐性于一身的,它们或可有所偏重,但决不能没有,否则该舞决无儿童特色可言。以上四点应是我们从事儿童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出发点。

正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社会功能。作为儿童舞蹈工作者,创作儿童舞蹈不仅要体现儿童身心特征而且更要包含作者自身对儿童的热爱,对时代的追求,对未来的希望的深刻思想内涵。要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深化儿童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思想认识,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儿童舞蹈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2、挖掘儿童艺术潜力,为培育一代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3、促进儿童的形体健美,增强儿童的视听反映能力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4、增强孩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5、培育他们独立思维,不断上进的自信心和工作毅力。

根据社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训练。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为避免枯燥无味,基本功课程可编排成适于儿童训练的健美操动作,在生动、欢乐的课程中培养儿童舞蹈的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如小鸭子洗澡、玩耍......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民族舞蹈对摇、摆、颤、扭、跳很有讲究,也很容易被掌握。选择适当的藏族舞、傣族舞、新疆舞作为初级教材很有必要。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儿童舞蹈范文第4篇

因而,它始终受到广大教师及家长的重视。作为儿童艺术之一的儿童舞蹈,在早期艺术教育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而作为儿童艺术的教育工作者,要搞好儿童舞蹈这项工作,关键在于搞好儿童舞蹈编导。何为儿童编导呢?儿童舞蹈编导,即一个儿童舞蹈作品的创编和导演。那么,怎样进行儿童舞蹈编导呢?

一、深入生活。

儿童舞蹈的创作与艺术一样,也离不开生活。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当然,这里指的是儿童生活。

我们要张开全身的感觉器官,投入到儿童生活里去,和他们共同生活、学习、游戏等,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友好、亲密的感情。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体验、研究孩子美丽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动作、姿势等,从中选择具有儿童特点的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提炼、加工和美化,采用童话、幻想、游戏等形式,利用短小精炼、形象鲜明、生动活泼等特点进行构思,这便能创编出丰富多彩的儿童舞蹈来。

二、精心构思。

构思是编舞者还没有进入舞蹈动作编排之前,对大量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地、科学地高度概括的过程。

编舞者如果被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游戏,某些具体形象、动作所激发感染,或从某一幅儿童画、某一首歌曲中受到启发,产生了对编舞的浓厚兴趣,或者产生了对主题情节、结构的一些具体设想,这时就可通过这些设想进行文学构思了。有一次,我从一幅装饰画中受到启发,创作了舞蹈《喇叭花》。那是一幅很简单的画,只有一些牵牛花及它们攀附着的小篱笆,然而它们互相映衬,却使我联想到一幅幅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充满动感和清新气息的图画,我被深深吸引了,产生了创作冲动,于是便尝试编了舞蹈《喇叭花》。后来,这舞蹈的演出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这就说明,构思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但构思要有新意,要抓住儿童的兴奋点。这样,才能把孩子吸引住。

三、谱选歌曲。

有了文学构思后,便需要找音乐了。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音乐也同样很重要。一个舞蹈创作是否成功,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一首好的儿童舞蹈音乐,其旋律流畅、形象生动具体、乐句整齐、节奏鲜明强烈,将有利于儿童对舞蹈形象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因此编舞时选曲一定要选择能从音乐中获得感受和启发的曲子。

在一次舞蹈作品点评座谈会上,我的灵感突发,想编个有关不倒翁的儿童舞,有了一定的构思后,花一番功夫找音乐,最后,终于找到一首颇为满意的曲子——《不倒翁诙谐曲》,这曲子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生动,把不倒翁的身体晃动、摇摆走路、任推不倒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根据这音乐,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

当然,也有人先把舞蹈结构大致搞出来后,再根据舞蹈的内容、情节、节奏、段落来谱曲的,这样做也可以,但难度较大。我搞舞蹈《分果果》便是采用这种方法。然而,鉴于作曲、演奏、录音等条件都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虽然花了很多功夫,效果却不尽人意。实践证明,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四、编排舞蹈。

可以说,前面几方面皆属于准备阶段,而编排舞蹈则既是最后一个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着力抓好这个环节,才会有成功的作品诞生。

1、安排好结构。结构是作品内部的组织形式,舞蹈作品可以没有情节,但不可以没有结构。儿童舞蹈的结构形式主要有:A、B式(即由快而慢,或由慢而快的两段式)。A、B、A式(即由慢而快再转慢,或由快而慢再转快)。还有童话戏剧式等等。

无论怎样的结构,都必须精心安排好开头、发展、结尾几个部分。 一个好的开头,能把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舞蹈的情景中来;发展部分是儿童舞蹈的精华,主题的展现、人物矛盾的冲突、故事的叙述都在这部分;结尾部分也很重要,一个好的结尾往往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能唤起他们的种种联想。

2、设计和组织好动作。舞蹈动作是构成舞蹈艺术的基本元素。儿童舞蹈的动作,应该是从儿童生活中来,是表达儿童情感的语言。而动作的风格要统一,不能太多、太杂,要捕捉一个生动有趣的形象动作,使其成为主题动作,然后在主题动作上通过变换节奏、舞姿等,进行变形,再把变形的主题动作组成舞句,最后把舞句变成舞段。

3、注意队形和画面的变化。舞蹈的队形和画面在创作舞蹈的环节中称为构图。好的舞蹈作品,它的队形、画面的变化就象一幅活动的绘画,给人以高度的美感。作为儿童舞蹈的构图,队形的变化不宜太复杂,力求简单明了,易学易记,但又不能单调、死板,而应该显得生动、形象。如我创作的舞蹈《鸡公仔》中便有这样一个画面:“小朋友”坐成一斜排,而“小公鸡”则在“小朋友”旁边踮脚尖行走,至队形中间时用它的“爪”抓“小朋友”的头,虽然是非常简单的一个画面变化,却把“小公鸡”的淘气表现得妙趣横生。

4、 排好舞蹈。编得再好的舞蹈,如果不排练出来,这个作品都算不上已经诞生。那么怎样才能把一个编好的儿童舞蹈较好地排练出来呢?

首先在学习舞蹈前,把舞蹈的内容及情节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利用有关的图片、照片让他们看,编成游戏或利用玩具让他们玩,让他们在听、看、玩中熟悉舞蹈的内容及情节,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然后让他们听音乐,并且讲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的变化,再把动作配合着音乐示范给孩子看,当他们对舞蹈情节、内容、动作有了初步印象后,便可以教动作了。动作的示范一定要慢,稍难的或复杂的动作一定要解剖并按分解的顺序来教,从而使动作模仿达到准确和完整。动作会了,就可以进行一小段一小段舞蹈片段排练了,待他们学会了片段以后,再配上造型、队形、道具等来完成整个舞蹈作品的排练。

儿童舞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儿童 舞蹈 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儿童舞蹈是儿童游戏的――总高级形式,“娱乐性”应当是儿童舞蹈的一个主要的艺术特点。根据儿童教育家的研究材料,一般将儿童时期划分为六个年龄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晚期。我们的儿童舞蹈一般是从儿童期开始的。大致到学龄中期为止,年龄是从四岁至十四或十五岁左右。对于儿童期的儿童来说,他们日常生活,除了吃饭和睡眠外,主要的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就是学龄期的儿童,在学习以外的时间,玩耍和游戏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动。正因为如此,儿童舞蹈的趣味性娱乐性,无疑应当摆在首位。只有好玩、有趣,孩子们才爱跳、才爱看,才能达到百跳不厌、百看不烦的地步。因此,在考虑舞蹈的题材时,应当选择孩子们所熟悉的喜爱的、又有一定意义的、可以用舞蹈所表现的、那些儿童们的游戏生活形容。

1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的特点

从生理的角度上来看,儿童骨骼较软,容易变形,弹力小,收缩力差,容易疲劳,而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容易兴奋,而且弹跳力较好。所以,笔者在儿童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考虑到儿童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动作力求舒展,短促有力,节奏欢快,从而表现出了他们活泼可爱的性格。6岁以下的孩子,在做压胯练习、压腰的练习时,其软度非常好,但感觉孩子在做动作时有气无力,松松散散的。少儿爵士舞是继拉丁舞后又新推出的一种外来舞蹈形式。是集芭蕾、拉丁、踢踏、街舞等多种舞蹈元素为一身的多元性舞蹈,强调“个性”和“即兴”,是非常愉快,活泼,有生气的一种舞蹈形式。少儿街舞采用最适合少儿跳的街舞音乐和节拍,将目前最流行的街舞,结合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动作编排,节奏欢快,简单易学。动感时尚的街舞能令孩子热情澎湃,少儿街舞训练是以小肌肉群的运动,它很好地弥补了其它健身项目的局限,使锻炼更全面,锻炼孩子们的动作协调性和舞感,以及肢体灵活性,提高协调能力。

2儿童舞蹈是展示儿童心灵的窗口,是表现儿童情感世界的直接方式,因此“纯真性”是儿童舞蹈的一个重要特点

纯真、稚嫩是儿童情感和思想的特点,他们对待一切事物都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视点。丰富的想像、奇异的幻想,常常是儿童(特别是儿童)们思维活动的特点。他们经常把一些无生命的玩具和物品看成是有生命的朋友。在我们的儿童舞蹈创作中如何具有纯真性,关键就在于要以儿童的眼睛来看世界,以儿童的思想感情来对待客观事物,从儿童的生活中选取舞蹈的题材,特别是其中的童话、寓言等更存有我们可选择的舞蹈题材。

3人们对待任何事物,只有理解了,才能接受它

儿童舞蹈所表演的形容一定要能被儿童看明白、弄懂它的含义,小演员才能表演好,小观众才能接受。因此“明晰性”是儿童舞蹈不可或缺的特点。当然,对不同题材的舞蹈作品对其形容的明晰性有不同的要求。如对有情节的舞蹈,所表现的人和事一定要清晰、条理分明,切忌逻辑混乱,使人不知所云;对于情性的舞蹈(情绪舞),舞蹈所表达的人物的情感要分明,是喜,是怒,是哀,是乐,不能含混不清,对情感的转变和发展,也要脉络清楚,只有如此,舞蹈才能具有艺术感染力而对戏剧性的舞蹈(舞剧),则要求人物性格突出,情节事件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要简捷明了,起、承、转、合要循序展开,一般不用或少用“时空交错式结构”,否则,容易使小观众如坠入雾中,收不到应有的艺术效果。

4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情感、思想也是繁复多样的

儿童舞蹈的“多彩性”也是儿童舞蹈必不可少的特点。不同的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生活形容,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不同的喜爱和所关心的事物。这就给我们选择儿童舞蹈的题材,有了极为宽广的余地。儿童现实的生活,儿童所感兴趣的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自然景物中的花鸟鱼虫、山水风雨,以及童幻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编成舞蹈,塑造出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而随着儿童舞蹈题材的扩展,舞蹈体裁和形式也就相应地要求多样化。因此,儿童舞蹈除了我们常见的抒情性舞蹈(情绪舞)和事性舞蹈(情节舞)外,还应当多提倡采用歌舞、歌舞剧、小舞剧等体裁,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儿童舞蹈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绚丽多姿。

5根据儿童舞蹈的艺术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训练

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为避免枯燥无味,基本功课程可编排成适于儿童训练的健美操动作,在生动、欢乐的课程中培养儿童舞蹈的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如小鸭子洗澡、玩耍……。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民族舞蹈对摇、摆、颤、扭、跳很有讲究,也很容易被掌握。选择适当的藏族舞、傣族舞、新疆舞作为初级教材很有必要。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儿童舞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儿童 舞蹈 表演 创编

儿童舞蹈除了是对文化教育的补充,同时它也是构成校园文化以及表现校园文化的重要且独特的一部分,对儿童进行舞蹈培养有利于培养其全面的综合素质以及艺术能力。但当前儿童的舞蹈表演中普遍都存在动作生硬、没有活力、不符合儿童特点等问题,这是不利于儿童表演天性的开发的,因此在创编儿童舞蹈时要充分结合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编排出适合儿童的舞蹈。

一、儿童的舞蹈表演天性

(一)提高儿童的表现力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

舞蹈表演就是要将表演者的情绪、状态以及面部表情融入到自己表演的作品中,舞蹈的灵魂是表演,要使舞蹈能够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就要使舞蹈动作与情感相结合,如果一个舞蹈演员仅仅做肢体的动作,缺少了表演,那么就会使得作品失去观赏价值。当前很多儿童在表演舞蹈时,缺少情感且动作生硬,而且当前的很多儿童舞蹈作品过于成人化,不符合儿童的特点,对于自己所跳的舞完全不能理解,没有融入感情,只是单纯的生搬硬套,舞蹈并不应该只是技能训练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的表现,所以提高儿童的表现力的关键是要发挥儿童的特点。

(二)如何能够开发儿童舞蹈表演的天性

1.教学内容安排要合理

儿童舞蹈教育是构成儿童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形象和具体是儿童的心理思维特点,同时,儿童具有好奇心强、情绪多变、天真活泼的特点,因此在编排舞蹈时选材上应做到:主体鲜明、别致新颖、浅显易懂,要能够引发孩子的舞蹈兴趣以及启发他们的想象力。编排儿童舞蹈的关键在于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编排。老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调节课堂的气氛,以灵活多变、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学,这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将传统的舞蹈课变为有趣味的实践性教学,满足儿童的表演欲望,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

2.老师要作为儿童舞蹈表演天性的引导者

老师要以全身心去投入到表示范中演中,同时还要注意自己情绪的调节以及表情和语言的运用等,孩子纯洁像一张白纸,想法很简单,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掌控,不能将低落等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原则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人造就人”,以及“人声、动作与演奏合一”,舞蹈老师可以结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合理的设计舞蹈课,将音乐与舞蹈合二为一,既能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还引导了儿童对于舞蹈的创造以及主动去表现自我的能力,在课堂中,老师要给予儿童充分且独立的想象空间,不要出现“这样不对,应该怎么怎么样”的教学语言,让儿童有独立的想象空间,发挥自己表演天性。

二、儿童舞蹈的创编

(一)舞蹈创编的灵感要来自于生活,同时充分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

学龄前的儿童生理特点是骨骼柔软,容易变形、肌肉纤维细、弹力小以及收力差,但同时大脑发育快,较容易兴奋因此容易产生疲劳感,在此阶段儿童的平衡能力以及节奏能力等较差。因此一定要以儿童的身体发展特点来创编舞蹈,要求动作能够舒展有力,具有欢快的节奏,能够使儿童天真活泼的一面得到体现。同时,在创编舞蹈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身体比例不同于成人,在动作上不应幅度过大,创编的舞蹈要有使动作的衔接及变化有规律,这样可以使儿童更快记下,另外,舞蹈的题材应该反映出他们生活中的事物及情感,让他们能够在舞蹈中身临其境,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情绪。

(二)选材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思维形象具体等。在创编儿童舞蹈时,其选材要能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要主题鲜明、健康、易懂。同时,情节的编排要生动有趣,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理解以及接受舞蹈的内容。在这方面,可以使用拟人化的手法来进行创编,加入一些童话或者神话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及使他们对舞蹈中的内容能够理解,以特有的形体语言来表达儿童在舞蹈中的体验,与此同时,其也反过来发展了儿童的动作。

(三)在选择音乐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

音乐作为舞蹈的灵魂,如何选择适合于舞蹈的音乐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音乐和舞蹈相互融入,相辅相成,才能够展现出舞蹈的艺术。在进行儿童舞蹈创编时,音乐的选择上要短小活泼,有流畅的旋律以及鲜明的节奏,富有感染力,这样能够引发儿童的活泼的天性以及引发他们的动感。同时,歌词要通俗易懂,使儿童明白他们在听什么,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以及跳舞的欲望。歌词能提供给舞蹈鲜明的文学形象,对儿童来说,富有特点以及有趣味的歌词能够有助于他们对舞蹈“景”的理解,这有利于培养儿童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和谐感。

(四)舞蹈的创编应显示出儿童的童心

童心应该是编舞者在创编儿童舞蹈时的中心点,任何儿童舞蹈的创编都应该是童心的体现,并以童心来作为出发点。要想创编好儿童舞蹈,编舞者首先要带着一颗童心融入到儿童的世界里,以儿童的心来感受世界,创编出来的舞蹈要带着童趣的特点,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舞蹈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游戏、趣味、追求,同时更是一种表现,在进行构思时,可以将简单的动作、表演编成儿童喜欢的小游戏去做,让他们觉得舞蹈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将童心融入到舞蹈中,可以使儿童在舞蹈中尽情发挥他们的活泼天性,感受快乐,使整个舞蹈富有活力。

三、结语

儿童舞蹈的创编与生活息息相关,一个好的舞蹈有利于对儿童的美的教育,同时也能够让儿童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和启迪,让儿童在童趣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这就需要老师的精心研究和耐心探索,创编出符合儿童特点的舞蹈,使儿童在舞蹈的娱乐享受中接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妍,郑清.浅谈儿童舞蹈的创编文教资料[J].2009,(11).

儿童舞蹈范文第7篇

童趣性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启迪儿童参与愿望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儿童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呢?首先应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次应讲究舞蹈语汇的趣味性。

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知识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舞蹈重所表现出的儿童感知事物的方式、特点,二是舞蹈艺术本身内涵的知识性因素。我认为儿童舞蹈中的知识性的内容是以“爱”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和舞蹈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民间习俗等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知识结构。

童幻性则是体现儿童的自我世界的璀璨绚丽,是儿童行为在思维领域中的艺术化反映。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儿童舞蹈艺术的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往往是儿童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儿童幻想题材的舞蹈艺术中,他们可以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可以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大王,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儿童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基础。在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幻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

童乐性是指儿童舞蹈活动主体在艺术创造过程中的非自觉性与儿童活动的游戏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只要他们感到有兴趣,有意思,立刻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儿童舞蹈中的童乐性是以情节内容的通俗性、直观性和动作技巧简单易学、轻松自如的灵活性为表现形式的。儿童舞蹈活动自娱的性质,同时反映着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地位。

每一个优秀的儿童舞蹈往往都是具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童乐性于一身的,它们或可有所偏重,但决不能没有,否则该舞决无儿童特色可言。以上四点应是我们从事儿童舞蹈创作过程中的基本出发点。

正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社会功能。作为儿童舞蹈工作者,创作儿童舞蹈不仅要体现儿童身心特征而且更要包含作者自身对儿童的热爱,对时代的追求,对未来的希望的深刻思想内涵。要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用优秀作品鼓舞人;深化儿童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的思想认识,陶冶儿童的艺术情操,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儿童舞蹈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2、挖掘儿童艺术潜力,为培育一代新人打下扎实的基础;3、促进儿童的形体健美,增强儿童的视听反映能力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4、增强孩子们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5、培育他们独立思维,不断上进的自信心和工作毅力。

根据社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训练。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为避免枯燥无味,基本功课程可编排成适于儿童训练的健美操动作,在生动、欢乐的课程中培养儿童舞蹈的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如小鸭子洗澡、玩耍......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民族舞蹈对摇、摆、颤、扭、跳很有讲究,也很容易被掌握。选择适当的藏族舞、傣族舞、新疆舞作为初级教材很有必要。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儿童舞蹈范文第8篇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天地,也是艺术启蒙的摇篮。”学校舞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一起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合力。

1舞蹈资源考核性普及

所谓舞蹈资源,是指以各种舞种为载体的舞蹈技术技能、舞蹈理论知识、舞蹈艺术研究与相关的音乐和服装等元素。在不同的舞种考级中,其考核标准的不同直接推动着舞蹈资源的强制性和自觉性普及。首先,标准统一的强制性资源普及。为了达成考级和升级的目标,无论是校外的培训机构和学校的专门教育教学,都会严格按照考级的要求去教学。这些资源会按照不同级别的标准,既有单项技能动作的强制教学与高标准掌握,也有系统技能动作的熟练掌握;既有既定舞蹈剧目的学习与表演,也有其他即兴的创作要求。通过这种强制性意味的普及,不仅强化儿童的考级意识、学习意识与努力意识,更让儿童们把这些作为自己理想和成长必备的素质内化,对他们未来的舞蹈发展、艺术修养、兴趣发展和个人高雅志趣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其次,个人追求的自主性资源普及。舞蹈作为一种充满灵性的行为艺术,儿童舞蹈的学习既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也需要儿童自己对其充满天赋性的喜爱,并且把其树立为自己发展的某种理想,甚至是长远的人生理想等。除了他们接受培训机构和学校老师的系统教育教学外,他们还运用家庭的有利条件以及学校的相关条件,开展自主的学习和练习,如对学习技能的巩固练习、对其他兴趣舞蹈种类的模仿性学习等,使自己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得以增长,最终实现舞蹈资源的自主性普及。

2提升儿童艺术素质

舞蹈作为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艺术,不仅舞蹈种类多、舞蹈道具多、舞蹈服装要求多与舞蹈音乐类型多,其蕴含的艺术素质也非常丰富,对儿童而言,舞蹈考级能从两个方面提升他们的艺术素质:一是,提升儿童的舞蹈艺术素质。是指舞蹈艺术内的造型艺术、姿态艺术、表情神态艺术、团队协作艺术与气息控制艺术等,随着儿童舞蹈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艺术素养会越来越高,且逐渐内化为他们的个性,被以更多样性的个性特色表现出来。特别是随着儿童年龄、学识和舞蹈技能的提升,他们会逐渐地以更多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舞蹈和个人形象更加美观。二是,提升儿童的舞蹈关联性艺术素质。是指与舞蹈密切相关的其他艺术,如音乐艺术、服装艺术、道具艺术、色彩艺术、化妆艺术、灯光艺术与舞美艺术等,这些对儿童的舞蹈起到了必不可少的辅作用,且会对他们的舞蹈艺术效果起到助长的作用,彼此之间相得益彰,锦上添花。这些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能有效地培养儿童舞蹈训练和表演的适应性,包括对场地、音响、舞蹈氛围和其他方面等的适应。

二.结语

舞蹈考级作为一种具有硬性规定,且儿童自愿参与的考核形式,其运用共性的标准激发儿童学习舞蹈艺术的兴趣和舞蹈潜能,引导更多儿童在积极的参加学习的基础上,主动地学习更多的舞种及其文化,为文化融合和发展、民族融合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儿童舞蹈范文第9篇

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作为一名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创作工作者,笔者认为:儿童舞蹈从创作规律和创作技法上与成人舞蹈创作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创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舞蹈的创作主体是成人。因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使成人与儿童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一差距。这就需要儿童舞蹈创作者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炼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

一、童心纯真,富于幻想

唐代刘长卿有诗句云“心镜万象生”,即人的思维与感情皆附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而生存游戏于这万象自然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有着丰富多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天生的好奇会使他们看到原来空无所有的地方有某种美妙的图象出现,更喜欢模仿自已在某地方看到的景物。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作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努力把握儿童认识客观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洞析儿童微妙的心灵内涵,儿童舞蹈创作者便会得到无竭的启示,便会从在成人看来无足为奇的事物中,产生出无穷的情趣和丰富的想象,并从中捕捉到能用舞蹈形式来表达儿童情趣的舞蹈形象来。

二、夸张与变形的舞蹈语言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所以,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

夸张与变形是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因为是适应舞台表演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交流的表演形式,只有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才能让观众从视觉中获得清晰的表情信息。

兰、拟人化的手法

拟人化的手法,很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在孩子们的眼里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会说话、会吃饭、会生病,有爸爸、有妈妈。创作者按作品的内容需要,将儿童的各种特征和思想注入动、植物溶化成一个完整的感人形象。使孩子们进八角色,在美的节奏的动作中,自由自在地表演,从而体现出儿童舞蹈语言更追求形式的新颖性、变化性,它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和夸张,不是照搬成人现成的动作,而是在不断积累素材的基础上建造自己的素材结构,努力去创造,去寻找新意,寻找新奇,以美的成功的艺术形式吸引广大儿童,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激情,满足他们的欣赏需求,儿童舞蹈语言的创造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以夸张、简洁、明了、灵活的语言,展现儿童的神与形,情与趣。

四、自然天成的童趣

自然,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指真谆、质朴、清新。舞蹈作品的自然气质,首先得之于精心的选材。儿童情趣就是符合儿童年龄,生理特点,体现儿童情感,激发想象力,观察力,能为儿童心领神会的饶有兴趣的事和物,如何寻求儿童情趣呢?从儿童生活中去发现那蕴藏着富有情趣的事和物,进行独特巧妙的构思,创造令孩子们神往的意境和生动的艺术形式,给儿童以羡的享受和无穷的乐趣,浓郁的儿童情趣,最终使作品具有艺术生命力。

五、为了明天

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人们新的需求和社会新的实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开启着人们的心智,为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个从事舞蹈事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时代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趋向复杂、成熟。

根据社会功能的要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综合训练。一是抓住儿童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增进兴趣。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编排拟人化的动物动作组合。四是用民族舞律功,提高孩子灵敏度。五是开设毯子功,增进舞蹈技巧。毯子功训练是提高舞蹈技术技巧的捷径,一般经过二年多训练的孩子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六是用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抓住儿童舞蹈的艺术特征,适应儿童舞蹈的社会功能,为了祖国的明天,使孩子们得到全面的教育,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

儿童舞蹈范文第10篇

一、儿童特殊心理现状

伊沙多拉.邓肯说:“最自由的精神状态就是溶于身体之中包含的最高端、最顶级的智慧。”所以,儿童舞蹈是源自孩子内心的质朴无瑕、浑朴美好的性情,才能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充分释放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幻想束缚,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美好意境中感受自己天籁般的天性,尽情地展现自我性格和情感当加入了专业化的训练后儿童舞蹈则失去了它的本质特征。

二、古今儿童舞蹈特性分析

(一)现当代儿童舞蹈现当代儿童舞蹈美学体现在舞蹈童趣性。儿童舞蹈应该以快乐为基调,舞蹈作品清新活泼,天真烂漫,爱祖国大地的花花草草,洁白无瑕的云朵,色彩斑斓的花朵,寂静晚上皎洁的月亮、眨眼睛的星星,爱天空中游弋自由的鸟儿,爱江河上跳跃翻腾鱼儿………孩子们用内心真实地感受去拥抱世间万物及自己喜爱的事物,或拒绝讨厌是东西,他们具有好胜心理,求知欲旺,模仿性强,热爱问问题好等等特点。因此儿童舞蹈作品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是儿童作品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是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不开的。儿童无论从行走到跑跳,还是从语言的表达到表现自己的情感无不渗透着模仿的过程,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切都是从模仿做起。天上飞的小鸟、水里游的小鱼、地上走的小狗小猫等,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并且,孩子能够从中收获很多的乐趣。

(二)古代儿童乐舞古代儿童舞蹈同样具有童真童趣的美育性质。乐舞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壁画儿童形象,所有动作外形从壁画来,动作形式以及舞姿形态生动活泼,奇异不同,但不失儿童的本质性味道,极富浓郁的生活的朴实情趣和儿童心理生理艺术特色,在乐舞艺术表现中,独具个体的风彩,具有超强代表性,光彩夺目,展示出了一个奇妙的东方世界的儿童艺术天地,孩子们的形态。儿童乐舞,童子舞伎,得表现队形,一般主要为在舞台调度得前方,围在伎乐天,飞天的四周,其童子舞伎的身体语汇姿态主要以跪,坐,趴,躺,盘,卧,倒在地面。活泼,欢快,有趣是的童子舞伎,在服装特征中,身着红,黄色背心,下穿短裙子,舞姿动作,一般为,腾,踏,跳,跃,转,翻,对对相舞,充分反映了儿童天真活泼,欢乐雅趣的个性和特征,整个表演显得热烈欢快,情趣盎然。敦煌壁画中所展示出的儿童乐舞人物形式,是反映了古代儿童乐舞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研究整个壁画,其中反映儿童乐舞画面的就有几十幅不同姿态,不同场景,不同内涵之多。古代儿童乐舞人物,有的在演乐奏器,有的手蹈足舞在,有的上蹿下跳,有的在爬竿顶碗,充分的展现于古代舞台之上,儿童乐舞变现形式多样。

(三)儿童舞蹈美学原则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一书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对于儿童舞蹈作品就更应该在从生活中提炼出动作的基础上显现出夸张与变形,这样才会使孩子感受到更精彩、更有趣、更美好的生活,也让他们知道珍惜所拥有的每一天。儿童跳出来的舞蹈是类似于卡通的动作,夸张而没有变形的夸打艺术形态,变形而不失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儿童舞蹈作品表演中的重要本质元素。人类是言情动物,不问平龄层次的人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儿童的语言、性格都共有他的特点,心灵、纯真、活泼、幽默。因此,儿童舞蹈的表演是表现孩子们的生活思想。

三、儿童舞蹈作品编创技术细说

“没学舞蹈的儿童比学了舞蹈的儿童更具有超强表现力”。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儿童在未经受专业、正规、系统的舞蹈训练之前,跳舞表演是不受任何约束和限制的,表现时是自由、无拘束、自在无虑的,展现出孩子本质对美好童年、幸福生活、对爸爸妈妈、对大自然、对未来的憧憬期待与美好感谢,是发自孩子本体内心最深处、最敏感的情感的宣泄表达,这是儿童的天性。而经过专业舞蹈训练后的儿童,动作则多出了几分规格性,就没有了最自然、最纯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作为儿童舞蹈就失去了以前无忧无虑、质朴天真的感觉,也让儿童身心失去了,孩子本身特有的性格特点。伊沙多拉.邓肯说:“最自由的身体包含着最高的智慧。”所以,儿童舞蹈是源自孩子内心的朴实无瑕、纯真美好、自然原始的天性,才能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充分解放孩子们幻想束缚,让他们在在自我陶醉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尽情地展现自我。当加入了专业化的训练后儿童舞蹈则失去了它的本质特征。儿童舞蹈充斥着大量的成人化的“模仿”与“克隆”。

在一些儿童舞蹈节目中,不难看出其中的孩子有着一种和他们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成熟,舞蹈动作过于拘泥做作,甚至还会摆出一些所谓“小性感”“小造作”的造型,把大人的世界搬入儿童世界之中,俨然一个“小身体大人物”的可笑形象。这种舞蹈使本来单纯、淳朴、纯真的孩子失去了他们无拘无束的“真我、本我”一面,取而代之的是舞蹈编导成人化、成熟化、固定化思维的放射,而并非真正以儿童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世界的一花一木。所以在儿童舞蹈的编排上一定要用孩子的心和眼看了解他们的世界,理解孩子思想,让孩子在舞蹈中舞出自己的个性,舞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形态。现在的儿童舞蹈作品里面加入了许多技巧性的东西,如空翻、小翻等,虽然舞蹈里加入了这些高难度动作,让舞蹈增加了一定的技术含量,使儿童舞蹈有了更大的可看性,也让家长们看到了一些成就感,小演员有了自豪感,但是,当孩子练习这些动作时就会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毕竟他们还小,骨骼及身体各方面都还没发育完全,没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所以,过早的练习一些高难度技巧时孩子们就很容易出现意外摔伤或扭伤,这会给儿童以后的身体成长健康状况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而且,往往作品中加入了难度技巧动作,会使儿童在跳舞时把所有精方都放在技巧上,而忽略了编导编排的其他舞蹈动作。所以,我建议过早的训练儿童练习高难度技巧还是要先思而后行。即便有一些技巧,也要符合儿童及其舞蹈的需要。

四、综述

上一篇:股票型基金范文 下一篇:体育舞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