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14 06:11:24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范文第1篇

了解是教育的前提,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育好儿童。为此,就必须研究和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这是陈先生的一贯主张,也是其儿童教育思想的一大显著特点。从1920年开始,他以中国儿童包括自己的孩子为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律,为我国的儿童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先生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其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教育和培养儿童,如果不懂得儿童的身体如何发育,儿童的心理如何发展,儿童的知识如何获得,儿童的人格如何培养,那这种教育必定没有良好的结果。要想取得优良的效果,必须明了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并据之施以相当的教育。

他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以前在瑞士有一个小孩子,因他的功课不好,受到全校师生的羞辱,称他为“笨牛”。有一次,为表示自己不可屈服的精神,他偷了先生的一只表,其偷表的妙技是别人所不及的。这个孩子后来由儿童心理学教授带到一个乡村学校里读书,受益于那位心理学教授的教导,结果就不是笨牛了。由此说明,教育儿童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教育儿童的方法应因人而异。他说:“顽皮的小孩子我们不应当叽笑他。我们应当鼓励他。愚笨的小孩子,我们不应当羞辱他,我们应当体谅他,帮助他。”要晓得“顽皮愚笨”的小孩子就像爱迪生幼时读书,教师说他非常愚笨、顽皮一样,“我敢说小孩子一点不笨,一点不顽皮”。之所以如此,都是教师教导不得法,或者是父母教养不得法造成的。穷得究底,就在于“他们不懂得怎样教小孩子,他们不明了小孩子的心理。”即便在今天,这种情况也不能幸免。教育教学内容成人化,严重脱离了儿童身心发展要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考虑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等等,不仅无益于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使儿童身心受到很大损伤。正如陈先生所说:“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要彻底扭转这种现状,就“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做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特别要重视对幼儿从初生到学龄前这一段的心理发展和各年龄的心理特点的研究(包括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心理活动和生理变化的关系),掌握幼儿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把幼儿教育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儿童不是“小人”,应当尊重其人格

思想支配行动,在儿童教育上亦然。1921年,陈先生发表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的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文献——《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的方法》。在文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了常人对于儿童的谬误观念和谬误教育。他说:“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谬误,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一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些罢了。”谬误的观念必然导致谬误的教育。在陈先生看来,这种谬误教育包括让儿童穿长衫马褂,一举一动要像成人一样,不准孩子多问,不准孩子游戏,不把儿童当作儿童,处处用成人的意志要求儿童,用成人的道德来规范儿童,剥夺儿童的一切活动倾向,摧残儿童的活泼天性等等,是必须改变的。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儿童认识的提高,陈先生所说的谬误教育,比如叫儿童穿长衫之类,实不多见。但儿童教育成人化倾向不能说已完全绝迹,事实上也是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当成人在讨论某一向题时,儿童往往是无权参与的,即便是很有道理的“插嘴”,也会被“你小孩懂什么”一句话予以斥回。诸如此类不尊重儿童人格的现象,有心人是不难发现的。70余年前,针对这种“误谬观念”、“误谬教育”,陈先生就明确地说过:“假使我们要收教育的良果,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然而,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在我们这个封建意识、家长制作风比较浓厚的国度里,恐怕尤甚。

“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的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成人最容易拿小孩子出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对此,陈先生在分析其原因和危害之后,明确指出:“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意志,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人格。成人要尊重小孩子的意志,尊重小孩子的人格。”“切不可拿小孩子来做出气筒!因为小孩子不是我们的出气筒。”在今天重温陈先生的儿童不是“小人”,应当尊重其人格的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做好儿童教育工作,显然有其重要意义。

三、优化社会环境,实行合力教育

优良的社会环境,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实行合力教育,也是儿童教育所必须的。我们今天所说的优化社会环境,实行合力教育的思想,其实早在数十年前,陈先生就涉及并关注过。今天重温陈先生的有关论述,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1927年,陈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中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合作的方法包括恳亲会、讨论会、报告家庭、探访家庭等。1947年,陈先生在《中国儿童教育之路》中说:“至于说儿童教育的范围,广义地说,应该把社会和家庭的教育也包括在里面。譬如说,电影、戏剧、儿童读物、玩具、游戏场所……等等,是社会给儿童的教育;父母对儿女的态度、教养、言语、行动,是家庭对儿童的教育。社会、学校、家庭三者要相辅而行,有机的联系起来,儿童教育的理想才容易达到。”可见,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发挥社会和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做好儿童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955年4月,在江苏省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上,陈先生提出,为了保证儿童、青年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培养,一定要禁止和取缔反动、、荒诞、色情书刊,组织力量编写合乎社会主义思想的各种儿童读物,督促教师对学生思想和刊物加以积极指导,动员社会和家长关心培养儿童、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这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扫黄”在精神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日扫黄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书刊,包括了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等。在今天,我们一方面要严惩那些走私、制作、贩卖、传播的书刊、影片、录像带或者其他物品的犯罪分子,净化社会风气,保护青少年儿童不受毒害;另一方面,要从事关祖国未来的战略高度,抓繁荣。广大的文艺和影视工作者,应肩负起教育和培养祖国下一代的神圣职责,多创作一些为儿童喜闻乐见,思想健康、向上,适合儿童口味的文艺及影视作品,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广大做父母的,做师长的,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如陈先生所说的“不论在家庭在学校,当设置极好的环境”,格外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儿童的影响,做到以身作则,同时教育儿童鉴别是非善恶,使其达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目的,确是当今中国儿童的大幸。

四、重视和普及儿童教育,走幼儿教育中国化之路

陈先生一贯主张要重视和普及儿童教育,要从儿童是关系祖国命运和前途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儿童和儿童教育。他说:“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命运。”“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一个奠基的时期。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的工作,也是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所必需的,发展托幼事业,培养具有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的幼苗,是关系到祖国和民族前途的根本大计,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战略任务。”

陈先生不仅重视幼儿教育,并且躬身实践,进行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探索一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的路子,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他主张“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幼儿教育必须中国化,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教育的原理和社会的现状,必须反对“全盘西化”。他说:“幼稚园的设施,总应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至于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和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陈先生的这些意味深长的话语,很值得体味。他虽留过洋,受过洋教育,但他并不崇洋,而是主张对国外有益的东西,“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改造,为我所用。”这种立足本国国情,对国外的东西采取一分为二、“洋为中用”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是非常值得今人学习的。

儿童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儿童教育观 近现代 反思 我国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是人教育的起点,因此儿童教育的成效将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近现代儿童教育立场是在生活取向(成长取向)对学习取向(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知识取向、在教育方法上表现为灌输取向)的斗争中确立的。儿童观决定儿童的教育观,人们曾经把儿童看作小大人,所以儿童说大人的语言,穿大人的衣服。洛克认为,儿童来到人世间时,其精神方面是一块“白板”,这块“白板”可以随心所欲地画上任何图案。因此洛克主张儿童的教育应该是自由舒适、平等的,不应该束缚儿童的自由。卢梭认为儿童期是存在的自然规律。从卢梭的儿童观出发,卢梭认为的儿童观是尊重儿童,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不能违背儿童自然的成长规律,否则就会打乱儿童生长的次序,结果适得其反。

社会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儿童观,也由此引申出他们的儿童教育观。近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儿童观发生了改变,随之儿童教育观也发生了变化。各个教育家提出了各种儿童教育观念,这些站在近现代立场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儿童教育的?由于对儿童教育观的误解,现实生活中我国儿童教育的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导致的后果令人深思。

一、教育中“儿童中心说”的转变

卢梭主张儿童的自然教育,他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观念,提出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等。卢梭之后的杜威、蒙台梭利都主张这个观点。卢梭认为,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的某些东西,而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而现今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家长给孩子报的各种兴趣班,能使儿童自身天赋能力增强吗?大部分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提早成为音乐家、书法家,孩子并不是在做自己所爱好的事情,而是被迫参加。

儿童教育已经变成一种“听话教育”,只要听从老师的吩咐,上课手脚摆放整齐划一,不能乱动,对老师的要求样样做好,就是听话的孩子。老师不知道儿童需要什么,只是想要一个不影响其进行教学的环境和一群听话不捣乱的学生,并认为这就是让儿童学到知识的好方法。老师忽视了儿童的本性和儿童的需要,偏离了“儿童中心说”。只把儿童当做一种装知识的容器,更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儿童的本能、天性、兴趣等被漠视。

二、“赢在起点”,起点在哪里

现在家长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当然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举动,这也是我国目前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的原因之一,但是起点早到底是在几岁?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怀孕开始便进行各式各样的胎教,出生以后将孩子送入各种婴儿学校、早期教育机构等,让孩子参加各种智力的培养、训练,并认为孩子早早就学会念唐诗、数数能数到很大是聪明的表现。然而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当像园丁从事种植那样遵循自然规律,“当孩子还是一个儿童的时候,他是不能够受教的,因为他的悟性的根芽离地面还太远”,所以教育孩子要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等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能够有能力去接受教育才能给他施与教育内容,不能揠苗助长。卢梭甚至认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这些儿童教育观念是否与当前流行的“赢在起点”的观念有冲突呢?这要看这个起点在哪里,这些教育的施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扭曲儿童的发展。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提出: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能够促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认识周围所有的人和物。因此,儿童担负着内部形成的重要任务,在成人的智力能够影响和改变儿童之前,儿童已有机会建筑起完整的心理结构。3岁时的儿童已经打下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所以,孩子在3岁以前其自身有内部的认识任务,大人应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应给孩子安排太多的活动。

三、中国的代沟与米德的代沟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儒家文化是一份灿烂遗产,我们不可否认,但是儒家文化也存在许多不良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人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强调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严格遵从长辈的各种要求与嘱咐,不管正确与否,长辈的话、长辈的吩咐都要全盘肯定,不得违背长辈意思,长辈就是权威,要无条件服从。至今,长辈在孩子面前仍是绝对的权威,与长辈争论被认为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孩子对长辈的要求、价值观要给予认同。孩子言论、行为只是一种胡闹,没有理智,比成人低一层次,晚辈的衣着、用语等文化是不被认可的,年轻人的文化只是一种图新鲜的东西,没有价值与意义。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与长辈之间只有单向的学习过程,只有儿童向长辈学习,没有长辈向儿童学习。

米德根据文化传递的方式,把文化分为后喻文化、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人类文化已经达到 “前喻文化”,即人类向父母学习旧事物,向同辈学习新事物。他认为,两代人应当进行交流,而真正的交流是一种对话。米德主张,儿童和长辈之间应形成一种双向的活动,成人要引导儿童实现社会化,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拥有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冬.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5,149.

[2]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

[3]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6.

[4]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39.

儿童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鲁迅;儿童教育;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71

鲁迅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革命家,而且还因为他在思想和教育方面都有极其高远的建树,是后来众多大家无法超越的高山。鲁迅在其短暂的一生当中进行着许多问题的探索,主要表现为对农民和知识分子这两大方面的关注。然而对于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伴随其一生。

《狂人日记》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小说和散文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鲁迅对于儿童深切的关爱,对儿童教育的独特见解及其对儿童文学等方面的重视。鲁迅还写下了《我们怎样教育儿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上海的儿童》等专门的儿童教育文章,在这些著述中,有许多独到之处和精辟的见解。在自己的后代教育中鲁迅写下了这样的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其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育实践中,能真正的做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这是柳亚子先生对于鲁迅的评价,足以说明这位20世纪的文化巨人对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儿童教育问题极为重视!

国内外关于鲁迅儿童教育的探讨研究颇多,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关于“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念,在中国是由鲁迅第一个提出来的。这个观念把儿童作为所有人物及事物的中心,意在完全了解儿童的心理,掌握其发展变化,并且尊重儿童人格,一切按照儿童的兴趣鼓励继续发展,并且耐心培养其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样才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文化和物质生活,且能够有方向的使儿童朝着自身兴趣的方面发展,更利于儿童后期的成长。“幼者本位”儿童观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儿童教育思想。

2鲁迅的儿童教育方法及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下儿童教育的意义

“理解、指导、解放”即是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一部分,也是其儿童教育的方法。其主旨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以儿童为主体,把他们当作是平等的个体,培养儿童有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并为其创造机会。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失效。没有价值,反而使我们能够理性客观的去看待儿童教育问题。关于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散见于其诸多文章中,虽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统,但是各个方面对当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都有极为打的推进作用与审视价值。

3鲁迅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比较

首先和鲁迅作比较的就是周作人,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位大师,在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方面也有相当显赫的成绩。周作人和鲁迅两人对于“儿童本位论”这个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方面却有分歧,鲁迅始终把儿童置于历史进程和社会环境中来考察,他眼里的儿童是社会的“人”和历史的“人”。而周作人重视的不是儿童的历史性和社会性,而是儿童的精神世界,主张将儿童的精神世界高度独立,这致使儿童脱离社会和现实,注定要受到生活中各个环境的制约,这是周作人儿童观的局限之处。

其实,和鲁迅的儿童观及儿童教育思想相比较的不仅仅有周作人,部分文章还把杜威的实用主义、丰子恺、胡适等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鲁迅相比。这些都为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提供了思想辅佐,使我们更加客观辩证的看待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在20世纪80年代,对鲁迅的教育思想研究就有过一段热潮,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1980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顾明远、李恺、金锵、俞芳合作编著了的《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一书。1985年《鲁迅论儿童教育》一书由董操、陶继新、蔡世连合作出版了;1986年8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出版了《鲁迅论教育》一书。此外,20世纪80年代我国多部教育史中还把鲁迅作为一个教育家收录进来,并对其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一些建树进行评价,从而使鲁迅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占领一席之地。

除了以上书籍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论文对鲁迅及儿童教育进行专项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和阐释,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姜彩燕先生在这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研究内容,从文章《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到博士论文《鲁迅与儿童教育思想》都将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为丰满。

儿童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

爱伦·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典著名的教育家、妇女活动家和作家,新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她一生主要致力于儿童教育问题和妇女问题的研究,对两性、恋爱、婚姻、道德品质等问题提出了广泛而激进的观点。其主要的著作《儿童的世纪》被誉为“新教育”的经典著作,且成为举世闻名的儿童教育经典著作。爱伦·凯十分关注儿童教育,针对当时瑞典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教育经历,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教育主张。

一、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二次产业革命使欧美国家开始实现工业化的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的教育思想、方法和理论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这就对欧洲国家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教育改革者就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和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兴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教育革新运动---“新教育运动”(new educational movement)。由于“新教育运动”在欧洲形成具有广泛的影响,爱伦·凯深受其影响,她的儿童教育思想和妇女解放的观点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开来。她反对旧教育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提倡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竭力倡导新教育,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学校。

二、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旧教育的批判、对儿童教育的要求和实施儿童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对旧教育的批判

爱伦·凯尖锐批评旧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和个性发展,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使得儿童创造力受限制、对周围事实的观察力迟钝、丧失进取心等。针对旧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爱伦·凯从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家庭和学校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不要过多的干涉儿童的活动。禁止体罚儿童、应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二)对儿童教育的要求

爱伦·凯强调“20世纪要成为儿童的世纪”,首先,成人要了解儿童的天性和个性发展,应该细心观察儿童的生活世界;其次,成人须加倍呵护儿童天性中纯朴天真的东西。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不要依照自己心中所设想的标准去要求儿童,而是要深入儿童的世界认真仔细观察儿童的真实生活,尽量适应儿童自己的特性发展。允许儿童有他自己的思想,发展他们的意志,形成他们自己概念和判断。鼓励儿童自己去亲身经验,让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经受磨练、在各种活动中接受教育,从实际生活中获得体验,从而发展各种能力。再次,禁止教育者对儿童实施体罚。残忍的殴打在儿童精神生活的道路上是没有教育力量的。

(三)实施儿童教育的主要途径

爱伦·凯认为要使儿童个性得到发展,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实施才能实现。首先,通过家庭教育来实施;爱伦·凯很重视家庭教育和父母在儿童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孩子的父母尤其是母亲负有重要的责任,她提倡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活动,反对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其次,通过儿童理想教育机构来实施;爱伦·凯不赞同幼儿园这样的学校,认为托儿所或幼儿园最多也只是家庭教育的辅助和补充。她理想中的学校应该是男女同校、学校有环境优美的环境,在这样一所学校,教师可以鼓励儿童对于美的感情的憧憬,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得到陶冶。

三、爱伦·凯儿童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爱伦·凯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在欧洲“新教育”思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儿童观对如今出现的不良儿童教育现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能引起教育界特别是教育改革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从而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借鉴和参考。

第一,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对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她的教育思想对当时欧洲新教育运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人们对儿童教育问题的认识。她批评旧教育不顾儿童天性和个性发展,压抑儿童的个性发展。

第二,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爱伦·凯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认为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幼儿园教育。她认为要使儿童个性得到发展,需要通过家庭教育和理想的教育机构共同实施。

第三,针对我国眼下教育的发展状况,爱伦·凯的儿童教育思想让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认识到: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照顾儿童的个性化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禁止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体罚。体罚会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使儿童产生恐惧感,扼杀儿童的冒险精神、想象力、活动热情、创造力,同时也有损教育者的人格和尊严;教育改革中要不断反思考试制度和班级授课制度。

参考文献

[1]黎琼锋.教育:为了儿童的解放[J].教育发展研究,2009.6

[2][瑞典]爱伦·凯.儿童的世纪[M].魏肇基译.上海:上海晨光书局,1936.

[3]茅盾.爱伦·凯的母性论[J].东方杂志社,1924.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8.

儿童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反思;儿童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3-01

一、儿童教育的概念界定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我认为教育就是不仅使人获得经验,而且给人以生命意义的引导和追寻。儿童教育则是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二、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关系中体现的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

教育阶段作为个体发展中的特殊阶段,它与个体的生活并行交错。不仅如此,儿童接受教育本身就是儿童阶段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1、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

教育的对象是本来就生活着的儿童,教育必然要纳入儿童当下的生活。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不断充盈儿童当下的生活。斯宾塞曾指出“为我们的完美生活作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显然他的观点有两个缺陷:(1)抹杀了属于儿童的自由,忽视了真正的人的生活尤其是儿童的未来生活是不可全盘计划的。(2)把儿童应有的生活与成人化生活等量齐观,忽视了儿童生活的特殊性。我们把儿童比喻为祖国的花朵,他们应该在最灿烂的时期娇艳的怒放着。但是持“教育是生活的准备”观点的人看不到儿童在生活,看不到教育是在儿童的生活中展开。现在的园丁们在教学中用他们理性的剪刀,大刀阔斧地把这些花朵修剪成统一的范式。在这种教育中,充斥的是知识技能、道德行为等各种训练,而缺乏真正的生活着的儿童的教育。

2、儿童教育在儿童生活中展开

人既是生活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儿童的教育总是与儿童的生活并行,儿童是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而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儿童生活中展开。卢梭主张爱弥儿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他抨击并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观念,提出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尊重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杜威曾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并对斯宾塞的“教育预备说”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这种生活应该是符合儿童本性、成长规律和内在需要的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成长。

三、反思我国的儿童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1、视域的转向

看看今天的儿童,很多都是为了未来而生活着。成人为了让儿童在未来拥有更多技能和竞争力,怀孕进行胎教,将孩子送入早教机构等,认为孩子早早就学会念唐诗、做难度很大的算数就是聪明的表现。然而根基没有打稳,却硬要添砖加瓦,孩子只会输在终点线上。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当像园丁从事种植那样遵循自然规律,教育孩子要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等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有足够的能力去接受教育时才能给他施与教育内容,揠苗助长的做法不可取。卢梭认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2、儿童教育中“儿童中心说”的转变

卢梭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感情,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目的是让孩子提早成为音乐家、书法家。只要听老师的吩咐,对老师的要求必须做好,这样才是又乖又听话的孩子。老师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儿童的本性和需要。杜威认为 “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的儿童观以儿童的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重视发展儿童感官,强调“有准备的环境”,儿童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理想的儿童教育理念应该是:首先,教育应当回归到儿童自然本真的生活中。儿童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儿童生活和教育亦然,成人不应用规范化的教育去约束儿童,让儿童的教育回归生活,让儿童的生活归于自然。并以儿童的生活为教育的主要载体,以促进儿童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主要任务。其次,以儿童为中心。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和教育的自然本性。教育应该做到的是充分了解孩子需要什么的前提下,才给予什么。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只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生命本性、尊重儿童的生活本质、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最后,我们要给予儿童时机,不要过早地让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不适当地充斥他们的童年生活,而是让他们充分地享有游戏和参与活动的自由,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角,享受属于他们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侯莉敏.儿童生活与儿童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 杜 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观.现代教育论丛,2010.

[4]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1983.

[5]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德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0.

[6] 农雨宁.从儿童教育近现代立场反思我国的儿童教育.考试周刊,2011.

[7] 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

[8] 刘铁芳.试论教育与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

儿童教育范文第6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栋梁,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受到最好的教育,社会才会进步,国家才能昌盛。然而当前社会的流动儿童越来越多,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严重,并引起了重视。

二、美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

1.产生的原因。在美国,普遍存在着为了就业与生存而不得不四处迁徙的家庭。这些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渔业、林业、畜牧业、农业的家庭,在不断的流动之中,不知不觉地为美国社会制造出了数不胜数的流动儿童。这些产生于上述变动不居的流动家庭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时期接受的家庭教育异常欠缺,其身心健康也遭到了一定的损害。从农村流动儿童教育层面来看,虽然美国政府在1920年前后已经对之加以了某种程度的关注,但是终究没有得到美国主流社会与联邦教育机构的强烈关注。直到1960年前后,随着美国社会出现的诸多政治层面的变故(如轰轰烈烈的人权运动、约翰逊总统提出的改善贫困运动、建设繁荣经济社会等),美国主流社会才对美国农村流动家庭的儿童教育问题加以密切关注。

2.加强流动儿童教育的必要性。(1)提高流动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在流动学生中,学习困难者占全体学生的52%,而在非流动的学生中,只有27%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2)降低流动学生的留级率。在美国社会各家庭的收入分组中,流动学生的降级率大大高于非流动学生的降级率。在6年转校3次以上的流动学生中,非流动学生要比流动学生提前一个学年毕业。(3)降低流动学生的辍学率。8年中3次转学抑或3次以上转学的流动学生,其辍学率是非流动学生辍学率的4倍。(4)流动对学生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格洛里亚·辛普森和玛丽福勒的一项针对流动儿童情绪行为的研究中,他们把儿童按照流动次数分为三类:无流动;流动1~2次;流动3次以上。通过调查发现,在儿童的很多情绪与行为问题上,流动次数越多,问题越普遍。因此,流动对于学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因此,加强流动儿童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美国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1.完善法制,以法律保障流动儿童教育。美国的法制是十分完善的,尤其是在教育立法上,更是十分严格的。无论是在立法、执法,还是司法上,美国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首先,在立法上,美国早在1966年就重新修订了《初中等教育法》,尤其是对于流动教育也进行了立法维护。同时,美国政府制订了MEP计划(“流动学生教育计划”)。该法第1120条A(b)和(c)规定:MEP是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教育,它不能替代正规学校教育,州和地方给予流动儿童的非联邦资助教育服务必须至少与给予其他学生的相当。其次,在执法层面,地方、州与联邦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联邦政府以资金和法律为支撑,干预州的学区与学校等,州以资金与法律为支撑领导地方的学区与学校。上述三级政府均需向社会完全披露信息,以此接受社会公民的监督。因为美国的广大公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否发挥到了极致,非教育经费用到了何处。第三,在流动人口层面,美国有一半为移民,所以,在司法层面,联邦最高法院的移民子女学费案(1982年)曾判决德州法律违宪,并做出如下硬性规定:(1)免费公立学校不得拒收非法移民身份的学龄儿童,非法移民身份的学龄儿童不得因为州中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失去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2)学校领导、管理员或者教师等不得做出可能造成非法移民及其儿童产生畏惧心理的事情,比如盘查身份、盘查社会保险卡号、盘查父母的工作单位等。(3)联邦各级教育机构及教师必须努力提供适合于非法移民子女学习的教育。该规定还指出,上述判决在美国联邦范围内具有强制法律效力。2.政府拨款,遵守流动学生教育计划。在流动学生教育层面,联邦政府负责拨款教育资金。因为流动学生的教育隶属于美国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的范畴。2001年后,为实施中小学教育,美国政府共有近300亿美元的拨款用于教育事业。其中占1/3的拨款用于实施流动学生教育计划项目。同时,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招聘“流动学生教育计划”教师及工作人员的条例,在联邦各州招聘教师及工作人员。被招聘的教师及工作人员的酬薪由联邦政府在“流动学生教育计划”基金中支付。应聘该计划的工作人员及教师可以是全学期或者中长期性地兼职,也可以是短期或者季节性地兼职。应聘者的酬薪虽然不高,但是会受到社会的极大尊重。不过,受聘者也必须具备相关条件,比如:了解、理解流动家庭的处境,了解、理解流动学生,同情流动家庭和流动学生等。在该项计划中,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是核心,因为他们是沟通流动家庭与社区或者学校的桥梁;他们不仅为流动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还是流动家庭与学校之间沟通的途径,并且高度重视特殊家庭的特殊需求;他们深入了解单个流动家庭的生存环境,为政府掌握美国联邦人口流动状况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

3.资源共享,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作用。为了便于跟踪教育流动学生,美国联邦于1995年建立了由计算机处理的MSRTS系统,也即“迁移学生记录传递系统”。该系统不断收集、归类、调整、更新流动学生的下列诸多信息:家庭环境、转学前就读的学校、学生的技能储备、学习成绩、免疫记录、身体健康状况等。在1998~199年中,美国联邦共有807,625名流动学生与“学校促进法案”的规定相符合。这些流动学生的流动频率有低有高,流动的距离有近有远,可是,因为美国联邦动用了MSRTS系统,所以流动学生的相关信息均能通过计算机信息交流平台在联邦各州的学区、学校间迅速传递,由此充分保证了流动学生连续就读的机会。

四、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措施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问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联系的教育问题也从过去的“留守儿童”问题发展为“留守和随迁流动儿童”兼具的教育问题。目前我国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虽然有一定的解决,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思考我国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意义重大。上文中我们分析了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的措施,那么美国这一系列的措施又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1.从法律上予以重视与保护。目前,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层面,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国,在流动儿童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层面,在其相关文件或者政策中,虽然没有硬性地划分比例,没有制定硬性的绩效评估标准,不过很多城市的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只是在法律层面,鉴于我国目前尚无与之相关的具体规定,因此应该充分借鉴美国的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相关的法律,让我国流动儿童也像美国流动儿童一样,在法律的保障下,拥有合法的入学权与入学机会。第一,就流动儿童具有平等入学权与入学机会等相关问题立法;第二,流动儿童平等入学的重要性、入学机会、入学的必备环节等均要受到法律的保障;第三,借鉴美国司法救济流动儿童入学的程序,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适用于我国流动儿童入学的司法救济机制。

2.加强政府机构的保障。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将流动人口教育计划列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的范畴。在解决民工流动家庭子女入学的问题上,城市应该起积极的带头作用。鉴于城市教育系统因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给城市教育部门与城市财政部门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并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利益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等缘故,我们必须通过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的途径,充分改善城市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城市中小学教育,努力提高城市教育教学质量,以此化解上述诸多矛盾。同时,对于人口流动频繁、人口流动数量较多的城市,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要给予财政补贴,以此缓解城市因为解决民工子女就读、流动人口安居乐业等问题带来的财政压力。对于某些流动人口多、财政相当困难的城市,中央与省级政府应该加大流动儿童教育专项财政救济的力度,以此鼓励该城市妥善处理好流动儿童的就读问题。

3.强化信息资源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作用。由于美国实施的资源共享与信息技术的普遍,所以流动学生的相关信息均能通过计算机信息交流平台在联邦各州的学区、学校间迅速传递,由此充分保证了流动学生连续就读的机会。但是在中国,就没有这样完善的平台,很多流动儿童的学情得不到追踪,甚至一些学生在自己家乡接受教育之后,去到另外一个城市还需要留一级,其学习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所以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强化信息资源对流动儿童的教育作用。

五、结语

在当前社会,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不仅仅是在美国,在中国也亟待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城市的基础教育体系在短期内缺乏吸收这些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能力。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希望本文对于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的研究可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借鉴美国的经验,从各方面提高中国的流动儿童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儿童教育范文第7篇

在广大的的农村教育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种自由散漫的教学风气,老师酗酒、抽烟、随意缺勤、应付教学等事件层出不穷。学生则打架斗殴、任意逃课、作弊成风、弄虚作假等现象也是屡屡所见。对于这些情况,学校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得到实际的管理规范效果,更没有进行强有力地监管力度,对违规乱纪的教师和学生没有进行良好的管理和教育,只是敷衍了事就无法树立好的管理理念,更无法普遍的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农村儿童教育的效率难以得到质的提高。

二、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开发与扶持,加速农村儿童教育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落后是导致农村儿童教育落后的根本因素,并且是决定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地区农村整体因素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教育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加强合道乡大路洼村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开发,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促使原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结构的改变,提高和完善教育体系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升级。

(二)完善农村基础建设,改变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

加强农村社会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思想解放,广泛的吸引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自觉接受教育。目前,加强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同时,农村社会思想解放也需要各种设施的发展和完善,一种落后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一种落后的社会价值观念,落后的价值观念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的选择和行动,加强思想建设和思想动员,会更好的促进农村思想的解放,实事求是的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加快留守儿童教育的发展

解决大路洼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学生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进行电话沟通;作为教师,对家长没在身边的孩子,不仅在学习上要进行教育,更要在生活中进行照顾。此外,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国家在人口管理上要出台相应的措施,适应人口流动的发展趋势需要。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确保农村务工人员和城市人享有同等的社会政治地位,保证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人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

(四)完善教育目标,指明教育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方针一直在发展,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十提出党的最新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的发展布下了明确的任务和发展前景。作为农村教育组成部分的大路洼小学,更应该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因地适宜、因时适宜的完善和发展自身的教育目标和规划,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为农村儿童的全面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五)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体制创新

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隶属关系、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其外延包括以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制度。因此,大路洼小学的农村儿童教育,要适时的完善管理体制,要时刻的铭记改革创新,才会有不竭的发展动力,推动农村儿童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结语

教育事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怎样发展教育、靠什么发展教育,是需要不断的探索的社会问题,它不会在一个时代兴起,也不会在一个时代终结,它具有自身不可丧失的传承性。像大路洼小学这样的农村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应该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扶持,缩小与城市的差距,达到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这样不仅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又好又快的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文化的繁荣。

儿童教育范文第8篇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要从儿童抓起。学龄前儿童教育对于后继的小学教育甚至中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发展惠及所有适龄幼儿的学龄前教育事业,对提高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广大农村的学龄前儿童教育严重滞后,呈现出了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甘肃省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学龄前教育是提高甘肃省学龄前教育整体质量的重中之重。

一、甘肃省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现状调查

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甘肃省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严重滞后,呈现出了巨大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项目组先后走访了甘肃省妇联、庆阳市妇联、合作市妇联、临夏市妇联。同时对庆阳市镇原县、民勤县双次科乡、康乐县莲麓镇以及临潭县王旗乡等乡镇的116个行政村进行了抽样调查,其结果确实令人堪忧。在调查的116个行政村中,只有7所幼儿园,幼儿园数量占6%。镇原县临泾乡、太平乡、开边乡等三个乡镇抽样调查的76个行政村中只有4所幼儿园,幼儿园数量占5.3%,16所小学有学前教育班,占21%;民勤县双次科乡13个行政村有1所幼儿园,占0.77%,临潭县王旗乡15个行政村有1所幼儿园,占0.66%,康乐县莲麓镇共有12个行政村,在镇政府所在地仅有1所私立幼儿园(属无牌经营),占0.83%,幼儿园里有2位老师,均未受过幼儿专业教育。在调查中发现,一个乡镇只有1所幼儿园的大都在乡镇所在地,而且多数为私立,偏远一点的农村根本就没有,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数没有受过幼儿专业教育。

二、甘肃省农村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比较城镇同龄儿童的学前教育情况而言,甘肃省农村学前儿童的教育状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农村家长对儿童学龄前教育的认可度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其对教育的认可会越高,也会更加注重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甘肃省农村1774万人口中,初高中文化普及率都比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中夫妻二人,文化水平均达不到九年义务教育程度。他们的目标只是让小孩吃好、穿好、玩好,不要惹事生非就行。这种文化水平现状直接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对下一代的学龄前教育观念。加上居住较为分散、偏僻,甚至有些村庄去学校要经沟壑纵深、山高路远的羊肠小道,许多家长觉得送小孩上幼儿园或学前班非常不便,不太放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龄前儿童接受早期教育的权利。

(二)农村家长不愿支付儿童学龄前教育费用目前,在我国学龄前儿童教育还未纳入到义务教育的体制内,学龄前儿童接受学龄前教育的费用需由家庭负担。在甘肃农村,3—6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一般生活在祖孙几代的多人口家庭中,父母和爷爷奶奶均有时间和能力照顾、抚养,他们在育儿中考虑更多的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在幼儿阶段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启萌教育。在甘肃省农村中,一个孩子每个月的托儿费大约在几十元左右,很多农村家庭不愿将孩子送入到正规的学龄前教育机构,认为这是一笔可以节省的费用,不想花冤枉钱。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也会作用到家长的教育观念上,影响其对教育的看法,使农村儿童的教育缺少了学龄前的教育。

(三)学龄前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不够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由于在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带进城里生活、学习,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据甘肃省妇联的统计,甘肃省农村有留守儿童67.7万人,其中学龄前儿童17.9万人,占26.4%。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他们认知能力和性格发育、社会行为的获得,取决于家庭教育,学龄前儿童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而这部分孩子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一般都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顾,因此无法进入正规的学龄前教育机构,或者是因为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异地而很难进入当地的正规学龄前教育机构,所以大部分学龄前留守儿童都处在了学龄前教育的夹缝之中,无论是在思想道德教育、品质性格塑造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四)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当前甘肃省农村儿童的学龄前教育场所很少,在调查中发现,现有的幼儿园大多数都是私立的各种小型托儿所、幼儿班,师资力量非常匮乏,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或大学的,甚至还有三四十岁的农村家庭妇女,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系统的职前专业训练,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所以合格率极低。有的只是看管好孩子,使其不发生意外而已,更谈不上教学。能上课的许多农村幼儿园教师也教育观念陈旧,教学经验不足,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也十分简陋,一个农家小院、十几张小桌、几个塑料玩具、几本小人书、几张动画片光盘就是农村孩子们对童年时光的全部回忆,而卫生、安全设备就更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水平,这样的师资教育资源对正在成长发育、迫切渴求感知外界事物的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对家长而言,也是不能够让孩子放心入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社会对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关注不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的教育引起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的重视。但他们更重视的是孩子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对孩子的学龄前教育很少有人重视,多数父母在孩子上小学以前都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人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理念比较陈旧,在教养方式上大多溺爱或是放任自流。农村儿童的学龄前教育还没有受到其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在农村中无法营造学龄前教育的良好氛围,导致农村学龄前教育十几年如一日,进展缓慢。

(六)国家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缺乏统一标准为推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育部在2001年的时候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部用以专门指导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法律上的“真空”使得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儿童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幼儿园,接受学龄前教育、接受何种科目的学龄前教育以及学龄前教育应分几个阶段等问题,在当前都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也缺乏一定的指导参考,对于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而言,难免使家长产生受不受学龄前教育都行,接受好的教育和一般的没有差别的想法。

三、解决甘肃省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

农村儿童学龄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的第一步,是孩子体验集体生活、树立人生品格的开端,是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至关重要。要想改变甘肃省当前农村儿童学龄前教育现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能搞“一刀切”的方式,密切关注、不断尝试、符合实际才是可行之道。

(一)加强宣传力度,形成良好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集体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良好的学龄前教育不但可以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从小就树立高尚的心灵,在人生的征程中树立正确的目标,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在社会上进一步宣传学龄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努力营造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的社会氛围,立足农村实际,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让广大的农村幼教干部、学龄前儿童教师及学龄前儿童家长改变原有的态度和观念,端正对学龄前教育重要价值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农村学龄前教育的发展。使家长了解、支持、重视学龄前教育,从而主动与教师密切合作,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农村学龄前教育才能成为农村群众自己的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二)加强农村家庭教育,推进农村家园合作由于甘肃省广大农村地处偏僻,家长们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等因素,导致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观念,重教育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学龄前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它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对农村学龄前儿童而言,在家的时间要长于在园的时间,家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政府不但要关注学龄前儿童还要关注学龄前儿童家长,采取多种形式来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教育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要让儿童更好、更充分地接受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家长这个教育资源,让家长通过有限的参与掌握更好的育儿方法。良好的家园关系不仅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包括教师、家长自身的提高。儿童的发展,又以成人的提高为基础。“良好的家园关系不仅是密切儿童———教师———家长之间关系的纽带,而且还可以带动和促进三者的共同成长和提高。”如果教师能够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那么教师对学龄前教育的成效就能够得以强化和巩固。

(三)不断完善农村幼儿园教学条件要充分调动学龄前儿童在学前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不断完善办班条件,创设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发展的环境。首先学前班最好是独门独院,以减少小学的干扰。其次要特别注意玩具教具的配备,室外要有大型体育活动器械,要有种植园地;室内要有幼儿读物、各种玩具、录音机及电子琴等。应充分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玩具。在甘肃农村,天然材料取之不尽,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就能使孩子们在玩中看看、摸摸、听听、说说、做做、想想,在玩中得到教育。

(四)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学龄前儿童教师素质镇、村要通过政策扶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对成绩突出的学龄前儿童教师予以奖励,调动其积极性,帮助她们落实职称评定,妥善解决农村幼师的待遇,实现与当地小学民办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建立农村学龄前儿童教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稳定教师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加强对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等理论的学习,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以扩大教师的信息量。同时采取城乡挂钩、外出学习等方法提高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水平。

儿童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张载;儿童教育;以礼立教;科举观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2-0064-05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关学的创始人。他除短期担任地方官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在儿童教育方面,他从“蒙以养正”之本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的弊病,提出了许多有独到见解和现代价值的比较符合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的儿童教育主张,进而对陕西地方教育和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张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

张载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祖父张复,宋真宗时任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等职,后赠司空。父亲张迪于真宗初携妻陆氏上任于陕西长安,天禧四年(1020年)生张载。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张载四岁,其父改任涪州(今重庆涪陵)知州。至天圣七年(1029年)张载10岁时,即令其从外傅学习,应该说这段时间张载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生活,并且张载“志气不群,知虔奉父命,守不可夺,涪州器之” [1 ]。表现出了非同常人的品格,深得父母的喜爱。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张载年方15岁,其弟张戬5岁,乃父张迪不幸殁于涪州任所,由涪州地方出资运张迪灵柩出川回开封,后出斜谷,行止眉县横渠镇,突闻前边发生兵变而无法前行,全家只好居住于横渠大振村,葬父张迪于大振谷口迷狐岭。关于这一段历史,张载的弟子吕大钧在《横渠先生行状》中这样写道:“父迪,仕仁宗朝,终于殿中丞、知涪州事,赠尚书都官郎中。涪州卒于西官,诸孤皆幼,不克归,侨寓于凤翔县横渠镇之南大振谷口,因徙而家焉。”

为了便于祭扫父陵,以尽孝道,张载从此寄居陕西眉县横渠镇,侍母教弟,闲时去崇寿院(横渠书院前身)读书,过起了半耕半读的生活。可见,张载天资聪颖,加之自幼随父漂泊,又逢少年丧父,这便养成了他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特别是环境所迫,促使他过早成熟,支撑起了门户。但张载穷困不坠青云之志,在料理家务的同时,博览群书,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经历了比较扎实、完整而又独具一格的童蒙教育。张载28世后裔张世敏所撰《张载年谱》中说:张载“少孤自立,无所不学”。

自幼的经历和学习,使张载十分重视幼儿教育问题。明代王守仁曾认为,儿童时期的“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因此,他认为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张载早于王守仁就主张在儿童蒙昧无知时及时给以正确的教育,使儿童养成良好的思想和品质。张载说:“所观所求皆学也。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直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己虽不知谓之学,然人作之而已变以化于其教,则岂可不谓之学?” [1 ]他主张用正确的方法给儿童以教育,抓住儿童时期记忆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要从小培养儿童的优良品格。张载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 [1 ]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张载发挥说:“‘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尽其道,其唯圣人乎。” [1 ]根据《周易·蒙卦·彖》“蒙以养正”之义,张载为自己最重要的著作取名曰《正蒙》。刘玑说:“《易》有‘蒙以养正’之义,故张子取之以名书,篇内《东铭》、《西铭》,初曰《砭愚》、《订顽》,皆《正蒙》之谓也。” [1 ]王夫子曰:“谓之《正蒙》者,养蒙以圣功之正也。圣功久矣,大矣,而正之惟其始。蒙者,知之始也。” [2 ]这些评论都反映出张载十分重视蒙养教育。

张载力倡从年少时就及时施教,对当时世人不重视早期教育的现象提出了批评 [3 ]。张载说:“古人于孩提时已教之礼,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尝为子弟之事。” [1 ]他认为少不至则失良机,“某只为少小时不学,至今日勉强” [1 ]。他斥“幼不率教,长无循述,老不安死,三者皆贼生之道也” [1 ]。并以“二程(程颢、程颐)为例,说明及早教育的重要性。“学者不可谓少年,自缓便是四十、五十。二程从十四岁时便锐然欲学圣人,今尽及四十未能及颜、闵之徒。小程可如颜子,然恐未如颜子之无我。” [1 ]可见,不抓住稍纵即逝的儿童期就对他们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初步的道德行为的训练,中年后必定是悔之晚矣!

二、张载儿童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方法

1. 教有程序,越早越好

张载不仅重视儿童教育,还强调教育要从小抓起,甚至要实行胎教,幼而教之,长而学之。关于胎教问题为我国古代不少教育家、医学家所论及和重视,也提出了诸如“外象内感”等胎教理论,但一直未能给予充分的科学论证。如果说贾谊、颜之推只是追溯了先王的胎教之法,那么张载可以说是明确提出了胎教,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是张载对于我国古代儿童教育所做的重要贡献之一。张载认为:“习者,自胞胎中以至于婴孩时,皆是习也。” [1 ]“直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己虽不知谓之学,然人作之而已变以化于其教,则岂可不谓之学?” [1 ]这句话里的“人作之”即是外部的刺激和影响,“已变”就是胎儿获得的反应和变化,尽管胎儿自己不知道,但“人作之”的“已变”就已经是一种教育了,即就是“胞胎之教”。此可看作是张载明确提出自己胎教思想的具体论述。

当然,张载在此基础上更主张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认为教育无止境,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学习,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安排应有所区别。如在学习方面,张载就主张“分段分节”进行。他以每三年为一时期设计,对于一天的安排又分朝、昼、夜三个时节。认为学习是个积累功夫,应坚持利用好每个时节,并通过勤奋努力、苦读善思,使之有巨大进步 [4 ]。记得张载和弟张戬与母亲一起扶父棺欲回开封时,行于汉中南郑,张载谒拜武侯祠曾留言:“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1 ]体现了一个封建文人周密的学术安排和崇高的生活品味。

2. 好恶有常,养成习惯

从“学为圣人”的教育目的出发,张载把德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他说:“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1 ]并强调德育对于智育的支配和统领作用。在儿童道德教育方面,尤其重视对儿童进行基本的道德行为的训练。

首先,强调“以礼立教”,要求儿童“习礼”。张载十分重视“礼”的教育,即儿童对封建道德规范的学习和遵守,要求儿童“习礼”。他认为:“使动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 [1 ]他把“动作中礼”当做儿童变化气质的主要途径,认为先学“礼”,是一条修德的捷径。所以,他主张“以礼立教”,“知礼成性”。一方面要懂得更多的伦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上要学礼、合礼。张载认为,学礼可以去恶成性,使人返归太虚本性。在他看来,要成就德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学礼。

张载 “以礼立教”的儿童教育观,在当时就为人们所称道:“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 [1 ]因为本立之后,就可以确立礼为善恶之标准,可以以礼修德。朱熹与门人议论时对此也甚为推崇:“古人自幼入小学,便教以礼;及长,自然在规矩之中。横渠却是用官法教人,礼也易学,今人乍见,往往以为难。” [5 ]其实,变化气质的过程,需要以礼来约束和引导,从一开始就让儿童知道一个“礼”的标准,并训练他们养成遵“礼”的习惯,其德性就一定能修得好。

其次,确立了“教之示以好恶有常”的幼儿教育原则。张载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必须“好恶有常”,即对儿童的要求必须前后一致。他说:“教之示以好恶有常。至如不欲犬之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适从,虽日挞而求其不升堂,不可得也。” [1 ]意思是说:在向孩子表示你所赞成或反对的事情时,必须始终如一。好比不允许犬进入堂屋,那么,每当看到它进入堂屋就打它。如果既打它,不许它进入堂屋,却又在堂屋里喂它食物,那你是要犬觉得能进堂屋呢?还是不能进堂屋?这样即使每天打它,以使它不进入堂屋,都是不会成功的。

这段话虽也见于《二程遗书》卷二,但鉴于该书“大多数条目没有说明记载的是何人之言行”[6 ],所以,可看作是张载的思想之一。就是要树立儿童正确的行为标准,做对了就予以奖赏,以资巩固;做错了就给予批评甚至惩罚,以便改掉;绝对不能好恶无常,使儿童无所适从。现实中许多儿童无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致造成人格的缺失,大都是其父母“教之示以好恶无常”的结果。张载以“犬之升堂”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形象地揭示了“好恶有常”这一幼儿教育基本原则的真谛。而这当中“打”和“食”都是作为刺激出现的,如果要狗只产生“不升堂”这一种行为反应,就不能让另一种刺激(食物)同时出现。这样,在“打”这种刺激反应过程多次重复之后,狗就能学会不再进入堂屋的行为。可以看出,张载通过观察、思考而得出的这一观点,与现代学习心理的理论不谋而合 [7 ]。

最后,要求从“洒扫应对”等基本环节做起。和同时期的理学家一样,张载的儿童道德教育特别强调训练,主张从具体的做事中明白事理。他认为:“洒扫应对是诚心所为,亦是义理所当为也。” [1 ]“世儒之学,正惟洒扫应对便是,从基本一节节实行去,然后制度文章从此而出。” [1 ]张载之所以要求从小做起,从我做起,重视尊礼习礼,并强调训练儿童以养成遵循礼的习惯,实出于一个儒者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秩序失调的痛心疾首,对世俗民风败乱的深切忧虑。

张载本人气质刚毅,德盛貌严,治家接物,先正己而后感人。他对弟子家童教之以洒扫应对、尊老爱幼之礼,对未嫁之女,也让她亲自参加祭祀,熟悉一些日常的礼仪。吕大钧《横渠先生行状》载曰:“其家童子,必使洒扫应对,给侍长者。女子之未嫁者,必使亲祭祀,纳酒浆,皆所以养孙弟,就成德。尝曰:‘事亲奉祭,岂可使人为之。’” [1 ]正是由于张载的倡导,关中风俗也为之一变,他高兴地说:“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 [1 ]

3. 书须成诵,方可有用

通过背诵获得积累是传统蒙学教育最为宝贵的成功经验之一。可以说,古代蒙学每读必背。张载也重视记忆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记诵是必需的,始学之人,宜先诵记。他说:“经籍亦须记得,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聋盲之指麾。故记得便说得,说得便行得。故始学亦不可无诵记。” [1 ]按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分析,诵记既有视觉器官参与,又有听觉器官参与,多种感官共同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记忆效率。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张载还提出了熟读成诵的技巧与办法:一是记忆须与思维活动结合才易记。张载要求学习者不仅应“成诵”,还应在“夜中或静坐”时“精思”。他说:“书多阅而好忘者,只为理未精耳,理精则须记了无去处也。” [1 ]“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 [1 ]又云:“凡观书不可以相类泥其义,不尔则字字相梗,当观其文势上下之意”。 [1 ]即在阅读时,不仅要了解全文之意,也要顾及彼此间的联系,理解了的东西容易记忆,记住的东西有助于理解和思考,书须成诵精思,方才有用。

二是用札记的形式来帮助记忆。张载认为学成诵精思外,还须“心中苟有所闻,即便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 [1 ]。他指出:“学者潜心略有所得,即且志之纸笔,以其易忘,失其良心。” [1 ]意思是:学须精思成诵,还应及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学习体会。很显然,他的札记不是简单的抄写,而是要把思考的结果,即自己的“潜心所得”记下来。而且,作好札记之后,仍要进一步思考,否则,“不思则还塞之矣”。

朱熹对此评价道:“读书须是成诵,方精熟。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横渠说:‘读书须是成诵。’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古人记得,故晓得。今人鲁莽,记不得,故晓不得。要紧处、慢处,皆须成诵,自然晓得也。”“近与学者讲论,尤觉横渠成诵之说,最为径捷。” [8 ]

三、张载儿童教育思想之特点分析

1. 张载儿童教育思想与他的人性论观点密切联系

张载的重要贡献是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认为,天地之性是本然之性,为人所共有,都是善的;气质之性则是人形成后才有的。各人的气质可能有偏,于是有善有恶。对于不善的气质,须用教育工夫使之复归于善,把后来的气质之性去掉,以回复本来的天地之性。后天的教育(包括蒙养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张载说:“气质恶者,学即能移,今人所以多为气所使而不得为贤者,盖为不知为学。” [1 ]他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不尔皆为人之弊,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 [1 ]告诫人们,不学,永远也不明白圣人所以成为圣人的奥秘和真谛。可见,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在人变化气质成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儿童秉持的善性最多,但可塑性大也易于受到感染和蒙蔽,即会因受到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不同而形成气质之偏差,张载指出:“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但“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1 ]。这里的“善反之”,就是能通过教育来端正变化气质。其中,张载认为道德教育对于“变化气质”,去掉蒙蔽作用尤甚,它可以使“天地之性”完全主宰和支配“气质之性”,或者化“气质之性”,回复到正清善美的“天地之性”。张载认为:“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 [1 ]就是人皆可通过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行为训练,成为“圣人”,从儿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教育,有助于及早保护人性天资,并获得教育的持续发展与成功。

2. 注重顺应儿童心理,体现了一定的科学性

张载指出:“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1 ]又说:“教人当以次,守得定,不妄施。” [1 ]他强调:“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儿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 [1 ]即教授儿童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粗入精,对待幼小的孩子,还应通俗易懂,不可过分强求,做到“时之当”,“春风化雨”。特别是对儿童教育的内容不宜太深。他说:“大率玩心未熟,可求之平易,勿迂也。若始求太深,恐自兹愈远。” [1 ]一些人总要求儿童跟大人一样学习高深道理,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欲速则不达。在教学方法上,张载强调要注意儿童的接受能力。他说:“教之而不受,则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不纳也。” [1 ]张载这些有关儿童教育“及时施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及注重背诵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是对我国古代蒙养教育优秀传统理论的强化、发展和推进,在某些方面遵循了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目标要求,注重顺应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个性品质,重在激发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的自然成长,因而是符合儿童教育发展规律的,是对当时无视儿童天性、摧残儿童的传统教育的有力批判,体现了张载儿童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3. 反对以科举为目的,试图调和进德与功业的关系

张载所处的时代,科举兴盛,士子一般从蒙学就确立了走科举仕途的终生奋斗目标。几乎所有的学童破蒙都是为了求得功名利禄,光宗耀祖,而不仅仅是为了修身养性和研究学问。但张载一生并非以科名为最高追求,年轻时尤喜读兵书战策,爱好交游,常与学者切磋学问。虽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38岁的张载至京师开封举进士,一举成功,并受知于座师欧阳修,与苏轼、苏辙兄弟以及自己的学生吕大钧等同榜登科,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但张载的著述中很少提及与科举有关的内容,有关他如何教弟子登科举士的记载也很少。反倒是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张载47岁时,应京兆尹王乐道礼聘到郡学讲学,讲学中张载“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 [1 ]。也就是说,张载办教育的宗旨是强调以德育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反对为应科举、求利禄而学习,告诫学生要少留恋科举,多关心和学习与实学有关的治国防边大事,并且他的这一主张还受到当时不少人的拥护和响应。

张载反对以科举为目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对当时“举业至上主义”的一种纠正。张载认为:“今之学者大率为应举坏之,入仕则事官业,无暇及此。” [1 ]又说:“既学而先有以功业为意者,于学便相害,既有意必穿凿,创意作起事也。” [1 ]在张载看来,以志于学为志,志于功业为意。张载认为:“志者,教之大伦而言也。” [1 ]学者只要有志于圣贤之学,且立志大而坚勇,则气质之恶不足为害,若学者志在功业,就于圣贤之学有害。这就是说,功业这个东西是不能立意去追求的,以功业为意,则必危害人性的完成 [9 ]。所以张载不提倡从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确立功名的立意。

事实上,其弟张戬在母亲和张载的教育下,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24岁就高中进士,出任陕州阌县主簿,这比张载本人中进士早了四年。另外,张载在崇寿院教授的弟子大部分都是快要临登进士的秀才、举人,还有一部分是县令、知州、通判、学正等中小官吏。张载在中进士之前也已有文名,曾受当时宰相文彦博之邀在京城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这就是说,张载并不是想废除科举制度,只是深知科举考试选不出真正的实用人才,试图协调进德与功业的关系,希望生徒首先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在养成良好的德行基础上从事举业,他本人也是在感到学问已经自成一家了的时候,才赴汴京应考。张载这种严谨、独特的科举观留给我们当代许多思考。

参考文献:

[1]张 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范安平.张载教育心理学思想述评[J].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53-56.

[4]李彦明.张载论学思想探微[J].桂海论丛,1996,(5):61-64.

[5]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程 颢,程 颐.潘富恩导读.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燕国材.张载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4,(5):68-70.

[8]朱 熹,吕祖谦.近思录集释(上)[M].长沙:岳麓书社,2010.

儿童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反思;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24-1.5

一、对前人的反思

(一)外在严厉的棍棒教育

传统的儿童教育主要在家庭进行,颜之推认为,在家庭中对儿童进行教育时父母应该严肃地对待儿童教育,树立威严,严加督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了达到教育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笞,只要有效的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

对儿童实行严厉的教育反思:看来颜之推希望儿童及早接受教育,非常之心切,联系我们当今教育一句很流行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应及早让孩子受教育,但这种观念背后……这是在为孩子自己加砝码吗,还是为了维护大人世界……

颜之推的这种教育方法明显是一种把儿童视为奴隶。在我国古代,“僮”是“童”的本字,原意指奴仆、奴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忠孝。也就是颜之推所说的“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完全忽视儿童的人性,把儿童看作是维护自己以及家族的材料。但是现今社会许多父母视自己的孩子为小祖宗,无原则的偏爱儿童,最终确实为其招来祸害。台湾的一位教授曾仕强说,宠爱孩子是父母的不幸。历史和现实的反差很大,但是结果是一样的孩子不是被压抑的没有地位,就是被抬的没有地位。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儿童连一个合理正确的地位都没有,或是都不知道,即使掌握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掌握了可以立的资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子又有什么用。意愿和效果相反,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外在内容的灌输教育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效果最佳,主张严厉的教化而朱熹认为儿童教育是基础,重视教育内容。而且在教育方法上有一点朱熹提到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的方法。

对儿童传授教学内容的反思:先入为主容易造成思维定势,形成统一僵化的思维定势。我给大家讲个寓言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富人,因为天下大雨,他们家的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补它,一定有盗贼进来偷东西”,隔壁邻居老人也是这么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偷了他家的东西。这个故事名字叫“智子疑邻”。我们听了很可笑,认为这个富人相信儿子先入为主的一面之词,很愚蠢。而不去考虑实际。其实生活中我们许多人都是这样的,总是被埋藏在我们思维深处的先入为主的模式所左右。比如我们总会笑话别人有时的行为,但是我们自己却很少想一想我们自己是否喜欢。也就是说朱熹虽然比颜之推进步一点,能够结合儿童的特点来教育他们。但是在教育的内容上却封杀了儿童的个性,僵化了儿童的思维。

(三)注重儿童的身心教育

颜之推认为儿童学习效率高,就从外界靠严厉的管教来教育,朱熹认为儿童心智不成熟,应该教育,虽然注意到儿童的某些特点,但是所教的内容完全是大人的东西,用外在的伦理道德来教育。让学生在没有思想的前提下接触大人世界中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使儿童思想僵化,成为小大人,忽视教育内容的适宜。王守仁能够看到儿童与大人的身心不同,抓住儿童的天性,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教育,是难能可贵的。注重引导儿童,不压制儿童的嬉游的天性,注意适时的教育,量力而行。

对儿童纯自然教育的反思:给儿童留下思想的空间,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更倾向于儿童的自然天性,现今许多教育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但是这种纯自然的教育是否缺少实施的基础和条件,而且王守仁并没有说出具体的措施。只是一些理想化的看法。

二、对今人的启示

第一,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严与慈”结合的原则。

这个观点并不是我提出的,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就已经有所提出。讲究“慈”,并不是对孩子溺爱,而是用慈爱之心培育儿童让他们懂得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之心。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施之以“严”。讲究“严”并不是对儿童身体的戕害,而是希望儿童养成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

第二,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该加入“立志”的元素。

前不久在学人书店看到有个作者吴非写的一本书叫《不跪着教书》,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因此我不免也说一句,想要儿童成为站直了的人,老师和父母也不能跪着教、养。因为儿童时期,对外界模仿性特别强,孔子就特别强调一个人的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虽然,一个人的志向对儿童来说不太容易理解的,但是在教育儿童时,可以培养孩子这种意识。我们不需要传统教育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大而空的普世英雄的志向,也不需要“曲高和寡”的“遗世而独立”的孤傲志向,我认为交给孩子的要有勇敢,自信的,因为成功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教给孩子通向他的理想的必备品质。

第三,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征适时地教育他们。

《学记》中有“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强调在教育儿童的时候要在儿童最佳的年龄段,教育正确的内容。

例如明代思想家王守仁认为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把他们当作小大人,这是传统儿童教育的致命弱点。鲁迅也说过,儿童教育“往昔的欧人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

我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我们应当给他充分的机会、适当的刺激,是他们能与万物相接触才好。”通过“教事”不仅能够适应孩子的特点,而且在于培养孩童的道德之心,培养孩子对人对己的一种敬意之心。

第四,除了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之外,更要教会孩子具备如何生存的能力。

无论从《三字经》还是到《弟子规》中的“守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等,一开始的孝悌之道,到自己的修身养性,最后兼爱成仁,积极方面是注重儿童的人文性的培养,缺少的是必要的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我们生活的世界纷繁复杂,日新月异,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和灵活多变的思维。这一点我认为应该向国外多学学。多借鉴一下人家培养孩子生存的方法。

前几年风靡全球的国外的一本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就是生存与适应的问题。我们应培养孩子像那里面的两个小人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不是墨守陈规,不懂得思考。

也许传统教育这种过多注重做人的培养而忽视生存导致后来使我们身上缺少生存的技能,引发大众心理对生存的担忧和渴望,并且认为权和钱是最安全的保障,最终演化出“一切向钱看”的心理。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0.

上一篇:励志教育范文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