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1:11:52

多元文化论文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亚裔文学;文化传统;族性;种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_0677(2003)3_0014_06

近二十年来,应和铸造“华人的美国身份”(ChineseAmericanness)的普遍吁求,关于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ChineseAmericanidentity)的探讨和研究越来越多,可谓与日俱增;事实上,这也是美国华裔文学建设工程的一部分。这期间,有关文化身份的讨论、描述、构建等不论是在华裔文学创作方面,还是在相关的批评领域,都受到了学术界和文学界的普遍关注。文化身份的表述成了创作和批评关注的焦点,因而也成了华裔、亚裔文学界以及学术界无休无止的争论的焦点了。近二十多年间,在文化身份的问题上,文学作品本身充满了或显在或隐含的描写和暗示,这种情形覆盖了各种体裁的文学写作乃至各类文章。金惠经(ElaineKim)是这个领域的一位先行者,她曾对美国亚裔文学进行了广泛的批评与研究,并提出这种写作是亚裔族探问自身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的观点。金惠经于1982年出版了她的力破坚冰的著作《亚裔文学写作及其社会关系导论》。由于她的影响,评论界开始以持续不断的热情积极介入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探讨与争鸣。

尽管她的书大部分内容探讨的都是美国华裔的文学写作,金惠经还是按照当时多数人的习惯采用了“亚裔美国文学”(AsianAmericanLiterature)这个术语;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所谓亚裔美国文学主要是指华人、日本人、朝鲜人写的作品,而“亚裔美国人”当时主要指美国的华人与日本人。这与现今的情况是不同的。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华裔美国人”(ChineseAmerican)的称法,因为,正如DavidLeiweiLi在他的《美国华裔传统的历史收成:置换美国东方主义话语》中所说的:“‘亚裔美国人’的称法,其模糊性品格在1960年代固然加强了社会政治的一体性,同时也削弱了各亚裔族自身的民族文化特性”[1](p319)。这也就是说,对一个族群的称法越是明晰具体,就越容易了解这个族群的文化身份。在这里,如果不是因为不可避免的混淆的话,我们会尽量使用更具特殊意味、其含义也更加确定的称法——华裔美国人,而不用通常的说法“亚裔美国人”(AsianAmerican)。

再者,随着文化多元论以及差异论观念的逐渐走入市民社会,在主流文化建设中曾被忽略的亚裔及地方性少数族群20年来也开始出现寻求特殊形式的文化联盟的呼声(Cheung,Re_viewing3)[2](p1_36)。学术界对这种呼声也做出了积极反应,这在LisaLowe、ShirleyLim以及小圣胡安(ESanJuanJr.)等评论家的作品里可以看得很明显。他们热情地吁请人们在评论美国亚裔文学时重视异质性、多样性、文化间际性(heterogeneity,multiplicity,hybridity)等观念及相关研究。需注意的是,强调着重族群文化背景的文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亚裔美国人这一短语已经过时或其社会政治意蕴全被淘空。相反,各族裔间文化聚合作用以及趋同作用的重要性正好构成了通常所要求的普遍一致性,大部分亚裔创作及批评均能说明这一点。总的说来,在这一点上美国华裔文学并不例外。它的小说、诗歌、戏剧等在书写美籍华人文化身份方面总是按照清晰的、富有社会政治意味的计划进行的。这种情形与这样的普遍看法是一致的:文化身份理论从来都是社会政治的角斗场。黄秀玲女士十分重视亚裔美国人在政治上的团结和在各自文化背景上的相互尊重,以上见解贯穿于她的所有作品。1990年,人口普查局采用了一款新表格,新设计的表格允许亚裔美国人在“亚洲及太平洋岛民”条目下以含义更加确定的词语填写自己的民族文化背景。官方的这一举措遭到了亚裔团体的普遍反对。在她的《解读美国亚裔文学:从拮据到奢侈》中,黄秀玲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讨论。按照她的观点,文化背景不同的亚裔团体必须在政治上“保持团结以维护各自不同的利益”[3]。这是因为,一旦作家们——尤其是少数族裔作家——过于热烈地追寻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并为各自族群的自身利益而抗争,其结果便是,用萨伊德的话说,“将引发主流种族主义文化的反拨;这种文化是有着顽固而经久的霸权主义底蕴的”。正如黄秀玲所表明的,为了摆脱少数族裔被漠视的普遍社会现实,亚裔美国人必须在政治上团结一致,同时在文化上,又要保持各自的族性文化区别与特色。因此,在这里,我们将在政治学意义上使用“亚裔美国人”这一术语。

美国华裔文学创作以及相关批评中无所不在的关于华人文化身份的书写其意义是普遍的,即便是社会学抑或历史学研究也都在文化身份的问题上做出了反应。作为一种必然过程,华裔乃至亚裔创作对于文化身份问题的兴趣溢出了文学领地,从社会学调查到史学阐述,从宗教视阈到国际政治关系,其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是普遍的。不仅如此,随着后殖民主义研究以及文化多元论的兴起,批评家们也从这两种角度阐释这种“蔓延”现象。由于人们在认识论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各种观念相互冲突,有关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论争趋于白热化,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美国亚裔文学这块地盘上,作家和批评家唇枪舌剑、竞相宣讲各自立场与观点,而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在不离弃其族性文化传统的前提下,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做一个华裔美国人。

鉴于过去三十年来,关于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理论不断演进并壮大,我们在这里将主要评述三种相关而在某种程度上又彼此对抗的理论视角,以使这个貌似漫不经心的发展历程得到梳理;当然,我们不会面面俱到地谈论这一问题上的所有理论立场与方法。这三种理论视角,即生民视角(theNativePerspective)、民族视角(theNationalPerspective)、全球视角(theDiasporic/Global),在华裔美国人当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视角见于文学叙事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学术及社会理论写作。我们将另文探讨这三种理论视角与华裔族性紧密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与华人文化身份构建的关系和意义。

华裔美国人文学文化身份的前期书写回顾

从时间上讲,在美国亚裔文学领域直接探讨这一问题的第一位批评家当是金惠经。在《解读美国亚裔文学》(Lim和Ling编)的前言中,她说道:

为反抗这种“否定”(对亚裔美国人的漠视和对美国亚裔文学的排斥),许多亚裔美国人试图为自己寻找另一种“身份”以替换主流文化准认的身份,即不同于白人种族的劣等族裔;当然,也很难说这是什么选择,因为原来被漠视与排斥的情况并未因此而改变。[3]

随着民权运动在美国出现的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种族以及族性文化背景自我意识的普遍觉醒,金惠经把这种思潮(觉醒)与上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美国亚裔文学联系了起来,并认为这种文学——由于其描述了文学表现与种族歧视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是“各种族表达政治意向”(politicizationofrace)的必要且重要的方式。从这个角度看,文学确是实现本族政治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所谓政治目标则是,驳斥将东西方世界二分的二元论,批驳旨在美化西方世界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自我优越感的东方主义文化实践,并以此来寻求某种“替换身份”(alternativeidentity)。金惠经认为亚裔美国人——特别是华裔美国人以及日裔美国人——的“抗争”及其寻求某种替换身份的行动,是与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亚裔社区的极为关键的自我形象意识以及自我决定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的。她把这种觉醒看作挑战美国种族社会主导性文化现实中东方主义老教条的策略,看作对美国亚裔文学如何阐释美国亚裔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倾向。从社会历史的立场出发,金惠经把美国亚裔文学定义为对“亚裔美国人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形象”的卓有成效的建设。她提醒到,对亚裔美国人的族性文化背景重新进行文学表现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因为,实际情况是亚裔美国人的当下身份与其被主导性文化实践给予的文化身份是根本不协调的,同时也因为被给予的文化身份是被主流文化实践强加的东西。亚裔美国人面对被强加的文化身份,如同让他们选择投降地点,其结果仍然是屈辱。换言之,美国亚裔文学在文化身份问题上的初始阶段的族性书写是必然的,是对有着种族及文化歧视的社会机制的反应与暴露,是渴望重新定义亚裔自身、寻求政治一体性的某种约言。文学创作于是被看成了推动由多数亚裔团体加盟以引起广泛注意的、文化自救运动(self_empowerment)的有力武器了。

不仅如此,金惠经也认为,对于亚裔美国人力免亚裔社会边缘化而建设某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努力而言,寻求替换身份也是重要一环。在《亚裔美国亚裔学》的前言中,她视亚裔文学的出现为建设“亚裔自我意识及自我形象”的努力。她似乎在表达这样的意见:少数族亚裔群体打破沉寂,述说自身令人同情的边缘化生存现实,是追问“我是谁”的先决条件。对于金惠经以及其他许多论者如赵健秀(FrankChin)、黄忠雄(ShawnWong)、RobertLee、DavidLeiweiLi等来说,通过重新阐释文化差异从而着力强调先在的族性身份(racialidentity)是避免被边缘化的有效手段。尽管她的立场并未得到正面回应,但受她的影响,在华裔文学创作及批评前期书写体现的文化身份的问题上,许多论者都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与金惠经的视角有所不同但又不无关联,对于在华裔乃至亚裔文学在文化身份问题上的执著,ShirleyGeok_linLim在《移民与漂泊》(ImmigrationandDiaspora)一文中给出了她基于美国移民历史的解释。她认为:“把追寻的目光伸向来到美国之前并执著于与美利坚—盎格鲁身份不同的文化根源,是因为亚裔美国人移民来美国毕竟是近代以来才发生的事。”[4](p289_311)这种解释有几点是需要澄清的,首先,移民的所谓“执著于与美利坚—盎格鲁身份不同的文化”,被认为是以刻意区分本族文化与美国文化的方式得以保持的。其次,这种执著——被认为是支撑自身文化身份的根本所在——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可能自然地、顺畅地、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也就是说,只要移民们在当前新的文化环境里留住的时间够长并且主动希求新的文化身份,那么,他们就可以甘心情愿地认同“美利坚—盎格鲁身份”。这便意味着,移民的本族文化传统是可以被一劳永逸地彻底铲除的,使其不再存在或者干脆被替换。然而,这种观点实在是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了,它忽视了本族文化的贯性影响和主流文化的排斥两方面。与别种文化“交通”(interaction)的确会产生变化,但这变化是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却是颇多争议的。在我们看来,这种变化绝不可能是某种默默忍受、最终被主流文化完全接受的过程。大多数华人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是优秀文化之一种,并且有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因而他们几乎没必要被另一种文化完全同化。更重要的,文化的同化过程仅靠新移民对新文化的好奇和偏爱是难以完成的。同化当然是成立的,同化也多半会发生,然而正如历史学者SuchengChan所指出的,“只有当本地社会(hostsociety)成员给外来移民以成为平等的、同居一方土地并且在根本意义上互相影响的社会成员的机会时……(不幸的是)晚近以前亚裔移民从未得到这样的机会。”[5]

当然,并非Lim女士一人坚持文化身份可变性的观点,即坚执于某种文化身份的心态是可变的。作为“还我美国”(claimAmerica)文化运动的积极响应者,汤亭亭在她的《中国佬》(ChinaMen)一书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小说中,叙述者对她父亲无限眷恋中华传统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于是便鼓动他把他的过去统统抛弃,这时父亲迟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忘了过去就能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这个反问表明他的不情愿、不确定、不明白,因为他的过去并不是一个一文不值的老背包,可以随意丢弃或替换。即使他能够掏空他的过去,完全离弃他作为社会人的文化源头,就像他的前辈把妻子情人抛在身后那样,只要主流话语依然倾情于“美国主要是白人的美国”的观念,他就没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妻子情人固然是被留弃在中国老家了,但她们不会被真的忘记。说到他们身上的文化承传,道理是一样的。借用荣格的观点,人的文化基因的惯性与力量,或者说绝对统治力,有时是强大到无法想象的,因为人之为人正是在这种文化中成型的并反过来作用于这种文化。脐带只要剪断才可以开始新的、真正的人生,然而文化的承传却完全不是这样。再说,做一个美国人也并不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过去与文化。相反,按帕特里克?墨菲的话说,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坚持自己的文化习惯当是更好的选择,那样才会使人类的多样性得以形成并获得保持。而且,为了有个更好的未来,弱势族群也许确实需要尽可能地抵制同化、保持自身文化传统,以便维持生存意义的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并在不无敌意的本地社会里保持某种平和的心态。当生存被文化地错置或重置之时,人生难免适无所之,而此时,存留生命深处的文化遗产则可以使生存获得某种方向感。

移民海外的人即使能够成功地抛弃他们的文化传统“包袱”,在日后某个时候的某种情况下,为了生活,他们还是会再度回到当初离弃的传统。当代美国第三代日裔作家DavidMura详细描述了他由日本人而美国人再回到日本人这一心理/身份转换的充满伤痛的经验过程。在他的那部描写以最终归向日本文化之根为结局的流浪心史的小说《左右摇摆的日本人》(TurningJapanese)里,他坦白道:

直到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多数情况下仍是尽量避免正视我作为第三代日裔美国人这样一种身份,我情愿把自己看作通常意义上的中产阶级的一分子。结果是自我憎恨甚至自我……若不是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本族文化身份,我也许已经自杀了。

张敬珏(King_kokCheung)在《重新审读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一文中也说到,“即便是美国出生的亚裔——他们曾一度尽量拉大他们与自己母体文化之间的距离——也对自身的亚洲文化传统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7页)。在谭恩美的《喜福会》里,体现在妇女们身上的本族文化传统的自觉与回归——这使其文化人格显得更加完整,证明了张敬珏观察的精到之处。

Lim指出,移民之所以不能够接受盎格鲁—美利坚身份认定是因为他们是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来到美国的,并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文化背景是可以被取代的。她似乎在暗示人们,所谓身份来源于某种文化基底。换个说法,不同的文化铸就不同的身份。然而同样重要的是,文化的承传并不是构成身份的唯一因素;它比所谓文化基底拥有更多意蕴。生活中的许多情形均可以说明这一点,例如,在一个种族主义社会里,肤色在告白一个人的身份时有时比别的什么都更为关键。林英敏(AmyLing)注意到,由于两种文化构成的张力,华裔妇女常常陷入被两个世界所挤压的尴尬状态。在《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中,她无可辩驳地指出,“美国华裔妇女的面部特征表白了她们身上的亚洲文化背景,——这是一种事实,然而就其所受教育、出生地以及生活选择而言,她们是美国人”(第20页)。尽管美国华人成长于美国文化,尽管他们——由于教育乃至一切文化习得过程——也许愿意被动地或无意识地与盎格鲁—美利坚身份保持一致或保持某种默契,但他们身上的中华文化背景还是无情地告诉人们:他们是“外邦人”。显然,不管是Mura的向日本文化之根的归依,还是Ling所看到的华人在本族文化传统与当前美国文化教育之间处于两难境地的现实生存,都无不表明,少数族裔正不得不面对一场文化身份危机。他们的美国公民身份,他们的美国教育背景,他们持有的美国证件,所有这些都不能使他们按照某种实际有效的方式在美国如其所愿地生活。这种尴尬处境通常会唤醒他们关于其本族文化传统的明确的自觉意识(林英敏评述了许多华裔女作家这方面的作品,Mura也的确因此经历了一场身份转变的磨难)。按照小圣胡安的说法,这是因为,“当共同面临的危机意识被诸如‘异化’、‘无家可归’、‘隔离’、‘放逐’、‘孤立’等词语激活的时候,便会发生本族文化传统意识的自觉”(《霸权主义》,第166页)。

Lim以为华人移民并不是作为一块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来到美国的,这是对的。然而她所设想的只要移民在当前的新环境里呆的时间够长,一种新的文化身份就可以刻入并嵌定在这块白板上,则是过于简单化了。通常情况下,移民从本族传统那里继承下来的文化因子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削弱。在这种过程里,不同的文化观念交相混合,移民也会最终——即便不是完全地也至少是一定程度地——与主流文化协调起来,并在新的文化基础上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但这只是就通常情况而言的,并非具有必然性。比如,大多数华裔美国人仍然使用中国名字:作为第五代美国华人,赵健秀有的时候更愿意使用他的中国名字(参考杜维明的《常青的文化之树》)。当然,就华裔而言,情况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重建的历史诉求是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衍生出来的,有着特定的时空因素,并与一系列内部、外部事件相纠结。能够说明这种观点之可靠性的一个可以信手拈来的例证是“金山客”(19世纪侨居旧金山的华人)的生活经历。在19世纪中期劳动力贸易中,大约有14万华人被卖作苦力建设跨越美国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一旦不被需要,这些人便被作为‘黄色瘟疫’驱逐,并通过1882年排华法案将他们从美国大陆打扫干净。排华浪潮以所谓的“君子协定”、名目各异的法律援助行动、暴力清除法案等方式得以加强。当我们重习历史并给华人在美国的遭遇赋予历史意义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盲目的经验主义并不能缩小主观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因而也就无法使那段不幸的经历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而这正是一些作家比如任璧莲(GishJen)、GusLee以及早期的汤亭亭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时间并不能医治一切伤痛,再说,大部分华裔美国人也不是刚刚移民美国的新移民,而是历经沧桑的“老移民”。不管他们在美国居住多久都一样会被偏见紧紧困扰,不管他们取得多少成就、对社会有多大贡献都不会完全被承认。对于他们,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他们为主流社会所排斥。正如S?E?索尔伯格在为黄忠雄的《家园》(Homebase)一书所写的《编后话》中所说,华裔美国人面对的现实是:

华人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远远早于我们挪威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定居。然而,没有人质疑我身上的美国身份、我在这里生活的权利,而华裔美国人却一直以来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美国对于他们是陌生的。美国的法律不承认他们的公民身份,此起彼伏的种族主义仇恨不断打击这个绝大多数是男性的族群,华人的长相也成了辱骂的理由,他们始终不被接受。(第99页)

索尔伯格所说的泛种族主义社会现实、无所不在的人种歧视以及华人的醒悟,说明了为什么作家们会那般坚决地投身于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书写,为什么他们会走进是非分明的历史寻找华人在美国这片土地上最终的生存根据以便向世人宣告:还我美国。尽管华裔文学写作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根据黄秀玲在《淡化民族主义》一文中所说[6],早在华文诗歌被刻在旧金山湾天使岛上禁闭华人的木板墙上的时候,华裔文学事实上就已经出现了),然而被普遍赞许的具有明确意识的寻根写作的出现却是晚近的事。具体地说,应当是从1974年出版的由赵健秀、JefferyPaulChan、LawsonFusaoInada、黄忠雄等人编辑的《哎呀!美国亚裔文学选集》开始的。就其所体现的开创性而言,这部选集在美国亚裔/华裔文学史上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作为论定亚裔美国人——主要是华裔及日裔——文化身份的重要一环,它是美国亚裔/华裔文学建设中的一件具有创生意义的事情。正因为这样,黄秀玲在同一篇文章别指出:“没有赵健秀先生以及他的同仁们就不会有这部选集,正是他们,开风气之先,精治于论述,基于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将界定美国华人文学根本属性的大部分重要观念推给了学术界。”此外,他们还就华人文学的“纯真性”作了界定。为此,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就亚裔美国人过去以及现在是什么、是谁的问题作了认真的理析。他们从华裔的经验、理智、对种族歧视、社会不公以及对东方主义文化实践的挑战程度来定义华裔美国人。他们以对东方主义文化实践的态度来界定华裔身份,因为东方主义是一直维持着不平等的社会秩序的文化实践。在“哎呀”选集的前言里,他们表达了定义这一特殊少数族裔的紧迫性,而这种紧迫性则来自于他们这样的苦涩的醒悟:“在连续七代人的时间跨度里,由于种族主义司法过程的压迫和变相的白人种族社会偏向,使得今天的亚裔美国人生活在自我蔑视、自我否定和人格缺残之中。”说白了,这种情况等于亚裔美国人一直以来都在经历着文化变形(culturalmetamorphosis)的文化生存体验。由社会、文化现实引起的自我摈弃的心态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按照赵健秀以及他的同事们的说法,一些亚裔美国人完全不自觉地陷入这样一种错误观念:“作为华裔或日裔美国人,他们的存在不具有文化的完整性,他们既不是亚洲人(华人或日本人),也不是美国人(白人),甚至也不是两者的模糊性混合”(第8页)。他们接着说道:“这个‘既不是……也不是’的神话以及二者混合、双重人格的愚蠢构想盘踞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7]关于亚裔美国人文化处境的这种价值评判势必引发争论。例如,林英敏就曾写了一本书辩论“双重人格”的问题。她认为,双重人格最好地反映并捕捉到了华裔美国人的当下的文化间际性现实。另外,华裔女作家被困在两种世界之间并成为这种困境的牺牲品。由于在文化归属上缺乏明确指向,她们在寻求自身主体性时感到困惑、迷茫,这种情况反映在她们的创作中形成了华裔美国人自我意识的普遍觉醒,而双重人格的观念最好地概括了文学创作的这一面貌。

“哎呀”选集的出版使华裔美国人文化身份成了一个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关于这个问题的浓厚兴趣和热烈争论终于促成了1990年的夏威夷学术研讨会。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是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会议论文于1991年作为Daedalus特刊编辑出版。后来,作为“哎呀”选集的扩展版,1991年又出版了《大哎呀!美国华裔和日裔文学选集》。“大哎呀”的出版又引发了关于文化身份问题另一次探讨热潮。编辑们所作的选集的引言和收在书中的赵健秀的文章《华裔作家:真的假的一起来吧》为身份问题的争论又增加了新的活力。一时间,来自各个方面的人,只要他们谈论李扬立的诗歌、汤亭亭和谭恩美的小说或者赵健秀和HenryHuang的戏剧,他们就有兴趣表白一下他们认同什么(文化)以及自己是谁这一简单而又错综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Li,DavidLeiwei.TheproductionofChineseAmericantradition:displacingAmericanorientalistdiscourse[A].inShirleyGeok_linLimandAmyLing(eds),ReadingtheliteraturesofAsianAmerica[C].Philadelphia:TempleUP,1982.

[2]Cheung,King_kok.ReviewingAsianAmericanliterarystudies[A].inKing_KokCheung(eds),AninterethniccompaniontoAsianAmericanliterature[C].NewYork:CambridgeUP,1997.

[3]Wong,CynthiaSau_ling.ReadingAsianAmericanliterature:fromnecessitytoExtravagance[M].Princeton:TempleUP,1993

[4]Lim,ShirleyGeok_lin.Immigrationanddiaspora[A].inKing_KokCheung(eds),AninterethniccompaniontoAsianAmericanliterature[C].NewYork:CambridgeUP,1997.

[5]Chan,Sucheng.AsianAmericans:aninterpretivehistory[M].Boston:TwaynePublishers,1991.

[6]Wong,CynthiaSau_ling.Denationalizationreconsidered:AsianAmericanculturalcriticismatatheoreticalcrossroads[J].AmerasiaJournal,21.1(1995):1_21.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不断交流、冲突及渗透,越来越需要学生具备多元文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而儿童文学内容蕴涵多层次多元文化知识,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多元文化价值观具深远义理

全球一体化随之而来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价值观给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传承带来了许多影响。中西方文学都有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中,西方儿童文学的人伦价值观更为原始,表现的是自然的亲情,而非中国儒家的孝悌礼义。《大拇指》中父亲听取儿子的意见,把他卖了换一笔钱,儿子自己想办法回来,作家赞颂的是小主人公大拇指的独立精神和智慧,淡化了父子人伦关系。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广为流传,宣扬了长幼有序的人伦价值观,故事人物的品行都是符合孝悌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儒家精神体现在儿童文学中,传统的人伦价值观更为神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相互碰撞,形成了儿童文学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格局,对儿童的价值观认知产生深远影响。

(二)反映多样化的信仰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精神意识已经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积淀下来,成为不同文化的一部分,而每一种宗教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必然带有本土文化的印记,世界各国儿童文学在本土文化中孕育必然带有本土宗教文化色彩。美国儿童小说《安乐家》通过利斯第的成长经历和卓飞的身世遭遇,借助韦牧师之口,将宗教寓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来,卓飞得以进安乐家之门,获得救赎的方法无疑就是通过宗教,上帝的救赎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与儿童文学的融合,在儿童神话传说作品中直接体现了道教文化,神话《神笔马良》中就体现了惩恶扬善的道教教义,一得到神笔马良就为老百姓做好事,体现道教精神注重对人生现世的物质关怀,马良惩治贪官后成仙离开也是道教教义的体现。

(三)多元化审美风貌

中西方文化差异反映在儿童文学上呈现出审美风貌的多元化。西方儿童文学表现为肯定个性,崇尚自然,富于幻想和情感奔放的审美风貌,中国儿童文学的审美情趣体现为主张共性与个性、教育与娱乐之间平衡化的审美特点。瑞典作家林格伦笔下有很多有趣的人物,如背上装螺旋桨、能飞来飞去、爱管闲事的“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淘气包埃米尔……在她的童话故事里小主人公大多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但他们都在快乐地成长和生活。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通过王葆的形象实现对儿童品德教育,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群体的认同感。

(四)差异性别文化

多元文化包含了对他人及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不同国家民族的性别意识差异观念。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中通常体现男性为主导的文化意识,郑渊洁童话《皮皮鲁和鲁西西外传》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冒险主人公还是哥哥皮皮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妈妈形象更多是作为家庭的附庸形式出现,职业和社会地位远不及爸爸,男孩角色多于女孩角色。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人鱼公主、长袜子皮皮等形象将女孩和男孩放在同等地位,区别于中国的性别文化“男强女弱”的传统意识,多元文化有助于完善中小学生性别意识,正确认识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

二、培育多元文化意识的策略

多元文化的核心肯定和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只有让儿童逐渐接触不同的文化思想,感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理解每种文化意识的特点,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融合。

(一)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我国中小学教育要想达到本国传统文化于西方文化的平衡,就必须兼收并蓄包容吸收西方文化,而非舍本逐末或者故步自封,文化的包容和平衡是建立在广阔的阅读基础之上。广泛阅读各个层级、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在了解本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层面的文化思想,一方面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中小学生对自己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另外一方面,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适应性,树立多元文化意识。以开阔的儿童文学阅读视野为基础,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化精神,丰富本国本民族的文化。

(二)体验多元文化,感受异域风情

多元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在各国家地区的不同方面,而这些文化又融合在儿童文学中。因此,以儿童文学为载体的体验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到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认识和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体验式儿童文学阅读可以通过营造的文化情境、学生参与扮演任务、讨论阅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以儿童文学为内容的阅读体验引导,使学生学会欣赏多元化国家民族文化,审视认识本国文化,既树立世界多元文化意识,又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加强教师引导,培育文化评判力

多元化文化教育不仅局限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世界多民族文化精神,教师还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学生逐步接受多元民族文化,然而仅仅是文化的认同感是不够的,需要教师通过中国和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比较帮助学生认识文化的差异性,在儿童文学的文化浸染下,掌握各国文化精神,从而判断本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的差异性比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明辨是非,取长补短,使中国儿童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需要,真正实现儿童文学与文化精神教育的融会贯通。

(四)树立平等意识,尊重文化差异

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表现男性主导文化多于女性,不利于儿童成长和树立平等意识,培养学生平等的性别文化意识,需要通过多层面的中西方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和意识去引导,促成健康的人格。在儿童文学阅读过程中,通过作品分析鼓励儿童欣赏他国的文化精神,尊重他国文化,实现多元文化的互通交流。从社会角度分析和关照与女性有关的儿童文学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平等的社会观和人生观,以多层次的中西方性别文化形成差异性互补,促进男女生之间的平衡交流、理解、合作。儿童文学的内生性超越了文学本身的价值,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是课堂教育之外重要的多元文化教育载体,是培养中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资源库,通过探索多元化教育开发实现中小学生文化适应性教育,培养独立性、判断性、包容性兼具的中小学生。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所谓音乐文化,是一个较大的范畴,是指那些通过音乐艺术形式去表达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思想的文化活动。受到区域性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形式。正是因为如此,不同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因此而出现。但是,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音乐作品,带有多么特殊的历史风情,都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传承与交融着民族之间的文化。利用多元音乐教育的形式去进行音乐文化的传播,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文化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基础,没有了音乐文化的支持,音乐教育就不会再有文化意义。同样,没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的实施,音乐与文化的整合也会成为难题。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载体

音乐教育是促进音乐文化发扬光大的重要活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种文化,都是其社会生产活动的缩影,音乐艺术也是如此。音乐文化源自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求,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人们为了打发时间或者寻找劳动的动作,创造了唱歌这样的娱乐活动,从而发展成为音乐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大多是通过电视节目或者民族文化活动来完成的。但是,在高校内,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上,教师利用音乐教学向学生传递音乐作品中的文化,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代表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士开始关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会让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传递到更多人的头脑中,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增强

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的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不能形成体系,不能相互整合,这个民族就很容易被遗忘。增强文化凝聚力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强文化的传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讲,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促进凝聚力提高的重要方法。音乐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受到各个民族语言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其音乐作品中所应用表现手法与技巧也多有不同,呈现着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会让民族音乐文化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交融,也会让高校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音乐文化凝聚力的加强。像在讲解藏族音乐作品时,教师肯定要呈现藏族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表现手法,了解藏族人的特点与风格,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利于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进步

无论是什么形态的事物,都需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实现更长久地生存。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加强音乐创新,是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方法。在高校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去引导学生了解与认可民族音乐文化,在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上进行融会贯通,有利于更综合的音乐形式的产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是在整合多种音乐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精华,更有利于民族风格与精神的传播,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的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具有综合性目的的教育模式,通过高校的音乐教学,让多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播与传承,会让音乐课堂的教学意义得以升华,也会促进我国音乐凝聚力的提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需要以本民族音乐教育为基础,只有在互相吸收与借鉴的过程中,音乐文化的推广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波兰尼的生平与著述

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1886年10月21日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波兰尼家族产生了后来使匈牙利知识界引以为自豪的杰出人物:作为著名社会思想家、经济史家、经济人类学家的卡尔·波兰尼;作为物理、化学家和著名哲学家的迈克·波兰尼(MichaelPolanyi)以及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迈克之子约翰·波兰尼(John,Polanyi)。卡尔·波兰尼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布达佩斯大学攻读哲学及法律,于190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取得律师资格。1924--1933年,波兰尼在维也纳作为副总编辑和专题分析编辑在著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杂志社工作。在维也纳期间,受马赫思想的影响并作为马赫研究协会的一员,波兰尼撰写了大量关于科学、医学、人类疾苦及共产主义道德的手稿。1933--1935年,他移居到伦敦,继续为杂志社撰稿直到1938年。1935年发表《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的著名论文。波兰尼应邀到美国的大学作有关当前国际形势及国际关系的巡回讲演,先后在美国的38个州举办讲座。1940年他与彼得·德鲁克继续在美国讲座,并在德鲁克的推荐下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成为佛蒙牧州BenningtonCollege的访问学者(1941--1943),在此期间波兰尼完成巨著《大转型》的撰写,并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1947年以后,波兰尼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的访问学者并受聘为副教授,讲授经济史课程并主持经济增长制度因素的跨学科研究课题,1957年出版《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场》。这一时期最终奠定了波兰尼经济人类学实在主义学派学术领袖的地位。

波兰尼晚年致力于创办经济学和政治学比较研究的跨学科《共生》杂志,致力于深入研究文化差异,改善人类生活状况并实现世界和平的工作。据波兰尼夫人所言:“直到死神来临的前夜,卡尔一直在伏案工作着”。在1964年4月23日《共生》第一期出版之夜,卡尔·波兰尼与世长辞。

二、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述要及其贡献

1波兰尼的制度演化思想及制度分析范式

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区别于主流经济思想的制度分析范式、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从经济、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的互动中,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波兰尼认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经济与社会关系、文化传统及资源环境约束保持内在关联和有机协调,脱离和背离社会文化约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终难以避免走向危机的归宿。在波兰尼看来,经济是一个制度化进程,是嵌入特定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观念文化体系之中的动态过程,强调把经济——社会——文化关联的制度分析范式,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尺度,把经济视为社会发展进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脱离社会环境的孤立存在,主张从社会关系、自然环境、人类多元文化关联互动的角度来分析市场机制的作用。他指出:“人类经济是嵌人制度、经济及非经济的环境中。宗教和政府与经济的结构和功能上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货币制度或生产工具的创新。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对制度演化、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作用不容低估。

波兰尼认为,前工业化社会长期存在的互惠模式(Reciprocity)、再分配(Redistribution)和家计(Houshold)模式,乃是深深植根并嵌入特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自然演化的结果。波兰尼创新性地揭示出,只有到了近代,以货币为媒体的市场交换模式才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交换模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成为凌驾于社会关系之上,成为主宰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机器。然而,在波兰尼看来,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是一种非嵌入性机制,在社会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加速恶化,导致人与自然环境的加速恶化。波兰尼科学地预见到,这种近代出现的自我调节市场机制必然导致社会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必然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较早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市场制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不协调性,与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内在不协调性,最终难以长期存在。

2波兰尼的“嵌入”理论(Embeded)

波兰尼对当代社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最早提出“嵌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他认为:经济是“嵌入”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之中。人不仅作为其物质财富和个人利益的卫士,而且还作为其社会角色、社会需求及社会资产的卫士。无论是社会生产还是交换过程,并非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而必须充分考虑诸多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在人、自然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把握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应当构成研究的起点。在波兰尼看来,经济是一个制度化进程,把握经济嵌入社会关系及其演化的规律极为重要。然而,19世纪以来在西欧出现的以自我调节的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人类有史以来在机器生产方式推动下出现的一次大转型。对于自我调节市场经济这种非嵌入经济体,如果一旦市场机制成为人类命运的主宰,成为自然环境乃至购买力使用的唯一主宰,那么,它将彻底毁灭这个社会。波兰尼的“嵌入”理论为我们科学地分析经济社会运行机制提供了一种创造性的分析框架和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

3波兰尼的“双重运动”(DoubleMovement)理论

波兰尼的“双重运动”理论是他分析资本主义文明演化及特征的核心框架。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文明变异,自我调节的市场机制,事实上是一种区别于以往历史时代的非嵌入(或脱离)社会关系的一种裂变,它将人的盈利动机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文化法则,一种普遍化的社会意识形态,超越于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超越于人类历史上的互惠、再分配及家计关系之上,成为完全以白利动机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准则,经济动机取代非经济动机并支配经济机制的运转。这一转变的直接后果,不仅使市场直接脱离于既有的社会制度及文化传统约束,而且使市场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宰,成为一种新的市场神话。社会所有行为和活动都需要服从于经济价值与市场的操纵,导致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关系的错位,构成19世纪以来我们时代的根本变革。自由放任的自我调节市场从根本上瓦解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基础,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于是,直接对抗自我调节市场的社会保护运动必然兴起。

波兰尼的社会保护运动,一方面是指19世纪以来的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立法运动,直到二战后西欧福利国家的兴起。另一方面是指不断兴起的民主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运动的宗旨在于重新实现社会对市场的控制,或将市场的作用限制在社会能够控制的限度内,避免市场恶性膨胀而最终导致人类社会走向自我毁灭。为克服自我调节市场经济的种种弊端而出现的社会保护运动,构成这一历史时代的最为显著的制度化特征。波兰尼的“双重运动”理论不但对科学解释19世纪文明演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于有效应对人类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时代面临的种种挑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波兰尼实在主义的社会经济思想

区别于自亚当·斯密以来根深蒂固的形式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即从“经济人”的抽象概念出发,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及其理性选择过程和逻辑推理基础,波兰尼倡导实在主义的社会经济学分析框架。在波兰尼看来,经济通常以两种方式解读,一种是建立在目的与手段逻辑关联分析基础上的形式主义(fomalmeanings)范畴,另一种是建立在人类生存环境基础上的实在主义(substantivemeaning)范畴。“经济的实在的含义基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其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它是指人与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换关系,在此意义上提供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方法与手段。”惟有在实在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才会更加重视对历史进程的分析,更加重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方式的比较制度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兰尼的实在主义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引领经济学的新转型!

5波兰尼关于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思想

波兰尼长期研究人类学的学术背景,使他极为关注文化特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波兰尼认为,经济发展不可能在社会空谷中运行,而是在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行。社会安排与文化特性在经济发展、制度形式、行为方式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于经济的制度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贯穿波兰尼思想始终的一条重要主线,从文明、文化变迁及文化比较中透视经济社会的制度化轨迹。在波兰尼的经典论文《论法西斯主义的本质》中,深刻分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出现的宗教文化根源,透彻地分析了基督教、新教论理、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与法西斯主义出现的内在联系。对宗教文化因素的重视,成为贯穿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宗教文化的分析,已初步形成了《大转型》的主要观点。而通过《大转型》的系统深入地分析,人们可以清晰地获得这样一个信息,资本主义文明的危机更主要地表现在道德危机与文化危机层面,这在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盛行与二战的灾难性后果中表现得极为明显。而道德与文化的重建则是人类思想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的影响,波兰尼一生都致力于道德与文化的重建工作。欧文曾认为社会的堕落和痛苦源于生命已失去意义的文化真空,人类的拯救不能单纯依靠高工资,只能靠道德的重建。

波兰尼追随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夫斯基的研究足迹,对早期及非西方经济与制度结构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工业化以前的多种既有交换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他强调经济方式和交换模式深深地嵌入于既有的社会文化环境,既不能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经济的作用作为普遍尺度对衡量一切时代和所有民族的经济运行方式,也不能简单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形式经济学标准来评价非西方传统经济模式的优劣。比较制度文化的思想是波兰尼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是富有深刻洞见和高度预见性的。无论是他在《大转型》及相关著作中提出的原创性思想及具有深刻洞见的分析结论,还是他倡导的制度分析的范式及研究方法,对当代的社会科学诸多学科及热点问题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波兰尼的思想对20世纪的不少国际著名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管理学大师彼特,德鲁克,新经济社会学代表人物格兰若维特,世界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华勒斯坦,当代经济人类学代表人物萨林斯等。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1波兰尼“双重运动”理论的重要价值

波兰尼早在60多年前就预见到自我调节市场机制必然跨越国界,而成为一场世界性扩张运动,重构新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机构的出现在所难免。20世纪末,由欧美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约瑟夫·斯蒂格里茨,在为2001版《大转型》所写序言中,支持波兰尼对市场基础主义批判的观点:波兰尼探讨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机制的神话,绝不可能存在真正自由的“自我调节市场制度”,市场经济不应仅仅视为将导致自身终结的制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它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社会的终结。

波兰尼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化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内在要求。如果说,19世纪的市场机制是在机器工业与资本推进下在一国范围内拓展。那么,21世纪的全球性市场机制则是在信息网络技术和跨国资本双重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推进,其结果必然导致强资本、弱劳工、弱社会的世界性图景的出现。就其本质而言,经济全球化就是自我调节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国际资本的趋利动机和冷酷的市场交换规则将扫荡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劳动力、土地日益成为商品,国际金融资本和跨国资本将成为控制社会的重要力量,使经济机制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脱离(disembeded)既有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必然导致社会风险日趋严峻。应对严峻的经济全球化挑战,全球性社会保护运动的再度兴起不可避免。

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必然出现的全球性双重运动,其实施效果可能弱于全球资本的扩张力。如果民族国家缺乏强有力的社会保护制度的构建蓝图和具体行动纲领,那么,社会稳定的预设条件将大打折扣,全球性社会风险及社会动荡难以避免。因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凸显出社会风险管理和社会保护运动的极端重要性,必将成为贯穿21世纪各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2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的重要方法论价值

波兰尼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社会经济思想,其研究的起点、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研究框架,丰富和扩展了经济研究的空间。强调在经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找准分析经济运行轨迹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其二,社会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未来发展之路,波兰尼揭示的经济发展所嵌入的社会结构、认知与心理体系乃至历史文化宏观视域的方法,从深度和广度上制约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经济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构建的紧迫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成为修正单纯和孤立经济发展模式的强劲需求,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统筹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整议题。

其三,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已构成当代社会经济学创新体系的核心命题之一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和协调发展为基础,重构社会经济学的创新体系、框架与方法,成为人类社会在21世纪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3波兰尼文化理论的重要启示

贯穿波兰尼社会经济思想主线的是其制度分析框架,而文化特征及其重要作用又是其中的精髓。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的危机从本质上是道德文化上的深层危机。道德与文化的重建是我们时代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怎样看待文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内外社会科学界正密切关注的热点及前沿问题。在人类学视野中,强调文化是一套生存机制并给我们提供实在意义。就人类经济整体发展而言,“经济增长不过是手段而已,各种文化价值是抑制和加速增长动机的基础,并且决定着增长作为一种目标的合理性。”事实上,只有在经济的制度化进程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诸多复杂关系中,文化和观念意识均发挥着重要的根源性影响作用。经济发展只有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制度土壤,才能够得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忽视在长期文化认同与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互惠、再分配与家计等制度模式的重要作用,忽视经济动机与文化价值约束的密切关联和交织,将经济机制置于超越文化价值观念及既有社会结构的空谷中运行,必然导致经济与社会的巨大裂痕,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恶化,导致人类道德的堕落,而最终导致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道德与文化的重建,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4波兰尼共生理论(co-Existence)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从波兰尼的整个社会经济思想体系分析,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作为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不放弃社会主义,他始终对自我调节市场制度有清醒的认识,他深信文化道德的力量,致力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共生和可持续发展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思想家,他较早预见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果不是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之下,必然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关系的恶化,必然导致世界性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波兰尼的共生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则具有显而易见的当代价值。通过道德与文化的重建,将经济发展置于广泛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网络中,使市场置于社会的有效控制下,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重新回到以诚信有序,互敬友爱为基础的和谐社会,并重建社会共同体。

波兰尼在总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性后果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谐共生的世界和平的目标,并不断强调道德与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事实上,不同文明与文化应该在平等对话与交流中融合发展,珍视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社会繁荣的远大目标,追求德治、善治及法制的和谐社会。惟有在社会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认同基础上,人类社会才会有美好的明天!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多元化社会文化是由各种独立多数的文化现象组合而成,主要包括主导,高雅,大众等文化形式,内容丰富,如果从客观角度出发,可以将其内容分为以下几点,具有一定意愿性符合社会大众需要的是主导文化,强调社会人文关怀和追求个性的是高雅文化,高雅文化主要指的是人类对相关知识学习的理解和欣赏。例如,古典音乐,芭蕾舞和古典音乐剧等等,一定程度上放映了人们生活的情趣和兴趣爱好。都市文化指的是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需求,个性化和时尚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例如,时尚杂志,广告,影视连续剧等等,民间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地方性和民族性较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居民对未来的展望,具有温情的感彩。例如,民歌,年画,风筝和京剧等等。如果从时代角度出发,还可以分成现代,传统或者东西方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充斥在一起,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社会文化。

2艺术设计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艺术技术是人们通过物质和艺术手段,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和目的的艺术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的需求,艺术设计的本质内容是创造文化,独立性和理智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艺术设计使人们创造艺术的过程,是在人类生活的基础上,开展具有一定精神文化气息的活动。例如,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服饰艺术设计,产品外观艺术设计,园林保护艺术设计等等。设计者和设计品是艺术设计技术的行为主体,艺术技术水平是一个设计者全方面高素质的体现,创造艺术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的创作灵感和审美能力,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做工精湛的文化艺术品是对设计者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创造的表现形式,它的内容在方方面面都展现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质。

3艺术设计技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3.1发扬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技术理论知识学习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由于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想法和设计产品的突出特征也有所不同,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国内外的艺术教育学校中的差异最为明显,培养全能型的技术应用人员是我们艺术技术教育的重要任务,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属于发展中的学科,在课程的综合素质教学和培养人才方法上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学校在艺术学科的课程上,应该以学校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基础,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专业,将学校的艺术学科和专业在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教育体系中进行结合,让学校的艺术设计学科开设的专业课能够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融合,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各个文化的魅力,在不同的文化特点中找到相同点,从而找出符合自身艺术设计特点的发展方向,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多样化,提高专业艺术设计技术的整体水平。

3.2发展多元化的艺术设计资源配置多元化的艺术设计资源配置对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和艺术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首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发展艺术设计技术的根本要求,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是由合同制教师和专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主要从艺术设计的实践,研究和历史发展三方面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些教师的自身要求普遍比较严格。例如,艺术实践方向的教师主要是专业的设计师,教学生学习艺术史论的教师是视觉设计方面的史学家等等,而合同制教师主要负责的是学生艺术设计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学习,此类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坚实的技术知识,为学生解决艺术设计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整体技术水平。其次,完善的教学设备是学生将理论技术知识赋予实践的主要手段,现阶段我国很多学校并没有艺术学生专用的工作室和实验室,很多学校对于此类资源的认识不清,资金不足也是主要的一个限制因素,加大我国艺术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艺术设计技术水平的重要条件。例如,可以为艺术系的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学习研究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生提供一个创新的教学空间,如图书馆,数字设备,智能电子数据库等等,通过这些手段的实施,来满足学生和教师学习科研的需求。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法和高品质的图形资源来提高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3.3培养艺术设计学生多元化的专业能力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性比较强,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由此可见,培养全方位的高素质艺术设计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对提高设计技术水平也有较大帮助,多元化的文化模式是艺术专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多元的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下,设计艺术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域和历史文化而发生变化,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思维创新精神是当代艺术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首先,教师应该对专业教材进行深度的研究,利用学生的自身情况,发展灵活的教学模式。例如,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专业艺术论文或者是学习报告来进行竞赛,增强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其次,教师应该将学生自身知识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进行整合,通过留题目的方法,把学生划分为小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分工合作,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帮助,相互学习,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为以后的艺术学习做好基础。最后,学校可以与相关专业对口的企业和公司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让学生通过实习单位举办的各种活动,增强自身文化学习意识,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精神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人类社会文化趋于多元化,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制定出适合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艺术设计技术水平是,成了当代艺术界重要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以多元的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为基础,重点探究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技术的发展和趋势,希望能对我国的艺术教育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9年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曾提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其中所谓“关心”是指关心人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高校人才培养强调培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与内涵。

1.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考,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或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老师的尊重,对父母的感激,亦或是对朋友的珍惜等等,这些作品能够带来思想上的鼓舞以及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电影《上甘岭》中《我的祖国》,独唱部分抒情委婉,一唱三叹,合唱部分气势磅礴,增强独唱部分情绪。聆听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背景下人民对祖国的深情歌颂,对家乡的美好回忆,以及保卫祖国的果敢决心。通过不同题材的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进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2.音乐欣赏课程有助丰富大学生人文知识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与文学、历史、戏剧、舞蹈、绘画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引导学生欣赏分辨不同文化传统下产生的世界音乐,认识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与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音乐,感受东西方音乐在文化上的差异,培养学生用“平等”与“差异”的人类学视角去看待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如琵琶曲《十面埋伏》的楚汉之争,古琴曲《广陵散》是据《战国策》及《史记》中记载的聂政刺杀韩相,这些作品都蕴含了大量的文学、历史知识。

3.音乐欣赏课程有助拓宽学生思维上文中提到,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世界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起全新的文化研究视野,从多元文化视角多维的去看待世界。聆听音乐的过程是人们在头脑中对音乐形象的在塑造过程。每个人的先天遗传情况不同,思维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大脑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后天学习与训练。音乐欣赏在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的同时,也有益于人们对于运动控制、记忆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使大脑功能得到更广泛地开发和利用。二胡曲《赛马》中具有许多对现实世界的音响模仿,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音型的听觉联想,进而展开创造思维。李岚清同志说:“音乐的美育功能还不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意动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音乐对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对他们进行这方面普及的教育,给他们补上一课……使得这批跨世纪的青年知识分子能够有这方面必要的修养……”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人的思想意境和高尚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音乐欣赏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1.量化教学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关于教学方法的评价指标,应该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作为重点。教师能否融汇本学科前沿知识、能否将跨学科知识贯通与课堂,实现教学多样化、个性化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较少。因此,增加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的确定性、可操作性,能使教学评价体系制度化、标准化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各层次评价体系的构建。

2.完善音乐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构建完善的音乐教育考核评价系统,从课程教学工作量、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及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成果、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设立相应指标,更为符合音乐教育的本质特点,能够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活跃丰富教学气氛。

3.多元化教育与教学评价音乐教育具有其本身所特有的区别于其它人文学科的特殊性,在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更为侧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应建立与21世纪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与教学评价机制,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察,可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调查问卷、单元作业、课程论文、笔试及相应的实地调查等形式完成,并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将教学重点更多的关注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上,以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做出整体性评价。

2006年教育部以“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形式公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将包括《音乐鉴赏》在内的8门艺术教育类课程(《艺术导论》《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列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并明确规定每个学生至少要选修其中一门,或取得2个学分方可毕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美育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其中,要求高校侧重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代社会给中国音乐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未来以开放的心态,以多元文化视角建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与践行的努力方向。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亦是如此。而英语教师从事语言教学的同时,在文化的传播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素养,才能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文化素养境界中。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不断“充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异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洞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关注当今国际社会文化现象的不断更迭,自觉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才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更新教材内的陈旧信息,及时补入与时代和社会相符的最新内容,将最“新鲜”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如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新西兰总理高呼民众预公投更换国旗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适当的教学研讨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信息的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主观能动地进行文化熏陶,增强文化素养。

2.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在文化信息的认知及传递过程中,除了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文化学习资源。可通过外文歌曲、音乐、杂志、报纸、歌剧、电影、纪录片、网站等资源,在引导学生了解异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基本信息之外,引领学生领略异国多元文化的独特风情,如新西兰毛利文化的触鼻礼、哈卡战舞,印度绚丽的纱丽,苏格兰高地的“格子控”,墨西哥的玉米情结,南美洲玛雅文明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符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加大文化信息量,增强文化信息学习的趣味性、时代性和交互性,将学习渠道扩宽,将文化教学多层面地有效地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

3.构建文化课程群,优化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是着眼于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各高校除了开设英语专业基础及技能课外,还开设了诸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社会与文化概论等课程。这几门课课程,涵盖了英、美等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习俗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因此,高校英语专业应开展课程群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增强课程间的层次性和知识的递进性[1]。同时,改变目前很多教师各自为战的单一、松散性的课程建设状况,进行学科之间的联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优化整合相关课程,形成课程的科学完整体系,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改变陈旧的“三尺讲台一言堂”的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或讲解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传递,结合课外网络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在课内外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历史事件陈述、“我眼看世界”、人物再现、主题研讨、展示、文化知识手抄报、情景演练、微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通过互动网络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4.接触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历史长短,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模式,不存在优劣和高低之分。文化包容,基于文化平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反对那种对不熟悉的文化模式予以怀疑和敌对的“文化自我中心”倾向,又要反对那种“外国月亮圆”的文化自卑意识。了解异族异国文化,看到不同文化的优点,即使自身不接受,也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种文化形式的地理、历史条件和生存空间。发挥“有容乃大”的优良民族传统,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大量接触具有特色的异域文化,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探究,培养学生用新的视角了解异族异国的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用尊重的、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5.增强文化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客观批判性

文化自觉,要求对文化有清醒的认识,既非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非全盘西化,面对纷繁变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始终保持一种清明,一份自主。当今,身处日益开放的社会,多元文化不断涌现,必然会带来文化冲击和碰撞,从而给学习者带来困扰。每一个文化群体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存在背景,既有精华,又有不可取之处。因此,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文化因素,善于发现文化现象,客观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如西方安静的“双人交际舞”式的餐桌礼仪,以及中国热闹的“广场舞式”圆桌气氛,了解文化矛盾和冲突,理性分析挖掘新涌现的社会问题的背景和根源。既要积极接纳优秀的外来文化,又要保持民族文化的自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科学的道德判断能力[3]。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教学过程中更要多层面多渠道地渗透文化信息[4]。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习者文化意识和素养的提升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开放、积极、客观的价值观,不仅是适应语言专业特点的需要,更是社会和时展的必然要求。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虽然经济全球化为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学习与借鉴有利于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的同时,与其相伴随的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中的腐朽成份也通过各种途径渗入进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由于大学生缺乏警惕意识与文化鉴别能力,西方腐朽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严重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冲击和异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信仰危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造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一部分过分推崇西方腐朽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大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正确性,表现为较严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据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不信任马克思主义,他们只相信资本主义的“金钱至上”。另外,我国腐败现象的频发,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持怀疑和漠视的态度,将我国主流的集体主义、社会责任等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抛置脑后,转而崇尚西方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从而逐渐偏离了人生方向。

(二)过分张扬个性,社会责任感淡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意识,他们崇尚自我主义,主动参与各类活动,希望凸显自己的个性,而并不考虑过分张扬自我个性表现出的与众不同,是否符合我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否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另外,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市场经济的固有弊端———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消极主义等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产品、恶性竞争、欺行霸市等,这些是严重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行为主体是大学生,他们过分张扬自我,崇尚金钱万能,是非不分,逐渐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使得我国的社会问题日益多样和复杂,也增加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盲目崇洋,民族意识弱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在碰撞过程中,很多大学生逐渐丧失民族自信,被眼花缭乱的西方文化深深吸引,再加上商家的炒作,很多大学生逐渐崇洋。例如,许多大学生对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过度热衷,而对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不以为然。大学生弱化自身的民族意识,盲目推崇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并不加任何取舍地移入我国,并在自己的行动中极力展现,极易引导更多的人养成崇洋的心态和行为,十分不利于我国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和弘扬,削弱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实效性,从根本上不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网络文化的泛滥,社会交往危机凸显当前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把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信息都及时呈现在大学生的面前。网络本身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特色功能博得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深刻影响他们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方式。徐柏才、张俊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出“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往往会导致青年学生渐渐忽视思考,习惯于形象思维而放弃追问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它的直接化、形象化倾向会导致他们用‘看’而不是用‘想’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网络因其开放性、互动性、隐蔽性、随意性、便捷性和发散性,向网民呈现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满足感。网络的虚拟特点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他们沉湎于虚拟世界中,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痴迷游戏等就是典型案例,更有大学生轻率的谈网恋、见网友,最后深受其害。大学学生盲目、过分依赖网络,非常不利于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沉迷网络,不断模糊自身原有的社会认知,“必然会使人产生去社会化倾向,导致人们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并带来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等社会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

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的可行路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针对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我们必须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努力消除腐朽文化与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负面影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概括地说,就是要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正能量。同时要注重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提供和创造平等的学习与发展、开展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营造多元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学会以全面的视角、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和人类各种文化成果,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养成开放的胸怀和多元的思维。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车更多的合格的全面的人才。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1.正确对待主流和非主流文化

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能够欣赏并且尊重各种各样的文化,具备选择、比较、寻找文化的能力,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文化本身没有好坏,多样性的文化构成了人类成长的人文环境,教师可以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让学生综合分析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若是一种文化企图战胜另一种文化,形成文化霸权主义,那么这种文化也即将面临困境。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相辅相成、求同存异,才是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2.了解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民族意识的教育,学生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能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教师培养学生民族意识,首先就要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发现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很多形式,最典型的代表是汉字文化、书法文化、绘画文化、音乐文化等,这些文化都代表着不同的性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佳的文化进行学习。教师要加强学生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含义,增强自己的感悟。例如在进行近现代史讲解的时候,教师就要告诉同学们,我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不断饱受摧残的过程,在鸦片战争中,我国失败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不但有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原因,也有西方先进政体的压迫。教师可以将清政府和西方先进国家进行横向对比,将清政府的落后和繁荣的唐朝纵向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发现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若是一味的闭关锁国保守残缺,只能被先进的文化所取代。

3.多层次的感知阶层文化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很多的矛盾,正是社会阶层的矛盾,促进了历史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主要是体现在不同的阶层文化中,教师要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同一个时期的不同阶层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强这个时期的文化领悟。例如在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讲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不同学派的思想策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百家争鸣的情况。学生在了解了儒家、法家、道教、兵家、墨家的思想之后,就能够提出本学派的主张和本学派在历史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何种重要的意义。教师讲述不同阶层文化差异的时候,要用平等包容的眼光,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

4.平等对待男女性别的差异

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的时候,要注重平等的对待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在历史发展中,女性普遍要低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女性通常都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教师在讲述这些性别歧视的时候,要注重纠正学生的思维观念,让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减少性别歧视。在历史中,大多是“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女性不但没有社会地位,还要时刻接受男性的侮辱。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性别歧视是腐朽文化的代表,只有男性和女性站在共同发展的地位,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5.感悟艺术和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产物,宗教对人文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很多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之间也存在宗教文化的差异,很多宗教文化都是通过壁画、墙、塔、石窟、雕刻、寺庙等形式进行传承和体现。很多宗教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偏见,教师要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合理的审视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让学生正确的对待宗教的信仰,了解宗教之间文化的冲突,从而更好地尊重宗教文化。

二、总结

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是人们生活的宝贵财富。教师要帮助学生多角度的评价历史事实,不断进行多时段多角度的对比,从而正确的对待文化的差异。教师要帮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待历史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秉持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客观的对待历史多元文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多元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此次问卷调查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河北省各级地方院校的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了解、认识程度,接受情况,从而发现在高师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分析、探求多条可行之路,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铺开道路。这次调查用了五年的寒暑假,以问卷的形式发放,共发出100份有效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问卷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这100名学生,主要来自于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邢台、张家口、宣化、邯郸、廊坊各地各级地方院校。其中来自于高校的学生有50名。在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调查中,采集的数据让人难以置信。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8%学生能够讲出一些理解与认识,仅有2%的学生在其他院校的远程教育中接触过此类课程。在“列举几件外国民族乐器”的问题回答中,90%的学生为空白;10%的学生能够写出马林巴、班卓琴等媒体中常见的几件乐器。一般在短期培训结束之际,再做问卷中第三条调查,即“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40%的学生回答是当然愿意。但主张少讲传统艺能,多讲流行音乐;55%的学生表示愿意考虑,但自身积累不够,需要时间搜集资料;剩余5%表示没兴趣,不喜欢。被调查者中有50名学生,分别来自石家庄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本科学府,他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知之甚少,那些前往他们的院校进行培训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就更无从接触了。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高校的课程中,民族民间音乐偏重于汉族音乐,而对世界音乐的了解途径只有音乐欣赏课,而此类课程大多以欧洲主流音乐为题材,有时会涉及少量媒体流行的民族音乐,比如:大河之舞等,很少涉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

二、现状分析

河北省高校普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是新兴学科,但很多学者早已提出高度重视的呼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在《中国的多元音乐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一些音乐院校,将“传统”太“森严壁垒”了,内容除了西方音乐外就多是汉族音乐,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科音乐的建设,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化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据笔者调查,河北省高校的音乐教育基本课程中,均未涉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而只是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讲到区域色彩音乐时,提及点滴;而河北省开设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平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首先应学习本民族、本国的音乐遗产,才能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音乐。1教学中,偶有提到五声音阶,学生们只能想到宫商角徵羽五种中国民族调式音阶,主观的认为五声音阶就是中国特色音阶,是中国特有的音阶模式,且这五声之间只有大二度与小三度的关系。这种理解与认识,就是不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的体现,只有在学习世界民族音乐之后,学生们才逐渐意识到,五声音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音阶,且五声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模式。伴随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护本土的传统礼俗、仪式,而伴随这些仪式的音乐,也被有效的记录下来。高校课堂,作为文化的传播圣殿,对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衍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河北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直接面向河北省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第一线,如果他们的音乐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缺乏多元化音乐因素,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三、几点思考

1.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必须是多元的、交叉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模式。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也会受到教育观的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学生树立全球性的音乐视野,使之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正确教育观。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组合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当代社会,许多幼儿园都“号称”与国际接轨,对外宣传幼儿园将如何引进国外教育理念,以弥补中国教育体制的不足等。试问,如果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达到多元化,他的教育理念又如何能够与国际接轨?所谓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并不是简单的方法改变,也不是简单的几件教具的参与就算是引用了新的教学法。我们需要整体提高幼教师资教学水平,必须从根本上填充他们知识空缺,改变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2013年4月,笔者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巡回指导,此次巡回指导过程中,笔者惊喜的发现,石家庄市区很多中小学在音乐教学中已经不同程度的渗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虽然在教学内容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这已经是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在河北省内一些县级、镇级的偏远学校,教学手段、设备、理念都还处于上世纪末甚至中叶的落后阶段。而我们顶岗实习的学生,依然带去了他们最新的教学理念,克服简陋的教学设施,尽可能的上好每一节实习课程,实感欣慰。

2.正确理解worldmusic与ethnicworldmusic的关系。

2003年,笔者首次在河北师范大学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时,学生亲切的将这门课简称为“世界音乐”。当我听到这一称呼时,及时更正了“世界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关系:二者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此后的几年来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授课内容与称谓的关系。高师类院校有一门“高龄”课程——音乐欣赏。这一课程的欣赏对象直接取自“西方音乐”。而“西方音乐”也仍然存在西方传统音乐的内容,或者我们可以称此类“西方音乐”为“西方艺术音乐”。“艺术音乐”应该是在“传统音乐”出现之后,在所在地区经济、政治都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所产生的音乐称为“艺术音乐”。而在“艺术音乐”出现之前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称之为“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就是以这类传统音乐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门音乐学学科。笔者一直在思考,应在高校再开设一门年轻的世界音乐课程,或可称为“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音乐”。

3.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

此想法若实施,将是个“大工程”。首先,将世界各地民歌深入“视唱练耳”课程体系。很多视唱教材也曾引入外国民歌,但大都为流传范围较广,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性民歌,而对小众音乐素材很少触及。例如:大家提到日本民谣可能想到的就是《樱花》,实际上日本民谣有很多种,《樱花》只是流传到中国的经典之一,若能将更多特色的日本民谣引入视唱教程,学生们会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很多国家有五声音阶,而且还有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其次,“十二平均律”已是深入人心,乐理学中讲述音程、和弦的构成都是采用半音、全音概念,且记谱法也是沿用欧洲音乐记谱规则,对世界各民族的地方性特色展现有很大障碍。如何在《基本乐理》课程中适时植入七平均律、五平均律概念,如何解释中立音的存在现象,如何给学生讲述除了简单的2/4拍、3/4拍、6/8拍等基本节拍之外,世界上还存在100多拍的节奏周期。这些都可称为《基本乐理学》的补充知识。再有,《音乐美学》的概念也要有所扭转。很多民族文化底蕴不同,对美的判断和理解截然不同。例如,泰国弦乐器就是追求嘶哑音色,如果换成纯净的提琴声音,他们会无法接受。很多音乐,需要我们在理解并接受他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去欣赏。要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首先需要教师扭转教学思路,填充知识空缺,故称其为“大工程”。

四、结语

综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在河北省发展并不乐观,很多高校还未曾引起重视,从学生到教师都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希望此文能为我省多元文化音乐教学领域提供参考,笔者将为此不停奋斗。

上一篇:消费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美文化差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