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范文

时间:2023-03-07 18:56:56

地质大学

地质大学范文第1篇

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已建成了以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为主,兼顾成人教育为主要办学形式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和办学体系,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人才,成为我国培养地学人才的摇篮和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内地学教育的排头兵和国际地学界的知名学府。在2005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数万名毕业生中,不仅有一批高级管理专家,而且涌现出29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00余名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有的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岗位。2003年3月,我校校友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完整。现有教职工12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28名,博士生导师200余名,中国科学院院士8名。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今年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共有35个,拥有2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涵盖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9个博士后流动站。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地球物理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成为教育部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安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安全工程、石油工程、测绘工程和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齐全。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中外驰名的“北京猿人之家”周口店和著名的避暑胜地北戴河建有教学实验设备齐全,条件良好的教学实习基地。

地质大学范文第2篇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1975年学校迁址于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5年3月,大学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由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建中国地质大学。看到这里,不免有人会问,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用“一蒂双生”来形容比较形象,这两者是两个独立的办学实体,两所学校独立对教育部负责,在211工程建设、985专项建设、111工程建设,部门共建和其他关系到两校共同利益的项目上都视为一体。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下,毗邻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校内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无数地大学子最引以为傲的,它是目前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也是目前中国内地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博物馆。地大学子有云:来了地大不去地质博物馆就像去武大没看到樱花一样让人遗憾。地质博物馆之所以引人入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肚里有货”,馆藏各类地质标本30000余件,其中自然界极为罕见的珍品近3000件,品种之多、之精在国内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除此之外,学校还有一个贯通学校西、北校区的“地大隧道”,这也是国内大学中独一无二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校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学院路,这里是奥运后新兴景观的热点区域,在地大你可以“一站式”欣赏到学院路上各个大学的美景,难怪有人感慨:风景这边独好!地质大学校园面积很大,里面幼儿园、小学、中学、居民楼、各种店铺一应俱全。同学们戏称,一个大学就像一个微缩的小社会,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可以在这里解决。让地大的学生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校内一条横跨东西的笔直大路,这条大路从东校门到西校门长达一公里,一个弯都没有,这样长的一条笔直大路在其他高校是很难见到的。

作为中国地质专业的“航母”,中国地质大学的特色专业不胜枚举,就业率也是年年攀高。首先要介绍的就是富得流油的“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专业是地大(北京)的国家特色专业,就业率高达100%,就业方向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所属的全国各大油田或者是国土资源部、煤炭部所属部门,以及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管理部门。选择石油工程专业,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大学要学习的课程涉及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油层物理、渗流力学、油藏工程、钻井与完井工程等众多基础理论,除此之外还要接受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如:钻井、采油、油藏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当然,除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外,石油工程的野外实习还是相当富有趣味性的,野外实习号称地质类专业的灵魂,大家想像一下,在风景秀丽的野外,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你不用面对填鸭式的学习模式,而是在大自然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一旁还有老师“保驾护航”,怎一个爽字了得。

其次要介绍的是较有特色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珠宝专业是地大(武汉)的一朵奇葩,贵为国家特色专业的她璀璨如宝石,被誉为“宝教摇篮”,地大(武汉)是国内最早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先后培养了近万名珠宝玉石鉴定、首饰设计与制作、珠宝首饰营销与管理的专业人才。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面向理工类的学生,主要从事珠宝首饰成分的分析,包括营销等;另一个是面向艺术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艺术品设计、首饰加工等。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也是一个偏重实践的专业,珠宝设计经验丰富的人可以做到“画龙点睛”,但是经验欠缺的人却有可能造成“画蛇添足”。为此,大学期间,除了努力学习地质学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宝石学、宝石学鉴定仪器、宝石鉴定、首饰设计及制作工艺学、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等专业理论外,还可以经常到周大福、周六生等珠宝企业实地操作。至于就业方面,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面窄,但就业层次高。据地大(武汉)官网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该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下,有些地质专业并不适合女性报考,如钻探技术专业。原因在于居住、生活、卫生等条件都比较差,且远离居民点,加之女性身体素质及生理方面的差异,不宜长年累月生活在深山老林。

上面提到过地大(武汉)和地大(北京)两者虽是独立的两所办学实体,但是它们在许多领域又共为一体。如:两校都是唯一具有地质理科和地质工科两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专业分别排名全国第一;两校同为国家“211” “985”“111”工程高校。当然两者也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下面就着重说说两所院校的办学特色。

先说地大(武汉)的“地球科学菁英班”。这个“菁英班”是地大(武汉)与中国科学院八个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一个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示范基地,从201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菁英班”采取本硕博连读方式,本科阶段采取双导师制,每位学生可在合作双方教师队伍中各选择一名导师进行指导。“菁英班”学生培养采用“3+1”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地大(武汉)学习,后一年进入中科院相关所导师课题组进行研究型学习。所谓物以稀为贵,条件如此优越的“菁英班”,它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要求高考成绩至少高于一本线。

其次要说的是地大(北京)的黄金部队国防生培养。虽然两校都有国防生的招生计划,但是地大(北京)专为武警黄金部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国防生培养计划更加吸引学子眼球。武警黄金部队是全球唯一的寻宝部队,神秘而特殊的面纱从未被真正揭开过,要想掀起它的“盖头”来,那就报考国防生吧。地大(北京)的黄金部队国防生主要招收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材料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大学期间除享受国防奖学金(目前为每人每年一万元的标准)外,还享受学校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入伍后定为副连职(专业技术十三级),中尉警衔,家属享受军属待遇。需要提醒考生注意,因为武警黄金部队的工作性质,地大(北京)的国防生一般只招收男生,地大(武汉)则不限性别。国防生招生与军队院校招生同步,实行提前批次录取。

地质大学范文第3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 24岁(1986年1月2日)

居住地:武汉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6个月]

公 司:XX矿产开发有限公司

行 业: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职 位:技术管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地矿

学 校:中国地质大学

自我评价

本人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多年,从事过由区域化探、矿产化探、地质预查、地质普查、地质详查、地质勘探各个阶段的各种地质技术工作。为人热情开朗、诚实守信、善于学习和总结、实践能力强。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筹划能力。做事严谨,谦虚肯干,工作认真踏实,思路较广,善于充分利用各方面技术,资源和人员等条件有效完成任务。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团队荣誉感。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目标地点: 武汉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技术管理

工作经验

2011/8—至今:XX矿产开发有限公司 [ 1年6个月 ]

所属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地测部 技术管理

1、地质编录,包括竖井、斜井、井下巷道、穿脉、沿脉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地质钻孔编录;

2、矿区性图件的绘制,包括原始地质性图件(槽探、天井、坑道、菜场素描图,钻孔柱状图及其他)和地质基础性图件(中段地质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纵投影图和储量计算有关的平面图、剖面图);

3、生产勘探,包括探矿工程的设计、验收,矿体的圈定,出矿的管理;

4、编写年终储量核实报告、探矿设计报告等。

---------------------------------------------------------------------

2009 /7—2011 /7:XX冶炼厂 [ 2年]

所属行业: 采掘业/冶炼

总经理室 总经理助理

1、负责对公司拟投资矿产项目或企业的股权进行价值分析、撰写分析报告;

2、负责拓展国内外矿业资源市场并对地质矿产信息进行收集、筛选、考察、评估、合作洽谈;

3、负责探矿、采矿、选矿的全过程的规划管理;

4、负责资源项目的前期开发与后期管理;

5、负责拓展和储备矿产开发的优质矿山资源,实现公司做大做强;搜集矿产开发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市场导向,做精市场的调查研究,不断完善矿产开发经营策略,资本运作等。

教育经历

2005 /9--2009 /6 中国地质大学 地矿 本科

证书

2007/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12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地质大学范文第4篇

2.大别—苏鲁区残余超高压构造及其动力学意义索书田,钟增球,游振东

3.合成沸石分子筛处理有机物废水的应用前景熊宁

4.辉绿岩脆-塑性变形转化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金淑燕,孙天泽,徐实昆

5.大别超高压变质过程中部分熔融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凌文黎,张宏飞,高山

6.地球空间元数据研究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周成虎,李军

7.金沙江断裂带西段晚古生代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李勇,吴瑞忠,朱利东

8.古沙漠沉积及其层序单元——以鄂尔多斯白垩纪内陆古沙漠盆地为例程守田,刘星,郭秀蓉

9.东昆仑东端苦海—赛什塘地区晚古生代蛇绿岩的地质特征王秉璋,张智勇,张森琦

10.山东蓝宝石资源的特征及其开采利用方向韩美

11.论油气系统与油气系统动力学吴冲龙,王燮培,何光玉

12.论做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邵学民

13.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王生维,段连秀,张明

14.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同位素倒转现象研究黄海平

15.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间接识别标志赵省民,吴必豪,王亚平

16.油井增产措施经济评价詹麒,段庆荣,杨子敏

17.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期徐恒力,支兵发

18.西安市城市地质环境与土地工程能力评价李显忠

19.识别所钻地层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应用周劲辉,鄢泰宁,屠厚泽

20.钻头参数与其性能间的定量关系张绍和,杨凯华,鲁凡

21.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反演多层密度界面陈军,王家林,吴健生

22.时间谱电阻率法的二维正演算法孟永良,罗延钟,昌彦君

1.东营凹陷生油岩中介形虫氧、碳同位素的古湖泊学意义刘传联,赵泉鸿,汪品先

2.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及重大事件童金南

3.滇西南昌宁-孟连带三叠纪牡音河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张振芳,冯庆来,方念乔,黄军义,李世雄,陈学方

4.我国地学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浙江长兴“金钉子”

5.大别山陆一陆点碰撞和构造超压的形成武红岭,董树文

6.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近东西向中生代右行走滑构造系统张长厚,宋鸿林,王根厚,颜丹平,孙卫华

7.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银山矿床成矿作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凌其聪,刘丛强

8.伯特兰德定律和温伯格原理及推广曹玉清,胡宽瑢,于莉,李树林

9.结构分析理论在地球化学空间场不均匀性分析中的应用裴韬,周成虎,郝永萍,鲍征宇

10.庐山“星子变质核杂岩”中伟晶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李武显,周新民,李献华,谢国刚,李均辉

11.碱性花岗岩中稀土矿物微观地质异常及其意义孟大维,龚俊锋,于梅花

12.淮南二叠纪煤及其燃烧产物地球化学特征黄文辉,杨起,彭苏萍,唐修义,赵志根

13.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岩石样品中稀土元素罗彦,刘勇胜,胡圣虹,高山

14.甘肃永靖县盐锅峡早白垩世恐龙足迹1号点的最新发现李大庆,杜远生,彭冰霞,雷汝林,白仲才

15.盆地超压层段非幕式突破期的地热场模型数值解法李星,吴冲龙,刘刚,毛小平

16.应用信息熵方法对区域地下水观测网的优化研究陈植华,丁国平

17.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自控垂钻检测系统中的应用龚元明,萧德云,王俊杰

18.占优问题的通量校正运移解法徐绍辉,张佳宝,刘建立

19.井震联合地震道多尺度反演张玉芬,罗延钟,凌峰

20.用趋势面分析方法提高模拟退火法反演的效率詹麒,朱培民

21.复杂介质中地震多次反射波快速正演模拟顾汉明,王纬,陈国俊

22.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性多源地学空间信息集成若干问题探讨李超岭,张克信

1.中下扬子区二叠系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张克信,刘金华,何卫红,吴顺宝

2.湖北郧县恐龙蛋化石产地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黄德林

3.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发现大型蜥脚类恐龙足迹杜远生,李大庆,彭冰霞,雷汝林,白仲才

4.黄河源区第三系贵德群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刘锋英,喻建新,王永标

5.造山带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张智勇,张克信,于庆文,龚全胜,梁云海,严城民

6.萨迦三叠系修康群发现白垩纪箭石张雄华,李德威,肖兰斌,张金阳

7.西昆仑山普鲁新生代火山岩中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张招崇,肖序常,王军,王永

8.莺歌海盆地DF1-1底辟断裂系统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殷秀兰,李思田,杨计海,张启明,童传新

9.九岭地体东缘一次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现及意义蔡雄飞,章泽军,顾延生,秦松贤,王德珲

10.北冰洋-欧亚大陆-太平洋地学断面东南段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袁炳强,YvetteHPoudjomDjomani,王平,袁学诚,左愚

11.环氧树脂/沸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陈艳玲,袁军华,范畴,叶立庭

12.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荧光粉Y4Al2O9:Eu3+的初步研究袁曦明,许永胜,于江波,田熙科

13.东天山铜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统和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型毛景文,杨建民,韩春明,王志良

14.云南思茅-南坪盆地边缘造山带金(铜)成矿流体动力学曹志敏,郑建斌,徐则民,任建国,李保华,覃功炯

15.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陈建渝,牛瑞卿,李水福,田波,魏世平

16.天然气体水合物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变化的探讨陈萍,方念乔

17.江汉盆地始新世中、晚期古气候定量重建初探童国榜,刘志明,郑绵平,袁鹤然,刘俊英,王伟铭,李月丛

18.湖北清江榨洞石笋中可溶硅的测定及其古气候意义研究胡超涌,黄俊华,杨冠青,唐璐,方念乔

19.黄河上游末次冰盛期古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李长安,黄俊华,张玉芬,郭广猛

20.新型锥体连接复合钎头暨G308,YJ2.1R凿岩合金童志伟,张汉斌,张国榉

21.黄土坡滑坡的离散元研究安关峰,殷坤龙,唐辉明

1.地幔置换作用:华北两类橄榄岩及其透辉石微量元素对比证据郑建平,路凤香,余淳梅,O'ReillySY

2.大别-苏鲁超高压地体折返过程中岩石组合演化的地球化学约束杨启军,钟增球,周汉文

3.扬子克拉通后太古宙碎屑沉积岩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王选策,高山,刘勇胜

4.合成扩散星光刚玉的物理性质及成因探讨黄凤鸣,刘慧芳,李娅莉,毛晓飞HtTp://

5.扬子海盆奥陶纪末介壳动物群的分布及其古地理意义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何卫红,卜建军

6.DF1-1底辟区构造应力场及渗流场演化的数值模拟研究殷秀兰,李思田,杨计海

7.伸展构造盆地的平衡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颜丹平,田崇鲁,孟令波,张建增,周美夫

8.生物降解作用对储层抽提物中多甲基取代萘分布的影响黄海平,杨杰,LarterSR

9.陆相断陷盆地超厚煤层异地堆积的新模式吴冲龙,李绍虎,王根发,罗映娟

10.前陆区盐层对盐上盐下层构造高点的控制及石油地质意义陈书平,汤良杰,贾承造

11.正构烷烃的成矿意义--以广西田林高龙卡林型金矿为例胡明安

12.近500年中国及邻区强震空间格局及迁移模式初步分析周成虎,裴韬,李全林,陈锦标,王鐯森

13.离散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本构问题於文辉,张丽琴,王家映,周玉琦

14.三维地电断面激发极化法有限元数值模拟黄俊革,阮百尧,鲍光淑

15.北京首钢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初步研究刘大锰,李运勇,蒋佰坤,王轲

16.城市化影响地下水水质的正负效应于开宁,万力,都沁军

17.Ni/Fe双金属对PCE脱氯影响因素研究何小娟,汤鸣皋,沈照理,崔卫华,徐鹏

18.峰丛洼地表层岩溶动力系统季节变化规律姜光辉,郭芳,曹建华,游省易,李恩香,邓艳

19.GIS支持下的盆地古构造再造--以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为例刘学锋,孟令奎,黄长青,赵春宇

20.基于进化策略的CHC遗传算法及岩性波谱识别张振飞,胡光道,杨明国

21.以定结地区为窗口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隆升刘德民,谢德凡,李德威

22.电子探针微区紫外阴极荧光分析系统及在沉积碎屑岩分析中的应用杨勇,陈能松1.氧同位素第6期北印度洋的一次重大古海洋学事件方念乔,丁旋,胡超涌,宋成兵,张振芳

2.LL盆地DZZ构造气藏储层反演郭绍龙

3.西沙海槽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探孙春岩,王宏语,牛滨华,黄新武

4.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的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研究苏新,马维林,程振波

5.富钴结壳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史跃中,胡超涌,方念乔,黄俊华

6.印度尼西亚多岛海末次冰期最盛期以来的穿越流活动丁旋,方念乔,F.Guichard,F.Bassinot,LLabeyrie

7.孟加拉湾东经90°海岭中上新世以来沉积记录及亚洲季风张振芳,方念乔,吴琳,王建乔,刘荣梅

8.海洋油气勘探中高灵敏度气态烃现场探测系统的研制王维熙,孙春岩,杨慧,王海,牛滨华

9.大别--苏鲁超高压地体中面理化含榴花岗岩的成因研究杨启军,钟增球

10.中国岩石风化作用所致的碳汇能力估算邱冬生,庄大方,胡云锋,姚锐

11.中国西部大陆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研究赵俐红,姜效典,金煜,金翔龙

12.库车褶皱冲断带克拉苏三角带的位移转换构造杨明慧,金之钧,吕修祥,孙冬胜

13.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底部高熟海相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赋存状态于炳松,HailiangDong,陈建强,陈晓林,梁世友,林畅松

14.莺歌海盆地泥--流体底辟带热流体活动对天然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王振峰,何家雄,解习农

15.临南油田隔层类型划分及其分布规律研究朱东亚,胡文瑄,曹学伟,陈庆春

16.二元气体等温吸附实验及其对煤层甲烷开发的意义唐书恒,汤达祯,杨起

17.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与氧化还原分带:铀系不平衡证据孙占学,刘金辉,朱永刚,张文

18.杂多阴离子柱撑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催化研究郑建华,庞海霞,王长杰,姜燕冬,赵军丽,贾云龙

19.水体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的固相微萃取-冷阱预富集GC-IRMS分析刘国卿,张干,彭先芝,祁士华,李军

20.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植物地境及物种地境稳定层徐恒力,孙自永,马瑞

21.非饱和土中溶质迁移参数反演的HISR方法崔凯,李兴斯,李宝元

1.新生代亚洲形变与海陆相互作用汪品先

2.南海晚渐新世滑塌沉积指示的地质构造事件李前裕,郑洪波,钟广法,汪品先

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方法在南海定量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以MD01-2393孔为例刘志飞,ChristopheColin,AlainTrentesaux

4.追溯北大西洋气候的千年周期--记综合大洋钻探303航次刘传联

5.南海ODP1143站上新世至更新世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田军,汪品先,成鑫荣,李前裕

6.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综合层序童金南,赵来时,左景勋,HansJ.Hansen,YuriD.Zakharov

7.广西北海涠洲岛第四纪湖光岩组的风暴岩杜远生

8.东巧方辉橄榄岩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流变学意义王永锋,郑有业,金振民

9.祁连造山带中部拉脊山古地幔特征及其归属:来自基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侯青叶,张宏飞,张本仁,赵志丹,朱云海

地质大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筑色彩学 感知 主体色 辅助色 点缀色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建筑色彩设计

校园建筑色彩设计应抓住校园的主体色调,并通过辅助色与之搭配。教学楼、办公楼的色彩设计主要以宁静色调为主,以营造安静、和谐的色彩心理环境。图书馆作为高校校园的主要性建筑,其整体色彩应以鲜明大气为主,兼有娴静文雅的气质,体现出图书馆特有的地位及特征。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而作为其主要居住者的学生而言,色彩对其建筑物的色彩的感受及各种心理、生理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如采用一些浅绿、淡蓝、米黄等素雅而不失色彩的颜色,同时要与整个校园环境色彩相协调。

2以中国地质大学建筑现状色彩分析为例

中国地质大学色彩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及功能可分为教学科研楼建筑色彩、宿舍楼建筑色彩、服务用房(弘毅堂、食堂、浴室、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色彩。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整理归纳,依据以上类别重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2.1教学科研楼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冷灰色调为主,主要为浅灰色、奶白色、淡粉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桔红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大红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教学科研楼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涂料;部分教学楼采用贴面砖、玻璃幕墙,教学楼门头局部采用大理石贴面、金属板。

2.2宿舍楼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豆沙色、奶白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墨绿色、中黄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宿舍楼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涂料。

2. 3服务用房建筑色彩分析

主体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米黄色、淡粉色、奶白色、浅灰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辅助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豆沙色;明度集中在中、高明度;彩度以低彩度为主。

点缀色:色相以暖色调为主,主要为天蓝色、蓝绿色、深红色;明度集中在中明度;彩度以高彩度为主。

建筑材质分析:服务用房建筑主体色与辅助色的材质进行分析,建筑主体色材质为贴面砖、涂料,金属板。

3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存在的问题

3.1新旧建筑色彩不协调

新久建筑之间缺乏呼应,不够协调,每个建筑本身各自追求某种形式,表现某种个性,独善其身,使整个群体建筑色彩杂乱无章。

3.2颜色过多或配色不当

色彩明度过高,加上大部分建筑采用涂料的缘故,表面成褪色状;一些地方色彩选用不当,缺少内涵,甚至产生了色污染。

3.3区域划分不够明确

没有建立统一的校园色彩基调,可根据学校各部门的功能性质划分区域,制定各自的主色、辅色和点缀色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色彩管理控制体系。

3.4 缺少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由于盲目地跟从现代化,缺少了因社会和自然等条件形成本校独特的传统用色。一座有悠久历史的高校校园的色彩凝缩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校园的文明特征和文化内涵。

4中国地质大学建筑色彩规划意向

4.1特征分析

4.1.1整体适应性特征

遵循高校校园景观及建筑色彩的整体适应性,西区新建操场采用高纯度、低明度的砖红色与草绿色相间的颜色,在视觉感知中被称为“前进色”,而操场作为西校区视觉的中心,周围建筑应与之形成呼应,在色彩上应趋向于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后退色”为主,这样可使空间感觉明快,减少封闭感和压抑感。

4.1.2文脉性特征

校园建筑色彩应浓缩学校的校园文化及发展历程,中国地质大学自搬迁到武汉起,建筑主要以简洁、大方、明快冷灰、暖灰颜色为主,从历史文脉这个主线考虑,在颜色的选择上也应遵循之前的特征,形成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4.1.3个性化特征

作为有地质学科特色的文化性教育场地,学校建筑除逸夫博物馆抽象表现了地质板块碰撞及地壳运动的动态,其它建筑过于呆板,缺少校园文化特色,从颜色及材质考虑,在遵循整体暖灰主色调的基础上,打配以冷灰色,以体现地质学特色。

4.2功能分区设计

(1)教学科研楼建筑选用色彩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系(米黄色、浅褐色)陶瓷面砖为主;辅助色以奶白色面砖、咖色玻璃幕墙进行搭配。

(2)宿舍楼选用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系(砖红色、奶白色)陶瓷面砖为主;辅助色以深咖色进行搭配。

(3)服务性用房选用中、高明度,低纯度的暖灰色(淡粉色、豆沙色)面砖为主;辅助色以奶白色面砖进行搭配。

5结语

地质大学范文第6篇

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写作话语

中国传统文化终极观之溯源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为例

知识创新与我国光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企业的契约性与企业价值理论探讨

网络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变迁分析

中小企业组织管理评审中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论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转换及定位——兼论三元制度创新主体的构建

武汉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与套利实务研究

产业依存的灰关联评估模型及其应用

我国外资银行危机处理与救助机制

世界高等教育中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自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启示

对传统教育投资收益计量方法的思考与改进

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若干策略

澳大利亚塔斯玛尼亚大学的地质学教育

论章太炎经学诠释思想渊源——《齐物论释》与佛学的关联意义

从绝对理性到经验主义——叔本华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

论自首制度的本质

松花江污染:不能被遗忘的法律话题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

行政问责——规范如何舞动?

公司的环境责任

信息不对称与人的经济行为

集群网络结构和风险研究

国债回购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能力研究

基于行业细分的上市公司经营失败预警研究

基于反向误差传播的企业战略预警系统研究

寡占型企业技术创新竞争的模型分析

生态视角下的《墨子》节俭消费理论探究

湖北省旅游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

比较视野下安全生产的政府管制研究

我国小煤矿发展问题及政策分析

区域教育人口与经济的分布特征与联动模式——以浙江省为例

高校学籍管理中学生学业管理的深层次反思

蔡元培的心理学思想及其贡献

网络环境下缓解外语焦虑感的口语教学模式研究

魏玛共和国政治教育思想述评

从诗意阐述到逻辑言说——试析现代白话的生成

人工影响天气损害的法律救济与预防

澳大利亚能源安全的法律政策保障及其借鉴

生态经济化的实证与规范分析——以嘉兴市排污权有偿使用案为例

服务贸易与低碳经济:日本经验与中国发展

论我国矿产资源资本化改革的新思路

中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剖析

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

论康德的大学教学思想

试论和合学视阈中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本土创新

内化论视阈中大学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变革

环境新闻社会效应的传播动力学分析

数字短片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以优酷网和56网的原创数字短片为例

地质大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工实习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1

1引言

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工科院校工程实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金工实习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技术基础课,实践内容和工种丰富、与社会实践结合紧密,学生从中可以看到产品真实的加工过程。通过金工实习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从中可以获得机械制造工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得到各工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锻炼,为今后学生从事工业设计、制造、改进创新、安装调试、维护检修和经营管理打下实践基础 。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以下简称中长院)是一所民办独立学院,形成了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中长院培养的是高级应用性人才,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金工实习,根据目前现状,金工实习存在以下缺点:

(1)教学对象太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要》),金工实习的教学对象分为机械类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中长院只针对机制专业开设金工实习,教学对象显得窄,教学资源过剩现象严重。

(2)教学内容传统且单一:《教要》规定金工实习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一)铸工(二)锻工(三)焊工(四)钳工(五)机工。中长院没有铸工、锻工,显然不符合教育部规定,应对教学设备和内容加以充实。

(3)教学方法传统:目前中长院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师傅带徒弟,师傅操作,学生模仿,过程较为传统、较为机械,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

(4)教学管理较为模式、松散。

(5)考核方式较为简单。

2 教学改革内容

2.1 教学范围扩大

教育部对金工实习的要求分为机械类和非机械类,而中长院只对机制专业开设了金工实习,对教学资源来说造成一定的浪费。有些专业比如电气、土木、安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有很多相似课程。现在的设备集合了机、电、光、气等很多专业,对这些专业开设金工实习,有利于专业的结合,为以后工业设计打下基础。

2.2更新教学内容

传统的车、铣、刨、磨、钳、铸、锻、焊等金工实习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但作为最基本的教学设施应当具备。中长院应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增加铸造和锻造设备,这是符合高教部规定的最近本要求,否则应当视为教学条件硬件设备不过关。

工业在发展,一些新技术特种加工行业例如:数控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快速成型、电镀等在生产中的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和普及,激光加工、超声波加工、化学加工,粘接等等一些修复技术也初见端倪。这都对传统加工工艺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如果教学内容仍延续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校也无法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 。金工实习可以更改为三个阶段: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先进设备观摩和实训、创新设计和制造。

第一阶段:先讲解零件的加工工艺,讲解机床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设备进行初认识,当熟悉操作技能之后再让学生按传统加工方法掌握操作要点,打破师傅带徒弟,手把手传授的方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让学生观摩一些先进的设备加工技术,比如常见的加工中心、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快速成型等,让学生了解以后设备发展的趋势,接受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CAD、CAE、CAPP、FMS、CIMS等,培养综合意识,为创新设计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创新设计和制造。指导学生利用某些软件例如cad、caxa等自行设计产品,制定加工工艺,选择加工方法,最后自己亲手操作,让学生了解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施。这样学生会在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培养以后工作中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 。

2.3改进教学方法

近年来,高校都在增加办学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但是相应的教学设施却没相应的增加到位。例如中长院机制专业每年都在6个自然班,且每班人数在40人左右。由于设备台数少,每台车床最少安排10多个学生,共有4台车床,老师在中间讲解,学生围在一起听,大厅还有其他设备的运转声,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操作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以设备少为理由来逃避实习。因此建议在金工实习场地单设一个多媒体教室,供授课使用,随时讲解随时总结。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制造加工设备、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真正的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可以增加开放式训练内容,除完成金工实习任务以外,增设开放型训练内容,以开放式服务于学生,鼓励学生课外自主选题,以满足那些有创新想法的学生 。

2.4 强化教学管理

由于设备少,人数多,教师少,部分学生存在懒散甚至逃课现象。针对以上情况,在增加设备增加师资的情况下,加强管理。具体措施,一是在金工实习成绩中加入态度分,并占一定的份额,对于中途退场的学生一经发现可以当下扣除态度分;二是适当安排学生们的工作量,给学生们一定的任务,例如规定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多个符合要求的零件,这样有了任务在身学生便不会再偷奸耍懒。

2.5 更新考核方式

金工实习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是操作,包括从金工实习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因此应增加理论考试,并占一定份额,以取代实习报告所占份额。

3 总结

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工科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工实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取机械制造基础的重要的实践课,做好金工实习工作有利于学生对以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1):5.

[2]宋成亮.金工实习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 (6):6.

[3]刘舜尧.金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 (12):39-40.

地质大学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 161.5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11-1025-02

【关键词】 性;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加深,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性”这个在过去被视为“禁忌”的话题,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谈起。作为高等学校的受教育者,身心发育刚成熟的大学生们如何看待“性”,是否能够正确对待“性”已成为高校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因此,笔者于2006年4月下旬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24名本科生的性观念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校职能部门提供的学籍资料,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按性别(男生、女生)、专业(理工科、文科)、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分为16个组,组内按总体的5%随机抽取样本。样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为:抽取总人数824人,其中回收有效问卷数为786份,有效率为95.4%。样本年龄最小17岁,最大26岁,平均21岁。其中男生546名,女生240名;理工科学生581名,文科学生201名,未回答者4名;大一年级学生215名,大二210名,大三188名,大四170名,未回答者3名;独生子女209名,非独生子女571名,未回答者6名;来自农村601人,来自城市173人,未回答者12人(少量问题未回答者计为有效)。

1.2 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1-2]并结合该校实际编制“大学生性观念问卷”。调查前测试人员经过统一培训,按照事先制订的《工作须知》规定流程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计名方式,由被试当场填写,当场交卷,填写后将问卷对折,不经测试员之手,直接投入保密箱中。

将有效问卷的各种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性知识 大学本科生的性知识主要来源是报刊杂志(69.6%)、同学朋友(53.6%)、影视(53.6%)、网络(52.3%)。而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获知的只有5.0%和13.5%。男生和女生性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生更偏向于通过网络了解相关知识(63.0%),女生更偏向于报刊杂志(86.1%)。通过网络了解性知识的比例随年级增长而增高,而其他途径没有类似的反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似乎较多,但由于总体上选择家庭教育的样本很少,不排除是统计上的误差。大学本科生最想获得的性知识有青春期性心理发育(49.2%)、与异性恋人交往的方法(48.2%)、性法律(42.8%)、性传播疾病防治(42.4%)、如何正确对待性冲动(41.0%)、性伦理性道德(41.9%)、避孕(32.0%)、异常性心理(30.1%)、性解剖学和生理发育(22.6%)、与同性恋者的交往方法(12.5%)。

2.2 性观念

2.2.1 对待同性恋的态度 对同性恋现象,有28.8%的学生表示同意甚至完全同意,有31.5%的学生表示不同意甚至极不同意,更多的学生对此不能确定。不同性别(χ2=31.863,P

2.2.2 对大学期间发生的看法 对在大学期间发生的看法,35.7%的学生表示同意或非常同意,多于不同意或极不同意的比例(25.6%),但持极端态度的极少,更多的学生表示不能确定(38.7%)。

不同性别学生在对大学期间发生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93,P

2.2.3 对的态度 超过半数(53.2%)的学生认为性适度无害,只有15.7%的学生认为性会影响健康,也有3.6%的学生回答对健康有益,另有27.5%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在对的态度上,男生和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9.92,P

2.3 发生情况 已经发生的学生比例为16.2%,多数发生在大学期间,也有少量发生在大学之前。男生和女生在发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5,P

3 讨论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总体上比较开放,然而在某些问题上还比较保守,在观和性解放的问题上呈现一种矛盾的发展趋势[3]。当代大学生普遍有望和性需求,这是大学生性生理发育日趋成熟的表现。他们是敏感的群体,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受到冲击。他们处在青春期性发育的最后阶段,处在进入大学接受种种思想、思潮影响的开端,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性道德教育责无旁贷。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现状,构建科学高效的性教育体系,引导和调节当代大学生的,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更显得异常迫切和必要。

(致谢: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士元、黄海老师,华中师范大学彭晓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4 参考文献

[1] 鲁蓓,郭石林,苏艺丹,等.华中科技大学本科生性观念和性知识调查报告.医学与社会,2006,19(1):15-17.

[2] 索阿娣,钟盎,周芝艳,等.大学生性观念调查报告:以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为例. 青年研究,2004(4):30-38.

[3] 郭黎岩,高晓婴,喻晓,等.辽宁省大学生性心理现状.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52-54.

(收稿日期:2007-01-08)

地质大学范文第9篇

在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是学校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扬民主,发挥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形式。校务公开具有化解矛盾,凝聚民心、民力和民智,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等多方面的显著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校领导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早就有所认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就针对校务公开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特别是2002年在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以来,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推动了学校依法治校、民主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校近年来的校务公开工作做以下总结,并研究、制定今后的工作设想。

一、几年来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全力协助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做到了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保证了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有效、稳步地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每年的工作要点中,都将校务公开有关内容纳入其中,作为一年的工作任务安排下去。2002年学校工作中明确提出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推进校务公开”的任务,2002年底对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进行了充分酝酿,2003年正式成立了由原校党委书记张锦高(现任学校校长)牵头,原校党委副书记李玉和(现任校工会主席)分管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还多次在学校工作会议和党委会上,强调校务公开的重要性,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2003年学校在全年工作目标中又明确提出:“ 加大决策执行的监督力度。继续推进校务公开,切实发挥工会及各个监督委员会、派、老干部等在民主办学中的监督作用。”今年四月正式成立校务公开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校工会,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景明兼任校务公开办公室主任,并配有专职的校务公开干部。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和规范校务公开。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酝酿的基础上,于2002年起草制订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后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这一《实施细则》。2003年学校正式行文签发了《中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关于印发校务公开实施细则的通知》。本《实施细则》结合我校实际,全面具体地规定和明确了我校校务公开工作的各项内容、公开的形式、组织领导与公开的程序,对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推行校务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我校关于校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有的单位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措施,使校务公开更进一步深化,从而规范和促进院务公开、系务公开。与此同时,各单位积极制订完善业务规章,强化制度建设,学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办公室关于2004年报考及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人才引进工作办法(试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名师计划实施与管理办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关于调整岗位津贴标准的实施办法》、《房改领导小组关于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实施中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等等,规范了各项管理事宜,使学校的重大事项及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得到公开,做到了校务公开有章可循。

(三)突出重点项目,分步实施校务公开。 在逐步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将与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把群众最为关心,反映最为强烈,社会最为敏感,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内容作为公开的重点。近年来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校务公开专栏,向教职工公开了学校财政预算和年终收支结算的情况报告、学校大、中基建工程项目的审计报告、科技开发产业营销管理情况、职工住房分配名单和住房货币化补贴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在组织、人事方面,对干部选拔、职务竞聘、人才招聘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好,即公开岗位、公开条件、公开答辩、公开考核人选、公示拟聘人员。形成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四)注重工作实效,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校务公开。我校的校务公开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确保公开的效果。主要采取了会议形式、公文形式、视听传播媒体及其他形式。学校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和情况通报会制度,把通过教代会公开、征求意见,作为公开的重要形式,学校每学年都召开有处级干部、高级职称人员、派、侨联、离退休人员和教代会有关人员参加的干部大会,主要由校领导总结通报并安排部署学校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如2001年我校在仙桃召开的会议,2002年在黄岗的会议,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发扬了民主调动了大家办学的积极性。每年分别召开1-2次统战人士、离退休人员情况通报会或座谈会,由校主要领导通报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等情况或听取意见和建议。我校注重开发网络建设,在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实施“数字地大”工程,网络建设发展很快,全部院、系及相关部门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页。许多信息、有关的制度、条例、措施、职责等公众服务须知项目都通过网络予以公开。校刊、校内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也是教职工了解校务的一种形式。以公开栏方式张贴信息,予以公示,是最直接向群众公开情况的方式,很受教职工欢迎。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张锦高书记特批款在教职员工活动较多的地方建了一个较大的宣传橱窗,专门用来校务公开信息,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原党委副书记李玉和与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景明亲自选定橱窗的位置和橱窗的规格及样式,以及审定一些公开的内容。以今年为例,截止到上半年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内公开的信息有50 多项。学校的院系和各职能部门在住房、人事、招生、管理等问题上也经常采用这种公开方式。我校校务公开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根本目的是通过各种渠道使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民主监督、参与管理得到保障,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的发展建设。

(五)以校务公开为动力,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几年来,在推行校务公开的过程中,我校坚持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力争通过校务公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校务公开,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加强了我校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广大师生员工更加了解了各级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学校各项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提高,群众对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规章制度、政策法规做到了心中有数。但是,在“公开”这一问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如:各级领导仍需进一步提高对开展校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仍需对校务公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单位和部门,未能严格按照《实施细则》要求实行公开,目前全校校务公开工作开展水平不平衡,工作力度有差异;有些单位和部门只重视了结果的公开而忽略了政策和过程的公开,在决策过程中难以收集群众的意见,致使一些需要事前监督的事项变为事后监督,尽管有的以不同形式进行了校务公开,但在时间上不够及时,不够快难以满足群众的要求,形式上不够规范,范围不够广泛;甚至有的职能部门认为校务公开是学校的事,是校务公开办公室的事,与自己本单位无关;有的部门在有些事情处理上还存在着暗箱操做之嫌;专职校务公开干部没有明确级别和职务,学校各种会议也不能参加,开展工作有一定难度等等。 今后还应在收费、招生、学生管理和就业、财务管理、水电管理、工程招标、大宗物资采购、职称评定、干部人事工作以及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等方面更进一步增大透明度,与此同时一些职能部门也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本单位的公开内容和细则,使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使广大群众更加满意。

二、今后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提高对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当成学校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2、全面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学校将校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力度, 与学校的行政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把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各院系也应逐步推行院系务公开工作,成立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本学院系的院系务公开工作。院系公开工作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

3、继续完善校务公开工作的规章制度。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细则,促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财务、人事、教务、科技、学工、后勤、研究生院等部门和单位要制订各自业务领域的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制订的方案、细则要全面具体,要确定各自公开的重点内容与形式,要抓住六个关键环节:一是办事权限公开,二是办事依据公开,三是办事纪律公开, 四是办事程序公开,五是办事标准公开,六是办事结果公开。

4、校务公开应遵守以下原则:一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抓住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教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组织实施;二要坚持依法办事,严格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为依据,保证公开的合法性;三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每项公开都须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然后由有关部门和领导研究决定;四要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不断完善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校务公开要求真求实,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具体,不单纯追求公开项目的数量,不做表面文章,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这样就会产生积极的“综合效应”。

5、不断改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措施。学校和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情况制作专门公开栏,及时公布和更新有关信息。但要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要进一步研究利用好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校务公开工作。

6、根据校务公开工作的性质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院校的做法,有的部门提出:校务公开办公室设在工会,这种做法不便于和不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建议:校务公开设在学校纪检委为宜。

总之,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凝聚人心的"阳光工程",是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希望全校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一致、狠抓落实,常抓不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校务公开工作,为开创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地质大学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 478.2R 194.3R 589.2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68-02

【关键词】 血脂异常;患病率;全体教工,院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群血脂水平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危险因 素之一。为保障教职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高校教职工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地质大学2005 年4-5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对其中40岁以上的教职工进行了血脂普查,现将结 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40岁以上教职工1 771名,其中男性988名,女性78 3名。

1.2 检测方法及内容 清晨静息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部 指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HEMI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标准 按照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制定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199 7),TC≥5.72 mmol/L为升高,TG≥1.70 mmol/L为升高,HDL-C≤0.91 mmol/L为异常,LDL -C≥3.64 mmol/L异常[1]。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t值、 F值和P值。

2结果

2.1 TC检测结果 TC水平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5.72 mmol/ L检出率女性组(16.60%)高于男性组(12.04%),以女性60岁年龄组为最高(29.08%)。见 表1。

2.2 TG检测结果 TG水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 性组水平高于女性组,以50岁男性组为最高,为(1.71±1.40)mmol/L,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TG≥1.70 mmol/L检出率以40岁男性组最高(32.31%),其次为50 岁男性组(30.28%);女性组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男性组(28.34%)高于女性组(16.86%) 。见表1。

2.3 HDL-C检测结果 HDL-C水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以40岁男性组最低。HDL-C≤0.91 mmol/L检出率以60岁男性组最高(24.20%),女性检出 率(3.07%)明显低于男性(18.72%)。见表1。

2.4 LDL-C检测结果 LDL-C水平女性随年龄增加逐步增加,年龄组间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3.64 mmo l/L检出率男女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见表1。

TC/HDL-C≥4且TG≥1.7 mmol/L检出率男性随着年龄增加逐步降低,以40岁男性检出率最高 (21.88%),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升高。男性检出率(20.24%)明显高于女性(8.56%)。见表1 。

3讨论

有研究表明,血脂异常会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2]。中国地质大学 中老年教职工TC和LDL-C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与有关报道相一致[3]。 女性教职员工60岁组TC≥5.72 mmol/L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与有关报道不一致[4] 。该校是一所地质院校,女教职工野外工作时间较多,工作压力较大,同时与女性生理特 征相关[5]。由于血浆胆固醇或LDL-C水平升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6],因此 ,女性教职工采取健康行为控制血浆胆固醇水平,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冠心病十分重 要。

此次体检TG≥1.70 mmol/L检出率为32.31%,高于有关报道[4]。TG水平以50岁男性 组为最高(1.71±1.40)mmol/L,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量研究结果已 表明,血浆HDL-C水平低下已被公认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浆三酰甘油浓度升高也逐渐被 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6]。

Castelli认为,TC/HDL-C≥4且TG≥1.7 mmol/L是致冠心病的危险因子,该校男性教职工检 出率高达20.24%,高于有关报道[7]。

针对教职员工目前的身体状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预防工作。首先,要开展好健康教育工 作;其次,应当加强体检工作,对中年教职工尤其是40~50岁年龄段的教职工进行1a1次 的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培训、讲座,从理论 上、思想上引起教职工本人及其家属的重视,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增加有氧运动,形 成以低脂饮食为主,营养平衡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四五十岁的教职工。总之,通过积极有效 的手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以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4参考文献

[1]方圻,王钟林.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3):169-175.

[2]陶寿淇,吴锡桂,周北凡,等.中国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中华 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58-61.

[3]杨旭峰,黄洪,秦光明.杭州市健康成人血脂水平调查.江西医学检验,2005,23(1):69 -70.

[4]陈开初.宜兴市2011例干部职工血脂情况调查.职业与健康,2005,21(1):74-75.

[5]叶任高,主编.内科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0-849.

[6]赵水平.血脂异常与冠心病防治.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2):70-73.

[7]蒋利君,杨柳光.3 162例人群血脂、血糖体检结果.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5,6(2) :141-142.

(收稿日期:2006-09-12)

上一篇:妇科手术范文 下一篇:动画短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