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8:15:42

地理科学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1地理科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钱学森在20世纪80-90年代逐步完成了总结全人类研究的科学体系。概括起来分11个门类、5大巨系统、4项建设(图1、图2、图3、表1),下面分别表述原著与解解的内容。

附图

图1钱学森论人类的知识体系

Fig.1ThestatementofhumanknowledgesystembyQianXuesen

钱学森将当今人类对科学知识的体系,分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地理科学、社会科学、建筑科学、军事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系统科学与美学11个体系。对上述人类知识体系解读,可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地理科学作为客体世界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和行为科学作为人类主体的主要研究对象;建筑科学界于客体与主体科学之间;军事科学实际上是指谋略科学(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等),是在掌握所有科学基础上的智慧较量;美学是纵贯于各个学科的;数学科学与系统科学是横贯于各个学科的。因此有以下的科学分类网络系统(图2)。

附图

图2科学分类的网络体系

Fig.2Thenetworksystemofscienceclassification

在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图3),地理系统与星系系统、社会系统、人体系统、人脑系统并列,其中的物理、地理、事理、人理、脑理中的“理”都是指研究的“规律”。

钱学森提出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表1)中,除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外,特别提出地理建设,笔者将其修改为地理系统工程,并增加了人口、科教、城镇、资源、灾害、产业。

表1社会主义建设的系统结构(略有修改)

TablelThesystemstructureofsocialismconstruction

附图

2地理信息科学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来自外层空间的遥感、遥测、定位、通讯信息海量地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处理与解决这些海量数据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应运而生,使得地理信息科学首先获得发展的机会。正是地理信息科学这门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技术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地理科学的建立与发展。

附图

图3五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Fig.3Fiveopencomplexgiantsystem

地理信息科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包括航天信息网络系统(外层空间卫星之间的信息网络)、地面的网络系统、天地之间的网络系统三部分,是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连通的一体化网络系统。1998年笔者发表了“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的论文[5],2002年又发表了“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6]一文。两篇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地理信息科学的创始与发展,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数字化或信息化的建设,实际上都是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中的部分子网络或子系统。地理信息科学中最重要的原创性的成果是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信息编码模型。

随着遥感信息的大量获取,数学家以模式识别为工具对遥感信息进行图像处理与分类,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数理统计的方法,把遥感信息看成是没有成因关系的随机变量;物理学家则把获取遥感的物理过程视为遥感信息的成因,因此采用反演的方法,使用辐射传输方程为主的数学工具,事实上不承认地理现象的不确定性;大多数地理学家将遥感信息当成系列成图的基础信息,快速、准确地制作系列地图。地图是符号系统,其信息量远不可与遥感信息量比较,地图学家把遥感信息转化成符号系统的系列图谱。遥感信息模型则是将地理复杂现象中的非遥感信息转变为归一化的影像信息,与遥感信息一起用方程、统计与相似准则结合,也即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与类比逻辑结合;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包括随机的不确定性、模糊的不确定性、灰色的不确定性、分形的不确定性)辩证统一;图像与方程(一个像元或一个图斑、一个方程)耦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互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理复杂信息模型[7-9]。这种信息模型只有在遥感技术的推动下才有可能产生。这种信息模型是遥感信息与地理信息连接的纽带。地理信息系统本来就是为了制作地图而创建的,因此地图学家将从遥感中提取的系列地图存入地理信息系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这种地理信息系统无论空间分析功能多么强大,也不可能进行模型计算,外挂、内嵌种种方式都不可能解决直接进行模型计算问题。系列地图存入计算机的图形库时,信息又是冗余的,因此带来一系列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格格不入的疑难,最为典型的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说明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有冗余。遥感信息模型的运算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进行模型计算,由此地理信息编码模型应运而生[10,11]。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的叠合(Overlay)为主;而能够进行遥感信息模型运算的地理信息系统则以像元或图斑中的多位编码的抽取(Extract)为主。这又是完全相反的途径。地理信息编码模型还是地理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转化的纽带,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属性库与地理专家系统中知识库联系的桥梁。

总之,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研究这个巨系统的地理信息科学的内容远远超过了3S(RemoteSens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的范围,而是以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天—地—人—机系统。地理信息科学虽然是从属于地理科学的技术科学,但是地理信息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引领地理科学成长的核心力量,因此本刊更名时,将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相提并论,突出了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

3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系统工程当前尚未被广泛认识,已经认识到的也仅仅是系统工程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当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时,必然会涉及地理系统工程的可操作性。地理遥感复杂信息模型的建立,可以进行定量预报和回溯,因此为地理系统工程打下了工程的基础。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主要包括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是互动的。中国的人口问题、西部开发问题、21世纪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洪旱灾害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农业问题、城镇体系问题、基建布局问题、产业结构动态调整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无不属于地理系统工程。

地理现象是复杂现象,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当研究西部开发时,如果国家各个部门各行其是,石油开发只考虑石油开采与输送管道;交通只考虑公路建设;铁路只考虑铁路建设;水利只考虑南水北调问题;城镇建设只考虑城市规划等,那么整体的西部地区有可能产生许多事倍功半的现象,例如修了公路没有物资运输;城市居民结构不尽合理;劳动力与产业结构不配套等。钱学森的社会主义总体设计部就是要把地理系统工程与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系统地结合起来,地理系统工程仅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是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子系统。人口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是人口系统中的要素;资源中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土资源、大气资源等又是资源系统中的子系统;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交通、铁路、航运、航空、供排水、供电、供气、供暖、电讯、电视、计算机网络是基础建设系统的子系统等。系统嵌套系统,分层次子系统与交叉子系统,构成完整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

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首先是将系统分解为多层次的子系统,明确其中的交叉子系统;其次是从定性到定量地确定子系统中各个要素与指标体系;第三是根据指标(相似准则)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报;最后是检验该巨系统的效益与效率。当前大多数是分别研究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建、产业等子系统,在一个地区全面研究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有效实例不多,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还远远够不上地理系统工程。笔者曾在2000年底提出中国水资源、水灾害、水环境、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统一解决的洪水充分利用,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的地理系统工程,中国科技报曾进行报道,之后笔者在“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一文中进行阐述,首先所能进行的研究是虚拟地理系统工程。全国水系网络化与渤海淡化是21世纪的世纪工程,尚需有识之士共识,广泛地深入研究,进一步的论证。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复杂的地理系统工程就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地理系统工程的实践指日可待。

4理论地理科学

地理信息科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为地理系统工程提供研究方法与手段;另一方面又为理论地理科学提供技术基础。从遥感信息模型发展到地理复杂信息模型再到地理数学[8],为理论地理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地理科学中首要的是建立开放的复杂巨地理系统的理论;其次是地理类比的广义相似理论[13];第三是一般地理复杂模型理论与地理数学;第四是地理数学在部门地理—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与区域地理—区域地理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理论地理科学如果不能指导部门子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和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的研究,那么就失去了理论意义。

如果没有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地理信息科学的支撑,研究理论地理科学也是空想,然而所幸的是人们已经掌握了地理信息科学的许多关键技术,理论地理科学的建立指日可待。

5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主义”,然后达到了地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地球上人类消耗的资源、能源是极其不平衡的,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个地球是满足不了全人类的需求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信息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类一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开发资源,如太阳能的利用,靠基因工程使绿色植被更多地利用太阳辐射,靠纳米技术直接转化太阳能为电能;另一方面是靠信息技术节省资源、能源,如天地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就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靠航天技术获取外层空间信息源,靠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由此可见,地理信息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作用[14]。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将为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做出重要的贡献。

由上分析,可见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已经被广泛共识,地理系统工程与理论地理科学的发展尚不够充分,因此本刊更名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是适时的,是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的;是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在这里我们希望地理科学界的同仁,切不要轻视技术,高新技术恰恰是新理论、新应用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钱学森,等.论地理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325.

[2]钱学森.发展地理科学的建议[J].大自然探索,1987,6(19):36-46

[3]钱学森.就“地理科学”答《地理知识》记者问[J].地理知识,1990,(1):90-93.

[4]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2(1):120-129.

[5]马蔼乃.航天信息与地理信息一体化网络系统及其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4):533-541.

[6]马蔼乃,等.论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1-8.

[7]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65.

[8]马蔼乃.遥感信息模型与地理数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4):521-529.

[9]马蔼乃.遥感地理信息模型[J].地理学报,1996,51(3):266-271.

[10]马蔼乃.地理信息编码模型[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83-302.

[11]马蔼乃.地理知识的形式化[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61-274.

[12]马蔼乃.21世纪黄河系统工程方略(首届黄河论坛暨王化云治黄思想研讨会)[N].黄河报(转载),2002.

[13]马蔼乃.地理图像信息模型[A].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论[C].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234-247.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研合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学术评价;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25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246―05

一、研究概述

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课题难度不断加大,涉及的学科和领域越来越多,对科研人员之间合作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由从整体分析人文社科合作研究状况,逐渐转向研究某一学科,如管理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合作研究规律,如晏尔伽等①认为图情档学科中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所刊载论文的作者合作率也较高;岳洪江等②认为篇均作者数和基金论文比是影响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文社科领域关于科研合作现象的探讨还只是初步的,且分析角度不外乎以下几种:合作率或合作度分析、作者合作年龄分析、合作者地域分析、国内外合作状况对比或趋势分析、合作率与期刊影响因子的关系等。目前,国内研究作者科研合作与论文质量之间关系的成果还很少见。

探讨科研合作与论文质量的关系,对期刊发展与评估、课题立项与研究、学科建设与管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第一,为期刊编辑审稿提供参考依据:若某学科合作论文水平普遍较高,则编辑应关注合作论文。第二,为学术评价中是否要把“篇均作者数”作为评价指标提供数据支撑。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没有考虑学科特点,把“篇均作者数”作为各学科期刊评价指标,但是通过本文的研究会发现,在某些学科中,合作研究并不能提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因此不能通用“篇均作者数”评价此类学科,不同学科评价时需视情况考虑是否采用“篇均作者数”指标。第三,从定量角度描述了学科特点、研究方法和研究规模,为课题立项时是应偏好于合作研究还是重视个人研究在某些学科的重要性提供依据,同时结合篇均作者数还可以准确地评价各学科完成一项科学研究课题所需的平均人数,从而为学科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重点分析科研合作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的相关性,从而分析哪些学科需要合作研究才能在规定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哪些学科不需要合作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预期指标?本文中的“论文质量”是指论文在“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指标上,经过专家评议后的得分。需要说明的是,在研究科研合作问题前需要作一个理想化假设:即合作须是两个及以上的研究人员参与了研究工作,并在时署名。在实践中,存在着挂名合作(如导师、领导、名人挂名)和不挂名合作(参与了研究工作却未署名)两种“署名不实”的现象③,会使实验数据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我们尽量选择大样本论文来降低个别挂名合作和不挂名合作论文的比例,使结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准备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准备

本文的实验数据采用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期刊全文转载的论文,共计14117篇(不含领导讲话、工作指导类以及无作者的论文),覆盖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22个人文社会科学一级学科。该数据的优势是:第一,所有论文被反复筛选、评议,基本代表了本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最高水平;第二,每篇论文由专家按照“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④,采用“21分量表”⑤为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社会价值、难易程度四个指标打分评价。考虑到不同评委打分时因尺度不一造成的主观差异,我们采用程淑提出的归一化算法对评委的评分结果进行修正⑥,即以论文的原始评分除以该评委为所有论文打分的平均值,使所有评分都转换到同一个价值坐标系中,既能体现论文在每位评委心目中的位置,又能在相同的尺度上横向比较论文水平。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比方法,分析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该问题可转化成检验合作论文和独著论文得分均值是否有显著差异。由于合作论文和独著论文的评分主体、标准、程序完全相同,而作者人数不同,因此可以认为得分一旦存在差异,这个差异是由作者人数造成的。下面我们以学术创新程度指标得分为例,介绍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原理。

设合作论文得分均值为μ1,独著论文得分均值为μ2,若μ1>μ2,并不能说明合作论文均分一定高于独著论文均分,因为可能是由于合作研究所致,也可能是抽样误差或偶然所致。这就需要借助统计学方法检验。合作与独著为二分类别变量,得分为连续变量并符合正态分布,且独著论文和合作论文可看作是独立样本,样本数都大于30,因此用独立大样本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步骤如下⑦:

1.提出假设:H0∶μ1=μ2;H1∶μ1≠μ2。

2.构造统计量Z并计算:

3.确定检验形式为双侧检验。

4.统计决断。

当P值大于0.05,均值差异不显著;当P值小于等于0.05且大于0.01时,均值差异显著;当P值小于等于0.01时均值差异极其显著。

由于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过程计算量较大,需借助SPSS软件实现,本文只给出检验后双侧检验的概率P值和t值。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t值代表独著论文均值减去合作论文均值的差值,因此t值为负数时表示独著论文均分低于合作论文均分,t值为正数时表示独著论文均分高于合作论文均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人文社科论文合作现状分析

表1列举了各学科论文总篇数、作者数分布(用百分比表示)、合作率、篇均作者数,并按合作率降序排列。其中,署名“XX课题组”或“XX研究所/中心/院”等单位名称,或“XX等”,视同为四人及以上合作;篇均作者数是每篇论文平均拥有的作者数。

1.作者数分布状况

(1)人文社科论文以独著形式为主,约有68.7%的论文都是个人研究的成果;在合作论文中,两人合作为主要形式,约占70%以上,而三人及以上的合作成果非常少,且大部分学科没有四人合作。

(2)人文学科的独著、合作论文数量分布与社会科学形成互补;尤其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几乎都是独著论文,如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外国语言文学,独著比例高达80%甚至90%以上。

(3)人文地理学和心理学比较特殊,两人和三人合作是主要形式,且三人合作论文约占所有论文的一半,两人合作论文约占三分之一。

2.合作率状况

由表1可知,人文社科平均合作率为31.3%(即每3篇论文就有1篇是合作论文),远低于自然科学论文合作率70%⑧。由于各学科的研究手段、方法和规模存在显著差异,致使合作水平参差不齐,从心理学合作率80.7%到外国语言文学合作率7.1%,两者相差10多倍。按合作率高低可将所有学科分成两个阵营:

(1)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农林经济管理、体育学、工商管理、图情档、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教育学11个学科,合作率均高于人文社科平均合作水平,尤其是日益向自然科学靠拢的心理学、人文地理学,合作率远高于其他学科,构成高合作率学科群。

(2)其余学科合作率低于平均合作水平,构成低合作率学科群。

3.篇均作者数状况

由表1可知,人文社科学科篇均作者数与合作率正相关,即篇均作者数高的学科,其合作率也较高。总的来说,人文社科整体篇均作者数水平(1.41)较低,除心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篇均作者数超过2,其他学科篇均作者数均均未超过2;以应用性、实证性研究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篇均作者数高于人文社科平均水平,以规范研究⑨为主的人文学科篇均作者数远低于人文社科平均水平。

表1各学科论文合作现状

(二)合作与独著论文水平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按合作与独著论文均分大小的关系可以分成三类:合作论文均分大于独著论文,用“合作>独著”表示;合作论文均分小于独著论文,用“合作

1.分指标进行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1)学术创新程度得分均值检验

注:“**”表示两组论文均分差异极其显著、“*”表示差异显著;从上到下按合作论文与独著论文水平差异降序排列;下同。

由表2可知,在学术创新程度得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个学科的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哲学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该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2)论证完备程度得分均值检验

由表3得知,在论证完备程度得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中,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学5个学科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哲学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该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表3论证完备程度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3)社会价值得分均值检验

表4社会价值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由表4得知,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文地理学、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这6个学科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外国语言文学、图情档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这两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4)难易程度⑩得分均值检验

表5难易程度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

由表5可知,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的P值都小于0.05,t值为负,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而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P值小于0.05,t值为正,说明这些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余学科的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学科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无差异。

2.合作研究影响学科论文质量的分层

表6合作研究影响学科论文指标的分层

由表6可知,有7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这些学科均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有综合性、交叉学科性质,与其他学科的渗透日益增强。从合作研究影响论文水平的指标数量来看,合作研究对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的学科影响显著: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科的所有指标均受到合作的影响,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分别有3个、2个指标受到合作的影响。

有5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其中,图情档、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社会科学,而哲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属于传统的人文学科。除了哲学学科合作论文有3个指标均分分别低于独著论文,其余4个学科均的合作论文只有1个指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

其余10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基本无差异。

(三)结果分析

1.合作研究对各学科论文水平影响不同但方向一致

由表2至表5可知,在应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等7个学科中,合作论文的部分或全部指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即合作研究对这些学科产生了正影响;在哲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情档5个学科中,合作论文的部分指标低于独著论文均分,即合作对这些学科产生了负影响;其余学科的合作论文各项指标均分与独著论文无差异。且由表6知,三个学科群之间没有交集,说明若合作研究对某学科论文的一个指标产生了正(负)影响,对其余指标或者产生正(负)无影响,或者无影响,不会出现对该学科某些指标产生正影响,而其余指标产生负影响的情况,这就是方向一致。

由上文可知,合作研究产生正影响的学科均属于社会科学,而产生负影响的学科中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人文学科。之所以对某些社会科学论文质量产生了正影响,与该学科研究特点、方法、规模有关。以应用经济学为例,目前经济学研究领域较宽,主要研究问题已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领域转变成各专业经济部门的发展问题,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一个省、市、地区、甚至整个国家某方面的数据资料,对各部门和专业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要求较高,这就使得经济学者个人很难适应这种研究专业化、动态化要求,需要拥有多领域知识的研究团队协同工作,合理分工,集思广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论文。

部分学科里合作论文的个别指标水而低于独著论文。出现这种反常结果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比较特殊,不适于进行合作研究,这种情况更易出现在人文学科中,如哲学和外国语言文学,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以阐述研究者个人观点为主,独创性的思想、观点往往首先在一个人的头脑中形成,陈述、阐释这些思想、观点的论文通常只能由这个人独立撰写,这些学科的研究主体个人的独特状况在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再多的其他人相加所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相对封闭,一般不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知识。另一方面,出现这种反常结果也不能排除“挂名合作”的可能,王玖总结了近年来不实合著的6种现象:“专家搭桥,”、“一人研究,全家挂名”、“礼尚往来,相互署名”、“受制于领导,领导第一”、“利益驱动,合著署名”、“给予帮助,面面俱到”。出于不同动机的虚假合作论文的出现,与学术上的急功近利有关,因此越是这种情况的合作论文,质量会越低。

2.合作研究对各学科产生的正影响程度较大,负影响程度较小

双侧检验的P值越小,表示合作论文与独著论文均分差异越显著;当P值小于或等于0.01时,合作论文与独著论文均分差异达到极其显著。在合作研究产生正影响的7个学科、19个指标中,有13个指标的P值都小于0.01,其余6个指标的P值也是略大于0.01,说明独著论文与合作论文研究水平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即合作研究对这些学科的正影响程度较大。而在合作研究产生负影响的5个学科、7个指标中,只有3个指标的P值小于0.01,其余指标的P值明显大于0.01,说明合作研究产生负影响的学科中,虽然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均分,但是差异程度要小于正影响导致的差异程度。

3.合作研究对社会科学学科的影响大于人文学科

首先是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有显著差异的社会科学学科数目多于人文学科:合作研究对10个社会科学学科产生了影响,其中对7个学科产生了正影响;合作研究对2个人文学科产生了负影响。其次是影响社会科学学科论文的指标数量多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中有22个论文指标因合作和独著不同而受影响,人文学科中仅有4个论文指标因合作和独著不同而受影响。

4.合作率或篇均作者数较高的学科,合作论文质量较易高于独著论文

结合表1可知,合作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的学科都位于该表的上半部分(图情档除外),即合作率和篇均作者数较高的区域。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合作率或者篇均作者数越高的学科,合作论文质量较易高于独著论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合作论文水平高于独著论文的学科,合作率若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合作研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论文质量。对比各学科合作现状以及其对论文水平的影响,会发现社会学、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中,虽然合作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但合作率与篇均作者数还比较低。

5.合作研究与四个论文水平指标的关系

在合作论文质量高于独著论文的学科中,合作研究易于使论文的社会价值水平提升,其次是论证完备程度,最后是学术创新程度和难易程度,具体表现在分别有6个学科论文的社会价值程度指标、5个学科论文的论证完备程度指标、4个学科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指标、4个学科论文的难易程度指标的合作论文均分高于独著论文。从合作与独著论文均分差异显著程度的学科比例看,论证完备程度指标、难易程度指标、社会价值指标、学术创新程度指标分别有80%、75%、60%、50%的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与独著论文均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无论是从受影响的学科数还是合作研究产生的差异显著程度来看,相比其他指标,论文的学术创新程度水平较难提升。

在合作论文质量低于独著论文的学科中,难易程度指标、社会价值指标的负影响较大,分别有3个、2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而学术创新程度、论证完备程度指标的负影响相对较小,分别有1个学科的合作论文均分低于独著论文。

四、小结

本文尝试采用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讨论合作研究与论文研究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仅有部分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中,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呈正相关性;哲学、外国语言文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图情档学科中,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呈负相关性;其余学科合作研究与论文质量无关。这与目前学术界所倡导的加强各学科合作研究的主张不相符,有待进一步深入讨论。

由于某些学科样本量还比较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均值差异显著性检验的结果,若能增加样本数量,合作与独著论文各项指标的差异可能会更加明显。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独著、两人合作、三人合作等合作类型的论文研究水平是否也存在差异。将来的研究中,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跨学科合作与学科内合作、跨单位合作与单位内合作等合作类型对论文研究水平的影响,以期对人文社科研究活动有所启迪。

注释

①晏尔伽、朱庆华:《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作者合作现状――基于小世界理论的分析》,《情报学报》2009年第2期。②岳洪江、刘思峰:《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的灰色关联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③金梅、熊爱民:《从CSSCI合著论文看我省人文社科研究的科研合作》,《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④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实施方案》(试行),2011年3月29日,http://www.省略/rssi2010/index.htm.

⑤卜卫、周海宏:《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

⑥程淑、桂林、冀航:《主观评分的归一化算法及误差分析》,《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⑦孙立宏:《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与应用》,《职大学报》2007年第4期。

⑧安秀芬、王景文、冯佳洁:《我国期刊论文作者研究进展》,《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年第4期。

⑨规范研究也就是演绎推理,即根据假设按事物内在联系运用逻辑推理得到结论。

⑩在确定研究问题时论文就具有了与该问题所处的时空背景相关的基础难度,如研究问题的理论难点多少、资料搜集处理的难度等;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研究者可以避重就轻,也可以小题大做,从而采取不同的研究思路、角度、方法,这些会导致同一问题的研究难度各不相同。

苏新宁、邹志仁、杨克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88页。

王续琨:《学术论文虚假合著现象论析》,《情报科学》2010年第8期。

朱少强:《论科学建制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把命运牢牢攥在你自己手里智若愚

学会评估人生目标杨协亮

高中学子,教我如何读懂你广东教育(高中版) 李建军

话题: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郑蔼娴,王淼珍

这样的课,我喜欢陈健生

探索市场销售的秘密--综合实践结题报告太阳雨

高考作文的审题策略陈妙云

高考是考什么,考什么?杨一经

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奥秘芮利文,彭修成

只有了解才能应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透视陈佳民

高中新同学:你的角色转换了吗?彭琳

走出数学笔记的误区陈京山

快速求解化学选择题八法陆建源

戴月行全玲

人生?不过如此!王媛

"我是鸡"陈济林

书海看人生刘卉丹

《麦子》赏读申青山

道德话题作文例说游晓林

只需13招,搞掂英语单选题朱显愿

英语书面表达高分策略邱玲

例说数学高效解题方法丁旭生

标点符号的连用商东冉

宪法专题中的政史学科考点提要林桂平

高考历史分析及对策全仁经

有关静摩擦力问题的分析方法广东教育(高中版) 徐辉

试金石佚名

偶尔可以牵着蜗牛散步章晴雨,李翰洋

血色母爱佚名

用宁静洗涤心灵琳合国

霍金宣告自己原先的黑洞理论"突然死亡"等

语顺则意达--阅读古诗方法摭谈盖英俊

情态动词高考考点诱视邹国如

非谓语动词作补语的考点大盘点张丽群

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徐根

文言文阅读训练何传跃

2004年最有影响力的物理试题吴俊

英语单项填空模拟题王雅

和祖国统一温才荣

作文试笔二题阿琳

学会在错题本中"淘金"朱敬华,刘立新

漏解直线方程的情形胡彬

如何对对子--试析2004年高考题(广东卷)拟对句秦志斌

高考备考减压有良方王极盛

科学论文解题方法点拨茹清平

有效的审题方法王晓东

万般无下品,平凡也能高何晟毅

议论文写作中有效选材的主要标准张玉玲

高考作文如何以立意取胜黄碧俊

议论文论据的引入方式何国跻

高考议论文写作审题举隅许喜桂

议论文论证材料的来源杨克敏

在高中英语课文学习中培养猜词策略邱彩花

动词在写作中的常见错误王凤琴

英语句子表达的灵活变通易桂清

根据要点提示组合或扩展句子有招数古和添

英汉句子翻译的四个技巧鲁江牡

阅读理解中细节题的解题技巧黄卓琳

向量几何运算的"华丽转身"——运用特殊化方法解答数学客观题之二彭建开

在比较中选择蔡远光

一类函数问题的难点突破高雨来

把根留住——辨析对称与周期雷小华

对隐含条件不能不理不睬罗华根

细节之大——函数观点求递推数列通项一例余学明

探寻突破口是高效解题的利器黄伟军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吗张松云

展现上海世博风采再助中国经济腾飞李振洋,严志标HtTp://

近三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对我省高考备考的启示(一)林良展

优化方法提高效率张铁牛

电学实验归类解析陈灶来

2010年高考广东语文模拟试卷李祎,刘军

高考语用题专项训练

基础写作预测题

2010年高考广东英语模拟试题(一)徐君婷

2010年高考广东数学(理科)模拟试题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化学测试题广东教育(高中版) 刘平

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测试题刘志敏

摈弃苍白,追求"表现力唐惠忠

不要忽视自我的美陆璐

坚守良知坚守正义蓝碧涓

停停电,减减速周振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谈法向量与二面角雷小华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高考试题钟烙华

语法填空解题技法大全陈晓红

2009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黄竞

诗歌鉴赏答题方法于倡导金先新

从高考诗歌鉴赏题(广东卷)的解答看"读懂"广东教育(高中版) 宋晓霞

2009年高考数列备考录王佩其

数列新题型——新定义数列陈安心

诗歌鉴赏专项训练赵莺

语法填空专题模拟练习

电场胡志坚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杜海坚

遗传的分子基础丁文韬

当代国际社会专题王勇军

文化与生活专题徐永辉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唐冬云

2008年化学热点问题——"三聚氰胺"张玉彬,胥会敏

时事政治题如何拿高分辛晓良,王小玲

文科基础历史试题常见陷阱举隅付昭权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ScienceCitationIndex,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SCI是一部国际性的检索刊物,包括有: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一定数量的中国刊物。SCI选择期刊比较科学,它运用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期刊的学术价值,在选用的3400余种期刊里包含了国际上较为重要的期刊。它所择取的80万条论文,可以说是集各学科之精萃。因而,它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并将其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的多寡,看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其科技实力指标之一。SCI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学术界密切注视的中心,争相角逐的焦点,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SCI的这些优点对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立项以及在具体的课题研究时及时了解国际动态都有很大帮助。上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不现实。

二、EI

《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例如:动力、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矿冶、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近期将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转换时间是2011年4月27日,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届时如用户仍登录原镜像站点,将会有弹出信息提醒用户使用国际站点。2009年以前,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Compendex标引文摘(也称核心数据)。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PageOne题录(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One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金属工艺、机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1998年Ei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立了Ei中国镜像站。为了让中国用户与全球用户同步使用EV2数据库,EI公司近期将实施EV2中国用户的平台转换工作。转换时间是2011年4月27日,平台转换后,现有成员将全部通过国际站点访问EV2数据库,清华镜像站点将停止使用。届时如用户仍登录原镜像站点,将会有弹出信息提醒用户使用国际站点。2009年以前,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1、EICompendex标引文摘(也称核心数据)。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并以主题词、分类号进行标引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章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2、EIPageOne题录(也称非核心数据)。主要以题录形式报到。有的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所以PageOne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EiCompendex数据库从2009年1月起,所收录的中国期刊数据不再分核心数据和非核心数据。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包括的学科有: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

——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工程管理。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有创新。EI不收录纯基础理论方面的论文。

三、ISTP

《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ISTP收录论文的多少与科技人员参加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多少或提交、的多少有关。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占被收录论文总数的64.44%。在ISTP、EI、SCI这三大检索系统中,SCI最能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该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期刊比较全面,可以说它是集中各个学科高质优秀论文的精粹,该检索系统历来成为世界科技界密切注视的中心和焦点。ISTP、EI这两个检索系统评定科技论文和科技期刊的质量标准方面相比之下较为宽松。

四、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简称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所涉及学科包括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五、CSSCI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项目前期规划;建筑行业;设计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F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Abstract: pre-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management for the correct positioning of the project, reasonable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overall program plann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overall rating by the quality of the drawings in the planning business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drawings) have a hugeguiding valu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o explore how the pre-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work on the project accurately locate, the rational design plan, how to use the terms of the contract and accountability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in the design process.Key words: pre-project plann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design management

一、项目的正确定位

项目的定位主要包括了两个基本层次的内容,一个是市场定位,另一个是目标客户群体定位。

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整个工程项目策划的本源和基础,是整个项目规划设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归处。在项目规划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得到明确。市场定位在实际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中是以一份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来呈现的。这份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竞争处于何种态势,本项目在市场中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取位,本项目与其他竞争对手而言有何优势和风险。市场定位是整个项目能够取得收益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做好了市场定位,才能尽快地处于优势位置。市场定位回答了项目能够达到如何水平,市场需求的空白处和市场竞争者的弱势,结合这三点,需找中间的交集,就能使项目取得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目标客户群体定位。市场定位明确了,与之相关的项目产品、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手段就相应确定了。与市场定位紧密相关的就是目标客户群体定位。项目规划设计中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也是一个重要任务。在市场定位的指引下,前期项目规划要让目标客户群浮出水面,这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开展的,首先在地理上要明确项目产品的销售区域;其次要预料到客户群的消费需求和人文特点;再次,要对潜在客户的消费心理进行准确地描述;最周,要对客户的外在行为特征进行精细的描述。其实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主要工作就是从地理、人文和心理上对客户群体进行刻画,为项目产品的营销提供依据。

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施工组织总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工艺,组织总体施工流程的工作,此项工作以建设项目的施工对象和总体工艺为内容,强调对全工程项目的指导性作用,注重全局性的技术活动、施工经费、协调各个组织活动的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要符合国家对于项目工程的要求,还要按照具体的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

国家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规程、法规以及方针和政策都是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的,也是整个工程项目最基本的要求。

结合项目具体实际进行设计的原则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程序,坚持按照已经安排好的施工顺序、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来进行施工。

采用先进的建筑管理原理、合理设计施工流水线和网络计划技术,尽量确保施工均衡、连续而有节奏地进行。

优先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认真编制各项目的施工进度表、从时间上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原则上降低施工成本。

充分使用工程机械和设备,提供施工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改善施工现场环境,保证劳动场地的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提高生产率。

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的投资,尽量扩大预制装配的范围,努力提高建筑的工业化程度。

合理安排冬季和雨期的施工任务,保证全年施工具有连续性和均衡性,避免因气候条件导致的工期延长。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原则,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在安全、文明的前提下进行,与此同时还要认真做好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工作,严防因施工导致的建筑噪声和粉尘等污染。

对于永久性设施以及组装式的施工设施,要尽可能地保持利用,减少对施工材料和场地的浪费,科学地规划施工的场地,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优化现场物质的物资存储环境,合理地安排物资的摆放方式,尽量减少存储物资带来的场地损耗。

专业工种合理安排,保证其能合理搭配,在紧密联系的保证下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

协调各部门工作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合同的签订不再仅由业主单方面决定,也需要施工企业的认同,因此合同对于协调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去,业主常常使用苛刻的合同条款将工程的大量风险转移给施工企业,导致“霸王条款”,导致风险承担严重不均衡。因此项目管理单位一定要重视合同,强调合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工程风险,维护自身权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因此强化合同风险防范一直。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项目管理的前期规划过程中非常有意义的。因此在项目施工工程的前期一定要对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仔细的分析,避免掉入一些“文字游戏”的合同陷阱中,同时合同对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业主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最终方向,监理部门主要负责监督和施工技术上的改变,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因此要合理利用这些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的要求进行协调工作安排。

小 结

主要讨论了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期的项目定位工作,强调从市场定位和客户群体定位两个方面进行。项目组织设计施工原则是指挥整个项目工程进度和施工工艺选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按照国家规定,符合各项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按照实际的项目条件,尽量做好各项工作。最后讨论了合同在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时向一. 前期的规划设计很重要[J]. 信息化建设. 2008.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这其中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的荒漠及沙漠地区,只有中国长江中下游气候湿润、物产丰盈,为什么?要知道,大约3000万年之前,长江中下游也曾处于干旱炎热之中,如同今天的撒哈拉荒漠。

多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青藏高原。是它的隆起导致了中国季风气候的形成,进而造成了地球同一纬度完全两种气候的现状。

如今,这一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这始终只是一个概念模型、一个假说。青藏高原的隆升到底是何时、怎样发生的?它的隆升又是如何影响气候环境的?科学家们至今仍未给出系统的、准确的科学证据,甚至存在不同的学派观点。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员的工作,就是考察、采集分析样品,寻找科学证据,以精确的年代控制和定量连续记录,证明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确切关系。

30多年,2部合作专著,近400篇科学论文,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性的成果发现,不仅为方小敏和团队赢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殊荣,更将他们推到了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舞台上,成为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科学前进的有生力量。

如今,方小敏是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探寻地层岩石的“基因”

1983年,方小敏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质学专业。从这一年,他真正开始青藏高原研究,硕士、博士、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伴随个人成长的,是研究的逐渐深入与拓展。

从长远来看,方小敏的核心工作,就是研究长期气候变化的规律与机制,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预测今后气候变化的趋势和生态环境的适应规律,达到预警的作用。青藏高原地区作为一个典型区域,是他们的重要研究对象。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它的隆起和形成,是新生代洲地质史上最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上任何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我国、亚洲地区乃至全世界的气候产生影响。”方小敏举例,青藏高原前一年的积雪量,会影响第二年长江中下游的降雨量,如果前一年青藏高原雪量大,第二年长江中下游的雨量就会偏多。同样,高原地区的风沙或沙尘暴发生情况,也会对亚洲季风区和太平洋的生物化学过程产生影响。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如今的热点研究方向。

方小敏的研究方向是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然而他最开始从事的,以及走到今天投入大半精力研究的却是地层岩石。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随李吉均院士测地层,解决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精确年代问题。”方小敏所说的测地层,就是实地深入青藏高原地区,采集地质样品,再通过样品磁性成分和方向的分析测定确定地层所属年代。

确定地层精确年代,建立年代序列,是进行青藏高原研究的第一步。之后才是建立高原构造变形隆升序列,即构造变形规律;建立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序列,即气候环境变化规律;有了这些,才能对比分析出这些序列之间的联系,找出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联系的确凿证据。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这一研究的团队,在资料匮乏、资金紧张、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最初的工作推进万分艰难。“从1983年开始研究,到1995年才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2000年左右才开始有比较多的系统进展,集中。”那是最艰难,也最快乐的时候。

2005年,方小敏调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得以在更大的平台上将原本的研究内容深入推进。

到今天,33年过去,原本的团队已从先驱者转身成为领军者,方小敏也已成长为世界范围内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并带出了自己的团队。

为“假说”正名

解决青藏高原精细年代测定问题,确定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联系,为了这一目标,方小敏带领团队进行了三十余年的积累。

这一工作的缘由是为了证明一个概念模型,也就是“假说”――上世纪70到80年代,李吉均院士等通过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综合集成研究,原创性地提出了高原隆升时间、形式和幅度及其环境效应的框架性概念模型,成为国际上高原隆升模型的主要学派之一。

方小敏所开展的工作,就是为这个概念模型提供科学的精细化和定量化证据支撑。尽管已经有先前的研究基础,但这仍不是一个容易完成的工作。

“原来的测定是做到了三千万年,这次我们要推进到五千多万年,要做透。”方小敏说,做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做全、做系统。青藏高原区域包括多个盆地,每个盆地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要获得全面、客观的数据和证据,就要每个区域都覆盖到。而要做系统,就需要系列证据的支撑,比如盆山耦合特征、水系演化特征、孢粉等生态气候记录变化、地层沉积物剥蚀记录、矿物风化记录等等,每一项证据的获得都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

最终他们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临夏盆地、贵德-西宁盆地、酒泉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为该区域的代表,分别深入盆地系统采集样本,再大小地层岩石一起带回北京进行分析研究。

多少天风餐露宿,多少次险中求全,多少次废寝忘食,终于换来了系列研究成果――他们首次用精细年代控制和多指标连续记录确定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地层年代序列、重大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重大风化剥蚀事件序列、黄河上游形成演化过程和重大生态环境变化事件序列,明确指出了几千万年以来该区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之间的可能联系,建立了两者之间更加清晰的关系模型。

用方小敏的话说,他们解决了三个问题:高精度年代测定、高原晚期隆起的构造过程,隆起过程中的气候变化记录。而在背后支撑这简单三句话的,是377篇论文(SCI收录177篇,EI收录47篇,CSCD收录190篇)。

这一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青藏高原与环境效应的研究,更对相关国际研究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它使国际更加关注构造隆升与气候环境效应和大江大河演化,使一些新的年龄节点(如360万年)成为国际构造―气候相互作用的关注点,更将青藏高原东北部推到了国际高原研究的前沿热点。

他们提出的高原隆升与环境效应概念模型,被写进美国教科书,被包括Nature在内的SCI他引3492次,被CSCD他引3113次,单篇最高他引191次,2014年来连续三年入选Elsevier出版社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临夏盆地记录的高原东北部隆起和气候变化被2004年GeoTime杂志点评为当年全球盆地研究亮点,被国际一流学者综述论文图文引用,认为是来自高原北部不多确定性的构造隆升证据。

因为这一系列成果,他们被国际会议特邀报告10次、大会和分会主席12次、国际组织任职3人次;2次获得教育部一等奖、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1年,方小敏领衔完成的“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与环境变化”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负责的团队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支持。

从青藏高原到全球气候环境

因为方小敏团队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领域所作出的突出成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也赢得了更多的机会。

2013年1月,他们开始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计划项目“中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关系”,方小敏任首席科学家。

这是一个举全国优势资源合力开展的项目。

项目汇集了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精干团队,几乎就是该研究领域的“国家队”。

@是一个科学意义与政治意义并重的项目。

项目旨在通过开展中国西部近现代风化过程与碳循环、新生代剥蚀记录与有机碳埋藏、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与CO2消耗通量、以及青藏高原隆升与剥蚀风化和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等研究,从不同时间尺度上揭示我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通量变化及其碳消耗变化规律,了解自然界对大气CO2的自我调节机制,探讨高原隆升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形成可能的、新的理论突破。如果能够成功建立“高原隆升―大陆风化―全球变化”新的理论模型,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力,更可以为全球快速变暖环境下我国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对策、国家碳排放谈判,提供坚实的地质理论支撑。

这是一个实际做起来比想象中难很多的项目。

在国际上,新生代长尺度的记录主要来自海洋,陆地的气候记录很少。我们的科学家所选择的几乎是一个空白领域。这决定了他们的每一步推进,都需要科学详尽的数据支撑,每一句观点,都需要一系列文章“撑腰”,正如方小敏所说:“我们说话都是要讲证据的”。

这同样是一个硕果累累的项目。

临近结题,虽比预期进展要艰难许多,但仍有不少重要进展,比如:

(1)定量估算了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岩石风化侵蚀速率和碳通量,揭示了季风区碳酸盐和西风区碳酸盐与蒸发岩是区域风化的主体,硅酸岩风化较低,整体西风干旱区风化低于季风湿润区1~2个数量级;高原中部湖泊是碳源,而入湖河流为碳汇;剥蚀对风化强度有明显控制作用。

(2)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南部印度季风区、东北部东亚季风区和北部西风干旱区新生代年代地层序列、重大剥蚀事件序列和重大构造变形隆升事件序列,首次从构造尺度和近现代尺度共同初步揭示出构造是剥蚀事件发生的主控因子,新生代全球温度变化控制了化学风化强度变化。

(3)首次高精度获得了我国P/E事件(新生代历史中一次与现在升温速率最相似的全球快速升温事件)时期陆相记录,发现陆相煤层中P/E事件的存在和风化增强现象,从而为陆源生态系统在快速增温下的响应和当前为碳排放增加及自然反馈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

现阶段,他们正将相关研究进一步细化、总结。他们的成果也已在相关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高危职业”的进击

采访中,应要求,方小敏回忆了很多出野外的难忘经历――

有工作太猛导致高原反应强烈不敢睡觉,也有通过祁连山斜坡陡坎时的有进无退险中求全;有不慎从高处滑落、跌落,也有连夜开车从高原中央无人区伦坡拉盆地奔袭至拉萨求医;有在临夏盆地红层陡坡学会“顺溜”跑坡新技能,更有在4500多米的柴达木山上度过的只有饼子、凉水与“战友”陪伴的50岁生日……

这些或惊险或心酸的过往,在他口中都成了“有趣”的故事。在每年两三个月出野外的日子里,这些故事时有发生。

我们调侃这是个“高危职业”,方小敏却说:“搞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与风险相伴的,只有万分小心。”每次出高原野外,他都会叮嘱再三:绝不能跑,去哪都要一步步走;绝不能表现,要匀着干,哪怕慢一点。一切都是为了安全的去,安全的回,因为在险恶的高原环境里,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致命。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科技论文 IMRD模式 写作技巧

科技论文是反映科技研究成果和科技管理经验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就某一项科技研究成果或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加以论述,并以可靠的实验数据或调研资料等为例证,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独到见解,得出创新结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享有崇高威望的英国皇家学会率先制定了科学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以后对其作了多次修改。这一工作对实现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化奠定了基础。统一规范的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有助于科研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促进科学工作的进展。因此,科学、客观、规范的科技论文的写作是科技工作者所必需的。

目前,普遍流行的规范化的科技论文写作模式是IMRD模式。这种范式始于近代实验科学兴起之际,建立在科学研究的观察可重现原则之上。它首先界定研究所关心的问题(Introduction),再介绍研究问题的方法(Method),然后陈述研究的发现(Result)以及发现的意义(Discussion)。下面我们依据IMRD模式,对科技论文的标题、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各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加以探讨。

一、论文“标题”的拟定

1.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论文的“点睛”之处,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部分。读者首先对标题发生兴趣才会去读摘要和全文。读标题的人要比读原文的人多得多。所以,论文标题要点明主题、标新立异、信息充实,标题中的文字要细心推敲,精心组织。拟出一个好的标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好的论文标题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利于进入论文标题索引,利于论文被检索、流通和传播,并且还会引起编辑和审稿人的重视,利于论文的发表。

2.标题的基本要求

标题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0个字,好的标题应该是尽可能少的词语充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反映论文的主题和研究范围。其基本要求是论文标题具有准确性和简明性。准确性是指恰如其分地反映论文研究的主题和范围。避免使用含义笼统及一般化的词语。例如,一篇论文的标题是“土壤施肥研究”便显得题目太大、太笼统。这个题目虽然表达了论文的研究主题――施肥研究,但是在什么土壤上给什么作物施肥就不清楚。应视具体情况补充反映文章主旨的中心词。如改为“盐碱土壤中棉花的磷肥使用方法研究”就很充实而具体。简明性是指标题的用词应简洁明白,应选用本学科领域最易概括、词义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引用的规范的术语,使人一看便知其意。例如,一篇论文的标题是“关于在显微镜研究中增加一种能在物体和背景之间或物体本身特定部分之间产生颜色差别的新方法”长达40多个字,显得标题太长,看上去很具体,但读起来费劲,反而使文章的主题不明确。可以缩短成“一种能在显微镜检查中产生色差的新方法”。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及写作要点

1.论文摘要的作用

摘要是论文的精华,是对论文的每个部分的概括总结,应该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摘要的作用基本上有四个:一是使读者快速、准确地了解到论文的基本内容和创新之处,以决定是否值得阅读论文全文;二是使刊物编辑人员快速了解论文内容,对论文的进一步处理做出反应。写作良好的摘要,可提高刊物编辑人员对论文的兴趣,并迅速做出反应。文章能否被接受发表,常常决定于文章的摘要写的好坏,因为审稿人往往阅读了摘要后就基本决定稿件是否有价值。三是使有关决策人物在没有时间阅读全文的情况下迅速了解科研工作情况,及时评价成果,对科研工作给以认可、支持、资助,便于开展下一步工作。例如,一些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组委会通常先发征集论文摘要的通知,根据摘要决定是否通知作者寄送全文,是否邀请参加会议,决定参加哪一个分组讨论会等。四是论文摘要通常被编入文摘刊物或检索类期刊,在更大范围内流通,其读者面要比原学术刊物大许多倍,使有更多的同行检索阅读或引用该论文。

2.摘要的分类及写作要点

按摘要的不同功能来划分,大致有3种类型:即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s)、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和报道-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是全篇文章的浓缩,它不但叙述论文的主旨、方法、主要结果、重要性和结论,而且需要列出有关具体的数据。这类报道性的摘要多用于试验性或技术性较强的论文,相当于简介。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篇幅以300字左右为宜。指示性摘要主要概括论文的方法、主要结果、分析过程、论点和结论或某一专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动向和展望等,其特点是短小精悍,篇幅以100字左右为宜。这类摘要通常无具体数据,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综述文章。其目的是使读者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这种摘要一般适用于学术性期刊的简报、问题讨论等栏目以及技术性期刊等,只概括地介绍论文的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主要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篇幅以100~200字为宜。例如,下面的一篇文章的摘要可视为报道-指示性的:“分析了佳木斯城区水资源赋存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注:指示性部分,没有指出是什么特点和什么状况);指出了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过境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日趋严重、节水工作进程缓慢、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对城区污水集中处理回用、限制采用地下水的自备水源、推进节水工作等对策措施(注:报道性部分,指出了具体的问题和对策)。

一般地说,向学术性期刊投稿,应选用报道性摘要形式。只有创新内容较少的论文,其摘要可写成报道-指示性或指示性摘要。应该注意的是,摘要不能出现在论文中没有出现的结论和信息,不要对文章进行评价等。不要有表格和图示等,尽量不要有缩写词,不要用一些冗长难懂的句子。

三、论文“引言”的写作

1.引言的作用

引言是论文的因子,是对论文的概括性介绍,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言的目的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使读者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出版物和最新的研究信息,提出作者研究的问题和范围,做此研究的目的和理由等。好的引言可以吸引读者去阅读全文,真正起到引路的作用,差的引言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终止对文章的阅读。

2.引言的内容和结构

一般地,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或四个层次。第一层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方法和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第四层是引言的结尾,介绍论文的组成部分和结构、所报道的主要结果和结论。有些文章可以不在引言中出现第四层的内容。

引言的结构可以像一个漏斗,由粗到细,从大家感兴趣的一般问题或论点引到与本研究有关的主题,在内容上各个层次所占的篇幅有很大的差别。第一个层次往往占去大部分篇幅,对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一个层次则会比较简短。

四、论文的“材料和方法”的写作

1.“材料和方法”的作用

在引言中可能已经提到了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在材料和方法部分要给以详细介绍。写作这一部分的作用有三个:一是提供较为详细实验材料和方法,使别人能够重复这一试验;二是使读者判断你的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和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及有效性;三是对材料、仪器、方法等介绍,可给同行以启发和参考价值,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

2.写作技巧

“材料和方法”的内容一般包括:(1)材料的性质、性能、产地等,所用的仪器要有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或国别。(2)实验场所具备的条件等;(3)采样、实验获取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与过程等,采样与实验过程要根据先后顺序描述;(4)理论分析,包括理论依据、基本原理、公式推导和数理模型等。

这一部分写作可以分列小标题,小标题一般用名词或词组,不用句子叙述。如果研究方法是作者创新的,要详细叙述,如果是前人报道的,可简单提及,并提供参考文献。实验材料或使用的实验药品较多时,可以用表格来说明,这样可使文章清晰易懂。

五、论文“结果”的写作

1.“结果”的作用

结果是实验得出的数据,它是论文的核心,是推理和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论文的生命之所在。结果部分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对实验做出一个大体的叙述,而不是重复材料和方法中的细节,然后给出试验的数据。论文的结果部分主要是陈述试验所观察的现象和事实;归纳总结试验研究的主要结果;分析试验数据,为进一步判断、推理和论证提供依据。结果中的数据要有代表性,易读易记易比较,而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

2.“结果”的写作技巧

“结果”部分应该短小精练,因为前面的材料与方法已经告诉读者为什么和如何会得出这样的结果,后面的讨论部分将告诉人们结果的意义。研究的成功与否在于结果,结果应是清晰准确。图和表格能清楚表达结果的话,可伴有少量文字解说,不必反复解释。对图表的文字说明不等于将图表中的内容或数据重复一遍,要对图表中的数据加以必要的综合提炼,强调主要结果。一般地,表示同一内容的图和表格不能重复。

“结果”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客观地、如实地展示计算结果和数据。除此之外,作者还要对所得到的重要数据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可用1~2个句子说明其意义之所在。为“讨论”部分展开归纳、演绎推论或做出结论等提供铺垫。但不能对结果做出整体推论或结论。有些刊物要求作者将“结果与讨论”或“结果与分析”合写,那就另当别论。

六、论文的“讨论和结论”

1.“讨论与结论”的作用

“讨论”是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是对结果的必然性、偶然性、可靠性和重要性进行的全面、系统的论述,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讨论”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最难写的部分,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高水平的讨论往往能提高论文的水平和价值,从而有更多的同行引用该论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错误的讨论也会使论文遭到编辑和审稿人的退稿,即使论文的数据和结果会使人很感兴趣。

2. “讨论与结论”的内容

“讨论与结论”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指出结果所表现的事物和现象的原理、关系和一般意义,切不可胡编乱造、牵强附会;指出本研究结果同国内外同行已有报道的结果存在的异同点;(2)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局限性、不足之处,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3)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并把研究结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分析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4)对没有意想到的结果进行解释;(5)最后明确给出结论。讨论要与引言相对应。引言中常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在讨论中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做到前呼后应。

3. “结论”的写作

讨论之后应该有一个简短的结论,说明本研究的重要性。结论的内容主要是总结研究者到目前为止作了什么工作,得出了什么结果,这些结果对现在来说有什么影响、意义和价值等。文章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基于研究结果,切不可任意拔高和外推。结论部分才是文章的高潮所在,是作者通过试验推理得出的最后见解,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因此既要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又要鲜明准确,简短有力。在最后时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若是将“结果与讨论”作为一个整体来写作,这时结论可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来写。如果“结果与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和总结,那么结论就可以写的短一些,不要再重复讨论的内容。

总之,科技论文写作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解和抓住了这些规律,科技论文的写作就不再是难事。但是,论文写作方法也不能死板硬套,初学写作者可以根据有关刊物要求和文章具体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达到发表和交流传播的目的,促进科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壮.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30):210-212.

[2]雷邦海.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及基本要求[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4(3):58-60.

[3]罗伯特•戴,芭芭拉•盖斯特尔.如何撰写和发表科技论文(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润进,王金宝.实用农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教程.科学出版社,2002.

[5]宿伯杰.撰写地理类科技论文应注意的问题.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96-97.

[6]从丛,李咏燕.学术交流英语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际合作 人文科学 引用分析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4-0056-07

1 引言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及其发展等问题进行自我反思,对人类思想、文化、信仰、情感、美感和精神表现进行探究的一门学问[1]。人文科学作为一种科学,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又要为人类构造一个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使其对人类自身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2]。该学科涉及范围较广、研究内容丰富,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历史、文化特征,与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文明程度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具有极强的个体性或流派性的研究视角和方式。

人文科学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中已产生、繁衍和发展数千年,自人类发源开始,受到地域、语言、交通和战争的影响,各种意识形态的人文思想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则通过竹制、纸制文档进行传播。近百年来,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科技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地区人民已然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不同人文知识,通过翻译学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英语语言的大量普及,为不同地域、不同语种的人文学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创造了人文科学领域更多学术合作机会,促进了世界文化极大的融合。例如马建忠先生所著《马氏文通》首先采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是中国第一部涉及语言对比研究的著作,而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是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和语法学著作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3]。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流行起“中国热”,英国对中国的文化如哲学艺术产生很大兴趣。在18世纪前,1622年耶稣会士就用拉丁文翻译 《大学》,称它做《中国圣书》[4]。赵欣[5]曾撰文概述在“中国热”期间,中国的室内装饰、饮茶和瓷器文化逐渐渗透进入英国皇室和平民的日常生活。钱钟书[6]先生旁征博引英国文学、哲学思想史等作品,对十七世纪中国在英国褒贬不一的形象进行讨论和分析。Allinson, R. E.[7]和 Hansen, C. [8]都曾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哲学思想进行探索和研究。

中英两国均拥有灿烂的文化,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都促进了世界文明的极大进步。中英两国众多文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著作、文献都显示,两国学者已对双方人文科学领域卓越的思想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本文以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发表的论文为样本,统计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探讨两国在该领域各自取得的成果,评估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合作交流的现状,为两国今后在该学科领域的规划发展提供适当的决策支持。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文数据来自1999~201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英两国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的发文量和被引次数,以及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五个国家历年合作数量与合作论文被引量,采用文献计量法来分析和评估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增进两国双方在该领域研究状况的了解,加大彼此的合作与交流的力度,促进两国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的共同发展。本文所列人文科学研究领域包括:linguistics(语言学)、humanities multidisciplinary(人文综合)、philosophy(哲学)、history(历史)、literature(文学)。

3 对比分析

通过检索我们得到,1999~2011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人文科学论文968,747篇(包括5个子领域),其中中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4,690篇,占总量的0.48%,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489篇,占中国发文量的10.43%,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62个,中国发文的累计总被引次数为4,066次。英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为107,670篇,占总量的11.11%,其中与国际间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有5,279篇,占英国发文量的4.90%,合作的国家/地区达到94个,英国发文累计总被引次数为85,670次。

数据显示,英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是中国学者发文量的22.957倍,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数量也达到中国国际间合作论文数量的21.070倍,其国际间合作论文占其发文总量的比例却低于中国同类比例。从被引角度上看,中国学者在该领域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0.867次/篇,高于英国的0.796次/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的被引价值略高于英国,具有更大的学术影响力。在人文科学研究的各个子领域中,中国学者的发文量和论文的被引次数上都远不及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数量和被引量也低于英国。在国际间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方面,中国略低于英国,但两国该数值均远高于各自人文科学领域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说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学术借鉴性和研究性较高。

3.1 中英两国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在人文科学领域中,中国学者的发文量远远低于英国学者,为了分析中国和英国1999~2011年在该领域历年发文量的变化情况,我们统计和整理了相关的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是中国的22.957倍,中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增长迅速,在2011年达到峰值(1,087篇),英国在该领域历年发文量则维持在8000~10000篇左右,且逐年缓慢递增。虽然中国在该领域发文量年平均增幅高达24.52%,英国仅有2.14%,但中国论文基数较小,与英国论文数量的差距仍较为明显。图1反映了两国论文数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我们对中英两国1999~2011年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历年被引情况作了统计(见表2),以分析中英两国学者在该领域论文的被引价值,以及各自的学术影响力。

从表2可以看出,英国论文被引总量达到中国论文被引总量的21.070倍,主要是因为英国学者论文的数量远远高于中国学者,被引次数也相应较多。从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角度来看,中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为0.867次/篇,英国为0.796次/篇,可见中国学者论文被引价值略高,学术影响力略大。

基于表2数据,我们绘制了中英两国年度被引数据的对比图(见图2),图2更能清晰地展示中英两国之间在人文科学领域年度被引的变化情况和趋势。

从图2可以看到,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国论文历年被引次数都远小于英国,近几年的差距不断拉大,在2011年,英国论文被引次数超过中国15,275次。由于中国论文数量快速增长,中国近五年来论文被引次数以30%左右的速度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质量不断提高,逐渐为国际学者所认可,学术研究价值越来越高。英国学者论文的被引次数近五年的平均增幅达到19.19%,远远高于发文量的增长速度,可见英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较大。

我们对中英两国引文索引和会议索引收录论文的被引情况分别统计和分析发现,中国引文索引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0.968次/篇,会议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为0.521次/篇,英国论文该数值分别为0.744次/篇和2.186次/篇。由上述数据可知,中国引文索引论文的学术价值略高于英国,而在会议论文方面,中国论文的质量则远远低于英国。为了解决中英两国在两大索引中论文数量和论文篇均被引次数的不平衡,两国应该加大合作力度,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合作氛围,共同提升两国的学术地位。

表3列出了中英两国1999~2011年人文科学领域五个子领域的篇均被引情况。

由表3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发文量上看,中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各个子领域的发文量都远远低于英国,虽然发文量逐年递增,但数量不大,导致两国发文量的差距不断拉大;(2)从篇均被引次数上看,中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各个子领域的篇均被引次数都低于英国,但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五个子领域的篇均被引次数都不高,主要源于人文科学的根源性、历史性和差异性,易形成各学术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人文学者更倾向于提出不同的观点,而非直接引述他人论断;(3)中国学者在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发文量分别占人文科学领域发文总量的35.03%和25.74%,英国学者在历史学领域发文量最大,占发文总量的42.21%,其次是文学(21.77%)。说明中英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中国的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区域局限性和语言限制特征,直接导致中国在这两个领域英文文献数量偏少;(4)人文科学领域世界性会议较少,致使中国和英国会议论文数量极少,各国学者缺少在该领域面对面探讨学术的机会,无法促进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以及不同种族的人文交流。

面对中英两国在发文量上的较大差距,以及英国发文量增长缓慢等问题,中英两国学者应该借助政府和院校的平台,举办质量较高的学术研讨会议,增进彼此的了解,利用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共同提高双方在国际学术上的话语权。中国学者也应该借鉴英国学者在引文索引论文上取得丰硕成果的经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引文索引论文的数量,提高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

3.2 中英与国际间的合作发文量统计及被引分析

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不同的文化、制度在世界大熔炉里不断碰撞,不断融合,全球性的学术合作层出不穷,国际间合作的论文数量也不断攀升。表4为中英两国1999~2011年与国际间合作的发文量以及占对应年份论文数量的比例。

表4的数据显示,在人文科学领域,中国的国际合作度高于英国,但历年合作发文量占对应年份发文比例波动较大,该比例在2007年跌至谷底(6.41%),近年来已有所改善,国际间合作论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达到10.43%。反观英国,虽然该比例逐年缓慢增加,国际间合作论文占总发文量的比例仅为4.90%。从合作的国家/地区数量的角度看,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区为62个(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与英国存在合作关系的国家/地区则达到94个,可见英国国际间合作范围更广。在人文科学五个子领域中,中英两国国际合作发文比例高低迥异(见表5),中国在语言学、历史学领域该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6.80%和9.94%,英国则在语言学和哲学领域占得优势,该比例达到12.44%和8.66%。中英两国各有优势领域,应该实行优势互补,促进不同领域的全面发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我们分别统计和分析了中英两国1999~2011年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情况(见表6),借以分析国际间合作论文的学术价值。并根据合作论文的历年被引量数据做出了两国合作论文被引量的年度变化图(见图3)。

从表6和图3中看出,中国国际间合作论文历年被引次数远远低于英国,且差距逐年拉大,2011年两者的被引次数差距达到3,226次。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次数随着合作发文量的增加而迅猛增长,总被引次数已经达到18,123次,是中国总被引次数的14.69倍。综合表4中的数据,中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量为2.523次/篇,英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量为3.433次/篇,中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总量占到所有中国论文被引总量的30.35%,英国与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总量占到所有英国论文被引总量的21.15%。由此可知,英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被引价值略高于中国,且两国存在国际间合作关系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都远高于两国各自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说明国际间合作论文获得比非国际间合作论文更高的被引次数,被引价值更高,学术影响力更大。因此,加强中英两国国际间合作成为了提高两国学术影响力的必然趋势。

3.3 中英两国与中美、中德、中法、中日之间合作分析

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基于科技的迅猛发展日益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但不同文化的差异对经济合作、跨国企业管理、著作翻译、以及教育教学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障碍。赵曙明[9]提出文化差异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带来巨大挑战,迫使其迅速转型。杨红升[10]深入研究文化差异对认知的影响,发现文化的迥异给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认知带来深刻的影响。陶友兰[11]针对人们基于不同文化对古诗英译中的接受程度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张宏伟[12]从境外旅游的角度对不同文化背景游客的适应性建模分析,以期寻求最适合的旅游经济文化。诸多实例和文献资料显示,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背景的不同给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障碍。文化的积淀来自于各民族在几千年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迥异语言模式、文学素养、哲学思维等,与人文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人文科学自古以来,就在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自身及社会的发展,即便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规则主导的当今世界, 人们也都不知不觉地接受和运用着人文科学提供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甚至思维与生活方式, 享受着人文科学所带来的实际成果[13],并通过人文科学的大融合促进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思想的不断碰撞。中国和英国各自拥有璀璨的文学巨著、跌宕的历史进程和独立的哲学体系,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发展,中英两国人文科学领域学者应为两国各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文化差异的指导和咨询,共同提高两国在世界舞台各领域的话语权和学术地位。

我们检索了1999~2011年中英、中美、中德、中法、中日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合作发文量,以及历年发文的被引量,详细数据见表7~表11,并据此绘制图4来展现与中国存在合作关系的主要国家的数量及比例图。

从表7~表11及图4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人文科学领域按合作发文数量统计,与中国合作的五个国家的排名为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日本,其中与美国合作论文的数量最大,超出中德、中法、中日合作论文数量的十倍之多。近五年来中国与上述五国在人文科学领域合作论文数量虽有所上升,但数量仍不高。从篇均被引次数分析,中英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最高,达到3.96次/篇,其次是中美合作论文(2.65次/篇),篇均被引次数最低的中法合作论文,仅为0.73次/篇。由上述数据可知,中英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合作基础,合作论文的学术价值较高,但论文数量较少,增长速度缓慢。反观中美合作论文,其数量环比增长较快,被引量随之增加,继而推动中美学者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为对中英两国1999~2011年在人文科学领域五个子领域的合作发文情况进行分析,我们绘制了表12。

从表12可以看到,中英两国各领域合作论文占该领域中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比例都较高,但占英国国际间合作发文比例都低于6%。在语言学领域,中英两国该比例都最高,说明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较多成果。在英国国际合作论文数量较大的基础上,两国在历史学和文学领域的合作论文数量分别为11篇和10篇,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合作成果。中英两国各领域合作论文占各国该领域论文的比重都不高,两国应该促进交流,在扩大优势学科领域学术份额的同时,实现学科互补,不断推进弱势学科的发展,提升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话语权。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数据分析,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中英两国应该增加合作机会,共同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地位,具体分析结论和建议如下:

(1)1999~2011年中国学者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文量远远小于英国学者,且数量差距较大。中国的发文量增长较快,且增幅远远高于英国。纵观中英两国论文的被引情况也可以看到,两国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都不高。为了缓解在人文科学领域学术影响力的疲软问题,中英两国学者应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中国广袤的人才市场,借助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实现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共赢,在提高学术论文份额的同时,增大论文的学术研究性。中英两国政府应该为人文科学领域的学者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支持各大院校举办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研讨会议,在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促进彼此了解,共同撰写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

(2)从上述六国的国际间合作论文的数量和被引次数可以看到,中国和英国存在合作关系的论文数量占各国国际间合作论文的比例都不高,且被引次数也较低。其中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科特征是主要原因,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是基于各个国家亘古至今延续和发展起来的哲学、历史、艺术等,由于地理区域的差异,中英两国是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各自繁荣发展,直到近代人文科学才开始有所交融,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合作论文数量较少。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人文科学领域独成体系,众多学者将目光聚焦国内学术期刊,忽视了外文期刊,而且很多中国该领域的专业术语没有对应的英文翻译,再加上中国该领域很多学者的英文水平无法撰写学术深度较高的论文,这些都成为中英两国学者在该领域学术了解和交流的障碍。

(3)为了促进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中英两国政府、院校应该设立更多该领域的合作项目,为两国的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两国各大院校应该设立奖学金制度,签订交换生、访问学者协议,促进年轻学者的交流,为今后的学术合作提供大量的人力支持和智力储备;中英两国业界学者应该商议确定中国在该领域固有学术术语的英文表达,促进两国学者的相互了解,为今后的学术合作奠定基础;为了两国能无语言障碍的进行学术探讨,以世界通用的英语作为交流媒介,中国该领域的学者应该逐渐提高英语水平;如今,众多人文科学领域的学科与人文科学、计算机、统计学等相互合作,为人文科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英两国学者应该不断促进各个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增加两国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学术份额,逐渐提高两国在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实现学术共赢。

参考文献:

[1]郑文涛.人文社会科学若干问题辨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41-148.

[2]陈先达.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关于人文科学性质与创新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3,(6):14-22.

[3]赵永新.中国语言对比研究的发展[J].世界汉语教学,1995,(2):38-42.

[4]周珏良. 英国十八世纪的中国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67-72.

[5]赵欣. 英国早期的“中国热”[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61-65.

[6]Qian Zhongshu. 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J]. Quarterly Bulletin of Chinese Bibliography,1941,(4).

[7]Allinson, R. E. An overview of the Chinese mind[A]. R. E. Allinson (Ed.),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ind—the philosophical root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1-25.

[8]Hansen, C.Language in the heart-mind[A].R. E. Allinson(Ed.),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ind—the philosophical root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75-124.

[9]赵曙明,张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整合策略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5):32-41.

[10]杨红升.文化差异的认知影响[J].心理科学,2007,30(4):1002-1005.

[11]陶友兰.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古诗英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J].外语学刊,2006,(1):93-97.

[12]张宏伟.中国入境旅游的文化差异效应测度研究[J].财贸研究,2009,(4):56-61.

[13]庞学铨.论人文科学的价值与功能[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2):11-17.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档案;经验;教训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0年到1965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22700多人。[1]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迈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西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距离研究生教育强国相差甚远;与国际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西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创新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实现创新的路径之一就是从历史中进行借鉴。本文以西北大学馆藏档案为依据,试图从历史和个案的视角,对1956-1966年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践

1、西北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1)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现实需要。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为适应国家各项建设突飞猛进的新形势,高等教育必须迅速地培养大量忠实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并保证提高培养干部的质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水平,以赶上国家的需要。”[2]部分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为满足这一需要,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时全国十四所综合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

(2)学校拥有一批著名教授,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师资力量。1956-1966年,历史学科有侯外庐教授、陈直教授、陈登原教授、马长寿教授,文学学科有付庚生教授、刘持生教授,地质学科有张伯声教授、杨钟健教授、夏开儒教授、霍世诚教授、王永焱教授,物理学科有岳潞憬淌凇⒔仁寿教授、田渠教授,化学学科有冯师颜教授、数学学科有杨永芳教授、刘亦珩教授、刘书琴教授,生物学科有吴养增教授、李中宪教授、陈兆骝教授等一批著名教授在西北大学执教,为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3)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学校立足西部,主动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以地质系为例,1949-1959年,地质系教师完成科学论文77篇,完成调查和研究近50项。[3]科学研究不仅推动了学科发展,也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

2、研究生招生政策

1949-1966年研究生招生政策,经历了“从最初的推荐、审查,以政治素质为主的政策,到严格的政治审查基础上的选拔考试政策,然后重回政治审查的老路,接着是教育大革命下的研究生扩招,然后又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采用严格的选拔考试,接着又回到四清运动下的推荐、审查方式,直到最后的停止招生”。[4]西北大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认真做好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研究生招生质量。

3、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

1956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公布了《1956―1957学年综合大学等院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计划》,批准西北大学在光学(旋光方面)招收2名副博士研究生,由岳潞阒傅迹煌时批准西北大学在几何、函数论、普通物理、光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学共计7个专业招收二年制进修师资研究生共计13人。[5]经过考试选拔,最终录取副博士研究生3名,其中光学2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1名;录取师资进修研究生13名。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正式开始了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说明:1.本表数据根据1956-1966年西北大学馆藏档案统计。2.光学、自然地理、构造地质、民族史4个专业分别包括1957年招收研究生的5名计划,其中物理1名、地理1名、地质1名、历史2名。

4、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的特点

(1)计划性。1956-1966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计划性特点。从中央到各单位,不仅有长期的规划,而且有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高等教育部先后制定了《高等教育十二年规划(草案)》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等。计划在十二年内招收研究生35500人,[6]其中,下达给西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为9个专业195人;[7]计划在1953-1957年每年分别招收研究生2887人、1145人、1824人、2363人、2575人。[8]

西北大学也制定了《西北大学十二年规划》《西北大学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西北大学1963-1972年培养研究生规划》。1956-1967年,学校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质学共计10个专业计划招收研究生201人,毕业研究生总数113人。同时,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招收研究生13人。[9]

此外,招收研究生的各个高等学校还需要制定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并上报高等教育部审核批准。以1956年为例,西北大学上报高等教育部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为: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光学专业招收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各2名;计划招收光学1名、几何1名、函数论2名二年制进修师资研究生。[10]教育部最终批准西北大学在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光学专业分别招收2名副博士研究生,招收二年制进修师资研究生几何1名、函数论2名、普通物理2名、光学2名、分析化学2名、物理化学3名、政治经济学1名。[11]

(2)多样性。首先,从研究生的称谓看,既有副博士研究生,也有进修师资研究生,还有普通研究生。1956年,西北大学计划招收副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光学2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2名;最终录取了光学2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1名;计划招收进修师资研究生13名,最终录取了13名。1957年3月25日,高等教育部“决定不用‘副博士研究生’这个名称,去年招收副博士研究生一律称为研究生。”[12]西北大学的进修师资研究生也仅仅招了一届。

其次,从学制看,有二年制、三年制、也有四年制。1956年,西北大学招收的师资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副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1957年,高等教育部决定暂不招收二、三年制的研究生,只招收四年制研究生。1959-1966年,研究生的学制均为三年。

第三,从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计分标准看,有四级计分和百分制计分。1956年招收的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列主义基础》成绩按照四级计分,外语和专业课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

(3)不均衡性。首先,从学科门类和专业看,研究生招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从表一可以看出,招收研究生的专业数和录取人数,文科远远低于理科。仅有4个文科专业专业招收了6名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1.1%和13.0%;15个理科专业招收了40名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8.9%和87%。从图一和图二可以看,无论是分专业招收研究,还是分年度招收研究生,均呈现出剧烈震荡的特点。就年度招收研究生的特点而言,这是由于“1953年完成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产生许多单科院校,急需大量补充师资,所以对应的师资研究生数量激增。……同时从195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的副博士研究生,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爱国热情和激情,所以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到1956年重新达到了一个新高。”[13]1961年,陕西省高教局为了给省属高校培养师资,除了给教育部批准的专业和导师增加为省内培养研究生计划4名外,又增加了7个专业和8名导计划招收12名研究生,使得该年研究生招生达到了历史最高。

其次,从各专业完成招生计划看,也表现为不均衡的特点。期间有7个专业没有完成招生任务,少录取研究生11名。具体为:1956年的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专业1名,1957年的物理专业1名、地理专业1名、地质专业1名、历史2名,1959年的分析化学专业1名,1964年的地貌学专业1名、民族史专业2名,1965年的区域地质专业1名。究其原因,一是报考人数太少甚至无人报考,如1957年报考全部4个专业的人仅有1人;1959年报考物理化学的仅2人,而分析化学专业没有人报考。二是严格坚持“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如1964年“由于民族史和地貌学考生成绩很差,离最低录取标准较远,决定不予录取。”[14]

(4)不连续性。从表二可以看出,西北大学共有四年没有招收研究生,分别是1957年、1958年、1963年、1966年。具体原因各有不同:1957年,西北大学计划招收收研究生5名,其中物理1名、地理1名、地质1名、历史2名。1957年是由于“我校本学年招考研究生,只有一人报考,未录取。”[15]1958年是由于招收研究生来源困难,高等教育部停止了绝大多数高校的招收研究生工作,其中就包括西北大学。当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75名,其中农科9名、林科6名、师范242名、文科13名、理科5名;工科、医药、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均停止招生。[16]1963年是由于西北大学发现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而主动停止招生。1966年,西北大学在分子物理等6个专业计划招收研究生10名,但是由于“”开始,从此开始停止研究生招生工作长达12年之久。

(5)重视导师的意见。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录取名单,应由研究生的导师提出意见,经教研室和系主任审核,报校长和校务委员会批准。”[17]“录取时应该充分尊重导师的意见,录取名单最后应交由校委会通过。如果导师意见与其他方面意见有不同时,应该共同商讨研究,力求做出的决定,确有充足的依据,各方面满意。”[18]同时,还对导师带研究生的人数做出了如下规定:“业务水平高,科学研究开展得好,对研究生培养有经验的导师,如条件许可,一般在同一时期可带4-5名研究生,不能再多;业务水平高,但对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不够,科学研究开展得还不够好的导师,如条件许可,一般可只带1-2名研究生;业务水平一般的教师,不应招收研究生。”[19]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导师挑学生,学生选导师”。西北大学在录取研究生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如地质系、历史系经过系务会议讨论并征得指导教师的意见,提出了初步录取意见。

三、结论和启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于1956年7月11日、1956年8月9日批准西北大学在光学、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专业分别招收副博士研究生2名。这标志着西北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正式开始了研究生教育工作。

2、西北大学立足西部,肩负建设西北的使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严把招生质量关,研究生招生工作总体良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考试和录取中,实行推荐报考、政治理论课以平时成绩代替、重视导师在录取中的作用、规定导师的招生人数、重视对导师的考核等做法,对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受当时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招生工作还处于探索期,在制度设计、执行操作等方面还有不足。如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不利于考试备考;一些专业不能完成研究生招生计划,还不时出现研究生停招现象等。因此,今天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吸取教训、不忘初心、回归本质,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需要一个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自。

【注 释】

[1][4] 谷秀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1949―1966)[D].湘潭: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Ⅰ.24-25.

[2][6] 高等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二年规划(草案),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永久,41、2,西北:西北大学档案馆.

[3] 安三元.西北大学地质系十年来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2.107-116.

[5] 高等教育部.1956―1957学年综合大学等院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计划,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8-定期,111,243-244,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7] 西北大学.进行规划工作的几个文件,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永久,87,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8] 高等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下达第一个五年计划,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长期,10,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9]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十二年规划(草案),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永久,71,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0]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上报高等教育部1956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电报稿,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8-定期,63.

[11] 高等教育部.1956年暑假高等学校招考副博士研究生、进修师资研究生选拔专业、人数,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8-定期,243-244、246.

[12] 高等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通知关于研究生的名称问题,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7-4B-长期,5,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3][16] 谷秀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1949―1966)[D].湘潭: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5.26、25.

[14] 西北大学.关于报送1964年研究生初步录取名单的函,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64-25A-永久,51,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5] 西北大学.我校1957学年度未录取研究生的报告,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7-4A-永久,132.

[17] 教育部.1962年研究生选拔考试办法,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63-36B-永久,6,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8] 教育部.关于今年高等学校研究生新生录取工作问题,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62-25-永久,9,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9] 高等教育部.关于今年招收四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7-17-定期,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作者简介】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索:

一是胜利的做法;

二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对今后小学科学课教学的建议。

一、胜利的做法

1、较全面地落实了新课程的培训任务

根据我县新课程师资培训的目标,小学科学课程培训在积极探索中开展了一系列较有成效的活动,并遵循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总体原则。

一年多来,小学科学教材培训共组织了三次大型活动,组织起始年级科学课教师认真学习和研究科学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新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和改革的突破点,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采用专题讲座、上研究课、用音像教材、听观摩课等形式对广大科学课教师进行示范、启发、引导。我们还组织了部分教师参加市研训中央举办的科学教材培训以及教学研讨会活动,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同时,培训阵地前移,以乡镇为单元,倡导参与式培训,开展送课下乡活动,以及采用案例式教学和教学观摩等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本地、本校、本人教导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诊断、评价,达到教师能解决教导教学实际问题的目的。通过新教材培训,不少教师深有感触地说:“科学课毕竟该怎么教我们有了初步的认识”。

2、许多教师树立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新观念

这次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不难看出,科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衡量这次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成败的要害因素,在教材培训之初,我们就意识到要在教师的头脑中确立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观念的重要性。

为此,我们组织了2009年暑期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在第一届小学科学课程专家组成员的精心筹备下,全县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参与式培训。2009年春、秋分两次组织了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的培训活动,在进一步解读教材,分析实践中碰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的基础上,以课例引路,体验并理解科学,同时,通过录像资料让老师们聆听国家课程专家路培琦、郝京华等教授的讲座,观摩实验区优质课,还组织老师参加省、市教研部门举办的科学论文、教学案例竞赛活动(我县参赛作品中,两位老师的论文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三等奖;一名老师的教学案例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9月下旬,我们还选派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省教研室举办的全省小学科学说课观摩学习。在这些活动中,使我们有机会借鉴外地有益的经验,了解科学实验的信息,这样保证了我县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正常、有序地展开。通过各种活动,既提升了科学课教师的教导理念,又从实践层面予以示范,这为我们开展科学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培养科学素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大多数老师都能认识到科学课不能象过去那样教了。科学课要让学生去经历一个观察、研究、认识的活动。只有参加一个活动才能获得一份有意义的经历。而“经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又太重要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央。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导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探究的核心就是强调“动手做”。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经历”。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十分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寻常的教学中,不少老师改革的步伐再加大。例如,一位教师在教《观察水》这一课时,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打破以往的“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然后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围绕主题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全面开展以学生为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比比看谁的发现多。在课堂上,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是:能装水的各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容器、泡沫、木块、尺子、沙子、各种颜色图案的塑料板等等,学生也预备了许多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学生在课上自学看书,讨论,实验,教师在学生中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讨论、研究、实验后知道了许多关于水的知识,归纳起来有: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学素养良莠不齐,区域不平衡

从我县小学科学教师队伍中反映出不少教师缺乏科学方面的知识,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理科背景,对于简朴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缺乏系统了解,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没有观察的积累,缺乏一般的常识。对于科学的性质,科学与其他学科、与魔术,甚至与科学幻想的差别知之甚少,这是不可能真正上好科学课的。

2、学生习惯于你讲我听,动脑动手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从我们的课堂中发现,不少学生缺乏科学探究方面的基本能力,如在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中,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不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不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朴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不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包括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的能力都欠缺,小组讨论、交流不敢大胆发言,对别人研究的结论不敢质疑等等,这些都是长期以来被动学习所致,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亟需加强。

3、科学课开展的条件有待改善。

我们普遍面临教学资源不足、各种设施、教学条件差的现象,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不少学校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实验基地,“工具箱”订不起,甚至连一台电脑也没有,更谈不上互联网的运用了。大部分乡镇学校没有社区图书馆,更不用说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了。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我们要实现课程改革的设想,需要老师们付出巨大的艰辛。

4、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新课程与应试教导的冲突,部分学校领导对科学课存在偏见,有些校长提出“以成绩论英雄”的口号,学校领导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成绩的要求,他们真正关心的仍旧是升学率。因而在配置专职教师上,在教学设施建造上,在经费投入上以总总借口让位于其他学科,把科学课看作是搭头课、是副科。

5、大班额不利于新课程的实施。

不少学校班额过大。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学生人数过多,不少学校一个班六、七十人,严峻影响了新课程目标的落实。

另外,在新课程改革组织实施中,我们教研部门还存在指导不力,下功夫不够,没有及时帮助老师们解决观念上的误区,工作中的困惑,以致老师们感到孤独无援,手足无措。

三、对今后科学课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科学素养

我们知道,科学学科学习的内容是大科学中的常见科学事物和现象,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科学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宇宙这3个方面。因此,小学科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内容的综合性课程。驾驭这样一门知识领域极其广阔的学科,要求老师必须通晓科学学科所涉及到的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它需要的是现代复合型的教师。需要对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以及决定这些概念、规律和原理的基本事实达到“精通”的程度。即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应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刻把握其内在含义且运用纯熟。科学教师还要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科技的最新观点和研究成果,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给学生以恰当的启发,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奋进的正确引导。同时,也要了解和把握科学探究方法,合理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能亲身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学生在活动中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因此,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上,希望老师们要树立“两种精神”,加强“四种意识”,培养“六种能力”,即树立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导智慧和创新精神。要加强开辟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和未来意识。要培养教学组织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师生交流能力,组织指导课外实践活动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导科学研究能力。

(二)、千方百计建造好科学实验基地。

为了顺利开展科学教学,使“动手做”能够真正落实,我们要多方争取政策,不仅使教学材料--教科书、工具箱、科学活动手册、光盘等一应俱全,还要建造适合科学课教学的实验室、科学园地以及科学教具设备。虽然这不是一件易事,但我们作为科学教师理应多作一些工作,一方面请示领导取得一定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一方面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想办法制作一些教具,也可发动学生收集一些器材,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我想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我们周围有不少老师已做出了榜样,在艰苦的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制作教具、学具。虽然预备的时间是多一些,但我们在困难时期不得不这样做。路培琦老师说过“要用瓶瓶罐罐做实验”,要通过我们的双手,建成一个象模象样的实验室。

(三)、探索大班教学与探究学习之间矛盾的出路所在

探究式教学一般适合小班进行,在大班进行探究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国外发达国家,一个班级通常只有20人左右,探究式教学很容易开展。而在我们国家,一方面提倡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而另一方面政府却又在压缩教导成本,减少教师编制和班级数,造成班级人数过多,一个老师很难控制数十人以上的探究学习,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有效的办法解决暂时的矛盾。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是大班探究学习的一个有效变通。在小组内建立小组长负责制,让小组内部人员有必要的分工和合作,把一个大班化成一个个小的班级学习体,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探究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心理分析论文范文 下一篇:外科护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