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0:23:26

地方茶文化论文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1.1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

2教学手段改革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

4结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沉淀,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国茶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公选课《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等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茶文化》教学改革的推行,丰富了课程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教学效果,笔者在《中国茶文化》后续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努力探索,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习茶文化知识,不仅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丰富专业知识,还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作贡献,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加上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阿坝州的羌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羌茶具有独特的品味和文化。人们充分利用当地大跨度海拔优势,把羌茶种植生产作为重要经济收入之一,因此,在与当地经济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高校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对羌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为学生从事茶艺相关工作,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自唐代以来,形成了以陆羽为首的茶文化研究队伍,并自觉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奉献。尤其是现当代的茶文化工作以陆羽精神为引领,研究《茶经》,考察茶事,创新发展茶叶,贡献十分显著。湖州市的茶文化工作者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以来的22年间,从事陆羽和《茶经》研究的队伍日益扩大,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各项研究成果累累,对于当地名茶的开发、创制、推广、普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白茶中的多种氨基酸含量特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很好的保健功能。安吉白茶之所以能够名扬全国并走向世界,还因为2003年11月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安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大观茶论》与安吉白茶研讨会”。《大观茶论》是继陆羽《茶经》之后,由宋代皇帝赵佶撰写的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就白茶文化之源、白茶文化底蕴、白茶文化之路宣读了观点鲜明又很有见地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并通过研讨,明确了:(1)安吉白茶就是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指出的白茶;(2)当代各地生产的白茶,是直接或间接地由安吉引种去的,说“安吉白茶”是“白茶之祖”当之无愧;(3)安吉白茶品质优异,为其他绿茶无与伦比,说安吉白茶为“绿茶之王”是有根据的;(4)常饮白茶,更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其作用之大,为常茶所不能及。也由于当年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进一步发展白茶生产,怎样挖掘白茶文化内涵,如何开发白茶生产等方面提出的许多建设性和指导性的意见,以及关于成立安吉白茶研究中心的提议等,为此后进一步弘扬白茶文化,发展白茶生产,促进白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茶文化研究的理论成果促进茶经济的发展。10年来,湖州市白茶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全市已有白茶基地茶园15.8万亩,为茶农增收超过14亿元,白茶产业已成为湖州市丘陵山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再如“茶中三绝”另两绝的顾渚紫笋、莫干黄芽,也是在长兴县和德清县茶文化研究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质量不断攀升,影响日益扩大,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宋昌美作为浙江省安吉县女子茶叶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社长,是安吉县首位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也是十代表中唯一的农民茶业合作社社长。2013年11月6日,她告诉人民日报记者:2003年4月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安吉调研时到过她的茶园,称赞道:“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如今的安吉有着108万亩竹林、10万亩白茶,不仅生态醉人,还富了农民的钱袋子,而安吉白茶正在全国风行。目前安吉白茶产量已达1270吨,产值达到13.7亿元,全县农民单从白茶里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就达3914.28元,她们的女子茶叶合作社2012年的销售收入也达到了7000多万元。湖州的名茶中,安吉白茶荣获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顾渚紫笋等2只名茶荣获部级名茶称号,安吉白片等3只名茶荣获部级名牌农产品称号,莫干黄芽等3只名茶荣获省级名茶证书,温山御、三癸雨芽等15种名优茶在省级各类名优茶评比中获奖,另外还有26种湖州地方名优茶在市级评比中获奖。如今湖州市名优茶产量达2357吨,名优茶产值超16亿元,名优茶产量仅占总产量的20%,名优茶产值却占到茶叶总产值的90%。因而名优茶已成为湖州市茶业的拳头产品,使闻名遐迩的湖州名茶更加芳香,《茶经》故里的茶业更加昌盛,使湖州人民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朝着实现富裕美的目标跨进了一大步。

二、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茶历史遗迹重建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良好环境美

陆羽与湖州长兴的顾渚山曾有密切的关系。正是陆羽的推荐,唐朝皇室才确定湖州剌史负责向皇家进献顾渚山产紫笋贡茶和金沙泉水。因此,位于湖州市长兴县的大唐贡茶院,在茶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唐贡茶院在吉祥寺内,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诸多湖州刺史在顾渚山监制贡茶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也扩大了湖州的影响。随着唐代紫笋贡茶的兴起,历代在顾渚山区修建了许多楼、堂、轩、阁、亭。根据记载,在顾渚山东南虎头岩建的吉祥寺,是从武康吉祥寺移额于此。寺东廊设贡茶院,院旁有清晖轩,寺前错落有致布有息射亭、枕流亭、忘归亭和金沙亭。金沙泉侧有木瓜堂,植木瓜于庭,引泉入焙。顾渚山顶有仰高亭,大官山上有披云亭。明月峡有清风楼,斫射有茗理楼,啄木岭有境会亭。水口建有磨茶所、涵晖阁等。自唐大历五年(770)至大中五年(851),历时81年,共有40位湖州刺史亲临顾渚山监制贡茶。当时顾渚山一带烘焙加工场所有100多处,采茶工人3万余人,制茶工匠超千人,每逢春季,顾渚山立旗张幕,太湖里画舫遍布,盛况空前。此后一千多年间,中国的贡茶一直延续、发展,在茶文化和经济史上影响深远。20世纪末迄今的10多年间,经过调查、动议、论证、重建,如今的大唐贡茶院包括吉祥寺,已经成为名扬四海的湖州市、长兴县的标志性形象建筑和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三、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名胜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

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有许多陆羽生活和茶事活动的遗迹和传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时任市政协主席的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第一任会长董淑铎就带领学者对妙西杼山、栖贤寺等地的茶文化历史遗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并主动、积极地向市、县领导提出报告,促成在妙峰山择地重建陆羽墓、皎然塔等,使之成为湖州新的文化景点,并促成有关部门开辟茶文化旅游线路,增添湖州旅游休闲文化内容,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助推和谐社会构建。湖州市茶文化研究者持续不断地考察、研究唐代杼山文献及其历史地位,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同时,也根据实际和旅游发展的需要,把妙西妙峰山、栖贤寺等一带开发、建设成为适合当代人旅游休闲的茶文化景区。他们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茶博览》、《茶周刊》等报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调研考察报告以及有关文章。多年来,国内外和省市的许多重要茶文化活动都在妙峰山茶文化旅游景区举行,国内外的许多茶文化代表团和旅游观光团体多次在妙峰山陆羽墓、皎然塔前缅怀、瞻仰、祭拜,细读陆羽墓和三癸亭的《茶经》,畅谈唐代陆羽、颜真卿、张志和等人对湖州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这些茶文化论文、报告和文章及茶文化活动引起了湖州市、吴兴区和旅游部门领导对建设妙峰山茶文化景区及其他旅游景区的高度重视。湖州市委、市政府和吴兴区主要领导都在每年的两个大会、经济工作会议和旅游工作会议上,多次提出并要求采取措施,加大投资,加速发展妙峰山—西塞山茶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例如2012年初,为了进一步弘扬湖州茶文化,壮大茶产业,扩大湖州《茶经》故里的影响,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和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一起认真研究撰写并由文史委报送提出的《关于举办陆羽茶文化节活动,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建议》第332号提案,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被列为专题提案之后,市旅游局作为主办单位,高度重视提案办理工作,专门成立工作班子,认真进行研究部署,结合湖州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征求听取提案单位意见和建议。市政协提案委也多次召开主办单位(市旅游局)、会办单位(市建设局、市文广新局、吴兴区政府)负责人会议,认真分析、反复商讨提案中反映的情况和建议,最后形成了初步的办理方案。2012年12月13日,湖州市政协在市旅游局召开了第332号专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会,市政府分管市长出席。会议决定湖州市将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内涵,着力推动妙峰山陆羽茶文化景区开发,努力将陆羽茶文化景区打造成融茶文化观光、度假、养生、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省级湖州妙西茶文化度假区。进一步整合茶产业商品,培育“茶中三绝”等特色优势品牌。争取经过5至10年努力,在湖州陆羽茶文化度假区建设和茶文化旅游培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举办大型的茶文化与旅游节庆相结合的活动。同时,在2013年举办好公祭茶圣陆羽活动,更好地弘扬湖州茶文化、发展壮大茶产业、塑造茶文化圣地形象。再如2013年4月8日,举行了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支持,湖州市旅游局、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主办,湖州“天下湖品”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承办的“《茶经》故里‘茶中三绝’”商品信息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发展促进部、湖州市政协、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及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市级大型企业和重点社区负责人和茶企业代表参加,充分肯定并大力支持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和旅游局联手推出《茶经》故里“茶中三绝”商品,一致认为“茶中三绝”新品的开发问世,对于弘扬湖州茶文化,唱响《茶经》故里,实施茶品牌战略,振兴茶产业,造福种茶人、饮茶人,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谐,是中国茶文化的灵魂。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伟大民族。中国人的性格如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助相依,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由陆羽和《茶经》开创、形成的中国茶文化,深深地刻下了中华民族的这一性格烙印。和谐,已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不朽灵魂。而旅游既是经济活动,也是文化活动,更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休闲活动。诗曰:“休闲观光好,旅游人生乐,和谐社会善,美丽中国美。”以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工作正以大力助推旅游经济的拓展,促进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陆羽和《茶经》研究助推陆羽精神弘扬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

陆羽作为《茶经》的著作人,与其他有成就的中国历代文人一样,竭尽平生精力,对中国儒家学说悉心钻研,精心造诣,但又不为儒家学说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融于茶叶这种物质并提升到精神文化境界,从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茶文化,深刻地影响、广泛地泽惠世代茶人和社会各界民众。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迄今20多年来,湖州市在研究陆羽及《茶经》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是陆羽《茶经》中的属于自然科学的茶叶品种、种植、制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茶叶生产、制造和经贸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陆羽生平事迹和陆羽思想、精神、人格、品德等研究和《茶经》中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对推动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州市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是1990年成立的。22年来,研究会团结广大会员,坚持以研究陆羽和《茶经》、弘扬茶文化、造福湖州人民为宗旨,从1993年至2013年上半年,在湖州举行纪念陆羽和《茶经》问世和有关茶文化的重大活动就有:

(1)陆羽诞生1260周年活动。1993年11月在湖州举行。有纪念大会、茶道茶艺表演、名人茶器具茶书画展览、经贸洽谈、参观顾渚山茶区等。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地区及内地9个省市代表250余人参加。

(2)《茶经》问世1220周年纪念活动。2000年4月8日至25日在湖州举行。有纪念大会、公祭陆羽、茶道茶艺交流及文艺表演,先后有三万人参加。同时重新整理、校注、刊印陆羽《茶经》2000册,供传播、学习、研究之用。

(3)陆羽诞生1270周年纪念活动。2003年4月8日在湖州举行。内容包括纪念大会、陆羽名茶评比、青塘别业(重建)落成典礼、陆羽像揭幕仪式等。法国、日本及国内7个省市200多人参加。

(4)2005年陆羽故居青塘茶会。2005年4月在湖州市体育馆,由湖州市政府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及有关部门组织和承办,浙江省、湖州市党政领导、各地专家等共500余人参加。

(5)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组织编著《湖州茶文化丛书》一套5本。2008年4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收入了陆羽《茶经》和历代研究《茶经》的论文多篇。

(6)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长兴)首届陆羽茶文化节。2008年5月28日至30日在湖州长兴举行。有1000多名中外来宾参加了活动的开幕式、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15周年纪念大会、顾渚山大唐贡茶院重建落成典礼、国际茶人到湖州妙西妙峰山陆羽墓祭拜茶圣陆羽和第十届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等。

(7)陆羽《茶经》问世1230周年纪念活动。2010年5月22日举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和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嘉宾,全国各省市茶文化团体、茶产业协会的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出席了纪念大会,7位专家、学者宣读了他们研究陆羽《茶经》的新论文。

(8)“鸿渐茗韵”———湖州陆羽茶文化书画作品展在湖州书画研究院开展。2011年11月在湖州长岛公园举办。这是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1年来举办的首次茶文化书画作品展,共展出以茶为主题的书画作品100多件。此次书画展增强了茶文化组织的活力,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湖州“《茶经》故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对推动地方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9)《陆羽茶文化研究》连续出版24期。这本刊物以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要内容,至2012年底连续22年发表了有关研究陆羽生平、事迹、精神和思想及《茶经》内容、版本、影响、贡献等方面的考证、论文、资料、争鸣论文和文章320多篇,在本地经济文化建设中发生明显作用,并在全国乃至海外产生重大影响。

(10)湖州市禅茶大会连续举办五届。自2009年春于吴兴区妙西栖贤寺举行第一届禅茶大会至2013年在德清县高峰寺举行第五届禅茶大会,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五届。每次禅茶大会都有明确积极的主题,先后是“和谐禅茶,和合人生”、“禅茶千秋,寿圣吉祥”、“天目茶源,灵峰禅韵”、“文化禅茶,利人济世”、“禅茶原妙,佛画高峰”。

(11)湖州市“全民饮茶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届。由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提出,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人大、政协的高度重视,自2010年起联合农业局等部门一起每年举办一次“全民饮茶日”活动,至2013年春已经连续4年举办了四届,有助于净化人们思想,美化公众灵魂。

(12)湖州市所属的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吴兴、南浔两个区先后建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促进)会。这些县区的茶文化研究(促进)会都把陆羽和《茶经》研究作为主要工作,以推动和促进茶经济和茶文化发展。以上这些以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湖州市县区的茶产业、茶馆业、茶旅游和茶文化的发展,为弘扬陆羽精神、扩大《茶经》及湖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美誉度,为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强化社会公众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文明新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五、结论

以陆羽和《茶经》研究为主要内容的茶文化研究,完全可以助推名茶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富裕美;可以助推茶历史遗迹重建和农家乐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良好环境美;可以助推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生活美;可以助推陆羽精神弘扬和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精神富有心灵美,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茶文化研究者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努力响应党的十关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号召,以纪念茶圣陆羽诞辰1280周年为契机,必定能够创新思维,进一步弘扬陆羽精神,精研、继承、创新陆羽《茶经》,从而接轨国际社会,推动经济文化发展,让茶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美丽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来自于《农业考古》杂志。《农业考古》杂志简介详见.)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一虽然我们在时间上界定了30年来的陆羽《茶经》研究,但并不忽视在这之前的学者所做的研究。目前可查的最早公开发表的陆羽《茶经》研究论文是庄晚芳先生《关于陆羽及其茶经的一二事》(载《茶叶通讯》1963年第1期),该文对陆羽生平的片断史料,以及陆羽撰写《茶经》的动机作了简要辨析。真正学术意义上对《茶经》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的,开始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即1978年至今的30余年。这一时期的研究逐渐走出了传统茶学、茶业的界限,而在更为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视野当中对陆羽及其《茶经》进行考察和研究。众所周知,学术研究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或时期)的影响或驱动,陆羽《茶经》的研究历程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概括地说,新时期以来的陆羽《茶经》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78至1989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复苏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茶叶工业的需要,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和回归,作为茶学、茶史和茶文化的经典著作,陆羽的《茶经》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传播茶叶知识、进入茶学以及传统中国茶文化领域的门径,此时在中国内地逐渐复苏并引起了关注。这一阶段出版了一些科普性或介绍性的图书和文章;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论著,包括公开出版的《茶经》研究著作10部,陆羽研究专著6部,发表《茶经》与陆羽研究论文39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茶经》的文献价值、陆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研究,或对《茶经》的版本、成书进行考察,或加以译解注释,或对陆羽的生平进行史料方面的搜辑、整理与考辨等。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张芳赐的《茶经浅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傅树勤和欧阳勋的《陆羽茶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陆羽研究会编的《茶经论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都是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著述。傅树勤的《茶神陆羽》是早期出版的一部关于陆羽的传记。欧阳勋的《陆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寇丹的《探索陆羽》均为作者多年研究陆羽的集成之作。在香港,由内地学者陈彬藩撰写的《茶经新篇》可谓“海外最畅销的书籍”,此书一版再版,如今已发行第五版,书中收录陆羽《茶经》研究论文一篇,并附录《茶经》原文,加上注释和语体译文,此外还补充了有关现代茶文化交流的论文若干篇,是谓之“新篇”。在台湾,张宏庸编的《陆羽全集》、《陆羽茶经译丛》、《陆羽研究资料汇编》、《陆羽图录》、《陆羽书录》于1985年出版,这一系列著作汇辑了陆羽的生平史料、《茶经》的多个外国译本、以及相关研究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这一时期的权威著作是吴觉农主编的《茶经述评》,其富有新意的“且译且评且述”的写作方式至今仍被许多学者所沿用。该书初版于1987年5月,并于2005年3月再版,是茶学界公认的典范之作。这一阶段陆羽《茶经》的研究者主要是茶学和茶业界的学者,这些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陆羽《茶经》研究的基础,对此后的研究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1990至2002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阶段

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新时期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转型期。一方面,中国茶文化的民间团体活动在此时活跃了起来,另一方面,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也陆续建立起来,全国各地种种国际性、全国性或专题性的茶文化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纷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开展。在这股茶文化研究的热闹场景中,与其说陆羽的《茶经》研究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勿宁说是进入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端口,一个绝佳的、当仁不让的范本。因为研究陆羽不可能不涉及到唐代佛寺、唐代茶经济、文人心态、酬唱交游等文化范畴的内容,研究《茶经》也不可能不研究中唐以前的茶史。在某种程度上,陆羽《茶经》研究应该说是茶文化研究与发展的先导。1986年,湖北天门举行了首届陆羽研究学术讨论会,1990年,浙江湖州举办了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两次会议都为陆羽《茶经》的中外学术交流与研讨提供了平台,但两次会议主题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从“茶学”(或“陆学”)向“茶文化研究”的转向。面对20世纪90年代新的契机和背景,陆羽《茶经》研究的调整和转向似乎是自然而且必须进行的。事实上,这一阶段出现的论著的确从一般性的普及、介绍性写作进入到较深层次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比如日本学者千宗室的博士学位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1992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专著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着力考察了《茶经》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和意义,是中日茶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与前十年相比,这一阶段的研究状况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探索与固守同在、冷寂与热闹并存。据笔者初步统计,出版的研究著作的数量减少了,只有5本;但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则显著地增加了,共计113篇。这其中当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大背景方面的原因,但有两个直接因素值得关注:一是进入深一层次的和更加广阔的茶文化研究领域是这一阶段的大势所趋,在论著的选题上,表现为“面”的铺开甚于“点”的钻探,不少学者撰写和发表了许多有独到见解的茶文化论文与著作,一批颇有价值的资料性著作与工具书也在这一阶段先后编撰问世。这些论著发表和出版的背后,是学者们所付出的大量时间与精力。陆羽及其《茶经》虽然是茶文化研究必然会涉及的部分,但并不是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研究视野的拓宽使其成为研究茶艺、茶道、茶文化的载体或重要文献之一,因此研究专著的数量有所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这一阶段茶文化杂志与学术期刊对茶文化研究所起到的推助作用。茶文化的杂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所增加,但刊发论文数量仍然十分有限。直到199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推出《中国茶文化专号》,此后每年出版两期,成为国内唯一公开出版的茶文化研究刊物。据笔者有限的统计与分析,在1991至2002年公开发表的90余篇陆羽《茶经》研究论文当中,有60篇发表在《农业考古》,约占该阶段总数的65%,超过了半数。虽然这65%当中有相当数量只是平庸之作,但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佳作大多都刊载在《农业考古》上,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陆羽《茶经》的研究论文能够成倍增长,与这份杂志所提供的平台是分不开的。这一阶段学界对陆羽《茶经》的研究除了继续对陆羽生平及行迹、陆羽的茶学等进行考察之外,尝试着将其与茶道、茶具、唐代经济文化等结合起来,对《茶经》的文化内涵以及陆羽的思想、形象、生平轶事也进行了初步研究。虽然有精微见解的作品罕见,但学界拓宽研究视野、转向茶文化研究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2003至2011年是陆羽《茶经》研究的提升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茶文化的当代认同与学术研究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渐入小康的中国人在喝茶品茗之中,更注重审美的体验,作为茶文化重要载体的都市茶艺馆,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形象。相关学术活动仍在继续,如2010年,湖北天门成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陆羽茶经研究中心”。从学术成果的统计数据来看,这一阶段共116篇,研究著作12部,科普类图书及文献31部。此外,还有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各一篇。(1)下表按年度列出2003-2011年间公开发表及出版的论文、研究著作、科普类图书及文献的目录,限于篇幅,论文一栏在此只标明当年发表的篇数。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年可作为这一阶段研究整体水平提高的标志性年份,这一年21篇,出版专著3本,其他图书4本。这一年关于陆羽的生平史料的辑佚、年谱等文献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同样在这一年,陆羽《茶经》的学术研究和专业性的通俗读物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2006至2011年,《茶经》的通俗读物在图书市场更是有增无减,各种影印、精装、图解、茶话性质的《茶经》编译图书不断地推陈出新,可谓琳琅满目,作为传统的经典文献,近几年《茶经》有向常销书甚至是畅销书迈进的势头。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在当时“国学热”的背景下,茶文化、茶知识的学术普及及市场需求情况。这一时期的著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在《茶经》的解读与译注方面有所精进,除了文字注解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图解类的图书。除了纸质出版物外,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电子版的《茶经集注》。第二个特点是将《茶经》与唐代以后的茶书,如《续茶经》、《意林》、《陶说》等合并呈现。第三个特点是深层次的研究探索著述少,普及性的编纂图书文字多。此阶段在《茶经》的校注上达到较高学术水准的学术著作有两本: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

二通过对新时期以来陆羽《茶经》研究历程的回顾,从整体上我们能看到一个比较清晰的行进履迹,即从最初的发现与关注,到注释与考证、版本与成书,以及陆羽生平史迹为主的文献学研究,到古茶叶、茶学研究,再到作者心理、时代背景、写作思想、文化意义及当代启示等等的综合性考察,研究者的视角在逐步扩大,研究重心也有所转移。纵观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大致可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归纳:

(一)《茶经》的校注和考释

从文献学角度对《茶经》进行研究是治学的基础,是认识《茶经》文献价值的辅佐,也是进行其他深入研究的起始。《茶经》虽然篇幅不长,但毕竟在寰宇中流传了1200多年,它不仅文字精短简明,而且很多语词“奥质奇离”,还有不少异体字、简笔字、通假字,想读懂它并不容易。关于最早的现代《茶经》译注本,一般认为是台湾学者林荆南,于1976年据张宗祥刊本将《茶经》今注今译。近期,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黎际明(1880-1956)是最早的《茶经》译注者。(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校订、注释、语体文翻译的工作。在众多的校译之作中,吴觉农先生编撰的《茶经述评》广征博引、校注严谨,并将《茶经》放在传统茶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释,获得了学界的高度赞誉,陆定一称其为“二十世纪的新茶经”。经过第二版修订,该书以十章为纲目,依次按照正文、校记、注释和译文的顺序逐章书写,并自绘相应图片,最后附录四则。这本书具有区别于其他校注之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意识,但是限于体例,《茶经述评》最突出的还是其中“述评”的部分,校记和注释两部分不得不删繁就简,这也给更为细密的校注与释译工作留下了空间。到了21世纪以后,有两本《茶经》校注的力作陆续出版,给学界提供了新的解读和有益的参照。一本是程启坤、杨招棣、姚国坤合著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出版,全书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在收集研究陆羽《茶经》多种版本的基础上,对《茶经》进行了逐段逐句的解读,特别对原文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和难读的字进行了注解和注音,同时还插入了大量的彩色图片,点校采用繁体字,并附有校注说明,目的是为国内外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本文字规范的《茶经》白话文本;另一本是沈冬梅的《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全书以现行所有《茶经》版本的祖本———国图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为底本,选用26种国内外藏本为校本,并参阅大量相关文献,同样采用繁体字对《茶经》作了认真的考释,书后附录陆羽传记资料和历代《茶经》序跋赞论。总的印象是该书的校勘做得十分严谨,并提出了许多前人所未发的独到见解,是一部相当出众的学术著作。除了上述公开出版物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一些茶学机构内部印行了对《茶经》进行校注的作品,也为不少学人所参考和使用。(3)此外,前面提到的电子版《茶经集注》在网络上也有很高的人气和点击量。这些为促进更多的人阅读理解《茶经》是有积极作用的。由于《茶经》在南宋之前并无刊本,在相当长的时间靠钞本流传,此后虽在官修、私修目录中均有著录,但即使是最早的百川学海本也有讹误,很显然,校订工作对《茶经》原文的释义和引用的正确性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细致的校注、点读是为后人解惑增益的基础。曾有学者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陆羽《茶经》进行了校订,这些校订有不少是正确的,有些则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4)这也说明要圆满地解释原文,必需有深厚的文字学、音韵学方面的根底,同时还需要对茶知识的不断理解与深化,可见校勘的工作殊为不易。老一辈学人张芳赐先生早已指出,《茶经》前八章都有“原注”(指现存《茶经》版本中的文间注),特别是第八章的原注最多。这些原注,有的当非陆羽自注,有的难以辨明何人何时所注。对这些原注的辨析其实很重要,虽然囿于资料的限制,很难对所有的引文及原注进行辨析,但还是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讨论与探究,并提出了不少独立的见解。邓乃朋对于《茶经•七之事》中记载的一则史料,即晏婴食“茗菜”一事表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一史事是后人羼入的,并非陆羽原文;(5)而游修龄则认为“茗菜”应是“苔菜”之误;(6)于良子对于《茶经•一之源》中“其字旧注”中的舛误作了文字上的辨析;(7)王家葵对《茶经》所引述的“苦茶”条目进行了考证,(8)王钟音对《茶经•三之造》中两段文字中若干形容词的涵意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性。(9)这些文章为我们客观地理解《茶经》原文中的字词及部分史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茶经》的成书和版本研究。

《茶经》不仅文字古奥难懂,而且版本复杂,经历了多人多次传抄、校订、翻刻、印行,千百年来《茶经》的版本甚多,在传统四部分类当中又归类不明。厘清《茶经》的版本源流,能为学术界更好地使用《茶经》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为数众多的版本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解决《茶经》自身的文字内容问题,同时也可以梳理出相关的茶文化发展史。对于《茶经》问世的时间,学界一般认为在公元756-780年之间,但具体成书于哪一年,仍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争论主要聚焦三个问题:一是《陆文学自传》是陆羽自撰还是经他人篡改的伪作;二是陆羽著《茶经》是一次完成还是作过修改,有没有所谓的“初稿”和“修改稿”;三是短时期内陆羽获取《茶经》写作的资料来源问题。1958年,万国鼎在《茶书总目提要》中确定为乾元元年(758年)左右;傅树勤对美国和日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做出的回应是:《茶经》初稿成于760年底或761年初,其后有两次大的修订,一次在764年,一次在774年;(10)杨浩认为《茶经》撰写于760年,成书于761年;钱时霖认为《茶经》的成书时间最迟是761年,不同意775年再度修改的看法;(11)沈冬梅在其著作《茶经校注》中分析了有关成书时间的三种看法,认为《茶经》经历了初稿和修改稿的过程,对于《韵海镜源》三条茶资料未入《茶经•七之事》的原因,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以上各种观点,还有不少学者撰文论述《茶经》成书时间,甚至引发了陆羽在何地撰写《茶经》的争论,表明了这一问题研究的分歧依然存在。从宋代至民国,历来相传的《茶经》大约有六十余种版本,迄今可见的五十余种版本,都是南宋以后流传的《茶经》版本,这其中还有不少在海外流传: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有卡本特儿《茶经》本;另有威廉•马克斯《茶叶全书》本;英国有大百科全书本;韩国有茶文化本、崔孔述韩国茶道本、韩国茶文化研究资料本、徐庭柱茶经刊本、金云学韩国茶文化本、李圭正茶经刊本、金明培茶经刊本、韩国茶书本;日本的《茶经》藏本更多,达到20多种,早在元禄5年(1692年)的《广益书籍目录》就有《陆羽茶经》两册,这恐怕是日本刊行《茶经》的最早版本。学界对可见的各种版本的《茶经》进行了爬梳、研究和一定的对比。有的学者曾将它们分为“四库全书本”和“桑繧庐藏本”两个大类;(12)后又在这两大系统之外加上一类曰“名家校勘本”;(13)有的学者将它们分为刊本、丛书本、附刊本和译注本;有的学者分为有注本、无注本、三是增本、删节本(14)。马晓乐、祝恩元对历代《茶经》及海内外版本的流变情况进行了考察;(15)此外,基于百川学海本的文献价值,沈冬梅撰文专门介绍了该本的概貌,并指出了国图宋刻百川本《茶经》与日本宫内厅书陵部百川本、民国陶氏景刊百川本的异同。(16)

(三)《茶经》本体研究

《茶经》本体研究,指的是在茶学和茶史的学科意义上对《茶经》进行的研究,它既要有令人信服的资料依据,又要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应当引起重视。作为一部茶书,《茶经》总结了中唐以前关于茶的知识,论述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饮、茶之事、茶之出、茶之名、茶之图等许多方面。按照现代科学划分,一部《茶经》几乎囊括了茶学和茶叶生产的各个方面。30年来,《茶经》本体研究不能说涵盖了陆羽茶学的所有面向,但是对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究和研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茶的产地起源、茶的形态特征、茶的采制用具和烹饮器具、茶的术语、茶的地名等与现代茶学相关问题的阐释、考辨与解析上。茶的起源是研究茶史无法避开的问题,《茶经》开篇的“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不仅是关于野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和地点的最早记载,而且为我们寻找茶树的原产地框定了范围。在国内外各种茶树起源的假说中,以中国起源说最为有力,而在中国起源说中,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倾向于认为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是茶树的原生地。不过,在讨论茶树原产地问题时,经常出现把茶树的原产地与饮茶文化的起源混淆起来的现象,如有学者就认为最早出现人工栽培茶的地区,和最早培植出茶文化的地区都是四川,(17)这就没有把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区分。还有学者发现《茶经》记述有与现实地理情况不尽相符之处,经过实地调研后认为,“巴山峡川”应不仅是指长江三峡一带,而应包括川渝南部、黔西北部。(18)我们认为,基于田野调查资料对《茶经》原文的存疑和新证,是应该加以提倡的。“一之源”从字义看是茶的起源,其实并不完全如此。陈椽先生认为这节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二:一是茶叶品质与土壤和鲜叶性状的关系;二是饮茶与卫生的关系。(19)邓乃朋、戈佩贞在两篇重名文章中,联系现代茶叶生产的实际,对“一之源”进行了逐句的解析,说明《茶经》中的许多表述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20)丁俊之认为,陆羽对茶叶效用的评价虽有局限性,但提示了茶不仅可以健身体而且健心灵,“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一句对当今茶叶市场上出现的质级不符,农药超标等问题仍有启示作用。(21)林盛有调查了顾渚紫笋茶的生态环境、茶树品种与茶质特点,论述了其与“一之源”中有关“上”的一段文字的相关性。(22)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视角,即以满足现代茶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实现对历史文献的有效利用。除了“一之源”外,不少学者还撰文对《茶经•四之器》进行了考察。如沈冬梅的《风炉考》、罗庆江对“风炉”和“漉水囊”的考辨;(23)殷玉娴、王峰还对“漉水囊”的佛教属性进行了一番讨论。(24)此外,一些学术争鸣颇值得关注。这里不妨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关于“四之器”中一段文字的理解,《茶经》原文是:“眊,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瓷不如越三也。”“邢不如越”的瓷评由此滥觞,影响着后代文人雅士对瓷的评品。李纪贤先生对这种所谓褒越贬邢之说提出反驳。作者以邢、越二窑系的历史遗留物和考古证明为依据,从烧造工艺到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进行比较,甚而利用现代科学的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和物理鉴定来比较质量上的异同,以说明陆羽论断的偏颇和错误。(25)李砚祖先生则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陆羽“邢不如越”所指界的实质内涵不是邢、越二窑瓷器在实际质量上、烧造上、造型上乃至装饰上有多大差异;而是包括陆羽在内的整个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人文心理、审美意识和特定的工艺审美观。正是这种审美观所导向的内在文化心理,才是我们理解陆羽这一定论的钥匙。(26)另一个例子是对茶器的辨析,从《茶经》上下文和《封氏闻见记》等平行文献中可知,“四之器”中应列录陆羽煎茶二十四器,然今本《茶经》列有二十五器,到底误入了哪一“器”,学者似有不同的看法。丁以寿认为“繶”为采茶用具,而非茶器;(27)沈冬梅认为,文中有“以则置合中”,或许是陆羽将“罗合”与“则”计为一器;(28)而欧阳勋在一篇论文中认为“交床”应为附属器。(29)究竟哪些是言之凿凿的论据,哪些只是猜度,还有待学者明鉴。这两个例子带给我们某种提示,即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茶经》的实质内涵,还需要进入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文化研究领域。

(四)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

《茶经》的出现不是偶然,它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作为一部承前启后的茶学巨著,它受到中国文化的形塑,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如果以“古为今用”的标准去衡量,《茶经》中的很多茶科技方面的内容由于时过境迁,只能作为历史经验;但如果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茶经》中所体现的茶道精神、文人心态、民族意趣、饮茶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却能跨越时空,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30年来,学界对《茶经》文化内涵的研究探讨主要涉及茶道精神、茶艺观、美学思想、宗教关系、以及唐代茶文化的社会思想根源等几个方面。如傅铁虹对《茶经》中的道家美学思想展开的论述,并初步讨论了道家美学思想对后世品水文学、对茶诗、对茶艺术创作、对现代饮茶情趣的影响;(30)寇丹关于《茶经》的诞生基础和文化内涵的论述,(31)钱大宇对《茶经》的人文精神所作的阐发,(32)徐荣铨对陆羽《茶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唐代茶文化的思想源泉的论述,(33)林瑞萱对陆羽茶道美学的讨论,(34)朱海燕等对《茶经》体现出来的“生态美”农业观、陆羽茶审美观的成因及其现实意义所作的阐释(35)等等。这些论文的最大特点是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新的角度,其中不乏出色的论述,然而,继续深入展开的研究却罕见。对《茶经》的文化内涵讨论最多、争议最大、也是最核心的要目大概当属学界对“精行俭德”的解释了,对于该词在行文中如何断句、如何释义、浓缩了怎样的茶道精神等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至今仍众说纷纭。据学者统计,仅该词在原文中如何断句,目前就有至少6种不同意见。(36“)精行俭德”这一主旨所反映的茶道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它代表的是一种儒家理想人格和儒家茶文化的理想,有的认为它受道教茶文化的影响更多,还有学者认为它主要是源于佛禅文化的影响。的确,陆羽作为一个早年与佛家分道扬镳、后又与这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儒、道、隐各家均有涉猎的颇为传奇之人,他将自己置身于不同的思想与文化系统,并游走其间,这背后应当是相当复杂的文化交织与碰撞。因此,仅仅从字面意义来考察“精行俭德”语出何方,恐怕过于肤浅,在儒、释、道、隐等文化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应是认清这一主旨内涵的方向。陆羽所生活的唐代,儒、释、道、隐都有其自身固有的发展,但它们总是互相影响着,其方式时而十分微妙,时而又显而易见,这种微妙的交叉是研究“精行俭德”丰富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期待学界在这方面有新的观念和更有力度的阐释。

(五)对陆羽进行了多面向的研究

作为《茶经》的作者、茶学的开创者,陆羽被后世奉为茶神、茶仙、茶圣,享有崇高的地位。陆羽和《茶经》在学者们看来,已形成一种互为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陆羽不可能不关注《茶经》,研究《茶经》也脱不开陆羽,两者成为统一体。因此,前述的《茶经》研究四个方面的论著几乎都涉及到陆羽的茶学。但这里的区别在于,既然是对陆羽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那么除了关注作为“茶人”的陆羽,也关注作为“文人”的陆羽。据笔者统计,从1980到2011年,公开发表的以“陆羽”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有150余篇。这些论文基本可归结为六个方面:一是陆羽的生平身世,包括对他的名号、卒年、行踪遗迹、交游、著作存佚的考述;二是陆羽的形象,包括他丑陋的常人形象以及在民间信仰中光彩的“茶神”形象;三是陆羽的思想品格;四是陆羽的茶学观念;五是陆羽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他的诗歌创作、书法理论、方志编纂;六是陆羽研究的评论文章。可以看出,这些研究内容是多面向的,甚至是驳杂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每个面向研究的学术水准并不均衡,而是有短有长,有高有低。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研究成果最多的,当属陆羽的生平研究与考证。关于陆羽生平最权威的考证是储仲君、陈耀东二先生作的《唐才子传•陆羽传》笺证,(37)但限于体例,他们对陆羽生平的重要问题未能作出翔实的考订,其中就包括陆羽的卒年问题。陆羽生平公元733年,学界对此没有意见,但对其卒年却有不同的说法。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更广泛深入的史料发掘基础上,对陆羽卒年的认识基本明朗并趋于一致:陆羽卒于贞元十九年,即公元803年。对这一问题的争鸣及讨论,可参考殷玉娴的《陆羽卒年考述》(38)和竺济法的《陆羽卒年再认识》(39)。由于《新唐书》和《全唐文》所载陆羽传记简略,使人们对他的生平总有扑朔迷离之感,不少学者挖掘和增补了不少有关陆羽生平的史料。史念书对《全唐诗》中与陆羽相关的诗句及其中晚年的行止做了考述。(40)关于陆羽的生平著述,除了载于茶叶典籍之外,广泛散布在其他相关史料中。万国鼎曾据《梁繷漫志》作过考证,但增补不多。此后,欧阳勋、周靖民、朱自振等多位学者从诗集、方志中辑出有关陆羽的史料,(41)尹占华从唐宋诗集、文集、碑记中将陆羽的著作与佚文作了辑考,(42)周志刚撰述的《陆羽年谱》和《陆羽著述辑考》等等,这些学者在史料文献上作的发掘,为陆羽研究的深入、为更接近历史上那个真实的陆羽,提供了新的资料,铺设了新的地基。

三我们已经详尽地评述了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学术成就,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旨趣。回顾以往的学术得失,是为了理性而客观地加以省察与思考,从中得到些许对今后的研究者有益的提示,以促进学界在这一课题研究上有所提升,有所突破。总的概括,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呈现出一些特征:

一,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来看,主要来自茶学、农学、史学、文献学、食品学等传统学科,大多数学者同时也是茶界人士。这就决定了陆羽《茶经》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来自茶学、文献学和史学等几大领域。

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学界正经历从传统茶学、文献学、史学的观念方法到文学、美学、文化学的观念方法的转变,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尤为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的突飞猛进、时空的流转变换使得《茶经》在物质与技术层面的现代价值日渐式微,然而在精神与文化层面所焕发出的价值却愈显珍贵。

三,从研究模式来看,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研究多,观照问题与反思问题的研究少;理论性弱,功利性较强。这里也涉及到学界所乐谈的“问题意识”,体现在陆羽《茶经》的研究中,建立起学术前提和学术理念的论著寥若星辰,而基于学术意义上的真诚对话也不多见,因此难以碰擦出“火花”。

除了这几个特征以外,陆羽《茶经》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如同大多数对历史经典的研究一样,虽然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对它们做一种“大问题,小切口”式的考察,但个案或专题研究难免存在支离破碎的问题,换句话说,微观研究、细部研究多,中观(或宏观)研究、系统(或理论)研究少。陆羽《茶经》研究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这里暂且以学界对陆羽行迹与交游所做的考察为例。我们知道,陆羽一生到过许多地方,结识了不少友人。考察陆羽的行踪、遗迹、交游、轶事,对于切入陆羽的文化身分、社会风貌、性情品格、以及当时文人雅士阶层的心理意趣等课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相关研究的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从对陆羽行迹研究的论文标题看,几乎都呈现出相似的“点对点”的简单套路,其中以“陆羽+地名(+宾语)”的格式为题的论文就有将近30篇。这多少暴露出在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术视野的狭窄和问题意识的缺席。此外,一些对于陆羽行踪的考证夹杂着比较明显的地方利益,强调现代行政区划的地理概念,淡化古代行政区划的地域及文化属性。这些问题都是在学术研究中应当尽量避免的。

不管怎样,通过对陆羽《茶经》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进行反思,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对于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有用的信息,简要地说,就是了解学界已经研究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研究得还不够,哪些问题很重要却亟待学者去解决。到目前为止,学界已做了很多关于陆羽《茶经》的茶学、文献学、史料的考证与研究,在没有发现新史料之前,一些传统学科的研究已进入相对饱和的状态,而文化学层面的研究却刚刚开始,开辟了新的学术研究空间。新的空间有新的空白和新的挑战,还有待学界和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努力。

陆羽的《茶经》把茶的学问和文化系统化了,这是一个开创性的贡献,研究陆羽和《茶经》也是中国茶文化研究的重要构成。目前,中国茶文化的学科地位尚未确立,这就更需要学术的积淀、方法的整合、理念的重构,来提高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准,通过真正的学术影响力来带动整个学科地位的提升。余悦先生曾指出,“茶文化研究最有可能产生较强影响力的,大体有六个方面:一是与哲学相关的研究,即中国茶文化与儒释道及其他思想层面的探讨,中国茶文化精神的进一步探寻;二是与历史学相关的研究,如茶文化各个历史阶段和事项的研究;三是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研究,许多文学艺术形式都有关于茶的内容,都得得关注和探讨;四是与民俗相关的研究,这方面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领地;五是与美学相关的研究,茶艺可以说是美的集中表现,但对这一形态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都缺乏有深度的成果;六是与文化学相关的研究。”(43)这六个方面的研究虽然时对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整体而发,但对于陆羽《茶经》研究的未来走向,同样是适用的。这里不妨根据陆羽《茶经》的研究实际,对一些可行性课题作一简要而初浅的抒发。

首先,不管是论《茶经》的物质还是论《茶经》的精神,不论是探寻陆羽的生平还是他的思想,把他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去揭示《茶经》所诞生的时代与历史上其他时代所共同面临的饮茶、制茶、茶的习俗、茶的利用、茶的交流、茶的变化等问题,去剥开陆羽及其跟随者对茶的道德、茶的精神、茶的意义进行宣扬的层层包裹。这将与那些单纯地把陆羽和《茶经》作为至高无上的“茶神”和“百科全书”所作的理想化研究有着根本区别。

其次,从哲学的角度观照陆羽的茶道精神,既要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出发,同时也要兼顾思想史的非主流因素。在对陆羽思想的研究中,儒、释、道因素已有所考量,有学者曾零星提及“隐”、“野”、“禅”等观念意识,这些主流与非主流思想之间的分别,以及它们曾对陆羽的内在文化心理产生了何种影响,和程式化的茶道研究相比,这种研讨或许更值得期待。

第三,《茶经》用有三分之一的文字记载了茶的史事,涉及故事、散文、诗歌、传说、寓言等各类文学作品,这些为数不少以茶为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既需要史学的日常叙述,也需要文学的丰富想象。这些叙述和想象或许能激发《茶经》新的生命力。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家人取出凯亚的遗嘱,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不设灵堂,不搞,不举行遗体告别”之类文字,以及他死后“把骨灰撒在雨花台和中山陵的茶园里,福建武夷山的茶园里”等等字眼。另外,还有前几天交给妻子未完成的有关《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读评系列文章清样……当时在场的医生和所有人眼睛都红了,一位医生感叹地说:“哎!他把文章看得比命还重要,这人是没治了!”

凯亚死于十二指肠腺癌晚期,也许惦记着手头太多的事――未完成的茶文化学术论文,他却犹如一支燃尽的蜡烛。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是身患癌症,不如说凯亚是被累死的。

噩耗传来,茶文化界震惊!

我想起蹒跚在中国茶文化之旅末程的凯亚,联想到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像凯亚先生那样走在弘扬中华茶文化第一线的老人……我忽然希望真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当病魔临近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地时,它能帮助我们的老茶人保持最后的尊严。即使到了无法抗拒的那一刻,人可以沉没,精神却升华而出。

挂着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的头衔,从江苏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到《中国茶道文化学术丛书》主编,他身上弥漫着理性的深邃,可是,这位年近八句的高龄学者,又常常冒出:“我是不是太幼稚了?”那份真诚,让人掂量掂量着就想落泪。

我不知怎么答话,就把“玩命老头”送给了他。玩了命便什么也没有了,凯亚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他的牵挂太多了,《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的系列读评文章、“少儿茶艺研究”的文章……

在别人眼里,凯亚似乎活得很洒脱,最随心如愿。各种会议的邀请,踏步于山清水秀间。而他说:“我活得太苦太累了,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焦灼感。”的确,他做事极其认真严谨,注重细节,近乎到了苛刻的程度。凡事,只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哪怕是耗尽自己的生命呢!

凯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生活、对茶文化都是如此。

去年7月5日的“兰州中国茶博会”上,凯亚参加了在兰州召开的“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思想研讨会”。他从南京不顾旅途劳顿、长途跋涉赶到兰州,我们都担心他的身体,而凯亚却乐呵呵地说:“张天福老先生都已90多岁高龄了,仍行茶事,我有生之年能为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做点事,实在有快乐之感啊。”为了茶文化,凯亚像一个“老顽童”似的着了“魔”了!

凯亚在这次大会上宣读了《论张天福乃当代天才的茶道审美大师》一文赢得了好评,他为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对中国茶道的贡献梳理出“六个一起”的理论,即:张天福“把茶道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融合在了一起,把传统审美理念与现代审美理念融合在了一起,把最新科学认知与最新审美认知融合在了一起,把民间茶道审美活动与文人茶道审美活动融合在了一起,把日常生存经验与日常审美经验融合在了一起,把人文生态审美与自然生态审美融合在了一起。”

其实凯亚对中国茶文化的执著精神呈现着一种“人品即茶品”之道,传递的正是中国文人的文化精神。

近几年,凯亚的生活几乎就是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家,一个是医院。在家里,一年365天,他从未听过妻子张晓红的一句劝告安心地好好休息,只知伏案写稿,关注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命运,从《中国茶道的简约之美》、《谁堪觅得观音韵》、《中国茶道的苦韵之美》、《论林黛玉本是茶树精灵下凡》到《敢问独芽之茶可取乎》、《妙玉果何人耶》、《略谈吴觉农先生的学术批判精神――写在重温“茶树原产地考”及其它学术论文之后》、《张天福乃当代天才茶道审美大师》等诸多稿子,往往都是在妻子拿着脸盆当锣敲打才知自己还没有吃饭中完成的。

在医院里,他从未听过医生的一句忠告静心配合医生治疗。为不影响读者看“读评系列”的连续性,从《日本茶道的起点很高么》、《关于日本的“自生茶”之说》、《日本幕府霸主一族哪来的“文雅、矜持、谨慎”耶》、《无端非难我国文士茶会的乖戾评说》、《书院茶道・武家茶道》到《卢仝及其“七碗茶歌”怎堪如此贬谤》、《中国茶文化的起点很“低”吗?》等等稿件,往往都是举着输液瓶写完的。

当然,有几次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都是死而未死显得滑稽,但这毕竟显示出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凯亚说,每次住院,让他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性格、心理、习惯、行为方式上的磨炼,唯一不变是仍是勤勉。

为了凯亚的病,妻子张晓红屡次劝他休息,实在不忍心让凯亚再度劳累,并千方百计打听治疗的办法,时不时摆弄一个偏方或秘方,饮食上更是精心调配,只要是对病有利的,她不惜花时间与金钱。时间一久,看到妻子为了自己的病伤神费心,日渐消瘦,凯亚想了很多,妻子是个好妻子,她全心全意为自己付出。为了妻子,为了这个家,凯亚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和“错误”,于是,他暗下决心,等写完下一篇稿子后,绝不再“玩命”了,他要体谅妻子整日为他“提心吊胆”度日的苦心啊!可等到凯亚最后一次下定决心时。不料,他却再也没能从医院里出来,而是告别了人生,驾鹤西去!

悲哉,凯亚的一生是抱着弘扬中华茶文化的理想而去。

我们崇敬凯亚,不仅仅是他那辉煌的茶文化学术成就,还有他那认真做人、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茶人精神和人格魅力。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通识教育是对高校过分专业化的纠偏

高校教育专业化、职业化由来已久。18世纪启蒙运动使大学课程由传授知识朝科学研究方向发展。成立于1810年的柏林洪堡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学术自由的办学思想,倡导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确定了教学科研为一体、全面进行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它的建制模式影响着全世界的大学建设。高校专业化的弊端也逐渐被重视。对此,美国高校很早开始实践通识教育,在八十年代左右影了中国大学建设模式。如今,在功利主义、社会商业化、工业化发展、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国内高校仍以专业教育为主,人文通识类课程只占很小的比例。学生虽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也存在知识面狭窄、视野局促狭小、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模糊、过于追求物质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国人素质的发展。人才与人文、情感和品格统一是高校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是实践通识教育最好的途径

《大学语文》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是实践通识教育最好的途径。近年来,国家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转发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做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高教司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学生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净化心灵的重要学习途径。

三、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现今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尽人意,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课程被边缘化、课时少、定位不清晰、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在重视科研的高校是无足轻重的公共基础课程,因此被边缘化。课时普遍为一周两节课,一学期不到四十节课,这显然不足以把课文讲深讲透。大多数老师只是按课程大纲要求完成教学计划,上完课走人,完全没有时间和学生互动交流。任课老师应明确培育目标,根据自身情况和当地实际进行教学,课程的定位应清晰,培养目标要明确。另外,该课程一般为考查科目,考查方式也是随意而为。学生只要没有迟到旷课,按时提交作业,考查就没问题了。学生在这门课中学到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没有指导意义,都没有引起重视。

其次,《大学语文》教材良莠不齐,教学方法落后。目前我国馆藏各类版本《大学语文》教材达一千多种,良莠不齐。大多数教材都是将一些传统篇目组合,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同时,编著者多以文学史为准和对地方文化不熟悉也使《大学语文》教材缺乏地方文化色彩,没有显示出地域优势。在功力实用主义、重视科研、重理轻文的大环境下,人文学科老师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不断增加理科专业的招生,缩减人文学科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老师们科研压力繁重,评职称、写论文、申报课题已经让他们疲于应付。在有限的课时时间里,老师们也只能挑选重要的课文进行讲解,不能全面拓展。《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普遍落后,老师注意力、积极性已转移到科研上,教学效果甚微。

再次,地方文化与高校学生的脱离。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地方文化的教育传播的重要性,导致地方文化与学生的脱离。作为地方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当地中小学教师的基地,更具有传承发扬地方文化的优势,更应该重视当地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以遵义为例,该地区有独特的“酒文化”、“长征文化”和“茶文化”。遵义地区茶文化历史悠久,相关最早文献记载始于唐。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所列的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等地皆为产茶区域,并评价黔中茶味道极佳。黔中指今天的贵州省,早在秦代此地就包括今贵州省大部分地区。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也有夷州、播州、思州产茶的记载。北宋诗人黄庭坚遭贬至此做别驾时以访茶、问茶、品茶、说茶为乐,写下了《煎茶赋》。遵义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与当地高校学生产生了脱离。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所学专业与当地茶文化无关。二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一般为经典传统文学,不涉及茶文化的介绍,大部分老师也不会补充介绍茶文化,学生无从了解和掌握。因此,在当前提倡通识教育理念的大环境下,地方院校完全可以通过《大学语文》传承弘扬地方茶文化。

四、地方茶文化与《大学语文》课程结合的意义

高校《大学语文》可以以地方茶文化作为突破口,结合该课程进行实际有效的教学,意义深远。

提高兴趣开阔视野。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如今大学生们对地方茶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中国茶圣为谁,更不知陆羽的茶著作为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茶文化教育,提高他们人文素养与知识积累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知识丰富,涵盖面广。老师可以将茶文化分为茶历史、茶文献、茶古诗、茶音乐、茶国画、茶习俗、茶故事几个大类讲解。以遵义为例,茶历史悠久,茶类丰富,“据贵州省林业部门的普查,属于乌江流域的威宁、纳雍、金沙、湄潭、道真、务川、印江、沿河等县都有野生乔木大茶树和灌木古茶树分布。仅以湄潭为例,1939年至1949年全国展开茶叶资源调查时发现,全国270种茶树资源,仅湄潭一个县就占了163种。”[3]作为重要的茶文献,陆羽的《茶经》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以简练的文字介绍茶的历史、产地、制作过程,包括当时茶叶的加工、栽培、审评和文化等,内容十分丰富。有趣的茶习俗如宋代的斗茶包括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等多道程序,不仅讲究技术性,同时也讲究艺术性,且对茶质、茶色、茶香、茶具等有较高的审美要求。老师还可采用多媒体形式播放茶音乐,讲述茶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兴趣、开阔视野。

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价值观模糊、物欲横流的时代,理性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已逐渐模糊,有些思想精髓如仁义道德被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冲击。也提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领导干部还应该了解一些文学知识,通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有很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诗词歌赋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总之,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A,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1]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大学生肩负的重任。因此,引领大学生走进传统文化、认同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有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还很模糊,个人理想与目标也不清晰,在处理与他人、集体和社会方面欠缺方法。有的学生心理健康急需正确引导,思想教育急需加强。茶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宋代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提到茶冲淡闲洁、韵高致静,能带给人们身心的愉悦。种茶、采茶、制茶、品茗等过程展示了人与自然、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思考和协调,是先贤们崇尚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与人亲善、清心寡欲的智慧结晶。在如今崇尚功利主义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需要一片宁静的内心感受世界,需要一双理性的眼睛看世界。通过茶文化,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肩负起建设富强国家的重任。

结语

通识教育是在高校过分专业化发展趋势下提出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课程设置的纠偏。现代高校虽然都提倡通识教育理念,但收效甚微。《大学语文》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是实践通识教育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好途径。在现今《大学语文》教材繁多、良莠不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以地方茶文化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

[2]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A].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产业态势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在学术界,茶文化旅游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目前,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主要偏重于茶文化的产业发展,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特别是有关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的研究少之又少。有鉴于此,有必要对茶文化旅游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产业发展态势进行研究,以期达到丰富茶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内容的目的。

一、茶文化旅游的概念

(一)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研究茶文化旅游的概念,要首先界定茶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关系。茶文化的概念有其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最早提出文化旅游概念的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这是从广义上定义文化旅游的概念。国内学者任冠文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主要以消费文化旅游产品,体验与享受旅游活动中的文化内涵,从而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茶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范畴,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并且都处于行为文化层面。而茶文化旅游不只是茶文化与旅游的简单相见,它既是茶文化内涵的延伸,又是文化旅游业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

(二)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不但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有关茶文化旅游概念的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张琳洁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茶业资源与旅游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毕剑、尹郑刚认为,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以上关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作者都是从旅游产业化的角度进行界定,没有考虑到旅游者与茶文化旅游内涵之间的关系,没有突出旅游者的文化动机。笔者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文化旅游的定义:“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认为: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内涵,而对茶文化旅游区进行的旅行,从而使旅游者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二、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一)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特征。文化性不但是当今旅游的整体属性,更是茶文化旅游的根本属性。如果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没能表现出茶的文化性特征,不但没有吸引力,而且行之不远。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以及饮用等方面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在这些表现形式中,都是围绕茶的这个核心来表达,如让旅游者参加茶叶的采摘、炒制过程,使游客体验到茶叶的生产文化;通过茶艺表演,使旅游者体验中国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过旅游者欣赏茶诗、茶画和茶歌等艺术,使游客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茶文化旅游的休闲娱乐性。作为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内涵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性,茶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它在内涵上更多地体现出休闲娱乐性特征。旅游的属性不仅包括文化性,还包括休闲娱乐所带来的愉悦性;茶文化在表现形式中也更多的是使受众体验茶所带来的休闲娱乐享受。从以上两点来看,旅游和茶文化的休闲娱乐性特征是相一致的,这也是茶文化能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开发出茶文化旅游的前提。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过有关茶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突出这一特征,特别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来茶的休闲、养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悦。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寻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闲娱乐。

(三)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茶文化旅游作为当今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它的经济性特征表现的非常明显,这是由于茶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和企业化所决定的。茶文化旅游企业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追求经济利益是首要的目标,也是无可非议的做法。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现今世界是市场经济世界,追寻经济性就能用经济手段更好地保护茶文化艺术,丰富茶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由于过度地追求经济性使有些茶文化旅游企业偏离茶文化的传统形式,甚至把一些糟粕带进茶文化旅游中去。因此,鉴于茶文化旅游的经济性特征,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但要追寻经济利益,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茶文化旅游的产业态势

(一)国内茶文化旅游发展初露端倪。国内虽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迅速,但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旅游产品稀少。目前,我国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地区主要是较大的产茶区,这些茶叶产区虽然茶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与茶相关旅游产业的规模却相对较小,没有形成专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大型旅游景区和旅游公司,这样就不能适应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速度。我国茶文化的知名度举世闻名,但是与此相关的茶文化旅游知名度却不高,如很多旅游者只知道杭州的西湖龙井很有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与龙井相关的旅游产品。纵观国内的茶文化旅游市场,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十分不足,产品不但稀少而且形式太单一,没有形成一条与茶有关的旅游产业链条。以上几点说明我国茶文化旅游开发十分不足,还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要想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必须扩大产业规模,提升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大力开发适合我国茶文化旅游的产品。

(二)茶文化旅游重“茶”轻“旅”。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普遍存在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象。由于我国茶文化旅游是在茶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加之以茶为主的旅游收入没有茶产业收入高,导致在开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旅游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再者,我国的茶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都是政府导向性,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中,政府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重视茶产业发展,轻视与茶有关的旅游发展,有的地方政府之所以发展茶文化旅游无非是为了丰富茶产业的内容,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影响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节会旅游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茶叶产区开展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加。鉴于此,这些地方政府改变了过去“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老传统,纷纷在茶文化节时把旅游要素也整合进去,这样达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上海市把以前的茶文化节名称就改成了“茶文化旅游节”,旅游元素的加入丰富了茶文化节的内涵。但是,这些节会旅游还是以“茶”为主,以“旅”为辅,不能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四、结语

茶文化旅游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行业发展态势上都处于起始阶段。要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就要加大对其的理论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从理论高度上指导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化.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2]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4.

上一篇: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茶叶包装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