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范文

时间:2023-03-13 09:43:46

电子商务法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1篇

从技术上讲,电子商务是商事交易中1种媒介的扭转,即以电子信息方式接替了传统的书面情势。表面上看,它充其量只是在商事交易中媒介情势的扭转。但是,这1小小的变革,却带来了广泛的、深入的革命,1切交易情势都随之产生了不可防止的演化。从要约、许诺的作出,到合同的实行方式,都变患上面目1新;从公司的设立到清理,从证券的发行到上市交易,以致于票据、货泉的流通,都将发生史无前例的扭转。

促使电子商务迅速更替传统交易手腕的动因,首先在于经济方面。每一份交易文件的处理本钱降落了许多倍,相反速度却又提高了数倍。这就是商家以及消费者们纷纭采取电子商务的本源。尽管,电子商务从情势上遗弃了以纸面为媒介的手腕,但从实质上看,它却依然,并且也必需维持着千百年来,人们在书面情势交易中所构成的法律价值观。由于以书面情势所形成的,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担与证据提供法子,已经经在人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并构成了具体的公平观念。因而,要吸引泛博消费者加入这1新兴的市场,不管是技术开发或者供应商,仍是立法与司法者,仅仅从电子商务的快捷上入手是不够的,还必需斟酌如何使之同传统的法律价值相对于接、相吻合。于是,就在技术上发生了电子信息收到告诉、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功能,与此同时,也在相干的法律轨制中,呈现了以数据电讯接替书面概念,以电子签名取代手书签名,以电子认证取代传统的身份鉴别法子等法律手腕应运而生的情况。这些将书面交易情势所拥有的基本法律功能抽象出来,并在电子交易情势中寻觅出拥有相似价值的技术与法律手腕,经由从新组合,而对于电子商务瓜葛进行调剂,所构成的法律领域,就是所谓的电子商务法。

本文拟就电子商务法的概念、调剂对于象、特征、原则等基本问题,作1初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增进电子商务法的钻研。

1、电子商务法的现实及其意义

一.电子商务法的现实状态

关于电子商务法这1新兴法律领域的发展状态,至少可以从下列几方面进行描写。

其1,从实证法上看,最近几年下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制订了为数不少调剂电子商务流动的法律规范,构成了许多电子商务法律文件。

在国际组织方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下列简称贸法会)主持制订了1系列调 整国际电子商务流动的法律文件,主要包含:“计算机记录法律价值的讲演”;《电子资金传输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下列简称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施行指南》;和贸法会正在起草制定的《统1电子签名规则》等。这些法律文件是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反过来指点着各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实践。另外,欧盟委员会于一九九七年提出了的《欧洲电子商务行为方案》,为规范欧洲电子商务流动制订了框架。一九九八年又颁布《关于信息社会服务的透明度机制的指令》。一九九九年通过了《关于树立有关电子签名共同法律框架的指令》。

从美洲各国来看。美国犹他州于一九九五年颁布的《数字签名法》(Utah Digital Signature Act),是美国、甚至全球规模的第1部全面确立电子商务运行的法律文件。目前,美国已经有四五个州制订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此外美国的全国州法统1委员会也于一九九九年七月通过了《统1电子交易法》,供各州在立法时采纳。二000年六月克林顿签署的国会两院1致通过的《国际与跨州电子签章法》,表明美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走上了联邦统1制定的道路。加拿大、阿根廷等国都制订了电子商务法。

就欧洲来看,俄罗斯联邦也是世界上最先制订电子商务法的国家之1。其一九九五年元月颁布《俄罗斯联邦信息法》,调剂所有电子信息的生成、存储、处理与走访流动。 该法赋与通过电子签名鉴别的,经过自动信息与通信系统传输与存储的电子信息文件的法律效率。并规定电子签名的认证权必需经由许可。与该法相配套,该国联邦市场安全委员会还于一九九七年下发了“信息存储标准暂行请求”,具体规定了交易的安全标准。德国于一九九七年八月制订了《信息与通信服务法》其中包含了“通信服务使用法”,“通信服务中个人信息的维护法”,“电子签名法”,“刑法典修正案”,“行政背法修正案”“制止对于未成年人传布不道德出版物修正案”,“版权法修正案”,“价格标示法修正案”等。可以说德国为了施行其电子商务法,已经经对于整个法律体系进行了调剂。 意大利于一九九七年制定了《意大利数字签名法》。为了施行该法,又于一九九八年以及一九九九年分别颁布了总统令,并制定了“数字签名技术规则” .再从亚洲来考察,我国周边许多国家都制订了电子商务法。马来西亚早在91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建设“信息走廊”的规划,并于一九九七年制定了《数字签名法》。可以说这是亚洲最先的电子商务立法。同年,韩国也制订了内容较全面的《电子商务基本法》。紧接着,新加坡于一九九八年正式制定、颁布了《新加坡电子交易法》,又于一九九九年制定了“新加坡电子交易(认证机构)规则”以及“新加坡认证机构安全方针”。印度于一九九八年颁布了《电子商务支撑法》。菲律宾也在二000年制订了《电子商务法》。日本的“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将于二00一年四月生效。泰国的电子商务法也正在制定当中。

我国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已经采用了1些法律措施。比方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合同情势条款中加进了“数据电文”这1新的电子交易情势。又如我国《专利法施行条例》为了适应国际通行趋势,已经规定可以电子通信方式提出专利申请。然而,与电子商务实践的需乞降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进展,还有待加速进行。从电子商务专项立法来看,我国目前除了了全国 人大代表的议案以外,还没有正式的法律文件发生。可喜的是广东、上海、海南等地关于电子商务之处立法起草流动正在踊跃进行,行将发生之处法规可能为全国的立法提供1些经验 .另外,我国香港尤其行政区于二000年一月制订了《电子交易条例》。一九九九年我国的台湾省起草了《电子签章条例》,并于二000年三月通过了第1次审议。

据不完整统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四0多个国家与地区已经经制订、颁布了实质意义上电子商务法。而正在酝酿、起草、审议电子商务法的国家以及地区就更多了。

其2,从电子商务法的钻研上看。自八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学者就已经经开始了对于电子商务法的探讨,尽管当时还并无称之为电子商务法。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810年代初国际上就在乎大利的佛罗伦萨召开了题为“逻辑,信息技术与法律”的研讨会。会议出版了两本论文选集,其中就侧重探讨了计算机记录的证据法的效率这1与电子商务法紧密相干的问题。而世界各国专门发表电子商务法钻研文章的学术期刊,至少有310多种。如美国的《约翰。马歇尔计算机与信息法杂志》(THE JOHN MARSHALL JOURNAL OF COMPUTER & INFORMATION LAW)、欧洲的《通信法》杂志(COMMUNICATION LAW)、《EDI法律评论》(THE EDI LAW REVIEW)等,都是专门刊载电子商务法论文的学术论坛。目前世界各国关于电子商务法钻研的学术会议、期刊,已经经是层见叠出,蔚为大观。至于综合性法学杂志开拓的关于电子商务法的专集、专栏,或者刊登的电子商务法的论文,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再次,在电子商务法的司法实践中已经经累积了1些案例。比方美国内务部就在其官方出版物《法律周刊》中 ,专门开设了电子商务法1目,其内容包含联邦及各州的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文件及案例的报导。此外值患上1提的是,目前因特网上专门介绍、讨论电子商务及其法律问题的站点,已经经到达了应接不暇的境地。电子网络不但催生了电子商务法,一样也增进着对于电子商务法的钻研。

总之,电子商务法存在与迅速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1全世界化的立法现象,充沛反应了电子商务法在调剂各国与国际之间的电子商务流动方面的首要作用。同时它也为法学界提供了1个不可躲避的钻研课题。

二、关于电子商务法的扼要解释

就笔者所涉猎的国内外的法律文件与论着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有人给电子商务法这1概念下过定义。因为电子商务流动的发展变化异样迅速,而人们对于它的认识需要有个进程,况且各人的察看角度不同。因此很难假想会呈现1个普遍被接受的定义,至少在目前电子商务法尚处于发韧之时,这类可能性很小。笔者无心给电子商务法创造1个完善的定义,出于行文的需要,却又不能不对于之做出1个相对于公道的解释。

(一)广义的电子商务法

广义的电子商务法,是与广义的电子商务概念相对于应的,它包含了所有调剂以数据电讯方式进行的商事流动的法律规范。其内容极为丰厚,至少可分为调剂以电子商务为交易情势的,以及调剂以电子信息为交易内容的两大类规范。前者如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亦称狭义的电子商务法),后者的内容更是不胜枚举,诸如联合国贸法会的《电子资金传输法》、美国的《统1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等等,均属此类。需要指出的是,电子商务的情势性规范,与以电子信息为内容的实体性规范之间的瓜葛,如同行政诉讼法与行政法那样,其情势规范可以1部法典或者法律而制订,但其实体性规范因为触及面极广,没法以统1的法典或者单行法律予以囊括,而只能分别以单行法律、法规、乃至是判例的情势呈现,也可能融会在其他部门法的规范当中。尽管,广义的电子商务法概念,有时在利用时比较通俗、利便,尤其是在对于触及到将电子商务法作为1个法律群体给予称谓时,似乎易于使用。然而,在具体的立法与司法中却比较难以运用。1方面,不可能制订1部调剂对于象如斯广泛的电子商务法,同时,也不可能在某1具体的案件中,将这样广义的电子商务法合用于其中。

(二)狭义的电子商务法

如果从联合国及世界各国,以“电子商务法”或者“电子交易法”命名的法律文件的内容上分析, 此间存在着显明的共性,即它们所解决的问题,都集中于诸如计算机网络通信记录与电子签名效率的确认、电子鉴别技术及其安全标准的选定、认证机构及其权力义务的确立等方面。这些实质上都是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操作规程问题的规范。所以,倘若从便于立法以及钻研角度动身,有理由认为,电子商务法,是调剂以数据电讯(DATA MESSEGE)为交易手腕而构成的因交易情势所引发的商事瓜葛的规范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电子商务法的角度来阐述这1问题,当提到电子商务法时,1般是指这类意义上的概念。但因为电子商务法有广狭两种含意,当具体遇到电子商务法这1术语时,应注意区分其语境而理解与使用,不可1律对于待。

2、电子商务法的调剂对于象与规模

(一)调剂对于象

任何法律部门或者法律领域,都以必定的社会瓜葛为其调剂对于象。电子商务法作为新兴的商事法律轨制概莫能外。在以口头以及传统书面为主要商事交易手腕之时,交易情势问题并无成为商法的独立的调剂对于象,而是由程序法中的证据轨制来解决的,并且只是在当事人就该类问题产生纠纷,不能自行处理,提交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时,才合用这些规范。由于在口头以及传统书面前提下,交易情势问题相对于简单,当事人之间因交易情势的选用,所发生的权力义务瓜葛1目了然,没有必要由专门的法律对于之进行调剂。然而,跟着电子计算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的商业化利用,商事交易情势问题变患上愈来愈多样性、繁杂化,已经经到了必需由专门的法律规范对于之调剂的境地。私法之所以调剂这类因数据电讯的使用而引发的商事瓜葛,就是由于现代化商事交易手腕的运用,已经经构成了绝大部份首要的商事瓜葛中的不可分割的部份。不管是证券交易、票据流通、公司的运作,仍是银行、 保险、投资等行业的营业,都涓滴不能离开数据电讯手腕,以发生实体交易法律瓜葛。尤其是跟着因特网的广泛利用,乃至将会呈现如果不以专门的电子商务法来对于之进行调剂,就可能严重阻碍商事瓜葛发展的情况。也就是说电子交易情势瓜葛,已经经成为必需由法律调剂的首要的社会瓜葛。这是电子商务法发生的首要缘由之1。

通常,人们在描写某1法律部门或者领域的概念时,常常免不了要提及其特定的对于象。实际上前面在解释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含意时,已经经触及到了电子商务法的调剂对于象问题。本文认为,电子商务法是调剂以数据电讯(DATA MESSEGE)为交易手腕而构成的以交易情势为内容的商事瓜葛的规范体系。也就是说,以数据电讯为交易手腕而构成的以交易情势为内容的商事瓜葛,就是电子商务法调剂的对于象。

数据电讯原本是1个计算机通信方面的专业术语,简单地说就是电子信息的总称,但在电子商务法中它有着特定的含意。贸法会在《示范法》中所给(DATA MESSAGE )的定义是:“就本法而言,(A)数据电讯,是指以电子手腕、光学手腕、或者相似手腕生成、发收、或者贮存的信息,这些手腕包含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流(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者传真”。当以数据电讯为交易手腕,即为无纸化情势时,1般应由电子商务法来调剂。

电子商务是1个内涵10分丰厚,外延无比广泛的概念,而狭义的电子商务法的任务是,在电子通信技术的商业化利用上,树立1个使之顺畅运行的法律平台,亦即要从法律上造成1个使各种通信技术,都能畅通无阻的利用于其中的商事交易流动的环境。它本色上是电子网络精神在法律上的实现。

从广义上来理解,电子资金传输、电子化的证券交易等,都属于电子商务瓜葛,但这些具体的商事交易瓜葛,却其实不单纯由狭义的电子商务法来调剂,而同时亦属于证券法、金融法的调剂规模。由于这种瓜葛中的数据电讯,其实不是仅仅作为交易手腕而利用的,它同时也表现为证券、货泉等交易标的,即是作为交易内容而利用的。

电子商务法,是商法在计算通信环境下的发展,是商事法新的表现情势,它必然以商事瓜葛为其调剂对于象的,然而该种商事瓜葛又有着下列1些特色:

其1,它是以数据电讯为交易手腕的商事瓜葛。换言之,凡是以口头或者传统的书面情势所进行的商事瓜葛,都不属于电子商务法的调剂规模。

其2,该商事瓜葛是因为交易手腕的使用而引发的,1般不直接触及交易方式的实质条款。由于交易手腕只是交易行动形成中的表意方式部份,而并不是法律行动中的意思自身,亦不充当交易标的物。

其3,该商事瓜葛其实不直接以交易的标的为其权力义务内容,而是以交易的情势为其内容,即因交易情势的利用而引发的权力义务瓜葛。诸如对于电子签名的承认、对于私用密钥的保管责任等,均属此类。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分类都是相对于的。当数据电讯既作为交易手腕,又成为交易内容时,这类狭义电子商务法调剂对于象的肯定,就显患上不够准确,乃至是很别扭的了。此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对于象与手腕在数据电讯上似乎合而为1了。即使是在这类特殊情况下,狭义电子商务法的概念,也依然是有用的,由于作为交易手腕的数据电讯的规范法子,与作为交易对于象的电子信息的规范轨制,是有区分的。

二、电子商务法的合用规模

(一)从交易手腕上察看

电子商务法的合用规模,就是以数据电讯所进行的、无纸化的商事流动领域,换言之,仅仅是以口头或者传统的书面情势所进行的商事流动,都不属于电子商务法调剂的规模。跟着电子通信技术的日趋发展与立异,和电子商务流动的多元化发展,电子商务法的合用规模,也将愈来愈广。

联合国贸法会《示范法》在第1条中规定:“本法合用于在商务流动方面使用的、以1项数据电文为情势的任何种类的信息。”曾经在其《示范法施行指南》中又解释道:电子商务是“无纸化的”贸易情势,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法是合用于“无纸化”贸易瓜葛的。但是,无纸化是相对于于纸面情势的交易流动而言的。如果以有没有纸面来判断电子商务流动的话,那末口头交易也是无纸化的,这类划分法子,尽管形象、明白,但却不够严密。倒是用数据电讯来解释电子商务法的合用规模更加贴切。美国《统1电子交易法》第3条A款规定:“……,本法合用于与任何交易相干的电子记录与电子签名”。而韩国《电子商务基本法》第3条则规定:“本法合用于所有使用电子信息进行的买卖或者交易”。数据电讯只无非是电子信息、电子记录、电子签名的上位概念。

(二)从行动主体上考察

1般而言,电子商务法作为商法的分枝,应调剂同等主体确当事人之间的交易瓜葛。不管是商人(商事主体)之间的电子商务瓜葛,仍是商人与非商人(通常指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瓜葛,都应属于电子商务法的合用规模。就目前而言,商人之间的电子商务瓜葛较为普遍,这是因为此类主体较早、较多的占有了电子商务资源的缘故。所以,有关的“EDI协定”等 ,都是为他们而度身订做的。然而,跟着电子商务利用的不断普及,将有大量的商人与非商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瓜葛产生。电子商务法针对于此种瓜葛,可能要斟酌到消费维护的问题。事实上,欧盟、韩国等,已经经在其电子商务法中,充沛注意了这1问题。

值患上考虑的是,商人与政府之间的有关商事管理流动,是不是属于电子商务法的合用规模。美国许多州的电子商务法,都将这部份瓜葛纳入了电子商务法的范畴,而联合国贸法会的《示范法》,则显明将这种流动排除了在电子商务法的规模以外。如果以商品交易法的观点来察看,这些商事管理流动,其实不是典型的电子商务交易流动,应该划归其他的法律部门调剂。固然,这其实不是说不能在同1部电子商务法规中有所规定,相反,为了立法以及执法上的利便,极可能将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交叉规定在同1部法律里,这类情况在现代立法中其实不鲜见。无非,在理论上应该分清2者的性质。

3、电子商务法的特征

电子商务法本色上是二一世纪的商人法,它拥有下列两个基本特征:其1,它以商人的行业惯例为其规范标准;其2,它拥有逾越任何国界、地域的,全世界化的天然特性。而这两点偏偏是商人法的特征所在。

就电子商务法的行业惯例性来说,是指通常的法律,都不可能为其规定10分具体的行动规范。由于电子商务领域内的业务标准,将跟着通信计算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进级,制订过于僵化的条款,只能羁绊其发展,而以行业普遍通行的惯例作为其行动的规范,才是可行的方式。民法可能为人的行动能力制订1个几10年、乃至上百年不变的标准,比方完整行动能力人的春秋标准,即是如斯。公司法可能为某种类型的公司的设立规定几年,乃至10几年不变的前提。仅以我国公司法上的注册资金为例,就是10年1贯制。而这些精确的、长时间凝固的规范,对于电子商务法来讲,都是不可思意的。“摩尔”定理告知人们,计算技术的发展是每一一八个月,其机能增长1倍,而其价格将减少1半 .电子商务法与那些“刚性法”相比,应该是“柔性”的,是跟着通信计算技术以及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不断更新的规范。固然,在当代以及未来的商人法的行业标准中,其实不能将电子商务的行业规则,作为独一的规范渊源,国际以及国内的立法机构,还应该对于之予以审查,在其中给商人们增添1些诸如维护消费者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就电子商务法的全世界化特征来看,没有任何1个法律领域的调剂对于象似电子商务这样,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的,1切对于电子商务所设置的人为的疆域,都是徒劳无益的。因而,电子商务法也就必需要顺应这类特性而制订。换言之,对于电子商务的规范,必需以全世界性的解决方案,为其发展铺平道路。某1国家、某1地区所制订的电子商务法,都只能算作是“局域网”,而理想的“因特网”式的电子商务法,则有待于全世界化的,电子商务法上的“IP/TCP”式的法律轨制的构成与推行 .联合国贸法会所制订的《示范法》以及正在起草的《电子签名规则》,恰是向着这1方向努力的尝试。

电子商务法作为商事法律的1个新兴的领域,除了了拥有上述特质以外,与其他的商事法律轨制相比较,还存在着1些具体的特色,大致有下列几方面:

一、程式性

电子商务法作为 交易情势法,它是实体法中的程式性规范,主要解决交易的情势问题,1般不直接触及交易的具体内容。电子交易的情势,是指当事人所使用的具体的电子通信手腕;而交易的内容,则是交易当事人所享有的利益,表现为必定的权力义务。在电子商务中以数据讯息作为交易内容(即标的)的法律问题繁杂多样,需要由许多不同的专门的法律规范予以调剂,而不是电子商务法所能胜任的。比如数据讯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既可能表示货泉,又可代表享有着作权的作品,还多是所提供的咨询信息。1条电子讯息是不是形成要约或者许诺,应以合同法的标准去判断;能否形成电子货泉,应按照金融法衡量;是不是形成对于声誉的侵害,要以侵权法来界定。而电子商务法对于交易中的电子讯息代表的是何种标的,在所不问。所以说,电子商务法是商事交易上的程式法,它所调剂的是当事人之间因交易情势的使用,而引发的权力义务瓜葛,即有关数据电讯是不是有效、是不是归属于某人;电子签名是不是有效,是不是与交易的性质相适应;认证机构的资历如何,它在证书的颁发与管理中应承当何等责任等问题。这些规范的主要作用,都是给电子商务的展开提供1个交易情势上的“平台”,将传统纸面环境下构成的法律价值,移植于电子商务中。从民商法角度看,这些电子商务法规范所解决的都是商事意思表达程式方面的问题,并无直接触及交易的实体权力义务。至于其交易内容如何,狭义电子商务法不可能对于之进行全面规范,而应由相应的法律予以调剂。以美国的《统1电子交易法》为例,全文只有二一条之多,主要规定了电子记录、电子签名,及电子合同的效率、归属、保留等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下的特殊性问题。而与此同时,美国州法统1委员会还颁布了1部以电子信息交易的实体内容为主的《统1计算机信息交易法》,该法分为9个部份,共有一0六条,对于以计算机信息为标的的交易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规定,简直是1部“电子版”的合同法。2者相较,《统1电子交易法》的程式性,就愈显凸起。另外,从联合国贸法会的《示范法》以及新加坡的《电子交易法》来看,也都是以规定电子商务前提下的交易情势为主的。

二、技术性

在电子商务法中,许多法律规范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由技术规范演化而成的。比如1些国家将运用公然密钥体系生成的数字签名,规定为安全的电子签名 .这样就将有关公然密钥的技术规范,转化成为了法律请求,对于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情势以及权力义务的行使,都有极为首要的影响。此外,关于网络协定的技术标准,当事人若不遵照,就不可能在开放环境下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所以,技术性特色是电子商务法的首要特色之1。倘若从时期违景上看,这恰是二一世纪知识经济在法律上的反应。技术规范的强制力,导源于其客观规律性,它是当代自然法的主要渊源,理想的实证法只能对于之接受,而不能违背。

三、开放性

从民商法原理上讲,电子商务法是关于以数据电讯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轨制,而数据电讯在情势上是多样化的,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当中。因而,必需以开放的态度对于待任何技术手腕与信息媒介,设立开放型的规范,让所有有益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假想以及技能,都能容纳进来。目前,国际组织及各国在电子商务立法中,大量使用开放型条款,以及功能等价性条款,其目的就是为了开辟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以增进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利用的广泛发展。它具体表现在: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定义的开放、基本轨制的开放,和电子商务法律结构的开放这3个方面。

四、复合性

这1特色是与口头及传统的书面情势相比较而存在的。电子商务交易瓜葛的复合性,导源于其技术手腕上的繁杂性以及依赖性。它表现在通常当事人必需在第3方的协助下,完成交易流动。比如在合同订立中,需要有网络服务商提供接入服务,需要有认证机构提供数字证书等。即使在非网络化的、点到点的电讯商务环境下,交易人也需要通过电话、电报等传输服务来完成交易。或者许有企业可撇开第3方的传输服务,自备通信设施进行交易,但这样极可能徒增本钱,有违于商业规律。另外,在线合同的实行,可能需要第3方加入协助实行。比如在线支付,常常需要银行的网络化服务。这就使患上电子交易情势拥有繁杂化的特色。实际上,每一1笔电子商务交易的进行,都必需以多重法律瓜葛的存在为条件,这是传统口头或者纸面前提下所没有的。它请求多方位的法律调剂,和多学科知识的利用。

另外,如果依照通常的商法论着所作的“2元”划分法, 行将商事法律规范划分行动法与主体法两大类,那末电子商务法应该属于行动法。无非,它调剂的不是直接触及实体权力义务的行动,而调剂的交易情势上的行动,是实体法中拥有程式性意义的行动规范。

4、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

一、中立原则

电子商务法的基本目标,归结起来就是要在电子商务流动中,树立公平的交易规则。这是商法的交易安全原则在电子商务法上的必然反应。电子商务既是1种新的交易手腕,同时又是1个新兴产业。面对于其中所蕴涵的,深不可测的巨大利益的诱惑,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企业是无动于中的。各种利益团体、各种技术,和各个利益主体都想介入其中,在这个非常广阔的舞台上发挥才干,谋取便利。其具体介入者有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信息提供商、消费者、商家等等,不1而足。而要到达各方利益的平衡,实现公平的目标,就有必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技术中立。电子商务法对于传统的口令法、和非对于称性公然密钥法,和生物鉴别法等认证法子,都不可厚此薄彼,发生任何轻视性请求。同时,还要给未来技术的发展留下法律空间,而不能休止于现状,以致闭塞贤路。比方新计算机的问世、新1代高速网络的呈现等,都将考验电子商务法的技术中立性。这是在总结了传统书面法律请求的经验教训,而患上出的方针。固然,该原则在具体施行时,会遇到许多难题。而战胜这些具体难题的进程,也就是技术中立原则实现的进程。

(二)媒介中立。媒介中立与技术中立紧密联络,2者都拥有较强的客观性,并且必定的传输技术,与相应的媒介之间是互为条件的。媒介中立,是中立原则在各种通信媒体上的具体表现,所不同的是,技术中立着重于讯息的节制以及应用手腕:而媒介中立则侧重于讯息依赖的载体。后者更接近于材料科学。从传统的通信行业划分来看,不同的媒体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如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电视、播送、增殖网络等。而电子商务法,则应以中立的原则来对于待这些媒介体,允许各种媒介依据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规律而互相融会,相互增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资源患上到充沛的应用,从而防止人为的行业垄断,活媒介垄断。开放性因特网的呈现,正好为各种媒介施展其作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到达兴利除了弊,共生共荣。

(三)施行中立。是指在电子商务法与其他相干法律的施行上,不可偏废;在本国电子商务流动与跨国际性电子商务流动的法律待赶上,应1视同仁。尤其是不能将传统书面环境下的法律规范(如书面、签名、原件等法律请求)的效率,放置于电子商务法之上,而应中立对于待,依据具体环境特征的需求,来抉择法律的施行。如果说前述技术中立以及媒介中立,反应了电子商务法对于技术方案以及媒介方式的规范,拥有较强的客观性。而对于电子商务法的中立施行,则更偏重于主观性。电子商务法犹如其他规范1样,其合用离不开当事人的遵照与司法机关的合用。

(四)平等维护。此点是施行中立原则在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上的延伸。电子商务法对于商家与消费者,国内当事人与国外当事人等,都应尽可能做到平等维护。由于电子商务市场自身是国际性的,在现代通信技术前提下,割裂的、封锁的电子商务市场是没法生存生存的。

1言以蔽之,电子商务法上的中立原则,侧重反应了商事交易的公平理念。其具体施行将全面展示在当事人所依靠于开放性、兼容性、国际性的网络与协定,而进行的商事交易当中。

二、 自治原则

允许当事人以协定方式订立此间的交易规则,是交易法的基本属性。因此,在电子商务法的立法与司法进程中,都要以自治原则为指点,为当事人全面表达与实现自己的意愿,预留充沛的空间,并提供确切的保障。比方以《示范法》第4条为例,就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协定变更的条款。其内在含意是:除了了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外,其余条款都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制订。其实,《示范法》中的强行规范不但从数量上很少,仅4条之多,而且其目的也仅在于解除传统法律为电子商务发展所酿成的障碍,为当事人在电子商务领域里充沛行使其意思自治而创造前提。换言之,《示范法》的任意性条款,从正面肯定权力,以激励其意思自治,而强制性条款,则从反面捣毁传统法律羁绊,使法律适应电子商务流动的特征,更好的保障其自治意思的实现。可以说是1正、1反,殊途同归。

三、安全原则

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进行,既是电子商务法的首要任务,又是其基本原则之1。电子商务以其高效、快捷的特性,在各种商事交易情势中脱颖而出,拥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类高效、快捷的交易工具。必需以安全为其条件,它不但需要技术上的安全措施,同时,也离不开法律上的安全规范。比方电子商务法确认强化(安全)电子签名的标准 ,规定认证机构的资历及其职责等具体的轨制,都是为了在电子商务前提下,构成1个较为安全的环境,至少其安全程度应与传统纸面情势相同。电子商务法从对于数据电讯效率的承认,以解除电子商务运行方式的法律上的不肯定性,以致于依据电子商务流动中现代电子技术方案利用的成熟经验,而树立起反应其特色的操作性规范,其中都贯穿了安全原则以及理念。

5、电子商务法的性质与地位

一、电子商务法的性质

电子商务法是调剂以数据电讯(DATA MESSEGE)为交易手腕而构成的以交易情势为内容的商事瓜葛的规范体系。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法调剂的对于象是1种私法上的瓜葛。从整体上应属于私法范畴,无非其规范体系中,又包括1些拥有行政管理性质的规范,如认证机构的许可与监管等。但这些行政管理规范是首要因素。所以,从公私法化分的角度上看,电子商务法应属公私法之融会。

二、电子商务法在商法中的地位

(一)电子商务法是交易情势法

电子商务法是商法的组成部份,按组织法与行动法划分,电子商务法应在性质上属于行动法,或者者说是交易行动法。如果更确实的说,则应是交易情势法。比如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将其电子商务法定名为“电子交易法”,这其实不1种偶合,而是有其道理的。电子商务法主要调剂以数据电讯(DATA MESSEGE)为交易手腕而构成的以交易情势为内容的商事瓜葛。从必定意义上说,它拥有程式性的特色,所以必需同其他相应的商事法律配合,以调剂具体的电子商务法律瓜葛。

(二)电子商务法将在二一世纪的商事法中占主导地位

跟着电子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广泛利用,电子商务法将在商事法领域里起着愈来愈首要的作用。可以绝不夸大地说,二一世纪的商法,将是1个以电子商务法占主导地位的商法的时期。这1断言,绝非笔者夸张其词。对于此,不但可从电子商务技术利用与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发觉到其巨大的动力;而且可从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异样活跃的电子商务法中,找到确切的论据。展望前程,电子商务法将跟着电子商务流动的发展,渗入到每一1种,甚至每一1个社会瓜葛中,施展其不可替换的首要作用。

三、电子商务法的任务

保障交易迅捷与交易安全,是商法的基本价值目标。电子商务法作为商法的1部份,固然必需以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与迅捷为己任。从技术上看,电子商务与各种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已经经到达了史无前例的高效与迅捷的境地,其交易迅捷的目标已经经过现代化的技术手腕所实现。因而,针对于电子商务环境这类现实,作为商法的新生领域的电子商务法,其基本任务就变患上更为单1、集中,由于在电子商务的特定前提下,交易安全这1基本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同时就包括了交易迅捷这1基本请求的完成。但是,这1认识只捉住了问题的1个方面。因为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行,需以适应电子商务瓜葛特征的法律保障体系为前提。而现实的情况是,既有的书面情势轨制,已经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羁绊,肃清这些法律障碍,使电子商务流动更为顺酣畅捷的进行,其自身就是交易迅捷目标的体现。这就是说电子商务法既要以保障电子交易流动的安全为其重要任务,同时也要充沛反应其效力价值。

6、电子商务法的基本轨制

数据电讯在商事交易中的运用,尤其是因特网这1开放性商事交易平台的树立,对于商事法律瓜葛带来了的1系列新问题。为解决这些特殊问题而构成的电子商务法律轨制,都是区分于传统商事交易轨制的独有的轨制,大致包含下列几方面:

一、数据电讯法律轨制。其具体内容包含:数据电讯概念与效率,和数据电讯的收、发、归属,及其完全性与可靠性推定规范等。

二、电子签名的效率轨制。其主要内容有:电子签名的概念(广义与狭义的电子签名)及其合用、电子签名的归属与完全性推定、电子签名的使用与效果等。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立法;思考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虽晚,但是它的成长速度及其带给社会、经济、法律等各方面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网民的数量和网站的建设每半年翻一番,许多大城市纷纷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并开展了有关业务。1996年中国上网人数只有十万人,而十年之后,截止2006年6月底,则达到了123亿人。目前,中国因特网用户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快速递增的上网人群和日益改善的经济环境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几乎每天都有一些网站设立,每天都有网络公司在注册,据有关人士统计,目前仅北京就有上千个网络公司。电子商务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未来的几年里,网络经济将会有更大的发展,to及toC的电子商务将会大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但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发展,我们也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立法的必要性

(一)信用问题--电子商务的瓶颈尚未得到解决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交易方式,固然在技术方面、银行结算方面、信息传送方面有其优点,但一定要有与其匹配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和相应道德水准。所以,电子商务在我国一开始发展,商业信用问题就突出表现出来,而直到今天无论各方面都未积极地拿出相应的措施来。为什么我国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会有这么严重的信用问题呢?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商业交易中,商业信用问题始终是个大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直不是一个法制完善的国家。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企业之间在信守合同方面极不认真,而目前广大法院对生效判决执行力度不够又进一步加剧了商业信用本来就低下的窘况。目前我国四大银行面临的几千亿的不良信贷资产就更能说明问题。当前,许多网络公司从事网上零售业务(即toC),消费者不禁会问,在网上能购买到自己满意的商品吗?如果自己根据网上的介绍和说明买到了自己认定的商品而又不满意怎么办,网站能够退货吗?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关于电子商务零售业务方面目前并没有相应的法规,一旦出现纠纷则极不容易解决。同时,在零售时商品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保障,因为在零售中,假冒伪劣商品较容易鱼龙混杂,买家便不容易鉴别。而网上零售使中间环节更为复杂,所以电子商务零售商品领域难以得到真正发展。

(二)网络故障及产生的法律后果

在网络运营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或来自于技术操作方面或来自互联网上的病毒,或其他不可预测又一时无法排除的原因,导致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中止,从而给买卖双方带来损失。由于网络通讯的暂时中断或由于黑客的侵入使网络陷于瘫痪,会使买卖双方的履行出现问题,而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损失究竟要由谁来负责,是由网络服务商,还是由买卖哪一方?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与规定。虽然有一些互联网技术服务商提供保障网络安全使用的服务,但绝不可能完全杜绝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故障及人为的黑客破坏。一旦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出现网络故障影响交易会引发法律诉讼,而由于没有相关的具体法规,便会给法院对这些诉讼的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三)网上的版权侵权

对于版权侵权行为大家早已熟悉而且容易辨别,例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盗印著作权人的作品或盗用影视作品。但对于在网上刊登或转载别人的作品,法律就没有明晰的规定。突出的例子就是有些网站出于各自的经营目的,未经作者同意,将作者的作品刊登上网,而其他网民通过访问该网站的这些作品,已经给该网站创造经济效益。对于该网站来说实际上已经获利,但对作品的作者来说,其著作却遭到侵犯。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网站捕风捉影,随意自撰文章将涉及有关人士的文章刊登上网,供广大网民阅读,这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这些人士的名誉权。还有些人随意未经网站允许从网上下载某些作者的作品用于其营利活动,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只不过上述这些侵权行为和传统的侵权行为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实际上本质却是一样的。由于法律在这个领域是相对空白的,所以致使今天在网络上的法律侵权行为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使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尽管我们知道往往是经济发展在前而立法随在其后,但我们绝不可忽视对电子商务进行立法,创造与之相配套的法律环境。中国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同中国的电子商务一样,在1999年之前基本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而在1999年开始涌现的电子商务热潮的带动与要求下,相关立法呼声越来越高,并产生了2000年春天人大会上的电子商务立法一号提案。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2005年4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电子签名法》的出台和实施使我国电子商务立法迈出实质性一步,这看似简单的一小步,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跨跃式发展。与此同时,在一些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对电子商务活动有所规范。譬如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合同形式条款中加进了“数据电文”这一新的电子交易形式,又如我国《专利法实施条例》已规定可以电子通讯的方式提出专利申请。另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也有一些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上述法律、法规及规章的颁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然而,同电子商务在我国蓬勃发展的现状相比,同国外有关电子商务立法的进展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是相当滞后的。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有很多领域空白,法律的规范层次过低,很难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应尽快推进电子商务的立法进程,以适应“网络经济”这一世界性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

(一)国内立法与国际立法相接轨

电子商务是全球性的商务活动,决不是单纯的国内商务活动,因而它的所有运作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所以电子商务的法制规范既要考虑国内环境的问题,又要考虑其他国家的法律法规问题。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经常一些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建议和报告,它们的指令和建议很可能成为相关的法令和规则,我们一定要加以充分的关注。1996年12月,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颁布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是经过众多的国际法律专家集体讨论制定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性文件,该法解决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电子商务法律上的空白或不完善的问题,促进了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示范法》对我国制定相应的法律有很大的借鉴价值。我国在制定电子商务法时,一方面,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自己的法律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应当尽量与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保持一致。同时,我们在立法过程中,也要研究和借鉴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原则和立法实践。这样做,有利于我国立法与国际接轨,也有利于我国的商务活动与世界接轨。

(二)修订旧法与制订新法相结合

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处在发展时期,传统的贸易方式和电子贸易方式将长期共存,和谐与冲突同在,传统立法中的有关法律条文对于网上交易带来的一些新的问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在完善传统贸易方式相关立法的同时,要考虑到电子商务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对传统立法做必要的调整,尽量将电子商务活动规范纳入已有的法律体系,保持现有法律体系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如通过修订著作权法、商标法来涵盖电子商务的知识产权问题,通过修订税法来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通过修订广告法来规范网上广告,等等。但就有关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方面,还是要有独立的立法,以为以前没有这样的法律。新制订的电子商务法律主要调整的是当事人之间因交易形式的使用而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有关数据电文是否有效、是否归属于某人,电子签名是否有效,是否与交易的性质相适应,认证机构的资质如何,它在证书的颁发与管理中应承担何等责任等问题。通过制订新法,更加明确当事人在电子商务中的权利与义务,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

(三)立法刚性与柔性相统一

电子商务既是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同时又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面对其中所蕴涵的深不可测的巨大利益的诱惑,可以说没有哪个企业是无动于衷的。各种利益集团及各个利益主体都想参与其中,在这个无比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谋取利益,但决不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建立公平的交易规则。同其它任何法律一样,电子商务法也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一旦颁布,相关利益主体必须共同遵守。同时,电子商务法又与其它法律有所不同,民法可以为人的行为能力制定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的标准,公司法可以为某种类型公司的设立规定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条件,而这些精确的、长期凝固的规范,对电子商务法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电子商务领域内的业务标准,将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升级,制定过于僵化的条款,只能羁绊其发展。因此,电子商务法应提供必不可少的程序和原则,以利于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使用现代技术记录和传递信息。但是,在电子商务法的起草过程中不应偏重任何技术手段。例如,电子商务法不应当确定一种相当于任何一种书面文件的计算机技术等同物,相反,电子商务法只需要提出书面形式要求中的基本作用,并作为标准。任何数据电文,不管采用什么技术,一旦达到这些标准,即可同起着相同作用的相应书面文件一样,享受同等程度的法律认可。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3篇

电子商务模式成熟信息产业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据iResearch预测,至2007年,内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的5300亿元人民币,骤增为17000亿元人民币,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16900亿元人民币。以《电子签名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完善,促使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迅速从点到面铺开,盈利模式也在探索中不断丰富,这给信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外部环境的完善。近年来,随着国务院有关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电子签名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实施,以及相关宏观调控措施的开展,为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有关国际组织正在研究制订“企业与政府迈向电子商务的全球行动计划”,这是建立电子商务国际环境的主要步骤。其次,我国正在通过建立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来解决电子商务合同、单证、电子签名、电子货币的合法性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商业法律环境。另外,在国家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下,一个开放、有序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正在形成。

公共信息基础设施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境,信息通信部门正在逐步完善建立公用数据网、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等,为电子商务提供实现网上认证中心、订货、支付等安全交易的运行环境。

应用领域逐渐拓展

随着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一直困扰电子商务的诚信、物流、支付等问题,通过政府、社会和各厂商的共同努力,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并已初见成效,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作用并开始应用。电子商务逐渐以传统产业B2B为主体,在网上信息、网上贸易洽谈的基础上,网络营销也在兴起。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应用已经进入务实发展、全面铺开的阶段。

从2004年信息化市场整体来看,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稳定,基本按照上一年度的增长速度稳步前进。大型企业信息化走在了应用电子商务的前列,目前正在由普及走向深入,在能源、交通、电力、银行、保险等行业尤为突出。

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中小企业应用需求的扩大,伴随着政府和厂商的大力推动,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进入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应用内容已经包括中小型服务器、小型局域网、Internet、财务管理系统、小型ERP、OA、防病毒软件、软件防火墙等重点;从区域看,华南及东南沿海在2~3年内仍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热点区域;从行业结构看,制造、高科技等行业应用步伐较快。

根据IDC报告,2004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600多万家,目前有30%的中小企业使用互联网来做交易,约800万家。可见,随着众多中小企业加入到网上交易的行列,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

盈利模式日趋丰富

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开始,被风险投资家青睐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就在不断演化。从初期的网络接入,到门户、B2C、B2B等,而后从B2C、B2B又分出很多新的模式。

第一类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消费者的商品经营活动。它与传统零售模式的区别是用虚拟的店面陈列代替实体商场,消费者节省了去店面购买的时间以及其他成本,企业可以面向全球消费者销售商品,而不像传统商场那样仅能面对“街坊邻居”。

第二类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消费者的服务提供活动。这类模式给传统的服务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如旅游服务、订票服务、应聘服务、游戏服务、教育服务等。中国的盛大公司、携程公司、51job等公司分别面向消费者提供了游戏服务、旅游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

第三类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企业的商品经营活动。它与传统销售模式的区别是可以面向全球企业销售商品,而不像传统企业那样仅能面对以前业务往来的合作伙伴。

第四类模式是企业通过网络实施的面向企业的服务提供活动。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通过网络给企业提供服务。它与传统服务模式的区别是可以面向全球企业提供服务。

在电子商务迎来成熟期之际,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对通信网络支撑的需求加大,同时由于应用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宽,相应出现的支付安全、诚信体系等问题也对信息产业提出了挑战。电信企业应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发展当中,利用自己的网络平台优势和业务资源优势,细分市场,针对不同规模、不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4篇

摘要:纵观全球电子商务的立法,可以说它是当今世界立法的重点所在。我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电子商务的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没有太大差距,但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却相对滞后,这使得我国电子商务交易处于自发的、无序发展的状态。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国家法律、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的冲突,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为此,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引导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字:电子商务立法;思路选择;法律地位;基本原则

0引言

当前,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中面临的众多法律问题,包括几个世纪以来法律上的争论,都开始得到重视,权利和自由在新的环境中提出新的要求,政府和个人都在互联网上呼吁言论自由和保护个人隐私等等,电子商务使得传统商务所适用的法规、政策受到挑战。

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非常多,如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域名、专利、税收、法律适用、隐私权、安全保密和电子合同的订立、网上支付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商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建立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网上交易的前提和保障,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关键。

1电子商务立法的思路选择

1.1先分别立法

即首先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制定单行法规,如电子合同规则、电

子支付规则、电子提单规则、电子商务税收办法、网络广告规则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综合立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及时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出比较完善的综合立法的思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缺乏宏观思考,全局性不足,各单行法规很难实现统一性和一体性。而且,很容易沿袭传统的按行业和部门归属立法的弊端。

1.2先着手综合立法

即形成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综合思路,出台电子商务基本法,然后对各个具体问题制定单行规则。对于电子商务这样一个发展十分迅速的新生事物,其立法应当反映现实并服务于现实,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立法超前性的指导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由于电子商务所领带的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所制定的单行法规也需要经常修改和变动。这种修改和变动,如果没有综合防治的思路和统一的目标,很可能会产生诸多自身的问题和相互矛盾的问题。

第二种形式的立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如1996年出台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中仅仅在第7条中涉及电子签字问题,之后才开始制定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签名示范法》。所以从研究电子商务的关键问题入手,起草我国商务基本法,然后对具体问题进行立法,应当是较好的立法选择。

2电子商务法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电子商务法是一门新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和其他部门相比,它和经济法、商法以及民法的关系至为密切,既有交叉又有区别。但是,总的来说区别大于交叉。不能把电子商务法归入其他法律部门。

2.1电子商务法不能归入民法

电子商务法和民法有共同点。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而电子商务法是也包括了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比如有关电子合同的规定,以及电子商务损害赔偿的规定。然而,电子商务法和民法之间更多的是不同点。比如,民法有大量的调整婚姻、家庭、继承等等人身关系方面的法律规范,而电子商务法中就没有这方面的规范;反过来,电子商务法中的政府机构对电子交易当事方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也是民法所没有的;另外,从基本原则上看,民法重公平,电子商务法重安全。

2.2电子商务法不能归入商法

和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电子商务法和商法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电子商务法有关于电子合同、电子票据以及电子提单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商法是具有调整商事关系功能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体系,它包括票据法、合同法、海商法、保险法等方面的内容,两者在这些领域存在交叉和重叠。但是,电子商务法所涉及的范围要远远大于商法的范围。比如对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征税、域名的管理等问题都超出了商法的范围。电子商务法还有着大量的由有关国家部门、政府机构为维护交易安全而进行管理和监督方面的法律规范,这是电子商务法和其他部门法相比较而言的显著特点。

2.3电子商务法不能归入经济法

经济法强调的是国家机构和政府部门对市场的纵向宏观调整关系,以及对企业的纵向管理关系,电子商务法基于安全性以及国民经济的秩序问题的考虑,有着大量的纵向管理规范,这是他们的相同点;经济法着眼于国民经济的全局,而电子商务法着眼于电子商务主体的权益,调整电子商务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另外,电子商务法律规范中包含有大量调整平等主体交易的规范,这是经济法所没有的。

3电子商务法是一门新的独立法律部门

如前所述,电子商务法有着和其他部门法不一样的调整对象,即其调整对象应该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主体通过电子化通讯方式

所产生的商事交易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易关系紧密相关的政府管理关系。因此,应该把电子商务法从其他的部门法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法律部门。

4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

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整个电子商务立法和司法的过程当中,对各项电子商务法律规范起统率和指导作用的法律精神和指导思想,是一切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进行解释的依据。作为一门新的独立法律部门在制定时应区别于其他法律原则。因此,在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实施、修改、解释过程中,要遵守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4.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互联网优越性之体现。可以说,开放性是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法的生命力之所在。

4.1.1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电子商务法律规则、惯例的开放

在立法和解释时应充分发挥电子化网络的虚拟性和全球性等优势,这一点体现在大量条款中。互联网先天具有无国界的优点,不受地域的限制是网上交易的优点之一。如果各个国家有关电子商务的技术规则和法律规则不能互相协调甚至互相对立,将极大地背离网上交易各方的预期,从而使得互联网这种高技术不能对社会资源的全球最佳配置产生其应有的推动作用。因此,各国在电子商务方面法律制度的互相衔接、互相协调应该成为各国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

4.1.2技术上的开放

技术上的开放具体包括对待电子签名技术上的开放和电子商务媒介上的开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签名技术越来越成熟,以前价格高昂的签名技术的成本也越来越低。电子商务法对传统的口令法与非对称性公开密钥加密法以及生物鉴别法等,都不可厚此薄彼,产生歧视。同时,还要给未来技术的发展留下法律空间。

法律应该对于采用各种媒介、形式和通讯手段进行交易的行为一视同仁,不因方式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基于传统交易形式的法律规范一般是将书面形式作为一项默认形式,因此无法享有法律给予纸质媒介的地位和待遇。这样,基于纸质文件所作的法律规定构成了对使用现代通讯手段的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电子商务立法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提出了功能等同原则。这一原则的出现开辟了电子商务立法的新思路。不论采用纸质媒介进行交易还是采用电子通讯形式进行的交易均能得到法律的承认。

4.2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交易的内在要求。安全性原则一方面指为了保护当事方的交易安全通过立法制定一系列的强制性规范;另一方面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以及公共秩序,各国可以对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内容做出取舍。

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进行,既是电子商务法的重要任务,又是其基本原则之一。电子商务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在各种商事交易形式中脱颖而出,具有较大的生命力。而这种高效、快捷的交易工具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如果电子化交易不安全,那么,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交易就会失去信心,电子交易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谁会采用电子化方式进行交易了,电子商务也就不会存在。所以,它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安全措施,更离不开法律上的安全措施。比如,电子商务法确认强化电子签名的标准,规定认证机构的资格及其职责等具体的制度,都是为了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形成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至少其安全程度应与以传统纸面形式交易的安全程度相同。

4.3保护弱势方原则

保护弱势方是法律价值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自然取向。要做到保护弱势方原则,一方面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要防止某一方滥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垄断市场,进行不公平交易;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前者具体表现在一方滥用其技术上的优势,利用在网络中技术标准一旦建立,他方就极难进入的特点,限制他方的市场准入,从而使其具有实质上的垄断地位。许多国家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都体现了这一点。至于后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家越来越处于优势地位,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越来越得不到合理的保护,为此,各国先后都制定了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努力实现对交易双方的均衡保护。但是,这些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都是对传统交易形式的规定,在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电子商务的情况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许多国家在制定电子商务法律规范时都特别强调制定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规范。

总之,开放性是互联网优越性之体现,安全性是交易的内在要求,保护弱势方是法律价值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自然取向。所以,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越性,增强人们对网上交易的信心,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应该在电子商务立法时把电子商务法的开放性、安全性、保护弱势方这三大基本原则互相配合加以使用。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商务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促使电子商务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1]王芸。电子商务法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梅绍祖。电子商务法规。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苏丽琴。电子商务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杨坚争。经济法与电子商务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5篇

作为交易形式的一种,在本质上电子商务与传统交易并无差异。但电子商务对现有法律的冲击,不仅仅停留在交易本身或交易规则如何从现实延伸到虚拟社会,其业务创新已经突破现有法律对现实交易的规制。

中国目前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立法成果,在法律层面只有一部《电子签名法》,其他诸如《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也或多或少包含有涉及与电子商务相关联的条款。此外,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也可视为对互联网安全以及电子商务中信息保护的特别规定。

在法律之下,电子商务的具体规制主要由涉及相关领域的各个部委进行规范。电子商务因其交易的流动性,被切分成各个模块,虽然多头规制更为直接与专业,然而缺乏上位法的统一,实际上很难避免政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此外,自2009年深圳成为首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后,至2014年3月,目前共有51个示范城市,意味着电子商务的整体性规范与协调可以在地方层面进行更有操作性和整体性的探索。

同时,电子商务活动的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根据实践经验自行摸索出的一套网络市场治理措施,如淘宝规则,基本上涵盖了从注册到交易完成整个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处理规则。

淘宝规则中提出了一些适应网络市场特点的治理措施,如“信用评价”、“店铺打分”等。此外,还有腾讯的版权自助保护制度、京东的消保基金制度、凡客诚品的30日内消费者无理由退换货制度等,都是受到消费者和用户好评的交易规则和措施。这些网络规范,为电子商务立法积累了可靠的制度经验,但是这些规则也可能面临着法律对其的检验。

电子商务产业规模的迅猛增长和规制的现有经验,为《电子商务法》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2013年重启《电子商务法》立法进程,《电子商务法》作为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电子商务领域内的基本法,其秉持的立法精神将直接决定法律中各项具体制度的行文,并最终影响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前景。

此次立法由全国人大财经委主导,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部门立法的弊病,从全局战略性的高度解决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同时为良好产业秩序的形成和电子商务活动各方主体权益保障提供制度基础。

从立法进程中相关媒体报道和参与立法学者的公开论来看,促进发展、规范秩序、保护权益,是《电子商务法》立法的基本精神。 促进发展

本次《电子商务法》立法以促进发展为首要宗旨,体现了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对电子商务产业在拉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发展模式转变方面所起作用的重视。

促进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于消除阻碍发展的障碍。

目前,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首要障碍是,政府各部门以低法律效力层级的规范性文件所建立的电子商务监管体制。由于电子商务领域缺少统一的上位立法,长时间内各政府部门采用线下监管模式,设置条块分割的行政审批措施,而且,不同部门之间的措施缺少必要的协调,人为地给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正因为如此,此次《电子商务法》首先要对政府在电子商务市场治理中应起的责任和作用予以明确,贯彻最小干预、适度干预原则,鼓励市场主体创新经营方式,尽量利用市场手段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确实需要建章立制的,政府也应坚持在与市场高度充分沟通、协调互信的基础及具体措施上应少设或不设行政许可,主要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来解决问题。

以最新引发热议的互联网专车监管为例,互联网专车是共享经济的典型代表,相关部门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试图将以出租车行业为基础建立的数量控制、人车准入的管制模式运用在新兴的互联网专车上,忽视了专车促进社会闲散资源再利用和消费者福利实现的积极作用。这些传统的管制措施如果真正得到实施,其在一定程度上将压缩互联网专车行业进一步创新的空间。政府在面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上仍欠缺“壮士断腕”的勇气,不愿意“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在新形势下,随着“看得见的手”在市场治理上所起作用的改变,《电子商务法》立法时还需注意到,电子商务市场治理模式的创新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这个极具创新力和活跃度的市场中,很多问题需要群策群力,由市场各方主体用行业规范和网络规范来解决问题。这些规范的制定,充分扎根于电子商务实践,运用舆论、道德等综合手段保证规范的执行,可以很快适应产业发展的情况作出改变,更适于规制快速多变的电子商务产业。 规范秩序

所谓规范秩序,即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市场秩序,引导本行业经营者公平竞争,推动行业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

十几年来,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得到了巨大发展,与产业先行的美国在体量上似无差距,但仍然没有摆脱“野蛮生长”状态。

电子商务市场主体为争夺流量,抢占数据制高点,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由此带来的是不正当竞争纠纷大量涌现。法律更多的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因此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法律时常显得“滞后”,面对具有技术性特征的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适用显得“力不从心”。如果任由此种现象继续存在,中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缺少良好的市场秩序作为保障,将来的前景势必会蒙上一层阴影。

《电子商务法》中应确立的直接对规范秩序起作用的法律制度有二:

其一是对市场内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克服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层出而带来的法律适用困难。用于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电子商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不可能对相关竞争行为进行类型化。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断涌现,法院在法律适用时只能频繁适用一般条款。一般条款的适用可能会影响法律关系的稳定性。由此,对产业内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类型化,并将之规定在《电子商务法》中成为必由之路。

其二是规定对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有重要影响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和禁止有损于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的行为。

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交易全过程的虚拟化,经营者和消费者以非面对面的方式进行交易行为,传统交易模式下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此进一步加剧。

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使信用成为促成交易发生和完成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着交易的实现。电子商务模式鼓励卖家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服务来提升自己的信用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搜索排名以及流量分配,而销量的提高以及好的评价直接提升卖家的信用评分,形成良性循环,使信用等于财富。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征信的发展,信用的财富变现渠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正因为电子商务交易重视信用的价值,产生了“炒信”或不正当贬损竞争对手信用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不仅直接损害卖家的信用价值,更会对平台信用体系乃至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侵害。 保护权益

所谓保护权益,即保护电子商务活动中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主体可概括为两类:经营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系较为完备,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的规章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提供了依据,《电子商务法》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基本法,不应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解释法或适用法,而需要对电子商务领域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加以明确。

由此,《电子商务法》中“保护权益”的核心在于确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营者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地位和责任。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是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平台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者多方提供网页空间、虚拟经营场所、交易撮合、信息等服务,使交易双方或者多方可以独立开展交易活动。

现今部门立规的动向是,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经营者设定一定的管理责任,要求平台经营者为在平台内当事人所实施的经营行为负责,包括产品质量责任、商品信息真实性保证义务、企业经营资质等,不一而足。

此举的最大诱因在于,监管机关有限的行政资源难于适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但亦带来了另一后果,即平台的行为界限在何处,如不明确,则平台为了避免监管机关采取不利于己的监管措施,只能采用较为严格的平台内管理规则,形成“寒蝉效应”。

平台责任的不明确亦表现在,平台实施管理行为时如发生错误,当事人或平台的救济措施付之阙如。所以,《电子商务法》应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廓清平台经营者的责任权利,使其承担适度的平台责任,既能有效实现电子商务市场的管理,又能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6篇

关键字:商法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法总

引言

人类已经跨入由原子向比特转变的信息化、网络化的21世纪。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的变革,反映在商事法律制度上,就是电子商务法的形成与发展。

从技术上讲,电子商务是商事交易中一种媒介的改变,即以电子信息方式代替了传统的书面形式。表面上看,它充其量只是在商事交易中媒介形式的改变。然而,这一小小的变革,却带来了广泛的、深刻的革命,一切交易形式都随之发生了不可避免的演变。从要约、承诺的作出,到合同的履行方式,都变得面目一新;从公司的设立到清算,从证券的发行到上市交易,以至于票据、货币的流通,都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促使电子商务迅速更替传统交易手段的动因,首先在于经济方面。每份交易文件的处理成本下降了许多倍,相反速度却又提高了数倍。这就是商家和消费者们纷纷采用电子商务的根源。虽然,电子商务从形式上抛弃了以纸面为媒介的手段,但从实质上看,它却仍然,并且也必须保持着千百年来,人们在书面形式交易中所形成的法律价值观。因为以书面形式所构成的,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担与证据提供方法,已经在人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并形成了具体的公平观念。因此,要吸引广大消费者加入这一新兴的市场,无论是技术开发或供应商,还是立法与司法者,仅仅从电子商务的快捷上入手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如何使之同传统的法律价值相对接、相吻合。于是,就在技术上产生了电子信息收到告知、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功能,与此同时,也在相关的法律制度中,出现了以数据电讯代替书面概念,以电子签名取代手书签名,以电子认证取代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等法律手段应运而生的情况。这些将书面交易形式所具有的基本法律功能抽象出来,并在电子交易形式中寻找出具有类似价值的技术与法律手段,经过重新组合,而对电子商务关系进行调整,所形成的法律领域,就是所谓的电子商务法。

本文拟就电子商务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原则等基本问题,作一初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电子商务法的研究。

一、电子商务法的现实及其意义

1.电子商务法的现实状况

关于电子商务法这一新兴法律领域的发展状况,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其一,从实证法上看,近年来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为数不少调整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形成了许多电子商务法律文件。

在国际组织方面。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律委员会(以下简称贸法会)主持制定了一系列调整国际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文件,主要包括:“计算机记录法律价值的报告”;《电子资金传输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以下简称示范法)、《电子商务示范法实施指南》;以及贸法会正在起草制订的《统一电子签名规则》等。这些法律文件是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立法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反过来指导着各国的电子商务法律实践。此外,欧盟委员会于1997年提出了的《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为规范欧洲电子商务活动制定了框架。1998年又颁布《关于信息社会服务的透明度机制的指令》。1999年通过了《关于建立有关电子签名共同法律框架的指令》。

从美洲各国来看。美国犹他州于1995年颁布的《数字签名法》(UtahDigitalSignatureAct),是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第一部全面确立电子商务运行的法律文件。目前,美国已有45个州制定了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另外美国的全国州法统一委员会也于1999年7月通过了《统一电子交易法》,供各州在立法时采纳。2000年6月克林顿签署的国会两院一致通过的《国际与跨州电子签章法》,表明美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走上了联邦统一制订的道路。加拿大、阿根廷等国都制定了电子商务法。

就欧洲来看,俄罗斯联邦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电子商务法的国家之一。其1995年元月颁布《俄罗斯联邦信息法》,调整所有电子信息的生成、存储、处理与访问活动。该法赋予通过电子签名鉴别的,经由自动信息与通讯系统传输与存储的电子信息文件的法律效力。并规定电子签名的认证权必须经过许可。与该法相配套,该国联邦市场安全委员会还于1997年下发了“信息存储标准暂行要求”,具体规定了交易的安全标准。德国于1997年8月制定了《信息与通讯服务法》其中包括了“通讯服务使用法”,“通讯服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法”,“电子签名法”,“刑法典修正案”,“行政违法修正案”“禁止对未成年人传播不道德出版物修正案”,“版权法修正案”,“价格标示法修正案”等。可以说德国为了实施其电子商务法,已经对整个法律体系进行了调整。意大利于1997年制订了《意大利数字签名法》。为了实施该法,又于1998年和1999年分别颁布了总统令,并制订了“数字签名技术规则”.再从亚洲来考察,我国周边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电子商务法。马来西亚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建设“信息走廊”的计划,并于1997年制订了《数字签名法》。可以说这是亚洲最早的电子商务立法。同年,韩国也制定了内容较全面的《电子商务基本法》。紧接着,新加坡于1998年正式制订、颁布了《新加坡电子交易法》,又于1999年制订了“新加坡电子交易(认证机构)规则”和“新加坡认证机构安全方针”。印度于1998年颁布了《电子商务支持法》。菲律宾也在2000年制定了《电子商务法》。日本的“电子签名与认证法案”将于2001年4月生效。泰国的电子商务法也正在制订之中。

我国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已采取了一些法律措施。譬如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合同形式条款中加进了“数据电文”这一新的电子交易形式。又如我国《专利法实施条例》为了适应国际通行趋势,已规定可以电子通讯方式提出专利申请。但是,与电子商务实践的需求和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相比,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进展,还有待加速进行。从电子商务专项立法来看,我国目前除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之外,尚无正式的法律文件产生。可喜的是广东、上海、海南等地关于电子商务的地方立法起草活动正在积极进行,即将产生的地方法规可能为全国的立法提供一些经验.此外,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2000年1月制定了《电子交易条例》。1999年我国的台湾省起草了《电子签章条例》,并于2000年3月通过了第一次审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40多个国家与地区已经制定、颁布了实质意义上电子商务法。而正在酝酿、起草、审议电子商务法的国家和地区就更多了。

其二,从电子商务法的研究上看。自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商务法的探讨,虽然当时还并没有称之为电子商务法。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八十年代初国际上就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召开了题为“逻辑,信息技术与法律”的研讨会。会议出版了两本论文选集,其中就着重探讨了计算机记录的证据法的效力这一与电子商务法紧密相关的问题。而世界各国专门发表电子商务法研究文章的学术期刊,至少有三十多种。如美国的《约翰。马歇尔计算机与信息法杂志》(THEJOHNMARSHALLJOURNALOFCOMPUTER&INFORMATIONLAW)、欧洲的《通讯法》杂志(COMMUNICATIONLAW)、《EDI法律评论》(THEEDILAWREVIEW)等,都是专门刊载电子商务法论文的学术论坛。目前世界各国关于电子商务法研究的学术会议、期刊,已经是层出不穷,蔚为大观。至于综合性法学杂志开辟的关于电子商务法的专集、专栏,或刊登的电子商务法的论文,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再次,在电子商务法的司法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案例。譬如美国内务部就在其官方出版物《法律周刊》中,专门开设了电子商务法一目,其内容包括联邦及各州的关于电子商务的法律文件及案例的报道。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因特网上专门介绍、讨论电子商务及其法律问题的站点,已经达到了目不暇接的地步。电子网络不仅催生了电子商务法,同样也促进着对电子商务法的研究。

总之,电子商务法存在与迅速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全球化的立法现象,充分反映了电子商务法在调整各国与国际之间的电子商务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为法学界提供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研究课题。

2、关于电子商务法的简要解释

就笔者所涉猎的国内外的法律文件与论著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有人给电子商务法这一概念下过定义。由于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变化异常迅速,而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个过程,况且各人的观察角度不同。因而很难设想会出现一个普遍被接受的定义,至少在目前电子商务法尚处于发韧之时,这种可能性很小。笔者无意给电子商务法创造一个完美的定义,出于行文的需要,却又不得不对之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1)广义的电子商务法

广义的电子商务法,是与广义的电子商务概念相对应的,它包括了所有调整以数据电讯方式进行的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其内容极其丰富,至少可分为调整以电子商务为交易形式的,和调整以电子信息为交易内容的两大类规范。前者如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亦称狭义的电子商务法),后者的内容更是不胜枚举,诸如联合国贸法会的《电子资金传输法》、美国的《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等等,均属此类。需要指出的是,电子商务的形式性规范,与以电子信息为内容的实体性规范之间的关系,犹如行政诉讼法与行政法那样,其形式规范可以一部法典或法律而制定,但其实体性规范由于涉及面极广,无法以统一的法典或单行法律予以囊括,而只能分别以单行法律、法规、甚至是判例的形式出现,也可能融合在其他部门法的规范之中。虽然,广义的电子商务法概念,有时在应用时比较通俗、方便,特别是在对涉及到将电子商务法作为一个法律群体给予称谓时,似乎易于使用。但是,在具体的立法与司法中却比较难以运用。一方面,不可能制定一部调整对象如此广泛的电子商务法,同时,也不可能在某一具体的案件中,将这样广义的电子商务法适用于其中。

(2)狭义的电子商务法

如果从联合国及世界各国,以“电子商务法”或“电子交易法”命名的法律文件的内容上分析,其间存在着明显的共性,即它们所解决的问题,都集中于诸如计算机网络通讯记录与电子签名效力的确认、电子鉴别技术及其安全标准的选定、认证机构及其权利义务的确立等方面。这些实质上都是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操作规程问题的规范。所以,倘若从便于立法和研究角度出发,有理由认为,电子商务法,是调整以数据电讯(DATAMESSEGE)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商事关系的规范体系。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本文主要是从狭义电子商务法的角度来论述这一问题,当提到电子商务法时,一般是指这种意义上的概念。但由于电子商务法有广狭两种含义,当具体遇到电子商务法这一术语时,应注意区别其语境而理解与使用,不可一律对待。

二、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与范围

(1)调整对象

任何法律部门或法律领域,都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其调整对象。电子商务法作为新兴的商事法律制度概莫能外。在以口头和传统书面为主要商事交易手段之时,交易形式问题并没有成为商法的独立的调整对象,而是由程序法中的证据制度来解决的,并且只是在当事人就该类问题发生纠纷,不能自行处理,提交法院或仲裁机构时,才适用这些规范。因为在口头和传统书面条件下,交易形式问题相对简单,当事人之间因交易形式的选用,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一目了然,没有必要由专门的法律对之进行调整。但是,随着电子计算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商事交易形式问题变得越来越多样性、复杂化,已经到了必须由专门的法律规范对之调整的地步。私法之所以调整这种因数据电讯的使用而引起的商事关系,就是因为现代化商事交易手段的运用,已经形成了绝大部分重要的商事关系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无论是证券交易、票据流通、公司的运作,还是银行、保险、投资等行业的营业,都丝毫不能离开数据电讯手段,以产生实体交易法律关系。特别是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甚至将会出现如果不以专门的电子商务法来对之进行调整,就可能严重阻碍商事关系发展的情况。也就是说电子交易形式关系,已经成为必须由法律调整的重要的社会关系。这是电子商务法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常,人们在描述某一法律部门或领域的概念时,往往免不了要提及其特定的对象。实际上前面在解释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含义时,已经涉及到了电子商务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本文认为,电子商务法是调整以数据电讯(DATAMESSEGE)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以交易形式为内容的商事关系的规范体系。也就是说,以数据电讯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以交易形式为内容的商事关系,就是电子商务法调整的对象。

数据电讯本来是一个计算机通讯方面的专业术语,简单地说就是电子信息的总称,但在电子商务法中它有着特定的含义。贸法会在《示范法》中所给(DATAMESSAGE)的定义是:“就本法而言,(A)数据电讯,是指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收、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当以数据电讯为交易手段,即为无纸化形式时,一般应由电子商务法来调整。

电子商务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而狭义的电子商务法的任务是,在电子通讯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上,建立一个使之顺畅运行的法律平台,亦即要从法律上造成一个使各种通讯技术,都能畅通无阻的应用于其中的商事交易活动的环境。它本质上是电子网络精神在法律上的实现。

从广义上来理解,电子资金传输、电子化的证券交易等,都属于电子商务关系,但这些具体的商事交易关系,却并不单纯由狭义的电子商务法来调整,而同时亦属于证券法、金融法的调整范围。因为这类关系中的数据电讯,并不是仅仅作为交易手段而应用的,它同时也表现为证券、货币等交易标的,即是作为交易内容而应用的。

电子商务法,是商法在计算通讯环境下的发展,是商事法新的表现形式,它必然以商事关系为其调整对象的,但是该种商事关系又有着以下一些特点:

其一,它是以数据电讯为交易手段的商事关系。换言之,凡是以口头或传统的书面形式所进行的商事关系,都不属于电子商务法的调整范围。

其二,该商事关系是由于交易手段的使用而引起的,一般不直接涉及交易方式的实质条款。因为交易手段只是交易行为构成中的表意方式部分,而并非法律行为中的意思本身,亦不充当交易标的物。

其三,该商事关系并不直接以交易的标的为其权利义务内容,而是以交易的形式为其内容,即因交易形式的应用而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诸如对电子签名的承认、对私用密钥的保管责任等,均属此类。

需要说明的是,任何分类都是相对的。当数据电讯既作为交易手段,又成为交易内容时,这种狭义电子商务法调整对象的确定,就显得不够准确,甚至是很别扭的了。此时,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对象与手段在数据电讯上似乎合而为一了。即便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狭义电子商务法的概念,也仍然是有用的,因为作为交易手段的数据电讯的规范方法,与作为交易对象的电子信息的规范制度,是有区别的。

2、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

(1)从交易手段上观察

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就是以数据电讯所进行的、无纸化的商事活动领域,换言之,仅仅是以口头或传统的书面形式所进行的商事活动,都不属于电子商务法调整的范围。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创新,以及电子商务活动的多元化发展,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

联合国贸法会《示范法》在第一条中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商务活动方面使用的、以一项数据电文为形式的任何种类的信息。”曾在其《示范法实施指南》中又解释道:电子商务是“无纸化的”贸易形式,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法是适用于“无纸化”贸易关系的。然而,无纸化是相对于纸面形式的交易活动而言的。如果以有无纸面来判断电子商务活动的话,那么口头交易也是无纸化的,这种划分方法,虽然形象、明白,但却不够严密。倒是用数据电讯来解释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更为贴切。美国《统一电子交易法》第三条A款规定:“……,本法适用于与任何交易相关的电子记录与电子签名”。而韩国《电子商务基本法》第三条则规定:“本法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信息进行的买卖或交易”。数据电讯只不过是电子信息、电子记录、电子签名的上位概念。

(2)从行为主体上考察

一般而言,电子商务法作为商法的分枝,应调整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关系。无论是商人(商事主体)之间的电子商务关系,还是商人与非商人(通常指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关系,都应属于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就目前而言,商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关系较为普遍,这是由于此类主体较早、较多的占有了电子商务资源的缘故。所以,有关的“EDI协议”等,都是为他们而度身订做的。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应用的不断普及,将有大量的商人与非商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关系发生。电子商务法针对此种关系,可能要考虑到消费保护的问题。事实上,欧盟、韩国等,已经在其电子商务法中,充分注意了这一问题。值得斟酌的是,商人与政府之间的有关商事管理活动,是否属于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美国许多州的电子商务法,都将这部分关系纳入了电子商务法的范畴,而联合国贸法会的《示范法》,则明显将这类活动排除在电子商务法的范围之外。如果以商品交易法的观点来观察,这些商事管理活动,并不是典型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应当划归其他的法律部门调整。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在同一部电子商务法规中有所规定,相反,为了立法和执法上的方便,很可能将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交叉规定在同一部法律里,这种情况在现代立法中并不鲜见。不过,在理论上应当分清二者的性质。

三、电子商务法的特征

电子商务法本质上是21世纪的商人法,它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它以商人的行业惯例为其规范标准;其二,它具有跨越任何国界、地域的,全球化的天然特性。而这两点恰恰是商人法的特征所在。

就电子商务法的行业惯例性来讲,是指通常的法律,都不可能为其规定十分具体的行为规范。因为电子商务领域内的业务标准,将随着通讯计算技术的发展在不断的更新、升级,制定过于僵化的条款,只能羁绊其发展,而以行业普遍通行的惯例作为其行为的规范,才是可行的方式。民法可能为人的行为能力制定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的标准,譬如完全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标准,即是如此。公司法可能为某种类型的公司的设立规定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变的条件。仅以我国公司法上的注册资金为例,就是十年一贯制。而这些精确的、长期凝固的规范,对电子商务法来说,都是不可思意的。“摩尔”定理告诉人们,计算技术的发展是每18个月,其性能增长一倍,而其价格将减少一半.电子商务法与那些“刚性法”相比,应当是“柔性”的,是随着通讯计算技术和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不断更新的规范。当然,在当代和未来的商人法的行业标准中,并不能将电子商务的行业规则,作为唯一的规范渊源,国际和国内的立法机构,还应当对之予以审查,在其中给商人们增加一些诸如保护消费者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就电子商务法的全球化特征来看,没有任何一个法律领域的调整对象似电子商务这样,是“天马行空”任意驰骋的,一切对电子商务所设置的人为的疆域,都是徒劳无益的。因此,电子商务法也就必须要顺应这种特性而制定。换言之,对电子商务的规范,必须以全球性的解决方案,为其发展铺平道路。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所制定的电子商务法,都只能算作是“局域网”,而理想的“因特网”式的电子商务法,则有待于全球化的,电子商务法上的“IP/TCP”式的法律制度的形成与推广.联合国贸法会所制定的《示范法》和正在起草的《电子签名规则》,正是向着这一方向努力的尝试。

电子商务法作为商事法律的一个新兴的领域,除了具有上述特质之外,与其他的商事法律制度相比较,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程式性

电子商务法作为交易形式法,它是实体法中的程式性规范,主要解决交易的形式问题,一般不直接涉及交易的具体内容。电子交易的形式,是指当事人所使用的具体的电子通讯手段;而交易的内容,则是交易当事人所享有的利益,表现为一定的权利义务。在电子商务中以数据讯息作为交易内容(即标的)的法律问题复杂多样,需要由许多不同的专门的法律规范予以调整,而不是电子商务法所能胜任的。比如数据讯息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既可能表示货币,又可代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还可能是所提供的咨询信息。一条电子讯息是否构成要约或承诺,应以合同法的标准去判断;能否构成电子货币,应依照金融法衡量;是否构成对名誉的损害,要以侵权法来界定。而电子商务法对交易中的电子讯息代表的是何种标的,在所不问。所以说,电子商务法是商事交易上的程式法,它所调整的是当事人之间因交易形式的使用,而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有关数据电讯是否有效、是否归属于某人;电子签名是否有效,是否与交易的性质相适应;认证机构的资格如何,它在证书的颁发与管理中应承担何等责任等问题。这些规范的主要作用,都是给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个交易形式上的“平台”,将传统纸面环境下形成的法律价值,移植于电子商务中。从民商法角度看,这些电子商务法规范所解决的都是商事意思表达程式方面的问题,并没有直接涉及交易的实体权利义务。至于其交易内容如何,狭义电子商务法不可能对之进行全面规范,而应由相应的法律予以调整。以美国的《统一电子交易法》为例,全文只有21条之多,主要规定了电子记录、电子签名,及电子合同的效力、归属、保存等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下的特殊性问题。而与此同时,美国州法统一委员会还颁布了一部以电子信息交易的实体内容为主的《统一计算机信息交易法》,该法分为九个部分,共有106条,对以计算机信息为标的的交易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规定,简直是一部“电子版”的合同法。二者相较,《统一电子交易法》的程式性,就愈显突出。此外,从联合国贸法会的《示范法》和新加坡的《电子交易法》来看,也都是以规定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交易形式为主的。

2、技术性

在电子商务法中,许多法律规范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技术规范演变而成的。比如一些国家将运用公开密钥体系生成的数字签名,规定为安全的电子签名.这样就将有关公开密钥的技术规范,转化成了法律要求,对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形式和权利义务的行使,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另外,关于网络协议的技术标准,当事人若不遵守,就不可能在开放环境下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所以,技术性特点是电子商务法的重要特点之一。倘若从时代背景上看,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技术规范的强制力,导源于其客观规律性,它是当代自然法的主要渊源,理想的实证法只能对之接受,而不能违抗。

3、开放性

从民商法原理上讲,电子商务法是关于以数据电讯进行意思表示的法律制度,而数据电讯在形式上是多样化的,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因此,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任何技术手段与信息媒介,设立开放型的规范,让所有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设想和技巧,都能容纳进来。目前,国际组织及各国在电子商务立法中,大量使用开放型条款,和功能等价性条款,其目的就是为了开拓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以促进科学技术及其社会应用的广泛发展。它具体表现在: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定义的开放、基本制度的开放,以及电子商务法律结构的开放这三个方面。

4、复合性

这一特点是与口头及传统的书面形式相比较而存在的。电子商务交易关系的复合性,导源于其技术手段上的复杂性和依赖性。它表现在通常当事人必须在第三方的协助下,完成交易活动。比如在合同订立中,需要有网络服务商提供接入服务,需要有认证机构提供数字证书等。即便在非网络化的、点到点的电讯商务环境下,交易人也需要通过电话、电报等传输服务来完成交易。或许有企业可撇开第三方的传输服务,自备通讯设施进行交易,但这样很可能徒增成本,有背于商业规律。此外,在线合同的履行,可能需要第三方加入协助履行。比如在线支付,往往需要银行的网络化服务。这就使得电子交易形式具有复杂化的特点。实际上,每一笔电子商务交易的进行,都必须以多重法律关系的存在为前提,这是传统口头或纸面条件下所没有的。它要求多方位的法律调整,以及多学科知识的应用。

此外,如果按照通常的商法论著所作的“二元”划分法,即将商事法律规范划分行为法与主体法两大类,那么电子商务法应当属于行为法。不过,它调整的不是直接涉及实体权利义务的行为,而调整的交易形式上的行为,是实体法中具有程式性意义的行为规范。

四、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则

1、中立原则

电子商务法的基本目标,归结起来就是要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建立公平的交易规则。这是商法的交易安全原则在电子商务法上的必然反映。电子商务既是一种新的交易手段,同时又是一个新兴产业。面对其中所蕴涵的,深不可测的巨大利益的诱惑,可以说没有哪个企业是无动于衷的。各种利益集团、各种技术,以及各个利益主体都想参与其中,在这个无比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谋取便利。其具体参与者有硬件制造商、软件开发商、信息提供商、消费者、商家等等,不一而足。而要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实现公平的目标,就有必要做到如下几点:

(1)技术中立。电子商务法对传统的口令法、以及非对称性公开密钥法,以及生物鉴别法等认证方法,都不可厚此薄彼,产生任何歧视性要求。同时,还要给未来技术的发展留下法律空间,而不能停止于现状,以至闭塞贤路。譬如新计算机的问世、新一代高速网络的出现等,都将考验电子商务法的技术中立性。这是在总结了传统书面法律要求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方针。当然,该原则在具体实施时,会遇到许多困难。而克服这些具体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技术中立原则实现的过程。

(2)媒介中立。媒介中立与技术中立紧密联系,二者都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并且一定的传输技术,与相应的媒介之间是互为前提的。媒介中立,是中立原则在各种通讯媒体上的具体表现,所不同的是,技术中立侧重于讯息的控制和利用手段:而媒介中立则着重于讯息依赖的载体。后者更接近于材料科学。从传统的通讯行业划分来看,不同的媒体可能分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如无线通讯、有线通讯、电视、广播、增殖网络等。而电子商务法,则应以中立的原则来对待这些媒介体,允许各种媒介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规律而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避免人为的行业垄断,活媒介垄断。开放性因特网的出现,正好为各种媒介发挥其作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达到兴利除弊,共生共荣。

(3)实施中立。是指在电子商务法与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上,不可偏废;在本国电子商务活动与跨国际性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待遇上,应一视同仁。特别是不能将传统书面环境下的法律规范(如书面、签名、原件等法律要求)的效力,放置于电子商务法之上,而应中立对待,根据具体环境特征的需求,来决定法律的实施。如果说前述技术中立和媒介中立,反映了电子商务法对技术方案和媒介方式的规范,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而对电子商务法的中立实施,则更偏重于主观性。电子商务法如同其他规范一样,其适用离不开当事人的遵守与司法机关的适用。

(4)同等保护。此点是实施中立原则在电子商务交易主体上的延伸。电子商务法对商家与消费者,国内当事人与国外当事人等,都应尽量做到同等保护。因为电子商务市场本身是国际性的,在现代通讯技术条件下,割裂的、封闭的电子商务市场是无法生存生存的。

一言以蔽之,电子商务法上的中立原则,着重反映了商事交易的公平理念。其具体实施将全面展现在当事人所依托于开放性、兼容性、国际性的网络与协议,而进行的商事交易之中。

2、自治原则

允许当事人以协议方式订立其间的交易规则,是交易法的基本属性。因而,在电子商务法的立法与司法过程中,都要以自治原则为指导,为当事人全面表达与实现自己的意愿,预留充分的空间,并提供确实的保障。譬如以《示范法》第四条为例,就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协议变更的条款。其内在含义是:除了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外,其余条款均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制定。其实,《示范法》中的强行规范不仅从数量上很少,仅四条之多,而且其目的也仅在于消除传统法律为电子商务发展所造成的障碍,为当事人在电子商务领域里充分行使其意思自治而创造条件。换言之,《示范法》的任意性条款,从正面确定权利,以鼓励其意思自治,而强制性条款,则从反面摧毁传统法律羁绊,使法律适应电子商务活动的特征,更好的保障其自治意思的实现。可以说是一正、一反,殊途同归。

3、安全原则

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进行,既是电子商务法的重要任务,又是其基本原则之一。电子商务以其高效、快捷的特性,在各种商事交易形式中脱颖而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这种高效、快捷的交易工具。必须以安全为其前提,它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安全措施,同时,也离不开法律上的安全规范。譬如电子商务法确认强化(安全)电子签名的标准,规定认证机构的资格及其职责等具体的制度,都是为了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形成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至少其安全程度应与传统纸面形式相同。电子商务法从对数据电讯效力的承认,以消除电子商务运行方式的法律上的不确定性,以至于根据电子商务活动中现代电子技术方案应用的成熟经验,而建立起反映其特点的操作性规范,其中都贯穿了安全原则和理念。

五、电子商务法的性质与地位

1、电子商务法的性质

电子商务法是调整以数据电讯(DATAMESSEGE)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以交易形式为内容的商事关系的规范体系。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法调整的对象是一种私法上的关系。从总体上应属于私法范畴,不过其规范体系中,又包含一些具有行政管理性质的规范,如认证机构的许可与监管等。但这些行政管理规范是重要因素。所以,从公私法化分的角度上看,电子商务法应属公私法之融合。

2、电子商务法在商法中的地位

(1)电子商务法是交易形式法

电子商务法是商法的组成部分,按组织法与行为法划分,电子商务法应在性质上属于行为法,或者说是交易行为法。如果更确切的说,则应是交易形式法。比如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将其电子商务法定名为“电子交易法”,这并不一种巧合,而是有其道理的。电子商务法主要调整以数据电讯(DATAMESSEGE)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以交易形式为内容的商事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具有程式性的特点,所以必须同其他相应的商事法律配合,以调整具体的电子商务法律关系。

(2)电子商务法将在21世纪的商事法中占主导地位

随着电子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商务法将在商事法领域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1世纪的商法,将是一个以电子商务法占主导地位的商法的时代。这一断言,绝非笔者夸大其词。对此,不仅可从电子商务技术应用与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察觉到其巨大的动力;而且可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异常活跃的电子商务法中,找到确实的论据。瞻望前途,电子商务法将随着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渗透到每一种,乃至每一个社会关系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电子商务法的任务

保障交易迅捷与交易安全,是商法的基本价值目标。电子商务法作为商法的一部分,当然必须以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与迅捷为己任。从技术上看,电子商务与各种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与迅捷的地步,其交易迅捷的目标已经由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所实现。因此,针对电子商务环境这种现实,作为商法的新生领域的电子商务法,其基本任务就变得更加单一、集中,因为在电子商务的特定条件下,交易安全这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实现,同时就包含了交易迅捷这一基本要求的完成。然而,这一认识只抓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有效运行,需以适应电子商务关系特征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条件。而现实的情况是,既有的书面形式制度,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羁绊,清除这些法律障碍,使电子商务活动更加顺畅快捷的进行,其本身就是交易迅捷目标的体现。这就是说电子商务法既要以保障电子交易活动的安全为其首要任务,同时也要充分反映其效率价值。

六、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制度

数据电讯在商事交易中的运用,特别是因特网这一开放性商事交易平台的建立,对商事法律关系带来了的一系列新问题。为解决这些特殊问题而形成的电子商务法律制度,都是区别于传统商事交易制度的特有的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数据电讯法律制度。其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电讯概念与效力,以及数据电讯的收、发、归属,及其完整性与可靠性推定规范等。

2、电子签名的效力制度。其主要内容有:电子签名的概念(广义与狭义的电子签名)及其适用、电子签名的归属与完整性推定、电子签名的使用与效果等。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7篇

摘要:现行税法的不确定性是制约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瓶颈,明确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目的,确立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原则,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维护国家税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税法公平原则税法中性原则维护国家税权原则时至今日,电子商务呈现出全球迅猛发展之势。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它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截止2000年8月,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或正在制定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萌芽或起步阶段,它所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还并不十分突出,但是,未雨绸缪,开展对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的研究,对于解决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限于篇幅,仅就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萌芽或起步阶段。我国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只有1000万左右,其中直接从事电子商务的仅占15%,即150万人,1999年我国网上购物的交易额为5500万元,仅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0018%,只有20.3%的网民参加过网上购物,并且其中只有40%的人感到满意。这表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目前互联网上网人数却在以年40%的速度增加,到2004年将达到4000万人。根据一般的经验,当上网人数达到1500-2000万人时,电子商务将会出现盈利点。因此,网民人数激增表明我国的电子商务将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新的销售渠道或新的商业运行模式,而且它是知识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最佳模式,代表着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它将影响一个国家在未来全球化经济技术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它将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在此历史大背景下,规范、引导和保护、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专家学者们的共同观点,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依赖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以外,制约电子商务普及和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缺乏必要的法律环境、担心政府会对此课以重税、互联网还存在着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在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当中,前两个因素都与税法有关。这是因为,就第一个方面而言,在一定社会中从事某些商业活动所需要的法律环境,除了这个社会当时的法制状况外,更重要的是这个社会对于规范这些商业活动的法律态度是否积极、法律规范是否健全、法律执行是否到位。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这项商业活动才有可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它的经济利益才有可能是可预测的和有保障的。其中,一方面由于税法本身是一个社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由于税收本身是任何一项商业活动都必须负担的一种费用,因而税法对税收的规范程度和执行情况也将直接影响着这项商业活动的最后利益。因此,对于任何一项商业活动所需要的法律环境而言,税法都是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兴的电子商务而言,更是如此。就第二个方面而言,由于税收是对私人财产的一种强制性的剥夺,因此为了不使其过份地剥夺私人财产、伤害私人利益,影响其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活动,当代世界各国都对其从法律上做了严格的规范和限制,这就是著名的税收法定原则。它是现代各国税法中的一条最为重要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的要求,各国现行税法都没有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业贸易方式纳入征税的范围,这就使得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处于一种不确定性之中,电子商务经营者所担心的政府会对此课以重税,就不是没有道理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首先修改现行税法,或对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进行专门的立法。综上所述,在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前两个因素中,税法都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税法对电子商务的征税态度如何?是支持还是抑制?税法对电子商务的征税规则如何?是公平还是歧视?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电子商务投资者的投资态度和投资力度,影响着电子商务经营者的经营热情和经济利益。因此,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立法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要进行电子商务的税收立法工作,就首先必须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来研究和确立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基本框架,这对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二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6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电子商务不仅会改变现有的企业模式,而且将对经济全球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在对朱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41处修改中,“抓紧研究和推进电子商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些都表明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待电子商务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因此,从税收的角度来规范、保护、引导、鼓励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就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根本态度和立法目的。具体而言,这一立法的根本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维护国家的税收和税收利益。税权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了国家税收立法权、税收执法权和税收司法权,而且还包括了由此权力的确定和行使所带来的税收收入的分配权和使用权。其中税收立法权是一种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权力,是其它一切权力的源权力。对它的占有和行使,一方面表明国家对税收权力的实际拥有及其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国家对于其它税收权力的分配及其使用。由于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都没有能够把电子商务涵盖进去,这就表明在电子商务领域我国的税收立法还处于真空状态,税收立法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占有和行使。此外,由于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全球性的特点,它将必然导致有关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全球趋同性和构建全球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框架。有人认为,构建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会导致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对滞后国家的“经济侵略”。在此情况下,抓紧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进行国内立法,一方面可以从税法的角度来刺激和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缩小和信息产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在未来制定全球电子商务税收框架时获得更大的主动权,这对于维护国家的和经济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消除现行税法适用上的不确定性,保护合理的商业预期,保障交易安全。根据税法公平原则,所有的人在税法面前都必须一律平等,凡具有应税收入者,都应该成为纳税人,承担相应的

税收负担。但现行税法是建立在有形交易基础之上的,它不能够完全或部分解决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这就使得电子商务的投资者、经营者和参与交易者由于不能确定其从事电子商务的税收负担而难以预测其交易活动的税后利润和交易的风险,从而影响到他们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热情,进而制约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因此,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第二个目的就在于确立税法对电子商务活动的确定性和适用性,明确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案,使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具有确定性和明确性,也使电子商务投资者、经营者和参与者的税收负担具有确定性、公平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其从事电子商务的交易具有安全性,并能从中得到合理的商业预期,以鼓励和推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三)构建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框架,确立电子商务税收法律的基本原则,为进一步修订现行税法提供根据和指导。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在目前还是一个“朝阳”产业,它的许多领域还有待开拓,它的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暴露和研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立法就首先需要确立立法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以确保具体的立法活动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而不是阻碍其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主要是对税法公平原则和税法构成要素造成了冲击,使电子商务领域出现了税法的真空和不确定性。因此从维护公平原则、维护现行税收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和解决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出发,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不主张对电子商务单独立法开征新税,而主张通过立法来确立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框架,以指导对现行税法的修改和完善,使现行税法能够适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从而解决对电子商务的征税问题。我国作为一个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家,在目前世界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潮中,理应从维护税收公平原则和我国现行有效的税收法律制度的目的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经验,并根据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目标和战略,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框架,确立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的基本原则,为进一步修订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提供指导和帮助。三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实际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由于电子商务本身在我国还处于萌芽或起步阶段,再加上税收所具有的属性、功能及影响,因此,对电子商务税收立法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在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目的,首先研究和确定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的基本框架,为以后电子商务税收立法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笔者认为,在确立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基本原则时,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参照世界各国的共同作法来进行。具体而言,这些原则主要包括:(一)税法公平原则。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虽然是一种数字化的商品或服务的贸易,但它并没有改变商品交易的本质,仍然具有商品交易的基本特征。因此,按照税法公平原则的要求,它和传统贸易应该适用相同的税法,担负相同的税收负担。确立税法公平原则的目的在于支持和鼓励商品经营者采取电子商务的方式开展贸易,但并不强制推行这种交易的媒介。同时,确立税法公平原则也就意味着没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立法开征新的税种。它只是要求对现行的税法进行修改,扩大税法的适用范围和解释,将以数字交易的电子商务纳入到现行税法的内容中去,使之包括对数字交易的征税。(二)税法中性原则。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此,保护和鼓励电子商务发展就成为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电子商务进行税收立法就必须坚持税法的中性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的要求,税法的制定或实施不应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延缓或阻碍作用。在制定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时,应当以交易的本质内容为基础而不考虑交易的具体形式或媒介,以避免税收对经济的扭曲。使纳税人的经营决策取决于市场而不是取决于对税收因素的考虑。同时,按照这一原则的要求,对电子商务的税收立法要贯彻简洁、明确、可预见性、易于操作的原则,以降低税收管理机关的征税成本和从事电子商务的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三)维护国家税收权利原则。税权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包括了国家的税收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而且还包含了由此权力的确定及行使所带来的税收利益和税收收入的分配权与使用权。它是通过国家对税收管辖权的确定来确认和体现的。在电子商务中发达国家多为“强势国”,而发展中国家多为“弱势国”。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强调税法的“属人原则”而弱化税法的“属地原则”,意在“以强凌弱”,侵蚀和剥夺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权力和税收利益。在此情况下,我们在制定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时,就一定要从维护我国税收和税收利益的立场出发,确定对电子商务征税实行“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并重的做法,认真研究有关“常设机构”概念的内容和实质,明确认定和规范服务器的身份及其作用,修订无形资产的范围,明确对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的税收制度。根据上述三个原则,笔者认为,首先我国应该加强对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研究,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步伐。由于电子商务所蕴藏着的巨大商机,因此,谁能够在目前率先进行电子商务税收立法,谁就能够取得世界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主动权。这对于未来制定世界电子商务的规则时进行讨价还价,维护本国的税收利益,将产生十分重大的意义。当然,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要进行这项工作可能是非常困难的和缓慢的,但这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和必须要及早进行的工作。只有有了电子商务的国内立法,我们才有资格在将来构建世界电子商务的框架时去和一些电子商务的发达国家进行讨价还价,以最大可能地维护我国的税收和税收利益。其次,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应当集中于对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上。在暂不立法开征新税或附加税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在进一步研究电子商务涉税法律问题的基础上,对现行税法的一些概念、范畴、基本原则和条款进行修改、删除、重新界定和解释,并增加有关对电子商务适用的条款,从而达到对现行税法的修订和完善,以处理有关电子商务所引发的税收法律问题。(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来源: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税务学报2001.04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8篇

杨坚争 上海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与计算机法研究所所长,上海理工大学商学院经贸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开始电子商务的研究,曾承担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农业部软科学项目,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河南省有关电子商务的研究项目,主持起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电子商务标准》,负责《上海市电子商务管理办法》的起草工作,发表有大量有关论文、论著。1999年被外经贸部聘请为专家,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维也纳举行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工作组第35届会议。

一、世界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互联网商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市场的运作方式,电子商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联合国贸法会在EDI规则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上,于1996年6月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这个示范法为各国立法人员提供了一整套国际上能够接受的电子商务规则。例如,如何消除以无纸方式交流重要法律信息的一系列法律障碍,其中包括这些信息的法律效力或合法性的不确定性;如何为电子商务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运作环境等。示范法也可用来解释妨碍电子商务的现有国际公约和其它国际机制。示范法的颁布为逐步解决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奠定了基础,为各国制订本国电子商务法规提供了框架和示范文本。

自1996年以来,在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制定之后,一些国际组织与国家纷纷合作,制订各种法律规范,形成了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高速发展期,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WTO的三大突破性协议

1986年开始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终制定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谈判产生了一个《电信业附录》。这一附录的制定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电信市场的开放。WTO建立后,立即开展了信息技术的谈判,并先后达成了三大协议,即

(1)《全球基础电信协议》,该协议于1997年2月15日达成,主要内容是要求各成员方向外国公司开放其电信市场并结束垄断行为。

(2)《信息技术协议(ITA)》,该协议于1997年3月26日达成,协议要求所有参加方自1997年7月1日起至2000年1月1日将主要的信息技术产品的关税降为零。

(3)《开放全球金融服务市场协议》,该协议于1997年12月31日达成,协议要求成员方对外开放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市场。在WTO历史上,一年内制定三项重要协议是史无前例的,这三项协议为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的稳步有序发展确立了新的法律基础。

2. 国际性组织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指导易规则。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现有的国际商务惯例已远远不能满足商业往来的需要。近年来,国际商会正以大部分精力集中抓紧制订有关电子商务的交易规则,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安全进行。目前,国际商会已于1997年11月6日通过《国际数字保证商务通则(GUIDEC)》,该通则试图平衡不同法律体系的原则,为电子商务提供指导性政策,并统一有关术语。国际商会目前正在制订的还有《电子贸易和结算规则》等交易规则。

WTO对于贸易领域的电子商务已提出了工作计划,特别针对服务贸易提出了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如电子商务定义、司法管辖权、电子商务分类、协议签署等,至于其它如关税、个人隐私、安全保证、国民待遇、公共道德等问题也提出了讨论和研析。

3. 地区性组织积极制定各项电子商务的政策

目前已经或正在制订电子商务政策的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欧盟等地区性组织和国家。1997年4月15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盟电子商务动议”(A European Initiative in Electronic Commence),就发展电子商务的问题阐明了欧盟的观点。该文件强调在欧盟范围内建立一个适于电子商务的法律与管制框架,管制应该深入到商业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任何影响电子商务活动的问题都应该予以重视。这些问题包括数据安全、隐私、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透明和温和的税收环境。欧盟应该积极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的政府加强对话,确保形成一个全球一致的法律环境,共同打击网络国际犯罪。

1998年月10月,OECD公布了3个重要文件:《OECD电子商务行动计划》、《有关国际组织和地区组 织的报告:电子商务的活动和计划》、《工商界全球商务行动计划》,作为OECD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性文件。欧盟则于1997年提出《关于电子商务的欧洲建议》,1998年又发表了《欧盟电子签字法律框架指南》和《欧盟关于处理个人数据及其自由流动中保护个人的指令》(或称《欧盟隐私保护指令》),1999年了《数字签名统一规则草案》。这些地区性组织通过制订电子商务政策,努力协调内部关系,并积极将其影响扩展到全球。

4.世界各国积极制订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

为了解决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法律问题,许多国家在立法上采取措施。一方面对原有法律进行修订和补充,另一方面针对电子商务产生的新问题,制订新的法律。后一方面的工作最初是从电子签字开始的,即通过立法确认数字签名的法律效力。1995年美国犹他州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数字签名法》,随后英国、新加坡、泰国、德国等上开展了这方面的立法。此后,各国针对电子商务的有关问题,如公司注册、税收、交易安全等都制定了相当一批单项法律和政策规则。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立法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许多国家开始制定综合性的法律以促进和规范电子商务的发展。据UNCITRAL统计,截止2000年9月底,已经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综合性的电了商务立法。它们是:新加坡《电子商务法》(1998)、美国伊利诺斯州《电子商务安全法》(1998)、美国《统一电子商务法》(1999)、加拿大《统一电子商务法》(1999)、韩国《电子商务基本法》(1999)、百幕大群岛《电子交易法》(1999)、哥伦比亚《电子商务法》(1999)、澳大利亚《电子交易法》(1999)、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电子交易法令》(1999)、法国《信息技术法》(2000)、菲律宾《电子商务法》(2000)、爱尔兰《电子商务法》、斯洛文尼亚《电子商务和电子签字法》等。

二、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现状

1. 我国涉及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的行政法规

我国的计算机立法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1年,公安部开始成立计算机安全监察机构,并着手制定有关计算机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1986年4月开始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委会议通过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令第147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为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促进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

针对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保障国际计算机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1996年2月1日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提出了对国际联网实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对这一规定进行了修改,设立了国际联网的主管部门,增加了经营许可证制度,并重新。1997年6月3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主持了召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成立暨《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大会”,宣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成立, 并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和《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详细规定国际互联网管理的具体办法。与此同时,信息产业部也出台了《国际互联网出入信道管理办法》。

1997年10月1日起我国实行的新刑法,第一次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系统功能罪,破坏计算机系统数据、程序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破坏程序罪等。这表明我国计算机法制管理正在步入一个新阶段,并开始和世界接轨,计算机法的时代已经到来。

2000年9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草案)》和《互联网内容服务管理办法(草案)》,规范电信市场秩序,加强对互联网内容服务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2. 我国电子商务的立法状况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1998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在吉隆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推广将给各成员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我们不仅要重视私营、工商部门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加强政府部门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和指导,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

(1)新《合同法》

1999年3月我国颁布了新的《合同法》法,其中,涉及电子商务合同的有三点:

1 将传统的书面合同形式扩大到数据电文形式。第十一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以及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也就是说,不管合同采用什 么载体,只要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即视为符合法律对“书面”的要求。这些规定,符合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采用的“同等功能法”。

2 确定电子商务合同的到达时间。《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3 确定电子商务合同的成立地点。《合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2)人大常委会

2000年3月5日,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代表团张仲礼代表提出的“呼吁制订电子商务法”议案,成为此次会议产生的第一号议案。这份议案指出,全球化信息浪潮正迅猛推进,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更快捷、准确的交易形式,也在中国全面开展。目前亟需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适应的法律环境,建立安全便捷的电子付款系统的法律规范。

(3)北京市

2000年4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上经营行为备案的通告》,规范网上经营行为,包括在辖区内的市场主体利用互联网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以及为经济组织进行形象设计、产品宣传、拍卖、广告等的行为。网络经济组织可通过互联网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红盾315()网站申请登记备案。

2000年5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又颁布了《关于对网络广告经营资格进行规范的通告》,针对网络广告的现状,对网络广告经营者的经营资格作出规定。同时还出台了《关于对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商务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的通告》。

(4)上海市

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将电子商务立法工作作为2000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来抓。为了促进上海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弥补现有法律的缺陷和不足,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交易活动,《上海市电子商务管理办法》已经开始起草。其基本思路是从电子商务的本质入手,抓住电子商务的主要矛盾,形成电子商务管理办法,然后针对各个具体问题制定管理办法。目前已对电子商务认证办法提出了初步的管理意见。

三、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的法律保障问题,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第一,电子商务首先的一种商品交易,其安全问题应当通过民商法加以保护;第二,电子商务交易是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而实现的,其安全与否依赖于计算机及其网络自身的安全程度。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究其原因,还是上述两个方面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因而面对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这种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的新的交易方式难以出台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规范性条文。

然而,电子商务的跳跃式发展已不允许我们等待原有法律制度完善之后再考虑电子商务的立法问题。21世纪的竞争是高新技术的竞争。发展电子商务,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生存发展的又一次严峻挑战。通过专门立法,使国家在下个世纪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传统的“先改后立”的立法思想和技术,对于高新技术的推广来说是弊大于利的。电子商务技术,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它已经基本成熟,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技术已经能够保证交易的安全进行;但另一方面,这种技术又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这种二重性使得电子商务的推广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电子商务立法必须具有超前性和独立性,以打消人们对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的恐惧心理。

我国现行涉及交易安全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四类:

(1) 综合性法律。主要是《民法通则》和《刑法》中有关保护交易安全的条文。

(2) 规范交易主体的有关法律。如《公司法》、《国有企业法》、《集体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

(3) 规范交易行为的有关法律。包括《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财产保险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4) 监督交易行为的有关法律。如《会计法》、《审计法》、《票据法》、《银行法》等。

我国法律对交易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注重对财产静态权属关系的确认和静态的安全保护,未能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交易频繁、活泼、迅速的特点。虽然上述法律制度体现了部分交易安全的思想,但大都没有明确的交易安全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也没有按照这些制度执行。 如《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规定的“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做否认表示则视为同意”,体现了交易安全中表见的思想,但却没有形成一套清晰的表见制度。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上,悖离交易安全精神的规范大量存在。在立法上,如《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经济合同法》第七条关于民事行为无效的规定,过分扩大民事行为无效的范围,有损于交易主体对其交易行为的合法性信赖即交易安全利益。在司法解释方面 ,1987年7月 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解答》中,明显过分偏置于静态的安全,而忽视动态的安全,悖离交易安全保护的精神。

四、目前急需制订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为保证电子商务活动得以正常进行,政府需要提供一个透明的、和谐的商业法律环境。法制环境应着眼于保护交易公平,保护平等竞争,保护消费者免受欺诈之苦,保护知识产权免受侵权之害和保护个人隐私,制定鼓励监督、有助调节、打击犯罪的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目前我国急需制订的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买卖双方身份认证办法、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措施、信息保密规定、知识产权侵权处理规定、税收征收办法、以及广告的管制、网络信息内容过滤等。

1. 买卖双方身份认证办法

参与电子商务的买卖双方互不相识,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相互认证。提供交易服务的网络服务中介机构也有一个认证问题。目前急需成立类似于国家工商局之类的机构统一管理认证事务,为参与网络交易的各方提供法律认可的认证办法。而且,目前各网络服务中介机构成立的虚拟交易市场为提高自身的可信度,大都冠以“中国××市场”的头衔。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急剧扩大,加强这方面的法律规范也迫在眉睫。

2. 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程序

电子合同是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目的,明确相互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电子商务安全交易重要保证。其内容包括:

(1) 确证和认可通过电子手段形成的合同的规则和范式,规定约束电子合同履行的标准,定义构成有效电子书写文件和原始文件的条件,鼓励政府各部门、厂商认可和接收正式的电子合同、公证文件等。

(2) 规定为法律和商业目的而作出的电子签名的可接受程度,鼓励国内和国际规则的协调一致,支持电子签名和其它身份认证手续的可接受性。

(3) 推动建立其它形式的、适当的、高效率的、有效的合同纠纷调解机制,支持在法庭上和仲裁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证据。

3. 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金融电子化的必然趋势。美国现在80%以上的美元支付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我国目前尚无有关电子支付的专门立法,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有关信用卡的业务管理办法。为了适应电子支付发展的需要,需要用法律的形式详细规定了电子支付命令的签发与接受,接受银行对发送方支付命令的执行,电子支付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的承担等。

4. 安全保障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交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化交易安全的法律保护已是立法的一项紧迫任务。

(1) 在民法基本法的立法上,应反映出交易安全的理念。为此,要大胆[,!]借鉴和移植发达国家电子商务保护交易安全的成功经验和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造一套强化交易安全保护的法律制度。

(2) 在商事单行法的立法上,可以基于商法的特别法地位及其相对独立性,满足商法中商业行为较高的交易安全要求,在某些方面可以适当突破民法基本法中的某些制度,以期强化这方面的交易安全保护。

(3) 在计算机及其网络安全管理的立法上,应针对电子商务交易在虚拟环境中运行的特点,明确提出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保护的法律措施。

(4) 在法律解释上,当务之急是全面清理最高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司法解释,剃除不利于交易安全的结论,并在以后的解释中注重考虑交易安全的因素。

(5)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制定保护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专门法规文件。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9篇

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寓意于税收法律之中对税收立法、守法、司法和税法法学研究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准则,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一部税收基本法,学者对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概括和表述不尽相同,从目前资料看至少有以下几项:1)税收法定原则2)税收公平原则3)税收效率原则4)税收中性原则5)财政原则6)实质征税原则7)社会政策原则8)平等纳税原则9)普遍纳税原则10)合理负担原则11)宏观调控原则12)征税简便原则13)维护国家原则14)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原则。学者提出的上述税法原则虽然从不同侧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税法的本质属性,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学界对税法基本原则的揭示和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将税收的功能表述为税法的原则,比如“财政原则”“宏观调控原则”是税收的功能而不宜概括为税法的原则;概括性差,彼此间有重复,如“合理负担”“普遍纳税”“实质征税原则”“平等纳税原则”等体现的实质就是“税收公平原则”,“征税简便”恰恰说明了“税收效率原则”;混淆了法律原则的层次性,将税法的具体原则等同于税法的基本原则,如“维护国家原则”是适用于涉外税收法律关系的原则,是税法的具体原则,而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则显不妥。

作为税法的基本原则,在语言表述上应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在主观上应与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一致;在立法方面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或已经体现在税收法规之中,以促使税法的协调统一;在守法方面,税法的基本原则应便于人们把握税法的精神;在司法方面,税法的基本原则应有利于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性,是税法解释的依据。按照这样的标准衡量,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以为可将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税收效率原则。

二、税法基本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适用

传统税法的理论是建立在有形化、物质化的产品再生产基础之上的,网络交易的虚拟化、非中介化和无国界化特点使得传统税法理论的物质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因而电子商务环境下上述税法4项原则也面临相应的挑战,在具体内容上必须赋予其新的内容,使其能够切实符合电子商务税收需要。

(一)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又称税收法律主义,其基本精神是:法律明文规定为应税行为和应税标的物的,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征纳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征税。

综观网络交易行为,其全部或大部分过程是通过无形载体进行的,但当事人交易的目的和效果均已实现,与有形交易的实质并无区别,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网络交易行为属应税行为。在立法方面税收法定原则要求税收要素必须明确,在执法方面要求征税机关必须严格地适用税法规定,排斥类推以及扩大性解释,依此,现行税法显然没有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商业贸易方式纳入征税的范围,这就使得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处于一种不确定性之中。但税收法定原则作为税法最基础、最典型、最本质的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仍然要固守,税法的这一基本原则是现代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在税收关系上的集中体现,笔者以为,在税法对电子商务没有明确规范前,任何对网络交易的征税行为都是对这一原则的违背。故此,在暂不立法开征新税或附加税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在进一步研究电子商务涉税法律问题的基础上,对现行税法的一些概念、范畴和规则进行修改、删除、重新界定和解释,并增加有关对电子商务适用的条款,从而达到对现行税法的修订和完善,以使税收法定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得到彻底贯彻和遵守。

(二)税收公平原则

我国税收学者认为“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国家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水平保持均衡”。一般来说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强调情况相同则税收相同,纵向公平指纳税能力不同则缴税不同。税法公平作为税法基本原则之一对电子商务税收法律规范的制定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如前所述,电子商务虽然是一种数字化的商品或服务的贸易,但它仍然具有商品交易的基本特征,属于应税行为。依照横向公平的要求,它和传统贸易应该适用相同的税法,担负相同的税收负担。同时,税法公平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适用也就意味着没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立法开征新的税种,它只是要求将以数字交易的电子商务纳入到现行税法的内容中去,使之包括对数字交易的征税,解决了电子商务经营者所担心的政府会对此课以重税问题。但我国作为一个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网站的赢利能力有限,从纵向公平的角度考察,两者在纳税能力上当前还存在明显差别,如同等征税则会延缓或限制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此可见,对电子商务征税但减征的措施应该符合税法横向和纵向公平原则,同时也符合我国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实际。

(三)税收效率原则

所谓税收效率原则,即国家征税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利于提高税务行政效率,具体包括税收经济效率原则和税收行政效率原则。

经济效率要求尽量使税收保持中性,让市场经济机制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调节作用,同时不要导致纳税人其他经济损失或额外负担。为贯彻这一原则,在制定电子商务相关税收规范时,应遵循中性原则,以免阻碍新技术的发展,对类似的经济收入在税收上应平等地对待,而不考虑这项所得是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还是通过传统商务方式取得的。税收不应影响企业对市场行为和贸易方式的经济选择,而应,确保市场成为确定贸易方式成败的唯一力量。同时尽量降低纳税人的奉行费用。

税收行政效率要求国家以最小的税收成本获取最大的税收收入。因此在制订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措施时要考虑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税收征管手段现代化,从而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如: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登记”“网上电子申报”“网上管理”“网上稽核”“网上自动退税系统”,以及网上宜传税法等等,提高税收行政效率。

总之,电子商务对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影响,并不意味着税收“三原则”已过时,而是说明建立在有形交易基础上的税收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结合电子商务的特征重新阐释其内涵及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适用。

三、电子商务税法的具体原则

无论是未来对电子商务税收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法规,还是维持现有税制通过修订传统税法增加电子商务税收规范适应电子商务需求,毕竟这些规则建立在不同于传统有形交易的基础之上,在税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适用于电子商务税收这一特定社会关系 领域的具体原则有哪些呢?本文试图做如下概括:

(一)促进和规范的原则

促进和规范是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的两个方面,互为支持,互为影响,互为作用,互为制约。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性还不是很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将受到很大的制约。要改变这种局面,我国有必要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由于现有税收征管能力与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轻易地避免纳税义务,从而使税负明显轻于传统商务企业,使得电子商务成为天然的免税区,建立规范的电子商务税收体系,才能最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国家税收原则

国家税收原则原为涉外税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电子商务的“无址化”特点使得电子交易参与者具有多国性与流动性,无时空限制和地域之隔,使税务机关难以根据传统的税收法律规定来判断交易对象和场所、服务提供地和使用地等,导致各国对所得来源地的认定及所得种类的划分发生了争议。对电子商务应采用何种税收管辖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税收问题,对此,国际社会上网络信息技术强国和电子商务的净进口国之间意见分歧较大。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是净进口国,因此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积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税收理论与政策的国际协调,既尊重国际税收惯例,同时又维护国家的和利益。

(三)技术中立原则

技术中立原则又称不偏重任何技术手段的原则,是目前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电子商务立法中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一原则应同样适用于电子商务税收法律规范。其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具体的电子商务税收法律规范中排除技术的影响,以确保税法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在相应的税收征纳环境建设中为技术的发展预留空间,不将某一技术特定化,以保证税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电子商务法范文第10篇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是我国第一部电商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有望填补电子商务领域的诸多法律空白。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此领域首部综合性立法,对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立法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木斯指出,《草案》的审议对于我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是一个里程碑事件,电子商务发展有法可依,从野蛮迅猛发展阶段步入依法创新发展阶段。

背景和意义

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消费者投诉无门;用户个人消息泄露;卖家虚假刷单……电商领域乱象频发且屡禁不止的背后是相关立法的滞后以及监管的空白。

从2000年至今,我国先后出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电子签名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和法律文件,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了《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但缺乏一部权威性、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大法,顶层设计、统筹安排存在空白。2013年底,电子商务法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立法进程由此正式启动。

该草案加大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明确了包括第三方电商平台、平台内经营者、支付服务提供者、快递物流服务提供者等在内的信息安全保护责任主体。解决网购中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为电商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维护“信息数据安全”是该法的一大重点,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吕祖善说,发展大数据产业应该实现数据的充分共享,但与此同时,个人的信息数据安全也必须得到保障。既要保护,又要利用,这是一把双刃剑。电商平台已开始布局安全保障体系升级。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总结出了一套“警企合作、群防群治、敢于创变”网络治理新思路。

“保护权益是本法重要的立法宗旨之一,其中不只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是要保护各方权益。”阿拉木斯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只要是参与到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包括商家、平台、消费者等,都会受到电子商务法的保护。到目前为止,对电子商务小卖家的权益保护几乎是空白,例如职业差评师就对他们的权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对此,《草案》规定:“不得违背事实,恶意评价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卖家也不得“骚扰或者威胁交易对方,迫使其违背意愿作出、修改、删除商品或者服务评价。”

电子商务立法,有利于规范和促进电商创新发展,有利于提升电子商务对中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有利于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携手构建“创新发展命运共同体”,让电子商务更好造福实体经济。

现实困难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滞后、空白点多,现有规定效力等级低,法律制度不完善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业内关注的三大问题外,税收、工商登记等法规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缺失,既不利于市场预期,还会给企业正常经营和政府监管带来困难。

电子商务行业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绝不是一部法律可以解决的。一直以来,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些核心内容还没有法律依据,在法律空白,比如电子合同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认为,本次立法也考虑到司法、执法问题,尤其是司法成本、维权成本,在电子商务的领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

此外,电商法草案存在与《侵权责任法》、《网络安全法》等既有法律及《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法》等未来计划出台的法律之间协调和衔接的问题,在定位上需要做进一步的明确和挖掘电商的特殊性。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薛军认为,信用评价是电商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作出一些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至于处罚的程度,还是要和行为的性质、危害性相适应。《草案》对第三方平台的地位、法律责任和义务均做出规定,譬如刷单刷好评删差评,恶意骚扰买家,予以最高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指出,目前立法对于刷单行为主要规定的是卖家的法律责任,缺少对刷单产业链上个环节的规范,比如对刷单机构、提供虚假快递或发空单的快递公司缺乏专门规定,建议进一步细化。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表示,这部法律草案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比如电商经营行为的新标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电商的价格行为要进一步规范,要推动线上交易和线下的信用系统对接,建立激励和惩戒的长效机制,加大网络法庭建设并完善其服务功能。目前,电商和互联网金融高度联系,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也很多,在这方面,可能光靠电子商务法还不够,还需要专门的法律。微商这方面的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等等。

创新思维

“电商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新的业态未来会不会产生颠覆性变化,谁都无法预测”。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电子商务法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吕祖善指出,应按照政府最小干预原则,推动实现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共治有机结合。既体现规范,又给电商创新发展留有空间。

良好的电子商务法律秩序的核心要素在于保护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方主体的正当权益,形成一个合理的,责、权、利相匹配的利益分配格局。有法可依也是电商平台应对下一步竞争,开展创新业务的基础。

在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内部人士看来,此时出台相关法律,除了考虑到对电子商务本身的权益保护和秩序规范之外,更需要与时俱进,增加对电子支付、跨境物流、大数据等创新业态的立法管理。

上一篇:电子商务课程范文 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