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Tofacilitatethemanagementofthecomplexandvastdistributionnetwork,theEastDistrictPowerDistributionDivisionofGuangzhouPowerSupplyBranch,GPGestablishedadistributionnetwork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basedonArcinfoplatformofGI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technique.Thispaperdescribestheobjective,configuration,structureandtechnicalfeaturesofthesystem,andpresentsthekeytechnicalproblemsneedingattentionduringitsconstruction.
Keywords: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Arcinfo;powerdistributionmanagement;network
随着广州市供电用户的增加和配电网络的日益发展,如何更好地对结构复杂、覆盖面积广的配电网络进行管理,成为管理层和基层生产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采用传统的以纸图为主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管理和提高供电服务质量的要求,必需建立一个企业级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2001年我们建立了广州东区配营部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是Arcinfo平台。下面就该系统的一些技术问题及项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1、Arcinfo平台简介Arcinfo平台由美国ESRI(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开发,是具有丰富功能的专业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包含了以下信息处理的各种高级功能:
a)数据输入和编辑功能。可从数字化仪、图形扫描、图形转换中获取数据,编辑图形和属性。
b)数据转换和集成。可以对标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支持符合SQL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
c)基本GIS功能。地图投影及投影变换、数据维护及管理、缓冲及叠加分析。
d)空间数据和属性查询,并进行相应图形显示,包括栅格图像显示和管理。
e)地理数据管理。利用info数据库或ArcSDE可以对大型分布式数据库进行管理。
f)提供了界面设计工具和系统的二次开发工具。利用所提供的aml语言和MO组件库及支持工业标准的VC,VB等作为开发的主要工具。
g)数据的输出。提供数字地图制作、报表生成及制作高品质地图功能。
h)支持版本管理及长事物处理。最新的ArcGIS83,整合了以前版本中的workstation和desktop,强化了Arccatalog,Arcmap,Arctoolbox三个功能模块的功能,并对地理数据库geodabase增加了拓扑规则库和拓扑校验。
2、系统目标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本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来进行,先建立一个静态的配电网GIS,即电力设施的AM/FM/GIS应用,包括系统的功能开发、基本图形数据的录入工作和设备台帐数据的录入,实现图形及设备的查询、统计和图形输出等基本GIS功能;
再建立一个动态GIS,在静态中引入配电网自动化所提供的动态采集数据,可实现诸如停电管理、故障线路跟踪分析和处理等多种高级功能。为以后的配电网GIS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并积累项目实施经验。
3、系统配置
作为电力设施的AM/FM/GIS应用,配电网GIS的开发对GIS平台的要求较高。该平台应具备以下条件:
a)建模能力强,有较强内建网络拓扑结构并具备强大的网络编辑和分析能力;
b)有较强的功能扩展能力,同时能够提供完善的图形即Webgis功能;
c)支持对海量图形数据的管理,数据库方面支持Oracle;
d)可以在软件升级和数据量膨胀时更好地保护用户投资。基于以上技术要求,我们采用了ESRI的Arcinfo平台作为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平台,使用的是Arcinfo802的workstation版(内含1个license)。数据库采用Oracle,用Mapobject和VC进行开发。服务器采用两台DELLPowerEdge6400,分别用于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图形服务器,可以满足性能和稳定性要求。图形数据采用Arcinfo的coverage格式,数据的管理利用了info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图形数据的管理和维护,以文件共享方式存储在物理硬盘中。如果采用ArcSDE技术,可由Oracle管理图形数据。
4、系统结构及技术特点4.1结构特点整个系统采用C/S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
a)CoolEdit.提供了全面的图形编辑功能,它是在windowsNT环境下,利用Arcinfo平台搭建起来的。CoolEdit在整个配电网GIS管理系统中属于数据输入部分,是所有其它子系统的数据入口。所有设备的沿步图和逻辑图图形编辑属性录入全部在这里完成,使用人员为生产分部的图形资料员。
b)GISmanager.配电网管理部分,实现对配电网络图形和设备属性的交互查询和管理。数据同时可供其他部门的人员共享。还包括设备运行资料、检修记录、试验记录、急修管理、两票管理等功能模块,是目前大部分生产人员使用的模块。
c)Webgis.可通过IE浏览器实现图形及其属性的查询。它是一个基于企业内部网的以Web形式浏览配电网GIS设备图形和属性数据的系统,使全局的各台机器都可以通过广域网共享配电网系统的基本设备图形信息。三个模块的关系是:首先,由维护系统转入由规划部门提供的背景图(或者通过扫描仪来矢量化产生地理背景图),然后由CoolEdit模块绘制出设备图并录入设备参数(即Arcinfo图层),当电力设备图层绘制完毕后可以直接为Shape文件格式供GISManage使用。如果再将CoolEdit的图层数据进行分层处理后可更新到Webgis服务器上。编辑用户和班组的用户可使用C/S结构来完成图形的编辑、查询和统计功能,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可操作的功能较多。对于管理职能部门的用户,可以使用ArcIMS所提供的Webgis,通过IE实现图形查询等功能。属性数据利用Oracle进行管理,图形数据库利用了Arcinfo中coverage特征属性表作为外部info数据文件存储。这些文件在coverage目录内分别以单独的文件名TIC,BND,PAT,AAT存储和维护。
在info数据库中记录了指向外部数据文件的指针,指向存储在coverage目录内的这些文件。info数据库由Arcinfo自动维护。在该系统完成升级后,将图形数据由coverage文件管理方式转换为通过ArcSDE中间件由Orcle数据库管理,在Webgis上数据,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层预处理,图形编辑人员提交更新后,即可在Webgis上看到最新的图形。
4.2技术特点
4.2.1Webgis
利用ArcIMS建立webgis站点,设计网站。主要提供给查询用户使用,用户在安装了Java控件和Arcexplore之后,通过IE浏览器即可浏览东区配营部所管辖范围的配电网图形,还可自行设置显示图形和属性的方式,更改设备显示符号等,实现图形和属性的交互查询。使用ArcIMS不用license.
4.2.2数据共享
东区配营部各个部门,如用电、调度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图形数据。以手工为特点的传统运行管理经常发生数据不一致、信息不完整、查询困难的情况,通过配电GIS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在配电网变动频繁时,改变传统运行管理方式不相适应的局面。
4.2.3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意味着系统有能力应付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同时为以后建立企业级的数据交换平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直接读取不同图形数据格式,或者将其转化为其它标准格式供其它信息系统使用。
4.2.4安全性
图形数据的建设周期和工作量都比一般的数据要复杂得多,因此图形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系统建设的重点。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其安全性:
a)加强系统中权限管理功能。东区的配电网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统一的权限管理。其中图形部分的权限管理是通过不同权限的用户加载不同的工作空间来实现的,管理部分的权限管理是通过为用户设置不同的字段功能来实现的。
b)在管理机制中建立相应的保证数据安全的管理制度,如定期的数据库的逻辑备份、物理备份、异地备份等,以及操作系统的备份等等。在系统升级后通过数据库备份完成对图形和属性数据的备份,一旦发生宕机、系统崩溃、数据库坏掉时都可利用Oracle的恢复机制,使图形数据及时得到恢复,大大提高了图形数据的安全性。
5、系统建设中的关键问题5.1数据方面地理背景数据购买了广州市规划局的电力管线图,格式为coverage.配电网沿步图数据不完整,有的不准确,所以录入数据前先让班组人员将本班管辖的设备标注在地理纸图上,然后录入,包括每个电房地理位置、内部接线图及连接电缆。由于我们的背景图上只有电力管线和标注,而其它的地物如道路、居民地等都没有,所以有些设备的地理位置和实际地理位置会存在偏差。
严格来讲,我们已有的沿步图并不是基于GIS的配电网图形数据,而仅仅是示意性的,系统的图形信息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空间位置信息,使某些高级功能无法实现。因此做好对整个广州市配电网的地理数据普查(除电子地图已提供的管线数据和电房位置信息),是以后系统建设中首先考虑的问题。与平台、应用有关的问题
由于整个配电网的数据是基于GIS的,在提取配电网图形时,无法自动生成我们工作中最常用的规则的逻辑接线图,需要对提取出的馈线进行部分编辑整理,增加了数据维护工作量。这个问题要在以后进行版本升级时解决。整个系统的开发是针对一个编辑license,采用coverage文件方式进行管理。在编辑用户少的时候这种处理方式是高效率的,但随着系统使用规模的扩大,这种数据处理方式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在数据编辑时,由于一些临时文件无法及时清除,需要对一些拓扑关系重建,这些都给使用带来不便。目前升级后的系统采用ArcSDE加MO的方式开发,支持多用户操作并有较快的图形显示速度。
GIS平台选择方面应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慎重选择,因为不同图形格式转换就意味着数据拓扑关系的丢失,同时很难确保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对保护原有投资是极其不利的。
6、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城市当中,用电量不断的增大,城市配电网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城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对配电网改造规划编制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再提出本人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关键词】
配电网;改造规划编制;电力工程建设;特点
1城网改造规划内容
谈及城网改造规划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城市配电网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的离不开电,而城市配电网其主要是指除了提供电源的输电线路、变电所以外,还包括配电网。[1]其中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是为配电网所提供电源的,配电网有多个组成部分,其分别为:高压配电网、中亚配电网以及低压配电网。而城网实际上就是城市配电网的简称,对城网进行改造规划就是对城市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城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分别为:对原有配电网的改造和扩建后新建的配电网。在城网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当中还包括规划的年限、编制、经济分析以及改造安排。
2配电网在进行改造规划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其不仅仅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力行业还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其更是如此。[2]因此配电网在进行改革规划编制时,一定要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双向发展。
2.2注意符合城市配电的特点
城市配电共有六大特点,其分别为:①电网的负荷相对较为集中且符合密度额十分的高;②用户的用电质量要求都比较高;③由于配电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此在安全和经济的合理平衡之下,供电需要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④即使配电网的接线较为复杂,依旧需要保证其调度的稳定性;[3]⑤由于配电网在自动化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电网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就比较高;⑥配电网当中有关的配电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2.3注意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用
目前,由于我国国家资金有限,给予配电网改造规划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也就要求规划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对配电网的改造并不是由一个人来进行规划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首先都可以将自己的规划内容制作一个方案,然后对所有提交的供电方案进行参考选取,选出最佳方案。[4]而方案的选取标准则是以资金的投入和有效性为中心,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够为供电部门和全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3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3.1合理布局电网结构
对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以及管理来说,对电压的等级进行简化之后,对其是有利的。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当中所使用的电压有35kV、100kV、220kV、380kV等。那么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是将110kV的电压引进市区,将市区当中的35kV逐渐的淘汰。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完美、完善是其一直追求的目前。同样的,对于电网结构来说,一个合理完善的城市电网结构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局城市电网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现阶段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满足、适应发展的裕度。[5]这相比我国以前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合理布局电网结构能够使电网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设备趋于智能化。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技术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技术已经成为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电网配置就结合了科学技术,例如:箱式变压器、架空绝缘导线等等的应用,对于我国城市配电网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不断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自己才能变得更强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电的,因此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对城市配电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配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根据本人自身的想法提出了两点相关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规划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嘉升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蒙阴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建.宿迁洋河镇区域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李志锋.中小城市配电网规划实施策略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史阳,辛文增.论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4]周爱国,董昕.借鉴配电网国际咨询成果提升现代配电网管理水平[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2014: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3
摘 要 任何一家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期望全体人员以符合企业利益的价值观与行动力推动企业发展。就是以统一的认知与规范的行为,从“知”“行”两个方面,凝心而聚力,为企业中心工作提供文化引导和支撑。
关键词 供电公司 企业文化 分析方法
舟山公司秉承国网卓越企业文化理念体系,通过统一的价值理念认知认同,推进“五统一”要求融入到中心工作、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和员工行为,实现实行合一、高效执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检验国网卓越文化是否在公司落地、落地的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的契合程度。只有把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被广大干部员工所接受、认可,使其能够融入生活、深入内心,改变“只见理论不见人、只有物化没有人化、只有口号没有实践”的现象,全体人员实现意识形态上具有“担责做事的勇气感、坚定发展的自信心、戚荣与共的荣誉感、忠诚企业的感恩心”;行为模式上具备“执行力、创新力、协同力”,才是国网卓越文化在舟山公司落地。
一、文化现状分析
1.社会普遍心理:当前,浮躁、速成成为社会上的普遍心态。移动互联网时代,打破信息获取的时空限制;同时,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人际之间的泛在连接,从而人们习惯追逐潮流、不愿主动思考、时刻转变关注点,使得专注如一、自我探索的精神缺失。
2.行业发展要求: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推进,电力行业面临的环境也日益呈现出混沌、非线性、不确定的特点,员工也会因“电网生产经营任务重要求更高”、“改革进展情况不明”、“公司未来发展不确定”、“职业发展通道受限”、“薪酬福利下降”、“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精细化”等原因从而难以适应改革变化,这就要求员工善于在实践中努力创新、与时俱进、协同共进。因此,变革创新的勇气、自觉协同的能力成为急需的精神营养。
3.舟山公司的基础与追求:舟山公司因其历史原因,较晚纳入国网管理序列。无论是人员数量、薪酬福利、管理模式及理念,均存在先天的“基因痕迹”。近年来,公司持续打基础,从经营业绩到管理基础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对比兄弟单位,综合实力的差距加大、赶超进位的压力增加、后来居上的信心不足,最终表现在队伍整体素质与内质外形建设不相匹配、工作成效与上级要求不相匹配。因此,营造奋发有为、自我加压的精神状态,敢于正视差距,找准突破,敢于拼搏、满怀信心,是公司砥砺奋进的动力。
4.舟山公司干部员工状态:面对深化体制改革的形势和高标准快节奏的工作要求,有的干部员工还不能及时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大局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融不进整体工作氛围;有的因循守旧、甘做守摊人、不做开荒牛,办事情单凭老经验、老办法,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的办事效率不高,推进工作不紧不慢,一天活分三天做,办事拖沓,不讲效益;有的面对困难,瞻前顾后、徘徊不前,缺乏敢于担当的魄力和克难攻坚的勇气;有的过度关注个体感受,却忽视了对已有资源的感恩,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集体荣誉的缺失。
二、公司内部情况调研
为进一步将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落地,了解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症下药,激发工作热情,推动全体干部员工同心协力共圆企业梦。特在公司管理层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走访。问卷主要分三部分:公司企业文化特质、公司文化建设现状和目前公司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的问题)。经调查,发现问题如下:
(一)在公司文化特质方面
大家对“重视员工培训”、“注重求新求变”、“重品德讲奉献”、“注重企业形象”这三点文化特质在舟山公司内有较高的体现度,分别为80.6%、80.6%、90.3%、96.8%,认为这些。而“各部门(单位)之间协同性强”、“注重执行力”、“人性化管理”则认为体现度较低,分别为 41.9%、51.6%、61.3%,
(二)在公司文化建设现状方面
1.“创新意识不强、竞争与危机意识比较淡薄、员工素质有待提高”是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占比74.1%、61.3%、51.6%;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加速观念转变是目前企业急需提高与改善的方面,分别占比74.2%、61.3%、51.6%。
3.54.8%的管理干部认为在创新环境上,公司“激励措施齐全但员工欠创新意识”;80.6%的人认为“创造合理的人才评定体系,建立合理的职业发展通道”是提高员工的士气的首选。
4.45.1%的认为公司文化活动(含员工教育培训、业余活动)不太够;35.5%认为公司文化活动足够;而“交流沟通与外出学习参观”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分别占51.6%和45.2%。
5.在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升方面“学习力和技能以、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精神”是最被认可的三点,分别占比67.7%、54.8%和51.6%。
二、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思想意识方面
1.长期以来的行业特性导致员工习惯安于现状,拒绝变化,使主动探索、变革求新的勇气缺失。缺乏对事业勇于超越、不懈追求的雄心壮志,因此要打破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放开眼界、迈开脚步,培育时不待我、舍我其谁的“创业勇气”。
2.舟山新区经济发展迅猛,正在成为一片开发热土。舟山的未来有无限广阔发展前景,因此我们既要保持清醒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又要坚定信心,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善于谋划对策,勇于攻坚克难,摒弃传统的“小地方小公司”的狭隘陈旧观念,培育“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干事自信”。
3.舟山公司过这几年的发展,已进入了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期。今年公司明确了“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极大地考验着每一位干部员工的责任与担当。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鼓励岗位建功立业。引导树立“国网好,公司才能好;公司好,员工才能好”的理念,培育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的“职业荣誉”。
4.企业是展示成就个人价值的一个极其重要平台,当下公司提供的办公环境也非常优越,但仍然存在“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甚至整天怨天尤人,抵触情绪强烈的现象。因此引导员工树立工作是“为自己做事”,树立忠诚企业就是尊重自己的思想观念,培育员工“心持感恩”的正能量推动企业的建设发展。
(二)行为方式方面
1.引导干部员工牢固树立“规则意识”,遵循规则,维护规则,用制度管理,按规则办事,严格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级管理责任制,着力解决制度束之高阁和执行不严不力等问题,以一抓到底的作风,从严管理、过程管控,确保制度执行有力,上下步调一致、令行禁止需要提高遵章守规的自觉性,培养员工“会做”的务实作风,提升企业的执行力。
2.要主邮视Φ缌μ逯聘母锎来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思路和最有力的工作方法,注重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干部职工坚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心与决心,面对差距要有提升自我的危机感,立足岗位要有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创先争优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让精气神渗透到每一位干部员工的内心,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培养员工“会想”的思考能力,提升员工的创新力。
3.要强化服务意识,既要强化部门间工作协同配合,又要加强对基层单位的业务指导,坚决摒弃“只盯自己一亩三分地,部门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切实打破专业壁垒和业务瓶颈,通过高效协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取得公司效益最大化。打造“会配合”的金牌团队,提升部门的协同力。
三、提升方向
通过现状分析与员工座谈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四识三力”的文化培育路径:从意识形态上,培育“勇气感、自信心、荣誉感、感恩心”;从行为模式上开展“执行力、创新力、协同力”建设。力求通过企业文化引领,坚定广大干部员工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全局之力、集全员之质,形成牵引力和渗透力,推动公司跨越发展。
(一)“四识”的内涵
1.“勇气感”是指敢于担责,勇于创新,要培养员工的主动担责精神,勇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风险,面对不适应的规则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担起组织给自己的那份责。
2.“自信心”是指坚定目标,激发潜能,要培养员工对公司战略目标和未来发展的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培养自我提升的主动性,不断激发个体潜能;
3.“荣誉感”是指热爱集体,团结协作,培养员工维护公司形象的自觉性,严于律己,规范言行,精诚合作,互帮互助;
(二)“三力”的内涵
1.“执行力”是指遵章守纪,务实高效,要培养员工贯彻落实各项规章的自觉性、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创新力”是指善思求变,创新创效,要培养员工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在工作实践中保持创新的敏锐度,提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确保各项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3.“协同力”是指高效沟通,通力合作,培养员工以目标为导向,相互之间主动配合,高效沟通,从而减少管理摩擦,杜绝相互扯皮。
四、具体路径
(一)拓展通道,增强勇气感
1.推进“亮心工程”。以满足员工需求为努力方向,拓展员工职业发展“四个”通道,实施员工素养、员工技能“双提升”工程,培育全方位高素质员工,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开展“高言值”活动。以“守纪律、讲规矩”为主题,通过“读名家名言”、“听同行良言”、“写自我感言”等活动,打造干部员工的“高言值”,不断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强化责任担当。
(二)参与体验,增强自信心
1.开展文化互动体验项目。设立“舟山电力文化日”,开展文化沙龙系列活动(竞赛、培训班、读书联谊会、户外主题活动、主题日活动、文化沙龙、辩论赛、创新创意大赛)等,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升员工精神风貌。
2.组织实施精品活动。通过品牌阵地(职工书屋、企业文化展厅)、品牌活动(向阳人生、“管理论坛”、“道德讲堂”)等,打造多元化、聚焦式文化体验空间。
(三)集体创先,增强荣誉感
1.开展文明单位创建项目。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积极开展各层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组织“文明单位网上行”、“文明部室”评选等系列活动。
2. 传递“工匠精神”,形成榜样力量。开展各级劳模“选学推”精品模式,做到全方位“评选”、有特色“树立”、重点性“培养”。
3.感受“身边故事”,形成温暖力量。积极挖掘身边的“微人小事”,并通过漫画、微故事等方式进行推广,获取文化创建的“温暖力量”。
(四)氛围感化,增强感恩心
1.开展道德教育项目。利用讲堂、宣传栏、网站等宣传载体,积极开展“晒家规”活动、“以德育企”活动等,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开展“文化育心”项目。实施“文化走廊工程”,在走廊中放置文化警语、书画作品、绿色植物等,打造企业文化的视觉盛宴;实施“文化角落工程”,在办公桌牌上,摆放文化提示牌、文化台历、文化鼠标垫、文化电脑桌面等,从而让“看文化”成为开启新一天工作的第一个动作;在洗手间布置“文化漫画”作为细节点缀,让员工在放松时刻也能接收到文化“讯息”;实施“文化到家工程”,通过发放围裙、台历、鼠标、纸杯等,让文化成为居家必备品。
(五)实践修炼,提高执行力
1.开展文化分层定制传播。根据角色定位、文化诉求等特点,为不同岗位提供“定制化”传播平台。提升领导干部的文化领导力、夯实管理人员的文化传播力、深化一线员工的文化执行力,传播管理创新、安全知识、服务礼仪、党风廉政等不同内容,实施分层教育。
2.开展文化分层建设落地。积极组织建设各类基层示范基地,打造基层精品站所,夯实文化基层实践的基础;积极完善文化考核机制,奖优罚劣,提升文化全员实践的保障。建立“文化管理论文奖”评选机制,每年定期评选企业文化管理论文奖,深化文化推进建设的深度。
(六)搭建平台,提高创新力
1.启动“金点子”工程。将“金点子”平台纳入到公司网络,为员工提供便捷的科技创新建议渠道,员工可以在网络上直观的看到各类“金点子”建议,有效激发思维火花,互相比学赶超,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2.开展“文化成果库”建设工程。组织好企业文化项目建设的过程及其成果推广交流工作;开展文化展厅、示范点建设交流平台,将一批具有创意的好做法好思路纳入“库中”,充分利用“草根智慧”,激发企业文化建设活力。
(七)双管齐下,提高协同力
1.开展领导干部文化能力培训活动。持续开展文化培训讲座、管理论坛、户外拓展活动等“文化能力提升训练营”,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提高部门协同。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