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范文

时间:2023-03-02 09:48:13

德育原则范文第1篇

误区之一: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

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与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所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与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与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新德育模式中充满着对成长中的人的爱护与尊重,对人及人类自主性、创造性的充分肯定,体现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实质与精要,构成了一种新的德育思路,我们权称之为主体性德育模式。

注释:

德育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障儿童;德育主体;德育对象;德育内容

智障儿童是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以往我国的教育领域对于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没有较高程度的认知,对开展儿童德育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不能进行全面的考虑。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德育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成效,对于智障儿童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的教育领域必须要加强研究力度,积极地找寻智障儿童教育需要遵从的原则,为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德育主体态度上的关爱性原则

关爱性原则主要体现为,对智障儿童进行德育的工作人员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给予智障儿童更多的关爱,对于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要热爱,忠于自己的工作,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智障儿童教育中去,这也是智障儿童德育工作开展需要坚守的重要原则。对于儿童的成长,他们的心理和认知都会逐渐发展,同时,儿童在众多方面的表现也会与成年人对其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成年人不能以自身的标准为依据对儿童的众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必须要带着更多的宽容和关爱对儿童进行教育工作的落实。智障儿童虽然在智力成长方面与正常的儿童有所差距,但是他们也与正常儿童一样有着纯真可爱的特点,智障儿童主要表现在反应有所迟钝,在语言交流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很多人对于他们有着一定的误解和歧视,智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是寂寞和无助。内心非常脆弱,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例如,某一教师,常常与智障儿童一起进行“手拉手,手把手”的活动,教师主动地拉着智障儿童的手与其沟通,并且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物,要智障儿童感受更多的关爱。

二、德育对象考察上的针对性原则

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依据教育对象具有的特点进行。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落实,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具有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对智障儿童的德育内容进行确定,选择适合的智障儿童德育方式,使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促进智障儿童德育工作成效的提升。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人员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的身体发展特点,还需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儿童处于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正处于心理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客观地讲,儿童在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对于自身的行为不会进行约束。因为,智障儿童也会具备儿童身心成长呈现的特点,所以,智障儿童德育工作人员必须要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正常儿童相比较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智障儿童身体方面会存在一定的残疾或者是缺陷。对于智障儿童德育的开展不仅需要依据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同时还需要考虑这些儿童残障性的类别,使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保证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德育内容确定上的系统性原则

我国很多的智障儿童教育机构对于智障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仅仅是注重儿童的智力开发,对于德育工作常常采取忽略的态度。即使一些机构对于德育有所重视,但是,教育内容也不够合理化、科学化,德育工作成效并不乐观。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注重的是养成教育,也就是帮助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智障儿童在一起玩玩具的过程中,会因为玩具的归属而哭闹,然后会故意损害玩具。德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使智障儿童能够明确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帮助智障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障儿童因为在智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所以他们自身具有的内心情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很难理智地对自身进行控制。要正确地对其进行引导,让智障儿童能够深入地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帮助儿童了解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掌控。例如,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德育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地进行批评,要循序渐进地诱导,使智障儿童明确问题所在,使他们能够合理地应对外界因素的刺激。

智障儿童是教育中存在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得到的是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于智障儿童德育工作的落实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据实际教育经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明确智障儿童德育工作开展需要遵循的原则,使得智障儿童的德育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促进智障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晓伟.智障儿童的思想品德建设[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1):50-54.

德育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 原则 方法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然而随之也出现了各种只讲个人利益,只看经济效益等不良思想。而这必然也会反映到教育领域,影响到学校的风气。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成长期,身心发展都为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容易受到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成了当前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德育教学应该根据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德育教学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因此,在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正面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和反面在这里主要指两个反面,一是教学例子的正反面,二是教学方式的正反面。首先,进行正反面案例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层面的教育,但是却也绝不是纯理论、纯思想的教育。纯理论的教育,只能让学生坠入思想的云雾,而无法真正体会到“道德”的本质,所以在教学中适当的举例,也就成了小学德育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这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进行综合平衡,即不能只强调正面的例子,也不能过分的进行反面例子的讲解,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真正提高。只有从正反例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正反面的教学方式。正面的教学方式即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正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反面的教学方式,则是与正面教育相对应,即通过适当的强制和灌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正面的教育要求教师注意谈话的态度和细节,主要是以理服人,通过模范人物增强教育的感染力;而反面教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强制性的措施,促使学生接受社会道德标准。正面的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毕竟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有限,从正面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远离败坏社会道德的行为。但是,小学生处于成长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有一定的叛逆性,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强制性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

二、知行合一的原则

知行合一是我国教育的光荣传统,在新时代下更是需要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行能力。小学德育教育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终实现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人类社会道德的规范和准则,以此作为实践行动的导向,作为日常言行举止的正确导向。

所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必须要在完成课堂理论和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适当的开展实践活动,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知行合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强调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的基础上,加强动机教育,加强实践教育。如在进行“助人为乐”主题的德育时,教师一是要给学生讲解什么是“助人为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然后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动机出发,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动机,以此干预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既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但是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动机,真正是“助人为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帮助别人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淡化功利目的。

知行要合一,知行的动机也要端正。只有在正确的道德观引导下,开展正确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把小学德育工作做好,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知行合一的好学生。

三、与时俱进的原则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材,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德育工作的特点与社会时展的特征结合起来,做到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把德育工作于社会热点和焦点结合起来,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资料,都应该与社会、与时代接轨。在信息万变的时代里,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学生不仅可以从网络上学习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也会受到很多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教育学生如何去判断是非黑白,如何去鉴别不良信息的传递,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我国在2008年举行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埃菲尔铁塔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传递时,“分子”从人群中冲出来,试图要抢走火炬,而坐在轮椅上的火炬手金晶用她那残缺的身躯全力保护火炬,面对暴徒对她的殴打,她毫不畏惧,依然坚强的保护着火炬,在一瞬间里,我们可以看到金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奥运会顽强的精神。金晶或许没有运动场上姚明的光辉、没有张怡宁的喝彩,但是,我们在金晶身上体验到的爱国精神并不比其他运动明星逊色。因为,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不仅是要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更新,更要对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新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关注,并把这些心理特点纳入德育工作的计划中,保证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从各方面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并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到各个教学环节,实现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化、高效化。

【参考文献】

主编.《小学教育学》,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

德育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渗透;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046-01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仍存在一些片面或错误理解德育的情况,有的认为德育教育的实施主要依靠学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等在课余时间开展,与课堂教学无关。有的认为德育教育是文科教师的事,与理科教师无关。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渗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握物理德育渗透的原则

物理学科中的德育教育,应充分利用与物理知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应用等有关素材来进行。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做到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使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科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渗透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德育内容的科学性,核心是传授的观点和思想的准确性。要用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古代、现代的科学成就和国情,正确无误地介绍物理学史,选用的素材要有据可查,有争议的,不科学的说法、材料不要引入教学中,使物理学中的德育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统一性原则。在传授知识进行德育渗透时,要将知识与德育融为一体,切忌“穿靴带帽”。物理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德育要靠浸润式,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从教材实际出发,在“寓”上下功夫,把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教育。

3、趣味性原则。不讲求方法,对学生大道理、小道理的讲述,学生根本不感兴趣,也听不进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选择内容要建立在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上,考虑到学生年龄和思想实际。教学中以引代注,以需引趣,引起学生质疑、析疑、觖疑,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把渗透于教学中的德育发挥作用,同时被学生充分接受。

4、以身作则原则。初中生仍处于喜欢模仿阶段,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无不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等哲学著作,提高自身理论水平,还要研究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方法和途径。

5、正面教育原则。初中生的头脑还比较单纯,他们好奇、好动,易于受感染,物理教材中科学家刻苦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他们的爱国热情,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励他们发愤向上,为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二、明确物理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学科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以及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教育等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用古今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教育学生。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较多地方提到,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结合教材内容,相应介绍,尤其要突出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如地磁场偏角的论述早在宋代沈括已提出,比西方早400多年,惯性现象的描述在公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的《考工记》已有记载,“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通过这些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用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介绍中外物理学家的爱国事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这些观点、方法对学习、研究事物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接受这些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在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电磁联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可渗透“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讲述“惯性”“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

3、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法拉第经过十年实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来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

4、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在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宇宙飞船上天、核实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德育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创新;以人为本;层级化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18-02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层次社会变化,使作为教育重要分支的德育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强调:“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成规的特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当代教育革新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为价值诉求与核心目标的,德育创新既要与教育的整体目标相契合,又要体现自身特质。

一、德育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

德育的意识形态性内在地决定了德育创新要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承担意识,以先进文化创新性引领社会思潮,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观念,始终有能力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新德育应当以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通过主导地位与引领作用的发挥,实现先进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现代德育政治职能的实现一定意义上要以民族精神为载体。德育应是塑造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表达国家尊严的主渠道。民族精神作为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存在对于国家和民族意义重大,而“民族的概念其实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也就没有这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其中关键的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显然主要取决于对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丧失人文文化,必定异化,不打自垮。”当代德育的先进文化构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炼、整合、建构具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表征着该民族的道德观念、文化绵延、思维特点、价值诉求、人格品性、心态情感等等,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和文化灵魂。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文化性格,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力发展水平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的生存之根。它引导着社会的前进方向,是一种强大的亲合力、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伟大精神力量,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是任何社会都重视民族精神建设的深层归因。

二、德育创新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传统德育往往以为社会发展内在地包含人的发展,因而以社会为主要视点,以社会发展遮蔽了人的发展。其实,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并非主次抑或包含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是蕴有需要、劳动(活动)、社会关系、能力、个性、观念等多种特性和本质的完整的社会人,因而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单指称谓,而是一个包括上述诸方面的综合概念,是上述各因素互相作用下的综合发展”。现代新德育首先就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为旨归。“以人为本”中的人,相对社会本位而言,是具有“个体性”的现实的个人。人是“个体”的人,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同时,作为实践主体的个人是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现实的个人总是内“在”于社会整体之中。人作为一种矛盾存在,就是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社会性的双重维度的统一性存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价值排序有很大差异。尽管社会本位在归根结底的层面也可以称为以人为本,而社会本位理论与实践中人的价值的手段性和工具性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遮蔽。真正的“以人为本”则更加突出人的个体性,由于社会是条件,人才是目的,因而个人与社会相比而言,具有首位价值。当代意义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实现对个人与社会的重新排序,它凸显德育应当更加关怀作为实践主体的现实的个人,并非将社会存在代之以个体存在。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也是德育现代性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作为德育的原则,就是要使德育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人,关心人,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使德育不只是人获得社会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提升人的存在层次、赋予人以终极关怀和心灵支撑的目的本身。以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培养人,以宽广的情怀和高远的视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潜质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真谛。可见,以人为本以最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人的主体性提高的价值诉求,也是一种能够形成价值认同的、承载着人类理想和情感的德育现念。德育以人为本的主旨就是要在德育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以人文关怀的态度育人。德育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目的, 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要尊重人的价值,珍视人的尊严;同时德育也注重“如何做人”的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与责任问题 。德育的主旨在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教化,是人文精神的直接的精神阐释和自觉坚守。人文教化通过引导个体达到对人类基本精神的理解,借以实现人格的完整、全面占有人的本质,彰显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是一致的,即:德育的人文精神既包含关照人的个性发展的权利;还包含肯定和尊重个人自我实现与人生道路抉择自由权利;所以,德育的人文教化以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从当代现实社会生活层面看,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迫切需要提升人的主体性。因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给个人自我抉择和自我承担的机遇日益增多,而主体性缺失则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而当代新德育应当努力唤醒、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与人的个性发展。可见,德育之人文精神弘扬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德育人文精神的个体性倡导本质上是鼓励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要富有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三、德育创新应当构建层级化的德育体系

适应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情况,新德育应当在内容上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德育层级性包括德育内容安排的层次性,德育要求和规范上的层次性。即德育对人的要求从基本规则(底线伦理)要求起,逐步提高,最高为德性层次;途径上从他律、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到自律;人格上从合格公民、优秀公民到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社会先进分子;在效应上,从培养人格力量、形成理论力量到升华为政治力量等。规范、规则作为底层要求,只求“对”。规范是外在要求,是他律,是外在价值,是工具性的,是对价值的形式的认定;德性则追求“好”和“善”,是自律,是价值本身。冯有兰先生曾经提出,由于“个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低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此,一个人做事,可能顺从本能或风俗,可能为了取得功利,也可能是为了超越自我,形成某种德性,达成某种境界。道德要求的德性层次正适应了自我超越的这一要求,它为达到道德境界的人追求自我完善开辟了路径。人之为人,在于他总是不断地反省自我,超越自我,主观能动地克服人性恶、发展人性善。德育就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哈贝马斯曾将“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同实践理性的应用结合起来,后者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即实用的、伦理的以及道德的,在实用的层面,实践理性主要为行为提供技术性、策略性的指导,此时个体的选择以偶然的态度、偏好为基础;在伦理的层面,实践理性涉及对人生完善的追求、自我的实现等等,与之相联系的是主体对真诚人生的承诺、对自我的理解、认同等;在道德的层面实践理性涉及自由意志,此时个体按自我的立法行动,其行为由道德决定。这些思想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层次性存在的现实,为我们构建具有层次性的德育提供了依据。

四、德育创新应定位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和理性精神培育

德育创新应当定位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人的属性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重维度,当代新德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理所当然地涵盖人的精神建设的维度。以往德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精神维度的缺失。现代新德育要突出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锻造人的健康的理性精神。推进“精神成人”不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且是衡量德育成败的重要尺度,也是德育效应生成、持续的关键所在。德育所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甚至心理健康实质都属精神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之列。精神教育内含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四个方面,其主要目的在于确立人的精神信念,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当下,新德育必须将培育健全的理性文化精神作为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视野、气度、心灵等层面有大幅度的提升和质的跃迁。这就要求现代新德育必须更新理念,与时俱进。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倡导的新文化目标与当代新德育存在许多共性的方面,因而他对旧社会的文化批判依然存在重大价值。他以科学和民主为标准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他对青年寄予了四点期盼:“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唯有如此,方是新青年。他对新青年的要求仍然具有现代意义。这些要求当然也是新德育的文化目标之一。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只有通过理性文化教育,通过文化优势和文化力量达到德育的政治目标。当代新德育虽然仍需正面的强化教育,但任何德育过程只有被教育者内化、认同,真心接受和愿意践履等,才会有效。思想“内化”问题、接受理论成为当代德育的热点问题都与此密切相关。《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们理解,德育的内化与接受只有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方可明辨,明辨然后方能笃行。在人的精神家园建构中发挥德育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对德育的创新具有方向性。

参考文献:

[1]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新华文摘,2003(02).

[2]靳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金耀基.全球化与现代化[J].新华文摘,2004(04).

[4]冯有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王坤庆.论精神与精神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03).

德育原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因素;德育;合社会;适应与发展;内化;社会化

德育因素是制约人适应与发展的客观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生活在并只能生活在社会中,其存在、适应、发展都受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制度交互作用,其中,那些制约着人适应与发展过程的精神世界、个性品质、潜能的东西,就充满着德育因素。不论人们主张或不主张、从事或不从事、接受或不接受德育,德育因素都客观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对人的适应与发展起作用。人在适应与发展中,不受好的德育因素影响,就会受不好的德育因素影响,只是影响的方向程度、效应不同而已。

狭义上,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不同,广义上,所有德育都是社会德育。德育过程不单在学校中,所有社会成员都有一个接受德育或再德育的客观过程。一个良好的社会德育,乃是社会成员获得合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狭义看,社会德育相对学校德育而言,具有相对的不可控性,但其发生作用的现实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良好的社会德育促进社会成员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反之则延缓、阻碍甚至损害社会成员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进程。自觉、合理、科学地调动起所有良好的社会德育因素,实施健康的社会德育,就是要以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为根本目标,使社会成员不断内化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实现合社会的个人调谐与合个人的社会调谐之辩证统一,从而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促进社会合理化,推进社会文明。

现代社会中,教育一般地以学校形式出现,科学的学校德育则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首要的和主要的途径,也是人的合社会适应与发展的关键。因而,科学的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它按照特定社会的客观要求,将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本质和特定社会的良好规范,内化为青少年的道德、品格、素质,并与其它各科教育交互作用,使青少年获得合社会的临近适应与发展,导向个体社会化。这是一种将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并使外在的社会要求与个体思想品德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学校德育又是社会德育。

就学校教育而言,学校其它各育与德育相比,是有区别的。首先是具体的目标、任务不同,智育,主要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智能的任务,体育,主要担负着锻炼体格、增强体质的任务,美育、劳动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其任务也是特定的;其次,具体的手段、方式方法、途径也都不同。然而,根本的区别还在于尽管各科教育的实际过程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德育因素,但在理论上,基本身基本不涉及或少伦及青少年的灵魂深处,一旦涉及,那便是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因素在起作用。作为一个合社会临近适应与发展并日趋完善的人,精神世界是根本的支柱和动力,因此,科学的学校德育必然成为学校教育系统的动力源。当然,如前所述,德育因素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各科现实的教育过程,德育因素必然发生作用,因此,主动、自觉地将德育容于各科教育之中,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德育途径之一。

良好的德育在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进程中必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一是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文化(包括政治观念、伦理道德、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效益观等等),创造性、建设性、持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人类肯定性的精神文化宝库,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肯定性精神本质,构建主体中具有本质力量的精神世界,形成合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实现个体精神境界和内在本质的社会化;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伦理化教育,使社会成员道德地运用科学技术,实现个体乃至社会集团在科学技术运用上的合社会性,实现个体素质现代科技社会中合社会地适应与临近发展;三是与其它各育和各种社会实践交互作用,发掘并巩固个体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潜质,实施精神导向,优化个性心理品质,推进心理保健,使个性和谐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一体化;四是通过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在个体利益追求与社会的适应与发展中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达到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保障社会安定,构成社会进步合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在我国当代,德育工作曾几起几落,有成功经验,也有失败教训。新形势下,德育既充满着机遇,又再次面临挑战。由于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但发展不充分,民主意识增强,但民主参与机制未健全,参与国际竞争日多,但多元文化承受力却较弱的矛盾过程之中,德育在促进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教育思想上,或过分强调德育,过高估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陷入了“德育万能论”的怪圈,导致德育过程非科学化,德育的唯一化使德育在空洞的高声呐喊中无形消解。或只重智育和办事能力,忽视德育,抽象讲德育,具体无德育,陷入了“德育无能论”的怪圈,导致德育缺失智育扭曲,使人在适应与发展中失去合社会的精神支柱与动力系统,产生出人才废品;在德育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内容上,忽视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这个根本主题,只把德育看作是履行行政职责的必需品或装璜,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归宿点被异化扭曲,陷入“德育盲动主义”的怪圈,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思想行为与个性发展却被无形割裂,既不能实现德育的本质目的,又沾污了德育的纯洁性;在德育的方法、途径上,缺乏系统化、科学化和道德化,忽视德育的长期性、长效性和潜在性,构成了“德育短期行为”,命令式、强制性、行政化手段充斥整个德育过程,失去面对新形势的应变力,不仅违背了德育规律,还使德育过程本身违反了道德,大大消弱了德育的道德感召力。这一切,都是德育过程中的反德育因素,若不加以克服,德育本身很可能成为新的社会条件下扼制人的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的异己力量。

过去,人们研究德育多从思想品德本身去研究,未跳出自身系统,参照系不明,缺陷较多。改革开放以来,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把视野扩大到社会学、行为学等边缘学科,把德育研究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背景中,放在社会的变迁与流动过程中,进行多角度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大大增强了德育改革的力度。中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订了一系有利于优化德育工作的法规、规章和政策,这些都是近些年来德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不仅阐明了我国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基本思路,还为德育工作者指明了德育方向、途径和基本方法,是德育工作和德育科研的指南。当前,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深入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这些德育法规、规章,如何进一步优化德育过程。本文在此提些粗浅看法,抛砖引玉。

1.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在实践中研究并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性。

品德形成过程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个体特有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适应与发展的客观过程,具有多因性、自发性、可塑性、客观性等特点,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品德内化与品德外化的矛盾运动过程。德育过程则是德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按照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以培养和形成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个人社会化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多样性、反复性、自觉性、能动性的特点。因此,优化德育过程必须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并依据特定社会的既定法规,在实践中研究品德形成的客观过程及其内在规律,遵循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多层次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德育影响,培养和形成个体合社会的思想品德,实现个体合社会的适应与发展,推进社会文明。

2.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在实践中把握德育过程的渐进性、阶段性。

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性、渐进性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阶段性和渐进性。一般地,德育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教育者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某些思想品德规范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有选择地受纳并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意识;(2)积淀在受教育者个体中的道德品质意识形成动机,支配、调节并外化为道德品质行为,反作用于社会;(3)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依据行为效应和个体品德发展程度,调节教育行为和受教育者品德行为,进入新的德育发展阶段。在实践中,这三个阶段是一个不断反复渐进的运作过程,无法精确地区分排列,更不能机械地套用。但品德形成的客观机制制约着德育过程的运作,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科学的德育阶段意识,才能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

3.优化德育过程必须克服智育化倾向。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的德育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而学校教育又以教学为主要载体。因此,德育实践中,人们容易把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等同起来,甚至以智育代替德育,形成思想道德品质智育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德育过程的优化。应该看到,如前所述,尽管智育过程蕴含着德育因素,德育过程也蕴含着智育因素,都必须依据“知、情、意、行”的心理发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二者可以互补,交互作用于人的合社会适应与发展。但二者必竟是有区别的:其一,贯穿于德育过程的主线是社会实践,德育过程中的“行”,是社会性的实践,是一种正式的社会交往、沟通和联结,这种“行”一旦发生就与社会利害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智育过程中的“行”一般说来,仅仅只是一种“练习”或“习得过程”,一般不形成社会利害冲突。因此,德育与智育对“行”的要求也不同,德育必须严格注意“行”的社会效应,比如,绝不能让受教育者去实践犯罪、体验犯罪过程。这是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其二,德育过程中的“情”、“意”,本质上都是社会利害关系在教育心理上的反观,是思想道德品质内化的粘合剂,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品质上沟通、接纳的必要条件。而智育中的“情”、“意”一般不具备社会功利特征,至多只是施教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手段,并非必不可少。因此,要使德育过程优化,教育者必须体察受教育者的情感,了解其态度,并动之以健康的真情,摆明正确的是非观,才能提高德育效果;其三,德育因素具有时空的广泛性和内容的社会性,因而德育过程还具有同时性、反复性,其循序渐进只是一个大致的过程,无法精确地排序,同时,社会因素对德育影响甚大,学生的“熟习”会因个体需要,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利害冲突中“淡忘”,因而,德育过程中的“知”同时具有三个含义:必须是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必须不断反复地作用于个体;可以特定社会或阶级所需的思想道德观念体系中易于为受教育者接纳的某一方面作为突破口,实现思想道德品质迁移。智育虽然也有“举一反三”的情况出现,但其学习过程的阶段性是很明显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过程都是可以而且必须精确地排序,前后阶段的知识不可能同时出现,同时,其对“知”的“淡忘”在一般情况下与社会利害关系无关。因此,要优化德育过程,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社会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德育过程双边活动实情,灵活地选择入口,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德育因素进行必要、合理的反复教育,避免“一刀切”,避免机械套用和无目的的跳跃。

4.优化德育过程必须抓好“内化”。

德育原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史怀泽;敬畏生命;德育

The Appliance of "Reverence for Life" Principle in Moral Training

GAOQing

Abstract: Albert Schweitzer, who was a humanitarianism in France, has built moral principle on reverence for life, requiring people to be concerned about and help the lives around them. Applying this principle in moral training in our school will be great significant for students to value their lives,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 spirit of humanitarianism.

Key Words: Schweitzer;Reverence for Life;Moral Training

阿尔贝特・史怀泽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于为非洲丛林居民的义务医疗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人道主义精神的伟大。他终身关注伦理和文化的问题,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伦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史怀泽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①“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②在这里,史怀泽拓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范围,认为伦理学不仅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关注人与其活动范围之内的生物的关系,这样的伦理学才是完整的伦理学,而人只有达到关注一切生命的高度才成为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

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使人与一切存在于人活动范围之内的生命发生了联系,使人们的思想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意识到人必须与周围的生物休戚与共,共同发展。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世界饱受战乱的破坏。由于人类不断扩张的野心和不顾后果地开采资源,使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就连人类自己也随时都有可能遭受核武器的恐吓和伤害,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更应该要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协调,因此当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时, 得到人们的积极响应。那么,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的基本理论具体是怎样的?

一、史怀泽敬畏生命的理论

1.敬畏生命的含义

敬畏生命是如何定义的?史怀泽说:“敬畏生命的伦理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给予需要他的人真正人道的帮助。”③ 敬畏生命不允许个人放弃对周围的人和生物的关怀,敬畏生命促使个人同其周围的所有生命交往,并感受到对他们负有责任;这种责任不局限于保持和促进他们的生存本身,而是要在任何方面努力实现他们的最高价值。因为敬畏生命伦理学否认高级和低级的,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认为一切生命是神圣的。所以 ,人对周围的所有生命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关怀和帮助,维持和促进其生存和发展。

2.敬畏生命的伦理目标

伦理规范必须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它提倡人关心他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它的目标是“实现进步和创造有益于个人和人类的物质、精神、伦理的更高发展的各种价值。”④

敬畏生命伦理原则不仅在于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界其他生命间和谐、互助的秩序,而且在于促进人类道德上的完善,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果我们摆脱了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⑤ 因此人们必须遵循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关注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才是道德的,才能不断达到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这也是史怀泽的伦理学为人类树立的更远大的道德理想。

3.敬畏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敬畏生命”⑥,史怀泽认为,人要给予任何生物善意,这种善意是一种帮助,它有益于保持和促进其生存和发展。

史怀泽说:“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⑦ 是否伤害生命成为敬畏生命伦理学评价一个行为的标准,维持生命和促进其发展的行为是善的行为,应当肯定;毁灭和伤害生命的行为是恶的行为,应当否定。人们应当依据是否伤害生命为标准来评判行为,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

二、敬畏生命伦理原则在德育中的运用

在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就是大而空。向学生传授理论,却忽视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导致学生一知半解,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不可能把理论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联系起来,更不用说要求学生去践行那些道德原则。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收不到预定的效果,甚至还会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的恐惧和厌烦。

1.珍视自己的生命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对周围的其他生命应该承担的责任,才能遵循敬畏生命的原则。同样,人也要敬畏自己的生命,必须认识到只有自己的生命存在,才能够承担对其他生命的责任。

那么,如何才能敬畏自己的生命?“敬畏生命本身包括顺从命运,肯定世界和人生、伦理”⑧,“顺从命运,就是人在其对世界过程的从属地位中,内在地摆脱决定他的外在存在的命运……人找到了能对付各种困难的力量,并因此而变得深刻、内心丰富、纯洁、宁静和温和”⑨。

人只有正视自己所面对的各种困难,找到了对付的手段,才能使自己摆脱外在的约束,实现内在的自由,这就是真正的顺从命运。真正的顺从命运并非消极地任外在因素左右人生,而要积极寻找方法解决各种困难。

学校德育中,要让学生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自己对周围一切生命所承担的责任,要正视自己遇到的困难,积极去克服它们,而不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2.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史怀泽认为,“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那些保持着敏锐感受性的人,都会同情所有的动物的需要是自然的,”⑩那些关心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人,就会认为其实动物跟人一样,都会有快乐、痛苦、恐惧的感受,都会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去关心动物的生存和需要,帮助它们。

3.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精神是人类良知的一个体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们了解史怀泽在非洲丛林中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居民义务医疗的故事,感悟到一个行动人道主义者的伟大精神,认识到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必须是在实践中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不止是在医疗救治中,而是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也要求我们要抵制战争。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但是战争的威胁却随时都存在,人们正面对着核武器的恐吓。我们应该认识到战争是对生命的极大破坏和毁灭,我们要努力避免战争,给所有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

史怀泽创立的敬畏生命伦理学是伦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他表达了希望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有道德的善良愿望,而这个愿望也是我们全人类的理想。

注 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均引自阿尔贝特・ 史怀泽 . 敬畏生命.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第8、9、26、10、19、92、9、130、129、88页.

参考文献:

[1] 阿尔贝特・ 史怀泽 . 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2] 姚轩鸽,周晓东 . 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探析.唐都学刊,1995,(2).

德育原则范文第8篇

(一)以爱养之,宽严相济

启蒙教育应以爱护儿童为出发点。所谓“爱养”,就是以慈爱的精神关心、爱护儿童,用说理的方法教育、感化儿童。

孩子六七岁时入蒙学读书,刚开始不大适应。此时教师应“不问知愚,皆当用好言劝谕,使知读书之高”;同时“勤于教导,使不惮读书之苦”。切不可一味训斥甚至“扑责”,因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到八九岁时,儿童渐渐懂事,此时可适当采用责罚手段,但只能偶尔为之,才有效用。若经常使用,“则彼习以为常,必致耻心丧尽,顽钝不悛矣。”十四五岁时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期,此时须“循循诱掖”,使之“专心读书”。应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对聪颖者,应“单用善言警悟”,使其不责自成;对愚顽者,可适当予以责罚,但责罚后仍然要用“好言劝谕”、使其“知悔而能新”。否则,虽然采取了处罚措施,但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处罚学生还应当掌握时机,做到“四毋责”,即“空心毋责,方饭毋责,毋乱责,毋出不意从背后掩责”。因为这些都有害儿童的健康,故须绝对禁止[1]。

以爱养之,就要对学生负责。而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严格要求,所谓“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2]然而仅仅严格还不行,还须济之以宽。只有宽严相济,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所谓宽严相济,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年幼以宽,年长以严。儿童幼小时,“筋骨未坚,血气未满,心知未定”,因而胆子较小,见生人或异物,“不免心悸而神怖”。在其刚离父母而入学之时,若老师要求过严,则必然“恐惧而畏缩”。他们表面上虽不敢违背,但实际上内心却受到伤害,畏学、避学之心便由此而生。因此,当年幼儿童刚刚入学时,“教诲固不可缺,而保护尤所当慎”。此时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假如有的孩子“放纵无度”,也只须脸色严厉一点,“令其稍改即止”,切不可大声呵斥或扑责[3]。年幼以宽,其目的在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并“诱其入道”。儿童稍长,“则智计渐生”[4]。对年龄大的学生若要求过宽,单用诱掖的方法,则难以见效。故此时要求应当严一些。严是为了防止孩子学坏,使其能走上正道。

二是宽其辞色、严其课程。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当宽厚一些,如表情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但在学习上则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不能有一点马虎。

三是家教素宽者则严,家教素严者则宽。对家教素宽的儿童应严格要求,然而由于他们一向松懈惯了,骤然从严管教,则“懦弱之子必病,顽劣之子必逋”[1]。所以,在刚入学时,不能操之过急,“须缓缓约束”[2],耐心开导,反复劝说,当他们真正心悦诚服以后,再加以批评,帮助其改正缺点。至于那些家教素严的孩子,则可“稍济以宽”,“使其恋恋塾中”,孩子若热爱老师,喜欢上学,则“教理更易入”[3]教育效果必将大大增强。

(二)顺其性情,寓教于乐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若按照儿童的特点,顺其性情,就能促进其发展;否则,便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儿童“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那么,他们将一定进步很快。这就好比花草树木在春风吹拂、时雨滋润之下,“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以“冰霜剥落”,其结果只能是“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4]。

要使儿童趋向鼓舞,就要“常存童子之心”,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其乐习不倦”[5]。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可见乐之是学习的最高要求。儿童只有乐学,才能极大地发挥其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儿童都喜爱音乐、诗歌和舞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儿童唱歌、跳舞,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和愉快的情境下,教学效果将明显提高。

当然,教学活动还须以读书为主。“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7]这样,学生才会爱读。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内容,如历史典故,名人名言以及模范人物的事迹,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儿童听,他们定会兴趣十足,注意集中、精神振作。

读书贵简约,使学生易于理解。“今日进有功,以鼓发其兴致”[8]。当儿童感到学习并不困难,并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便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负担不可过重。功课完成后,即使时间尚早,也不要再增加任务,让孩子能够自由地嬉戏、玩耍。尤其是年幼儿童,切“勿令终日在馆,以苦其心志,而困其精神”[9],而应当让其有自由活动时间,满足其活泼好动的需要。

顺其性情,寓教于乐,则儿童无不欢欣鼓舞,对老师的教导便易于接受;而悖其性情,“劳苦拘束,则厌弃之心生矣”[10]。即使老师言之谆谆,学生也只会是听之渺渺。

(三)量资量力,循序渐进

儿童资质有高下之分,故教学内容和方法须因人而宜,“浅人浅解、深人深解”[1]。不能不分高下深浅,一概而论。只有“斟酌变通”,使之“与资相合”[2],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肯动脑筋,能质疑问难,就应当启发他进一步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假若学生不善于思考,可由老师提出问题,让他分析解答,也可提出几种观点,令其选择;对于那些反映迟钝,一时不能回答的学生,可宽限几日。

聪明的孩子往往容易骄傲。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进步较快,也不宜过多表扬,相反倒应常常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以免其骄傲自满。所谓“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3]。

愚钝的孩子往往容易丧失信心,对他们如果批评责罚过多,便会令其自暴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机”[4]。因此,对这样的孩子应以表扬为主,即使他们只取得了点滴进步,“亦不妨极言嘉许”[5],以鼓舞其“踊跃向往之心”[6]。所谓“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7]。

儿童年龄幼小,故教学应量力而行。“初立课程”,当“量其资力”所及,先“酌定十分之六七”,留有充分余地,“再观后效,逐渐加增”,从而使学习者“有日进之功”[8]。教学中亦应“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援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9]

教学生读书,切不可躐等,应当循序渐进。“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10]因为,只有先易后难,学生才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进而有所“进益”。先选择浅显易懂的内容讲给学生听,使之易学,只有易学才能够条理通达。然后,再“由浅入深,由显入微”,一步一步因势利导,儿童才会“兴致勃然”[11]。

儿童读书,“贵分层次,”先读什么,次读什么,再读什么,都要有明确的安排。如果“不循次序”,“不分层次”,虽然“欲其速成”[12],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教儿童学习,“不必性急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让其“悠而游之,使自得之”[13]。这样,孩子便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道理。

(四)随读随讲,知行并进

教儿童读书,应当随读随讲,这样,“久久胸中自能有所开悟”。如果只读不讲,学生不明其义,即使读得再多,也毫无益处。“故先生教学工夫,必以勤讲解为第一义。”[14]

给初学者讲书,要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加以解释,“宜说白话,指实事,道俗情。”[15]要使“仆僮炊妇”听了,都能“手舞足蹈”,这才是“真讲书”[16]。例如讲解“学”字,就是“看了人的好样,依照他做好人的意思。学读书,学写字,学孝顺爷娘都是。”[17]

讲解书中的文理,必须“证之以日用常行之事”[18],这样学生才容易领会。若脱离实际空洞讲解,那么学生就难以真正理解。老师讲书时要学生字字句句都向“自家身上体贴。这句话,与你相干不相干,这章书,你能不能学。”[1]务须将伦理道德要求,“说与学生知道,要这等行,才是好人。”[2]例如,“立身根本,孝弟为先。”[3]这是必须首先要向学生讲清的道理。在教儿童识字时,就应当灌输这种思想。“如认父母字,则教以如何孝顺;认兄弟字,则教以如何友悌。”[4]在教儿童读书时,老师必须专门讲解孝悌的有关要求,如对父母应当和言悦色,尊重爱戴,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兄弟要团结友爱,互敬互让。每日可教一典故,将可师可法的故事讲给儿童听,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使儿童懂得必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老师在讲授时,须诱导学生提问,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再详细讲解。学生若能勤问,则说明他用心思考,已进入书中。若提不出问题,便可知他尚未专心听讲,或未用心思考,此时老师可提出问题请他回答。一则督其专心,二则“令其善疑”[5]。只有专心,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解;只有善疑,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

对于年幼初学者,老师在讲完一章以后可将此章重讲一遍。因为年幼初学,往往不得要领。“初讲一周,多未领略,惟经再讲,始知梗概。”然后让学生复讲。学生讲错的地方,老师加以纠正,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可以再讲,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于那些不用心听讲,一点也讲不出来的学生,需要适当惩罚,以督促其用心学习。让学生复讲好处很多,它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使之胸中开明,真实有得。”[6]

读书是为了做人。因而,学了就要做,力行才是根本。如果学生只读书而不按书中道理去做,那么,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学要切己”[7]。要使学生将书中的每句话都和自己联系起来,切实照着去做。如书中讲“头言直”,即“端正头顶”,讲“手容恭”,即“整齐手足”,如此“知行并进”[8],那么,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务求精熟,力戒贪多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9]因为内容多了,就不可能详细讲说,学生也就难以理解,理解不了就容易遗忘。只有少而精,抓住要点,反得讲解,才能使学生“章章句句,无一字不明白”。所谓“多则惑,少则得。”故“讲书切不可贪多”[10]。如果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通过举一反三,对于那些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也能渐渐有所理解。这样的教学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读书务求精熟。若此篇尚未精熟,决不读他篇。要“含英咀华”,仔细体会,才会有所领略。如果东读一篇,西读一篇,“这篇不熟,那篇不精,岂不枉费工夫?”因此,读书时一定要精力集中,读一篇就要全力以赴读熟并理解它,“切不可读着这篇,又想着那篇”。这就好比烧开水。一锅水不停地烧,自然会开。如果水还未开又换水煮,这样,即使花了很多时间,烧了很多水,但始终一锅也烧不开。

儿童年幼时记忆力强,故所读之书均须“精熟明透”,这样,“根本既深”,以后才能“永不遗忘”[1]。

(六)多加诱掖,少施惩戒

老师教育学生应以正面开导为主,经常用“好言劝谕”,“上之动以圣贤、德业,次之动以功名,富贵,再次之惕以利害、祸福。”[2]同时可将各种宣传善行的书籍,当作每日学习的功课,时时与学生讲说。这样,即使再愚钝的儿童,每天都能听到有益于身心的“嘉言”。自然会逐渐警惕醒悟,产生追求上进之心。

好的老师应当“以诱掖奖劝为主”。学生有了过失,便“讽以微言”,使其“翻然改悔”[3]。不到迫不得已时,不可轻易使用惩罚手段。即使惩罚学生,也要掌握以下原则:一是惩罚次数切勿过多,因为“数则不威”。二是惩罚要严,“不责则已,责则须威”[4]。只有严厉才能达到效果。三是惩罚时也要用“诱掖奖劝语”[5],使其认识错误,改过自新。就是对于那些沾染了种种恶习的学生,也要“耐住火性,婉言劝诫”,对他们过去的表现,一概既往不咎。他们如果有了点滴进步,不妨多多表扬,以“鼓其上进之心,开其自新之路”[6]。为了帮助这样的学生进步,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古人的“嘉言懿行”,常常讲给他们听,时间长了,或许能使其改掉恶习,成为好人。

教育学生有许多诀窍,其中之一就是把握好奖功督过的分寸:即多加诱掖,少施惩戒,所谓“神机妙用,亦在奖励鼓舞与督责兼行也”[7]。

(七)正身端品,专一尽心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任何一个老师都应当时时、事事、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其身正,不教而行;其身不正,虽教不从。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作为老师,言行举止均要“随时检点”,从严要求。例如要学生习勤,那么老师必须“以身先之”。如果学生都已到校,而老师尚未起床,“则虽令不从”[8]。

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教书应当专一。首先自己对教学内容应当认真钻研,确有心得,然后要时时讲解给学生听,不要间断,更不可懒惰。“故师道尤以专为主”[9]。

同时,“设教又当尽心”[10]。督课要勤,要求应严,讲解须诱彻,要尽心尽力,“悉心开导。”如果喜欢聪明的孩子而不加督责,讨厌顽劣的孩子而不加鼓励。不认真教学,马马虎虎;不勤课学徒,“悠悠忽忽”[11]。这样的教师,只能是误人子弟。

作为教师还应当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在教学中若自己有不懂之处,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如果老师有讲错的地方,学生指出,就应诚恳地接受,切“勿固执己非”[13]。教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明清教育家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这些原则与方法,对于当时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它促进了儿童品德观念的形成,提高了道德教育的质量,增强了德育的效果。这些原则和方法,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注释:

A

[1](清)崔学古:《幼训》。

[2](清)唐彪:《文师善诱法》。

[3](清)佚名:《教子良规》。

[4](清)陆世仪:《论小学》。

B

[1][3][8](清)张行简:《塾中琐言》。

[2]崔学古:《幼训》。

[4](明)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5]王守仁:《教约》。

[6]《论语雍也》。

[7](清)王筠:《教童子法》。

[9]唐彪:《文师善诱法》。

[10](清)李新庵原著、陈彝重订:《重订训学良规》。

C

[1][5][8][11]张行简:《塾中琐言》。

[2][4][6][12][14][18]唐彪:《文师善诱法》。

[3][7][13]崔学古:《幼训》。

[9]王守仁:《教约》。

[10]王筠:《教童子法》。

[15](清)石天基等:《训蒙辑要》。

[16](明)吕坤:《蒙养礼》。

[17](清)陈芳生:《训蒙条例》。

D

[1]吕坤:《社学要略》。

[2][6]唐彪:《文师善诱法》。

[3]佚名:《教子良规》。

[4][10]李新庵原著、陈彝重订:《重订训学良规》。

[5]王筠:《教童子法》。

[7]陈芳生:《训蒙条例》。

[8]陆世仪:《论小学》。

[9]王守仁:《教约》。

E

[1][11]石天基等:《训蒙辑要》。

[2][4]崔学古:《幼训》。

[3][5][9][10][13]张行简:《塾中琐言》。

[6][8]李新庵原著、陈彝重订:《重订训学良规》。

[7]唐彪:《文师善诱法》。

德育原则范文第9篇

学校影响未来,德育引导人生。德育品牌建设关乎学校和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小学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只是一种特色创建活动,更是一个品牌文化培育与创新发展的过程。一所学校要真正建立和形成一个德育品牌,既要树立明确的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也要确定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一、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目标取向

中小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校当以学生发展为本。在中小学德育品牌的创建与培育、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要自始至终将“发展为本”的核心主题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进去,并自觉而主动地落实到促进德育发展、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三大发展目标上来。

(一)德育工作目标取向

众所周知,在诸育中,德育为先。然而,在以升学为导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常常本末倒置,德育经常被当作服务生或保姆,人们只关注它为智育的辅助功能。

事实上,德育与智育的“正本”关系不是先后之别、轻重之分和主次之争的关系,而是融合互动、整体发展、相得益彰的关系。这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综合性本质特征决定的。但是,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升学为本,德育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德育经常处于无位、无力、无效、无为、无奈的“五无”状态,德育人怀抱的常常是不自信、不自豪、不自强的“三不”心态。因此,无论是重德厚德,还是尚德立德,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落实“德育首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尚德以正教、正本以清源,真正发挥德育的价值导向功能,树立德育在学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厘清、端正德育与智育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关系,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学校发展目标取向

学校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发展的一种形式。但相对校长、教师、学生“流水的兵”式的成长性动态变化发展而言,学校是更为稳定的“铁打的I盘”。正因为如此,学校更需要内涵与品质发展,以求优质发展及与时俱进;更需要特色与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性与普及性是基本的、共同的要求,然而偌大一个国家,41万多所中小学校,地情、校情各异,共同性显然不能模式化,更不可能千人一面。规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创新发展与特色发展,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是实事求是的发展之道,才有利于发掘学校的优势资源,激发各自的动力与潜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笔者应邀为全国各地近300所中小学校的德育创新做设计,规划学校的特色发展,创建特色品牌发展模式,寻找特色兴校之路。我的体会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可以使质量高原期名校更上层楼、使曾经辉煌的学校再造辉煌、使徘徊不前的学校突破瓶颈、使排位居后的弱校绝处逢生。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是学校改进和发展的生长点。

(三)学生发展目标取向

立德树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任务。对德育而言,创特色树品牌不是根本目的,立德树人才是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不能眼中只有特色品牌。相反,立足点、出发点、落脚点、归宿点都应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特色品牌只是载体而已。因此,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一定不能忘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一定要坚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无论是从德育特色品牌主题及核心理念的提炼与设计、目标愿景的提出与预期、内容体现的组织与规划,还是过程步骤的实施与调控,以及结果效果的实现与达成,都应该围绕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发展,有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生成以及知、情、意、行等各品德要素协同发展的目的而展开。

二、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价值引领原则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德育的核心功能是价值导向,正知以正念,正念以正能,正能以正行,正行以正品。学校德育品牌培育同样要体现德育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功能。不同的是,德育的目的和功能更多体现在引导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上,而德育品牌的目的与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中,其价值引领基本原则具体体现为文化构建与精神引领、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三个方面。

(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过程是价值引领与文化构建相整合的过程,是德育特色创新与学校文化营造相融合的过程。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是价值引领的第一原则,是价值引领在德育品牌培育上的主要形式,基本内容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核心是理念体系的整体营造。学校德育品牌的培育,主要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的整体营造,可以开展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建设,也可以进行显性文化、隐性文化和潜在文化体系营造,还可以实施理念文化、视觉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针对学校教育和师生互动交流的特点,学校德育特色文化体系构建应着力于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班级文化、家校文化等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围绕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理念,进行诗意校园、校本课程、友好课堂、和谐班级、共育家校五大特色主题文化的整体营造,合力形成、共同促进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

第二,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关键在于学校精神的树立。一所学校“学校精神”的树立,从内涵上说,是确立一个愿景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形成一种理念以凝聚共同价值追求,建立一种信念以唤醒立德树人情怀,设立一个支点以激发学校教育团队智慧,经历一个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学校精神的树立是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杠杆点。学校精神可以通过办学理念、教育愿景、育人理念,尤其是校训体现出来。如,承德小学校训是“承天之德正己之行”,推行“正行教育”;康有为纪念小学校训是“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推行“有为教育”;顺德一中校训是“以学为本学以致远”,推行“学本教育”。

第三,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品牌发展一般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控制方式:由标准控制的外推式发展、由愿景控制的内生式发展和由联系控制的共生式发展。外推式发展偏重于规划引领,内生式发展注重内动生成,共生式发展侧重互动促进。

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三种发展方式不可偏废。然而,就德育品牌的生命力及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来说,更应强化内生式发展,激发内动力,真正发挥文化构建与精神引导的作用,助力学校内生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二)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一种凭空的设想,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为了特色而创特色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品牌培育是一种校本发展研究、规划与行动,同时也是一种改进性、发展性的校本创新行为,着眼点是创特色品牌促学校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着力点是挖特色资源炼核心主题营造学校文化。校本化、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性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重要特征。因此,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两大原则。

校本传承是在诊断、整理、挖掘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基础上的文化延伸,目的是营造和形成学校的特色德育文化。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包括校名、校训、德育传统等。校本传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对校本特色资源的准确诊断,包括问题诊断、优势诊断和发展诊断,通过精确诊断把握优势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而形成特色文化核心主题。以校名文化资源为例,我们根据金沙小学的校名中“金沙”闪亮的特质,Y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学校书香的特点,创建形成“自华教育”学校特色文化;依据里水中心小学校名的“里水内生,生生不息”原理构建“内生德育”模式;依据顺德李兆基中学的“顺李”成章之意蕴,构建学校遵循规律办学和助人“成章-成人-成才”的富有独特校本意义的“成章教育”体系。

创新发展是在对校本特色资源传承基础上的积极正确的价值追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向是创建正念、正向的学校德育品牌。创新发展是一种正面导向原则,树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传递德育的正能量。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可以进行平凡化精彩、不利转有利、消极变积极的正向性转化。例如,可以将学校的体育传统特色创新发展为德育特色品牌:可以将跆拳道特色发展为“乐道教育”(源自“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语),将咏春拳特色打造为“自强教育”(源自黄飞鸿系列影片中的《男儿当自强》歌曲),将足球特色开展为“可能教育”(源自“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的观点),等等。

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传承发展。坚持校本传承与创新发展原则,是提供促进学校德育品牌建立、形成和健康发展动力机制的有效保障。传承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创新是对校本特色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传承与创新的目的是发展。因此,学校要在传承校本德育特色文化基础上,用创新发展的意识、思路来指导德育品牌培育主题理念的提炼和顶层规划的设计,进而整体而有序地构建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发展的模式体系。

(三)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把学校特色化建设看作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人优我变”的标新立异的过程,以致常常忽视品质性和根本性的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说,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和培育是一个学校自我改进的创新发展过程,因此需要自我完善原则。同时,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对内,即学校内部及教育的其他各育,具有规范、导向、协同的作用;对外,即学校外部及其他同类甚至各级各类不同学校,具有应用、示范、推广价值和意义,因此需要坚持共生发展原则。

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体现了学校德育品牌培育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人们通常把绿色生态仅仅看作是低碳环保概念,事实上,绿色生态的真正内涵是“三生态”,即“内生态”“共生态”和“续生态”。基于绿色生态原理的学校德育品牌培育,自我完善是一种内生态发展,共生发展是一种共生态发展,而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的结合则是一种续生态发展。因此,在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和培育过程中,自我完善与共生发展原则是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来实现彼此互动促进、相得益彰的绿色生态发展目的。

德育原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德育 活动 常见问题 分析 应对 原则

一、德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德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对学生德育过程施加外在的影响,使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通过内外的交流互动而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黑格尔曾指出:“人做什么事,他也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不是别的,正是他的一系列活动。”德育活动是德育的重要渠道,是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的中介,是学生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通过活动实现的。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专业场所,因而提供给学生的德育活动必须是精心设计和组织的。然而,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因为指导思想的偏失和操作措施的失当,德育活动没能很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活动形式上的“假”。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其中主题班会、团队会是最直接的、最经常、最普遍的德育活动,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在一些主体活动的公开课展示中,课前“反复排练”、课堂上中看不中用的种种“时装表演型”流程;不管教学对象,凑合做个样子便草草收场的“讨论”等,在所谓的活动目标得以热热闹闹地“完成”的同时,在老师的领衔主演下,学生的造假意识默默地得到“熏陶”。

二是活动主题的“大”。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许多学校在确立德育活动主题时,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动辄戴上“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帽,导致主题和内容的严重脱节,使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感染力不强。

三是活动内涵的“空”。如在开展学雷锋活动时,有的教师一味要求学生做好事,而忽视了必要的思想引导,没有帮助学生去正确认识学雷锋活动的实质,缺乏明确细致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启发和诱导,其效果也就并不显著。

四是活动理念的“旧”。一些德育活动在传统理念的“指引”下,忽视时代的变迁,价值观的变化,学生个体的存在和内心感受,其教育主题、内容及形式以不变应万变,缺乏生气。当然,其结果也只能是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也就谈不上有理想的效果。

由此可见,德育活动一旦脱离了学生日常行为的价值观念,跳出学生实际,忽视时展趋势,即使看似波澜壮阔,热闹非凡,口号动听,设计精巧,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和学生也只有应接不暇,叫苦不迭。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泯灭了,像“傀儡”一样任人摆布;另一方面又脱离了积极的文化内容,使道德教育变为纯粹的形式。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上述德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原因大体有如下几个:

(一)脱离现实――沿袭传统多,直面现代少。

传统德育活动在一段时期曾发挥过独特的教育作用,然而,现在的学生面对着的不仅仅是校园,随着社会的发展,“考场”“商场”“官场”“亲场”等几个“场”构成的生活环境演绎出许多与德育规范相悖的不良现象,而我们的德育活动却没有真正地将现代生活纳入到活动内容中。因此,在德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确立时,不敢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总是绕过它们去寻找“真、善、美”,这势必会降低说服力,那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方式,给学生的只是沉湎于过去的感觉。

(二)忽略主体――注重外控多,引发内控少。

大量的、系列的德育活动,学生作为参与者,是能够按照事先设定的要求去做的,但如果仅停留于此,没有个性展示,只是按程序去执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工作感”缺乏的活动,学生缺乏将活动与自身联系起来的强烈动机,缺乏对活动意义的理解的责任感,因而,自然会出现“活动要求我这样做”的想法,难以形成自我追求。当前的德育活动中,“关、管、灌”的痕迹比较明显,强调的主要是学生整体参与,更多的是看重集体的共性,学生的内在需求被忽视了,因此,德育活动所起的作用只能是“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学生对日常行为的自控、自律并没有真正形成。

(三)轻视实践――理论灌输多,活动渗透少。

在德育活动的组织中,理论传授多、要求多,甚至对一些条例、规范的验收也只是重视理论测试,却忽视日常实践的教育,因而,我们的学生背起思想品德要求、守则时琅琅上口,但落到实处的确很少。究其原因,关键的问题还是德育活动中的实践太少。人终究是社会化的,人的社会品质只有与社会实践真正接触,只有投身社会实践才可能形成、才能显示、才能发生作用。

二、德育活动中常见问题的应对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显得更为广泛丰富。德育活动应该通过多种符合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特点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学生在实践中的角色地位的需要、兴趣、爱好与追求两个方面的交互作用,使他们在完成学习、工作、劳动任务和进行社会交往与协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践履社会、集体或教师提出的道德规范、行为要求;另一方面自身也会产生遵守道德规范、评价和协调人际关系及个人行为的需要。这样,学生便将形成相应的品德。针对当前学校德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德育活动的开展应注意运用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为此,德育活动应贯彻主体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已经安排好、策划好、完全确定下来的程式去做,不给学生一点发挥和展示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或主体地位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如德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活动主题的选择,我们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式的选题方法,这种选题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脱离学生实际,避免口号式空洞的说教方法,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体会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使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外在的活动化为学生内在的自律、自省的行为意识。二是看学生参与程度。鉴定一次德育活动是否成功,学生参与的人数是个重要的参照指标。如果一次活动只有少数几个人真正愿意参加,多数学生只是听客、看客,这样的活动是无法达到人人接受教育的理想效果的。应该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在活动中大胆尝试,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二)层次性原则

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活动的编排和设计也要考虑系统内部的层次性,绝不能随意、随便地进行。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力争做到螺旋上升。就一次德育活动而言,它的教育性是通过活动来体现的,其深刻程度及教育性大小与否,也是通过活动的内容来决定的,而某些内容又需要反复进行,步步深化。只有掌握了德育活动的层次性,才能确保德育活动目标、内容和效果的一致性。

(三)实践性原则

当今的中学生,自立意识非常强烈,特别是在价值观、道德观方面,他们摒弃权威,厌恶别人对他指手划脚,而要自己探索和追求。他们缺少的并不是道德认识,而是“知情脱离”或“知行脱节”。只有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真正“心临其境”去体验,形成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才能启开他们的情感之门,达到“理达情通”,言行一致的要求。为此,德育应把以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实践作为其终极目的,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去认识人生,去追求生活的意义,进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源于此理,德育活动应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入生活,引近大自然,去和周围的世界积极对话,广泛交流和沟通。这种以社会为大课堂的教育方式,突出了教育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必能大大提高德育的实效。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即要注意学生个性心理的时代特征。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世纪,同时全球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德育活动过程中,把握时代特征,注意人文素养的渗透,让学生懂得“何以为人”,“以何谋生”的道理,具备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明礼诚信的情怀,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自立、自信、自强的品质,敢于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自然承担自己的责任以及开阔的胸襟,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这也是广大学生在二十一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必备素质。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伟业,而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只有这样,德育活动这种有效的载体和形式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华.论道德教育向生活教育的回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王秀文.学校德育方法的反思与创新.

上一篇:酒店式公寓范文 下一篇:工程力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