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理念范文

时间:2023-03-17 14:02:39

德育理念

德育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

生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9]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3.

德育理念范文第2篇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2]邹树梁,刘韵清.全面小康背景下高校德育观念创新[J].求索,2005,(2):132-134.

[3]张莉.试论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创新[J].教育探索,2007,(12):100-101.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30-33.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德育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创新之路。观念的树立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本文对德育理念的内涵、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途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德育理念范文第3篇

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国20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社会学家,他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重视实践、追求实用、尊重儿童个性等基本特征,对我国成人教育的德育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一、杜威德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杜威的德育思想总的来说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他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根源于他对教育的根本认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在19世纪末期,当时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化,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由于当时美国的学校大量开展社会、学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在传统学校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道德教育和人文学科在学校中的核心地位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当时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迁,移民增多,给社会带来了价值观整合的困难,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成为青少年德行问题发生的诱因。因此,美国教育界人士、宗教界人士对这些问题都深表忧虑,纷纷提出应对道德危机的教育主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想家提出了自己的德育观点,认为社会需要全新的社会秩序和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

二、杜威的德育思想

(一)道德教育要“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由教师把一套固定的行为准则和固定的道德习惯增强加于儿童,或者把已经组织好的道德知识灌输给儿童,不考虑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智力水平的“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或者强迫学生记诵各种成文的道德准则,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都不能成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手段,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与实际行为毫不相干的支离破碎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的养成是毫无意义的。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认为“教育过程是经验的不断生长、改组的过程”。儿童在教育中的生长和发展,除了他们的生理生长之外,他们自身经验的也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一方面要不断增加经验,同时又要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杜威认为“直接由经验获得的知识”对行为最有效,认为活动对于经验和思维具有决定的作用,因为没有活动就没有经验,经验都是由做事得来的。为此,他主张学校教育应以“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二)道德教育要重视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

杜威认为,“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他提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基础和中心,教师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把促进儿童成长作为自己工作的中心。他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等问题,提出道德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要适应儿童的整体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注意改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杜威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位于德育主置,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是探究的承担者,在道德教育中要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去探索和创造。

(三)道德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德育同样而且必须要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德育。杜威认为,传统道德教育的失败,在于忽视了学校的社会性和生活性,致使学校与社会、与生活脱离,因此他提出“学校即社会”,要把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组织到教育过程中去,使学校成为一个“雏形的社会”,学校在利用活动性课程教学进行道德训练时,也应充分体现社会精神和社会生活。杜威认为学校道德与社会道德是一致的,“不能有两套伦理学原则,一套为校内生活的,一套为校外生活的。因为行为是一个,因此行为的原则也只有一个。”同时,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杜威认为,那种把重心放在对犯规行为的处罚与不道德行为的矫正上,而不是放在品格的积极培养上的道德训练就是病态的。道德训练如果不参与社会实际活动,就像学游泳下不了水,只是反复训练游泳动作一样不可取。他指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既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①“一切能发展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都是道德的教育。”②因此他主张学生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在合作的活动中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才是身心成长和经验改造的正当途径,即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四)道德教育要与各科教学相融合

杜威认为,各科知识的内容与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科教材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说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共同和首要的目的。他指出,道德教育在学校里是无所不在的,学校各类学科只是统一的社会生活的几个方面。“虽教算学、博物、理化等科时,皆有道德问题在内”。因此,杜威认为在学校里,道德是不能作为独立的学科来传授的,如果将道德教育与它们分离开来,那是非常有害的,对道德教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只有将道德纳于各科之中,使道德教育无所不在,才能真正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三、我国成人教育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观念上认为成教生既为成人,其思想已经相对成熟,很难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所以成人教育的德育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明显存在滞后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拥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更是对人的思想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人教育所培养的成教学生,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加强成人教育的德育尤显重要。目前,成人教育的德育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方法单一,以满堂灌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p#分页标题#e#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任课教师都认为成教生基础差、素质低,加上有些教师在全日制教育中的工作量很大的情况下,更是视成教课为额外任务,根本不花时间研究成人教育的教学规律及教学方法,一味按习惯教学方法“满堂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而且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课程纯粹是空洞说教学科,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出勤率偏低,普遍出现“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根本达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二)缺乏德育实践活动训练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德育课只注重理论的讲授,很少结合理论内容组织学员进行“触摸式”实践教育活动,缺少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于成人来说,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但道德实践能力却有待加强,特别是对道德文化的判断、选择、批判的能力,平等正确地对待利益,对行为的正确性作出判断,把道德原则内化的能力等,这些都需要在德育实践活动训练而获得。另一方面,对于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一个重要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成人学生是缺位的,因为目前在高校举行各种的校园文化活动只针对全日制学生举办,没有将成教生考虑在内,成教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中,丧失了在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

(三)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长期以来,学校习惯于把德育当成一项工作来抓,存在着一种将德育实体化的思想倾向,具体表现在将德育看作教育中的特定部分,看作专门的德育工作,安排专门人员从事德育工作,从而将德育与教育的其他部分区别开来,这样导致了学校很多专业老师、管理干部认为德育工作是辅导员老师和思想品德教师的事,认为德育不是自己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由此便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德育的积极性,缺乏人人参与德育的机制。

四、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德育的启示

(一)德育理论课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杜威非常注重道德教育“从做中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同时他要求学校生活不能与社会生活脱节,学校德育方法应该强调组织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应有的道德训练。针对目前成人教育德育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1.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成教生很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社会实验,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学习和活动能力,有较成熟的世界观和独立的人格,对客观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自主性,他们对抽象的道理很难理解,更易于接受实用性、功利性较强的知识。因此德育理论课要避免满堂灌、照本宣科,光是空洞说教,而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将看似空洞理论变为工作生活实用知识、实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生活情景,设计开展德育主题活动,通过学生根据生活情境、生活经历、生活体验,采用互动、对话、交流、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

2.围绕德育内容,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和课外活动时间,围绕德育内容,以成教学生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术讲座、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知识竞赛、体育活动、艺术活动等,这些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才能,充分享受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而产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主人翁的意识。同时,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在各种美的欣赏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3.组织学生进行“触摸式”社会实践活动

杜威认为社会生活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他说,“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③。在实践中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生产劳动、社区服务、军训及多种兴趣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情感,磨炼意志,形成信念,形成巩固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增强德育实效的目的。如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可组织学生参观成功的企业、农村、商店等,让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功的经理、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引导他们学习成功人士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生机和活力;可组织学生到监狱去调查,让学员在活生生的案件中接受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二)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育人环境

杜威认为教育和民主主义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应当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他反对传统教师作为“监督者”和“独裁统治者”的角色出现,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则强加于学生。他主张对道德问题以“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这可以避免传统教育的强制性,而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的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已拥有工作,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一般道德认知已经完成,采用普通的道德教育方式很难让他们认同并接受,如果教师不能理解这种心理,仍然采用个人唱独角戏的方法或以训诫者的姿态去面对他们,无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要,缺少双方的心灵沟通,向其强行灌输道德理论,只会导致他们对道德教育的厌恶心理,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教育者要明白道德教育是一个“互动”和“对话”的过程,要主动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以讨论代替灌输,以民主代替压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向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如教师可以采用讨论、辩论、演讲等灵活方式,使所有学员都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在其中,与学生讨论、交流思想,在这过程中可了解学生的观点念和兴趣,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p#分页标题#e#

(三)重视学科育人,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

德育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理念;失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321-02

一、道德与德育概念辨析

对德育的讨论不能绕开道德概念,在中国古代无“德育”的讲法,在古人看来教育即道德,即教人按照某种行为规范生活。西学东渐后,德育才作为一种教育的一个分支提出,蒋拙成在其专著《道德教育论》把德育定义为“精神教育” [1]而道德作为一种概念提出,是精神层次的形式,道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每一个时代的道德与其社会存在、生产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每个时代遵从的道德价值体系是不同的。因此道德的概念可以从其的形成而定义,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2] 。德育作为道德功能的延伸,讨论德育离不开对道德概念形成的辨析。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比较集中的讨论过道德,在他看来,我们通常会狭隘的看待道德,不顾及现代社会的有效道德形式,产生形而上的绝对真善美的道德观念;而相反的又容易把道德现定于习惯和传统,明确道德的行为规范。在这两种狭隘道德控制之下,易造成道德高点冲动,用某种极端的善去要求行事,反而易造成普通行善的不可能,近期出现的“小悦悦”事件,广泛的冷漠不作为与道德谴责的矛盾的形成。而另一个方面,把道德作为简单的行为规范来判断善恶,复合传统与规范社会承认为善,而略有不同即判断为恶,易造成社会为陈腐的传统的固话,不利于新的更符合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道德不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而是确定可以推动进步的概念,应源自于人类的规律和必然的认识,具有可变迁性,影响性。因此,在讨论德育理念问题,不能忽略两个问题,一个是德,既是何种“精神文化”的问题,另一个是育,及如何使“德”有效地问题。此二者皆为动态,相互影响,互为推动的关系。

二、德育理念的变迁

随着我们对德育及道德概念认识的讨论和深化,德育随着理念的突破,不断更新。“德育理念”作为一种存在样式,也随着价值体系的变化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文化传递论的德育理念;主体德育论理念;科学主义德育理念;共识德育理念。

文化传递论德育理念,注重“育”即强调把已形成的传统和价值传递给年轻一辈,使其能奉行传统。在人的成长中需首先认识何为善,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行事。此德育理念在德育中便于执行和量化,易制定行为规范约束人。可是容易形成道德权威化,强调认同和服从,忽略了人的生存发展的正常规律。在被教育者中间形成适得其反,形成反权威的叛逆心理。

主题德育理念,是对文化传递德育理念的反思,其认为文化传递是一种灌输工具,而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形成适合人幸福和自由的价值体系,主体德育认为道德不应束缚人性。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认为人性本善,教育不是强加给人价值,而是顺应其天性自然成长。此种理论明显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现代人,可是不利于形成共识的价值体系,已造成价值观念的混乱,群体价值冲突,个体的虚伪和不知所措,导致德育的不可行 [3]。

科学主义的德育理念,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对时代要求价值观念的讨论,试图形成符合发展规律的德育理念,人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德育需要在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下,发现促进人道德形成的规律,符合规律的进行德育,以达到德育的目的。此论的重点依然是道德传递论的深化,而且具有客观机械性,易被一些负面价值传递利用,形成反德育。

鉴于种种德育理念的优点和弊端,目前比较新的德育理念为共识性德育理念。认为全体社会成员行为准则应为社会群体共同提出和制定,德育是指形成准则并有效传递。因此德育环境应是平等尊重的环境,并不断在实践中形成新的道德体系,永无止境发展过程。此种理论有相当的科学性,但是过分依赖于共识和平等,在特定环境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缺少对话语警,如幼儿园德育中的非互动性。

新课程德育理念,新课程所贯穿的德育理念是一种现代德育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关怀人,即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使德育从一种对人的行为的约束规范提升到实现人全而发展的特殊动力,德育目标从约束人的行为提升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德育回归到其自身的本义。德育应该为生活提供支持,在生活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使受教育者养成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自己教育自己”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4]。

三、大学德育失误

从对道德和德育概念的辨析及以上德育理念的变迁看,回答德育的本质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个是何为“德”,一个是何为“育”。除了各自动态辩证的定义外还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通过有目的的、系统的和持续的努力,引发或促进学习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诸方面产生积极变化(或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5]。

而由此可以认识现行大学德育理念中的失误,即我们从事何种以道德教育为目的的活动而获得的实际效果却是反德育的,这是目前大学德育工作中的失误。越是赋予崇高的道德意义的课堂、活动,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反而往往适得其反。此失误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以下两种德育方式。

强制填鸭德育。这种德育的悖论在于,我们在进行德育建设的时候,强制灌输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考虑道德的价值。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粗暴禁止、强记行为规范,盲目处分会对道德教育起到相反的作用;将自己所信仰的价值观念,以至高真理不容置疑的形式来宣传,如一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往往会有这种形式;无视学生的能动性,盲目树立各类榜样要求学生去学习。造成德与育之间的矛盾。

庸俗化德育。在高校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为了奖励优秀学生必然会设立各类评优奖项,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也有各类竞赛奖项荣誉。目的本在于奖励优秀,起到道德风气标杆的作用,而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为了实际的奖金和各类荣誉,往往尔虞我诈,相互攻击,不但不能起到积极的德育作用,反而让道德风气每况愈下。同样,在功利化高校的大环境影响下,教师工作中即有为了学校利益,种种为了应付各类检查和评奖的集体舞弊现象,违背了道德规范和道德良知。德育的失误在于,因利益驱使让德育失去了“教育立场”。

四、小结

用先进的德育理念引领德育实践,探讨各类存在的大学德育失误,让我们认真地分析此类德育失误的产生深层次的社会、文化、体制根源。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和做法,将对大学德育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拙成.道德教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8.

[2] 金望久,梁素娟.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158-160.

[3]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0-15.

[4] 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33-34.

德育理念范文第5篇

1.德育理念落后,存在重共性、轻个性的倾向长期以来,学校在中考、高考的升学率压力下,再加上德育工作难以量化,对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生学科成绩上,导致德育工作在学校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另外,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管理者、德育工作者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德育的含义、特征、标准,仅仅把德育当作管制学生、训练学生、维持纪律、整齐划一的“代名词”。在许多教育者眼中,唯命是从、老实本分的学生受到赞许、认可,而有个性的孩子则被视为异类。“主流”“正确”“统一”这些标签几乎成为德育的核心目的,程序化、模式化、标准化是学生评价的基本特征,至于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否端正、情感强不强烈、行为是否养成反而不重要了。这样做的做法,抑制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依附感强,没有主见,思想僵化,缺乏创造精神。“好学生”则丧失自我,成为教师的“应声虫”,“差学生”则丧失自尊,自暴自弃。

2.德育手段僵化,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经内化等一系列心理机制自主建构的。由此我们应认识到,受教育者只有主动接受教育,主动对自己施加教育和影响,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再加上德育不仅仅指向知识,还包括情感、态度、行为、意志、信念等更广更深层面的内容,这种主动性在德育过程中就显得更加重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是非观念,若适当地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思考、认识事物,而不是一味地强调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往往更能深入人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当前的德育实践中,却存在着片面强调灌输、限制和防范的倾向,忽视学生的自我感悟、体悟及自主建构,把内涵丰富的德育工作窄化为单调的知识学习,把丰富多样的德育手段僵化为枯燥乏味的课堂说教。这种僵化、灌输式的德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的“主导”异化为“主宰”,严重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德育内容狭隘,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德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一般而言,包括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等多项内容,且每一项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从教材方面来看,几乎每一项都有所涉及,但在现实德育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德育内容却存在失衡的现象。道德养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德育中占了极大的比例,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公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在很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由于专业师资、场所的严重缺失以及理念的落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这在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大背景下亟须改进。在现代社会,大规模的城市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的迅速推进催生了新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是处理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而这些需要公民教育的培育。在这方面,很多中学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从教材到师资,从理论到观念仍然十分匮乏与落后。

二德育工作的突围路径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家庭、教育者、学生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标。

1.更新德育理念,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青少年正处于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健全人格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理念上,教育者要把学生看作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要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家长或教师的附属品;要相信学生有自我成长的原始动力。在教育方法上,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自由民主的教育氛围,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与尊重。首先,要通过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对喜欢篮球的同学,教师不妨参与其中,然后借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崇拜马云的同学,可借势培养他正确的财富观。其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包容过失、叛逆,引导他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张扬学生的生命个性,多一分包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就会使学生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就能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

2.拓宽德育途径,避免空洞说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早在200多年前,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就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性教学”的原则,即学科教学中要贯穿道德的培养。然而,即使到现在,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几乎还是专门的品德课、政治课的专利,而且讲授法一直是德育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德育涉及的不仅是认知问题,更主要的是态度、情感、意志、行为问题,仅懂得是非对错、真假美丑不是德育的目的。因此,必须拓展德育途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将学校的所有教职员工纳入到德育工作者的范畴之内,人人具有德育的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德育功能,一草一木都要发挥德育的作用。要大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减小课堂讲授的比重,加大讨论式、研究式、考查式教学的比重;拓展教学组织形式,将班级授课、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现场教学结合起来;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将电视、电影、多媒体在德育中的巨大作用发挥出来;重视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把网站、微博、微信平台建成德育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如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发形成内心的道德体验,构筑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更新德育内容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身心发展规律把德育目标层层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把高层次的要求作为理想目标,把低层次的普遍实现作为工作侧重点,让学生能够接受,且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如教师可以将社会公德中的“助人为乐”的德育目标分解为“助人为乐”“乐于助人”“应该助人”“关心他人”等不同的等级。这样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可以付诸行动,如果让学生直接达到某种“高大上”的道德目标,不仅难以实现,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除此之外,还要大力更新目前中学德育的内容,使知识体系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事例更加具有时代性。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比重,建立健全心理教育场所、设备、制度,引进专业心理教育人才,落实贯彻国家、地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规定,解决政策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齐抓共管、全力配合,德育理念、途径、内容、目标等方面共同推进,才能真正实现中学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

德育理念范文第6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健康成长,我对我们班的一名学生做了以下调查。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徐某,性别:女,年龄:16岁,籍贯:灌南朱圩,班级:九年四班。

二、问题行为概述

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该学生的父母早已离异,而且全部在外面打工,致使她从小就觉得自己与其他同龄人不一样,有种被“遗弃”的感觉。

逆反心理:指学生面对外界刺激时,常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与他人交往时往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徐同学多次顶撞教师,并非常讨厌英语,学习成绩不断下滑。

孤僻心理:主要表现为喜欢独处,不愿意与他人接触。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他们与同学、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正常沟通,还会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徐同学喜欢独来独往,遇到问题时也不愿意告诉教师和家长,家长对此也是束手无策。

三、生活背景

家庭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里新盖了三间平房,没装修,房间内很乱。

父亲小学毕业,母亲是贵州人,两个人早已离婚。父亲长期在北京做瓦工,很少回家;母亲在杭州打工,平时姐妹三人在奶奶家生活。

从小体质就比较差,常生病,八岁时家里人才把她从贵州接回来,因而家里人都很迁就她。

每次父亲外出打工都会留一些钱给她,用钱比较大方。

四、个案分析

家庭生活: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教,体质不好又经常生病,又受到爷爷奶奶的溺爱,父亲性格比较暴躁,常年在外地工作,常用“拳头”教育孩子;母亲也很疼爱她,但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爷爷奶奶一字不识,在辅导孩子学习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个体成长的主要阵地就是家庭。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最基本的需要。但对缺少父母关爱的特殊群体的孩子来说,他们是很少能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同时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认为自己打工和在外经商都是为了孩子。

学校生活:该学生也将娇纵的性格带到了学校,难以接受校规、班规的约束,不能接受教师的批评,不能反思自己的行为;暴躁的性格导致她经常会与任课教师发生小摩擦;自控能力较差,沉迷于网络,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

五、个案辅导策略

“知己知彼”。接手该生时我先从多种渠道全面地了解了她的情况。

古人云:“有威则可长,有信则可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备威信。”由于该生的情况比较复杂,在学期伊始,我没有以“教师”的权威来使她就范,而是先取得她的信任。

通过“情感投资”“沟通”“寻找感觉”等方式来打开她的内心,让她明白“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同时在学校的图书室借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改变自己-穷人缺什么》《不抱怨的世界》等一些书给她,让她抽时间阅读,同时自己也读,每周抽出一些时间来和她交流阅读心得,让她在书中找到自己。

借助榜样的力量,为了不让她对学习丧失信心,安排她坐在一位成绩好又乐于助人的女同学身边,并交代她们要主动帮助她。时间一长,她就不再拒绝同学们善意的帮助了,慢慢地融入了集体。

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从她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多给她一些宽容,她也就不好意思再故意犯错误了。一天晚上下着雨,她没在宿舍休息。我赶紧来问其他同学,同学说她刚下课就不见了。我冒着雨到网吧去找她,看见他正在和别人聊天。看到我浑身湿漉漉的,她眼中露出了胆怯。我也没有骂她,而是轻轻地说了句:回去吧。她低着头,默默地跟着我回学校了。后来她告诉我,她想妈妈了,正在和妈妈视频聊天。自那以后,她很长时间都没有去网吧。

抓住生活、学习中的细节,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周记偶尔写得也很不错,历史、政治学得也不错,集体劳动时也很积极,在学校举行的歌唱比赛中还拿了一等奖),每当她有进步的时候,我都会在适当的场合以各种方式来表扬她(点名表扬、不点名表扬、周记表扬、课间无意地表扬)。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她也进一步相信自己其实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尽力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合作,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我经常和她的父母联系,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他们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她的家长也表示要多关心孩子。每周她的父母都会把电话打到我的办公室,和孩子聊一会儿天,家长教育方式的转变也能让她感受到大家对她的付出。

增强责任感,由于她休学一年,相对于其他同学,她更熟悉学校的情况,因此,我让她协助班长处理班级事务,培养她的集体荣誉感。

“先礼后兵”,在掌握了她的脾气秉性后,在她违反班规、成绩下降时,我也会严格地要求她,及时指出她的缺点和不足。

六、个案辅导成果

家庭生活:她的父母也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她父亲决定这个学期不去北京打工了,而是在家乡找了一份工作,争取多与孩子接触。她的母亲也答应会经常抽时间来看孩子,同时也让孩子及时汇报自己在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

学习生活:徐同学的心理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再动不动就对教师无礼、乱扔椅子,学会了克制自己。同时也能理解父母、教师的苦心,能够理智地接受批评。

交往生活:徐同学逐渐疏远了过去那些不爱学习的朋友,融入了新的班集体,能够与多数同学融洽相处。在集体活动中也都表现得比较积极,能为班级争光。

七、个案总结

在我的努力下,徐同学在学习与生活中都有了很大改变,通过自身的改变,她也逐渐相信自己是可以做一名好学生的。

“岚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了一个学生”,教育的道路上注定布满荆棘,只要我们相信“爱”的力量,总会从中找到真善美。

德育理念范文第7篇

德育 德育理念 本质内涵 形成路径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我国学校德育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由重教向重学的时代变革。而任何德育变革都必须以德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为先导和支撑,正如我国学者班华所说,“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说,德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存在,而且也包含了一定的精神和价值维度。学校德育要想真正走出当前所面临的实效性低下的困境,就必须善于从这种精神与价值维度、从形而上的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与重建。因此,探讨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明确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对于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解读

1.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德育理念不仅源自于德育实践,是德育实践工作者通过分析德育现实,借鉴先进的德育理论,在其睿智头脑中形成的超越“实然”德育现实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认识;同时德育理念又反哺德育实践,引领德育实践朝向正确的方向,调控德育实践的有效运行,使德育实践最终达到理想境界。可见,德育理念具有较为突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特点。特别是在当代,人类历史正在加速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呈现出鲜明的超前性和未来性,德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日益表现出为未来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趋向,而发挥着巨大指导作用的德育理念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得到越来越突出的体现。

2.德育理念的社会性和个体性

德育理念不仅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反映了我国德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而且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反映了当代世界德育变革的现状及其思想动向,具有社会性及时代性特点。同时,从德育理念的形成来看,必须明确理想德育应达到何种结果、理想德育的过程如何以及用什么术语表达德育理念,这表明德育理念从“萌芽”到“孕育”到“创生”再到“运用”都深深打上了德育实践工作者的“个人烙印”,呈现出鲜明的个体性和个性化特点。

3.德育理念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德育经验虽然是现实的、鲜活的和宝贵的,但它往往又是个别的、零散的、表面的和肤浅的,很难概括反映德育过程的内在本质和普遍规律。德育工作者从事德育实践,固然需要德育经验,但它更需要德育理论和德育理念的指导。德育理念较之于德育经验更能阐明德育过程的一般原理,揭示德育过程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抽象概括性和现实普遍性特点。德育工作者需要德育理念的指导,需要深刻的德育思想、明确的德育信念和丰富的德育见识,而这也正是德育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之所在。

4.德育理念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无论是教师个体的德育理念还是群体的德育理念,它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教师的德育实践,体验、累积和生成教师的德育经验,并会因这一过程中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获得而更加坚信德育理念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最终转化为自己从事德育工作的坚定信念。这时的德育理念就具有了稳定性特点。但是,由于社会和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德育实践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是不断更新的,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而德育理念也必须适时转变和更新,表现出动态发展性的特点。

二、德育理念的形成路径探析

1.重视对自身德育经验的反思与升华

从一般意义上而言,德育经验是指教师在德育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关于德育的有效知识、实践智慧与情感体验。德育经验一方面来源于教师的德育实践经历,教师只有在亲身经历德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德育经验;另一方面,德育经验也离不开教师德育思维活动的高度参与,因为德育经历不等于德育经验,只有在对自身所经历的德育实践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对照、归纳与演绎等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富有价值的德育经验才能最终形成。不仅如此,德育经验往往具有很强的个体依附性,是高度情境化、个体化和综合化的东西,是在德育实践中通过教师自身亲历亲思所形成的,因而表现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性特征。除此之外,德育经验还是一种得来不易的宝贵财富,它需要教师的总结和反思,以能够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分享,从而实现德育经验的丰富和升华。德育经验既是对当前德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思维结晶,也是对人类已有德育经验的历史延续与积淀传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教师形成德育理念的现实土壤和历史根基。德育实践证明,教师要想形成科学先进的德育理念,必须重视立足于生动鲜活的德育实践,坚持“在德育实践中,通过德育实践,为了德育实践”的基本准则,对自己哪怕是点滴的德育经验也不要轻易错过、贬低抑或放弃,而要对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思维升华。要善于从德育经验中了解德育现实和贴近德育现实,从德育经验中总结德育历史和承传德育传统,从而使德育理念扎根于鲜活的现实德育实践和丰厚的德育历史传统,奠定一个坚实的生成基础。

2.加强对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德育实践从根本上离不开德育理论的指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德育理论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要通过理解、感悟、消化与认同,并创造性地把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德育理念。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有意识主动学习德育理论阶段。该阶段主要涉及德育理论学习的需要、动机和态度,也就是教师创造性转化德育理论的自主意愿问题。倘若教师对德育理论创造性转化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得以唤醒,教师对德育理论学习的认知、热情以及行为等将会变得积极、主动与自觉,这也就使得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的创造性转化有了重要基础。其二是德育理论的内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要把德育理论内化于已有认知结构之中,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新的德育理念。这种德育理论的内化其实并不是简单地接受,而是通过深刻反思把握德育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明确德育理论的合理性及其适用范围,吃透德育理论的精神品质,进而把德育理论完全融入自身认知结构之中。德育理论向德育理念创造性转化既是—个认同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提升的过程。通过德育理论与德育理念的有意义对接与整合,教师在德育理论内化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独特的价值判断,德育理念体系也便得以更新与建构。其三是德育理论的信念化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师把初步形成的德育理念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并成为教师的生命方式和生存智慧。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德育理念才会真正成为一种巨大的德育力量,不仅有助于激活教师的德育智慧和德育责任感,而且也能促使教师的德育行为由不合理到合理、由习惯到反省转化。即使教师在遇到多元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产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这种内在的德育理念也能坚定不移,成为克服德育实践困难和德育变革阻力的强大动力。

3.注重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

德育理念的形成,从表层来看离不开德育理论的创造性转化,而从深层来看则源于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只有“在德育研究中,通过德育研究和为了德育研究”,科学有效的德育理念才能不断得以生成。扎根鲜活实践的德育研究主要是指德育行动研究、德育叙事研究以及德育案例研究等。所谓德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指教师为提高对所从事德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德育实践及其所依赖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批判性反思研究。德育行动研究既能使教师清楚“是什么”,也能使教师懂得“如何做”和”为何做”。对此,美国学者波普尔就指出:“科学研究是通过一系列细致、严谨的手段和方法,对不尽精确的表象进行‘证伪’,从而逐步接近客观真实的过程,我们无法通过经验的归纳来证明某种理论和理性的批判,猜想反驳才是获取知识、接近真理的唯一途径。”德育研究并不单单是为德育实践提供规则与指令,而是旨在提供对改进德育实践卓有成效的探究性知识和方法。这种研究一方面能促进德育实际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能推动德育理论的发展和德育理念的形成。所谓德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所开展的一种德育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德育实践的描述与分析,挖掘内隐于德育实践背后的德育理论、德育思想以及德育信念,在此基础上揭示德育的本质规律及意义价值,并最终形成教师正确的德育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由经验式、无意识的朦胧教育信念向以知识、系统为基础的教育信念不断演进,以至有意识地构建清晰的、理想的教育理念,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时予以更新,是教师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一个重要维度。”所谓德育案例研究,主要是指围绕一定德育目的,通过对德育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情境进行典型化处理,写成“案例过程”的文本材料,然后围绕“案例过程”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德育研究。德育案例研究可以通过角色模拟或体验将教师带入具体案例情境中,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反省状态,准确把握利弊得失及未来方向,在通过教师德育洞察力与德育领悟力的同时,也为德育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4.重视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

德育改革的发展与完善,不仅是教师德育实践及德育行为的改变与改进,而且也是教师德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德育理念的形成,需要面向教师进行德育理论的普及和德育理念的更新。为此,一方面要善于用科学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德育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使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和研究新的德育理论思想;另一方面,要推动广大教师及时转变落后过时的德育思想观念,形成适应时展和面向未来的崭新的德育理念。只有将科学的德育理论与先进的德育思想转变为教师的德育理念和行动动力,才能树立起扎根于德育实践并指导德育实践的德育理念系统,才能转变为推动德育实践和德育工作变革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教师要在学习和研究现代德育理论和德育思想流派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德育思想观念大厦,逐步形成自身的牢固的德育理念和德育信念,这不仅是由“教书匠型”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德育理念建设的根本指向和最终旨归。

5.营造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环境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德育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加以更新和发展。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提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主体教育的实施,对培养“有道德的人”德育核心问题的探讨,基础教育新课程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措施的落实,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再加上各种新闻媒体广泛而深入的报道与宣传,这些都会给教师德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当然,由于学校自身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其所营造的教师德育理念形成的舆论氛围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有的学校可能对一些新事物较为敏感,他们具有强烈的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能根据基础教育以及德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提出具体明确、合理适度的要求,并注意进行制度设计和对教师的精神及物质激励,从而使教师经常感受到更新自身德育理念的来自学校的压力及强大舆论氛围。但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学校缺乏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没有教育改革与德育变革的意识与行动,教师也就感受不到相应的压力与舆论氛围,也就难以进行德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因此,学校所营造的舆论氛围,往往会成为教师德育理念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动力。

————————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邓灿辉.高校现代德育理念的理论依据和确立原则.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

[4]李霞,范勇.德育理念研究综述.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姚利民.论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1(6).

[6]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德育理念范文第8篇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没有科学的德育理念,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德育创新,有了理念的更新才会引起方法的变革。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进行呆板的说教。现代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德育理念创新的目标是树立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尽快树立起科学的具有时代特点的德育新观念。

2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

2.1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高校德育改革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目前德育教育仍然处于注重理论学习、实践教学不尽人意的状态。在偏重理论学习的影响下,德育教育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一种知识的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成为教育的客体。久而久之,学生对枯燥的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并由于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没有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获得,甚至会觉得这项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表现。

2.2德育观念错位,德育功能弱化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体本位论”争论已久,长期以来,我们一贯注重“社会本位”而忽视个人,过度强调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与需要,面对个人的生理、心理需要考虑较少,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难以满足。德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功能,而且具有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多方面功能,特别是个体享用功能。然而,现实的德育往往只重视其社会功能。在当前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中,智育重于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

2.3重视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

高校德育在方法论上统一灌输,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却没有尊重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没有尊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等方面的差异,没有尊重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其最直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低下。

传统的高校德育局限在校园内,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几乎是封闭的教育。高校德育还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以及情感体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情感教育。

3高校德育理念创新的途径

面对目前高校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面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面对高校教育中德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德育理念必须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创新。

3.1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高校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核心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学生具有自身的尊严和人格,更加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且要把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关心、帮助、尊重和激励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方向。

3.2树立个性化德育理念

德育个性化观念就是要在德育教育中倡导个性化教育,我们这里所说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在不违背总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充分挖掘其潜能,发挥其特长,鼓励每个人按照社会需要的方向自由、全面、健康地成长。这样的学生应该具有自由选择、独立决策、敢于争先的能力和品质,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敢于担当责任,承受能力强,身心健康。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个性化教育更显示出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所以高校应树立个性化的德育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3.3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

要树立和谐共进的德育理念就是建立起平等、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道德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育工作者在轻松的人际氛围中开展教育工作,其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更易为受教育者接受;另一方面,和谐的教育关系也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教育者就会由尊重到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尊重大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亲密友爱的师生关系。此外,高校还应构建知、情、意、信、行统一的德育模式,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德育过程。积极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使之学会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学会在开放的情境中锻炼辨别是非善恶、自主正确选择价值和行为的能力。

3.4树立开放性的德育理念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德育教育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教育。当前德育教育应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强调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要注重培养人的开放意识以及竞争合作精神。高校德育必须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增强其实效性。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必须扩大德育的视野。经济发展要走向世界,精神文明同样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高校德育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要更多的确立一种开放意识和开放精神,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思维方式、信息交换、内容拓展等方面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和兼容性,以保持不断更新的活力。因此,开放性应该是高校德育始终坚持的原则。

3.5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理论学习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所谓“实践出真知”表明了实践对于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树立德育实践观,就是要求高校在德育工作中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作用,切实加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学生在德育的实践中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并逐步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优良的品格。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道德知识的检验场,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生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因此,高校应树立实践育人的德育理念,加强实践环节,通过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来增强大学生的道德体验,从而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德育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创新之路。观念的树立是行动的先导,高校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本文对德育理念的内涵、德育理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实现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途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校德育理念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雪萍.论高校德育观念的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105-107.

[2]邹树梁,刘韵清.全面小康背景下高校德育观念创新[J].求索,2005,(2):132-134.

[3]张莉.试论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创新[J].教育探索,2007,(12):100-101.

德育理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德育;人本理念;个性化理念;生活化理念;责任理念

Abstract:Theideas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people''''s

basicconceptsonessence,valueandactivityofmoraleducation.Theyarerelatedwiththequalityof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Underpresentsocialandhistoricalcondition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havesuchideasashumanism,individuality,lifeandresponsibility

.Onlythesenewideasofmoraleducationaresetupandthedifferentrequirementsofeachideaareobeyedcanthe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thefunctionfor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oralquality.

Keywords:moraleduc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deaofhumanism;ideaofindividuality;ideaoflife;ideaofresponsibility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于德育的本质、价值及活动的基本观念,它来源于人们对于德育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设计。由于它把握了德育的本质和德育的最主要方面,因此,德育理念一方面成为了德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或者说,德育理论是德育理念的升华和理论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是德育活动的标准和准则,从而具有规范德育活动的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只要存在着德育活动,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德育理念。可以肯定,不同的德育理念所产生的德育效果是明显不同的。因此,德育理念问题是关系到高校德育质量的根本问题,“德育理念创新是大学德育创新的先导”[1]。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德育需要树立起不同于以往高校德育模式所奉行的德育理念。只有树立了新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作用。

一、人本理念

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它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本质的核心理念。就高校德育而言,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大学生为本的理念。

人本理念主要有着三方面的要求。首先,应该以大学生为目的,而不应该以其为手段。高校德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为了学生。它要求高校德育从大学生出发,以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作为判断高校德育工作的最高尺度,以大学生的成才为最终目的和归宿。不应该只从完成某一社会任务出发,甚至从老师的主观臆想出发去模塑大学生,将其培养成为如马尔库塞所描绘的那种因崇尚科学技术而丧失了批判精神的“单向度的人”,或者成为不具有道德选择能力而只知道服从他人意愿、无条件地遵循某种固定的外在道德准则的人。

其次,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权利和尊严。高校德育具有工具性价值,是一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桥”,它应该尊重大学生的人格独立、主体性和道德选择意识,不应该出于防范或者束缚的考虑而采取强制性或者威胁性手段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生存,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2]高校德育应该重视和遵循道德的这一本质,教师应该肯定和帮助大学生“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精神和努力,只有这样,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再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又应该是以能力为中心的发展。高校德育只有注重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选择能力的发展,才真正抓住了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根本。

二、个性化理念

当今社会的迅速变化、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主体活动的自主性及所导致的道德观念的多样性,要求社会控制的方式、手段和程度发生某种变化,于是,个人在社会生活有序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这就决定了个性化理念必定会成为高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理念,也决定了德育个性化应该成为高校德育所追求的目标。

个性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应该注重大学生之间的道德差异性。每个大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观念、道德标准方面都存在着某些差异。这种差异性是大学生基于其特殊经历和理想及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而形成的,高校德育不应该对此予以忽视甚至否定,尤其在主体意识被强调和价值观念多样性的条件下更应该合理地对待它。为此,高校德育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无视大学生道德个性发展的要求,期望通过整齐划一、程式化、命令式的说教来模塑所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德育模式,尊重所有大学生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要符合这种要求,高校德育过程就必须实现人性化,因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3]。

其次,应该注重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它表明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外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合理地解决内在的道德冲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建构内在的道德准则,从而成为康德所说的“自我立法”者,有效地启动和控制其道德行为。它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应该尊重、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道德个性,以使其道德选择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不要将大学生视为机械地接受道德知识的客体,而要将他们置于与教师同等的地位,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参与高校德育这一互动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

三、生活化理念

正如高校是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高校德育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与整个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决定了高校德育应该树立生活化理念,构建生活化的德育模式。这一理念是一个有助于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念。生活化理念的主要要求是:首先,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这意味着高校德育主要不是一种发现和揭示道德世界本身规律的学术探究活动,其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而是在大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了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选择社会生活,为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在此前提下,高校德育应该立足于生活还有三重涵义:一是高校德育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也离不开更为丰富多彩的个人生活,否则,它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没有任何价值。正如杜威所说:“学校既与社会隔离,学校里的知识就不能应用于生活,因此也无益于品德。”[4]二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得到实现。对此,英国学者约翰•威尔逊在其《道德教育新论》中明确地指出:“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三是高校德育的最终价值指向是为了让大学生选择和实现美好生活,或者说,“道德教育作为对个体行为规范的教育,实际上承担着批判与改造生活世界的使命”[5]。

其次,高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根据生活来确定。人们所面对的生活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生活,它决定了高校德育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只有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需要和符合时展趋势的高校德育,才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才会被大学生所自觉接受和一致认同。如果人们是根据主观臆想或者纯粹理想性的道德要求来进行高校德育,那么,它就会发挥不了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被大学生所拒斥。

再次,高校德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高校德育要产生良好的效果,没有别的途径,只有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在此意义上,高校德育即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6]这种意义上的高校德育,不只是要求大学生走向现实生活,适应既有生活,而且是通过用美好生活去观照现实生活、用应有的生活去反思实有的生活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指导大学生选择生活。这样一来,高校德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指导。“生活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加深个人对自身的认识,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圆满地适应自身所在的整个环境内的种种事态,发挥能够作出明智的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7]。正是在对大学生生活的指导、引导过程中,高校德育起到了培养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作用。

四、责任理念

高校德育的责任理念集中表现在对社会和大学生的责任两方面。就其对整个社会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应该我行我素、自娱自乐,更不应该与社会的需要背道而驰,相反,它“首先是用来实现某一社会目的的一个社会手段,社会需要借助这一手段保证自身的生存”[8]。高校德育要承担起自己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就应该关注社会的需求,研究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其对大学生的责任而言,高校德育不仅仅是向大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让其在校表现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这就是弗洛姆所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9]在这两重责任中,由于社会的生存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责任就更为突出。胡弼成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质量,后者则是高等教育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方面,因此,高等教育产品的质量具有主体性,在此意义上,高等教育的质量实际上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质量。作为人的根本属性,主体性本身就包含着道德主体性这一内容[10]。在此意义上,对大学生的责任集中表现在对大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责任上。

[参考文献]

[1]杜向民.论大学德育理念创新[J].长安大学学报,2003,(3):68.

[2]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3]肖凤翔.教育个性化观念之管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5):36.

[4]杜威.民主主义教育[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0.78.

[5]龙柏林.道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之间[J].伦理学研究,2003,(5):83.

[6]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28.

[7]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83.

[8]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9]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J].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3.

德育理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 运行机制 德育评价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注重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更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为目标。因此,确立高校德育新理念成为德育发展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应当认识高校德育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德育评价四个方面审视高校德育,更加科学全面地确立高校道德教育的新理念。

一、确立德育目标——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古代思想家庄子就提倡“天和”、“人和”,孔子更进一步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协调社会、自然和内心世界,达到自觉的道德境界。

在和谐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德育要关注人的思想品德的完善。二是德育在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更关注人的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高校德育,首先应当关注人的存在,使大学生懂得思考有关人生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生命本原的探索,使他们最终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同时,高校德育还应当体现对人的关怀,即教会学生在“关怀”别人的同时也懂得接受“关怀”。其次,高校德育应当关注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性是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化品质,体现在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习用,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及具备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最后,高校德育还应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将生态文明教育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教会大学生尊重和爱护大自然,倡导文明和谐的生活消费方式,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

二、确立充实、序列化的德育内容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德育内容必须根据教育对象不断变化发展的思想状况,在内容上做出生态性的调整和创新,实现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一)完善德育内容,使其充实化。

目前,国家对高校德育提出了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决定了德育内容的丰富性。我国实施的德育内容公认的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1]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构成育人的整体合力。此外,在德育的具体内容上,还需要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特点,不断拓展其内涵,比如:成才观、择业观、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二)调整德育内容结构,实现序列化。

德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处于基础性层次,法纪教育处于较高的基础性层次,政治教育处于高层次,科学世界观教育则处于最高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有机序列。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应相应地接受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内容的教育。热爱祖国是对大学生最起码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第二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塑造一批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觉悟的先进分子。再者,在道德教育上,首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劳动集体观念等个体品德;其次要注意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层次美德的修养。而思想修养内容是主导内容,道德修养内容位居核心内容,心理修养是一般的基础内容,成才修养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内容的组合上,既要有相对稳定的基本教育内容,又要有根据形势任务及教育对象变化的需要确立的创新内容,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内涵体系,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

三、构建“体验对话”和实践的德育运行机制

(一)突出“体验”,强调“对话”。

“体验对话”式德育,就是要融于社会生活,通过建立“对话”,让大学生确立对生活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对话”不仅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灌输、指使、管教,而且是对话各方多向互动,教学相长,使大学生自觉内化。体验对话式德育强调要培植对话的“土壤”,创造和留置可以对话的“空间”,让对话各方能够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能够自主选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体现“实践性”。

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展开对话,学生才能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一致的契合点,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高校德育教学要体现实践性。为此,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学生社团,将德育渗透在社团活动中。此外,学生参与的校外活动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渠道。

四、确立多元、人性化和动态的德育评价理念

(一)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多元化。

德育评价的多元化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首先,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必然要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这使得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为应对这种态势,高校德育评价内容必须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其次,高校德育的载体日益丰富多彩。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要从单纯重视道德认知成绩的评定转向对学生的“德”和“能”的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上,以实现大学生德育评价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

(二)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人性化。

在德育评价过程中,我们应重视人的差异性。从德育实践来看,不仅个体独特的心理背景会导致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原则性差异,而且他们心理背景中不同因素的差异,也会对教育的接受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评价者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度量他们的道德水平,在对学生的道德评价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高校德育的评价要实现动态化。

首先,评价是在德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上展开的全面评价。实际上,没有德育活动展开以前的评价,德育活动结束后评价的实际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德育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就不能及时改进德育工作,就会失去尽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机会。[2]

其次,要重视评价标准的与时俱进。高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价的作用也只有在德育的动态实践中才能逐渐显现出来。因此,高校德育评价的指标就要根据新时期德育的要求和特点而不断调整、充实、完善,评价的程序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评价的方法也应在动态的评价实践活动中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高校德育的发展应当从德育目标理念的确立入手,积极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教学、德育评价理念的转变与创新,从而完成高校德育新理念的重构,为整个高校德育改革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初明利,范书生.高校德育新视野[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88.

[2]高德胜.德育学科教学评价的特殊性和基本原则[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李宁,程喜荣.培养人文精神是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3):70-72.

[4]冯文全,杨瑞.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创新高校德育内容[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3):41-43.

[5]董淑平,盛鹏飞.和谐教育:新时期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新要素[J].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75-77.

上一篇:大学文化范文 下一篇:高中政治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