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范文

时间:2023-02-24 08:23:43

德育案例

德育案例范文第1篇

文章标题:德育案例的写法

德育案例的写法

案例就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典型的、有价值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指所选择的事例必须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所谓有价值,就是指事例的内容中隐含着教育、教学中的某些矛盾冲突和规律性(理论)的问题。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德育案例是一个德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怎样写好德育案例

1.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评析

对于案例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一个“差生”转化事例,我们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评析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启发。

2.写好案例的关键

写文章要考虑方法,但有了完整的故事结构,并不等于有了好的案例。写好教育案例,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注意。

(1)要有一个主题,撰写时首要考虑这个案例所要反映的问题,可从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需要进行判断、选择、决定。复杂的情境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思考和想象的余地,因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两难问题,应该怎样处理,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的思路和例证。

选择什么样的情境和材料,要有针对性。一是要符合当前教改实践的需要,提出人们所关心的、想了解的事情和问题;二是考虑案例交流的范围,是公开发表,还是校内交流,或者仅供个人参考。总之,撰写案例不能只顾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要注意为什么讲、向谁讲这个故事。

(2)揭示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境,

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育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案例能够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这也是案例不同于教案和教学实录的地方,好的案例应该能够发挥这个特点和优势。

人物心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由于案例一般是教师撰写的,注意力容易偏重于教师这一方。自己怎么想的,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可以娓娓道来,自我感觉良好;但学生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德育效果的看法是否与教师一致,往往被忽略了。人们常说“备课要备两头”:备教材,备学生。真实地反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想法、感受,是写好案例的重要一环。

(3)具有独到的思考

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案例的质量是由思考水平的高低决定的。因为,选择复杂情境也好,揭示人物心理也好,把握各种结构要素也好,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 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这需要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通过长期的磨炼去领悟和掌握。

案例能够直接地、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也非常适合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第一线教师来写作。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实践的基础和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一定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一篇好的案例,可以胜过许多泛泛而谈。说到底,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

德育案例范文第2篇

很多老师都遇到过下面这样子的学生。

我也遇到这样一位学生,这个学生是一位择校生,他进入箬横中学的数学成绩也并非很差。但是就我开学一个多月对他的观察,数学课上他经常是趴着。有时我午自修下班去时,他也比其他同学都早趴在桌上睡着了。我很奇怪:这个学生怎么总在睡觉呢?什么原因造成的?接下来,我就上课时有意无意地经过他的旁边,这下他似乎收敛了的。但我不能总关注他一个人,我再从作业上关注,作业情况还可以。这时,我又怀疑他是否在抄别人的作业,好像又不大可能。因为有几次作业别的同学都错了或者没做,但他有做了一点,尽管没写出点什么东西来。那我就有不知道原因到底在哪里了?

时间慢慢的过去,期中考试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我要求全班的学生写“从期中考试看数学”的反思中,我看到了他的心声:我不是不想学数学,而是高中数学比起初中的数学实在太难了。上课像是在听天书,不知不觉就趴下去了。自修时间又不想回去复习。有没有轻松点的学习方法啊!看到这样的声音,我不知道如何去给他写评语。我把他的本子放了两天,之后我这样写道:高中数学并不太难,只是比初中的知识要灵活得多了。上课的时候,你要认真地听,允许你可以有几分钟的思想不集中。但是,你要保证绝大多数的时间实在听讲。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聊聊……当本子发下去之后,我没有找他聊,他也没有找我聊。

就这样似乎这件事已经被慢慢地遗忘了。但是一天晚自修驻班时,忽然这只沉默的“羔羊”举起了双手,我的眼睛似乎也忽然一亮了,我走近他:“奥,这个其实很简单,你这条路行不通,你换一种思路看看……”他的理解能力很好,一下子就悟到了。这是这位学生第一次问我问题。从这里我看到了这个学生很是聪明,一个缺点就是比较懒。曾今他们班的班主任也告诉过我这个学生是比较懒,上课时要稍微地看紧一点。

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其实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下课使,总喜欢跑到后面去活动。其他的学生也把他当作是开玩笑的对象。他在同学之间的关系处的很好。比如,下课时,他总会问其他的同学要不要去小店买吃的或者要不要带点吃的。

再后来,这位学生座位被调到了讲台桌旁边,这样我与他的接触也就多了起来。我也就随时可以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了。中午,我下班的时间也渐渐地增多了。发现他总是刻意地放掉数学作业去做其他作业,当我要求他先完成数学时,他会摸索很久很久才拿出来。这时,我已经非常生气了,因为一次可以原谅,一而再再而三就不得不使得我生气了。我于是就生气地说了他一句:你的作业是不是你自己做的,要你做的时候总是如此拖拖拉拉的,搞什么名堂都不知道。也许我当时的语气太重了。他低下了头。以后的时间,我就时不时地盯着他。但他这个人似乎有点“皮”。就这样,尽管比开始初的时候情况要好一些。但是,在我看来,情况还是不够理想。

下面就从我的这个角度来对这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周围的环境不再是自己熟悉的,一切要从头开始寻找。周围的同学关系又是一种新的人际关系,要从零开始重新寻找自己的好朋友,好伙伴。再者在学习中,高中学习不同与初中的学习,初中时老师紧紧地跟在学生后面要求干嘛干嘛的,现在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同时学生由于自身缺乏自觉和刻苦的精神,先玩了再说就是经常的事情了,这样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就不足为奇了。这都造成了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后,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在困难出现后,又不及时解决的话,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对这门功课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如果失去了,那么后继的学习就直接可以忽略了。

分析了以上的原因后,我想到了一些方法。

首先,学生进入高中的学习后,本身就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作为老师就要善于去发现这些问题。比如学生对环境不熟悉,就要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环境,单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任课老师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来帮助学生。如果学生喜欢你的课,那么你就可以把握住这一点,让这些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使得其他的学生也喜欢你的课堂。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

其次,针对上述这样的学生就要采取相对应的方法措施。学生在课堂上趴着,没有兴趣,最先需要找原因的应该是教师自身。要反思是我的课堂太无趣了吗?是学生不喜欢我吗?还是学生自身有别的原因呢?这个学生所在的问题不仅在于我,而且在于他自身。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的权力。对于学生我还欠缺了解,我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同时自身也需要从各方面去提升自己的能力。上课时要尽量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要做到双管齐下。

德育案例范文第3篇

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教育素养,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值得深思的课题。三年级是学生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自我约束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加上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就会走上不好的成长之路,下面我结合自己教育工作的实例,浅谈几点做法。

一、案例一:用爱点亮心中那盏灯

1.基本情况

李昊砼,12岁,三年级学生,独生子女,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亲人非常溺爱他。

2.学生的问题行为

该生上课时经常从后门跑出、前门进入。有一次我在上课,正在黑板上板书,当我转过身时,发现他的一只鞋子竟然扔在讲台下,人趴在地上。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喜欢在教室乱跑,坐不住,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而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学习成绩差,是全校出了名的老大难。

3.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和询问他曾经就读的幼儿园,了解到由于是隔代教育,所以爷爷奶奶十分溺爱他,在家里打人,爷爷奶奶也不教育他,因为住在镇上,父母平时周末休息才回家一次,所以管教他的时间比较少,导致他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4.辅导策略

(1)家校沟通,培养习惯。李昊砼这样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形成的一个很大原因是由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此后,我经常与李昊砼家长联系,详细分析了李昊砼的在校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建议孩子放学后由自己带,平时下班后尽量抽空多陪陪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有一次通话中,他爸爸向我反映,李昊砼在家四个小时只读了两遍课文,学习的效率很低。他爸爸向我咨询怎么办?首先我对他表示肯定赞扬,谢谢他们配合学校工作,放弃休息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其次对孩子近阶段在校表现进步的地方表示鼓励。李昊砼明显属于在校、家都坐不住的,自觉性极差,每写完一个字就这里动动、那里摸摸,自我控制能力差。平时在校老师如果不看着他写作业,他就一个字都不写,我建议家长在家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完成方可玩,否则今天不可以玩,通过家长与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时会主动把作业做完再玩,但有时也会只顾着玩而忘记写作业。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在学习中我发现李昊砼是有进步要求的,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小组比赛方式,哪一组作业先完成就加一个“语文之星”的章,有一次我奖励第一名的组长一颗糖果,哪知李昊砼竟然说,他把作业做好为什么没有糖果?其实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进步时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们说:“看,李昊砼同学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昊砼同学今天在课堂上准时把作业做完了交给我!”……渐渐地,通过他的不断努力,李昊砼的语文成绩由原来的不及格提高到现在的七十多分,他开始慢慢喜欢上学习,自我约束性也明显提高了。

二、案例二:用耐心爱心解决矛盾

爱心是老师亲近学生、学生爱戴老师的基础,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关键,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付出爱心。

1.基本情况

张晓鹏,男,12岁,三年级学生,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下课经常惹其他同学,有时还大打出手。在家表现任性、冲动,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个性比较鲜明,让老师感到头疼。

有一次他与班上一位学生刘毅涵发生矛盾,双方家长为了孩子的事来找我,要求不要将两个人安排在一个班学习,甚至在放学的路上,两家长还为了孩子的事斗嘴,这样不但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而且给其他学生家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做法

首先,好动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爱心、关心和耐心,从生活、思想上教育孩子,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其次,纠正要坚持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表扬,并循序渐进地对孩子提出要求。再次,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

对于刚才所说双方家长斗嘴之事,首先要做好双方家长的工作,别让家长参与孩子之间的小矛盾。爱孩子之心人皆有之,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自我交往和处事的能力,还能加强同学间的团结。于是我分别找来两位学生谈了自己的想法,两位同学都低着头,承认了自己的不对,经过我耐心的教育,他们的关系变得跟原来一样好,爱打架的张晓鹏也逐渐转化了,同学关系也较好。

德育案例范文第4篇

二年级的小同学很好动,在音乐课上我经常安排一些有趣的、让学生能动起来的环节。有时候还会让学生合作创编小律动来多方面的表现歌曲,偶尔再让学生来点即兴表演或“演技大比拼”,学生也非常喜欢这个环节。每次我要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学生都是特别积极,玩得不亦乐乎。

那节课学习的是《阿西里西》。因为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很受学生的喜欢。所以一节课学生都是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学习的很认真。学会歌曲后,学生都嚷嚷要即兴表演,我便点头答应了。这时候同学们都争着抢着先表演,几个同学被我叫到了讲台上,几个平时很淘气的男生也跑了上去。我看看前面的同学挤得跟本没办法表演,于是我就到前面把那几个淘学生撵了回来,让他们几个下一轮再表演。当时我没有想太多,更没有注意到A同学落寞的神情。等这一组的学生都表演完了,我又把刚才那几个淘气的学生叫了回来,毕竟这几个淘气的学生愿意主动表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可是A同学却说什么也不来了,无论我怎么劝他都不肯到前面去表演,整个人也蔫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刚刚我的做法扼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就连其他几个学生兴趣也没有那么高了。课下我做了反思,并考虑了处理方法。第二节音乐课上,我寻找时机,恰当的对A同学的闪光之处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我要把A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找回来,弥补课前无心造成的过失。没想到表扬和激励还真管用,经过几次表扬,那个生龙活虎的小淘气包又回来了。

从那以后,类似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分析: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而且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心强、积极性高。教师应根据这个特点抓住孩子的心理进行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但低年级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打消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案例中,孩子的积极性本来是很高的,我的一时疏乎使孩子产生了消极心理。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需正确、及时、有效地引导,让他重新建立对学习的信心,重新热爱我的音乐课。于是我想到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又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给学生的最好的治病良药。所以,我针对这一特点及时的运用孩子的闪光之处对其进行表扬鼓励,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德育案例范文第5篇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自从我担任了班主任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默写一个成语,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1具体案例

1.1基本情况

魏晓敏,11岁,五年级,学生性格内向,家庭贫困,是我班出了名的老大难。

1.2学生的问题行为

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2原因分析

2.1家庭因素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魏晓敏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向亲戚朋友借点钱盖了几间房。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脾气非常粗暴,对孩子的关爱极少,一旦犯错非打即骂。母亲一人在家务一个塑料大棚,经常是早出晚归,回家还要给她们姐弟俩做饭,很是辛苦。母亲只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水平,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造成孩子对学习丧失兴趣和信心。

2.2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3辅导策略

3.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魏晓敏也是有进步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魏晓敏是个聪明的孩子,“六一”儿童节魏晓敏学跳舞,跳得多好啊。若学习上再下些功夫,将是咱班最聪明的。”“魏晓敏同学的字近段时间写得真漂亮,简直与前段时间判若两人。”“魏晓敏同学……”渐渐的,魏晓敏开始喜欢和我接近,并且渐渐喜欢上我的语文课。 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魏晓敏成为了班级的纪律委员,并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由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一路直升到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之一。

3.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魏晓敏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魏晓敏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把家中得到的夸奖讲给老师和同学,把在学校得到的表扬告诉父母。在评价中,魏晓敏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3.3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使魏晓敏学会自强,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敢于面对困难》、《我要做个坚强的孩子》、《我们有个大家庭》……。在主题会中,每位同学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进取,做一个有用于社会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魏晓敏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德育案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理发展;德育;爱心;感恩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028-02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当代中学生感恩意识缺失较为严重,情感冷漠,普遍缺乏对父母、师长和社会的感恩意识,不懂得知恩图报。中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感恩这种品质,探讨这一问题,具有现实必要性。

当今青年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康人格的发展形成,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学校感恩教育的忽视。长期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学校把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上,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育人。感恩教育普遍缺乏实质内容,教育方式单一,仅停留在概念化、形式化的理论灌输层面,学生没有情感的真实触动,因此许多中学生成为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的“冷漠一代”,就可想而知了。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生理与心理的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中学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中学生的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就要针对其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因人施教。中学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主要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抗性与依赖性

步入中学,许多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意顺从,不愿听从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在他们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只是其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他们的依赖从童年时情感上、生活上的依赖逐步转变为希望得到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

二、闭锁性与开放性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加之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又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可见,中学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很明显的开放性。

三、高傲和自卑

由于中学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学生身上。

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因人施教,用理解和关爱呼唤学生走出心理发展的冲突矛盾,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而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人格健全有着重大意义。

作为一名班主任,以乐观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应该悉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每周都可用日记和他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日记中表露的思想和困惑,以一个朋友的姿态讲述自己的想法、建议,对于那些健康向上的思想,则要热情地给予肯定和支持,决不吝惜自己的鼓励、赞扬。现选取我校一则班主任德育案例,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因人施教之法。

起因是班上一名叫“颖”的学生与父母产生了的极大矛盾。因为面临毕业,学习压力增大,加之性格又比较内向,原来成绩较优异的她成绩有些逐渐下滑,于是心生自卑和烦躁情绪,认为父母不理解她,总是唠叨她的成绩,限制她周末的活动,限制她的零用钱,限制她交友,认为自己的父母没钱没权,比不上其他同学的父母(她母亲下岗在家,全家就靠她父亲开出租车支撑),于是在气头上说出了严重伤害父母情感的一些话,班主任与她母亲交流时知道了这些,然后通过日记给她写了一封信。

周二 晴

颖丫头:

这是老师第一次单独写信给你,个中缘由我想冰雪聪明的你看后便知。

浇“花”多年,从来没有什么日子能像今天这般让我如此地痛苦,让我如此地难过,心灵深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擦痕,现在还隐隐作疼。

人生旅途中,我一直在思索,人活在世上的目的是什么?

随着年岁渐长,我慢慢明白,人活在世上的目的之一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感恩!

在这世界上,最值得我们感恩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啊!

丫头,老师和你一样,当初都是裸地向这个世界走来,一无所有。在这最初彷徨无助进而惊恐不安的日子里,是我的父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渐渐的,我懂得了母爱如海,父爱如山。我如沐春风,如沐阳光,雏燕一般接受着父母给予的一切,抢夺一般索取着父母付出的一切,并开始了人生的艰辛跋涉。而这份亲情如同厚实的山脉,使我有依有靠,感到无与伦比的踏实。即使途中风浪巨变,雨打风吹,但有父爱做桨,母爱做船,我便无所畏惧地扬帆远航了!

德育案例范文第7篇

德育课基本理论本身就比较抽象,加上中职学生中很多是文化课学习的失败者,所以德育课堂教学存在着“学生难管、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在课堂中适时引入了案例教学,为学生铺架起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纽带,成效良好。实际授课时,我选用的案例遵循了实效性、方向性原则,选用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积极的案例,以正面引导为主,讴歌公平和正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优越性,从而鼓舞和激励了学生们,增强了他们的制度自信;偶尔引入反面教育,则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以一则案例为例:

高一课本《职业道德与法律》中,在学习“法律的作用”时,我介绍了2013年发生在我们城阳当地的一个案例,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某女已婚,某天发现银行账户被封,了解情况后才知道因为老公在外借债被人,她也成了被告之一。该女因和老公感情不和,分居已经一年,根本不知道老公借债的缘由。学生们讨论后认为:一人做事一人当,该女和案件无关,债主肯定应该去找男方主张权利。随后,我在电子白板上罗列了相关法律条文供他们查询:

《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2014年3月,一审法院判决该女对债务有连带清偿义务。看到这里,教室里一片唏嘘。学生们分组讨论后认为该女应该上诉,因为国家法律规定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该女应该立即离婚,摆脱不幸的婚姻,也摆脱莫须有的债务。

而案件进展是:女方于一审判决生效的15天内提起了上诉,并同时提起了离婚诉讼,但二审维持了原判。判决的理由就是女方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债主和男方明确约定涉案债务为男方的个人债务,亦无法证明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且债主知道该约定,所以认定原审判决正确,维持原判。该女后来离婚了,但因为关于债务纠纷的判决已经生效,她依然要清偿债务。

学生们义愤填膺。纷纷发言:这样的判决根本就不合理,破坏了宪法33条关于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原则!此条文不管夫妻非举债方是否无辜,反正只要是夫妻存续期间的“债务”,就一棍子打死,严重违背了《民法通则》第四条公平正义的原则。

我很欣慰,学生们积极进入情境,自主探索发现,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且综合利用课本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我做了总结:在本案中,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没有很好地平衡债权人和非举债人的利益,侧重保护了债权人,把举证责任完全分配给了没有参与交易的非举债人,显失公平。婚内,夫妻双方虽然是利益共同体,但夫妻双方都具有独立人格,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民事责任,法律应该承认婚内夫或妻单独一方个人债务的存在,仅仅以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这个时间段作为判断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条件,明显搞了一刀切,难以令人信服。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希望将来踏上社会的每一个同学遇事都能三思而后行,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个遇到的法律问题,高度负责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路。

德育案例范文第8篇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学者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哈佛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我国教育家郑金洲认为:“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综合以上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使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意义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

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给予合理评价,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

教师要站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以鼓励表扬为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内容上讲,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态度表现,这主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来进行衡量。二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品质,这主要包括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是否有创新,能否将思维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等。三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力的发展,这主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建立学生自信心

教师在案例教学法实施后,应指导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同时也可分析自己在小组讨论或者班级讨论中起到哪些作用,提供了哪些别人没有提到的观点,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可用于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等。这使学生在反思中实现自我领悟,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自觉地调整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凸显学习的主体性。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德育课实施的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成长成才,是需要每一个德育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德育课教师要对案例教学法引起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得以实现。

德育案例范文第9篇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德育工作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青少年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网民。有的青少年由于从网上接触了黄色、反动的信息,误入歧途,道德失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于是,有人惊呼“网狼”来了,有人提出强制青少年远离网络。网络真的那么可怕吗?网络技术难道是德育工作的煞星吗?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在德育工作中,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或者说,网络不仅仅对德育提出了挑战,它还具有一种潜在的促进功能。网络教育所拥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便捷化、表现的多样化、交流的互动性、时空的无限制性和虚拟化等特点,都为德育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关键是我们如何用好这把“剑”。下面试举三例,加以简析。

1.运用“E-mail”实现师生之间平等真实的对话。

传统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即使是最民主的教师,也不可能使学生知无不言,因此,教师“受蔽”是常事。这也是传统德育的致命弱点。但是,如果运用网络中的“E-mail”功能,则可弥补传统德育中的这一弱点。由于“E-mail”的匿名、隐蔽的特点,能充分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权威给学生带来的威压感,学生可以大胆地各抒己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案例】

开学第一课,我给学生唱了一首《朋友》的歌,然后深情地说:“天底下最难得的是知心朋友,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你把忧愁告诉一个朋友,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能够成为可以共享快乐,共担忧愁的朋友。”

掌声响起。

我接着说:“因为咱们还不太熟悉,同学们还不了解我,还不一定敢当着我的面说心里话,因此我公布我办公室的电子信箱地址,欢迎大家随时随地给我发‘伊妹儿’。”

欢笑声响起。

我的话立竿见影,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便被塞得满满的:

——老师,您的头发长了一点,请注意为人师表。

——请老师不要当着学生的面抽烟。

——老师,您说话很风趣,但有时候严肃不足。第三天,火药味渐浓,第四天,我就有点受不了了,第五天的一封“犯上作乱”的“伊妹儿”终于使我大光其火。我憋不住,当众质问道:“今天的‘伊妹儿’是谁发的?”

众学生如惊弓之鸟,默不作声。我威严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希望能从他们的脸色中找到蛛丝马迹。但我失望了:学生的眼神、脸色基本保持一致。

我原以为接下去会收到更出格的“伊妹儿”,但是我错了,第六天的信箱是空的,第七天还是空的,我感到了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终于,我向学生作了诚恳的检讨,希望同学们不计前嫌,继续把我当朋友,给我发什么“伊妹儿”都行。第八天,我又收到了两封“伊妹儿”:

——希望叶公好龙的故事不要发生在我们可爱的老师身上。

——老师,那天的“伊妹儿”是我发的,事后我也很后悔。因为我的粗鲁的语言,不只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更说明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东中人。

【评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网络德育案例。班主任为了及时了解新生,加强与新生的沟通,在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演说”后,把自己的电子信箱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接近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心理。然而,当有学生接连不断地向自己“发难”时,这位教师未能正确处理,居然破起案来,这是德育的大忌,结果学生噤声不语,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就此中断。好在这位教师严于律己,及时向学生作检讨,才重新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两封伊妹儿,一封希望老师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能够真正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批评意见,而另一封则说明学生已折服于老师的人格魅力,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这位教师以此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第一步,为今后德育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较好地体现了网络的德育促进功能。

2.运用网络模拟功能,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做到寓教于乐。

德育工作过于严肃的“面孔”,往往使学生产生一种压抑感,而苦口婆心的说教又容易使学生两耳生茧,产生厌倦心理。也有的老师组织学生编写、演出校园剧,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学习时间紧,要充分保证这些活动的开展,难度较大。利用电脑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景,让学生在虚拟的社会生活中开展道德实践,既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着相对的真实性,而且学生在活动中所花的时间较少。

【案例】

今天,我在班里搞了一个特殊的班团活动——通过虚拟情景进行德育体验。我事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名为“洗衣机里的猫”的游戏和电影《洗澡》中的一个片断,又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设计了一个动画故事《先救谁》和一组连环漫画,在活动中播放并分别要求学生谈感想、作评论、进行选择、开展联想。以连环漫画的使用为例:我给学生提供了四幅漫画,第一幅是在一间房子里,一张桌子上摆着一个黑包,两个人正在握手;第二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前面跑,另一个人在后面追;第三幅是两个人相对而立,其中一个人正在开包;第四幅是一个人拿着黑包在跑。让学生对这四幅漫画进行重新排序,并配上说明词。有的学生以4-2-3-1排序,分别配以“有小偷”、“追”、“终于捉住了”、“多谢你挽回了我的损失”,最后总结为“见义勇为——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的学生以1-4-2-3排序,分别配以“朋友见面分外亲热”、“有人偷包”、“死死盯住”、“看你往哪儿跑”,最后总结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学生以2-3-4-1排序,分别配以“抓小偷”、“让我瞧瞧都有些什么”、“这个包归我了”、“见者有份”,最后总结为“坐地分赃,可耻!”这次班团活动搞得特别成功,学生们事后评价是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感想丰富、记忆深刻。

【评析】

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在中学里,最难搞的便是班团活动。每次搞活动,都有学生昏昏欲睡,或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神态;假如班主任不在场,有的学生甚至会开溜。但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使班团活动变得焕然一新。上面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一种德育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人类实际上正是通过游戏走向成熟,而游戏又是电脑特别是网络所长,充分利用好电脑与网络的这一长处,不仅使德育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也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了方便,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践的德育方式,发挥了德育应有的魅力。

3.运用BBS(电子公告板)和聊天室,创设德育活动的场所。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及道德参与意识,这直接关系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传统的德育,采用诸如“两难法”、“团体法”、“讨论法”、“辩论法”等各种形式加以训练,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时间、空间及其它人为因素的制约,这些形式很难在学校教育中推广开来或坚持下去。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BBS和聊天室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训练目标。

【案例】

这个星期,学校电脑室人满为患,学生纷纷就学校该不该进行封闭办学展开网上辩论,无论是聊天室还是BBS都塞满了学生的“奇思异见”,现摘录几条:

持否定意见——

封闭办学实际上是把学生当成了囚徒,不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如果再进行封闭办学,我们到哪里去渲泄心中的重压。

封闭办学是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怪胎。

社会是大学校,如果与社会隔离,无疑会走向死胡同。

持肯定意见——

学生以学为主,封闭办学可使学生更加潜心学习。

处在青春骚动期的少男少女们,还是远离花花世界吧。

实践已经证明,校园的门开得太大,只会给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人提供方便。

对于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的学生来说,开门关门没有什么区别,但可惜的是我们学校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多,因此目前我们的校门还是关紧一点好。

【评析】

为什么学生在电脑面前思维如此流畅,思想如此大胆,语言如此尖锐?是因为BBS和聊天室具有即时性、公开性、匿名性和群体参与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解除了传统德育下固有的防范、恐惧心理,敢于“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而这又为学校开展道德讨论和进行学生道德判断及选择能力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保证。即时性特点可以保证道德讨论的及时呈现和即时反馈;公开性的特点,正适合提供一个讨论的场景,在线的所有学生都可以看到反馈的信息;匿名性的特点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般不愿意坦然地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除非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份,BBS和聊天室完全可以使德育活动在隐蔽自己真实身份的情况下进行,这样,讨论者就没有了传统德育课堂中的许多顾虑,他们就乐于参与并畅所欲言;而群体参与的特点恰好沿袭了传统德育活动的形式。在BBS或聊天室中,还可以拓展更多的交流途径,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又使得德育活动有了一种全面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BBS和聊天室的德育功能。与此同时,网络管理员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讨论的过程进行随时监控,及时把握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方向,从而保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德育案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活动体验;安全;微型;教育

所谓微型德育课,是指围绕某一具体德育内容,教师精心设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教育等全方位、多功能的课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当前微型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多样,而“活动体验式”的微型德育课教学模式无疑成了当前比较热门的选择,下面笔者就以自己开设的一节微型德育课为例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执教者:13机电1班 班主任 冯德海

二、上课地点:学校钳工实习车间?

三、教育情境:

周一上午我途经学校钳工实习车间,发现车间内个别学生一边拿锉刀挫铁块,一边和身边的同学谈笑风生,个别女生不带工作帽披肩散发的在作业……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实习期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四、开课时间:周二下午两节课下(15:55-16:10)

五、教育目的:

通过本次微型德育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实习期间安全的重要性,包括以后的校外实习、工作,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从内心深处一定要将安全的警钟长鸣。

六、教育过程:

1、班主任引言:

同学们,下周我们班级将迎来为期一周的钳工实训实习,为了更好的做好实训安全工作,防范与未来,今天我们在钳工实训车间举行一场“实训安全,警钟长鸣”的微型主题班会课,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第1组同学上来模拟钳工实训表演(任务为剧模块、挫铁块;工具:锉刀、钢锯条、铁块;时间3分钟,):(沈唐、郑鑫凯、王福星、蒋鹏飞、方玉正等)

,,, ,,,

2、请同学们说说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哪些不当的行为?

,,, ,,,

3、刚才我们欣赏了第1组同学的表演,他们虽然都尽了力,然而效果却不甚理想,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错误行为,下面我们有请第2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做出示范表演(燕鹏程、徐星城、郑翔、丁旭康、潘佳俊等)

,,, ,,,

4、刚才我们先后进行了2组模拟实训表演,2小组模拟PK的成绩究竟孰高孰低,下面我们有请实训指导老师蒋老师为两组选手进行终极评定。

,,, ,,,

5、谢谢蒋老师的精彩点评,结合蒋老师的发言,请大家谈谈我们今后在实训实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1)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不迟到、早退。

2)不可私自动用各种设备,电器、机床,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磨砂轮

3)严禁在实习场地内打闹,不可擅自离开实习场地。

4)操作前: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女生戴压发帽。

6、班主任语:

同学们,刚才大家所讲解的内容都很有道理,很浅显易懂,希望大家能时刻牢记。生命是最宝贵的,但它也是最脆弱的、不堪一击的。我觉得每个同学心中应时刻牢记安全这根弦,常记心中,警钟长鸣!所以我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想一句有关安全方面的警语,以此来提醒自己!

7、谈关于安全实习的警语?

实录:

学生1:安全重于泰山

学生2:生命更宝贵

学生3:安全是一切的基础

学生4: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8、教师小结:

生命诚可贵,安全伴我行,我们只有强化了安全意识。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通过今天的微型德育课,我希望大家明白:“重视安全”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

七、教育反思:

作为班主任,笔者认为上好一节成功的微型德育课尤其是开展“活动体验式”的微型德育课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班主任要勤于观察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小细节,伺机而动,把握最佳教育时机。二、创设情境,润物细无声,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图片、演示、模拟训练、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使之进入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自然而然地导入教育主题。三、深入挖掘,拓展延伸:微型德育与传统德育课相比较而言,具有切入点小、灵活性强和教育深刻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热闹的活动体验中抓住细节,由表及里,不断深入探究,适时点评,将活动体验巩固延伸,促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受真善美,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四、处理好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德育课实施活动体验式教学,彻底改变了过去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的现状,在“活动体验式”的微型德育课教学中,学生获得有趣、有深度的切身体验,对学习变得积极、主动,在整个体验活动中,教师既不能“放任自由”又不能“越粗代庖”,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五、结尾要干净利落,画龙点睛,不需要繁琐的总结。

上一篇:德育故事范文 下一篇:酒店装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