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9:10:45

大众心理学论文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既然勒庞把那些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称之为“乌合之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加入到群体中去,又如何形成大众心理的呢?首先,人们从个体组织成为一个群体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勒庞在书中写道:“一个偶然聚集在公众场所的人,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群体。”[4]所以形成群体要有某种原因的激发,例如国家大事的影响、民族情结的爆发等。其次,群体行为可以掩盖个人罪过。正所谓“罪不责众”,群体具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个人在群体的庇佑下可以将责任放下,不具约束力地做事。例如游行示威、抗议罢工等行为都是集体去做的,而单个个体是不可能也不敢于做这些事的。当然这两件事情是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功,但可以想象个体的心理,在集体的行动中他们是无惧的。如此,人们便会轻易的选择群体,并追随群体了。在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中,人们一旦进入群体,便会进入“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指的是群体的冲动、急躁、轻信、缺乏理性与推理能力。当人们作为个体时是具备理性的,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分清善恶好坏,但当进入群体时,这种理性便丧失了,群体可能把一个无辜者作为众矢之的,例如,中的一些批斗、殴打行为。然而,领导群体的一些意识观念并不需要多复杂,只需简单逻辑,例如,在一些帝制的运动中,人们的观念是封建专制压迫人们无法生活,要这种政权。二十世纪纳粹屠杀犹太人时的观念则是犹太人人性恶劣,是低劣的种族,抢我们的饭碗,所以要消灭他们。而犹太人是否人性恶劣呢,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是非常聪明的人种,而这种屠杀不过是种族主义等因素的结果。而现今,电视演讲中激昂澎湃的话语使人们疯狂的投票,抗议游行中极具煽动性的词汇让人们奋不顾身,所以不论是历史还是现今,只要了解大众心理的特征,并且善加利用,都会是达到目地的有效手段。

二、“大众心理”与“沉默的螺旋”

在勒庞的大众心理学研究中,认为群体中个人表现出明显的从众心理。其实,在传播学中也有相似理论的产生。“沉默的螺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反应的是大众的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这一点与勒庞对于大众心理的特征表述有相类似的地方,也可互相解释。在勒庞所指的“乌合之众”中,人们大多抛弃了原先自己的立场或观点,而跟随了群体中的主流观点,这种主流观点也就成为了群体观点。这也就是勒庞所说的“: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6]沉默的螺旋与大众心理所反应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例如,现如今在我国的一些法律触及较少的边远山区存在着“买村官”的事件。想当选村长的人就在竞选前挨家挨户的送礼,大多数人都不真正的遵从民主选举,而是看哪个候选人送的礼多,而少数不赞成这种不正当做法的人虽心里有意见,但看到大家都接受这一做法,人人如此,也就不敢站出来反对,选择顺从了。勒庞的大众心理研究与沉默的螺旋虽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但都属心理学的范畴,都是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研究与思考,所反应出的现实问题也都是现今社会中普遍存在且有待分析与解决的现状,对我们有诸多帮助,可以说是殊途而同归。

三、对大众心理学的一点思考

与对现今问题的分析勒庞的大众心理学大部分是基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来分析的,对于群体来源的考察并不是很全面,并且勒庞是一个保守主义者。十九世纪以来,民主逐渐得到普及,社会主义也日渐勃发,勒庞对此有极大的敏感,将一切群体的运动视为乌合之众的荒诞之举,这未免有失偏颇。其实,群体的运动未必都荒诞盲目,二十世纪的诸多共产主义运动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勒庞对于群体的心理状态分析得极为精确,是我们学习与研究的重要依据。现如今在世界诸多国家的总统大选中,政治宣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不论是通过电视演讲还是公开场合的演说,都使民众更多的、更直观的了解其政治形象与政治观点。而观看讲演的人则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群体,他们为他们所关注的政治人物而情绪起浮,为候选人所勾画的政治蓝图而激情澎湃,他们会呐喊助威,会在候选人的授意之下进行一些群体活动或言论。

选民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可以形成一种优势力量,他们可能会疯狂的支持他们所中意的候选人,而最有效最一致的行动就是投票。这是政治家对于大众群体心理的技巧运用。这是积极的一面,而另一方面,大众心理会被得到不好的利用。例如和传销组织,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人,但正如勒庞所分析的那样,人们一旦进入群体,就会丧失理性、缺乏判断力。对于大众心理学,应该以正确的角度与心态去研究与分析,勒庞的“乌合之众”观点并不适用与任何一个群体,但他对于大众心理的精确分析与论述却值得深入学习与借鉴,这一理论对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也有深远意义。相信日后,大众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会对政治、文化、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发挥更深更广的作用。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21世纪初;国际;研究;特点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在罗马的成立,标志着运动心理学的诞生。近40年来,运动心理学发展迅速,其研究组织不断完善,研究队伍不断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研究方法逐步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运动心理学是体育科学中有广泛影响学科之一的观点,已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所达成共识。尽管处于“不惑之年”,但运动心理学仍是一门年轻而又新兴的学科,仍有诸多的疑惑需要我们去澄清。本文分析了近四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文特点,以期能对我国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有所借鉴。

1 研究方法

本文对上述244篇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大期刊研究领域各有侧重 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可从宏观上分为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又可分为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锻炼三大领域。笔者在做本次统计时,将没有具体规定研究对象的研究都归为基础理论研究,即其研究的内容对运动员、学生和大众健身者都实用。从本次统计来看(表1),竞技运动领域独占鳌头,共计148篇,占61%;基础理论研究紧随其后,共计53篇,占22%;大众锻炼位居第三,共计31篇,占13%;而体育教育领域最受冷落,仅有8篇,只占3%。显然,以高水平运动员为中心的竞技运动研究受到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而体育教育研究却显得相当薄弱。

四大期刊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JASP)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走在了其他期刊的前面,并将运动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如演员的表演和特警的压力处理;《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最多,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这其中有很多关于运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IJSP)对大众锻炼投入了最大的兴趣;《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JSEP)对竞技运动、体育教育和大众锻炼三大领域均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相对来讲,研究领域较为均衡。当然,其中的统计结果与《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IJSP)2001、2002年的论文以及《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2001年的论文没有计算在内有关。

2.2 四大期刊的研究热点 从总体上讲,四大期刊研究具体领域涉及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运动自信、运动认知加工、运动社会心理、流畅状态(高峰体验)、心理耗竭、多元文化、赛前状态、优秀运动员心理品质、影响运动成绩的综合因素等多方面,并在很多方面作了详尽的系列研究。而过去较热的运动员的个性研究却受到冷落。笔者在对每一文献研究内容归类时,择其主要内容予以归类,如对“应对策略”的研究,尽管也涉及到情绪,但主要内容是心理训练技能方面,则将其归为心理技能。笔者对四大国际心理学期刊的研究热点前五项作了统计(表2)。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受到了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青睐,这五项之和达到了总文献数的52.5%。

关于运动动机,主要集中在内部动机及成就目标方面的研究。动机问题成为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首要热点,值得我们探讨。“动机研究并不是中国运动心理学的一个研究主流,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可能同整个中国心理学的研究传统有关。动机问题是体育运动实践中必然遇到的问题,应当引起关注”。

关于运动情绪,主要集中在心境状态和运动焦虑方面。《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对心境状态量表作了一系列的综述研究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从角色模糊、任务凝聚力和剧烈运动情景等角度对状态焦虑作了探讨。

关于心理技能,以应对策略、目标设置和表象训练的研究居多,并致力于利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辅助训练。心理训练的内容因任务、项目和对象而异。一般包括:运动员成就动机与必胜信心(理想、信念);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勇敢顽强、战胜困难的意志;出色的专项认知能力(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运动感知觉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能力;优良的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目前各国普遍应用的运动心理技能训练的技术主要有行为矫正和认知调整两大方面:放松训练、表象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目标设置训练、系统脱敏训练、模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等。

关于自我,则围绕自我形象、自尊和运动自信来研究。自我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中自我效能最早出现在1977年班杜拉的《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997年出版的《自我效能:控制的运用》一书,对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系统的建构。自我理论体育运动中的应用有:在运动技能获得和运用中的作用,对运动能力的调节,对体育锻炼的采纳和坚持的影响,团体自我对个体的影响。

关于运动认知,则多与运动项目相结合,侧重于某一认知理论的检验。对运动认知的研究热潮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认知运动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兴起与母科学中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趋势有很大关系。认知运动心理学目前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认知运动心理学主要运用计算机模拟法、流程图示法、口语报告法、内隐联想测验法来对运动员的知觉、注意、预测、判断等信息加工过程进行研究。

运动社会心理尽管在表中没有列出,但仍是关注热点之一,多集中在运动员的社会支持、运动员的组织压力、团体凝聚力、团队建设、运动员角色尝试、运动攻击和暴力运动中的领导行为、对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甚至是婚姻关系也予以了极大关注,进行了相关的个案研究。

四大期刊研究热点是:《应用运动心理学》期刊(JASP)把运动情绪的研究放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2.7%。并有较多的文献集中于心境状态量表的检验。《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期刊(JSEP)对运动动机的研究排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6.1%,其次为运动认知,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3.0%。《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USP)对运动认知的研究排在了首位,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1.3%,其次为心理技能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7.0%。《运动心理学家》期刊(SP)位居第一位的研究是心理技能,占该刊总文献数的24.2%,另外的关注点便是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占该期刊总文献数的14.5%。对研究热点的取向不同,反映了四大期刊各自的特点。

2.3 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 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有用的

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研究方法是我们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从可否实证角度讲,可以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采用自然主义的态度,以观察资料作为研究起点(而非理论假设),具有描述性、探索性、情景性和主体性的特征。“定性研究是资料驱动式的研究,从问题开始,以假设结束,与定量研究正好相反。”定量研究从特定假设出发,通过测验与测量计算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来预测或作出因果解释。从研究性质来看,可分为描述研究、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描述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搜集资料以验证假设或回答有关现实研究的问题,如现状与对策研究;实验研究是指根据研究假设,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对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模拟、变革等手段进行观察,从而取得被研究对象特征及其属性的一种研究;理论研究则是对复杂问题的性质和相互关系,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或一般性结论。三种研究各有侧重,描述研究主要是体现问题;实验研究主要是找出可行办法;理论研究则侧重于预见性地构造某一体系,或予以总结、概括,使其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定性与定量研究中,又要使用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量表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研究评价法、个案研究法和元分析等等。

四大期刊使用的具体方法(表3),实验法仍是研究的首选,而且实验多以真实情境为主,以追求更好的生态学效度。它与量表问卷调查之和超过了半壁江山,说明了以量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个案研究也受到重视,涉及到高水平运动中组织压力、运动损伤、运动员新旧方法的快速校正、运用心境状态量表的自行车选手高强度训练的监控、个案分析方法、教练与运动员的婚姻关系等方面。另外,元分析的方法也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文献综述的客观性。有对心境状态量表和运动成绩的元分析、对竞赛焦虑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元分析、对运动员和非运动员身体意向的比较的元分析以及对身体锻炼、竞技运动和体育课中因果关系的知觉点的元分析。需要指出的是,文献分析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考虑到几乎所有的论文都要使用这一方法,本次统计没有将其列入。

2.4 研究对象有待丰富 运动心理学的三大领域都有自己的研究主体。竞技运动领域研究的主体是运动员,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主体是学生,而大众锻炼领域研究的主体当然是体育锻炼参与者。如果撇开这些基本的主体不谈,看看国际运动心理学界关注了哪些特殊对象,可能会对我们开阔思路有所借鉴。笔者对研究的特殊对象进行了统计(表4)。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被研究者当作了首选对象,这可能与大学生生活相对规律、聚居相对稳定、控制难度相对较小、求得大样本量相对容易有关系。教练员与运动员朝夕相处,也受到了很好的关注。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的研究视野比较开阔,还涉及到了奥运会运动员、奥运冠军、残疾运动员、裁判、儿童、心理咨询师、表演艺术家、自杀倾向者、特警部队以及同性恋者。预示了应用运动心理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然而,我们也看到,对于运动员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残疾运动员的研究尽管有所涉足,但研究的质与量却“相形见绌”,说明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2.5 研究项目有待增加 运动心理学既然是研究体育运动的学科,按理可能会涉及到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但事实并非所想。这除了与刊物版面有关,还与研究者的研究热点和兴趣有很大关系。笔者将244篇论文中涉及到的所有项目进行了统计(表5)。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所涉及项目较为分散,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足球、篮球、网球、曲棍球、橄榄球、高尔夫、田径、射击、冰球、排球。这些项目的研究关注度高,与这些体育项目在西方国家所受欢迎程度和开展范围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仍有一些运动项目未被提及,如:羽毛球、击剑、跳水等项目。

3 结论与建议

1)研究领域从早期的研究运动员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的竞技运动领域,不断地扩展到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和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但是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

2)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等方面的一直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流畅:状态及心理疲劳也受到了较好的关注。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系列研究。

3)实验法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流。量表问卷的研究也是势头不减,说明了以量化为主要形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从研究的功能来看,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受到重视。科学研究常常从描述与预测功能发展到解释与控制功能,这也是科学成熟的表现之一。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受到重视,说明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日渐成熟。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发展与传播手段的日益现代化,传受双方更需要交互式沟通。一些学者在上世纪末先后提出过构建我国传播心理学的设想。在这次会议上,广西大学新闻系虞达文教授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分支;大众传播学又是传播学的分支。似乎不宜一步到位直接建立传播心理学,可先建立与新闻关系更密切的大众传播心理学。要构建一门学科的理论框架,必须先弄清它的学科从属、领域范畴。传播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从领域来看,它是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应以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等相关原理作为主线;作为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它应以大众传播研究的五个层次:传者―信息―传媒―受众―效果,作为横向的基本构架。

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申凡教授认为,我国对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主要以新闻心理研究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虽然研究方法单一,但是它研究的传者(记者、编辑)心理、受众心理,研究的采访、写作、编辑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对新闻学研究起到补充、拓展领域的作用;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直接以传播心理学的形式展开的,虽然研究方法日益严密与科学,但是内容要么与传播学理论重复、重叠,要么是对传播中的心理术语简单解释,这些研究尚不能达到补充传播学与拓展传播学研究空间的作用。申凡教授建议,可以从对传播学研究拾缺补漏的地方入手,开拓自己的领域;也可以把传播学中已有的心理研究作为起点,再向纵深方向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再逐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与理论框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林之达研究员发表了对传播心理学建构革新的想法。他认为:用普通心理学理论框架中的原理来观察、解释传播(包括传播的各外延)领域中的心理现象,结果把这些领域中有机联系的心理系统切割成互不联系的零碎心理现象。本研究采取另一种思路:第一步,考察、揭示了传播系统与心理系统原来是人类精神生产流水线上紧紧相扣、不可分离的工序,传播的天职就是为心理系统输送精神能源材料,心理系统的使命就是把传播系统送来的信息,通过一系列心理反应,转化成与信息异质的心理能,心理能外化为人的行为,行为做功,便产生了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步,沿着传播领域各心理系统本来有机联系着的脉络建构传播心理学(包括新闻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在内的各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

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陈卫星教授的发言,从帕洛・阿尔托学派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传播心理的建构过程。帕洛・阿尔托学派的语用学理论是要把传播作为一个被整合的社会现象来考察,把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考虑,从元传播入手,从非传播的模态找出传播的可能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周庆元教授认为,整个20世纪,对于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对象的认知历程可归纳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孕育期,可称为“采访对象说”,这是20世纪初期关于新闻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认识,代表人物是邵飘萍等;第二阶段是萌生期,可称为“受众心理说”,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新闻学者提出要对受众心理进行研究,代表人物是安岗、陈朗等;第三阶段是草创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新闻心理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新闻心理学专著,尽管不成熟不完善,然而它初步提出了新闻心理学的框架结构,开创了新闻心理学研究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的汪新源先生提出了“记者为主说”;第四阶段是发展期,可称为“认识主体说”,酝酿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成熟于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主要代表有刘京林等。

对于传播心理学与新闻心理学的关系问题,与会代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传播心理学包括、涵盖了新闻心理学,目前是新闻心理学向传播心理学方向发展;另一种认为两者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不存在种属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刘京林教授过去认为传播心理学涵盖新闻心理学,现在则认为两者不存在种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她解释说:“按照完形理论的观点,被整合之后的对象不能再分解为构成它的最基本的元素。同理,虽然新闻学、心理学等学科曾经是传播学的前身与源头,但是传播学一旦形成独立的学科之后,便可以与新闻学、心理学平起平坐,相互之间不存在归属关系。以此类推,传播心理学和新闻心理学也不存在归属关系,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又各自独立的学科。”

互联网心理问题是当今时代遇到的全新课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热烈讨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张骏德、刘海贵教授向会议提交了论文《试论网络传播对传受者的心理影响》认为,网络传播实际上突破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方式,包含着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方式。在网络传播中,传者与受者的界线变得模糊,传受者可以为同一个人。在这种传播模式下,传受者(或称网民)的平等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被空前激活;传受者的“超媒体思维”、移情心理、以虚拟身份娱乐人生心理等激增。互联网是一个多媒体、超文本的巨大信息库,网民得到了通信迅速便捷、查询信息与检索资料十分便利等好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网民中出现了网络犯罪行为、青少年中出现了“网瘾”患者。我国已从1996年2月起陆续颁布了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规,正在严格执行中,同时也有专家提议,运用心理干预法治疗青少年的“网瘾”病。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编辑方小翔,作了题为《从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看媒体新闻报道方式的改变》的发言,认为网络使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媒体应不断研究和适应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变化,紧紧抓住受众的需要,及时调整传播结构,不断改进报道方式;应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的有效性,改变一般性的大信息量轰炸式的传播方式,提供更多的组合式信息,满足受众更便利的选择需求;应进一步增强新闻传媒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和联动性,有选择地实现信息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提高受众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应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的思想含量,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和评述分析,满足受众的思考性需求;应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的服务性意识,提高报道的针对性,满足受众多样性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应进一步增强和改进新闻报道的样式和类型,根据媒体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闻类型和精品。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经济心理学;传统金融学

一、引言

早在1890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说过:“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个也可以理解为,心理学与经济学之间早就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与渊源。鉴于心理学对经济学的巨大影响,Wicksteed甚至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心理学对于经济学似乎就像Boethius神一样——是道路、动机、指导、起源和终点”。众所周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经济学的产生是始于人类为了更快、更多的获得物质财富的欲望与实践,而欲望的实现要通过人来实现。恩格斯声称:“经济学以心理学为前提条件”。由此可以判断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而金融学作为经济学王国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也必将把心理学应用于其中解决现实中的疑难问题——即行为金融学的产生。

二、经济心理学的溯源与复兴

经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两本书——苏格兰报人查尔斯·麦凯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和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众》。这两本最早阐述了经济心理学的著作,被许多投资者认为是投资市场群体行为领域的经典著作。《大众错觉与群体狂热》认为:“已经阐述过,人们以群体方式思考。你会看到,人们在群体中会变得疯狂,且只能缓慢的、一个接一个的逐渐恢复正常。”这一论断后来得到勒庞等人的支持,已然成为教条。勒庞在他的另一经典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声称:“在群体中,累加起来的是愚昧而非大智慧”。

标志着经济心理学诞生的是塔尔德在1902年出版的《经济心理学》。阿尔布认为这本书:“以一种古典的,同时也是一种明确的形式,构成了经济心理学的基础”。1913年,行为主义创始人约翰·沃森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也有某些学者认为该论文是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在以后的时间里,经济心理学仍然难以为人们所了解,几乎到了销声匿迹的地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心理学又悄然兴起。其标志是1942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皮埃尔·路易·雷诺撰写的“第一部将经济学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的系统性著作”——《政治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一书。他后来又于1964年撰写了《经济心理学》,于1974年发表了《简明经济心理学》。这个时期是经济心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现代经济学流派开始适应性的、较多的应用心理—行为分析方法。诸多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经济学中的各个分支,为以后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

金融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分支,自然有着研究的必要性。在20世纪中期,人们对经济心理学中金融行为的兴趣日趋浓厚,主要表现为对投资行为、特别是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行为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经济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亮点,并且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行为金融学。从时间上来看,行为金融与标准金融理论大约起源于相同的时期。1951年,Burrell发表了《投资研究实验方法的可能性》一文,1969年,Bauman又发表了《科学的投资分析:科学还是幻想》。两篇文章都呼吁把心理学和金融研究相结合。同年,Slovic从行为的观点发表了一篇关于投资过程的详细研究。接着,他在1972年又发表了这个领域第一篇启发性的论文《人类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对投资决策的意义》,这个是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晚期,行为金融学的发展也遭遇到了经济心理学发展过程中一样的低潮。这是因为标准金融理论体系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标志着行为金融复兴的是1985年DeBondt和Thaler合作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一文。此后,Shiller,Kunreuther,Lakonishok,Statman和Shefrin以及其他一些学者陆续发表了他们有关行为金融的研究成果。20世纪90年代,就是行为金融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对标准金融理论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学术界一般把DeBondt和Thaler在1985年的工作作为行为金融领域的正式开端。

行为金融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复兴,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标准金融体系虽然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实证证据表明现有的金融理论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缺陷,而行为金融能够在某些方面弥补这些缺陷;其次,整个主流经济流是越来越转向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再次,卡亨曼和特韦尔斯基提出的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用更现实的行为假设提出了一个取代主观预期效用(SUE)的决策模型。卡亨曼和特韦尔斯基在行为金融理论的确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们及其追随者把心理学的研究与经济学相结合,处理了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决策的问题,从而为行为金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体系

尽管行为金融学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关于行为金融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研究体系。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学者们对行为金融学应该由“基于个人认知与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与“有限套利及市场有效性”这样两个理论基础已经达成共识。其中,投资者心态和行为分析主要研究现实世界中投资者在买卖证券时如何形成投资理念和对证券进行分析判断;而有限套利主要探讨了为什么现实证券市场套利行为的作用不可能实现。涉及到两部分中具体哪个部分应该怎么界定和分类学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

Barberis和Thaler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学研究和“套利限制”。Shefrin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为两个部分:心理学研究和非有效市场(InefficientMarket),其中,心理学研究又分成直觉驱动偏差和框架依赖两类,非有效市场指的是股市对信息的反存在系统性的偏离。

总的来说,行为金融学是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代替传统金融理论的机械式的力学范式,但是,行为金融学也承认传统金融理论的范式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是正确的。两者的研究方法很近似,都是通过在某些假设基础上建立模型。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关于投资者行为的假设是以心理学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五、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相对于传统金融学,行为金融学所提出的各种主张更加符合实际。它对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作出了合理解释,但它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鉴于行为金融学还尚未建立自己完整的框架,也没有一个赖以建构金融学大厦的基石。而传统的主流金融学有统一的、推理严密的、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体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行为金融学要想完全取代主流金融学的位置,恐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未来的金融学应该是结合现代主流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优点,相互借鉴与完善,以更加符合人们实际需要,并将对人们理解金融证券市场运作和预测未来走势有更好的借鉴作用。实际上,金融行为的复杂性正在于其过程与结果中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是混杂交织的。行为金融学与主流金融学之间的共同之处也为二者将来的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而它们的基本分歧也决定了各自的主攻方向依然不同。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以色列籍心理学家卡恩曼教授,之所以颁奖给他实际为了表彰其“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有效的结合,从而解释了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判断与决策。”获得诺贝尔奖的青睐,对行为金融学将融入主流金融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管本学科有多么不成熟与幼稚,对它们的认可就会给主流金融学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行为金融学的涌现给金融学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活力,也得以让人们重新审视与反省主流金融学。这个也许预示着金融学革命的即将到来。

六、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进展

经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这两者传入中国时间还很短,因此,我国学者对本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不过,由于本理论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投身于行为金融和经济心理学的研究。2000年,俞文钊等人编著《经济心理学》一书,在2004年俞文钊著有《当代经济心理学》。刘力、黄兴旺、朱楚珠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黄树青从对比的角度认识了行为金融学和现代主流金融学的论证问题,并且分析这两个派别的各自优势和劣势,认为两派将会在斗争中融合,并且对行为金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作了精辟的论述。刘志阳指出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阶段:(1)早期阶段(2)心理学行为金融阶段;(3)金融学行为阶段。并认为行为金融理论的理论基础是:(1)期望理论;(2)行为组合理论。刘达锋(2003)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的最优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现已更名《高师理科学刊》。

《高师理科学刊》(CN:23-1081/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周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该期刊主要关注高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发表范围包括教育科学、教育管理、心理学、计算机教育等学科领域。该刊物以其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严谨的学术风格,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

《高师理科学刊》主要刊登数学、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及教学研究论文.反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该期刊主要关注高等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发表范围包括教育科学、教育管理、心理学、计算机教育等学科领域。该刊物以其高质量的学术研究和严谨的学术风格,享有广泛的声誉和影响。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33-1348/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德国《数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等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多次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健康研究》为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入选浙江省医药卫生期刊名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先后获评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

该刊物的目标是推动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它主要致力于发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与生态环境、医学与药学、信息工程与遥感、心理学及体育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型论文。作为一本综合性刊物,积极吸纳各个领域的优秀研究成果。在数学领域,它涵盖了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包括数论、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在物理学领域,该刊物涉及大范围的研究领域,如量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化学方面,刊物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生物与生态环境领域,包含了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内容。

此外,还发表了医学与药学的研究成果,涵盖临床医学、医学基础科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领域。信息工程与遥感方面,该刊物关注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等前沿研究。心理学与体育也是该刊物的研究范围,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运动科学等内容。为各个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通过发表优秀的论文和学术研究,该刊物为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地域性 语言传播 美感 人文精神

播音主持是以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艺术。广播播音主持由于其自身媒介特点,只闻其声,不见图像,听众基本是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声音传输接收信息。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播报和主持中言语内容及语言运用、表现效果的好坏,作用于听众心理,直接关系着听众对该节目的评价,影响着播音员、主持人在公众心目中形象、地位的高低,也影响了该电台节目质量的优劣。

地方台受其所在地域的信息环境、文化规范、受众群体特点等社会因素影响,其语言创作和传播及受众特点,都不可避免带有地域性、地方化特点。所以,进行地方台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研究,确立其美学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并使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地方台的播音主持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研究现状

目前,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论述较多较全面的首推张颂教授的《中国播音学》。《中国播音学》体系宏大,共五编:导论、发音与发声、创作与表达、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涵盖了播音学理论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发音与发声”介绍普通话语音在播音中的作用与应用,说明气息、声音、吐字、共鸣诸方面的生理心理依据及调节使用的法则。这是任何语言工作者为使声音富有美感而必须学习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对只闻其声的广播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发音与发声训练尤为重要。

“广播播音主持”一编中,关于播音主持语言,张颂教授专门论述了“通讯播音的语境、语言特点”,以及“文艺播音的语言魅力”、“有声语言创作原则”、“主持语言能力的形成”几个问题,从专业技术角度,结合实例,以效果论述,强调播音员主持人从广义和狭义上都应充分备稿及恰当运用技巧。

张颂教授被誉为中国播音学界的泰斗,他的研究系统且适于应用,处于历史的总结性、现实的基础性地位,而又饱含时代创新元素,对后续研究者有经典性的指导意义。

类似的研究方法和结构的还有付程总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吴郁的《主持人的语言艺术》、魏南江的《节目主持艺术学》等。

除了类似专著中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散论研究,另有为数不多的单篇论文。

从语言修养角度论述的如:发表于《声屏世界》(2006.03)的《广播电视主持人当有“五不语”》,作者李习文,由先哲孔子提出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结合日常见闻,要求掌握着社会话语权的传媒人也要强化“子不语”意识,切忌轻言、失言、乱言。再如职业技术角度的:大同人民广播电台的周少芬同志的论文《浅谈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论播音主持的意境美》(唐文艳,邵阳市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电影文学》,2007.24)等。

综观国内的研究现状,因为绝大多数研究者本身就是从事播音主持的工作者,所以他们常从节目类型、形态角度讲解播音主持规律及技巧,侧重专业技术性,实践操作性极强。但按播音的构成要素――创作主体及受众,即从新闻学、传播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进行专门论述的则较少,即使有所提及,表述也往往较模糊。

而中国传媒大学李凤辉、孟伟两位博士的论文则多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李凤辉,中国播音学的第一位博士,他的博士论文《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从传播学和文化学角度强调语言传播中应体现时代精神,充满人文关怀;孟伟有国外访学经历,由其博士论文整理而成的《声音传播∶多媒介传播时代的广播听觉文本》介绍并充分借鉴了国外声音传播的最新成果,将符号学、传播学、文化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声音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无论是从专业技术角度,还是从人文社科角度,特别是多学科的交叉融通角度,基于普通话口播的语言研究已有一定成效。然而考虑到多数地方台专业人才相对紧缺的限制,地域或方言区的播音主持语言生成规律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空白,值得探讨。

2.研究的价值

(1)创新性

对地方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研究应综合运用播音学、新闻传播学、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的方法,这是对以往单一播音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而研究对象范围将播音主持研究细化至广播播音主持的语言,也是对传统和已有研究的继承并再发展。

(2)理论性

在理论上,多学科交叉融合,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新闻传播学与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相结合。特别注重文艺心理在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中的作用,及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社会文化效应。

(3)应用性

广播作为大众文化时代“极富声音魅力”的大众媒体,其播音主持语言应力求以巧妙自然的专业技术处理体现新闻的真实感、艺术创造的美感,以“善”的理念弘扬人文精神,使自身在“视觉文化”的冲击包围中,博得永葆生机的不败之地,创建和谐社会的和谐媒体。

对地方台广播而言,在达到和具有上述广播语言传播的共性要求同时,更要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同中求异,日日逐新,提高广播播音主持语言效果,使之更富美感及文化内涵,培养听众爱听的播音员主持人,打造听众喜爱的地方品牌广播节目。

3.研究的着重点

从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普遍共性和地方台播音的地域特性两方面展开论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普遍性研究是地方台播音地域性研究的基础、必要阶段,对地方台播音语言研究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普遍性研究主要依据播音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等播音学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以深入而广阔的新闻学、文艺学、社会学眼光,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展开全方位、多纬度的立体式研究,以期把握其真实的现实动态,探求其合理且更好的发展思路。

从声音传播,形象建立的物理、生理属性及传播媒介的特性等角度来看,播音具有自然属性;播音创作要遵循党性原则,受到民族、时代、阶级、社会等因素的限定,因而具有社会属性;播音是新闻传播的最后一环、关键一环,所以具有新闻性;同时,播音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又具有某些艺术的特征,从而具有创造性。

但是,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政治性原则,使播音创作与演员的表演、朗诵、讲演等活动区分开来,在播音的多种性质中,新闻性是主调。对任何类别的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一切探究都将遵循新闻性这一最主要性质原则,围绕此展开论述。

而且,由于大众文化目前的主导地位,某些文化领域特别是传媒媒介对大众文化的误读,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娱乐消费的误导,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被无限夸大,其本应有的人文本质、人文理性和人文精神,贴近大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文化需要、尊重大众文化权利、反映大众文化理想、提升大众文化人格的积极内涵却越来越受到消解。

所以,从本体论研究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的同时,更要从认识论角度,以文化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探讨广播播音主持语言作为大众传媒手段应有的人文精神、文化意义和价值。

(2)基于对广播播音主持语言规律的普遍性研究,在地方台广播播音主持语言研究阶段,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从语言本体论角度,论述普通话和方言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对素材处理上的差异,地方台作为大众传媒具有推广普通话的义务,以及普通话播音的审美示范作用。

第二,以文化学的原理,说明地方台所处地域的地方性文化需求。

第三,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指明地方台如何将地方文化融合于普通话的大众传播,使其人文内涵和审美素质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孟伟.声音传播:多媒介传播时代的广播听觉文本[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

[4]李凤辉.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滨州教育学院学报》现已合并到《滨州学院学报》。

《滨州教育学院学报》(CN:37-1337/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主要刊载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文化与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刊载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文化与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该学报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促进滨州地区的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并传播中国和山东高等教育的最新思想、研究成果和先进理念。该学报主要向滨州教育学院师生以及全国高校师生推广。学报内容丰富,读者对象多元化,被广大学者所重视,影响逐步扩大。在编辑出版方面,学报编辑部一直秉持学术严谨、质量优良的原则进行编辑出版,注重文章的学术质量和思想深度,学报的质量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并在多个学术数据库中引用检索,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50-1188/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是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第九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版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2020年版权威学术期刊。

该杂志致力于推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反映和总结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定位为学术性期刊,注重理论创新、研究方法的应用和实证研究,涵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该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社会学与人类学、教育学与心理学、政治学与法学、经济学与管理学、文化学与传媒学等研究领域。每期刊载一些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的学术论文,涵盖广泛的研究范围。该杂志还定期发表学术评论、学术综述、学术动态等栏目,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综述 传播 跨文化广告 定性分析

一、跨文化广告的定义、范围及模式

关于跨文化广告,众说纷纭,目前并无大家认可的一致概念。有的学者侧重于两个文化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有的考虑较多的是信息在两个文化域的传播过程或效果,着眼于从实用角度研究文化差异;而有的研究者更重视企业在传播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跨文化广告的传播范围的界定,贺雪飞(2007)指出,跨文化广告传播, 是在不同文化疆域间的广告传播, 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国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传播, 即在一国范围内的跨种族、跨民族及不同亚文化之间进行的广告传播活动;二是国际领域的跨文化广告传播, 是广告信息从一国向另一国的流动。关于此类界定,聂艳梅(2001)认为亚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尤为重要。刘兰珍、饶德江(2006)则提出,国家内部的跨文化传播是广告传播的第一目标。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模式的研究上,孙惠英(2004)认为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大众传播,因此她按照大众传播的几个要素、环节,设计了一个跨文化广告传播模式图,阐明了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过程。贺雪飞(2007)则借鉴传播学中的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循环模式,建构了广告的传播模式。他们以更加简约的形式再现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现象, 进而探讨其传播效果、传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二、国内跨文化广告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近十年跨文化广告研究,按其发展线路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97年~2002年为初步阶段,总数为14篇;2003年为低潮阶段,数量为3篇;2004年~2007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数量为44篇。

1.1997年~2007年我国跨文化广告研究的三个阶段

在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61篇文章中,没有一篇发表在1997年、1998年。并不是说在这两年绝对没有文章是关于跨文化广告的,实际上,1997年~2000年期间将跨文化广告作为专题研究的学者非常缺乏。其中,李宏(1999)于1999年在《新闻大学》上发表的《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思索》,表明我国一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跨文化广告传播的重要性,开始把跨文化广告当作一门迫切的课题来研究。

2003年,因各种原因,跨文化广告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放缓,这年收录的文章只有3篇,少于2002年的7篇。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外的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准入标准逐步放低,越来越多的中国的企业也走出国门,在国际上树立品牌。因而企业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在企业的跨文化营销中的地位也具有了战略性的意义。这无疑吸引了更多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并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跨文化广告,因而在第三个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个飞跃。

2.对论文研究类型的分析

本文所提到的论文研究类型主要指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检索的61篇文章中,均以定性分析为主。尽管定性分析是一种重要而根本的分析研究过程,但收录的所有文章都在定性的描述语料,分析没有实现量化,这种量化水平低的状况急待改善。尽管有些学者采用了数据来分析说明问题,但因数据来源引自第三方,严格来说与独立意义上的量化分析还有很大差距。如贺雪飞(2005)引用《广告时代》的数据,说明了1996年~1997年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广告集团经营情况。黄佶(2006)采用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和其他投票调查上的数据,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创意。

3.对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

本文谈到的论文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指思辨法、文献研究、个案分析及其他方法,包括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根据统计,近十年间对跨文化广告研究的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总体上都是思辨的方法,思辨演绎性的论文占总数的90%,采用个案分析方法的论文占8%,关于文献研究的论文占2%;至于调查法及其他实证性方法,则没有一篇论文采用。大部分文章采用思辨性的研究方法,与它们定性分析的研究类型有关,虽然研究方法趋于单一,但有的学者还是为此做出了努力和尝试。如李贞芳、李燕等(2005)对跨文化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提出了它们的后现展趋势。如万晶(2006)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宝洁在中国市场的广告策略,进一步探索了跨国公司跨国营销的广告策略。

4.对论文研究内容的分析

本文从学科和论文数量两个因素出发,将研究内容大致划分为语言学、经济和社会三大领域。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同时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本文在统计时也是同时加以标示。在收录的61篇论文中,从语言学方面研究跨文化广告的论文占总检索数的25%;从经济方面研究的文章占16%;而主要的还是从社会方面对跨文化广告的研究,刊载比例为59%。

在语言学领域,跨文化广告方面的研究体现在翻译、语用学、对比语言学、词汇、修辞和句法学等各个方面。从统计来看,跨文化广告研究大都从实用角度进行分析,主要从翻译和语用学方面着手,其中关于翻译方面的文章占语言学领域内研究文章的58%,关于语用学方面的文章占21%;而对比语言学、词汇等方面的文章所占比例不大,与对比语言学方面相关的文章只有2篇。翻译内容方面的文章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从传统技法上研究跨文化广告的翻译,如提倡以直译法、意译法等方法来翻译跨文化的广告。比如,刘小平,曾文雄(200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了广告用语的特征,并提出了跨文化广告翻译的五种技法。第二类是借鉴国外的翻译理论,分析跨文化广告的翻译策略。如,檀巧霞(2004)从尤金・奈达的信息与效果翻译理论入手, 着重分析广告语言的文化特征, 并指出广告语言跨文化翻译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语用学内容方面,崔德群(2005)从语境角度,分析了跨文化广告的语言环境;党芳莉、唐禾(2006)从语用学的角度着手,对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

在经济领域内,从广告学、管理和营销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学者,还是比较少,共计只有16篇文章收录,占总数的16%。由统计可知,经济领域内有8篇论文从广告学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占经济领域内有关跨文化广告研究论文的50%;5篇论文研究跨文化广告营销,占此项研究内容的31%;从管理学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共有文章3篇,占19%。在广告学上,周箭(2005)研究了广告公司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对策略。王彦(2006)以广东平成广告公司的实践为基础,借用喜力品牌的跨国传播案例,对“果壳模型”的结构及运用进行深入的剖析。在跨文化广告营销上,李贞芳、李燕等(2005)从广告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方面谈到了跨文化广告。管理上,陈汉林(2003)从战略层面研究跨文化广告的管理,李熙(2007)从优化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跨文化广告培训的必要性。

在社会领域,目前有许多学者用跨文化交际、传播和伦理学来研究跨文化广告的课题,其中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文章占据了主导地位,共有37篇,占社会领域内跨文化广告研究论文数的65%;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的文章计有17篇,占此项研究内容的30%;以伦理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文章有3篇,占5%。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研究的论文,大都是研究两块文化域之间的异同,并借此提出规避文化冲突的跨文化广告宣传策略或原则。如,叶敏、王华莹(2005)从语言、宗教、审美观及民族习俗等四方面研究了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及启示,并提出了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应遵循的原则。但有的学者的分析,有着深厚的理论根据,分析中规中矩,研究更有方向和潜势。如曾立(2002),以文化形态学的视角,分析了中英文报刊上广告所显示的中西文化差别,强调在国际广告宣传中应对中西文化差别引起充分重视。从传播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论文,与前述不同,更多的是强调传播学理论对跨文化广告研究的阐释力。如,孙惠英(2004)借鉴大众传播模式,贺雪飞(2007)以奥斯古德―施拉姆传播循环模式为模本,建构了跨文化的广告传播模式。战淑桦(2006)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探讨跨文化广告传播在全球化和本土化方面的得与失,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调整。

三、结语

跨文化广告是一个特殊的广告传播过程, 它的传播特质和传播效果都受到“跨文化”因素的制约。在跨文化广告研究方面, 十年来文献作者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从各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尤为迅速。通过以上的统计与综述,本文对近十年来研究者的具体成果简要评析如下:

国内跨文化广告的研究在研究类型上,近十年来收录的61篇文章全部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水平较高,对跨文化广告的剖析十分透彻而详致;与此相对的是,虽然有些文章已经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但收录的文章表明我国在定量分析的水平上亟待提高。此外,研究的具体方法上,仍是比较单一的,思辨性的文章55篇,占总收录数的90%,其他像调查法、实验法则还未在收录的文章中见到。可喜的是,也有一些学者尝试用个案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来研究跨文化广告这一课题,

自从1997年以来,虽然中间有个停滞的阶段,但跨文化广告研究的范围一直在增大,涵盖了语言学、经济和社会领域,并在每一学科内深化和扩展研究内容,如伦理学、传播学、营销学、管理学乃至政治学。如孙顺华(2005)分析了“文化误读”现象背后的国家权力的作用。研究者系统研究了跨文化广告的定义、范围、模式、特点,以及影响传播的文化要素和传播策略。他们以多学科的视角,且有时会以交叉学科的视角研究跨文化广告课题,即使在单个学科内,仍在扩展研究的理论视角,例如以翻译的角度来研究的话,可涉及到诸如重译理论、归化异化论、目的论、功能等效论等等。但此类研究大多借鉴的是已有的西方理论,缺乏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汉林:广告的跨文化管理[J].湖北大学学报,2003,4

[2]崔德群:广告传播语境的文化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

[3]党芳莉唐禾: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3

[4]贺雪飞:论跨文化广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新闻界,2007,2

[5]贺雪飞:遭遇全球化:广告业、广告传播与广告[J].宁波大学学报,2005,5

[6]黄佶:关于跨文化广告创意的思考[J].中国广告,2006,6

[7]李宏: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思索[J].新闻大学,1999,1

[8]李熙: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广告人员的跨文化培训[J].商场现代化,2007,5

[9]李贞芳李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研究及后现代趋势[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0]刘兰珍饶德江:跨文化广告传播与多元语言文化现象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06

[11]刘小平曾文雄:跨文化交际中广告文化的传递与翻译[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

[12]聂艳梅:广告公司在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地位和对策[J]. 广告大观,2001,1

[13]孙惠英:广告传播中的跨文化思考[J].当代传播,2004,2

[14]孙顺华: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误读”及其背后的国家权力――耐克“恐惧斗室”广告引发的思考[J].新闻界,2005,6

[15]檀巧霞:从“信息与效果”理论看跨文化广告翻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4

[16]万晶:跨国公司的跨文化广告策略研究――以宝洁公司中国本土化广告策略为例[J]. 当代经理,2006,1

[17]王彦:以“果壳模型”剖析品牌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06,8

[18]叶敏王华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影响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05,24

[19]曾立:从中英文报刊广告传播看中西文化差别[J].新闻知识,2002,6

[20]周箭:跨文化传播与广告公司应对策略刍议[J].文教资料,2005,28

上一篇:艺术心理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情绪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