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化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1:12:26

大一化学论文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2.展望化学之未来:挑战和机遇大学化学 唐有祺,TangYouqi

3.第6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4.生物体系活性氧及反应中间体研究进展蔡汝秀,张珂,王俊,刘志宏

5.含碳燃料燃烧热值变化规律贺占博,HeZhanbo

6.在基础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宗汉兴,ZongHanxing

7.因子分析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朱仲良,梅雨,张军延,李通化

8.农业院校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讨刘连伟,付蕾,LiuLianwei,FuLei

9.固体表面结构和常用表面分析技术朱月香,段连运,钱民协,ZhuYuexiang,DuanLianyun,QianMinxie

10.新负载型试剂在有机合成反应中的应用姜文凤,袁履冰,JiangWenfeng,YuanLubing

11.环糊精在电化学中的应用项生昌,XiangShengchang

12.CAI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赵瑞,魏永锋,雷根虎,郎惠云

13.v测定燃烧热实验条件的改进钟爱国,ZhongAiguo

14.微型琼脂糖凝胶电泳槽的简易制作刘宝全,匡春香,李光浩,范圣第

15.滴体积测表面张力实验中滴管口径的逼近求法熊艰,XiongJian

16.电位缓冲在电化学分析计算中的应用王喜贵,吴红英,赵慧,WangXigui,WuHongying,ZhaoHui

17.氮与碳在二烯酮-苯酚重排中迁移倾向的比较傅良骅,夏玉明,崔顺植,朱彩凤

18.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陈纪岳,ChenJiyue

19.π电子自洽场分子轨道理论及其应用冯玉玲,FengYuling

20.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化学家之一——贝克兰吴祺,WuQi

21.介绍一本《有机化学实验》新教材葛树丰,GeShufeng

22.美国LEEMANLabs公司推出第四代ICP产品顾燕恬,GuYantian

23.第16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在布达佩斯召开朱文祥

1.纳米化学刘忠范,朱涛,张锦,LiuZhongfan,ZhuTao,ZhangJin

2.中级化学实验课的设立与建设张寒琦,邹明珠,吴通好,ZhangHanqi,ZouMingzhu,WuTonghao

3.浅谈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专题渗透武雪芬,白雁,房方,WuXuefen,BaiYan,FangFang

4.以培养主动性为重点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马铭,赵瑞兰,谢青季,方正法,彭建辉

5.化工基础实验课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赵小军,陈煦,尹长春,ZhaoXiaojun,ChenXu,YinChangchun

6.3DStudioMAX在有机化学课中的应用李佳,Lijia

7.比较两种分析化学实验方法的实验王桂芬,朴元哲,毕淑云,王大力

8.新型固体超强碱的制备及性质测定--介绍一个综合化学新实验王英,黄文裕,黄庆,WangYing,HuangWenyu,HuangQing

9.亲核取代反应与离子对理论徐端祥,XuDuanxiang

10.关于EPM法推测反应机理的补充吕守茂,赵胜芳,LuShoumao,ZhaoShengfang

11.链段的讨论安立华,陈一民,AnLihua,ChenYimin

12.导致乙烷的交叉型构象是超共轭作用而不是空间阻碍周公度,ZhouGongdu

13.共轭多烯Hückel行列式的降阶公式许锦泉,XuJinquan

14.一种新的轨道电负性标度李国英,LiGuoying

1.锕系后元素的化学性质赵宇亮,刘元方

2.元素化学的快速高效教学法大学化学 申泮文,车云霞

3.发挥现代教学媒体优势,追求教学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郭祥群

4.关于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于俊生,郑修文,张剑荣,方惠群,史坚

5.化学信息学网络考试系统的构建罗海彬,刘明宏,邱志金,陈明旦

6.突出师范教育特点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王春华,曲荣君,刘春萍,纪春暖

7.理科化学类专业化工基础实验内容改革探讨马玉龙,祝志峰,周新花,张玉清

8.漫谈绿色化学王恩举

9.逆相转移催化刘宏文

10.无机化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阎雁,史苏华,徐家宁,宋天佑

11.一个实用的化学软件——ISIS/Draw2.3叶非,张珉

12.BZ震荡反应自动测控系统徐维清,高卫,孙尔康,潘红兵,刘先昆,徐健健

13.流动注射分析的两个小实验尤宏,李宣东,姚杰,孙丽欣

14.乙炔银试验的研究和改进秦丙昌,荣亚丽,张俊峰

15.关于Na2CO3标定HCl浓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郄文娟,冯俊贤,李素娟,黄鸿雁

16.稳定的五配位碳原子荣国斌,吴晓锋

17.对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4版)的粗浅看法李树伟,王照丽

18.EPM法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文丽荣,曹玮,李国强

19.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进料方式对平行反应的影响陈丽萍,段毅文

20.国外大一化学教材的变革朱裕贞

21.介绍修订后的《立体化学》——推荐一本好教材朱新邨

22.《现代化学基础》——一部新型的改革教材姬鸿斌,陈青

1.张青莲先生对《大学化学》的关心和支持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大学化学》编辑部

2.我国高校化学专业大一化学教材的变迁与《无机化学丛书》的编撰出版——庆贺张青莲院士95华诞申泮文

3.张青莲先生的原子量新值测定赵匡华,倪葆龄

4.《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出版

5.新世纪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吴毓林

6.关于吉布斯-杜亥姆方程的推导杨永华,吴凤清

7.理科化学专业化工基础实验课程改革的设想与实践黄驰,周新花,席关云

8.中心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龙文清,雷良萍,施踏青,刘利民

9.大学化学 火山喷射是极地臭氧的噩耗

10.应用化学专业考试及考核体系的改革与探索王宏,聂进,艾一梅,马利芬

11.《斯德哥尔摩公约》禁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任仁

12.基于Internet的化学学习模式与化学网络资源的利用黄(王乐),王涛涛

13.无溶剂催化氧化法制备苯甲酸张明杰,施秀芳

14.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实验的改进庄志萍,孙鹏琦,马天慧,赵伟

15.可逆电极分类刍议张树永,牛林,努丽燕娜

16.乙醇与浓碱水的分层现象柳敬元,林崇熙HtTp://

17.美国《化学文摘》普通主题索引和化学物质索引中逗号的功能金栋

18.浅谈Wittig-Horner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李德江,孙碧海,李斌

19.推荐一本好书——《无机材料化学》眭蔚,宋文艳

1.化学遗传学和多样性合成赵鹏,张礼和,ZhaoPeng,ZhangLihe

2.生化探针技术赵美萍,张新祥,常文保,ZhaoMeiping,ZhangXinxiang,ChangWenbao

3.如何在大学化学大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张桂玲,王晓青,李蕾,胡军,唐颐

4.动态与信息

5.医学有机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李桂玲,LIGuiling

6.关于21世纪医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体系的认识与实践魏俊杰,刘晓冬,WeiJunjie,LiuXiaodong

7.《医科大学化学》中的物理化学部分编写体会王一凡,刘常青,向阳,何跃武,黄坚

8.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模式初探岳凡,徐世美,封顺,王吉德

9.放射性核素及其应用王文珍,程鹏,WangWenzhen,ChengPeng

10.分析化学课程网络考试系统的构建邹小勇,阮文江,马志玲,黄滨,李攻科

11.活性炭在醋酸水溶液中对醋酸的吸附实验条件探索夏春兰,王聪玲,楼台芳,XiaChunlan,WangCongling,LOUTaifang

12.连续滴定法测定Pb3O4的组成张馨,龙云飞,李大塘,ZhangXin,LongYunfei,LiDatang

13.氢离子浓度影响配位平衡的定量处理方法张天蓝,何猛雄,ZhangTianlan,HeMengxiong

14.CO2稳定性与π键结构关系的探讨汤德祥,TANGDexiang

15.广义氧化还原滴定龚兆胜,赵正平,GongZhaosheng,ZhaoZhengping

16.JoeBreen博士与绿色化学大学化学 蔡卫权,CAIWeiquan

17.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引进的GeneralChemistry:PrinciplesandModernApplications卞江,BIANJiang

1.主编寄语段连运,DuanLianyun

2.变构受体分子的设计及其在分子动态识别中的应用杨睿,刘文侠,江云宝,YangRui,LiuWenxia,JiangYunbao

3.泛素调节的蛋白降解——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项征,魏平,杨震,XiangZheng,WeiPing,YangZhen

4.大理科模式中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葛欣,许望,卢德馨,GeXin,XuWang,LuDexin

5.考试与考核模式的设计及思考林树坤,陈建中,LinShukun,ChenJianzhong

6.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姜运田,张振伟,林璜,孙国新

7.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张敏,袁先友,ZhangMin,YuanXianyou

8.建设综合与创新化学实验新体系的认识与实践毛宗万,吴京洪,乔正平,钟增培,童叶翔,张仁俊,黄乐览,陈小明

9.化学实验课教学规律探析田曙坚,廖一平,焦书明,TianShujian,LiaoYiping,JiaoShuming

10.以液晶高分子为结构导向设计与合成新型分子筛张磊,钱岭,刘欣梅,宋春敏,刘树文,阎子峰

11.计算软件和程序在环境分析化学教学科研中的应用杨小弟,崔世海,毕树平,YangXiaodi,CuiShihai,BiShuping

12.环己烷-乙醇体系活度系数的测定王聪玲,楼台芳,刘馨,马海瑛

13.关于亚甲基蓝在活性炭表面吸附投影面积σA的探讨华南平,倪春华,HuaNanping,NiChunhua

14.旋光法测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的改进屈景年,莫运春,刘梦琴,曾荣英

15.等电子分子周期系伍伟夫,WuWeifu

16.低水平铅暴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李晓婷,LiXiaoting

17.化学动力学的发展与百年诺贝尔化学奖姚兰英,彭蜀晋,YaoLanying,PengShujin

1.气候变化中的化学问题邵敏,赵美萍,ShaoMin,ZhaoMeiping

2.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单机版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车云霞,李姝,叶世海,程鹏

3.部分高校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情况调查分析与思考李艳梅,许丽,LiYanmei,XuLi

4.大学化学 化工基础课与绿色化学教育——讲授化工基础课程的体会李运清,娄向东,姜聚慧,赵晓华

5.动态与信息

6.大一化学实验的改革与实践崔斌,赵建社,张逢星,史启祯

7.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王琦,张思锐,WanqQi,ZhangSirui

8.医学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李炎武,谭卫兵,邝雪英,张伟

9."合作学习基础上写论文"的教学改革实践陈媛梅,ChenYuanmei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应用型

《计量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是集数学、统计学、计算科学于一体的一门经济类学科。据统计,计量经济作为一种分析工具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经济金融、卫生、教育、生物等多个领域,因此该课程的开设,契合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一、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难以协调一致。据了解,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严谨性,偏重于理论的阐述。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善于运用《计量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是局限于繁琐的数学推导。而另一些教师强调知识的应用,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但是忽略了基础理论的讲解,致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化。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的是黑板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PPT的板书提炼关键的知识点,在必要时用黑板表达基本的数学原理。我校经济学专业教学计划规定计量经济学为48课时。对于如此复杂的课程来说,要想在短短的48课时内讲完一元或多元线性回归、时间序列等系统内容,还要兼顾实践课,就算是从事多年计量经济教学的教师也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及运用,而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只能被动地接收老师传达的所有信息,难以吸收、理解,更无从谈其应用。

3、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应用。然而,现有的教学中即使有案例分析,都是与章节内容紧密相连的、简单化和抽象化案例,缺乏前后衔接灵活运用的综合性案例。以消费数据处理为例,学生首先应该判定数据是按基期价格计算,还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然后检验这些数据是否存在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在数据合理的情况下才能进一步运用其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事先设计好一切步骤,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就像填空一样,依葫芦画瓢机械地完成教学内容的每一步,把数据置入程序,也不能判断结果的好坏与正误,缺乏自身的理解与融会贯通,难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

我们通过在经济、管理等不同专业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从最初的教学困惑到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改进,基本上找到了适合我校学生的尺度,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具体思路如下:首先应以实现教师自身转变为起点,从理论型教师转变为理论与技能兼具的教师,简化繁琐的数学推导,从一般的课堂教学向与课堂教学、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转变、 从单一的理论考核向理论与技能并重的综合考核转变;着力培养学生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合理安排课程设置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我校经济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学生完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先修课程的学习,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学习计量经济学,强化了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连贯性;而不至于开课太晚或太早,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中断或混乱,从而增添该门课程授课教师的负担,影响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课时安排上,我校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按照2:1的比例固定下来(即两节理论课+一节上机课)制定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机房设备和EVIEWS软件来完善教学过程。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的教学方法经历了从填鸭式的满堂灌向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操作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转变。首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情状况,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上机实践环节来检验,这样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学生就学会了实际应用。

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规模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哪些是好的选题,哪些是不好的选题,然后在规定时间将各组的结果在班级进行演示。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的校园网络,搭建了师生交流的现代化网络平台。老师通过网络课程等平台进行作业布置、批改和疑难解答,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

3.完善考核制度和评价方法

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我校经历了从传统的闭卷考试到提交课程考查论文的转变。第一种方式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计量经济理论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记忆及理解。第二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但是容易出现少部分同学上网下载抄袭了事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即知识考核和应用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部分延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以期中测验的形式完成,应用考核则分成两个部分,采用期末提交个人论文与小组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在期中测验中得到检验;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EVIEWS软件简单分析能力可以在个人论文中得到体现;最后分小组采用完整的计量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如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分析,据此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最后,计量经济学教材的选取也是很重要的,一本好的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简化数学推导,强化操作应用的教材更具实用性。计量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分析问题的工具,而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本科院校,其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 《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彩霞.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教育探索,2010,(9).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化学与现代社会 教学方法改革 体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erience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Teaching Method Reform

TANG Ke, ZHANG Qijian, WANG Liqing, ZHOU Yingchun, ZHOU Yanjun, GUO Yu

(School of Chemical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Jinzhou, Liaoning 121001)

Abstract Combined with my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course of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courses related to the cre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urses reforms are summarized.

Key words Chemistry and Modern Society;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experience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先生定义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以及物质相互之间转化规律的科学。①化学不同于基础的数学和物理学科,它是介于这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环境、生物学等学科)之间的一门科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可见,化学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存在和作用。②化学与现代社会是一门反映化学学科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密切关系的课程,化学与现代社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拓展化学教学视野,反映当代化学前沿,体现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透过这个窗口,了解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了解化学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体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依存的关系。③

1 开设化学与现代社会选修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从衣食住行到高科技太空探险,从纸笔墨砚到迅即发展的计算机等等,无一不和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和信息等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产生、发展乃至最终解决,都离不开化学。没有化学,人类现代社会的面貌是无法想象的。然而,近年来,化学的成就被那些以化学为基础的领域所产生的成就掩盖了,甚至在个别地方化学被妖魔化了。全世界莫名其妙地滋生了一种淡化化学的思潮。因此,使公众客观、准确、全面地了解化学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使化学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及其用途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 化学与现代社会教学方式的改革

针对以上目的,为了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和面貌向“零起点”(具备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展现化学“思想者”的形象、化学广泛的涉猎技能以及化学在生命、生活,乃至社会中的魅力。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第一学期开始时就为大一新生开设了化学与现代社会这门课程。该课程从介绍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能源、材料、生命与生活及环境几个方面来阐述化学与它们的渊源、联系;然后尝试着用基本的化学原理来解释这些联系的原理及作用效果;同时,达到灌输一定的化学思想和化学学科方法论,包括可以应用化学作为武器来与人们千百年来利用化学造福人类过程中形成的“魔鬼”――各种污染作斗争的目的。最初的授课内容主要有:化学与人类文明;专业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基础化学;化工单元;专业课五大专题。由学院五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授课,其中重点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主干课程设置、研究方法、主要实践环节及课程之间的联系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但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后发现这样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并不太感兴趣,教学效果一般;经过几位任课教师多次详细研讨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首先,将任课教师增加到了六位,并且从2013级学生开始将化学与现代社会原有授课内容改为两大板块,分别为(一):化学化工发展史;(二)化学与社会。在第一板块中包括化学的历史、硫酸、纯碱、合成氨、甲醇、石油化工、单元操作以及绿色化学八个专题。第二板块包括化学与化妆品、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生命以及化学与材料四个专题。

各个专题选择的内容都尽量贴近生活实际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堂上与学生形成互动。如化学的历史专题从人们对化学变化的“物质基础”与“推动力”两方面,讲述了化学自“古代-近代-现代”的发展脉络,使学生了解了化学发展过程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从而激发起学习化学的兴趣。再如讲述生命中的化学元素时,缺乏各种元素会引起各种疾病,如缺碘、缺钾、缺铁、缺氟等所引发的疾病,都由学生回答;讲到人类基因组计划时,介绍克隆和转基因食品;讲解金属材料时,向学生介绍首饰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良好。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充分沟通互动,让学生对各种化学行业有了充分认识和了解。而且,把以后所涉及到的课程融合到了各专题的讲课内容中,使学生知道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相互关系以及每门课程的重要性。

3 化学与现代社会考核方法的改革

化学与现代社会的考核也采取了新方法。首先,在全部专题讲授结束后,学生自愿任选四位教师的四个专题撰写四份报告,由相应的教师评分后得报告总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查阅中外文文献和各种书籍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及独立思考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次,将选择相近专题的学生分成4~5人的研究小组,对相关专题展开专题研究,撰写研究论文,最后将研究内容做成PPT,并由组长在课堂上做专题报告。由六位任课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该组同学的工作进行评分,然后由组长根据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工作情况分配得分。这不但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培养他们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评价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而且锻炼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另外,再加上10%的平时成绩即为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改革,化学与现代社会课程教学效果逐步提高,克服了其他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将专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生产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学生由不愿意学、被动地学到想学、爱学。最终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不但使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独立思考、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使大一化工相关专业的新生了解了本专业的基本课程体系、化学学科的基本内涵、化学各相关领域的科学思想和基础内容、国内外相关行业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素养,使学生从大学刚入学阶段就能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进而使大一新生明白自己为什么学、怎样学!为其今后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并最终能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规划。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LJQ2012057;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813;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教改立项(2014024)

注释

① 唐有祺,王夔.化学与社会.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② 陈虹锦.化学与生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生物安全分会、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共同主办,SyngentaCompany协办,杂草科学与农业生产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7~9日在南京农业大学翰苑大厦顺利召开。

杂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除草剂的应用引领了20世纪的农业绿色革命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世纪之交,以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为标志的农业技术革命,已经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杂草科学的研究和杂草防除的方法将以生物学为核心,生物科学研究引领杂草科学的发展,影响杂草防除的方式和状态,进而可能完全改变杂草防除的方法,杂草科学的生物科学时代已经来临。杂草科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回顾我国杂草科学发展历程,特别是近30年的研究,我国已取得不少成果,建立了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研体系,形成了杂草科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体系;基本明确了中国杂草的发生分布规律,构建了以化学除草为主体的杂草控制技术体系;在生物除草剂、化感与杂草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研究、转基因作物环境安全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难题,杂草抗药性越来越严重;除草剂药害特别是残留药害普遍而严重;长期化学除草剂使用导致农田杂草群落发生演替,新的难防杂草不断发生;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植物的入侵也愈演愈烈;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也亟待更科学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的是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研讨会为平台,根据杂草科学领域发展趋势,深入研讨我国杂草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一五”杂草科学研究的方向和战略,及杂草科学研究协作,并向有关主管部门在杂草科学研究领域的管理决策提出建议。

此次会议成立了由17人组成的组委会,主席为强胜教授,负责会议组织和筹划。学术委员会由34人组成,分别由盖钧镒院士任学术顾问委员会主席,杨永华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席。会议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京农业大学以及教育部“111”项目、德国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助。

会议还邀请到了国际杂草学会主席、丹麦Copenhagen大学BernalE.Valverde教授,国际著名杂草抗药性研究专家,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植物生物学系主任StephenB.Powles教授,国际著名生物除草剂专家,加拿大Mcgill大学AlanK.Watson教授,国际著名杂草科学专家、韩国首尔国立大学YongWoongKwon教授,生物除草剂专家、加拿大农业部Saskaton研究中心GaryPeng研究员,先正达公司Jean-LouisAlard博士和WintenRowley博士等,分别就杂草抗药性及其管理、杂草稻、生物除草剂、稻田杂草综合管理等方面作了特邀报告。另有36位国内专家分别就杂草稻及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杂草生物防除、外来杂草、杂草抗药性、杂草综合防除等方面作了主题报告。这些报告反映了杂草科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动向和进展,使大家受益匪浅。

2会议学术内容

出席了这次研讨会。由于各位与会者积极投稿,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了57篇论文。除上述7位国外嘉宾作了特邀报告外,有36位中国代表也作了主题报告。此次研讨会的学术气氛浓厚,除正式大会外,还利用晚间时间召开了3个小会,专家们分别就除草剂药害、杂草抗药性、杂草稻、生物除草剂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共识,特别是表达了加强合作的意向,并决定在会后立即着手构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的合作研究框架。

本次会议共在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1)杂草稻及转基因安全。

丹麦Copenhagen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科学系的BernalE.Valverda教授作了题为“HerbicideResistantRiceinLatinAmericaPracticalImplicationsforWeedyRiceandHerbicide-resistantWeedsManagement”(拉丁美洲的抗除草剂水稻:杂草稻和抗除草剂杂草的管理理念)的特邀报告。报告介绍了拉丁美洲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开发、杂草稻的发生和危害等情况,强调了转基因水稻种植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特别强调了对杂草稻之间的基因漂移应给予更多的研究和关注。该报告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同。上海复旦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卢宝荣教授作了题为《水稻转基因向野生近缘种逃逸及其生态后果》的主题报告。卢教授根据所在实验室多年的研究结果,介绍了水稻的近缘种,并分析了转基因水稻基因和它们之间基因逃逸的风险的大小,其中对杂草稻也作了重点介绍,让参会者对杂草稻以及和转基因水稻的风险有了深入了解。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的宋小玲博士作了题为《杂草稻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及其与转基因水稻基因流动的风险》的报告。报告中着重介绍了近年来杂草稻在我国的分布、发生情况,分析了杂草稻在我国发生量上升的原因,认为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免、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有利于杂草稻(Oryza.sativaf.spontanea)萌发生长的农田生态环境,致使杂草稻在我国水稻田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

目前,该现象在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发生严重,危害巨大;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省也普遍发生。但是,由于杂草稻在外形上与栽培水稻极为相似,并没有引起当地植保部门和农民的足够重视。报告指出,由于杂草稻与栽培水稻对除草剂的反应一致,能选择性地防除杂草稻的特效除草剂很少;且转基因水稻向杂草稻基因流动的风险较大,不同基因型转基因水稻向不同杂草稻种群发生基因流动的风险不同,因此在我国开展杂草稻的相关研究非常必要和迫切。报告人和参会者就杂草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后,达成了开展杂草稻合作研究的共同意向。此外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卢长明研究员作了题为《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的培育及其安全性研究》的主题报告,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陶波教授作了题为《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的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魏伟副教授作了题为《抗虫转基因适合度的研究进展:以Bt油菜为例》的主题报告。报告均对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和防范措施。这些报告对今后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杂草抗药性。

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量和重复使用以及种植制度的单一化,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产生了抗除草剂杂草,抗性杂草的发生已经对世界粮食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杂草抗药性已成为世界杂草科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次会议上,西澳大利亚大学植物生物学学院教授、国际著名杂草抗药性专家StephenB.Powles作了题为“ChinaCanLearnfromAustraliaandAvoidAustralia’sMajorHerbicideResistantWeedProblem”(中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防止主要抗药性杂草种群发生的经验)的特邀报告。Powles教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与会者深刻体会到重复使用单一除草剂以及种植制度单一化所造成的后果,也使中国的杂草科学家更加认识到了我国杂草抗性问题的严峻性和面临的挑战。SyngentaCompany的Jean-LouisAlard博士和WintenRowley博士也分别作了题为“ContributionofSyngentaCompanyonHerbicide-resistantWeedsResearchintheWorld”(先正达公司对全球除草剂抗性研究的贡献)和“PracticeonManagementofHerbicide-resistantWeedsinAustrilia”(澳大利亚杂草抗性治理实践)的特邀报告,报告为各国杂草科学家从事抗性杂草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张朝贤研究员对我国抗药性杂草发生种类、分布状况以及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和生物技术学院李召虎教授则对他领导的课题组长期进行的野燕麦抗药性监测、检测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德国拜耳公司的由振国博士报告了他们在用除草剂来管理相关杂草产生抗药性的经验。此外,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王金信教授、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魏松红副教授、山东省除草剂新技术开发推广中心蒋仁棠研究员等专家作了烟草愈伤组织对苯磺隆的抗性诱导及抗性植株筛选、抗除草剂作物的诱变筛选和苯磺隆对杂草的抗药性及残留药害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研究的报告,展示了我国杂草抗药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

(3)生物除草剂。

随着抗药性杂草的普遍发生和化学除草剂大量使用带来的污染,生物除草剂在杂草防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次会议邀请了加拿大Mcgill大学、国际著名生物除草剂专家AlanK.Waston教授作了题为“ImprovingBioherbicidePerformance”(提高生物除草剂药效的途径)的特邀报告。Waston教授把自己多年从事生物除草剂研究的经验和如何提高生物除草剂药效的途径作了详细介绍。加拿大农业部Saskaton研究中心、国际著名生物除草剂专家PengGary研究员作了题为“HowCanWeAddressSafetyandEconomicIssuesduringDevelopmentofMycoherbicidesLACaseStudyforColletorichumtruncatumonScentlessChamomile(利用Colleto-richumtruncatum生物控制母菊的安全性研究)的特邀报告,对我国开发和研制生物除草剂有重要参考价值。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强胜教授作了题为《一种微生物源除草剂的作用机制、靶标及其除草潜力》的主题报告。

强胜教授报告了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10多年来从事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历史和成果,介绍了一种新的真菌毒素的抑制光合作用系统II靶标,该物质具有活性较高、杀草谱广、作用速度快等优点。根据作用靶标,模拟该化合物的功能基团,人工合成了有活性的系列化合物,由此证明了该物质骨架是全新的光合作用系统II的抑制剂,有望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实现产业化,此项研究是我国乃至国内研究生物除草剂的重要进展。该成果为首次进行会议学术交流,部分内容已经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Biochemia&BiophysicaActa-Bioe-nergetics。报告对生物除草剂的开发和研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此外,沈阳农业大学的谷祖敏讲师作了相关报告。

(4)外来杂草。

外来杂草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子,因此外来杂草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有9位代表作了相关的主题发言。主要报告内容包括入侵植物的入侵和扩散机理、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和危害、入侵植物的防治和利用等。复旦大学的李博教授对我国植物入侵的格局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的冯玉龙教授对入侵植物和同属本地种氮分配、资源捕获和利用能力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江苏省植保站刁春友站长还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江苏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这些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嘉宾的高度重视,为我国深入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提供很好的研究思路,并为防治入侵杂草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5)杂草综合防治和除草剂药害。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的KwonYongWoong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经济和安全的水稻田杂草管理方法》的报告。报告介绍了韩国水稻田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对我国水稻安全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农科院张泽溥研究员作了题为《加强综合治理及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改进杂草治理》的主题报告,呼吁我国的杂草科学家应重视综合治理和生物技术的研究,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贡献。报告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响应。之外还有利用覆盖植物防除经济林杂草的报告。

除草剂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对目标杂草起到防除和控制作用,同时还可能对作物造成某种伤害或不利影响。针对近年来我国除草剂药害的发生较为频繁的情况,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梁桂梅高级农艺师作了题为《除草剂药害及杂草可持续性管理》的主题报告。报告介绍了近年来除草剂药害的主要发生特点,结合引起除草剂药害增加的原因分析,进而提出了有效加强除草剂药害防控的对策建议,报告对今后除草剂药害发生的预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黄春艳研究员介绍了常见除草剂药害的诊断技术,为药害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张宏军高级农艺师对我国新登记的除草剂活性进行了评价,为今后除草剂的科学应用提供了最新信息。

(6)野外考察加拿大一枝黄花。

会后来自加拿大的两位外宾AlanK.Waston教授和PengGary研究员与江苏省植保站及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的科研人员一起考察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江苏省苏州市和盐城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情况。考察人员听取了太仓植保植检站和大丰市植保植检站的工作人员关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介绍,外宾也向我国工作人员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加拿大的分布和危害情况。双方人员一同考察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厂区、河边、荒地的发生情况,重点考察了其防治情况。之后中外专家交换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蔓延原因的意见,并提出了今后有关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防治的合作意向。

(1)评价转基因水稻的抗性基因向杂草稻流动的风险。

杂草稻(WeedyRice)是栽培水稻自然野化的一种特殊水稻材料,又称杂草型稻或水稻杂草种系。目前对其起源有两种观点,栽培稻与野生稻或籼、粳稻自然串粉杂交产生的。杂草稻和栽培水稻同属于稻属和稻种,亲缘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杂草稻往往与栽培稻相伴生。目前,世界上主要水稻种植国家和地区均发现有杂草稻,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成为最普遍的水稻田杂草。由于杂草稻变异类型非常丰富,且抗逆性较强,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甚至已成为限制拉丁美洲、东南亚国家水稻产量提高的最主要的杂草因素。早在20世纪50,60年代,杂草稻在我国安徽省巢湖、江苏连云港、海南、广东等部分稻区就已经有报道,不过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70年代后期已很少发生。但是,近年来随着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免、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造成了有利于杂草稻萌发生长的农田生态环境,导致杂草稻在我国水稻田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给水稻生产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大。此外,杂草稻和栽培水稻对除草剂的反应一致,且杂草稻具有极强的杂草性,从而使其能在稻田中不断繁衍。鉴于杂草稻在我国广泛分布并有蔓延趋势,并存在转基因水稻抗性基因向杂草稻流动的可能性(对某些杂草稻的品种,潜在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我国目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全面深入评价转基因水稻的抗性基因向杂草稻流动的风险,为转基因水稻在我国的安全释放和产业化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开展抗药性杂草调查。

已有研究表明,日本看麦娘(Alopecurusjaponicus)、菵草(Bachmanniasyzigachne)和稗(Echinochloacrusgalli)分别对绿麦隆、丁草胺、杀草丹产生了抗药性。稻田的稗、雨久花(Monochoriakorsakowii)、矮慈姑(Sagittariapygmaea)、扁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特别是稗对不同除草剂产生了抗性。麦田的日本看麦娘对氯磺隆、甲磺隆、绿麦隆产生了抗性;菵草对氯磺隆、绿麦隆产生了抗性;猪殃殃(Galiumaparine)、播娘蒿(Descurainiasophia)和麦家公(Lithospermumarvense)对2,4-D和苯磺隆产生了抗性。大豆田的早熟禾(PoaAnnua)对喹禾灵、氟吡甲禾灵产生了抗药性。棉田的牛筋草(Eleusineindica)对氟乐灵具有抗性。玉米田的稗对阿特拉津的抗性越来越高。其他作物田的通泉草(Mazuspumilus)、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对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草甘膦的抗性也越来越强。我国近几年才开始研究杂草抗药性问题。目前,我国的抗药性杂草越来越多、抗性越来越强,迫切要求我们加大力量尽快开展全国性的抗药性杂草调查、研究抗性机理、监测和管理抗性杂草。

(3)开发农作物药害防控技术。

除草剂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对目标杂草起到防除和控制作用,也可能对作物造成某种伤害或不利影响,即除草剂药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很多,如除草剂使用不科学、不合理,施药时期或施药方法不适当,施药技术或施药器械有欠缺,气候条件异常等。近年来,我国除草剂药害的发生呈现如下主要特点:致害除草剂种类多;药害发生范围广;大型药害事故突增;药害造成的影响巨大。

据研究,近年来,有19类、140多个除草剂品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时常对农作物造成药害;各地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药害,华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比较突出;受害作物不仅有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还有蔬菜、果树、油料等经济作物;进入21世纪后,除草剂引起的药害事故突增,涉及面积可达数公顷甚至数百公顷以上,损失数万元乃至数百万元;大型农作物药害事件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政策、生态环境安全、群众身体健康等多个方面,并可能诱发和激化农村社会矛盾,造成不安定因素,这使农作物药害事件由单纯的自然科学事件演化为复杂的社会事件。因此,我们建议对农作物药害防控技术的开发研究尽快进行立项,组织一些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重点针对药害产生机理、药害症状快速诊断与补救方法、喷雾防飘技术研究和药害补救新产品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为药害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4)加强生物除草剂研究。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新时期对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能够更强的增加其功能性,以利用其高附加值,进一步弥补国内市场对聚丙烯类催化剂研究的缺口。

关键词:聚丙烯 催化剂 石油化工

新时期对聚丙烯催化剂的研究,是为了适应聚丙烯树脂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发展需求。聚丙烯催化剂兼具高活性,在使用过程中,拥有高立体定向性,新一代功能性聚丙烯以其可调、可控性的特性,及与其聚合物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实践,实现其催化功能性目标。论文以国内聚丙烯发展现状及进展,聚丙烯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如何在新时期增强聚丙烯的功能性作用三方面进行论述,以其为新时期聚乙烯催化剂的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文献。

一、我国聚丙烯发展现状及进展

尽管近年来,聚乙烯产业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使得聚丙烯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难题。大致说来,聚乙烯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问题:技术水平(基本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外部环境问题)、产品号牌档次(进出口协调关系问题)、产业结构布局(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国内聚丙烯市场消费的市场用途,主要体现在BOPP膜,CPP薄膜,纤维制品、编制制品、注塑、管材等等一系列用途。尤其是石油化工方面,功能性聚丙烯催化剂的使用,可以使管材制品更具高强度、抗冲击力,耐高温高压、韧性好、抗老化等等一系列好处。因为具聚丙烯催化剂功能性的增强,使得管材的使用寿命增强,尤其是近年来,。使用范围已经遍布家庭、娱乐设施等等系列方面。

如通过2013年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的大清炼化公司推出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料PA14D和南京扬子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YP—503新型高性能管材料。而现今供求关系的日益明显下,PPR的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尤其是PPR以其稳定的质量和优良的加工性能,以作为现代住宅的给水系统首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得益于聚丙烯催化剂衍生的管材制品的功能性作用,也使得新型材料的研发,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首要条件。

2006 年,根据炼化企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整体布局,建成合成树脂重点试验。2010 年,中国石油设立重大工业化试验项目,推进展聚丙烯催化剂技术工业化应用,并进行系列产品开发。2012 年5 月31 日,中国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高效球形聚丙烯催化剂PSP - 01 通过成果鉴定。经过几年的发展,聚丙烯行业的研究,一年年在获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和水平,同时也使的聚丙烯作为合成材料行业中,作为催化剂的作用日益明显。

二、聚丙烯的未来发展方向

聚乙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产出的聚合物材料产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节能和环保,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

在目前的工业设备中,高密度的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对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很深。据现代研究表明,在工业换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低密度的塑料零配件替代高密度有色金属材料,就综合性能和环保效果来看,聚丙烯是密度最小的品种,对于实现轻型、集约化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将是一个大的方向。

受市场青睐的高附加值聚丙烯产品,是一项超越的技术,未来聚丙烯的发展方向就是,同发达国家的技术革新持平,重要的是制造技术的革新。聚丙烯作为五大塑料之一,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要以其产生的高附加值,弥补国内市场仍然进口的劣势。

三、如何在新时期增强聚丙烯的功能性作用

聚丙烯催化剂应用领域的单一化,是21实践聚丙烯发展的主要特征,实现其功能性的额首要条件是实现集约化生产模式,回收利用是其首要努力方向。

作为聚丙烯高端应用领域的飞跃,要在实现其高端性能的基础上,依托聚丙烯分子链结构的规整性。在对聚丙烯的研发上,通过链支化、功能基图案、纳米复合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在对聚丙烯的性能研究上,要强化其低温韧性、溶体强度、印染性、粘结性和与其他聚合物的兼容性。这样在实现其敬爱工性能时,其导热、导电、导磁性能才会综合提高,这样通用高分子催化下的工业市场用途,才能充分得以发挥。

新时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聚丙烯行业的市场需求加大了,但是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和、拥有广泛的市值,竞争的加剧,产能的提高,整个市场机制都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形,在空间和区域布局的不合理性,模式的我国聚乙烯行业一度落后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中吗,中小企业就日益被淘汰出局。

竞争的加剧,刺激了企业对技术的关注度。不仅对其内部管理加以科学化、职能化,同时还以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和技术含量为出发点。增强聚丙烯催化剂的功能性,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将竞争的附加值同技术含量放到同等重要的局面。

加快对聚丙烯催化剂的技术和科研中,增强其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地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发与应用中迈进,这样其行业的核心竞争里也就相应的增强。

四、总结

新时期对聚丙烯催化剂的功能性研究,从其发展现状及进展分析,在到对其未来行情进行预期,再到后来的如何增强其功能性,以期为未来聚乙烯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三方面进行论述。要增强其功能性,必须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对聚乙烯作为催化剂,及与聚合物之间的共融性和互异性做出仔细的研究和试验证实。在对新时期聚丙烯催化剂功能性的研究中,以回收利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环境能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得我国聚丙烯行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江镇海;国内聚丙烯市场现状及发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3,42(2):56-58.

[2]焦亦麟;国内聚丙烯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广州化工;2013,41(8):58-59.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6篇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利处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缓解企业用工荒,促进毕业生“对口”就业

企业用工荒问题屡屡见诸电视新闻、报纸、杂志上,许多企业即使大幅度提高工资待遇,福利水平,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结构性失业—即劳动者技能与用工方要求不匹配。同时,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所学专业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校生物工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在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沟通作用,通过与企业签订人才定向培养订单,由企业选定学生需要加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专门的教师完成讲授,最后学生进企业实训一年,并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下完成与企业实际生产相关的毕业论文,实训期间企业认可学生可直接被录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缓解了用工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企业招到了满意的员工;也充分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通过“订单式”培养毕业生提高了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大大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融入企业、社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力地减少了学生就业成本和企业员工培训成本,实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从人才“错位”变为人才“对位”。

(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作保证,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对行业的发展有较深刻地认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大大增加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内容。因此,加快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对对“订单式”人才的教育质量保障至关重要。我校生物工程专业通过内培外引的手段,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部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派出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生产运作过程及相关技能,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同时,通过深入企业调查,与当地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技术难题,提高“攻坚克难”的科研能力,这也是地方性高校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具体体现。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地方性高校转变教育培养目标,促进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现阶段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随着大学生录取比例大幅提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尤其是我校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毕业生在与省部级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育培养目标,我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方针,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学生的高“出口率”。通过在企业建立完善学生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一进入企业实习就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一员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在不同岗位跟班轮换实习,并进行考核,让学生提前感受市场经济下的残酷竞争,提前体会就业的压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改以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以企业、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通过学生实训、实习基地等第二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对传统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创新。同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了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与市场接轨。通过聘任当地优秀企业家来校定期讲学,使学生和教师能及时了解生产第一线的需求信息,有效促进了本专业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方向性。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弊处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弊处。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处进行剖析,有利于促进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弱化学生创造力之嫌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了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按照社会、企业的具体要求来规模化培养人才,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订单的单一性和学生职业兴趣多样化相矛盾,岗位技能的浅窄性和职业技能的宽深性相矛盾。“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往本科教育的宽边口径通识教育,强调本科知识的专业化及技能单一化,不符合蔡元培先生“全人教育”的大学理念。

(二)订单流于形式,缺乏有效质量监管评价体系

人才订单往往一开始签约很多,但最终能够履行完成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诚信意识淡薄,很多大学毕业生去企业订单实践一段时间后,往往嫌工作辛苦,或与他们想象的工作存在差距,或转而考研、考公务员、考教师等,最终没有在订单企业就业,有的甚至中途就放弃。没有考虑学校为从企业获得订单所付出的努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心的宝贵,严重打击了订单企业的积极性,给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广造成严重障碍。另一方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缺乏有力地监管评价体系。“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有特殊性,要求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合作过程中分工合作,紧密配合。但我校生物工程“订单式”培养过程中要求毕业生主要由企业导师指导其完成毕业论文,但往往由于企业导师忙于生产活动,限于企业的实践条件,最终不得不回学校,在学校导师指导下仓促完成毕业论文,这有悖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初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监管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学生一旦去企业订单实践后,学校又缺乏有效的质量跟踪评价体系,只是要求学校导师平时跟踪学生在企业状况,但教师往往忙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无暇顾及订单学生在企业的状况,导致监管不力,订单毕业生质量堪忧。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缺乏全员参与,全员育人机制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尤其是学校要对订单学生采取全员参与,全员育人。而我校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将订单学生的课程教学工作,企业订单学生日常联系、交流工作及毕业论文指导,企业人员的联系等工作一股脑儿地全塞给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师去完成,而其他专业老师往往以不熟悉企业为由,明哲保身,使生物工程专业老师担负沉重的教学工作任务,也很难有精力去管理好该项工作,缺乏有效的全员参与,全员育人机制。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弊处的解决之道

(一)充分考虑订单的成色

充分考虑订单的宽度及深度,按“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所能适应的目标岗位数多少及订单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来全面衡量订单的质量。同时,注重订单的前瞻性,考虑订单实施企业及其所处行业的发展潜力,并由单一的技能订单向素质订单转变。不能一味地迎合企业的要求而弱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因为订单而大量压缩整个教学过程基础和理论课程的课时量,要重视订单对人才的软实力要求。

(二)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运行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人才订单不能流于形式,要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评教、评学、评管,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监督机制、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通过调整经费投入等控制措施,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确保学校“订单式”教学工作和企业“订单式”实训工作的质量。

(三)多方努力,共同促进“订单式”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无小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推进“订单式”人才的培养工作。政府应当为校企搭建良好平台之后,为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的“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推动地方和学校、企业三方实现共赢。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企校间的深度合作,积极支持企业人员参与企业订单阶段的学生培养,配合学校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并尽可能增加投资,改善学生在企业的学习、生活条件,为工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学校应该加快培建一支“双师型”的“订单式”教学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和培养“订单式”人才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的有效机制,充分协调和发挥教师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的部门强化与订单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出台“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氛围,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育人。

现阶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利弊共存,在实施过程中,要加深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趋利避害,充分考虑订单的成色,加快形成有利于“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运行和质量保障机制,多方共举,共同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运作。

参考文献:

[1] 程冬梅, 高秋香, 史庆. 本科“订单式”培养方式的探索 [J]. 中国大学教学, 2007, (2): 42, 45-46.

[2] 蔡志奇. 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订单式培养环节”价值分析 [J]. 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1): 75-76.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无机化学;中级无机化学;新形态教材;教材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

晚清时期,包括化学在内的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系统地传入我国,并在一些新式学堂得以传授,所用教材自然以译著为主。如京师同文馆所用教材,先是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1868年主编的《化学入门》,后是1873年同文馆化学专任教习、法国人毕利干翻译的《化学指南》,这2部著作以无机化学知识为主,但也包含部分有机化学内容[1]。同时期由江南制造局徐寿和英国人傅兰雅合译的《化学鉴原》(1871年)及《化学鉴原补篇》(1879年),内容只是无机化学,也被许多新式学堂采用为教材[2-3]。1910年,京师大学堂格致科设立化学门,视为我国正规高等化学教育之开端。随着我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快速发展,一些有志之士开始尝试自编或编译适合我国大学实际教学情况的教材。如北京大学俞同奎亲自编写和组织编写的包括《无机化学》在内的一批大学化学教材(1914年)[4],李乔苹编写的我国第1部“适合于高中以上学生参考之用”的白话文无机化学教科书《无机化学通论》(1936年)[5],东吴大学严志弦(新中国成立后受聘于复旦大学)翻译的《谈明普通化学》(1937年)、《无机化学原理》(1941年)和上海大同大学曹惠群编译的《化学原理》(1947年)[6]。但这些教材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当时的教学需要,许多大学化学系在这一时期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有条件者还用英文讲授。例如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教材为Mcpherson&Hendeson:ACourseinGen-eralChemistry(3rdedition),北京大学化学系使用的教材为Brinkley:PrinciplesofGeneralChemistry[7];教会大学如圣约翰大学使用的教材为Deming:GeneralChemistry[8]。

2、新中国成立至“”爆发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全面复制苏联模式。高等教育部提出以翻译苏联教材为主作为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有2部译作对我国当时的无机化学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一部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殷恭宽等翻译的格林卡著《普通化学》,另一部是由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3校无机化学教研组翻译的涅克拉索夫著《普通化学教程》。前者主要适用于非化学类专业,后者主要适用于化学类专业[9]。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材稿件的日益增多,1954年,我国专门负责高校教学用书和编辑的机构———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政务院批准成立。时隔不久的1956年,高等教育部提出:“在苏联教材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写适合中国高等学校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自此,我国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工作开始有计划、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起来,高校教学用书长期依赖外文原版书、外文译作的局面开始扭转。1958年,由南京大学戴安邦担任主编,山东大学尹敬执(后调至高等教育出版社工作)、复旦大学严志弦、北京大学张青莲参与编写的《无机化学教程》问世,全书分上、下2册,共32章84万字。其特点是内容丰富,叙述详尽,在周期系及物质结构概念的基础上,阐述化学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各校纷纷采用[10]。这部教材对我国的无机化学教学影响非常深远,现在无机化学教材中一些化学术语的叫法、提法都是沿袭自这本书。1961年,教育部组织天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现北京化工大学)等校在部分学校自编讲义和相关参考书的基础上,突击选编出了一套《无机化学》(上、下册)作为工科院校无机化学通用教材,以解燃眉之急[11]。1964年,戴安邦等编写的《无机化学教程》再版。与第1版相比,主要有2方面的改动。首先是基于当时的中学化学及大学后续相关课程教学水平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有较大提高,因此删去了与中学化学和后续课程(分析化学)重复较多的部分,内容精简后全书由32章压缩为28章[12]。从这部教材的目录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表1)在《无机化学教程》再版前后的1964年春节,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内外人士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缩短学制,减少课程门数,减轻学生负担。在此思想指导下,尹敬执和南开大学申泮文(当时在太原援建山西大学化学系)于1965年编写了一部《无机化学简明教程》(上、下册),该书很好地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全书只有32万字[13]。严志弦也于1965年编著了一部包含定性分析内容的《无机化学》(上、下册),该书探索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2门课程合并的经验,也有一定的特点[10]。随后不久,“”爆发,高校教材建设工作被迫中断。

3、20世纪70—80年代

10年动乱结束后的1977年,教育部分别在北戴河和北京召开了高等学校理科教材座谈会和工科基础课程教材座谈会,制定了理科和工科基础课程教材编写计划和规划草案,教材建设工作逐步恢复正常。自此至1990年,在教育部1978—1980、1981—1985和1986—1990的3轮教材出版规划的指导下,我国高校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教材质量和数量都有了明显提高,这其中有4部教材可作为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无机化学教材建设水平的代表作(表2)

3.1《无机化学》编写组编《无机化学》

这部教材于1977年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和武汉大学8所院校协作分工编写。先由武汉大学主持召开教材编写大纲讨论会,制定编写大纲,组建教材编写小组。3个月后的10月下旬在武昌召开了有21所院校参加的初稿审定会,确定由尹敬执、申泮文、李培森(武汉大学)和曹锡章(吉林大学)4人统稿,由尹敬执和申泮文最终定稿[13-14]。这部教材1978年问世,分上、下2册,共20章50万字左右。它是我国“”结束,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综合性大学投入使用的第1部化学基础课程教科书。这部教材在1983年出版第2版时,署名不再冠以“《无机化学》编写组”,而是改为现在熟知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参加第2版编写工作的有吉林大学曹锡章、杜尧国和武汉大学张畹蕙等。1994年出版的第3版由曹锡章主持编写,参加编写工作的有吉林大学宋天佑和王杏乔。上、下2册共24章95万字,内容与第1版相比有了很大的扩充。这部教材的特点是理论知识部分讲解较深,注重探讨无机化合物的性质规律。

3.2大连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

1977年11月,“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化学课程教材编写会议”在杭州召开,制定了工科无机化学教材编写大纲。受教育部委托,由大连工学院袁万钟负责,根据大纲编写一部适合工科院校使用的无机化学教材。这部教材经北京工业学院、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审读后于1978年3月问世,全书共16章,其中基础理论部分9章,元素化学部分7章。它是我国“”结束,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工科院校投入使用的第一部化学基础课程教科书。此后,该书在1982年、1990年和2001年陆续修订出版了第2、第3和第4版。其中,第4版与前几版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如在章节框架方面所做的改动有:物质的状态和变化一章分为2章;热化学、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单独分章;p区元素调整为3章。还引入了“化学视野”小材料,供学生选读,以扩大知识面,拓宽思路。这部教材第1至第4版一直由袁万钟担任主编,2006年出版的第5版由大连理工大学辛剑、孟长功担任主编。第5版全书共18章83万字,它在很好地保持了第4版的风格和特色外,对部分篇章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使全书的结构更加严谨,叙述更富条理性。

3.3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

1979年,根据教育部下达的高等师范院校教材编写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3校无机化学教研室承担了我国第1部高师无机化学教材的编写任务。这部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编,东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审。同年12月,在南京师范学院召开了初稿审查会,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74所院校参加了此次会议[15]。1981年,该书第1版分上、下2册正式出版。该教材随后分别于1986年和1992年修订出版了第2版和第3版。现在广泛使用的第4版是在2002年出版的,这一版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担任主编,其与前几版的主要区别有:(1)全书分为6篇,第1-3篇为原理基础。同前几版相比,物质结构基础前移并加强,四大平衡后移,热力学和动力学居中。(2)元素化学由第4篇非金属和第5篇金属组成。非金属篇按族分章,金属篇按区分章,d区的轻、重金属分成2章。这样的安排使得非金属和p区元素统一了起来,对金属元素中的重点元素和只需概述的元素作了很好的划分,主次明显,从而可以达到节省课时的目的。同时,元素化学部分增加了许多实用性知识,以引发读者兴趣。(3)第6篇为无机化学选论,属选讲内容,也可放到高年级中级无机化学课程中讲授。该书第4版较好地实现了编者“推陈出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富于弹性、留有余地、易教好学、适用面宽”的编写思想[16]。

3.4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

这一时期,在教育部直接向有关学校下达教材编写任务的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自编教材,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该教材1983年3月经高校工科无机化学教材评选会评审通过后,于1984年4月正式出版。此后于1992年、2002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了第2、第3和第4版。第1版和第2版由杨宏孝统稿、修改,杨宏孝、马福华定稿;第3版由杨宏孝主编;第4版由杨宏孝、颜秀茹主编。该教材第4版在继承前3版“系统性好、选材适当、深浅适中、逻辑性强、利于教学”等优点基础上,在教材结构、体系、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结构上全书分为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元素化学、无机合成、生态环境与无机化学5个部分;体系上反应原理部分,以化学反应为主线,把热力学、动力学基础知识与化学四大平衡融为一体,整合为化学反应的质量、能量、方向、速率、限度及四大类型;在内容选材上突出应用,渗透工程意识,体现工科教材特点。知识面宽、教学适用性强是该书的一大特色。除上述4部使用量较大的无机化学教材外,这一时期还有2部“重量级”的无机化学教材问世。一是北京大学傅鹰编写的《大学普通化学》(1980至1982年),全书分上、下2册共95万字。这部教材完稿于20世纪5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傅鹰去世才正式出版。该书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是其内容方面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有了化学热力学、晶体化学等内容[17],而其他无机化学教材则几乎都是在1980年后才把这些内容陆续纳入其中的(1980年7月下旬,“全国综合大学理科无机化学教材和教学经验交流会第二次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上统一了“在基础无机化学课程中讲授化学热力学是必要的”这一认识[18])。二是尹敬执、申泮文合编的《基础无机化学》(1980年),全书同样分上、下册共100万字。这部教材虽名为“基础”,实际定位却是知识层次稍高,以供授课教师参考,对提高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4、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基础上的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者之间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19]。与此同时,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口号的提出,人们开始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国内的高等教育问题,欧美高校倡导的通识教育理念似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这种理念也因此得到国内一些人士的认可,并在一些高校得以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必然带动课程体系和教材的变化,此后新编的大一化学教材多为通识教育模式下的平台课类教材,而不再是“专门化”色彩明显的无机化学教材。国家教委也于1994年初提出制定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助推这一类教材的编写,如北京大学华彤文、杨骏英编《普通化学原理》(1989年),华东理工大学朱裕贞主编《现代基础化学》(1998年)、西北大学史启祯主编《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1998年)、南京大学傅献彩主编《大学化学》(1999年)、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2001年)和复旦大学金若水等编《现代化学原理》(2003年)等。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多偏重化学基本原理的讲解,有的则是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内容的合并;改革力度较大,有的突破了传统无机化学课程原有的框架,为无机化学教材的未来发展做了很好的探索。然而,在强调高校办学自主性的大背景下,通识教育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办学模式时至今日还仅是在少数“985”“211”高校中实行,2者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也未得明证,大部分高校依然沿用传统的办学模式,再加上师资的原因,使得这些平台课类教材还未得以广泛使用。

5、2000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后,对高校教材建设工作产生较大影响的是教育部“十一五”万本教材规划的实施。“十一五”规划教材在2006年进行了第一次评审,有9716种教材入选,然后又在2007年进行了增补,又有2049种教材入选,从而使得“十一五”规划教材品种数超过万种,其规模之大,远超历届规划(“十五”规划教材品种数仅为2021种)。因此,许多院校纷纷自编教材,一时间无机化学教材品种激增,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为达到选优、示范的目的,教育部此后分别于2007年、2008年、2009年和2011年分4次从相应时间段内已出版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中评选出992种“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其中归属无机化学教材范畴的仅有2种,这2种教材均由吉林大学宋天佑主持编写。一是2001年宋天佑组织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和南开大学3校无机化学课程一线主讲教师,在继承、发展原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第3版,简称“老三版”,见前文)特色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无机化学》。这部新编《无机化学》第1版为“十五”规划教材,2004年分上、下2册正式出版。2009年出版的第2版为“十一五”规划教材,2011年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2年又入选首批“十二五”规划教材。第3版2015年出版(简称“新三版”)[20]。“新三版”在内容方面与“老三版”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重大改进:(1)很好地处理了与现行中学化学教材和大学化学后续课程在知识内容上的衔接。(2)完善了化学动力学内容,给出了速率方程的积分表达式,讨论了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介绍了半衰期概念,详细讨论了一级反应。(3)完善了晶体场理论,用晶体场理论讨论[CuCl4]2-的正方形结构,引入Jahn-Teller效应。(4)增加了反极化作用、自由能-氧化数图、过氧链转移反应、硼桥键、酸碱溶剂体系理论以及无机化学新兴领域等内容。同时,“新三版”还配套出版了电子教案和学习辅导书,在为教学提供便利方面是“老三版”所不能及的。第2部教材是“十一五”期间宋天佑受高等教育出版社之约编写的《简明无机化学》。这部教材脱胎于编者从教数十年的无机化学讲稿和电子教案,可供一般本科院校化学类专业及大部分高校近化学化工类专业使用。该书2007年出版,2008年被评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在2014年出版的第2版中,根据广大教师的反馈意见,总字数进一步压缩至51万字,所需教学时数60左右[21]。同时,这部教材还首次建设了专门的网站,读者登录网站,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知识点解析、无机化合物标本图片等数字化资源,极大方便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从上述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历史可以看出,一部好的、有影响力的教材的诞生,既需要教材编者长期的、持续不断的、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几代人数十年的精心培育和不断锤炼。因此可以说,优良的教学传统和合理的教学梯队既是编好教材的基础,也是打造精品的保证。

6、展望

6.1内容

无机化学教学内容通常划分为2个部分:化学原理和元素化学,也可称为理论部分和描述部分。这其中,元素化学实际上是无机化学的本份,对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进行讲解,是无机化学课程有别于其他化学课程的最大不同。因此,无机化学教材和无机化学教学应该重视和加强元素化学内容。然而,学科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无机化合物,也会催生越来越多的无机化学分支学科。及时、准确、恰当地反映这些新情况、新进展,这对有一定学时限制的大一无机化学基础课教材来说,是难以做到的。此外,随着学科的发展,用大一无机化学讲授的基本理论,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功能和性质进行深入解释,已显得捉襟见肘。而实施分段式教学,即在大一开设基础无机化学或化学概论,在高年级开设中级无机化学或高等无机化学,不失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多所高校已在这方面做了长期、有效的探索工作,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如北京大学项斯芬和姚光庆编《中级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朱文祥编《中级无机化学》、西北大学唐宗薰编《中级无机化学》、南京大学陈慧兰编《高等无机化学》等。因此,在目前基础无机化学教材已基本能满足大一无机化学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将层次更深、知识面更广的一些内容移至高年级,编写相应的中级无机化学或高等无机化学教材,应是现阶段无机化学教材建设的重点。

6.2形式

虽说教材的主要作用是传承知识,但教材的形式设计也十分重要。本世纪初得益于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很多教材进行了立体化建设,配套了电子教案,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网络上获取各种资源和信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从2003年启动的精品课程,到2011年启动的精品开放课程,再到现在的在线开放课程,数字化资源研发的范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子教案。因此,利用网络技术,把传统纸质教材与课程建设中研发的多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结合在一起,扩展教材的内容和功能,充分发挥数字化资源的效用,应是未来教材形式设计考虑的重点。如上文提到的宋天佑编《简明无机化学》(第2版),通过建设配套的网站,所有与教材相关的数字化资源都可从网站上直接下载,教材编者也可随时更新、添加资源,纸质教材和数字化资源通过网站实现了贯通,教师和学生省去了查找、索取相关资源的麻烦。在这种模式中,依然是教材编者提供内容,出版者提供载体,使用者通过载体获取内容,但不同的是载体的内涵更加广泛,知识内容的获取更加便捷。在未来,技术还将不断进步,教材如何跟上技术前进的步伐,在服务高校师生的同时,保持教材的先进性,这也是教材编者和出版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7、后记

回顾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历史,有一个人值得我们铭记于心,他在1950年代参与翻译了涅克拉索夫著《普通化学教程》,1960年代编写了少学时的《无机化学简明教程》,1970年代被推荐为《无机化学》编写组编《无机化学》的2位最终定稿人之一,1980年代编写了层次更高的《基础无机化学》,21世纪初编写了探索改革型教材《近代化学导论》;2007年,年逾九旬的他出席第二届大学化学化工课程报告论坛,并做大会报告。他是我国无机化学教材建设历程的见证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他就是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天津大学杨宏孝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吴国庆教授、吉林大学宋天佑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孟长功教授、北京大学王颖霞教授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朱仁编审、岳延陆编审的热情帮助与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江家发,陈波.化学教育,2008,29(12):72

[2]徐振亚.大学化学,2000,15(1):58-59

[3]潘吉星.中国科技史料,1984,5(1):23-38

[4]王治浩.大学化学,1986,1(3):59

[5]赵慧芝.中国科技史料,1991,12(1):17

[6]张剑.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5):50-51

[7]袁振东.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

[8]王玮.化学教育,2009,30(3):77

[9]张青莲.科学通报,1953,(6):47[10]谢高阳.化学通报,1978,41(2):44

[11]杨宏孝,颜秀茹,崔建中,等.中国大学教学,2012(9):84

[12]戴安邦,尹敬执,严志弦,等.无机化学教程.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13]申泮文.大学化学,2003,18(3):3

[14]蒋栋成.化学通报,1978,41(3):65

[15]张圣泉.化学通报,1980,43(3):64

[16]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华中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7]华彤文.大学化学,1989,4(4):18-19

[18]陈祖福.化学教育,1980,1(5):45

[19]王根顺.复旦教育论坛,2008,6(3):10-12

[20]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无机化学.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1]宋天佑.简明无机化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学教育本科;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155-03

在众多国家中,新西兰被认为是世界上基础教育最优秀的国家之一,国际PISA项目测定也显示其中小学生读写与算术能力水平远高于其他国家。优秀的师资促成了优秀的基础教育。就小学教育而言,新西兰各大学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下称小教专业)为小学输送了大量优秀师资。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综合排名第一的大学,同时也是新西兰几个最大的职前教师培训单位之一,其小教专业有着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成为新西兰其他大学小教专业的“样板”。对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培养体系的分析,探讨其对我国小教专业的有益的借鉴与启示,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成立于1883年,作为新西兰ITE计划(职前教师教育计划)的27所培训单位之一,其小教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培养体系。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新西兰小学和中学(包括毛利人学校、太平洋岛屿族裔学校)培养能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使教师具有广泛的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处理冲突能力。除此之外,小教专业还为小学教育硕士专业提供优秀后备军。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最大的特色在于不仅能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而且专业的设置还以市场就业为导向,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学习新西兰最优质的教学与学习的实践理论(best―practice theories),并掌握如何将它们很好地运用到学校和课堂;第二,通过每学期大量的教学实践经历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教学生活,并能理解教学的真正意义;第三,在第三学年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与就业申请一个以证据为基础的创新框架。学生毕业后通过新西兰教师协会(New Zealand Teachers Council)进行教师注册,经认证合格后可取得教师资格证。该资格证有着很大的通用性,不仅可以申请一年级到八年级的教师岗位,也可以申请高中教师岗位,还可以申请非教学岗位,如申请社会工作、人力资源、新闻、政府各部门等岗位。

二、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

(一)学年安排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为3年制本科专业,每一学年为9个月,中途有3次各为期10-14天不等的休假,每一学年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整体上按照专业学习“理论+技能”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主要是由教授给学生做讲座、学习专业课(上册)和教育实习为主,教授讲座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新西兰的教育历史和课程设置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学生学习专业课(上册)的目的是发展学生读写和算术能力以及对新西兰多元文化的掌握。与此同时,第一学年学生就开始进行教育实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教育的深厚兴趣,并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撰写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学年则是在第一学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西兰教育历史和专业课(下册),并选修通识教育课。通过专业课(下册)的学习使学生的读写与算术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更长时间的教育实习使教学技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学年以实践为主,包括长达10周的教育实习以及各类教育参观活动,同时开始开设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特长。如果学生想申请取得其他专业的学位也需要在第三学年申请。

(二)课程设置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以专业课为主,具体而言,第一学年全部安排专业课(上册)并安排教授以讲座的方式进行授课,第二学年继续学习专业课(下册)并开始增设通识课,第三学年则是以实习为主,并为学生的兴趣以及申请其他学位设置选修课,所有课程(包括实习)共350学分。专业课主要是为促进学生教学的专业发展而准备,专业课程有:新西兰教育史;发展、学习与教学;小学教育艺术;小学语言与文学教育;小学数学算术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小学多元文化学习;教学与学习评价;小学健康教育;小学科学教育;支持教学。其中,专业课重点是小学语言与文学教育、小学数学算术教育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在3个学年中贯通。通识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并为学生申请其他学位而准备,通识课程可以从以下课程中选择一门:音乐、美术、当代出版艺术;商业与社会;生命科学;物理科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公共关系学;语言学。第三学年的选修课也将围绕专业课与通识课程展开,学生如果致力于教学工作则继续选修与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学生要申请其他专业的学位则依据第二学年的通识课程,选修与通识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

(三)教育实习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教育实习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3年内至少在3所不同的小学进行教育实习。首先,在第一和第二学年学生不能直接对一个班的小学生进行教学,而是先分配到小学班级学习小组并能和一位小学生交流,主要目的是观察班级小组,了解学生的性格;其次,在此期间如果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沟通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则将协助小学教师对一个班级小学进行教学管理,并负责该小学班级的趣味课程;最后,到了第三学年,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只需在小学助教(associated teacher)的协助下,开始为期10周的全职教育实习。在全职教育实习期间,奥克兰大学派数名讲师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全程跟踪。需要指出的是,助教和讲师的作用在学生教育实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助教代表小学为实习教师提供指导,协助实习教师管理好班级,组织班级活动,在特殊情况下(如实习教师无法管理班级)为学生实习创造有利条件,并且代表小学为大学提供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讲师则为实习学生提供理论指导,补充理论知识,并且代表大学与小学进行沟通,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同时也对实习教师的实习成绩进行打分。

(四)评价方式

奥克兰大学对学生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结合起来评价学生的成绩,它要求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最后基于形成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全年表现做出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学生在校需要接受各种类型的评价,主要包括平时作业、日常表现和各种考试,除教育实习外,不对学生打实分,而是划等级,从A+划到D-不等,最终确定“通过/失败”(见表1)。评价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小组学习、课堂测验、研讨、论文、课前预习情况、计算机使用能力等。通过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馈学习上所出现的问题并迅速做出修改。总结性评价基于形成性评价所得的结论,用于为学生的每一门课程成绩划定等级,其应用条件、目的和时限都有明确规定,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是否可以取得每门课程相对应的学分和学生是否可以顺利毕业,同时总结性评价也是为小学教育硕士专业选拔研究生的重要参考。

三、借鉴与启示

自1998年我国教育部实施“面向2l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由杭州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率先设立小教专业,到2002年小教专业被教育部正式确立为本科专业目录,截至2011年,我国开设小教专业的高校共计131所。我国小教专业培养在不断摸索中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例如,小教专业地位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生就业难、学生教学技能水平低等。笔者认为,借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我国小教专业可采取以下策略进行改革。

(一)提高小教专业的地位

奥克兰大学作为新西兰27所职前教师培训单位之一,非常重视小教专业的建设。它将小教专业视为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认为该专业不仅能使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进步并分享他们的成功”,而且其学位也受到许多非教育机构部门的承认。在我国,虽然小教专业被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已将近10年,但其地位还不是很高。研究发现,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有三个:一是相对其他专业其历史短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二是高校小教专业强调学术性而研究小学不足;三是忽视专业特点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一样,培养模式简单同一化。因此,我国亟须提高小教专业的地位,例如,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宣传小教专业、突出小教专业的师范性与示范性特色、国家事业单位招聘岗位适当向小教专业倾斜等,通过此类途径促进小教专业的良性发展。

(二)实行教授一年级授课制

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将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设置在第一学年,要求教授在第一学年给学生上课,并能过一系列的讲座与研讨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良好的教育价值观的养成。纵观我国高校的小教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大一、大二学年以基础课(公共课)为主,大三集中学习专业课,大四进行教育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而教授授课也大多是在大二学期之后。由于我国小教专业地位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因而不少学生对该专业认识不够,以致不少学生对小教专业的前途感到茫然,因此,让优秀的教授或专家在大一开始给学生授课显得非常有必要。优秀教授或专家给大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并非期待教授立即给学生传授他们一时不能理解的高深学问,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在与大师巨匠的零距离沟通中,在很高的起点上领悟科学、宇宙、人生的真谛,并充满信心找到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三)推行教育实习长效制

通过奥克兰大学小教专业的培养体系,我们可以发现,其十分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面向所有学年,而且实习时间也比较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教学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反观我国的小教专业实习制度,除了部分院校实行顶岗实习或一学期教育实习制度,大多院校的实习期也只有2个月,而且集中在大四上学期。由于实习期过短,而且仅一次机会,这不利于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因此,我国可以参照奥克兰大学的实习模式,学生从大一、大二、大三每学年各实习1个月,大四进行一学期顶岗实习,使教育实习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四)综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心理需求

一、引言

194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其中归属与爱的需要是理论中重要的心理需求。大学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这里开始接触社会、步入社会,直到走向社会。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一研究有利于校方的管理,学生的归属感强,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这将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归属感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校归属感的概念

学校归属感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的定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包克冰和徐琴美指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思想、感情和心理上对学校的认同和投入,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觉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学校的发展。杜好强认为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对学校生活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知觉均属于学校归属感。陈红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对学校各个方面的认同,产生于学校这一客观环境。学者的界定虽有不同,但大都缘于学生与学校的归属关系,侧重于心理认同和投入。

三、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自编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江苏某高校的学生,采用分层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收集所需要的数据。问卷共24题,随机排列,匿名施测。采用5点积分法,3分为理论中值,小于3分为不同意状态,反之为同意状态。数据处理采用Excel 2003和SPSS19.0软件。

2.问卷设计

(1)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问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级干部、专业、年级等;第二部分是学生的情感态度,由于研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便于调查,划分为五个维度,即综合设置、师资教学、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情感认同。其中,综合设置(3题),反映学生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方法是否认同;师资教学(3题),描述学生对教师的水平、教学方式和态度的认同情况;学校环境(4题),从学生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学习氛围、宿舍及食堂条件四方面的满意程度考察学校归属感的强弱程度;人际关系(3题),验证人际关系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情感认同(4题),反映学生对学校感情的深厚程度、依恋程度和认可程度。第三部分是一道开放式问题:学校应如何加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方式,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89人,女生103人;独生子女126人,非独生子女66人;学生干部84人,非学生干部108人;文科90人,理科83人,艺体19人;大一48人,大二46人,大三52人,大四46人。

四、结果分析

1.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学生在学校归属感上总平均分M=3.269,5个因子的平均值均大于3分,表明该校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整体上比较强。调查显示,在是否是独生子女、专业、年级三方面,学校归属感的差异不显著。而在性别、是否是学生干部两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学生干部高于非干部学生。

2.性别与归属感的关系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男女生在师资教学、学校环境、情感认同这三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在综合设置和人际关系两个维度上不存在差异。(见表1)

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本论文认为,男女生的学校归属感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男女生在学业方面往往呈现出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视,因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更高;第二,由于学校的性质(师范学校),女生人数远高于男生,这一客观条件限制了男生的交友范围;第三,相对于女生的情感细腻、心思缜密、乖巧听话,男生的叛逆性使其违反校规的程度要强一些,因此在情感认同这一维度上男女生存在差异。

3.学生干部与归属感的关系

结果显示:本次调查中,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学校归属感除学校环境一维度外,其余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

结合调查数据分析,本论文认为,是否是学生干部与归属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学生干部需要主动关注、了解学校的最新信息及时向大家反馈,这使得他们与老师和同学能够频繁接触;第二,学生干部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策划,因此对学校有很深厚的感情。第三,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学生干部能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肯定,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学生干部而言,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五、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分析,结合问卷开放式问题调查中大家提出的建议,本论文认为学校归属感的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努力:

1.优化学校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缺乏归属感也是一种缺乏关怀的心理表现。建议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不管是否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接受必要的学习;同时,加大对我校心理咨询处的宣传,克服学生的羞怯心理,充分发挥学校资源应有的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教育与帮助。此外,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多设置一些实践课,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

2.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大学校园生活

校园活动需要成员之间的大量合作,因而对学生的归属感具有很大影响。当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易产生团队自豪感;而不佳的表现也会促使成员相互鼓励,归属感也会进一步增强。因此,学校社团、学生会、班集体都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主人翁意识。

3.调整成绩评价标准,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学习成绩是当代高校对大学生整体评价的主要标准,评价标准的单一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尽管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但从客观现实来讲,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更需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是特别优异,但是其他方面的才能比较突出,这样的特长生也应当得到肯定,并给予其展示才华的平台,增强其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学校归属感。

4.改善宿舍基础设施,改进宿舍管理制度

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最主要的场所之一,方便健全的基础设施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但是很多宿舍的基础设备早已陈旧或损坏,甚至严重影响到日常使用,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学校应当为学生考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改善宿舍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

5.加强学生指导工作,给予学生心理关怀

现阶段,校园里的学生大多是“九零”后,其呈现出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特征需要给予更多关注。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辅导员应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其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共同讨论并解决学生的困惑,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增强其归属感。对性格腼腆或是较为孤僻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较为严重的,要及时向心理老师反馈,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可能出现的伤害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包克冰,徐琴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发展的探索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2).

[2]李靖环.高校学生学校归属感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3]曹光法,姚本先.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问卷编制及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A],2009.

[4]杜好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影响因索研究[D].西南大学,2010.

大一化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1加大具有工科背景人才引进力度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现有教师主要来自于全国其它农林院校,工程经验缺乏.为此,近年来,按照环境工程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学校大力引进具有工程背景且第一学历为全国重点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充实和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资水平,保障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顺利实施.

1.2增强现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工科专业教师必须通过“两进、一培、一参与”制度(进企业、进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参与产学研课题)考核,获得“双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产学研合作能力)教师的资格认定制度;学校每年定期举行工科专业教师技能大赛,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不定期组织选派专业教师都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已有多名教师先后被环境类相关企业聘为研究员,既加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又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扩宽了教师科学研究视野;鼓励教师参与环境类的各项职业技能鉴定(高级污水处理工、水环境监测工等),参加注册环评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等资格证考试,切实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1.3聘请实践能力强的企业高管、工程师及技术骨干担任外聘教师

通过和环境类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吸引了一大批企业高管、工程师及技术骨干担任卓越班学生的校外导师,为学生上课、做报告,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训、毕业设计等.通过实行这种“双导师”制度,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能力提供了平台,又极大的丰富了专业师资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构建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卓越计划”的原则和特点是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要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为此我校积极采取措施构建高校与行业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入行业企业、比较分析现行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现状,邀请行业企业资源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接地气.其次,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等措施,拓展学生实践平台,注重学生培养的过程管理,通过实行双导师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两名导师指导,在学校学生主要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主要由校内导师负责,到企业后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主要由校外导师负责.最后,通过和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由行业和企业考核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并择优推荐就业.通过源头控制、过程监督、末端把关,确保“卓越计划”下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3建立“卓越班”学生的准入、退出及奖励机制

学校制订了《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卓越班”学生遴选办法》,以把好“卓越班”的入口关.遴选工作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学初(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的基础上、采取自愿报名和课程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按照考核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确定进入“卓越班”的学生名单,严格控制“卓越班”的规模在20-30人,追求培养效果和质量.同时还建立了“卓越班”调整机制,每学年结束对“卓越班”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及思想道德表现等进行考核,将综合排名靠后的10%的学生淘汰进入普通班学习,同时在普通班中根据学生志愿择优选择不高于淘汰人数的学生进入“卓越班”学习.学校为“卓越班”学生提供了更多形式的奖励机制,在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各类奖助学金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向“卓越班”学生倾斜.对于优秀的学生,可以优先推荐就业、优先推荐参加海外游学等活动.

4修改制订完整的“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按照“平台”+“模块”设置课程类型,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个性化拓展模块.其中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工业环境治理方向、农业环境治理方向、环境信息规划管理方向.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环境监测与评价、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等.主要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环境监测与评价实习、AutoCAD实习、大气污染控制实习、水污染控制工程实习、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农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该课程培养体系主要指标说明如下:最低修读16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3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36学分.课内总学时为2388学时(含课内实践457学时),周学时平均为22.4学时;必修课总学时1956学时,10分,选修课总学时432学时,24学分,分别占课内总学时或学分的82%和18%.其中,通识教育平台45学分,810学时;专业教育课程平台64学分,1146学时;专业方向课程模块14学分,252学时;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10学分,180学时.课程体系设置涵盖了环境类注册工程师考试内容,按照现行注册环评工程师和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以工科基础知识为本,污染控制技术等课程为核心,构建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确保了为学生提供工程能力实践的机会,通过创建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设计培养、制定方案、共同实施.目前与安徽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有凤阳富春紫光污水处理厂、安徽宏大安全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祥源安全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农化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安徽省凤阳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安徽蚌埠八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蚌埠玻璃设计院、蚌埠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等几十家单位,通过在大三大四后让部分学生去企业,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实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了对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培养计划中列出了各种课堂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大一大二,学生主要接受基础实验技能的培训,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作为“科研助理”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且可以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获批部级、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申报专利5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个性化拓展课程模块中还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资源环境研究进展等课程,并注重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极大激发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本文是对安徽科技学院基于卓越计划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探讨的说明,目前已在2012、2013级学生实行,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其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通过未来的努力不断完善,最终制定出符合安徽科技学院卓越计划下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为安徽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化学学科论文范文 下一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