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5 18:25:44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大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分析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29-02近几年来,大学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教学工作,是摆在所有大学教学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大学有机化学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水平以及能力意义重大。本文主要探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为大学有机化学老师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

一、树立信心,鼓励探究

大学有机化学是一门比较复杂难学的学科,学生心中充满对于大学有机化学的困惑与迷茫是必然的。为此,在实际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首先从学生的心理入手,逐渐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克服在大学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畏难情绪,鼓励学生在大学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努力做到大胆尝试。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初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进行大学有机化学学习的乐趣与信心。另外,大学有机化学学习应该做到循序渐进,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有机化学学习的历程,逐步做到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层层推进,逐步深入。举例来讲,为了进一步使得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学有机化学,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社区、深入工厂以及实验室,对于所学到的大学有机化学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与调查,从而使得学生了解化学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实践中的重大作用,从而使得学生逐步增强对于大学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些基本的实验以及调查的基础上,老师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升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二、加强指导,学会探究

在实际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大学有机化学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大学有机化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才是老师教学的关键。首先,有机化学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要掌握探究式有机化学学习的方法以及步骤,尤其是对于有机化学问题的分析、解决以及探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这是做好有机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其次,大学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会调查资料、搜集证据、解释现象,通过自己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大学有机化学结论。其次,大学有机化学老师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用有机化学的角度看待周围事物的变化。最后,大学有机化学老师还应该努力创建学习情境,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指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最终激发学生有机化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欲望。

三、创造环境,便于探究

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全得到的,探究性学习是一项复杂长期的过程,唯有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进行探究性有机化学学习的环境,才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室的布置最好要体现出艺术性、科学性以及激励性,例如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激励人心的口号,让学生置身于科学研究的氛围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有机化学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其次,在实际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努力开展合作式以及分组式教学,将学生分组成为若干个学习型小组,对于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比较好的,可以担任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进行探究性学习。再次,在实际的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毕竟不同学生的有机化学探究能力是不同的,尊重学生差异性,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有机化学学习的积极性才可以调动起来。语言要既要和蔼,又要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同时又不失科学性、启发性。在表述上要多用启发性的语句,如你已知道了什么?是否还有其它可能性呢?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最后,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化学教材中安排“活动与探究”、 “拓宽视野”、“化学、技术、社会”等资料,资料安排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了跨学科的内容,同时新教材还注重学法指导,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利用实验,进行探究

近几年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学科的特色性教学形式,实验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形式,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亲身参与有机化学研究的情景,具有育德、求真、获知、循理的功能。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两大部分。下面对这两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形式进行分析。首先,演示实验。在大学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演示实验是重要的实验教学形式之一。演示实验可以使得学生获得化学实验、化学知识的系统知识与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事实。将演示实验作为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多看、多想、多研究,同时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积极思考的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在大学有机化学学习中得到创造性思维锻炼,进而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次,学生实验。大学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其实验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均已详细列出。探究性实验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提出实验课题,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列出所需仪器和药品,进行动手实验,正确处理实验结果的一类实验方式。这样的实验使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强,他们千方百计翻书查资料,设计出最好、最合理的方案来,有的同学还能找到连老师都没想到的简单易行好方案来。

五、改变评价,促进探究

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进大学有机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大学有机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更好地为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提供参考。教学评价大学有机化学教学的关键环节,因此,进行教学评价改进意义重大。目前来看,改进有机化学教学评价,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改变对于学生的评价内容。学生的评价内容,出发点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大学有机化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资料搜集、设计方案、观察记录以及实验报告、单元总结等内容。同时,老师还应该做好差异性评价,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大学有机化学学习,不断督促学生之间做好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评价。另外,对于学生的大学有机化学学习评价应该要有阶段性,即使是同一学生也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阶段性评价。对于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应该进行及时肯定与表扬,这是学生学好大学有机化学的催化剂。第二,改变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评价,二是教学过程的评价。无论是教学内容的评价还是教学过程的评价,老师都应该注意学生才是化学教学的主体,一切化学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有机化学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另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是大学有机化学探究性教学的最重要理念,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实验、调查、假设,通过创设研究情景,使得学生自己去努力分析与研究,从而在不断的分析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探究与思考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大学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努力创造有机化学探究式学习情境,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以及创新能力。大学有机化学老师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有机化学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影响着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深入研究大学有机化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存在问题,创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是今后大学有机化学老师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教学方面的重要方向与课题。

[参考文献]

[1]贾芳.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1,(7).

[2]杨静.高师化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穆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郭瑞红.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有机化学实验;动手能力;创造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中化工、医学、制药及相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1]。随着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发展,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不断增加,这对有机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实验是一种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了解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问题的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2]。近年来,笔者多次承担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对教学方法和实验成绩考核方面做了一些经验总结,认为在教学方法方面:将所学实验内容和科研及当下社会问题有效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实验成绩考核方面: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操作考核和做好课后实验总结督促学生的每一个实验环节,有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法方面

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详细阐述所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不是简单地照搬,照读书本上简单的目的,要深入扩充该实验的重要性,扩展应用领域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而受到良好的科技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浓厚实验兴趣。例如:在学习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这一实验时,首先介绍学生日常熟知的各种茶叶,然后提问茶叶中的主要成分有哪些,随后引入学习的主题一咖啡因。然后具体介绍咖啡因在茶叶中所起的作用,比如: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集中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中枢和利尿等作用,它也是复方阿司匹林(APC)等药物的重要组分[3]。告诉学生适量饮茶对人体是有益的。同时要告诉学生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咖啡因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会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从两方面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咖啡因。因此,有效提取茶叶中的咖啡因具有重要意义。随后,可以继续引申,很多中草药活性组分大部分也要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可以再举例,如: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紧接着自然提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发现者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一切和实验相关的人、事、物,不断向学生传递实验的正能量。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善于创造,更要珍惜每一次实验。这样有意识地把实验学习和社会生活联系,不仅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验考核方面

对学生实验课程学习进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实验中我采取了课堂考核、课后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第一部分是课堂考核,包括签到、操作考核、签退、产率考核等。签到即每一位学生按照学号依次签到,排除代签名;此外,实验过程中不定时检查操作是否规范;最后,实验做完之后需要签退,即学生实验完成后需到老师处按照先后顺序登记,这里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效率、合成的产品及产率和仪器的后处理。第二部分是课后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的每一次实验的预习情况、实验完成的报告撰写情况,其中每个人还要写实验总结,字数不少于一百五十字,主要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原因分析。最后期末考核包括实验基本理论方面的笔试与基本操作综合评估。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而且促使学生更重视有机化学验课。通过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的探索,笔者将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分析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以期实现化学实验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当与时俱进,这对从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4]。

参考文献:

[1]王志伟,张田梅.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24):29-30.

[2]马祥梅,王斌,张晓梅,邢宏龙,何杰.关于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10-111.

[3]张万明.自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教学探索与研究[J].化学教育,2007(1):51-52.

[4]张国林,韩莹.薛怀国,等.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0,25(1):23.31.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主观臆断 错误案例及解析 错误归因 合理讲解策略

有机化学课程编制过程中,考虑到高中生知识的局限性,许多有机化学内容高中阶段并没有深化而只是对某类进行了简单的讲解或归纳,但并不一定所有的这类物质都会具备该样性质。如果教师凭借自己主观臆断对该类知识点进行统概,忽视物质特殊性或条件限定性则会引发知识点错误的产生。

一、错误案例

本文列举了高三有机复习中教师讲解时往往会犯的三个错误案例与大家探讨。

错误案例一:在一堂高三有机复习课上讲解到乙醛的化学性质时,教师根据乙醛指出醛基的两个特征反应:1.银氨溶液,2.新制氢氧化铜。乙醛和这两个试剂都能发生反应,教师则在课堂做演示实验,实验效果好。现象呈现:光亮的银镜和砖红色的沉淀。学生则充满了神奇感并赞叹不已。

很明显该教师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想加深学生对醛基和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印象。问题就出在教师主观上认为所有含醛基的物质一定能和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发生产应,所以没在意苯甲醛这个特殊物质。书写这样的方程式就出问题了,单就苯甲醛和银氨溶液而言,现实状况是该反应目前还没有人做出过成功的实验,到底能不能发生反应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人受理论指导套用乙醛的反应条件发现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这些带醛基的物质和银氨溶液均不能做出成功的实验。于是就认为它们是不会反应的并寻找不会反应的理由包括电子共轭、结构稳定或基团影响等。

实际上单靠这种实验就下结论也是不严密的,因为仅仅套用乙醛的反应条件是不科学的。后续发展这些物质通过改变条件(温度、浓度)都已实验成功,但是苯甲醛和银氨溶液至今仍没做出成功的实验。到底能不能实验成功呢?若干年以后或许会有正确的答案。而我们的教师今天已经开始书写这个方程式,这个前瞻性过于强大了,出现了知识层面上的不严密造成争议,虽然学生不知情,但教师是不能犯这样错误的。

高中阶段教师会强调上述这点:羧酸不能还原成醛。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翻阅苏教版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82页到第84页,书本对这个知识点是没有描述的。鉴于高中生学识水平的有限性和羧酸还原的困难性比较大,所以书本回避了这个知识点。

醛还原成醇是用氢气做还原剂,于是也用氢气去还原羧酸,则不能把羧酸还原,高三复习用书上就是这个意思。有些教师则主观上判断羧酸是不能还原的,总结归纳后教给学生的就是羧酸不能被还原。

这种新戊基溴或新戊基醇β位上虽无氢但通过重排后是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的。显然教师不能下β位上无氢则不能消去得到烯烃这样的错误结论,这样是不符合科学事实的。

二、错误归因

以上错误的产生无非是这么三个点:1.教师讲解中忽略了特殊物质的存在。2.教师凭借自己解题经验总结知识,对条件这一块缺少深究。3.自身理论储备不够,对大学知识不熟悉,高中阶段不出现的不会处理。

三、合理讲解策略

鉴于有机复习中高中有些知识存在不严密现象及有机讲解时教师易犯以上三个错误,所以教师讲解的合理性就尤为重要。以下是本人在有机复习中常用的三条策略(仅供参考):

1.考虑到有机反应的复杂性及条件对反应影响比较大,所以教师总结时要根据条件去概括反应类型。

2.教师概括时要根据事实情况概括,针对大学有而高中无这样的一些反应类型概括时不要把话说死,多用“高中阶段”或“大都”这样的字词以免因自己的绝对性讲解而造成知识的错误。

3.少把自己主观认为的或自己概括的解题方法当做正确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应多翻阅大学的书本找到科学的真相以避免错误的产生。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有机化学不仅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更是药学类、生物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类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因此,学好有机化学非常重要[1-3]。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系统性强、结构理论抽象,学生普遍感到理解困难,掌握、运用起来更难。因而,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探索和解决[4-7]。本课题组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建立理论框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吃透教材,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全局意识;抓住反应本质,构建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稳定性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多条复习主线及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优化问题设计,建立章节典型例题和题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对医学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行了实践与研究[8],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另外,有机化学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学时的限制,大多数医学院校倾向开设一些验证型实验,不仅准备起来数量大,且废液处理起来较麻烦,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近几年,安徽省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施了《安徽省支持本科高校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和《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验室、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应该从根本上改变有机化学实验开设的原有现状,删除验证型实验,多开设操作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本课题组成员在原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注重实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对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进一步实践和探索,教学效果明显,有利于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

一、构建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期间,根据培养方案,每学期学习任务各不同。学习任务不比中学期间轻。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教材上,从课堂上学习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把握章节之间知识的连贯关系,课堂上重在精讲,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课后,课后教师还应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有机化学自主学习平台上下功夫,真正体现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质量为导向,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将收集到的和自制的教学素材分门别类,如: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讲稿,课程课件ppt;验证性实验录像及有机化合物反应机理动画;学习讨论;自测练习;考研资料;与有机化学有关诺贝尔获得者简介等按照设计好的功能板块,构建自主学习平台,让学生业余时间全面了解和学习有机化学。另外,作为授课教师,及时加入到学生QQ群,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时随地接受学生的疑问,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施“有机讲堂”,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改革注重实效,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大学,一般按学时数上完,接着考试,这门课就算结束了,至于学生学的怎么样,一般不会多问,最后从试卷分析上体现一下,真正教学效果怎么样,一般不需要知道。其实,从课程授课结束到考试前这段时间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考虑和探究。授课结束,学生所学知识是零散的,还没来得急消化,更谈不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但为了考试,有时候只能靠背,囫囵吞枣。如果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和模式,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又锻炼自己多种能力岂不是更好。我们对此进行实践和探索,实施“有机讲堂”活动。具体做法:(1)问题设计。有机化学每章内容都多,如果都要掌握,有限时间内,根本行不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抓住本章的重点,典型练习具有代表性,由章节问题和典型练习形成活动任务。(2)准备和要求。授课结束,授课教师下达活动任务,由学习委员及班委,根据活动任务数,将班级学生分成相应组,每组4-5人,每组同学都要积极准备。这锻炼了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3)实施。按照活动任务顺序,依次随意抽取每组某一同学上台讲解。讲解过程,接受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并解答。(4)总结。“有机讲堂”的实施,首先检验了所学知识;其次能上台讲而且能讲出来,一般自己得理解,这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回答问题并解答,这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反馈来看,实施“有机讲堂”活动效果比较好。不足之处:某组同学可能只对某一章较为熟悉,其它章节可能受到影响。时间允许的话,不分组,任意抽取某一学生实施某一活动任务,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调整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着重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1.验证型实验进课堂,直观真实,达到认识有机物性质目的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三个方面:性质实验,常数测定和合成技能操作。成熟的性质实验现象明显,中学阶段都很熟悉,如果再到实验室滴滴加加只是验证一下没有多大的意义,反而给实验室带来很大的麻烦,如有机化合物种类多,准备起来数量大,且废液处理起来较麻烦,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如果改变方式,将一些典型的性质实验拍成录像带到理论课堂,不缺乏真实性,讲解理论的同时让同学观看,既减少了浪费,保护了环境,又能达到认识有机化合物性质的效果。比如我们把一些典型有机物性质的验证型实验,如:(1)烷烯炔的区别(2)醛酮的区别(3)酮型-烯醇型互变异构(4)兴斯堡反应,区别伯仲叔三种胺实验(5)酮糖与醛糖的区别等,做成录像带到课堂,效果非常好。

2.开设综合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将验证性实验改成录像课堂演示,不仅一劳永逸,更重要的是把实验教学实间留给技能操作和综合性实验上,真正起到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实验技能的目的,增加一些常用的操作实验比如:旋转蒸发仪的使用,减压蒸馏操作,柱分离技术等;开设一些与医学检验、药学、生物学、制药工程专业知识相关的综合性设计实验,比如:阿司匹林的制备,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阿司匹林的发展史,熟悉反应过程,优化合成路线,分离提纯,结构解析,纯度检验,甚至可以压片制成药片等;一些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去,学会一般科研方法,科学素养得到培养,真正让学习感觉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对后续专业课的重要作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专业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记忆能力

有机化合物反应复杂,学起来枯燥无味,尤其是涉及构型构象方面的题型,缺乏空间想象力,更是无从下手。如将微观的分子反应用图形,模型或动画表示出来。如:卤代烃消除反应,以2-溴丁烷为例,产物以反式2-烯烃为主,泛泛讲,学生很难理解立体选择性反应概念,如果把反应过程用模型搭出来并做成动画展现出来,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得出(1)卤素和β-H的相互关系必须符合反式共平面的要求(2)消除反应速率大小与卤代烷采取的构象优劣有关。类似的还有霍夫曼消除反应。再如周环反应中的σ迁移反应,以加热条件下碳的[1,3]迁移为例,在[1,3]迁移时将伴有迁移碳原子的构型转变,如果就停留在平面结构上讲解,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如果将反应过程做成动画,中间过渡态及构型翻转一目了然。这样将微观变为宏观,不仅直观,更有助于对某一反应实质的理解,易懂易记,教学效果较好。

五、结语

有机化学内容多、规律性强、结构理论深奥、应用领域广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善于挖掘和尝试新方法、新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准绳,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气氛中解放出来;广泛收集教学素材,建设和完善自主学习平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是想;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制备教学模型和动画,变微观为宏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畅通答疑解惑通道,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也给教师提出挑战,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攀,高巍.浅谈中医药学子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5,7:120-251.

[2]刘文明.高校学生有机化学课程学习探讨[J].《学周刊》教育科学.2015,12:22.

[3]刘承蔚,延君丽.关于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1):109-111.

[4]刘艳山,洪霞,曾志杰,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50-153.

[5]曹守莹,陶兆林,白长存.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体会[J].广东化工.2015,43(10):159-160.

[6]罗一鸣,王微宏,王蔚玲,等.医科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化学.2007,22(2):20-23.

[7]曹守莹,白长存,陶兆林.医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8):122-123.

[8]陶兆林,曹守莹,司友琳,等.全面提升医学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实践与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9):704-707.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创新;情景化

传统的物理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书面知识讲解,而对于物理这门抽象知识较多的学科,显然光靠板书和口头讲解是不够的,这种方式已经无法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信息技术的融入,使物理教学发生了质的改变,它的加入,丰富了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物理教学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未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对我国物理教育具有非凡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的加入,让书本上的物理实验得以生动的呈现。例如很多无法在课堂上的实验,而这些内容单凭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述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的,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物理学科学习本应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由于教学手段的缺乏,致使其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融入之后,让物理教学走出困境,变得轻松、精彩,不仅使得教师的工作难度降低,同时也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物理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信息技术的加入,让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得以生动的呈现。例如:筷子在水中的弯折现象与光的折射,车胎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车胎花纹的凹凸情况,人体在水中漂浮与水的浮力等,通过信息技术,将这些生活现象以图片、Flash、声音的表达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让学习变得更加容易。信息技术的加入,有利于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抽象的物理知识,让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中,难度大大增加,很多的物理知识,必须通过繁琐物理实验才能清晰的展现并解释出来,而这些实验中有很多都不适合于在课堂操作完成,因此,就需要信息技术来完成这些工作,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能够以图片及视频的形式配合教师的讲解,将实验现象传递给学生,让教师减轻工作任务,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阶段、信息技术辅助学习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阶段,辅助教学阶段中,教师作为应用主体,辅助学习阶段中,学生作为应用主体,而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阶段,则是关系着整个信息化教学成败最重要阶段。1.创新物理教学理念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整节课程学生的参与度都很低,从而使学生无法主动思考、学习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这种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全球化高度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要改进与创新,教师不应以完成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作为最终目标,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为社会培养优质的人才,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引导者的身份加入其中,多与学生互动,从旁协助解决问题,并最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既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视信息技术,要充分认识到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其加强师生形成“一问一答”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最终目的。2.情景化物理教学情景化物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将知识以视觉、听觉、触觉等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有种置身其间、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利用信息技术解释物理知识,演示实验及自然现象,目的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情景化物理教学,将实验室搬到网络上,虚拟实验操作。很多重要的物理知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而信息技术将那些难以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搬到网络上,不但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减小了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最重要的是到达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机整合,让物理教学效果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笔者坚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优化,其必将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常荣玺.“信息技术”物理教学的加油站[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8):107-108.

[2]刘志弘.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整合的思考[J].信息与电脑,2016(17):207-208.

[3]徐树青.谈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7):55.

[4]王合英,陈宜保,孙文博,张留碗.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8):142-143.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 有机化学 学习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制备及应用的科学,是化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分支之一。它作为高校基础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其他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方法,了解有机化学学科领域的新进展,培养他们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大学有机化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总结,开展教学改革创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满足现代人才培养需求。下面笔者从目前大学生有机化学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一、大学生有机化学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出现了学习效果很差、厌学甚至不学的现象。笔者通过与学生交谈,并进行查访,总结原因主要有:有些大学生认为学习有机化学没有用,因为以后工作也不会涉及化学知识,还不如花时间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些大学生心思根本没在学习上,而是专注于课外活动、玩游戏等;少部分大学生根本就是太懒惰,无心学习,老师劝教也不听,最后临考前却想着让老师帮忙辅导,完全放弃了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出现这些问题的结果就是,班级整体有机化学学习水平下降。

(二)学生化学知识基础水平不一

有机化学教学中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组成各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省市,各地教学水平和质量不尽相同,造成了学生间化学知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部分来自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尽管这些学生很大部分一直在努力学习,但是其理解力和动手能力不强,学习很吃力,跟不上进度,以至于出现了弃学现象。

二、针对有机化学学习问题的探讨

(一)加强大学生教学考核

加强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过程的考核,有助于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学习,正确理解学习目的,顺利完成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高校多采用多因素考核制度,包括平时考核和考试考核。平时考核是根据学生在日常课程学习中的表现,即从学习纪律、预习、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等方面进行考核。考试考核即答卷测评考核。虽然各高校考核内容所占比例不尽相同,但这种考核制度对学生学习效果评定是客观公正的。与此同时,要想更好地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整个考核过程还应加大课堂测验考核。这样就能够很好地维持大学生的学习紧迫感,使其用心听课和回答问题,进一步激发其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还应该加强考核制度的执行。对于学习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对于学习不认真的学生、多次考核不合格者,必须执行相关处罚。同时,考核过程中应注重公平,严禁出现考核武断或者失误,避免学生出现心理不平衡及产生学习失落感。

(二)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加强学习考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于有机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第一,有机化学是一门与生命科学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连的化学分支学科,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性增加教学内容,以“贴近实际应用、贴近生活”为基本原则,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重视该门课程;第二,调整课堂教学日历,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课堂讲学,让学生更加紧密地加入到有机化学的教与学过程中,一方面督促其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使其获得学习成就感,这有助于调动起他们更深层次的学习动力。此外,可以通过设立各种化学相关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升其对有机化学科学的探索热情。

(三)加强学习交流与合作

大学课程知识的学习,除了自己主动外,还要相互交流,尤其对于那些有求知欲但又学习吃力的学生。大学有机化学学习需要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需要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现代高校具备强大的信息资源和学习交流渠道,大学生之间可以不受约束地进行学习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似乎是多少代人的教学和学习经验总结。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自我封闭的趋向,这很不利于沟通学习。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需要班级干部和学院负责人合理安排,并配合心理教育专业人士,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或课外活动,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其能够更多地接触同学,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大学有机化学学习需要学生的主动,高校需要让大学生准确认识到自己目前扮演的角色和将来担当的责任和使命。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有机化学学习出现的现实问题,我们要不断开展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加快社会进步和满足社会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彦伟,孙广,李海艳,别红彦.大学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111-112.

[2]王枫,张会菊.大学化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11(2):173-174.

[3]宣婕,李心爱.关于大学化学教学的一些体会[J].广州化工,2012(40):196-198.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60-02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合成、反应机制以及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有机化学对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满足药学、临床、检验和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对所需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故而,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多采用讲授法这种单一形式。它之所以在实践中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操作性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其后果是封杀了教师在理论和创新意义上探索教学工作的需求,也封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笔者认为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将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使课堂教学的过程能成为一种多边活动的教育过程,就会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会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 理论课教学变单一讲授为多样化教学

我们课题组要求授课教师每节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这就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常用的组织形式如下:

1.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首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都要坚持课堂提问,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其次,导入新课。对提问的要求是提问的重点和质量,旨在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使教学安排得详略得当,内容主次分明。再次,通过提问设疑,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把好奇引导到对知识的探索上来,如在讲立体化学基础一章时,常用的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为什么在氧氟沙星之前冠之以“左”,类似这样的问题提问,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教学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最后,瞄准教学模糊点提问并加以点拨,可引导学生找出其内在联系,分清其不同之处,消除错误印象。如亲核取代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的异同点问题,通过对比性提问,就会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利用的时效性,还能切实达到“有比较才能鉴别”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及教具

药学有机化学的教学可谓是“任务重,时间紧”,虽然教学经过筛选,但内容依然十分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大量的分子结构式、构型、构象、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应用的案例等。将这些信息在黑板上写出来,需要很多时间。应用高水平多媒体课件能很快将这些内容展示出来,通过图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使有机分子的结构和空间形状变得十分形象和直观,真正实现交互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课件在展示分子立体结构方面具有直观性、高效、快捷的长处。

在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教学中,初学者往往觉得难以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教师主要采用立体模型教具,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搭建分子模型,配合化学绘图软件的分子三维图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采用立体三维结构式,以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各基团间的连接部位与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分子结构图直观、灵巧的优势,多进行结构特点的剖析。

3.分组讨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前给出)―预先查阅资料―讨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以暴露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让学生各自的观点在争论中碰撞、比较,从而形成共识。也可让学生将自己探讨的过程展示在黑板上,由同学们自主评说。这样做,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既能体现合作的价值,又能在教室空间里建立起学习的联合体,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智慧。

4.习题答疑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感悟认为,有机化学的教学更适合课堂理论与习题答疑相结合。即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习题讲解,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课堂授课后往往留下习题作业,用以反馈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习题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

5.小讲课

有机化学的重点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这是有机化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同学们今后能否灵活运用有机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这一部分需要善于总结。针对有机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每一章节讲述的最后,总是让学生总结这一章节的结构与性质。针对有机化学机理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总结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核取代,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另外,如何设计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也是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逆向思维后,要求同学们能从产物的结构特征出发,从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6.提高学生兴趣,督促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形象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我们在讲述每一个反应时,都会对它的反应物和产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各类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与合成方法小结。鉴于有的章节内容多,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应用条件复杂,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和阐释,力求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知识通俗化。

7.课下网络交流

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满足学生的所有要求,有待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作为教学补充,如在固定时间利用QQ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自学、作业中遇到的问题等。

另外,利用学院建立的网络平台使学生能通过网络得到有机化学学科丰富的学习资料,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教学时空,充分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双重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力,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者,把单纯的讲授知识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 实验教学的模式转变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其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重点,构建以基础训练―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为主线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它对培养学生周密思考、仔细观察、主动探索问题,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按教师所讲对照实验指导书按要求操作、运行一遍取得数据即可。显然这种模式存在许多弊端:(1)理论课上讲解一个定理,而实验课上用实际的数据来验证这个定理,可以说几十年不变,内容单一枯燥,其结果是一门课程学完后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其所学的课程没有实际应用的感受,所学不知何用;(2)教师经常在讲解某个实验的同时进行演示,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3)学生对实验设备的运行原理、运行情况了解不深,连一些简单的故障都不能排除。

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有:(1)在实验前,通过网络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主动性的进行实验设计,将学生推到实验的主置,使学生从具体实验入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步骤并做出分析等。(2)在实验中,由2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作简单讲解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观察、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从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各项技能和有机化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3)在实验后,指导学生正确撰写实验报告,并通过课堂展示优秀实验报告。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加综合型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自选实验课题、仪器设备,自行制订实验步骤,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实验教师只是做方向性的指导及辅助工作。这种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提高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近年来,我们致力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多方面,对有机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力图以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为切入点,使每一个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从而,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学生的存在与力量,不断构建相宜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自我生命的主体,构建课堂教学新景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春芳.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23~25

[2]赵苏芳.论化学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26~127

[3]杨方.论教师课堂提问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88~89

[4]于开庆.关于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27

[5]刘爱兰.浅谈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8(5):67~70

[6]邸静、初一鸣.对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21~22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本科专业课;实验教学;科研;结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36-02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有着理论课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科学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1]。随着当代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提高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山西农业大学的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两大中心工作,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一定的科研优势,尤其是近年来科研经费的逐渐增加,研究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推行实验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与动物生产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因此,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以及保证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动物繁殖学实验大多以基础实验为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较少,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局限。如果能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把科研中的相关内容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并且进一步把实验内容与该领域中的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和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在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繁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一些科研与实验相融合的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

1 科研活动融入实验教学,改变传统实验教学形式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是一些基础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有利于学生巩固基本的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而在运用综合实验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2]。从教学方式上看,大多采用的是“注入式”和“填鸭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从实验内容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制定,到仪器设备的准备等都是由教师完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3-4]。因此,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是许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把本专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不仅与学生所学课程有紧密联系,而且体现了本专业较为前沿和先进的内容与方法。在进行实验之前,学生通过教师讲解、预习、查阅资料等,对该实验的具体情况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使其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可以激发和调动其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笔者多年来从事动物生殖生理和繁殖营养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在动物提高品质和冷冻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设计相关实验的过程中,积极将科研成果、书本知识与传统实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给学生提供思路、实验用的仪器设备,由学生根据实验条件和研究目标,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内容和步骤,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最后书写实验报告。例如,研究小组曾经开展过“稀释液中添加海藻糖对山羊冻精品质影响”的研究,如果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开展这个实验,让学生自己去筛选稀释液中海藻糖的适宜添加量,首先可以把实验课程中的“假阴道安装和使用”、“的采集”、“品质的评价”与“理化因素对品质的影响”等动物繁殖学传统实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其次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使学生对科研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体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实验主动性;指导教师还可以应用平时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帮助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在大多数的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独立进行的,这样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相关的实验设备和试剂耗材以供实验教学使用,而这些也只有在实验教学中才得以使用,有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仅使用几次[5];另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往往只是为了完成实验报告,而没有体现出这些结果有效的科学价值,这样势必会导致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使得许多资源不能充分发挥效能而造成浪费。

如果将现有科研中与本科实验教学相关的研究工作纳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一方面使得实验教学在设备和材料上得到保障,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仪器重复购置和闲置所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通过二者有机结合,可以节省人力、试剂耗材和时间,避免单独开展该项科研实验导致重复工作,同时杜绝原始数据资料的流失。此外,将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本科生毕业论文以及各层次的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衔接起来,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工作中,不仅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其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培养其交流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然而,在实施本科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科研实验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要比开展传统实验更加重要和突出。指导教师既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实验的参与者,其作用贯穿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导向工作[6-7]。首先,注意选题的难度控制和选题的意义,如果难度不适当或者意义不明确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要从文献的查阅、数据的处理分析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8];同时,最重要的是做好实验室的安全保障工作,由于初次进行科研实验,实践经验不足,很容易由于失误造成受伤和中毒等事故,指导教师要在个人防护、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室通风和水电等方面经常提醒学生,尽职尽责,最大程度地降低实验中的风险。

3 通过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创新科研团队建设

在科研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还应逐步进行学生创新科研团队的建设。近几年来,为了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和激励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学研究中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山西农业大学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和评审,通过立项给予学生一定科研经费,为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通过开展这样的项目,不仅弥补了实验教学的不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给学生提供了发挥自身创造力的空间。

在正常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选题、立项、撰写申请书、实验设计、技术方案的实施、项目完成和结题报告提交等多个环节,让学生能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同时,学院要为创新性实验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在实验教学以外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以项目为引导,以实验室为依托,以本硕合作为主体,指导教师为辅助,组成创新科研团队。根据团队中各成员的知识背景和特长分配不同的任务,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完成自主立项的科研任务。例如,可以选择团队中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实验的具体操作等。此外,团队成员对遇到的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相沟通,在实践中切实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完整而系统的实验教学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扩大实验教学成果,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

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为社会服务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更加看重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实践经验的求职者往往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不足已成为困扰各高校的难题。社会的快速变革与技术创新,导致当前高校的实验教学无法满足人才市场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这就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开放性环境。山西农业大学建成大学生农业创业园区,与多家企业签署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协议,通过项目扶持、社会资助,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与创新计划项目的孵化和学生成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竞争力,目前已有多支学生创业团队脱颖而出[9]。

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实验教学、科研活动、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校内外共建的有机结合,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确立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使学生将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实验技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10-13],并且在真正的社会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自然过渡。

5 结语

本科教学中开设实验课的专业课程大多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授之以渔”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要使实验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实验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相结合,教学方法必须不断更新、灵活多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培养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强的综合性人才,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的模式,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4-15]。

6 参考文献

[1] 韦化,曾冬梅,秦钢年.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31-34.

[2] 李俊松,陈丽华.科研活动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5):82-84.

[3] 嘉红云,邓小燕,王忠英,等.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科研思维的改革与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37-238.

[4] 王海鹰,杨刚,李玉红,等.将科研实验引入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44):145-146.

[5] 万子兵,隋建峰.实验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2):1188-1190.

[6] 郑焱.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初探[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427-428.

[7] 白玉勇,汪美英,殷培峰.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J].黄山学院学报,2011,12(3):124-127.

[8] 刘志梅.中美教学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比较与思考[J].高教探索: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6(1):76-79.

[9] 李长萍,李卫祥,白加德,等.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山西农业大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9):35-38.

[10] 杨海刚,王天兴,宋桂林.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1,24(3):107-109.

[11] 扈,房丹,韩彦军.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22-124.

[12] 于兵川,吴洪特.实验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76-78.

[13] 王文科,杨胜科,杨红斌,等.科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10(4):73.

[14] 赵辉,王洪君.基于专业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J].电气电教学学报,2003(2):73-75.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1]。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反应繁多且复杂,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感觉有机化学难记、难学且枯燥无味,甚至部分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产生厌倦情绪[2]。如何引导学生学好有机化学,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讨。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有机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结构性质多,反应多且易混淆,概念抽象,反应机理抽象难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难懂难学,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地方院校的学生,基础稍显薄弱,在高中阶段部分学生对化学就不感兴趣,进入大学后对化学类学科还残留一些不“感冒”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在第一次课讲讲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有机化学的关联性。如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于此类化合物滥用引起的,比如“吊白块”、“西瓜膨大增甜剂”、“面粉增白剂”、“反式脂肪酸”、“增塑剂”等[3];讲讲有机化学与药学互相关联的例子,比如磺胺类药物的发现,简述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等,这些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其次,可以讲有机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励志故事,从人文思想上陶冶学生,无形中会增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最后,老师第一次上课在形象、教学内容、激发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精心琢磨。比如,我院药学专业学生化学基础普遍相对薄弱,对有机化学有愄具心理,第一次上课适时鼓励他们就显得相当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普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点越积越多,学习越来越吃力,慢慢产生“放纵式”学习,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究。我们平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多布置团体作业给他们,这样无形中可增加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无形中促进他们要学习,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从而保持学习积极性。此外,我们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有机化学学习交流会,由高年级学生分享学习有机化学的心得,谈谈没有学好有机化学导致以后在学习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课程时的困境,“前车之鉴”有一定的鞭策作用。提高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会有不错效果。

2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多元化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稍显陈旧,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教学发展和创新药学人才需要。首先,我们根据自身院校办学特色并结合学生整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略讲与自学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比如波谱解析的知识和糖、氨基酸、蛋白质等内容作调整。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如李霞[4]、刘玉梅[5]等人对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借鉴前人的教学经验,加以改进形成一套适合自身院校的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药学专业培养体系的特点,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知识与有机化学紧密结合,比如:讲酚这一章时,讲酚羟基性质,可以联系药物化学有酚羟基的药物,让学生课后去寻找归纳总结,然后再课堂讨论总结,这样既能丰富有机化学视野,又可让学生体会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机化学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形成很多不同特色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加以应用,形成多元化特色。如我们可以用案例教学法讲马氏规则,亲核加成反应等;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6]讲化合物的命名、性质等;采用多媒体,把一些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当然,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机理解释,习题讲解时,板书的现场推理,能更好地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当然,有机化学教学手段还很多,根据自身教学特色,创新性地结合应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建立试题库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多,很多知识点易混淆,如果课后不复习,很容易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平衡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建立试题库。这样方便学生课后利用试题对知识点深入了解,同时期末还可用来作考察学生的试题,这样可以达到每届平衡科学考察学生。我们建立试题库,根据自身院校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调查总结学生学习情况,精心钻研,每年不断改进。首先,根据每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情况,对试题难易程度、得失分情况、题型变化、知识点掌握等作个汇总,逐步建立题型多样的试题库。其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对某些知识点讲解所用教学方法,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等作个汇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平衡建立试题。再次,让学生参与建立试题库,根据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容易忘记,难于理解的知识来出题,然后老师筛选出一套试题库,这套试题库用于学生以练题促进对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掌握。通过学生出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4创新实验教学,优化考核方法

有机化学是理论和实践很强的一门课程,通过实验教学不但可丰富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学生做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为适应药学人才培养发展需求,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们对实验教学进行试探性改革。首先,精选实验内容,改编部分教学内容。有些实验内容陈旧,我们根据药学专业,把部分有机化学实验进行改编。其次,安排综合性实验,开设创新性实验。有机化学与其他课程有交叉渗透,我们会开设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完成。最后,为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对实验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我们有机化学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我们可以科学创新改革,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首先,可以在平时成绩这一块增加比重和考核类别。如课题讨论、课后习题、小组讨论、团队作业(PPT形式)、调查总结报告等,这样不断促进他们学习,慢慢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实验成绩,我们对平时的动手操作和实验结果很重视,把它作为实验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样无形中让学生平时增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起到好的实验效果。期末时,我们会组织实验操作考核,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平时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期中成绩,我们在教学中段进行期中考试,作为阶段性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现在的学生较懒散,有中段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能让他们保持学习积极性。有机化学随着药学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创新药学人才,我们必须对有机化学教学不断创新改革。在教学中,根据不同院校办学特色与学生综合情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理念,不断丰富课堂文化,在改革探索中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如何更好地促进有机化学教学发展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伍国云,申扬帆,肖腊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化工,2015,42(16):256-257.

[2]周建波,曾明,陈文.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总结[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6:180.

[3]裴强.食品安全问题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化工,2011,39(20):151-153.

[4]李霞,谢龙,吴晓青,等.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J].广东化工,2015,43(10):192-193.

[5]刘玉梅,黎江,廖玲.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J].海峡药学,2015,27(5):257-258.

[6]石全珍.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分析[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25(2):159-160.

大学有机实验总结范文第10篇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暴露出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并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应用能力。化学实验教学符合这一需求,但是与其目标还相差甚远。本文在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作出简要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改革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素质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1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实验作为化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载体,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体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背景下,各级院校教育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化学实验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实践的过程中,不少高校表现出了诸多不足。有些学校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不足,在相关建设上的支持不力,加上生源数量不断增长,导致教学资源极度匮乏,难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教师参与教研改革的积极性不高,一味地强调理论教学,然而实际取得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具体而言,化学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出的创新素质不高,坚持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考察。同时,化学教师简单地以教材教学为主,缺乏对外延知识的延伸扩展。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增加了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性及创新性,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是化学教学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具有显著作用,应该予以重视。作者根据上文对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改革化学实验教学的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创新方法

创新方法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头戏,关系到整个化学教学系统实效提升。学校应该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定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通过集中备课、演练或研讨等形式,建立教师之间良好的经验互动关系,及时更新他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指导他们实现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应用化、趣味化以及综合化,向其传输先进教学理念,包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并督促他们付诸于实践行动,从而使之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职责和功能,强调对化学实验进行示范操作,启示和引导学生反复进行自主练习。在此过程中,化学教师还要实时关注学生的行为动态,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必要时给予其适时适当的指导,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顺畅开展。此系列行为完成后,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化学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向指导,防止错误行为重复出现。

2.2丰富项目

新时期,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并结合实际办学规模、教学需求,适度加大对相关建设的投入,包括场地、器械、材料等,以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充足的化学实验资源支持下,教师则需要注意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化学实验项目当中,以保证培养人才的先进性。例如,教师在精挑细选化学实验项目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引导其自行查询相关资料,要求他们展示得出的结论或见解。此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如此,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还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力、自主思维力以及总结表达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2.3完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体,评价标准以成绩考核为主,忽视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操作行为表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化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单一的评价标准,无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层次,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师生的认识,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化学实验教学被评价标准体系,对学生作出客观、理性、全面的评述,以指导他们更高层级的发展。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系统应该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动手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总结报告等,重视整个过程,合理地配置其相互之间的比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进行改革,可以为学生营造公平、合理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抄袭、偷懒等不良现象,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有所不同,本出的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学者参与到研究行列,认真审视当前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现状,深入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推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

作者:闫俊青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章文伟,李育佳,张剑荣,朱成建.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77-80.

[2]强根荣,孙莉,王海滨,裴文,杨振平.理论与实践贯通专题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180-182+192.

[3]唐倩,龚成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165-167.

上一篇:大学迎新晚会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迎新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