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0 16:59:48

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范文第1篇

主持人:李文君

投稿邮箱:

大学要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

宁滨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走进不同的大学校园,就会感觉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或大气,或灵性,或温馨,或充满人文气息。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校园里名师和校友的故事、校园的雕塑、景观、花园、座椅、名言、道路楼宇显示的物质文化,广大师生对大学精神、校训的认同感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各种考核奖惩规章彰显的制度文化,以及师生的礼仪交往、体态举止等行为文化,均属于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在育人方面具有浸染性、引导性与辐射性,是一所大学长期积累形成的独特文化特征,是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

不同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有一般大学校园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行业特色文化的个性。结合行业特点,要在大学精神提炼、校训阐释等方面重点提升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课题研究、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第二课堂,通过有目的的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不断浸润校园人文情怀,使全校师生浸润在浓郁的人文精神校园里,在轻松、活泼、明快、和谐的校园文化里追逐梦想。

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韩延明 临沂大学原校长

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导向功能。大学文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物质形态,它依附在大学肌体之上,但又牵动和导引着这个肌体的思维和行动。大学文化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左右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学生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严格要求的行为准则。引领学生寻找精神家园,追求大学的精神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终生的影响。大学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秉持一定的价值取向。学校发展战略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学术规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风学风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要素,都会受到这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

激励功能。大学文化的激励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师生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剂,从各个方面将其成员聚集和团结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出个体和群体无穷的能量,进而为了大学的使命和学校的声誉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如北京大学“爱国、民主、科学和创新”的精神,清华大学“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精神,使得这两大学府一直放射着青春的光芒和魅力,激励着代代学子尚德求真,奋发图强。

价值认同功能。大学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通过文化过程认知和剖析社会现实,从而形成符合现实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定的价值观。大学文化从价值观上规范了学生的社会认识及社会需求层次,进而促成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调控。大学是一个社会组织,大学文化是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都自觉崇尚并认真践行的“座右铭”。

情感陶冶功能。教育旨在激发人的力量,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乃在于其文化影响。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成效。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笔者在哈佛大学访学期间,曾走访过不少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哈佛大学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与具体知识相联系的东西,还包括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这些都不是某个人教给他们的,而是存在于哈佛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这种文化氛围弥漫在整个校园之内,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奔腾于学生的血液之中。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朱庆葆 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当前,我国大学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推动大学文化发展既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二是大学文化建设奉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正是由于在大学文化内涵界定上的片面化、狭隘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的功利化、实用化,从而带来大学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障碍性、病态性问题。

在思维方式方面,支配大学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是传统上“经世致用”的学术价值观。因此,在科学研究上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造成过于强调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的倾向。

在学术风气方面,一些学者不能潜心研究、刻苦治学,喜欢追风潮、赶时髦,朝三暮四,很多年轻人只是关注怎么评上一些重要奖项,如何拿到一些重点课题,而不是追求发现科学真理时带给自己内心的愉悦和舒畅。

在人才培养方面,抱有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依据教育长期规律培养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在中国大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简而言之,就是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这样两种现象。

在社会服务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科技成果转化“显服务”、轻原始创新和人才培养“潜服务”,重物质经济支撑“硬服务”、轻文化引领“软服务”,重一时之需的“当前服务”、轻百年大计的“长远服务”等问题。

以人为本推进大学文化建设

余常德 重庆工商大学思政学院院长

首先,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以人为本”,又要坚持以文“化”人。要相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师生员工推进大学文化建设。高校的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坚持以文“化”人,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坚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使他们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下实现学校的培养和发展目标。

第二,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等学校在制订文化建设的计划时,要充分尊重师生员工的权利和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以满足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其发展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在组织实施文化活动时,注重人性化特点,充分体现出理解人、尊重人等人文关怀,以实现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为落脚点。这样,就能使大学文化既满足师生员工的利益需求,又实现其引导激励和塑造人的目的。

大学文化范文第2篇

大学文化和地方文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所以它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一般和个别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大学文化倾向于开放和多元,但其地理范围始终是有限的;地方文化比较保守,但相对大学而言,其地理边界又远超前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大学文化是其所在的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它至少是在地方文化的场域中存在和发展。两者既有冲突的成分,也有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因素。

就现实来看,大学和地方分别是各自文化的最重要的主体。然而,学校与地方双方常常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尚未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高校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地方支持高校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更没有建立稳定的长效合作机制。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与地方高校文化建设都缺少文化互动发展的整体规划,更缺少深度对接与融合协作;双方没有保持常态化交流,校地文化互动的频次、广度、深度都不够;校地没有充分发挥各自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尚未形成互补共进的局面;校地文化互动难以推出文化精品,难以形成品牌文化。为克服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具备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态度。首先,地方文化并非完美无瑕,它必需通过自我扬弃和兼收并蓄,充实和丰富大学文化的相关内容;其次,以地方文化为依托,主要是指用地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去改革和消除大学文化创新面临的障碍;再次,在大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地方文化中的人、事、物、活动以及技术、资源、环境等,搭建起它与大学文化的共享平台和共享理念。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宏观上、在地方文化的场域空间内来倡导、宣传大学文化;二是针对不同的师生群体、组织利用地方文化具体的表现形式开展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强化地方文化的总体特征还是突出个别内容,无论是针对全体干部师生还是面向不同层次和性质的具体的校园人群,都需要严谨科学的调研和探索。

第二,把大学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特质有机结合起来。首先是语义上的结合,就地方文化而言,即在文字表述方面,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用意义相似的词语进行阐释;其次是文化表征上的体现,即把大学文化渗透到地方的人文古迹、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再次是社会实践中的贯穿。无论是对个人善举、集体公益的宣扬还是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批判,要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在重大活动中的引领作用。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用大学的精神文化去塑造和影响地方文化中社会成员的价值信仰,也要注重社会成员原有观念和常识的思维定势,特别其固有观念对大学文化的反向影响。地方文化中的原有观念与常识所形成的心理与思维模式可能有助于其理解并接受大学文化,也有可能阻碍其接受大学文化。要提高认同的效果,就必须正视公众原有观念和常识的消极反向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正向再造与变革。

第三,依托地方文化建立大学文化创新的过程机制。大学文化创新的过程,也是大学文化内聚外播的演进过程。它内含双重前提:一是大学文化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这是制约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理论务求正确、完整和科学;二是大学文化必须为其成员所需要。这是影响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内部因素,因此理论要便于人们理解并能为人们接受和信奉。在此前提下,在实践探索中,依托地方文化创新大学文化,要强化宣传推广,增强心理认同。大学要逐步由以往比较偏重意识形态的强制和灌输,向寻求社会成员广泛的价值认同过渡,并贯穿于理论解读、实践发展、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为大学文化的培育践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素。第四,正确认识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想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关系。大学文化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内在统一。如果仅着眼于社会现实理性,显然缺乏凝聚力和感召力;但脱离社会现实理性提出过高的价值理想追求,则会让其成员感到遥不可及,从而使大学文化形同虚设,产生信仰危机,加剧社会道德失范。当前,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转型、体制转换等导致各种结构性矛盾集中凸显并相互交织,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局面,人们的信心、信念和信仰受到剧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弥合大学文化创新所需的理论条件与实际社会情形的失衡,即理论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需要在事实陈述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需要认清现实,按部就班,否则欲速不达。

二、结语

大学文化创新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它不是孤立地闭门造车,而是在追求学术、促进个人成长和成才的同时关照现实、关注社会,体现人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讲,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实际上开启了大学文化创新的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赋予了大学更多的责任担当。

大学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 育人功能

一、大学文化的基本理论

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规章制度、价值标准、学生风格、大学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

二、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的首要功能是育人功能。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育和熏陶功能

大学的教育不同于之前的义务教育。它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感知。大学文化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及感染,让大学生感知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与品格,从政治思想到道德品行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凝聚和激励功能

大学文化从形成到被认同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但是大学文化一旦在大学生中形成共鸣。就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多层次多角度使大学生团结一致,建立互相信任、互相理解、高度和谐、互相尊重的群体关系,形成一种自发的、积极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此同时,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还会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大学生昂首阔步,奋发进取。

3.规范和约束功能

大学文化通过自身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形成了一种内在尺度。在无形中约束和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和遵守此标准,为以后进入社会担任社会角色奠定基础。

4.导向和引领功能

大学是科学文化知识交融碰撞的圣地,在这里历代师生经过长时间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大学文化蕴含了时代最前沿的思想、理念和成果。这些前沿信息一方面给大学的发展战略及目标定位提供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大学文化利用它的辐射功能。不断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注入新鲜的血液。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步伐。

5.支持和保证功能

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内在依据。大学文化的发展程度对大学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乃至教育教学模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是大学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同时大学又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作为社会发展的智囊库,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三、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强化

1.亮化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精神成果。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当代社会,科学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在保证大学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亮化精神文化对大学文化的优化与大学生的精神升华具有深远的意义。

2.融合多元文化

大学文化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融合多元文化后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代社会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激烈碰撞,新鲜事物不断涌现,大学文化一方面坚持自身文化传承,一方面又不断增加新鲜元素,使自身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与视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新能量。

3.彰显特色文化

不同的大学根据自身独有的、不同于其他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各自不同的大学文化。大学要彰显特色文化就应该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发挥不同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优势,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创造出顺应时展、符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4.规范制度文化

完善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规范制度文化的前提。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大学文化的引领。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制度文化的指导作用。并实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师治学和学者自律。

6.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强健大学生的身心等方面打造高起点、高品位、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

四、结语

大学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244-02

一、文化管理的概念界定

“文化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管理学家特伦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于1982年合著的《企业文化――公司生活的典礼和仪式》一书中,书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的读者灌输一种新的企业生活规则:文化就是力量。”[1]文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就是把管理的软性要素作为管理的中心环节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具体指:(1)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它既不同于此前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也有别于西方的人本管理思想;(2)文化管理是以文化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的系统的组织管理理论,它强调组织文化建设,重视发挥文化竞争力的作用;(3)文化管理是把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管理中心工作的管理模式,即文化管理思想、学说和理论在现代组织的管理实践方式[2]。

二、文化管理是大学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文化管理模式在大学的兴起和发展绝非偶然。现代大学不仅是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社会组织,而且是分工精细、协调紧凑的知识社区。大学的有效运行不能没有良好完备的制度、机制和体制做基础,但是仅有这些又远远不够。单纯依赖科学管理的结果是:大学组织结构过于刚性,院系设置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各种各样的制度规定越订越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自主性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大学把人才培养过程变成了工厂的流水线,学术自由和知识创新受到严重的阻碍。于是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意识到科学管理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管理在吸收科学管理合理成分的同时还要努力克服其弊端,用大学精神和文化作为学校管理的灵魂。目前中国的一些名牌大学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文化因素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都有了日益清楚的认识。他们更加鲜明地把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文化管理作为走向世界一流行列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秉林说过:“一流大学的本质在于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及运行机制”。这实际上标志着大学文化建设成为了大学管理的中心工作。

三、现代大学文化管理的要义

(一)大学文化管理的机理

1.大学文化管理是一种客观的影响力。虽然个人的心理、认知具有意识的主观性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他人的心理、认知以及大学的精神环境对于个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很大的客观制约因素。因此,大学文化管理的影响力是客观存在的,它的软管理特性只是表明管理对人的行为调节要受到个人的知觉、判断和价值认同等因素的缓冲,并不表明它是可有可无或是主观随意的。

2.大学文化管理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学校中高昂士气、严谨学风的形成,受到师生个体持质、学校的历史传统及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师生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之间、师生的价值取向之间常常也是不易协调一致的。然而,文化管理发挥作用的基础就在于师生的心理、认知基础上的价值观,它所依靠的是学校的共同价值观和心理文化氛园。所以,一旦学校与师生目标趋同、步调一致,它就获得了一种相对独立性,对学校师生就会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3]。

3.大学文化管理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激励是学校管理的最重要职能。由于管理对象的需求各式各样,因此就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方法。一般说来,除了物质激励以外,文化管理所采取的激励方式,主要是满足师生的高层次需求,特别是满足自我实现需要、发展需要和满足成就需要等。通过文化管理,能够激发师生的工作动机,增加师生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内在激励,使师生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加努力,而且愿意挖掘其内在潜能,发挥其天赋,使师生做出超常的工作和学习成就。因此,学校文化管理还具有较为持久的激励作用。

(二)以人为本是大学文化管理的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有其特定的内涵,它是与日常学校管理实践中的物本管理相对而言的。学校文化管理要对人进行深切关注,通过学校管理活动和实践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使入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学校文化管理确立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调动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现代学校管理以崭新的时代内容,管理既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师生的尊重、培养和激励。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照顾人、尊重人,它不是一种溺爱式的迁就人,而是全方位的尊重人、发展人、锻炼人、提高人[4]。学校文化管理是真正实现学校“追求个人与学校共同发展”目标的最佳选择。

大学文化管理是对师生的一种尊重和发展。尊重人从狭义上理解是尊重人的人格,从广义上理解应该包括尊重人的能力、人的成绩、人的劳动、人的知识、人的个件、人的兴趣爱好、人的社会地位、人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等。对师生的尊重是学校文化管理的核心。学校文化管理十分注重人的素质培养,注重师生的发展。发展人不仅是指物质上的发展,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发展,能力、水平和个人素质的提高。其中,提高师生的素质非常关键,师生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的。

(三)大学文化管理是一种强调非理性因素的管理模式

理性模式要求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一切事务都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要求人适应制度。非理性模式以人为中心,认为人并不完全是理性的,还有非理性的一面,主张充分尊重人格、适应人性,并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师生,强调意志、情感、心理等非理性因素对管理的作用,主张制度适应人。管理学从科学管理发展到文化管理,这种重心的转换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于管理这门古老学科由封闭向开放、由局部向系统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也显示出管理学从理性管理向非理性管理发展的轨迹。

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人的行为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那种通过对管理过程中各要素加以简化或抽象而建立一套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方法的传统的理性管理模式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必须加以科学的扬弃,而代之以非理件倾向的新的管理模式。

四、现代大学文化管理的现状

由于硬性的要素比较直观,且容易操作,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作用比较快和比较明显,而软要素不好把握和操作,其作用时间较长,并且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觉察和评价。因此,一些学校的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和实际管理中就习惯于花大力气抓制度、战略、结构等,而不太重视价值观、道德规范、管理艺术等软要素。目前,中国不少学校在管理硬要素和软要素的协调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学校的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严重滞后于学校战略、结构、制度;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大多强调文明、勤奋、严谨、创新,雷同太多,缺乏特色;学校提出的教育价值观、道德规范,没有很好地在学校战略、制度和政策中体现出来,有些仅仅是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而已;学校在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的过程中对师生尊重、关心不够,缺少应有的沟通,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的方式简单生硬、缺少人情味,从而导致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紧张,教师心情不顺、队伍凝聚力下降。

大学文化管理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指导。由于目前各学校尚未形成大家较为认同的、有特色的、校园人共享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观念文化的核心――大学精神。这就可能导致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与群体价值观不一致。

五、现代大学实行文化管理的策略

1.坚持以人为中心,努力培育大学的共同价值观。大学文化管理认为,人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内,大学文化管理强调关心师生、尊重师生,千方百计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对外,大学文化管理强调学校要关心社会,真正树立教育为社会服务和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学校管理者要关心师生的感情需要、社会需要,因为只有师生协调一致的努力,才会使学校赢得成功。

2.实行育才型领导。育才型领导实行分权管理,上级和下级共担责任、共同抑制,尊重下级的创造性和智慧。既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又关心下级积极性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干一切工作都依靠配合默契的团队,培养团队精神成为领导者关注的焦点。文化管理就是需要这样的育才型领导。文化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具有民主作风、尊重人、爱护人、培养人,特别是重视培养共同的群体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发挥团队的作用。育才型领导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而是从大学文化入手,以提高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增强学校持久竞争力和凝聚力为目的。

3.把硬管理与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所谓硬管理指的是依靠规章制度、直接的外部监督以及行政命令进行的刚性管理。而软管理则是指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培育共同的价值观,建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柔性管理。科学管理主要依靠硬管理,而文化管理则要求刚柔并济、软硬结合。文化管理是把硬、软管理两者有效结合的最佳管理方式[5] 。大学精神、群体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制度、纪律是强制性的硬要素,但它们要靠大学精神、共同价值观得到自觉的执行和遵守,大学精神、学校道德、学校风气是非强制性的软要素,但其形成的群体压力和心理环境对师生的推动力又是不可抗拒的硬要素,特别是这种软环境的建立和维持,一点也离不开通过执行制度、进行奖罚来强化。软环境保证硬环境。硬管理强化软管理,这就是大学文化管理的辩证法。

其实,大学文化管理是一个管理系统,它不仅包括学校管理的软要素,而且包括学校管理的硬要素,是把学校管理的软要素放到中心位置的学校管理方式和管理系统。没有这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学校就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我们要通过大学精神的培育,增强学校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因素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反作用,改变重硬轻软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奋发向上的有机体,而不是一个消极被动、涣散疲沓的无力群体。

参考文献:

[1]特伦斯・迪尔,阿伦・肯尼迪.企业文化――公司生活的典礼和仪式[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9:4-20.

[2]叶柳.简论大学组织的文化管理[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邹广文.文化管理的理论诉求与实践向度[J].理论视野,2007,(6).

[4]唐华生.管理创新:新建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必然选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4):17-20.

大学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生态;西部;民族地区

文化并非与生俱来,文化为人类后天所习得和创造,是人类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的自由的精神生产”。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结果,它“不属于个人而是作为团体特征的一切人造的实物、制度以及生活与思想的形式”,文化为社会群体所共同持有,属于“社会遗传”(social heritage),具有社会群体性特征。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区分民族的根本标志,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这一点也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不仅每个民族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且每个民族的文化中也还存在多样性。文化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在冲突、融合中共生共存。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由于每个组织所处的文化系统、历史传统和构成要素的不同,其运作过程中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即形成了各自的组织文化,它影响着大学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是体现在大学制度、大学与社会关系、大学人的信仰系统、大学人的道德准则、大学人的行为规范、大学的风尚等当中的意义符号、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因此,大学文化呈现出纷繁多样的特点,构成了一个多元复台的生态系统,尤其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带有很突出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文化特征,是这个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惟有从文化生态观出发来解读它,才能从本质上更好地理解、把握和发展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

一、生态环境中的大学文化

人类生态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复合生态环境。马克思认为整个世界的内涵是“人类世界和自然界”,这里的自然界是指生态学意义上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包括生物本身以及地球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的生物活动的范围。而人类世界主要指人类生活的社会环境及其价值结构,社会环境包含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的等各种社会要素组成的环境,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礼仪风俗、科技、宗教等构成了社会环境的价值结构。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无时不处在人类生态环境中,任何大学文化都是其所处的独特生态环境的产物。

从自然环境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大多处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之地。如大学,位于自然条件十分独特的拉萨市(拉萨,藏语意为“圣地”),这里属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的河谷平原,纵横交错的河流、连绵的雪山峡谷、辽阔的草原、奇特的地热温泉、肥沃的河谷平原,以及品种繁多的动植物使拉萨成为高原上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拉萨山环水绕,气候清爽宜人,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4℃,平均气温8℃,年日照3000小时以上,素有“目光城”之誉。地处川西草原康巴地区的康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然环境优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常年平均气温15℃左右。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在四川省汶川县城美丽的岷江之滨,地处都江堰――卧龙自然保护区――黄龙――九寨沟旅游环线上,自然生态环境非常好。西昌学院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中国西昌航天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如春,素有“月城”、“春城”之美称,学院环境优美,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我国最西部的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位于著名的喀什市,喀什全称“喀什噶尔”,含义为“玉石般的地方”,自然景观十分独特,这里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以及被称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还有原始胡杨林等多种自然景观和原始风光,大漠、绿洲、冰河、雪岭、森林在此交相辉映。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大学人可以寄情于山水,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孕育出大学人纯净的情怀,此所谓“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与喧哗都市中的大学相比,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中蕴含了更多宁静、纯朴、自然的元素。

从社会环境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都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多民族政治、经济、人口、风俗、宗教等的影响,这些高校形成了其独特的大学文化。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拉萨的历史可追溯到1300多年前,它是藏文化最集中体现的地方,坐落在该城的大学的大学文化中带有浓郁的藏文化和高原文化气息。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藏、彝、羌等少数民族400多万人,22万人口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东南隅与北川地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处在羌、藏民族的聚居区,其大学文化深受羌、藏文化的影响。羌族称自己的民族是汉族、藏族、彝族的祖先,的确,羌与汉、藏以及许多西北、西南的民族均有关联,羌族的族群认同源自其血缘、语言、文化的传承,学校中羌族师生的族群意识表现在其日常行为方式、语言和文化活动中,明显带有族群“边界”的印迹和本族社会生活和历史记忆。同时,羌族与藏、汉等民族的历史渊源和关联使得这三个民族的相互认同和融合意识非常强,该校大学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

新疆的喀什师院所在地喀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喀什一直是国际商业交往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地,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闻名伊斯兰世界的艾提尕大清真寺也位于此,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重地。喀什人口中维吾尔族人占相当比例,他们创造了本民族灿烂的文化,这里是不朽的维吾尔古典名著《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啥斯・哈吉甫的诞生地,也是维吾尔音乐瑰宝――木卡姆的发源地。这里还是世界第一部《突厥语大词典》的编纂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故里。伊斯兰教的文化元素,维吾尔族和汉族的民族风俗、艺术文化、建筑风格都非常自然地渗透到了该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大学文化景观。

二、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意识

我国大学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立和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虽然建立的时间大多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是我国大学体系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研究多以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大学、历史悠久的大学为主要对象,对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对于如何建设和发展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还缺乏更多的探讨。笔者以为在当前形势下,最重要的是充分关注和认识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所处的生态环境特点,树立起大学文化发展的生态意识,以此来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建设。

1.保持民族地区大学文化的特色

大学文化既是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产物,又对

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辐射作用,保持大学文化的特色是促进大学与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这到充分协调、统一,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大学文化系统本身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很容易导致大学文化被普遍同化(assimilation),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生态意识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多元大学文化的集合体,各种不同的大学文化应相生、相容,充分保持各自的特性和连续性。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保持大学文化的特色,首先应在学校内部创设适应多元文化的组织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民族地区的高校惟有创设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组织生态系统,才能很好地保持和发展长期积淀而成的本校大学文化特色,维护大学文化系统的多样性。“所谓办学特色不是一种暂时、局部的现象,而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对一所大学的办学具有广泛影响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如大学藏族学生的比例高达80%,少数民族教职工的比例占70%,该校的大学文化鲜明地体现了的区域特征和藏族文化的特点,学校在研究和发展藏族语文、藏族历史、藏族医学、藏族民间艺术方面独树一帜,课程设置突出地理、高原气候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特别注意用社会人文知识熏陶学生。广西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该校立足开发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骨干学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力支撑,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思想库和科技源的作用。新疆大学的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学校开设了“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历史”等课程。该校的体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元素,如优美动听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轻松欢快的麦西来甫,进入了体育课堂,一些濒临消失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帕普孜球、打毛线球队地拔河等也被引进了体育教学中,这对保护和传承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汉合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奋、求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风,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把这样一些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继续保持下去。

2.促进不同大学文化间的融合和交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同化型’文化”,从历史上来看,是以汉族文化为同化主体,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同化有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同化,其结果都是同化中被异化,即一个民族在另一个民族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其民族特性。而民族融合不完全等同于民族同化,它是各民族间相互渗透,主动学习吸纳对方先进文化的一种文化习得模式。各种文化间虽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却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每种特定的大学文化都需要不断融入其他大学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增强大学文化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不同大学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可以通过传播一吸纳的方式渗透到各校现有的大学文化中,并且替代大学文化原有的某些元素,事实上,文化元素的替代作用会产生滴水穿石的作用,促使大学文化新特质的产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的区域较为封闭,这些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中含有保守、封闭的成分,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因处在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上,与海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十分密切,因而使得这些大学具备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所以民族地区的高校应与沿海高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将沿海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融入自己的大学文化中,促进大学文化的不断优化。

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来自西亚、中亚、东南亚、欧美等国的留学生前来就读,事实上已成为了国际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例如广西大学凭借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带、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广泛开展了与东盟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东南亚国家到该校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多。目前,学校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00多人,为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近40个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该校还与国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开展校际科研合作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加、英、日、澳、德、泰、越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国家的大学长期在经济、文化、农业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新疆大学所在的乌鲁木齐市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也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与中亚一些国家的民族之间有着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与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新疆大学也成了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该校与中亚一些国家的大学在高等教育方面都有较多的交流和合作,在全国和中亚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

美国人类学家赫斯克维茨(M.J.Herskovits)在《文化变迁的过程》(The Processes of Cultural Change)一书中曾说:“虽然一个社会的技术设备可能非常简陋,但它永远不会这样狭小,这样孤立。随着社会成员一代又一代的轮回,新的观念、思想将不断融入他们的头脑中,变化永不停息,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交流与融合不同的大学文化应伴随大学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大学文化改造行为,是保持大学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需要大学人对自身的文化和他文化有清晰的理解和阐释,随时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并对各种文化元素的特质进行甄别,营造适于进行文化改造的氛围,制订促进大学文化变革的计划,鼓励大学人接纳新观点并在实践中尝试新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大学人形成某些共享的观念,产生文化改造的内部原动力,从而保持大学文化的生命力。

3.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大学文化生态的平衡不是保持一种静态的平衡,而是要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实现动态的平衡,以创新促进大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最高体现。

大学文化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一书中总结说:“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创新是大学文化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大学文化,才能实现大学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长期面临高级人才来源匮乏的严峻现实,这些地区的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学校教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特点。大学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

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宁夏大学的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的鲜明特点,该校已成为宁夏及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心和基地、高品位文化传播的中心。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了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的问题,采取自力更生、自求发展的政策,合并凉山大学、西昌农专、西昌师专和凉山教育学院,建立一所综合性本科大学――西昌学院,开设农学、师范、工学、经管、医学、艺术等专业,为民族地区输送人才。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促进这些学校的大学文化的不断创新,有利于这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民族地区大学文化的创新要体现生态意识。首先要考虑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作用影响下大学的生存机制,需要大学紧密结合所处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科学定位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入手,不断深化大学文化的内涵,建设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科学和民主的大学文化。其次,要有大学文化发展的紧迫感。文化生态意识意味着将大学文化看做是生态主体,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培育和呵护才能获得良好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应有大学文化建设的紧迫意识,不断地精心培育大学文化,克服大学文化中的保守性、依赖性和迟效性,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创新之路。再次,在不断的创新中求平衡。共生与竞争是生态系统主体之间基本的关系,保持大学文化系统的平衡不是一种单纯的静态平衡,而是一种“平衡――失衡――平衡”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文化的共生、共存只有在文化的不断改造和创新中才能实现。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需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才能促进大学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独特的、多元的、和谐的,是和每个大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民族地区高校虽然都不属于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但从创立以来也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这些高校的大学文化是中国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需要传承和弘扬这些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特质,以特色求发展,并在融合、创新中保持民族地区高校太学文化的持久生命力,促进大学文化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大学文化范文第6篇

文化,根本在化。这个“化”就是内化、融化、升华和超越。人类社会,本是一个生命群体的客观存在,唯其具有了文化才获得了有序的衍进能力和丰富的时代底蕴。自然的生命个体人,也因为具有文化才达到了理智和高尚的形态。文学从来都是人学,所以文化是“人化”,是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对象化。文化的基本功能是育人,所以文化又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向来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以古希腊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重视人与神的关系,讲究天人对立。而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重视人与自然、与天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大学的出现是为继承、传播文化进而促进受教育者的文明化、社会化、个性化,使之成为健全、完善的人。同志特别提到:“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造就一代新人作出贡献。”[1]这无疑也契合着“以文化人”的思想。

大学文化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主要有大学校园、设施及网上社区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要使器物物资与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古代教育家荀况在《劝学篇》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墨子见染色者也感叹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2]幽雅的人文环境、厚重的文化气息往往是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首先得到显现。大学物质文化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了大学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独具匠心和办学理念,一砖一瓦寓含义,一草一木有文章。一方面构成大学物质文化的元素浸透着大学人的办学理念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通过让墙壁“说话”,让“草木育人”,典雅、幽静的校园不仅为学生的读书治学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同时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来感悟生生不息、传承百代的大学精神,用心去和每一处景观交流,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品位的提升。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制度文化建设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价值取向、信仰追求,教学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思考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专业知识、聘任条件等。科研制度文化建设主要从教学科研成果出发,建构道德、知识、科研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是从学生管理出发,开展各种活动来开拓学生管理的新领域。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指大学精神,它是由大学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的影响、知名学人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大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向我们展示着伟大的精神力量,具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越,默化、升华着大学人的气质和境界。在大学氛围中所渗透流淌着的这种厚重而无形的精神底蕴,就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即大学精神。在中国高等教育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中,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比如“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南大之胸襟”都是对各所大学精神的概括。而各大学的校训是对大学文化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是对大学精神的浓缩和凝结。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的校训,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更能激励师生的情怀。

人类精神的发展和进步,必须借助于人文与科学,能够完善人文科学并进一步完成“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的首推文化尤其是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实质是“立人”,是培养和谐、发展的具有浓郁人文素养的人才。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设优秀大学文化的根本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要求。坚持先进性要求,根本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以文化人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正所谓文学是人学,是对人生命意识的折射,表现的是最纯洁、最健康的感情。通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地熏陶人的心灵,这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受教育程度看,高层次人才的道德素质普遍高于一般的人,因为他们做人和做学问是并行不悖的,既有辉煌的成就,又有崇高的人格。那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重金钱,追逐名利的人是不会有所发展的。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具有坚定的信仰,高尚的情操,完美的人格,是以文化人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同志指出:“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4]另外还要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未来的领导者必定是文理兼备,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人。古人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懂得团结合作的人就没有往上攀登的云梯,又怎能看到高处的风景呢?

在高校,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开展大学精神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研究大学文化,有助于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以人为本”,研究人才培养的机制和环境,探索大学文化导向、教育和熏陶功能实现的途径,总结大学文化建设的经验,不断丰富发展大学文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2005年1月17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

[2]墨子闲诂卷[M].

[3]周易[M].

大学文化范文第7篇

大学文化,主要是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文化,是就大学文化的主体层面而论,但大学文化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从其源头考察,却是由于大学的本质。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组织,一方面因应社会对高深知识的探求而诞生、发展,始终对知识抱以敬畏与追求的态度;另一方面始终把传播高深知识,培育社会栋梁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关于大学文化形成的原因和动力不论有多少个因素可分析,但这两个方面确为其原初动力。

(一)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孕育大学文化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又进一步引导人们从事新的或者更加深入的实践,推动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初期处于极度蒙昧阶段,当时的人们无法了解自然界运行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在各种极端的自然现象面前只能够逆来顺受,任其主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宗教的权力曾经至高无上,欧洲中世纪更是宗教愚昧统治的黑暗世纪,压抑科学,奴役人性,钳制思想和自由,引导人类突破自然恐惧及宗教窒息的强大力量正是知识。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逐步恢复了人的个性,确立人的权利,提升了人类处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能力,这些运动从根本上无不源于知识的力量。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类解放是三位一体的解放:一是从对自然界的恐惧、压迫下解脱出来,即自然解放;二是从宗教愚昧的压迫下解脱出来,即宗教解放;三是从阶级剥削与压迫下解脱出来,从自身身心的束缚与桎梏下解脱出来,即人自身的解放,但其中每一步解放无一不是以知识为利器,无一不体现出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大学因应人类社会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而诞生,又因应人类社会对知识的进一步追求而发展。无论是早期的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这样的“僧侣居住的村庄”,还是后来德国的柏林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这样的“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城镇”,抑或今日大学作为“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大都市”,大学的规模在变,形式在变,组织结构在变,社会关系在变,作为主体的大学师生在变,教育教学方式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学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始终未变。大学之所以为大学,之所以为人仰慕,成为社会的良心和文化高地,究其根本,就在于此。因为,敬畏知识使“大学人”对知识产生由衷的崇敬和景仰,既推动“大学人”为获得自然、社会及自身的科学认识,严肃认真地去学习知识,踏踏实实地去探求知识,以开启智慧之门,打通自由之途,又使“大学人”形成严格的自律,时刻警醒自己:在浩瀚似海的知识面前,任何人都显得异常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只有用心地学习,才能了解知识的真谛,才能利用知识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谋福利,否则轻者难以成事,重者甚至会因为违背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而受到惩罚。正是有了这样一种谦逊和自律,大学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及其价值的追求才会永无停息,大学才会成为“学术勃发的世界”,“大学人”的科学和文化素养才会不断提升。大学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崇敬、景仰与追求上,还体现在对学术前辈、大师的崇敬、景仰及其学术境界、学术精神的学习与追求。大学是知识精英汇聚的家园,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大师带领年轻学者和学子探求知识、探求科学,而年轻学者与学子则在学术前辈、大师无私地传道、关心与提携下学习和前行,即使在学术探讨过程中产生不同看法,也最终会达成学术共识,推动学术发展,以此薪火相传。大学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还体现在大学追求知识、追求真理上,其重要目的就在于着力激活学习者身上内蕴的天真,即那种类似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这样的天真虽然在一些思想“成熟之人”看来是不屑一顾的“呆子气”,但保持有这种天真却永远不会受到“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思维限制,永远都会具有突破现实认识的激情和动力,进而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和探究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真理。正因为如此,大学才“不仅是关于思想的人的聚集地,而且是善于培养善于思想的人的殿堂;不仅是思想家的汇聚地,而且是生产思想家的圣地”,进而大学才会享有“象牙塔”之美誉。

(二)对大学根本使命的坚守与传承积淀大学文化大学使命与大学功能的关系极其密切。大学使命是大学的价值追求,其根本使命则从本质上规定了大学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大学功能是大学这一特殊社会文化组织对人类社会有机体所发挥的作用。前者从根本上规定了后者的基本内容,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大学作为特殊的社会文化组织,其使命及功能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否则大学断然难以维持持久的发展与繁荣;反之,大学无论怎样发展,怎样变化,其本质永远是学校,永远都以育人为其根本使命。中世纪的大学主要培养医生、律师、教师和牧师,以满足人口日益增长并且日益城市化的社会需要。19世纪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强调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创造知识,开展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的引入绝非是要削弱人才培养工作,而是适应当时德国工业革命的需要,既为社会提供高深科学成果,又强调以新的高深知识培养人才,引领时展。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立研究生院,提升了科学研究在大学的地位,也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水平。20世纪初,威斯康星大学将社会服务引入大学,其缘由同样是美国工业革命的推动,其目的则是进一步适应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要求,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也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提供宽广的平台,使大学所育之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学已逐渐由远离社会的“象牙塔”,一步步走向了社会中心,特别是在当代西方国家,由于政府大量减少对大学的财政拨款、大学之间竞争加剧使大学的办学经费不断增加,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使创业型大学逐步出现,并且很快成为大学的一个重要类型,学术资本主义即“院校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的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特点的活动”也日趋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仍然矢志不渝地牢记自己的根本宗旨,“永远为根植于科研、教学和学习的价值所主宰”。牛津大学长期实行导师制,“喷烟文化”成为“牛津”教书育人的突出特色。哈佛大学针对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教师重科学研究、轻教学这种现象,及时调整教师评价政策,适当降低科学研究在教师评价中的比重。耶鲁大学为保证学生培养的高质量,长期坚持小班化、个性化教学,75%以上的本科教学班都少于20人。实际上,绝非耶鲁大学是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班教学已是西方高校极其普遍的做法。《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小班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而所谓“小班”,人数通常都在20人以下。在我国,20世纪30年代,叶企孙教授主持的清华物理系,每班人数不超过14人,以“不使青年徒废其光阴于彼所不能学者”。近年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均对小班教学进行尝试,北大以优势学科经典课程为小班教学的主要试点项目,川大强调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实行25人的小班化精英教育。2014年夏天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毕业生仅有1人,华中师范大学则为3名学生开设哲学专业,所有这些都绝不计较经费投入与学生的人数是否能成比例,看重的仅是大学以育人为中心的根本使命。正是一代代大学人对大学根本使命如此持之以恒地坚守,大学才在培育一批又一批引领未来的领袖及行业精英的同时,逐步生成了大学的独特气质,培育了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5]。

二、涵养视角的大学文化之要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进程中逐步积淀、养成和升华的文化,具有自然性,但是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现象,又需要特别的关注与建设。这种建设对于今日的中国大学而言,尤其重要和迫切。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我国不少大学,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一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地出现了方向迷失,造成了大学理想和大学文化的茫然。从根本上扭转这种状况,有效建设我国大学文化,除了社会须作相应努力外,还要从大学自身来考虑,现阶段最为要紧的有3个方面。

(一)注重大学形象的塑造,按大学的本质要求办大学在西方,大学(University)一词源自拉丁文,有“社会、整体、世界、宇宙”之意。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时的崇高荣耀和地位,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一句经典可以看出,即“意大利人有教皇,日耳曼人有帝国,法兰西人有大学”。大学之高贵,就在于它的特殊本质,这种特殊本质体现在大学形象上就是:大学是淡泊的,大学是理想的,大学是深刻的,大学是坚守的,大学是批判的。按大学的本质要求办大学,就是要按照这样的要求办大学。大学是理想的,是因为大学作为“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崇尚学术,追求学术,志在探索自然、社会和人伦,也志在培育社会精英,养成社会良心,造福人类。这就决定了大学绝非官僚机构,热衷于行政命令和官职高低。所有的行政机构和人员,无论级别高低,都应当一心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而不是动辄发号施令。同时,大学必须牢固确立大师意识、教授意识,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学是淡泊的,是因为大学是从事探究真理、培育人才的崇高事业,绝不是追求产值和利润的企业或产业,“办大学需要钱,办好大学要花很多的钱”。但是,发达国家的大学发展表明:即使在财政拨款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大学需要大幅筹资,有效提升筹资能力,也仅在于办好大学,绝不仅在于以纯粹经济利益为目的。大学是深刻的,是因为大学是思想的殿堂。学术研究需要艰苦的探索。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描述过这种探索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因为如此,学术探索需要有相应的学术成果来体现,但学术成就的高低又不仅是与学术成果的数量成正比。当年梁启超向清华大学推荐陈寅恪,曾言自己虽然著作丰硕,却不如没有任何著作的陈寅恪先生的几句话深刻。梁启超先生是何等的学术大师,以此来评价陈寅恪先生的学问,其中内蕴的深刻性思想是如此明白,似乎再作什么解释都已经成为了多余。大学是坚守的,这是因为大学作为人类社会有机体的重要文化组织,需要随时展而发展,但更要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与价值追求。“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大学随着社会需求、现实和理想变化而变化是明智的,但大学不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不能社会上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当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大学是批判的,这是因为大学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本身就意味着批判,大学对社会的引领依靠的正是自己的批判精神。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极其复杂的今天,大学尤其应当坚持这样的精神。例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主题报告所阐述,大学不仅要完全独立和充分负责任地就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发表意见,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权威,以帮助社会去思考、理解和行动,而且还要对新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趋势进行分析,加强自己的批判和前瞻功能,为社会提供预测、报警和预防的信息。

(二)注重校长形象的塑造,按大学校长的本质要求当校长“地无分中外,时无分古今,大学校长这一职位,总让人有仰之弥高的感觉———学识渊博,道德崇高,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敢言,既是社会清流,也是国之栋梁。”[19]169校长的形象直接代表大学的形象,校长的文化意识直接体现大学的文化高度。这也相应地决定了今日的中国大学文化建设,必须高度注重大学校长形象的塑造,按大学校长的本质要求当校长:其一,大学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大学“是一种学者的共和国(Republicofscholars),一种同僚的社区”,是专业人士依据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地方。大学校长作为学者“共和国”的一员,依照专业精神,自当具有高度的专业成就[19]92。诚然,现代社会赋予了大学太多的责任,大学校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管理能力与技巧,但是首当其冲的资质仍然在于较高的学术造诣。否则,他就难以与从事高深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学者沟通,很难真切体会他们所从事工作的崇高与艰辛,进而诚心诚意地为他们提供条件和帮助。在这样的意义上,大学校长的遴选必须首先考虑的是学者。同时,大学校长自身也必须十分自觉地以学者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学术造诣,而不是以官员自居,热衷于行政命令,迎来送往。其二,大学校长必须着力追求大学的学术卓越。大学的声誉和地位取决于它的学术卓越程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声誉远播,为全球莘莘学子所魂牵梦萦,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辉煌的学术成就。香港科技大学建校10年就在竞争激烈的当代世界高校赢得一席之地,辉煌的学术成就同样是其重要原因。学术卓越是大学的全部生命力和吸引力之所在,具有强烈的学术卓越意识,带领大学不断地追求学术卓越,是大学校长的根本任务。政府沟通、社会沟通、筹款能力等对大学校长都很重要,但与追求学术卓越相比,它们只能是第二位的要求。其三,大学校长必须具有深刻的治校理念。台湾大学经济系朱敬一教授言:“好的大学校长才了解什么是‘好大学’,才可能将大学引领向上;一位差的大学校长不但对学校发展不利,也会将大学带向持续堕落的境地。”“好的大学校长”标准无疑是多重的,但是至关重要的标准却是要有深刻的治校理念,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大学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大学始终是社会的文化高地。这就决定了大学校长不仅是管理者,还是思想家。建设高质量的大学文化,首先应当从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做起。其四,大学校长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情怀。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以文化育人,大学育人也绝非仅在于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育人、氛围育人。大学校长不仅应当注重大学的制度文化建设,还应当注重深刻反映大学本质的物质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正如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创院院长黄昆岩所言:“西方的一流大学,一律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而实际上大多数具有管理才华的校长都是人文方面出身的。这会立即带给大学一种崇高的书香风气,校园才容易成为适于熏陶学习者的良好环境。”[19]165这样的经验,对我们今天的大学校长遴选是能够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的。

(三)注重教授形象的塑造,按教授的本质要求当教授大学是师生共同探究高深知识、追求真理的场所。在大学师生共同体中,教授的地位非常重要。建设大学文化,尤其要注重教授的形象,按照教授的本质要求当教授。教授的形象,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学术形象。教授是大学学术水平的代表。大学不是一般的文化组织,或教育机构,而是学术高地。在知识视野上,大学之大的要义在于学术之大。教授是大学高深知识传承和创新的代表,尤其是大师级教授,本身就是大学学术发展的丰碑,人们对大学的高山仰止,其实是对大学教授特别是大师级教授的高山仰止。按照教授的本质要求当教授,为大学树立崇高的学术形象,首先要求教授必须以学术为志趣,全身心投入高深知识的传承和探究,不断丰富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提升学术探究的水平和层次,为其他教师和学生树立敬畏知识、潜心为学的学术形象。作为教授,还必须善于立足学术发展规律,把握学术发展趋势及需求,着力引领学术发展,不断拓宽学术研究领域,开辟学术方向,造就学科发展重镇,为大学学术卓越的不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再者,学术是薪火相传的事业,教授作为某一方面的学术领路人,不仅要关爱学生,培养学生,而且要高度重视年轻教师的成长,培养、提携学术后人,不断提升所在学术团队的实力,使大学的学术事业不断发扬光大,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二是道德形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大学教授不仅要有高深的学术修养,而且要有崇高的道德形象。具体表现为:一要淡泊名利,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得起种种功名利禄的引诱,潜心学术事业,深入探索研究,对重大社会问题、学术问题发表意见,不为利益俘获,坚持公平正义;二要有大爱情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大爱,就没有大学教育;三要有道义担当,维系人间人道,评判社会善恶是大学的本初使命,更是大学教授的天职。蔡元培先生因为北洋政府逮捕学生拍案而起,哈佛大学教授拒绝授予美国前总统里根先生名誉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师生抗议越战决策之一的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先生来校担任教职,无不是这种道义担当的体现。我们的现实环境还是一个泥沙俱下的环境,公平与非公平、正义与非正义、道德与非道德、善行与恶行时时都在激烈地碰撞,弱势群体的利益还屡遭侵犯,我们的大学教授面对这样的情况,尤其需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殊方式为社会“铁肩担道义”,为公平正义呐喊,这是对社会正气的弘扬,更是对大学文化本身具有特殊意义的塑造。

大学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高等教育发展;文化育人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素质能力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2512288)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成为一段时期以来社会生活最鲜明的主题。而大学,这个与文化紧紧相连的机构,也因“大学文化”的特殊功效,备受瞩目。理论与实践都已表明,大学文化对大学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大学文化承担着育人的特殊职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纵观大学的发展史,大学与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功能,负有传承文化、融合文化、创新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另一方面,文化是大学的内在力量,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

大学文化承担着育人的特殊职能。文化由人创造,而文化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人、培养人、发展人的土壤,对人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此过程中,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无形却强大、无声却有力的教育力量,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方面负有特殊使命。通过发展大学文化,提升大学精神品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也是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和条件。大学文化的构建与弘扬,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有利于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心灵世界。实践表明,大学文化是培养人文素养、培育创新人才、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沃土。大学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育人功能,尤其是它的润物无声、浸润心灵的特质的隐性教育功能,有时要比显性的、外在的教育方式更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它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是学生陶冶情操、塑造品质、提升品位、守望精神家园的最重要的载体。

二、大学文化对教师具有重要的凝聚和激励作用

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也正如此,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这对于大学同样如此。在当代中国,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既包含和反映着历届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大学是知识分子、高层次、高水平人才集中的地方,是传承、研究、探索学问之地,是培养和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大学文化在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时,还对大学教师及所有教职工都有重要的凝聚和激励作用。一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严谨求是的文化,将成为凝聚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力量源泉。实践已经表明,一所大学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等,还尤其离不开大学文化所凝结的集体合力,离不开其中的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依靠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吸引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曾见证于很多大学的发展中。

三、大学文化直接关系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加强文化建设,既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大学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任何一所大学若要获得师资、人才、科研、社会影响力及资金等比较优势,就必须保持和增强自身的独特竞争力。而大学文化恰恰能够彰显一所大学的独特竞争力,是大学科学、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为,大学文化的结构应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综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价值规范体系;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规范、规则,同时也表现为大学在长期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观念、习惯等;大学物质文化包括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与手段等;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习工作、文化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操守。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必然离不开这四个方面整体合力的提升。一所富有丰富的精神文化蕴涵、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过硬的学科专业及师资队伍、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大学,必将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文化力作为一种更强大、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能够彰显一所大学的独特竞争力。因此可以不夸张地说,大学最终的竞争力在于大学的文化力、软实力,其实质在于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范文第9篇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大学。综观当今世界著名学府,最鲜明的特征是:这些大学都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建设既是应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自身理念建设、制度建设的必然方向。大学要想谋求发展,必须把握机遇,激发动力,深度发掘并树立属于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实现内聚力量、外求发展的综合目标。大学的发展与大学的文化息息相关,在目前的国情下,高校要发展、要脱颖而出,凝练正确合理、求真务实而又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是当务之急。

关于“大学文化”的思考

大学文化(the culture of a university),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等大学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它既包括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意识、文化、理想等抽象的内容,又涵盖诸如目的、宗旨、原则、追求等较为具体的内容。大学的文化深深地熔铸在大学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风,不可见;气,不可见;但是风气可见”。犹如一个人的内气节操,大学文化难以言说却又无时不在,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产生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支配着学校的正常运转,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失去了文化,大学就失去了灵魂,无所依靠,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一所高校的文化由外到内,由表至里可以分为四层:第一是物化层,如拥有的自然环境、建筑物、教学科研设施、校徽标识等;第二是内在层,如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学科专业、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方面表现出的特色;第三是行为层,包括组织行为和个体行为,主要指高校的方针、策略、规章制度、实现目标的措施、培养模式、目标定位、教职工的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开拓进取精神、工作学习与生活风格等;第四是理念层,主要包括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价值取向、学校精神等。

从精神层面看,大学文化引领着对人才培养的理想追求,是大学办学的灵魂。从认识层面看,大学文化决定着大学的功能作用,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本;从操作层面看,大学文化明确了大学的宗旨和使命,是大学行动的指南。要想凝练出一套崇尚科学、探求真理、学术自由、潜心研究、科学系统的大学文化,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传承历史是前提

众所周知,大学的历史是一部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这部史书源远流长,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相互之间的交融使大学在长期的发展中浓缩出许多带有发展指向性的整体观念,不仅反映了大学的教育精神和价值取向,而且反映了长期的文化积淀、历史特征、学科特色和办学追求。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待、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陶冶着师生情操,引领着学校发展。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闪烁着不少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经典名言。如《大学章句》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梁启超指出的大学在于“独立其精神,自由其思想”;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梅贻琦强调的“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竺可桢认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以来,重塑大学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大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把握特色是关键

曾经,大学是象牙塔,集中了许多思考美好事物的伟大思想者,他们所处的环境与广阔的社会经济背景完全脱离。而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民族性与国际性更加紧密结合,由国家包办的办学模式已被打破,不同的大学应该确立突出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特色是大学办学历史的沉淀,更是动态渐进的过程,是社会需求、历史发展、主观努力三方面相结合的产物。这里所说的特色是要有建立在对办学历史和实践进行很好总结之上的优势特色,没有优势就谈不上特色。坚持学校“特色”的同时,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面向社会,突出个性,应避免好高骛远,避免求大、求全、求“洋”,避免“一哄而上”,应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自我评价和对比评价,找准自己的特色,在办学文化的凝聚过程中,只有科学分析、科学定位,方能独辟蹊径,独步天下。

3.“以人为本”是基础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把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将理想、追求、伦理道德、严谨求实、宽容合作的人格品性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树立终极关怀、和平文化、科学伦理、全球环境的大学观。“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调动人的创造活力。所以,现代大学最重要的文化,就是“以人为本”。

从终极意义上讲,教育之所以为教育,就在于它传递的文化能够开发心智、涵养人性,传递、维护和创造知识,培养优秀学子。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办学宗旨应该是以学生为主,而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一代代秉持学术精神,薪火相传,不断探索的学者。学术造诣深的学者、大师,是现代大学综合实力最主要的标志,有他们的存在,才有了大学的实质,大学的行政人员则是提供学者和学生之间友好沟通和传授知识的桥梁。三者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的文化也应是闪耀着人性光芒,体现着人性光辉的“人性文化”。

4.“经世致用”是目标

英国牛津大学的纽曼教授认为,“大学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它所传授的学问乃至社会生活的艺术,其最终目标是使受教的学子能够适应这个世界。”无论我们学什么,最终都将影响终身。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学,如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指出,大学要对社会开放,并对社会产生作用,大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并以“两弹”的发明和“硅谷”的崛起奠定了这一文化在当时的主体地位,大学成为社会的中心。

意大利的著名诗人但丁曾经说过:“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知识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经世致用”的人才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有良好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启人的心灵,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学生获得正确思维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从实际上看,大学文化不仅具有激励功能,也具有教育、规范、指导的作用。高校在发展热门专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其他传统专业对学生道德与能力的塑造。只有这样,现代大学文化指导下培养出的人才方能具有理性与宽容的品格,也更容易融入这个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文化”的具体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化以人文道德为基调,以人文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为主要特征,是时代精神的折射,也是学校内在理性和外在气质的融合,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的统一。

1.中国人民大学的“五大传统”

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诞生,在新中国的国家建设中成长,在十年“”的岁月中磨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赢得二次生命,在新世纪创造出新的辉煌,在学校历史发展中,逐步熔铸出独特的文化传统,即以“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实事求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和“艰苦奋斗”的五大传统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传统。

一是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学校前身是1937年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从建校第一天起,陕北公学的师生就站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线,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本着“为新中国培养万千建国干部”的目标,学校着重发展了与国家建设密切相关的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大多数学科领域作出了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杰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面向现代化建设主战场,为国家培养众多高层次人才,同时,学校积极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国家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二是实事求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重镇,学校无论是在教学科研方面还是学生管理方面,都将“实事求是”作为根本原则。在教学科研上,学校把“实事求是”视为理论教育和研究的生命力所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校讲求“严”“宽”相结合,原则问题严,非原则问题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三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大师和大楼,而且要有大气和大爱。作为人文社科领域内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内高校之一,学校高度崇尚学术自由,在学术问题上坚持“双百”方针,营造一种兼容并蓄的自由学术氛围,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深厚的学术底蕴也成就了学校纵横中西的学术气魄。

四是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在近77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处于多么黑暗的时期,在多么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学校始终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与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学校校友的雄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终冲破思维的黑暗统治,为中华民族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学校校友的万言纪实长文《东方风来满眼春》为深化改革鼓与呼,掀起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五是艰苦奋斗。中国人民大学是从艰苦奋斗中走过来的,一贯倡导因陋就简、勤俭办学。创立之初,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物质条件落后,但凭着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阻碍,终于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和实力。虽然办学条件已经好转,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已融入血脉,成为团结、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强大精神武器。

2.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文化践行路径

一是“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办学目标和“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人民、人本、人文”就是“人民的大学为人民,以人为本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建设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大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本着这个理念,学校一面高扬人文社会科学大旗,为发展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鼓与呼;一面致力于民族文化复兴和先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这两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同和赞扬,为学校赢得空前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勇于担纲的 “道”“术”兼济的高素质人才。“大学之大乃学生之大”,在学生培养中有一个“道”与“术”的问题。现在的大学教育普遍存在“重术轻道”的问题,无论理工类还是社科类大学都是如此。所谓“道”就是理论、理性,就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和视野;“术”,就是具体的操作性知识。重“术”不重“道”,太急功近利,学生的素质就会下降。

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学校办学文化是重“道”也重“术”,既对学生提出了“明德、博学、求是、笃行”的学术品格要求,“忠诚、勤勉、朴实、友爱”的道德人格标准;也对学生提出了“行为精英,心为平民”的为人处世原则。在教学方面,除了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基本的知识,还重在观察、鉴别、创新能力的培养,心智、人格的完善以及吸纳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学校的品牌项目“联合培养计划”“海外实习计划”“国际小学期”等,也是为了使学生“有道亦有术”,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高校要发展,文化必先行。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地,高校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推倒厚重的“心灵围墙”,主动将自己归位于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之中的“世内桃源”,融于社会,感召大众,靠一流文化赢得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相信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学与社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大学文化也必定会发生许多意义深远的嬗变和演绎,并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大学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 “大楼” “大师” 文化建设

一、由大学校门所想到的

有人称:“看到聊城大学的校门,才知道什么叫大。”

聊城大学的校门,一度被誉为“齐鲁第一门”,这个在网络上被称为“高校最大、造价最高、耗资8000万元人民币”建造的富丽堂皇的校门,其造价、规模、档次,都不得不使观者惊叹。这是一座造型庞大绵长、气势恢宏的建筑,大门有28组共56根柱子形成27个门洞,正中的门洞最大,大门洞两边各有13个小门洞,对称分布。校门东西的直线距离长140米,大门洞高度在10米上下,约三层楼的高度,宽度则为8米左右。然而,这座豪华校门内,真的就拥有大师、能造就人才吗?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不比教学质量,却攀比大楼、大门的恢宏。许多高校声称要打造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不顾国情和社会需要盲目扩建,盲目贷款建大楼、修大门,结果负债累累,纷纷成为银行的“债务人”,已经影响到了正常办学,与办学初衷背道而驰,相去甚远。据统计,郑州大学五年来基建投资11个亿,其中贷款9个多亿。四川省银监会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8月末,该省4家国有商业银行对省内高等院校发放的各项贷款总额达52亿元,其中基建贷款36.7亿元。另外,湖南省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高达近4亿元。据有关资料显示,南昌大学校门2000―3000万元,合肥工业大学校门500万元,浙江城市学院北大门800万元,西安文理学院校门为888万元。一连串的数字俨然组成了一个“中国高校大门排行榜”。

其实,许多世界一流的学府并没有所谓的“校门”,至多只能称为“exit”(入口)。恰恰是那些缺乏内涵、底气不足的部分高校却拥有显赫的校门。

世界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每年差不多能得到10亿美元的社会捐赠,随便拿出一点点就可以造一个漂亮的大门,但哈佛大学没有这样做。当了20年校长的科南特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哈佛的校门便是佐证。狭窄幽静的鹅卵石路,灰黑陈旧的红砖垛,古朴简陋的漆黑铁栅栏,周围一排排年代久远、平淡无奇的低矮房屋……这便是哈佛的校门。简洁的拱形线条、不过4米的高度与中国传统门面观形成巨大反差。整个校园无处不散发出一种沉静、安谧的高贵,弥漫着一种文化的气息。而这种格调恰好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吻合。“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哈佛于1636年建校,这扇简朴的校门中走出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其中有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几乎所有的革命先驱;有7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哈佛的辉煌不在于建筑的光彩华丽,而体现在一代代师生对精神财富的痴迷与渴求;哈佛的魅力不在于设施的先进与规模的宏大,而在于那纯净温馨的校风与自由活跃的学术探索。

哈佛古朴的校门使我联想起奥地利的和谐生态。如果说哈佛是将校门建筑完美地融入学术文化气息中,那么奥地利的郊野则是将人工房舍与自然景致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两者是殊途同归。同样的简朴、淡雅,前者让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后者则造就了欧洲中部的天堂。

二、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现状

有人说:中国高等院校盖大楼的速度,是高校发展史上的“世界第一”;大学高楼林立,但是只见大楼不见大师;“天价新校门”是教育精神的舍本逐末。的确,大楼林立的同时,是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缺失。囿于实力不足,底蕴不深,许多高校便只能在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学术氛围日益沉沦的悲哀中大干“表面工程”、造假作秀,完全忽略了在择师和育人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这样的校门内,如何能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缺失不仅严重地动摇了高等教育本应独立的根基,而且削弱了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功能。学校的很多硬件基础设施比欧美好,却没有引进著名的教授,做一些尖端的研究。学校管理者如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资金过度地用于高楼大厦的建设,这无疑与教育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甚至形成一种阻碍。

当前,我国高校最缺的是大师和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团队。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中国大学亟待走出“重大楼轻大师”误区。早在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就提出了一个对中国大学影响深远的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的就是,优秀的大学在于它有杰出的教师,而不是有多么豪华的建筑。一所学校好不好,不在于它的外观是否豪华,是否气派,而在于有没有一流的老师。大学看中的应该是大师与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一个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应该让学生得到持久的精神熏陶,成为不俗的人。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是茅草屋一样的平房教室,可就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了2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元勋。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由四幢首尾相接的三层小楼和不足500平方米的花园组成,格局可谓小矣,但培养了文学巨匠萨特,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等大师。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之“学”在于对高深学问的探索和学术自由。哈佛大学成功之道就在于把握了学术真谛,不断加强学术的地位,掌握并自觉运用学术发展规律经营教育,使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造就了一大批世界杰出人才。大学的学术氛围、文化气息与价值定位往往能敏锐地折射出社会人文的种种要素。当然,充分的物质条件、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大学提供优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哈佛大学在其走上中兴之路后,持续大兴土木,开展基本建设,完成一大批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实验大楼、运动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筑,使办学硬件条件能够满足学科专业不断增加、教学和研究功能不断拓宽、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不同的是,在进行物资条件建设的同时,哈佛大学抓紧做好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并切实从制度上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哈佛大学不同于一般大学之处就在于,它不是停留于“大楼”和“大师”之间,而是有更深刻的理念。以先进的理念和文化统率大学教育,是哈佛大学的过人之处,也是其后来居上、超越诸多历史更悠久大学的奥秘之所在。

大学者,有大学文化之谓也。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文化、精神赋予大学使命感、历史感、神圣感。大学原本就是文化积淀的产物,没有文化底蕴,大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一流的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教授和学者,有才华出众的学生和最好的仪器设备,而且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大学的个性特色就是大学的文化、大学的精神。尽管大学的定义向来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培育底蕴浓厚、素质优良、潜能巨大的创新型人才。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缺乏卓越的大学文化,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

如果质量提高是大学的目标所在,制度创新是大学目标实现的法规保障,那么文化建设则是大学质量提高和制度创新不可或缺的基础。对我国现阶段而言,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尤为必要。

我国大学要实现超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应当早日走出“大楼”和“大师”之争的误区,在抓紧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世界一流大学所必备的大学校园的多元文化和独立的人文精神,让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问题、追求真理、关怀社会的学术场所。

参考文献:

[1]叶铁桥.聊城大学校门事件调查.中国青年报,2006.11.3.

[2]朱清时.建设一流大学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3).

上一篇:校园网络安全范文 下一篇:德育理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