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04:33:38

大学生阅读论文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有学生感叹:就业压力很大,临毕业前一年大多数都在外寻找工作或是在企业、公司实习,根本没时间去从事毕业论文写作。因为一篇毕业论文无论从理论或是实践方面来说,至少需要三个月,而这三个月的时间对于即将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三个月时间他们可以跑十场以上的招聘会,可以在公司、企业得到三个月的实践锻炼,为就业打下经验基础,而很少会有毕业生花三个月时间埋在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写论文。

但专业人士认为:这从很大程度上突显了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不少大学生由于自身低效的阅读能力,往往只能在学校借阅五到十本相关书籍就开始毕业论文写作,并且由于不能有效提取参考书籍的信息,往往采用直接引用原版书籍的文字、观点,或者直接从互联网上搜寻相关资料,通过复制、粘贴的简单粗糙的方式完成论文写作。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不高,

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从小学义务教育开始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文(论文)写作作风,绝大部分学生的每篇文章或是论文都必须在广泛的查阅相关资料后,再经过自己的锤炼加工,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来完成。而国内个别大学生仅参考三五本书便能成文,自然要面临反复修改、甚至难以达标的尴尬。

美国等地的大学生,论文写作必须参考大量的书籍,一般至少会参考30到50本,如果不能快速阅读并准确获得所需知识,那面对这些书籍和写作任务,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作业。由此可以看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 不同文体阅读 眼动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24-02

随着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民族地区除了以该民族语言教育的同时,汉语和英语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各民族交流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语言之一,更是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掌握的语言。[1]很多研究者们都对汉族大学生阅读英语和汉语篇章时的眼动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少数民族学生阅读母语或第二、第三语言不同文体篇章时眼动特点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阅读是学生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认知活动,在这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更是人们获取一切信息的必然途径。阅读具有使学生增广见闻,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等有利作用,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影响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2]因此研究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时的眼动特征,对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入手,借助眼动仪,记录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速度、注视次数等2个重要指标,来对比研究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时的阅读水平及理解程度。该文利用先进的眼动技术研究少数民族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篇章时的眼动特征,来揭示蒙古族双语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可以真实科学地评估蒙古族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为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工作服务。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仪器

该实验所使用的仪器是SMI德国公司生产的Hi-speed1250高速眼动追踪系统,可以记录被试阅读时的眼睛注视位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等数据并进行眼动参数的提取。该实验由一台计算机控制,刺激呈现在英寸纯平彩色显示器中央。屏幕分辨率为像素。一台计算机呈现材料,另一台计算机记录眼动数据。

1.2 被试

被试者是从西北民族大学选取的10名母语为蒙古语的大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达汉语普通话等级考试2级甲等。被试中男生5名,女生5名,所有被试的裸眼或矫正视力均达以上,无色盲色弱,无阅读障碍。

1.3 实验材料

阅读材料选取的是不同文体的蒙语和汉语文章各4篇,分别为说明文、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每篇的单词数控制在400~600个字左右。每篇后有2道选择题。

1.4 实验分析指标

该文主要结合以下眼动指标对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眼动特点进行分析。

阅读时间:被试阅读整篇文章所用的时间。因为蒙语和汉语文章字数不一,所以该文选取了百字阅读时间(简称为百字时,百字时=阅读时间/总字数*100),单位为(秒)。

注视次数:被试注视整篇文章的注视点个数。一次注视就是一个注视点,注视点的数量就是注视次数。因为蒙语和汉语文章字数不一,所以该文采取了百字注视点次数(简称百字次,百字次=阅读注视点总次数/总字数*100),单位为(次)。

2 眼动实验的结果

2.1 阅读速度

为了分析影响蒙古族大学生阅读速度的各种因素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情况,首先对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阅读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实验得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时的阅读速度,议论文的阅读速度最快2.666字/s,说明文是2.466字/s,散文是2.304字/s,阅读速度最慢的是记叙文2.182字/s,但这4种文体的阅读速度差异不是很大。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时的阅读速度,记叙文的阅读速度最快5.222字/s,议论文是5.023字/s,散文是4.726字/s,阅读速度最慢的是说明文4.534字/s。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蒙古语不同文体的阅读速度明显比汉语不同文体的阅读速度慢,因为蒙古语是拼音文字,以音节为单位,一个蒙语词由多个音节组成,阅读时有先拆开音节后组合的一个过程,所以阅读速度慢。而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没有拆开和组合的过程,因此阅读速度相对快一些。还可以看出,蒙语和汉语记叙文的阅读速度差异相对比较大。

2.2 注视次数

γ晒抛宕笱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注视次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时,记叙文的注视次数最多112.896次,散文是109.167次,说明文是104.052次,注视次数最少的议论文103.905次。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时,散文的注视次数最多55.518次,说明文是54.499次,议论文是53.333次,注视次数最少的记叙文52.709次。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的注视次数比例,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的注视次数明显比汉语不同文体注视次数多。人阅读时主要在注视期间才获得信息,阅读蒙古语时,首先是对音节的加工,再获取一个词的信息,所以注视次数多。则阅读汉语时,对音节的加工,也就是获取一个词的信息,甚至是收取一个词组的信息,这两个过程是同步的,因此汉语的注视次数明显少于蒙古语的注视次数。

3 结语

该实验通过阅读速度、注视次数等2个重要眼动指标来反映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时的差异,揭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阅读水平。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时的各参数都比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时的参数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汉语阅读速度明显比蒙古语阅读速度快,汉语注视次数明显比蒙古语的少。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蒙古语和汉语文字本身不同,蒙古语是拼音文字,一个蒙语词由多个音节组成,而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只代表一个音节。因此,阅读汉语篇章时阅读速度上占优势。(2)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的阅读材料对阅读者的阅读模式有一定的影响,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注视次数上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语言的编码和解码不能脱离自己本质的文化背景。现在各地区都是蒙汉多民族杂居,孩子们也从小受到汉语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学校着力对学生进行蒙汉双语这类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语境意识,提高蒙古族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桂萍.蒙古族大学生汉语不同文本阅读眼动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33(85):18-22.

[2] 陈晓梅.蒙汉大学生英语阅读眼动认知对比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35(95):24-28.

[3] 张仙峰,叶文玲.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动指标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14(3):236-240.

[4] 于鹏.韩国留学生阅读汉语文本的眼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亚同.中、加大学生英语课文阅读眼动过程比较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127-129.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有媒体报道,某大学生在校园内举条幅示爱,“九个字竟错了两个”。这种极端的例子出现在当代的大学校园里,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语文素养不容乐观,诸如书面语言上的语句不连贯、词不达意、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用等,已不是个别现象。在批改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就有老师感慨:我们不只是在批改“论文”,更多的时候是在批改“作文”。不少学生连“作文”都写不好,岂可奢谈“论文”?连基本的“文”都不通,“论”从何来?老师把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当成作文批改,实出无奈,这正是当代大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的真实写照。

不少机构和学者对在校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对中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现状也进行了调查和比较。常月华教授在《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请假条是生活中常用的文体,在调查中,居然有“30%的学生写不好请假条”,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语文能力的低下程度。她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期间语文教育中书面语方面的差距……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数据看来,论文写作和毕业设计报告,的确是学生的一大难题。论文从结构、材料,到字词运用所显示出来的书面语功底都让笔者感到吃惊”。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这十二年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上语文课,进入大学后,还有大学语文或汉语课、写作课等。可是,到写大学毕业论文时,“本不该出现在大学阶段的并不高级的语言问题却多得令人瞠目”。语文教学花样百出,“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却每况愈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代大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低下的问题足以使语文教学工作者痛心疾首”。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低下,大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令人担忧。语文素养的低下又影响专业学习的深入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创作。不仅如此,语文素养的低下,还可能导致心智不全、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人文精神的缺失。

二、大学语文课能提高大学生语文素养吗?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部分大学陆续开设大学语文课,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客观地说,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并未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正因如此,有的学校削弱甚至取消了该课程;有的学校虽开设,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十分勉强。同时,部分学生又感到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大学语文课成了鸡肋。针对这种情况,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重视母语教育,提高汉语能力的提案。

不过,开设大学语文课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如果因为大学语文课成了一门必修课,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大大提高,那就太值得庆幸了。但事与愿违,大学语文课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效用有限。事实证明,不是重视与不重视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我们有语文课,却无语文教育――我们关注层次划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语言技巧、人物形象、修辞手法、写作特点,等等,根本无视语文的整体美,把语文搞得支离破碎。上了这样的语文课,学生只知道记住标准答案以及答题技巧去考试,却愈发不知道怎样说话,怎样行文。如果延续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以说,大学里即使开四年的语文必修课也不一定管用。

在中小学语文课有些“异化”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实际上有“补救”的意味。而如果“补救”行动又延续过去的教育思路与教学方式,这样的课程,除了体现在大学生成绩单上的学分外,没有多少实际作用。

原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开设来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点无可厚非。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目标并未实现。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三、提高语文素养应重视经典阅读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是要加强学生在文学和典籍方面的修养,把经典中所蕴涵的语文要素和文化要素,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

通过经典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在国外有着丰富的经验。国外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语文教育,都非常重视经典的阅读。比如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在课程标准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阅读相当数量的经典作品。早在一百年前,哥伦比亚大学就创设了“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两门本科生必修课。“文学人文”主要强调文学经典的阅读,“当代文明”主要强调哲学和社会理论经典的阅读。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许多大学相继开设了经典阅读课程。从国外这些做法来看,重视经典阅读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明智选择。

在我国,经典阅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古代,经典阅读是主要的教育方式,其主导教学方法是孔子的“述而不作”式的原典阅读,以经典文本为中心的经学记诵诠释。可是,“从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看,以前很长一个时期,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缺少对阅读经典的引导和规定”。中小学经典阅读的缺失延伸到了高等教育,有出国留学生不知道老子是谁,更别说四书五经了。国学传统经典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的母语水平和母语运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素质。北师大郭齐家教授直指这种弊端时说:“学生们的母语水平不高,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君子之风渐行渐远。”他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人格涵养,“诵读传统经典正是便捷有效的路径”。

我们提倡经典阅读,就是要通过一门深度阅读的课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句话,通过经典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有以下目标追求:一是学生在经典阅读中不断增大自身的知识储备;二是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在学生头脑中加深优秀历史文化的积淀;三是推动学生自觉地不断地完善自我、加强修养,提升个人涵养。

我们提倡的阅读经典,不是泛泛而读,也不是“概论”式讲读或“讲坛”式传授,而是集中阅读少而精的经典原作,是要直接阅读原典,而且这种阅读要在课程开设方面科学合理。在实践中,应该让大学生先直接进入经典文本的阅读,再学习相关的概论。我们在本科第一个学期开设了“国学原典导读”课,集中阅读《论语》或《孟子》,第二个学期开设了《诗经》导读课,效果比用一个学期教“儒学概论”好得多。因为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阅读后,学生就有能力自己去阅读其他的经典原作。反过来,一开始就上概论课,把那些理论的条条款款都记住了,看上去好像什么都知道了,实际却是什么都没有真正读过,很可能仍然完全没有能力阅读任何经典原作。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文献;本科教育;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43-02

科技文献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学位论文、标准文献等多种类型的学术文体。科研工作中,科技文献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指导作用和交流作用,高校图书馆馆藏期刊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信息支撑作用、导向作用和创新作用[1]。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生在学习中几乎只通过教材、参考书进行学习的情况非常突出,学生对期刊、论文的利用率很低[2]。有关研究性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的研究中[3-5],均未明确提出对科技文献的利用,事实上,科技文献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教学中的确没有受到重视。传统中,科技文献运用能力的培养任务由“科技文献检索”课完成。在目前检索手段极其便利的状况下,文献获取已经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而没有使用文献的意识、不会阅读文献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科技文献能够利用的现象非常突出。运用文献的能力培养,是一个“用中学”的过程,只有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和实施运用文献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持续利用文献,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科技文献阅读课程

传统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重视文献的获得,忽视文献的使用。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不用文献的背后,是阅读不得法,不会筛选,不会阅读,面对文献,因“看不懂”而堵上了看下去的大门。所以,改造“文献检索”课,开出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科技文献阅读”课程成为必要。“科技文献阅读”课以培养学生在研究与学习中使用文献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通过确定方向、检索论文、阅读、完成文献阅读报告,并结合教师的讲授与有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和撰写综述的方法。通过阅读一定量的文献,使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前沿进展情况,通过向学生介绍学术研究、学术论文等方面的规范,使学生知道学术规范与道德的要求,具备一般的科研方法素养与初步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为今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课程的目标是直指学生的能力的,所以,课程开展中的实践是主线,科技文献阅读的方法和体验是课程的重点。直接利用检索到的最新科技文献作为教学材料,在讨论中使学生掌握了选材、略读、详读等各个环节的技能。课程的考核中,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的基础上,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献阅读报告。学生阅读的文献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行检索到的,从语言上,要包括中、英文献,从种类上,要包括期刊、会议和学术论文等。阅读报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这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同时,文献阅读软件和文献管理软件也引入课程,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好合适的工具,提高阅读的效果。

二、文献利用能力培养的其他途径探索

毕业设计环节是应用科技文献的当然载体。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尤其是在选题阶段,要突出强调对文献的利用,并以直接提供文献、给出文献线索等方式给学生以帮助。在毕业论文的审查中,严格对论文中规范的要求,其中参考文献的利用是重点之一。在论文的模板中,特别地加入了对毕业设计中文献利用方法和要求的指导,使学生很方便地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工作,获得应该有的体验。在教学工作的其他环节,如具体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中,除了教材,拓展性的内容由教师通过推荐和提供文献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借此学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进行文献检索,并且自主地进入深入学习。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除了图书馆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培训外,由专业负责人展示本专业的主要期刊,以及文献获得的主要途径,鼓励学生能过浏览和略读,从文献中获得学科最新的信息。在学生的课外学习、第二课堂等环节,也有引导学生利用科技文献的机会。在课外的讲座中,除了介绍前沿的知识,可以将相关领域的经典文献以及最新发展的文献信息传递给学生;在指导科技创新、学生社团的专业学习活动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科技文献。在作者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为了帮助学生经过体验进而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课余组织过集体阅读的活动,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利用文献的体会

作为利用文献的主力系统建设,要让学生有机会认识到科技文献在其大学阶段及未来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在当前知识载体异常丰富,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至深的背景下,需要教师主动向学生“推销”。从教材中获取“系统性”强的知识自然要比用探索性的态度从文献中获取知识来的容易,而一旦创造机会认识到科技文献较之于图书以及网络信息的优势,他们会自觉地在需要时,首先想到利用文献。在促进学生利用专业科技文献中,专业教师要起到作用。教师要在有机会时推一把,让学生走上轨道;课堂上有意地提起相关文献,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文献;要能够敏锐地感知学生在利用文献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和鼓励;还要对学习成果把关,指出学生注意不到的细节;关注与文献相关的学术道德方面的指导,防止学生以违背学术道德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文献阅读不得法是影响学生应用文献的重要因素。对文献的筛选,对文献的各部分的利用,略读、详读的选择等,都存在技巧。这些技巧需要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建立,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点拔。受大学生学习阶段性的限制,学生初读文献的感觉是“看不懂”,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低年级时可以只读摘要、引言、结论,只以了解专业领域的基本问题作为目标,而到高年级,随着专业知识的丰富,再去追求读懂文献的正文的目标。这样的阅读路线,是随着大学生成长而进行的适合的方式。

要改变学生学习呆板、僵化的局面,突破应试的学习模式,学习材料的选取上需要充分重视起科技文献的作用。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重视在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科技文献,显得非常必要。实践表明,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些引导,大学生就可以在运用文献的实践中多具备一些文献的运用能力,这是保证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刘振西,吴天松,张子平,等.论高校馆藏期刊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图书馆,2008,(6):79-81.

[2]周天,郭孟甲,陈琳,等.海南本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文献资源利用状况调研报告[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70-74.

[3]肖侠,吴价宝.大学开展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158-160.

[4]姚利民,康雯.大学研究性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23.

[5]郭伟,等.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

基金项目:本文受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YBKT2011040)的资助。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毕业论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8-02

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大学本科生的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教育的迅猛扩张,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各校普遍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教育质量不同程度有所下降,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对毕业论文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大学毕业论文培养要以创新人才为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成就斐然。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即现在的大学热衷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但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视不够。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病榻上向同志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老科学家认为这是很大的问题。紧接着数学大师丘成桐教授对中国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以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模式,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两位科学家的话值得我们反思。近些年来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我们的培养模式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我们现在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新潜质。毕业论文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抄袭严重、质量下降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培养创新人型人才,首先必须要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设计中就包含了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具有形成概念和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就是要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去设计、去开展。只有这样,毕业论文这一重要教学环节才不至流于形式,达到应该达到的目的,取得应有的成效。

二、精心设计毕业论文前的基础训练

培养创新人才,毕业论文教学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写作前的教学培训,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是合理安排毕业论文前的培训课程。如文献检索,前沿知识讨论等,使学生从一入校就学习有关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方面的有关课程,了解如何选题、搜集资料、引证论据等论文写作的各个环节。

二是增设选修课,如论文写作、专业软件使用、科研方法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基础知识,培养写作兴趣。

三是增加已有课程的研究性内涵,如专业外语、双语课程的资料翻译,专业课程的参考文献阅读等,使学生提高文献阅读、外文翻译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

四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引入研究性因素。介绍专业课程的前沿动态,拓展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分析经典结论的形成过程,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思想与方法。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写专题总结、文献阅读体会、课堂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的作业,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专业书刊,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探究问题,逐渐完成由单纯学习知识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五是改革命题和考试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课可以增加开放式题型比例,考查课可以撰写专题论文,使学生把主要精力从过去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上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三、严格毕业论文操作规程

制定毕业论文操作规程,从毕业论文动员开始到论文答辩全过程,规定每个阶段的大致进度、具体要求和指导老师、学生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

(一)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

大学生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为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写毕业论文和应聘工作的矛盾,便于大学生集中精力和时间投入毕业论文写作。召开毕业论文工作动员大会,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做动员,强调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端正态度,提高认识,认真对待。请本院知名教授介绍毕业论文写作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提高学员的写作技巧,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

(二)严格把好论文选题及写作关

严格把好选题关。毕业论文选题工作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毕业论文质量,还关系到人才培养战略的实现。要根据各学院学科的实际情况,确定选题原则;选题要求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要注意与实践以及学生的就业要求相结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要实行“一人一题,双向选择”,要求所有毕业论文选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本科生科研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24-02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大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要让大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我们对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进行了探索,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

一 目前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工科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

1.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准备时间短,精力投入不足,无法保证质量

多数高校的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学生需要完成毕业实习、选题、资料检索、调研、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学习与应用、方案确定与设计、实验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而整个过程只有4个月的时间。加之目前就业压力增大,这期间大部分本科生面临着找工作的现实问题。有的学生准备研究生复试,有些学生要准备公务员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还要参加毕业前的补考。因此,造成了毕业生投入到毕业论文中的时间不足,难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缺乏实践创新,科研素质低

通常本科生是在最后一学期开始时才接触研究课题。之前本科生不了解科研过程更谈不上进行科研训练,而且动手能力也较差。加上准备时间短,造成工作效率低。

3.文献搜集、整理能力差

毕业结业开始时学院一般先给学生布置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指导教师及课题。由于毕业结题指导时间短,指导教师通常会为学生提供经典参考文献并指导其阅读,然后提供一些关键词由学生自己查文献阅读,以促进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开展。搜集高质量的参考文献对论文写作非常重要。但由于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有强有弱,英文水平参差不齐,无法顺利、快速地阅读文献,特别是对题目的理解还可能有偏差,结果查找并阅读的文献篇数少,质量也不高。上述原因造成了学生对课题把握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课题的顺利进行。

4.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进取精神

由于学生在课题开始时才进入实验室,因此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仅有少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和导师探讨问题,大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指导教师的节奏。

二 本科生科研的途径

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课题组在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尝试把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引入到教师科研中进行了探索。

1.本科生科研的方式

从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开始,就应通过专业介绍等讲座,了解所学专业的国内外现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对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所了解。最好大一就能到单位进行参观实习,这样学生对以后所从事的事业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在开始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着手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需针对各年级制定分层次、阶段性培养方案。通过安排不同的科研任务来实现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逐步提升。

应给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制订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参加科研素质训练。比如大学一年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导师的科研方向与科研情况。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任务是熟悉并掌握课题所需的基本实验技能,并根据个人特长与教师的研究方向确定自己的实验方向,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阅读4~5篇与教师课题相关的中文论文,一年内至少阅读并翻译2篇相关英文文献。大学三年级的主要任务:协助大学四年级的同学和教师完成自己所在实验方向的实验内容,每学期至少阅读3篇与教师课题相关的论文,一年内至少阅读2篇英文文献;四年级同学的主要任务: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至少阅读相关文献30篇,其中英文文献10篇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课题的研究背景、存在的问题、找到通常的研究方法,制订研究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进行试验研究,分析数据,撰写实验论文。

2.本科生参与科研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强化外语和计算机学习。本科生从事科研,较高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使用能力是必需的。否则会直接影响科研能力的开展。所以本科生在大一时期要强化计算机应用及英语阅读能力,为以后查阅文献打好基础。

第二,增开选修课,提高文献检索与写作能力。尽早学习文选检索课程,学会利用各种资源,提高文献搜集及整理能力。

三 本科生科研的意义

1.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热情

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能较早地把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联系,从而体验到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兴趣。在科研过程中,通过实践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间知识的联结与整合,拓宽视野,夯实了理论基础,加快了知识更新。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激发自主性吸收新知识的主动性。同时,由于课题需要,学生阅读了大量的英文文献与资料,从而也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外语水平。

2.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素质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研究意识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型课堂

学生作业缺乏原创性,论文是不断复制、粘贴、拼凑而成的,这令当今高校教师十分苦恼。当代大学本科生普遍存在研究意识缺失的问题,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中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时代。上世纪90年代以降,大学生逐渐失去“天之骄子”的身份光环,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学习趋向务实性。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忙着考英语、计算机和其他各种等级证书,忙着兼职以获取工作经验,无意于科学研究。再次,就现状来看,大学生一般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进入大学学习,又基本是在课程体系下完成学业的。大学课堂大多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研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意识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品质,培养科研工作者是当今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意识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研究意识的缺乏必定会损害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应当引起有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如何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的研究意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意识,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文本阅读:研究意识获得的前提

“文学教学基础的基础就是对文本直接的解读和体悟”[1],只有对文本有了个性化的感悟,才会发生赏析、阐释、评论作品的冲动,因此,文本阅读是获得研究意识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对多数大学生而言,一款刺激的网络游戏肯定会比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更具有诱惑力,他们盯着手机屏的时间也要远远超过他们捧着世界名著的时间。“少上点网,多读点书”,成为对当前大学生最常见的忠告。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重要的职责。在笔者看来,指导学生阅读应注意趣味性、经典性和同步性等几个方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离不开兴趣,阅读更离不开兴趣。要想让学生顺利地进入现代文学领域,首先必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要让大学生感到阅读不是一种压力和任务,而是一种享受,它能给予我们精神的寄托、情感的慰藉、性情的陶冶。一旦在阅读中发现无限的乐趣,自觉阅读的习惯很快就会养成。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阅读任务,并要求同学在课堂上复述作品内容或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迫使学生阅读作品。在作品的选取上我们可以先安排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如钱锺书的《围城》、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等,让学生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轻松地获得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应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所在,并进行深入阅读,为以后的毕业论文或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强调多读书的同时,还应该强调读好书。名著是各个时代的经典之作,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净化心灵。然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快餐式的或碎片化的阅渐成趋势,爱读名著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了,即便是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这种情形着实令人担忧。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计其数的经典名著,从《哈姆莱特》《战争与和平》等外国名著,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都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都像是蕴藏丰富的矿山,值得当代学生去挖掘。名著一般篇幅都较长,内容与现代生活远亦有距离,难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有必要指引大学生戒骄戒躁,沉潜入世界名著之中,了解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体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在现当代文学领域,一些畅销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等受到大学生的追捧,但经常流连其间,过多地贪恋“零食”,必然会败坏胃口,要让学生认清一流作家作品的“正餐”位置,指导他们多读鲁迅、沈从文、莫言、贾平凹等。

大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应与课程教学同步。以何种次序来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向来没有定论,一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所当然可以成为阅读的导向。但是,通常一个人的兴趣多变,全凭兴趣来阅读就过于随意,是不可能系统地掌握一门学科知识的。实践证明,指引学生按照教学进度来阅读文学作品,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形成整体了解。为此,在讲授一个时段的文学史之前,教师可以列出重点阅读作品目录,并适当拟出几个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或者请同学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作品。比如,在讲述新时期先锋文学时,可以让同学重点阅读马原、苏童、孙甘露等的作品,拟的问题可以是宏观方面的,如先锋文学叙事有何特征,它与传统小说叙事有何不同,也可以是具体的某个问题,如你是如何理解马原的“叙述圈套”的等。对即将讲授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同学们带着如许问题走进课堂,在课堂上通过讨论交流阅读感受,结合教师的分析讲解,势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知识的识记就更加牢固。

阅读是掌握现代文学学科知识的基础,更是获得这一学科研究意识的前提。没有自身的阅读感受,教师的讲述只能使学生云里雾里,也就更不可能进入研究层面了。因此,必须强调对文学原典的阅读,使同学们获得审美愉悦和情感体验,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以及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性课堂:研究意识的直接浸润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概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2]。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应是所授专业知识的研究者,还应是教学艺术的探索者。

中小学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而高校教师的职责应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一条即科学研究。大学教授必须是科学研究者,必须探索科学的前沿阵地,并且将最新的科学知识迅速地传递给大学生。如果一个人掌握较好的教学方法,而科学研究一塌糊涂的话,那么,他很可能不能胜任高校教师这一职业。要想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研究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主阵地,有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直接得到研究意识的浸润。

首先,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研究知识。学生最讨厌的莫过于照本宣科的课堂,教材里有什么讲授什么,这样的课堂了无生趣,只会让学生昏昏入睡。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尽管不可能对所授课程方方面面都有研究,但他必需是这门学科方方面面研究的关注者,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学科最新的前沿动态。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师应时常关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等本专业学术刊物和人大复印报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资料,翻阅近年出版的文学史著作及各类学术专著,广泛吸收新鲜的研究成果,并将其渗透至课堂之中。例如我们在讲文学分期时,就必须注意到丁帆提出的将“民国元年”作为现代文学的起点[3];在讲授相关作家作品时,有必要知道新近出版的作家全集的相关信息;在分析张爱玲创作时,如果不读2012年出版的《小团圆》,就没法得到完整的张爱玲。当然,向学生传授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并不是说完全抛开教材,我们的课堂教学依旧仍应以教材为旨归,那些文学史著作上的知识是经过长时期积淀的,是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其次,教研相长,以自身的研究实践现身说法。一个不做科研的高校教师很难搞好教学,因为他无法把学生引到相关知识领域的前沿上去,也把握不了一些研究的思维方式。试想一下,一个从来不写学术论文,也不会写学术论文的老师,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来吗?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诸种能力,当然即包括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教师的科研会直接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科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强势必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会不断地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发现新的学术生长点,并在理性思考中作出合理的解决,当新的研究成果取得后,必然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跨文化戏剧改编”的课题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讲授戏剧板块时,尤其是洪深、曹禺、李健吾等的剧作时,我会专门分析他们的跨文化改编,结果很多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兴趣,研究热情高涨,以此方向作为毕业论文的不在少数,相继指导出《论陈治策的跨文化改编剧》《论奥尼尔〈天边外〉的三次“中国化”》《莫里哀喜剧在现代中国的改编》等,这些论文都取得不俗的成绩,有些还达到了公开发表的水平。

再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构建艺术化课堂。为了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本学科课堂教学的“三结合”原则。一、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学习海子的代表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可以讨论这首诗作的情感基调,有的同学会认为诗作是积极向上、令人振奋的,有的同学则会它的情感基调是灰色的、消极的,随后,教师告之诗作的写作背景,进而归纳诗作表面上是明亮的、温暖的,但内里却潜藏着危险与悲凉。二、正史与野史相结合。讲授文学史知识的同时,可以穿插着讲述相关的名人轶事,作家的婚恋故事等,如讲授老舍时,可以顺便提及较少被人关注的作家赵清阁。近年来随着赵舍之间一段隐秘材料的曝光,赵清阁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赵舍的亲密关系,在当年重庆文化圈是“公开的秘密”,他们一起居住,共同创作。这样讲述不仅让学生对女作家赵清阁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还能为老舍由小说转向话剧创作及老舍之死作一个很好的注脚。三、文学作品与影视艺术相结合。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课堂上适当的播放影视剧片段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分析张贤亮小说时,可以选用谢晋导演《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结合的片段,来阐释作家“才子落难,小难养汉”的叙事模式。学生对阿城《棋王》中的一些棋类术语“下盲棋”、“车轮战”等了解不多,如果看到徐克导演的《棋王》中相关片段的话,就会对这些术语形成直观的认识。

三、作业设计: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对所学专业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更是对学生素质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期中时期即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为学期小论文,作业的方向和内容由教师统一安排,在学期后半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经过小论文多次的训练,不但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意识也可以得到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学术研究不只是教师或专家们的专利,并非是离他们遥远的事,竭力使学生端正作业态度,重视小论文的写作,将其看作是神圣科学研究的一部分。教师应不断地鼓励学生,提升他们的研究信心,激发他们的学术热情。

教育是授人以渔的过程,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打渔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指出哪里有鱼打,具体怎么打、用什么工具来打则应靠学生自己通过学术实践来解决。因此,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门艺术。一份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将研究意识轻松地渗透其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

首先,作业设计应具可操作性。作业任务量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难易程度亦宜适中,应是一个本科生所能胜任的。切忌大而空泛的话题,如动辄就来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爱国主题”或“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传统文化”等,这些拔苗助长式的作业设计只会使学生望而却步,丧失研究兴趣和信心。同时,作业设计应该有针对性,任务明确,目的清楚,也就是说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例如,在学习现代文学作品选时,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包含月亮意象的小说,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老舍的《月牙儿》和张爱玲的《金锁记》等,或者一些包含鸟意象的诗歌,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戴望舒的《乐园鸟》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可以指导同学们比较分析这些月亮意象或鸟意象在不同文本中的象征意蕴;在分析新时期的小说叙事时,我们可以让同学比较阅读方方的《风景》、莫言的《生死疲劳》和余华的《第七天》等,让学生尝试“新时期小说中的亡灵叙事”这样的论题。

其次,作业设计应富于创新性。一篇学术论文是优秀的学术成果,还是低劣的学术垃圾,关键要看它能否给人们以新的启示。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创新。在小论文的训练中,应指引学生追求创造性的学术成果,拒绝制造学术垃圾。将平时的作业训练当作科学研究来做,不重复前人的学术成果,以创新作为学术训练的评价标准,长此以往,必然让学生形成创新品格和科研意识。教师必须在选题上下足功夫,要有科学研究的敏锐眼光,想他人之不敢想,不走平常路。例如,很多学者关注到莫言小说的欲望化叙事,但少有人注意到其小说中的排泄,我们可以选取“莫言小说的排泄叙事”为题。在选题方面,我主张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为避免同学之间的重复,可以列出与本学期学习内容相关的十余个或者更多的论题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作具体选择,当然也允许学生以课堂上获得的研究启示或在自己平时阅读中的发现所得作为选题,但这必须得到教师的认可。新颖的选题使想偷懒的同学发现根本找不到可以抄袭的材料,这样,抄袭现象也就自然而然地销声匿迹了。要想顺利地通过本课程的考核,只得自己构思,融入个人的心得体会、思维观念,做出虽然稚嫩但创新意味浓厚的论文。

再次,作业设计应循序渐进。科学研究并非一日之功,必须有长时期的积累,学术训练更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可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水平,因材施教,合理地设计作业,由易至难,可先从读后感开始,到文本细读,再到理性批评,由感性鉴赏逐步过渡到理性论证。笔者所任职的南通大学文学院长期推行“五四三”工程,其中“四”指的是“四种训练”,“即要求本科生一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研究综述;二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研究述评;三年级写一篇让导师满意的学年论文;四年级写一篇让答辩组满意的毕业论文。”从“研究综述”到“研究述评”,从“学年论文”到“毕业论文”,显然,“四种训练”即是一种典型的循序渐进式的训练方法。有了平日里的学术经验,学生做毕业论文就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了,教师指导起来就轻松多了。接收“四种训练”的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很多同学因此考取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的研究生。实践证明,我院实施的“四种训练”项目是成功的,值得在广大高校推广。

优秀的作业设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业完成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学生研究体验的获得。教师应始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积极给他们以指引,将他们领进一个未知的世界,让他们自由驰骋。论文完成后,教师还应当及时讲评,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给予肯定,对于不尽如人意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研究成绩的关注。另外,还可以推荐部分优秀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小报刊上发表,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意识,是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研究意识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课前文本阅读的指引,到课中研究意识的直接渗透,再到课后作业训练时研究意识潜移默化的接受,文本阅读是基础,课堂教学是主体,作业训练是实践,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高校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唯其如此,大学生的研究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高校的人才质量工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微观分析是宏观理论的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3-25.

[2]冯文全.现代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2.

[3]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当代文坛,2011(12):4-10.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利用 图书资料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205-01

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教育和科研的场所。同时图书馆还能够向老师和同学提供大量文献资料。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面的主体,能够很好利用图书馆里面的图书资料。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还能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丰富个人阅历。

1 根据需求进行学习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学习好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社会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所以需要学习不断补充知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的不一致,学生学习知识的需求不是一致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的补充,具有较强个体差异性。当今大学校园中图书馆的开放程度比较高,学生随时可以到图书馆进行知识的补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今社会计算机、英语和管理类等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比较大,是社会上就业比较好的专业,学生们清楚的了解这一点,所以为了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他们在图书馆中一般都是找这些书籍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所以在图书馆中这些书籍的利用率比较高。学生正确使用图书的资料,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让自己变的更加的全面。专业化的程度更高。这种现象在高年级的学生中比较普遍,因为他们马上要进入到社会中参加工作。相对而言,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没有马上就业的压力而他们在阅读图书资料的时候一般所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通过不断的阅读图书,学生们的知识系统更加完善,对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具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们的专业化更强,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利用图书资料撰写论文

毕业论文是大学的走后一门课程,大学生在各专业课考试合格以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这样才能毕业。因此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毕业的重要标志。但是很多学生学习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在写论文时感觉费力、没有整体的思路,难以下笔。而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起到关键作用。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的资料,对于论文的撰写具有很大的帮助。首先从论文选题来说,学生可以参考先进的研究资料,参考完研究资料,进行论文的选题。以往对学生的论文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根据自己所阅读的相关文献,了解近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这个过程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时制定论文的研究方向。题目选好以后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了解自己选题的知识。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寻求大量的资料。通过这一步,知识了解的比较全面以后,可以为后面文献综述的撰写打下基础。在选题结束以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阅读有研究方向一致的新书。查阅相关的论文,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会议的短小的论文也会有帮助,帮助学生了解现今专家最新的观点。

3 利用图书资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学校里面他们不仅要增长知识,还要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要求学生将来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顾全大局,不会为个人的利益而斤斤计较。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要不断的学习。首先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当前较为先进的理论知识。而学校课堂知识的学习不能满足于他们的需要,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还需要一定的图书资料的帮助。所以图书馆称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学校图书馆里相关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的阅读,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只有用科学世界观武装头脑,才能树立正确的观念,增强识别能力,才能正确认识人生。这样促进学生人生观的学习。另外还要学生检查长期的自我反省,阅读书籍的过程中看到相对偏激的现象是否出现在自己的身上。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要认真地做自我批评,及时改正,在人生道路上才不掉队,勇往直前。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将来在社会中能够更好的立足。同时能够提高全民族的整体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4 正确利用图书资料,提高科研能力

当今高校的图书馆是资源的中心,具有丰富的资源。而图书馆已经除了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资源,还有更为先进的文献资源系统。国家对于高校图书馆给予大量的支持,提供大量的书籍、开放免费的资源查询系统。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想不断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要从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包括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检索文献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加工资源的能力。拥有这些技能,能够保证学生可以按照自我的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查阅到对自己有用的资源,为进行可以打下良好的基础。图书馆的书籍涉及方方面面。利用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作用非同一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这样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的申报。课题申报结束后,还要进行文献的检索,制定实验方案,最终进行可以结题报告的撰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得到一定提高,结题报告的撰写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将来自己进行科研创新工作,提供较为的锻炼机会,充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5 开展各种知识活动

为了更好的发挥图书的作用,要学生利用图书资料更好的掌握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校可以举办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专业特长。知识活动的举办可以形式多样,比如可以开展辩论大赛、教师进行定期讲座、进行网页制作的比赛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能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学生清晰的了解自身知识的不足,要利用图书资料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更能使用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

6 结语

图书资料是一笔重要的知识财富,学生在学校的图书馆能够很多程度上完成自我完善。正确的利用图书资料,能够加强学习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化,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图书资料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一个全面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于维娟.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06(7).

[2] 王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及其培养策略摭谈[J].现代情报,2006(12).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申论;大学生;写作能力;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61-02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参加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考试成为就业热门选择之一,作为一种国家考试形式,申论的影响及作用也日益彰显。

每年参加各地公务员考试的大学生达数十万人次,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申论考试,普遍得分不高。大部分学生都存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对社会问题关注不够,综合分析能力较差,写作水平偏低等问题。笔者在高校开设了申论选修课,对学生考前准备以及参加考试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希望结合申论科目考试的情况,就考试与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以期对高校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申论考试基本情况

从2000年开始,申论作为一种用于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应试科目,被各级国家机关在招收录用公务员考试中广泛采用,目的是为了考查考生解决政府机关实际工作的能力,要求应试者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能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分析问题并准确表达思想。由于申论考试可以较好地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所以有些企事业在招聘人员时,也会采用申论的考试形式选拔人才。

申论考试作为一种专用的写作类考试形式,从阅读数千字的材料开始,针对给定材料或者特定话题提出问题,考生需要从材料引申开去,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有逻辑性、条理分明的表达文字。以前的写作知识中其实没有“申论”这种形式,但对材料事件或问题进行说明、申述,并能发表见解、进行论证却是公务员等职业工作实践中经常需要做的事情。比如,对工作中获取的各种材料,要读懂弄清,要辨明主要问题之所在,要向相关方面说明,要能对所负责的工作提出处理意见,还要对处理意见的可行性有所论证。申论考试考生得分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要取得好成绩,写作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三、申论考试中的大学生写作能力缺失问题思考

与大学生普遍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情况相比,高考之后,大学生并没有比较大范围的语文能力测试,所以每年高校毕业生参加的各级公务员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中,有文笔出色、思路清晰的,有能够在文字里表现出干练和热情以及高素质的,但这一部分人的数量非常少。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每一年的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偏低就是一种表现。与此同时,对于大多数专业而言,各个高校很少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和写作课。因此,学生在升入大学以后,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都不会有很大的提高,甚至会降低。这些问题在申论考试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言语理解能力薄弱

在申论考试的作答要求中,并无明确具体与阅读理解相关的题目,但是申论基于给定材料完成考试的特殊性,要求应试者必须提高言语理解能力,而且材料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答成绩的优劣。通常,理解能力指的是准确把握事物及别人思想的能力,而言语理解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学生说:“申论是最难的考试,范围那么广,没有一个可把握的标准。”也有人说:“申论考试其实并不难,因为答案都印到了卷子上。”言语理解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完成申论考试的第一步就是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数千字的材料,最终从材料中挖掘出丰富的作答信息。

培养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其实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我们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的阅读分析是处理成型的文章作品,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都是对作品进行划分层次、归纳中心,而这样的模式显然不适合社会用人的需要。申论考试选用的材料不是什么完整的文章作品,是散乱的“半成品”,摘录于新闻报道、文件、调查报告等。提高言语理解能力主要基于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经验问题,就是说一个人经历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理解能力自然越高,这个是需要时间去积累的;第二部分是个人的内涵,就是懂得越多,能懂得越多,这个却是可以靠一些方法去提升的,也就是不断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学生平时应该培养对大量信息的综合理解能力,从零散的材料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驾驭语言能力的不足

申论考试中还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学生驾驭语言能力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错别字多,用语不当,句子语法错误多,语意不清晰,文章条理性差等。

语言文字是个工具,它能帮助我们表达思想、情感、观点。语言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掌握语言并能正确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是很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再好的思想,再优的方案,如果不通过文字表述出来,也无法让人们了解知悉,所以在申论考试中就有了对语言表达论述的能力要求,要求遣词造句应当准确、简明、规范,联句成文应当条理清晰。

造成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高的现象很多,应试教育的死记硬背导致中小学生汉语读写能力差,这是大学生汉语能力差的根源;而大学阶段,为了就业需要,语文课被有意无意边缘化,更加剧了大学生汉语能力的退化。现代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降低,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却注重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所以在大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学生多学一些语法知识,语言要准确、简练,语言表达要通畅、得体。如果说中学教育更多地讲究知识的传授,那么大学教育则应该更加注重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不分文科、理科的,是要求每人都必须掌握的本领,只有掌握语言的一般规律,才能使用语言、驾驭语言,使语言为其服务,从而表达思想和观点,进而完成各种文体的写作。

(三)申论写作能力有待提升

申论考试最主要的部分是写作题,这部分分值最高。和中小学常规性作文一样,申论作文展现的是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是相比之下,申论也有较大的不同,申论作文体现的是公务员思维,有材料的限制,要在既定条件下进行发挥,写作更注重应用性,要求规范。具体来说主要是两种类型的写作。

1.议论文写作。申论考试最重要的部分是根据材料完成一篇大作文,申论的大作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根据给定材料申而论之,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申论考试的论述文章不同于以往中学所学的常规性议论文,而是要站在政府立场,密切联系当前社会实际,紧跟时事热点,所引发的议论要立足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围绕这一主要问题展开论述,通过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从笔者近年来接触的考生作文实际来看,考生在申论文章的具体写作上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点不明确,二是论证单一,三是语言空洞。因为中学语文教学比较缺少逻辑思维的训练,语文课对思辨不够重视,申论议论文写作是不少考生最为头疼的一道题,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成了他们最大的难题。究其原因,一部分是因为考生对社会事务缺少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独立的深入思考能力。有些考生甚至认为自己从小就不会写作文,害怕写议论文。申论作文的整体由考生思维决定,要有辩证思维,把握国家政策热点,要设身处地的对具体事件进行分析,深入思考,发掘其原因并能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生动是申论文章写作的基础,只有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语言生动,文章才能有序、完整,论证才能丰满、言之有物。

2.应用文写作。为了能在公务员申论考试科目中更加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近几年各地公务员招考的申论考试中应用文的写作试题倍受重视。申论应用文本身难度并不大,但考生往往因为不熟悉,所以大多没有掌握好应用文的写作,以至于在这方面失分不少。写作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尤其是适应实践的应用写作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一项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在现实社会里,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离不开应用文。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相比较而言是薄弱的,包括对应用文文体的认识、语言的选择使用以及格式规范的要求等都没有明确的认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应用文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传播手段和工具,比如在国家管理、政务处理、信息传达、组织策划、成果推广以及人们在社会、思想交流中的使用。全球化信息化提升了社会对新型人才写作能力的要求,但由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偏失、一些社会功利因素的影响以及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当前大学生写作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听到学生说平时除了写请假条、个别课程期中或期末的论文,不少人在大学期间极少动手写文章。写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智力活动,没有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学生的勤学苦练,就难以普遍提高广大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

四、结语

大学生阅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学习;实证研究;大学生就读经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专业理论学习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之一,主要通过大学的课程学习来实现。本文基于大学生就读验问卷调查,以实证的研究方法试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分析。

一、研究工具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工具是《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该问卷的设计主要依据“美国大学生就读经验”(CSEQ)、“全国大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NSSE)、周作宇修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以及鲍威的“北京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等成熟调查问卷,问卷中选取能反映就读经验和学习收获的问题,同时收集了学校类型,专业,家庭年收入,成绩等级等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背景信息,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就读经验及自身发展程度设置问题,主要分为基本信息、校园活动(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对校园环境的感知、对自己大学就读收获的评价四个部分,共计92道题目。在问卷修订时得到了教育学专家、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指导,这些都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该问卷的两套变量上:一、大学生基本信息;二、课程学习活动。在《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中,课程学习参与情况通过14道题来测量,包括每周分配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图书馆自习、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完成课堂规定的作业、利用电脑及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或辅助学习;主要课程作业的性质;近一学年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参加课程考试、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数量。课程学习变量的克朗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2,作为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信度。[1]

本研究的分析素材来自笔者对湖南8所高校实施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首先将湖南省高校区分为“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三类,进行院校抽样,再分别在文科、理科、工科三个不同学科院系中分别从大二、大三、大四三个不同年级进行样本抽取。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数量1358个,其中男性为48.1%,女性为51.9%;92.0%的学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院校分布结构为“211工程”院校22.6%、一般本科院校56.6%,高职高专院校20.8%;年级分布为大二39.6%、大三38.7%、大四21.7%;专业分布为人文社科32.3%、理科41.2%、工科26.5%;66.6%的被测学生来自乡镇;研究对象父母的学历以高中、初中及以下为主;家庭年收入基本上在5000到10万之间;95.8%的研究对象住在校内宿舍;学习成绩在70-90分的研究对象占83%;有60.3%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追求更高学历;89.1%的研究对象学费来源于父母。

本研究依据以上数据资料,运用SPSS21.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考察大学生基本信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二、调查数据与研究发现

(一)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各指标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参与的频率。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多,而在课外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少,这在统计学意义上验证了目前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高课堂投入低课外投入”的普遍状况。近一学年每周投入至少26个小时在课程学习上的学生有48.15%;投入至少26个小时在课外学习上的学生有16.74%,而22.97%的学生却表示每周投入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不足5小时,面对大学普遍比较大的课业压力,想要“术业有专攻”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每周不足5小时的课外学习时间,即平均每个工作日不到一小时的课外学习似乎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压力,这样的学习情况令人堪忧。

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具体内容来看,课堂学习中参与频率最高的是“完成课堂规定作业”,次之是“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这两项活动的参与频率不高,频繁或非常频繁参与这两项活动的学生不到20%,甚至有15.1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在课堂上做过口头报告。课外学习主要考察图书馆学习的情况,“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图书馆自习”的参与频率不高,主要以“偶尔”和“一般”为主。此外,从互联网的利用情况来看,有42.93%的调查对象“频繁”及“非常频繁”地利用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这符合对高校大学生的日常认知,与目前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学生积极接触网络信息的主动意愿相关。

从阅读量、写作量和参加考试的数量来看,参加课程考试和自由阅读的频率较高,而阅读指定参考书、撰写论文和报告的参与状况不佳。近一年无论是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参加课程考试还是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数量基本集中少于10本(门篇),其中参加课程考试11门以上的学生为29.77%,自由阅读书籍11本以上的学生为26.27%,阅读指定参考书和完成课程论文或其他书面报告的数量超过11本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仅为13.19%、13.41%,甚至有12.2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写过课程论文或者其他书面报告。调查发现,湖南省被测高校的课堂作业性质以考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主,其次是考察组织综合能力。其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教育目标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能使课本知识更生动,更深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吸收。从课堂作业性质可见被调查的湖南高校对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非常重视,这也符合目前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图4.1课程学习维度的基本情况汇总

注:图中选项 1-5 分别对应各题目中的 1-5 选项,如“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题,选项1-5分别代表“≤5”“5-15”“16-25”“26-35”“35以上”这5个选项;“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等题,选项 1-5 分别代表“从不”“偶尔”“一般”“频繁”和“非常频繁”这 5 个选项;“课堂作业性质”的1-5选项分别代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组织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而表中“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书籍”、“课程考试”及“课程论文或其他书面报告”的 1-5 选项则分别代表“没有”“少于 5”“5-10”“ 11-20”及“20 以上”这5 个选项。这样处理能够更集中更直观地反映出课程学习维度的回答情况。

(二)学生背景信息对课程学习参与情况的影响

为了了解学生的不同背景特征对课程学习参与的影响,笔者将性别、民族、年龄、所在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在读期间住宿情况、成绩等级等这样一些背景信息作为自变量、将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14个项目及课程学习变量看作各自独立的因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学生背景特征与课程学习情况之间的关系。总的来看,表1数据显示学生背景信息与课程学习这一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将课程学习作为单独的因变量时,学校的类型、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成绩等级、更高学历追求以及学费来源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参与有显著的相关性(P*

从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14个项目具体来看,第一,学校类型与课程学习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投入在“课堂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询所需资料” 、“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完成课堂规定作业”的频率,“阅读指定参考书”以及参加“课程考试”的数目;第二,学生的年级与分配在课堂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询资料或自习、利用互联网辅助学习、阅读指定参考书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等方面存在显著影响;第三,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课程学习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入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参与课堂学习如认真做笔记、参与讨论、做口头报告的频率、阅读指定参考书、参加课程考试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的数目等方面;第四,学生成绩等级除了在课堂作业性质及自由阅读书目上之外,对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其他12个方面都存在潜在的影响;第五,学生是否追求更高学历与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参与课堂学习以及阅读书目(指定参考书或自由阅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来源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以及完成课堂规定作业这几方面(见表1)。

三、总结

本研究仅从整体上对大学生课程学习状况及学生背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上进行研究分析,没有就课程学习的参与情况对就读经验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也没有从学生背景特征的具体分类对课程学习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没有对学校类型的具体分类进行研究,因而无法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大学(譬如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里课程学习现状。这些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湖南高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参与度较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且学生所在学校类型、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等级、是否追求更高学历、学费和生活费来源等背景特征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有显著性影响。具体来说,大学生相对来说重视课堂学习,投入在课堂学习上的时间较多,参与也较频繁。但是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如在课堂上讨论或做报告等参与不佳。课外用功学习的比较少,投入的时间很少,很少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读书数目有限,风气不佳。这与学校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模式息息相关。教学设计应该在保障课堂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独立研究,促进学生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而教学模式则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因而,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参与度,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课外作业和学生独立研究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模式中增加双向互动和课后反馈,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超,邹滢. SPSS15.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37.

[2]孙庆雯.学生学习经验与本科教育质量的相关度分析, 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

[3]叶绍国,何英奇,陈舜芬.大一学生校园参与经验与收获自评―以淡江、清华、师大三校为例[J].师大学报教育类,2007.52(3).

[4]鲍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及其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高校学生学业情况的调研大学[J].大学研究与评价,2O08(3).

[5]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 NSSE“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l).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2AGD007)

上一篇:我班级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科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