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00:43:39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由于在内心上一直处在不自信状态,贫困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身边的人,自卑的想法总是环绕自己的内心,在实际交往中,对别人的情绪以及行为过分关注,并且总将这些与自己扯上关系,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逐渐的将自己关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空间之中,拒绝与外界的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发展成自我孤僻的状态。据有关专家研究,利用层次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显示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与别人交流,人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必须生活在以人群为单位的集体之中,而贫困大学生就是因为“贫困”处处需要遮挡自己的这个短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过多的与其他人进行接触,而这又与心理上急求需要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需求相矛盾,同事实际生活的贫困状态,让他们的内心备受煎熬,郁郁寡欢的状态总是伴随他们的心里。长时间的这种状态,逐渐将他们推向了不自信以及对未来生活产生茫然情绪的状态,甚至有些人会觉得社会极度不公平,对社会产生一种畸形的看法。在这样的状态下,长时间的不自信逐渐将贫困大学生推向了郁郁寡欢的深渊。

二、内向和不稳定

因为贫困的事实导致了贫困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信心,不断给自己内心施加压力,总是认为这种现实是社会的不公造成的,内心变得极度敏感,情绪上缺乏稳定性,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思维容易偏激,造成冲动的行为,而实际上,自己的内心并不强大,脆弱的非常容易受到伤害,长时间如此,极有可能导致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行为。

三、自卑

根据心里学家的解释,自卑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胸怀不够宽广,过分计较自己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得失成败,并将不好结果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能力不足,进而转化对自己进行否定、不满的情绪。贫困学生,在大学之前的中学以及小学生活阶段,因为相对封闭,对学生的评判标准更多的来源于学习成绩好坏,经济上的差距还没有体现的那么明显,因此,在那阶段中自己能够得到同学与老师的认可。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比较开放,大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装扮自己,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体现出来,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已经显得没有中学时那么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身无长处,与自己身边经济优越的同学比较,自己简直没有可比之处,自己身上没有闪光的地方。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自我否定情绪的影响之下,不能够真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总是选择逃避,生怕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之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根据马斯洛理论,人都是需要自尊的需求。贫困大学生的敏感内心促使了自尊对自己更加重要,过分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中,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总是逃避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平困大学生的这种经济的匮乏、特殊的心里、环境的反差,非常容易造成他们心里上的不适应,最终导致非常严重的自卑心里。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发奋图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考取理想的学府,变成了贫困的大学生。随着大学生队伍的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放在贫困大学生身上。高校通过思想教育课程,大学阶段个人视野、个人品德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让大学生不要盲目沉浸在物质生活世界中,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高校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优化校园环境。大学生之间应该相互有爱,和平共处,不要因为自己是城里人就有良好的优越感,不要因为自己是农村人就有自卑感,努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培养珍视同窗情。高校定期邀请心理专家开展各种各样的心理讲座,对心理自卑的贫困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梳理和开导,消除因自身家庭贫困,自己穿得土里土气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感,培养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自觉克服自卑意识,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挫折调整能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性的心理教育对他们效果不明显,加之他们又非常敏感,所以必须对他们施以特殊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2)完善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制度。经济上的贫富差距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存在心里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家政府为了缩小贫富间的差距,高度重视农村大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向大学生提供了无偿贷款,大学生工作四年内可以还清贷款。贷款对贫困山区的大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是贫困大学生开启人生新航程的引路者。但是,国家贷款每年为6000元,刚好够高校的学费。贫困生的生活费仍然需要家庭和自己支出。由于学生分布在全省各地,学校在短期内也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实际家庭状况,但是由于大学生众多,高校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排查,自尊心特别强的贫困生不愿意说自己贫穷,反而家庭相对可以的大学生得到了助学金,高校需要及时更新了解学生生活动态,解决监督漏洞。一般贫困大学生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学校直接给相对贫困的大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容易引起周围同学的不满和激起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高校一般通过提供多样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应得的报酬,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但是目前高校提供的助学岗位,一般都是比较简单机械的,希望高校可以多提供一些具有组织性的岗位,让贫困大学生走出自己的生活圈子,逐渐走出自卑抑郁的阴霾。同时也锻炼了贫困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自我意识强烈但缺乏自理能力

新生代大学生喜欢时尚、青春、靓丽,并且到处都彰显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其表现能力也非常强,任何事情都追求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但是他们这些新生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悉心的照料下成长的,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常看到的现象就是他们抱着一堆衣服或是被罩床单去洗衣房,由此可见,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他们特别缺乏生活的自理能力。我们说大学是什么,它就是给你提供尝试锻炼自己的机会,可以不再由父母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离开父母后自理能力极差的“90后”。

(二)思维能力强但情绪控制能力差

相对于以往的大学生,“90后”的大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并且有着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对于社会的认知度和历史的责任感都很强烈,对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都很强。但他们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学阶段是情绪最丰满的时期,大学生时常都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刺激和干扰而反应强烈,情绪起伏大,特别是在感情面前,显得特别的脆弱和迷茫。其实除了上面三点特点以外,新生代的大学生还有很多特立独行的表现,如时代感强、认知能力强、有竞争意识等这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特点,与此同时,他们身上也有阻碍成长的特点,如功利心较重、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等。总的来说这些新生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一是与父母的教育有关,二是社会环境的因素,所以作为学校来说一定要正视新生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和迷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和重中之重。

二、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策略

(一)构建心理教育机制

新生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标准是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正确的自我观念、完备统一的人格、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刻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学校要加大力度,完善学生心理教育机制,将以往的个别教育转换为普及教育,将心理教育纳入整体的教育之中,确保心理教育在各个年级的全方位开展。学校要将素质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

(二)打破传统,与时代相结合

新生代大学生都是在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因此对于他们的心理教育方式我们不能采用过去传统的方式,而是要广泛开展如英语沙龙式的心理沙龙互动,同时新生代大学生对于个人的隐私是很敏感的,因此为了保护“90后”的隐私,我们还可以开通类似广播节目那样的心理热线,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帮助学生保护了隐私。再就是可以利用现代网络,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虚拟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调动他们对于心理教育的积极性,打消他们的顾虑。通过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正视自己心理的不足。

(三)家校联合,共同进步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灰暗,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职责,因此在我们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与家长有良好的沟通。学生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和社会要共同关注。当学生走进校园后学校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沟通,距离较近的还可以采取走访式的调查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同时学校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健康的策略。当学生走向实习岗位时,学校要随时与用人单位沟通,通过沟通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变化,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加强联合,才能够更有效地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帮助“90后”大学生在和谐中共同进步和发展,就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作为教育者来说,把握新生代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还关系到了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今后的发展方向,动员全员加强对“90后”的心理教育是我们营造良好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近百年来,西方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综述这些理论,对我们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挫折心理教育大有裨益。主要有:美国心理学家J.多拉德(John.Dollard)和N.E.米勒(Neal.Mil-ler's),提出了颇有影响的:“挫折——攻击假说”,指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他们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同时,挫折的存在也总是要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行为。英国著名的策动心理学派创始人,麦独孤(McDougall,Willi-am)提出了以本能为基础的行为学说。他指出,个体受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均起源于本能。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人因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行为,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以上学者的论著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挫折心理产生原因的剖析,由于西方学者的研究起步较早,这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因为其针对的是西方青年,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不符合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特点。

在我国“挫折”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的“今偏城获全,虏兵挫折,使耿定之属,复念君臣之义。”亦作“锉折”,《元史•盖苗传》“:虽经锉折,无少回挠。”这是我国古代有关挫折教育的论述。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挫折教育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其虽然把智育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但目标却是片面、狭隘的,其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只强调“成才”,而忽视“做人”,而挫折心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纠正传统教育方式的弊端,矫治大学生心理、意志、情感脆弱的弊病。

近年来,探索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大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并取得了一批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以下视角和论点对笔者的启发最为直接,参考价值最为明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由李海州、边和平主编的《挫折教育论》一书开创了挫折教育研究的先河,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融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生学等多门学科理论于一体,开拓了教育科学的新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探讨了挫折教育研究的意义、挫折产生的基本动因、挫折心理咨询与调节、深化改革的心理挫折及其调适等内容。是我国当代第一部独立、系统地探讨挫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专著。由车文博、张旭东主编的《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书,作者在综述古今中外有关挫折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后,结合对大学生有关挫折方面的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的研究,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依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提出并回答了:大学生群体存在哪些挫折?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挫折?大学生是怎样应对这些挫折的?他们应该如何调适受挫后的消极心理状态等。

陶国富,王祥兴主编的《大学生挫折心理》一书内容涉及大学生挫折心理概述、大学生的逆境与挫折、大学生挫折心理与环境、大学生性格与挫折、大学生的学习挫折、大学生的交往挫折等,适合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者参考使用,本书是一部关于大学生挫折心理的研究专著。《超越挫折心理学》静涛著,他指出:我们需要坦然面对挫折,生气是跟自己过不去;不要为了一粒沙而放弃快乐的人生旅程;不生气就是战胜了自己;不要因为一件小事给自己树敌;并提出如何用对方法,从挫折上站起来: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努力完善自我,也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勇于选择,更要敢于放弃;如果不能决定结果,一定要多关注过程等。廖怀高,王培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一书详细阐述了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大学新生适应与心理调适,大学生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大学生人格心理,大学生情绪心理,大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挫折心理与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等,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逆商:通向成功的挫折教育》陈泰中著,这是一本关于成功的书,是关于走出逆境、赢得成功的书。本书以保罗•史托兹教授的权威理论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逆商概念、定义和发现高逆商的人才、建立高逆商的团队等逆商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近年来商界成功人士经验为主体,综合了国外知名人士的逆境经历,具体全面地阐述逆商的各个方面并提供了实际有效的逆商测试方法、逆商提高技巧,以及针对管理者的发现高逆商人才、建立高逆商团队的实用课程。对于鼓励当代大学生直面失败,迎难而上,最终成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学习,开阔了本人的理论视野,为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现状的探究提供了重要借鉴,其研究的问题主要为:

第一,对于挫折心理产生原因的认识。其代表性的著作有:黄庭希著《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陶国富、王祥兴著《大学生挫折心理》,冯江平著《挫折心理学》。一般归纳为两种。一是客观原因,主要有:第一是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灾害、台风、地震、酷热、洪水、疾病、事故等;第二是社会环境因素;第三是学校环境的影响;最后是家庭影响等。二是主观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身材、容貌、生理缺陷及健康情况等所带来的限制;心理因素是指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水平,如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所带来的影响。

第二,对于挫折心理教育必要性的研究。如:陈选华著《挫折教育引论》,高帆著《挫折论》,李海洲著《挫折教育论》,赵青山著《创造教育与挫折教育》。综合各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三点(1)社会变化的需要。(2)加强挫折心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需要。(3)中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培养模式的弊端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缺失呼唤挫折心理教育。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应试教育弊端的影响,素质教育的进行依然举步维艰。

第三,对于怎样进行挫折心理教育的探讨。如:柏淘著《战胜挫折—能力提升训练》,李平收著《青年战胜挫折能力训练教程》,胡启先著《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张旭东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张雅凤著《挫折心理及调适》。另外,与此课题相关的优秀硕士论文5篇,《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2007,王博),《当代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养成教育探析》(2008,王丽),《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2009,卢飞),《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2009,刘一运),《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2009,陈炎)。据不完全统计,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40余篇。如:陈爱民的“大学生挫折教育探讨”,尹秀云的“当代大学生挫折成因分析与抗挫折教育”等。针对以上论著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增强对挫折承受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认知挫折;三是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刻意锻炼、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四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挫折和不同年龄群体利用榜样、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消除或缓解挫折反映。也有学者认为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方面来探讨:首先家庭教育很关键;其次学校教育是重点;再次,社会教育不可缺。只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挫折心理教育才能进行的更好,才能使我们的当代大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积极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马斯洛(A.H.Maslow)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该书中的标题为“走向积极心理学”[2]。但是并没有引起心理学界的重视,直到塞利格曼在APA年度大会上明确提出把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的主要任务时,才开始使积极心理学走上了人类的视野[3]。2004年出版的《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中,著名的心理学史家、心理学家舒尔兹把积极心理学称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之一[4]。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意义

1.以积极心理学理论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积极心理学和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传统主流心理学是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现有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只关注到一部分人群,无法广泛性地服务于普通的大众学生[5]。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是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概论、交往心理和调适、情绪纷扰与控制、恋爱心理与调适、学习心理与调适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6]。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感主要是体现于生活质量和积极品质感受,这种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体的自我实现体现如何与生活质量的一种协调。对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是否个体感到幸福,有没有幸福感[7]。这也是对自己已有的生活状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的一种肯定的感受[7]。目前,积极心理学主要是探讨人类的幸福感、积极品德、愉悦感,研究积极品质和积极情感体验[8]。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可能会导致资源不足、出现就业难,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巨大差距会导致大学生的没有幸福感。从而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

2.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前主要关注的是消极心理学的方面,主要内容是对个体现存的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侧重于心理问题的解决[9]。积极心理学是以注重大学生个体内心潜能的激发,培养积极的品质,如个体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思维、积极的品质等;现阶段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教育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目标[10]。笔者认为现代教育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幸福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理性的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的不同,以积极向上的品质来自我调整,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生活和危机时,能够积极面对,自我调整心理问题。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3.以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模式

在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多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就算意识到了心理障碍也不愿意主动咨询并寻求帮助,而学校对这些现象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通过在一定区域开展心理学讲座、建立咨询室、情绪发泄屋等。这些工作却没有带给学生多少效益,甚至使学生接受了负面的影响。所以,要以积极心理学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立积极向上的品质与态度,注重个体的生活态度与幸福感,帮助学生以积极向上态度的面对外在环境和挫折,以完善个体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升品德境界。

本文认为在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以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心理特点来使大学生参加各种心理剧演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与他人分享的愉悦,使大学生的有一个良好的的情感体验,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中显示重要地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全方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启到了重要作业。现阶段是利用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学生自信与自尊,对社会现状与生活质量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刘宗利 刘宗顺 孙佳慧 曹华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4]Schultz,DuaneP.Ahistoryofmodernpsychology[M].NewYork:Thom-sonPress,2004:152.

[5]叶昇尧.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161

[6]裴利华.模糊数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测评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9(12):115-118.

[7]Dinner,E.Subject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a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1).

[8]卡尔.积极心理学[M].丁丹,译.第2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196-197.

[9]吴霞.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高校大学生是网络时代忠实的“接触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网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在新时期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大学生特点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7]李金芳.网络环境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2(03).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本课题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和谐社会视野中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积极心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其中重点研究了和谐社会与积极心理、积极心理教育的内涵、历史定位、主要理论基础、塑造积极心态、积极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调控等问题.本课题还在国内外心理学界较早提出了“积极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并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以积极的心理视角对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与论证,深刻地提示了增强积极心理体验和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保持与增进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也进一步论证了只有以积极心理教育理念来开展学校教育工作,才会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和谐社会中的有用之才这一思想.

2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2.1主要观点

2.1.1开展积极心理教育是促进心理和谐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必将极大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热情,培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强大的民族心理力量.

2.1.2科学心理学正式产生之后主要面临三项任务或称之为历史性课题,即治疗心理疾病、增进人类幸福和开发人的潜能.但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中,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后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重建家园的需要,使第一项任务得以被空前重视,心理学的后两项任务就基本上被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从此,心理学成为了“矫治学”、“类医学”的代名词.于是19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传统主流心理学提了个醒.到了1998年由于时展的迫切需要和矫正心理学发展轨道的呼声不断增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率先发起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1.3在积极心理学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着重对人类所具有的种种积极品质和潜能不断加以挖掘使之为全人类服务的教育活动的积极心理教育是真正能完成好心理学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的主要担当者.

2.1.4积极心理教育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自身所具有的各种积极品质,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所拥有的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善端和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研究视角来对包括人的心理问题在内的许多心理现象重新作出解读与诠释,从而帮助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力并由此获得高质量的生活.

2.1.5积极心理教育是一种对人所具有的各种积极品质进行开发与教育的活动,它强调对人的全部积极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它主张通过最大限度地开发积极心理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消除人的心理问题,从而增进心理健康,增强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教育的内容有:其一是对积极情感的开发与培养.这种情感主要有幸福感、满足感、效能感、幽默感、好奇心、欢乐、希望和流畅感等.其二是对积极人格的开发与培养.这种人格主要有自尊、勇敢、自信、创造、正直、善良、坚持、宽容、合作、自制等,这本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而创作,因而重点论述了其中的自我学习效能感、教师教学流畅感和积极教学心理调控等问题.

2.1.6价值观是积极心理教育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价值理念,它决定了积极心理教育发展方向、宽广视野和不懈追求.它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以人为本”其实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这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积极心理教育的一大贡献.

2.1.7积极心理教育的着眼点是人的积极心理的发展与完善.它以积极的视角和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人,把关注点置于人的根本能力和综合心理素养的优化和提高上,注重以长远的全局的眼光看待人的心理和心理健康.

2.1.8积极心理教育的落脚点是人的幸福感的产生和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的心理的着眼点就决定了积极心理教育这个落脚点是关注人类的幸福生活.它通过开发和优化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来最终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目标.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人形成积极心态,而积极心态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要素.

2.2主要研究方法

本课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自然实验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和实验法.

2.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①心理教育论(专著),2005年12月出版②创造教育概论(主编),2006年4月出版③新课标•创造教育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上、下册)(副主编),2005年3月出版④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着力点(论文),2008年1月发表⑤论大学生自我学习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论文),2008年5月发表⑥试论教师教学流畅感及其培养策略(论文),2008年11月发表⑦试论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有效预防策略(论文),2009年1月发表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促进人类精神发展的里程碑式的心理学家(论文),2005年12月发表⑨积极心态: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心理要素(论文),2010年1月发表⑩论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论文),2005年8月发表

3理论创新程度和学术价值

3.1理论创新程度本成果针对当前社会和学校教育(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把学生看成“问题人”、“有缺点的人”等非理性思维和理念的严重不良现象,以纠正学校不良教育理念为己任和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在全国心理学界首先提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心理教育”这一概念,并运用这一理念对如何培养和开发人的积极心理和潜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具有较高的理论创新程度.

3.2学术价值3.2.1使全社会和学术界重视和谐社会中的“心理构建”,以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积极心理教育更是主张,不要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优化人类积极品质的基础上使人类的潜能开发至极至的时候,人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也就会极大地减少甚至彻底消失.积极心理教育也主张进行积极心理治疗,这种治疗应当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就是培养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应该是心理治疗最好的深层战略.随着现代社会刺激人类因素的激增,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也在成倍地增长,心理疾病的种类也在日益增多.对此,心理学的关注点必须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关注其所有的使命、特别是增进人类幸福和开发人类潜能的使命,通过开展广泛的积极心理教育使人类心理素养普遍提高,才能最终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3.2.2促进全社会和学术界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倡导终身学习和积极开发自身潜能的热情普遍高涨.积极心理教育促使人类不断终身学习.它主张人类应不断积极进取,这是由人类的优秀进取个性所决定的.千百年来所造就的现代文明已经启示人类,只有不断进取和不断学习,人类才能有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这一天也是积极心理教育的理想目标.积极心理教育促使人类不断开发自身潜能.这种教育开宗明义地主张,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类自身的伟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的开发,不但能克服种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更能使人类的优秀天性得以展现,而且能为人类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类的心理机能尚有巨大潜力没有开发和利用,有人说未开发之比约有90%左右.通过大力发展积极心理教育事业,开展积极心理教育工作,加强积极心理教育训练,才能使开发人类心理潜能从活动变为工作再发展为一项伟大事业.

3.2.3使心理学界倡导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人类幸福的理念成为一种普遍的行动.重视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类幸福感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普遍行动.在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更看重的是精神财富,也就是人的心理品味和心理感受,追求更高质量的心理生活才是人类更高级的心理层面上的生活目标.幸福的内涵主要不是物质的享受,而是充满感情、充满创造和在不同程度上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美妙心理体验,是为实现心理目标理想而献身于工作和事业的一种奋斗过程.由此看来,虽然幸福是许多学科所关注的,但却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积极心理教育的确是一种新颖的教育,它因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和优化而与其他一切教育有重要区别,它以实现心理学自身意义和价值为核心理念,因而关注这种教育不仅仅是心理学家的事,更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那样的话,积极心理教育之花才能最终结出朵朵独具积极心理学特色的丰硕果实.

3.2.4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还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一大批学科的发展与繁荣,并为它们提供日益强大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力量源泉.

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伦理教育 现状

一、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

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学校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这种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氛围,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并由此造成生命伦理观念教育的缺失。由于大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思考,因此出现了言行的失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心态,甚至出现自杀、伤人、伤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自杀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这已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我们频繁在媒体上看到大学生自杀的消息,这些大学生们正当青春年华,却因为各种理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大学生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严重扭曲的心理产生的,是对生命的漠视。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些伤害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行为,反映出了大学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严重歪曲的心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生命伦理观的教育,是导致大学生轻视生命、漠视伦理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当今高校应该重视生命伦理观教育。

针对当今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价值取向问题,利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他们的各种问题、原因之所在,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努力成为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用人才,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的现状

八十年代初期,生命伦理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1980年,邱仁宗教授在《医学与哲学》创刊号上发表了《死亡概念与安乐死》一文,首开了生命伦理学学术讨论的先河。随后,有关生命伦理学的相关问题逐步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研究与关注。三十多年来,有关生命伦理的论文、论著、译著不断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邱仁宗教授1987年5月出版的专著《生命伦理学》,它标志着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萌芽。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台湾地区,20 世纪初,生命伦理教育从日本由民间团体引进并推广,少数学校开始增设相关课程,但并未成为主流。直到1997年台湾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生命伦理教育才被重视起来,大批专家学者参与研究与讨论,发论文、编教材、学术讨论等,推动了生命伦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逐步提高了生命伦理教育的影响力。与台湾地区所不同的是,香港地区生命伦理教育的推进与发展,是由社会福利团体、义工组织、宗教协会等民间组织进行推进和发展的。另外,香港政府也特别重视生命伦理教育的推进与培训,各种学习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体验等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总体来说,香港虽然十分重视生命伦理教育,但真正具体、科学的生命伦理教育课程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比较而言,大陆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尊重人的心理健康,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我国生命伦理教育的开始。各个学校也开始重视生命伦理教育,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06 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并权威报告;2005 年上海市正式提出《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生命伦理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2004 年辽宁启动“生命伦理教育工程”,全省中小学均开设生命伦理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命伦理教育。但是全面整体看我国的生命伦理教育现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还不够,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多,实践教育成果不强。因此,我国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

2、国外研究现状

1915年,德国哲学家施韦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对“生命”范围的界定突破了生命对动物的限定,扩展到了植物和一切生命,为后来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1937年,美国政府提出要普及学生的死亡教育,使学生领悟到生的真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20 世纪中期,加州的阿南达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体验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提高学生生存质量。1976 年,美国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生命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20世纪90 年代中期,美国的生命伦理教育基本普及,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挑战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和品格教育等。英国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源于1987年,由中心基金会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90年代在学校已基本普及,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跨学科重要课程。2002 年,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必修课程,由此得到全面推广。日本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源于1989年新修改的《教学大纲》,为了解决日本青少年中存在的自杀、杀人、污染环境等现象,明确提出了生命伦理教育,重点定位于尊重人的精神、敬畏生命的态度、重视生态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日本教育又提倡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题的“余裕教育”,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通过教育与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坚强地面对挫折,珍爱生命。总之,国外的生命伦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生命伦理教育的对象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对大学生的生命伦理研究和教育则相对较弱。

总结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关于在高校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的文章较少。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在高校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的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

三、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的简要述评

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从社会文化、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去探寻大学生中消极生命伦理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去丰富自身生命意蕴,回归伦理道德本色,实现个人最终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现实,年轻大学生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杀或者杀人等否定生命的做法,在放纵自己、忽视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要求的同时,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伦理道德的追寻中。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同情、惋惜、关爱生命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开展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责任、生命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真实了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的基本现状,并根据当前高校教育和学生生命伦理需求实际,进一步探索符合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实际的内容、原则和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出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不能只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大学生个体性格的发展,尊重其独特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并结合大学生遇到的现实生活困境、学习困境,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愉悦的生活和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排解各种不良的情绪,学会去领略生命的美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真正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努力。

2、深化教育内容

一是应该立足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人发展的前提是存在,而存在应该是不断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任何人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梦想,都必须要有生命的存在作为前提,所以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无比重要并具有无比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应该用一种包容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待每个生命,关注每个生命的价值。二是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挫折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生命中挫折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指导他们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从而战胜挫折获得人生的继续前行。要教导学生在挫折面前,人的意志可能比行为更有效,使他们从心理意识上去正确对待挫折,更好地战胜挫折,锻炼自己不断成长。三是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意识,并同时要树立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负责的责任观。应该教育大学生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人有理由肆意剥夺另一个人或生物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是一种最起码的善良,这也是一个人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3、整合社会资源

大学生所接触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的,因此除了高校通过实施生命伦理教育来改变现状之外,还必须整合一切社会教育资源。大学生目前对生命状态的认识,迫切要求社会广泛地宣传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传媒的作用与影响。现在是个全民信息传播的年代,网络、博客、微信、视频等各种传播媒体应坚持正确的传播导向。特别是在发生一些负面事件时,在真实报道的同时也要选取适当的视角,向全社会、向大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进而热爱自己的生命,并珍惜他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潘玉芹: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的内容和特点[N].现代医院报,2005-01-13.

[3] 邱仁宗、翟晓梅主编:生命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观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b)-0000-00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生命的存在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离开了人的生命,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他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香港的生命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和最高目标,以尊重学生意愿为宗旨。台湾的生命教育是具体的、全方位的,在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独立设置生命教育课程,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确保生命教育的落实。我国的生命教育才刚刚起步,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滞后。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逐渐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关于生命教育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论著日渐增多,但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和“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多是纯理论性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

生命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变化发展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社会近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转型对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生命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由于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生命观进行实证研究,因此,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无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困惑,无法对症下药。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可行的、有效的途径。

1大学生生命观状况

本研究对广东省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56份,收回有效问卷757份。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广东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总体上还是积极的,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认识较为积极,生活的目标比较明确。

在生活品质方面,部分大学生对目前的生活并不满意。对于大学生活,有16.78%的大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无聊,只有45.17%的大学生觉得大学生活充满活力;30.91%的大学生觉得生活令人兴奋,20.74%的大学生觉得生活单调无趣;20.08%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困惑。在生命价值方面,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认识比较高,大多数能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对于生命价值,85.34%的大学生觉得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只有3.65%的学生觉得人生空虚而毫无意义。63.54%的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活着的理由,只有12.51%的学生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在生活目标方面,大学数大学生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对于生活目标,只有7.79%的学生觉得生活没有目标与计划,71.86%的学生表示有清楚明确的目标。在生活自由方面, 69.88%的大学生认为,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2大学生生命观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广东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可知,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生命观消极,缺乏人生信仰

从问卷数据的统计结果看,有16.78%大学生对目前的生活并不满意,觉得大学生活无聊;20.74%的大学生觉得生活单调无趣;20.08%的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困惑;3.65%的大学生觉得人生空虚而毫无意义;12.51%的大学生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可见,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还不明确,对人生的目标也没有方向,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2部分学生不能珍惜生命

问卷中,在“对于自杀,我觉得曾认真想过,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这一问题上,有73人选择有过,占总数的9.65%;有111人选择中立意见,占总数的14.66%。可见,部分大学生还未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不能珍惜生命。

3大学生生命教育策略

3.1确立正确的教育取向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认识和堆积,教育应让学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由于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未能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未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未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教育走入学生的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和完善生命,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从而能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3.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一些量表对每一名学生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有心理问题或有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与重点心理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每年调查一次,并将调查结果记录在案,从而达到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跟踪。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素质情况,诊断学生心理特点和潜在困扰,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相应的决策和参考依据。这样既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又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学生心理问题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困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加强教师的生命观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自身的生命理念,往往是影响实践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生命观对于学生来说,有着榜样的示范作用。教师积极的生命观,对于学生有一种崇高人格魅力的内在感召力,在此感召力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因此,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教师的生命情怀培养。然而,长期以来,教师被比喻为无私奉献的“红烛”、“人梯”,被认为只有付出的圣人。许多教师课程负担过重,自身生命意识无法得到提高,忘却了教育的本真。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我的生命观,才能在其教育活动中融入生命关怀,才能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让教师具有表现生命活力的力量,提高教师的生命力量。另外,应该对教师有计划的进行培训和学习,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3.4建立良好的生命教育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校在自身的发展过程应该有意识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学校应从文化环境、信息环境、自然环境等软硬环境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缓解大学生压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单调的生活得以调剂,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松弛情绪,解除苦闷,增加生活乐趣。学校还应该积极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而且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完善。

3.5课程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

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将生命伦理教育渗透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在课程设计上,应根据生命教育的内涵,配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设计活动主题。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指出,把丰富多彩、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突破“特殊认识活动”的传统框架,必须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此外,国家还应积极开展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可以了解国外、港澳和台湾地区在生命教育研究方面取得的经验,从而借鉴他人的经验,为实施生命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济良著,《生命教育论》,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叶澜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12期。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寄予的期望

作为党和国家的接班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大学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党、国家和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更是倾注了许多心血,从学校数量、招生人数、硬件设施等多方面,可以看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的中心,更是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摇篮,高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将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有助于造就清正廉洁的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组成部分

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劳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要求,关系到能否培养和造就政治立场坚定、知识储备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党政干部队伍这个根本性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影响,高等学校也受到各种腐败现象的冲击,对青少年尚不成熟的心灵产生极大影响,这不仅不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而且也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埋下危机。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只有帮助青少年了解掌握关于廉洁的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培养健全的民主和法制意识,拥有良好的组织纪律和诚信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夯实青少年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才能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各方面急需的合格人才,才能把广大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部分

去年6月,同志到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调研时强调:“抓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高校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根据党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高等学校要成立廉洁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委常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纪检工作、学生工作和宣传工作的各部门(包括纪委办公室、学生处、宣传部、教务处、研究生学院、团委和各学院党委(党总支)、思想政治教研室等单位)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工处,总体负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组织协调以及主题活动的开展。在高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把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教育体系,并做到廉政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

(四)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教育是我国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坚实基础,是我国社会各领域的技术支撑,是前提和先导,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人民群众的认可满意,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从严治学、规范管理与全面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深入推进校园廉洁教育结合起来,确保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栋梁人才层出不穷,和谐社会健康发展。

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中不廉洁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生厌学心理是不廉洁现象产生的一个原因

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原因很多,比如由于考取的院校并不是很理想、对所学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高中没有打好基础进校后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没有掌握大学阶段的学习方法等等,主要表现在:

第一,抄袭作业,应付了事,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薄弱。大学教师布置作业通常以论文或评述为主,主要目的是对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并通过同学们所完成作业的状况,了解班级总体的学习状况。而有些学生相互抄袭,或是从网络上直接摘抄,只是为了机械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懒惰的习惯,缺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薄弱。

第二,课堂上雇佣他人上课签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近两年大学生不去上课而花钱雇他人替课现象已经在很多高校出现,高校内的海报栏、电线杆上、寝室里经常能够看到关于替课的广告。教师在考核学生出勤率时通常进行点名抽查,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算入期末成绩。一些大学生为逃避点名,骗取平时成绩,上课时雇佣他人签到,而被雇佣的同学都是一些家庭条件困难、缺少生活费、为“为五斗米折腰”,丧失了道德底线,成为金钱的奴隶,也成为了这些雇佣者的帮凶,把课堂变成了交易的市场。替课现象无疑是对教育尊严的藐视,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它将上课这种学生本应该尽到的义务商品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助长校园不廉之风。

第三,毕业论文抄袭、造假、买卖,玷污大学校园纯洁的文化氛围。大学生在毕业时都要做毕业论文,由于在校期间没有踏实学习,知识积累不足,文化底蕴不够,同时没有收集足够的资料,不懂论文写作的方式方法,便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张冠李戴”,“剪刀加浆糊”抄袭造假,更有甚者,害怕被发现抄袭,干脆花钱雇佣他人论文,而且现在一些网站为迎合这些不正当需要,公开设立论文和的广告和网页,使毕业论文和其他论文的抄袭、造假、买卖有了市场,论文的抄袭造假是诚信缺失的表现,用金钱购买论文是不廉洁行为的表现,更是对科学与真理的亵渎。

(二)大学生违反考试纪律现象对廉洁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第一,考试作弊是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失信现象。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有所不同,更注重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而一些学生跨入大学后,没有了中学时期家长、老师的管理约束,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甚至失去了学习目标,没有了学习动力。表现为学习不努力、平时怕吃苦,到了期末考试就动起了歪脑筋,考试过程中夹带答案、东张西望、互打手势、交换考卷。

表面上看,考试作弊是一种校园现象,但追究其深层原因,考试作弊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一些假货、伪劣产品进入商品市场,办事情靠关系,政府官员知法犯法,贪污、腐败案例时有发生等等,这些不廉洁的现象给年轻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二,购买答案严重误导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结果与功利化相联系,随着学习动力的消减导致购买答案现象愈演愈烈。其外在形式表现为不惜与学生守则相违背,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答案,学生盲目相信各种说法,浪费大量钱财,以失去诚信获取不切实际的客观分数。究其原因表现为外界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因此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购买答案,购买答案愈演愈烈的现象严重影响学风,刻苦勤奋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一行为严重误导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三,利用高科技作弊,投机取巧,坐享其成。考试作弊手段花样不断翻新,作弊工具也日渐现代化,欺骗性、隐蔽性、技术性越来越强,有了高科技作弊设备的支持,更不容易被监考教师发现,学生作弊更是肆无忌惮。学生为获得成绩,用高科技作弊手段代替个人努力学习,以期坐享其成,而学生这一心理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机构激发,他们更新设备,制造反屏蔽设施,使学生花大量金钱,并不断打破学生的道德底线,对学生

廉洁教育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道德诚信缺失会引发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第一,恶意拖欠学费不利于大学生诚信品行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高校招生改革后,上大学必须交费,但是部分大学生却恶意拖欠学费,拖欠人数之多、金额之高令人惊讶。有些学生竟然喊出“宁肯不要文凭也不交学费”,他们既不是因为家里贫困,也不是因为家里没有把钱给他们,而是把父母所给的学费供自己挥霍,把钱花在恋爱、上网玩游戏、买手机和电脑上。家庭、学校、社会对大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们成为诚实守信、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时代承载者。可是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使学生容易见利忘义,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滑坡。

第二,骗取国家助学贷款不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一些大学生在申请国家助学金贷款时,虚报自己的家庭信息和情况,甚至制作虚假贫困证明来换取老师和同学的同情心,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或奖助学金,骗取得手后不还,这些钱不是用于学习,而是用于购买电子产品或请客吃饭被挥霍浪费掉,甚至有些家长出于“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协助或怂恿学生用这种方式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开具贫困证明。学生的这种心理和家长的行为助长了大学生不劳而获心理,形成丧失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力的恶习,严重扭曲了国家助学金贷款的意义,破坏了国家助学贷款是为了解决学习优异但家庭困难的同学生活和学习问题的原则。

第三,评奖评优“不择手段”,不利于正确世界观的树立。一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入党带有一定的个人目的和功利主义色彩,评奖评优也是为了在就业、考学等方面有更加充分的条件,还有一些家长“走后门”、“拉关系”为自己的孩子在入党、评奖、评优方面谋取私利。如果大学生缺乏对社会不良风气理性的判断,迷信和崇拜“关系”和“权力”,认为“关系”和“权力”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如果让这种风气在大学校园里蔓延,势必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校园腐败意识。

以上道德诚信的缺失行为会在大学生内心种下腐败的种子,今天恶意拖欠学费、骗取国家贷款、走后门拉关系,明天走上工作岗位就会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拖欠他人财物,侵占国家财产,违纪国法。

三充分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项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大学校园氛围

(一)心理健康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组织保障

现阶段,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都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通常设在学生工作处或学校心理健康教研室,负责全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和科研工作,工作机构十分明晰。那么如何进一步加强统一规划和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应该在建立机构和完善机制以外,开辟专用场地作为心理健康咨询室,购置必备器材和教具,保证专项经费的使用,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为教师提供进一步深造进修的机会,保持教师的长效培训机制等是十分必要的。因而心理健康工作机构的建立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及硬件设施和人员保障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有利于大学生不健康心理和不廉洁现象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基础

廉洁意识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依靠培养和教育。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学校和课堂,只有把廉洁教育纳入心理健康课堂才能持久,才能有效果。随着情况的变化,廉洁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心理健康课的一项主要教学内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要更贴近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他们的心理认知能力。通过改进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注意避免呆板的、单一的课堂说教,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体系。更多地依靠教师的学识、智慧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依靠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增强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号召力、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在渗透、浸润、无痕中达到发乎情、入乎心的效果。

(三)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手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因此,重视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大学校园氛围的重要措施。要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校园活动,通过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把廉洁教育与团队活动相结合,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社团活动相结合。可借助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寓教于乐,创新教育形式,扩大教育载体。特别是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廉洁教育的实践性很强,要注意在实践上、行为上加强养成教育,也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侧重点地开展。

(四)专业心理教师的辅导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技术支持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走向自我现实。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专业性很强,要解决大学生人格发展问题,没有专业知识是不行的,如何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把廉洁教育渗透其中,就需要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建设一支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特别是要对一部分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廉洁知识和廉政文化的培训,使他们了解腐败产生的根源,了解大学生中不廉洁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和造成的后果,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把廉洁知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达到廉洁教育的目的。

(五)辅导员的心理沟通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补充

大学生离开父母的照顾、家庭的呵护,走入大学校园开始集体生活,开始独立思考、独立生存。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的领导者也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更加直接,更了解学生情况,懂得学生心理,是学生最信任、最可靠,也是学生遇到困难时会寻求帮助并向其倾述的对象,辅导员的劝解和心理沟通更加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可以满足大学生多层次接受心理援助和廉洁教育的需要。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一新生要从心理适应教育的角度进行廉洁教育,主要开设心理健康课,培养从高中到大学的心理过渡期的适应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大二、大三的学生从职业心理角度进行廉洁教育,主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和案例分析,对入党、评奖、评优等环节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培养大学生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败现象的良好品质。对大四学生从就业心理角度进行廉洁教育,主要开展就业心态、诚实签约、信守合同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定位自己,对学校和对用人单位讲诚实、守信用。

大学生廉洁教育是一种播种廉洁种子的工作,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远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还应该把廉洁教育渗透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之中,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还要广泛调研,形成措施,逐步推进,从开展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培育和建设廉政校园文化,注重政风、教风、学风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充分挖掘廉洁教育的社会资源等多种方式入手,不断营造廉洁教育的氛围,增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意识,提高廉洁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倩.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论丛,2011(12).

[2]邹树梁,黄建美.谈大学生诚信教育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2(5).

[3]科学发展观[M] .人民出版社,2008.

[4]田淑兰.清风廉语―――关于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思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李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大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学科建设滞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评价标准构成了理论研究层面的原因;而心理测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不科学,心理测评的操作过程不规范,心理测评的评价指标混乱则构成 了实践操 作层 面的原因。

科学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高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日渐增多和深入,我们却发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令人困惑。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不适,其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研究者给出的答案差异极大,甚至相互对立、相互冲突。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研究认为不足 10%,有的在20%~30%,有的则高达 60% ~70%¨’。这种研究上的分歧,事实上已经造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认识上的混乱,极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实践的发展。因此,及时对其进行反思与匡正,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也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要。

一、 问题与反思——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混乱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二是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层面的问题

(1)学科建设滞后,理论基础薄弱,基本概念曲解混乱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从目前心理学的发展看,心理学本身许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善解决,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则存在更多问题。由于学科建设滞后,理论水平偏低 ,导致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些基本范畴,如心理健康、心理异常、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界定模糊,至今没有得到科学的诠释和规范使用。究竟心理健康(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研究者的理解是不同的。即研究者不是在同一语境下理解心理健康 (问题)的,他们属于不同的话语群体。这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混乱的根本原因。

“作为学术研究,概念的界定、辨析是最基本的工作。因为,概念不仅是思维的工具——有了概念才能作出判断、形成命题、进行论证 ,也是学术探索的成果——在对概念作出的界定和使用中包含着论者的学术主张,概念的演变往往标志着学术思想的演变。一切研究成果不但在概念中积累,而且理论也借概念和范畴而发展” 。可以说,基本概念的日臻完善准确,标志着相应学科的日益成熟;而概念界定模糊混乱甚至曲解,必将导致对事物本质认识的随意性,最终妨碍它的科学发展。因此,进行心理健康研究,首先必须科学界定心理健康等基本范畴,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有共同的语境和论域,才能有效地开展对话和交流,才能避免一些争执和误解。

(2)缺乏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体系

要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首先必须要有区别与鉴定心理健康(或异常)的标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健康标准一直是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我国学者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有六种:统计学标准、社会学标准、主观经验标准、生活适应标准、医学标准和心理学标准。由于研究者在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研究结果出现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受多样化评价标准体系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也是纷繁多样,远未达成共识。究竟学生出现什么样的心理或行为可以界定为心理健康(或异常),研究者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混乱的又一重要原因。

2.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

(1)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

第一,心理测评工具的选择随意性强,差异大。目前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常用的测验工具主要是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和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人格量表。前者如症状自评量表 scL 0、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 自评量表 SAS等;后者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 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卡特尔 l6项人格 因素评定量表 16PF、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心理健康测查表 PHI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 sCL90.其次是 MMPI、EPQ、UPI等。

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必然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相关研究显示:以 UPI和 SCL 9O对同一群体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 UPI的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 SCL904 J。另一研究采用 SDS和 CES—D对同一组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SDS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17.38%,远远低于 CES—D的检出率43.93% 。由于心理测评工具使用混乱,导致心理测评的结果相互矛盾。表面上看,这些研究似乎针对的是同一个问题,而实际上它们来源于不同的测评工具,其结果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只有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进行标准化的测量及评价 ,其研究成果才能与他人及文献进行比较 。

事实上,每一种心理测验工具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如果缺乏对其理论基础、测验内容及用途等的正确理解,必然会导致测验工具的滥用。以 scI9O为例自 1986年建立 中国常模后,sCL90得 到了广泛 的应用在所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证研究中,运用 SCL90研究的文献占到70% ~80%。但由于缺乏对其理论、用途和内容的正确理解,近年来在该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scL90是否适用于判断、比较大学生等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已受到质疑。研究者指出:scL90作为准则参照测验,其设计的初衷主要是用于衡量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的 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它能较好地反映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变化,但并不适于判断比较普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显示:scLJ90用于正常人群心理健康测量时,其信 度高,但实证 效度差。相关研究 显示:以scL90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几乎所有的指标均高于常模。因此,以 scL90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工具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测验工具本身不完善。心理测验工具是人们构建的结果,测量对象与工具之间并不具有同一性。理想的测验当然是包含所有能反映测量特质的行为,但事实上即使是再好的测验,也只能反映测评对象的部分属性,而且描述的只是现状,并不能揭示现象背后质的原因。因此 ,心理测验本身具有不完全、不稳定 、不精确的特点。

而在我国,心理测验存在更大问题。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常用的测量工具多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的量表产生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其本身并不成熟,即使在解释其 自身的心理、行为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而在其他国家 ,则存在更大的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以 MMPI和 EPQ用于中国人样本 ,结果发现中国人测谎一项得分特别高。这一结果并不表明中国人更会 自我掩饰,研究发现 MMPI和 EPQ的测谎题对西方人可以起到测谎的作用,而对中国被试则是无效的,它只是另一项人格或临床的指标。在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Bond发现,中国人 自我概念的得分总是低于西方人0 ;White&Chan也发现,即使在 中国文化价值中较重视的一些因素,中国人自我概念得分仍低于西方人” 。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人自我概念差 ,它反映的只是一种文化的差异而已。

中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许多西方量表并不适合中国人 ,对量表仅做一些语言上的修订便应用到临床和实践中是不科学的。“去文化”的研究范式必然导致不科学的研究结果。

(2)心理测验的操作过程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目前,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方法有心理测验法、观察法、会谈法、产品分析法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心理测验法。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标准化是指测验的一致性,即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被试的测量条件相同,所获得的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的实践情况看,心理测验的实施极其混乱,无论是测试环境、测试手段、操作技术、指导语还是研究取样等都缺乏标准化。

(3)心理测评结果的处理和解释存在问题

第一,心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不统一。标准化测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计分、评分的标准化。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才能保证所有被试的测评结果具有可比性。而当前,在心理健康测评中,心理测验的评价标准极其混乱。以 scL-_90为例,该工具的阳性筛查标准就有多种:①因子分标准:有的以至少一项因子分兰1为标准,有的则以至少一项因子分 ≥2或 至3为标准;② 以总分或总均分(GSI)为标准:有 GSI至1.28(GSI室 X±1.96)或 GSI至 1.09(GSI至 X±1.50)几种 ;③复合标准:以总分或总均分和至少一项因子分超标为标准 :如 GSI 1.22或至少一项因子分 2。不同的评价标准必然会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相关研究显示:以 SCL一90对大学生测量 ,如果以至少一项因子分至 1为筛查标准,则阳性检出率为 29.2%;以 GSI 1.09为标准,则阳性检出率为 16.6%;以 GSI至 1.22或至少一项因子分耋2为标准,则阳性检出率为 4.4%_I 。

第二,常模老化。常模是测验分数相互比较的标准,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常模过时、样组分布偏态、样组规模过小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解释。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中使用的测验工具大多存在常模老化的问题。如scL—90、EPQ的常模修订于 1986年;MMPI、16PF的常模修订于 1988年。根据心理测验的理论要求,常模应在样本组和时间上有代表性,一般应每五年进行更新,及时修订常模对科学解释测验结果有重要意义。

二、应对与变革——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科学性的现实途径

1.夯实研究基础——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自2O世纪 8O年代建立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总体上看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尤其是,我们至今仍未形成适合本土的、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体系,这已成为制约心理健康研究及实践最为重要的因素,所以,构建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学学科体系,建立必要的学术规范已势在必行。

所谓的学科体系,是指“学科研究对象的结构模式和反映研究对象各组成部分客观逻辑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系统理论” 。学科体系的形成不仅是学科独立的标志,而且也是学科领域 内相关研究科学化、专业化的必要保证。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确立;二是研究方法的确立;三是理论体系的构建。

未来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应注意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一是要有比较完善、严密的概念、术语和范畴体系。二是各概念系统、基本命题和框架结构之问必须按一定的逻辑构成有机整体,而不是机械堆积或拼凑而成。”我们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必须对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问题展开全面探讨,如基本的范畴、术语,学科对象、学科性质、学科边界等,各学科积极参与,众多学者的积极讨论、交流,必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科学发展。

2.优化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心理测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只有那些接受过专业训练且具备一定心理测量经验的人员,才能保证测评工作的科学性及测评结果的应用价值。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当前,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极其短缺且良莠不齐。有些人员的专业能力差,职业道德和知识产权的意识非常薄弱。所以,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相应的行业准入制度已势在必行。

3.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评定工具的本土化建设

引进国外成熟的心理测量技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一味地盲目照搬,缺乏批判力的移植复制,只能使我们离科学越来越远。正是出于对当前心理测评领域“过度西化”、严重忽视文化差异的“文化迟钝”、“文化色盲”现象的不满,学者们发出了心理测量本土化的呼声。

西方的心理测验,体现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当它用于本土社会时,它是有效的,而当它用于其他文化语境时,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认识上的曲解和误读。要解决这一问题,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肖除文化差异 ;二是编制中国 自己的心理测验,其实质就是本土化问题 。本土化不是另起 “炉灶”,另建一套体系,也不是搞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与世界学术对话,其最终的目标是以本土文化为依托,积极吸取和改造西方心理科学的合理成分并不断创新,在遵守基本学术规范的前提下,构建中国特色心理测验工具,并最终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当前 ,在这方面我们已陆续开展了一些研究,如针对一些高校滥用心理测验工具的现象,教育部组织专家编制了“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价量表”,目前在积极推广中。

4.实施科学管理——推进心理测评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

在发达国家,心理测量等行业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有严格的心理学准入制度,对心理测评人员的资格认定,测验的编制使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等都有严格规范。比如,美国心理学会(APA)与教育测量理事会(AERA)等共同制定了《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使美国的心理测评从混乱走向有序。我国目前尚缺乏这样一个标准。尽管中国心理学会早在 1992年就出台了《心理测验管理条例》和《心理测验者的道德准则试行条例》,对心理测验的控制和使用、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 、职业道德等做了规定,但实际上形同虚设 ,现阶段,我国的心理测验的使用还处在一个十分混乱的状态。可以说心理测评行业管理的瘫痪状态,法制化建设的滞后,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混乱的根源。所以,当前应尽快将心理测验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尽早出台行业标准。只有这样,我国的心理测评才能从混乱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获得健康 、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彭华茂."-3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2002,(1):14~20.

[2]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413~424.

[3]师晓宁,刘晓红,徐燕,等.心理测验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4):281~283.

[4]王建中.UPI与 SCL一90对 同一群体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3):1l7.

[5]刘贤辰,唐茂芹,陈琨 ,等.SDS和 cEs—D对大学生抑郁症状评价结果的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1):19.

[6]解学慧.心理测量本身及其在应用中的问题 [J].心理科学,2007,(2):422~424.

[7]单茂洪.正确使用SCL一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81—82.

[8]王金道.SCL一90量表使用的现状及检测心理健康的异议[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51~52.

[9]张志勇,罗珊红.大学生 SCL一90测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77~78.

[10]Eysenek SBG,Chan J.A comparative study of personality in adults and children:Hong Kong VS England[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82,(3):153~160.

[11]Bond MH.How language variation affects inter~cu1.tural differentiation of values by Hong Kong bilinguals[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2):57~66.

[12]White,Chen J.A comparison of self—concept scoresof Chinese and White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J]. Journal of N on—White Concerns in Personnel and Guidance,1983,(4):138~141.ter,2000,(3):l~l1.

[13]毛富强,毛冠名,李 洁.研 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初步评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1):36—38.

[14]崔景贵.心理教育刍议[J].教育导刊,2005,(1):14~l6.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 下一篇:青少年心理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