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7:50:46

大学老师论文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1篇

19年后才确定

1992年,在一辆由东向西发往包头的火车上,一个来自本溪的17岁少年看着窗外,又兴奋又忐忑,这就是于东海。他就要去包头机械工业学校上学,专业是热处理,“当时听说,这个专业单调、抽象、不好学,但是能做这个的人很少,一旦学成了、学精了,就是哪里都需要的人才。”

可是,能学成吗?这专业适合自己吗?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并不知道答案,一切都是未知。19年后的今天,于东海可以确定了,这个专业选得对,这个专业帮他选择了一种生活,今天的自己,就是合适的自己。

因为种种原因,我见到于东海的时候已经过了上午11点。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饿着肚子聊了一个中午。我无可抱怨,因为这是自己的工作,但于东海也没有任何牢骚,我想是因为宽厚和朴实。虽然2004年就已经是沈阳东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具制造厂的工段长,但于东海身上仍然拥有一个工人最宝贵的品质。

尽管认真配合,但于东海还是认定自己不够格当这个栏目的采访对象,因为自己的经历“没啥好说的”。

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中省直企业“优秀共产党员”、沈阳市“劳动模范”、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其实,于东海的荣誉史并不短,只是他更专注于他的技术和工作,没有来得及发现,自己已经优秀到可以做别人的榜样了。事实上,如果当面提起他的牛X功绩,他那张国字脸上,除了自豪外,总会有一丝羞赧,然后手足无措地整理一下他的红色羽绒服。

工人发论文

最初关注到于东海,是因为他的论文。

工人和论文似乎是两件不搭边的事,但从1999年起,于东海不仅写论文,而且几乎每年都有论文获奖。

1999年,《H13(4Cr5MoV1Si)钢强韧处理在热冲模上的应用》获第四届“振兴沈阳企业之路”学术征文三等奖、获辽宁省兵工学会二等优秀论文;

2004年,《提高××产品机械性能》获辽宁省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9年,《提高××产品热处理合格品率》获辽宁省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

这样的成绩让很多人惊讶。是啊,谁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居然写了这么多论文,并且其中获得各类奖项的多达14篇,这是很多大学老师都没能达到的发表量。但于东海觉得很正常,因为发生得很自然:“最初是公司鼓励我们总结实践经验,然后写成论文,我写了,评审觉得有价值,就获奖了。”

没听到什么自我标榜的豪言壮语,这个简短的回答让我有种一拳打空的失落。不过正如于东海所说,这确实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因为他在工作中解决了太多问题。

工具制造厂的主要产品就是工具,其中不仅有要求严格的军品,还有各种各样的民品。作为热处理的工段长和唯一的热处理技术员,于东海每年要面对不同数量的新品种,很多情况下,常规的热处理工艺不能达到标准,这意味着他每年都需要编制很多新的工艺,设计新的工装和夹具,以满足图纸的要求,这些就是他论文的最好素材。

于东海的设计中,有些名字很有趣,比如“三瓣内胀法”,这是他自己命名的。

2008年,集团公司承接了一个部级高新工程项目,其中,重点研发的某军品零件,需要在热处理过程中,既满足多项机械性能指标,还要防止退火后零件变形(变形量保证在0.7mm范围内),同时对旋压造成的尺寸超差零件进行校正。但是,不同位置硬化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常规热处理工艺根本无法达到要求,这时,于东海的“三瓣内胀法”应运而生。

在他管理的车间里,我见到了于东海设计的胎具。将圆柱分为围绕中心轴的三个等瓣,并且通过调节与中心轴的缝隙控制胎具周长,起到“胀”的效果。使用时,将零件套在圆柱胎具上,调整工艺参数,进行吊装热处理。这样不仅能完成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综合机械性能指标,还能保证直线度和椭圆度,完全满足工艺要求,现已热处理生产800多件,产品质量稳定。

我惊叹于他的巧思,但于东海说,那是经过不知多少次试验才摸索出的方法,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后来他把这个成果整理成论文《××产品零件热处理技术攻关》,被评为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类似的过程,于东海经历过很多次。工作14年来,他共参与集团公司重点科研军、民品热处理项目40余项,热处理工艺攻关50余次,为集团公司创效益363.2万元。

买不起我就抄

于东海的技术成果太过丰富,无法一一列举,我更关心他是怎么让自己的技术这么精的。

说起学习,于东海很有些得意的地方,因为在他读初中的年代,中专是最好的选择,只有成绩很好的学生才能考上,更何况,他读的是一所当年省内只有十几个人考上的部属中专,这不仅让他毕业后顺利进入沈阳东机工业集团,而且给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底子。

但是,更重要的提高发生在工作后。“我刚当技术员,老技术员就退休了,所以,这方面没有师傅带我,全靠自己领悟。”于东海首先想到的办法是读书。

“我要的书,很多小书店根本没有,我有空就去大书店淘,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工作14年,我攒下了几十本专业书。我们的专业书都是大部头,很贵,有些又只需要其中的一部分。为了省钱,我就在书店把需要的内容都抄写下来,有时一抄就是一个多小时。”

如果这样就要赞叹于东海的勤奋,就太低估他了。早在2002年,他就报了厂里的职工大学大专班,专业是计算机,课余学习数控技术。现在,他正在读沈阳工业大学的本科课程,争取明年拿下。

此外,技术研究上,于东海还有个特点,“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只要技术上出了问题我就睡不着,不整明白了就睡不踏实,半夜醒了马上就能想起白天工作上的事。”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2篇

抑郁症的受害者虽然主要是患者自己,但这种指向自我的暴力如果不加重视,其自我伤害同样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一位抑郁症老师的离去,会在大学校园里渲染某些负面情绪,影响师生们的情绪。

在外人看来,抑郁症患者没有“病人”的征兆,个别的抑郁症患者其病灶可能还会被师生当做范本肯定甚至称赞。在这方面,上海某高校的江绪林老师就很具代表性。江老师生前对学术表现出相当的精益求精,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在国内最顶尖级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一篇论文。他年纪轻轻就实现了这个愿望。然而,当他有机会以此申报职称时,强烈的“工匠精神”让他觉得自己这篇论文的结论有问题,因此耻于用这篇论文来申请职称。最终,这位过于追求完美的老师,还是自己结束了生命。

绝对的完美带来的往往不是真正的幸福,而是悲剧的结局。对知识创新的完美追求,因为达不到理想的境界而失落;对职称的欲求,因为自己的科研能力暂时不行,折磨得自己郁郁寡欢;对行政职位的追逐,总是嫌自己的官阶还不够高,渴望受到上级重视、渴望被提拔,有的为升迁而夜不能寐;还有的老师虽没啥追求,因收入和自己的同学朋友无法相比,也很是郁闷……这样的烦恼并没原罪,只是如果自己无法驾驭现实,又不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烦恼积少成多就成了郁闷,郁闷久久不能排解,就升格成抑郁症;抑郁症不能及时治疗,又不愿意自己解脱,重度抑郁症就来了;重度抑郁症一旦形成,自己就渴望用死来解脱自己。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抑郁症,到底为什么会和高校老师结缘呢?

对于外人来说,大学老师这个职业最大的光环在于他们享有的两个假期,以及不用坐班。多少人羡慕大学老师的这两大福利。当年,我也是冲着这个缘故转行到高校的。及至进到大学,和学生接触了,才发现自己比普通的上班族忙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位负责的老师,从读书学习到备课和批改作业,还有跟学生交朋友,帮学生解决问题,这些“课外”工作所耗费的时间,超乎外人的意料。许多人更不知道的是,老师迟到几分钟,可能面临上千元的罚款,年终评优、职称评定,还要受到牵连。想到这里,任何一位老师看着表感觉要迟到,他们的压力就来了。

老师还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一族。一个字读错了,可能被学生嘲笑一辈子;有的话讲错了,可能被学生举报,这种无形的压力,足以让大学老师们心有余悸。这些外部环境压力大,造成了这个群体的精神压力远远超过不少行业的从业者。至于学校规定的硬性科研任务,完不成或者延误了时间,那也是真金白银地要被克扣。至于为职称评定与同事竞争造成的人际关系紧张,倒还是其次的事情了。

大学教师的抑郁症,还与这些读书人不切实际的自我追求过高有关。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基本是确定的,至于能不能当官,能当多大的官;能评什么样的职称,以及能评得上什么样的职称,既有能力和水平问题,还有不好言说的事情。在我们这个熟人社会里,万事皆有可能,有的老师努力多年却年年被刷下来,有的人通过关系不评照样可能获得职称。人比人气死人,想开便是天堂,想不开便是地狱。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大学校园的抑郁症现象就减少了许多。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抑郁症的人而言,真正的“救世主”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服用药物和心理咨询都是必要的。一位得过抑郁症的大学老师坦言:她曾经感觉世界都是灰色,一夜一夜的睡不着觉,真的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很想去轻生,之后她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主动去治疗吃药,后来就摆脱了抑郁症。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3篇

你在填报研究生志愿时,已经明确方向是法学,在三个不同的大学之间摇摆,问我哪个大学更好。说你的信息都是从网上搜集来的,看不出区别,问我如何选择。

而你,正在读大学的你抱怨大学里的老师上课很枯燥,你没有兴趣听,一年下来觉得一无所获,问我读大学的意义,问我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

读大学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管理你的学习资源,你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就是你的老师。

大学里的老师和中学老师不同。中学老师对你而言甚至有时像家长,他们会真的在乎你的成绩,他们总是在你的周围,他们是你学习的压力,也是学习的动力。

大学不一样。大学老师未必记得住你的名字,上完课走人是常态。大学老师没有义务关心你的成绩,你是不是不习惯这种没有压力的学习?

亲爱的妹妹,大学里的学习就是这样的,老师不再给你关注。对你而言,他们是知识的载体,如果在和他们相遇的这两个小时里不学到些什么,就浪费了两个小时。

今天不谈你该如何勤奋学习,而是来说说如何把距离上遥远的大学老师变成自己的学习资源。

Christina是我的德国同学。德国的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大学之间流动读书。她在法兰克福读了三年之后,转来明斯特,并打算在这里完成她的硕士论文。

我问她为什么要转校,转校的手续在德国那么复杂。除了浪漫的“换一个城市换一种生活”的理由。Chrstina有充分的理性依据:

“这里的大学有A教授,他可以在方法论上面教我;还有B教授,她在新的理论建设上有很多建树。我在网上查过了,这里还有几门课是法兰克福没有的,这几门课最好的老师在这里,所以一定要转校来学习。”

她对教授们的专长了解得那么清楚。而你,你了解你的教授的专长吗?你知道在这个教授的课上可以学到一些什么吗?

你可以对老师有所要求,前提是你自己的功课要做得足够好。与其埋怨老师上课不认真。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可以怎样让这个老师的学术能力成为你的能力。

德国大学生在上课之前会认真研究教授的履历,一般学校的网页上都有相关信息。这个教授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时间够不够长,这个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到底是不是专家,他最近发表过什么论文。所有这些疑问,都是为了判断“这个老师的课值不值得我去听”。

学会判断老师的专业能力是大学里要学会的另外一件事情。德国学生也会八卦老师们的逸闻趣事。但谈到老师们的专业能力,都能一针见血:

“C老师在海德堡的时候曾经对某个问题研究过,不过现在没什么新的东西。这两年他在忙别的事情。”

“D老师在印度一年,搜集了很多新的材料,所以这个课我要听第二遍。”

有时候听到德国同学们说:“E老师一直在做项目,可能要做官了,上课越来越心不在焉。”

“F老师对这门学科根本就一窍不通,他对新的理论的理解根本就是在胡扯。”

中国的学生,可以多学习一些有水平的质疑,这样才能提高判断力。

不要等待着被选择,你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

在三个大学之间摇摆不定的你,要清楚哪个大学里有哪些老师,你将来会上什么样的课。那些课你会不会喜欢,他们会给你怎样的教育。说到底,你对老师的要求,其实就是你对自己的要求。你想得到怎样的学习资源,你就得自己去寻找。与其埋怨天气不好晒不到太阳,不如向阳光温暖的地方奔跑。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现代化

大学老师不同于中、小学老师的显著之处是:中、小学老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学,教会学生“是什么?”,以此完成基础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牢固的基础知识。而大学教师则有两项职责,即科研与教学。而教学与科研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一个好的大学老师应该是科研、教学都突出、优秀,如果缺少其中的一项就似一个人缺了一条腿一样,他也只能是一位“残疾人”;如果教学、科研都十分糟糕就像没有腿的人一样,现在的学生戏称这种老师为“垃圾”。

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学生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拿到新学期的课程表后,先到图书馆了解一下每位任课教师的科研情况,查阅它们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学术著作的情况,给这位老师在研究水平上进行一个定位,接下来在课堂上,“聆听”每位教师的教学,然后对他的教学再作出一个判断,而中国的大学生往往缺少了解任课教师科研情况这一程序。

就教学而言,当今中国大学的教师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深入浅出型、浅入深出型、不入也出型(就是通常所说的照本宣科型)。

一、深入浅出型

一位老师如果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深入”研究他所讲授的课程,教学时呈现给学生的就是“浅出’一用最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解深奥的道理,所以,我们听大师讲课时就像是听大白话一样,既轻松又愉快。古希腊、中国古代把它称之为“寓教于乐”,并被奉为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凭教师的博学,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知识。

有的同学会觉得在高中刚毕业的时候,大学是可以放松的天堂,但步入大学,我却不这么认为了,刚从填鸭式的教育中走出来的,开始步入更自主性的生活,我想,大学不是完全放松的场所,而是可以做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真正可以尽情地为自己那份心底的梦想而奋斗的场所,而对于大部分同学,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真正的能力是在未来的工作中积累的,而非大学这理论性的东西,也因此,很多同学花了很多时间在玩电脑游戏上面,玩电脑游戏固然没有错,但它绝对不能作为大学生活的主流,然而,也许在大学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大家却麻木地把它当作是时尚。

“深入浅出”的关键罢“深入”。“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师,他们的授课“征服”了当时听他们讲课的学生,而真正使它们青史留名的是他们的学术著作。所以,科研就是大学教师教学的发动机,一个好的大学老师首先科研能力要突出。一个大学老师如果缺乏科研的保障,即便授课能“征服”学生,这位老师也只能算是个街头巷尾的鼓书艺人,因为他没有传世的学术论文与著作。

以鲁迅先生为例,他留给这个世界一大批宝贵的著作,他的知识十分渊博,在文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领域通晓古今中外,在自然科学领域也有一定的造诣。但教学时,他仍然觉得“是很吃力的”,他怕“上讲台,讲空话”,怕“误人子弟”。鲁迅在《北京通信》中写道:“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活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途,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可见鲁迅先生对教学的要求是非常的高。

二、浅入深出型

一个老师对于所教的课程研究得不深入,就是“浅入”,他讲课时就必然“深出”,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他自己还没有研究透彻,缺乏对这门功课总体的认识,就似盲人摸象一样,难免把大象讲成是“一把蒲扇”、“一条绳子”、“一堵墙”,或者是“一根柱子”。

没有“深入”的研究,讲课时就必然是“深出”,本来简单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只能用晦涩的言辞使简单的问题越来越深奥,最后是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不明白。整个教室就似一具棺材,学生昏昏欲睡、痛苦不堪;老师度日如年、如坐针毡。当然,也有些厚颜的教师大声叫嚣,课堂上讲授的大多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这些东西远离现实生活,学生听起来枯燥也是必然的,学生逃课、睡觉等足以说明这位老师讲课的深奥、研究的精深,他们是最有水平的。易中天讲三国,其中三国人物都远离我们一千多年了,而且《三国志》这本书又十分难懂,但易中天却讲得人人喜爱,如果换成其他老师来讲,估计能让听众跑光,甚至于发疯。有些教师喜欢用爱因斯坦为自己来辩护,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上课,开始时听课的人满为患,听者总希望从他的言辞中得到智慧与启迪,但最终满怀希望的听众们都以绝望而告终,因为他们根本就听不懂爱因斯坦到底在讲些什么。他们放弃了爱因斯坦同时也放弃了神奇的物理学。好像他们就是爱因斯坦一样,我要提醒的是全世界只有一个爱因斯坦,而爱因斯坦研究的是最最前沿的东西,没有人明白是必然的,但你研究的是最最前沿的东西吗?

三、不入也出型

“不入也出”的大学老师们所追求的目标大多也是谋官,有的是直接谋官,有的是曲线式的,先谋个职称,最后凭高职称再去谋官。这年头谋职称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学术刊物如此之多,只要肯花钱,刊物的主编及编辑们正等着你哪!或许你的文章在这世界上只有一位读者,那就是作者本人。有了文章后,把文章交上去,填写几张表格,你摇身一变就是教授了。

参考文献

[1]李爱民; 张晓明. 人的发展与现代大学教育漫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15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教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之问,触及的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对教学的忽视。上好课,应该是一个老师的本分。如何上好课,既需要科研的支撑,又需要对待教学的积极的态度和必要的上课方法和技巧。而一些人喜欢把教学与科研对立起来,其实教学与科研并不矛盾。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读书、思考的过程,他本身就是教好书的有力保障。只是,现在中国大学流行的教学与科研都记“工分”的制度,客观上助长了只看数量不问质量的取向。当大学老师无心于将当好“老师”放在第一位,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也就堪忧了。

关键词:大学;老师;教学;下岗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1-0027-03

近日,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问题:“大学教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1]15这一问题,直接暴露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对教学的忽视。

一、上好课是一个老师的本分

从大的方面说,这首先自然跟各大学的“宏大抱负”有关,自以为上点档次的学校,争创研究型或者科研教学型大学,羞于把教学挂上或挂在前面。而名目繁多的大学排名,其评估体系多靠科研的硬指标,人才培养虽然也是其中一项,但短期内很难见效,不少大学都难有那个耐心。而对大学教师个人而言,评职称、评各种人才工程,都要靠科研硬指标,教学马马虎虎不至被学生赶下台就行了。投入精力上好课,完全凭老师的职业良知。讲求实际的聪明的人,自然没必要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教学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学课堂受到来自各界的诟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大学老师的失望。大学课堂沉闷无聊,学生逃课,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即便到堂的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为普遍现象。同中小学老师相比,学生眼中的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几乎就成了低能儿,同社会对大学老师心中的形象相距十万八千里。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学教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之问,已经成为学生之问,成为学生家长之问。为什么会这样呢?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原因是一些大学老师讲课技巧不高,或者课堂根本就没认真准备,上课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的职业就是讲课,讲好课应该是一个老师的本分,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常常把这一点忘记了。

二、讲好课需要用心和积累

其实这主要不是因为大学老师的水平,而首先是态度。态度好,肯钻研,水平自然会步步提高。湘潭大学宋德发教授是个好案例。宋教授在讲台上顾盼自如,神采飞扬,课上得非常有趣、精彩,不光深受学生喜欢,其“故事里的人生――西方古典文学选讲”还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其结合教学的科研《大学名师研究》获国家教育规划课题立项。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也没什么幽默感。他的成功,不来源于本色,而来源于他平时付出的努力。演员有本色演员和性格演员之分,其实,教师也有本色教师与性格教师之分。本色演员,演与自己相像的角色可能会出新鲜,此外,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是在演自己,演到第二个角色就给人老套之感;同样,本色教师,讲授与自己固有知识储备与固有教学经验相近的课程可能会出点新鲜,此外,无论讲什么课程都是在讲自己,守着发黄的教材,抱着发黄的教案,一个套路,年复一年地炒着现饭。性格演员,通过努力钻研、积累与探索演练,演什么像什么;同样,性格教师,通过努力钻研、积累与探索演练,在自己学科领域内,什么课程都教得来、教得好。宋老师的每节课都是事先精心准备,先写出详细教案,然后基本上背下来,上课时再用口语表述,避免照本宣科。而什么时候该插话,什么样的包袱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决不是表面上看来的信手拈来,也就是说他课堂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勤”,他的用心和积累。

宋德发教授《如何走上大学讲台――青年教师提高讲课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是一部教学研究著作,更是一部真实的青年教师成长史实录,有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叙事探究的意义。他在书中详尽地论述了自己的大学教师观及成为一名好的大学老师要练的基本功。在他看来,要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大学教师绝非易事,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数年功。且不说令人煎熬的磨课,单是备课一项就要花费一番心思和大量的时间,甚而随时随地都要处于待命状态。比如,要上好课,例子对于学生的理解非常重要,他为了寻找到好的例子,时刻准备着,记录讲座,随时关注,大量阅读。讲随时关注时,他举了一个例子,“我在学校的理发厅理发,需要等待,就拿起架子上的杂志翻阅。《读者》上的一篇文章《翻译是一门艺术》映入眼帘。一种职业敏感立刻提醒我,这篇文章和自己讲的课是否有关联?马上将《外国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的内容在脑子中过滤了一番,发现这篇文章和‘译介学’可能有关系,于是便想到将它借出来复印。”[1]147-148没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为了找一个好的例子,要像诗人寻求诗句一样,男子寻找心上人一样,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苦心追求。谁付出的代价大,追求的时间长,要求的标准高,花费的心机多,谁找到好例子的可能性就高”。[1]144不知宋教授的学生们是否意识到老师为了每一节课的付出。无论如何,劳动得到了承认总是令人开心的事,这也正是一个老师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备课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四五十分钟的一堂课要想真正上好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想起一则笑话:一个人肚子饿了,去买烧饼吃,一个不饱,又要一个,接着又要第三个,直到最后吃饱为止。然而吃饱后,却说早知道最后一个可以吃饱就只要最后一个不要前边的几个了。虽然以此来比喻老师的备课上课过程不是很恰当。但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虽然上课的时间可能不是很多,但为上好这几节课的付出却是一般人不一定都了解的。因上了百家讲坛而名利双收的易中天在记者采访盯着他因成名而带来的利的时候也大为光火,认为搂草打兔子的事,怎么就盯着打到兔子没看到搂草的时候呢。何云波庄美兰:大学老师,你为什么还不下岗?讲好课既需要一种态度,也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这里面涉及许多方面,比如如何模仿名师,如何准备讲稿,如何磨课,如何导入,如何结课,如何通过故事和例子化抽象为具体,如何合理地幽默,如何通过插话连通书本与生活,如何提炼属于你的“语录”,……等等。一个老师如果肯花这么多心思设计讲课的每一个环节,想不讲好课都难啊!

常见一些老师为了保证到课率,喜欢每堂课都点名,或者通过提问、做课堂作业的方式变相点名,而学生对此颇为不屑,有学生认为点名是变态,甚至有学生认为“用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就像是用怀孕留住男人的小三”。“小三”比喻,见于各种学生网络社区,如百度贴吧、内涵吧、人人网、等等,虽然不堪,却也反映出学生的一种心态,一种老师们不得不关注的心态。其实,真正好的老师是不需要通过点名把学生赶进课堂的,因为他本身就有足够的魅力吸引学生自动走进课堂。当然,这需要老师足够的底蕴、底气。这底气,既来自对教学的态度,也要依靠平时的知识积累。而科研,就是培养你的这份底气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教学与科研不能割裂

有的人习惯把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好像教好书跟科研没有关系,或者教学与科研不同调和,教学好便没有时间做科研,科研好便无心教学。其实,这是对“教学”和“科研”的误解。请问,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与创新,又何来课堂上的神采飞扬,妙语如珠。当然,衡量科研的水平,并不一定要全看课题、论文、著作之类的数量给你攒下的“工分”,有的人也可以述而不作。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读书、思考的过程,他本身就是你教好书的有力保障。大学里的教材从构思到成型再到出版发行,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总是滞后于该学科研究的最新发展。因而大学教师必须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力争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并进而启发学生,提高自己。这是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备课授课、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也能促使教师思考,燃起灵感的火花,使教师本人产生新的见解,从而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问题是,目前高校流行的记工分的政策,逼着一些人为某种实际的功利目的,制造一些垃圾文章,浪费不少本应用于教学的精力和时间,教学没有搞好,科研也没任何社会意义,唯一的价值就是给一些刊物、出版社贡献了版面费。甚而助长了学术腐败和剽窃之风。这样的科研不仅无助于教学还会影响教学,因为一些老师净挖空心思想怎么完成所谓科研任务,放在教学上的精力自然就少了。

《中国青年报》曾经发表《部分大学课堂师生心照不宣一起混》一文,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重在学术研究,上课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工作量,于是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所投入的精力便十分不足,由于课堂缺乏吸引力,学生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但该走的形式又必须走,因此上课便成了走过程。”[2]其实,强调学术研究并不错,关键是不能急功近利,学术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的积累。一个学者一生能留下一两部有意义的著作已经了不起了,有的甚至是一部著作耗尽毕生心血。而现在定时定量,每年都要完成规定量的所谓科研,根本没有留下读书沉淀的时间,只能是东拼西凑,甚至剽窃他人。这实在是当今中国高校的悲哀,学术的悲哀。

说老实话,其实上好课的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未必我们的许多同行就不知道,只是很少有人认真对待,真正去付诸实施。反正科研记“工分”(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只看刊物、出版社级别不管内容),教学也记“工分”(只看你上了多少课,不管上得怎么样)。既然一堂课上好上坏拿的是同样的钱,上课便成了一种纯粹的良心活。有的老师是为了对学生负责要上好课;有的觉得哪怕是为了自己,让那四十五分钟不至太“漫长”,有一个快乐的过程,也要把课上得好一点,在学生欣赏的眼神中找到一点自我价值感;有的呢,完成任务、拿到工分要紧,对付吧;有的本来就不学无术;有的聪明人觉得自己有能力,为了远大前程,把精力都放到让人名利双收的“科研”上去了。结果,中国的大学教育现状越来越被社会垢病,中国的大学老师的社会形象越来越负面,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在一片“形势大好”中却让一些人忧心忡忡……果真这样,那是大学老师的悲哀呢,还是大学的悲哀呢,抑或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悲哀呢?

参考文献

[1]宋德发.如何走上大学讲台――青年教师提高讲课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15.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6篇

据杨飞在网上的自述,湖南大学对讲师一级教师在科研任务方面并无苛刻要求――两年发表一篇论文即可,且对期刊等级没有要求。如此要求,对于时下的大学老师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只要肯交版面费,论文烂一点没关系,一定会有入流或不入流的期刊用;只要肯花钱,写不出来也没关系,可以找人。而且,大学校园是“论文产业”的最热市场,各种的广告遍地都是,想发表,肯花钱,要比其他地方方便得多。想编教材也容易,东拼西凑不要紧,出版社乐于出版――因为编者可以摊派给自己的学生,销路不成问题。

可问题是,这样制造出来的科研论文和著作究竟价值几何?作者、编辑、同行、科研部门、人事部门等皆心知肚明。然而,为了晋级、为了考核、为了顺利取得学位、为了装门面……多数人只能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继续违心地为了论文数量、为了项目、著作等等,“痛下血本”,疲于奔命。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近些年来有不少已发表的科研论文无需花钱,无需找熟人、托关系,而且所在刊物级别较高。或者,如果作者觉得国内的生态环境不行,只要有能力,他完全可以拿到国外发表。然而,学术研究不可一概而论,“试玉要烧三月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有些研究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其有价值的成果只能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磨成一剑”;有些学者的研究态度也决定了其“慎重为文”的文风,比如已故国学大师黄侃即规定自己“三十岁之前不发文,五十岁之前不著书”。照湖大的评价标准,黄侃先生的科研业绩也有“硬伤”,恐怕三十岁之前就被剥夺授徒资格“下放”到图书馆了,更不要奢望参评教授、学科带头人,带博士了。

应该看到,不发文不等于不作文,没有“明面”的科研成果,不代表没有搞科研,不代表没有科研能力。由是观之,不发论文的教师未必一定有“硬伤”,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轻视质量的僵化的科研评价标准才是真有“硬伤”。因此,当下的科研评价亟待采取灵活的、多元的评价标准――没有已经发出来的论文,人事部门、科研部门可以让他拿出未发表的论文供校内外同行专家鉴定、评判;论文数量不足,可以出台“代表作”制度;可以给予喜欢教学、潜心科研却又“慎重为文”的青年教师一定的科研“蛰伏期”,使其不至于时常有“被转岗”之虞……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课堂 师生 有效沟通

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那么在大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哪种状态更多呢?教师在前面打开幻灯,一丝不苟地对着幻灯片念,学生们则干什么的都有:看书的、趴着的、摆弄手机的……师生之间互动不多,或者教师提问时学生无反应,老师与学生的“各自为政”,充分暴露出了大学课堂的弊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之一[1]。大学课堂与中小学课堂相比,普遍不活泼,也不太讲究艺术性。毕竟大学一直以来更为重视科研。与此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与其个人晋升、年终考核与奖励直接挂钩的也并非课堂教学质量,而是科研经费(有的高校己出现不少“科研经费提成富翁”),一些所谓的科研成果,论文等[2]。这也导致部分教师忽视对教学艺术的研究。近年来,高校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总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上的讲话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并将“教学改革问题”作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教师努力备课外,加强课堂上的师生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好,教师再努力,学生也会不买帐。那么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大学老师呢?

一、励志教育

随着大学的扩招,在帮助更多人走入象牙塔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日益扩大的就业压力等。对此,尽管大学老师无力解决,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为将来奋斗的志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众所周知的。当一个学生不断得到教师的正面激励时,就会激发他内心极大的潜能,学生会表现出自强、刻苦的状态,而且进步很快。那么大学老师在课堂上就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东西,应该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地穿插励志教育,以此来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课堂氛围。但是励志教育绝对不等于苦口婆心,他们特别反感教师唠叨。很多道理需要老师化有形于无形地传授给他们。如果把一些道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会更乐于接爱。励志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春风化雨般地助推可以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例如新东方和“疯狂英语”,他们都把励志教育作为其品牌推广的有力武器。

二、激情教育

大学课堂因为理论深,知识容量大,很容易使人困顿。如果教师的教学缺乏趣味与幽默感,很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进入梦乡甚至不来上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当老师激情满怀时,学生才可能激情满怀。首先教师的情绪应该是昂扬的、饱满的。教师的精神状态好,才可以直接地感染学生。其次,教师授课知识点新颖、深刻,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这种来自知识本身的趣味才是最让学生着迷的。当然,这对教师的备课力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提炼其中的趣味性。再者,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的情绪,多运用正面表扬使学生充满自信。没有互动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只有师生畅所欲言地交流,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有的放失,同时有驾驭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见解多给予肯定。当然,对错的看法要加以指正,使学生敢于回答,愿意回答,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

三、课堂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要想使大学生对课堂感兴趣,那么,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用、有趣。大学生对课堂教学要求高,他们希望教师所讲的知识是他们以前没有听过的,他们来上课的目的,便是学有所成。同时,知识仅仅有用还不够,如果理论性太强、太枯燥,相信也不会有多少学生能够听得进去。这就要求大学老师要从有用的知识当中提炼兴趣点,或者将抽象的理论用通俗的事例加以说明,使学生如探险一般,处处发现惊奇之处。当学生们带着疑问走入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又能有趣地解决疑问,获得收获,无疑这样的课堂是最成功的。

四、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

光有教师讲的课堂是不完美的,在将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今天,大学课堂应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局面。只有充分互动,才能打开大学生的视野。但如果运作不好,反而会产生不良效果。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提问应有针对性、拓展性,使大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在师生交流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轻易批评学生。如果学生说得不对,教师要有充分理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学生较偏激的看法应委婉加以纠正。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学生的能动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就要求教师针对问题掌握丰富的材料,博览群书,能够较好地评述学生的观点。

五、教师应坦诚

驾驭大学课堂,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很高,教师在授课中也难免会有所失误。这时教师应向学生坦言自己的不足,并承认自己在某个问题上的错误。教师的坦诚反而会得到学生更多地尊重。如果不懂装懂,或者信口开河,只能换来学生更多地耻笑。大学生喜欢认真的老师,喜欢踏实为学生服务的老师,教师的勇于认错让他们看到了一个老师更为真实的一面,这样开诚布公是受人欢迎的。

大学课堂是智慧的课堂。高容量、高深度是大学课堂显著的特点。只有大学老师和大学生共同努力,有效沟通,才能将大学课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张绍波,付伟.教师课堂教学控制策略的理性思考[J] .教师教育与管理,2006,(3):52―54.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8篇

邢广梅出生于青岛,因为家在海军军营旁边,她从小就对神秘的军营生活充满了向往。大学毕业时,面对到地方大学还是军校任教的选择,22岁的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校。

从小学到大学,邢广梅一直都是家人、老师和同学眼中“刻苦”“优秀”的代名词。父亲的记忆中,邢广梅的学习从来没让他操过心,每次完成作业后,她都要给自己额外找几道题来做。大学里,“那个时候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冬天冷得伸不出手的时候,邢广梅就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学习。”大学老师李艳英说,邢广梅是她的学生中,学习最刻苦、最耐得住寂寞的一个。

她的刻苦也延续到了工作中:本科毕业当上军校的老师后,她又在复旦大学进修法学硕士课程,随后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完成了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后的工作。

她的论文分别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全国博士后资助基金一等奖,而这两项荣誉在许多学者看来是很难获得的。邢广梅从人们最初误以为的“姿色”博士,变成了令大家敬佩的资深博士。如今的她任职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四室主任,并成为国内知名的海上兵力行动国际法专家。她以自己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历史演进》为蓝本出版的著述,在10年后的今天,仍是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领域填补空白的、最全面系统的历史专著。虽然担任了海军新闻发言人,但发言人工作在她看来更像“兼职”,“希望安静下来,继续从事研究”。

虽然邢广梅非常优秀,但并没有给人刻板、严肃的感觉,相反她热爱生活,敢于尝试,勇于挑战。1993年,已是军官的她参加了首届青岛小姐选美大赛,还获得了亚军。之后她把大赛获得的6000元奖金全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今年4月15日,邢广梅回到母校青岛一中,给师生们做了一次“人生成功的密码”演讲。她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师妹师弟们:一个非常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家庭背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热议锐评:当一个人成功了,人们总爱绕过他自身,去到他周围寻找成功的元素,比如“拼爹”。但我们都忘了,除了这一切,人也是可以靠自身的努力登上人生巅峰的。特别是在今天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邢广梅的成长经历,更能给普通家庭的孩子一种希望。就像她的老师李艳英在她作为发言人亮相当日给她发去的短信中所说:“你之所以能成为首位海军女发言人,与你的阅历与学识分不开,千锤百炼成就了今天的你。”(南亭)

■话题拓展:坚持不懈;信念;成功的密码;脚踏实地;立志高远;相信自己……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9篇

瑞典的很多研究员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最崇高的理想,为此,他们不计时间地默默钻研着。

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读研时,我发现瑞典的大学教学注重实操能力,读计算机的学生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编程;学生物的也要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这种在实操中创新,已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中。信手拈来,瑞典创造了耳熟能详的沃尔沃、爱立信、伊莱克斯和宜家等世界名牌,而科技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也是瑞典人诺贝尔100多年前发明的,设置这一奖项本身就是创新思想。

敢于创新的人,一般都不墨守成规,总有一股子疯狂劲,持之以恒地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有两位博士朋友,一位是瑞典人Matias,一位是来自中国的Wei。Matias瑞典生瑞典长,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没干多久,不甘心一辈子当中学老师的他回到了乌普萨拉大学,读物理专业博士。Wei从中国重点大学毕业,数理化超强。很巧的是,Matias和Wei被分到同一间办公室,两人的办公桌被一个书架隔开,从此,两个人开始了博士生涯。

Wei不擅言谈,没事时不主动交谈。Matias倒不像典型的瑞典人,喜欢主动搭腔。Matias当过老师又比Wei年长几岁,此外仗着英文流利,常常以“长者” 或“老师”自居。Wei也把Matias当成朋友。在交流中,Matias传递的信息是读博不简单,Wei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心全力以赴拿下博士学位。

可是,Wei发现拿学分并不像Matias说的那么难。在中国,Wei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在瑞典读博不到两年就拿满了学分。而Matias拿学分却不容易,攻读一门课对他而言就是要弄懂弄透这门课。他从图书馆借来一篓一篓的参考资料,从每门课的历史根源读起。有时,Wei弄不明白Matias为什么Matias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讨论问题时,Matias总有十万个为什么。除了爱刨根问底,Matias还经常跑实验室,要亲自动手做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是否与书本上的理论一致。一晃两年,Matias没拿到几个学分,他佩服Wei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Matias问的各种疑难问题,Wei都能一一解答。

但是,Wei不喜欢做实验。Wei的想法简单、实际,他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时间去实验室证明书本上的经典理论。此外,他计划尽早拿到博士学位找份高薪工作。然而 ,Matias不着急找工作,对拿学分不感兴趣却乐于做实验。他说:“自己能证明几个物理定理,那才有趣。”

从第三年起,Wei开始做论文。其实,在读博之前,Wei曾在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的实验室里工作了两年,擅长写论文。两年来,他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拿下了博士学位,并签约瑞典爱立信公司。在Matias的眼里,Wei绝对是佼佼者、成功者。在Wei的博士答辩晚会上,Matias在发言中表达了这一点。但是,在Wei的眼中Matias就不是成功者了——看书慢、思维慢,一件事情反复捣鼓,不研究透彻不罢休。Wei获得博士学位时,Matias还没写出一篇论文。Matias认为文章不好写,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原创的。

磨磨蹭蹭,Matias一熬就是8年。

工作4年后的一天,Wei接到Matias的电话,邀请他参加毕业答辩,我也应邀前往。虽然我听不懂他的毕业论文内容,但是,Matias提出了很多新理论点子,苦于经费无法在实验室里进行验证,不能判断理论的对与错。在场的评委对他提出的理论颇具争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得出了一致的结果:Matias有很多创新,理论值得继续研究。Matias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一晃又是10年。

大学老师论文范文第10篇

益川敏英每天晚上都在琢磨自发对称性破缺,想到什么第二天就告诉小林诚,两人再一同做实验,开始他们预测夸克的种类有4种,后来只发现3种,因而陷入了困境,实验被中断半年。1972年的一天,益川敏英在洗澡时突发奇想,他大胆猜测会不会有6大种类。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小林诚,两人利用假期开始了2个月的实验,最后证实了他的猜测。随后美国和日本的物理学家又证实了益川敏英和小林诚实验的正确性。他们于2008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时,人们才发现益川敏英竟然对英语一窍不通。他写博士论文时,英语方面的问题都要请教大学的老师。

益川敏英的例子给中国教育界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教育观念出了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思想中,有谁能容忍像益川敏英这样连外语都不会的人?他这样的人在中国没法升迁,没法当教授,没法提职称。有很多人因为英语不好而前途尽失。然而,它充其量是一种工具,而不是创新能力本质的东西。

创新能力最本质的东西恰好是中国教育界忽略的东西,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想象力、洞察力……

洞察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培养洞察力呢?这可能是教育界创新能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杨振宁先生讲他的科学洞察力是如何培养的。杨振宁在西南联合大学学量子力学时,讲课的老师采用典型的中国实例讲法,讲得非常仔细和深刻,他的笔记记了厚厚一叠,现在还经常拿出来查,因为那些公式仍在应用。杨振宁到了芝加哥大学后,因为要攻读博士学位,涉及到学分问题,他又重上了量子力学课,上课的是美国氢弹之父埃德华·特勒。特勒思想横溢,从来不备课,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因为量子力学太复杂,想到哪儿讲到哪儿容易,但常常会走入陷阱,老师最感兴趣的是看学生们走入陷阱后怎么脱离出来。大师级人物不会因为进入陷阱就不讲了,他的脑袋四处探测,看看哪里有出路,这个时候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洞察力。

而我国的大学连大学老师的课堂笔记、讲稿都要检查,哪还有大学老师能够不备课就去讲?现在的大学教师又没有几个人能意识到这种责任心、有这种能力敢在学生面前不备课随便讲,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洞察力。1963年我上大学时,华罗庚等大师讲课,他们没有准备,上课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你就跟着他走。不备课能讲得好才是真正的大师,他有自信心,不怕进入陷阱。

这就是我们现在教育思想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创新能力不等于知识多,知识多往往还会局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因为一个人最有创新能力的时候往往是他很年轻,知识储备不多的时候。

上一篇:儿童体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体育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