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范文

时间:2023-02-25 00:04:39

大学德育

大学德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大学

一、大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德育工作在大学教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现有教育体制下,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虽然被反复强调,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却常常被貌似弱化。究其原因,不是德育工作不重要,也不是学校等教育部门不重视德育工作,而是德育工作已经渗透到文化课等学科教育中,而是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的德育目前还较难用理论考试的方式去评判和衡量。更由于基础教育以文化课基础理论教育为主,文化课的考试分量比较重,德育实践在当下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中难以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

大学是承上启下的教育。大学生即将从校园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社会和工作对学生的要求是全方面的素质要求,而绝不仅仅是对学业本身的考量,特别是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品行修养的完善,这些在社会和工作中往往比知识及学业更重要,而大学教育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且全面人才的最后一站,大学德育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及工作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及使用的需要。由于没有升学考试压力指标的存在,大学能够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德育工作以应有的重视。

二、德育工作者要做大学生的“友”,不当大学生的“官”

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他们已经有独立判断事物、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大学德育工作者要转变“高高在上”“好为人师”的教育观念,要走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了解他们在学什么、在做什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空间,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抱成一团,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大学德育工作者绝不能以师自尊、官气十足、盛气凌人。更不能对学生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要对学生平等相待,要同学生平和相处,解决问题如春风化雨,交流思想要和风细雨。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与学生同喜同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工作者既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而绝不是每天都管着他们的“官老爷”。

大学德育工作者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和学生交心、交流、交友,不仅不会影响到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反而会理解、听从并主动协助老师管理。大学德育会因此变得和谐温馨、生机勃勃。

三、着力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

高中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换,意味着学生从家庭到半社会的跨越。学生在大学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主要以家庭和学校为主,学生每天有父母的陪伴,在学习和生活上更有父母的协助和代劳。

步入大学校园后,学生远离父母亲人。这一切都改变了,学生需要开始适应没有父母陪伴和代劳的全新的学习和生活。学生需要从心理上逐渐适应大学校园这个全新的环境,需要去独立处理和同学间的关系,需要独立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如何引导和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重任。德育工作者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活动突出大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德育工作者只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中的一员。比如,组织新入学的大学生开展相知、相识会,活动交流会,沟通联谊会等,让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表达、交流思想的机会,都有陈述意见和建议的权利。沟通链接友谊,交流融化壁垒。组织大学生在一起沟通和交流,会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会使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更和谐、更健康。

四、结合大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大学生思维活跃、思想成熟。有一定的独立判断事物、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大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和大学德育工作。大学德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大学生群体的身心成长特点和大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差异,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号召大学生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组织大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让大学校园的德育活动成为大学生自己的活动。要经常性地组织校外德育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形象、更直接、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文献:

大学德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思考;对策

为了明确大中学德育衔接工作的目标,探索大中学德育衔接的规律,我们对武汉市一中、二中、四中、十一今、十六中、二十六中等6所中学、武汉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3所大学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调查,通过集体座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一生的路很长,但关键的就在那几步”。德育工作是有内在规律的,是一门科学,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我国大中学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衔接规律的探讨与研究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亟待摸清其规律,加强对德育工作衔接的科学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德育指导思想。

搞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关系着大中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尤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今天,认真搞好大中学校德育的衔接更显迫切。所谓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是指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这一目标过程中,担负着不同任务的大中学校德育,根据本阶段任务要求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而搞好分工与协作。在这里,衔接的宗旨在于使人才培养能不间断地进行,在不同阶段之间不要出现任何断档、混乱的状况。一是衔接对照的标准应是培养目标与要求,出发点应是不同阶段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和状况。二是要全面认识学校德育现状,找准“切入点”。三是要精心安排,强调落实:要抓住重点、抓住中心,要抓好德育主要方面的衔接。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定出措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尽快到位

(一)切实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1.充分发挥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要使团委、学生处(政教处)、班主任、输导员、两课教师等方面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强有力的德育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强化德育衔接工作。

3.强化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位的意识。明确德育衔接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加强对衔接工作的科学认识。

4.对于各种有关大中学德育衔接的建议进行汇总、归纳,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确立德育工作中的重难点,提出对策,指出方向、不断指导德育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措施.运用行政调控职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

1.要提出一个横向到位、纵向贯通的杨达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对策,提出保障措施。

2.建立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评估体系。拿出成熟的衔接考核评估标准,建立定期的检查评估制度,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者的岗位责任制。

3.教育主管行政部门要定期检查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议,提出建议,督导其整改,不断提高德育衔接水平。同时给予德育工作搞得好,抓得有实效的大中学校和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从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4.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尤其是各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大中学校德育衔接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更多地相关课题,加大经费支持和理论支持。

二、加强交流,完善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衔接的交流管道

(一)加强大中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和大学一年级德育工作,抓好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中学德育要具有前瞻性,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中学生初步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高中的学习更有内驱力。同时,中学也要有意识地介绍大学学习与生活的一般要求和各级各类大学对于中学生的特殊要求,使尚未成为大学生的中学生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初步了解,不至于将来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大学也要加强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德育工作。第一,除了一般性的思想调查相思想教育外,大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与辅导员要多与新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与生活,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及思想上的困惑,通过面对面的接触,提高德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第二,要加强管理,帮助新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由于当前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娇惯下养成不良的习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一年级必须严格管理,在管理中育人。第三,更多地开展人文讲座和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和道德素养,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建立并完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的交流管道

1.提倡大中学校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大学教师到中学去讲课,做报告。同时,有意识引导中学生到大学参观,感受大学的氛围;聘请中学的优秀毕业生回到母校作报告、讲他们的亲身体会,使中学生们明白中学阶段知识积累与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2.发动大中学校联合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由大力学校老师参加,以加强两级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通过交流讨论,弄清大中学校德育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攻关。

3.大中学校要定期召开德育工作文流会、恳谈会、务虚会等,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使德育衔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4.建立网上交流管道,使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交流适时化。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学校逐步普及因特网,有必要在网上建立固定的大中学校德育衔接工作交流网址或网站。鼓励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上网交流,使他们适时、快捷地了解大中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及时做出反应。

(三)积极加强与国外德育界的交流与联系

大中学校要鼓励德育工作者积极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选派优秀德育教师与专家赴国外进行考察,评价其德育工作之得失,为我们更好开展德育衔接工作提供借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介,学习西方德育方面的最新成果为我所用。

三、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建立德育网络,优化育人环境

(一)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大中学校德育队伍

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提高大中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学历和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可以来取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两种形式,加大对德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努力使德育工作者成为学音化、专家化的新型人才。

同时,要完善中学德育工作者职称体系,改变目前户学德育工作者职称挂靠其他职称系列的状况、以真正体现中学德育工作者的价值,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完善学校内部德育网络,建立“三育人”体系

大中学校内要真正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定期予以考核,对先进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表扬和表彰,对落后的“三育人”单位与个人予以批评和处分,做到赏罚分明,从而使德育工作真正地硬起来,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优化育人环境

1.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大学要与一年级新生家长建立并保持经常性联系,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学生。调查显示,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之比是70%:30%,可见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之深。大学生第一次远离父母,更加思念亲人,搞好与家长的配合,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入学时,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建立档案,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方案以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取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此后,定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通过电话或信函及时通知家长,使家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他们的亲缘优势,搞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大学德育范文第3篇

一、以“做人”与“做事”关系为出发点建立德才观

当今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大学生们最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际上这就是成才问题。这是他们最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问题。因此,德育教学就应以此为出发点,紧紧地抓住这个热点来调动大学生们对德育课的学习积极性。这里的关键是选好切入点。以成才教育为出发点的目的是要在大学生中建立正确的德才观,使大学生们明白“德”与“才”在成才中的关系。因此,只有以自然贴切又符合大学生兴趣热点的话题切入,才能使大学生们心服口服,接受教化。我想,这个话题可以是关于“做人”与“做事”关系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大学生们讨论为什么当今的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是既要会“做事”又要会“做人”的人?“做人”与“做事”究竟是怎样一个关系?它们是怎样相互影响的?今天的用人单位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这个问题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启发同学们认识到“德”与“才”对成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明确“德”与“才”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不可分割地存在于“人才”这个统一体中,只会做事不会做人的人是成不了真正的人才的。树立“德无才不立,才无德不展”的观念。懂得一个人即使他拥有超凡的才能,但如果德行不善,不能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其“德”就会限制着他的“才”的发展,甚至会改变他的整个前程。在说清道理的基础上再联系社会上的实例,深入探讨,启发同学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明确德与才的关系后,我们自然就会进一步要解决怎样“做人”即怎样成就德性的问题。怎样的“人”才成其为“人”?社会上衡量“人”的普遍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具体化起来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在所有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最现实最困惑同学们的问题又是亲情、友情与爱情问题。在教学中,同学们常常要问到:如何对待父母的要求?如何与同学们处理好关系?大学期间可不可以谈恋爱等等。因此,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三情”展开讨论。关于“做人”的标准问题是当今比较混乱的问题,商品经济的冲击已使此问题变得模糊不清。因此,我们在此问题的教学上,切不可采取一刀切,“填鸭子”式的教育,而应引入历史与辩证的观点与手法。所谓历史的观点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中国的传统美德,通过介绍儒家的观点及其发展历史使同学们对儒家的发展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以当今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与新儒家在西方被关注的事实介绍,使同学们对儒家思想的横向发展也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辩证地理解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明白正确的对待方法应是肯定与否定、继承与抛弃的统一。具体来说,在父母情关系的处理上,要学会辨析社会主义的孝道与封建孝道的区别与联系;在友情关系上,要学会辨析传统的“仁”、“信”、“义”、“礼”、“诚”等规范的合理之处;在爱情问题上,要学会辨析志向与儿女私情的关系,体会现代的两心相守、忠诚与忠贞与封建的从一而终、嫁鸡随鸡等观念的区别。同时介绍一些当代西方道德准则中积极的东西。如自由,平等与博爱等等,进一步使同学们明白这些人际准则并非只属于西方,它实际上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今天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有其现实基础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就这些人际准则本身来说,也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绝对的自由与平等是不存在的。这样,从对做人与做事关系问题的探讨出发——德才辨证关系的建立——儒家“德”的标准的扬弃——中西道德标准的比较,使同学们从现实出发,顺序渐进,逐步认识到有德之人的重要性,清晰地感受到我们的德教并非空穴来风。

在对“做人”的是非标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应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把握怎样努力达到这个标准,这就是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问题。在此方面,中国传统道德中也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如程朱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等等,这其中,尤要注意帮助同学们解决如何对待道德实践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问题。

二、在建立德育教学新体系中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成才教育中,注意贯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个真正的人才应该是内在心灵美与外在形式美的统一。在德育教学中,吸收当代公共关系学、公关礼仪学及当代口才学、心理学等成果,使同学们在坚持正确的品德修养的同时,注意自己的表现形式,以保证人际沟通的顺畅与完美。

“德”是“天地之道,于心所得”,是一个人的内心对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的把握。传统道德修养论往往十分重视一个人内在的品德修养,但忽视对修养过程中外在表现形式的研究。如在对传统的“诚”道的把握时,我们往往理解为“待人以诚”就是绝对地讲真话,把诚实无欺与表现“诚”的方法混同起来。而当代心理学关于心性激发,潜能开发的学说则从科学的角度回答了我们人际交往表现形式的重要性。仅有向“善”的决心与信心还是不够的,更要有达至“善”的方法与手段。当代公共关系学向我们揭示了形象塑造中可信度与美誉度的重要性。公关礼仪学、口才学等则直接为我们揭示了达到上述目标的具体途径。所以,在成才教育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同学们探讨一些公关问题,树立公关意识,讲授一些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础公关礼仪规范,对大学生们把自己培养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的人才显然是很有益处的。而为了提高同学们口才的实际能力,适当地穿插演讲课、辩论课也将会给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以人才的发展方向探讨成才教育的终极点

在德育教学中,应引导同学们探讨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个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能力与素质又是什么,并为同学们现实解决其走向社会后所面临的三大问题即职业选择问题、组织匹配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在对这三个热点问题探讨中,使同学们充分体会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思想修养课学习的现实性。

大学德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德育;对策

儒家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中国各民族最基本的主流价值观,它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两千多年来,中国教育模式就是在儒家教育思想的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形势下,儒家文化自然存在惰性、糟粕一面,但更多的超越时代的思想精华,特别是针对目前高校德育缺陷,儒家文化精华可以长善救失。

一、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均衡状况。因此在我们高校德育培养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德育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国内当前的德育工作通用的教学方法是紧紧围绕课堂、教师、教材为核心而展开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纳多种知识以及思想。教师在选取和利用教学方式时,常常会忽略学生的兴趣、喜好、思想道德能力与理解承受水平。虽然大学德育改革注重对学生能动性的展现,采取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像利用多媒体、录像、参观访问等多种工具与方法,整体效率仍旧不高。[1]道德教育的接受者是性格差异、具备自我意识的个体,但德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依旧延续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形式,对学生的内心需求动机与自身教育有所轻视。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无法真正引发学生的道德共鸣。2.德育内容偏重理论教育,忽视了道德实践的作用当前大学德育工作常常多为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生活教育,其结果是,一方面让大学生内心抵触当前的道德教育,或忽视德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一专注于较高思想水平的德育,从根本上忽略了生活教育,忽略了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2]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引导之下,学生要想把所学的道德知识来规范个人的道德行为比较困难。道德理论无法正确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过度看重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道德实践的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一味注重大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把握,较少涉及道德实践。另外,目前大学德育工作主要考评形式依旧采取有关德育知识性内容的书面考核为主形式,学校常常将学生的测试结果当作权衡与评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标准。长时间以来,致使国内大学道德教育陷入知识性内容占据主导的误区,导致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与道德素养出现脱节的现象,也造成道德教育、日常生活和人的实际相分离的后果。

二、高校德育借鉴儒家德育思想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德育思想源自于儒家学说就我国德育思想的发展轨迹而言,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中,我国德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慢慢探索、抉择、积淀、借鉴、相容的变化轨迹。作为我国德育思想的起源,儒家学说奠定了我国德育思想的基本方法与发展趋势。[3]儒家的德育方式和原则等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某种思路上来说,某些儒家德育思想有些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作为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是我国德育思想的源头,没有这一根源,我国德育思想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可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让儒家思想为我们目前的高校德育工作贡献力量。2.儒家德育思想对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具有借鉴价值儒家德育思想在我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思想的发展。在《论语》《大学》和其他相关典籍中,比较系统地讲述了德育的途径、方式、内容,儒家学派甚至认为自身修养与德育是君子治国平天下不可缺少的条件,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并把人伦道德当成最根本的内容,这一精神财富,积极影响了当代高校德育课程的内容以及开展德育课程的目的。[4]其实就学校德育的本质来说,其内容体现了继承性和时代性的高度统一。倘若把学习和借鉴儒家思想和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时代要求相结合,那么一定会有巨大的积极作用。3.儒家德育思想的传承有着跨时代特征儒家德育思想没有时代鸿沟,可以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所用。儒家思想中的精髓具备先进文化的特征和价值,所谓文化的先进性,其实是指对于人的价值要给予肯定,要与人的本性相符,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儒家思想所包含的行为准则、道德观念、思维方式,比方说“群与己”、“义与利”等等,不仅历史意义重大,同时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超越时代的特点,它一直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发挥着积极作用。[4]儒家思想所包含的那种积极的进取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的理性态度还有威武不能屈的美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

三、儒家文化视角下当代大学德育培养策略

1.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儒家将德育放在教育首位的思想与当前我们提出的“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这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讲,要达到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便是其政治思想与道德素质,它是引领个性发展同时影响其他素质的关键,同时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5]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但同时也要清楚,德育绝非万能,不能只注重德育工作而忽视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培养,德育工作并不能取代高校的其他工作。传统儒家德育思想之中诸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之类的方法,明确表明了在整体教育进程中自始至终地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把“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全面融入道德教育思想中,利用教育系统的传授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其人格,增强其道德能力。利用人文思想精华引导的教育,才能实现文化的积淀,体现积极的社会教育价值,通过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关爱学生,关注未来。2.借鉴儒家德育思想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方法⑴培养慎思、慎独意识儒家传统的道德教育始终都将学习与思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谓“思”即认知形成中的理,是个人修养的必要步骤,它涵盖了对所学知识的反复研究琢磨以及自身言行的反思。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其中的思便是反思。因此,当前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在伦理道德文化的传授中,应努力纠正学生只看重学,却轻视思的不良习惯,学生自身应建立独立思维,结合自身的道德感受与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认真思考,这样能帮助其提升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所谓“慎独”,指的是一个人独处,也应严格约束自身的言行,自主遵守道德要求。[6]这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方式之一,而且也是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自欺欺人的道德表现之一。高校的教学环境赋予了大学生在各方面更大的自由,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大学德育必须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觉悟,其中涵盖了坚定道德信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现代慎独意识。⑵因材施教当代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大众化倾向,学生数量日渐庞大,大学的德育工作肩负的教书育人的职责越来越重,这是普及高等教育趋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所以,现代高等院校德育工作所实行的方式趋向于集体教育,这和我国实际国情基本相符。但我们在当前高校普遍采取集体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同学生道德层次上的差异,因此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显得尤为关键,我们也应当借鉴备受古人推崇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这一教学方式,虽然适合普通文化知识的教授,但儒家学者认为,其重点用在德育方面。从横向上来看,大学进行德育教育的目标群体是极其复杂的,各学校、各专业、不同班级乃至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要开展好此项工作,必须准确认识道德生活与学习的主体,对相应的德育对象的现实情况要有充分掌握,进而可以对应不同的教育对象,使用相应的教育办法。德育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受教育者的素养构成和层级,充分了解他们的爱好、特点、对待学习是何态度等,正确把握学生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只有如此才可以做到对症下药,提升德育的现实定位和学生们的道德修养水平。3.在内容上,要多方面汲取儒家思想精华借鉴“仁爱”思想,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仁爱思想,要求高校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使教育教学氛围处处包含着仁爱的元素;用情育情,重视提高大学教师的仁爱修养;培养校园仁爱文化,创造充满仁爱氛围的校园环境;充分挖掘互联网的教育功能,通过网络媒体宣扬“仁爱”精神;把“仁爱”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培养乐业、敬业的职业道德。第一,要培育他们正确的义利观与诚信思想。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义利观,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中“以义制利”理念。其次,要培育他们爱业精神,并进一步引导其乐业、敬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创业。最后,要结合我们国家现在的国情,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从业观。“积善成德”,塑造当代大学生健全高尚人格。孔子发表过有关积善成德的见解。《周易•系辞下传》载有相关内容,“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7]在基本的德育内容之外,还应该教导大家去追寻更高的道德水准和理想人格,一定要把高远的道德理想与大学生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密切相连,理想与实际的结合,品德素养与知识能力的关系,这些都要求教育者把握恰当的时机,对其进行引导与教育。结语总之,儒家文学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儒家文学将我国五千年来对于理想人格的认识囊括其中,形成了对于崇高道德修养的认识和理解,其道德修养思想不仅对封建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在当今社会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儒家文学中道德教育资源蕴涵着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当代社会必须认真地挖掘优秀的道德教育价值,在实践中不断地对之进行完善和发展,与时俱进促进当代大学的道德水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发现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解决。同时充分发掘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思想。培养当代大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结,帮助大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格,以此来对抗消极思想影响,使大学生在续写中华民族的壮美诗篇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建设强大祖国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教育的边界[J].中国德育,2006(11).

[2]张璐.提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5(6).

[3]杨赛.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儒学[N].光明日报,2012-06-11.

[4]张学智.儒家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1998(1).

[5]朱仁宝.试论儒家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4).

[6]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7]王盛元.孔子家语通解[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3.

大学德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德育 诗意 隐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35

Abstract Enhance university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not only a simple teaching method exploration; in fact, it is a reflection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spirit, with creative spirit and gesture of appreciation view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ntents found poetry affection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o appreciate the vision and aesthetic philosophy of teaching should be on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Keywords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poetic sentiment; hidden

大学德育课程是高校的热点课程。其受关注的核心在于德育课程是一个让学生非常纠结的一门课程:与其他大学课程相比,教学内容的熟悉度是一个完全可以放弃的课程,但它又是必修课程,有3学分的考核要求和规定。因此就学生而言,对课程本身的认识度早已在实质性教学过程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份难以割舍的“痛楚”,而这种“痛楚”同样也使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时多了一份艰难――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多了一份探索――以怎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并与学生沟通。大学德育教育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直纠结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基本矛盾中,在教与学的相互交错中寻找着所谓的平衡和共生。而这种平衡和共生所能带来的结果就是大家和和气气的拿到学分,满意的结束课程学习。这并没有不好,在快乐中学习值得提倡,但在快乐的背后学生们看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德育理念和内容应该值得我们教师去思考。这也就是前面所谓的艰难、探索以及责任所在。大学德育课程的提升不仅是单纯教学方法的探索,其实更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的反映,以创作的精神和欣赏的姿态看待课程本身和教学内容,发现课程内容的诗情意,进而以欣赏者的眼光和美育的理念展开教学应该是提升大学德育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1 大学德育的诗意――沉静回味

我们常说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差距使教育过程进行得艰难,使教育效果备受争议。这个问题不仅困惑学生,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举步维艰。不如我们转换一下思路,我们的教师能否以诗人的姿态进入课程,进则思,出则意――来面对我们的教材,进而创造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沉静回味之美。

大学德育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法治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统涵思想、道德、心理及法律意识等三个基本方面,看似宏观,但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具体且细微的情景中完善和提升着个人的素质。从教学实践来看,任何一个教学内容的展现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都是教师在丝缕中织锦,凿顽石于雕刻的过程。如同创作诗歌一样,有进有出,进则为教师以凝练沉静的眼光和胸怀勾画课程内容,以点带面,繁而不乱;出则为以感受体味之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不即不离,杂而有序。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①诗意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发现,是一种灵感的呈现。也就是在简单的氛围中、在极少的联系中呈现出全画面以及超画面的表现,并伴随有诗意的美,蕴含其中伦理的善以及存在于画面之外的认知的真。诗的境界是理想境界,是从时间与空间中执着一微点而加以永恒化与普遍化。它可以在无数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当时当境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生命。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②

大学德育同样如此。教师可以于教学内容的理想境界与亲身实践中体味生活百态,如冬潭积水,冷静沉淀净尽,之后,天光云影,灿然耀目。即教师的每一种表达,每一种情趣流露必定不是生糙自然的展现,定是经过一番冷静的关照和熔化洗练之后的呈现。所以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化繁为简,化象为具的过程都是对课程本身的一种再认识和提高,是一个创造美好,创造意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作诗一般,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备。 “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③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非一部书。”④如此依然,教师们如何用好手边的教材并作出好的文章,有凭于对课程本身的热爱。因此,大学德育的诗意之美在于教师能以热爱之情,欣赏之态看待大学德育课程,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经验铺垫教学是根本,沉静回味不仅是诗意的表达,同时也该是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2 大学德育的情意――隐谐遗憾

德育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更需要教师大量的情感传递。大学德育教育的特点表现为:社会性表现强烈,空间衔接性可控性差。社会性即德育教育内容的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空间衔接性指德育教育内容走出校园之后家庭、社会无法有效衔接的尴尬。因此,就大学德育的社会性、客观性而言,必然存在缺憾,甚至是无可奈何,空间的衔接性则是在对德育教育过程的直接检验。大学德育做为一种显性教育,突出的目的性使得教育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缺陷,体现为教师主攻的个人奋战和学生观景式学习场景。虽然德育教育方法的改革在不断进行着,但是以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主渠道的教育模式并没有改变,因此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排斥、冷淡甚至是拒绝并没有因为教师的一堂激情四射的“表演”而有所减退,反而是随着课后周围环境的侵入而越发让学生感觉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有那么一点的不纯粹。而扭转这种现象的方法可以借鉴文学创作中的“谐”的手法,运用幽默方法,留有遗憾甚至是困惑,进而使得德育教育在情感共鸣中得以回味和自省。大学德育的内容取自社会生活,其社会性表现最为丰富。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而言,人的兴趣点的产生不在于你给予多少信息量,而在于人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对于大学生来讲,对信息不对称的好奇往往超过甚至是替代教师所给予的信息。听到的与看到的有差距甚至是截然相反,不在于我的眼光有问题,而在于你教师给予我的信息是有问题的。

否定的态度影响着教育结果,同时也促使教师认真反省:大学德育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应以何种姿态进行大学德育的教育过程?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诗论说法,就是要有所“谐”。“谐”的特色是模棱两可,成为“滑稽”。滑稽是一种盛酒器,酒从一边流出来,又向另一边转注进出,可以终日不歇,酒在“滑稽”里进出也是模棱两可,所以“滑稽”喻“谐”,非常恰当。就谐趣情感而言,它是美感的而不尽是美感的。它是美感的,因为丑拙鄙陋乖讹在为谐的对象时,就是一种情趣饱和独立自足的意象。它不尽是美感的,因为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的或是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而表示惊奇和告诫。……谐是人生中一种缺憾,⑤朱光潜在《诗论》中说到:“谐”最富有社会性。……从心理学观点看,谐趣(the sense of humour)是一种最原始的普遍的美感活动。凡是游戏都带有谐趣,凡是谐趣也都带有游戏。谐趣的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乖讹当作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托尔斯泰以为艺术的功用在传染情感,而所传染的情感应该能团结人与人的关系。在他认为值得传染的情感之中,笑刘勰解释“谐”字说:“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⑥诗的“模棱两可”,在于欢欣与哀怨并行不悖,谐是诗人的本领,能够在丑中见美,在失意中见出安慰。大学德育的“模棱两可”在于喜忧参半的,缺憾存留。社会百态尽不可都如人意,所谓爱之深痛之切,“谐”的根本在于不圆满。故此,在大学德育教育中能够留有余地,以谐趣情意玩笑世事是一种尝试,是一种挑战。这种尝试不是鼓励学生或是教师本身直接逃遁现实抑或是玩世不恭,其根本意义还是在于是一种征服,在于以豁达情趣,至性深情于济世。“谐”于价值观的实用造作,“谐”于法律适用的无知偏颇,“谐”于道德伦理的任性粗陋等等的出发点是情感,在纯粹的美感之中留有隐谐之意,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应该是大学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思路。

3大学德育的美意――人生艺术化

大学德育课程不仅以教师对教材诗意般的提炼为基础,亦以适当留白的教育方法为辅助,更应该是以培育审美态度和审美认知为核心的艺术化人生之美。⑦大学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和提升人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提升不在于学生外在的获得了多少课程学分,而在于学生把教育内容内化于己并努力践行的过程,是目的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大学德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多学科的交叉建设,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所搭建的平台能够使其立体化的呈现需要桥梁的贯通,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看到而美育是一个非常好的桥梁。席勒曾指出,“美育”的初衷就是通过从事美的教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类,从而进一步挽救整个人类社会。他强调“道德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⑧

大学德育的美意强调教育结果的艺术化功效――人生艺术化。每个人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部作品。如同顽石,雕刻成一座雕像与不能使其成器的分别就在于情趣与修养。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其中全体与部分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学德育的教育过程之所以艰难以及教育结果不尽人意,大都在于认为德育教育的成果显现是隐形的,这种有赖于养成,有赖于推敲的生命过程不能够有着瞬间的利益呈现,故而懈怠,淡漠。朱光潜先生的《诗论》中曾被提到:从心理上找散文与诗的差异,以为懂得散文大半凭理智,懂得诗大半凭情感。“知”者大半可以言喻,“感”者大半须以意会。⑨虽然现实并不纠结于此,但有一点可以认同的是文学作品的美来源于形象上的直觉,这种形象是孤立自足的,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感,同时这种美感经验中是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而生成的形象,所以其定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化形成的过程。读诗就是再作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的,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有欣赏。欣赏只要能见出一种意境,而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⑩人生艺术化为大学德育的美意所在,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再作诗的能力――感知生活的能力,“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豁达性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神情交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乐观向上是人生成长过程的不可获取的重要元素。

席勒纠结于工业化大机器时代人的异化创美育之举来拯救人性,当今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人、物所累,为技术所牵绊,人被异化成为为各种情形所需要的存在物。自媒体时代的技术革命,使本就无所附着的宏观概念瞬间地淹没在自我情绪抒发的洪流当中,敬畏感消失了,张狂自恋消解着秩序的力量;道德感没有了,虚荣逐利无情的瓦解着社会的公序良俗……社会空间的开放,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现代技术的高歌猛进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支撑平台,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惑,大学德育教育更是如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理想、道德、品行、法治观念这些对学生非常熟悉的概念和内容其实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没有很好的展开。对于学生而言,大而宏观的概念知道,并不等于认同,小而微观的道理了解,但不等于要去遵循,知行矛盾干扰着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羁绊课程效果的一个现实问题。倡导大学德育的诗情意,源自于德育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超然崇高之召唤,同时也是教育者教育理念、教学功力提升和展现的基本要求。

注释

①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46.

②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47.

③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60.

④ 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2014.9:54.

⑤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29.

⑥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26.

⑦ 朱光潜.谈美.中华书局,2012.9:91.

⑧ 仇春霖.大学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⑨ 朱光潜.诗论.中华书局,2013.6:103.

大学德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德育;自我教育

随着时代主题、社会环境和德育实践活动的变化,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很多新的课题。顺应时展的要求,总结高校德育教育的经验,分析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期大学德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在德育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网络媒体信息纷至沓来,科学技术促使大学德育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德育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选择,遭遇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审视当今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道德状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的大学德育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德育观念保守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德育就等于“教训人”,因而在德育过程中常采用“灌输――监督――奖罚”的教育模式。德育工作过多注重“守规”,注重于固定行为规范的传授和训练,不注重道德困惑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的培养,缺乏现实生活本真的教育。

2.德育内容滞后

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思想特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我国高校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德育内容陈旧的现象。大学德育内容不仅是生动活泼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而且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更新。如果德育内容不随之变化,就与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隔离,道德内容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抽象物,大学生很难从自身结构和需要中找到与之相符的契合点,无法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3.德育方法陈旧

在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影响下,一些教育者往往凭借“师长”身份,以 “我训你服”的态度对待学生,多采用“灌输”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在当前主体与法律意识凸现的新形势下,“管得过死”的德育教育方法,显然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德育量化”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高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高度细化的量化打分,做错了事扣分,做对了事加分,经常被扣分的学生对德育产生无所谓的态度;为加分而做事的风气得到助长。“管得过死”与“德育量化”现象,均表现出德育工作中急功近利的一面,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德育主体模糊

教育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只有这三要素才构成完整的教育过程,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教育观受到了一致批判,但在高校德育现实中,讲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奉行的却是“见物不见人”的德育理念、“灌输式”的德育方法,造成了主体缺失的既定事实。

二、自我教育:高校德育新视角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教育这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协同活动构成的。德育因其实践性、体验性等特征,自我教育的方式显得尤其重要。自我教育是教育对象――学生按照客观要求,遵循自身身心发展规律,确立“做人”目标,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从大学德育自我教育的心理活动过程来说,自我教育包括自我导向、自我管理、自我实现、自我体验四个过程。

1.自我导向:道德自我教育的方向

自我导向是大学生根据社会客观要求,确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奋斗目标。当前,处于社会变革中的大学生,不断面临前所未有的各种新问题、新关系、新价值,社会道德呈现价值多元化趋势,常常很难用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深刻认识当前的社会状态,结合受教育者自身的奋斗目标,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去面对这种 “价值多元化”,并在这些多元化价值之间寻找恰当的支点,构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取向。使自己明确或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引导自己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自己创设德育奋斗目标。

2.自我管理与自我实现:道德自我教育的核心

自我管理是自我拟定自我教育计划,确定自我教育的具体步骤,并对自我教育的进程进行有力地监控,自我实现是自觉地刻苦锻炼,使自我的道德行为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确定正确的道德奋斗目标之后,结合自我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自我教育计划。通过一系列的道德实践活动和自我道德管理,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大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冲突,要有效地利用教育者和自我的评判来监控、督促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不仅要正视道德冲突现象的存在,而且还要化解道德冲突,对道德水准做出判断,然后选择适当的时间,与教师或朋友等相互交流、沟通,使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

3.自我体验:道德自我教育的延伸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品德行为实现后,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后的情感体验。曾欣然认为品德组成的基本成分有:品德认知、品德情感、品德动机、品德意志、品德行为、品德自我评价。德性心理运行品德结构是以德性价值为中心,德性意识为主导,德性规范为标准,德性行动为关键,融合德性内心评价为一体的德性心理结构。我们不难看出德育自我评价在自我教育中的地位,同时自我体验能够强化下次品德行为的出现,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教育对新时期大学德育的启示

自我教育对新时期大学德育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

(1)转变德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校德育工作要从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的需要出发,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自我教育的德育,提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将自我意识与“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的问题”结合,既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实现层次。

(2)更新德育内容――实现对传统德育内容的扬弃,而不是盲目的批判。对马列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等涉及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始终是德育的核心内容。同时,更加关注诚信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就业问题等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体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导向层次。

(3)创新德育方法――实现从“强制性”到“民主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从“灌输性”到“实践性”的转向。要实现这些目标,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摒除易误导大学生的德育动机外化的量化式德育方法,另一方面是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体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我管理层次。

(4)明确德育主体――实现从“学生主体”到“双主体”的主体际性关系的转变。传统德育中教师主体或学生主体的德育观,严重滞后于现代的教育理念。主客体哲学观指导下的传统德育实践,越来越脱离当前社会的实践需求。以主体际性哲学观为出发点的促进自我教育的德育,将出现双主体,一个是作为促进者的教师主体,一个是自我教育的学习者主体,双主体的互动关系,才是主体际性的关系。在促进者主体与学习主体间的互动活动中,体现自我教育的自我体验层次。

参考文献:

[1]庄和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模式的构想[J].探索,2006(3)

[2]林如.高校德育的新理念[J].教育评论,2007(2)

大学德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09-02

作者简介:徐雁(1976-),女,四川越西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前大学生德育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响至今的传统德育理念偏离了德育的本质。传统德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寄生于“科学世界”的知识教育,把德育简化为纯粹的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生存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因此,现代德育必须使德育的中心和首要价值从“知性德育”转向“生活德育”,以回归本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德育与生存论的关系

生存论是以雅斯贝尔斯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哲学家提出的关于人的本质的一种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的实质是对现代人的生存方式的哲学反思。生存论认为,人的生存不等于物的存在,生存是人特有的存在方式,生存的意义在于对存在的体验。人的生存是处在基于过去、立足现在、朝向未来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的本质就是在这个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人类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1]。这就是说,人不像事物一样具有固定的类本质,人的本质是一个无限敞开的发展过程,人的本质是由自己自由选择决定的。人在任何时刻的选择都是自由的选择,人的存在的过程就是自由选择的过程,人的选择造就了他自己。人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开掘生活意义,完满人生,完善人格,实现人存在意义的张扬和超越。

我们常把人的生活世界分为“自然世界”、“文化世界”和“意义世界”。人就是生活在由这三重世界组成的生活世界中。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认识改造“自然世界”,而且 还包括创造表现为文学、艺术和哲学的“文化世界”,同时还应包括创造通过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终极追求的“意义世界”。道德教育就是贯穿于这三个世界的结晶并表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其终极目标是引导人在生活世界中追求最高价值的“意义世界”。因此,德育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质上亦是对人的存在的反思和提升,其根本目的是“使人作为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以合理的方式展开人生,体现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2]。

由此可见,生存论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德育对人的存在的关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契合,生存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的范式。

二、本真的大学生德育:生存论视阈下德育解读正是基于对人的存在的关注,生存论思想被广泛应用到教育研究中。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由”和“选择”,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青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启迪其自由天性,使他们自由生成”[3]3。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就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4]。好的教育应该鼓励每个学生积极询问“我是谁”、“我的生活驶向何方”、“为什么我存在着”等问题,即思考怎样“过好的生活”的问题。同样,德育作为一种指向人的“意义世界”的生存教育,更应努力帮助人“过好的生活”。高校德育的灵魂就在于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使大学生思考人的本质、价值、意义等根本性的和终极性的问题,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人格、尊严、理想追求的关切,对大学生的生存、需求和发展的关注,对大学生未来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寻。

三、本真的大学生德育:生存论视阈下德育回归1教育目的:“过好的生活”

虽然传统德育也提出道德应成为人的本然追求,但由于过分强调其道德规范的社会规范功能,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德育就易于(实际上也是如此)异化为一种资格教育。所谓资格教育,就是把教育目的作为获取某种社会资本或特定资格的教育,我们的各种技能考试实质就是资格教育。而如果把道德教育也当成资格教育,即是把培养道德作为一种仅仅是为了“获得社会或他人的认可的社会资本的活动”[4],那么这种德育实质就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的活动了。一旦“道德”的目的是功利性的,那么道德就是虚假的道德了,这种道德教育本身也就是非道德的。这种基于资格的道德教育就会使人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抉择是非自由的选择,培养出来的必然是非本真的人。更可怕的是,人在不自由的状态下易为财富、名誉、地位和权力等外在的“物欲”所累,人一旦处于这种生活中就是一种沉沦状态下的“不真实”的生活。

大学德育范文第8篇

大学语文课程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养具有重要责任。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较强的文化艺术性,这对德育功能的实施具有更好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文化背景;大学语文;德育功能;探讨

中国的传统文学一般追求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将反应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的思路,将培养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的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其重要的方向,它一方面致力于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致力于对德育功能的发挥。作为与德育内容重要相关的学科,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是简单地对人才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更是致力于将教育的引导功能发挥出来,这个目标的实现远比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的培养更加的深远。将个人和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利益等紧密相连。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当前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但是当前大学生却表现出了很多的精神危机,这些现象的出现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当前大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较弱,沉迷于网络,甚至将自己的一天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缺少信仰的状况与其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符。当前大学校园频发的案件更是让人在痛心之余,好好反思高校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严重脱节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将学生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是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思想行为。它的衡量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依据,同时它的教育方式是全息教育,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紧密相关。高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课、思想政治课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是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提高。全息教育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它不能依靠单纯的某一学科就能完成,需要将其作为一个体系在每个教师的每节课教学中都将其渗透进去。大学语文课程能承载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能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化水平,从而能够将其道德判断能力进行加强。中国传统文学能很好地对人起到教化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学背负着道德教化的重任,能够孕育出灿烂的民族道德文化。大学语文课程能很好地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承,同时结合了文章和道德的精神,有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蕴含其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道德引导。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实施德育的优势探讨

1.在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制性的学习会将学生的求知欲扼杀掉。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如果因为学分制的束缚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进行强行植入,学生会对这种强加的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不能将其直觉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指导。对于道德人格来讲,其形成需要将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进行积极的统一,它不仅需要作用在学生的头脑中,更需要作用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将学生的道德价值原则的建构和生成通过唤起学生的心里共鸣来实现。

2.学生的自主阅读能有效内化道德并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文学作品独有的文学性和德育因素使得作品的德育能力更加强大。作家在作品中尝试的对人类精神和人性的理解,能够将道德的理性启蒙提供给我们。作家通过作品将学生的道德之门进行开启。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强烈艺术感染力,从而引发内心的感动,这种感动就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建立起来,从而确定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自己思想和道德行为的指导。

3.将大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方向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引导。大学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很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选入大学语文课程的很多篇目,都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具有很好的德育效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的色彩被逐渐淡化,将德育功能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来的条件也更加成熟。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学习到正义与非正义的界线,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提高自己追求真善美的能力等,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水平。对于道德文化教育而言,它没有具有明确的知识体系,它所探讨的是如何才能获得更有意义和更好价值的人生。在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将传授一定的道德内容和必须遵遵循某种道德准则作为学生学习的标准,而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进行道德判断的方法和进行选择与判断的价值认识,这才是高校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之所在。

4.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并不是要将其强加上进行德育文化教育的任务,而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能力培养的内容。我们所强调的大学语文的德育功能,并不是要让其变成进行思想政治课或是思想观念课,而是在教学中将大学语文的德育优势发挥出来。让学生在文质兼美的教材中发现其深刻的道德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使得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所以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将道德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也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优势。

三、小结

大学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积极将德育功能渗透进行课堂教学中。尽力避免进行生硬的思想道德培养,将传统的文道合一的精神进行继承和发扬。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与传统文化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进行提高,从而使得学生成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作者:罗婵 单位: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一分院

参考文献:

[1]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大学德育范文第9篇

一般来说,在一个国家中,学校的德育目标最能反映这个国家教育的阶级性和国家的意志性,也就是说,能反映这个国家学校德育的政治倾向性。因为不论什么性质的国家,通过学校德育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的,中国和美国也不例外。

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政体的不同,中美两国学校德育目标存在明显的差异。

我国的德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美国的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我们只能将其基本内涵概括地表述为:力图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守法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有用的、让人满意的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积极进取的美国公民。

由此可见,美国的德育目标中似乎很少有政治性的成分。其原因主要是:它没有长期受文化侵略和经济压迫的历史;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悠久;民众民主思想基础较深厚。在政治方方面,对内。阶级统治地位处于相对稳定的历史时期;对外有输出和扩张的条件和优势。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可以培养“不问政治”的合格公民,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它的德育目标并不是真的没有政治性要求,而只是将其以隐蔽的形式富于其中了。例如,政治性要求表现在爱国精神和守法精神之中,这两种精神被看成是社会政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

我国有受侵略、被占领的历史。有与殖民主义长期斗争所需要突出的民族性的传统。在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威胁下,我们常常把民族性作为抵御发达国家的文化同化、争取民族生存的武器,因此,特别注重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我国的民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法制还不健全,在社会生活中还保存着较强的封建色彩,强化政治、稳定政治常常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国的德育目标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较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培养一般劳动者,似乎没有必要通过德育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中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而是强调高校德育目标与公民教育目标的等同性。而我国由于经济落后,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低,接受高等教育者还只能是公民中的少数人,所以,高等教育就不只是培养一般的劳动者,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领导者和接班人。因此,我国的高校德育目标一般比较高,尤其是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要求。

二、德育内容

(一)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政治思想教育

这种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具有政治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能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

(2)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项内容虽然与美国相似,但其真正的内涵却大不相同。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s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

(1)公民教育

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合本国文化的“合格公民”。从公民教育的目的性中可以看出,它既包括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包括了法制教育。在美国社会,人们一般认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教育则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奋斗。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历史教育。法制教育是美国高校德育中最直接的政治性教育。美国高校中的法律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上的。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且环环紧扣,层层深入。中小学主要讲法律的具体内容和条文、大学则侧重讲法律的形成、演变,即从社会背景中去分析美国的法律和制度,把法制教育同介绍美国社会特点,分析美国社会制度,介绍议会、内阁、法院的构成结合起来。法制教育的归宿点就是要说明美国法律的合理性、权威性、神圣不可侵犯性。

(2)道德观、价值观教育

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导向一直是美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之一。美国高校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尽管受到高度重视,但目前却没有统一规范内容和管理措施,主要靠各州制定大纲和措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维护私有制,所以,美国高校的德育浸透着个人主义的东西。尽管他们解释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贬义词,但他们承认个人主义就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要由个人创造、个人奋斗、个人争取,其实质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私有制决定了在这个国家里个人主义必定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所以,他们强调的是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

(3)健康的人格教育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及个性特征。

美国德育专家指出:人的思想乃至行为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心理出现了障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的表现。他们认为:学生一些心理深处的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教育,搞各种活动得到解决。有些学生将其埋在心底,精神孤独、抑郁;有些学生则将其烦恼以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或发泄出来。因此,加强健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美国,个人的独立、平等、自由意识、乐观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品质被认为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三、德育的途径

(一)我国的德育途径:

(1)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加以研究

各高校设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研室和“两课”基地,专门开设德育课程。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课、形势政策课、法律基础课等,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培养、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变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它能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所以,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决定其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我国从1986年首次提出校园文化这个格念起,校园文化建设热潮就随之兴起。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可以使有形教育向无形教育转化,有意识教育向无意识教育转化,外在教育向自我教育转化。这种校园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还包括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它涉及到学风、校风、社团活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和优美、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各高校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业技术咨询、社会扶贫帮困等。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灌输、事实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这种活动被一致认为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业务素质的课堂。

(4)重视专门的大学德育队伍建设

各高校都有一支专门从事党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职人员。他们同其他专业人员一样,都属于教师队伍的一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二)美国的德育途径:

(1)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

美国高校虽然很少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但普遍开设历史、公民学类课程及有关专题。例如《公民》、《美国宪法》、《西方文明史》、《现代社会》、《民主问题》等,同时还开设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有关专题讲座。另外,还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与社会、宗教、伦理等有关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某种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美国高校不仅重视在文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同时,他们也注意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使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道德培养结合起来。他们要求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学习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的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2)通过心理咨询培养健全的人格

心理咨询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的事业,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在大学教育中已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因此,如果说美国大学中有一个专门机构与德育有关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款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和规划。这里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和障碍咨询。

(3)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意识

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渗透了德育意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一是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二是丰富多彩、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文艺与体育活动;三是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的活动。社会服务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如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慈善工作、为老人和残疾人服务等。

四、启示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中美两目的高校德育有些地方有相似之处,但很多地方却有不同,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我们应该在坚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不断吸收美国高校德育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1)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各询指导,发挥兵指导性德育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和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的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

(2)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造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来加强德育已不可能。惟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提倡教书育人,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和美国大学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的异同,从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大学德育范文第10篇

那么,科学主义作为意识形态有什么本质特征?科学主义,就是要把科学理性的方法论原则贯彻到除自然科学对象外的其他一切领域中。这是一条事实领域对价值领域僭越的道路,其实质就是由“价值中立”走向“价值消解”。由于科学和技术展示在世人眼前的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成就,以及令人信服的、迟早能被事实所证明的预测功能,因此,科学主义更具有此在性和时效性,从而将比旧意识形态更易深入人心。当人们认可并接受了这种意识形态时,便随之走上了从价值中立趋向价值消解的思想道路,于是,兴趣、爱好、意志、信仰、自由等具有价值意味的词语亦在个体的评价体系里渐渐隐去。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作用总是同时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它对上层建筑领域内别的意识形态的作用;另一是它对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等各个领域)的作用。科学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就是通过对上层建筑范畴里别的意识形态发挥作用,去发挥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这些作用依其结果可分为推动和阻碍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逐步走上科技时代的历史通道。科技时代的来临,其必然伴随的就是科学主义的勃兴。科学主义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意识形态,它必然会对其它形式的意识形态建设发挥作用。德育作为道德建设的最重要途径,也概莫能外。具体到高校德育,由于其所置身的场所(作为学习、传承、创新科技知识之重地的高校)以及教育的对象(作为未来最有机会在社会各领域应用、推广、创新科技成果的大学生)的特殊性,其所受科学主义的影响会更强烈。科学主义的勃兴无疑对高校德育产生了正面的影响,比如,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推动了德育的规范化教学;技术的日益多元化,尤其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等等。但我们也应看到,科学主义消解价值的特质也将渗透到高校德育中,形成负面的影响。科学主义对德育的价值消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德育自身的价值消解,二是对德育内容中价值性成分的消解。前者导致了德育存续环境的问题,后者导致了德育有效性的问题。

对德育存续环境和有效性构成影响的主要来自学科外的科学主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认识的科学主义和价值论的科学主义。认识的科学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我们能够拥有的惟一可信的知识,其它知识形式均不具备确定性和普遍性,因而也是无效的;价值论的科学主义从另一个角度呼应了这个观点,它认为,科学是人类生活中惟一真实的、有价值的领域,科学的东西要比非科学的东西具有更大的价值。按照这两种科学主义,则由于伦理道德属于规范性或价值性范畴,而非事实性范畴,它便是可疑的、无效的,从而也是无价值的,或即使具有价值,但它的价值却不能与科学相提并论。显然,这两种学科外的科学主义就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轻文、重智轻德状况的思想根源,当它或明或暗地成为师生的主流共识时,便会使德育的存续环境恶化,并日渐走向边缘化和虚无化的困境。事实上,当今中国高校中,德育虽然一直被强调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和优先性,但在落实过程中,德育的资源却总被“打折扣”,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群体总是不如专业人员受到重视。

当然,德育的困境也与德育自身的有效性不足相关,而学科内的科学主义正是对高校德育有效性构成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斯坦马克把学科内的科学主义归结为那些试图将以前没有被看做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学科归并、还原或转变为自然科学的主张。这种主张使德育本身存在着知识化的倾向。遵照这种主张,教育者会把知识教学的方法照搬到德育过程中,比如,在德育教学内容中,注重灌输学生道德知识而忽略培养学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在对德育效果评价上,重视卷面考试成绩而忽略实际表现评价等。其后果便是造成知与行相分,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不能内化到学生的价值观体系中,使得道德价值选择呈现出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最终导致道德行为缺乏稳定性。比如,某些学生明知作弊不好,但为考试合格却愿意铤而走险,这是因为,当他们在道德判断过程中,发现那种公认合理的道德规范并不“实用”时,就会选择在实际行动中冒险触犯这种规范[2]。

从上述分析可见,科学主义消解价值的特质对高校德育存续环境和有效性构成了挑战,使德育被遮蔽在专业教育的阴影下,陷入了失势与失效的恶性循环中,造就了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尴尬境地。但同时,科学主义的思维又借助市场经济的大潮,助长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对传统的德性伦理造成冲击,扩展了德育的对象域,从而使德育的在场成为必要。这是科学主义给德育带来的悖论。要打破这个悖论,需要我们从目标制定、内容构建、过程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四个基本方面构建一个科技时代的高校德育范式。要建构这样一个德育范式,我们首要明确:一是高校德育置身于一个无可遁逃的科技时代背景下,德育要逃避科技的影响,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二是科学技术不等同于科学主义。如果说,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义具有消解价值的特质,那么,现在我们就恰恰要从科学技术中汲取逻辑的、分析的、实证的理性资源来解决高校德育的问题,重构正在或已经被损害的价值王国。为此,我们要着重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入手研究:

第一,探讨理性与德性的内在作用机制。因为科学和技术既是理性的思维形式,也是理性的活动方式,科学技术与德育的关系其本质就是理性与德性的关系。在此,我们要避免把两者相互作用的机制简单理解为技术手段在德育中的使用或德育对科技社会进行居高临下的意识形态指导。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可以作为借鉴。康德把德性同理性等价齐观———套用其最广为流传的名言就是“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他努力构建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就是为了论证如何运用理性去形成德性。以此为原点,我们可以上溯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理性主义伦理学,下寻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责任伦理学以及教育学家拉思斯的价值澄清理论(theoryofvalueclari-fication)、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developingtheoryofmoralcognition)等。从这些名家的论述中,去寻找理性对德育的正向资源,从而借鉴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逻辑的、分析的、实证的)去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上一篇:大学精神论文范文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