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6:59:28

当代科学论文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溥通学作为基础课程,为每个学生必修,主要学习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和体操学,另设英、法、俄、德、日五种外语,20岁以下学生任选一种。而专门学则学习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法律学归此门)、高等地理学(测绘学归此门)、农学、矿学、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医学归此门)[1](656-657)。由此可见,维新派在“中西贯通”的理念下,使得京师大学堂成为调和新旧思想、融贯中西学术与交汇科学与人文的大熔炉。然而,清末中国出现的新式高等教育机构,它们只是“现代”大学的雏形,创办发展极其有限,还无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但是,维新派推崇的科学教育内容,在洋务时期的高等科学教育基础上,内涵要广泛的许多。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科学教育以法令刑事被证实纳入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有了较为可靠的制度保障。此时,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从1905年到1909年,全国已有农业、商业、理工等专业学校16所,学生1881人;实业学校254所,学生16649人。到1911年,127所高等专门学校中,理工农医类学校共23所,学生达2196人。《奏定学堂章程》所规定的21种理工农医专业中,就开设有465种完全由西方传入的自然科学课程。[2](12)癸卯学制在各级学校中规定了不同程度和分量的科学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既可学习到普通的科学知识,还能根据各自的情形学习专门的科学技术。

民国时期高等科学教育领域中科学与人文的纷争

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初期,在科学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教育界进步人士十分重视高等科学教育的发展,强调加强大学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救国人才的关键。因此,教育家们主张设立“自然科学”系和专门的研究机构,这是实现高等科学教育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科学救国人才的重要渠道。高等学校的科学教育迅速发展,全国各高校普遍设立自然科学系或者理工系,而且科学类系数数量40年代首次超过人文类系。1917的北京大学和1920年北京高师、南京高师分别建立了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近代科学教育思潮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影响,加上引进的一些诸如杜威等外来学者的教育思想广泛流传,多元化的科学思想的满足了观念上更新的需要,中国科学教育在实践上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特别注重科学教育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提倡,但对科学主义倾向的同时也夸大了科学、科学教育的作用,轻视甚至出现排斥人文教育的现象。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有关于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问题开始有了探索。1923年前后,推崇唯心主义哲学的张君劢在清华大学给学生作了一篇关于《人生观》的演讲,引发了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大论战,在“科学派”和“玄学派”中引起轩然大波,至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纷争拉开序幕,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各教育家们对大学教育应该培养“通才”还是“专才”的探索也由此展开。1916至1923年期间,蔡元培时任北京大学的校长,最初主张“宜特别注重文理两科”,但到后来看到了文、理分科所造成的流弊之后,进一步主张“沟通文理”。1918年9月,他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说:“近并鉴于文科学生疏忽自然科学,理科学生轻忽文学、哲学之弊,(故)为沟通文、理两科之计划。”[3](86)他从文科教育为突破口,开始整顿北大,宣传并落实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的理念。在蔡元培口述的传略中,他道出:“那时我们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他谈到:“孑民有发现文、理分科之流弊,即文科之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则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乃文科学生,因与理科隔缘之故,遂视哲学为无用,遂不免流于空谈。理科各学,均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之归宿,乃理科学生,以与文科隔绝之故,遂视哲学为无用,而陷于机械的世界观。”对于文理之间的关系,他进一步地指出,“文科的哲学,必根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者最终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源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4](672)因此他认为,文理两科之间,“彼此交错之处甚多”,“故建议沟通文、理,合为一科”,若文、理分科,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严格界限,使学生习文者轻理、学理者轻文。对此,蔡元培在北京大学试行了“融通文理”的措施。1919年,北大正式废去文、理两科,在全校设14个系: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哲学、中外、英文、法文、德文、俄文、史学、经济、政治和法律。另外,大学本科“融通文、理两种之界限: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之某种(如习史学者,兼习地质学;习哲学者,兼习生物学之类);习理科者,不要不兼习文科之某种(如哲学史、文明史之类)。”[5](209)1921年,东南大学在南京成立,郭秉文时任校长,他完全以美国大学教育制度作为东南大学的蓝本进行办学,提倡文理并重、学术并重,集文、理、工、农、商、教育于一体;提倡多科并重,使学与术、通才与专才、基础与应用相互补充,平衡发展,而不是将两者截然划分开来。在他的主持下,东南大学既设文科、理科,也设工科、农科、商科。这样设系的好处是,易收学科互济互补之效,使通才不致流于空疏,专才不致流于狭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研究工作,培养多种人才。1929年4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规定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及专门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充实科学内容,养成专门知识技能,并切实陶融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师范教育……必须以最适宜之科学教育及最严格之身心训练”的规定。[3](115)1931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令教育部执行国民会议通过的《确立教育设施趋向案》,根据“大学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学及实用科学为原则”的精神,高等教育的办学就此向注重实科的方向倾斜,要求对文法科严格奢侈,分别归并或停年招生、或分年结束,而将所节余的经费移作扩充或改设理、工、农、医等科之用,从而对大学文科的反展有所限制。[6](446)可见,政府十分重视实用科学的作用,提倡科学和科学教育,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授实用性科学,养成专门的技术人才,侧重应用性,科学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即便如此,我国大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渗透的办学特点也表现的十分凸显。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从儒家传统的“大学之道”出发,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提出了大学应当实施“通才教育”,这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贯彻通才教育的主要措施是以学分制为主体的,“选修课制”,“共同必修课”三者结合成三位一体的学习制度。1933年开始,根据通才教育原则,学校规定大一不分系,以后文、理、法、工各院学生在大一修习包括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在清华大学规定的1936-1937年度分年课程表中,中国文学系组第一年必修课学程包括了国文、第一年英文;中国通史、西洋通史(以上二科中选一科);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以上三科中选一科);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普通地质学、普通生物学(以上四科中选一科)。[7](300)这打破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发展方面的单一性,使学生能够扬长补短、各得其所,为日后各展其能、其所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梅贻琦校长于1941年4月发表的《大学一解》中指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无论学哪个学科专业,有一共同的要求,即“他们对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这三大部分应有相当准备”,因为这三部分“有其相为因缘与依倚之理”,不过梅贻琦不主张“通专并重”,认为大学四年并重之说“窒碍难行”。此外,当时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在通与专的问题上,他也认为大学如果只是注重应用科学,而置科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因此大学应实行通才教育,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他曾在民国政府教育部的一次会议上,进言将“通才教育“写进大学组织法的第一条。他说,“大学一、二年级中,工学院自宜打定数、理良好基础,文法等院自宜重视文学、经济及中外历史,以备专精。虽然,彼此不可偏废,仍宜相互切磋,庶几知识广播,而兴趣亦可盎然。”[8](225)因此,他非常注重给学生打基础,重视开好基础课,将数学、物理、化学、英文、国文、生物和通史都定为一年级学生的课程。另外,他还主张学生知识面要宽,学生除本系课程外,自二年级起,必须学习一辅系课程,鼓励学生跨系自由选读,最后达到精通本学科、旁通边缘学科、文理渗透、触类旁通的目的。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科学事业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各大学的学生不少人中断了学业,流亡失学。然而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了统一管理和规范,因此高等科学教育的发展并未停止。1938年9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大学课程会议,公布了《文理法三学院各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规定了课程整理的原则。同年11月,公布了公、农、商三学苑的共同必修科目。1939年,教育部公布了《大学及独立学院及各系名称》,其中规定在理学院所设系的名称上趋于统一。1944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大学课程会议,修正公布了《文理法师范四学院分院必修科目表》,其中规定了文、理、法、师范学院的院系选修和必修课程以及应达到的学分。到1948年抗战结束,统治区的高等科学教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此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也得到了发展,1940年9月,自然科学院在延安成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设立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质)矿(冶)系,自然科学院于1943年4月并入延安大学,分设机械工程、农业、化学工程三系。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具有现代特征的高等科学教育体系。

总结启示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医学毕业生 论文撰写 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89-01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大量的人类未知领域被认识、发现、开发,这些科学成果传播的最好媒介和途径就是“文章”。 据国外资料统计:世界图书资料每15年增长1倍,而近50年已增长10倍。世界每年发表自然科学论文600万篇,如果再算上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论文,数量就更加惊人。所以,论文写作在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医学人才的重大任务, 要成就一批当代合格的医学人才,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尤其应该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论文撰写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条较好途径。“写作”是人们运用书面语言表情达意,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1] 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工作实践中总会遇到一些依靠现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成功的经验进行推广,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进行论文撰写十分必要。

一、高职医学毕业生对论文撰写不够重视的现状

高职医学毕业生对于学生论文撰写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有很多高职院校基本还没有开设论文撰写指导课程,更没有把毕业论文作为高职医学毕业生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没有作为指标就没有评判标准也就没有训练指导,最终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于护理记录、交接班报告书写、医嘱的处理甚至是科研能力都较为薄弱,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质量。

1.观点表达不清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都可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在动笔之前似乎想了很多,但写出来就很少,或者根本写不出来。这说明想得还不够多,思绪可以是“天马行空”,但写论文需要逻辑构思。思绪是意识流,写作是文字流,从意识流到文字流,大部分东西被过滤掉了。[2] 论文撰写就会存在构思混乱,论述课题逻辑性差,观点不能明确表达的现象。

2.缺乏原创性

论文撰写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常说的缺乏原创性,往往是全部引用别人的观点,没有做到旁征博引。

3.格式错误

在确立论题的时候不知所措,即使是确立了论题,在写作的时候也会出现各种格式错误的现象,导致毕业论文无法完成。

4.可读性差

医学论文撰写应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独创性)、可读性等内容。[3] 由于医学生对论文撰写领会不深,写出的东西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或是可读性,还停留在普通写作水平层面上,导致论文无法通过。

二、高职医学毕业生对论文撰写不够重视的原因

1.原因分析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在医学论文撰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高职医学人才培养的更好实现。为使我国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论文撰写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现主要针对高职医学院校毕业生在论文撰写不够重视方面作出相关分析,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1.1作为选修课的误区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医学写作课程的开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学校将医学写作作为选修课,让学生自学,由于生源素质差,加上非专业课,学生普遍不予以重视,形同虚设,难谈学习效果.[4]

1.2开设写作课程时间过早

虽然有的院校将医学写作作为一门必修课,但课程开设一般是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对于论文及写作没有概念。由于医学课程专业性非常强,需要专业老师通过指导与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授课,学生对于一些医学名词、医学术语等还不能透彻理解,会觉得现在学习为时过早,姑且听之。

1.3对写作的厌倦心理

对于一直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高中生来说,本身就会对写作产生一种莫名的厌倦心理,再加之文学功底较差,基于这样的状况多数学生对论文撰写未产生足够的重视,更不可能写出合格的论文。

1.4缺乏合适的教材

目前高职医学院校还缺乏能将医学、写作及临床联系紧密相配套的教学教材,或者说还没有找到更适合作为医学生论文写作指导的教材。

2.改进措施

高职医学毕业生如何写好一篇合格或是有价值的科学论文,不仅应该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才有可能完成一篇合格的有价值的科学论文。为了摆脱高职医学毕业生论文撰写不足的现状,针对高职医学院校没有开设或是已经开设但还存在诸多不足的论文写作课程,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医学论文写作课程设置更合理化、科学化。

2.1作为必修课

将医学论文写作设置为必修课,选择合适的教材,聘请有丰富的编辑经验和写作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由于论文辅导老师的工作量很大,时间和精力有限,另外辅导老师可能不具备全面丰富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此时学报编辑可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作为特邀的论文辅导老师参与对学生论文写作的指导,必要时还可以讲座的形式给医学生论文写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2.2灵活的教学方式

可采取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等方式,改革枯燥的教学方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多进行论文写作,并参与论文修改和评论;教师可选择一些优秀的论文作为范文讲解,鼓励学生在校期间,使学生在学校打好基础,毕业后能写出和发表合格的科研论文。

2.3定期学习

定期组织学生到本校的编辑部去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编辑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学生对论文书写格式以及规范化的认识。

在高职医学院校开设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将有助于医学生论文写作及科研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医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水平和科研技能水平,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推动现代医学界学术的发展和传播,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瓞曾.医学科技写作[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7-9.

[2]卢绍华.浅谈高校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2012,(9):55~57,104.

[3] 史继学. 医学论文写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2008.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程千帆;论文写作;着力处;得力处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71—02

当代文史大家程千帆先生非常重视单篇学术论文的写作,他认为:“论文是人类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最方便、最好的一种载体,也是科学研究最基本和最好的一种载体”[1]217。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程先生在60余年的教学与研究中,撰写了近百篇富有创见、影响深远的学术论文。

程先生最早的学术论文《〈汉志·诗赋略〉首三种分类遗意说》、《〈别录〉、〈七略〉、〈汉志〉源流异同考》等文,写就于1935年冬天,当时是大学四年级在读。第一篇文学论文《少陵先生文心论》写就于1936年春天,是大学的毕业论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程先生又写作不少论文,最终和沈祖棻先生的两篇文章(即《阮嗣宗咏怀诗初论》、《白石词暗香疏影说》)结集为《古典诗歌论丛》一书,1954年由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出版。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程先生学术高潮的到来,其论文更是炉火纯青。这时期的论文,“更注重在方法上发凡起例,以便接引更多的来者”[1]274。著名学者袁行霈这样评价程先生论文的特色:“他善于从小处入手,一个词语,一个诗题,一个现象,到了他的手中都能旁征博引反复考证发挥成为潇潇洒洒的宏论。他讲《春江花月夜》几乎是讲了一部齐梁到初唐的诗歌史再加上一部《春江花月夜》的批评史。他讲《饮中八仙歌》等于介绍了盛唐文士的思想风貌。他的学术境界使人敬仰”[2]205。正是因为程先生具有明确的研究方法、高质量的写作实践,才积累了丰富的论文写作经验,所以指导弟子,便切中肯綮;发为文章,便开人茅塞。

《程氏遗书》卷十二有云:“凡人才学,便须知着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3]67。程先生谈论学术论文的话很多,咳唾成珠,总结他指导研究生写作学术论文的“着力处”与“得力处”,对于后学来说,益处颇大。

一、强调创新

创新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程先生对此非常重视,甚至在一篇关于学术论文写作的访谈中,径直把文章题目定为《贵在创新》。在这篇文章中,程先生强调:“科学论文要求创新。通俗性的科普读物,有许多写得非常好,也对人民群众非常重要,但科普读物不是科学论文。我们非常尊重科普读物的作者,但不能承认他的工作是科学研究”[1]217。由上述科学论文与科普读物之辨,可以看出程先生对创新的重视。更可贵的是,程先生不但“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对何为创新、如何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理论与实例并举,使人读后颇受启发。

在平时和弟子的谈话中,程先生对创新的强调也是不遗余力。当弟子蒋寅谈到《左传》读书报告要和张宏生作《左传》与《战国策》说辞的比较时,程先生说:“《左传》的说辞和《战国策》不同,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你们可以进行对比,写成报告”[4]227。当蒋寅谈到《文心雕龙》属于文章学理论体系的观点及对其成因的看法时,程先生评论道:“这个设想很有意思,前面的部分可以成立,后面的尚不成熟,还要进一步思考”[4]228。在讲评弟子张宏生《纪晓岚诗经学述评》一文时说:“这篇文章稍平了些,因为你只是介绍了它的内容,而不能阐发出什么新意来。我看你不如换个题目,专就他对诗经学的述评来分析他是怎样持平地总结学术源流的,从而提醒人们在研究《诗经》或别的学术研究史时,必须要注意到目录学的意见……”[4]230。程先生在这里所说的“有意思”,就是说文章很有新意,具有创新性;说“这篇文章稍平了些”,就是说缺乏创新性。

经过程先生的言传身教,他的弟子们的论文无不新见迭出。翻开莫砺锋教授的《唐宋诗歌论集》,光是看一些论文的题目如《论初盛唐的五言古诗》、《杜诗“伪苏注”研究》、《论韩愈诗的平易倾向》、《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论欧阳修的人格与其文学业绩的关系》等文,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强调基本的学术规范

程先生特别强调基本的学术规范。首先表现在对正楷字的提倡和对错别字、潦草字的反感上。他对他的学生说:“南京大学的研究生,从硕士阶段起,就不允许写任何错别字和潦草字。以后你们写一个条子向我请假,也要写正楷字,不许写文字改革委员会没有公布的简化字(但可以写繁体字)”[1]178。“某某因为要我推荐其书出版,曾经看过。太马虎,错别字留着也不改。我要他增写一章,更为完整,他很快就写好,错别字都在上面”[1]159。

其次,对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有特定的要求。他明确规定:“写作业所引用的任何材料都要有出处,都要有篇名、卷数和版本。凡是能找到第一手材料的,不可以用第二手材料;凡是有不同版本,有异文的,应加以注明”[1]178。程先生为了找到一条引文的出处,特地给北大陈贻焮教授写信,请求帮助,信中说:“有一生写论文,引黄白山《杜诗说》云:‘读唐诗,一读了然,再过亦无异解。惟读杜诗,屡进屡得。’而南大无此书,乃从他人著作中转引,既不知其卷第(似出引言凡例之类),亦不知文字有无讹夺。不知先生能就北大藏书本为注明卷第页数并校正文字否”[5]208。这样做,就能确保所引文献的准确无误。弟子张伯伟回忆说:“那是在1980年的春天,我写成了一篇《钟嵘〈诗品〉推源溯流论》的文章,结尾部分用了‘记得恩格斯说过……’的语气为文,就在这个地方,闲堂师写了一段措辞极为严厉地批语”[6]405。正是这件事,使张教授“能够较早地认识到文献工作的重要性”[6]405。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理念之一就是注重高中语文课程的应用,课程应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适应当代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学生应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提高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用阅读》正是在这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下开发出来的一门语文选修课程,它试图努力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语文应用的可能,从而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出于课程开发的目的,《实用阅读》侧重于帮助学生学会筛选和整合文本中的有效信息,提高信息提取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而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容。这种语文应用意识和能力也是今天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公民理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作为语文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应用”序列的一种,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了选文的生活性和跨学科性,注重了材料的实际应用性,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的引导。作为非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材,教科书力图以较为丰富的材料选择为学习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文体类别,让多样的学习材料尽可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应用价值,并且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实际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需要说明的是,与必修教材和其他选修教材不同,《实用阅读》的材料选择尽管也注意选择文质兼美的典范文本,但它最终注重的不是文本自身的典范性,而是文体类别的丰富性和应用性,讲究以实际的阅读方法指导来实现阅读目的。所以,教师教学过程应该也是学生构建语文应用意识和实际阅读能力的过程。

在教材的呈现方式上,《实用阅读》沿袭了苏教版必修教材的专题呈现方式,全书共有七个专题,涉及科普文章、社会科学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综述、书序、条目和非连续文本等七类文本的阅读。具体到每一类文本,教科书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社会或自然科学领域的材料进行学习,其具体内容为:“由浅显走入深妙――科普文章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天文学、仿生学、生物学、植物学类文本;“感受逻辑的力量――社科论文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艺术、文化、历史、修辞学类论文文本;“科学表述的真理――科学论文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史、生命科学、理论物理学论文;“归纳梳理的艺术――综述类文章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小说史、中国古代进仕制度、学术研讨会、调查报告等综述类文本;“管钥在手――书序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自序和他序两种书序文本;“打开辞典――条目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环境科学、文学两类条目;“面对图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专题,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表和图两类非连续文本。总之,在七类文本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教科书充分考虑了语文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阅读需求,尽可能丰富地提供不同领域的学习材料以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材料的筛选,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体现选修课程的灵活性。《实用阅读》每篇选文后均有“阅读与探讨”,每个专题后均有“积累与应用”。与其他选修课程不同的是,这里的“阅读与探讨”重在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信息筛选、整合与提取,这里的“积累与应用”重在信息筛选、整合与提取的方式方法的积累及其实际的阅读应用。在这里,学习材料在必修教材中所承载的功能退到了次要的地位,而实际有效的阅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成为了阅读文本的主要目的。

在学习方式上,《实用阅读》对苏教版必修教材采用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呈现方式有所扬弃,它不主张对文本要义进行深度的分析、领悟与把握,也不主张对文本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辨析,《实用阅读》主张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浏览等快速准确地提取文本重要信息,不作其他判断,在此类“活动”中体会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从而形成实用有效的阅读能力。基于此,《实用阅读》在编写过程中对获取信息能够造成影响的若干因素有意识地分专题进行解决,另外,对获取信息行之有效的若干阅读方法也分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在全书的七个专题中,“科普文章的阅读”专题重点解决信息获取过程中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语;“社科论文的阅读”和“科学论文的阅读”专题重点解决如何理解文本中的关键语句;“综述类文章的阅读”专题着重解决获取文本信息的重要方法之一“列提纲”;“书序的阅读”专题侧重解决获取信息的另一重要方法“做摘要”;“条目的阅读”专题重点关注获取信息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做卡片”。这种阅读手段和阅读方法的系统归纳与梳理,为学生形成迅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如果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再有所创新和补充,学生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所必须拥有的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就会初步形成。

二、 关于教学实施的若干建议

教材仅仅是编写者依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对学习材料的构架与组合所作的初步努力,这还只是一种课程资源。从教材到教学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再度创造,尤其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开展阅读教学,以更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实践完成《实用阅读》的教学任务。这里所提供的《实用阅读》教学建议,仅仅是我们基于教材编写目的、教材内容组合及教材特点所作的原则性的教学设想,谨供大家参考。

《实用阅读》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是:区别于必修教材中惯用的“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教学呈现方式,《实用阅读》教学宜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实用类文本的相关技巧,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迅速准确筛选、整合、提取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各个专题的教学统一指向这一教学目标。根据《实用阅读》学习材料的架构和文本内容的特点,整个课程的教学用时建议作如下安排(见下图):

教材的前三个专题学习重点是通过训练学生对学习材料中重要概念、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学会筛选、整合并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完成对学习材料内容的整体领悟。在第一个专题“由浅显走入深妙”中,《神奇的极光》《蓝蝶的光辉》《花的秘密》条理清晰,信息虽然众多但筛选整合难度不大,建议用3个学时完成教学。《说味》一文涉及生物学和医学现象,相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文本内容有一定难度,建议用2个学时完成教学,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生物学、医学和化学术语不能成为教学的重点。本专题文本内容学习结束后,建议用1个学时对如何理解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关键语句作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使学生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探究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建议在课外完成一篇科普文章的写作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普文章阅读的兴趣。第二专题“感受逻辑的力量”和第三专题“科学述说的真理”共有8篇学习材料,我们建议《路》《通感考》《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各用1个学时,《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文明”与“文化”》《科学》《生命的一般性质》《美和理论物理学》各为2个学时,最后用1个学时用于归纳梳理如何把握文本中的关键语句,让学生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实用类文本的能力。同样建议在课外让学生完成一篇小论文的写作。当然,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可大胆取舍。在这三个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文本中的重要概念、关键词语与关键语句的理解来最终完成信息的有效提取。三个专题学习结束后,学生对如何理解与把握文本的重要概念、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以及如何借助它们完成信息的提取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教材的第四个专题为“综述类文章的阅读”,这个专题的四篇学习材料纲举目张,均可以采用先列全文提纲后提取具体内容信息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列提纲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关键是要抓住文本的主干与重点,文字必须简练扼要。这种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教学实施前教师可以参看相关资料,告诉学生列提纲的基本要领。第五专题“管钥在手”和第六专题“打开辞典”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做摘要和做卡片来达到筛选、整合和提取文本重要信息的目的,教师的处理手段可仿照第四专题。第七专题为“非连续文本”,这个专题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借助两个学习材料基本掌握阅读图表的方法要领,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图例,符号在图表中代表什么具体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关注图表中的分类,如何整体把握信息的类别等等。在这些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再通过观察、筛选、分析、综合,最终获取有效信息。这一专题的学习材料有限,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创造性的工作,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切实掌握阅读图表的一般方法,进而形成良好的读图能力。

教材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处理教材,以最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实施完成《实用阅读》承载的课程任务。我们只是想反复强调一个观点,条分缕析地讲解、问题的深度探讨、文本深层内涵的辨析等等这些在必修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都不能成为《实用阅读》课堂教学的内容,我们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丰富多样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快速准确地筛选、整合并能提取出阅读材料的重要信息,最终完成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基本判断。如果我们借助这本《实用阅读》让学生初步形成了获取阅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并且拥有了较强的语文应用意识,我们也就实现了这门选修课程的功能。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既包括生产上的创新,也包括经营理念、经营思想上的创新。因此,企业家应具有丰富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才干,具有创新意识,要善于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新产品能够占领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把握市场的脉搏,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实行产业升级、培育优势产业,除了要依靠制度创新外,还需要狠抓科技创新。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弱,主要在于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新产品开发慢。而这一切的原因又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滞后。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

近年来,我国在科学知识生产数量方面增长很快。从科学论文在国际三大权威索引――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文献索引(EI)和国际科技会议论文索引(ISTP)所占总数的世界排序来看,20世纪90年代前5年我国一直在15名左右徘徊,之后稳步上升,到2002年已跃居第6名。从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来看,我国2001年分别达到16万余件和近10万件,分别比1991年增加了263%和364%。近些年来,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原始性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如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绘制成功、13.1万亿次并行机研制成功,TD-SCDMA被确立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10兆瓦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并网发电成功等。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在当今国际许多科学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促进了产业的技术改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技术依赖的程度较高等问题和矛盾在近年来开始凸现。这种现象不尽快解决,必将使得我国众多企业未来不仅面临发展权问题,还将面临生存权问题。尽管我国近年来科研产出数量增加很快,然而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论文产出比较,占世界科学知识生产数量的比重仍然较小。从占世界SCI论文数量的比例上看,美国基本稳定在30%左右,英国、日本也都在8%左右,而我国仅占3%左右。更重要的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在国际上发表科学论文的引用次数与美英德日等国相比距离较大,只与我国台湾和韩国接近。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生物医学的不同领域分析各国科学论文的影响力,得出的结论类似。这些数据显示:我国的科学研究还没有走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基础研究所共同存在问题,即模仿跟踪多,创新突破少。在关键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矛盾。

技术知识生产的最重要指标是专利数目及其类型。专利是由各个国家自主授予的,很难进行全世界范围的比较。但我们可以从我国和美国专利申请和授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和专利战略的实施,我国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起大幅增加,2001年比1999年增长51%,从1999年的近11万件猛增到2001年的16万余件,在高技术领域内我国机构和个人发明专利的申请尤其活跃。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发明专利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法以来,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累计申请量约为2.2万件,而外国企业申请了14万件,是国内申请量的6.4倍。在目前近5万件我国授权的发明专利中,国外公司占了60%。2001年,外国人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占总数的52.5%和66.9%。特别是在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的核心专利上,我国基本上受制于人。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以科技立国,实施科技创新战略。要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只有坚定地切实地实施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的战略方针,这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克服所有困难的关键。这种战略的实施已经是我们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是决定我们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决定我们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的根本。切实实施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实现我们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保证。

二、科技创新的内涵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

科技以知识为本,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蹊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我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什么新,就显得非常必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规范。

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三、企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在我国,2.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0.5%,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另有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全部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总和,还不如一个福特汽车公司当年研究开发经费的一半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不搞短期行为,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为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留下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条件,只有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是基础,经济持续增长是条件,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这三大持续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我国的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鸿沟――科技研究与开发与企业联系不紧密: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和市场,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甚至不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近20年,我国企业的进步非常大,但这个进步基本上是靠引进成果。引进是要受到限制的,靠引进推动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最强的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转变。

四、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劳力、土地、资本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已逐渐失去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科技创新的战略性首要因素,前沿科技成为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攻占这些科技高地的竞争已成为创新的主要焦点。科技集成成为创新的常用形式,当前面临的许多科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集成现有的技术加以解决,公司并购成为重组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的对策型发展方式,不可能使企业在此创新时代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科技企业必须根据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科技创新战略。

科技创新的战略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一些创新的逻辑。比如,原创优先问题、常规扩张与突变革命交替发展问题、路径依赖问题、知识的非线性迭加问题,等等。在创新的实践中要有所综合,有所创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

科技创新离不开继承、科技创新离不开坚持、科技创新离不开积累,科技创新离不开借鉴,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还离不开落实。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最终目的。勇于坚持才能有所创新,不能坚持就难以创新。科技创新,谋求的不是表面的华丽,而是一种实质性社会进步与企业发展。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价值观,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观念贯彻于科技政策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天人互惠共生的意识,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技价值准则,在科技政策中充分体现生态思维互利的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以国家利益为目标,确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方向,应对国家重大问题。美国一直很注重将科学界最优秀的人才集中,不断将各个学科的前沿向前推进,并大力开展有助于解决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的科学研究。对于我国来说,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人与环境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以及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等等迫切问题需要解决,科技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大对若干关键性领域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弘扬民族精神,肩负神圣使命”为主题,展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展演活动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这届展演活动指导思想明确,以人为本,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整个展演活动体现出高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

展演活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校为基础,重在普及,发动面宽,参与面广。各省(区、市)普遍把发动广大学生参与展演活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舞台,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成为活动的受益者,接受艺术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审美素养。

各地对展演活动重视程度高,领导有力,组织到位,展演活动有序推进,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展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呈现出鲜明的校本特色和地域特色。

大学生走向社会,努力做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弘扬者和传播者,向社会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各地和各高等学校对本届展演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从2004年7月展演活动的文件下发后,全国先后有1563所高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展演活动。各地各校参加省级展演活动的艺术表演类节目共5959个,艺术作品共16380件,艺术教育论文共3824篇。这些节目、作品和论文,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立志高远、奋发努力、健康成长的精神风采,以及他们杰出的创造能力和出色的艺术才华。

各地各校通过开展艺术活动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构筑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美育、艺术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培养人格,而且也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借助于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启迪人的智慧,滋养人的心灵,发展人的个性和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开展艺术教育,有利于吸取古今中外人类创造的文化营养,使我们的大学生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这届展演活动包括艺术表演类(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艺术作品类(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雕塑、DV作品)和艺术教育论文三个项目。

展演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5月)为各地各校开展活动阶段,第二阶段(2005年6月至7月)为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组委会举办活动的阶段。

7月17日至22日,艺术表演类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小品节目分别在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所高校进行现场展演,共有9场精彩的演出。此前,各地选送的节目已经经过录像评选,这次进京展演的节目共有168个,涉及31个省(区、市)的126所高校。7月24日至28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优秀艺术作品展览。7月25日至28日,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学计量 科学评价 评价指标 书评

[分类号]G301

科学计量学作为信息科学的子领域,其研究人员通常利用各种定量指标来评价科学成就。科学计量指标的获取大都来自论文及其引文数据,有时也会用到专利数量及其引用指标。本书的作者,匈牙利学者P6ter Vinkler是一位在科学计量学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2009年,由于在科学定量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Peter Vinkler荣获了普赖斯奖(The Derek de SollaPrice medal,科学计量领域国际最高奖)。来自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的Vinkler在科学计量界素有“孤独的狼”之誉。虽然匈牙利有着悠久的科学计量研究历史,而且大规模的计量统计和分析往往需要依赖团队的力量完成,但Vinkler是个特例,绝大多数著作都由其独立完成。

在Vinkler漫长的科学计量研究生涯中,他引入了基础比率指标――“篇均引文”,并对该指标的普适性推广作了大量研究。Vinkler的成果内容以个人、团队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为主,其中,被引用最多的是《若干科学论文评价方法的评估》,该文发表在1986年SCENTOMETRICS(卷10,3-4期。第157-177页)上。

本书涵盖了上述指标并组织成体系给予阐释。具体而言,这些指标用于测度科研活动的成果(例如论文)、过程(例如每年论文数量的差异)或生产率(例如每位科学家的成果数量)等方面。可用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层面的评价研究中:如个人或研究团队(微观层面)、院系和研究所(中观层面)、大学或国家地区(宏观层面)等。评价研究可以是某个时间点(静态描述)或者一段时期的时间序列指标(动态发展)。

在利用科技论文及其引文进行科学评价时,如果评价基准线是世界水平,大多数科学计量研究人员会利用汤森路透集团的WOS(Web of Science)、期刊引用报告(Joumal Citation Report)、其他有关数据产品或者Elsevier Scopus数据库。因此,为了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上述数据库产品,作者在书中介绍了这些数据库及其指标的局限性。此外,作为拥有化学专业背景、目前供职于匈牙利科学院化学研究中心的Vinkler,在书中还介绍了其他文献数据库如化学文摘库(ChemicalAbstracts)。虽然本书对若干国际化的文献数据库进行了介绍,但对各国的本国数据库并未提及。

另外,目前在科学计量领域颇为流行的H指数(见《科学观察》2006年第1卷第1期,利用若干篇文章专门介绍该指标)及H系列指数,在本书的介绍中也有所涉及。可以说,本书的大部分篇章,致力于介绍作者本人在评价指标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几个与H指数设计思想有相仿之处的评价指标。

书中的章节包括:

・科学计量评价的特点;

・科学计量指标的分类;

・科学的增长及其测度;

・加菲尔德(Garfield)的期刊影响因子;

・科学信息的老化;

・科学评价指标的可比性;

・科学计量方法在科技政策中的应用。

除理论介绍之外,书中还包括一些评价指标如何应用于学术研究评价的案例,其中部分已为人所熟知的指标取自于荷兰莱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CWTS,Center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的实践成果(参见Handbook of quantitati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中“Measuring Science”一节,作者Vall Raan)

本书对于精确科学和工程学科的评价作了重点介绍,偶而也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评价,但几乎没有提到人文科学的评价。

总之,书中主要介绍了两点内容:1、在科学评价过程中,与信息处理相关的科学计量理论、方法和指标;2、个人、团队、机构乃至国家层面科学实践活动的评价。本书强调了方法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增进了人们对基于引文测度科研成果影响力指标的理解。这本带有综述色彩的著作包括了超过100张的表格,参考文献列表多达24页,此外,还有作者索引与13页的主题索引。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媒体;科学传播;科学新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1-0058-03

作为有组织的实践活动,科学传播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1但是对科学开展传播和普及的活动却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这些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瞳1在实践过程中,科普、科学传播、公众理解科学经常被不同的研究者交替使用。马丁・鲍尔对过去25年间公众理解科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认为用“科学素质(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与社会(科学传播)”三个范式可以概括过去25年中公众对科学发展的理解过程,每一个范式都联系着公众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特定问题框架、特定研究问题以及优先的介入策略,并且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有“进步”,但同时,我们在每个范式中都可以看到媒体的影子,可以说每次传播技术的个性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传播的发展,而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可以从相关的文献中得到印证;本文拟着重探讨媒体对科学传播的作用体现在哪里?科学传播自身理念、范式的发展对从事科学传播的媒体所产生的(反制)作用,在媒体形态(自媒体、新媒体)多元的当代,又该如何完善媒体与科学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而促进国家科学传播体系的构建?

1 媒体之于科学传播

2015全国科普日期间,中国科协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53.4%),电视仍是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最常用渠道(93.4%)。可见,媒体仍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同时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的这一结论在历次调查中都所有呈现。而媒体与科学传播之间的关系自从科学建制化和科学家职业化发端以来就一直存在着,甚至在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媒体就成为科学家向公众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的渠道和途径,比如1866年,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出版了法文刊物《科普画报》,1881年由《波士顿化学学报》改名为《科普消息》的杂志,19世纪晚期美国已经出现的包括《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和《大众科学月刊》(PopularScience Monthly)在内的几本科普杂志等。

同时科学家们认为科普是作为科学家的他们的一部分工作,他们感到应该把自己拥有的实用知识传播给公众,意识到了科学研究需要公众支持,并且他们欣然地利用那个时代的媒体渠道同公众分享他们开展科学探索的故事。当然科学家们还通过其他途径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传播给广大公众,比如英国科学促进会年会。该年会始于1831年,很多科技领域的重大成果都是在这个年会上首次的,其中包括19世纪40年代,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贝西莫的炼钢工艺(1856);瑞利和拉姆齐首次发现惰性气体 氩(1894);奥利弗爵士在几百码的距离中进行无线传输的首次公开亮相(1984);约瑟夫・约翰・汤姆森发现了电子(1899)。同时也正是在这些会议上,“科学家”这个词被“杜撰”出来,“恐龙”这个词被正式使用。

虽然起初科学家利用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活动,但是一些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组织对于科学家开展科普活动的“不务正业”行为采取了某些处罚措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热情。

上述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媒体承担起了科学传播的工作,媒体被看作是科学传播的桥梁,二传手,纽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技术创新,联邦政府在二战后加大科研投入的决定、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以及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不断出现的对环保的关注唤醒了美国很多的媒体机构,他们争前恐后地发掘科学和环境方面的记者,以对他们认为的本世纪的一些主要话题进行新闻报道。因而有关SHER(科学、健康、环境和风险传播)的报道在媒体中大量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同时2002年成立的世界科学记者联盟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媒体记者对科学的报道。世界科学记者联盟由来自于非洲、美洲、亚太、欧州和非洲的51个科学记者组织组成,该联盟鼓励对科学、技术、环境、健康、医药、农业和相关领域的批判性科学报道。世界科学记者联盟的目标包括:通过媒体能力的建设来增加对科学新闻的认知;通过教育、培训、会议等方式培养科学记者,并致力于强化科学新闻网络等。

但是随着科学的边界不断扩展,科学也呈现出政治化的倾向。在当代,公共政策越来越依赖把科学标准作为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基础。各个领域由此形成了大量专家群体,他们彼此所持的相反观点打破了“科学就是正确的”传统认识。这一过程使科学更容易变成争议对象。同时政客们(政治家)在确保哪些话题能获得媒体报道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政客们“被看作是意见领袖;他们是首要的定义者,那些登上媒体头版的科学新闻,往往是那些带上了政治色彩的信息。因而媒体上的有关争议性话题的科学报道往往会将科学事实和价值判断混为一谈,从而给科学传播带来不利的影响。传统上,媒体被称为“第四权力”,即公众把对信息进行“把关”的权利让渡给了媒体,媒体负责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信息,但是往往媒体的议程设置和媒介间议程设置会左右公众该想什么。

另外一方面,随着媒体对科学报道的不断深入,科学也有越来越媒体化的倾向。德国学者魏加特(PeterWeingart)提出了科学的媒体化(medialization)的概念,借以比喻媒体与科学日益紧密的纽带以及科研的媒体导向。实际上科学的媒体化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媒体曝光率,进而促进科学家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和研究项目。同时既有的研究也指出,媒体对科研成果的报道对于科研论文本身的引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91年发表的一项以1978-1979年该刊所发论文为数据进行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如果《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某篇论文被《纽约时报》报道,一年内它被引用的次数将增加72%。另外,以文献计量手段对2007-2011年在中国科协领导下举行的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的新闻稿与科研论文引用率的分析考察也验证了上述结论。

2 科学传播对媒体的反制作用

总体上看,媒体促进了科学传播的发展,但是媒介议程与公共议程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同时媒体之间还存在着彼此的议程设置导向。而科学与公众(媒体)之间往往被认为存在着隔阂(gap),障碍(barrier),藩篱(fence),甚至二者之间是水火不容(oil andwater)。作为对公众不信任科学的反应,科学家们既把媒体作为引起公众对科学信任下降的原因,有不得不把媒体作为解决这种不信任的一种途径。二者之间的张力一直存在着,然而科学传播本身也给媒体带来了一些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反)作用。因为传统上,科研机构和科学家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而媒体是二传手,科研机构的成果通过媒体的“转述”和“翻译”变成了公众可以理解的语言,从而实现了科学传播的效果,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交织,科研机构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不仅继续承担发球员的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科研机构直接到受众的点对点的科学传播。

由于经济利益的压力,一些新闻媒体开始压缩科学报道的数量和板块,压缩了科学新闻报道的空间。比如1989年美国每周有科学报道的媒体达到95家,但是仅仅3年之后,这个数量下降到了44家,随着出现的是科学板块的减少和压缩,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篇幅上,特别是那些小报,到了2005年,仅存24家。

随着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呼声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开始关注科研项目的科学传播问题。同时新媒体和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多元的传播渠道。科学家们开始“重操旧业”,从科学传播的幕后走向台前,利用各种渠道开展科学传播活动。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纷纷利用博客等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活动,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尼尔森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追踪了1.81亿个博客,较2006年的3600万博客数量有了大幅增长。科学网博客上每日都不断更新着各种科学相关的资讯和新闻,果壳网的日均浏览量400多万次,微信订阅人数高达40万(2014年7月数据)。

特别是随着微信公共账号的不断增加,其中科学传播相关的公共账号也备受公众关注。根据微信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近80%的微信用户关注微信公共账号,用户关注微信公共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41.1%)。众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也开始独自运行微信公共账号,主动相关的科学新闻和信息,满足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比如中国科协的“科普中国”定期“移动互联科学传播榜”,致力于向公众推介科学健康、内容优质的科普类移动互联平台、专家及科普内容。这其中既涉及到科研机构,又包括科研人员本身。而某些媒体也反过来转载科研机构通过官方微信公共账号的相关信息和新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科研机构的议程设置影响到了媒体的议程设置,科研机构对从事科学传播的媒体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

另外从受众的视角来看,公众已经不再是传统上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也主动获取科学,特别是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信息,从而也给科研机构开展科普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

3 改善媒体与科学传播的一些反思

如上所述,自从现代科学出现以来,媒体就对科学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大公众在完成正规教育之后也主要通过媒体获取科技信息,但是媒体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学界用众多比喻来形容媒体与科学(公众)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比喻也往往将二者看作是相对对立的状态。在科学传播发展过程中,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科学的媒体化(为迎合媒体口味而追求轰动效应等),科学的政治化等等,同时在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也相对应地给媒体科学传播带来一些挑战和反作用,因而有必要对如何改善媒体与科学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

首先,开展科学传播的媒体起源于科学需要公众对科学研究的支持,从而使得科研成果既要通过学术期刊发表出来,又要通过传统媒体予以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科学和新闻的边界,但是通常在科学家和科学记者如何解释和阐述研究过程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断层。比如,科学论文是“冷冰冰的”量化的,而媒体文章通常以人文为视角并同普通公众联系在一起。科学论文的受众是“一小撮”专业人员,而媒体文章则以广大的公众为受众。因而科学和新闻都需要认识到各自的边界以及区别,从而更好地合作,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

其次,在新媒体时代,科学共同体也给传播科学的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因而媒体应该充分加强与科学共同体的互动,并加强媒体融合,从而及时、准确地传播来自科学共同体的声音,提升媒体在科学传播的作用。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传统小学体育课的弊端简析

1.课程设计的不合理

传统的体育课程设计仍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其内容仅仅为不断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忽略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男生与女生在体育爱好方面是有较大差异的,男生通常偏向一些剧烈运动,例如足球、篮球之类;而对于女生而言则更喜欢温和的体育运动,如羽毛球、跳绳等。因此,在体育课程设计方面不能将全班同学等同视之,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而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

2.体育目标的不合理定位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时至今日,不乏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但仍存在不少人对体育活动存在误解。他们总把体育归为一种单纯的竞技项目,而忽略的体育活动的本质,即身体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活动中,我们不仅应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个人成就,而是更加关注它给我们带来的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亦是如此,体育教师不应单纯地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该变传统以分数衡量体育成果的观念,而是应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身心的全面发展。

3.文化课地位的不断上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这尤其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当代的学生为了升学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挤压其课余活动时间,小学生亦难逃与此。更有甚者,一些小学教师为了小学生小升初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占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今后发展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二、小学体育课对学生素质培养若干建议

1.重视体育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对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随着世界上各重大体育盛会的连连举办,各小学的体育活动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这就为小学生进取精神的培养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对体育的认知并不成熟,大多数人在观看这些竞技活动时总是忽略运动给选手带来的快乐而关注各选手的运动成绩。论文格式,体育竞技。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容易影响小学生对体育的看法,造成他们在体育中一位求胜的心态,从而忽略了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进取心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教导小学生不应一味看中比赛成绩,当然,成绩可以反映竞赛的一方面,但不是竞赛的全部,我们应通过竞赛的成绩激励自身奋发向上。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锻炼的成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见的,而是要通过长时期的锻炼才可达到的。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顽强的意志品质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对于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在体育锻炼或是竞技中,小学生必然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同时必然也要面对承受失败的压力。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此可知,在校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困难、勇敢面对失败后,其意志品质必然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注意对小学生意志的锻炼,鼓励其在失败中仍能享受体育的乐趣。

(2)在追求身体满足的同时关注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帮助小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体育并不仅仅是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就能达成其效果的,而是要求小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教小学生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三、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体育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之余多加关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的萌芽期,其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仍要依靠外界的正确引导,同时,由于其年龄小的特点,造成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针对这些,体育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体育竞技活动,如拔河、球类比赛等,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团队精神的力量并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2.指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继续营养的补充以及强悍的身体。论文格式,体育竞技。由于上面提到的,体育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参加课余的体育活动,但仍应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指引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方法参加体育锻炼,以免造成身体损伤等不良后果。论文格式,体育竞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注重体育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格式,体育竞技。因此,各小学、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鼓励小学生积极开展他们所爱好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体育的目标是身体素质提高的理念,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放松身心,劳逸结合,从而促进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智;;当前兰州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当代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以上是刘人怀院士为人熟知的成就,而今天我们要记录的是他同样潜心研究与推动,却与主业成绩相去甚远的专业领域――管理科学。

刘人怀院士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从事管理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他曾担任上海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等与管理科学相关的职务;曾参与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并为其长远发展做整体规划;曾在安徽省做省长顾问,并为其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建议……这些经历,不仅让他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更启发了他深入研究管理科学的决心。

多年来,他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建立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主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同时,他也在积极推动实践应用:教授学生、设立学科、组织举办“中国管理科学论坛”……等等,成果颇丰。

此次与Emerald出版集团合作出版国际级别刊物《中国管理研究》,则是刘人怀院士的又一次实践,是将我国管理科学推向国际化的有益尝试,同样是提升我国管理科学水平的大好契机。

记者:多年来,您在管理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您认为研究管理科学的意义何在?

刘人怀: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与做好管理工作的知识体系。现代管理科学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而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管理,国家的管理、行政的管理、军事的管理、工程的管理、科技的管理、教育的管理、卫生的管理都非常重要,管理无处不在。这决定了,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管理人才的培育,都是在大学里培养的,但我们中国却没有。

在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大学、研究机构都没有管理方面的专业,因此在上世纪50~70年代,学校也就没有为社会提供管理方面的人材。

我是出国(注:1981年3月至1983年4月,刘人怀曾作为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学者出国开展研究学习)回来以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以前也没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安徽省担任省长顾问的时候,我回过头来看,才发现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管理,没有现代化的管理。中国人聪明、能干,但不管理好力量就发挥不出来,就没有效率,只有管理好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培养管理人才至关重要。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在管理方面做了一些事情,教学生、设立本科专业等等。30多年来,我国的管理科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全国已有1000多所高校设立了管理专业。

记者:您怎么想到要和国外的出版集团合作出版杂志的?

刘人怀:做了这么多年的管理科学研究与应用工作,提升我们中国的管理科学水平,是我这几年一直在做的。

我们提出要建立中国管理科学学派,它应该是中国的,包括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科学成果,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是现代的,充分应用现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反应世界各国最新的管理科学成就,适用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发展;是创新的、先进的,博采众长,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是世界的,具有充分的包容性与普适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而建立这个学派的途径,则是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这个意思是说不仅要借鉴西方的管理,还要汲取我们中国古代的管理智慧,要从我国近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当前和今后的社会实践。

这些关于中国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智慧和启发,应该与世界上的管理学派多做交流,论文和杂志都是很好的形式。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国已经有很多本管理科学领域的杂志在出版发行,但我发现,这些杂志并没有很好的国际化。

中国的管理杂志、学术杂志应该走向世界,比如自然工程类或其他学科,已经有很优秀的杂志走向国际化,在国际上被认可,但我们的管理杂志仍没有做到。

与英国的出版集团合作办刊,是我们走了一个国际化的捷径。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中国管理研究》引进的具体情况?

刘人怀:好的。英国有个Emerald出版集团,创立于1967年,专门出版管理学、图书馆学、工程学等专业领域的期刊。他们有上千本杂志,其中有一本叫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CMS),翻译过来就是《中国管理研究》。

CMS已加入汤森路透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有关中国管理研究的的全球知名期刊。我们想把这本杂志引进到中国来,作为一个为中国高级管理学者提供学术文章的平台,这是一个让国际认可我们的捷径。

去年,我们达成了合作,我们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个品牌和Emerald合作。引进后的《中国管理研究》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官方杂志出版,属国家A类期刊,每年出版4期,有纸版、电子版,全英文全世界发行。

杂志的主编是Emerald出版集团聘用的一位澳大利亚华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出一个副主编、一个编辑,我担任顾问编辑。今年3月初,我们已出版第1期,里面有内地专家学者的文章,也有台湾的,共12篇。

作为我个人,做这件事就是想为中国的管理学者服务,为他们搭建一个连通世界的管理科学论文平台,让中国的管理者与世界接轨,同时也让世界知道,中国有自己的管理科学,有自己的管理实践。

记者:据了解,您近期为这本期刊专门做了一个中国管理科学的专题?

刘人怀:是的,专题是2017年开年做的,由我和客座主编覃大嘉副教授共同主办,题目是《中国转型期的重大管理问题:多视角探讨战略与创新》,刚刚发表在CMS第11卷。

专题的第一篇论文由我执笔,题目是《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研究》。我在论文里把“GUAILI”一词当作了描述中国特色管理的科学术语,它包含“management”、“administration”、“governance”等。同时,“GUAILI”还有许多派生单词,GUANLIOLOGY(管理学,i.e. some knowledge of GUANLI),GUANLIST/GUANLIER(管理者,包容manager,administrator,president,executive,head,commander,conductor,etc.),GUANLIWORK/GUANLIJOB(管理工作,i.e. the work of GUANLI或者the job of GUANLI),等等。我提出这些词,是为了弥补外语词汇无法准确表达中国管理理念这一不足。

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模式,中国模式这一词由外国人提出,已经成为了众多外国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我们中国学者也应该进行积极研究。

中国模式是中国学派的实践形态,中国学派是中国模式的学术形态。我认为,研究与创建the Chinese School of Modern GUANLI Science(CSMGS,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机遇与历史使命。其中,构建中西合璧的GUANLI Science话语体系是CSMGS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应该积极跟进。

第二篇论文,主要是从多个角度说明了中国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我们立足当前企业转型升级的北京,精心挑选了10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论文。这些论文有的关注技术创新,有的聚焦于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还有的关注中层管理者、关注新的营销模式商业模式,都非常有创新意义。

上一篇:国际法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可持续发展理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