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范文

时间:2023-02-23 21:25:18

当代科学

当代科学范文第1篇

《当代经济科学》(CN:61-1400/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当代经济科学》获奖情况: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第二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入选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当代科学范文第2篇

原则一

科学在不断发展,这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原则: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为什么把它放在第一个?因为这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大家肯定同意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不断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是没有考虑过的。

我估计你们中间的大部分人,相信有所谓“纯粹客观”的科学,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科学就是给我们提供外部世界客观规律的。因此当人们在谈论“科学事实”的时候,通常就会意味着在向你宣示“真理”,他告诉你的东西,是完全没有个人偏见在里面的,也就是说,外部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

这个想法在很多人心目中根深蒂固。受过理工科教育的人和没有受过理工科教育的人其实都相信这一点,都觉得科学会告诉我们一个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但是仔细想想,这个信念和“科学在不断发展”不是明显相悖的吗?科学一直在发展,就意味着我们不断地有新的科学结论,新结论取代了旧结论时,我们就说这个新结论反映了客观真实,而那个旧结论就不再真实了。那么,今天我们相信它是真实的结论,如果明天它被取代,我们又会相信明天的那个结论是真实的吗?那现在的这个结论,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充分的理由,能够确信此刻的科学结论就是客观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

以前还有一种说法,真实情况其实是存在的,我们是不断地去逼近它,科学发展不就是为了不断地去逼近它吗?但其实这种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所谓的科学结论是在不断改变的,这些改变本身,是不是能被解释为对某一个预设之物的逼近呢?实际上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这样说。

所以,我觉得在通俗的层面上,最可以接受的就是霍金在《大设计》中所主张的,我们是通过一个图像来把握外部世界的,这个图像是人为建构的,他所谓的图像就是我们今天的科学理论,这个图像不断地在改变。所以我们如果同意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话,那么就要记住一条――今天我们接受的科学结论,随时都可能被取代。既然如此,就没有理由相信今天的这个结论是纯粹客观的。

原则二

科学总是有局限的

接着再来讨论第二个原则:科学总是有局限的。关于这条,很多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当然是很容易同意的,但是如果你稍微仔细想一想,也是有问题的。到底是在什么意义上同意?首先,如果我们同意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今天的结论随时都可能被取代,仅仅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知道今天的科学肯定是有局限的,但是科学的局限性还不止是在这个意义上。比较重要的有三点:

第一,科学没有无限的精度。我自己就是学天体物理专业的,这个学科看起来是很精密的,所以我们通常把物理学、天文学之类的称之为精密科学。但是其实很多事情我们是做不到绝对精密的,只不过是在现有的要求下,达到了所要求的精度。比方说今天把嫦娥号发射到月亮上去,可是地球、太阳、月亮这三者的力学关系是力学中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体问题是一个没有办法获得精确解的问题,我们只能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近似它。但是此刻,对于要把嫦娥号发射到月亮上让它着陆这个精确度,我们现有的天体力学理论是够了。所以看上去似乎是非常精密的学科,实际上也还做不到绝对精密。

第二,没有绝对的确定性。比方说DNA亲子鉴定,不会给你提供百分之百的结论,提供的都是百分之九十九点几的数据,没有百分之一百就是因为不可能有绝对的确定性。这是科学常有的局限。精密科学都有这样的局限,更不要说那些不那么精密的科学了,比方说医学,一种新药推出来会说临床有效率多少,但不会说临床有效率百分之一百,那是因为每个个体的情况都不一样,只能讲一个百分比。通常我们相信百分比高一点的比百分比低一点的要好些。

第三,许多结论需要时间。有些问题哪怕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此刻也没有条件解决。比方说吃转基因大米,到底安全不安全?这个问题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在没有足够长时间来获取证据的情况下,很多问题是难以有明确结论的。

证据、反例、证明、存疑,这几个概念都和科学的局限性有关。

有些以科学的名义发言的人常说“我们科学上有证据”,这句话听上去好像很雄辩,但实际上完全可以是漏洞百出的。为什么?因为证据是可以选择的,有有利于你的证据,也有不利于你的证据。而公众和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通常专家可以选择对他有利的证据,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大讲特讲,使公众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再看反例,通常我们认为某一个理论即使有很多证据对它有利,但是若有一个反例出现,对这个理论就是致命的,这点科学界是同意的,因此如果你要驳倒某一个理论,你就需要提出反例。

那什么叫证明?这个词汇也是很容易被公众误解的。以科学的名义发言的时候,经常可以宣称:“科学已经证明”如何如何了。比方说前不久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标题“专家说食用转基因食品会致癌是造谣”,很多人看了这条标题之后,不动脑筋,就会认为:这当然意味着吃转基因食品不会致癌。可是实际上,那句话并不能保证他不会致癌,“专家”只是说,现在断定吃转基因食品会致癌还没有足够证据,如果现在这样断定,你就是造谣。但是如果因此反过来断定“吃转基因食品不会致癌”,你同样是造谣――因为会致癌的证据没有出现,并不能构成“食用转基因食品不会致癌”的证明,因为不会致癌的证据此刻也没有出现。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持存疑的态度。也就是说,有一些人认为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致癌,但是现在致癌的确切证据尚未出现,不致癌的确切证据也没有出现,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我们对它存疑,这个态度才是比较合理的。

现在我们结合上面两个原则,以当下沸沸扬扬的关于转基因主粮争议为个案(这个争议被严重误导),来看这些原则的应用,并引出后面的四个原则。

关于转基因主粮,当下媒体的注意力集中在哪里?你的注意力又集中在哪里?只消稍稍关注一下媒体,就知道注意力都集中在吃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上。

我们原来吃的主粮到现在为止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要想让你吃另一种主粮,他正确的说服路径应该是怎样的呢?有两条:第一,告诉你原有的主粮有缺点;第二,告诉你新的主粮比你原来的优越,比如我的主粮更高产,用的农药更少,等等。这样说服你才是合乎逻辑的。可事实上他不跟你讲这些,而是和你讲吃我的新主粮如何安全,这是一个什么论证路径?就算你想给我吃的转基因主粮是安全的好了,可我为什么要换一种来吃呢?当向我们推销一种新产品时,不认真证明新品有何优越,却不停地跟我们讲新品如何安全,这在逻辑上不是很荒谬吗?

转基因主粮到底有没有明显的优势?如果真有的话,就应该重点来讲这个优势。但是我们看见的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提到那两个所谓优势(一个是增产,一个是少用农药)时,总是轻描淡写,偶尔讲一讲立刻把话题转到吃它是不是安全上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两个优势不能多讲。为什么?第一,这两点非常有争议;第二,如果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两点上去了,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对公众和媒体说谎被揭穿的概率比以前大得多,在今天,你对媒体和公众说谎,只要被关注上了,就很快会穿帮。因此,安全的策略是把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他无害的事情上去。刚才我们谈到科学的局限性之一是很多结论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与否恰恰就是一个需要时间来证明的问题,此刻是没办法确定的。

转基因主粮到底有没有优越性呢?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对证据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极力鼓吹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经常提到一件事情,说某篇反对转基因主粮的文章已经被什么杂志宣布撤销了,这都几年前的事儿了,整天拿这一篇文章说事,客观效果是要让听众觉得反对转基因的那些理论和研究成果是站不住脚的,连论文都被人家撤销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反对转基因主粮的文章没有被撤销,那些文章为什么不讲?

我这里介绍一下新西兰Heinemann教授等五人的研究结果,Heinemann是这方面的权威人士,这篇于二。一三年六月,已被广泛引用。他们比较了数十年来北美和西欧几个作物的种植。北美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大规模种植玉米、大豆、油菜籽这几种作物的转基因品种,而在西欧,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瑞士等国家是不准种转基因作物的(西欧只有西班牙允许种)。他们选择这两个地区来比较,就是要考察同样的作物,种转基因品种和非转基因品种到底孰优孰劣。

这个论文很长,里面的详细数据和图表都清楚表明:无论种转基因品种的北美还是不种转基因品种的西欧,上述作物的产量都在上升,农药的使用量都在下降。但是西欧的产量上升得比北美快,农药的使用更明显比北美下降得多。所以,转基因品种能够增产和减少使用农药这两个神话,在这项研究中完全破产。

这位教授的论文还强调了一点:凡是种植转基因品种的地区,可供种植的同类作物的品种就会急剧减少,所以实际上转基因品种会破坏环境多样性。转基因品种在这一点上明显是劣势,但这在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那里从来不会讲到。

关于转基因主粮中的专利问题,就更复杂了。许多批评转基因主粮的人还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极力鼓吹转基因主粮的人从来不谈专利问题,他们对专利问题都讳莫如深。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近出了《未来》一书,相信在座有人已经读过。戈尔虽然是美国人,但他对孟山都公司的行为明显持批判态度。他引用美国一个种子专家的数据,指出孟山都公司控制了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种子基因专利。戈尔说,“这种失衡的权力也体现在人类无法平等地获取和利用从生命科学革命中产生的各类重要突破。”这话比较委婉,实际上就是说,垄断了那么多种子基因的专利,所以谁去种植那些转基因作物,孟山都公司都可以向他收钱。最近的调查表明:美国专利局中,仅BT技术的有效专利,孟山都公司就有八十七项,它的竞争对手杜邦公司有七十四项。前不久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提交了题为《双重风险下的转基因水稻研究》的报告,其中指出,中国的三个转基因稻种里面不仅有孟山都公司的专利,还有先锋公司和拜耳公司的专利。这就意味着,这些大公司随时可以对你的商业化种植启动司法诉求。

连戈尔都批判孟山都公司的这种垄断行为,可是国内某位力主推广转基因主粮的院士居然对媒体说“孟山都等公司确实有占领市场的商业目的,这点无可厚非”。而在二。一四年第一期《三联生活周刊》上,当记者请他就上述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报告的结论发表意见时,这位院士的回答是:“抗虫棉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种植规模扩大后,从来没有发生国际纠纷。”――记者明明问的是转基因稻种的知识产权,根本没有问他抗虫棉啊!

他的这些话,仔细解读一番是相当微妙的。如果我们的转基因稻种里确实有外国公司的专利,一承认,怎么能再说服中国公众接受转基因稻米?但如果公然对媒体说没有,那不就变成说谎了?我们刚刚说过,在互联网时代公然对媒体说谎风险很大,于是他就顾左右而言他,和你说棉花。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好的方面来解读这位院士的意思,他只是讲了一个正面的例子――没有外国公司专利的转基因棉花,我们种了以后没有国际纠纷;那么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他是在暗示说:如果有外国公司专利的稻种,我们大规模种植以后,会引发国际纠纷?

二。一三年四月二十八日,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了《关于负责任的转基因技术研发行为的倡议》(见2013年4月30日《科技日报》),规劝“从事转基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科研人员,以对人类社会发展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加强职业操守,规范科研行为,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与社会沟通,促进转基因技术良性发展”。其要点为:一、负责任。“从事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应对自身的研发活动负责,遵守伦理规范,保障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二、科学家应忠实于事实与证据,尊重公众知情权,并以恰当的方式就转基因安全风险问题与公众沟通;三、“承担项目研究、成果鉴定等活动时,不受各种潜在利益的影响,谨慎对待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研究”;四、“遵守科研规范,保持对技术伦理的敏感性,自觉思考技术开发和应用可能带来的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

原则三

要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

下面我们讲第三个原则:必须认识到,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

我们从小都被告知要热爱科学,我曾经无比热爱科学,我自己就是学科学的。到现在为止,还算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作为一个学天体物理专业的人,当然非常热爱科学。但我们那时热爱的科学是纯真年代的科学,纯真年代的科学为人类服务,为人类的幸福提供更多工具,通常不求任何回报。牛顿的万有引力申请过专利吗?他要是申请了专利,说不定能挣很多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有申请过专利,他在做这方面研究时,从来都没有用过政府和纳税人的钱。

可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科学不来劲,科学应该“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当然,我们不反对科学与资本结合,否则我们今天不可能取得这么多物质成就。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么一结合以后,科学就不再是纯洁的东西了。

我一直都强调要重温马克思的教导:“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虽然我们有时候很喜欢资本和资本家,但我们绝对不能忘了马克思的这句话。当科学和这样一个“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资本拥抱在一起时,这些血和肮脏的东西就沾到科学身上去了,科学也就不会干净了。

不干净也不要紧,我们不能怪科学,因为是我们自己要科学这样的,要它和经济建设结合的。只是,这样一结合科学就不再干净了,不再纯真。不再纯真的特点就是爱钱。现在很多科学家为资本服务。在转基因主粮争议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一点。

我们以前对科学在纯真年代的那个印象,确实非常之好,结果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停留在这个旧印象中,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科学已经变化了。我曾将今天的科学比作一位交际花,她艳光四射、颠倒众生,同时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很多人还以为她是昔日的纯真少女,他们还是继续爱她,处处自甘做护花使者,科学说的一切他们都会信。但如果你知道她已经变成交际花了,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交际花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这一点,比如推某种技术是为了赚钱,但她却告知你是为了发展科学。比方说在街头搞转基因食品的“试吃”活动,从事公共卫生的专家告诉我,这种活动深究起来是违法的,因为你不可以把未经国家认证的东西给公众吃。如果你自己在科学实验室吃,为了科学而献身是可以的,但你到街头向不知道内情的公众派发,就有违法之嫌。为什么要这样搞呢?就是利用人们还停留在科学在纯真年代的认识。

发展科学只是手段,人类幸福才是目标。对新技术我们应该有一点戒心。因为现在科学技术就像一列欲望号特快列车,它没有目标,不知道会开到什么地方去――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目标,只有科学发展没有目标。而且这列车还有极高的加速机制(“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正是我们经常讴歌的),却没有刹车和减速机制。最致命的一点是,这列车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下车。

坐在这样的列车上,其实就是被劫持了。被劫持以后就和军备竞赛一样,落后的要迎头赶上,先进的要继续领先,结果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停下来,也没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停下来。所以我预言,人类终将进行“裁科谈判”。这样的年代,说不定我们在世的时候就可以看到。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曾经对“发展”感觉特别亲切,把它作为一个很好的词汇。但是有一点一定要记牢――发展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标。这其实很容易明白。如果科学发展到损害人们幸福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理由让它再继续发展下去。不能让科学发展妨碍我们的幸福,幸福不该成为“发展”的祭品。

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眼光看科学。我们以前习惯于仰视科学,跪倒在它面前盲目崇拜它。所以它的很多负面东西我们看不见。今后我们要习惯于平视科学,正如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中所说,我们不能把科学技术凌驾于别的知识体系之上。

科学技术好比是一把切菜刀,我们都知道厨房里肯定要有切菜刀,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但切菜刀确实可以用来杀人,所以平时你一定要把切菜刀妥善安放管理,也一定不会让孩子去玩切菜刀,因为使用切菜刀的必须是有责任心的大人。这就是原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经常说的,要用法律和伦理道德来规范科学。刚才我提到的中国科学院的宣言里也提到了这点。

原则四

专家不能垄断科学争议中的发言权

许多公众都没有注意到科学争议中的发言权问题。有一种荒谬逻辑――只有专家才能发表意见。这种逻辑是错误的,但为什么会被公众所接受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认识科学,盲目崇拜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只要以科学的名义,似乎就有权威性了。其实这种“讲资格”的逻辑,稍加思考就知道是没有道理的。

常见的情况是,有些人对别人的意见很不满意,但是又找不到驳斥的理由,就采用计较别人发言“资格”的策略――宣称别人不是专家,所以没有资格发表意见。假定我们同意前面那个逻辑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比如在转基因主粮这件事情上,结果将是只有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才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当然是专家了,而我们不是,所以我们就没有发言权。难道几个专家想让全国人民吃什么,全国人民就应该吃什么吗?

正确的原则应该是:谁的安全和利益被涉及了,谁就有发言权,发言本身正确与否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发表言论,但因专业有所欠缺,有错误,别人指出来,你当然应该虚心接受。但不能因为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就没有发言权了。作为公众,有权对涉及自身利益和安全的问题提出质疑,而专家有义务向公众作解释,并且要一直解释到公众满意为止。事实上,发达国家对待类似争议都是这样来处理的。

原则五

高度关注科学争议中的利益维度

由于科学已经告别了纯真年代,现在科学的背后有许多钱,而且还是纳税人的钱,所以关于这个利益维度,关于争议背后的利益格局,公众有权了解。

比如有人要推广转基因大米,我们就应该了解并且有权了解:我们的国家是从中受害还是获利?我们的农民是从中受害还是获利?我们消费者是从中受害还是获利?孟山都公司是否从中获利了?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自己获利的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应该向公众明确交待。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交代利益格局,岂可一谈到这个事情就讳莫如深?

今天的科学家爱钱,不是不可以,但是至少应该把爱祖国、爱人民放在前面吧?总不能反过来吧?

原则六

不存在“纯粹客观”的安全

一个新品种出现,假定真的有优越性从而可以代替旧品种,我们当然还是要讨论安全问题的。但对这个安全问题也有许多错误认识。

很多人相信有“纯粹客观”的安全,认为安全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其实你只要稍动脑筋就会明白,安全怎么可能绝对客观呢?谁来告诉你?你自己来断定吗?你不是被告知不是专家吗?所以你没有办法判断自己安全与否,那到最后又只能是“专家”来告诉你。绕了个大圈后,判定你安全与否的权力,又到了想向你推销转基因主粮的专家手里,他们告诉你转基因主粮是安全的,就是安全的了?

这样的逻辑是不可接受的。我们都知道“杯弓蛇影”的寓言。客人吃饭时看到杯子里有两条蛇,他觉得很不好受,回去就病了。后来主人又把他请回来让他看见墙上挂着的弓在杯里的影子,他才释然,病也好了。这个故事中,当他觉得自己吃下的是蛇的时候,他就病了,所以当你自己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你肯定就是不安全的。不管客观上是不是安全,你主观上觉得不安全的时候,这种感觉就会伤害你的肉体。

这里我要强调,当你自己感到安全的时候,这只是安全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你仍有可能不安全(比如上当受骗)。而当你觉得自己不安全的时候,连这个必要条件都没有了,那就肯定不安全了。

当代科学范文第3篇

《当代教育科学》(CN:37-1408/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当代教育科学》致力于繁荣教育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服务教育决策,服务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学术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强调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

当代科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宗教科学对立融合解释

〔中图分类号〕B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123-03

科学与宗教关系错综复杂,其中,对立与斗争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二者冲突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达尔文进化论与基督创世论之间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解释。上世纪末,快速发展的认知科学与进化论结盟介入宗教研究,形成了一门旨在“解释”宗教的学科――宗教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 of Religion),对宗教的起源与传播提出了新的科学见解,而21世纪初席卷全球的新无神论(New Atheism)运动更是将“解构”宗教作为价值目标,主张以世俗人文精神取代。宗教认知科学的兴起与新无神论风潮再次引发了宗教与科学的对立情绪,促使人们在当代语境下重新审视科学与宗教关系。

一、对宗教合理性的反思

科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宗教的新诠释必将影响人们对宗教的信任度,这迫使宗教因合法性问题不断改变。刘小枫教授认为,宗教的真正困境在于神并非所有时候都回应人的祈求。而如果信众的诉求得不到满足,那么神的悲天悯人的属性甚至于能力将会受到质疑。现实情况是,自称是上帝子民的犹太人,二战中却遭灭顶之灾,他们曾百般祈求上帝的拯救,但大屠杀依然降临。奥斯维辛之后,部分信仰之人一度开始怀疑上帝的可靠性,尽管仍然有人对上帝深信不疑。正如刘小枫所言:“基督信仰如果是生活的品质,就不能回避历史经验中的困惑,无论这一困惑出自个体经历还是集体经历。”刘小枫:《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59页。信徒有理由知晓他们的祈求上帝为何不垂听,是因为“不关心”还是“做不到”?前者与宗教一直宣称的上帝之仁慈与博爱不符,而后者与神学家所谓上帝的“全知”与“全能”相悖。《圣经》云:“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13:13。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若上帝关心人,他不可能在人们需要他的时候袖手旁观,如果他保持沉默,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神不再是全知全能的。然而,“如果上帝不是被设想为全能的,或我的生活不是被设想为上帝预定的掌握之中的,祈求就不会向这位上帝吁请;反之,上帝没有干预(应答),祈求行为本身就会受到怀疑。”刘小枫:《罪与欠》,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61页。而这样的怀疑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将变得更为频繁。

然而上帝从来不缺少辩护者。依据过程神学的理解,“上帝的活动是以世界的回应为基础的,但上帝并不能保证这种回应不出任何舛误,故世界有恶。”曲跃厚:《过程神学》译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Ⅶ页。因此,并不能将所有责任让上帝一个人承担。作为过程神学代表人物,怀特海拒绝“死板地重复祖先的情况”。他反对亚里士多德将上帝视为“第一推动者”,也不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在他那里,过程是最根本的,而上帝是正在生成之中的,故不应将任何成功与失败都归于上帝。[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而神学家施莱尔・马赫为宗教辩护的方式是将神性秩序与自然秩序分离,为神力所及的范围划界,但是,这种做法与《圣经》存在矛盾。

虽然怀特海认识到,宗教应积极面对变化,以保持旧日权威。但是,宗教如果想在合法性上突破科学的障碍,就得在“权力”上做出实质性的“退让”。科学始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即便如此,其快速的发展仍然令某些宗教教义显得不合时宜。在寻求合法性的道路上,宗教理论的革新既大胆又危险,当创世论不再有能力压倒进化论的时候,那么,宗教只能寻找一种方式让二者共存,然而,这样的变革常常伴随着失去基本教义派支持的风险。无论如何,与科学相比,全知全能的神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故新的宗教解释一直强调应当重新理解上帝,重新理解上帝与人和世界的关系,以此说明为什么在信徒们深处苦难之中而神却未能招之即来。

神学家还喜欢用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信仰证明科学与宗教可以保持更加积极的关系。但道金斯认为,科学家信仰宗教并不能说明宗教是合理的。一方面,信仰宗教的科学家是少数;另一方面,有些科学家其实将宗教理解为一种超验的情感而非神灵崇拜。爱因斯坦认为自己信仰斯宾诺莎“泛神论”意义上的上帝,也就是“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 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43页。简言之,爱因斯坦不信仰人格化的上帝,他所理解的宗教最重要“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1页。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年轻的时候相信宗教,但是2011年他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我认为大脑就像电脑,当零件破损后它就会停止工作。对于破损的电脑来说,没有天堂或者来世,那只是为怕死之人编织的童话故事。”Ian Sample: “Stephen Hawking: ‘There is no heaven; it’s a fairy story’”,参见http://www.guardian.co.uk/science/2011/may/15/stephen-hawking-interview-there-is-no-heaven.虽然我们不能据此断定霍金已经倒向了无神论一方,但这些话的确不像一个虔诚基督徒的表白。

宗教需要合理的解释,但我并不确定真正虔诚的信徒是不是很在乎这些解释。信仰与信任类似,有时候不需要理由,是发自内心的虔诚,这种内在的思维机理不太可能因为解释的不同而发生本质的变化。的神奇之处并不在于合理性,理性的解释有时不能代替坚定的信念,强调宗教与科学融合可能是那些崇尚宗教的理论家们的事,而虔诚地请求神的护佑则是普通信众的基本诉求。宗教需要一种神学解释,以便找到能与科学长期和谐相处的途径,但同时,也应该兼顾那些虔诚信仰者的内心接受度,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二、对科学局限性的反思

科学同样具有局限性。犹太哲学家海舍尔批评人类过分重视技术而面临的精神困境,他并非用宗教反科学,而是强调宗教能帮助人们拒斥日益庸俗化的倾向。其实科学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因为科学本身并不作价值判断,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科学,如何利用科学。大卫・格里芬承认人们在对待科学上存在误解,曾认为科学必然与一种祛魅的世界观联盟,其实科学并不是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崇尚物质自然主义、决定论、还原论以及虚无主义,因而排斥自由、价值以及我们生活中对终极意义的信念。”[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文版序言),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6页。

科学的重要性有时因它的无处不在而被忽略了,以至于我们觉得它带来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叶秀山教授认为“严格地来说,科学原本就是人类一种‘解救’方式,虽然它原本并无宗教意义上的‘赎罪’的意义在内,但仍有‘克服――超越’‘死亡’的意思蕴含其中,而并非一般的‘谋生――生存’手段。科学并非只限于‘工具理性’;要说‘工具’,则应在‘道路’的意义上来理解成人类‘解放’的‘手段’。”叶秀山:《科学宗教哲学――西方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两种思维方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27页。对于现代人而言,最可怕的不是失去上帝,而是回到科学蒙昧的时代。人类社会工具化的倾向其实源于自己的短视,而非科学本身。科学的精彩不但在于其无限的创造性及永恒的探索精神,而且也可以介入生活意义的讨论,一旦科学与一些人类永恒的价值联系起来,那么,它就不仅仅是实用的,而且也是崇高的。即便如此,以一种谦卑的态度面对任何人类历史上有价值的文化仍然相当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决定论是不可取的、甚至是狂妄的。

著名物理学家约翰・波金霍尔主张科学与宗教融合,在他看来,“科学的非人格化的洞见,需要辅以人类其他种类的寻觅真理与理解的人格化洞见。”[美]约翰・波金霍尔:《科学与宗教的对话及其对学术界之重要性》,见《科学与宗教对话在中国》,江丕盛、梁媛媛、杨思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因为科学知识只是处理事物的实用工具,并不反映宇宙的精神。过程哲学家大卫・格里芬等也强调用后现代科学取代现代科学,让科学与宗教、道德结盟,从单纯征服改造自然的工具,变成顺应自然的人类生存手段。后现代科学主张建立一种新的宇宙观,其中包含宗教所塑造的人类生活理想,也包含世俗的伦理道德,科学将作为一项人类事业而非权宜的工具,这样我们就“摆脱了在敬仰科学和尊重基本的价值观之间的痛苦的抉择。”[美]弗雷德里克・弗雷:《宗教世界的形成与后现代科学》,见《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大卫・格里芬编,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

三、小结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反思,就是对人类存在方式的反思。

当代科学范文第5篇

技术分为自然技术、社会技术及人类自身的技术。技术过程是客观自然的一部分,但技术必须服务于人类,满足社会需要,它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能产生和实现。技术是自身内在的使用价值与现实的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

科学是科学家对经验事实的普遍描述,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正确的求真的认识,但科学并不是对世界所发生现象的被动记录,它是科学家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加上想象、情感对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假设。库恩说,科学是解谜。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都将科学看成是已有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同时科学也是创造知识的社会活动,它从一开始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二者几乎已连成一体。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物,其目的都是利用、控制、改造和保护自然。科学认识自然是前提,技术原理往往是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践与运用,是从科学的认识世界过渡到改造世界。

但不能笼统地把科学与技术合二为一,科学活动是认识活动,是知识的生产和交流;技术是经济活动,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它本身不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科学对生产力的影响需要以技术为中介,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帮助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创造了比过去一切世代都多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已加入生产过程,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技术成为劳动手段,具体化在人、原料、设备、程序中。现代技术已成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能改变竞争态势与产业结构,是经济与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日趋高度自动化,技术利用和各种自动装置已取代和优化了人的体力劳动,把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加工制造、管理决策等各部门综合化为一个自动化系统。高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高度的创新、竞争、效益已给人类带来了最强的福音。高技术旗下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带来了巨额的经济利益。如转基因羊的半升奶中就含有10克人体AAT蛋白,每天创造价值100万美元。

当代生产的主题是提高效率和方便人的生活需求,而技术内在具有的功能与效用恰好满足现代人的这一要求。技术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高新产业的发展,现在出现了第四产业---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行业。正如霍而巴赫所说,科学技术越发达,物质财富就越丰富,就越能使个人得到幸福。

在享受技术带来的美好社会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技术的灾难。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罪恶。”科学光芒升起,德行也消失了,技术的专门化操作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

技术扩展了人类的劳动对象与劳动范围,越来越多的客观实在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上至太空下到深海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对一项新技术人们首先权衡利弊,趋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以来就导致了对被改造对象的过度开发利用直至无利可求为止,生态环境危机、不可再生资源枯竭都源于此。

技术发展带来的反面影响不仅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它已深入到人的精神领域,对人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萨顿指出:科技专家对技术的专注以及由此而来的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致使他们的精神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感觉。现代科技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已成强势力量,且存在排拒伦理的倾向,使得伦理道德等文化都要以科技为标准,甚至服从它,出现了“技术至上命令”。

在科技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人逐渐物化、商品化了,人成了科学研究的对象,正如器官移植使得肾、肝成为商品。有利可图成了技术的宗旨,这与生命伦理学提倡的行善、自主、公平、公正背道而驰。技术的高度辐射性与风险性深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并更深层次地影响到人类的伦理价值观。科技的发展可以延长寿命,治疗绝症,但有钱与没钱,成了生与死的界限,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原则消失了。技术手段代替生活目的,意味着对精神的贬低与毁灭,没有技术就不可能有文化,但是技术在文化里的胜利及向技术时代的迈进都将引起文化的毁灭,人格将遭到掩埋。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机器在满足人们要求的同时,反过来要求服从机器法则。在科技产生机器大工业后,机器的标准化、专业化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但却使工人异化为机器的一个零件,极端的劳动分工关注的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人的某个劳动器官,专业化像分解物一样分解人,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教育的专业化,文化也被肢解了。

技术的利用会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有我们喜欢的也有我们厌恶的。人们利用技术就是为了获利,但不利变化很难完全避免,对于技术造成的不利有的是无法补救的,可救的也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导致疾病蔓延,很多是我们无法治愈的。苏联的核电站事故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可以说是技术带来的一种毁灭形式。对技术的应用源于人对利益的追求,而人的利益是多方面的,技术应用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复杂的。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技术应用者的目的达到了,但却伤及他人利益,如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效率,但带来的污染却伤及周围群众。更为可怕的是损害别人的利益正是应用者的目的,核武器的运用以伤害多数人的利益为代价。

用新的视觉看待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带来的方便与效益让人类无法拒绝,我们无法再回到田园牧歌时代,但技术带来的毁灭性灾害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如何将科技的益处发展到极限,将科技的危害降到最低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问题。在中国的近代,鉴于二战很多有志之士认为科学技术已走向反面。梁启超在欧洲旅游归国后说,科技万能的梦想在欧洲已破灭。胡适则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科学而不是批判科学,因为科学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萨顿曾说:“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认识到自然科学是核心,它是智力与健康的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无论它多么重要,它都是不充分的。传统的经济增长观,只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忽视对环境、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发展观,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只以自己为中心,过分强调自身需要的满足,自然的一切只为满足人而存在。

利益最大化原则让人忽视了道德。技术的应用具有不确定性,其后果会大大超出创新者与应用者的预料,它引起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后果往往具有潜伏性,一种药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可能会在许多年后才出现,这样以来人们无法判断科技所具有的全面影响,在每个人都力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时,都选择最有利的行动方案时,却在一定条件下都落了一个最坏的结局。

技术是实现目的的有效工具,但它是中立的,它本身没有规定特定的使用方向。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技术手段具有精神因素,技术是人劳动思维高度发展的产物。科技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是内在价值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评价科技要综合环境、人口、社会贫富等多个方面,同样是一种技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目的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重视人本,强调自身修养,要求“内圣外王”,所以中国的科技在古代没有出现大型杀伤武器。孟子提出:以时入山林,树木用之不尽。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要求尊重客观规律,描绘了最早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中国古代的哲学观为现代科技指明了最好的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寻求技术与人性的融合。很多学者将道家哲学解读为一种要求完全取消人的自我,贬低人的欲望、情感和价值的悲观鄙世的人生哲学。老子“无为”的真谛在于:这是一种存在论上更基本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对于作为我们的行为对象的存在与独特性给予一种基本的承认与尊重,反对任何对这种“他者性”的外来强制与侵犯。

科技的负面效应需要伦理来规范,科技发展与伦理应是同步的。波普尔曾说:“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福音,很少例外。”克隆技术可以用来治愈疾病,但也可引发基因歧视。伯格在基因重组时呼吁出台相关的伦理、法律来保障人权。

技术的研发应有其道德标准,不能损害人的利益。技术结束了人类历史上的大地时期,能为人提供改造世界的最大力量,在本质上,技术是为了寻求人类的解放,社会需求对科技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古代的中国数学技术发达但只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现在的数学知识广泛地用于计算导弹射程。

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的责任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人。爱因斯坦说:“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乱,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提高技术应用的正面作用,降低其负面影响,关键是要强化我们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待技术应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工具,对人会有什么影响是技术研究必须考虑的。科学探究无,但科技应用有,如果科技应用损害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应当禁止,这个利益包括诸多方面,不能因技术的应用而导致人性的扭曲和异化。

在开发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技术系统的过程中,应该思考我们所创造的社会生活、道德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新技术所支持的是什么样的人性品格与社会实践,对科技不能仅仅考察其经济收益,应该问这一技术对人类的自由有何贡献,它的作用是加强了还是消弱了社会公平的条件。技术的善恶只相对于其应用,但其成败、得失责任全在于人,核心是人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是否正确。协调人与技术的关系,实际上是协调在技术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我们需要先进的技术同样也需要正确的技术观与人生观。

结论

当代科学范文第6篇

对错误不置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注意了对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评价时对学生随意否定、随意批评的现象减少了,这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确实发生了改变。但在教学别是在科学课堂评价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认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一些不恰当的操作方法,或因无意疏忽,或是有意回避,却往往一笔带过或不予评价。无意疏忽暂且不去讨论,有意回避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当场给学生指出错误会使学生感到难堪,会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造成伤害,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违背的;二是认为在课堂中随着教学的进程学生会自觉认识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其实这种看法具有很强的片面性。我在教学《水的三态与天气》一节时,就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在回答“霜的形成”时,有一个明显的认识上的错误,认为霜是由露水凝固而形成的。正是基于前面的两点考虑,我没有对他的回答立刻予以评价。结果我在这堂课结束后的学生一次讨论中,却发现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理由是“老师都没有说这是错误的”。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学生囿于认知水平,对“正确”与“错误”的认识,一方面来自媒体或实践,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教师的评价,而教师评价的作用尤其明显。一笔带过或不予置评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最终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显然是与我们不予置评的初衷相违背的。

“泛泛而评”

即对学生的评价停留在表面上,多是一些概念性的、空泛的词句,用来评价这个学生可以,用来评价另外的学生也同样适用。这种评价粗看好象无可厚非,但细细思考却常常觉得意义不大,因为它没有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对学生观察行为的评价,常常用的是“很好”、“很认真”、“很仔细”之类的套话。而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每次都有一些具体的目标,说学生“很好”,有哪些具体体现?评价学生观察“认真、仔细”,他(她)又有哪些其他同学没有观察到的内容?恐怕我们在评价时不“细”一点,不落到实处,可能评价的激励作用是发挥了,但评价的指导性、发展性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泛泛而评”也不现实,因为我们不可能对学生的每次评价都去“刨根问底”,我们要做的是“减少”。要减少这种“泛泛而评”的情况,对学生的评价就要结合教学目标来进行。评价的指向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这个目标可能是一堂课的目标。也可能是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评价要有一个清楚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评价?要有侧重点,要尽量做到“有血有肉”,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教师希望学生达到的高度来进行指导性的评价。要通过评价使被评价者和其他学生知道自己做得怎样,还应该怎样做。切忌空洞评价,为评价而评价,使评价真正发挥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不重终结性评价

当代科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公共选修课 《当代药物科学》 科学素质

公共选修课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科学素养而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课程。但目前公共选修课的效果并不理想[1]。如何上好公共选修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药物科学》是为了使学生接受药学的相关教育,概要地了解药学各学科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主要成就及药学的发展前沿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而对药物及制药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开设的一门校级公共选修课程[2]。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先后被评为校级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和校级精品课程。如何更好地加强课程建设,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习到丰富的药学知识,又很好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本课程作为理工科的校级公共选修课一直追求的目标。笔者将以《当代药物科学》课程为例,分析问题,希望能对理工科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提供参考。

1.公共选修课的受众广,学生专业背景各不相同

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涉及各个专业。通过对选修本课程的学生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学生中文科生占有很大比例。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对药学相关知识的掌握也不尽相同。如何把一门理工科的课程讲深入浅出,既让文科专业的学生听懂并理解,又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学习到内容新颖的知识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对课程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公共选修课承担传授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

公共选修课的主要任务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总结该课程的授课经验,笔者认识到,《当代药物科学》课程的内容除了要介绍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前沿内容之外,还要增加一些关于药物的发展史及药物研发相关的知识,通过药物研发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这对各专业学生都非常重要。首先,文科专业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比较少。对药物的发展史及药物研发过程进行讲解,可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科学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的思维方法。其次,理科专业学生通过对药物发现过程及对科学家科学精神的了解可以提高科学研究兴趣,使其更具有创新精神。

3.精心设计授课内容,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当代药物科学》课程可能涉及的内容可谓浩如烟海,如何从众多的教学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该课程成功的关键。考虑到公共选修课的特点,笔者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上着重加强了如下几部分。

第一,强化《当代药物科学》课程内容中药物的发展史部分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讲解,学生了解到人类药学的发展史,认识到药物研发的重要性,与制药产业发展的意义。在该部分内容的讲解中,着重讲解我国古代的药学发展的辉煌历史,及我国近代药学发展滞后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及为我国科研事业奉献的热情。

第二,加强对药学研究前沿知识的介绍。在该部分内容中重点介绍药物研发中的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制药等相关知识。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药学的进步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人类的健康长寿需要科学的发展保障,以此激发同学们投身科学研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奋斗的热情。

第三,在课程体系中加强中药相关内容的讲解。通过该部分内容的讲解,学生认识到我国有着光辉的药学发展史,同时,中医中药是我国的宝贵遗产。介绍中药的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炮制及中药现代化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医中药的主要内容与科学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医中药的认识及传承中医中药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在讲解天然药物化学及化学药物内容时,重点讲解一些药物的发现的历史。如在讲解抗疟药物青蒿素时,详细讲解青蒿素发现的历史背景及过程,特别是屠呦呦教授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所作的贡献。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文献调研、大胆假设、认真论证的重要性;在讲解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时,重点介绍该药物的发现历史的漫长性,从发现该化合物到该化合物被临床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到全合成,有多少科学家进行过不懈的努力。通过该实例,学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4.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为大班授课,选课人数一般在100人以上,如何在大班级授课过程中更好地传授人文科学精神,需要采用多样化、合理的教学手段。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强化视听效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在课堂上适当采用PPT课件,关于药物历史、研发、生产的短片等多媒体手段。其次,演示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对药物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讲解到生物碱的提取中可以演示生化法提取茶叶中咖啡因的实验[3]。学生通过该演示实验对升华法提取天然产物的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对药学实验也跃跃欲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次,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例如,在讲解抗老年痴呆药物时,首先,给学生讲解老年痴呆疾病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氧化、金属离子、神经递质的减少、β-淀粉样蛋白、雌激素等因素在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药物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4]。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开发出新型的抗老年痴呆的药物。我们惊奇地发现,学生通过短暂的讨论之后能够给出多靶向药物的研究思路[5]。而这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老年痴呆疾病新药的研发方法。因此,让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努力。我们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对《当代药物科学》进行教学改革,希望通过加强课程建设,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学习到丰富的药学知识,又很好地提高科学素养,进而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学生满意的公共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晓靓.大学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思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30-131.

[2]史大华,刘玮炜,孙吉佑,陶传洲,跃强,唐丽娟.公共选修课《当代药物科学》的教学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2-42.

[3]杨玉权.用直接升华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14:55.

[4]F.K.Salawu,J.T. Umar,A.B.Olokoba,Alzheimer’s disease: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Annals of African medicine,2011,10:73-79.

[5]I.E.Orhan,G.Orhan,E.Gurkas,An Overview on Natural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A Multi-Targeted Drug Class-and Their Mass Production,Mini-Rev.Med.Chem.,2011,11:836-842.

当代科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科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D2―0;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2-0048-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信息技术深刻变革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方式研究”(10AZD025)

〔作者简介〕文兴吾,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四川成都 610071。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1〕2006年,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2〕由于这些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等重要思想,并且引导着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故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动力观”。1991年,同志讲道:“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3〕1994年,同志写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4〕这些观点很鲜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并且不是一般的动力,而是“重要动力”、“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这些观点,可以概称为“科学技术动力观”。对“科学技术动力观”作出有系统的论述,是本文的主旨。

一、“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的社会发展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自组织系统。从自组织理论的观点看,一个自组织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该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和有序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我们沿着这一思路对社会大系统的进化稍作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类社会为实现其历史进化所必需的条件几乎无一不是靠科学技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社会越向前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也就越快;后来的社会与先前的社会相比,其主要的差异之一,就发生在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不同水平上。例如,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历时千年而变化不大,其生产和消费都基本上维持着一种准静态的平衡,就因为那时的科学技术不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也不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以机器大工业为特征的近代生产方式的建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同时也把科学变成“应用于生产的科学”,使科学“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使“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5〕马克思讲的这么多“第一次”所指出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生的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科学变成了“应用于生产的科学”而生产也变成了“科学的应用”过程。这样,最终形成了科学技术越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也越发展的正向良性循环。

二、“科学技术动力观”全面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学技术与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互动,存在着科技社会化进程。所谓科技社会化,是指将科技知识及蕴藏在知识背后的科学方法、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等通过一定的渠道渗透到社会之中,为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内化为自觉的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在古代,科技力量不强,科技社会化并不突出,直到近代,科学技术才显示出其知识的力量。在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其生产力功能后,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即科技社会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强大的历史潮流。科学技术那种实事求是、客观而公正的本性,否定迷信、不承认教条的革命精神,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的创新意识,学术自由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科学观念,为真理和正义而义无反顾的科学品格等,对提高社会公众的精神生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是值得借鉴的。

1996年2月,同志在接见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代表时讲道:“我们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提高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而且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社会风气和民族精神,创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精神风貌。”〔6〕1996年5月,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7〕的重要论断。“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这一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搞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搞精神文明建设也要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

三、“科学技术动力观”完整地把握了科学技术的多重职能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后,是科学技术在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征途上凯歌高奏、所向无敌的英雄时代,也是人类陷入严重忧患和巨大灾难的危机时代: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当今人类生死攸关的全球性问题。科学技术空前放大了人类开发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也空前放大了人类破坏生态和毁灭自身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以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紧密结合,提出并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使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转到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在《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起来――〈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序》一文中,同志写道:“如果用更多的科技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提高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那末,我们在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能够更好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画卷。”〔8〕他不仅全面地把握了科学技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多重职能,而且明确地提出了“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的重要论断。这一切,标志着“科学技术动力观”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依据“科学技术动力观”,科学技术的基本职能和价值目标就不只是开发自然、驾驭自然、索取自然,而是“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使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人类文明日臻昌盛;只有把科技搞上去,才能不断地保证人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的素质提高了,更多的人掌握了知识,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技术,才能导致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朝着合理的方向演化。

四、“科学技术动力观”要求树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的大科学观

“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个论断,是邓小平1977年就作出的。1995年5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道:“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科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科学。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我们提倡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注意学习社会科学知识,我们要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深刻认识并掌握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指导实践。”〔10〕

科学是观念地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是通过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对象的特定方式。一般说来,自然科学的功能主要是认识变革“物”,实现物质变换;社会科学的功能主要是研究人和社会,实现行为变换。社会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科学逐步深化且日益成熟的象征,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主要不表现为知识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而表现为各门科学之间既分化又综合的对立统一。一方面,学科越分越细,原来的一门分为两门或多门学科;另一方面,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一大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又重合在一起。例如社会生物学、生态经济学、人口地理学、社会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等,都是由一门或数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而成。当代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2001年8月7日、2002年4月28日、2002年7月16日,同志先后三次就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发表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既为人们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此间,他作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重要论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11〕,以及“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论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懈进行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在这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那种认为搞现代化建设只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就可以了、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看法,是片面的、错误的,必须加以纠正。”〔12〕

五、“科学技术动力观”是唯物史观的现代拓深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的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走向,揭示了生产力是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过去,生产力一般是指物质(实物)生产力,至于科技和知识生产力,则是直到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后,才逐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明确起来的。同志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通过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概括、总结、提升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科学技术动力观”,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科技和知识生产力不仅决定着物质(实物)生产力,并且最终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水平、速度乃至方向。其实,一切社会创造物都不过是人类智力(或智能)水平即科学知识水平的外化物化。只要我们承认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的历史,那么我们也就必须承认人的科学化知识化水平是最终决定和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水平、速度乃至方向的。当今时代是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学实践活动已成为所有实践活动中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必须给予定位和确认,确认科学实践的社会第一实践的客观地位,确认科技生产力即知识生产力的客观支配地位及其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动力观”实现了唯物史观的这个飞跃,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指出了一条基本的实践路线。

六、“科学技术动力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进入21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既是“科学技术动力观”历史的传承和逻辑的延伸,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

200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4年6月,同志作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的重要论断。〔13〕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意义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他告诫人们:“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末,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14〕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与伦理的疏离、理性与价值的分裂,在当代西方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今天所面临的科技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这就奠定了避免科技异化的政治基础,推进着科技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谐统一。

2.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纲推进科学发展

2006年1月,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令。同志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5〕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及其重要意义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闭幕后,国务院于2006年2月9日、3月20日分别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笔者认为:以《科技规划纲要》和《科学素质纲要》为标志,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践着“两个基本方略”,即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

应该看到,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深刻地讲道:“要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起来,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16〕这就是说,我国的科技进步不仅要“顶天”,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而且还要“立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科技、理解科技、运用科技,充分享用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巨大恩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个基本方略,是基于“科学技术动力观”的两个重大的科学抉择。

第一,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是应对知识化的全球竞争新挑战的科学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有自身的政治意愿和战略利益。为了尽快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数万亿元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对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不能仅仅依靠引进技术满足自身的科技需求,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我们自身发展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在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深刻地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17〕

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正承受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中国能否成功地回应当代科技革命的冲击,成功地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不但对中华民族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前景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很显然,如果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垄断,那就谈不到社会主义的兴旺发达,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直至最终胜利。如何把社会主义建设同当代科技革命的潮流更好地结合起来,始终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也是当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方面。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在新时期新阶段实现着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契合。

第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是追求发展的知识化与人民化相统一的科学抉择。所谓发展的人民化,就是指人民既是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发展的分享者。一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深层学理看,追求发展的人民化理应是现代社会的终极关怀。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也就是依靠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由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充分使用知识求发展的进程,也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这个进程,不能只是精英在其间,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则站在其外;相反,它必须有利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做到;但是应该看到这个趋势,据此进行战略上的安排与调整。

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就是要推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以此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最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最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依靠其发展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 〔3〕〔4〕〔6〕〔7〕〔8〕〔10〕.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0,20,42,68,76,44,57-58.

〔2〕〔15〕〔16〕〔17〕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6,(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572.

〔9〕〔11〕.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82,275.

〔12〕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1.

〔13〕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6-03.

当代科学范文第9篇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全球进入知识经济新时代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迅速转化,为全球社会化大生产和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使世界各国为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的制高点,既进行着全方位的剧烈竞争,又进行着全方位的合作,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国家,纷纷以科学技术为手段,进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制度的大变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大转变,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而登上全球经济形态的宝座。

政治全球化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并带来政治全球化,要求政治上的合作和联合,要求建立更公正、更具同情心、更合理的世界新秩序,以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受益,越来越少的人受害;要求确保和平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议程的首要目标和主题。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了可能。现在,东西方冷战结束,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大国间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政治上的握手、全球论坛的创造等等,就是政治全球化的证明。

文化全球化

文化是凝结在人类劳动产品上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总和,包括哲学信仰、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制度礼仪等。当代科学技术及成果本身就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一种高级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普及、虚拟组织的出现等,促进了全球往,从而使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往中碰撞、磨合,取长补短、相互包容,从而形成全球性文化。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全球化,而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了当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全球化下的当代科学技术哲学观

全球化下的科技哲学是什么

全球化下,科学技术发生了理论自然科学的多次革命、系统科学革命、新技术和高技术革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整体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社会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除了提供自然界纵向演化图景,还提供了横向的新的特征图景。因此,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应该是人类为获得人化世界的科学图景和辩证发展而对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知识体系进行思维综合以及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发展论上作出的理性追求。

科学技术的主体――人是什么

全球化下,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明,人是具有由生理、心理、思维器官组成的自然结构,由人际交往关系、文化交流关系和目标达成关系组成的社会结构,由情感、意志、知识组成的精神结构,以及与这些结构相对应产生的以生理性、心理性和思维性为标志的自然属性,以实践性、角色性和个性为内容的社会属性,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精神属性相统一的存在物;人的价值的实现就是人的自然力的唤醒、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需要性的全面满足。因此,当代科学技术哲学新理解的人是以自然、社会、精神结构和属性为本质,以生物性、劳动性、智慧性、情感性、社会性、需要性、非特定性为本性,以本体力量、异体力量和提升力量形成的本质力量向世界展示其行为和价值的不断发展的理性存在物。

科学技术的本体――世界是什么

科学技术本体的根基是外部世界。那么,世界是什么? 这是科技哲学终极存在追求的主题。传统自然哲学把科学技术的本体看成是自然界,而且仅仅是以物质和能量组成的自然界。在全球化的趋势下,科学技术的对象是自然界、社会和人构成的世界。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世界进行哲学反思,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组成的多级递阶结构的整体大系统,是一个人类实践活动所能把握的和暂时不能把握的胀缩永恒循环的世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决定性和统计性、线性和非线性、渐变和突变等相统一的一切皆关系的世界。

人类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人类产生出来后,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同外部世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这是科学技术哲学终极解释探求的基本问题。传统自然哲学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主人,而把自然界看成是人类征服的对象,因此,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只能是异质的对立,是人类对自然界单向作用的主客体关系。全球化下,依据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对人类与世界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得出: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基础和前提,人类同世界的关系是世界的一部分同世界的另一部分的关系,是同质的和谐、协调关系,是双向作用的对象性关系――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

当代科学范文第10篇

好奇心是听障儿童探究世界、了解世界的内部倾向力和动力,能激发听障儿童对科学现象感兴趣。在大班组织“天气现象——雨”活动中,让听障儿童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水开了时,水壶的盖子扑扑往上跳、壶上冒着“白汽”,亲临体验当白气遇上冷的玻璃会凝结成水滴,由此解释天上的白云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汽”,雨滴就是“白汽遇冷凝结成的水滴”,表达自己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感受到的愉快情绪,并与同伴分享。这样听障儿童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又培养了对科学现象感兴趣的情感。

科学提问,灵活指导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如何向听障儿童提出科学问题,是指导听障儿童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听障儿童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联系以往经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激发听障儿童思考。可以运用5W1H来提问,一W是“What”即“你看到了什么?”二W是“Who”即“谁发现了?”三W是“Where“即“你在哪里发现的?”四W是“Why”即“为什么是这样?”五W是“When”即“你什么时候发现的?”一H是“How”即“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要耐心观察听障儿童的操作活动,提供最大限度独立发展空间,而不急于要求听障儿童讲出答案。

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科学活动发展

科学探索活动是听障儿童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为听障儿童探索创造条件。首先教师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应该是: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关心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多组织听障儿童去户外亲近自然科学,观察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如:夏季,让听障儿童了解天气炎热特征,观察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倾听蝉鸣和雷声等。听障儿童十分感兴趣,这种学习效果是室内所达不到的。第三,感知觉是听障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而在科学活动中,应用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获得经验更具体更形象。如:托班学习“食物——酸、甜、苦、辣”活动中,采用图片传授各种食物名称,并让孩子亲口品尝,切身感受,使听障儿童感知能力扩大发展。

利用“区角”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上一篇:施工质量管理范文 下一篇:财会类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