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0:56:21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来自凯里市旁海镇的文正荣是公司的专职绣娘,从小就跟妈妈学绣嫁衣,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绣花经验,有着精湛的绣花技艺。但她觉得穿在自己身上的苗绣,除了外界欣赏收藏外,并没有太多的市场。“要想绣出受到市场欢迎的花色和图案,传统绣法还需要结合一些时尚的元素进行创新。”文正荣边绣花边对记者说:“这块准备镶在银手镯上的绣片,是用侗族的卷线法绣苗族图腾里的蝴蝶图案,很好看吧?这是在一次‘锦绣计划’培训里几个不同地方和民族的绣娘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一起研究出来的绣法。”

“‘锦绣计划’为企业和绣娘做实事。”唐胜兰说,通过“锦绣计划”成立的妇女民族手工产业协会,给企业间提供了相互了解和学习的平台,减少了企业间的不良竞争,也为企业品牌宣传推广搭建平台,建起了企业和政府间的桥梁。

“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及各部门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手,一是在凯里经济开发区以工业用地价格为我们划出了20余亩土地,用于我们建设生产基地;二是民委、妇联、工信、文产等部门给予了我们一定的资金帮扶。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公司除了招收大量员工外,还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把部分订单发到一些特色村寨。为了提高农村妇女的手工技能,我们直接把老师请到村里,对农户开展面对面的培训。通过这种方式,苗妹公司带领群众共同增收致富、互利互惠,并推动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公司总经理欧阳珍珍说。

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理念与旨在促进贵州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提升妇女手工技能、弘扬少数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绣女在家就业的“锦绣计划”不谋而合。

在“锦绣计划”助推下,苗妹银饰工艺品公司成为贵州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有限公司在“锦绣计划”中受益的同时,也在助推“锦绣计划”的发展,承担“锦绣计划”使命,展现出一个文化企业的经济追求、社会担当和文化传承。“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愿景日渐清晰。

一个企业发展壮大可以带动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壮大才能有市场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市场才能形成产业链和产业发展方向。“民族民间手工艺品,根基在民间、在农民绣娘和银匠手中。这就更需要一个龙头企业去为他们闯市场,带动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欧阳珍珍坚定地说。

目前,苗妹银饰工艺品公司除了继续与1000余户遍布黔东南苗乡侗寨技艺精湛的居家银匠绣娘合作之外,还有160余人固定员工。“银匠和绣娘的创作离不开他们的生活文化,但如果创作没有市场也很难维系。要让传统手工技艺在市场效益的助力下传承发展。”欧阳珍珍说。

为了留住不可复制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2014年11月,贵州苗妹银饰工艺品公司投资建设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馆藏1000余件以传统服饰、被单、鞋帽、银饰、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用具等为主的苗妹非遗博物馆。

“过去没钱的时候,也卖了很多,钱花光了,文化也没了。”谈及博物馆背后的故事,欧阳珍珍感慨地说,“祖传下来东西有些是不可复制的,我们自己不去保护,那谁来保护?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路。”

【见闻二】 一朵 “鸽子花”盛开武陵山

“‘锦绣计划’实施以来,政府在人力、财力上都给予了极大支持,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企业唱独角戏。”松桃县鸽子花牌苗绣基地创始人、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公司董事长石丽萍评价说。

松桃众多苗族妇女素有苗绣手艺,但民间刺绣只限于装饰自己的衣着及家居用品。如何引导广大苗族妇女传承和发展苗绣,把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收益,是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公司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为了把分散的苗绣小作坊、小手艺转变为大集群、大收益,实现松桃整个苗绣产业的研发、生产、流通、营销一条龙发展,松桃县政府从税收减免、费用扶持等方面给予苗绣公司多种优惠。

政府的大力支持,增强了公司创新发展的信心。仅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890万元,利润223.8万元,上交税款56.7万元,带动2200名苗族妇女就业。

“我们的目标是把鸽子花牌苗绣打造为全国知名品牌,带动武陵山区更多妇女就业。为推动‘锦绣计划’更好地实施、推广,松桃县政府铆足了劲儿。”松桃县妇联主席石小莉说。

为吸引更多妇女返乡就业,松桃县推出了苗绣厂公租房项目――持续在苗绣基地工作5年的绣娘可得到户均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公租房一套,工作超过7年的,可得到房屋产权。

另外,为切实加强对松桃苗绣基地建设的领导,松桃县成立了以副县长龙正江为指挥长的基地建设指挥部。“我们还抽调了30多名同志到公司和各基地办公,督促基地建设。”石小莉介绍。

“政府这两大行动解决了我的心头之痛,为我们公司花大力气打造武陵山苗绣基地奠定了基础。”石丽萍说。

当前,松桃县正重点打造武陵山苗绣基地,这个预计总投资2.49亿元的工程将于201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基地集办公区、职工宿舍区、展示销售区三个大区为一体。

“基地建成后,将以松桃为总基地,辐射贵州、重庆、湖南等省市武陵山区部分贫困县市,预计可以吸纳二三万名农村妇女就业。”石丽萍预测。

目前,公司在苗王城、太平营乡古丈村等苗族乡镇建立了10个基地(5个刺绣基地,5个纺织基地)。省外基地也在建设中,秀山绣缘公司已于2014年5月20日正式开业。

为带动更多绣娘加入基地,公司成立了“松桃苗绣技能培训学校”,以“传、帮、带”的方式在学校及各个基地展开培训,给全县28个乡镇的3800名苗家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其中,3600多名绣娘与公司签订了加工合作协议。

“有黄金万两,不如有一技之长”,培训既保证了苗绣的传承,又解决了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绣娘田应美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记者走进基地时,田应美正在绣织一幅鸽子花。“最近家里忙着种花生、玉米,只能抽空绣。现在一个月能挣3千多,一年下来能挣4万多呢,与之前在厦门打工相比,现在轻松快活多啦,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田应美笑呵呵地说。

除了居家妇女,在职职工也可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刺绣,产品经公司验收合格后同样可获得收入。蓼皋镇南门社区梁丽芳每年通过刺绣手艺可获利2万余元。

松桃苗绣基地带动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实践经验不断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自2010年以来,中央、省市领导多次前往基地考察,倡导把苗绣打造为类似老干妈的第二个贵州民族品牌。

2011年5月31日,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松桃苗绣楼,提议把松桃苗绣基地建设为环绕武陵山腹地的苗绣大基地,用苗绣产业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只有武陵山脱贫了,中国才能脱贫”。

2012年贵州省“两会”上,石丽萍提交了关于把松桃苗绣基地打造为武陵山苗绣基地的议案。

2012年4月8日,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办《每日汇报》贵州省委上报的“贵州松桃县苗族妇女巧手赚钱”信息上批示:“请妇儿工委认真总结推广贵州武陵山区重点贫困区发动苗族妇女农闲时节刺绣创收的经验,促进贫困地区妇女脱贫致富。”

全国妇联将批示转贵州省妇联,省妇联经过多次深入调研总结经验,逐渐聚焦把发展手工业作为支持妇女创业的重要抓手。

作为锦绣计划的起源地,松桃苗绣基地如今也成为推动该计划实施的重要考察点。文化资源优势与领导重视、政策倾斜相结合,助推着松桃苗绣基地一步步发展壮大。

【见闻三】 一双手撑起姊妹街“半边天”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姊妹街的色彩和轮廓。

明晃晃的阳光、青石板路、白墙黑瓦、牌匾灯笼……在浮动着的金色中,身着蓝色苗装的绣娘,三三两两扎堆坐在店铺门口,飞针走线,她们时而发出的欢声笑语,让四月的早晨生气蓬勃。

姊妹街,这个位于台江县城中心的步行商业街,全长不过510米,但却因集苗绣银饰培训、研发、制作、文化旅游及销售于一体,被誉为“天下苗族第一街”,自2013年4月建成开放以来,各类苗绣艺术店、刺绣大师工作室和绣娘实训基地已达70余家,其产品远销国内大中城市、东南亚及欧美各国……

在这里,刺绣是女人们的事业,几乎所有的妇女都会刺绣,所有微企的注册法人全为女性,可以说,妇女们用一双手撑起了姊妹街的“半边天”。台江县妇联主席李贵红告诉我们,随着“锦绣计划”的推进,姊妹街如今不仅是推动苗绣产业发展、展示苗绣文化魅力、开展苗绣技艺交流和发展苗绣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更成为了让妇女在家庭和人生中展示自主自信的平台。

“现在我家的收入主要是靠刺绣。”35岁的绣娘刘谷五毫不讳言。走进阿谷精品苗绣,但见店内商品琳琅满目,各类苗绣服饰精美绝伦。实际上,刘谷五并不是这家店铺的店主,老板的长期外住,让她成为了店铺的人。除了照看店铺的生意,闲暇时间里,刘谷五总是一手针线,忙个不停。

作为一个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两个孩子的母亲,刘谷五的生活是艰辛的。由于丈夫临时工的收入不稳定,因而照顾家庭的担子更多落到了她的肩上。除了供小孩念书之外,刘谷五还要时常接济家里的老人。庆幸的是,2013年3月,在由台江县妇联举办的“百佳绣娘”大赛中,刘谷五凭借精湛的苗绣技艺一举摘获了一等奖,为自己接到了更多的订单。“现在,每月可以收入3000多元,也在县城买下一套廉租房,算是安定了下来。”刘谷五说。

在台江县,像刘谷五这样长期从事刺绣工作的绣娘达万余人,仅姊妹街带动绣娘就业就达3500人,真正做到了让妇女们在家门口增收,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

告别阿谷精品苗绣,沿着青石板路,我们来到了贵州远东服饰刺绣厂。作为刺绣厂的负责人,张贤英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刚从云南昆明交货结账回来,明天又得去凯里收货。”张贤英告诉我们,仅昆明这一趟的收入就达6万元。因为刺绣,近两年来,张贤英的事业风生水起,她的刺绣厂不仅招纳了200余名绣娘,还在凯里开了一家分店。生意越做越大,这让在武装部上班的丈夫不得不腾出时间来帮忙。

“一到周末,他就主动来帮我分线、配线,要么就是下乡收集绣片。”

“那你俩在家一般是谁做家务活呢?”

“以前是我做,但为了支持我的工作,现在做饭洗碗都是他包了。”张贤英脸上洋溢幸福的笑容。

仅刺绣一项,张贤英的年收入就达五十余万。家里不仅把小孩供上了大学,还买了房子和小车。

“订单太多了,总搞不快……看来还得加大对绣娘的培训……”看见我们进门,台江秀妮服饰公司的老板邰昌妮就开始唠叨。今年3月,秀妮服饰公司刚刚配合县妇联在台江姊妹街联合举办了为期10天的“锦绣计划”培训,共培训了100名妇女。这位靠刺绣白手起家的苗家妇女,如今俨然成为了姊妹街的“刺绣大户”。受邰昌妮影响,丈夫和女儿先后也加入了这支队伍。

“培训了这么多绣娘,还不够用吗?”

“搞不快,姊妹节马上快到了,一年生意最好就是这几天。”

邰昌妮口中所说的姊妹节,即农历三月十五这天,苗族一年一度的盛会,有“东方最古老情人节”之称。这一天,姊妹街上熙熙攘攘,游人如织。仅去年姊妹节,秀妮服饰公司收入就达到两万余元,难怪邰昌妮对姊妹节如此期待。

“现在是农忙季节,又要照顾老人孩子,绣娘都是在家刺绣,但我们是按件计算,工资一样的开。” 可能是看店子里比较冷清,邰昌妮又连忙向我们解释。据她介绍,通过刺绣,公司里长期固定的绣娘每月能拿到2000元到4000元不等的工资。

“欢迎你们姊妹节来玩,那时候,姊妹街还要搞‘百佳绣娘’评选、苗绣展览,那才是热闹呢。”当我们离开时,邰昌妮热情地说。

【见闻四】 一所学校和一群绣娘

“杨老师,这里应该怎么绣?”

“杨老师,这样搭配颜色好看吗?”

4月13日,春意正浓,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刺绣专业的学生与他们的老师杨红丽正在切磋技艺。

2013年,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与商务管理系开设了刺绣专业,一场苗侗刺绣的传承与创新的实验从这里开始。

同年,贵州省“锦绣计划”正式启动,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锦绣计划”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搭建了一套“师徒制、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刺绣专业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大多能成为合格的刺绣者,成绩优异的还能成为刺绣产品的高级制作者。

杨红丽现在是学院里刺绣实训工作室的专职老师,作为绣娘的她有着很好的苗侗刺绣手艺,每周她都会教授学生一种苗侗刺绣针法,指导他们进行练习,直到掌握并熟练运用。

经过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后,刺绣专业的学生开始进入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实验实训和企业实训来提高手工技能。

20岁的熊健,是来自毕节织金县的小伙子,因为专业调剂被分配到刺绣专业,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手工刺绣,“初学者拿针这么平稳,他在刺绣方面比较有天赋。”杨红丽的夸奖让熊健特别高兴,他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绣郎”。

靳丽已经完成将近1年的校内实训,她独立完成的绣片已经达到订单标准。“能把设计好的图案绣出来,让人特别有成就感,用心做出来的绣片就跟有灵魂一样。”四位像靳丽一样表现突出的学生,目前已经被企业提前预定,黔东南太阳鼓苗侗刺绣有限公司希望能把学生留住培养成更优秀的绣娘。

利用贵州省妇联 “锦绣计划”专项资金,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全校学生开展手工刺绣培训,培训分4期进行,每期学生大约40人。在为期7天的培训周期内,每天下午会安排2个小时,加上周末全天时间,了解苗侗刺绣的知识和进行简单的绣片制作。

有这么多学生认真地学习刺绣,杨红丽从心底里感到高兴。一张张绣片摆在桌前,杨红丽看到的是一个个希望。对于合格的绣片,杨红丽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喜欢上刺绣,能传承苗侗刺绣。”

但是,作为学院新开设的专业,刺绣专业的发展却没有预期的顺利。

黔东南的民族刺绣往往是代代相传,刺绣手艺通过母亲传给女儿,但手工刺绣耗时耗力,愿意成为绣娘的孩子越来越少。

旅游与商务管理系主任闻芳说,“学生家长普遍还没认识到刺绣的价值,没有看到手工刺绣的市场前景,2014年秋季招生情况就没有2013年好,主动选择学习刺绣专业的学生很少。”

在苗侗刺绣中,传统理念习惯用大红大绿的色彩,而且绣片主要用于服饰。闻芳说,观念的转变也很重要,大红大绿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苗侗刺绣要结合现代时尚的理念才能走进市场。“刺绣专业的理论课程学习中就包含了色彩和设计的知识,在实践课程中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鼓励学生将手工刺绣运用到包具、饰品、日用品等品类的装饰,拓展产品的用途,挖掘市场的潜力。”

对学生来说,就业是难以逃避的现实问题。当前,刺绣产品在市场变现能力低,刺绣公司也多采用订单式生产。学完手工刺绣如何就业?毕业难道就是失业?不少学生存在这样的疑问。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刺绣艺术;当代价值;探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98-2

刺绣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手工艺,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刺绣不仅彰显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同的地域文化打造了不同的刺绣风格,创造出了不同的刺绣艺术,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彰显着华夏文明的光辉。我国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的大国,不同的地域、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刺绣风格。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手工业文明逐渐被抛掷一边,刺绣的传统艺术文化已经被人们淡忘,开始朝着商业化方向发展,现达的科学技术正在向传统的手工文明发出挑战,如何有效保护中国传统刺绣文化遗产,使传统民族文化得到发扬,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传统刺绣的发展现状

传统刺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其中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现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与民族特色,也曾在历史舞台上广受欢迎和推崇,吸引了无数国外友人的目光。然而,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变更,现代科技与经济形式的发展都使得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新的生存问题。传统刺绣中的传统文化正在遭受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侵袭,更使得传统刺绣文化走向岌岌可危的边缘。传统民族文化能否得到保护和发展是一个未知数,当前刺绣品已经偏离了传统, 传统刺绣工艺发展逐渐走向落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器技术代替了手工技术,传统的刺绣手工艺正在逐渐减少。现代人缺少手工刺绣的耐力与学习兴趣,而且现代年轻人更多受到各种时尚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吸引了大部分青年群体,刺绣这一传统文化工艺则被搁置在一旁。现代人不是忙于生活,就是奔波于工作,更是无暇顾及传统刺绣艺术的魅力,使得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不断减少,传统刺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令人担忧。

机器织绣代替了手工刺绣。传统刺绣都是手工完成的,然而,手工工艺具有复杂繁琐、费时费力等特点,它需要人有足够的耐心,随着绣花机器的诞生,机器刺绣代替了手工刺绣。虽然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力的解放,但是其中的传统文化性艺术却逐渐衰竭,例如:打籽绣、盘金绣、抽丝工艺等等,都无法深入利用,机器刺绣使得刺绣的艺术传统慢慢变淡。

二、延续性与创新性

传统刺绣艺术要想顺利存活下来,能够被广大民族人民理解、接受就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要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以便同时代的发展相融合。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刺绣手工品一方面要在实际功能与审美艺术方面发展创新,不断开拓新的功能与价值,要体现出其经济价值;同时也要使其内在的文化风韵与精神内涵得以彰显和传承,这样才能展现民族特色,增加文化创意的经济价值,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一)注重培养人才力量

任何一门艺术、一种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传统刺绣艺术也不例外,在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的历史长河中,人才力量是关键。现阶段,各个地域、各个民族专门致力于传统刺绣研究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甚至已经出现了视刺绣研究为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无功之作的想法。因此,着重培养一批具有浓厚兴趣、掌握纯熟技能的专业刺绣人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多元行业、多种职业可供选择的时代背景下,更多的年轻人倾向于选择高实用、高收入的职业,使得刺绣这一行业人才门可罗雀。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行业领导者可以结合时展特征,转向对刺绣设计人才的培养,如苏州镇湖政府与我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把民间刺绣大师引进学校成立工作室与学院的专业老师结合教学,目的是培养喜爱刺绣艺术的年轻人在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基础上,通过思维模式的转换训练,掌握设计原理与创新的综合能力。在保留本民族刺绣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例如:机械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来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精神、掌握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刺绣人才。现代刺绣人才不仅具有强烈的传统文化观念,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才智评判能力与审美能力,善于运用创新工艺打造出刺绣新工艺、新方案,以此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刺绣工艺品。这样才能实现传统刺绣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促进传统刺绣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以便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

(二)加强工艺创新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大发展的社会,各种材料和技术持续更新、不断发展,对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海外文化以多元艺术形式的入侵,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试着将传统刺绣艺术同现代文化艺术联系起来,在维护与继承传统刺绣文化的基础上来不断地改革创新,打造出一条既能够彰显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又能吸引全世界目光的刺绣艺术。继承传统文化并非因循守旧、顽固不化,漫漫的刺绣艺术历史长河赋予了我们丰富、多元、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我们要善于精读、钻研这些传统文化,经过头脑深加工再结合新兴文化观念创造性地打造出新的刺绣艺术形式,不断为我国的传统刺绣艺术注入新的生机、活力,防止出现古董复制、盲目照搬或拿来主义等问题。善于灵活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来优化调整传统刺绣工艺,最主要的是要确保刺绣产品的质量。产品一方面凸显出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要赋予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借鉴外来文化艺术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任何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都要同传统工艺相互融合,达到协调融合、锦上添花的效果。创新工艺的引入就是要不断革除那些不符合时代文化主流的工艺形式。刺绣工作者要结合自身生活环境以及大的社会发展来革新刺绣创作,使刺绣工艺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持续发展,不断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做到这一点就能够打造出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刺绣工艺。

例如:当代刺绣艺人在刺绣手工创造时,选用传统的刺绣工艺,例如:乱针、掺针、交叉针等。在打造栩栩如生图画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图画内容来添加一些现代技术,例如:立体动感声控技术,摇动变色技术等等,以此来吸引更多现代人的目光。

三、创新探索与实践

在新的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形势下,要想使传统刺绣艺术得到长远、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加强对刺绣行为主体,也就是刺绣工作者的培养,要本着创新的原则,培养具有文化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新型刺绣人才,针对当前传统刺绣艺术岌岌可危的问题,必须加大传统刺绣人才的培养力度,维持传统刺绣主体的持续供应,才能确保刺绣艺术的长远发展。

(一)发挥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力量。政府应该成为刺绣人才培养的领导者与服务者。政府要针对传统刺绣人才短缺的现状,制定、实施多种制度、措施来提高刺绣人才待遇,加大对刺绣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社保、就业、职称等多种途径来为刺绣人才提供发展与展示的空间 ,不断调动他们从事传统刺绣工作的积极性,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刺绣能力,以此来解决刺绣市场人才供应问题。

(二)大力培养本土刺绣人才。为了确保刺绣传统艺术得到持续传承与发展,要加大本土化刺绣人才的培养力度。依托本土刺绣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刺绣业余爱好,将刺绣纳入手工制作课程体系。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例如通过Flas、动漫等方法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刺绣。创建本土刺绣培训基地,为刺绣人才与刺绣工艺品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一个专业化的、现实的培训场所,使得传统刺绣以一种艺术专业的形式得到永久的传承与发展;也可以灵活、巧妙地借鉴艺术学院艺术形式,例如:素描、色彩、美术培训等专业来优化、完善本土刺绣,使本土刺绣彰显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更加熠熠生辉,吸引大众的目光,形成一种寓传统艺术于现代文化的刺绣艺术形式,实现刺绣文化产业化发展。

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刺绣文化艺术节,增进各地本土刺绣文化的交流,增进不同地域刺绣群体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让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通过欣赏形形的刺绣作品,激发自身的创作灵感,达到刺绣文化的融合、交流、发展。或者在艺术节中开设刺绣比赛项目,通过才艺的比拼,使更多的刺绣艺人提升自身刺绣技能。如在苏州镇湖政府每年举办的刺绣艺术节和银针杯刺绣艺术大赛中,虽然能看到刺绣艺术的新人,但作品仍然缺乏很好的创新。

更要注意大规模引进专业的刺绣人才,要促进刺绣的创造性发展,形成与刺绣相关的创意经济形式,例如:绘画与现代艺术等等,使这些创意产业为刺绣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四、总结

传统刺绣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要不断深入挖掘刺绣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促进其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要善于结合现代化技术进行发展、创新,使刺绣艺术不断适应客观形势发展需要,获得经久不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译.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95.

[2]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6:77.

[3]孙佩兰.中国刺绣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7:16.

[4]杨坚平.潮州民间工艺美术潮绣抽纱卷[M].广东:汕头出版社,2004.

[5]潘鲁生.中国丁艺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6]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服务水平为要求,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效转移,全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09年,××乡夜校试点计划培训务工人员4900人次,力争每户农村家庭有1名劳动力参加培训。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5期1000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人数达300人以上;务工引导性培训29期2900人次;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8期500人次;妇女培训8期500人次;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通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使××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20%。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

围绕市场需求,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对试点乡镇年满16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和农村妇女培训。

(二)培训方式。

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实施,县职教中心不能实施的特殊工种培训,可聘请其他具备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实施,也可根据培训专业的要求由定向转移企业的专业人员实施培训。务工引导性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县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县、乡人力资源办,乡镇司法所共同实施。农村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聘请相关农业经济师、县农业局农艺师、县林业局工程师等担任培训任务;农村妇女培训、刺绣培训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其它可由县妇联、县计生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培训任务。

(三)教材编写。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按农民所需的技能要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引导性培训教材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办和县职教中心编写。其它培训教材由聘请的专业教师编写,并请相对应的专业教师授课和指导实践操作。教材编写后,送市、县人力资源办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定稿后进行讲授,力争做到培训人员人手一册培训教材。

(四)课程设置。

1.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设建筑类、缝纫专业、电焊工、电工、刺绣等专业培训。根据培训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以农民学懂学会为准。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每期不得少于180个学时,其中理论常识占1/3,实践占2/3。经济能人、种养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刺绣、缝纫等专业培训达到熟练操作为准。主要满足当地需求及输送到用工单位。培训对象为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采取全脱产、半脱产学习,培训时间根据培训专业而定。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培养具有所属岗位国家职业标准的初级工要求,经过系统学习,培训适应劳务市场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经鉴定合格后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定单转移至企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

2.引导性培训。主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择业常识等培训,增强农民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增强就业和创业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城市务工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和择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课时每期24个学时,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合格后发给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制作的合格证书。

3.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农特产品加工及流通能力,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农特产品流通及加工培训为主。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课时每期为56个课时。

4.农村妇女培训。以提高妇女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和谐家庭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种养业、刺绣、缝纫、尊老爱幼、家庭理财、计划生育、防艾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课时属技能培训的以学员达熟练操作为准,其它为24个课时。

(五)培训专业及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乡夜校试点培训共投入资金66万元,其中:整合中央阳光工程、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培训项目资金50万元;市政府补助资金10万元;县财政配套补助资金6万元。

(二)资金使用。夜校试点培训经费,属整合省级以上培训资金的部分要按照投资渠道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原则使用。市级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实训设备购置。县财政配套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工作开展经费支出。

(二)资金管理。夜校试点培训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教师授课费以一期为单位,需有学员签字、乡村两级证明、县人力资源办检查验收证明书,方可到县财政局报账支付。实训设备采购以乡为单位,专业为单元,实行统一询价采购,由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办、××乡人民政府分别抽1人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询价采购小组,统一采购,建立夜校培训物资采购表,夜校培训工作结束后,提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的领导,使夜校试点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县政府成立××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

成员:*县妇联主席

*县农业局副局长

*县供销社副主任

*县职教中心主任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乡务工人员培训夜校校长由*担任,副校长由*、*担任。

(二)部门职责。

××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乡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主要培训单位,要加强与县直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抓好培训授课工作。县农村人力资源办负责夜校试点培训的项目、时间安排、组织教材编写和培训经费管理等工作。××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学员和学员档案管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由市、县人力资源办按照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组织考核,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工作总结及检查验收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原会长王天凯,党委常委、人事部主任王久新,副会长陈大鹏、孙淮滨,原副会长杨东辉,前清华美院院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原会长李当岐,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段红,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副司长王晨阳,文化部非遗司副处长张晓莉,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晓文,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潮州市市长殷昭举、常务副市长许志晖、杨安队、王文森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主持。

提升文化自信 探索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中国刺绣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凝结着民族智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与振兴中国刺绣这一优秀传统工艺,打造“中国刺绣”国家品牌,既是中国人的民族情结,也是历史使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强调: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国纺织传统工艺,对于纺织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纺织工业加快发展科技硬实力的同时,必须同步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影响力,找回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

孙瑞哲表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在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与传承的进程中又新增了一股专业化的力量。今后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应朝着三个方向进行探索:一是开展兼具技艺本真性与当代性、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研发”;二是提升蕴藏附加值与文化自信、有实效的“品牌化经营”;三是实现条件化筛选且保有特色、有底线的“规模化发展”。为中国刺绣传统工艺及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出一条“风景这边独好”的文化与产业传承之路。

截至目前,我国已分四批公布了1300多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纺织类82项,分布于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三大类,是国家已公布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中,涉及门类最多、覆盖面最广、品种最丰富的一类。正基于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16年8月份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旨在将纺织类非遗保护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文化自信。并在全行业范围推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将非遗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促进产业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决定从战略高度决定发挥行业特长,挖掘民间智慧和潜力,集优质资源创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此,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表示,振兴传统工艺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大工程,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今后,文化部将在潮州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以此来振兴传统工艺,助力其传承与发展。

传承与创新 打造国家品牌

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务、人事部主任王久新宣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成立及人事聘任决定进行了宣读。决定聘请李当岐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院长,蔡民强为中国刺绣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研究院由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起倡议,以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非物质遗产办公室深入调研及可行性分析为基础,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审核批准正式成立。旨在集全国刺绣行业精英,振兴传统刺绣工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当代中国刺绣,为建O纺织服装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贡献。”李当岐介绍,今后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刺绣文化,整理总结中国刺绣技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创新当代中国刺绣艺术产品;发扬“工匠精神”培育刺绣人才。其中,研究院下设中国刺绣历史与技艺研究所;中国刺绣艺术产品开发研究所;中国刺绣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刺绣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四个机构。

为了充分发掘中国刺绣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入探讨如何促进中国刺绣与时尚文化和现代生活融合发展;通过分析中国刺绣发展历史以及产业化发展模式,全面探讨如何创新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方式,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通过对中国刺绣传承人群生存状态的剖析,深入探讨如何改善中国刺绣人才成长环境,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会议还同期举行了以“发现新价值、构筑新模式”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刺绣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中国服装协会顾问、广东名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民强;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故宫博物院原研究馆员宗凤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纤维艺术研究所所长林乐成;著名服装设计师、“东北虎”艺术总监张志峰;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分别从中国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时尚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手工艺行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手工艺品不是一般的工业消费品,而是兼具实用与审美属性的艺术商品。这种属性要求创作者不仅具有高超的制作技艺,还要有独到的艺术眼光、丰厚的文化修养和灵活的经营意识。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积极努力下,不少地方为培养高素质的手工艺人才开办了培训班。鉴于手工艺行业的特殊性,主办方往往会安排相应的实地考察活动,但由于认识层次的局限或受不良培训风气的影响,一些考察项目要么因针对性不强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么变相成为纯粹的旅游观光,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经济资源。其实,手工艺培训中的实地考察不仅是必须的活动,而且对学员各方面素质的提升和各类需求的满足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探究和认真实施。

一、实地考察的内涵阐释

按照特定手工艺培训专题的需求,根据课程体系的规定,组织学员去相应的创作、生产、展评、竞赛、交易等现场或产区的自然人文景观,进行参观走访,从中了解该工艺创作的最新动态、生产经营概况、市场需求、发展脉络以及该工艺的内容和形式所赖以生成的深层次基础等的活动。这些活动不是随意和孤立的,而是严格根据培训需求设置的,并且与此前此后的培训课程密切相关,是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

实地考察关注的包括从工艺形式到作品内涵,从创作到销售,从历史到当下,从一般艺人到名家大师等多方位的内容。它对培训课程具有佐证、检验、丰富和深化等方面的作用。

二、实地考察的形式及特点

实地考察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组织者可以根据培训专题、培训周期以及所在地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就手工艺而言,实地考察的形式及其特点可归纳如下:

(一)自然人文景观考察

自然人文景观是一个地方独特的地理面貌和文化凝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滋养出地方独特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体现在当地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更会集中反映在艺术题材和艺术风格之中。只是这种反映未必是直接的,而是需要观者反复揣摩、体味才能把握其精髓。

自然人文景观包括山水名胜、民风民俗和历史遗存等类型,它具有范围广、内容多、与工艺品关系密切而又间接等特点。

(二)博物馆考察

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一个地方历史留存下来的艺术(或工艺美术)经典作品,能清晰地反映出地方工艺的丰富性及其风格特征,以及某一工艺门类的发展脉络等,同时博物馆里还陈列有历史上名家高手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的原件比书本上的图片真切、直观,甚至能看出质感和创作技法,学员可以进行多维度的欣赏和观察。

博物馆具有工艺品集中、丰富、全面、经典和脉络清晰等特点。

(三)展评会考察

展评会包括展览和评奖两方面的内容,它同时还可能包含着自由交易的内容,是最具时效性的工艺品展示形式。展评会种类较多,有综合性展评和专业性展评,也有国、省、市等不同级别的展览,通常都是常设性的活动,大都一年一度,因此全国每年在不同地区都会有各类展评会,从这里可以看到当下手工艺的最新面貌。这是工艺美术培训时不可忽视的考察资源。

展评会具有时代性、前沿性、综合性和市场性的特点。

(四)作坊及产区考察

作坊是手工艺行业的基本生产单元,是囊括了一门工艺从原料准备到作品成型的完整流程,产区是一门工艺较有影响的存在区域,是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的、颇成气候的作坊群。了解一个工艺产区或作坊的生产、组织、经营、创作、人员管理、技艺传承、生产流程等基本情况,可以获得很多的启示,甚至能促成合作。

作坊及产区具有基层性、真实性等特点。

三、实地考察的意义

身临其境地感知工艺创作、产品内涵、作品风格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从业人员提升综合素质,把握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坚持地方特色,做好创新开发,更好地传承工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广见博闻,拓展视野

手工艺人大都是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偏于实用的学习目的和过于功利的生产目的,使得艺人们不愿也无暇关注工作以外的事情。他们对“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对他山之石的妙处,对厚积薄发的深意理解不够深入,而是囿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圈子,对外面的世界、同行的创作、兄弟工艺的发展、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等知之不多,造成了他们在工艺品的创作、生产和经营上难有创新和发展。因此,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学员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两个维度,拓展视野。

通过现场观看和近在身边的讲解,学员们能从中获得很多关于工艺史、艺术审美和工艺技能的知识,这对于开阔眼界、提高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苏州工艺美院联合举办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部级培训项目——2009年刺绣培训班(注:下文所及培训班均为该项目的培训班)在苏州博物馆和苏州刺绣艺术馆的考察,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苏州博物馆陈列的丰富的地方艺术,包括纯艺术的书画以及大量的各门类的工艺品,苏州刺绣博物馆陈列的苏州刺绣精品佳作等,让刺绣学员眼界大开。通过考察,她们见识到各种风格的苏绣经典作品,也比较了苏绣与她们各自所从事的绣种的差异。同时也感悟到同一地区各类艺术品在风格特征上的有机联系。

2.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艺术创作是个性化的行为,它有别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每一件作品都要赋予作者独特的思想感情,因而对创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些素质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要有高超的技艺,也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审美趣味,而这些素质的来源不只是书本,还来源于创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功夫在

诗外,只有在广见博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内化,才能达到融入作品的目标。而实地考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对培训选择的特定地方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考察,能让学员获得对地方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特征的认识,这是培养学员感受地方文化与工艺美术相互关系的最佳方式。学员们在游历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社会、风俗的观察,能更深刻地解读某工艺品类风格形成的基础。比如2011的砚雕培训班,通过对宁夏贺兰山、腾格里沙漠、沙湖等西北独特风貌的考察,感悟了贺兰砚乃至西北艺术粗犷特征之所以形成的肥沃土壤。再比如在苏州参加培训的学员们,通过对苏州园林、东山雕花楼、紫金庵、陆巷古村的寻访,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苏南地区工艺文化细腻、精致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的基础。

3.了解工艺市场行情,明确产品生产方向

工艺品展评会同时也是一个工艺品交易的盛会。通过考察展评会,学员可以准确地把握行业的发展状况、同行的产品结构、市场的兴趣点、各类产品的价格走势等。便于调整自己的创作生产和营销策略。2009雕刻刺绣、2010装饰图案、2011漆艺和砚雕等几个培训班分别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两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平遥漆文化艺术节和宁夏砚雕展等活动,通过这些兼具市场性的工艺品展览,学员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艺门类有了清楚的了解,他们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的销售情况,包括工艺品的价格、题材、品类,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审美偏好等,为他们后来调整生产和市场的关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掌握工艺前沿动态,指导工艺创新发展

每一个展评会,都是一定范围内的手工艺者们展示创新成果的盛会,参评者申报的参赛作品都是他们最为得意的精品佳作,代表了他们最新的艺术追求和创作成果,从这些作品上,可以看到当今工艺创作的新动态和作者们的思想情感。这种机会可以使终日忙碌而无暇他顾的艺人们少走弯路,紧跟时代。在2011年中国平遥漆文化艺术节上,漆艺班学员参加了展评活动,这次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国各地各品类漆艺的最新创作成果,学员们观看了包括平遥推光漆、福建脱胎漆、扬州螺钿漆等艺人们的最新作品,他们结合各自的知识储备和培训所学,对各个漆种突破其固有传统,尝试创新、吸收融汇他种漆艺的技艺有了不少的了解和感悟,对他们思考各自的创新创作方式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学员们在此后的创作中,作品的题材、风格和技艺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追溯其根源,与此番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不无关系。

5、借鉴同行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促进优势互补

手工艺生产个性化比较突出,没有统一的模式可资推广传播,每个个体遇到的问题或积累的经验都不能简单复制,同行之间通常会彼此封闭与保守,而培训班组织考察的作坊式产区,在生产或经营上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学员从中可以汲取较多的营养,各取所需,为我所用。2009年的刺绣班学员对苏州镇湖刺绣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育良好的镇湖刺绣产区,无论在针法的丰富性、题材的广泛性、管理的先进性、经营的灵活性方面,都令来自全国其他绣种的学员们深受启发。2011年在宁夏贺兰砚产区,砚雕班学员们考察了银川一些优秀的贺兰砚大师工作室,了解了他们在人员管理、培养、生产组织、经营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也同样收效显著。

四、实地考察的组织与实施

有一种习惯的看法,认为培训中的实地考察,形式感较强,没有多少实质内容。这种看法也不能算错,它之所以会产生,是长期以来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造成的。严格地说,作为培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实地考察需要有科学的组织与实施方法,不能以娱乐为目的,单纯选择风景名胜区,而应结合培训目标,将其纳入培训课程体系之中,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实地考察应该既是理论的佐证与延伸,又是实践的对照与模板。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要进行严格的组织和实施。

1.周密酝酿策划

考察前要充分研究考察对象,制定周密的考察计划,明确考察目标,使学员们清楚考察对象与前后课程的关系,了解考察地的基本情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考察时的注意事项,指导学员带着问题考察。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学员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设定考察目标,以便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带队教师也要根据培训目标和考察场地的资源,分配好参观考察的时间,与被考察方就考察目标进行沟通,并确定专业的人员进行现场介绍。这样准备充分的、目的性很强的考察,就不会流于形式和走马观花。

2.用心观察,勤问勤思

要指导学员结合各自的生产经营和创作情况,紧紧围绕考察目标搜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捕捉有用的信息,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敏锐地把握细节与整体的关系。对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要及时发问,或者记录下来,以便在日后的学习或讨论中作为重点,予以解决。学员在考察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那些独特的、或者未曾见识过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考察目标,获得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3.适时研讨总结,实现成果转化

对实地考察之后所占有的各类资料,要指导学员按照培训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要组织研讨会,让学员将各自从不同角度所获得的思考结论进行阐发,通过研讨交流,集思广益,促使考察成果的共享,实现考察效果的最大化。教师要从这些讨论中,概括出精髓的思想,根据学员具体情况,因势利导,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努力的方向,帮助学员实现成果转化。

综上所述,培训的实地考察是培训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培训单位和教师要根据培训的需要,以对待课程的严谨态度,认真选择考察目的地,严格进行组织和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地考察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手工艺培训的目标。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本文从国内高级定制和民族服饰工艺的境况与发展特点出发,指出二者结合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定制业运用民族服饰工艺的现状,以及高级定制业所带动的民族服饰工艺人才培养,总结了现代高级定制业与民族服饰工艺结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级定制 传承 民族服饰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88-02

高级定制,法语中称为“Haute Couture”是一种以“量体裁衣”的方式获取服装尺寸,再结合顶级的面辅料、版型、工艺、配饰等制作而成的服装类型,但它又区别于我们以往的私人裁缝的性质,因为它除了量体裁衣外,更注重服装的艺术价值与人文情感,用手工艺与其昂贵的价值彰显穿着者的不俗身份地位。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基于不同民族生存环境、习俗文化等的差异,其服饰的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各自有着自己的传统服饰。在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调研采集中发现,很多民族服装的传统工艺表现仅能在博物馆看到,传统民族服饰工艺到了已失传或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何保护与继承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民族服饰工艺与高级定制的现状与特点是其合作的交集。民族服饰工艺的耗时与精湛恰恰与高级定制的特点不谋而合。传统民族服饰工艺的使用是高级定制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国内高级定制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增强了高级定制业历史积淀特色。

一 民族服饰工艺概述

我国民族服饰工艺类型众多,可谓是服装行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库,其主要工艺为:染织工艺、缝制与装饰工艺。染工艺除了织布前的纱线染色,扎染与蜡染则是染色工艺的主要类型。缝制与装饰工艺以刺绣、盘结、镶、嵌、补、绘为典型。民族服饰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实用目的为其一,人为情感因素是促进它发展的另一大原因。下文以苗族服饰工艺介绍为典型:

苗族没有文字,而是把服饰作为载体,因而苗族服装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很深的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很高的制作工艺水平。苗族的蜡染和刺绣艺术就代表了苗族服装的制作工艺艺术。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蜡染通常是先在整块的布上绘制各种图案,然后再进行染制,如图1、2所示。苗族刺绣技法多样,图案丰富。据统计,苗绣技法多达十二种,有平绣、挑花、锁绣、堆花、贴布、打籽绣、钉线绣、辫绣、绉绣、锡绣、马尾绣等:色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色调,一种是紫色调,底部基本上都是黑色;图案也是极为丰富的,有各种花卉、稻谷、鱼、乌、龙、凤,蝴蝶等自然界里有的都能用来作为图案绣在衣服上,还有很多刺绣图案把传说故事都用在里边。苗族刺绣的使用主要是作为苗族服装中头巾、衣领、衽襟、袖腰、袖口、衣肩、衣背、衣摆、腰带、围腰、裙子、裙片、裹腿布巾、鞋子等部位的装饰,如图3所示。

二 高级定制与民族服饰工艺

1 高级定制与民族服饰工艺

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播较为原始,往往是口传身授,代代相传,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资料。由于现代年轻人用在读书、打工等方面的时间较多,现代社会传统服饰手工艺的从业者逐渐减少,所以靠家族式传承已经不能完成。而高级定制恰是适合民族服饰工艺传承的温床。民族服饰工艺赋予高定服装新的活力,如,刺绣工艺在定制作品上实现时,由于每一位刺绣师的审美品位,操作手法的不同,也会使作品达到二次设计的效果,传统民族服饰工艺便会以鲜活的方式流行开来,成为被多数人所接受的实用流行元素。

2 我国高级定制的发展

定制在我国自古有之,封建社会的王公贵族、富商的服饰也是由知名裁缝量身定做,对面料、款式、工艺也要求极高。这种定制需求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存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人们对于服装要求以统一化、实用为主,价格昂贵独特的定制服装没有了市场。直到近几年服装人文化与个性化的追求占主导地位,人们需要能够个性化的高档服饰,我国的高级定制才得以再次兴起的,短短几年高级定制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氛围。

3 国内高级定制中运用民族服饰工艺的案例分析

(1)劳伦斯.许――“中国定制”

2010年范冰冰用一身“凤穿龙袍”出现在戛纳电影节让全世界眼前一亮,这件“龙袍”正是出自劳伦斯.许之手,如图4所示。这件龙袍工艺是由30多名刺绣工轮班24小时不间断作业才赶制出来。劳伦斯,许说:“这件升级版是浮雕绣,龙是立体的,手工制作的时间要更长,已经把中西方元素结合得很极致。”而这件衣服最终由英国维多利亚阿尔波特博物馆收藏。

劳伦斯.许也是最早将云锦运用于华服的设计师。云锦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它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2015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在法国开幕,劳伦斯,许携手南京云锦推出“敦煌时装秀”,以“时尚套装”的形式完成了从古代皇家织品向现代奢侈级面料的华丽转身,如图5所示。此次云锦礼服面料采用了明朝万历皇帝龙袍的定织手法,首先由云锦研究所的设计师根据劳伦斯,许提供的作品素描图进行纹样设计、手工意匠、挑花结本,再由有着近30年织龄的老织手们手工织造完成。一款礼服的面料,从纹样设计到上机织造再到最后整理,一共要经过120多道工序,日产量仅有5~6厘米,整个制作周期长达一年,以“高级定织”的形式成为国际高级定制舞台的顶级面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云锦的无穷魅力f

用时尚激活传统,民族服饰工艺只有在使用中使用才能得到传承,才能真正达到对民族服饰工艺文化的保护。我们有必要利用我国丰富独特的民族历史资源来提高中国的高级定制服装文化的地位高度,将民族元素应用于高级定制,也为我国高级定制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2)郭培――玫瑰坊

郭培女士在中国的高级定制业中享有盛誉,在她的玫瑰坊中将传统民族元素、传统手工艺与高级定制作品设计相结合,编织了一件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级定制礼服。运用现代审美将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有效地与高定作品结合,这些精神层面的含义来源于当代人对传统民族元素的认同与了解,也融入了时代和社会所投射在人们精神层面的具体反映,是对传统民族元素的近似传承。玫瑰坊高级定制对我国传统民族工艺情有独钟,刺绣、镶、滚、盘的运用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也结合了当今的审美特点。

(3)张志峰――东北虎

品牌创始人张志峰于17年前创立了NE. TIGER,他从一开始就将品牌定位为“奢侈品”,以皮革起家,并于2006年,张志峰开创性地推出了“华服”,这种中国高级定制服饰价格不菲,所有的程序由手工完成,一件华服所耗费的工时至少一个半月。随着“华服”在国际重大场合的亮相,它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客户群既有丹麦、沙特等目的王室,也有巩俐、范冰冰等影视大腕。张志峰拿缂丝、云锦来举例,他坚信,这些工艺能够得到传承,比放在博物馆里要更有意义,如图6所示。

三 我国高级定制带动民族服饰工艺人才培养

1 技能院校民族工艺“订单班”的人才培养

有市场才有需求,当今国内高级定制行业的崛起,为我国传统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院校对传统工艺技能人才的培养。如玫瑰坊与技能院校合作成立的“刺绣订单班”,不仅使中国的刺绣工艺得到传承,而且借助企业定制市场,将民族刺绣工艺带出国门。此外,湖南湘绣设计与工艺订单班,培养了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的新“绣才”,为高级定制企业和湘绣的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 各地民间民族服饰工艺培训班的人才培养

随着高级定制民族服饰工艺人才的需求,各地纷纷成立民族服饰工艺培训班。2014年香格里拉县成立手工刺绣培训班,100名农村妇女进行培训,学习苗族手工剪花技术、苗族刺绣图案配色、民族刺绣图案设计。这类活动目的旨在增强农村社区妇女和下岗失业妇女在定制手工市场的就业能力。

四 小结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香包传承发展符号不足

一、甘肃庆阳民间香包刺绣介绍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河中上游流域,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适宜古人类繁衍生息,从而形成远古多民族聚居的格局,这种先天的地理环境中蕴藏着明显的原始文化特征。在进入文明社会后,家家户户的妇女从小接受香包文化的熏陶,最显著的特征是母传女,婆传媳,祖祖辈辈把做针线活当作评判女人“德行”的标准之一,这种普遍制作香包的习俗,表现出一种传承广泛的区域特征,是香包在漫长历史中不曾泯灭和消亡的基本原因。香包是历史与文化积累的层累复合物,各种历史积淀的文化,深深渗透在民俗意识里,形成独特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二、庆阳香包刺绣独特的视觉符号

中国民间艺术,在传承远古文化符号的基础上,积累构造了一个独立的、丰富多彩的、灿烂绚丽的视觉符号系统。经过漫长历史的再创造随着神话传说的嬗变,到了今天民间艺人的心中、手中,凭智慧的直觉和心象融合想象,符号性的形式,符号的功能和符号的意味,全部融为一种对美的知觉和对意味的知觉。

1.符号的共性

民间艺术可以反复使用一个传统图象符号,以满足民俗礼仪和年夏一年的节日需要乡民需要共同的象征吉祥的符号,表达一致的宿愿。从符号的共性可以看出,民间艺术符号是历来所有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共同使用的艺术载体。民间艺术是共性大于个性,或者是在共性中求个性。

2.符号完美性、戏剧性

庆阳民间刺绣中,无论是立体的,或是平面的,其形象、构图均给人完美整体的观感。这是由于民间艺人追求完整造型和“好看”的审美观念所致。

(1)形象符号的完整性

其一是所锈香包的造型很完整;其二是符号形式构造组合充实丰满。

(2)形象符号的戏剧性

这是善良祝愿的乐观理想对美感形态范畴的必然规定。民间的艺人所绣的形象有一种稚拙美,又有一点滑稽。但是我们同时能够感觉到这些艺术品里面含着一种崇高,是劳动人民的朴实、和一种好不掩饰的审美。

三、香包刺绣的传承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对民间艺术越来越重视,庆阳市的人民非常愿意来参与这件事情。

1.文化馆与政府

50年代,全国各地都建立了文化馆,庆阳市也不例外。它在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上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1)文化馆发挥的作用

①收集整理民间香包刺绣。他们促成我市几次赴京参展。甚至出国展出本地区的民间艺术品。

②发现、组织民间刺绣艺人,激活他们的创造力。

③出版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庆阳香包》余正东编著,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政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1988年全国第五届民间工艺美术年会在西峰召开;1989年建国40周年大庆时,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第二届艺术节;1986年法中友协主席吉莱姆访问了民间美术大师祁秀梅,并考查了全区民间美术。

②《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文化部于2004年末开展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我市西峰唢呐文化和庆阳香包双双入选。

③庆阳举办香包民俗文化节,2002—2004年,连续三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

④市上和各个县政府在民俗文化上,保持紧密的联系,各县政府定期向市上汇报。

2.专家学者的建议

庆阳市在民间艺术这方面的专家特别少,但是这些少数的专家提出了非常珍贵的意见。一些专家,包括一些外国专家对庆阳香包看了以后,他们认为把民间艺术品制作传统工艺的方法保护起来,培养新的传承人,并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扶持。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秘书长杜芳介绍说,在我省,民间艺术地区发展不平衡比较明显。如庆阳市的民间艺术群众基础比较好,当地政府这几年也对民间文化保护和挖掘抓得比较紧,连续4年举办香包艺术节,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3.商品经济的刺激

(1)地方政府、文化馆为了扶贫致富

他们把民间艺术品列为开发项目,香包刺绣是庆阳民间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种。近几年,香包制作已不再受时令季节的限制,开始变成商品,走向市场,并逐步形成了产业。每届香包节进行的重点活动项目洽谈与招商活动,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工作,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

(2)国外旅游者对传统民间美术的热衷。

国外旅游者对传统民间美术的热衷刺激了商人对民间艺术商品的关注和购买。其中香包刺绣品、布制品关注的最多。

四、庆阳香包刺绣所存在的问题

对庆阳香包刺绣存在的问题,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

(1)对民间香包刺绣的研究、发掘、弘扬、保护,工程量极大,但专业研究人才奇缺,而具备民俗文化知识的工作人员多半已退休,民间香包刺绣艺人相继谢世,传统技艺人很多去世了,所以我们在研究和开发民间艺术的时候给我们造成很多困难。

(2)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利益驱动下,机械模仿制造的产品大量的涌入市场,庆阳香包刺绣的纯手工制作技艺受到冲击和挤压,逐渐失去原汁原味的传统特色。市场经济的冲击,现代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文化欣赏层面的收缩,造成民间工艺盲目“洋化”,数千年的传统技艺误入歧途,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逐渐丢失。

(3)庆阳香包作为地方民俗艺术,它的影响已扩大到海内外,但在内容和形式上,仍面临着濒于失传的客观危机。能代表华夏民族文化传统和富于特色作品趋向冷落,现在的作品艺术价值很低。

(4)近些年来,由于香包文化的发展,一些学过造型艺术专业的老师,过多的把一些西方画技法用了香包刺绣上,虽然有了一定的创新,但其盲目的创新和渗透使古老、稚扑的传统文化误入歧途,纯美术观念对古老文化的理解造成香包造型工艺的“洋化”。

(5)从外地聘请湘绣、苏绣大师培训庆阳香包制作者而招收学员。毕竟湘绣、苏绣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其自身的历史积淀与庆阳香包的文化概念和人文色彩有着很大差异,将其纳入庆阳香包刺绣,便失去了自身的内涵。

五、结语

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是庆阳特色文化产业,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更多人积极的参加到民间艺术保护发展和传承的队伍当中,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果,但是毕竟我们在这方面借鉴经验很少,所以我们在挖掘、保护、发展等等民间文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我们认真的去做,不断的吸取教训和总结经验,一定能够做好的。

参考文献:

[1]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工艺出版.

[2]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

[3]陇东报.2006-7-24.

[4]甘肃日报.2006-5-30.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界首刺绣;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05-02

刺绣是将人的设计以针线在织物上穿刺的手法绣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起源于虞舜时代,经过历朝历代优秀刺绣人的努力,发展为今天以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为代表的民间刺绣文化。刺绣的技法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如网绣、满地秀、锁丝、平金、戳纱、挑花等。刺绣也从最初生活用品上的应用发展到服装、包装、书籍装帧等现代商业化的应用上来。

一、界首刺绣的现状

界首刺绣属于民间刺绣的一种,历史悠久,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形成其特有的风格。界首刺绣在2010年被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界首刺绣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界首著名的传承人代表刘兰英,其刺绣作品远销到日本、澳门、香港、新加坡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行业专家和广大刺绣收藏者的认可和赞誉。她的绣品既有北方的粗狂、质朴、大气,又有南方的细腻、流畅、生动,被专家称之为“艺苑独秀”。

(一)界首刺绣的艺术特点

界首刺绣的发展及其缓慢,原有的经典绣品也在不断的遗失和破坏,能完整保留下来的作品是极少数的。又由于愿意从事刺绣的人数逐渐减少,市场上鲜有精品出售,即使是地道的界首人现在也很少想到使用界首刺绣。界首刺绣来源于民间,绣品细腻,内容丰富,图案以花卉动物、民间故事及民俗文化为主,寓意深刻。例如儿童的虎头鞋、虎头帽等,预示着孩子成长健康、虎头虎脑。物象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过渡自然,通过色彩的阴阳浓淡来体现图案的体积与块面。在针法上主要以平针为主,绣品的主要布料选择是红、黄、蓝的绸缎,绣线以大红、大绿、大紫为主色调,再以金银线、金属片、金丝穗进行搭配,形与形之间用线隔开,通过整齐的图案和块面效果来塑造物象的体积,使绣品精美别致。在构图上,界首刺绣也很讲究,先确定主题、构思、勾勒出草图,选好布料和线,然后用笔将草图勾画在布料上,或者将草图剪成纸样贴在布上进行套绣,再使用平针的手法进行刺绣,平针有上绣和下绣之分。巧妙的构图与娴熟的技法是界首刺绣高水平的标志,也是能够在北方刺绣中独树一帜、流传至今的原因。

(二)界首刺绣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问题分析

1.绣品数量的减少。刺绣作为一门传统的的民间工艺,在时代变迁中,不管是作为美化服饰的拥有量还是其使用的频率,都在不断的减少,界首刺绣在民间正在逐步丧失其生存的基础。原因有:第一,界首刺绣的发展是从民间流传开来,直到现在还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管理,政府也没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第二,界首刺绣没有形成规模性产业,它的流通渠道多是亲戚之间或者邻里之间的手口相传,也只是在农闲之时或者茶余饭后才会进行的一项活动,一般不会在市场上交易,都是自家使用或者赠送亲友;第三,界首刺绣进入高档次场合的机会很少,主要存在于平民的日常生活中。所以,界首的刺绣作为情感寄托或民间的精神的载体,就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行商业的运作,成为商品的机会就少,也没有高加价值,导致生产量萎缩,精品少。

2.传承人的断层。近年来,界首市政府开展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借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一批批传承人进入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如刘兰英、张敏等,大大的提高了界首刺绣的知名度。但是界首刺绣绣工的年龄结构偏高,如刘兰英今年已经75岁高龄,年轻一代的绣工少之又少。又由于界首刺绣的制作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难度大,所以成品的出产量极少,无法快速产生经济价值。对于这一技术的传承,从众的心理、追逐时尚心理、趋利心理都使人们对这项传统工艺提不起兴趣,导致愿意从事刺绣的人越来越少,界首刺绣面临着传承断层的问题。

二、界首刺绣发展途径研究

(一)借鉴地方刺绣发展的经验,为界首刺绣提供参考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寻求发展,不仅自身要努力,更要善于总结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全国各地的刺绣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除了四大名绣外还有京绣、杭绣、鲁绣、扬州刺绣等,都在进行产业化。例如镇湖为了发展镇湖刺绣产业,提升刺绣品牌,镇湖政府建造了刺绣艺术展示中心、绣品街、中国刺绣艺术馆,打造了一街一馆一中心的产业格局。经过资源的整合,刺绣业一跃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刺绣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又如杭州刺绣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杭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在杭州的传统艺术领域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杭绣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使这项技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当地政府出台了许多保护政策,把杭绣列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点保护品种;建立专项扶持资金,把杭绣列为重点扶持项目;设立部级工艺美术博物馆及大师工作楼,以此对杭绣作品进行展示;扶持帮助刺绣大师招收弟子等。逐步建立起杭绣保护发展的平台。界首刺绣要借鉴这些成功经验,使这门手工艺发扬光大。

(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营造优质良好的发展环境

界首刺绣来源于民间,缺乏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人们的收藏意识不强,导致刺绣后继无人的局面。近来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民间手工艺,把界首陶瓷、剪纸、刺绣等都列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界首刺绣又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然而,这仅仅是发展的第一步,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首先成立界首刺绣的专业机构或者小型的博物馆,加大界首刺绣的宣传力度,增强其影响力,让大家对刺绣有个新认识。其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广大的刺绣人员和刺绣爱好者积极参与进来,扩充绣工数量,增加绣品产量,扩大绣品的使用范围,促进其市场销售量。第三,帮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刺绣传承人进行宣传,招收弟子,将精湛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第四,开设刺绣的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刺绣技能,让他们在保持界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积极汲取民族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增加界首刺绣的艺术内涵,丰富刺绣的种类,开拓创新。

(三)丰富传承人的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界首刺绣的代表传承人在文化程度上普遍偏低,年龄偏高。很多的年轻人对刺绣这门传统手工艺根本不了解,更不要说对刺绣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不应仅仅停留保护和传承上,更主要的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着的现代社会,才能为现代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例如,2015年“台绣”第三代传承人的设计师林霞,她发明的“纤艺绣”、“高清晰刺绣”等工艺在国内刺绣行业是一个重大突破。是她近年创作的作品,立体感强,抢人眼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增强了“台绣”的文化生命力。界首刺绣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就要创新,而解决传承人知识和年龄结构的问题是创新的前提。现在很多大、中、小学都开设艺术欣赏、手工制作等课程。应该把界首刺绣也列为基础课,地方学校就要体现当地的工艺美术特色。让学生从小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了解界首刺绣的历史,认识和学习刺绣知识,将界首刺绣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以后的艺术实践中做到与现代市场相结合,才能够创新发展。

(四)提高界首刺绣附加价值,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地方文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上的综合反映与特殊表现,一般都是以民间的工艺品作为物化表现形式。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人们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都是根据当地的文化,依据当地的技术、材料、功能、形态、构图、色彩等创作出来的,这些独特的文化成为区别他者的重要标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具有这种民族文化特色的典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以民族文化的保护为主,让它不至于消失在现代化的大潮中。我们要将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以产业化的方式来活态的保护并力求使其发扬光大,使其具有新时代的特征的的时候,我们就要更准确的把握“民族文化”的含义。保护和传承是发展的前提,而发展又是传承和保护的有效手段。把非物质文化资源转变为生产力,把作品变为商品推向市场,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形成产业化规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界首刺绣的名气主要是在研究界和工艺美术界,界首刺绣的传统工艺与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民俗等文化内涵,让民众从其中能体会到一种文化的回归,这其中包含的经济价值是很可观的。文化产业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的,我们要保留它的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做批量化的生产,将界首刺绣图案移植到其他载体上并形成产业化规模。例如让它成为纺织产品的图案,成为服装、挎包的装饰,或者靠垫、窗帘、床品等的装饰。另一方面,制作刺绣精品,创民族文化的品牌,如刺绣荷包、旗袍、花枕头、虎头帽、虎头鞋、绣花鞋等民族工艺品,将绣品打造成有收藏观赏价值的艺术精品。总之,我们在进行产业化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民族文化的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不仅推动界首经济发展,更使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词典[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5.

〔2〕魏玉龙.刺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创新设计与运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

〔3〕李芳.浅谈中国当代刺绣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艺术与设计,2007,(02).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笔者所在的学校座落于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镇湖,是全国闻名的刺绣艺术之乡。独特的地方资源特色造就了本校“刺绣艺术”的特色教育。本校多年前就确定将“苏绣文化”作为本校的办学地方文化特色之一,且围绕苏绣文化开展课题研究,进行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探索和实践,为此学校特开设课题《“苏绣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管理和评价研究》、《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视域下:“现代吴娃”综合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等。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评价来继承和挖掘本地的刺绣文化,丰富学生的素养,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从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 以刺绣校本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进一步了解苏绣的历史发展、制作过程,学会刺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了解家乡镇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厚实的文化底蕴,从而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领悟家乡的美丽,并懂得怎样去欣赏美、维护美、创造美。

以学校为基准 学校开发刺绣校本教材,开发的幅度和范围,开发的方式和策略等都以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和特点以及可利用的地方资源为依据。以此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深化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理念,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人文精神。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效能

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天动,在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创造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还能提炼品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刺绣”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细心、恒心等个人品质,且在活动中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培养他们交往的能力。

教师专业的成长 学校的特色创建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刺绣文化特色的开发与实践也是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推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倡导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和刺绣文化的传播者,作为主体参与到新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不同的课程试验,参与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从而改变教师只是既定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改变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专业成长。

刺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举措

建好组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成立刺绣校本《镇湖绣艺》《刺绣奇葩》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研发、规划、督导、评估;成立该校本课程的研究小组,具体负责实施、研讨、总结等;成立教材编委会,具体负责教材的采集、设计、编辑工作。在教师队伍中抓强抓实校本培训,加强理论学习,做到人人参与,从而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利用苏绣文化教育资源 本校社区是苏绣文化的发源地及生产基地,苏绣的生产、制作、销售、欣赏、研究机构一应俱全,中国刺绣艺术博物馆、绣品一条街等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创设了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再加上学校的苏绣文化特色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舞台。

编好刺绣校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实施 实施要求:该教材使用对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为此,学校制定了刺绣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由专门任课教师组织实施,可在实践活动课上实施,学校兴趣小组根据实际也可进行有选择性地使用这本教材,教材使用时,要注意让学生领会。学校一手抓艺术水平的提高,一手抓精神品质的培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校本教材的实施本身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施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其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发现、探索、创造。体验自身和社区苏绣文化的关系,促进其自身的发展。

组织多姿多彩的活动 校本课程的教育需渗透于其他学科之中,更需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学习感悟。室内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有意识地渗透校本课程内涵或直接学习。室外活动:参观苏绣生产的家庭作坊、制作工场、苏绣艺术馆等,感知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刺绣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实验中教师认真学习和理解新课改与课程开发的关系,研究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学生的个性品质,以逐步适应时代、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建设使教师有了展现专业和特长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并与学生共同分享个性化教学的乐趣,逐步提高了自身从教的素质。实践证明,开发校本课程对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新型的教师队伍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学生群体,以及对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刺绣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海田街的那抹绚丽

海田街36号,一个禄劝县城内普通而平凡的门牌号,为我们演绎着最绚丽的色彩。或许你只是匆匆路过,但在惊鸿一瞥间,那抹绚丽不知不觉间已印记于你的脑海,偶尔忆及,仍是惊艳。

我很难用准确的文字,来描述这间绣坊带给我的惊艳。即便是在海田街,这间绣坊的店面也简单得毫不出众,空间狭小,店内光线昏暗,甚至有些凌乱。但这阻止不了那抹绚丽,以闪电般的速度侵袭你的眼球,拨动你的心弦。

走进绣坊,墙面上、布堆里,随处可见的精美绣片琳琅满目,夺人眼球。那些悬挂着的衣服,深黑、宝蓝、大红、翠绿,色彩艳丽得有些夸张,却又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大红大绿的俗气。精致的绣片,精美的挎包、绣鞋,以及衣服的衣肩、袖口、对襟、下摆等部位,都用手工绣上了各种精美的,栩栩如生的图案,以缤纷的姿态散发着夺目的绚丽,让这个有些狭小的空间流光溢彩。

用针线舞动出这方绚丽色彩的,是这间绣坊的主人尤定美。这个从未上过一节美术课的农家女,凭借手中细细的针和线,不但绣出了自己的花样生活,还绣出了令专业画家和艺术家称赞不已的一件件艺术精品。2002年,她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艺人”称号,并当选为禄劝县刺绣协会副会长。

彝族女子爱美,善于创造美,更乐于展示美。她们用鲜花般绽放的艳丽服饰,装扮着生活,展示着自己。而这些艳丽的服饰,每一件都是绝版,全靠彝族女子按自己的心意手工挑花和刺绣一针一线缝制出来,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费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因而,刺绣是彝族姑娘必修的基本功,能否绣出美丽的图案,是衡量彝家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志,那些善于画花、剪花和绣花的能手,在左邻右舍间会获得格外的礼遇和尊重。五彩斑斓的服饰,展现着彝族女子精深的刺绣技艺,绣花簇簇的围腰,绣满鲜艳花朵的服饰,做工精美的花鞋……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间,充满了彝家女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出生于禄劝县则黑乡柱矶村的尤定美虽然不是彝族,但从小在彝族村寨生活长大的她,耳濡目染下对刺绣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与灵气。11岁时,尤定美就开始跟着母亲和外婆学习画画,画的图案大多是彝族刺绣的传统题材花鸟虫鱼等。后来她开始学架花(又称十字绣),凭借出众的悟性和一双灵巧的手,技艺很快就超过了母亲。还不满18岁时,尤定美的刺绣技艺就已出类拔萃,不但经常给别人制作嫁衣,还引得村里的小姑娘们纷纷跟她学刺绣。心灵手巧的尤定美,在短短不到8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从学徒到师傅的角色转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刺绣高手。

用爱美的心创造美

正如其姓名一样,尤定美是一个爱美的人,用爱美的心创造出了自己的花样生活。虽然已经52岁了,但身材苗条,面容白皙,穿着得体的她,依然显得年轻漂亮,她爱美,更懂得如何展示美。

在向我展示和介绍那些刺绣品的时候,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她对自己的作品的欣赏和珍爱。这些作品,宛若她的儿女般,每一件都倾注着她的心血,每一件都浸淫着她的情感,是她毕生追求的结晶。

当尤定美穿戴上亲手制作的“土司太太服”出现在我面前时,又是别有一番韵味,显得隆重、尊贵、高雅。这套服饰,是尤定美在2006年去日本参加文化交流活动时的着装。她介绍说,这种款式的衣服,以前是彝族土司太太才能穿的,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般的人不要说穿不起,即便是穿得起也根本就没有资格穿。现在大家的日子好过了,也有消费能力了,所以都希望能够拥有一套“土司太太服”。

彝族刺绣的针法变化多端,图案搭配也十分讲究。彝族女子在绣花前,一般都要自己或者是请高手在绣布上画好图案,或者是用纸剪出漂亮的花样,然后缝在绣布上,再根据图案的需要配线配色进行刺绣。经过40多年来的学习和摸索,尤定美继承了不少传统的刺绣图案,如耗子摘葡萄、鱼连草兰、蝴蝶戏梅、鹿望金钟、鱼跳龙门、凤穿牡丹、兔吃灵芝等,还根据人们不同的审美观创造了许多新的图案,而色彩的搭配、设计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于是这间小小绣坊,也就成为了禄劝县城内一个美的策源地。城里的、乡下的女人们,空闲时总喜欢来这里走走,或者是买一件自己喜欢的服饰,或者是向尤定美请教学习,或者只是为了看看又有什么新花样,饱一下自己的眼福,这使得小小的绣坊总是显得繁忙而热闹。

尤定美做的彝族传统服饰,最讲究也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就是她的刺绣设计。她在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维,什么面料配什么绣花、什么颜色搭配什么图案她都了然于胸,绣出来的图案造型和色彩搭配结合得十分完美。尤其是在色彩搭配上,在民间刺绣艺人中更是出类拔萃,方圆十几个乡镇都知道她的大名,都来找她做活。仔细欣赏她的刺绣作品,细腻的质感,协调的配色,自然的明暗表现,传神的艺术刻画,让人不得不在赞叹中暗暗折服。

在传统的基础上,尤定美还对彝族服装进行了改良,不仅质量好而且设计独特,做工精细,所以尽管价格有些贵,但喜欢的人还是不少,据说曾有人先后从她这里买走了12套手工制作的彝族服装。要是遇上逢年过节,特别是冬腊月间和火把节前,城里的女人们就会蜂拥而至,齐刷刷地挤进这间狭小的绣坊,选衣料,选款式,在这里定做一套传统艳丽的彝族盛装,让自己能在节日里花枝招展。

而更多的时候,尤定美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刺绣世界里,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升……

守望中的传承曙光

以前的彝族女孩,五六岁就开始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习挑花和刺绣,十来岁就要自己缝制衣服和鞋子了。做不完的地里活,忙不完的家务事,阻止不了彝族女子对美的追求。在农闲和晚上难得的休息时间里,她们用一双双灵巧的手,千针万线地编织着自己对生活的期冀。当漂亮的花朵在她们的手中渐渐开放时,对未来的憧憬也随之盛开。

可以说,彝族服饰是彝族刺绣文化的杰作之一,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文化表述。然而与许多传统民族民间技艺所遭遇的窘困一样,现在彝族服饰连同彝族刺绣,已走到了如何传承和发扬下去的拐点。我们不无揪心地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彝族传统民族服饰缝制工序繁芜、穿戴复杂而且不便换洗等因素,在越来越多的彝族村落,传统服饰开始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的彝族女孩,也很少有人再系统地学习剪纸、挑花、刺绣等工艺,即使有也是到十几岁才开始学习,而且几乎不能独立完成整套服饰的制作。

作为一位为刺绣付出了毕生心血的民间艺人,尤定美也曾面临过如何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困惑。她在守望着,在无奈中苦苦守望。满大街的流行色,年轻人身上的奇装异服,让她感到有些迷茫,不知彝族刺绣连同彝族服饰,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毫不引人注目的方式从生活中无声无息地消逝。

守望往往是伤感的,又总会出其不意地给人带来希望。就在尤定美守望多年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彝族刺绣和服饰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尤定美对此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更加忙碌了。绣坊的生意越来越好,更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向她请教和学习刺绣的技艺。在县劳动局免费为在家务农的年轻人开办的刺绣培训班上,尤定美更是走上讲台做起了老师,把自己毕生所总结出来的刺绣经验和技术,手把手地教给了这些年轻人。

绣坊内那些精美绝伦的刺绣手工艺品和彝族服饰总是供不应求,于是尤定美找到一些具有一定刺绣基础的彝族妇女,并与同自己学习刺绣的弟子展开分工合作,根据各自的特长安排相应的工种。尤定美安排她们分别绣袖口花纹、绣领口花纹、绣衣摆花纹,有的绣头裤脚花纹,最后把这些绣片拿到绣坊对每道工序进行加工。这种流水线般的生产方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一般5天左右就能制作出一套彝族服装来,不但满足了顾客的需要,也给农村妇女创造了增收的机会。如此一来,尤定美不但将自己绣坊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还给自己在创作上腾出了时间,使自己的彝族刺绣既保持传统也不落伍,既有民族感又具有时尚感。

上一篇:月嫂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早教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