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材范文

时间:2023-03-04 20:18:34

初中英语教材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内;初中英语教材;教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46-0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行和推进,国内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多样化”和“一纲多本”的课改原则的引导下,针对不同年级、层次和地区的各级各类中学英语教材蓬勃发展。而与之相应的教材研究更是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一、英语教材的属性及特点

教材是个含义多歧义的术语。查阅己有的文献发现,有关“教材”的定义不下十种,其中最广义的界定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而最为狭义的定义便是“教科书”,也称课本。本文中指的是其狭义概念。

(一)英语教材的属性

首先,既有工具性,又有知识性。英语是英语教材所教授的内容,具有语言的工具性。英语教材只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一种工具及手段。英语教材作为教科书又具有其知识性。它既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知识,也有语法、词汇及语音的语言知识,同时还有对外国文化知识的渗透等等。其次,既有指导性,又有实用性。英语教材是根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编排的教学用书,是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因此,英语教材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性。同时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也至关重要。英语教材的内容是从学生需要出发,材料和话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充沛的练习活动。通过教学把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语言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相较于小学、高中英语教材,初中英语教材又有以下特点。

1.过渡性与终端性统一。首先,初中是处于小学和高中之间,所以初中英语教材更是小学英语教材向高中英语教材过渡的桥梁。其次,初中毕业标志着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束,这就使初中英语教材必然地带有一定的终端性。

2.基础性与实用性结合。初中英语教材的基础性表现在加强英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和基础语言技能,为初中毕业生走向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初中英语教材的实用性体现在其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和结合,以满足毕业生以后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基本需要。

二、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现状

(一)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的内容

当前国内有关英语教材的研究主要是对现行教材的解释、说明或推荐,根据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范畴,大致可分为五大类。

1.教材发展概论。如王进军(2010)专门探讨了英语教材的发展,包括国内外英语教学,教材编写相关学科理论的发展,并结合案例分析,探索英语教材发展的规律、趋势及模式。张献臣(2010),曾瑛婵(2002)则是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发展沿革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概括总结了各阶段的教育背景及英语教材的特点。

2.教材的编写理论与原则。如王玉云(2008)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研究初中英语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以期构建一个新的知识体系,为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制和进一步的修订提供建议和意见。任丹凤(2003)则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论述了传统教材基本结构的特点和缺陷,分析知识系统结构与知识应用结构的理论。谢华均,宋乃庆(2003)探讨了新教材编写的教育理念。

3.教材分析与评价。刘道义(2004)依据教材编写要求和英语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从多个方面衡量和评价一套教材质量的高低。王艳娥,陈海蛟(2003)对国内外多个英语教材评估标准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重点介绍Van Els et al的评估标准的实际运用。程晓棠(2002)分析探讨了教学大纲、需求分析、教材评价、教材取舍调整、教材编写等方面。许峰(2004)回顾了国内外的教材评估研究,通过分析归纳指出了教材评估研究的方向。

4.教学与教材。苏仁平(1999),李群(2006),秦志勇(2009),徐洁(2010)等探讨教学与教材的关系,其使用情况以及教学方法等。

5.教材介绍。胡壮麟(2000)介绍了《学英语》这套教材的编写体系及特点。张雅君(2004)论述了《新目标》的教材编写理念与思路、主要特点及结构和体例。

(二)国内初中英语教材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英语教材研究是英语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它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不少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语用学等视角剖析英语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体系、教学方法等,从理论上更深层次的认识教材。如张雅君(2007)从语言学理论的视野分析不同时期的初中英语教材设计的特征。安昌光(2009)则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英语教材编写的不足,以期对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

2.调查实践。既研究者通过座谈、听课、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材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及学生的反映,测评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程度,从而明确某种教材的优劣。如杨雪(2006),邓生艳(2007)等对某套教材的使用情况作调查研究,找出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对其更好地使用和改进提出具体建议。也有不少一线教师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对现行教材的教学方法、所存问题的探讨。如李群(2006),秦志勇(2009)等。

3.比较评价。很多研究者通过不同的编辑思想、编选方式、教材内容及使用方法等多角度的比较,或通过某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更深层次地认识各种教材,以提高英语教材的质量。如汤丽伟(2005)系统比较不同时期的初中英语教材,把握其发展的历史脉络,尝试提出了对我国初中英语教材改革前景的展望。

三、分析与思考

近几十年来国内关于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难看出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研究内容有待深入化。纵观相关成果,初中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以研究教材与教学、教材分析与评价方面的居多,而研究教材理论与编写原则、教材编写问题探讨的则偏少。当前各种教材的蓬勃发展与教材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这是极不相符的,同样也制约着我国初中英语教材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其次,研究方法仍需多样化。目前国内有关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方法中理论研究以个人经验总结、观点陈述、理论思辨为主,主观经验色彩浓厚,缺乏客观实证。调查实践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还有待提高,以加深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初中英语教材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和材料。比较评价研究的方面更需多元化。我们不仅仅从教材的本身来分析评价教材,还需要考虑教师、学生、课程要求等等因素,以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教材。再次,研究主体注重人文化。教材研究的焦点一直是教材本身或是教学主体教师,而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探讨教材的研究却很少。勿需质疑的是教材本身和教师角度在教材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

综述所诉,有关于初中英语教材的研究内容上还需深化教材编写理论和原则的研究;研究方法上仍需改善提高,使其多样化、科学化;研究主体注重人文化因素,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分析评价教材,从而丰富我国的初中英语教材研究,推动英语教材的完善,以促进英语教育改革的落实。

参考文献:

[1]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曾瑛婵.建国以来普通中学英语教材的历史回顾[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2.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科书 文化 文献综述

语言与文化二者间一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完全掌握一门语言自然离不开对于其文化的了解,正是由于这样的关系,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英语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研究也对我国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有着重大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科书文化内容近十年研究概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将“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文化不再只是手段而是目标本身,成为了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国许多学者都围绕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材中文化相关内容的研究主要从以下角度展开:

1.对某一版本教材进行分析。赵菲菲(2015)等一些学者倾向于对某一版本的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此类研究一般先对文化进行定义,再通过文化分类对各版英语教材中的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判该特定版本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并给出相应建议。

随着中外交流增多,如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也逐渐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如郭静(2013)。通过对英语教材中的母语文化所占比例的量化分析,指出我国英语教材中中外文化失衡现象仍存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处理英语教材中的中外文化,仍旧是今后值得探讨的热点。

2.对多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还有一些学者对多本教材进行比较,概括起来,此类研究一般有两种形式:

(1)横向比较。我国初中阶段的教科书采取一纲多本政策,现行英语教材之间在文化内容方面有何差异,这些差异对文化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会有这样的影响成为学界一些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如廖燕怡(2014)。

(2)纵向比较。自建国以来,我国采用过多个版本的英语教科书,不同时期的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配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于斐、宋蕾在其论文中通过对人教版01年、03年以及12年三版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城乡文化、民族文化的统计分析,对影响英语教科书中文化配置的因素进行归纳,并提出改进建议。

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从横向与纵向的角度入手增加了我国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的丰富性,对我国英语教科书今后的编纂、教育教学理念的改革都有着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虽然现有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有待今后的研究探讨。

1.研究对象相对单一。虽然近十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英语教材关注的研究日渐增多,但远不及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研究,且研究对象多集中在人教版和仁爱版上,其他教材鲜有涉及。研究对象的单一不利于更加全面地对现行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探讨,易造成初中英语教材评价的研究缺失,不利于今后教科书修订及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2.研究框架不完善。现有研究中多采取先对文化定义,再对文化进行分类以探讨不同文化在教科书中配置问题,但是其文化分类标准仍有待商榷,有的只简单划分中西文化、有的则只探讨表层文化;还有一些研究其文化分类项目彼此并不属于同一层次。

三、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成长,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的研究也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基础,加深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打破原有文化框架的束缚,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与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郭静.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中文化失衡现象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3.

[2]廖燕怡.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本土文化内容分析――以粤港两地为例[J].新西部旬刊,2014(17):59.

[3]于斐,宋蕾.初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失衡现象比较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W学报,2013(3):128-131.

[4]赵菲菲.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导向分析[J].教育观察月刊,2015,4(20):49-51.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材;思维优势

英语教材是英语语言的体现实体,是学习者实现英语知识掌握的承载体,是抽象英语思维发展所需的工具。就英语思维的发展过程而言,语言和思维是同步进行的,均是在人类劳动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英语教材是英语语言的载体及媒体,就语言形成规律、获取历程进行细致呈现,教材中隐藏着编撰者的内在思维机制,而进行思维优势的挖掘处理,可提升教材的应用处理能力及课堂有效性。

一、初中英语教材思维优势的阐述

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不断深化,使得初中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体现出一纲多本、多样化的显著特点,文章立足于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对教材所涵盖的编撰者的隐藏性内在智慧进行了挖掘,对英语教材思维优势进行了阐述。

1.以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彰显教学的思维流畅性

思维流畅性是指在限定的时间内能够产生的观念数量,也就是说在固定时间内形成的观念越多,所表现出的思维流畅性就越大。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便是依据学习认知规律、围绕学习任务所链接而成的教与学的思维流程性均较强的教材,教材编写时选取任务链及情景模拟方式,缓解着语言知识的有限性及教学任务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将教学话题、语言结构、交际功能汇集于一体,由话题构成学习单元中的核心内容,并在话题结束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例如,教材所采用的一个单元、三个话题、四个小结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地考量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及需求,重点突出思维的发展规律。

2.以学生的语言发展来强调教材的思维独特性

独特性主要是指就各类司空见惯的现象、权威理论等持有怀疑及分析的态度,采用较为新颖的思维方式就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思考,主要表现为标新立异的选题、独辟蹊径的方法、异常敏感性及思维独特性,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思维独特性具体表现为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为用而学。

3.以学生的认知程度为基点来反映教材的思维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指教材编写中的思维灵活与多变,且思路得以及时的转换与变通,而仁爱版的初中英语教材灵活性表现在每个话题均具有四个部分相互承接、相互独立,任何话题的开篇教学思路安排可从C部分的综合阅读开始,也可从B部分的功能意念入手,D部分的超前集中也可作为开始。就单个教学部分而言,教学指示表现为Look, listen and say;Work alone;Pair work;Project,这使得教学内容相互独立且整体连贯,给教师教学活动灵活性整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初中英语教材思维优势的发挥

教学实践活动要尊重教材并遵循教学思路。教材的编撰人员的意图较为明确,每个部分均意在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仁爱版教材中的任何话题,均以不同的训练活动及训练形式完成,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尊重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知识衔接性强、思维连贯性强的思维优势,新课程标准中的11个功能意念及66个教学重点均在教材中得以反复的呈现,并同时实现层次上的逐步递增,该种编写方式可让学生由初学者语言模式中实现语言的情景化及生活化的逐步带入,教师要重视知识间的联系性,以学生纵向思维联想的引导确保整个教学的连贯性。

教师可对教材思维所具有的独特性充分利用,实现教学实践环节中多样性教学方法,利用独特性及认知心理的相关特征及理论,采用图文整合及环节划分方式逐步地引导学生步入到语言学习规则体系中,确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而非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控制,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利用有限时间所学到的知识。由于教材编写设计无法确保内容百分之百具有真实性,尤其是语言的初级训练阶段,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过渡性学习任务的合理安排,逐步地引导学生落实学习任务。

为充分彰显教材思维的灵活性,要求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综合学生语言能力就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及选择,在确保教材完整性及系统性的同时,就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及编排顺序等实施必要的取舍及调整,常见的调整有单元间的调整、话题间的调整、小节间的调整等。教材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为培养初中生英语语言学习的创造性、维持性等开创出有利条件,而维持性的学习是全面应对发展历程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是面向未来发展趋势的学习。

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彰显出的思维独特性的优势,需要教师对其有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并从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及教学方式,实现思维优势的充分发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曾晓明.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 语用学 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初中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1]。这就把语用能力的培养列为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如果只重视语言知识的教授而忽略语用知识的指导,学生的交际能力发展令人忧虑了。而现阶段学生出现的“哑巴英语”可能正是其语用能力欠缺的表征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并不是同步发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并不能保证语用能力的同期发展。在二语习得教学中,需要对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国内外学者就语用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呼吁将语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并倡导为二语学习者提供使用这些知识的机会以利于其语用能力的发展[2]。另外,研究也发现,为了避免语用失误,有必要将语用原则纳入教学内容[3]。教材通常是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核心,而现阶段国内对于初中英语教材的分析研究主要从知识体系、文化导向、文章体裁、学习策略等维度进行,较少从语用角度进行评估。因此,基于语用学的角度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能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帮助初中学生获得理想的英语交际能力有着切实的参考价值。

一、初中英语教材现状

通过对现阶段使用较为广泛的两套初中英语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目标)(以下简称《新目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初中英语教材《英语》(新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中语用知识的分布情况进行仔细梳理和归类,可以发现现有的初中英语教材在语用层面上系统性、全面性欠佳,此外,教材交际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有些教材还存在着语用失误。

1.语用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

从言语行为、语域、礼貌、文化、语篇这五个语用元素出发,可以发现现阶段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的言语行为所占的比重最多,而涉及到语域等语用元素比重很少。而在比重最多的言语行为中,教材大多都只涉及了其中一小部分,主要集中在请求言语行为、道歉言语行为等,而对其他大多数的言语行为没有提及。比如说,《新目标》五册书涉及到36种言语行为中的16种,且每册书中的言语行为数量不均衡,初二11种,初三7种。而《新标准》共涉及了17种言语行为,其所占比例也不太均衡,有些比例高达27%(如询问信息),有些仅为8%(如问候)[4]。

教材对语用知识编排的系统性也不足。以《新目标》为例,其所涉及的言语行为中,具体到道歉言语行为,教材中共出现了20次,覆盖了大部分道歉言语行为策略,但是并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子类型。请求言语行为在《新目标》共出现33次,其主要以情感引导、建议、许可、能力和责任为主,其他请求类型基本没有涵盖,没有体现出请求言语行为的系统性。具体到所涉及的请求策略,涵盖了直接请求策略和间接请求策略两大方面,但是并没有覆盖这两大类下的各个子项目,显性直接请求策略、回避直接请求策略、间接请求策略下的愿望、建议和强暗示策略没有在教材中出现,且相关请求行为也没有按照请求强度的强弱顺序在教材中得以呈现。此外,教材普遍缺乏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言语行为,比如说称赞、拒绝等。

2.交际性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尤其是对话,大多由一方控制着话题,整个交谈中话语轮换显得不够灵活,与整个会话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同时,会话中缺乏交换信息,交际一方在听了另一方的回答后,很少做出评价或反应,即便是在真实语境中会出现的反馈提示如ah,yeh等也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在《新目标》Go for it!七册上教材中尤为明显,但在九册(2014年3月版)教材中的交换信息可以明显看到有所增加。但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角度来讲,七册上是初中生初学英语的阶段,从交际角度来讲,其出现的反馈提示应该更多,而教材忽略了这一点。此外,教材中的对话话轮都是由完整句子构成,整个对话缺乏交际性,看起来会话参与者只是在练习英语句型而不是在交换信息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换言之,初中英语教材的编排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语言交际的情境性,那么很难说这种教材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真正得体可靠的语用知识。

3.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不同背景的社会人在交际中,由于表达方式或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缺乏对对方社会背景知识等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实际交际效果的现象[5]。语用失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教材中的语用失误是造成学生语用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忽视了对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和语言结构等因素的顺应,出现了较多的失误。以人教版的初中英语Go for it!为例,其出现了145处语用失误。在原本应该用find out的地方误用了find,本该用look up的地方误用了check。甚至还出现了类似于These are my parents的表达方式。通过仔细分析,发现语言结构语用失误较之于交际语境语用失误和语言语境失误明显得多。

二、初中英语教材改革建议

基于现阶段初中英语教材的现状分析,立足于Schmidt提出的注意假设、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以及Bialystok提出的二语习得二维模式,建议现行教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更好地帮助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效果,使初中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英语交际能力。

1.注重语用知识的全面性及系统性,适当增加重现率

注重语用知识的全面性及系统性,适当增加重现率是基于Schmidt提出的注意假设理论。该假设承认意识在二语学习中有重要作用,并且认为学习者首先必须“注意”到输入中某些个别的形式,然后才能处理该种形式[6]。换句话说,注意是将输入转化为吸收的必要充足条件。注意假设有两个重要的概念,一是注意,即对输入的注意是所有学习的必要先决条件,注意是输入转为吸入的必要条件;另一个是理解,即对意义深层理解[6]。在语用学中,注意指二语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如请求言语行为、道歉言语行为等的意识性;理解指二语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并恰当地使用这些言语行为。

注重语用知识的全面性及系统性,适当增加重现率能更好地唤起学生对语用知识的注意,并通过不断重现的形式逐步固化学生对这些语用知识的认识。语用知识尽可能地全面,这样学生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其注意形成的知识才更全面、更深刻。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应尽可能地按照类别将其归类并作出说明。在给学习者提供具体例子时,可以介绍听者和说者的相关信息,两者间的相互关系、交际的具体场景以及请求的强加程度等相关语境因素。因为随着社会距离、社会权势和强加程度等语境因素的变化,会话者所采取的请求策略及其内、外部修饰语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次,语用知识的系统性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循序渐进,有章可循。比如说请求言语行为通常是有外部修饰语的,那么教材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地讲解外部修饰语中的针对方便与否、得到预先承诺、提供理由等6种常用的外部修饰语。在具体到每一个外部修饰语的时候,教材可以系统地讲明其出现的位置、表现形式、在请求言语行为表达时所起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能够学习和参考的范例。比如说在讲授针对方便与否时,教材如果对其形式、位置及功能进行介绍,那么学生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其语用特点及原因。例如:

Sue:Hello Brenda...could I have a quick word with you please?

Brenda:Yes,e in.(Yates & Springall,2010)

以上对话中,Sue在提出自己的中心请求行为之前用了针对方便与否这一外部修饰语来先问Brenda方便与否,以此来保护自己和听者的消极面子,其一般都在中心请求策略之前以疑问句式的形式出现。那么教材可以把其形式、位置、功能及具体实例进行介绍和列举,这样学生关于针对方便与否这一外部修饰语的知识会系统化而避免了零零散散。同时,基于初中生的生理及心理成长特点,适当地重现能更好地唤起他们的注意并巩固已学的知识,把所学的知识更加顺畅地使用。

2.增加课后语用知识输出的活动设计

语言输出假设有三大功能,即能让学生注意到语言的结构、意义、用法等问题,能对学生获得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进行假设性的检验,能提高学生的元语言意识[7]。学习者在对语言进行输出时,应对该语言的规则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输出能让学习者更加有意识地去关注新的语言形式的结构、实现途径和可能取得的效果之间的关系,也能有效地使学习者在接受正确反馈信息的同时检测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从而纠正他们的错误。增强语用知识的输出,可以更好地帮助初中学生获得理想的英语交际能力。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材中输出的活动版块设计,交际活动和角色扮演是常用的模式,基于语用学的角度,教材在这种活动版块设计的基础上也许还可以更加详尽地提供语境、语域、礼貌、文化、语篇等相关语用信息,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根据这些信息来选择具体的实现模式。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教材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可以设置同一请求言语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距离、相对权势以及强加程度下的角色扮演练习。通过对不同变量场景的活动练习,让学生能够体会并琢磨言语行为在不同的社会距离和相对权势情境下的不同实现方式,以提高其语用意识。

3.注重学生语用意识的反思板块设计

语用能力的发展需要两个独立的过程,即语用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语用知识表达流畅性的发展过程[8]。学习者在获得了语用知识之后,必须将所学所知的语用知识较为顺畅地使用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要让学习者的交际较为流畅,除了加强语言的输出之外,还可以让反思活动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输出和理想交际效果之间的距离,以此不断修正输出,缩小该距离。

通过增加反思活动的设计,初中生可以结合某一个单元所学的语用学知识进行总结、评价,以便加深印象,突出教学效果。反思活动的设计可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获得了输入、进行了输出之后,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将语用知识表达流畅。反思可以由老师在课堂内指导完成,也可以由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不同年级的反思板块活动设计也需要兼顾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比如说,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可以以形式找寻进行,即要求学习者去找到所给出的语料中有关所教授的语用知识点中哪些可能是本族语者所输出的。在高年级学生中可以以形式对比的方式进行,即让学习者去对比自己在相同语境下的输出和本族语者输出的不同。通过此类反思板块活动的设计,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在今后自如地使用语言。

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整个教学中不断渗透对语用知识的讲解和语用意识的培养。而教材无疑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如果初中英语教材在现行基础上更加注重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面上为学生提供权威全面和系统的语用学知识,在点上为学生提供更为详细可参考的具体例子,并在课前热身和课后复习巩固练习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那么教材也许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良好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为学生准确理解和使用语言、减少语用失误提供一个可以实践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0(2).

[2] 胡美馨.言语行为语用意识培养在综合英语教材中的实现[J].外语研究,2007(4).

[3] 叶邵宁,滕巧云.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3(6).

[4] 霍文保.初中英语教材的语用评估[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5] 张新红.社会用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2000(3).

[6] Schmidt,R.Conscious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A Tutorial on the Role of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Learning[A].In R. Schmidt(ed.)Attention and Awareness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C].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5.

[7] 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Theory and research.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1,471-483.

[8] Bialystok,E.(1993).Symbolic representation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in pragmatic competence.Interlanguage pragmatics,3(1).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材 整合 策略

2012年起牛津英语教材在进行一次较大的调整后成为9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调整后的教材虽然在难度上比牛津英语教材有所降低,但全册仍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8个板块,按教学计划要求,1个单元需要7-8课时,加上一些必要的复习课和习题讲评课等,按每周5个课时规定,1个单元大概需花2周左右时间,这就产生了课时紧而任务重的矛盾。《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因此,英语老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用整体观审视教材,在纷繁复杂的语言内容中抓住主线,科学高效地整合教材,避免出现时紧时松现象,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

一、初中英语教材整合的原则

教材整合不能盲目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进行,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教学的需要。N格兰特曾经在‘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一书中列出了教材重组与整合的4个原则:1.体现交际性原则;2.体现相关性和目的性原则;3.满足学习者需求原则;4.体现语言材料真实性原则 。程晓堂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材整合的5点要求:1.使教学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2.使教学活动的挑战性更加适合学生水平;3.使教学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4.使教学活动的步骤繁简适当;5.使教学活动的形式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二、初中英语教材整合内容

根据教材整合原则,对教材进行整合包括内容的增删、调整和对内容先后顺序调整两大方面。

1.教材内容的增删调整。

(1)教材内容的增。教材内容的增可以指从其它教学参考资料中挑选部分内容进行补充,使教材内容体系更完整、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为例(Unit8 Natural Disasters),阅读文章是关于台湾大地震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些有关近年发生地震的内容,如日本地震、雅安地震和最近发生的甘肃定西地震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再如Unit4 Do it yourself中study skills板块内容是否定前缀un-,in-和im-,在教学中可以补充否定前缀dis-,和ir-等,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2)教材内容的删。这种调整主要将教材前后内容极其接近的内容删除,包括在前一册教材中已出现过的内容。如Unit 5的Grammar板块A部分,内容是情态动词may表示可能的用法,有关情态动词在七年级下册Unit 7中已出现过表示许可用法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Unit 3 Comic strip板块出现过Maybe we can order a pizza的内容,句型中有了maybe表示“也许”的用法,教学时已经辨析了maybe 和may be的用法,在七年级下册2次出现may的用法,所以八年级上册就可以作为复习,简略即可。再如,Unit 3 Grammar板块B部分主要讲授的内容是反身代词,而这一知识点在七年级下册Unit 5 Amazing things 中的Reading板块中已经有所涉及,学生也接触过了类似enjoy oneself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有关反身代词的用法搭配,所以在这里只要作总结、归纳、复习即可。

2.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教材内容先后顺序的调整主要包括同一单元、不同单元以及不同年级内容之间的调整。

(1)同一单元内容的调整 如Unit 1 Integrated skills的听力部分的主题是Future plans,叙述的是自己将来的计划,而Speak up的主题是What’s he like? 叙述的是介绍自己的朋友,这两部分内容相去较远,很难融合在1节课中教学,而本单元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的主题是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与Speak up主题较为接近,也较容易结合,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再如,Unit 1 Study skills内容是词汇的归类,如花1个课时讲授,显然内容较少、课堂容量过少,而本单元Task板块My best friend A部分表格里首先列出Words about people,可以将study skills 部分的内容与之整合,让学生通过brainstorming 来列出词汇,并自然而然归类。

(2)不同单元内容之间的调整 如八年级上册的语法重点之一是比较级和最高级,这些内容横跨了3个单元,Unit 1是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Unit 2 是数量的比较级、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Unit 3 是as…as…的用法。如果分三3个单元讲教授,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讲授,不一定要化1个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几个课时连续讲授。首先从Unit 3 as…as…的同级比较再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同时穿插与之相似的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最后到数量的比较,能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有关动词不定式的语法也分2个单元讲授,Unit 5 的2个语法知识点may 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是2个相对独立的语法项目,反而和Unit 6的动词不定式作目的状语和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相关。之前提到的may的用法可以作简略处理,这样就可以将Unit 6的语法内容提前归类讲授。

(3)不同年级内容间的调整 这类调整主要出现在对教材内容的浅层拓展上。如在Unit 6 Study skills板块的内容是后缀-er,-or和-ist,这个知识点与七年级下册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板块的内容 Different jobs 相关,在七年级下册教学时可以适当拓展,这样再次遇到这个知识点的时就可以简略处理。

总之,初中英语教材通过整合后更加符合学生语言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使学生更易理解与接受。帮助学生找出教材内在规律,更容易形成语言知识体系,同时也增加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实效。教材整合的过程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挑战。教师只有深入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效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修订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5).

[2]Grant,N.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London: Long-man,1987(62).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6篇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包括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第一套是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Project 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仁爱版》)。第二套是由陈琳与SimonGreenall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English)学生用书(以下简称《外研版》)。第三套是由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以及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联合编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新目标)》(GoForIt)学生用书(以下简称《人教版》)。三套教材均是我国各地使用最为广泛的初中英语教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套教材都是依据《新课标》而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供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使用。其中,《仁爱版》和《外研版》均为6册,每个学期一册书,《人教版》则包括5册,前4册用于七、八年级,每学期一册,第5册用于九年级。本研究的统计范围包括教材中各部分的文字材料,但不包括教材中出现的人名,以及汉语地名的拼音形式,如Lucy,YaoMing,Shanghai等,但保留了其他地名,如Liverpool,Chicago等。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前者不属于英语词汇范围,而后者作为异国文化一部分,应该被看作英语词汇。

2.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考察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的总体概况,同时把这三套教材的词汇与《新课标》所要求掌握的初中阶段的词汇进行对比。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三套教材分别呈现怎样的总体词汇特征?(2)与《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相比较,三套教材所使用的词汇分别具有多大程度上的一致性?

3.统计工具和基础词表的编制

本研究所使用的统计工具是由Nation等人开发的词汇分布分析软件Range。该软件提供根据高频词编制的三个基础词表(Baseword Lists),研究者可以以基础词表为依据对任何文本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文本材料中有多少单词属于基础词表范围、这些单词的出现频率、基础词表单词在文本材料中的覆盖程度或者在不同文本材料的跨度情况等。此外,该软件还可以统计出文本材料的形符(token)、类符(type)、词族(word family)的数量。

Range软件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词族为基本单位,一个词族包括本词(headword)、它的曲折形式和派生形式,如以care为本词的词族包括cares,cared,caring等曲折形式和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uncared,uncaring等派生形式。然而,按照我国编制词表的惯例,通常把派生形式列为独立的单词。例如,《新课标》词汇表中的work,worker;clean,cleaner;celebrate,celebration;compete,competition,competitor等均列为独立的单词,而在Range的基础词表中,这些单词都分别编排在work,clean,celebrate,compete的本词之下。在我们所编制的基础词表中,一个词族只包括本词和它的曲折形式,而它的派生形式都被单独列为本词。我们认为,这样处理一方面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新课标》所要求的单词总数没有因为把所有派生词都归于根词而缩减。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自行编制的基础词表的一个词族就相当于一个单词。如统计work,work,worked,worked,working,works,worker的时候,结果应该为形符7个,类符5个,词族(或单词)2个。

4.统计过程

本研究除了使用Range所附带的基础词表以外还针对具体的研究问题依据《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了一个基础词表,并以这个基础词表为依据对教材进行统计分析。整个统计工作按如下程序完成:(1)通过Range软件分析《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总体词汇概况;(2)把《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编制成一个基础词表,并以此为依据对《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词汇进行对比。

二、结果与讨论

1.三套教材总体词汇概况

表1列出了《仁爱版》、《外研版》以及《人教版》各册的形符(文本中出现的所有单词,包括相同词形重复出现的单词)、类符(不同词形的单词)的总数,以及类符与形符之比。

表1 《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词汇总体情况

表1统计结果显示,《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容量差异较大,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分别为93590,199472和109502个,《外研版》的形符数远远多于其他两个教材。从各册形符和类符的总数看,三套教材的词汇总数从初中七年级到九年级基本呈逐步增加的趋势,也就是说,语言输入总量从初中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即学习的时间越长、年龄越增长,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就越强。此外,我们还观察了三套教材的词汇多样性。词汇多样性指类符与形符之比(Type token ratio or TTR),是考察文本词汇丰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类符与形符的比值越高,词汇丰富性越高,即重复使用的单词就越少。各册的类符与形符比的统计结果表明,《仁爱版》、《外研版》词汇丰富性基本都是呈现从低年级教材到高年级教材的递增趋势,换言之,第1册的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高,第6册词汇重复使用的程度最低。《人教版》前4册教材也基本如此,但第5册(最后一册)的类符与形符的比值却明显减少。这说明《人教版》第5册基本上是以复习旧知识为主,增加新词汇相对较少。

2.《新课标》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新课标》附录中共收单词3300多个、词组369个,包括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词汇。《新课标》并没有标明哪些词汇属于初中阶段,哪些属于高中阶段。因此,考虑到本研究的目的,我们需要将初中阶段词汇分离出来。我们所划分的依据是与Range基础词表的词汇进行对比,找出最高频词汇,同时按照《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所规定的1500~1600个词汇量来进行确定。最终确定初中阶段为1615个单词,高中阶段为1701个单词,总词汇量为3316个。此外,本研究不涉及词组。表2是《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分别与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对比的统计结果。

表2 《新课标》初中阶段词汇与三套教材词汇的对比

统计结果显现,从形符数看,《新课标》词汇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初中英语教材的总体词汇中使用频率都非常高,分别达到了92.18%,93.52%和91.22%。也就是说,在《仁爱版》、《外研版》和《人教版》三套英语教材所出现的所有词汇的总数中,不在《新课标》初中阶段1615个单词范围之内的只占7.82%。6.48%和8.76%。

词族统计结果标明,三套教材在《新课标》词汇范围内的单词总数分别是1521,1479和1339个,这基本上与《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的1500~1600个英语单词是一致的。

然而,从表中的类符对比数据来看,《仁爱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500个,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8个,类符比为65.53%和37.47%;《外研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655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2132个,类符比为55.46%和44.54%;《人教版》在《新课标》以内的单词总数为2100个,在课标以外的单词总数为1494个,类符比为58.43%和41.57%。以上数据表明,《新课标》词汇总体上虽然在三套教材中使用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是其中多数单词是重复使用,而且是以同样的词形反复出现。并且,出现在三套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非课标词汇的数量和比例都偏高。这种现象以《外研版》表现得最为突出,教材中非课标单词多达2132个,占类符比的44.54%。由于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超纲词汇,学生学习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此外,从形符数和词族数的对比来看,我们还观察到,《仁爱版》的词汇总数虽然最少,只有93590,然而所包含的《新课标》词汇是最多的,完全达到了《新课标》对初中阶段1500~1600个英语单词的要求。相比之下,《外研版》的形符总数比《仁爱版》的多一倍,但所使用的《新课标》单词只有1479个。

三、结论

本文对在我国普遍采用的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词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套初中英语教材虽然在词汇总数上存在明显差异,但各教材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总体语言输入量明显不同,各册的语言输入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随着初中阶段的年级增加,教材中重复使用单词的现象逐渐减少,即各册词汇丰富性逐渐提高。2.三套教材所使用的属于《新课标》词汇范围之内的单词总数基本上与《新课标》对初中阶段的要求一致,而且,这些单词在教材中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0%。《新课标》词汇重复使用现象明显。3.就单词而言,三套教材均包含有相当数量的《新课标》以外的词汇,所占比例都在40%左右。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7篇

一、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及挑战

在当前的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单元话题与课文内容更接近实际生活,更富含情感因素,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其次,选材与活动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更能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同时,注重任务教学与活动教学,有助于听说读写的有机整合。另外,依照有关话题与构词法来帮助学生学结相关词汇,构建词汇体系。这就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材利用态度。2.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在当前初中英语教材中,设置了多个模块,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因而课时与内容的有效安排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3.词汇量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单一讲解语法知识,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4.阅读策略。在教材中,并没有直观的阅读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中加以考虑,这就增加了备课内容与难度。可见,英语新教材既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有利条件,又蕴含着挑战,需要教师根据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灵活整合教材,扩充教材内容。

二、创造性使用初中英语教材的策略

面对英语新教材,教师需要创造性运用,以便更贴近学生实际,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活跃课堂。

第一,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合理调整教学顺序,或者增删教材内容。当前初中牛津英语教材,虽然贴近学生生活,但这是相对整体而言。如有些知识,对城市学生而言,十分熟悉,但对农村学生来说,较为陌生。同时,因生活环境、学校条件等因素制约,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英语水平。农村学生整体水平要低于城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照搬教材,完全按照教材顺序来组织课堂教学,这就偏离了学生的具体实际,不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它积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与处理,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融入生活素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比如教学Task 部分时,若本班学生听力水平不高,而教材中的听力材料难度大,那么可提前练习workbook 部分的听力内容,或者由课文阅读中选出几个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课外听力素材,精心编写或选择习题等。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式都可以适当引入。

第二,活化教材,开展情感教学,营造动态课堂。在当前英语教学中,情感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材单一的展示形式,实现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教材整合时,英语教师不能仅仅是讲授知识,还可借助音频、图画、对话、表演等形式,来展示教材内容,激活学生情感,诱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讨论合作,从而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掌握自学方法,这是活化教材的重要目标。

第三,适当扩充知识,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实现创造性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需求,适当扩充教材内容,以提高教学效益。比如教师可通过网络下载有关知识,通过加工、整合而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如教学9A Unit1 Star Signs 中的Reading(A)时,本单元内容是星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仅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直接阅读与理解课文,那么学生会出现厌烦心理。所以,在备课时,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选择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话题。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呈现12星座图片,给他们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诱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表达的欲望,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快速融入角色,理解知识。另外,还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在具体语境中实践操练,做中学,做中练,做中巩固,强化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单元话题,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有关信息,碰撞思维火花。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牛津英语教材 发展 优势

1. 更加科学的内容设置,更加精密的编排结构

传统英语教材的关注点是“知识”,牛津教材的关注点是“话题”。以话题为切入点,着眼能力目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按照“任务型”单元引导教学,一线串珠,连缀“功能”、“结构”和“任务”等项目,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材编排思路。以7A分册为例,这本书共两个能力和知识模块,分别由3个单元构成;9A分册也是如此。较为特殊的是9B,虽然也是两个模块,但每个模块都各由2个单元组成。12个模块构成了其全部教材体系。其中,单元是最基本的模块构成要素。单元一般由9个体现由表入里、由浅入深认知顺序的知识或能力板块(卡通漫画、导入、语法、综合技能、学习技巧和语音、中心任务、检测等)组成,其教学计划一般为10个课时。

2. 更加鲜明的时代思想,更浓厚的知识趣味

牛津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古板枯燥的编排风格,把卡通漫画(comic strip)这一富于时代特色的元素引入教材,并设置为每个单元的前引出话题的“开胃菜”。色彩丰富的插图、幽默诙谐的对话、切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神奇的科学知识等都使学生的兴趣受到极大激发。

英语语言知识传授不是这套教材的唯一关注目标,在素材选择上注重健康思想品格的渗透,在话题讨论中注重人文情怀的培养也是其同步追求的对象。譬如,8B Module 2 模块的三个单元,对慈善义演活动在阳光中学举办的过程进行了分别记述。这些单元,把关爱、奉献、助人、团队等正能量传输给了学生,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参加社会活动。

3. 更有利于自我发展,更有利于科技发展前瞻

任何先进的教材都只是供学生管窥蠡测的例题。例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牛津教材给予学生的不是“鱼”,而是“渔”;不是有限的书本知识,而是无限的发展能力。教材遵循教育规律,在语言表达、情景再现等方面,更为贴近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实践,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比如,七年级学生要认识很多新学生,7A Unit 1 Thisisme!就为此创设情景,把这种情况下的交际用语做为教学内容。Reading板块则突出了角色互换内容,抽选三个学生对姓名、年龄、班级、家乡、爱好等信息进行自我介绍(第一人称),再由其向大家介绍其他三位学生(第三人称),这种练习,既鼓励学生“张开嘴”,又锻炼了其对一般交际用语的掌握。

对人类科技发展、未来探索进行合理前瞻,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牛津教材在编写上很受重视的一点。以由两个单元组成的9B Module 1模块为例。Unit 1的话题是宇宙探索和太空移民,设想几十年后(2100年),火星已经成为人类移居的第二家园;Unit 2的话题是智能机器影响人类的生活,设想了家用机器人给江先生家庭生活带来的方便与烦乱。从课堂实践看,这个模块由于其话题前卫、观点新颖而很受学生欢迎。

4. 学生自主实践更加全面,自我评价更加突出

牛津教材编排关注的中心是学习者,而非教育者。为克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沉闷、枯燥,教材把自主实践(体验、参与、合作、探究)做为落实学习目标的基本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大胆体会功能、学习语法、掌握词汇,全面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学生的学习自信来自于建立在成功基础上的积极性自我评价。牛津教材在各板块内容设置上,进一步把学习任务细分为阶梯性的分段目标。以9A Unit 3为例,此板块内容包括,Sue基本情况的阅读,阅读后摘录部分笔记,听对话,将剩余内容记入笔记,拟写访问记录,对自己概括和归类信息的能力进行评价,小组内对个人本次学习进行评价。这5项学习任务前后相连、由浅入深,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文本、获取信息、归纳表达、自我评价、团队评价的快乐。

5. 更有利于培养创造意识,更有利于拓展知识能力

牛津教材的编写宗旨上,把“知识”、“素质”、“能力”列为三位一体的实现目标。力图实现从关注语言到关注素质的英语课堂转变。“创新”是教材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之上更为关注的学生发展目标。创新意识是否自觉,创新能力是否高企,都依赖教材能否为学生提供足够营养来推动学生自我发展,依赖于教材能否把任务目标落实为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行动。例如,为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意识,转变其被动接受的习惯,教材在每个模块之后都设置了Project内容,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内容融入了生动有趣、具体可感的人文素养累积过程。

[1] 方娟娟. 试论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写作训练[J].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11).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本土文化 教材 人教版

引言:

随着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普及,我国掀起了英语热的风潮,普及英语教育被日益重视起来,在英语教育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卷面分可以很高,但学生学习英语在实际中却不敢应用,我国英语教育大背景下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交际障碍问题。最明显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对本土文化把握不够熟悉。

一 、现状分析

国外对教材里文化因子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英语作为一门全球化过程中的通用语言,无论被哪个国家大力推行,都应该与国家的本土文化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一方面推行了英语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可以概括在以下三个方面:1. 研究的英语教材对象所指的是除本国母语之外编制的作为第二语言的教材;2 .研究角度过于单一,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影响;3.研究者所研究的内容不尽相同,大部分立场都是基于种族、性别等方面。尽管如此,国外对教材中的文化现象研究仍然是领先国内。

我国在英语教材文化比例研究方面基础相对于国外研究来讲不够细致,虽然已经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研究,但不够系统。

从学术文章关键词检索来看,选取400篇文章为例,关键词“本土文化”、“教材”搜索出来的结果大概占有85篇,其中大学阶段所占比例最大,小学和初中学段研究性内容较少,而且偏向于基础性。小学阶段还处于对世界认知阶段,偏向于语言基础,而初中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身心都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性,是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

二、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章研究对象选取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通用版英语教科书,该套教科书共有五套,其中七、八年级分为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各有十二单元,八年级上册10单元,下册10单元)九年级共一册(14个单元)。本文将采取文献综述法和内容研究法,对所参考文献经过合理的研究、梳理和归纳之后,再着重从文化角度分析比较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本土文化。

三、 研究过程

英语学科对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掌握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为敏锐,在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学习外国语言是必要的,但是也要一定量的本土文化灌输。

从数量来讲,本土文化出现的次数虽然有了一定的比例,但是从内容方面来讲太过单薄,有时只是寥寥几笔交待过去。另外本土文化内容有时仅仅出现在课后练习,不利于学生在文化对比上加深印象。在心理上界定了学生和老师本土文化的态度,使其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更偏重于外国文化。不利于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内容选材不够代表性,从主题来看,大部分选材偏向于当下社会大众主流的文化,本土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被严重忽视,传统的本土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历史的见证,因此教材在这方面的编写略显薄弱。其次,从跨文化交流来讲,学生学习本土传统文化有利于减少交往中阻碍,有效促进交往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的民族自信心的培养。

其次,在大众主流文化的素材来源可以看出几乎都是大城市的发展文化,对于中小城市和乡村内容的文化介绍寥寥无几。教育提倡的是公平公正,如此编排不利于文化背景有差异的广大学生有效学习。课本内容要能做到在自身文化基A上对其他的优秀文化也能够自然融入,有效吸收。

再次,教材中的本土文化信息不够全面和完善,我国本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多姿,教材中很少提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种编排会给学生呈现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导向。我国56个民族都是平等的,尽管文化差异悬殊,但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民族文化的绚烂。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在以教育为桥梁的沟通基础上,必须要和谐同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

四、 结语

1、英语教材中文化合理配置的几点建议

(1)对行政部门的建议

①严格筛选教材编写者

教材是文化传输的载体,是各个国家地区之间文化沟通差异的桥梁,影响着学生的三观培养,因此教材的文化选材要公平公正而且要重视呈现文化的多元性,对各个文化不同角度的介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英语教材编写时应该选取多种文化背景的人编写,也要严格要求编写者在编写过程中不偏向于某种文化。

②完善课程改革管理制度

我国本土文化多种多样,差异悬殊,为了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不应该使用完全统一的课程管理制度。应该实行的制度是国家宏观调制,制定总体要求,下放各地区有足够的空间根据实际教育情况规划课程管理方案,这样做促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避免文化失衡现象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更好的培养出我国现代化发展建设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2)对英语老师的建议

教师应着眼于教材,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文化多样性的教育,为学生提供大量正确的文化内容输入,这不仅遵循了语言教学和思维的原则,而且符合教学的规律。教材是英语课堂进行文化渗透的载体,教师有目的的进行文化素养培养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同时以大文化视角采取不同的形式,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教导他们利用生活中信息电子产品学习英语,刺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陶冶情操。这是传统的教科书不可替代的。

(3)对英语编写者的建议

如何让教材更好的发挥“桥梁”作用,取决于英语教材编写者的文化素养程度。如果没有一本好的教材,在经济发展程度好,师资力量雄厚的地区也很难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更惶恐在经济师资力量欠缺的地区了。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尤为重要,因此教材编者不仅要文化素养高,而且能够以开放的心胸对待各民族的文化,对不同文化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和合理配置,在编写时能够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归纳。而且在编写过程中要转变个人定势,尊重文化的多元平等,这是由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趋势发展融合着,因此教材编写者首先要明确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如何在教材中应用多元文化教育。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文化空间,而是要把眼光放长远,放大,聆听并尊重各种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编排文化内容。不应让西方文化主导,也不应忽略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教材编写时要由两极分化转向多极化共生。

参考文献

[1]文庭澍.浅谈大陆英语教科书的沿革

[2]运华.李俏.我国中小学教材研究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 2007.8(8):11.

[3]曾天山.论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功能[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5):25.26-27.

初中英语教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材;二次开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64-02

“二次开发”是指在前人开发的基础上对产品的再次开发或创新,有时也称为“再开发”或“二度开发”。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个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一次开发”,“一次开发”是指课程专家编制教材,那么教材“二次开发”既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教材更好地适应教学情境和学生需求。

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要源于教材,更要超越教材。目前,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是以英语为第一语言,以学生习得语言为基础的教材,而我国学生是以汉语为母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以学得为基础,这就产生了矛盾,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初中新目标九年级教材的各个单元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旅游、友谊、语言、体育、名人、节目、音乐、文化、戏剧、动物保护、幽默、求医、主题公园、购物、问药、晚会礼仪、假日、足球、态势语、饮食文化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和其他国家,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

我们可以看出初中九年级英语教材中有关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每个单元都没有专门的项目来培养文化意识,都有以各种方式训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通过分析教材我们知道编者把语言技能与文化意识的培养整合在一起,即把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中,其中内容包含了主要英语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名人介绍、行为规范等。编者遵循了功能意念大纲,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合并起来,难分彼此。但是在教材中选择素材时,尤其是交际素材,语言总是不那么地道,那么灵活。有些英美的教材在选用素材时尽量让内容生活化,真实化,对话特别适宜揭示文化的各个方面,这样英美文化差异就更显而易见。因为对话人都遵守规定的文化行为,因此如英语国家的人在交际中会使用些很多习惯的理语、俗语,但是现行教材考虑到其使用的广泛性及测试,编写的对话很少有这样的内容,学生学的语言比较死板。

根据这些分析,笔者设定了初步的教学目标: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目标描述: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如手势、表情等;了解英语中不同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学会使用英语中不同性别常用的名字和亲昵的称呼;明白英语国家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习俗;明白英语国家正式和非正式场合服饰和穿戴习俗;明白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了解英语国家的饮食习俗;对别人的赞扬、请求等作出恰当的反应;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赞扬、请求等作出恰当的反应;初步明白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地点、历史等;理解常见现象在英语中可能具有的文化含义;明白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了解了教学需要分析,针对学生设定教学目标后,笔者对教材实施二次开发。理论上说,教材中的一切内容都是教材“二次开发”的对象,可在实践中,教师往往只侧重了某一个方面,尤其重视方法的处理,对教材的其他方面不敢“轻举妄动”。教材“二次开发”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学科的内容、文化、方法、教材结构顺序甚至书中插图安排。俞红珍博士认为,教材“二次开发”的维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语言、内容、方法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针对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语言是一本教材中最显性的成分,它是一切教材内容的载体,它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主要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言技能两大范畴。语言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语和语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

这15个单元的语法项目覆盖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但对学生语法项目的练习还是不能充分地给予;语法学习相对分散;缺乏语音学习材料;综合技能学习活动较少;听力材料难度较弱;写作活动指导相对简单。针对以上不足,笔者做出如下“开发”:第一,从学校试题库中选取适量的与语法项目相对应的习题,供学生练习。第二,调整每一单元中语法内容,集中讲授。第三,从网络或电视上截取语音片段,供学生练习语音及听力。最后,与语文任课教师沟通,在作文指导上找到共同点与不同点,供学生参考。

其次,我们对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内容是与语言相对而言的,是指教材非语言方面的东西,主要指教材包含哪些话题,哪些文化及社会价值观等等。这些话题涵盖了初中生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内容,但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这些话题虽然是学生日常话题,但对学生而言有些毫无新意,并且有的缺乏真实性。学生相对更喜欢社会时事热点内容。同时,在社会文化价值观上,教师应该向更深层次挖掘,因为教材的价值观能影响着学习者的认识和态度,尤其是英语学习的态度和认识。对此,经过跟任课教师的讨论,又增加了如下内容:探讨人的生活态度及价值取向内容,例如谈论一下我国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讨论中西方国家的经济来源,例如,谈论我国汽车产销居世界第一;讨论中西方交通差异,例如,谈论我国高铁运营;讨论学生业余爱好,例如,谈论篮球明星科比;讨论中西方对英雄主义的理解,例如,谈论电影《阿甘正传》;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中消费观,例如,谈论购物的烦恼与快乐;讨论中西方在文化创作上的异同点,例如,谈论泡沫剧;讨论中西方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谈论上海世博会。

第三,我们对方法进行二次开发。这里的方法不单单指教师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包含了学生的学习策略。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往往重视如何呈现词汇、语篇,如何操练新知,如何组织材料讲解语义,如何运用直观手段呈现语言,而对于文化意识的培养很少提及。

在现有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法以外,教师还要考虑一些实质问题。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行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教学中可借助实物、图片、幻灯、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传统和现代教育技术,适当导入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帮助学生超越文化隔界,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理解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教学中文化的渗透还没有得到足够、广泛的重视,所以在教学中广大英语教师要转换教学观念,即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为语言、文化并重的模式,同时这种观念就要求教师文化素质必须提高。

经过对九年级新目标英语教材二次开发,学生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学习,英语的文化意识大增加了。通过教材上的各种活动及课外的英文歌曲的演唱,英文电影的观看,学生对外国文化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书中所涉及的话题,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基础词汇和部分高级词汇展开交流,讨论,甚至进行写作。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学生扩大了自身的词汇量,丰富了英美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的时候也应适时展开文化知识,提升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方式,例如,在课堂上通过阅读作品,观看英语电影等方式;在课外,通过网站的形式直接在交流中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找资料,分析,得出结论。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转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前是被动地接受,现在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得到了极大的成长,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Nunan,D.Syllabus Desig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Numan.D.The Learner-Centred curriculu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3]Nunan.D.'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

als’,Guidelines 10.1988.

[4]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2002.

[5]付宜红.“创造性使用教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育,2002,(12).

[6]郭晓明.“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课程研究,2001,(3).

[7]郭晓明,蒋红斌.“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8]刘旭燕.“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阅读练习评估”[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2).

[9]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王白石.对高中英语教学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研究与反思[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2]王继峰.中学生阅读理解中跨文化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13]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14]俞红珍.“重新定位英语的功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12).

[15]俞红珍.“英语教材的取含与调整:本质、内容与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

上一篇:日语教材范文 下一篇:教材教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