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3 06:35:33

初中信息技术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初探;教学质量

一、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我让学生玩WIN98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副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初一语文教学,我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初步的通过教师的教学,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践技能, 增强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并且建立起学生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习惯,让信息技术真正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通过对他们传授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们把这种能力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去,逐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普遍采取的方法

(一)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学生为了相应的任务,就会自主地对任务进行分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分析之后,学生就会想办法搜集一些对于完成任务有帮助的信息,在计算机课堂上,能利用的自然就是计算机,这就增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的越来越明显,从而使得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演示、实践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突出演示与实践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对难点和重点进行必要的演示, 在演示中,通过教学软件,使得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教师的演示,演示实践要设置的相对合理,不可过长,过长的演示时间会使得学生产生精神不集中的情况,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同时也不可过短,过短的演示时间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使得所教内容在不能很好地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影像。在讲解完毕之时,要留给学生足够多的实践时间,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在课堂最后中,要对这些集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大大增强,也可以使得他们能够更深刻的领悟教学内容,达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三)分组学习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讨论来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这样有助于提示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在这种分组模式中,单个学生个体很容易受到组内其他同学的感染,对于自己负责的模块也会相应地努力完成,采取这种方法会增强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度强化,会对学习结果产生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专业技能与更新教育关观念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教学中,对于我们的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考验,在做教学中,要不断地学习专业技能,只有专业技能提高了,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辅导学生。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学生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知识的理解,势必会造成学生对于教师的所交内容的认识产生便宜, 我们这个时候就是产品分层的教学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针对不能层级的学生合理的安排所教内容,避免两极分化使得学生差异厌烦学习。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的一个方面的作用就是培养了学生通过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现学生对于当次所教内容理解比较到位的时候, 可以适当地在课程最后对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拓展教学,这种拓展教学,往往也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拓展教学的最后,布置一些任务,让同学通过课后来完成,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得以连贯下去,增强在课上所学知识的记忆,使知识能够形成一个链条,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四)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性,一切的活动与任务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来展开的, 一旦忽略了这个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一定就会出现从原来的“人灌”变成的“机灌,这样就必然会降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会对所学知识产生厌恶情绪,破坏教学效果。

(四)信息技术教学课采用学生辅导学生,减轻教师辅导压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绝大部分都是在机房当中来进行学习,在人手一台电脑的学习时,当布置了相对较为困难的任务时过后,学生的问题都会很多,有时候教师可能不会每个同学都能辅导到,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同学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解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多观察,找出那些在课堂上学的比较出色的同学在此进行一下强化练习,让他们协助教师解答学生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一方面也使得同学的问题解决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已经开始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在摸索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不断地研究,使得自己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善,教育效率最大化。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推荐素质教育的任务,我们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相对于其它早些就已经存在的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出现的比较晚,可供借鉴的经验比较少,我们这些处在一线的教师,只能通过不断地研究与创新,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新路子来。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时兆慧.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学生

初中阶段是教育的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学生最容易沉溺网络游戏,如果不优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则可能埋下巨大隐患。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要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信息技术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是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平等互助的气氛中建立亲如朋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从传统的灌输走向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引导学生去思考,去钻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江苏省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上册中第2章第1节指出: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必须明确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教师可以展示实物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硬件,可以从学生聊天、上网浏览和游戏等有吸引力的话题入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软件,并鼓励他们不懂就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单元学习过程的设计置于强大、有趣的学习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探究中、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在尝试中获得学习的喜悦。讲授《在 Powerpoint 中插入图片文件》一课时,教师可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系列精美的晚报,并伴有精美的文字和各种各样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产生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产生求知欲。此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如何通过软件作出这些美观、漂亮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Powerpoint 中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制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

2.加强课堂问题研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和释疑解难的机会。具体实施中,可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如在讲授网页制作FrontPage时,可以采用分工合作法。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分别搜集素材,然后共同完成一组网页。同学之间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展示网页的时候允许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二、培养学生探索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任课教师应创设有序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处理大量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结合计算机教学本身手段先进、硬件设施更新快这一特点,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发挥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以免学生沉溺游戏。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使学生能够大胆突破,不盲从教师,能独立钻研提出创造性见解,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信息技术课多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而初中生的思想正处在思维活跃的阶段,他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为了构建自主性计算机课堂教学,教师应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信息技术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例如在上ACDSEE的图像编辑器时,老师应先给学生演示书上的例子――在一幅图像上添加白色的矩形蒙板,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在实践摸索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好地体会学习的乐趣,使学生不再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反映。

在教育改革的新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堂教育的有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元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探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2).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课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家长、学生的重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提高信息课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信息课教师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体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要有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做好信息技术课的开始教学极为重要。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有一种畏惧感、神秘感。在多数初中生的心目中,计算机代表了高科技,感觉学习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很多学生在电视里看过黑客攻击他人计算机的场面,觉得他们很神秘,同时,学生普遍感觉计算机代表着高科技,是很难学的,因此还没有学习就有了畏惧心理,有些胆小的学生甚至害怕碰到计算机,生怕自己弄坏了计算机。为了上好计算机课,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帮助学生端正心态,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再复杂的计算机也是人设计的,只是它的功能强大点而已,只要大家敢于实践,人人都能学好的,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操作,敢于提出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是做好每一门学科教学的关键。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有了兴趣,自然愿意动脑、动手,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教学质量也自然的得到提高了。在教学之初,教师可以让学生玩一些最喜欢的小游戏,一方面可以锻炼操作鼠标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的情感。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与学生一起展望未来智能化的生活:电子货币、遥控家里的所有电器设备的工作等等,欲使未来实现智能化的生活,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三、优化教学环节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很少,理论却比较多,这与学生偏爱自己操作产生了矛盾。因此,在具体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将教学时间过多的花在理论讲解上,要协调好理论讲解与学生操作之间的关系,精心地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操作。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处理简单信息的能力上,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征,处理好各种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2).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 因材施教 激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37-01

那么,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成了学校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一点看法。

1.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安排的内容顺序,从总体上体现了由基础到应用、由易到难的思路。但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并不像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一样,其知识点的衔接相当紧密,知识结构相当严谨、紧凑,没有前面的基础作铺垫,后面的内容就无法学习,层次十分分明。而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一般呈模块化、条块化分布,很多内容尤其是其中介绍具体应用软件的内容,其位置的前后顺序可调整的灵活性就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视情况而定,以使内容的安排、讲解操作顺序更有利教学实际。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有关操作的内容应安排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根据调查;许多学生对计算机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他们都爱上信息技术课,可是老师一再强调不要动这,也不要动那,一定要跟着老师走。当然,教师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只能使学生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胆小的同学怕把计算机弄坏,就什么也不敢动,变得谨小慎微,慢慢地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了。基于以上的原因,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适当强调,适当引导,及时观察学生使用情况,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是不会出问题的。这样做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信息技术课要注意因材施教,照顾整体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还要注意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作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教师,总不能让领悟能力强、消化知识快、步步领先的学生原地踏步,无所事事,浪费精力与时间;也不能让相对落后的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信心,放弃努力。为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尤其需要因材施教。

由于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中小学几乎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开机、关机都不会;有的已经会熟练操作鼠标了;有的打字水平已经比较高了;有的会上网查资料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共同解决问题,让走在前面的同学带动落伍的同学,让两个人轮流操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三、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课,一定不要照本宣科,课程的内容其实并不须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如果一味完成教学内容,很多初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上着上着就觉得没意思,很枯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了。其实,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不容易,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学习动机。

初中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爱玩游戏,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引入融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乐地学习,自觉地学习。学习鼠标的操作比较枯燥,如果让学生上课直接去学习,学生肯定是没有兴趣的,而强迫其学习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在学生的机器中装一些学习软件,如金山打字通等,来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了,对教材的理解也就加深了。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教学,完全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不但不会增加负担,反而有利于教学,学生们也就学得更轻松更愉快。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注意力不能长久、自制力相对成人而言比较差的特点,因此他们对游戏和娱乐很容易“着迷”、“上瘾”,而对于打字、绘画、贺卡设计等方面的学习任务却兴趣不浓,如果教师长时间要求他们打字、绘画、搞设计,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要提高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适当安装一些益智游戏,让学生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开发智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当然,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尺度,提出要求,让学生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后再玩,这样既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真快速的学习,又让学生有机会娱乐,让学生既会玩又会学。这样,学生就会感到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充满情趣和诱惑力的课程。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47-01

一、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教学不仅要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还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时展了,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代呼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依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学生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长处得到有效发挥,使学生掌握更多能够立足于社会的本领。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要学会“以理服人”,老师不能依靠自己的权威去压迫学生,要耐心为学生讲道理,逐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科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兴趣的指引下,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老师在教授幻灯片的制作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几张已经制作好的幻灯片,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幻灯片,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不同的图形。

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将信息技术教学与素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动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学生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是学生是否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与自觉性,只有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学生才会倍加努力学习。为了有效调动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打字速度大比拼,看哪个学生的打字速度比较快,通过比赛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比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计算机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媒介,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的信息获取、整理与传递。学生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而且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又存在差别,因此,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那么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信息技术基础好的学生难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基础差的学生听课存在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淡。

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发挥。

在对学生进行远程教育时,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计算机学习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老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五、进行素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一种超越社会的需要,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变得更加具有适应性、更加理性也更加具有道德性,以达到不断改善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进行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出发,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有效指导,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具有很强说理性的教学艺术。不管是老师的语言,还是采用的教学方法,都要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教学的内容,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既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直接教导,又需要老师进行侧面辅导,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六、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实际上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在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进行信息技术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笔者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谈几点认识。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人人都有兴趣,而并不是所有的兴趣人人都感兴趣,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表面上看来现代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然而大多数的学生感兴趣的是借助信息技术课上机的机会遨游于网络之中。因而要想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就应加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兴趣,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难以在上机学习过程中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那么再大的兴趣也是难以达到信息技术的教育目的。因而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信息,那么就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将信息技术知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动态的创意的画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更好地参与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讲解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时,讲解CPU、内存条、主板、主机、显示器等计算机配件,如果光用语言文字进行解释就不可能比得上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主题探究式学习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创造问题情境、开展主题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选择贴近学生的有趣的学习主题,让学生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油然而生,从而使学生把课程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参与,深入研究,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合作学习是中学信息技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由2~6人组成的同质或异质小组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进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展开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生生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从“权威”角色向“同伴”角色转化,从“讲师”角色向“导师”角色转化,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从而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课堂氛围。开展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理解得更丰富和全面,从而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外,在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课堂交流,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发表白己的见解,这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对那些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这种知识技能的互补,可以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四、重视评价的多元化

(一)自主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已经非常普遍,自主评价的作用也逐渐被体现出来,自主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甚至构建一个自我评价的平台。基于信息技术应用性强、操作多的特点,可以从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这三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实施自我评价,当然也要注重差异性,让学生从实际情况着手,选择适用于自己的评价方式。例如,部分学生用信息技术考核的分数来评价自己;有的学生为自己设计出星级评价;还有的通过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制作绘画的方式来呈现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互动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是一本内容丰富多样的书,而学生则是这本书的最忠实“读者”,由于学生差异性引发的不同感觉、领悟、鉴赏,往往会使信息技术课堂呈现“百家讲坛”的态势。因此,课堂互动评价则成为内在的推动力,有些学生在言语方面比较犀利,而且在个人见解上比较深刻,在谈看法的时候往往能一击即中。如教学《制作Flas》的相关知识时,面对学生制作的多个动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上相互浏览作品,再针对同学的作品进行互动评价,提出中肯的意见和修改建议。这样的互动评价,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实现补充知识的目的,教师要肯定这些评价,引导学生进入探究学习,逐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8篇

初中七年级把信息技术课作为选修课,编写了信息技术教材。在新教材中含概了当今世界流行的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用于文字处理的Word、用于数据处理的Excel、幻灯片制作的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用于网络漫游的Intemet、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等信息技术软件。这本书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如何上好新学期初中信息技术课呢?作为信息技术教研员的我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吃透教材,充分掌握各个软件教与学的特点,由教学生“学会”变成教学生“会学”,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中自我筛选和设计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把握好新教材的教学宗旨。首先吃透新教材,在备课过程中,应对课本中Word、Excel等十余个软件逐一操作,对使用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预见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逐一记录下来,在讲课和上机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对每个软件按课本要求,只介绍部分主要功能,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大胆使用。作业布置得灵活,学生们做的有的比书本或教师要求的更好,这就开发了学生潜能。由原来的教学生“学会”使用各个软件变成教学生“会学”,会探求各软件中包含的各项功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会更主动、兴趣会更浓,培养好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自己学习、迅速掌握新开发的软件有很大好处。

二、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上好信息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学生整体水平。

我认为提高学生素质并不仅仅是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所能给予的。换句话说光凭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而不注重信息教师自身的努力是培养不出高素质学生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要根据本校自身实际,尽量讲好各个软件,但不能求全。以免光片面强调硬件因素,使本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受限。根据学校机房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上好信息课。要把那些又能讲、又能练的软件讲好、练熟。对那些学生机无法使用的软件。点明要点,在教师机上进行演示。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就能克服机房计算机配置的不足,使全体学生的水平有很大提高。

三、针对当前各班学生的差异、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各个环节的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掌握信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差异是实际存在、不可避免的。那么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如何做到上好这门课程,使学生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呢?

我们认为这需要加强教学中各个环节的研究。从电子备课、课堂讲解、上机训练、个别辅导、布置作业等。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课堂上既要让学生学好所讲的内容,掌握重点、排除难点,又要灵活处理好问题,这在上机课中是经常出现的,象机器出现故障,软件设置出现问题,学生操作不当等,处理不好,很可能就完不成教学要求,更不能使一些差生达到教学目标。

上机中为了减少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差距,可以把学生分成好、中、差几类,对学生进行辅导时,真对三类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尤其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没有计算机液晶投影仪这类高档设备教室网络软件情况下,只凭信息课教师一人是不能照顾10全体学生的,这个时候要充分发挥那些计算机特长生的优势,辅助教师完成为同学排除障碍,指导其他学生具体操作等工作。利用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带动差生,互相协作、共同进步。通过课堂45分钟让全体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知识。课上知识扎实了,课下才有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四、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积累。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一般在学校除了担任信息技术课教学外还兼职计算机房管理和学校资料打印等多项工作。工作任务繁重,在教学实践中也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接触到许多新思想。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和摸索出经验都逐步积累下来,不能应付过去就完了。可以作笔记或者写论文等形势。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全学年教学实践自身的知识积累就能掌握一手全面、丰富的教学套路。就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一节课,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便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我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动手做网页》时,我先让学生浏览《伍仁桥中学》网站,同学们学习、生活的画面赫然呈现在眼前,同学们感觉既熟悉又亲切,都惊讶地问道:“生活中自己这么熟悉的画面究竟是怎么被做到网页里去的呢?我能够学会吗?”然后教师再介绍网页制作方法,同学们就会很乐意接受,效果也会很好。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应尽量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和喜爱这门学科,才能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求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使他们跟上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二、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重要素质。对于21世纪的学生而言,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项能力:

1、信息获取的能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正确性与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从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三、采取分层教学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杨一个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需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我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很好的作品。后来我对几幅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也很好。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初一语文教学,我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六、多元化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范文第10篇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初中生拥有青春的朝气与蓬勃向上的活力,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感。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有所提高。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对信息科技的兴趣。为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尝试不同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们预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教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10章“走进网络世界”时,我们可以先带学生上网。因为大多学生都对上网非常感兴趣。在引导学生上网的过程中将学习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应用逐步地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接入互联网的基本方法。因为学生有兴趣,所以这部分内容也会学得用心。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发展历史等的介绍来让学生理解因特网是人类通信方式的又一次革命。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创建有利于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做到“我自己会学”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准确地说不是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自己会学多少知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相关能力如何。因此,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另外,教师应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的内容,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型,探究课堂学习的模式。要注意的是,在探究性教学模式中,在对知识进行探究的同时,应适当做些延伸和拓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还有抓好课前的预习和课余时间的自我学习。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这样教学过程中才会顺畅。课余时,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把课上讲的内容加以巩固练习,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

三、创设情境练技能

信息技术(计算机)学习中,如果只学理论知识而不去练习技能的话就如同纸上谈兵。为此,信息技术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训练的情境,让学生从操作和实践中去领悟,去理解掌握基本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会分析问题,然后针对某些具体的如日常的计算机和网络实践运用进行情境训练,从根本上使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的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必备的基本技能。要知道,我国教育的一些优势(学生的计算能力等),用现代技术是可以代替的;而我们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差等),却是现代技术无法代替的。这就是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的主要原因。

四、教师应学会反思

教师应学会反思,尊重差异,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学生最尊重富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学生最爱听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反思性语言已经成为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提升教师情感素质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有其独特的思想、理念、模式和令讲授者和学习者都满意的教学效果。所以新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之间相互的合作、探究与创新。实施合作教学,教师要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让素质教育之花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绽放,常开不败。

总之,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教师;把非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质,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等方面的作用。 只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不断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达人。

上一篇:当代信息技术范文 下一篇:资源科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