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4 18:09:38

初中物理教育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1篇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能够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物理探究活动的实验方式基本是相同的:实践—认识—实践,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活动时,要为学生灌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想法,要求学生规范、严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大胆分析、小心求证,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渗透教育;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全面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培养全面型人才是教育事业当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无论学校处于哪一个阶段,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不仅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还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将其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使物理教学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渗透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不仅需要对于物理专业知识能够有很好的了解,还应该学会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全面型人才,这同样是现在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渗透教育,能够转变学生以前单一的学习模式,而不是仅仅学习教材内容,可以使学生接触、参与社会,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型人才,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有利于促进物理教学发展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刚刚接触物理这一门学科,对于物理知识都是陌生的,虽然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物理现象,但是学生却不知道怎么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如果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知识单纯的讲解教材内容,没有将生活实际与社会科学渗透到教学当中,并且由于教材内容比较繁琐、枯燥,就会使学生感到特别困惑,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够很好的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物理学习中发现其他学科知识,同时还可以使物理教学变得更加容易,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渗透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物理学科的发展,促进初中物理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为社会培养全面型的人才。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渗透教育的具体方法

(一)道德教育渗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当中,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不断发展的科技成果,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责任感,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民族精神。在初中道德教育渗透的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而不是随意的进行道德教育渗透,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入,逐步使道德教育渗透进物理教学当中。

(二)人文学科渗透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要想学好文科,需要进行大量的背诵,而理科就需要做大量的题目,根本没有使理科与文科有效的结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文科知识与物理教学结合,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人文学科的渗透包括物理与语文、历史、数学等学科之间的渗透。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古诗词、谚语、成语等与语文学科进行渗透,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时,老师可以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猴子捞月”等语文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让学生结合语文知识以及生活实际现象,有效的掌握光现象的具体内容。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与语文学科之间进行渗透教育,再如,与历史和地理学科之间的渗透,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时,可以为学生讲解曹冲称象这一历史小故事,并且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浮力现象,这样可以使物理知识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记忆,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自然科学渗透

自然科学包含了许多领域的研究,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它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数学与物理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讲解物理题目时,不得不使用一些数学工具,一些定理的计算都离不开数学的知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欧姆定律”时,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揭示物理规律。

(四)环保意识渗透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沙尘暴、全球气温上升、雾霾、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的影响我们人类生活,然而,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就需要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民解决和改善环境的技能得到完善,培养人民正确的环境观,在一点一滴中保护地球环境。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中为学生展示由于全球气温上升而导致的极地冰雪融化的图片或者是记录片,让学生感受到气候上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并为学生分析一下现在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并预测在未来一些海边城市可能就会被淹没,让学生认识到气候上升的危害,以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教育是立体交互的、多维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进口物理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人格的培养,在渗透教育过程中,结合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使初中物理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推动初中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宁.谈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湖南中学物理,2013(10)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教育

物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重要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物理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一,物理学习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训练的模式,其需要较强的逻辑能力思维;其二,它需要将理论与实验相互结合起来,两者不可或缺;其三,物理学习的过程是需要不停地探索及创新,如果我们没有求知欲,那么对物理学习难以深入.对于以上物理学习的特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1.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物理教学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课堂教学的重点多在于理论知识,注重对学生记忆理论和公式的培养,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于应对考试,大多数实验课都较为匆忙,甚至不做实验.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他们对物理保持一个不解和未知的状态下,其兴趣还没有产生,这时教师开始采用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物理教学,让学生早期就对物理学习形成了应试为导向的观念,影响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原来的物理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的需要.初中生对于灌输式的知识传输难以提起兴趣,没有兴趣,学生自然就难以自主学习,也难以达到教学的目标.对此,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教育是当前物理教学十分迫切的需求.

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策略方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内在的一种驱动力,可以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形成自主学习.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这时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物理探究.(2)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从古至今,教师和学生之间一直都是不平等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台作为自己展示的舞台,而学生则是扮演一个听众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对教师具有恐惧和盲目迷信的心理,认为教师的话是真理,是权威,就算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错误也不敢对其质疑,对于不同的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对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鼓励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自己的观点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注重实验课程的开展.教师需要注重物理实验操作教学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些课外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如“鸡蛋从三楼扔下去可以不碎”的小实验.在当前注重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背景下,物理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对物理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转变学生固化的思维,促使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因而,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学已经迫在眉睫.笔者也在这一方面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希望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所益处.

参考文献:

[1]邵泽玲,侯庆伟.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77.

[2]杨兴莉.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27-28.

[3]刘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9):27.

[4]林进山.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1):23.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育 教学 策略研究

现在就有了义务教育这样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是为了确保孩子们在学校当中能够正确的学到知识,并且能够正确的建立起来相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现在的义务教育对于孩子很重要的三年甚至四年的教育在初中当中,初中的学生既脱离的小学时候的幼稚,又不够成熟,是他们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黄金时期,相关义务教育的学校和政府也相当的重视孩子在初中的教育问题,在不断的进行改革,让孩子们在学校当中的学习更加丰富,让孩子们对于学习更加感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方面就有着这方面的体现。

一.培养孩子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性

在现在这个新的时代下,相关的义务教育也有很多的改革,国家对于义务教育看的十分重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相关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学就有着新的要求,要求相关的初中物理教育的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在平时的有关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不让孩子们在这科目学习的时候被动的接受,而一定要让孩子们对于初中物理有一个新的认识,让孩子们主动去学习这门课程,让孩子们主动的提出问题,主动的去解决问题,在学习当中找寻自学的方法,建立相关同学之间的友谊,这对于初中这样需要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是相当重要的。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如今的教学了,相关学校在教育的问题上只能改革,物理学就是一科跟实验息息相关的科目,所以相关的学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运用到实验,让孩子们在实验当中发现和探索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孩子们在实验当中自助的去学习。提高孩子们的思考能力。

1.教学当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当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相关的老师如果能够在教学当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那么孩子们在学习初中物理的时候回获得相关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能力,这对于相关的教育来说是相当好的,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学习的能力。

2.教学当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让整体孩子的素质提高

总所周知,现在的教育方式是素质教育,初中的学生是能够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的时期,所以相关教学当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孩子们的素质,让孩子们建立相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们在处理事情的问题上,能够更加的理性,但是不缺乏创造性。

二.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有效的策略

1.设置有关的教学情境,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就对很多事物感兴趣,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在初中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在相关初中物理的教学上,相关的老师和学校在课堂的设计上,要不断的建立相关的物理情境,帮助孩子们来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在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学时候,相关的老师只是对于孩子们有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自己有兴趣,自己去探索,发现问题,通过相关的物理情境,让孩子体会到知识,让孩子们掌握知识。

2.课堂上老师与孩子的互动要多一些

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的时候,相关的教学老师一定要跟孩子们有一定的互动,如果一位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课,而不跟孩子们有所互动时,孩子们在课堂上会觉得很无聊,从而减少了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有些孩子甚至丧失了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学的老师可以通^建立小组来讨论的方式来增多与孩子们互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学习当中互帮互助,让孩子们在相互帮助中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

现在的初中教育,书籍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播方式,学生们对于初中物理课本有没有兴趣直接关系到了孩子们有关初中物理的学习问题,所以相关的出书单位在设计初中物理课本时候一定要在课本当中设计吸引孩子们的内容,孩子们对于课本有了兴趣,那么对于相关的初中物理教学肯定也会感兴趣的。

有关于初中物理的教育工作是一项相当复杂,而且涉及十分广泛的工作,相关的教学人员一定要在工作当中多发现问题,多改善问题,让相关的初中物理教育成为能够让越来越多学生接受的教育,让相关的物理教学能够让现在的孩子家长放心。

参考文献

[1]孙天河,张文华.大班额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

[2]顾利娟.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问题提出的原则和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8).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育教学;预习;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165-01

众所周知,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讲,物理学习相当困难,物理的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初中物理知识很简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好引导,合理的分配使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方向听课

每节课的时间有限,可是每节课的教学类容去很多,学生如果想掌握老师所讲的没一点知识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性,较强的逻辑性和操作性。更加要求我们学生进行预习。初中生尚小,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督促学生进行预习,制订相关预习方案许多学生之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能够接受足够多的知识,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是否在课前对上课所要讲的相关知识进行预习。预习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督促学生制订预习方案也是提高学生上课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样还可以保证学生在后期复习具有扎实的基础。在制订学生的预习方案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方案进行检查,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好好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就会大致知道每节课所要传授的内容,知道哪里自己比较薄弱,就会在课堂上更加的专心去听讲,才会真正的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重视教案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战场。对于课堂教学,我们要引起充分重视。对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来讲,我们需要重视教案的设计,只有这样才会提高教学效率。良好的教案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索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案,针对的都无一例外的是学生。因此教案如何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可以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还能很乐意的去学习,这就是教案设计的难点所在。以往我们教师设计教案,教师肯定不会去征求学生的意见,不管学生是否喜欢教师这种方式的设计,学生都得被动的接受,而且不接受的话肯定就是违纪。但我们仔细想想设计教案也就是为了让课堂组织的更加有序,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果在不改变这个目的的前提下,让学生参与进教案的设计里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在同一模块的物理知识下,肯定是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向学生展示出来,并且形成完整的教案,既然都是针对学生,为什么不选择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学生喜欢的案例呢?这就好像是教师提供毛坯房,学生们选择是房子里面贴什么颜色的壁纸,当然什么颜色的壁纸都不影响居住,但是大家都喜欢的颜色必然会心情愉悦。因为教师的年龄与学生差距比较大,教师不了解学生们真正的心理,因此由学生民主的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新时期,我们教师要更加关注自身的因素,提高教案的艺术性,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三、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

理论知识是相当枯燥的,对于初中物理学科来讲更是重要。因此,对于物理教学,我比较重视学生动手。新课改也要求学生多动手,因为动手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物理实验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以及书本教材中的“小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效率

其实,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物理知识的学习都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初中物理很多定律都是很难理解的,学生困惑,教师畏难。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逐渐进入了普通的课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微观的知识宏观化,将抽象的定理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能力。比如:我么可以使用多媒体模拟自然科学实验。自然科学离不开实验。许多实验,学生不但要亲自去做,还需反复观察思考,才能获得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由于时间、经费等限制,许多实验往往没有条件让学生反复操练,此时就可通过多媒体模拟来实现,特别是复习课教学。还可以模拟一些现象模糊的实验。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受实验条件(如仪器尺寸小等)的限制,实验可见度低,教室后面的同学往往不容易观察清楚。此时就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或在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完成。模拟较难完成的实验有的实验,由于条件限制,课堂演示时往往不容易成功。因此,有些教师就索性不做这个实验了。像这些实验如果采用多媒体模拟,不仅可以达到与演示实验同样逼真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防止因演示失败而浪费了教学时间。同时还可以模拟违规操作,呈现实验错误的后果。自然科学实验都有其操作规范,错误的操作会导致不良的后果,轻则达不到教学目的,或损坏了仪器,重则危及人身安全。用多媒体模拟违规操作,将可能产生的后果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错误操作的严重后果,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将一些定理原理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增进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STS教育;物理教学;渗透

传统的教育方式,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的,必然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和生产技术、社会实际脱节的现象,使得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难以适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物理教育应当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能使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文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STS教育的内涵及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STS教育研究首先起源于英、美两国,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关系的交叉学科,它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新的科学观、新的教育观和新的社会观。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意义是:首先,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物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物理学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关的。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实际上已明确规定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的目标,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懂得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社会意识,使学生能够形成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并由他们来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其次,有利于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力是观察、思维、实践、创造的综合;提高能力的途径有四条,一是学会观察,二是学会思维,三是学会实践,四是学会创造。在物理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观察、接触、了解社会,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能力培养落实到实处。最后,有利于形成开放的物理教学空间;以学生为主体,高度重视学生在广阔教学空间充分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主要途径。通过STS教育,有利于改变过去知识单一型和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形成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主,探究课、实践课并存的课内外、校内外、家庭、社会组成的全方位的开放教学空间。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途径

1.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

教材中有许多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内容进行STS教育的渗透。新教材的编排也体现这一特点,例如“乐音与噪音”一节中,教材从环境保护这一社会课题出发(社会),从物理知识来讨论噪声的来源(科学)及噪声控制的办法(技术);在“光的反射”一节中,教

谈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苗赞歌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人格。如何使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是摆在每位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感到大胆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源于很多年前的一次优质课选拔赛。我当时讲了《北伐和西征》这一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如何导入上我也考虑了很久。本课中参加北伐的主力军―叶挺独立团的团部就在我们学校附近。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在我们学校的西北方向有一个被苍松翠柏掩映的部队大院,它看起来极普通,很不显眼,但它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叶挺独立团。这支部队在北伐中英勇善战,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支英雄的部队”。我的导入语刚说完,我发现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直起了腰板,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兴趣。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得到了听课教师的肯定。特别是导入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课后学生们纷纷要求我带他们去参观这个地方。为了满足同学们的求知欲望,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我组织了这次活动。在参观中,随着讲解员的介绍,看着一张张再现北伐场面的图片,同学们仿佛来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回来的路上,大家意犹未尽,兴致很高的谈论着。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深深的认识到在历史课教学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既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在以后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有了这种主动性,以往那些不被注意的资源都有了用武之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用好历史教科书,挖掘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可见,历史教科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新版的历史教科书增加了文化、社会史等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生动、易懂,且贴近学生,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每讲到这些内容我都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生经过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整理分析信息资料等一系列学习训练,就很轻松地驾御教材内容了。

二、挖掘历史古迹,古为今用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除了享誉世界的龙门、关林、白马寺外,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一个或哀婉或悲壮的历史故事,他们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我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的好教材。凡学到有关章节,我都尽量创造条件带学生或参观或搜集有关资料图片让学生了解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

三、巧用历史图册、图表资源

新的历史地图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更加的完善。利用好手头这一教材资源,能起到强化学生的历史空间概念,增强学生理解记忆的效果,对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讲战争问题时是运用地图最恰当的地方。以“三大战役”为例。我让学生看《战争形势图》,通过观察地图,学生对国共双方的军事实力、战争部署,进攻路线都一目了然;学生通过地图,还很容易看出当时的作战形势。教师接下去再依托地图,对不同阶段中具体战役的进行讲述,学生能很快的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四、开展丰富活动,激发学史兴趣

除了把历史古迹、历史图册、工具书作为课程的可开发资源,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知识竞赛,讲历史故事和成语故事比赛。鼓励学生课下利用多渠道搜集资料、查找资料积极参与。例如,世界历史涉及的国家较多,内容繁杂,外国人名也较难记,学生学起来也比较枯燥。为了帮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我组织学生举行世界史知识竞赛,使学生既体验了竞争的乐趣,又在愉快中掌握了知识。讲历史故事比赛也是可开发的资源,学生通过讲历史故事,学习古人爱国、爱民、爱科学、坚持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和高尚品质,从而提高道德修养。同时,古人们在逆境中求生存、百折不回最终取得成功的杰出事迹,对于在百般呵护中长大的学生们都者教育启发作用,有利于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五、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情景

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那些能够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片及比较接近历史事迹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都是可供开发的资源。如:在讲到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为了使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及西安事变的经过,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西安事变》的几个片段。学生对西安事变的性质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六、让“历史见证者”现身说法

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周围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见证和历史素材。如讲到“和化运动”这段历史,让学生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村中年长者了解当时农村生活状况。并让学生搜集当时经济困难时期用过的各种票证。如布票、粮票等。把了解到的情况在班里交流,把搜集到的票证在班里展示。

历史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性质的学科,拥有很丰富的课程资源。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积累。除此之外,有条件的教师和学校还可利用更多的资源去为教学服务。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只要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做社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处的发现可供利用的课程资源,并引导学生共同开发,那么历史课堂就能真正变得“活”起来。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就能真的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高新区孙旗屯一中 471000)

材从平面镜的原理(科学),到平面镜有益应用(技术),还指出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利用镜子。但是使用镜子不当,也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例如城市的许多大楼采用玻璃幕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光污染(社会)。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树立使用光源和光学仪器不当也会造成光污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中还有许多章节开头提出的问题课文中穿插的问题和实例,大多都是我们身边的物理现象,甚至是社会热点问题,希望学生对这些重要的社会问题有所了解。如在“噪声的防治”中,教材开头就用一幅大照片向我们展示:车水马龙是城市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这个素材与目前的环保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对材料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一些新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新途径,使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我们人类不断地走向文明。

2.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又能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在实践中看到自身的价值,这便是开展实践活动之意义所在。比如“了解医用听诊器的结构,分析听诊器听声原理”、“自制滑动变阻器”、“制作和研究小发电机”、“制作小收音机”等,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活动中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3.举办科普讲座,了解科技发展的新动态

开展“21世纪的交通”、“航天技术的新发展”、“空间技术和我们的生活”、“唱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磁卡和IC卡”、“数字通信”、“CD、VCD和DVD”、“激光的应用”、“射线的应用”、“核能的利用”等科普讲座。通过举办科普知识的讲座,既可让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前沿和前景,又可拓宽他们视野,展望物理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广泛的应用。比如讲到“探索宇宙”时,可在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共同完成。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听收音机、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

4.走出学校,实地参观,拓宽教学的区域性

结合各地实际,将学生带出校门进行实地考察,进行参观,比如“参观工厂,体验现代化机器设备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噪声的危害”;“参观发电厂,了解能量的转化,对开发新能源的思考”;“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调查当地水资源的状况及利用情况,对水资源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了解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此外,新教材还介绍了中外著名物理学家为追求科学真理而不懈努力的美德,不怕挫折的拼搏精神,爱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互相协作的精神,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感染学生的科学情感,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有道德的人。更有利于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科学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7篇

一、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物理作为初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学科,初中物理教育的人文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人文学科知识传播给学生,二是通过教学教育活动为学生展现人文精神。人文教育既能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也能培养学生的人己关系、物我关系等,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强、个性鲜明,极其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初中生学习的全部,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教学中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将人文教育渗入初中物理教育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初中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渗透途径

1.挖掘物理教材中的人文价值

物理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现今初中物理教材中加入了人文教育这一方面的知识,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进行结合,放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不仅能够改变物理枯燥乏味的形象,使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使学生受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熏陶,逐渐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育中,需要为学生讲述物理与日常生活、交通、通讯、生产、能源等的关系,让学生从物理教育中理解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人文素养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能够通过物理探究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严谨的科学精神,物理探究活动的实验方式基本是相同的:实践―认识―实践,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教育活动时,要为学生灌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想法,要求学生规范、严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大胆分析、小心求证,才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物理;教学;STS教育

这实际上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简称STS)教育。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科学、技术重要性以及社会的影响。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其实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溜冰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竞不自觉地将STS与物理结合起来。

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物理知识,同时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思想,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人结合农村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思想,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进行STS教育。让农村初中学生更多的了解STS,使他们懂得为什么去学,最终愿意学习物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与物理知识相关的科技成果迅速在生活和生产以及社会等方面广泛应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现代科技以及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使中学物理教学进跟时代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进展对教学的渗透并非意味着新知识的简单堆砌与叠加,而是体现在科学态度与方法的改进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

科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应从理论与应用的联系人手,采用以下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讲过一段理论后,讲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例如,再讲过半导体之后讲电话Ic卡,讲过交流电之后,讲电动机的原理;另一个方向是从实际出发向学生介绍如何在实际中找出科学道理,以深化对于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解决问题。例如,“研究排球击球不出网且不越界的条件”,“翻滚过山车和水流星的原理”,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另外,还可以改进科学态度和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例如,在讲参照物时,介绍匀速航行的飞机投救灾物资,飞机上的观察者和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不同的运动情况;在讲电学内容时,介绍人体电阻,安全电压和安全电流。

二、在教学中渗透技术思想

技术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增加物理技术知识的介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例如在教学中介绍磁带录音原理,高清晰度电视,移动电话,高压锅,微波炉。BP机等等。改进实验内容也可以进行技术思想的渗透。改变原来实验情景远离社会,过于严肃抽象的局面,增加联系实际,探索性实验,如“传感器的简单应用”,“把电流改为电压表”,“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等。在教学中还要渗透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思想,在讲科学知识时联系技术的应用。例如,在讲磁场时,联系磁悬浮列车;讲红外线时,联系缈外遥感技术,讲原子辐射时联系激光等,体现了物理知识的应用和物理知识同等重要的思想。

三、在教学中渗透社会思想

社会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体现在热爱祖国的社会观上,例如,讲火箭和卫星时,介绍我国在航天技术上的辉煌成就;在铀核分裂时,介绍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发现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谈到基本粒子时,介绍杨振宁、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注重从社会角度对物理学以至一般科学技术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福利,以及不恰当使用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构成的潜在威胁,并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措施。如在声学内容中介绍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在机械运动内容中讲高速开车的危险;在光学原子核内容中,介绍太阳能,原子能的利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知识等等,从而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评价能力,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9篇

课程改革开始后,一些教师和学生感到不适应。大量的探究实践内容,让人感到时间不够,最终还是选择以讲代做;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际上还是讲题,做题,缺乏“改革”因素。

物理要面向全体,注意物理问题的解决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并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学生“STS”意识的培养。也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设备、资源整合、管理模式、实验员素质等,都成为实现物理课程目标的重要物质保障。但学校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原有实验条件和资源明显不适应新要求。其他物理课程资源,如图书、报刊、电子阅览室等,同样缺乏,致使探究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搞好初中物理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呢?

一、提高物理教师专业素质是基础

面对课程改革,物理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新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发生了系列变化,增加了许多现代物理学知识,教师需要加强这些新增知识的学习。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

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开阔视野。新媒体技术使原本复杂、枯燥和抽象的物理理论具体形象而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利用网络,可广泛交流教学经验,可了解物理学前沿动态和物理教学思想的新发展,可就疑难问题向行家请教。

三、加强科学方法教育,引导探究性学习

科学方法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方法是能力的内核,能力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与熟练程度。培养能力,需要教给方法。物理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物理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方法,不仅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物理科学方法既是物理知识发展的手段,又是物理知识发展的产物。科学方法蕴含于物理知识中,物理知识是物理科学方法的载体和运用结果,二者紧密结合,共同构成物理学的完整体系。科学方法教育应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中,体现物理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

如根据物理规律的得出过程,将物理规律分为:实验规律、理想规律、理论规律。实验规律:如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等,是从对事物、现象的多次观察、实验出发,在取得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到的;理想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理论规律:以己知的事实或物理理论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得到在一定范围内的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新的论断,例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四、教学中,有意识贯串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

思想指导方法,方法体现思想。物理概念是从大量同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是物理理论的细胞。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应用物理科学方法思维的结果。概念教学中,应根据认知规律,教给学生形成概念的物理学方法,从提出问题到实验、观察、分析、比较,演绎出概念。

五、解题训练要渗透物理学方法教育

通过教师讲解,只能使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要达到“运用”水平,非经过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和实践不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模仿、操作并加以体会,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具体物理问题。

六、要在实验和课外活动中参透方法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探究实验是方法教育的有效途径。一个完整的实验,从提出问题、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到理论解释,整个过程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学方法,如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推理、归纳等。教学中,尽量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探索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领会科学家研究问题的物理方法,同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用物理方法探求新知、研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七、要通过物理学史料的学习进行物理学方法教育

物理学史,又称物理学发展史,是描述物理学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物理概念、原理、定律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及由此派生的应用物理的发生、发展状况,物理学在某个时期或某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和个人传记等等。了解和掌握物理学史,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学史中丰富生动的史料,对于以直接性学习兴趣为主、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无疑具有积极的、多方面的作用。物理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可使学生领略到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与思维方法,从中追求真理的愿望得到激发,同时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初中物理教材涉及数十位物理学家,他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运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构想,精妙绝伦,为人们展示了物理学方法的丰富材料,是进行方法教育的活材料。

如教授光速教学。光速教学是在学生经历速度测量、声速测量之后学习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和当年伽利略有相同的关于测量光速的构思:伽利略与他的助手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来到佛罗伦萨郊外,两个试验者各提一盏信号灯,在相距数公里的小山头,甲亮灯开始计时,乙看见甲亮灯时也立即亮灯,当甲看到乙亮灯时立即停止计时。用两地的距离的两倍除以时间,得到光速。伽利略的实验失败了,可学生会非常乐意分析伟人的失败之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也明白了:实验设计除了科学性之外还要具有可行性。

利用史料,可深化相关知识学习,强化物理方法教育。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质。而物理科学素质则由物理科学知识、物理科学能力、物理科学方法,物理科学意识和物理科学品质等诸要素构成。其中物理科学方法是科学素质的翅膀,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牢固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科学方法对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打破以往“授之以鱼”的填鸭式教育,培养学生探究,启发学生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初中物理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物理教学 物理素质 创造力培养

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等,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产生畏难心理。对于这种情况,如果老师不加以及时的正确引导,就会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恐惧、胆怯和过度焦虑之中,这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完全失去信心。

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其目的并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利用物理学科特点和属性,以物理课堂教学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逐步形成人格健康、价值观正确的有用之才。

1 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能力是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是在人们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即: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则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辩证逻辑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就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后期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

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首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高中生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开拓思维领域,非常需要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更加严密,具有公理化逻辑体系,对于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已从初中时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并逐步完成。这就意味着他们思维逐步趋向成熟,可塑性逐步变小。

2 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和定律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发现的。如,伽利略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和引导学习方法。

3 创造成功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普遍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需要和渴望。成功时,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干劲十足;失败时(特别是多次努力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全无,死气沉沉。实际上,有些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并不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相比而言,非智力因素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把教学内容设置成梯度和不同层次,开展内分层次教学,以适应学生不同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使他们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4 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中,其目标并不是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是侧重于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培养、开发、形成的教育和指导,进一步发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教育目标来看,学校教育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专业的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品格和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实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对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全面的考验。

4.1 “基础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基础知识是人们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最基本的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开发、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只有掌握“熟”才能运用“活”。俗话说“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同时,由于物理这门学科本身是一门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还必须懂得一些唯物辩证法,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去分析物理过程,进而归纳和掌握物理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和现象的理解就会变得更透彻、更深刻,应用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4.2 “智商”与“情商”的关系。由于我国传统和国情所致,一般都非常推崇早期智力开发。如教幼儿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等。有一种错觉,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早期教育,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相挂钩。实际上,一味地加压加量的所谓“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囫囵吞枣”或“学多悟少”的负重。

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但创造力与智力并不完全成正比。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除了其高智商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商。在学校教育中,如果不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忽视创造性的挖掘、开发和发展,充其量也只能算是“高分底能”。

上一篇:医疗教育培训范文 下一篇:医学影像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