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4 13:38:06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1. 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 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 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 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具体措施:

1. 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本学科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已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 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每一个实验都要写好实验报告,写好实验体会。并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已有的材料,做好有关的物理制作。

3. 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我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双向交流法,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使得受教育的学生:学习的观念更新,学习的内容科学,学习的方法优秀。

4. 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 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狠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教学活动,以此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 加强自身的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期我在教学之余,要认真学习有关的物理课程,扩大自己的学识范围,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增进教学艺术。多听课,吸取他人教学之长。

7.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一、主要工作内容

1、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要认真做好复习计划,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2、强化备课实效性,注重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作好实验仪器的管理和实验室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抓好“学困生”帮扶工作,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和优秀率。

5、 通过教师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向老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

二、具体措施

1、“学困生”帮扶工作计划

对于初三学生,马上面临中考,学生整体成绩并不理想,生与生之间差距较大,两级分化突出,因此本学期重点放在初三备考中,加强复习,努力提高合格率。关于特优生和学困生的培养我的做法是:用分层的形式。①从第一阶段复习开始,对学困生就要采取分层的要求进行教学,为学困生提供学法指导和提供相应的资料,重点是增加兴趣、鼓足信心、降低要求、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在考试前一周,对困难学生可以用基础题进行强化训练(自编一到二套以基础题为主的练习题)②侧重辅导,关心极优生。在班上寻找几名优等生从思想、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个别辅导和鼓励,培养物理学科的特优生。多练点知识的广度、深度、热点考题。

2.德育工作

加强自身德育工作,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不体罚学生,不留怪发,不穿奇装异服,不给学生留重复性作业,注重学生“减负”工作,提高课堂实效性,尊重学生,争取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九年级复习计划

(1)科学制定计划 稳步扎实复习。

第一阶段: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过基础知识点关。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复习所有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及基本技能,按知识结构进行归类、整理,使知识条理化,建构知识网络化,让学生看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基础时,突出抓住9个知识点(力的概念、二力平衡条件、密度、压强、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和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电功率)。在此,出部分知识点填空题,配适当基础练习题,紧扣概念砸牢“双基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

这一阶段,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上阶段的知识。我们将分成了选择题、探究题实验、问答题、综合题等三个板块。这阶段主要强化基础知识的应用,对学生理解中的误区和偏差,要及时纠正。在评讲题时应注意讲清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希望通过专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而提高考试的成绩。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阶段。

精选十套有代表性的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通过训练,一方面可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注重解题规范要求:中考与平时考试不同,它是全省性的统一考试,标准是一样的,评卷又必须按统一标准进行。如作图题、计算题的一些具体要求,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以便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考试过程的适应性训练。

(2)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①科学探究方法题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教材中运用了常考的控制变、建立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转换法、类比法。常考:控制变量法、替代或等效法

②)情景信息题即在考题中提供较多的情景信息(数据、图象、漫画)根据题目要求,通过观察分析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用物理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③社会热点问题,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社会。对一些社会中的热点问题、重大发现和高科技的应用都会有较多的体现,教材中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内容。例如,与资源、环境有关的是在利用自然资源和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时候,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这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另一类是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例如,内能的利用和火箭、通讯技术的发展、“能源革命”等,它讲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需求的结果,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我准备收集整理一下近两三年来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从中了解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背景。例如:伊拉克战争;三峡工程;神州七号飞船;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海啸的灾难等都可能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

(3)复习进度

第二部分 光 学 3.3-3.6

第三部分 热 学 3.8-3.11

专题训练 实验与探究 4.21-4.30

综合计算 5.3-5.10

模拟训练 十套试卷 5.11-6.5

查漏补缺与存在主要问题 6.7-中考

4、个人提高计划

①. 在岗位练功中,坚持每周写好一篇钢笔字,画好简笔画。并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写2-3篇质量较高的教学手记和案例,并做分析。

②. 多读书,读好书,本学期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并认真做好笔记。

③. 物理实验室要及时做好账目管理,认真管理实验室卫生和仪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保证实验教学的开出率。

④. 加强远程教育的学习,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2011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11年春季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2011年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三 物理课 教学方法

1.前言

经过初二一年对于物理学科的了解、学习和沉淀,学生们大都步履蹒跚地步入到初三阶段的学习中,究其原因,倒也不是单纯地说是物理教学方面存在着不可逆转的不足,其主要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压力太大,学生从小学升上初中,课程学业量从过去的数学语文两门主科一下增加到了6门,初二、初三又分别增设了物理和化学两门学科,经过初一一年的适应,初二就得马不停滴地追赶分数,不禁弄得身心疲惫。跨进初三的门栏,意味着要随时做好起跑的准备,因为除了要应付日常的新课学习之外,还有为了测试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和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考试技巧而开设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可以说这一阶段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出于一级戒备状态的。

2.初三物理教学的方法

针对上述的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建立应对学习和考试的信心,进一步营造一个高效的物理课堂,就是关于初三物理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思考。

2.1 重视实验,加强实验。正是为了不让物理学习沦为纸上谈兵的学术,历年来,物理实验都是中考重要且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一部分也正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环节。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课时有限的教学设计里,实验课的安排常常不被允许,从而形成了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费时费力,但并不意味可有可无,恰恰相反,实验教学于物理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课堂上教师如何堆砌辞藻,讲课如何生动形象,“用嘴巴做实验”永远不能帮助学生学到真知。实验可以验证客观事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能让学生通过双手搭建起沟通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在获取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应该做到、做好所有的演示实验,克服困难完成全部的分组实验,必要时还应增加一些课外的辅助实验。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器材、原理、步骤,还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得到正确的结论,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此外,在如何改进试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设计实验方面也要作必要的知道。

2.2 准确把握“教考大纲”,找准教学切入点。任何科目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工作的开展都要以“教考大纲”作为工作的方针和指导,也就是说,身为教师,必须在设计教学之前认真研读教学和考试大纲,务求明确教学要求和考试方向,针对大纲的要求,整合教材的架构体系,明确其中的重难点遍布以及联系,只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书,在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再对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有了了解之后,与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做好衔接,在教案中做好记录,务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分配课堂上的讲练时间,杜绝冗长的讲述。此外,除了教师要对考试大纲有所了解之外,也应该指导学生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好考试题型与要求能够为学习和复习指引方向,从而有利于把握其深度和广度。例“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在近几年的考试中占有10%的分值左右”,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定理”等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的,另外也考了“等效替代法”。

2.3 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高考有大综合和小综合,虽说中考目前还未实行,但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也符合课改的要求。有题如下:如图某郊区林场(图略),树木已经成材,地面上留有一截截树桩,某校同学利用双休日到林场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此时有一群大雁自右向左迁徙,甲同学为了确定大雁飞行的方向从书包里拿出指南针,指南针指向如图所示(图略),请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帮助甲同学确定磁针A段指向为南极还是北极,此时是什么季节。题目通过植树透露了此时为春天的季节信息,通过树干年轮透露了左边朝南的方向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大雁飞行的方向,并确定磁针的南北极。这一题是典型的物理和生物有机融合的题目,很多学生因为不知晓题干中所透露的信息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又或者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为大雁总是往南飞。像这样各学科知识相融合的题目在各大考卷上不乏有之,为了不让这些拦路虎阻挡学生的去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意把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做个有心人,以不变应万变。

3.结语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考只是人生当中的一个小战场,优异教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良好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只有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原则,一如既往、不断创新,才能在教学的路上取得更好的进步和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初三物理复习课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邱雄鹰,《管理学家》

[2]《初三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张东占《考试周刊》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两极分化

初中阶段,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最严重的两门科目就是数学和物理,因而两极分化也最为严重。这种情况严重阻碍着课堂教学的开展,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防止两极分化的产生,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原因

从当前学生两极分化的现状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物理学科枯燥,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知识的组成主要是各种定律和原理,其科学严谨性较强,每种定义的阐述都有其规律性。在学生看来,物理学科的学习比较枯燥。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但物理知识又有别于数学知识,它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

例如:数学中的比例式a=c/b,可以说a与c成正比,与b成反比。但在物理中,像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密度公式ρ=m/v及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等,都不能按数学的思维去理解。所以,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大大地降低了。

2.学生学习方式受限制,本身认知较浅

初二学生学习物理期间,因为理性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学习物理知识较为吃力。有些学生学习方式不科学,进而导致了各种概念理解混乱,如:“力是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科学的概念,与学生目睹的事实有冲突,全新的概念很难取代旧概念。很多学生并没有将问题彻底解决,就进行了下一章节的学习,慢慢积累,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进而出现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3.教师的学生主体意识不强,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初中部对于物理课程的基础设备配备不全,进而导致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浓。同时,教师的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意识不强,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评价影响,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一切围绕“中考”。同时,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负责教学,课下并没有足够关注学生,特别是成绩稍差的学生,进而导致了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学校并没有建立完整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而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两极分化的建议和对策

1.拟定物理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逐渐拓展自己的学习思维,从而更好地接受和处理教学信息。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有更强烈的动机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物理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方式和计划,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2.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下,物理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加大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必须尽全力利用物理教程中独特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动机,提高教学有效性。物理教学的过程,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个性发展的过程,是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逐渐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例如:上物理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听课的效果;做实验时,学生对物理器材的性能和使用规则不熟悉,动手能力差,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课后的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善于动脑筋,这些习惯的改变都会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当然更谈不上对物理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了。这样肯定会造成两极分化现象。

3.建立完善的评级机制,转变教师观念

师生关系一直以来就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学校行政领导要以素质教育为前提指导教育工作,正确、合理地评价和激励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配套,不能只看分数而要看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在对待每一个学生时,一定要进行平等对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结论

初中物理教学两极分化现象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得到改变,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的每一步实践教学,只有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成功感,才能够减少学习中的两极分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黄燕萍.初中物理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2016年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在XX年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我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并采用符合现在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将课堂大胆、充分地让学生们自己支配。采用以自学(自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索)互学(讨论交流)督学(老师督促个别不太专心的学生、适当点拨知识重点、解析学习难点)验学(当堂练习巩固,检验学习效果)链接起来的课堂结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业基本能在课堂内完成,使学生有足够充分的课外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阅读课外读物、体育运动或做一些手工制作;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节课内,学生需要完成四个不同内容的活动,学生不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整节课都能集中精力。

二、运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丰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三、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配合校园文化节,开展了物理小制作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四、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学生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争当领跑者。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

五、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介绍各国科学家们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细节事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极细微的现象、勤于实验反复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加强校本研修,提高业务素质

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同本学科组同事们一道,认真研究《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本学年继续教育培训指定的培训教材),反复解读《物理新课程标准》,跟进了解我省近几年的中考动向,尽量熟悉新形势下的教学教育价值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整体提高学生们的物理素质。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创新思维、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归纳、应用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本学期物理实验教学上我按照开学初制定的实验教学计划认真执行,扎实开展实验,现将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实验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九年级学生从思维上有很大的进步,具有创新意识,对实验兴趣较浓厚,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展开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把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索性试验,把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为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探究获取结论。使教学内容将课内有机的与课外结合并适度延伸,做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的积极性。

二、组建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课外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组建专门的物理兴趣实验组,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开拓实验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并及时的练习实际生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中收获,在创新实验中具有成就感,掌握更好的物理研究方法。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同样多物理实验也嫌麻烦,不能完成实验探索和获取实验结论。

2、还有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也相对来说较为懒散,进入实验室有观望,看热闹的思想,因此不能投入到实验的探究和思索当中,这就大大影响了实验目的和效果。

四、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

(1)要继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广度,将物理更好的与生活和科学实际相联系,是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用;

(2)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冰蚕去形式多样的是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本学期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是学生有更好的进步和收获。

延伸阅读:九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经过一年半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初三的同学现在对物理应该有大部分的知识已经掌握,这学期面临着升学考试,而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是这学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和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我对本学期的物理实验做了如下计划:

一 注重学生操作细节

这学期主要做的实验就是为中考预备实验,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辅导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过关

二 注重学生操作的规范性

很多学生做实验总是不按照老师的规定去做, 这学期我一定要重点抓这部分学生,并进行仔细辅导,一定按照中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

三 重点以中考要求为教学要求

这学期我主要对初三学生认真教中考的五个实验:用天平测固体物块,测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其中一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其中一支路电流。

四 严格把握学生的不足地方

这学期的重要任务已经很明确,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中考实验操作中表现很好,这也是我最大的一个任务,所以我一定多花时间在这方面。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这五个实验的规范操作和具体步骤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提高;复习课效率

一、构建知识体系进行复习

在进行总复习时,教师不能只对概念、公式、原理进行简单的重复,而要让学生站在一个能观察全局的角度,俯视知识的全貌和整体结构,帮助其构建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或知识体系,使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就能使每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至少可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一些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复习理解并查漏补缺。

一般情况都是教师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再讲授给学生,这种方式有很多缺陷。如果上课时只讲授而不写板书,会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如果讲授配合板书,则时间不足,不能完成教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多媒体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在备课时制作知识框架烂芎褪泳跣Ч良好的课件,将丰富的知识点以框架结构、知识树、辐射图等方式呈现在课件中,可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同时发挥作用,提高复习记忆的效率。

如在复习力学部分时,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回顾整个力学部分的知识,包括概念、单位、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再抓住力和运动这一主线进行分析、拓展,得出其与密度、压强、浮力等的联系。同时,以知识结构的形式用幻灯片展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地掌握考试大纲的知识要求,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二、利用典型习题进行复习

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师要时刻关注与本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以及发展动态,将各种资料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删除、添加和重组,对难点问题设置变式训练,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的迁移、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时,教师如果借助于多媒体,将教材的内容加以整合,精选一些题目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归纳解题方法,将给学生以新鲜感,能提高复习的效果。

首先,教师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几组题目,将相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融入其中,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教案,应精选精编的题目,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即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便于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在具体的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规律,这样学生智力和能力都得以训练和提升。

如果我们把精选的题目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教师提供答案,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能促进学生进步。

三、动画演示实验进行复习

在新课标的教育下,中考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力度,实验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组织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进行归纳和总结,了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尤其要让学生掌握过程和研究方法。重复实验对学生掌握无疑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复习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重复做实验对师生无论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允许的。这时,教师用动画视频来演示实验、唤起学生的记忆无疑是最佳选择。

例如,教师在复习《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根据电路进行实物接线,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实验电路比较复杂,教师在上课前,往往会演示一遍电路的实物接法,但由于实物演示不够直观,学生往往都不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实验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电路故障,而且还容易烧毁电路设备等。如果采用多媒体动画课件演示,不仅教师可以轻松接线,学生也可以看得更清楚,而且会减少实验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从视觉上培养学生很好的分辨效果和鉴别能力,使其能很好地分析物理现象和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三总复习中,适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高效地呈现知识,优化教学资源,解答实验探究题,创设各种生动、鲜明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利于提高物理复习效率、促进物理教学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杨玲,王爱兰.教育心理学[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2]李艳.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2015(3).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7篇

一、打比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适应性

《物理》本属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又属于起始学科。学生除了在小学《科学》中了解的一些物理小常识外,物理理论知识比较缺乏,加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形象思维的依赖性还比较大。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除了借助实物或演示实验外,还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些与讲解内容有关或类似的生活实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一些比方,让学生从这些比较熟悉简单的事例中,去类推或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根据物理教学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实际,多年来,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意尝试了打比方讲解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打比方及其运用举例

打比方就是比喻,但作为教学方法它更近乎类比。具体地说,教学方法中所指的打比方就是用简单、具体、形象、学生所熟知的事物作比体来类比说明那些较复杂、无形、抽象、学生所陌生的事物。通过打比方来类比,使学生对所要了解或掌握的事物有了一个较为明确或具体的认识,找出并掌握其特点或规律。

如在教学初二物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可以打这样的比方:因降大雨,一段公路的若干处出现塌方,现公路养护处派出一批抢修人员,如何分配这批人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各处塌方量的多少按比例分配,才能使塌方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清除。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的电阻就好比这公路中的塌方,电源提供的电压就好比抢修人员,电源本身会按电路中各处电阻的大小合理分配总电压,既使各部分电阻的阻碍作用得以清除,又使电压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打比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跟电阻成正比,各部分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又如,在教学初三物理《比热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弄清楚“为什么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一问题,可打这样的比方:有两个粗细不同的量筒,给它们各倒入(倒出)相同质量的水后,哪个量筒中水位的高度变化大?为什么?在学生做出正确回答后,教师可趁势引导:细量筒中水位的高度变化大,这是因为细量筒储水的能力差。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储存热量的能力,正如粗细不同的量筒盛水的能力不同一样: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容大的其温度的改变值就小,比热容小的其温度值改变就大。通过这样的比方,就会使学生对比热容这个概念有了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至于沙漠和沿海温差大小的原因也就清楚了:沙石(泥土)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巧妙、贴切地运用打比方进行类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缩短理解过程,降低理解难度。如果比体新颖、有趣,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焕发学生的心智。有时,一个恰当的比方会使学生茅塞顿开,对某个迷惑已久的问题的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跃,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中运用打比方进行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教无定法,贵在得体。运用打比方进行类比,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否需要打比方,什么地方打比方,打什么比方并无定格,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等具体来确定和使用。并非是每节课、每个教学内容都需要打比方,有时比方打的太多或打不必要的、不贴切的比方反会影响教学进度,打乱教学计划,甚至会弄巧成拙,使学生发生错误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打比方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比方一定要形象贴切。比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与本体(要掌握的事物)之间一定要有类似的特点或规律,让学生能从所打的比方中自然地类推出所要了解的事物的特点或规律。比方如果不贴切、不恰当,不但不能帮助理解,还容易使学生对个体产生误解。

2.比方一定要新颖。比方新颖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地由比体类推本体,即比方要能帮助理解知识,活跃气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求学。

3.比方一定要简单、明确。教学中打比方是为教学服务的,比体应尽量是学生所熟知或容易理解的事物。教师在陈述比体时,一定要明确,让学生一听(看)就能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意思或道理。如果比体所含事理太复杂、深远或教师对比体陈述含糊不清,学生对比体本身难以理解,就更不能由此及彼去类推本体的特点或规律,往往会使学生由一个盲区进入另一个盲区。

4.比方一定要适时、巧妙、必要。比方要打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过早影响学生动脑,过迟,耗费学生精力,容易产生思维疲劳。比方一定要必要,不要流于形式,对学生容易理解的问题也打比方。在确需打比方帮助时,还要考虑对比体的陈述方式,如边陈述边引导、整体陈述后启发引导等。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自然分材・四环节;物理高效课堂;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84-0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的张扬,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有时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无效,如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等。物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知识量大、涉及面宽,教师在课堂“教不得法”,学生自然“学不得法”。结果是老师感觉学生难教,怎么教都教不会;学生感觉物理难学,怎么学都学不会。那么,如何建构高效的课堂,在短短的课堂45分钟内,面对基础、思维方法和习惯、求知欲望都不同的学生,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每个人的能力,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作为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高效,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二、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关于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直是很热门的问题,人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总结,以寻求一种有益于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教学模式。文汇中学作为课改的一个窗口,实施、推广“自然分材・四环节”模式已有多年,物理科组一直积极参与,并走在前端。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实践研究形成一套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模式。现今各学校也都更迫切地希望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都有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面向初三年级全体师生,研究影响课堂效率的主要因素,遵循教学规律,创新研究“自然分材・四环节”的实用性,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实施情况

(一)第一阶段 理论准备、开题准备阶段

通过调查现有“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模式下课堂效率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以使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

(二)第二阶段 初步建模和开展实验研究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初步建构“自然分材・四环节”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

(三)第三阶段 完善教学模式建构、深入开展实验研究阶段

根据第二阶段的实施结果,总结得失成败,修改、完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

(四)第四阶段 收集总结

汇总第二、三阶段的资料,总结书面材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撰写结题报告。

六、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建立了“自然分材・四环节”模式下行之有效的物理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见下页表1)

(二)可喜的改变

1.教师的改变:教师不再谈讲色变,能充分理解“自然分材・四环节”意图,主动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并灵活运用;同时也提升了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

2.学生的改变:不再只是凑热闹,而是越来越多参与的成就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有进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成绩都有明显的提高。

3.课堂的改变:自学、探究不再流于形式,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内化”的效果。

七、研究Y论

1.通过实践研究,建立的物理高效课堂模式,实用、有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模”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产物,是学生认识科学、学好物理的高效途径。

2.应用高效模式教学的过程,是提高教师教学理论和实践水平的过程。它有效提高了教师掌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帮精神。

3.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一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化,对学生认知规律要认识和把握。二是教师的指导要得法,“模式”就是“得法”的规律性呈现。作为教师,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1)先学后讲。当学生经过集体合作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2)三讲三不讲。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完成教学过程。(3)减少无效教学环节。无效教学环节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有时在环节转换和串联语上花费的教学时间太多,这样势必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益。(4)适时点评,精讲点拨。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如何“点拨”?一是把握“点”机。课堂是动态的,变化莫测,教师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该出“口”时就出“口”,不该出“口”时要封“口”。

4.构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扎实有效的“课前”、“课中”、“课后”等一系列工作做保证。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思路

1.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变依赖于班级管理、各学科教师的配合、各方面工作的协调等。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实践,形成各方面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倘若不能科学地运用“模”,只是机械死套“模”,“模”反而会限制人的思维,课堂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模”,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物理课程标准[S].2013.

[3]徐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赵徽,荆秀红.解密高效课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research method mainly adopts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case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established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classroom model of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points,let the teach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教学;讨论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075-0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校本课程的推行和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问题存在,因此,写下有关校本课程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同仁们共同讨论,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基于个性化和体现个性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一是学生层面。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满足资质不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二是教师层面。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与专业自力为前提条件,这其实就是教师的专业个性化的反映。三是学校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与教师个性化的形成会导致学校的个性化的形成,会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另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宗旨均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因。作为一名常年在教学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从多年来的教学经历中感受到了物理教学中的一些有关校本课程的实际问题。

电学部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理学的总体结构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原来的九年义务教育版的编排是把这部分放在了初三的物理书上,即初三年级来学习。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把它放在了物理八年级的下册,即八年级下学期学习。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数学问题。这就要学生和教师对这部分有协调的能力。在学习和教学中谋求数学和物理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以获取支持和双赢。

例如,在八年级下半学期一开始,学生在物理学中开始学习欧姆定律。在探究导体的电流和两端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时,分别用到了表格法和图线法来研究三者的关系。但是成正比和成反比的关系以及用图象对这几个量的关系进行的表述并没有在数学上学习到。这对学生在这三个量的关系上有了很大的认识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问过很多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有几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由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而且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对成正比和反比的关系能够掌握;有的学生对数字之间的关系不很敏感,对成正比和反比的关系不能理解和掌握。针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前种学生我直接用正比和反比的数学关系解决这部分问题;针对后一种学生我先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生活中买东西时,只报单价。我们买的东西越多需要花的钱数就越多,而且钱数和你所购买的东西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那就是成正比,单价就是那个成正比的比例常数。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对成正比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今后的物理和数学学习不会有太多的困难。虽然这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但是学生可以轻松了解成比例的问题,对物理后面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

国家课程专注于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不太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也不太关注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性。因此,这样的课程设计常以知识内容为纲。作为弥补国家课程缺陷的校本课程,应改变以学科知识为取向的课程组织形式,采取以学生的发展或社会问题为取向的课程组织形式,要把课程与学生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课程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经验,才能起到培育人的作用。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性向、能力是课程统整的焦点,借此要让所学的不同课程能够融入到学生的身心结构中,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学生是来源于生活的社会个体,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本着好学、好用的原则。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道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这个关键问题。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其中很多问题集中在与生活脱节的关键地方。在教学中我体会了一次这样讲课:

在讲到内燃机时,学生们对内部结构不太清楚,但对车辆的很多问题都十分清楚!上课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开始讲解内燃机的问题,而是提出了几个我生活中的问题:汽车的性能指标是什么?我想买车,在选车的品牌外,我还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会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应该买国产车,便宜,而且便于维修。我们要支持国货。有的说应该买进口车,说是性能好。学生还为我买车说了好多注意事项。学生们好可爱噢!这时我话峰一转,问:车的性能好指的是什么?车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发动机!哈。。。学生说我连这也不知道。生活中的东西可以比老师多,这可能是学生可以引为自豪的事情了!学生这时的学习气氛已经很高了。那么发动机是怎么工作的?如何了解车辆中的四缸、五缸、八缸和十六缸是什么意思?内燃机的讲解将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此之前我也让学生查找了与内燃机的相关资料,学生在课上自由发挥,对现有发动机的各种性能指标指手画脚!学生会发现只有对原有东西了解了才能对它的改进提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对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这是物理教师十分愿意看到的事情。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这是学习的原动力,挖掘学生学习科学的原动力是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去追求的至高点。

学校校本课程教学的开发,应因地、因时、因生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盲目照搬。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在地域特点、个人的素质、家庭情况、理解能力、社会物质环境及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而且不同区域的学校,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对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为此,进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时学校必须正确评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尽量突出学校的优势,以提高学校课程开发的成功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各自自身的优势上深入挖掘教学魅力,不断找寻自身与学生的互通之处,使课堂能溶入学生中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由“教师教”到“学生学”。

有一次,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孩子很认真的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摩托车手在骑车拐弯时会把身体和车一起倾向一侧。对于一个专业物理教师来说这不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对于只有小学二年级水平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不过,这一幕给我的触动非常大。我不断的思考,如果孩子们能够把对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当作自己学习计划的一部分,那么学习就有了原动力。这本身和学生的年龄没有什么关系。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认真观察了我的学生,他们对自己年龄段的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却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感兴趣,例如他们对车的型号很有研究,对电脑软件很有研究,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有研究,对国际的和国内的很多大事很有研究。我们不得不说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思想领域,有了自己对问题解决和认知观点。作为教师不能再用课本上现有的知识体系去对待这些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这根本满足不了孩子们对自然科学认识的渴望。面对现代教学的发展,我有一个个人的大胆教学计划:以解决某个生活中问题为任务,由学生自主找寻知识,也可以有教师来帮助,通过了解或制作手工来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例如:在学习电学知识的时候,可以由教师设计一个方案:自制一个自动控制的红绿灯。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师、学生互助等方式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电路的连接的问题、电路故障问题、电路中的决定电器性能的量以及生活中的节能环保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正是课程要求!当我们把它们嫁接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活生生的实验中时,它们具有了生命力,有了灵魂,有了可以长足发展的能量。教师只需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动作做终结性总结。学生和教师的活动都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学习成为师生的桥梁,一座无形的桥将学生和老师这群本不应该有隔阂的人群紧密的联在一起!

教育是个多面体的形成过程,校本课程的出现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必然产物,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能激发教师去发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但新的教育理念也在呼唤新的教育测评体系。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在现阶段还处在初级阶段,好的教育测评体系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如果教育测评体系不合适,会使学生的求知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会使校本课程的进展受阻。因此,教育部门在教育测评体制的改革应该与校本课程改革同步。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第10篇

一、物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物理课外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学科小组

这种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但它与课堂教学又有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研究专题和中心内容。这种活动组织可称为兴趣小组,研究小组或协会,这种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小组活动灵活方便,人数不宜太多,一般为10人左右,或稍多一点。一方面,可以配合课本,组织学生努力完成课本上的小制作和小实验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注重动手、注意观察。另一方面,可以每个班级组织10人左右的物理课外兴趣小组,以小制作、小实验为主。

如:初二,教师可以组织自制形形的简易电池、铅笔芯变阻器和试电笔、直流电动机模型等;初三,教师可以组织自制小天平,巧配土砝码等等。这些参加物理学科小组活动的学生,不仅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在班级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可以带动一批学生来学好物理,在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气氛。

2.科技小组

这种物理课外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手脑结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可以说,动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进学生去思考,手脑并用。在动手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这是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可以具体组织航模、无线电、摄影、学具制作等。

3.物理竞赛集训小组

集训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步进行,每个星期安排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后集训,可根据各级竞赛的要求加深和扩充。

4.开展各种讲座活动

有关物理知识的内容很丰富,可以进行新的科技成就、新兴科学的介绍,也可以围绕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课外活动中去。讲座以怎样学好物理的方法指导和学好物理的重要意义为重点,介绍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全人类所作的贡献,以及由于近代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造成了我国科技水平已远远落后于他国,使学生感到历史赋予的艰巨任务将落在他们身上,立志于为振兴中华而学习。

5.科技节

科技节是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大汇展,但具体工作的组织和落实要靠物理教师去完成。因为,科技节的大多数内容和物理知识关系密切,在科技节中我们物理教师理应唱主角。组织科技节首先要做到组织落实,计划落实,要有明确内容和目的,全组老师和其他有关老师要分工负责,通力合作。主要活动内容安排: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比赛,为平时“三小作品”办展览,举行物理竞赛、智力竞赛、猜科技谜语,放科技电影、录像、举行科普知识讲座,参观科研单位及工厂,举行科技书展,布置科技宣传橱窗,展示学生准备的物理小实验表演,组织物理课外小组活动成果报告

会,组织航模表演等等。每举办好一届科技节,可以在学校掀起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

二、搞好物理课外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物理课外小组的活动虽然是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但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学生愿意组织什么活动,就组织什么活动。因为这一活动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性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但它不像课堂教学那样呆板,而是比较灵活,如果不组织好,活动起来就会混乱,计划完不成,学生没有收获,反而会形成一些不良习性,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所以,学校组织这一活动,要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加强领导,要引导学生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避免成人化

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要有所区别,要符合学生心理、生理、个性发展的要求。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心强,物理课外小组的内容要以动手为主,少讲理论,使初学物理的学生感到“物理”是那么有趣,学起来有味,干起来有劲,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有用的。

3.物理课外活动要有特定的内容和计划

不要把课外活动变成课堂教学的继续,在课外活动中,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应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物理课外活动切忌搞形式,更不能把课外活动时间用来完成课堂教学计划,变相加班加点,这样就造成课外活动有名无实,加重学生的负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物理课外活动课在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也渐渐地凸显其重要性,所以,我们要重视它,克服初中学生物理知识少,课外活动没有什么可搞的错误想法,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把物理课外活动课搞得更加有实效和丰富多彩,使之发挥最大的优势,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特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远楷.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师,2003(9).

上一篇: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文 下一篇: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