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2:13:47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一、师德表现: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业余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

二、教育教学情况: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我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分成基础目标(交待单元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提高性目标(熟练地掌握数学运算技巧,提高数学能力等),在把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分解到每一个课时中去,对每一节课力求多备学生,多备“差生”:我每节课都根据教学内容用小黑板准备几道基础性的、简单的小练习题,让差生“跳一跳够得着”,“吃”得上,学得到,循序渐进。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在课堂内,我常常是以上节课学生作业为依据,逐个找出每一个学生的最低起点,以此结合这节课内容安排教学。讲课中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差生跟上。有时根据问题的深浅,选择适当的学生提问、板演等。特别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极基础、极简单的问题,让差生优先回答,使差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信心。有时还要根据全班学生听讲时的表情、神态,适时微调讲课的频率、声音、提问、重复。比如,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有时走神,我就马上给其简单提问或板演,或提高声音,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发现一些学生眉头紧皱时,就把关键的地方重复讲讲等等。在课堂上合理分配讲课和练习、思考时间,避免讲得过多,包办过多,学生练习时间少,思考机会少。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其实是说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学会自己学习,自学成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可见好习惯养成性教育的重要性。我注重狠抓习惯教育,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准备,课后复习巩固,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上课讲得再好,还得有适量的练习。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适量的练习尤其重要,课堂作业、课后作业、阶段复习作业,都是巩固知识的手段,必不可少。但是我坚决反对题海战术,作业应适量,让学生愿意做,不搞疲劳战。对于差生,我应因材施教,布置一些基础性、简单的课后小练习题或者给以分散难度的习题、作业,并加强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一年来,通过开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公开课受到各位老师及领导的好评。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一、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的成绩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整体水平高,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其中的8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课组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保质保量,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强调个人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吃&l q o;大锅饭&r q o;,根据各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订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打团体战的概念,没有单独冒进的念头。&l q o;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r q o;。

二、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l q o;厌学&r q o;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

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在普通班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在教学中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环境下完成。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l q o;精讲&r q o;,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l q o;练&r q o;这一环也是我们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0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而练习题必须是经过我们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近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中考是一场硬仗,要打好这场硬仗,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我们只有不断去面对、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切实遵循教育教学的方针办事,团体智慧 + 个人努力 = 成功。

一学期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所任教的班在学校的同科比拼中始终名列前茅。但成绩已成为历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从零开始,不断研究新形势、新特征,不断努力,向各校学习,向各学科学习,向同行学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2-1-8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三数学教学 有效性教学 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 反思能力

数学学科抽象,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加之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1]。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教学实践者的身份,探讨提高初三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路径,正确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与严谨性,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到数学学习中,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1.优化教学方式

初三数学教学与其他年级的数学教学存在不同之处,其课程教学既要完成新课的教学任务,又要完成复习课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初三数学教学是对整个初中知识的总结与深化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优化,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使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由于初三面临升学压力,需要学习和复习的科目多,使得部分学生常常产生畏难情绪。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全身心投入其中,加深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技能。

其次,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关系促进师生互动。在初三数学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过去的知识积累与运用能力存在差异,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关系,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得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

2.开展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模式

初三数学教师一方面讲授新的课程,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复习过去的知识点,而每个学生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使得教师必须采取差异化的、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教学[2]。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个学生又存在多种问题,通过运用自主合作式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发进行学习,并在合作中发现其他同学存在的问题,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出现类似的问题,进而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在初三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师通过创设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质疑与分析,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由于赋予了学生更大的自,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在质疑中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学生望而却步。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的方式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圆柱体的平面展开图时,让学生准备能够折成圆柱体的平面图形,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圆柱体的平面展开图,发现规律,然后探究如何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著名的数学教育大师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和核心”,“缺少反思,学生的理解就难以提高”。由此可见,数学反思能力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具体研究发现,目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数学反思意识,反思能力较差,反思能力发展不均衡。很多数学教师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具体的方法[3]。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积极引导学生梳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由于初中学生知识接受能力较弱,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不能够正确描述,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并且在预习中进行反思,明确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知识点,还有哪些知识点存在漏洞。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时常回顾已学的知识点,并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中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其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学生不善于管理学习过程,没有真正意识到交流讨论的重要性,也不擅长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分析题意,欠缺在阶段性学习或复习后的自我总结和评价。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认真实施相关措施。教师在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初三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以自我反思和互相反思的形式,实现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认知技能、提高数学成绩的目的。

注释:

①肖刚.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②陈玉雯.对有效性教学案例的反思[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3:35+50.

③孔进.初中生数学反思能力的现状调查[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4,06:5-7.

参考文献:

[1]肖刚.有效性教学理论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

[2]陈玉雯.对有效性教学案例的反思[J].科教文汇,2010,03:35,50.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一、初三数学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初三数学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多维目标、生活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预设与生成成为热门话题,日益呈现新变化、新气象。然而,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不少教师仅仅模仿了新课改的“形”,上课热闹、生动,在力图体现新课改的种种理念的外衣下呈现表面的“浮华”,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神”。主要表现如下:

(一)教学目标虚无、过程程序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主导着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教学目标虚化,直接影响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导致在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时数分配和教学重难点把握上的失衡和尴尬,使得数学教学整体效率低下。然而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和观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课堂上,最应该明确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失或者变得含糊。一些课听下来总觉得心虚,我们不能像传统那样只抓“双基”,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

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转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和参与者。于是许多初三数学教学变“一言堂”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的“多言堂”,并非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交流,使得“形”聚“神”散,导致一堂课下来,学习目标混乱,学习内容分散,学生真正学到、掌握的东西少之又少,呈现华而不实的虚假繁荣,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可谓是“过犹不及”。

(二)教学中生活情景泛化

联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是课改的亮点。适度的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设置适当的生活化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通过引发学生认知的不平衡,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然而,当下却存在为操作而操作,为生活化而生编硬造的现象。

(三)教师主导作用弱化

数学教学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发起者、首动者,又是其中最积极的思考者与改进者。如果没有教师事先的全面考虑与周密预设,就不会有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然而,现实中存在着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不敢轻言教师“主导”的现象,教学很大程度上被学生的“自主”与的“生成”牵着走,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脱节现象频频发生,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弱化,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效率。

二、初三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途径

(一)转变数学教学方式

当前初三数学的有效学习要侧重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教师需要针对所教的内容,结合发展的需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创设数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知识时,感受到新奇和惊喜,教师把数学的抽象,通过一定的故事和实例来进行现实的说明,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第二,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是我们始终都必须认识到的,教师只是一种辅助角色,不应该出现角色的颠倒,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才能够使得学生占据主动,主动去学习,去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转变数学的教学方式。

(二)实现师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对于初三的数学教学而言,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前期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开展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手段。在初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矛盾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学生反思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弄明白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数学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这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非常重要,只有去反思,才能对数学进行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同时有利于数学素质和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相互反思和自我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使他们形成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初三数学的教学量大,基本上第一学期就要完成初三数学上下两册的教学,到了初三下学期就要进行整个初中数学体系复习。复习的内容多且杂,复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学中考成绩。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压力会不自觉的增加。如今的课堂教学推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就显得极其重要,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努力,教学质量就能提高的。所以研究学生的心理是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通过长期的教学沟通,笔者发现一般负能量的心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一是恐惧心理。学生很害怕自己学不好最终导致考不好而辜负自己、家长和教师,这种心理和家庭和学校有分不开的关系,家长和教师对学生过分关心会被视为一种无形的压力,这样孩子一旦数学成绩下滑马上回失去信心,上课时心猿意马最后成绩一落千丈也就更害怕学习。二是自卑心理,有些学生很自卑,遇到难题不会问,越不问难题越多。上课老师提问从来不举手,害怕答错更害怕答错以后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眼光,越是自卑越是不能积极思考学习。三是依赖心理,在复习的时候很多学生会产生依赖心理,认为这都是以前学过的内容,自己肯定没问题。在遇到难题时,也不会动脑子去解题,只会等待老师的答案。这样一来就没有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面对学生的这三种心理,作为教师,一定要从这方面着手制定出具体的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初三数学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出现以上三种心理的综合原因都是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没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数学又感兴趣,相信不会有哪位学生是学不好的。增强学生自信心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基础知识点的教学,再把难题分解,落实到各个基础知识点。让学生意识到再难的题目都是由一些简单题堆积而成,慢慢分解的话都是可以解答的。例如已知反比例函数y=k/x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b),(a+1,b+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这道题咋一看是两种函数的结合体,这时就需要教师将题目进行分解,题目中提到的两种函数分别是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根据一次函数中的两个点可以解出y和x的数值,然后代入反比例函数的公式就可以了。一道题分解下来就是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增强做题的自信心。在讲解题目时,可以将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具体的图像画出来更能加强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分解和做图,这样生动的课堂模式必然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二、引导学生重视方法的积累

数学是一个结构性学科,以一个章节为中心,可以拓展横向、纵向的多种章节,这个结构庞大而复杂,因此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注重日常学习中的积累,包括知识点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积累。在此主要讲解题方法的积累。数学的的结构体系虽说庞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善于总结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便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到各种不同的题型中去。例如,在教学“二次函数与坐标系”这一章节时,老师需要做好的不仅仅是把基础的理论交给学生,更要引导他们学会总结解题方法。在他们总结出了“y=ax^2+bx+c中,a决定图形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向上,a

三、注重课堂上下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所谓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在如今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站在讲台上讲讲了。老师尤其要注重课堂上下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平时受困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再加上课堂上老师讲课刻板、严肃、流程化,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渐渐形成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中课堂上下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课堂上,老师通过一些小互动,活跃气氛,从而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老师经常需要在黑板上绘制一些圆形图,在老师画图的时候,学生往往自己坐着发呆,没有任何交流。如果老师善于互动,就可以请学生上台作图,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通过这类小互动提高课堂活跃度,从而提升课堂效率。而课后,老师同样需要注重学生的课后反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所以很多时候几遍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有疑问也不愿意主动请教老师,因此这点需要老师主动去观察。对于观察中发现的对某些知识点把握不住的学生,老师需要课后主动与学生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让学生形成较高的学习信心,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教学工作中除了完成传统教学观念中的课堂教学任务之外,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以及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把初中数学教学活跃起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更难的数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超微. 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学),2016.

[2]陈玉珍,祝耀安. 抓住六个方面 提高初三教学数学质量――谈谈如何指导初三数学总复习[J]. 西江教育论丛,2003.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复习;教学;研究;初三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3―0163-02

复习是熟练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初三数学总复习是初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初三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素养。但是初三数学复习内容量大、面广、知识点多,复习往往时间紧、要求高,加之班级学生往往参差不齐,如何提高班级数学复习的教学效果,就成为了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三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并付诸实施多项初三数学复习经验,收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以期对初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一、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总复习教学要以课标、本地中考试卷编制标准编写的《考试说明》及标高为总复习教学的依据,加强双基、立足课本,强调复习内容的全面性,立足全体学生,力争提高各层次学生对初三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增强其数学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实践应用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原则和目标

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教学原则是简捷、快速、高效,复习过程中习题不求多、不求难,求实,习题太多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习题太难会让一部分学生失去信心,因此,要找一些既能涵盖知识点又能全面训练学生技能的习题,做到夯实基础,精解重点,分解难点,克服难点过多、起点过高等教学误区,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高效率地完成初三数学复习,全面实现学生对初三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初三数学总复习效果的提高。

三、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的准备工作

1.研究教学大纲,学习并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纲要,在初三数学总复习授课中,教师必须熟悉和把握数学教学大纲的重难点,认真研究大纲的知识点内容,寻求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为总复习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同时,在复习教学过程中,还应强调新课程标准,重视新课程标准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应用等方面的要求,对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增加的条款提高认识,并在复习过程中给予充分重视。

2.研究中考试题,制定复习计划。区域中考试题的研究可以提高总复习的目标性,研究多年来中考试题的出题规律,紧抓中考试题改革方向,根据初三总复习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制定复习计划,并将复习计划告知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不让学生过于盲目复习,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复习的计划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或心理过度放松,为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有序、有效进行提供保证。

四、初三数学总复习的四阶段模式

1.以双基为主开展第一阶段复习。第一阶段复习,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训练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掌握知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识记理解公式、定理,才能运用公式、定理分析解决问题,才能对数学问题进一步深化与提高;其次,复习要全面系统化,这是四阶段复习模式的基础阶段,务必做到夯实基础。因此,教师在指导复习之前以及指导复习的过程中,应精研教材、新的课程标准以及考试大纲,领会知识点,掌握重点,把握难点,精选各种各样目的性、典型性、规律性、启发性、灵活性、综合性、针对性不同的例题,并由浅入深地将例题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复习指导,要善于归类,分块整理备课,做到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第一阶段复习的时间往往也占较大的比重。

2.以综合运用为目标开展第二阶段的复习。第一阶段以复习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标,而第二阶段复习往往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第一阶段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可以理解为,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因此,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强化备考训练,笔者认为,第二阶段复习应该是强化基础知识和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考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体现,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解题能力的培养基本途径就是习题训练,教师除了注重复习形式多样,题型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同时,教师还要做到精选习题,明确要点,不仅知识点理论能够系统化,而且习题的训练过程也要强化理论,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相互促进,真正实现题目训练的目的。复习过程中资料不宜过多,资料过多必然导致大量知识点的多次重复,甚至是同一习题的多次重复,这种方式无益于学生的强化训练,真正的综合训练是通过不同形式的题目提高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因此,资料选择要全面、习题要典型、避免过多重复的复习资料,注重选择体现大纲中新增加的知识点的考查,核心考查问题一如既往地保证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与此同时,第二阶段复习要讲求解题方法和技巧,要善于总结,勤于归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方式,总结和归纳可以明确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从中查漏补缺,从学生的弱势方向提高是大幅度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3.以提高应试能力为主开展第三阶段复习。第三阶段是前两个阶段复习的总结阶段,学之道在悟,只有真正领悟了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因此,本阶段务必引导学生领悟解题的要领和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进行题组训练,通过转换题型进行变式训练,不仅呈现复习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向学生展示解题方式的一致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避免思维定势、眼高手低等不良行为,训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做到稳和准,确保中考正常发挥,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4.回归课本开展第四阶段的复习。回归课本的第四阶段复习是绝大部分中学教师容易忽视的阶段,其实这个阶段很重要,这个阶段是实现训练的真正目的所在,回归课本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意义性。通过前三个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所有的基础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实现知识的综合和延伸,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将领悟到的知识和道理回归到课本理论知识中,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强大的信心和勇气,而且也将学生的数学素养上升到一个理论层次,同时,在中考之前回归课本有助于学生温习双基内容,确保中考过程中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不易出错,确保中考成绩的基本分数,也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初三数学总复习要围绕教学指导思想,紧抓数学教学原则和目标,教师要精研教学大纲,落实新课程标准,研究中考试题变化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要求和掌握程度,让教师和学生都做到有的放矢,经过强化双基为主的第一阶段、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第二阶段、提高应试能力的第三阶段以及回归课本的第四阶段的复习训练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初三数学总复习的目的,完善初三数学理论体系,增强数学解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中考的应试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小莲.初三毕业班数学复习八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3(5):124-125.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考数学; 复习; 心得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97-01

连续几年来,作者一直担任初三数学教学工作。现就作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谈讨。

一、熟悉教材,理清知识结构,抓住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

总复习是把全部知识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纲目化和综合化,并且进一步归纳总结的一种复习方法。于是,在第一轮复习中理清全部知识结构,才能够保证做到“多而不散,快而不漏,繁而不难。”

近年来的中考知识特别注重对数学方法的考查。诸如方程、数形结合、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转化、运动变化、分类讨论、函数等思想方法。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渗透在上述几个方面,也渗透到了中学数学教与学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二、抓住考纲,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进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分析

复习要根据汉中市《考纲》的要求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考试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复习效益。考试要求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形成能力。

自市统考以来,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全卷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 30%,填空题 15%,解答题 75%。试题按其难度分为易、中、难三个档次,全卷难度为0.60左右。所以,复习时应该是狠抓基础,不偏重繁难题目,不钻牛角尖,也不搞题海战术。

三、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安排好阶段性复习

根据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中考数学试题内容体现了对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代数与几何知识及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的要求。根据考生实际,还设计一些联系实际问题和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试题,不出繁难的计算题和证明题。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以上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中考数学复习,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模拟训练复习阶段和改错阶级。中考复习资料套数很多,教师应结合实情,选择一套含金量较高的资料作为参考组织复习,即符合肇庆市考纲的复习丛书。合理安排四个阶段的复习时间,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及改错练习,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中档题的解答能力。

诚然,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都各有不同,其语言表达方式也各有不同,出现表达不准或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另一方面,在考试或作业中经常出现同类错误,如考虑不周、概念不清、不能挖掘隐藏条件、思维定势的影响等。如果教师能以此为切入点,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团结合作,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在数学教学、复习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集思广益,形成共同研讨、沟通信息、优势互补的合作氛围。我们各自认真总结各方面经验,明确复习方法,把一个人的个体优势转化为集体优势,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促进了整体水平同步提高。数学探究题一直是中考数学中拉开学生分数比例的大题、难题,没有经验的老师有时对这些题也无从下手,但是,如果我们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能把她做探究题的好方法、妙方法经常毫无保留的耐心地讲给我们其他数学老师,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会集思广益,把我们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他们在中考中拿到较好的成绩。

同时,我们还要做到资源共享。除了共享学校统一的数学资源,所有毕业班的数学老师还要共享数学组老师们整理的的中考练习题。这些题,题量、题型模式与中考数学紧密挂钩,初三数学老师充分利用这些题,步调一致,统一进度,统一测验,统一目标,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五、提前把握中考命题方向,科学提高中考备考效率

在初三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就开始研究近五年的数学中考题,细心琢磨中考形式及动态、中考试题类型、难度、方向等热点问题,感知中考命题方向。当然,从前几年中考命题的趋势来看,教材仍是考试命题之本,所以我们特别注重教材的定义,概念,性质,运算法则,例题,习题等。初三第二学期一开学,我们就认真钻研《陕西省数学中考说明》,了解往届中考考题中各个章节知识点在一份中考试卷里所占的比例与轻重,了解中考试卷的出题结构,专家的出题方向和热点,及时关注中考变化,找准复习的方向,不断培养应变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通过这些举措,在教学、复习中就我们就始终做到了心中有数,明确本学科中考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哪些地方经常考,哪些地方很少考;针对考试重点、难点、疑点、热点、考点作全盘考虑,进行强化点拨。一节复习课下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我们没有一点含糊。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的复习过程做到了有计划,有针对性和系统性,避免了随意性,杜绝了盲目性,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了三轮复习,把握住了每一轮复习的重心,每一轮的复习的侧重面和突破点。

六、务实、真干,扎实抓好培养优秀生和帮助学困生的工作

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于班上数学有潜力的同学,我们坚持引导他们不断进取,在复习中给这些学生开小会、吃偏碗饭,鼓励他们研究不同类型的题,并及时纠错,指导;我们还及时地掌握他们在测试、模拟考试中的失分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重点训练,让他们成为班上的领头羊。对中等学生,我们力争从中抽出优等生,还要保证他们不要变成学困生。对学困生,我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增强他们的信心,其实对于这些学困生,我们数学老师付出的关爱更多。为了能扎实抓好培养优等生,帮助学困生的工作,我们数学老师总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想所有能够想到的办法给学生补课。我们给他们讲题、让他们背数学概念和定义 、跟他们谈心、和他们探讨做题的技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措施,让优秀生学深、学透,让学困生学会、学准,没有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也正是因为我们的务实、真干,在数学中考中,我们的学生都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七、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三数学;创新能力;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最近几年出台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以及中考命题明显变的化,充分体现了国家有意从传统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这也就是表明数学教学不仅仅只传授是数学知识,更应该利用数学知识这样一个载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数学新版教材特点

1.重视知识的来源,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新版的数学教材当中,每个章节在引进新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新知识的来源,让学生明白学习新知识是为了要解决新问题。比如在引进二次函数的时候,课本上从物体在自由下落的过程当中下落距离随着时间的相应变化关系、正方体棱长和表面积的关系、喷头飞出的水珠在空中所呈现的曲线中各个位置上水珠的竖直高度及其与它距喷头的水平距离的关系等角度,形象立体的说明了引入二次函数的充分必要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也有利于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轻过程重结论现象向既重过程也重结论的方向发展。

2.创造问题的情境,努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版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新版几何教材当中,就有让学生自己来动手,经过实际的操作来得出几何中立体图形的概念这样的教学活动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提升了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比如,在学习完《圆》一章之后,安排了探究“四点共圆的条件”与“设计图案”的数学试验任务,这不仅提升了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苏步青曾说过:“语言学习不好的学生,将会大大限制其在其它学科方面的发展”。同样道理,学生欠缺表达能力以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再想学好数学也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在《弧,弦,圆心角》一章中,“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定理后面,以填空形式给出“在同圆或等圆当中,假如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所对的弦_;在同圆或等圆当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所对的弧_”。锻炼了学生对“等对等”定理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点

1.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最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能够看出,因为中考是高中学校的招生考试,具有某种意义上的选拔性。所以,在考试试卷上非常重视对“双基”考查,并且注重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就是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强调开放性、应用性以及创新意识,所出的试题十分新颖,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气息。比如,在2009年广东中考数学考试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某种电脑病毒的传播速度十分快,假如一台电脑被感染,在经过两轮感染之后就将有8台电脑被感染。请用你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进行分析,在每轮感染中平均每台电脑会感染到几台电脑。假如不能很好控制病毒,在3轮感染之后受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台?这些问题和同学们身边发生的事情息息相关,并能够使同学们了解到电脑病毒所带来的危害,考察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考察学生实际动手获取知识的能力

最近几年中考数学试题中出现不少题目注重考察学生动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2009年天津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一题:如下图,有一个边长为5的正方形纸片ABCD,将其剪成边长各为a、b的两个小正方形,从而使得a +b =5 ,①a、b的值可以是_,②请你设计一种具有一般性的裁剪方法,并在图中画出裁剪线,拼接出两个小正方形,此外请说明该裁剪方法具有的一般性。像这样的问题,就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只有灵活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才可以运用这门工具来解决问题。

四.教学有方,能力加强

针对最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变化,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注重诱导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性。老师应该首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时间和空间,把知识当作过程而不是结果来教给学生,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1.1 注重设计提问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

1.2 发挥和利用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比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节的教学时,提问: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在沿对称轴折叠之后,重合的边有哪些?让学生来动手完成操作。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及经验出发,把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有机的贯穿在数学教学当中,最终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从上述能够看出,在设计上注重了探求结论的过程和思考方法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产生过程当中来。

1.3 鼓励大胆提问、质疑,培养学生敢于思维的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不失时机的提出疑问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比如,在复习三角形全等条件时,学习了“ASA”“SAS”“AAS”等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读书并质疑来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就提出“SSA”为什么不行呢?针对上述的问题来组织全体同学展开讨论,总结得出符合“SSA”但不全等的两个三角形的图形。( 例如下图,AD=AC,ABD和ABC符合“SSA”但是却不相等。)

2.引导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广阔性。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路来解题,有助于扩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此外,有意通过一题多答、一题多变等具有发散性的题型来进行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比如,已知:如图1:AB//CD,求证:∠E=∠B+∠D

在解决本题的时候,允许学生做多条辅助线来进行解答:

作EF//AB

②延长BD交CD于F点

③过E作MN AB,分别交AB,CD于M、N。并将此题变成如图2的形式。

用以确定∠E+∠G与∠B+∠F+∠D之间的关系。再归纳图3中顶点在左侧与顶点在右侧的角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结束语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努力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来自编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再研究、再探索,这样才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利顺. 初三数学教学之我见 2011-09-25

[2]. 牛亚蕊.加强初三数学教学 切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0-06-05

[3]. 王贵良.初三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001-09-15

[4]. 张凌旭.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2009-08-28

[5].乐维英.研究性学习在初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2003-02-15

[6].王贵良.初三数学教学应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001-09-15

[7].马成启.初三数学教法初探 2000-03-01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初中九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特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数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计算量大、逻辑性强并且十分严谨,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反复练习和思考,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予以掌握。并且数学作为一门理学类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联系性,初中数学的抽象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于数学难以进行实体化的理解和分析,尤其是代数部分,以函数为例,学生首次接触以字母和符号代替数字的算式和等式,接触起来是要难于对单纯数字的理解的,而当几何与代数相联系起来的时候,尤其是二次函数的图象等函数图象的计算与分析,就更加成为教学的难点。而数学的联系性主要表现在前面所学的知识点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础,数学的学习内容更体现出一个由浅到深的层次化学习效果,例如,从学生开始接触函数到学习正比例、反比例函数,再到学次函数、三角函数等,以及学习从角度到学习各种三角形,再到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一系列有着紧密联系与铺垫性的内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在之前某一环节没有学扎实、学透彻,导致对后面的学习内容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初中九年级的数学作为初中三年数学学习最后环节,肩负着对三年学习内容总结回顾与复习提升的重要作用。用“温故知新”来描述九年级数学的学习再合适不过了。在这一年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老师的提点总结来带领学生进行一轮、二轮复习和大量的练习、考试为主的。课堂氛围不再是以往的踊跃发言和师生互动为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进行大量的板书演算与学生大量的笔记总结等,因此,针对这种初中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模式来讲,应当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或是可以进行提升的地方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能在追求讲授内容的数量与质量的同时,忽略了同学们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笔者以多年带毕业班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改善初中九年级数学有效性教学课堂的建议与尝试。

二、初中九年级数学有效教学方法的建议

1.巧设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初三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和效率,忽略了师生间的问答互动,或者仅仅是问学生一句听懂了没有来让同学们进行响应,这种情况造成学生的听课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甚至很多学生在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后产生了自暴自弃、放弃数学复习的思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初三的数学课堂上应当设置一些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一方面借同学的回答来对某些问题予以描述,让学生能够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地把控课堂节奏,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也让一些没跟上的同学思路得以缓解和理清,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由浅及深,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

由于初中数学的联系性与连续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教学。这种延续多年的教学方法合理性与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这里笔者还是要强调这一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点和章节难点的回顾与总结,并通过一些由浅到深的经典例题步步为营,在学生对已经复习的知识理解的前提下,适当地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变式,逐步使例题变为综合性较高的题目,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从简单的部分入手,一步步解决复杂的问题,并构建相应的思维体系,慢慢达到一种看见简单题就知道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从而迅速计算出结果,见到难题也能通过分析找出该从哪入手,即便不能完全作答也可以得到一部分的步骤分的效果,让初三数学复习的最终效果在复习和练习过程中得到系统上的优化。

3.明确目标,应用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初中九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我们应当首先明白其针对的根本目标就是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能够得到进步和提高,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环节,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是应当进行考虑的,可能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好,对于基础性的内容不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可能有的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耐心地进行基础性内容的二次讲解,这些情况我们都应当进行考虑。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应当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选择性地对一些问题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前一天布置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举手表决哪道题需要讲,然后教师进行统一讲解,有小部分的同学对部分题有疑问可以在课下单独向教师咨询。而针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下的练习题中可以让其删去一些难题再加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这些答案可以由老师抽自习时间或者n下进行公布和讲解。而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更深程度的练习,并设置相应的答疑时间,从而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进行满足各自目标的数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叶立军,陈莉.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存在的偏差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5).

[2]吴菊敏,张红.例谈初中数学复习的几个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11).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范文第10篇

灵感思维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当人们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即刻集中注意,大脑会呈现系列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通过变化观察与思维的角度,来进行整体的观察、逻辑的推理、寻找相似模式,借助组合,突破常规的思维展开具有创造性的假设与推断,充分运用潜意识,促进其与显意识的沟通,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针对初三的数学教学,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前提下,促进学生活跃思维,以帮助其能够在难题面前快速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例如,掌握以二次函数为基本框架,一元二次方程为基本框架,以三角形、四边形和圆为基本框架的综合题的解题规律。积累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运动变换思想、化归思想等来解决问题。突破常规对于灵感思维训练十分必要,由于初三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一定的创新求异趋势,如,好奇心、敏锐度、活跃、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等等,这些都是保障他们顺利进行突破常规训练的条件。对于初三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其多质疑。质疑的本身就属于思维活动,质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仅是思维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突破常规,展开联想,标新立异,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要积极引导学生,针对相似的问题,大胆猜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才能够通过类比来探寻解题方法,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学生才会逐渐具有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技巧,进而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促进其思维的创造性与深刻性。

二、善于总结解题的规律

初中的数学题目相当繁多,但是相似的题目较多,而且其解法也基本相同,同类的题目其解题的思路与规律大体是一致的。例如,方程组的求解,基本上都可以借助消元、降次等方法来解决。因此,如果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分析出题目间的相似性,注重题型的相同与不同的辨别,就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以及针对问题的抽象与概括能力。在大量的习题中,得出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从而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代替相似问题的许多题目的解决。另外,对于和题目相似但又具有一定变化的数学题目,也可以很容易的找出解决的途径。这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摆脱题海战术。许多学生,尤其是初三的学生面对考试的压力,往往是只埋头做题,而忽视了对于题目的整理与归纳,这样即使做了一大堆的习题,也很难掌握题目的要领,遇到新的问题或是题目的条件稍加变化后还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结果是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收不到满意的效果。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借助解题来培养解题的思维。

三、促进学生的反思

注重反思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长期的教学经验证明,许多学生在进行习题训练过程中或是完成习题后,缺乏题后的反思,而这正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环节。一道题经历苦思解决出来后,必须进行认真的探索,思考命题者的意图。验证解题的结论合理与否,命题的条件应用的是否完备,求解的过程是否合理有据、严密,有无其他的解法以及众多解法中那个最简洁,是否可以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等。许多学生由于缺少这个环节,导致解题的能力与思维未能有效的提高,自然也直接影响到其数学成绩的提高。另外,许多学生在做题时未能深入,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也不进行反思,只知道就题论题,掌握的知识较为的破碎,很难形成整体的知识链。因此,只有重视反思,不断的进行题后的归纳与总结,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结论:针对初三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思维、解题能力的培养。数学能力具有不同于一般教学的特性,因此,教师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如,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注重学生灵感思维的培养,善于总结解题的规律,促进学生的反思等,同时,要深入的研究数学自身的学科特性,数学教学活动以及数学的思维特性,寻求数学教学的规律,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六年级英语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三语文教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