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01:06:52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三化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的学困生是相对于优等生、中等生而言的,也就是说学困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转化的。所以,在初三化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使学困生的成绩能有所提高也就成为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该如何转化呢?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该选择哪些策略呢?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也对相关策略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本文就以以下几种策略的应用为例,对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研讨,以为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

策略一:纠正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只有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才能为学困生的转化做好基础性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一名学生没有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即便是教师选择转化策略再有效也提高不了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在学困生转化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呢?在本次课题的实验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来端正后进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如下:分析造成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原因。比如:一些学生因为初三化学比较难,跟不上,所以,干脆放弃;还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排斥学习等。明确原因,提出策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以“认为初三化学比较难”这一部分学困生为例,在端正其化学学习态度时,我会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这样做就是要重新燃起这部分学困生的自信心,慢慢地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转变,同时也能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策略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有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这部分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教学《常见的酸和碱》时,为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使学困生得到转化,更为了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节课的预习时,我借助微课专门为学困生录制了课前预习的视频,视频中主要包括:(1)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合物。(2)简单展示了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的过程。这一视频的录制主要是针对学困生的,目的就是让这部分学生初步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上课时就不至于因为不知要学习的内容而感觉恐慌,而且,酸碱指示区分酸碱溶液的过程展示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有着重要作用。当然,借助微课进行复习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预习课的质量,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以及预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然,这一视频其他学生也可以观看,或者是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教材或者学案进行自主预习,这样也能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策略三:做好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可以说是转化学困生时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因为学习目标的完成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肯定,也是帮助学生找回化学学习信心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立足于教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层,以为学困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本文以教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为例对如何对学困生的教学目标设计进行分层进行简单阐述。首先,按照教学大纲对全班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即:按照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将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划分,即:优等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能够对一些难度较大的计算题进行解答;掌握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与量的关系。中等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够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中等难度的试题。学困生的学习目标为: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够借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试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就是为了要明确学困生整体上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之后,再针对不同的学困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所以,我们将学困生又分为了A、B两个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进行了学习目标的重新划分:A层(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能借助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B层(基础差的学生):熟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即可。之所以,对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再次进行分层,目的就是使学困生逐层递进的,没有人能够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我们需要设定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才能在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进而为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只有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打造出精彩不断的化学课堂,所以,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成为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重点就放在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上,目的就是要找到适合我校、我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以为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好前提性工作。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在提出借助探究式教学法来进行后进生转化,提高后进生的化学学习效率的时候,很多教师都表示疑问,这一方法在优等生教学中的应用应该会更合适吧。归根到底,大部分教师认为对学困生进行“讲授式”教学法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扎实的基础,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就是浪费时间。但是,不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的好奇心都强,具有一定的探究意识。所以,在《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对学困生实施了探究式教学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去探究如何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该选择哪些实验器材等。因此,在后进生转化时,我先于学生一起分析本次实验可能用到的药品,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原理,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相关的药品进行自主实验,最后,学生在表述实验结果的过程中就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自主实验探究不仅满足了学困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自主实验现象的分析也会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理论知识,这样的效果要比命令式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同时,当学生看到化学实验的神奇后,这些学困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转变,进而,也为学困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当然,除了探究式教学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微课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来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进而使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策略五:设计恰当的习题

习题的设计也是转化学困生,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实际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习题的设计,所选择的试题不要过难,否则,会打击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为例,从上文可以看出,我们将学困生也进行了分层,所以,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学困生的学习效率。组织学生在这样的习题设计中尝试解答,对于分出来的层次教师不要刻意强调,鼓励B层的学生要尝试对A层的习题进行解答,并与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够在取长补短中掌握知识,而且也能让学生在尝试中消除对化学的恐惧,进而促使学困生以积极的态度走进化学。

策略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对于学困生来说相较于优等生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来保护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所以,在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进行表扬,并将他们的闪光点进行扩大,这样一来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二来也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并通过鼓励性评价来给学困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还以上述的设计恰当的习题为例,我们要对那些做了A层试题的B层学生进行大力的表扬,目的就是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困生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学困生来说也是一样,一线教师要做好分析工作,要通过这些恰当策略的应用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效策略的应用对整个班级、学校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的发展,对高效课堂的实现都做好了保障性工作。

参考文献:

[1]翟素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后进生[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5):46.

[2]唐玉兴.初中化学后进生转化的几点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156,159.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三化学总复习 复习策略 基础知识 专题讲解 查漏补缺

初中化学总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复习策略往往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是摆在初中化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对初三化学总复习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初三化学复习分为三个阶段:一过基础知识关,第二阶段专题讲解,第三阶段查漏补缺。

一、过基础知识关

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70%左右。对于基础知识复习,有三种方式:按照课本重新讲一遍;总结各章的知识点,编写各章知识点填空题,让学生填写;让学生自己讲,教师点拨。三种方式中,第一种以教师为主角,第二种方法学生翻书所用的时间偏长。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在原来编写的知识点填空上稍微做改进:在每一题前注明该知识点在课本上哪一页。

案例1:(P2)在古代,一些文明古国的化学工艺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例如,我国?摇 ?摇、?摇 ?摇的冶炼和应用、?摇?摇 、?摇 ?摇都是举世闻名的。

这样既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又能大大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第三种方法对学生自身的要求比较高,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时间的有限,要提高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共同体,基础好的和基础薄弱的组合成一小组,然后请本小组的代表上讲台讲,每堂课请一个代表,其中讨论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完成。

二、专题讲解

复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内化知识,实现知识网络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可分以下专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化学与STSE》分三步进行:知识梳理常考题目例题讲解分析随堂训练。《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中的很多知识点在中考中的考查形式几乎是不变的。

案例2:(2009扬州)1.“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是旅游宣传语,清澈的瘦西湖水属于(?摇)。

A.混合物 B.纯净物C.单质 D.化合物

案例3:“有关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知识网络:

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与STSE》这三个专题,我们可以在知识梳理之后,设计一些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有关的综合题,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从而达到复习强化的目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案例4:气体的制备、收集、净化、验证及尾气处理知识梳理(其中装置图省略)

一、气体的制备

装置:固体加热型和固体+液体不加热型

二、气体的收集

1.方法: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

2.装置:

三、气体的净化

1.干燥:浓硫酸(酸性)和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碱性)

2.除杂:常见除杂剂:浓硫酸(酸性)NaOH溶液(碱性)碱石灰(碱性)灼热铜丝灼热CuO

四、气体的验证

1.验证剂的选择:CO 、氯化氢、水蒸气、CO、O、H

2.验证、除杂连接顺序的确定:一般顺序:验证水先,除杂水后

五、尾气处理

1.燃烧法

2.酸碱反应法

3.水溶解法

4.气球收集

总体思想:

案例5: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制成。为了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聚乙烯、胶合剂等均不与酸反应)

(1)装置B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摇?摇?摇;放石头纸的仪器名称为?摇?摇?摇。

(2)装置B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摇?摇?摇;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摇?摇?摇。

(3)装置A的作用是?摇?摇?摇;装置C的作用是?摇?摇?摇;装置E的作用是?摇?摇?摇。

(4)设计的实验步骤为:

①准确称量石头纸质量为m,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质量为a;

③关闭弹簧夹,滴入稀盐酸,直至无气泡产生;

④再打开弹簧夹,?摇?摇?摇;

⑤再次称量装置C质量为b。

(5)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摇?摇;若稀盐酸改成浓盐酸,则测得的数据?摇?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设计意图:实验装置的连接是围绕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碳元素”守恒来设计的。防止空气中碳元素(即CO)的影响,引导学生找出辅助装置,并能说出各自的用途。舍去辅助装置A、C、E,剩下的就是关键装置,即隐藏有关反应物与生成物物理量的装置B和D。再通过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求出CaCO质量。

追问:

(1)实验结束后,若向D装置内的溶液中滴加CaCl溶液,现象为?摇?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摇?摇?摇。

(2)完全沉淀后,过滤、洗涤、烘干后的固体质量为?摇?摇,判断沉淀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摇?摇?摇。设计意图:再次明晰 “碳元素守恒”:CaCO(石头纸中的)―CO―NaCO―CaCO。通过追问,学生可以从已学知识中去搜集方法,并在新情景下得到拓展提升,使这些知识、技能得到应用和巩固,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思维的灵活性,提升语言表述能力,提升自主有效学习的能力。

三、查漏补缺

查漏补缺分两方面:教师和学生,首先我们自身要对照考纲和知识点,以及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特点,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地方存在着缺陷,其次要考虑从批改学生的练习题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知识、思维和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然后有针对地进行编选练习题。

复习课设计形式和策略因人而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情况综合考虑,复习过程中要以大纲要求为导向,基础知识为依据,化学实验为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突破重点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江苏新中考化学.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3篇

初中化学教育不仅提供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考试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初三化学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其思维特点、逻辑能力相一致的内容,而难以掌握和其思维特点不一致的内容。

在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四年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做研究,发现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存在着明显的规律。下面是对成绩单情况的分析总结:

这种表格的罗列我们还不能立即发现问题,仔细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在近4年的学生成绩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均分上升10个百分点,而到第二学期期中则是近5个百分点,到第二学期中考也是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二学期期中前半个学期学生成绩普遍上升很快,应该是某种因素在起作用。

经过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中的教学进度表比对可以发现:

经过比较可以认为,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学生的成绩有个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规律性强,多次反复同一规律,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初三化学,学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性容易举一反三,往往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突破点。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2009年4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发了问卷,让学生对这四个部分作出评价,如下:

从5-8单元开始,学生对化学的接受程度上升到了一个飞跃的程度,“不太容易接受”和“非常难以接受”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这固然是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反映了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成绩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

那么学生对同一课程内部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兴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成绩与兴趣有着相互一致的“共振”关系,即成绩提高了,兴趣也就提升了;反过来,兴趣高又又能够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要重视课堂的清扫疑难。以往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多数的化学教师拼命赶教学进度,造成部分学生知识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继而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需要适当控制进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堂堂清,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以规律性现象为切入口,重视学生对规律性现象的认识,不断使学生强化“化学很简单”“化学很有规律”的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多变思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特别是在初三化学的复习阶段,能够使大批中低水平的学生挽回对化学的兴趣。

第三,获得规律性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纠错本的使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命题规律的认识,减少犯错的几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要克服遗忘,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二是“重复”。

第四,重视班级“小学习环境”的建设,成绩优秀学生要有带头作用,以优帮差,形成成绩“共振”效应。此外,通过一个自然、合适的复习情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而不仅仅是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

第五,重视复习阶段查缺补漏的作用,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应是知识、信息重复的接受者,而应是致力于更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者。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强直观教学,做到“名”与“实”结合

化学用语是代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系列符号或图式,化学用语不仅代表化学事物,而且表达特定化学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含义则是化学用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1.强化宏观和微观的三重表征。

加强直观教学,必须注重联系实际,尽可能地使用化学用语与其所表示的具体物质、具体反应和现象建立联系[1]。如看到常见的水,它的组成元素有哪些,各元素的元素符号如何书写,通过展示球棍模型让学生观察一个水分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以及它代表的其他微观意义和宏观意义。

2.借助于多媒体直观呈现。

在进行水的组成探究实验时,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这对于学生理解电解水反应的实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如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过程,除了借助教材图片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模拟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加强实力示范性教学。

在化学用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实例进行示范性教学,全面仔细地展示化学用语的书写过程,使化学用语的书写步骤和规范要求具体化,又要尽可能地结合板书进行讲解,使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和过程有声化,从不同角度精心设计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出错率高的习题,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化学用语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部暴露出来,再归类进行讲解、示范书写,以便引导学生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错误进行错因分析和订正。

二、分散难点,合理安排,同时发动学生的智慧

化学用语部分由于自身学科系统性的限制,内容安排得相对比较集中,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2012年秋季版)这两本书中,化学用语几乎覆盖每个章节,贯穿教材的始终[2]。

1.循序渐进,逐渐突破。

教科书在编排时按照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这种难度逐渐提升的顺序呈现,化学用语的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规律。如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时,就要有意识地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说出文字表达式的含义,记住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以便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搞一步到位,而应采取“低起点、小步走”的策略,从学生已经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书写原则,学习书写步骤,了解注意事项,然后慢慢加深,逐步深化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体会和认识。

2.开展化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把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以竞赛题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可以采用元素符号接龙、化学式与化学名称抢答、化学方程式填空等方式,在课外分组创办以化学用语为主题的化学角,制作和分享各类化学用语的卡片和思维导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竞争中学到化学知识,展现自我风采,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化学用语。

三、落实课标,达到写、读、用三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用语属“技能性学习目标”之一,要求初中学生“初步学会”。此外,课标还分别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出明确要求: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这属于高水平层次的技能性目标,也就是说,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用语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三会”,即会写、会读、会用。实践证明,实现这一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多练习。但如何练习,必要认真加以研究。简单重复的操练,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会使学生因反感而厌学,因此,必须重视练习方式的改进。

1.化学用语置于生活情境。

首先,在练习的要求上应强调以“三动”促“三会”,即在练习时,既要动手写出化学用语,又要动口读出其名称、说明其含义,还要动脑想一想该化学用语的具体应用。在练习的呈现方式上,要尽可能将化学用语置于鲜活的情景中[3]。如氢氧化钙的学习,它的来源是用做干燥剂的生石灰与水反应而来的,它的稀溶液就是常用的碱溶液澄清石灰水,有大量未溶解的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叫做石灰浆,冬天用此刷树,起杀菌防冻的作用,还可以用于粉刷墙壁等,紧紧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习化学有亲近感。其次,在练习的呈现方式上,用注意多样化,尽可能将化学用语置于鲜活的情景中,使书写化学用语的技能训练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受使用化学用语优越性的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化学用语,增强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2.创造开放性环境。

在练习内容和形式上,应注意丰富性,敢于打破传统的束缚,增强练习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如在学习元素符号时,让学生收集有关营养品的广告,找出其中与素有关的词语,写出元素名称和符号;又如在学习化学式时,让学生从家里或到超市,这样不仅能起到巩固化学用语和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四、遵循记忆规律,逐步提高

多练多用,可使学生逐步熟练地掌握化学用语。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不练不用很容易遗忘。因此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巩固学生已学得的知识。

1.及时复习。

进入大脑短时记忆的信息最终有两个去向:一是被遗忘;二是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保存着大量的知识、事件、经历、经验、技能等各种信息,而我们的学习则要选择长时记忆。初中化学用语的特点是零散多变,贯穿整个上下册书,要形成稳固的记忆,必须反复练习和及时复习。如在每节课上课的前三分钟听写五个化学式、两个化学方程式或者默写元素的化合价口诀,反复的标化合价,周末可以将某一章或以某一化合物、元素为核心,制作思维导图,初步将相关知识形成网络等,放长线钓大鱼。还通过上述暴露的问题,可以对出错率较高的进行归纳,以备复习之用。

2.联系对比。

联系对比不仅可以与遗忘做斗争,而且避免对不同化学用语认识的混淆,更可以弄清楚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在学习化学式后,要及时把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意义从宏观到微观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比较不同位置数字(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及符号右下角的下标)的不同含义,从而更有利于加深对这两种化学用语的理解记忆。对化合价和离子符号的意义的不同,书写的不同也是如此;又如对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相互关联的因素串联对比记忆,如硫、炭、铁丝和红磷与氧气的反应。有的可以从物质的性质角度分类比较,比如通过盐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多种碱的中和反应推理硫酸与一些碱的反应;

3.提升能力。

有的可以从反应类型角度分类比较,也可以从其他某些可以找到的共同点上加以分类,举一反三,如在学习碱和酸的通性时,知道盐酸和硫酸除铁锈的复分解反应,就可以推出盐酸和硫酸与氧化铜、氧化铝的反应物和化学方程式,知道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也就能推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同时也要做好阶段性的归纳总结,并上好化学用语的单元复习课和总复习课,让学生形成稳定的知识结构。

化学用语既是化学学科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又是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提高对化学用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要按照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化学用语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梓生.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思维及其培养的认识[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7.

[2]黄玲.四大策略助力初中化学用语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4.7.

[3]肖红梅.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6.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实验;学困生;学习兴趣

如何将学困生进行合理的转化,这是让各位教师都比较头疼的事情,作为班级的一部分,如何将他们融入班集体,这是老师们一直讨论的话题,具体在化学教学如何的转化学困生,我认为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只要提高他们的兴趣,对学习化学保持很好的兴趣,转化效果良好。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三学生来讲,化学是一门新学科,不管是何种学生,都对化学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将会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 把第一堂课上的生动、有趣。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上课前,我手持一杯澄清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教师提出问题:“是真的牛奶吗?谁敢把它喝下去”,学生好奇心大增。紧接我又拿一瓶“蓝墨水”,滴几滴“清水”变成红墨水的“魔术”,将紫色的小纸花变成小红花。同学们一个个睁大了好奇的双眼,学生的情绪推到高潮。这时,我才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帮助学困生突破、分化化学知识的难点,进一步强化学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重,教学难度大,学困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随着学习进度的加大,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越发降低,这也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的实际情况,归纳了以下的分化点及措施。

(一)微观粒子的学习。在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微观粒子包括分子、原子和阴阳离子。这三类微粒的学习,是学生的第一分化点。这里面包括了它们的概念理解、性质运用以及三类微粒的区分。面临这类微观教学时,我经常采用一些比较形象的方法,从多种角度形象化,比如在学习分子之间有间隙时,本人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将等体积的石子和沙子混合,观察现象。学生很快就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入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总体积少于混合前两积之和。 由此让学生展开联想“将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一定等于200ml吗?”,让学生思考, 进而得出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学生很容易从宏观的现象过渡到微观的原理上,这个难点就解决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二)化学用语的学习。化学用语掌握的好与差直接决定以后的化学学习效果,可以说,没有学好化学用语,那么后期的化学学习将寸步难行。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这块教学上都会下大力气,狠抓教学效果,否则学困生积极性受到挫伤,兴趣大减。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时经常采用的是分化知识点,逐个攻破。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在初三化学中也一直是一个重点加难点的地方。由于学困生在其他学科上对计算题已经产生了一些畏惧心理,所以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他们在心理上就已经有了放弃的想法,这对我们的教学很不利。为此,我在这块教学上,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最常见的方法――由简入难。先通过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提高学上的兴趣,让学生熟悉化学方程式计算,然后再逐步深入讲解一些较难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同时 教师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找出有代表性的试题给学生讲解和练习,并且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模式,不然学生就容易混淆思维方式,在解题时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分析试题。例如在讲解“实验室有一含有硫酸钠的碳酸钠样品,现取该样品26.5克放入烧杯中,此时总质量为202.9克,现在向烧杯中加入320.5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当烧杯中没有气泡冒出时,再次称量,总质量为514.6克。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的溶解忽略不计)。”一题时,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特点,带入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而题中给出的物质质量都是混合物的,因此就要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找出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再结合问题入手,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我采用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困生保持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巩固提高是保持学困生兴趣的关键

学困生一次、两次考出好成绩是容易做到,但要他们不断进步,甩掉学困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的学困生出现,巩固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到:一是思想上不歧视差生,更多地关心、体贴这些学习上的“贫困”者。二是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每次谈心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是笑脸走进课堂,以减少差生心理压力。提问、练习让差生上来,以增加他们的学习机会。做对答好者给予表扬,答错了善言鼓励。四是作业“高标准”。对差生的作业要求和优等生同样严格,批阅更为认真仔细,错了让他们当面纠正。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6篇

一 重视复习的意义,明确复习的目的

进行总复习的意义有五:(1)对教材进行梳理、提炼、去粗取精,突出有效信息;(2)复杂问题简单化;(3)抽象知识形象化;(4)零散知识系统化;(5)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进行总复习的目的: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和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所以,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究,能彻底改变简单罗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复习模式,使复习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二 合理规划复习进程,科学安排复习时间

初中化学课程安排仅一年,新授课结束后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安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第一阶段:进行系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检查并及时解决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障碍,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将整个初中化学各知识点按结构和脉络融合形成体系,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复习内容: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奧秘、化学实验与活动探究、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等。

复习要求:“细、低、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基础知识。“低”是指复习中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孤僻怪异的题目,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第一轮复习的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双基”知识。

注意事项:(1)用好课标、考试标准、教材(找准考点,落实基础);(2)合理使用资料,防止用资料代替教材,引导学生重视教材;(3)训练要适当,防止以做题、讲题代替复习;(4)问题引领课堂,重视情景创设,防止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第二阶段:进行专题复习,完善知识结构。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辨析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总结综合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内容:根据学生对新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自命知识专题,通常有气体制取,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质等专题。

复习要求:主要以专题讲解和专题训练为主,然后进行综合训练。

注意事项:(1)研究考题、缩小范围、找准专题、做好专题复习;(2)做好专题训练,精选、精练、精讲,切忌过多过滥,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要有针对性的训练;(3)要杜绝仍由教师独占课堂40分钟的做法,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练习、复习、小结、思考的时间。

第三阶段:进行模拟演练,中考仿真训练 ,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时间安排:两周。

阶段目标: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学业考试的日益临近,主要精力应当放在消除弱点、弥补漏点、调整心理方面,把卸下学生心理包袱作为重要任务。

复习内容:中考仿真模拟训练、考前适应性训练。

注意事项:(1)进一步研究中考试题,对考试大纲中的样题示例进行分析,整理考试信息,更加明确中考试题的特点、结构、难易比例,知识考查的呈现方式;(2)提倡教师组卷(所选卷应题目典型、题型新颖,难度宜小,保证训练价值);(3)回归教材、加强记忆,加强考试技能技巧的训练。

三 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复习方向

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题型,准确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试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点衍生而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教材关,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掌握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思路,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重视知识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辨别;化合价的推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金属活动性和溶液的酸碱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O2、C、CO、CO2、Fe的性质;水的组成和净化;常见气体(O2、CO2)的制取、收集、检验和净化;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鉴别;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7篇

一、基本环节

(一)展示复习目标

1.认识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金属特征及与金属用途的关系。

2.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顺序,并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金属发生的有关化学反应。

3.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

4.认识金属的锈蚀和防腐及如何保护金属资源。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一单元的复习要达到的目标对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来一个先知道,做到有的放矢,有目的地进行复习。

(二)展示复习指导

本单元复习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快速阅读“金属和金属材料”一单元的课文,并归纳本单元的知识要点,绘制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熟记本单元重要的知识。相互交流,看谁做得最好,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绘制的结构图与同学们一道展示。通过布置适宜的复习的任务、告诉学生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回忆和整理,用概念图的方式呈现,因为学生都有具体的复习任务和方法,从而使课堂有效、有序,教师的任务是监督每一位学生按时保质地完成任务。

(三)检测复习效果

第二课时,使用短小精悍的综合检测试题,题目可以用填空或选择等多种形式,针对本阶段教材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拟定,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讲复习。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高低、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体现金属的活动顺序,铝、镁、锌因为活泼,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铁、铜等与氧气反应要求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写出铝、镁、铁、锌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并描述实验现象。

3.写出铁、铝分别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及描述现象。

4.铁的冶炼。

(1)冶铁的原理:在高温的条件下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把铁从它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

①请写出右边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②请描述右边装置中的现象。

③为什么一氧化碳气体要早出晚归?

(2)冶铁的原料。

(3)炼铁的设备。

(4)为什么铁制品易生锈?

(5)如何防止铁生锈?

(6)如何保护金属资源?

(四)评讲

针对典型问题,教师要精讲,要能揭示知识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

(五)练习

精选一定量的题目让学生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提高。

二、采用“学—教—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复习课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清楚明了的复习任务,科学的复习方法指导

(二)上课准备要充分

一是在课下精心准备检测习题,检测习题要真的能够起到对复习内容的检测作用。二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设计高质量的提高训练题,设计注意简单习题与疑难易错习题要相得益彰,既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知难而进,起到复习、巩固、提高、迁移的作用,时间和数量上要考虑好,注意题目的灵活性和典型性,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也绝对不是学生做题越多越好。三是准备好精读的讲义,避免水来便开沟,这是最好的节约学生时间的办法。

(三)典型的例题练习、讲解、反思和总结都要舍得花时间

练习和讲解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逐类旁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反思总结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也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

(四)在复习课中,我们的复习不一定局限时间

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可以一课时一个循环,也可以多节课一循环,譬如安排学生看一节课的书并对所看的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质疑问难;安排一次课的综合练习,掌握学生的学情;安排一次课的交流、讨论和精讲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错误,再针对问题进行当堂强化提高训练。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8篇

在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四年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共振效应”现象。下面是对成绩单情况的分析总结:

这种表格的罗列我们还不能立即发现问题,经过仔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近4年的学生成绩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均分上升10个百分点,而到第二学期期中则是近5个百分点,到第二学期中考也是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二学期期中前半个学期学生成绩的普遍上升很快,应该是某种因素在起作用。经过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参中的教学进度表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经过比较可以认为,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学生的成绩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规律性强,多次反复同一规律,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性容易举一反三,这也往往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突破点。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2009年4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发了问卷,让学生对这四个部分作出评价,我们发现学生的反应如下: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5-8单元开始,学生对化学的接受程度上升到了一个飞跃的程度,“不太容易接受”和“非常难以接受”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这固然是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反映了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成绩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

那么学生对同一课程内部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兴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成绩提高和对化学的心理、兴趣上,有着相互一致的“共振”关系,即成绩提高了,兴趣也就提升了,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要重视课堂上的疑难清扫。以往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多数的化学教师拼命赶教学进度,造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或丧失信心。因此,我们需要适当控制进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堂堂清,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落后面,避免了过早的化学学习两极分化。

第二,以规律性现象为切入口,重视学生对规律性现象的培养,不断使学生强化“化学很简单”、“化学很有规律”的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多变思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要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从而使学生遇新不惧、处变不惊,克服畏惧心理。特别是在初三化学的复习阶段,能够使大批中低水平的学生挽回对化学的兴趣。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高层次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他们对揭示化学原理、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产生学习欲望。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有的也不一定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挖掘和培养,而且要提醒和帮助兴趣水平低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复习使学生对学习进行再次的认知,体验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等等具体环节的感受。学习的大门是给每个学生敞开的,给予自信的肯定能激励学生迈入科学殿堂。同样,通过科学复习、磨练意志,可以让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恢复学习化学的信心,克服学习的困难,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第三,获得规律性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纠错本的使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命题规律的认识,减少犯错的机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要克服遗忘,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二是“重复”。要想迅速提高成绩,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认真改错”。不是简单地将a改成c,而是弄清楚a、b、d为什么都不对,而c为什么就对,并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哪一个知识点的疏漏或解题方法没掌握而造成的,然后找相似的题再强化训练。训练中,我们运用“模拟测试加评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着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良好心态。对学生的练考卷,除认真批改评讲外,还十分重视督促学生纠错,一般问题卷面上纠错,典型问题专用纠错本纠错。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升华,学生的应试技巧与能力也在不断的锤炼中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重视班级“小学习环境”的建设,利用成绩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以优帮差,形成规律性成绩“共振”效应。此外,通过一个自然、合适的复习情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不是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强化记忆的短期效应,不仅使得化学学习有点功利性,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明显,记忆力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教师要把记忆性的知识点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使学生有兴趣通过情景不断回忆已有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修补好遗忘点,提高记忆质量。复习情景的创设来引起学生没有注意的问题,不是被动接受学习任务。

第五,重视复习阶段的查缺补漏作用,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复习内容上过分依赖教师或完全抛弃教师忙于做题,忽视复习的反思和小结,复习状况被动,没有针对性;复习追求短期效应,训练搞题海战术,题目重复率高,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学习兴趣下降,在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素质变得脆弱,意志薄弱。通过有效的复习,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重复地接受者,而是致力于更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者。复习课还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质、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以前的初三化学教学讨论,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的模式讨论,是一种相对低效的方式。通过对初三化学学习的“共振效应”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有关化学概念、性质、原理的认知,能够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科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永存.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09)

[2]钟荣基. 初三化学的教学体会[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1)

[3]孙荣梅. 浅论初三化学的研究性学习[j]. 考试周刊,2008,(15)

[4]张英华. 化学课堂中的思路教学[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1)

[5]黄玲. 初三化学复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6]王学宏. 对初三化学教科书的一些看法[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04)

[7]蔡文华. 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05)

[8]李生让. 浅谈初三化学复习课[j]. 科技资讯,2008,(25)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复习课 教学技巧 注意问题

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已经越来越靠近课堂这个学校中最普通、最平常、最基本的“细胞”。一堂好的复习课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尤其是进入复习阶段的初三化学课,传统的授课模式是:先由教师讲解复习内容,然后下发题篇给学生,最后由教师给出答案,不管复习内容如何,授课模式大概相同,整个复习课上得枯燥无味。这就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复习课上得既充实又生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重课堂的讲解

课堂讲解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要注意体现新课程学生主体的理念,讲解要时机适合、重点突出、科学合理,语言应科学准确。我所面临的学生大多数以参加升学考试为主,教师讲解时的语言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学生的卷面成绩,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自己所讲内容进行充分理解和深入研究。做到概念明确,观点正确,讲解过程中要框架清晰,结构合理,条理清晰,避免教师自己思维混乱,讲解杂乱无序。

复习课是知识整合的课,课堂容量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你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缸水。只有教师传授知识科学准确,学生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二、学会构建知识网络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教师根据课堂所要复习的内容预先布置好,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并列出复习提纲,提纲中包括哪些大的知识点,每个大知识点中又包括哪些小的知识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等等,提纲尽量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全面,就好像把这部分知识织成了一张大网,每个知识点一目了然,然后在课堂上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例如在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时,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学生就可以构建知识网,引出化学方程式(包括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写法),最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有了以上的充分准备,课堂生动了,学生活了,互动、对话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这种能力,会梳理知识脉络,会构建思维框架,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三、重视答题训练

复习题包括课外作业和阶段复习题。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和培养思维品质的阵地,也是教师备课的指南针。因此课后练习的命题应立足单元、章节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点和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思维的探究性,能力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阶段复习不单是对新学内容的回顾再现过程,更是一个对某一阶段内所学内容中的薄弱点、易错点、易混点弥补的过程。因此复习练习命题的重点在于知识的重点、难点、拓展点、薄弱点。复习题的设计要有弹性,可有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以适应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和发展。

在中考中,要想获得好成绩,必须在能做对的题目都做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做题要分层次,不能盲目,不要看到什么题就做什么题,而应有目的地做。

首先,重视课本上的习题,课本上的习题虽难度不大,但对掌握知识运用作用很大,尤其是学习成绩在中等及中下等的学生更应该做会它们。其次,在基础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梯度的拔高,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学生层次不同,因此在拔高过程中应精选题,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的放矢。再次,做题时要注意总结一些好的方法和技巧,注意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更要注意努力使知识连贯,寻找解题规律,培养自己的“题感”。

四、注重化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复习中应重视实验基本操作,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复氧化碳的实验制法时,通常与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相符合,让学生分析归纳二者的制取和收集上有何异同点,进而延伸到制取其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五、重视课堂反馈

衡量一节复习课的好与坏有很多标准,课堂反馈是其中一项。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实际就是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过程,课堂信息交往强度决定教学反馈效果,影响课堂教与学的效益。

新课程标准强调师生平等对话,合作互动,教学相长,充分体现师生交往的原则。实际上对教师课堂反馈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反馈方式掌握知识落实程度。如学生表情的反馈。当某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时,他的表情应该是轻松愉悦的,反之他会紧皱眉头。再如学生的口头语言反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应大致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落实较好,哪些知识落实得不扎实。学生试卷反馈。详细认真地批改学生的试卷,从中轻松地找出学生知识上的盲点,进而重点强化。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课堂反馈,还要看看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思路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精确、严谨,做题的准确率是否高,哪些学生在哪些方面出现知识盲点,等等,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建立错题本

有精力的学生可以有错题本。将做错的题分门别类写在错题本上,定期归类整理,学生自己分析错误原因,纠正错误,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初三化学方程式练习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好化学;方法

初中生在初三一年的时间里,既要掌握初步的化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还要迎接中考,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作为一名初三化学教师,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了,学生成绩自然就提上去了。

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化学是一门与每个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科,大部分同学开始时兴趣很浓,作为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把这种浓厚的兴趣保持下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例如第一课中,就有液体颜色的改变,白色沉淀物的形成,发光发热等现象,学生对这些变化都很好奇,教师就要从语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化学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要把课上讲述的知识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巩固知识,增强兴趣;例如在讲述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时,我就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农村晚上烧地火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从而让学生想出既能取暖又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这样就巩固了这几节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就要做好学生兴趣的保持工作,让学生对化学保持一个长久的兴趣。

二、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中,多做探究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点的重要途径,但是化学中也有很多知识点也是需要记忆的,例如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讲解过程中,要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基本的知识点和知识要充分理解掌握;在做探究性实验时,动手之前,要想好:要做什么、怎么做、做的过程中出现没有预想到的问题时,该如何解决;在课余时间,也要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例如:我布置学生如何爱护水资源这一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动脑想到所学的知识,动手实践怎么节约用水。学生提出了多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关紧水龙头、循环利用水等。只有让学生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了,所学的知识点才会牢固地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增强。

三、让学生科学记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虽然是基础知识,但是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很多知识点易学难记,比如化学方程式、化合价、元素符号、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在这些知识点的记忆上,我们要帮助学生科学记忆,让学生分散记忆,把常见的熟悉的先记住,比如氢H、氧O、碳C、氯Cl、钠Na、镁Mg、铝Al、氦He、氖Ne、硫S,其他的等学到以后再记忆。化合价掌握了,才能写好化学式,所以化合价必须记住,在开始记忆的时候,可以采取顺口溜的形式来记忆,如:一价钾纳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 二四碳,硫有负二正四六 ,铜汞二价最常见,氢氧根负一价,铵根正一价,硝酸根负一价,硫酸根负二价,碳酸根 负二价;再如,归类记忆,让学生根据知识系列或反应类型或物质类别记忆,使零散的知识通过归纳变得有规律可循;还有联系现象记忆:如硫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产生气体,可真够“呛”。磷在氧气中燃烧,记忆联想:红磷燃烧,可真热闹,浓烟滚滚,亮似“灯泡”,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点;初中化学很多知识点都和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学习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和巩固知识。例如:讲到水的净化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去自制净水器,可以让学生辨别生活中有关水的“假”广告,比如有的厂家宣传碱性水,喝了后改变人体环境;还有市场上销售的瓶装水,大部分都是自来水灌装的;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再如,有的油条加入洗衣粉或者尿素,小米粥加入碱,用硫磺漂白银耳,馒头用硫磺漂白等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化学知识,保证自己身体健康。讲到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我让学生写出,冬天预防煤气中毒的措施,从而保证家人和朋友的人身安全。做到了上面几点,就会使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四、让学生学会总结,精确计算

在学生学习一个单元后,我们就要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科学归纳总结,理清思路,把重点的知识点用树状图进行归纳,方便学生记忆。例如: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氢气则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再如:硬水与软水知识点总结: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初中的化学计算题也是教学中比较难的部分,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溶解度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化学式的计算等,虽然中考所占比例为一成,但是学生容易失分,所以要拿好这十分尤为重要。在处理计算题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审题,掌握好相关的知识,格式要规范,计算要精确,步骤要齐全,在练习中提高自己,近几年的中考计算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概念和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题型常见的有图画型、探索型、表格数据型、图像型以及讨论型等,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我鼓励学生多做多练,接触各种类型的计算题。

上一篇: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