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8:45:59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当下人们的紧迫任务是阐释清楚传统文化艺术作为艺术教育资源得以有效传承的主要渠道及其可能性和实效性,其次是在充分利用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等在人力、智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构建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同现代学校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使传承项目的保护与主流学校教育进行有效对接。人们可以通过在现有大学、中学、小学各个层次的艺术教育中增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提高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提升其对优秀艺术资源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形成应有的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为此,首先需要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适于各层次艺术教育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系列教材和丛书”;其次要探索适合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依靠学校艺术教育规范化的传承结构的运行,实现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的规范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还应加强与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少年宫、烈士陵园以及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项目传承人的合作,进一步大面积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

二、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数据库及网站建设相结合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尤其是大力推进文化资源数字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而数据库是永久性保存珍贵人文资源中各类信息的最好手段,也是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因此,需要突破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相关的关键技术与问题,使东北地区在传统艺术资源的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处理、数字化服务以及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示范推广与传承共享等方面,探索有益经验,充分利用数据列表这种简洁的方式说明不同地域传统文化与它自身的人文背景之间的互为依存的关系,从而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发展进程。目前,“黑龙江流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已经建立,未来还应继续完善并补充辽宁与吉林两省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数据库资料,尽快从地理空间上针对三省三部分数据库依次铺开介绍,并尽快健全传统文化艺术代表项目的普查和建档制度,并认真做好文化艺术典籍的整理工作,继续实施和加强文化艺术典籍的编撰、保护与出版重大工程,推进文化艺术典籍资源数字化,从而促进现代技术和手段在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致力于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分类与分布的数据库和门户网站建设的理论与数字工程操作技术研究,尝试建成优质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艺术资源数字化采集与处理、文化艺术资源示范推广以及文化艺术信息管理等一整套数字化服务系统,包括设计民间艺人主页、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实现传统文化艺术遗产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答疑以及濒危及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电子公告栏等等,从而能够快捷、方便、灵活地满足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艺术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三、传统文化艺术与博物馆建设相结合

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具有为社会普通公众提供知识与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多样性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但北方地区博物馆事业、尤其是高校物馆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以及建设新型现代文明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通过博物馆建设这一有效手段,收集、整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利用高等院校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教学的便利条件,与已有的科研师资队伍和采风、考察等教学任务相结合,定期深入文化原生态地区,进行民族学、民俗学调研,针对东北地区尚存的手工艺、诗歌、舞蹈、音乐文化艺术等进行抢救性的搜集、整理与保存,构绘北方地区地域文化的详尽图谱。大力增建博物馆与陈列馆,扩充已有展馆的展示规模,提升藏品的数量和等级,建构覆盖面广的大、中、小院校文博收藏网络。目前,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已建“黑龙江流域民俗艺术陈列馆”,面积约80平方米,藏品300余件。在此基础上,未来计划联合东北地区各合作单位,在各高校内建成3至5座博物馆,并在各地区中、小学倡导地方文化艺术陈列室的创建,以实现北方地区各级院校地域文化博物馆的网络化建设。此外,人才的培养关乎博物馆事业软实力的建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人员的素质不但影响展览的水准、数量,还直接关乎文物遗存价值的利用、开发与学术探索。目前北方博物馆学的研究和管理人员质量和数量上均有空缺,未来还需利用高校的教育优势,为东北地区输送优秀的博物馆学方面的专门人才。未来东北地区各高校应本着文化共享的原则,积极与相关文化和教育部门、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关系,大力增设和扩建博物馆和艺术陈列馆等,并在现有展馆的基础上扩充展示规模,提升藏品的数量、等级,建构覆盖面广阔的大、中、小院校文博收藏网络,力争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艺术工作室覆盖到东北地区各地,并构建起人文艺术类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和采集指标体系,从而搭建起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博物馆展示平台。

四、传统文化艺术的产业化推广与传播

产业化发展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更好地引领社会对传统文化艺术价值的认识,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活态”保护和传承,同时可以成为各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为配合国家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应通过与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合作等方式,即由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学术和研究机构负责提供具体题材、市场预测、发展前景等信息支持,同时借助高科技手段谋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计算机设计、建筑、美术、音乐、动漫、传媒、网络软件、会展、新闻出版、旅游、影视制作、知识产权交易等比较突出的以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为内核的文化创意产品产业板块。①具体做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与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结合,将剪纸、陶艺以及手工艺品制作等转化为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旅游纪念品和地标式的文化艺术产品,并结合各地旅游景点,组织“活性”表演活动,在民众中强化传统文化艺术保护意识;同时以民间信仰习俗和传统文化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形成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有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提升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的附加值,增进游客的体验值,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二是将适合的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作为现代文化和生活产品创作的主题,运用在具体的形象设计中,以文化符号、文化元素的身份进入文化产品设计领域等。如利用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旧建筑、旧街区,规划建设艺术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文化设计机构介入,积极支持传统工艺美术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出口。三是通过形式创新和主题演绎,对具有典型地域特征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品种进行适合市场需求的再生,通过组织巡演和驻地演出、培育标志性传统文化品牌展会、研发具有地域性和原创性的动漫游戏产品以及建设民族服装、特色餐饮、民俗风情村等方式,探索出一条传统歌舞、曲艺和工艺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四是充分利用博物馆、文化产业园区等社会公共场所,成立文物、民间工艺等的“文化超市”或更大空间的“文化区”,从而把分散在各地的文化艺术产品集中起来,以满足人们艺术欣赏、购物及休闲等多种现代生活的需求。

五、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专门人才培养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建立“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着力进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及表演人员、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科研专门人才、文博专业人才和东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管理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出色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研究和管理队伍。首先是传承人及表演人才的培养。为了组建一支传承人队伍,应经常性组织开展具有传统艺术特色的校本教学活动,即让艺术传承人走进校园,开设传统文化欣赏课,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同时,定期开设传承课程培训班、文化沙龙和学术讲座,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列入大学课程,聘请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人走进大学传授技艺,解决传承队伍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一批能够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的表演队伍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传统艺术的合理开发利用,开发生产具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的服饰、饮食、工艺品、纪念品等,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基地,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其次是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日益升温,传统文化艺术的演出团体也日益增多,而这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管理人才却处于亏缺的状态,尤其是从事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传统文化艺术管理人才是确保传统文化艺术在商业社会中能够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关键。因此,要尽快实施对艺术传承人“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服务,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及创新意识的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人员,使其不仅能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对项目本身提供管理方法,同时能够针对项目传承的特殊性和流动性随机、能动地调整管理模式。再次是科研人才的培养。制定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有普查积累传统文化艺术资料和文档工作能力的科研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要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尽快培养一支研究管理团队,同时要大力鼓励年轻人加入到传统艺术的文化传承工作中,从而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文化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和动态管理。

六、结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承载文化艺术的母体。本文以东北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为基本资源,对其发展模式、战略重点及可持续运营进行系统研究和全方位的综合开发,从而达到构建传统文化艺术多维传承体系,为弘扬黑土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创新传承思路,并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补充新的文化给养,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探寻东北地区宝贵的多元文化艺术形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以往的“标本式”保护模式转变为“动态式”传承,即不仅将散存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转化为有形形式进行抢救性挖掘、收集、整理,使之得以“静态”记录和保存,同时更要寻求通过学校教育、艺术产业开发和文化专门人才培养等手段,实现传承主体继承、创新和发展基础上的“动态”传承的目标。总之,本文希望通过开展地方传统文化艺术遗产传承的对策研究,提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模式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基于高度文化自觉和合理文化规划基础上的有效传承机制,力争摆脱在当今急剧变革的社会及现代文明发展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文化艺术所面临的消亡和继承的两难困境,使宝贵的文化艺术不仅能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并能最终形成地方文化艺术传承的自觉机制,促使整个区域传统文化艺术在历史发展中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电视表演艺术的主体是人,人类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将生活中的各个角度和层面都能够通过生动的表演展示出来,增加了观众的认同感,从而增加了观众参与观看的积极性,同观众的互动程度也所有提高。这一系列优点说明电视表演艺术充分发挥了其充实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职能。然而,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对于国外节目和表演的借鉴程度很大,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娱乐性的节目都有很浓的国外节目特点和气息,虽然在引进国外电视表演艺术的过程中,我国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他国文化的痕迹。例如,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当中,《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儿》是最近受到广大观众喜爱的节目,能够真实的将生活中的父女相处模式和人们面对生活困难中的态度展现给大家,贴近人们的生活,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这两个节目都是模仿韩国同样性质和内容的娱乐节目而产生的,只是在内容上稍微做了一些改动而已;而同时娱乐节目的《中国娱乐报道》和《娱乐无极限》等以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们在市场中的发展也逐渐成熟,同样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古往今来,人类的发展历程中离不开文化,文化能够促进世界各个民族的不断繁衍生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然而它却是真真正正的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不断得到发扬和传承,经过了时间的洗礼之后,能够留下来继续影响真人们生活的传统文化能够充分展现出我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精髓还能够及时适应社会和环境发展的需要,同时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之内,我国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都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后来,在经历了清朝末年的腐朽之后,我国的整个社会开始落后于世界各国,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反压迫,人们开始意识到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伴随着这种认识的上升,人们开始通过各种革命来改革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等的打击之后,我国的传统文化仍然屹立不倒,并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继续对世界起着影响的作用。伴随着现代社会不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等,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尤其是当新的传媒手段电视产生以来,我国社会文化当中新的思想和文化都能够通过电视产生更加强烈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着能够与时展相融合的功能,正因为如此,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电视表演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二者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影响和推动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艺术对电视表演艺术的影响

1、丰富电视表演艺术的内容

电视表演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发挥其自身职能的过程中需要拥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电视这一传播媒体;第二,表演内容。这就决定了电视表演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现阶段,中国的电视表演艺术通过电视这一媒介所传播出来的基本内容通常都是我国国内的种种事件和知识,而观看电视表演艺术的大多数也都是中国人,进行电视表演艺术的制作者和表演者也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种种迹象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表演艺术内容上的丰富作用。当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最初开始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的时候,首先是受到其他国家表演的影响的,电视表演艺术主要是对外国电视表演艺术的一种模仿,其中受到苏联电视表演艺术的影响较为深刻。我国的电视表演初期虽然没有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入到现代科技发展当中,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充实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内容。

2、促进电视表演艺术的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视表演艺术的观众。观众的增加使得电视表演艺术的制作者和表演者开始意识到增加表演内容的重要性。于是电视表演艺术开始逐渐吸收和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来丰富自身的内容,促进自身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电视表演艺术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充分促进了表演题材、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转变和丰富,电视表演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并且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个性。近年来,中国风的盛行中国派的文化得以兴盛不能够离开传统文化艺术对于电视表演艺术的推动。我国民族化的电视表演艺术是中国特色电视艺术的特点,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形成了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将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意境美和气韵展现的淋漓尽致,将中国传统美学充分的展现了出来。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到电视表演艺术当中,提高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层次,丰富了电视表演艺术制作的形式和手段,同时也更加符合我国观众的审美。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效促进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发展。

四、电视表演艺术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

1、宣扬中国传统美德

电视表演艺术的不断发展,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度在历史上对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电视表演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吸入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利用其将自身的表演形式、内容和手段进行了充分的丰富,与此同时,也极大的宣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我国无数优良的传统文化在经过时间的洗礼过后,至今仍被人们所接受和赞扬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电视表演艺术将这些精髓展现给观众,能够很好的促进我国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使其得到传承,不断的对我国的下一代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国的一个电视表演,《家》的摄制,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农村的留守老人,这些老人都是常年无人照拂的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在各种条件和设施及其不健全的农村,节目组在拍摄《家》的过程中主动赞助这些孤寡老人去各个有名的城市进行旅游,而当前的明星则要留下来为老人做好地里的农活,要帮助老人喂猪、挖菜和剥大蒜等,通过为老人做这些工作来表达自身对老人的敬爱和尊重。在中国,这类的节目还有很多,能够有效的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朴实等传统美德充分的展现出来。这类电视表演艺术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入,能够不断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扬,还能够有效的为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这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有效展现,促进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中国特色的形成。

2、促进我国民族特色的自然流露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的制作方法、形式和手段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它能够更好的展现作品内容。现阶段,我国的电视表演艺术当中,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能够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更加“唯美”的形式展现出来,经过高科技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节目,其画面感更加强烈,优美的景色当中还能够适时的加入一些古朴的气息和景象,将大自然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种电视表演艺术将我国各地的民族特色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有效的增加人们的见闻,提高人们的知识含量,促进人们对我国的了解,丰富了我国人们的精神生活。

五、结论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当今世界电视表演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大的丰富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内容,促进了我国电视表演艺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电视表演艺术风格;与此同时,电视表演艺术当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能够更好的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宣扬,促进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社会 学生 自身素质 艺术素养 自身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1 现代社会对学生自身素质要求

当今的艺术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矛盾、抗争和变革的世界。处于这个历史时空的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也正以多元的价值追求和空前的形态变化策应着汹涌澎湃的文化冲突、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和起伏跌宕的艺术思潮。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在时代的文化大潮和中华民族后代的学习与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展与生存关系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继承与创新,所以,无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教育者,还是学者,都必须担负起这个传统文化体系的研究工作和教育改革,以便使中国传统绘画教育的当代性具有更为正确的理性分析。

审视20世纪以来的中国传统绘画教育,其生存的境遇几经沉浮,在近代内外交困的中国政治现状中,传统的中国绘画艺术深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随之而来的状况则是废除传统,质疑教育。于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教育开始模仿西式教育而进行素描、色彩等西方艺术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根本被义无反顾地抛弃了,这一状况的改变也殃及了文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影响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在艺术上有着真知灼见的进步艺术家们并没有为之而消沉,他们主张“以15世纪以前的中国画”为体,“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我国之短”这一理论来继续着中国画教育的“新文化美术”之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传统水墨为载体的中国画教育,开始以抵制既有的被神圣化了的创造方法为标志的“85美术思潮”为教学主体思想。

面对现代社会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致力于解决现当代文化思潮多元发展下的传统文化弘扬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高校艺术生对于自身艺术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和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特殊使命和意义,为提高国民的文化艺术素养,廓清艺术发展思路作一份贡献。

2 学生艺术素养自身的培养

传统绘画思想是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有非常大的潜力,鞭辟入里,博大精深。老师既要把正确的观念灌输给学生,又要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和把握一定的依据性,让学生学有所长和学有所依,从而增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怎么看待传统,也是艺术教学中要明确的问题。艺术的发展只有根植在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所以传统并不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反而会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基于现代社会对学生自身素质的要求,对教师培养好学生的使命要求有所提高,特别是对学生艺术素养自身的培养,这就需要老师在传统艺术教学中对学生艺术素质及基本技能培养进行精心设计,其具体参照表1。从举措一览表中可见,评价内容从评价项目、评价方法两方面来展开。其中,评价项目包括多读书、广闻见、有胸襟、勤习苦四项;评价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形成性评价、动态分析、终结性评价四种。静态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如下,艺术论文写作水平(多读书:即通过多读书提高艺术论文写作水平),艺术批评与审美、艺术作品鉴赏水平(广闻见:即通过多读多看多听所思考来提高艺术批评水平与审美、艺术作品鉴赏能力),道家哲学思想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融合(有胸襟:即找出传统文化及现代艺术的互补之处来加以融合),作业数量及艺术作品质量的通过率(勤习苦:即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艺术作品质量),即在特定时空现实状态下的评价为静态评价;同时,更重要的是动态评价,即对被评价者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注意学生的发展,动态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如下,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多读书:即通过多读书提高艺术文化水平),分析及解决艺术问题方面(广闻见:即通过多看多听增强分析及解决艺术问题的能力),艺术认知力度及创作力度(有胸襟:即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来加大艺术认知力度及创作力度),专业技能水平(勤习苦:即通过勤奋苦练促进专业技能的增长)。

形成性评价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提供频繁信息反馈而进行的评价。①它所包括的评价内容有,所学生需读的书有:古今论画之书(如各种画论等书籍)、金石碑帖、古人诗歌、笔记小说四部分;开阔学生的见闻:文人之神悟(意境)、作家之绳墨(规矩)、习俗之移人(群众需要)、师传之墨守、气质之褊弊、家法之渊源、物理之探究(造化与事物之规律)、地壤之区分(所居地区山川之不同);加大学生的胸襟:不贪浮华、轻视图财、心无俗忧、自拟先哲(以前贤为榜样);培养学生的品德;朝夕染翰(早晚练习作画)、多观名迹、着意临摹、到处写生、力祛褊弊(努力除去褊狭陈旧的成见)。

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一门课程或一个学期结束后,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或评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对教学结果作出的综合总结和成绩评定。②在终结性评价中,主要体现鉴定功能,以课程目标为参考。③它所包括的评价内容有:增加学生的勤习苦练:考察学生素质、学养、格调、文化、境界的综合,实现量的积累;考察学生吸收、继承、体悟、理解、分析的艺术学习态度之综合能力;考察学生人格魅力、执着精神、谦虚为学的思想品德及行为操守;考察学生学习兴趣、眼界、技能及创新的个人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举措一览表可见:传统艺术教育对学生艺术素质及基本技能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赋予高等艺术学生的时代新要求。在艺术形式百花齐放的现当代社会,各种艺术思潮层出不穷,学生学习艺术传统必然会很好地廓清艺术发展的思路,同时更好地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正确的鉴赏,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艺术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在艺术技能的学习中重视传统文化及绘画理论的学习,能很好地将实践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更好地指导实践,同时也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

注释

①②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此作为高耸合栽。初次造型于1975年,初始为两缸球形五针松盆栽。作者大胆删截,保留上部理想枝条,开刀作弯,使之咯微下垂,合栽造景取其直势;惟将中间副干略斜势,求统一之中有变化,其体量在左右大树之间也恰好以为调剂。将左旁株双干基部直剖通底,使两株貌似三株,而三株又粗细相宜。主株高三分之一处朝左偏后蓄一道劲曲枝为背景,穿插于副树两干之间,并使两翼分枝为2:1得其统一中之变化,各枝片渐上逐层收缩,三株顶姿参差互补,而尤以结顶分外迂曲,其作品庄重肃穆,巍然挺立,众志成城,曲直相济。整体态势清刚朴茂、凝重苍雄,确有松年笔意灵趣。

一、潘仲连盆景艺术轨迹

潘仲连,浙江新昌人,1932年11月生,汉族。高级工程师,原任浙江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1994年5月由国家建设部城建司颁证,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1956年进入杭州园林局基层工作。1959年秋调至园林局机关办公室任文秘工作。1962年10月书面申请坚决辞去局科室工作,执意去基层――杭州花圃从事盆景园艺工作,直至退休。

40余年来,他如饥似渴地在中国浩瀚的传统文学里汲取和积淀了必要的文化素养,在悉心观察大自然中的山水、树木之情,感悟到盆景艺术中的阳刚意趣所在。由他撰写的《论盆景的优美与壮美》、《论中国盆景的风格与气质》、《摒弃创作中的自然主义》等盆景创作理论,独抒己见,提出中国盆景需要弘扬阳刚美,这对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他创作的松柏盆景“不装巧趣,皆得天成”,得浑朴之道、狂放不羁之画风,刚骨苍雄、奇伟瑰壮之势。以心写树,以树拟人,自成一家之风范而蜚声盆景艺坛。

自1985年起,他的作品在全国历次盆景展评中多次获奖;更有甚者,在第四届亚太地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会上获金奖,并在昆明世博会上获大奖。

自1980年至1994年,他翻译了《日本盆栽通史》,与他人合作撰写盆景专著一部,以及其他一些有关盆景的论著,发表盆景艺术论文数十篇。其论文除多次获杭州市科协优秀论文奖外,还曾获浙江省科协与省人事厅联合授予的优秀论文证书;其中关于园林与城建方面的论文虽不属其专业范围,也获市科协优秀论文奖。

在学习制作盆景的过程中,大自然给了他创作的源泉,地方人文的影响及先人制作盆景的示范又给了他创作的坐标。

古往今来的学人无不得益于传统文化的滋养,潘仲连也不例外。他的盆景理论、诗歌、散文、游记、杂谈等无不散发着自然之新风,蕴涵哲理之辩,“一皆积微成著,而流之于笔下”;尤其他的盆景作品“弃斤斤细微冗繁之弊,较少匠气,劲扬刚骨之气,一泄胸中之意”。风格独特,自为一家。他有司空图说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艺术个性,通过他的作品(盆景作品)、文品(文字作品),无不体现出他对传统文学的积养,以及对中国传统盆景文化研究的独辟蹊径。中国画坛巨擘刘海粟曾说过:“画到最后画修养。”实际上任何一门艺术的高级创作都是一种修养的体现,达到创作目的所采取的方法、手段、技巧在一定时期内尚能把握,而修养则有赖于长期的多方面的积累。正是文化修养的积淀,才使潘仲连的盆景作品达到了以无言之树代人言的境界。

二、潘仲连盆景艺术创作思想

在盆景艺术的创作构思中,反对刻意求曲,追求阳刚之美,争清刚之气,蕴藉东方书卷气,摒弃自然主义,寻求艺术个性――这些是潘氏最主要的美学主张,其阳刚之美又是他盆景创作思想中最基本的核心。他提出的“清刚之气,蓬勃朝气,东方书卷气,时代气息,原始气息”,为其阳刚之美的全部内涵。这一立论对当今中国盆景艺术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汪菊渊先生生前在致潘氏的信中曾评价为:“如此纵横立论为国内所仅见。为面向世界盆景艺术提出的五个方面,也极有见地。”从宏观上看,若阳刚之美的立论在中国整个文化艺术领域得到响应,必有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振兴。从微观上讲,它是对传统盆景造型“以曲为美”观念的叛离和突破,它在中国盆景艺术史上,将会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三、潘仲连盆景艺术风格

潘氏之所以被公认为中国现代盆景艺术大师,正是由于他的作品有若鲜明的个性和较强的民族风格。他在优美与壮美的美学范畴里,侧重壮美。以高干型、合栽式为基调,讲究自然动态,注意节奏力度,并以动态美来体现昂扬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不乏东方书卷气和阳刚之美。

艺术创作中的个性体现,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作品如果没有自家面貌,也就说不上是中国盆景”。潘氏一贯倡导的盆景艺术要有传统文化的“书卷气”,正是为了寻求中国盆景的民族性和作者自家的个性。“民族性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资本”,它是以开放的胸怀,主动地正视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科技文化,为我所用。同时又不丢失本民族的特色。现代艺术应该是对传统(包括民间艺术)进行反思之后的扬弃,立足于变革而不是全部沿袭不变,抑或是全盘否定传统。当然西方现代意识突出个人的创造性与独立性,我们的盆景艺术由于受传统文化“趋同”思想的影响,尊师、重法、仿真、仿他人之作,胜于珍惜自家的创造性和个性。日本盆景同仁善于以草书章法去营造古柏盆景枝干的“白骨化”,借鉴中国画的风格创作的“文人木”盆景,确实是令人神往的。他们的聪明之处,就是善于从外来文化的精髓里汲取有用的东西,滋润其盆景艺术,创作出新的盆景形式,而并非全盘照搬别国盆景的一招一式。日本同仁这种不断借鉴吸取他国文化艺术之长而形成的“国风”特色是很值得我们去反思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趋深化,人们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各国艺术的融合确属大势所趋。但“融合”不是艺术的“大成”,不是用一种普世合一的规格来规范世界艺术,取代民族特色……融合作为一种趋势,是给各民族艺术注入新的血液,给予外部刺激,使它新生而不是被彻底同化。

潘氏以为:“盆景作为高层次艺术品,其风格不能不带民族性。有些人只强调技艺交流的普世性,而对表现民族性的探索抱着虚无主义态度,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艺术品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联,应当首先属于本民族的,然后才能属于全人类的。惟有富有民族特色,才能分外受各民族的赏识和珍爱。”潘氏认为:“……我们在各自寻求本人与本地区盆景特色的同时,还必须共同探索如何对海外更鲜明地显示我国盆景艺术的民族精神。只有实现了这样的目标,我们才能在国际上具有立于不败之地的竞争力,才 能与‘盆景创始国’的荣誉相称。”他一直以为寻求盆景艺术中的民族特色,才是中国盆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潘氏是浙江盆景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选材料,以浙人传统的松柏为主,杂木为辅。松类则以五针松为主,罗汉松、黑松为辅,其他松类次之:柏类则以圆柏为主;杂木类主要有雀梅、榔榆等。这种以本地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定向,不仅使材料选择有着广阔的空间,亦使取材适应本地气候,容易保持其旺盛生机。潘氏造型特征,以高干式、双干式、群体式为主。而五针松盆景《仰天长啸》、《亭亭山上松》,黑松盆景《秃莽》、《草书》,罗汉松盆景《岿然》,黄山松盆景《太瘦生》为单干式:五针松盆景《轩然》、《听天籁》、《苍松轩翥》为双干式:群栽式的有五针松盆景《刘松年笔意》,金钱松盆景《疏林》,水杉盆景《初夏》等。另外,潘氏还有擅长巧用材料的特点,营造或奇倔怪拙、或风骨道劲、或富有哲理思辩、或寓生命赞歌、或纳书香气息的盆景形式。如他的圆柏盆景《泰岱风骨》、《垂云》、《寿》,雀梅盆景《汉纹天成》等,可谓不拘一格造艺象,独辟蹊径写真魂。其作品善于以刚寓柔、以动写静,且用拟人手法、书画的意趣,使树石人格化,吐纳清刚之气,而避小气、俗气、媚气和匠气。高干盆景的造型,远离臃肿与纤弱,以挺拔、道劲的直线,塑造威武、雄壮、耸峭向上的主干形象;结顶欹斜诘曲,刚中见柔,板实中寓灵活:其枝或偃亚层叠,或拖拽轩翥,与主干相谐;整体造型仿若勇士屹立,呈凛凛难犯之概。双干式、群栽式的主干亦大体以直为主,以曲为辅,直曲互补,刚柔相济。其态势森森然,颇得苍松神韵。其枝叶或呈片状,或呈拖势,进退收放,各随所宜,其他盆景形式亦能奇正相依,拙中藏巧,于茂密中显骨力。潘氏对树石的理解和各种态势的娴熟驾驭,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浙江奉化三十六弯五针松可谓漫山遍野,千家万户皆以此谋生。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盆景历史悠久,加之历代文人骚客、绘画名家辈出。潘氏充分利用当地这种地理与人文优势,潜心钻研和总结本地区盆艺及相关理论,为浙江盆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独立平川霸岁月 苍莽虬枝欺野风

这是潘氏与蒋焕章先生合作的五针松佳品。其主干挺立轩昂,硕部次第欹斜紧缩、扭曲。副干上部让出,并有虬枝婀娜悬空腾舞,映带前后,似可闻松涛呼啸。主干枯味乃天然形成。作者仅稍加修饰纹理走向,使之与上部垂枝动感相呼应,树脚配一方棱黄石,缀以小丛竹,暗寓“顽石劲松”之意。

穿岩裂石俯万壑 饮云吐月化铁身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 趣谈哈萨克族民间音乐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风情 哈萨克族服饰 哈萨克族民间防治小儿尿布皮炎的方法 哈萨克族民间动物药的用法 哈萨克族民间信仰生成的生态观 我国著名的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库布孜演奏家及民间艺人简介 新疆哈萨克族美食 哈萨克族医药传奇 哈萨克族擀毡技艺 哈萨克族的转场 中国哈萨克族民间药用植物在内科病中的应用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舞台化创作意义 浅谈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口头创作的诗歌 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阿肯 逐水草迁徙的哈萨克族 浅析哈萨克族吉祥符号 探寻木垒哈萨克族刺绣 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哈萨克族民间乐器 哈萨克族民间乐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涂苏别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各种库布孜 阿得尔那 达布勒

民间乐器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民间乐器既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又丰富多彩,是哈萨克族宝贵的精神和艺术财富。哈萨克族能歌善舞,乐器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许多哈萨克族人不仅会弹奏一到两种乐器,而且家里还拥有“冬不拉”“库布孜”等乐器。

哈萨克民族世代传承的民族遗产,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歌舞、音乐等艺术形式,无不是适用于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游牧生活的创造性文化。 “歌与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这里的“歌”并不仅限于“诗歌”本身,还包括丰富的情感和由此产生的金歌美曲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文娱活动。同样,为艺术服务的民间乐器本身作为一种艺术也经历了历史沧桑而流传至今。

哈萨克族民间乐器,既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又丰富多彩,是哈萨克族宝贵的精神和艺术财富。这些乐器可分为弹拨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摇晃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哈萨克民间乐器

弹拨乐器

在弹拨乐器中,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更是哈萨克族人们精神的支柱,多在节日或喜庆日子里演奏或为歌舞伴奏时使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常见有两种: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族人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另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族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冬不拉音量并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 民间乐器合奏

除冬不拉外,“谢尔铁尔”“杰特根”“阿得尔那”等也是音色优美的弹拨乐器。

谢尔铁尔是哈萨克民族在节日或喜庆日子里常用的一种弹奏乐器,形状近似冬不拉。它是由整块木料凿成,琴腹粘一层皮革为音箱,一般长约65厘米~70厘米,多数为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琴弦常用马尾丝直接固定,用公马尾丝制作的为佳品。

杰特根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杰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作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拉奏乐器

拉奏乐器主要有“库布孜”“赫勒库布孜”等。

库布孜是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形,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60厘米~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琴声与小提琴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现代库布孜改进后,拉奏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

哈萨克族人十分崇拜和珍惜白天鹅,把它与民族起源联系在一起。哈萨克族人不射杀天鹅,忌吃天鹅肉,认为伤害天鹅,必然会遭遇不幸,并把天鹅描绘为美的化身、美的源泉及纯洁、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象征和伟大母亲的缩影。每年春季作为候鸟的白天鹅飞回水草茂盛的北方草原时,哈萨克族人认为“天鹅归,鸿运降”,并致以最虔诚的崇拜。也因此,哈萨克族库布孜曲中有许多模仿白天鹅声音的曲调,形象逼真。

吹奏乐器 库布孜演奏者 各种斯布孜格

吹奏乐器主要有“斯布孜格”“斯尔那依”“萨孜斯尔那依”等。

斯布孜格,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族人民誉为“心笛”。原先是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做原料。它的吹奏方法与众不同,是用喉音和吹管音相结合并同时发出音响的一种吹奏法,因此听起来是双重音。音色悠扬、深沉、细腻而典雅,而喉咙发出的持续音正好和冬不拉音调统一。

摇晃乐器

摇晃乐器主要有“阿萨塔亚克” “托合勒达克”等。

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师跳神时所用,形同花伞,由一大一小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约1.3米。演奏时主要靠撼摇发出沙沙声,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

打击乐器

打击乐器主要有“达布勒”“达吾勒帕孜”“圣达吾勒”“当格拉”等。

“达布勒” 即大鼓,是哈萨克族人一种古老的战鼓。选一块上好的木料,凿成圆形后再打磨刨光,蒙上羊皮、牛皮或其他兽皮制成。原始鼓的体积不大,常驮于马或骆驼背上。后来种类不断增加,体积也增大,并且安装了皮绳或木质把手,便于搬动。古代战时,用此以鼓舞士气,喜庆活动时用以烘托气氛。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一、广西傩文化探究

(一)广西的傩文化概述

“傩”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随着长时间的社会存在,约定俗成,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仪式。我们常说的“傩”即是所指的“傩文化”。所谓的“傩文化”是指傩的全套祭祀活动和在祭祀活动中唱、念、舞、面具、陈设等多种艺术形态以及在这些形式中附加的傩戏。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它包含音乐、舞蹈、面具、戏剧等,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意识形态。古代中国农耕民族为了祭祀农神(即傩神)而创造出来的原始文化信仰。“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而内涵则是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年丰、国富民强和天下太平。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我国的汉族和壮、侗、苗、毛南、仫佬、瑶、水、仡佬、彝、土家、藏、门巴、蒙古、布衣等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十分丰富。广西傩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越巫,直至秦汉唐宋,当下傩从桂林到全州、兴安、平乐各地,并在桂中、桂北、桂南等地广为盛行。广西境内居住的壮、瑶、毛南、仫佬等10个民族地区的“傩文化”成为当地群众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祭祀和娱乐活动之一。“傩文化”也是广西民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花山岩画、铜鼓艺术、壮剧艺术、壮锦瑶绣等众多艺术文化瑰宝中的一帜,也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二)广西傩文化内蕴

数千年来民间自发流传的祭祀仪式与祭祀仪式中的戏剧、舞蹈,已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傩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仪式,它的主体由各种法事活动组成,其中有大量迷信的、非理性的巫术行为,这使它具有极大神秘色彩,但也蕴含了许多智慧,与民众生活、风俗、思想、感情等方面联系紧密,它是广西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因而具有多重的文化价值。

1.思想特征

以傩仪式中的傩戏为例,广西的傩戏多以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观点以及欣赏习惯为依据,因此在艺术上也必然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其中突出的一点便是善于运用神话来体现人们的思想和愿望。在主题和内容上往往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追求和精神理想,它们或者通过社会生活故事,反映壮民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和勇武精神,或者以曲折的故事情节,表现对忠贞爱情的追求,总之,傩戏故事多颂扬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宣扬孝顺、勤劳和感恩等美好品格,体现了宝贵的传统精神内涵。如:激励人们与天与神斗的民间传说布洛陀的故事《》;描写人们与统治阶级斗争的傩戏《特辽》《百鸟衣》;描写赞美坚贞的爱情的傩戏《二姑》《达七》《花王张达环》;描写人们改邪归正,歌颂劳动致富的典范的傩戏《灶王》;宣扬伦理道德的傩戏《妹梭与勒梭》等。

2. 艺术特征

在广西傩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单纯的宗教性质逐步过渡到宗教性质与娱乐精神相结合的演变,其表演形式也有最初的傩祭到傩舞再到傩戏的衍变过程。佩戴面具是傩戏表演的典型特征之一,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象最直观的象征符号。

广西傩面具主要集中体现在桂林傩、环江毛南族的傩面、仫佬族傩面和壮族的师公傩面几种表现形式上。这些傩面具风格多样,造型丰富,它通过典型化、夸张、变形、虚构等手法和一些象征性的装饰符号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造型,并以具有民间传统特色的色彩体系勾画出艳丽瑰奇的颜色,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和无穷的艺术美感。广西傩戏面具造型整体写意的雕刻,不追求逼真的细节且种类多样,“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如图2)。造型常常以夸张的手法加强角色神韵,整体粗犷豪放,古朴传神,大耳垂,大嘴唇,有棱有角和活灵活现的神像一般,显示了人们质朴的生命意识和浪漫的想象力,是一种古朴思维的艺术体现。根据桂林傩面具、环江毛南族傩面具、仫佬族傩面具和壮族师公傩面具中所刻画的这些傩神分析,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具有善相的面具,男造型多肃穆、庄严、慈祥、英武、俊俏;女造型多是梳鬓、细眉樱唇、粉面妩媚。如:三元、三光、社王、关公、、功曹、土地、广福王、观音、哪吒、白马三姑娘、灵娘、花王等;第二类是具有凶相的面具,这类数量不是很多却非常有特色,大多黄金四目,呲牙咧嘴,凶神恶相,更有甚者刻画成青面獠牙或免冠长角,给人威严、凶恶、恐怖的感觉。如:开路神君、雷王、灵官、邓帅、山魈、龙王等。第三类是具有丑相的面具,虽然形象丑陋但并不是极恶之人,大多刻画成调皮、诙谐的人物形象,给人一种机智、滑稽的感觉。多是挤眉弄眼、笑容可掬,或有麻脸、单目、歪嘴巴等,如:鲁班、挑夫、特瑶等。

广西傩戏面具在色彩运用上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走向理性,由稚拙走向娴熟的过程。广西傩面具的色彩特征长期以来受宗教、民俗和审美的影响,在色彩使用上所形成的程式化规则和一些约定俗成的色彩体现有所不同。在早期傩面具对色彩的运用上多是以自然本色为基础,并没有体现出色彩的装饰性、寓意性和审美性。到了后期,傩面具在色彩的运用上逐渐走向成熟,在自然本色的基础上,同类颜色互相启发,引起联想,因而使得各种色彩都具有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包括宗教的、道德的、民俗的、性格的等。广西傩戏面具大多运用红、黄、白、蓝、青等强烈而多变的大面积对立色块,再以补色或中性色来勾画五官或图纹,颜色对比鲜明强烈,颇有风趣。这些对比强烈的色彩在搭配上呈现出强烈而富有跳跃感,使角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以强化,同时又遵循了色彩学中色块的分割、穿插,色彩的对比、呼应等原则。傩面具上色的典型化手法对传统戏曲影响很深,和京剧脸谱在色彩使用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色彩的情感诉求中可以体现出,红色象征着忠勇的性格;黄色为基本肤色,象征着温暖;白色表现人物的文静善良;蓝色或者绿色表现人物的阴险可怖;青色多为凶狠骁勇之将。

傩面具不仅是傩文化的艺术表征,还形象地凝聚着傩文化所体现的原始崇拜意识、宗教意识和民俗意识。傩面具作为神灵的载体,体现了傩文化与巫、道、佛等多种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在其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更是与各地的民风民俗紧密融合,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大的群众基础,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心血,是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瑰宝。还有傩舞淳厚古朴的艺术风格,以及特有的舞蹈动作和独特的壮族乐器伴奏等,这些古老珍贵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都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朴素的艺术审美观念。

3. 民族特征

傩文化非常古老,傩仪式及傩戏唱本涉及了地方历史发展、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社会观念等内容,从中显现出对神灵的表演和塑造及对想象中的美好生活祈盼。广西傩戏剧目真实地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历史传说和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人民的心理素质。这些由民族宗教发展而来的祭祀形式在传承中无疑成为了本地域历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者,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可见傩文化既是当地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地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

(三)广西傩文化的社会价值

仪式是社会团结的表现,仪式使个体间的情感联系得以强化,通过对情感的强调来重塑社会或社会秩序,仪式就是强化社会凝聚力的手。傩文化是一种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是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文化,对地方社会有着多维的意义和影响。它在长期的流传中,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并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当地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交流模式和社会整合的纽带。傩仪式的社会功能也在于维系社会的凝聚力,强化社会集体认同感,维持社会平衡。傩仪式是通过多种符码和途径来进行交流,是一种隐喻思维,比如,法术、化妆、面具等会直接产生象征的、隐喻的结果,营造出使人畏惧的神秘氛围,实现从世俗到神圣的转换,使人们实现对情感的展演,并通过这个机会巩固他们的社会认同。

二、广西傩文化在现代动画中的应用与传承

如何将广西傩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创作中,我们必须提取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元素结合动画的剧本、造型设计、美术设定、动作设定、配音配乐等环节进行动画创作。

(一)傩戏故事的借鉴

傩戏中具有丰富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这些都为我们编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傩戏中各种神灵的原型进行加工改编,提取塑造有艺术生命力、有艺术价值、市场需要的动画神话形象,并将这些题材合理地改编、创新, 融入到自己的动画剧本设计中。如:《》《百鸟衣》《灶王》《妹梭与勒梭》《土地公》《四帅》《甘王》《花婆》《雷王》《前市》《三祖家仙》《白府,白马》等(如图3)。

(二)从傩面具到动画造型设计

我们在现代动画创中可以通过傩面具的造型特点提取动画设定元素,尝试提取傩文化中造型元素进行造型设定,其中包括傩面具造型以及器具造型等。如:三十六神,七十二相、李令公、广福王、武婆、梁吴、莫一大王等。这些粗犷豪放,古朴传神,大耳垂,大嘴唇,有棱有角的造型都为我们动画造型设定提供了灵感与启发。

(三)从傩舞中提取动作设计元素以及动画设定元素

在动画原画设计中,我们可以从傩舞中提取出许多动作特征进行动作设计。傩仪式中的头戴面具的傩戏表演,当地群众称为“出相”或“演武”,每个面具代表一个人物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一个唱本和独特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时而沉稳健壮,时而活泼潇洒,时而含蓄虔诚时,而滑稽逗趣。仪式舞蹈步伐主要有前点步、后点步、点跳步、观音步、明灯步、八字蹲跳步、丁字立掌步等。手的动作有绕手、拍手、推手、划圈等。舞蹈动作与身段,随角色的需要进行变换,如:三元祖师的三元舞,土地公的土地扫坛舞,灶王的卜卦舞,鲁班先师的砍山舞,花婆的置花奉花舞等。舞蹈除了单人、双人外,还有多人的舞蹈,如:四帅、五海、八仙等,其舞蹈动作往往刚劲有力、敏捷明快、风格古朴。这些傩舞和一些壮族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都为我们进行动画动作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四)运用傩歌给动画配音配乐

动画配乐作为构成动画艺术的几个要素中占据重要作用。动画配乐不但可以深化故事情节、推动剧情发展、烘托气氛,还可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心理变化,更可以描绘时代背景。傩戏演唱以唱为主,演唱的曲调有两种,一为传统的师公腔,用壮语或汉语唱,一般为七言体,二句一段,段中押脚韵或腰韵,每段唱完时要击鼓打锣、踩台过门。另一种是壮族民歌壮欢腔,用壮语演唱。欢腔的唱词由五言四句为一段,唱词讲究押韵,第二句前三字中有一字押首句末字的韵,二、三句同压脚韵,第四句前三字有一字押二、三句脚韵。傩歌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另外还有许多其他音乐形式的呈现,如:傩仪式用鼓和锣打击乐器伴奏,其中有蜂鼓、天琴等。常用鼓点有开场鼓、长鼓、短鼓、朝阳鼓、三座鼓、急鼓、武打鼓和慢鼓等。这些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给我们动画配乐提供了一个艺术宝库。

结语

我们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可以看到其融入了大量日本民族文化,展现了日本独特的文化元素。不仅仅是故事趣味与视觉的享受,更带给观众贴切的人文关怀,甚至能够让人从作品中得到反思。从中可以看出,结合本国文化去创作,抓住文化根基,在细节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给动画作品赋予真实的文化魅力,是我们可以值得借鉴学习之处。广西傩文化中包含众多民族文化元素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为我们今天的动画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创作空间。

参考文献:

[1] 顾乐真.广西傩文化摭拾 [M].广西艺术研究所民族艺术杂志社,1997.2

[2] 李路阳.广西傩文化探幽[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3

[3] 广西艺术研究所.广西傩艺术论文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2

[4] 申秀逸. 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看现代与传统的融合 [J] .作家,2010.(24)

[5] 顾方哲. 从中日动漫的比较中看中国动漫的创作 [J].山东社会科学,2011(2)[6] 蒙光朝.论广西壮族傩戏 [J].民族研究,1992(1).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动画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165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 浅谈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与现代意义 浅谈落实与项目风控的辩证关系 “循环”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求真”与“务实”的辩证关系 步频与步幅的辩证关系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 操作与休息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浅谈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宿主正常菌群之间的辩证关系 浅谈手风琴风箱运用与触键的辩证关系 浅谈中学语文教育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关系 浅谈教学环节中“学”与“思”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 浅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辩证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 基于低碳经济与碳会计的辩证关系浅谈低碳发展 浅谈思想政治稳定工作与铁路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 浅谈100米跑中步频与步长的辩证关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小学生人格塑造的辩证关系 浅谈辩证关系原理在声乐中的体现 试论新闻与历史的辩证关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浅谈美与用的辩证关系 浅谈美与用的辩证关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邹先祥")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通过对原始社会生活与现代设计的实用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分析,阐述了美与用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相对对立高度统一的辨证关系。关键词:传统文化;底蕴;文化传播媒介;动画文化;文化战略;市场效应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44-01美与用,包涵着两个问题,它直接影响到设计思想:一是工艺美术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对立。把特种工艺的那种狭隘的装饰,取代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的日用品的艺术性,一是对待现代工业产品,只是一味强调功能,否定艺术性对产品的促进革新作用。这在实质上,也是对一个美学的认识问题。

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首先创造了工具,石斧、石银等,它是在原石形上粗朴打磨,这说明了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只能考虑到生活生存,还没有时间对美进行考察;因此,在工具上还没有装饰,在这一时期,功能是主要的。到新石器时代,随着人们对 自然的逐步征眼,生活条件有了变化,生产有了进展,对工具和用品开始有了装饰,美――艺术――开始进人生活的领域。从素陶到彩陶,这一时期,功能虽然还是第一性的,美已是工艺的属性,这可说是艺术的萌芽。

在原始洞穴中,虽然发现过石刻壁画,如鹿、虎等,它还不是为了装饰的美的艺术活动。从射伤的虎来看,是传授打猎的方法或教育后代怎样识别猛兽驯禽,按今天的术语来说,即是一种生产“国解”。当然,也不能说在刻划这种图象时,没有一点审美的要求,否则就不会如此生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可贵的艺术技巧。但它能功毕竟还是摆在重要的地位上。

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证明,从石器、石刻到彩陶,它说明了一个问题:人类的智慧是随着生产――实践的活动而发展的,这就是人区别于猴的关键。“用”是生活生存的要求,“美”则是智慧促进生产发展的内动力。猴子不能制造工具,人能制造工具,能将石头磨成斧、刀、锥。在制作工具时,斧两侧对称均衡的形状与刃口的弧形线,它在功能的条件中产生了美的法则。同时人体美的因素反映在器物各个部位、结构、形态中,因而与人直接发生关系的各种工具器皿的尺度形状在功能中也就反映了人的美的因素――对称、均衡、比例……一直到线的韵律。因此,美,在创造工具的开始时也存在着这种可贵的因素。在彩陶中,由于生活的需要,生产的发展,鱼、网、花、果等自然的美也被人们所发现,装饰开始萌芽,美与功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陶器盖、耳、把手等用动物花草的形态装饰起来,不仅不影响功能,而且突出了功能部位的作用。功能和装饰在彩陶上并没有产生矛盾对立,美和用是一致的。今天我们从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来衡量它的完善的美实令人感到惊叹!人们也从没有由于它的实用价值而降低了它的艺术魅力,也从没有由于它的艺术魅力而认为它是无用之物。从彩陶而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在工艺制作过程中条件的局限和经济价值的差距 美与用产生了矛盾。而且美学的含义、价值、发展是多因素的,又是对立统一的。人类从物质到精神,又从精神到物质,它的转化,使人不断地改造自流改造环境,在改造中不断地认识事物,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审美标志着人类向高级智囊发展,不仅能认识客观存在的美,而且能把这种美创造性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改造环境,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甚至是改造人的思想灵魂。人的审美范围,一是自强美,一是艺术奖,生活中的美是处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功能,也是由自位然的启示转化到艺术之间的桥梁,没有适应人类生活的功能,也就不可能有艺术。音乐和舞蹈也不能离开这个因素。彩陶、建筑、家具等的造型,它超脱了自然形态,功能、效用促进了这一转化,这种美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彩陶、建筑的艺术性,并不低于绘画、雕塑,也没有由于它的功能效用而降低它的审美价值。目前有两种思想,阻碍着工艺美术的发展。一是不理解工艺美术的本质,特征,只认为纯视觉与听觉的才是艺术,才是最美的,绝对地排斥艺术的功利作用,因此轻视工艺美术。另一种是不理解美学的本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转化、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辩证法,只从实用主义出发,否认工艺美术的美学价值。工业用品,美不美无所谓,一切为了效用,这种人往往由于狭隘的功能偏见,设计出来的作品,恰恰走向反面,成为丑恶的形式主义。他们否认工艺“美术”,说“美术”两字是错误的,应该是“术美”,技术第一。同时否定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他们把“创作”“设计”改为“传达”,设计只不过是把效用通过产品传达了事,否定“设计”――创作本身的美学价值。事实上它就否定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象积木游戏一样,一味在形式上拼凑,否定了美学在工艺美术中的指导作用。美与用的矛盾,这里面涉及到工艺品的材料、加工的成本、制作的条件、时间、速度、手工的、机械的、运输……一系列的因素,加深了美与用的对立。总之,不外乎经济与艺术两个方面前要求。造型美,工艺过程复杂,要求材料好,必然影响到成本的提高,尤其在工艺产品方面更是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工业产品美与用的统一。但是,我们要看到美与用的矛盾不是绝对的,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在诞生的时候,美正是为了效用,在原始时代,没有单纯欣赏的设物装饰品。古代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已看到了美的效用,从而也认识到美的相对性。他说:“美不能离开目的性,即不能离开事物在显得有价值时它所处的关系,不能离开事物对实现人愿望它所要达到的目的的适宜性”。它认为美必定是有用的,有用的则美,有害的则丑,也就从中看到了它的相对性,“盾从防御看是美的,矛则从射击的敏捷和力量看是美的。”同一件东西,如盾从正效用(防)来说是美的,从反效用(攻)来说则是不美的,这个效用的好坏,还要看用者的立场。因此,美不能说完全在事物本身,与人无关。但是,效用在某一器物上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越它的限度,也就会不美。

现代工艺发达,科学的进步,材料的革新,大量的工艺制作已机械化,而且可以达到精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与艺术,美与用的矛盾开始转化。例如汽车、手表、不仅造型潢美,而且非常适用,工艺的精密度相当高,达到了美与用的统一。

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美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美的概念与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切。什么样的造型、色彩、结构是美,什么样的生活是美,这个概念也在变化之中。我们不能拿西方的巴洛克式、罗可可式和中国的明式乾隆式作为衡量工艺产品美的标准。也不能拿古希腊、罗马和敦煌、马王堆的艺术作为现代美的尺度(学习、研究民族遗产又当别论)。而是现代生活变了,不能用设计马车、牛车的美来设计现代的汽车了。例如现代的建筑造型装潢,采用几何形的块面组合,是钢筋水泥、有机玻璃、铝合金等材料及现代生活、工作的使用条件对结构造型产生了影响,那么这种直线、弧线、和块面的美,就不同于哥蒂克式的那种繁细雕琢的美了,它所考虑的是环境空间、光线、色彩、工作、生活条件和使用上的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构成了今天建筑美的因素。因此,现代建筑、家具、一切陈设器皿等成了一个统一体,它的审美观要求现代化。这就提醒了美术家对“现代工艺人学”的研究的必要性。

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由于美与用要求高度统一,不仅要求视觉的美,而且要求使用时的触觉美。因而雕塑质感美,对轻工用品造型(特别是使用材料的质感),引起了现代工艺家的注意。而且在视觉的美感中,音乐性,对建筑装饰和环境陈设装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

美与生活是多么的密切,工艺美术它时时刻刻联系着千百万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在哥德、席勒和黑格尔,直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中,他们都提到美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美的源泉,美(艺术)又推动着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墨子对“巧”与“拙”提出了一个原则,他说“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美与不美,是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来考察的,艺术与生活,美与用,科学,物质的发达和文化艺术的提高,普及,艺术品与生活用品的距离愈来愈缩短,一座理想的美的建筑,它既是艺术品,也是生活的环境。人们常常把一个优美的瓷盘挂到墙上,常常把一个美丽的火柴盒珍成起来,把一个商品精致的挂牌当书签,伴随着阅读之余去欣赏它的美。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 “观念”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 赛事网站建设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 温州城市形象传播文化策略研究 地域文化资源与盐城城市形象传播 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与策略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媒介策略 关于城市形象传播的若干思考 英语频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及路径 城市宣传片与城市形象传播 当前城市形象传播误区及对策 海外城市形象传播经验谈 乌鲁木齐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南京城市形象传播策略探析 鄂尔多斯市城市形象传播 南宁城市形象传播策划案 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城市名片综合价值研究 博物馆文化资源与城市形象传播 试谈影视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 传播媒介:城市形象传播的桥与墙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分析 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朱尉 董晓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断走向深入,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其重要性及发展空间也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象传播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建设体系下的优质资源转化为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的资本,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建设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55-02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部和外部公众对城市客观实在的具体感知、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城市文化则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塑造的立足点。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是对城市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和创新的过程。洛阳,作为丝路起点,居天下之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对洛阳的城市文化建设,有利于使其城市文化精神及人文精神,更好的与时代融合。

一、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与形象传播的关系论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推进,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及其传播作用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日益重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涵所在,城市形象建设走向繁荣与城市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

1.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传播的基础和立足点

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特点,而作为城市立身之本的城市文化则具有独特、稳定、传承的特点,是城市进行形象塑造与传播的动力源,因此,城市通过文化的熏陶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孕育出特有的城市内涵,是城市形象形成和塑造的根基。一方面,城市文化通过街道布局、文化设施、公共建筑等物质性的东西给外界留下具体印象,城市形象传播都离不开标志性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是城市文化反映在城市形象上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理念、商业经营行为、市民的素质都是城市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反映,是城市形象的“软实力”。

2.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传播的核心与特色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去粗取精,经过历史的沉淀传承下来的,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同和接受。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决定城市形象的传播脱离不开文化,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形象传播,展现城市丰满的人文情怀和鲜活形象,凝聚人们关注的兴趣,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气质。例如,洛阳市围绕“千年,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的城市品牌形象,整合旅游产品,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白云山、老君山和鸡冠洞等等这些文化品牌作为核心,塑造了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通过城市文化展现了城市形象的无穷魅力。

3.两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是内在和外延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人们通过形象的城市文化感受着城市带给人的独特感觉,并在其中规范自身行为,为城市形象做着代言,让城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可见,城市居民折射的文化气质是城市文化内化的结果,是城市文化的推进。所以说,在城市形象的传播过程中,城市的文化价值理念、文化特色通过各种途径得以传递,特别在塑造城市新形象的时候,城市传统文化凸显城市的深厚底蕴,进而影响公众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评价。

二、洛阳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洛阳因位于洛水之北得名洛阳。曾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变幻,五代以后,洛阳逐渐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进行建设,得到了又一次复兴,城市的知名度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得到显著提升。在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洛阳正在建设成为全省的副中心城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形象传播的投入力度、重视程度得到加强,取得明显成效。

1.依托丰富城市文化资源,古都城市形象更加鲜明

近年来,洛阳在文化强市战略的指导下,发挥城市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形象传播取得较大突破,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取得优异成绩。通过牡丹文化节,让洛阳“牡丹花城”的城市文化品牌名扬海内外;民间流传的“武则天艇牡丹”“鲤鱼跃龙门”等神话传说,更让洛阳城市有了几分传奇的色彩。通过开发利用这些特有的资源优势,打造了诸如“千年、华夏圣地、河图洛书、三彩故里”等品牌,城市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千年古都”城市形象更加突出和富有吸引力。

2.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形象识别更加清晰

河洛文化作为洛阳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为洛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传播提供了最好的载体。从城市理念层面看,河洛文化的起源性特点决定了洛阳的千年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从城市行为层面看,洛阳城市居民有着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而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让洛阳人拥有开放、友善和包容的胸怀,更吸引着大量的东南沿海、两广地区和海外华人华侨前来寻根问祖。从城市视觉传播层面看,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成为展示城市形象最直接、最具体的载体。

3.依托山水文化资源,城市生态宜居形象更加凸显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依托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受到山川、河流、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发展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洛阳虽然是个北方内陆城市,但并不缺少水源,黄河、涧河、伊河、洛河在境内纵横交错。洛阳又是一个多山的城市,“四面环山六水八关都邑、十省通街”的独特自然环境,为洛阳空间形象塑造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近年来,洛阳以“文化为魂、水系为韵、牡丹为媒、产城融合、带状发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推进山水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交通条件、美化绿化亮化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治安环境治理、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等卓有成效,一个“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秀美洛阳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建构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魅力和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拥有独特的文化。因此,在打造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文化体系。一是提炼城市精神,促进形象建设。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炼的结果;二是丰富城市形态,促进形象建设。城市形态是城市文化的有形载体;三是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形象建设。近年来,洛阳打造出了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为主的历史文化版块,以栾川、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为主的生态山水版块,以洛浦公园、新区观光为主的都市风光版块等旅游品牌,同时结合老工业基地特色发展工业产业文化,结合牡丹文化节发展牡丹产业文化,进而提升洛阳作为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形象地位;四是塑造文明市民,促进城市形象。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够使居民具有强烈的城市主人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

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加强改革推进城市政治建设

政治文明是社会进步及先进性的体现,涵盖在城市文化之中,是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对城市政治文明进步的表现主要有三点:一是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治制度虽然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但是其必须符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习惯;二是对民主法治的影响,良好的城市文化创造开放、自由、解放的社会氛围,人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三是利于提高市民政治素养,建立城市居民和决策者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各个层面对发展政策、发展方向的反思和改进。

2.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城市的发展也是一样,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管理体系的运转都需要巨大的财力保障。如果把城市的街道、建筑物比作树干,那城市的经济发展就是维持树木活力的汁液,城市文化是树木的根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推动城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事业直接关系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是维护公平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良好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能对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带动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传统民间技艺得到传承和展示,参会者的精神也得到满足和提高;二是利于社会事业良性运转,为了维护良好的形象,政府必然会增加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城市居民在享受到实惠的同时,也会自觉的产生维护城市形象的意识,并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产生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三是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居民形成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和谐局面,文化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有和缓冲的作用,有效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四是促进城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保障,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崇尚文化的浓郁氛围。通过弘扬和传播这样的城市精神,对外增强城市吸引力,对内增强城市文化向心力,增强城市内部凝聚力,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为实现城市发展共同努力。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城市己经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比拼的重要支点,文化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更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辖射力,进而又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城市形象塑造要充分利用优势文化资源, 洛阳应着眼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发挥比较优势,使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完美结合,为城市向前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艳.从洛阳城市文化建设谈城市形象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

[2] 王凯.洛阳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 倪建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 (2).

[4] 焦素娥,李燕.河南城市形象的媒体塑造及传播策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

传统文化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研究 智慧社区文化:新媒介对传统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与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思考与探索 谈社区学校与社区文化建设 城市社区网站与社区文化建设 加快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随想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刍议 浅析社区文化建设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建设与社区文化 浅谈社区社区文化与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卫生文化建设发展策略 社区英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 公共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 论社会资本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企业老年教育与和谐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医院品牌塑造与医院文化建设初探 浅析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新媒体时代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策略 新媒体时代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梦蝶")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社区传播具有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的功能,可以成为社区内外沟通的桥梁,能够培养居民民主参与的意识。针对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要有效整合新媒体功能与社区原有功能,更好地以社区传播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区传播;社区文化建设;新媒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016-02

“社区”是由斐迪南・滕尼斯最先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1]。尽管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社区越来越偏离了滕尼斯原本的定义,但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的互动关系,出于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分层所形成的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作为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粘合力,依然是社区的本质。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就曾说过:“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人类传播的特定特性。[2]”由此可见,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关系密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重视社区传播工作。

一、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基层的共同体和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社区在个人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社区传播、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传播凝聚了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所有社会关系的缔造都需要依靠传播来传递信息,因此,社区的维系和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社区传播。社区传播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中介,正是借助于社会传播,社区居民在所生活的环境中保持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实现自我认同,分享社区责任,同时也实现自我认同。因此,社区传播对社区的发展意义十分重要。

首先,社区传播具有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区的成长与发展,是塑造居民社会认同感、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从而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及社区全面进步的过程[3]。而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模式特征的社区传播,恰恰能够有效地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强化社区内居民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进而能够维护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社区传播可以搭建社区内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社区组织可以及时接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有效信息,能够使居民建立风险认知,强化自我防御机能;另一方面,社区传播能够参与大众传播,构建舆论议题。通过与大众传媒进行互动,反映社区居民的民生民意,帮助他们发声,让非精英阶层、非政治经济领域人士、文化资本拥有者等社区居民,也能拥有畅所欲言、参事议事的机会。

再次,社区传播能够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社区是民众参与社会的起点,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不是以义务的名义被动参与,社区传播所带动的是居民个人主动的、自发自愿的参与。公众能够对所关注的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协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参与者个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理想,参与者之间又能学习合作,在社区内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以“自信”和“互信”为基础,建立起和谐团结的社区共同体。

作为一种信息活动,有着如上重要意义的社区传播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城市发展包含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的文化要素不仅仅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资本。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的文化要素并没有转化为资本。作为城市文化中的基石部分,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进程。因此,弘扬社区传播的文化功能,通过有效手段建设社区文化,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十分有益。

二、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状态

传播能够凝聚社区,大众传媒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信息的传播与碰撞,而且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在新媒体这一时代背景下,新的传播媒介与新的传播方式的大融合,必然会对社区传播和社区文化建设产生极大影响。多元化的大众传媒朝着广阔的网络信息媒体加速拓展,以各类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共同提供信息的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飞信等,颠覆了传统的媒介秩序,使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化、个性化、多元化。在这种大趋势下,倘若能够有效的整合利用这些新型媒体资源,实现从传统传播方式到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灵活运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社区文化建设势必会更上一层楼。可惜的是,当下的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并没有很好地跟上时展的潮流,甚至还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文化传播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脱节。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形态已经随着新媒介的普及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各种形式。与此同时,广大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文化形式已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然而,如今的社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沿用传统的媒介平台。社区文化的模式停留在唱歌、舞蹈、戏曲、等,而诸如微电影、沙画、DV、BBS、网络聊天室、微信微博公共号等,这些与新媒体相关的文化形态却鲜少在社区文化中出现。

第二,社区文化传播方式滞后性导致了社区参与对象上的脱节。由于社区文化的形式停留在诸如唱歌、舞蹈、戏曲、这些传统文化的层面上,参与活动的人员愈发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按照党在十八上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青少年和新城区市民应该是接受社区文化陶冶和熏陶的主要群体,然而现实情况是,社区文化活动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者欠缺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尽管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目前,社区内担当着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工作者却缺乏这个时代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由于大部分热心于社区文化的工作者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导致了解新媒体传播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社区文化工作者严重匮乏。甚至在一些年轻化的高档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者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表现出一种茫然的态度。

鉴于如上现状,要弘扬社区传播的文化功能,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正视新媒体时代这一背景。在正确理解新媒体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策略。

三、加强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途径

从种种特性不难看出,新媒体对社区传播以及社区文化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倘若社区能把握住时代脉络,变传统的社区传播为适应于新媒体时代的社区传播,当下社区文化建设所表现出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第一,从观念上变革,提高对新媒体时代社区传播与文化建设的认识。从观念上入手,要求社区干部和社区文化工作者对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所认识。在意识到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社会建设一环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一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通过整合新媒体的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新媒介的功能,争取打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建设之路。各级政府也应加大对建设新型社区文化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社区文化建设,使其早日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步。

第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发展新媒体文化。社区应该利用新媒体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改变以往歌唱、舞蹈、戏曲等传统单一的社区文化模式,通过数字电视和各种移动客户端,开展例如DV拍摄、微电影、沙画、网络歌唱比赛等新形态社区文化活动,还可以通过网络组织社区新媒体社团,开展“线上”文化艺术联络等。利用新媒体开展社会活动,不仅能吸引和调动全社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其方便快捷的参与方式更能使社区内各个家庭成为社区文化输出与输入的端口,使社区文化真正融入千家万户。

第三,借助社区新媒体发挥宣传、教育、监督功能。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道德、社区理性、社区价值等需要依靠新媒体的力量来传播和巩固。有效的传播方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社区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该利用好新媒体的多种特性,更好地发挥宣传、教育、监督功能。除了能够第一时间传达政府方针政策外,新媒体还对社区居民进行监督,起到环境监测的作用,遏制有悖于社会文明的不良行为。

第四,培养有一定媒介素养的社区传播人才队伍。这里的社区文化传播的人才,不仅仅包括从事社区文化建设的社区工作者,也涵盖了有热情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社区居民。对于热心社区建设的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不能有丝毫排斥,而应当欢迎甚至构建专门机制激励他们加入社区文化建设队伍,这有利于提升社区文化的品牌意识,强化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针对目前大部分社区文化建设者欠缺媒介素养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开设课程,向他们普及各类新媒体的功能,提供和教会他们合理运用新媒体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掌握各类宣传手段,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第五,整合新媒体技术与社区原有功能,助推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中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是由于互联网上的传播具有匿名性,管理监督人员要谨防出现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有害信息及言论,对有可能影响社区乃至社会安定团结的信息进行监控;二是为了防止社区居民沉迷网络交际而忽略正常的人际交往,借助新媒体的“线上”文化活动应与传统形式上“线下”文化活动并行;三是不会上网的老年人作为信息弱势群体,不能将他们排斥在外,而是针对老年人的情况,量身打造社区信息传播的平台。

上一篇:大学艺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音乐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