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02:22:29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体现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原则;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在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要讲究自然,防止生硬刻板。选择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儿童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素材。比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建筑、陶瓷等。要讲究“因势利导”,形成正确启蒙,以正当、正确、正面的内容和方法教育蒙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要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加强亲子教育,共塑儿童完美性格。

二、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方法

1.形象教学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0-3岁是直观行动思维,3-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才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幼儿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选用图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示、图文等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进行教学的方法。

2.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角色对故事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表演才能。

3.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幼儿通过阅读、游戏、学具操作、实验等来实现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4.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是近年来主要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叙述是人们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讲故事、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质。叙事教学法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经典诵读,甚至是某些古诗的教学。这种讲述式教学不但让幼儿获取认知,启发心智,还实现了道德教育。[3]

三、学前儿童古典文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为根据确定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为以下几方面:古典文学教育、传统艺术教育、传统节庆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本文着重探讨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1.幼儿古诗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得到情怀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进而丰富和厚实幼儿的文学积淀。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于幼儿来说,很多古诗他们都不能准确理解其意境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幼儿近期的发展和长远发展。从诗歌的形式上多选择绝句,特别是五言绝句。绝句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容易诵读和记忆。大班的幼儿可以学习一些律诗。从内容上来说,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如描写景、物的:《蜂》、《咏鹅》、《咏柳》、《风》、《梅花》、《望庐山瀑布》等;反映幼儿生活的:《村居》、《所见》、《小儿垂钓》等;与季节相关的:《春晓》、《咏柳》、《清明》、《小池》、《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等。这些古诗语义浅显、用字自然、画面清新、意境美妙、感染力强。当然,在情景交融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之后,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知一些浅显的道理。如《悯农》的学习让幼儿知道珍惜粮食,《观书有感》启示读书的重要性,让幼儿感知《赠汪伦》中朋友之间的友谊,《游子吟》中伟大的母爱,《示儿》中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幼儿在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记诵大量的古诗呢?对倾向于写景抒情的诗歌,可采用形象教学法,以画面作为教学背景,把幼儿带入情景中,同时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用声及画吸引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古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而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郊的《游子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李绅《悯农》等诗歌,有明显的故事性,那么我们可以用故事法来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采用表演教学法,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这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2、幼儿经典诵读

经典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的纽带。但由于“五四”时期的民族科学启蒙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我们失落了经典。朱自清和闻一多两位老先生对经典失落非常担忧,朱自清1941年曾写过一本《经典常谈》[4],在序中他提出“经典的废止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从幼儿诵读经典开始,民族的核心价值须在经典的传承中得以体现。自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推广“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运动后,在全球华人地区掀起了“儿童读经”风潮。1998年北京成立了圣陶实验学校进行分层教学,以期实现“必有大木出于深林,可望绝学继于诸子”。诵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是学习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学习经典对幼儿思想启蒙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曾在论文《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5]中阐述过“蒙以养正圣功也”等意义: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涵养心性,培植道德;培养倾听,锻炼表达;感受韵味,提升美感。中国历来重视“蒙学”,提倡幼儿读经。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代表性的、历代广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掀起,蒙学读物相继出版,特别是2012年4月由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十余位古籍专家、古典文献学者精心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精华读本”———《蒙学十三经》。传统的读经方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现在某些学堂甚至还要穿汉服,跪着诵读。所以有学者提出对儿童诵读经典的质疑,认为是违反科学的复古倒退“闹剧”。[6]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不容置否,主要在于教育方法问题。不能让幼儿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经典,不能一味遵守那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能违背教育的初衷,要立足于幼儿本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这三种方法在诵读经典中仍然可行并行之有效,除此之外,情境法也很重要。

3.神话传说与幼儿教育

人类最早的故事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符合幼儿阅读的心理期待。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传说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与幼儿的思维方式一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打破时空的限制上天入地,神话传说是符合儿童思维的文学样式。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世界,神话传说是开启儿童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对世界的形成及自己的诞生充满着好奇,总有许多的为什么,给幼儿讲解“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就是用幼儿的眼光回答了幼儿的提问;给幼儿讲述远古祖先或英雄人物与自然作斗争的神话传说,有助于培养幼儿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机智灵活的品质。教师在讲述神话传说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的神话,对神魔鬼怪的描述要注意幼儿心理的承受力,不能使幼儿产生恐惧感,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时可以让幼儿想象“宝莲灯”的样子和它的功能,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试着画一个宝莲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的神话传说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懂得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4、寓言故事与幼儿教育

寓言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用真诚与幻想、智慧与纯真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动的艺术世界。寓言以故事作为承载体,寓言中的青蛙、猿猴、狐狸、老虎、大鹏等是儿童熟悉的动物,一些历史掌故能帮助儿童积累历史知识;寓言还是诗意和哲理的交融,别林斯基把寓言称作“理智的诗”,能促进儿童智力、社会属性、心理的健康发展。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在《略谈寓言—————致周冰冰》中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面对中国古代如此丰富的寓言,寓言基本没有场景的描写、人物的刻画、气氛的营造,如何让幼儿学习?这需要结合幼儿认知特点,需要有选择性地对寓言进行故事改写和讲述。教师用丰富的语言向幼儿陈述精彩的故事,通过倾听、阅读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和心灵的启迪,在与动物的对话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在成长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须掌握寓言的教学策略。比如角色扮演、感知故事;联系生活、理解寓意;想象延伸、拓展思维等方法。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然而,近年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准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严重冲击。部分高职院校一味追求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造成只见专业技能不见个人修养,只见科学不见人文的现象。

1.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缺失。

崇高的理想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繁盛的精神支柱。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都是对理想信念的诠释。高职学生正处青春时期,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今后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前提条件。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其中极端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想对一部分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立志”认识出现严重缺失,不注重以道德修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信仰迷失,理想淡化,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淡薄,这些导致高职学生出现精神空虚、内心迷茫,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

2.高职院校漠视传统文化教育。

在教育产业化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首先,漠视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一些实用性强,短时间见效的课程摆在前面,公共基础课程被不同程度的压缩,甚至被边缘化。目前在我国,英语教育盛行,反之,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却最多开设一年,甚至不开,或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高职院校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此类人文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难以存续,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其次,缺乏高素质教师队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统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的好坏。能够担负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内,教授专业课程的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高技能,教授人文类课程的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却严重不足。高素质教师的缺失,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重义轻利”等优秀部分对于建构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青年学生的基本政治要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尽管从小学到高中、从学校到社会都已经进行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但高职德育教学仍不能忽视爱国主义的教育,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外的情况复杂多变,青年学生思想还不能完全定型,对于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还不能做到坚定和理性,坚定青年学生的爱国信念,教育学生做到理国,仍是高职德育教学的重点。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蕴含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中,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中,在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社会责任中,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气概里。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有利于促进学生团结奋进,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人们为人处事,工作学习的基石。但现今社会,80、90后成长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物欲横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社会群体道德滑坡,见利忘义,金钱至上,致使部分学生道德感缺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感恩之心,缺乏礼仪、不懂礼貌,缺乏诚信,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以追求个人享乐为人生目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诸多关注德行修养的内容:《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的意思是说,外在的财务、身份、地位、名声,都是靠深厚的德行来承载的。《大学》上有句话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治国平天下,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枝叶花果。一个人能够取得高于他人的财富、地位,因为他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德行。这些古训对于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良好的浸润作用。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和谐意识。

人类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在社会中生活、生产,需要人们之间的合作,只有彼此的合作和群体的力量,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维系。自2013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95后学生开始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主体,部分学生身上带有独生子女生的深刻烙印,如:自我意识增强,缺乏合作意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淡漠,不懂得如何用和谐之道化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特别强调人与人相处时要多替对方着想,“推己及人”;孟子以仁、义、礼、智为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给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希望在这样的行为规范下达到一种互爱互敬,和谐共处的境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仁爱”之心,能够使高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爱国、爱家、爱人,增强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三、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

高职院校是社会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可主要从以下三条实施途径进行:

1.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是其获取专业技能与人文知识的主要场所。一个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必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高职院校应该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创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具体地说,可以在校园内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摆放一些主题雕塑,进行主要道路、人文景观命名;在教学楼走廊、教室内贴挂传统文化励志格言;在学校墙壁、宣传栏、校报中进行传统文化征文;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多媒体教室播放经典的传统文化视频;引导学生成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组织,如:书法类社团、棋类社团,让学生在一撇一捺间、在手起棋落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吁学校开展艺术节,以此为平台传递文化信息,介绍文化遗产。以上这些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主,以“仁爱”为核心,其中“人本思想”“修身养性”“重义轻利”“自强不息”等诸多理念对高职院校学生理想树立、人格培育、为人处事有着重大的引导作用。当前的中国社会面临着一个传统与外来、过去与现代并存的时代,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不同的意识形态不断地涌入中国,使高职院校学生在面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关键时刻无所适从,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困惑和尴尬。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迫在眉睫。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中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讲话再次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3.培养“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双高的教师队伍。

《管子•权修》中说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拥有了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因此要建设一支献身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身处教学一线,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文化水平的高低,人格魅力的深浅,言行举止的好坏,都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作为国内师范类院校的翘楚,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定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对于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教师的建设有很大的启发,作者认为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教育者的人品、道德、修养、风范对受教育者起着示范、引导、感化、熏陶的作用,其影响往往延续一个人的终生。正因为如此,教育者的师德更为重要。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身教更胜于言传,一个具有仁爱之心、宽容忍让、诚实守信、谦和有礼的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作为传统文化的教育者,应该具有广博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传统文化中的名篇名著,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有着较高的领悟能力,对传统文化研究上追求精益求精。我们相信,一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道德素养、职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必将使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育人氛围更加浓厚,对高职院校学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这种氛围下生活的学生势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成为国家需要的具备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人才。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1高校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载体

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和栋梁,也是我国未来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接班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以来,我国传统文化被视为糟粕,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对待。中国传统社会的三大家都是倡导仁义正直思想的。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爱众亲仁”,孔子的这些话表明了儒家对万物、对社会、对人类都有一种很宏大的爱的精神。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我们首先必须去尊敬和爱戴别人。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总是要求别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对自己却非常宽松,这种严人宽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大学生中尤其普遍,他们往往缺乏传统文化中提倡的爱人、爱社会、爱万物的精神。由于许多大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都缺乏爱心,导致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人格等方面出现扭曲,甚至走向极端,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在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则可以避免和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

1.2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在当代大学生中,对道德修养都有着偏激的看法。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有好工作、高收入、买房买车就是真本事,道德水平高低无所谓。因此,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诚信危机,考试作弊、为获得助学金开家庭贫困假证明等事件屡屡发生,在学生中间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缺乏道德修养的现状,正是来自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体制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注重人的德心、德性、德行的培养。《大学》开篇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论语》中也讲了做人的道理;许多优秀古代读物中,也体现了历代中国文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因此,通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1.3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途径

人生观指的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生的价值、本质、目的、意义和道路等观念的总和。人生观对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离开紧张的高中校园生活和父母亲的精心呵护,踏入到大学门槛的大学生们,不再埋头于书本和作业,他们开始尝试融入到社会中。与此同时,他们缺乏一定的甄别能力,面对社会上急功近利、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负面思想的冲击,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已经发生扭曲,这无疑会给其未来的发展、高校的稳定及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一贯提倡务实、重德等思想,这些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4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桥梁

许多经过十多年寒窗苦读、挤过高考独木桥而幸运走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此时已经没有了人生理想,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大一新生刚进校,大部分学生每天都按部就班,保持高中三点一线的作息规律;大二以后不再上早晚自习,一些没有人生理想的男生开始恶补中学时期没有尽兴玩的网络游戏,甚至发展到留级或退学;许多大学生昏昏噩噩来到毕业实习阶段,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岗位,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对大学生非常重要,这在刚进大学时或者之前就应该引起重视。在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树立人生理想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兴趣与自身条件,以确定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并愿意为之去付诸行动。

1.5传统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

当代大学生是90后,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加上高中生活以学习为中心,人际关系成为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生活中遇到的课题。这些大学生在与室友、同学、老师打交道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困惑,令他们感到难受。当人际关系不协调时,此时大部分大学生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往往都认为是其他人的责任,自己是受害者,这样人际关系越来越僵,严重得甚至走向极端,伤害他人或自己,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伤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认为,要“致天下之和”,首先应该“和于室人”。同时,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儒家主张“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即遇到问题时,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怪罪他人。大学生们如果把传统文化中的这些重要的理念用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就可以轻松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2对策及建议

2.1提升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识

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明确,传统文化不等于封建文化。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传统文化是其精髓,我们后代应该引以为傲。如果把这些传统文化丢弃了,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民族自信和自尊;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与历代祖宗之间的链条断裂了,进而会让我们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力量源泉。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更应该树立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意识,增强民族自信与自尊。

2.2重视大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高校通过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当代大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自觉把道德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举办大学校园文化沙龙,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都可以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包括:提升气质、能量和能力;端正学习和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明确人生目标并付诸行动等等。

2.3大力开展校园传统文化活动

高校在加强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同时,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把课堂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用于校园活动中,更可以寓教于乐,提升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沙龙,由学生自己主持并参与分享心得体会,有时也可邀请专家学者以讲座和讨论的形式参与;也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读书报告会、辩论赛、文艺表演活动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自觉将传统文化精髓用于指导日常生活实践,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品质。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家国情怀教育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认清爱国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重要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倡的,正是爱国主义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作为“共同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目标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与当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培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操,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再次,要引导大学生做中国梦的践行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立足实际,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勇敢地担负起新时期的历史重任。

2.社会关爱教育

传统伦理思想十分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仁爱共济,提倡“推己及人”,立己达人,关心他人。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在人与人相处中,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则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彰显了博爱精神。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春秋左传隐公六年》也有“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表述。要引导大学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厚德载物、尊重自然、尊老爱幼、扶残济困等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推崇“仁爱”,乐于奉献,热心公益,心怀慈善,重视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主张亲仁善邻、团结互助,提倡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3.人格修养教育

传统文化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历来十分注重“明辨是非、正心笃志、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崇德弘毅、奋发向上”的品格,注重完善个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引导大学生感悟孔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品味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而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主张;体味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观点;思考荀子“仁者自爱”和墨子“察色修身”“以身戴行”的名言。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育大学生优良的品德和健康的人格,使之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高“慎独”“修身”的功夫,涵养出知荣辱、守诚信的健康人格。

二、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首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凭空出现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并基于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的奋斗历程的认知。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底蕴,认清中国处于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可以促使大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做中国梦的践行者。

其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也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离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将丧失话语权并无立足之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造就千千万万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龙的传人,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再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传播迅猛的多元化思想文化的冲击和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道德行为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大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能够抵制精神污染,对形形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三、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课堂教育中要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着力掌握其核心理念,积极探寻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课程的汇通点,探究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通之处。要运用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知行统一、人格修养等方面的精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大学生的信念和操守,外化为其行为。一是要编好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和普读本。在高校统一推广使用“中国文化概论”等名家编写的教材,鼓励术业有专攻的教师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编写具有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组织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和讲座。二是要鼓励教师开设传统文化鉴赏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书法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高校开设传统文化讲座,展示传统文化魅力。三是要在理工科类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成分。在理工科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适时介绍数学史、物理史、化学史、建筑史知识。如数学教师可以介绍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7位小数的祖冲之,用领先外国至少上千年的事实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四是文、史、哲等文科专业要走出教育部总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怪圈,注重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解析,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前途与报效祖国联系起来,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将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先义后利”、自强不息的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作用

“传统文化要入课堂,但不能止于课堂”。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受到直观、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经典民族乐曲和戏剧,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故居旧址、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使学生在领略传统文化遗产魅力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指导大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境况,开展民俗采风活动,了解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感受民间文化的特色;组织学生协助文化管理部门整理文化典籍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其体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的积淀,促进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同的深化;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党团支部,开展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理论研讨、读书活动、征文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

3.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育人作用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着力发挥环境的熏陶育人功能。高校要重视和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以传统文化元素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如用古代圣贤的名言警句装扮校园,用名人优美诗词美化环境,用绘画雕刻点缀教室等,使大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品味传统文化的内涵,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利用升旗日、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开展缅怀英烈和尊老助老等民俗民风教育活动,弘扬传统礼仪文化,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建设适应时代需要的网络教育平台

在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的背景下,高校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载体,大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传播传统文化的氛围,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校园视频网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可以借助党委宣传部和校园电视台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拓宽适合大学生学习特点的传统文化线上教育平台。高校打造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可以使大学生在浓郁的传统文化环境里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影响,随时随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大学生肩负着传承思想学术、创造文化成果、服务社会大众的重要使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其爱国精神与民族认同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别是建设文化强国进程,因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所谓人文素养,一般是指经由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和学习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以及由此而体现出的内在修养和品质,如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文化素质、审美情趣、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在中华文明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孔子及其所创的儒家学派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提出修己安人之学。他们不仅注重完善自我,还倡导关怀社会他人,关注天地自然,如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认为君子应当具备美好的德行和精深的学识;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四端”说,要求“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朱熹等学者也围绕“尊德性”与“道问学”的问题,阐述了治学、为人的途径、方法。在《论语》、《诗》、《书》等儒家经典中,贯穿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传统文化观念,它们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共通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研习这些传统文化典籍,通过内省自修,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还能净化心灵、健全人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稳定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务实致用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构成了中华民族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无数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家国危机选择了前赴后继,自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凝聚力是使成员保留在群体中的血缘、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合力。具体到中华民族而言,即是个体对中华民族共同社会规范、价值准则的信奉,个体在中华民族共同利益问题上所产生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个体与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伦理规范和价值准则的认知,提高其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将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认同感。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要善于运用传统作为革新的动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高校开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大学生精神力量,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应有之义。只有使大学生乃至全民族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满文化创造活力,享有传统底蕴丰厚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风貌,才能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分析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司[2000]3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先后出台。在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并持续升温,“百家讲坛”的热播,传统文化经典的畅销,各种“读经班”、“国学班”的层出不穷,都昭示着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条件已经初步形成。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应该说,近代特别是自“五四”运动以来,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调适期。而号称“破四旧”的,更令传统文化饱受摧残。经此劫难,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也不复神圣尊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社会亟待发展与人才极度匮乏的矛盾,也使这一时期的教育在客观上带有一抹明显的功利色彩。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养,与单方强调道德说教而忽视文化传承,成为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中的两大误区。在此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群,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传统文化观念淡薄、相关知识匮乏等时代烙印,而当他们以家长、知识分子乃至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社会文化生活中时,无疑会对传统文化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趋于弱化、形式化,还有其现实的因素。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单纯看重招生率、就业率指标,未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与重要价值,而仅仅将其视为拓宽大学生知识面的业余课程,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往往没有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充分考虑学生在专业、年级、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在选择教材讲义时也过于单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增大,但经费增长的幅度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仍然存在矛盾。具体到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就体现在教研经费投入总量仍然很少,教研工作缺乏充分的资金保证,致使传统文化教育难以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在学科建设上,一些高校缺乏长远规划和宏观布局,使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教研活动也举步维艰。同时,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在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师资中,绝大多数教师具备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学科背景,但也有部分教师本身“教非所学”,传统文化底蕴欠缺,甚至对传统文化存在错误认知和取向,而即便是知识储备充足的专业教师,也往往因为同时担负其他教研任务,而难以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僵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而很难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随着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渗透,加之社会传媒的推波助澜,一部分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社会不良文化一味认同甚至趋之若鹜。上海交通大学一项调查显示,在过节问题上,68.77%的学生选择喜欢过“洋节”;相较于对西方节日的熟悉,仅有50%左右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未来走向,持乐观态度的人数仅占29.91%[1]。有课题组曾就大学生信仰问题在某市两所本、专科高校展开随机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信仰缺失、责任感缺位现象,他们虽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并高度认可其当代价值,但这种了解和认可也只限于理论和心理上[2]。另外,在美术等艺术类高校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漠视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欠缺等现象[3]。一些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不高,践行传统美德的能力较差,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出现了毒害室友、追求享乐等不良事件,从而折射出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某些严重缺失。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作为传承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高校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中枢。必须以高校教育为重心,联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形成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机制。首先,结合学校定位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机制。研究性大学、教研型大学、专业院校等应明确自身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处地位和应承担的职责,对自身类型、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水准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各类高校应建设好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要素在内的课程体系,并因地、因时制宜,选择开设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程,同时注重学科渗透,充分挖掘相关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以使大学生具备较为系统的传统文化认知能力与方法,增强其民族自尊心与文化认同感,增加文化创造活力。编写校本教材或讲义,开展研修活动。如外语类院校可以英文讲授传统文化课程,立足本土文化,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增进国际理解。高校可通过举办讲座、文化沙龙、研修班等方式研读经典,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以有力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评价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形成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其次,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研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十之后,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其中明确提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相关高校应积极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加大传统文化相关课题的科研力度,对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和政策倾斜;组织优秀学术队伍整理、点校重要的传统文化典籍,并联合专业出版社刊印出版;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产业化建设,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提高国内外文化交流水平,以孔子学院等机构为中介,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同时,不断提升传统文化任课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鼓励其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脱产培训,建设一支传统文化学识深厚的专家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聘任、培训、奖惩制度,以充分保障教师权益。最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在众多体现办学理念和价值诉求的校园文化标识中,尤以校训最为凝练,很多校训都直接取自传统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的“乾卦”和“坤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4]14,“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4]22。体现出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高校应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完善校训、校歌、校徽等文化标识建设。同时,可以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为依托,引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开展有关书法、篆刻、戏曲等富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借助国学网、国学论坛、高校联盟等网络平台,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以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当然,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还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和党组织应通过不同渠道宣传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以社区、单位等为中介,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长的传统文化修养,倡导家庭参与其中;大学生也应注意培养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对传统文化充满“温情与敬意”[5],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和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增强对异质文化的理解、尊重与包容。各类高校只有在合力教育机制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而有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古诗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者。它的美在于意境,在于内涵。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初中语文中加入了古诗文教学,将我国独有的古典精粹引用其中,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因此,教师应对古诗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传统文化;相关探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相关研究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过于重视古诗词背诵,忽视了古诗意境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二是过于注重对古诗词的翻译,忽视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古诗词作为古代优美的古言,是多姿多彩的一种意境及心情。诗词需要我们用自身的感受去理解古诗词的含义。然而,在应试的教育下,死记硬背成为教师教学古诗词方法的主要手段。背诵虽然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力,但也会抹杀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授诗经《诗经•关雎》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整首诗歌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或者采用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但由于学生对《关雎》这首词的内涵不够了解,对于作品中采用的创作手法一无所知,最后导致学生对诗词的背诵产生一定抵抗情绪。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考取更多分数,想尽办法让学生牢牢记住,但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接纳者。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落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及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之美与古诗词融为一体。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每一首古诗词均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思想和审美价值。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优美意境高尚情操能起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其审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朗读古诗,感受形式之美

古诗词创造过程中均会运用到押韵,因此其在语言上均极富音乐韵律。每个诗句、词句中音节具有存在节奏变化,平仄音调抑扬顿挫。因此,在对古诗词进行朗读时会产生珠圆玉润的连贯和顺畅感。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意蕴进行体会的一种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让学生把握作者“苦闷—向往—矛盾—豁达”的情感变化。然后,教师再对重点词句进行深入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体会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古诗朗读法,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作品的形式之美,使其对古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营造古诗意境,传承文学之美

意境是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将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意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把握作品的意境是一个学习重点和难点。而只有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得深层意蕴。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对“月”意象进行讲解。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对月意象进行品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进行简单的引导和点评,从而让学生明白,在古诗词中的“月”意象通常是表达诗人思乡之情。教师通过古诗意境的营造,可将传统文学之美很好地传达给学生。

(三)对古诗深入剖析,感受内容之美

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初中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古诗创作背景,体会诗人思想感情。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在政治上遭遇诸多不顺之后进行创作的。苏轼的一生充满波折,经历诸多磨难,存在诸多缺憾,所以他常常借助明月对自己的人生出路、追求归宿进行构想。苏轼在经受了各种挫折之后,其越是表现出“归隐”的趋向。他想回到大自然,回到田间,过上恬静安适、泰然自若的生活,想寻回灵魂的自由。词作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结尾,显示出作者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寄予明月,希望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够幸福、平安,并以共勉,自己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世间的多变世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去感受诗人的情绪。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水平,树立正确价值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教学《关雎》一文时,教师在课堂上应先对《诗经》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如《诗经》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而这些诗歌通常是描述什么,这些诗歌又分为几类,等等。这样可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对《诗经》进行介绍后,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对《关雎》的大体内容进行讲述,不仅可让学生有一个整体印象,对诗歌的整体大意有所了解,还能降低诗歌学习的难度。然后,教师可开始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并设置相关问题,如:明明在描述人,为何开头要写“雎鸠”?少年发现求之不得以后是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便会一步一步理解诗歌,感受到诗经之美。

三、结语

初中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在传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是延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作品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此外,教师在教授古诗时应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充分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马丽丽 单位: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29.

[2]吴荣永.浅析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88-89.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民族传统文化 教育 趋势 述评

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群体,是实现民族复兴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民族传统文化则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对于一个民族抵抗异质文化冲击和影响,保持民族独立自强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现实努力,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日益关注,近些年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专题的学术论文有近百篇,其中还包括数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另有专著若干。基于该领域学术史的梳理,笔者认为学术界目前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集中探讨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本质的研究。民族传统文化是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传承。司晓宏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有如下几种:一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是“刚健”、“辉光”的独立人格精神;三是“厚德载物”的尚德精神;四是“奉公以坳, 律身以俭”的勤俭精神;五是“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佟贵银认为:“和谐文化为儒释道所尊崇、为各民族所认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郭大烈认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不畏反帝反封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优秀品质;三、和睦共处友爱互助的优秀品德;四、不断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相关的文章较多,总的来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比较透彻,从深层次角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二是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这些学术文章在肯定目前党和政府高层普遍重视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亦指出当前教育的不足。桂署钦、覃萍认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各高校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育机制不够健全;教育管理不够规范、完善;教育师资比较紧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够。覃萍、林宁撰文指出当前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两个误区:“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和“重知识积累与技巧的培养而轻精神和理念的培养”的误区。罗英侠指出当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陷:社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相关的教育模式存在误区,学生在学习上过于追求实用等。

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学术界日益倾向于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当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比较典型有谭小宝引用《华夏时报》数据来说明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大学生有60%,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大学生有45%,认为传统文化有用的大学生有20%,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总数的30%;而有97%的同学认为学习英语是绝对有用的。在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调查中,75%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诸如中秋、端午等节日的重要,但是也认为圣诞、情人等西方节日的同等重要性。

三是对当前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桂署钦将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承民族文明,有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谢继忠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起到至少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培养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看到,从总的研究成果而言,对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学界是肯定的,从最早高校的功能责任意识到现在的积极建设民族传统文化意义,学界主流态度是热切关注的。

四是对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高琼、刘茹对改变我国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弱化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一是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二是在高校的 “两课” 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三是增加相关选修课,进行通识教育;四是增加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五是拓展教育学习平台等。毫无疑问,上述这些途径是值得、可取的,很多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关注的实现途径已由技术手段逐步上升到制度层面,桂署钦就从领导机制、管理机制、教师教育培训机制、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机制七个方面论述构建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这些思考和探索更是我们应当注重的努力方向。

五是关注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研究。当前撰文专题论述两者关系和作用的文章不是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寿菊、张莼波撰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和有效途径;唐东升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的角度论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上述文章均从实际运作手段到理论架构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系和作用作了专题探讨,值得研究。

专著方面成果数量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王军、董艳主编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一书,该书系统地阐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等。笔者观察,大部分专著着重论述民族传统文化,而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研究成果数量较少,这也许是今后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重点。

纵观近些年来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状况,笔者总结出该项研究的总体趋势如下:一是由理论研究逐步转向实证研究。以往的研究成果注重从文化定义、内涵、类型出发分析民族传统文化,运用各类文化模式进行解读,或者仅仅是限于其意义、现状、对策的泛泛而谈,研究不深入,而目前有关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学校、社区运用调研、统计等多种手段开展实证研究,注重用材料说话;二是由宏观研究转向微观解析。一门学科成熟的发展标志并不在于建立了多少宏观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运用有关理论对微观领域做个案研究。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领域,更应注意的是对个案做应用研究,分析研究对象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和预期对策。三是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以往的研究往往采用线式的理论结构、举例说明、演绎论证等传统手段,而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从简单的定性分析开始向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转型,采用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类型研究方法开展科学研究,从而为学术界提供理论依据和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该项研究亦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目前该项研究尽管不乏实证研究,但依然倾向于理论探讨。对于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真正渗透到校园,让民族传统文化意识成为大学生的主动意识,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这个重大命题的解决之道及实效性尚未完全弄清楚;二是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应进一步系统化。该项研究的学术成果以论文为主,缺乏有分量的专著,这应该是此领域今后该加强的。三是注重提倡在该领域实现跨学科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是九零后学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第二代,其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与改革开放后的八零后第一代又有着不同,在对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上,简单的灌输强制教育是不行的。应注重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在该领域实行交叉研究,以期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我深信,只要我们继续认真学习发掘,民族传统文化之光必然在新时代的大学校园里光辉闪耀!

【参考文献】

[1]司晓宏.论教育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任务与内容[J].教育科学,1993(2):2-5.

[2]佟贵银.和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29.

[3]郭大烈.论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1986(2):76-77.

[4]桂署钦,覃萍.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机制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65.

[5]覃萍,林宁.谈大学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误区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35):61.

[6]罗英侠.关于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3.

[7]谭小宝.对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8(8):41.

[8]桂署钦.当代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37-38.

[9]谢继忠.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8(7):18-21.

[10]高琼,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2008(5):71-74.

[11]桂署钦.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66.

[12]李寿菊,张莼波.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J]. 现代体育教育,2007(5):5-9.

[13]唐东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15-19.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初探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何去何从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 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时效性 试论新形势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新形势下创新校企合作形式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文化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廉政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实践“四个层次”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 探析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及工作的开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杜淑贤")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形势下,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四个方面,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 青少年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5-02

近年来,全国好多地方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青少年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为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 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持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注解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单从字形看,“孝”字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即为父者要慈,为子要孝,父慈子孝之意。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论语・学而》这样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就连教育的“教”字,也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二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皇家的敕命、官方的条律、书院的诠释和坊间的劝谕一起,将孝道成功地塑造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条,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

但当下,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代沟的形成与加深,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使传统孝道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其意义有:

1.牢记“孝”的本意:养亲尊亲,体味亲情

养亲是孝行的基本要求,养亲主要指物质上的供养。就孝而言,不仅要养父母之体,还要养父母之志,即尊亲。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尊亲表现在态度和蔼上,表现在日常相处的“和颜悦色”上,表现在意见相左时的“柔声以谏”上,表现在分担家务的“劳而不怨”上。对父母之尊源于对父母之爱,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这正是动物之养与人类之养的区别。话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孩子是否长大,父母双亲总会将爱无私地给予儿女。

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就是说: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从生育到婚姻甚至隔代抚养,中国的父母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对这如山的父爱,如河的母爱,要用心体会,养亲尊亲,及时行孝是最好的情感回报。正所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把握“孝”的引申意:立身有为,回报感恩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谓孝就应该立身,即珍爱自己的身体,远离祸害,不放纵自己,把持本心。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这句话还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者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要注意安全、遵纪守法等,做到了这些也是孝。所谓孝还应该成就功业,自立自强,自食其力,奉养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父母给予了生命,便要好好珍惜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孝敬父母,体恤父母之艰难,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还要倡导青少年放眼世界,心怀众生,练就本领,建功立业,奉献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应昂然前行。自强不息、发奋有为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振兴。要感恩大自然的护佑,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养,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心更要感恩于行,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3.理解“孝”的拓展意:推孝及仁,“大孝”博爱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即尊亲,仁即爱人。尊亲和爱人是可以沟通的,从中国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体制来看,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居家尊亲,于国则应忠君;在家友悌,出外则应爱众。所以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说。通过孝道教育,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引导学生由回报父母到感激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态比感恩的行动更重要。发扬传统孝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由家庭亲情开始,扩展升华为爱家、爱国、爱天下,这才是孝道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途径

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是肥沃土壤,学校是主要阵地,社会是重要保障,要有效整合三方教育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实践活动。

1.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要教育青少年感知孝道文化,首先,要查资料,走进孝道文化。可以由学校牵头,成立“孝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徜徉书海、漫游e网,广泛收集有关孝道文化的知识:收集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收集有关“孝”的故事。其次,聆听故事,体味孝之魅力。学校分班举行“慈孝”故事会,选择优胜者举办“慈孝”故事擂台赛,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传统。通过故事会,许多耐人寻味的“慈孝”故事被整理出来,而且学生可以进行理想化的演绎和再创造,以此来调动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再次,访孝事观遗迹,置身生活接受教育。学校要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观遗迹、访孝事、读祭文、写感想等措施来感受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2.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

着眼于“小”字,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各种活动,诸如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或做其他家务);为父母唱一首歌曲;给父母(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给长辈买(或制作)一份礼物;给老师一份满分作业(或试卷)等。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小组,到孤寡老人家庭或福利院、敬老院照顾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搀扶老人散步,或设计制作敬老宣传单和黑板报,深入社区进行敬老爱老宣传等。

4.开展竞赛评比活动

学校可以设计开展一系列评比活动来推动孝道文化教育,如:“十大孝星”评比活动;“孝老敬老征文”评比活动等。在“十大孝星”评比活动中评选出学校新一届“十大孝星”,并在校园橱窗、广播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在家庭、在社会、学校掀起学孝星、比孝星、看孝行的热潮。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 教学 融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是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中,已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4年9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过,“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作为母语课程的“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因此,探讨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课程定位不准,地位不高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除了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外,大学语文课程往往是作为对大学生要求不严的公共课存在,逐渐被边缘化。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率,学校更注重对学生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学生自身也更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来获得外语证书和计算机证书,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加上标准定位的不准确,融入传统文化很困难。

(二)教W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的课堂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只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够采用灵活的教法,不能够因材施教,也缺乏因人施教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对于教授的内容是被动接受的,没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不更新,没有结合当展的特点和优势等问题,使得课程单板枯燥,进而导致大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

(三)师资队伍文化素养不高

由于种种原因,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被认为是“万金油”,缺乏必要的专业深入,导致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队伍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情况,且教师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程度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并不乐观。大学要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平台,提升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是重要前提。

二、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的主要策略

(一)确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按照近年来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专业课的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的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大学语文的属性应是综合性的人文素养课:“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融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同时,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国家教育层面来看,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既符合《纲要》对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属性。大学生经历初高中的洗礼,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阅读、分析和思考能力,与其它课程诸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有其自身特色,这是一门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课程,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作品的赏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

(二)加强“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

定位了“大学语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力载体,这就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群体,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具备较高的听说读写的水平,还要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同时还必须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有辩伪存真、取精去粗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总之,不论是在文化涵养、专业储备、教学观念,还是在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都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应主动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同时也建议高校为教师提升传统文化修养提供条件,组织开展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各类进修活动。

(三)改变“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一堂课下来,主角是教师,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只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在教学能力上,大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研究本门课程的属性和特点,尤其是对于古老晦涩的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既不能卖弄,也要避免肤浅。只有不断研究,以研促教,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要采用以行为导向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法、情境模拟法、启发引导法、比较分析法等,不搞一言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加强自主学习意识。第三,要借助多媒体、网络、慕课、微课等新型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期末试卷成绩为主的学期评定方式,制订以课堂讨论、读书报告、论文写作、调研报告等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四)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而大学语文的课时又相当有限,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有所选择地选取教学内容。首先,要结合时代特点,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分析简化,有针对性地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拉进学生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其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选取通俗易懂并且适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真正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比如刚入校的大学生,尚处于迷茫阶段,对如何规划短短几年的大学时光较为关注,笔者时常引用孔子谈自己生平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来引导学生做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规划。再如,大学生对爱情问题十分关心,而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爱情婚姻的经典数不胜数,可选取有关作品与他们共同探讨。比如从《诗经・周南・汉广》篇我们看到了单恋者的形象,从乐府民歌《有所思》里我们又看到了失恋者的形象,由此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得不到和已失去的爱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总之,大学语文教学要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它所蕴含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仁、义、礼、智、信、孝”等思想和精神,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实际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缔造新历史的源泉和动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文学典籍、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生活习俗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发挥效用,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有了极大的必要性。而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又存在诸如定位不明、教法单一、内容陈旧、师资队伍素养不高等问题,要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就必须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这首先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重新定位大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并支持大W语文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作为传承传统文化主角之一的大学语文教师,也应转变观念,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和创新,确实有效地利用好大学语文课堂这一阵地,真正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培育出更多品学兼优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萍.试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

[2]王铁良.大学语文教学应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J].当代教育论坛,2009,(8).

[3]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

[4]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5]郭爱涛.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6,(1):95-96.

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孝文化;孝道;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潜移默化悟“孝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人能产生暗示,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的身上更为突出。为此,我们利用环境的创设和布置,拉近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的距离,彰显孝文化。在园内,我们进行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设,无论是墙面还是走廊或户外操场墙面,都图文并茂地进行展示,同时通过经典诵读、孝行活动、教育课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孩子、家长、老师诠释“孝”的丰富内涵和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1.“传诵经典”了解“孝”

园内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对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级段的孩子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孝文化传播教育活动:每天的幼儿餐前活动,我们针对各年龄幼儿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优美诗词》《三字经》《弟子规》,让孩子通过诵读,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含义;在幼儿园“六一”汇演中,孩子们还进行了“诵经典”的歌舞表演,表演中不仅让孩子深入了解中国舞蹈的肢体美,也让幼儿更多地了解中国诗词的美;庆元旦活动中,大班孩子们朗诵了《弟子规》,并以舞蹈编唱的形式展示给家长们看,从中感受到“关爱与孝敬”的重要性;我们还将中国优美诗词《悯农》《静夜思》编到课间操中,师幼边唱边跳,共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快乐成长”践行“孝”

为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结合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关于组织开展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活动,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3月“学雷锋”活动中,幼儿园青年团员志愿者以及小朋友和家长委员会成员来到西湖街道开展了以“走进社区・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全体青年团员志愿者及孩子和家长用行动践行了孝道,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和感受到如何尊敬老人、孝敬长辈。

3.“礼仪教育”学习“孝”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孝、懂得“孝”、践行“孝”,幼儿园开设了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全书共有六册,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两册,每册22个教育主题,全书共132个教育主题,结合幼儿园礼仪主题教育,按基本礼仪、幼儿园礼仪、家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节日礼仪5个部分,包括了6岁以内幼儿遇到的大部分礼仪场景及内容,每一个活动充分展现了礼仪的重要性,让幼儿学会知礼懂礼,学做孝顺、礼貌、懂事的孩子。

4.“校园环境”传承“孝”

良好的校园环境、室内的主题墙饰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教育的契机,所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第三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环境教育,园内创设了孝文化主题墙,让孩子们在欣赏、学习中传承“孝”。幼儿园每层楼都有不同的传统主题特色:一楼用伞、灯笼和中国结进行装饰,灯笼和中国结的结合更是一种孝文化的传递;二楼以扇子为主题,在扇子上用毛笔书写了许多成语,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三楼以“团团圆圆”为主题的吊饰,有家长、孩子、老师们共同制作的绣球;结合教学活动,张贴幼儿自主收集的少数民族的图片及资料,供孩子们了解、学习。

二、教师队伍重建设,身体力行推“孝道”

1.传统节目,寓教于乐

孝文化的传播应该从教育幼儿的教师们做起。教师要身体力行,在与幼儿、家长、同事的沟通言行中,践行孝文化,更要善于发挥教育机智,捕捉教育时机,创造性地在教育实践中渗透孝文化。2015年11月底我国开展传统文化节目大比拼,看得出老师们排练节目的高效率。老师们排练了《茶艺》、古代宫廷话剧《守时》、情景剧《学堂之上》、舞蹈《俏江南之夕阳红》等,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级优秀节目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2.演讲比赛,展露风采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青年教师的蓬勃风采,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师德素养与自身修养,提升青年教师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我园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四有’好老师”的主题演讲比赛,老师们用平凡、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诠释。

3.自主阅读,提升修养

书可以给我们传递新的知识,书可以给予我们正能量,书可以让我们结识更多的朋友,书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书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主阅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水平。每位老师都阅读了一本经典书籍,并撰写了读书笔记,共同交流分享,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提升个人修养。

三、家园共育同携手,合力互动兴“孝道”

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园共育栏等途径,搭建家园共育桥梁,向家长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家长携手,培养幼儿的孝心,共同推进幼儿园的孝文化教育。

1.体验活动促孝行

“应该这样做”和“我要这样做”是不同的教育结果。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在真切情感体验中,懂得为什么要“孝”,怎样“孝”,从而让“孝”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了手工贺卡,携带了苹果,送给爷爷奶奶,祝他们平平安安,爷爷奶奶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三八”妇女节活动,给妈妈送上自己用真诚制作的贺卡礼物,让她们感受温暖和爱;母亲节、父亲节时,鼓励孩子回家主动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给父母洗脚,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大胆表达出来,体验亲情的温暖。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了“孝”的意义,有助于他们从小就践行孝文化。

2.成长足迹展孝行

家庭是孩子们践行“孝”的基地,每个家庭对孝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不同的诠释。结合孝行活动,我们给每个家庭布置了践孝活动,让家长带领孩子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一些传“孝”的事情,并和孩子一起记录下那些美好的瞬间,写成家长论文上交评比。文章是最好展现家长在教育路途上的成果,我园幼儿的家长一直以来都是好学好问的家长,家长们对本次活动参与性都非常高,结合主题撰写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论文,通过论文比赛,在省、市、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家长的成绩和收获,也是我园的经验和财富。

上一篇: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