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6:33:39

传统技艺论文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篇

(一)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含义的阐释

我国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对生产性保护的概念作了界定,即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方式。传统技艺保护是建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平台之上的。2009年中国申报成功的28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6项属于传统技艺类,分别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南京云锦、浙江龙泉青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安徽宣纸和雕版印刷等。在我国已经公布的1219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7.4%也就是212个项目属于传统技艺,在311项扩展目录中有52项传统技艺项目,占总数的16.7%。这种保护蕴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为了保护,甚至进行“抢救”;另一方面为了利用,不断发展。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完整内涵。

(二)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模式

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保护基本方式和原则。传统技艺在传播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体现了传统技艺的活态流变性特质。所以,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可以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遵循其内在衍变规律的同时又能继续向未来发展的。因此,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模式首先就是充分利用传统技艺的活态流变性带来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作为经济资源或为持有者或所在地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其次在做好抢救与保护的前提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资源加以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其经济价值,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其经济价值,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互动,以保护带动发展,以发展促进保护。

二、传统技艺在设计类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如果还停留在初始状态的口口相传或师徒相授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加强传承人的传习活动以外,还要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公众了解传统技艺的内涵与意义,并学会享用传统技艺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也使传统技艺后继有人,不断发展。这是保护传统技艺极为重要的一条路径。首先,在设计类教学中融入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内容,既是对设计类专业教育资源的补充,为设计类教学提供肥沃的文化土壤,也能在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体系上体现地域教学特色,体现出独到的文化特色和竞争优势。其次,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技艺,还能增加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将生产性保护的理念融入到设计类教学中,可以启发师生设计的思路,提供创作的灵感,“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有利于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文化精神与内涵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

三、在设计类教学中融入传统技艺的创新实验

(一)在设计类人才培养目标中引入传统技艺文

化以无锡为例,该地区传统技艺内容丰富,种类较多,其中大量的代表性项目已分别被列入部级、省级以及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探索将传统工艺融入到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整合无锡的传统技艺资源,让无锡的传统艺术作品走进校园,使之服务于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首先,聘请掌握这些传统技艺的大师走进课堂,将高超的技艺展示给学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2013年,无锡展开了非物质文化传承的“社会化、基地化、常态化、项目化”运行尝试,由中国泥人博物馆牵头,与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携手,与无锡市区、江阴、宜兴的8所幼儿园、小学、大学建立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活动基地,并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让部级工艺美术大师不定期的走进学校,面对面,手把手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培训。其次,结合第二课堂的开设,将更深层次的传统技艺研究课程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掌握无锡的传统技艺以及地域文化。利用学校、政府、企业和行业的紧密合作关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或艺术家工作室入校,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为设计教学服务。2013年,无锡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订了政校深化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针对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战略、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等主题,开展无锡地区传统技艺文化人才培养的专项研究与合作。同时,还建立了首个高校“非遗”班,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27位学生成为这个班的首批学员。

(二)在构建设计类课程体系中融入传统技艺

文化传统技艺的地域文化特色要融入到设计类课程,不能局限于某门课程,还要从整个课程体系入手,将传统技艺的精神内涵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在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的平台上,创建了一套完整体现无锡传统技艺传承的教学体系。在艺术设计学院的室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以及建装装饰专业中,都融入了传统技艺的主题,建立了各专业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传承了无锡的传统技艺文化。

(三)在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切入传统技艺文化

我国的传统技艺形式多样、资源丰富,但更多的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要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就必须将其中的元素或工艺经过加工、解构以及艺术再创作,设计出既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及实用要求的作品,在设计类的教学中,就是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找到两者完美契合的方式,找到结合点。如无锡的惠山泥人,2006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无论是捏造技艺还是彩绘技艺,都有独特的魅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惠山泥人的制作流程和工艺要求,掌握惠山泥人相关的造型特点、色彩形式、纹样以及作品蕴含的地域相应人文背景,如阿福的传说、春牛的故事、蚕猫的由来等,并深入发掘惠山泥人更多的价值,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中的部分元素提炼、加工,在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多媒体设计以及室内设计教学中加以运用,使惠山泥人成为设计的创意来源,从而创作出既富地域特色又有鲜明个性的作品。

四、结语

当今信息时代,外来思潮的涌入以及国人对本土文化淡漠,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艺术设计本土化的人文精神内涵,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责任担当,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设计类教学中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民族传统是艺术设计类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只有充分运用这一策略,才有利于保护传统技艺,有利于传承这些体现民族智慧的文化瑰宝。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2篇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名录(本刊辑) 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市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共计40项) 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 第一批部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公布 山西有5处 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一批部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名单公布 保定陶埙文化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黑龙江省世界及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领域又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部级项目 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初探 四川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之――川江号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名录(本刊辑)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部级名录(本刊辑)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据2006年5月20日国发[2006]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我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它们是:

一、民间音乐

序号 编号 项 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39 Ⅱ-8 兴国山歌兴国县

二、民间舞蹈

序号 编号 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10Ⅲ-7傩舞南丰县、婺源县、乐安县

113Ⅲ-10 永新盾牌舞永新县

三、传统戏剧

序号 编号 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149 Ⅵ-5弋阳腔弋阳县

150 Ⅵ-6 青阳腔湖口县

158 Ⅵ-14 广昌孟戏广昌县

173 Ⅵ-29徽剧婺源县

182 Ⅵ-38宜黄戏宜黄县

209 Ⅵ-69采茶戏赣州市

四、民间美术

序号 编号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336 Ⅶ-37 婺源三雕 婺源县

344 Ⅶ-45萍乡湘东傩面具 萍乡市

五、传统手工技艺

序号编号项 目申报地区或单位

357 Ⅷ-7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市

379Ⅷ-29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 江西省

416Ⅷ-66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铅山县

424Ⅷ-74 歙砚制作技艺婺源县

426Ⅷ-76金星砚制作技艺星子县

六、民俗

序号编号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3篇

中医药论文系指中医药学术论文,有广义狭义之分,作为一篇真正高质量的中医药论文,最根本的一条应该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土壤上的,这不仅仅是其特色而且也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目前之所以出现中医药论文八股化这一严峻局面,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脱离中华传统文化,片面追求中医药论文与国际接轨,反映于中医药论文创作上则是写作风格等方面沿袭西医学论文的套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中医药论文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中医药论文的写作上,理性成分相对较少感性成分相对较多,论文模式雷同严重,并且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不利于中医药理论出现新的系统性的突破性的进展。大多数论文重记录不重分析、重报告不重研究,涌现出大量内容雷同的中医药论文。据笔者调查国内数十种中医药杂志所的情况,发现最典型的属治疗病例报告类论文(占该期论文总数80%左右),其次是古方新用类与老药新治类论文(二者共占该期论文总数5%左右)。上述论文虽然也是“讨论”、“体会”之类的解说,但大多浅尝辄止。这种中医药论文只是描述了现象却没有揭示出本质,它的学术价值是很低的,临床上可重复性较低,现实中难以推广。一些论文用西医的实验指标解释中医药理论,或一一对号入座的现象也很普遍。而且,有些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也令人怀疑。笔者认为,作为一篇中医药论文理性成分要大大超过感性成分,要多出一些新的、系统性的、深入分析的中医药论文,也只有这样的中医药论文才经得起实践检验,才值得临床推广。

二、中医药论文的写作中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存在“舞弊”现象,十分不利于出现真正的高质量的中医药论文。目前,绝大多数医药单位都以的多少做为评定职称的条件之一,这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医药论文作者的功利思想。由于高质量的中医药论文要花费作者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且是否成功、是否会得到社会承认还是个未知数,所以绝大多数作者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往往选择易于写作的“报告式”论文。更有甚者,一些作者还在期刊杂志上弄虚作假。可以想象,即使在国家重要医药期刊上已经发表过的某些中医药论文,也有可能存在一定水分。那么,正在等待发表的中医药论文中,其虚假的成分又该如何识别呢?这确实是摆在中医药论文审读者与出版单位面前急需解决与必须解决的难题。

三、出版中医药论文的有关部门把论文作者局限于在中医药界中头衔重、名份多的“专家”人士,没有广开言路。部分人一谈医则言必出专家教授才会有人相信,但冷静分析一下,专家某些所论也存在老生常谈的情况,没有新意。事实上,在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上成长的中医药学在其传播与继承方式上数千年来一直是以师徒传授为主,至今这一现象在我国民间仍广泛存在,许多中医药高深技艺也只能通过带徒方式才能深切领会与熟练掌握,这就决定了我国民间确实存在一批有精湛技艺与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药人才。由于受西方国家医药管理经验的影响,国内目前仍没有出台评定民间中医药人才职称的相应政策法规,除了极少数以前曾获得过名老中医称号的民间中医药人才外,绝大多数有真才实学的民间中医药人才没有任何头衔。某些出版中医药论文的有关部门束缚民间中医药人才的发言权,确实让许多宝贵的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经验难以让大众所知,甚则有失传的危险,针对这一人为问题,笔者提议,中医药论文文题下只署作者姓名,文后附作者通讯地址,无特殊理由不得挂头衔以示区别。如此这般,凡是对中医药感兴趣并有一定研究心得的人士所写的中医药论文,只要达到出版水平,同样可以给予发,这样做的话将有利于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论文来源于临床实践,又指导临床实践,密切反映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现阶段中医药论文存在的种种弊端。中医药论文试图与国际接轨是寻求共性的反映,但必须以不失特性为前提,要共性与特性相结合,二者之间更要突出特性,这样做写成的中医药论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论文。当前,中医药论文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中医药论文还应不断改进,以更趋完善。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4篇

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滇国时期,勤劳、智慧的云南人就创造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而据相关史料考证,中原地区辉煌灿烂的商周青铜器所用的铜也来自云南。(此句加注释)“清乾隆十年,全国产铜月1360万斤,云南生产1140万斤,占全国产量的84%。”(李卫民《特殊的云南铜器》《收藏界》2011年02期P97――98)上述史实说明云南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为其金属工艺的发达奠定了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如鼓、茫、斑铜、镍白铜、而铜器贵族――乌铜走银更是云南金属工艺中的一朵奇葩。

在众多民间工艺品中,乌铜走银算是身价甚高的一种,早在清朝年间就被列为向皇宫进贡的珍品,它与北方著名的“景泰蓝”工艺齐名,有着“铜艺双绝”之美誉。

受不同环境的影响,从产生、发展到现在,乌铜走银(金)吸收了青铜工艺及其它工艺美术的营养,融合了中原文化和云南多元文化,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其造型与装饰艺术也丰富多彩,技艺传承也历经波折,在我国我民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复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复兴的内核之一,而乌铜走银其实质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呈现,故对乌铜走银的造型、装饰、技艺传承和变迁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二 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乌铜走银(金)的研究并不多,国外对于乌铜走银(金)的研究目前知道的仅限于对其成分的物理分析,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云南省。

在《新篆云南通志》、《云南风土记》、《昆明县志》等历史文献和《石屏县志》、《石屏年鉴》等地方文献中均可找到对乌铜走银(金)工艺的记载,随着人们对乌铜走银(金)工艺关注的加深,关于乌铜走银(金)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局部研究

局部研究是把乌铜走银(金)工艺中某一部分特点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许昆的偏重于材料研究的硕士论文《云南古代乌铜研究》、许昆,文飞,贾朝光,卢邦洪,朱绍武,陈南光的《云南古代乌铜成份和性能的研究》、许昆,文飞,张增祺的《云南古代乌铜成分和表面分析》;狄思思、旃立兴的《乌铜走银现状分析研究》和余小舵的《乌铜走银农村有人――云南晋宁民间艺人袁昆林的困惑》则偏重于对乌铜走银现状的分析;王锐的《传统民族图案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探讨了乌铜走银对于传统图案的应用;华觉明的《传统工艺的研究、保护和振兴》重点在于对乌铜走银(金)的保护和振兴;以上论文对乌铜走银(金)的某个方面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丰富了云南特色工艺的理论研究。

2.整体研究

整体研究是指从各个角度对云南乌铜走银(金)工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如许昆的《云南古代乌铜走金银》、吴炜的《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工艺》、李晓岑的《云南的斑铜与乌铜走银》、张励民的《云南乌铜走金 永昌云子 建水紫陶》、王洪伟的《岳飞后代最后的――乌铜走银――传人》、余小舵的《基于云南晋宁“乌铜走银”的田野调查》等论文对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的历史、艺术、发展和现状等做了较系统的描述。

3.案例介绍

案例介绍是指一部综合性著作或者一篇综合性论文中把乌铜走银(金)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较为宽泛的解释和说明,如李晓岑、朱霞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技术》([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李昆声著的《云南艺术史》[(M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总之,从1989年到现在,人们对云南乌铜走银(金)工艺的研究范围较为广阔,这些研究使得我们对云南乌铜走银(金)工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但不能回避的是以上专著和论文要么过于宽泛,流于简介;要么角度单一,难以宏观;要么研究不深,如乌铜走银(金)传承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文化艺术的传播,需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切入,但似乎无人涉及;要么忽略了乌铜走银(金)对传统图案的借鉴,未能系统整理出图案库并标注含义等。鉴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乌铜走银(金)的造型、装饰图案、传承、发展进行多角度细致地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云南乌铜走银(金)工艺,发现其内在价值,保护其传统特色,理清其传承谱系,促进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三 研究的对象

要研究云南乌铜走银的造型与装饰特征和技艺变迁,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云南乌铜走银的概念。首先要知道何为乌铜,从金属属性上说乌铜是一种保持着铜的面心立方结构的单相固溶体;走银(金)是一种金属加工的工艺方法。延展开其有如下含义:

① 一种铜和金为主的合金材料;②一种金属工艺的加工方法和制作技术;③ 制作乌铜走银的职业和行业;④ 乌铜走银器物

本文主要以乌铜走银器物的造型、装饰以及其乌铜走银技艺的传播、变迁和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制作工艺也做简要的分析。

四 研究的内容

1.乌铜走银器的造型:狭义的造型指造型艺术,广义的造型指以艺术表现为目的,并具有一定美术要素的实物形态,甚至指不论有无美的要素、凡是通过人类意识制造出来的眼睛能看、手能触摸的形象。本文主要研究乌铜走银器本身的器形特征、器形的发展变化、创作手法、器形的文化内涵等。

2.乌铜走银器的装饰:中国《现代汉语词典》对装饰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其美观,指装饰品。在本文的研究中,装饰主要指附加于乌铜走银器之上的,以美化乌铜走银器为目的的装饰图案、图形及其类别、特征、工艺手法、价值内涵等。

3.乌铜走银的传承和发展:目前,对于乌铜走银(金)的传承问题似乎说法不一,最主要的四家也各有其说,四家均带有各自的主观色彩,这也使得很多文章观点不一,自说自话,因此有必要理清乌铜走银(金)的较为具体、客观的传承谱系,同时也利于消除自古以来匠人间“同行是冤家”的陋俗,同心协力把乌铜走银(金)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乌铜走银(金)在当下的发展问题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因其原材料的贵重,手工作业的繁琐,不利于其大范围的普及,所以必须考虑对其昂贵收藏品的角色进行转换和分流,形成两只脚走路的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五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总结乌铜走银造型与装饰的特征、类型、工艺手法、文化内涵以及其技艺的传播发展,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乌铜走银工艺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乌铜走银的传承是有益的,也是对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的实际支持,同时也是在保存我民的文化血脉,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作者简介:王东方,红河学院讲师,云南师范大学10级研究生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5篇

第一,准确切入,科学开发。剪纸、面塑、草编等民俗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与精神。一方面这几项活动具有操作性强、花费少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民俗技艺在农村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便于外聘辅导员。经过充分考察与论证,学校确定了主题活动的内容:剪纸、草编、面塑和果实粘贴画。学校成立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自己动手开发教材,努力为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具有特色的活动指导用书。学校将教学内容开发和教师培训结合在一起,引导教师到农村广泛收集资料,并上网查阅,学习民俗艺术知识。

学校根据实际将每门课程在内容上分为“普及篇”和“提高篇”两大部分。“普及篇”要求学生能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要求全员参与。“提高篇”侧重于学生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学校在活动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回归传统,陶冶情操。

第二,整合资源,开放教学。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依靠教师的力量显然不够,因此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聘请了民间剪纸大师方桂凤女士为校外辅导员,为师生传授技艺,培训教师。在专家的直接指导下,师生的剪纸技艺突飞猛进,两位指导教师还被“威海市剪纸协会”吸收为理事和会员。辅导教师的精湛技艺使学生们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第三,活动引领,评价促进。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采用传统的班级学生百分考核加分、奖励小红花外,我们更注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评价。学校从学生的兴趣、态度、创造性及成果和出勤率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案。具体的评价方式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教师客观评价三个层面,确保全面、公正。

学校每年五月都举行校园艺术节。每个学生都要在艺术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部分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也会受邀参观。学校特设了六十多平方米的展室用于陈列学生作品。目前,展室收藏学生作品六百多件。学生大多以自己的作品能被学校收藏感到自豪。

在民俗教育活动的促进下,学校的特长比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书法成绩稳居地区前两名;象棋比赛夺得了全市团体亚军的好成绩;绘画成绩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由过去的薄弱项目跃居赛区前列;航模比赛一直保持着全市第一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显著提高。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课堂组织和教学能力,提高了教育科研素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近年来,学校教师共计获得省级优质课2节,市级以上优质课5节;发表省级论文6篇,市级以上优秀论文12篇。这对于一所乡村小学来说,确实来之不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将新课程付诸实施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学校的特色教育只是课程改革中迈出的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努力工作。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手工业;工匠;生产方式;现代工业化

1 “工匠精神”的流行

近期,“工匠精神”风靡全国,成为2016年网络热词。中国知网上文章题目带有“工匠精神”的论文数量情况为1996(1)、2000(1)、2004(1)、2007(3)、2010(2)、2011(2)、2013(8)、2014(25)、2015(225)、2016(2443)。可以明显发现“工匠精神”是一个新的名词,21世纪初期才出现,经过网上多轮推广渐渐被大众所认同。2015年,知网已经有两百多篇以“工匠精神”命名的论文。2016年,在政府的倡导下,与“工匠精神”相关的论文数量暴涨。作为特定名词的“工匠精神”被赋予了精益求精、专注、专业、创新等诸多内涵,并在诸多产业中被提倡,涉及工业、教育业、传媒业、农业等几乎全国所有的行业,足见该词的影响力之大。

2 “工匠”精神何以流行

新词“工匠精神”所包含的精益求精、专业、创新等精神,在除工匠以外的社会成T身上也有所体现,如科学家、企业家等。那么为何偏偏就用“工匠”一词来统称这些精神呢?笔者认为原因如下:

2.1 工匠与造物活动

清华大学的尚刚教授说:“文学和影视音乐相较工艺美术更容易让人感动,但是工艺美术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活可以没有文学、音乐,却不能没有工艺美术。”在工艺美术的研究中,工艺美术即实用艺术,囊盖了几乎我国古代的所有造物活动。造物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造物的结果。所造之物的品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人的生活品质。而在目前这样一个物欲横流,同时商品质量又难以得到保证的时代,大众对日用物品的品质自然会更加关注,同时也会关注从事造物活动的工匠,并关注其精神特征。

2.2 这些精神内涵在“工匠”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现代语境下,我们常讲的“工匠”更多的是指遵循传统、坚持手工制作、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师傅”。这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但却是多数现代人的直观感受。一提到“工匠”,我们一般会联想到那些制作得特别精巧的手工艺品,如牙雕、景泰蓝、漆器、金银器等。而这些被我们称作特种工艺的器物,大多延续了古代贵族风格,讲究精雕细琢。正是这种可视化的精细让大众能够轻易感受工匠们精益求精、专注和专业的精神气质。

2.3 外国工匠的风采与我国工匠的没落

近年来,相比国内的工匠,国人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国外的工匠,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外国工匠的身上看到了匠人精神。

2007年,一篇由王迩淞作的《工匠精神》被部分人认为是“工匠精神”作为特定名词使用的开端。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位香奈儿的御用鞋匠,他技艺精湛,具有耐心、专心、坚持的精神特征。王迩淞将这种精神特征称为“工匠精神”。德国具有理性和严谨的特质,其科技、思想、教育等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几乎包揽了一半的诺贝尔奖。德国工人亦是如此,他们在工业生产上精益求精,使得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与德国制造相媲美的当属日本制造。日本不只现代科技工业产品广受好评,其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让我们深深感动。因为我们能从这些外国工匠的身上,特别是日本传统手工艺工匠的身上看到我们祖先的影子,我们遗憾自己未能将其发扬光大。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且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缺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精神和态度上的。

综上所述,使用“工匠精神”来囊盖我国现今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既有造物活动重要性的原因,也有工匠器物外在表现的原因,同时更有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特质没落的原因。由此,我们首先可以看到工匠的重要性。工匠作为生产者,其精神品质与产品品质紧密相连。其次,看到了我们与外国的差距,意识到我国从手工业生产过渡到现代大工业生产过程中传统人文精神的丢失。

“工匠”作为一个中国特有的词,其代表的是我国延续千年的手工业生产模式下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使用“工匠”一词来代表这种精神,恰恰说明了对我国传统匠人的再认同。事实上,现存的文献、文物、技艺等都向我们证明了我国古代工匠的伟大之处,笔者就不再赘述。

3 传统手工生产与现代工业生产的差异

工艺造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造物方式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种“工匠精神”的丢失和工业产品质量粗劣等问题的出现,除了受现代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之外,笔者认为传统手工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生产方式的差异也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之一。

3.1 工匠的专业技能

《考工记》里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大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了某种事物,技艺高超的人传承该事业,并且世代坚守,这种人被称为“工匠”。可见工匠必须是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在我国古代,工匠不仅需要拥有造物的专业技术,有时也需要拥有对物品进行设计的能力,包括设计物品的功能和外观的能力。

我国传统手工艺按照服务阶层可分为贵族手工艺、文人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

贵族工艺除了拥有实用功能,更多的是审美功能以及象征权力、地位的功能,所以呈现出对技巧极致的追求,风格繁复、材料奢华。这就要求工匠技艺精致,耐心地制作。文人工艺的本质特征是理性,以“宜”为准,风格儒雅。这就要求工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设计上巧花心思。同时,文人阶层参与到设计中来会使工匠在思想上有所受益。我国古代长期应用的都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模式,民间手工艺品大多是供自己使用的。因此,民间工艺主要以实用为主,呈现出感性奔放的特征。各个阶层的不同需求,对工匠提出了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

反观现代工业,机械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工人不再在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对劳动者的要求大大降低,工人甚至不需要了解产品的功能,不需要知道自己做的是产品的哪个部分。现代生产的技术主要掌握在工程师手中,产品的设计由设计师决定,实际操作由工人负责。现代的精细分工虽然能让每个人都能专注自己的领域,让造物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最优的状态,但相互之间却存在隔阂,若沟通不当易导致造物结果差强人意。可见现代工业模式不利于工人自我精神素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工人普遍专业素质不高,对行业缺乏了解,高端人才专业技能单一。

3.2 一生一业的工匠

传统手工业下的工匠,通常一生只会从事一个行业。首先,这是因为手工技术建立在个人手艺的熟练之上,没有经过长期的实践无法摸索到技术的诀窍。其次,古代长期将匠人编入户籍,以便随时为政府服役。而一旦被编入匠户籍,其后代也无法脱离匠户籍,必须继承父辈的技艺继续为官府服役,所以匠人没有完整的人身自由。再者,对于工匠来说,技术就是其生存的基本保障,技术外泄就会带来竞争者。技艺一般都是“世代相传”“传男不传女”。在手工作坊里,外姓帮工也能学到部分技术,但核心技术一般只会传授给自家人。工匠有传承和发展家族技艺的责任感,自然也不会随意改行。即使是想改行也很难找到学习其他技艺的渠道。最后,行会是古代手工I者与商人的社会组织,主要职能是限制内外行竞争和应付官府的科索。行会限制本行匠人另做外工,限制外行人员进入本行工作,甚至行内人员不能收外行人为徒。因此,匠人们基本只能够从一而终。

反观现代工业,在科技高度发展,信息通畅、教育普及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专业知识。在当代工业的大环境下,工人无需专业技能就能从业,企业虽然更乐意接受有同行工作经验的人,却不会限制外行人员入行,更无权限制劳动者转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多了起来。现代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一个产业的萧条经常会迫使众多劳动者为了生存改投其他行业,而一个行业有利可图也会吸引很多劳动者入行。因此,在现代工业中“一生一业”的人相对较少。从这两方面的对比来看,现代劳动者在行业内的平均从业时间较短、从业经验不足,难以真正了解行业,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突破。

3.3 工匠的情感与信仰

在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下,人们在为家人、亲友制作器物的时候是富有感情的。例如,为自己的家人缝制衣物,“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可见母亲将对孩子的爱融入对这件衣物的品质追求之中。这种状态与制作商品的状态是不同的。又如,每到传统节日都会制作的一些小工艺品,寄托了人们对彼此的美好祝愿。

我国古代的匠人都有祭祀行业始祖的习惯,他们崇拜行业始祖和技艺高超的匠人,将其奉为偶像,极力向其靠拢,也将其奉为神灵,祈祷幸福安康。比如鞋匠奉孙膑为始祖、补锅匠奉女娲为始祖、纺织匠供奉黄道婆等。鲁班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能工巧匠,据说他发明过云梯、木鸢、石S等多种古代的生产生活用具和武器。明清以来,木匠、石匠皆奉鲁班为祖师爷,各地都建有鲁班的祀所,内挂“法垂千古”“有求必应”“工师万古”等匾额,定期举办“恭庆鲁班”的神会以及多种祭祀活动。[1]我国古代工匠除了崇拜名匠,还对自己的生产工具很是尊敬,认为工具自有神灵,如冶铸业都信奉炉神,一直到现在都可见这种习俗的踪迹。

匠人们对自己行业的感情还来自于对世传工艺的责任感,来源于浓浓的家族情怀。匠人们大多恪守家业,坚守技艺传承的使命。

相比之下,现代生产人员和行业之间不会有过多的羁绊,行业对于生产人员来说更多的只是获得生存资料的手段,工人不会将自己的过多情感寄托在自己的行业上。相比较技艺高超的匠人,现代人更崇拜白手起家的商人。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现代劳动者容易缺乏对行业发展的使命感。而现代劳动者因缺乏对行业的情感与信仰,所以劳动者工作热情不足、自我要求较低。

3.4 产品的升级

手工艺的特点就是工具简单,产品质量的提升主要靠人的制作技能的提升,因此升级成本相对较低。手工的优势在于灵活多变,匠人每次有一些想法就能即刻进行“实验”,因此工匠在升级个人产品上更加灵活。

我国古代也存在“品牌崇拜”,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坊就是品牌。文献中记载的作坊名家就不下数百家,如唐宋备受推崇的笔墨精品就有宣州诸葛氏笔,“遇湿不败”的李家制墨和潘谷墨等。商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到工匠的声誉和收入,出于对品质的追求和个人信誉的维护,传统手艺人会积极提升自己的技艺,所以容易出现精品。但是由于对技术的严格保密,技术交流较少,不利于社会整体技术的传播和提升。因此,从整体上看,整个社会的技术更新速度较慢。

与传统手工业不同,现代工业的生产主要依靠机械。因此,产业的升级也常常涉及机械的升级,其成本较高。现代社会不只产品是产品,生产产品的机械也是产品。小工业主通过购置机械进行生产,多数工业主并不能掌握核心技术,所以如果他们要升级产业,一般需要升级机械或者重新购置机械。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大产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成为商人盈利的主要模式,注重量多于注重质,因此业主不会频繁地进行产业升级。但是从社会总体上看,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这得益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对产品更高的要求。

古代个体手工升级灵活,整体社会更新速度慢,但升级成本较低,容易出现精品。现代工业个体产业升级慢,社会整体更新速度快,升级成本高昂,精品率低,产品的使用周期短,容易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3.5 生产对环境的依赖

《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古代手工造物,不仅受材料和工匠技术的影响,和地域、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也有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科技不发达,人类一直受制于自然环境,也依赖自然环境。“天人合一”是手工造物方式的主导思想。

古代手工造物密切关注自然规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没有归纳到科学理论的高度,但是却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也就是为何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致力于《考工记》《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著作的研究和解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之者谓之器”以及“物以载道”,“器”是“道”落到实处的具体表现。古代造物的考虑相对来说更为全面,因其造物不只是在乎物的本身,而更在乎物与人、物与环境、物与社会、物与自然规律的关系。

现代科技、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明,使人类造物摆脱了地域、气候等的限制。新材料的出现大大突破了对自然材料的依赖,部分新材料显示出自然材料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但是新材料的安全性和产生的废弃物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产生废物的速度远远超过自然的净化速度。快速消耗地球资源的造物活动丝毫不考虑人类的真实需求,反而一味地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刺激消费。可以说,现代工业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却忽视了自然运行规律,忽视了人类生存的真实需求而盲目造物,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的出现。

4 Y语

我国古代手工艺行业呈现出对工匠技艺的要求较高,工匠一生只从事一个行业,工匠对行业有深厚的情感和信仰,手工艺品升级灵活且易出精品,依赖和尊重自然环境等特点。相比之下,凸显了现代工业生产模式下,对工人的专业技能的忽视,工人对行业缺乏热情,工人从业时间短、经验少以及产业升级成本高,忽视自然规律,盲目生产等不足。这也提醒我们:第一,要重视员工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加深生产者对行业的了解;第二,尊重和鼓励(奖励)技艺高超、品德高尚,为行业作出贡献的劳动者,重视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第三,在造物过程中要时常用俯视的角度去看待造物活动,时刻把握造物的本质,全面地看到人、物、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四,同时也要求劳动者能正视自己的行业,对自己、对自己的行业以及社会负责,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并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

我们每个人都是造物的主体,当工匠精神被赋予了那么崇高的内涵之后,我们多数人已担当不起“工匠”的称谓。产品的不足直接反映了作为造物主体的我们内在精神的缺失,因此提倡工匠精神,与其说是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不如说是对自我发展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曹焕旭.中国古代工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4.

[2] 王文章.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3] 吕品田.必要的张力[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徽州文化遗存 开发路径 价值评估

作者刘伯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 情况报告员、到了极大的发展,徽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结合的目的也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文物保护的需要了,而是要打造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乡村农户脱贫致富;至21世纪,以徽州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开发内容的徽州人文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教师心得体会 为了一个重要产业,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仅以黄山市来说,2009年,黄山市旅游业总接待游客2122.5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87.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8.15亿元,旅游创汇2.44亿美元。全市纳入旅游统计监测的景点有52个,共接待游客近1200万人次,门票收入6亿元。这其中,利用徽州传统文化的物质文化遗存而开发的人文旅游景点是30多处,有门票收入的景点是23处,门票总人数达410万多人次,门票收入达1.5亿多元,如果再考虑旅游的吃、住、行、购等综合因素,徽州人文旅游的实际收入还要乘上几倍。

黄山市的旅游过去一直是以黄山自然风光游为主体,自20世纪90年代徽州人文旅游大规模开发以来,徽州人文旅游的总人数,2002年,历史上第一次持平了黄山风景区;2009年,则达到了黄山风景区的1.75倍。徽州人文旅游目前已经是黄山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2.徽州传统非物质文化的遗存直接导致了徽州传统工艺的产业化开发。在林林总总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目前得到产业化开发的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工艺和技艺,据笔者的调查,至2009年底止,其产业化经营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至少有27项,其中,属于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1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6项,它们还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徽州传统产业的技艺,其自古至今一直是获得产业化开发的,如徽墨、歙砚、万安罗盘、各种茶叶制作技艺、新安医学等。另一类是原本只是用于满足徽州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习俗和精神需要的技艺,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黄山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得到新开发,从而走向市场、走向产业化经营发展道路的,如新安画派、徽派版画等艺术和徽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技艺、五城豆腐干制作技艺等。

这些已经开发的徽州传统技艺所产生的效益是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无法统计;社会效益,仅以万安罗盘为例。罗盘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延续和发展,既能用于辨别方向又能用于风水占卜。万安罗盘是中国现存唯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因诞生、生产地为休宁县万安而得名,其制作业至迟兴于元末,明代得到发展,清代中叶进入鼎盛时期;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吴鲁衡毓记”罗盘、日晷获得了金奖;2009年12月,休宁县万安罗盘厂又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生产的万安罗盘被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认定为2010年该会特许(文史论文)商品礼品。

3.徽州古代文献文书的遗存直接促进了徽学事业的发展。传统的徽州社会与文化既是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典型投影,又是典型缩影,具有“标本”的价值和地位。因此,早在20世纪20年代,国内外就有人专题研究徽州问题:30年代,黄宾虹先生正式提出了“徽学”的概念:进入80年代,一门以“徽学”命名的新兴学科广为传播,90年代后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在21世纪,徽学已是被学术界、文化界及社会各界共识为走向世界的显学。二1j但徽学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成立,大量典籍文献和文书的遗存是极为重要的支撑。特别是徽州文书,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美国学者约瑟夫·麦克德谟特在不多的几位传承艺人在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等地开设了个人作坊,有了作坊式的经营;2002年以后,这项艺术的开发才真正走向产业化的道路,如在合肥市成立了安徽华韵徽雕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在雕刻上的产值达到400多万元人民币。位于黄山市屯溪区的黄山市百鸟亭古建筑构件设计制造有限公司,2004年初成立,原本还是小作坊式的、以从事小工程建筑业为主,之后才重点转向从事古建筑构件的砖雕、木雕、石雕、彩画的制作、安装、销售;现有员工20人,2009年的产值才150万元人民币,但产品销售到了上海、湖南、浙江、江西及安徽省的合肥、马鞍山等地。

其二,尚未全面开发,抢救工作仍在进行。目前已开发的产业只占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极少一部分,并且主要集中在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等方面,其他那些极富徽州地方特色、具有开发价值的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戏曲、民间杂技、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游艺、传统

体育与竞技等基本上都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并且,无论是目前已经开发的和尚待开发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都还存在继续抢救的任务,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挖深,特色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8篇

摘 要 据统计,正式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1-4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体育非遗项目有151项,正式进入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体育非遗项目有834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有24项体育非遗项目。藤县舞狮作为南狮的代表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对藤县舞狮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词 藤县舞狮 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非遗项目的分类方式各不相同。传统观念认为龙狮项目属于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实际上舞龙舞狮与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学习舞狮的时候一般会以武术作为基本功,并将武术中的步法、动作融入舞龙舞狮表演中。在国内国际的舞狮竞技中,舞狮这一项目从单纯的“娱人”“娱神”向着竞技化方向发展,难度和复杂程度日益提高。

一、藤县舞狮期刊文献研究

为了更好地把握藤县舞狮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本人对1991年至今的藤县舞狮期刊文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依据。

χ泄知网进行主题或者篇名或者关键词或者摘要是“藤县舞狮”的模糊检索,检索时间为1991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24日,检索得到文献7篇,去除采访新闻之后,最终得到六篇与藤县狮舞密切相关的文献。

从文献类型来看,六篇文献中包括硕士论文2篇、期刊4篇,分别为33.33%、66.67%。从来源方面来看,核心期刊的数量为0。从地域来看,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全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高校。从文献内容来看,基础性的分类、保护与传承、现状研究有5篇,发展前景类的文献一篇,分别占文献总量的83.33%、16.67%。这些数据反映出了藤县狮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研究的许多问题。包括:(1)研究总量少,关注度不够高。(2)文献的科技含量较为欠缺,以基础性研究为主。(3)研究的学科交叉性不强。(4)对藤县狮舞项目的研究还局限在广西区,国家范围内的关注度还有所欠缺。

值得肯定的是,藤县狮舞的社会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原因包括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其“东方狮王”的国际称号、今年邓氏叔侄在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上的出色表现等等。

二、藤县狮舞项目发展概况

藤县舞狮兴于清朝初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蒙江镇子孙堂师承广东佛山舞狮技艺,有200多年的历史。

1996年底P洲狮队到蒙江狮队拜师学习传统舞狮技艺后,开始学习广东高桩舞狮技艺,藤县开始出现高桩舞狮,随后该狮队连年夺得全国第一名、国际第一名。2004年7月获得马来西亚第六届“云顶杯”世界狮王争霸赛并列第一名,和“世界狮王”“东方狮王”称号。2011年,藤县舞狮被列入中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藤县P洲狮队钻研独创了高难度的“狮子攀树”、 “金狮倒挂”、“醉狮独峰赏月”、“瑞狮闯悬崖攀绝壁”、“绝壁采灵芝” 、“侧空翻下桩”、“钢线前滚翻”、“钢线上一字腿”,“探峰攀崖”、 “独桩挟腰转体450°绝技”、 飞距2.8米(狮尾起至落点),堪称全国一绝。

广西藤县舞狮由于产业发展凋败等原因,当前正深陷人才承接不济、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当地舞狮精英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人才断层、产业衰败,舞狮队伍、舞狮艺人不得不靠承接商演勉强为生。当前国内舞狮技艺尚未有成熟的产业,缺乏系统的人才管理机制,不少舞狮艺人生存环境堪忧,导致后继人才培育困难。不过群众基础深厚,藤县266个村都有狮队。

为保障藤县舞狮技艺传承,当地官方计划投入300万元创建东方狮王培训基地;并另投500万元在当地职业技术学校设立舞狮专业,聘请舞狮、武术专业教练系统培育舞狮人才。在当地中小学校园内,开设舞狮兴趣课,增加青少年接触了解舞狮文化的机会。广西官方规划成立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将舞狮进行专业性保护研究;并扶持本土舞狮文化企业,宣传包装舞狮技艺进入市场。2015年9月初,广西藤县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迎来首批舞狮专业新生,正式培植新一代“东方狮王”储备人才。

三、藤县舞狮传承人概况

第四代传承人邓明华,男,汉族,出生于1941年,藤县P洲村,是藤县狮舞的第四代传承人。邓明华从小跟做中医的父亲学武功,武术基础对他后来组建武术舞狮队起了很大作用。1995年,他与体育教练出身的藤县文体局长廖金胜开始组建P洲农民武术舞狮队。之后经过拜师学艺、招收弟子、长久训练,舞狮队开始逐步取得成绩。

藤县狮舞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邓植伦,男,生于1990年,藤县P洲村人。2015年5月10日参加《出彩中国人》。

四、结论

作为一项民间传统艺术,藤县舞狮的传承与保护状况不容乐观,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日益缩小,舞狮技艺后继乏人,当地政府也尚未建立完整的培养机制等等,都是其衰落原因所在。舞狮要在当今社会中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下去,有赖于政府的倡导与扶持,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支持。同时,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时代相适应,也是舞狮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应该做到:(1)加强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2)增强藤县舞狮的内在文化内涵,比如可以将其打造成藤县乃至梧州特色民族传统或者民俗活动,增加旅游元素;(3)加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培养少年传承人;(4)恢复乡村传统体育活动;(5)开展联动赛事,加强区域交流等对策。

参考文献:

[1] 杜长青,刘靖南,杜科锋.论时代文明视域下的藤县舞狮[J].民族传统体育.2014年(第四卷)第22期.

[2] 杜长青,刘靖南,杜科锋.广西藤县舞狮开展现状的田野考察[J].民族传统体育.2014年(第四卷)第18期.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9篇

国务院在2006年5月20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一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22项榜上有名。国务院在2008年6月14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公布了第二批51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有41项榜上有名;第一批147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河南省有16项榜上有名。两批人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9项,表现出河南非物质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本文借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联机检索和相关书目、索引等工具书的手工检索,对2006年~2008年间,中国大陆学术界公开发表的有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对近年来关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试图以此描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以期引起更多研究的进展。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特色

文献分析。笔者以2006年~2008年为时间限制,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各项人选部级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题进行检索,得到407篇文献资料,将其中的两大类排除,分别是:一、从全世界或者全国范围总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例如:延边州委党校科研部韩基灿发表的《浅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二、所探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与他省他地市共有,文献以他省他地市为主体进行论述,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覃彩銮发表的《国文化遗迹的实证考察――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四》。最终,筛选出229篇研究文献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

其中从整体层面讨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共有文献9篇,其余220篇文献为较集中地讨论某单项人选部级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涉及38项遗产项目。

分析目标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各项遗产的相关论述文献数目参差不齐,例如:有关豫剧的文献共有21篇,占文献总数的9.2%;有关梁祝传说的文献共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6.6%;有关唐三彩烧制技艺的文献共有15篇,占文献总数的6.6%,这三项以文献数量被列为“前三名”。而诸如:大平调、开封大相国寺梵乐等相关文献各有1篇,而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百泉药会等尚未发现相关文献。

从文献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上看,入选文献少有从“非物质文化”角度进行专业分析的,多呈现以下特点:传统戏剧多从音乐学、发声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多从体育学、养生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美术多从美术学角度进行探讨;民俗多从旅游学角度进行探讨;民间文学多从文化学角度进行探讨;传统技艺多从美术工艺角度进行探讨。有关传统美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献11篇中有4篇是从美术学角度探讨的;有关民俗洛阳牡丹花会的文献6篇中有4篇是从旅游学角度探讨的;有关民间文学梁祝传说的文献15篇中有6篇是从文化学角度探讨的;有关传统技艺洛阳唐三彩的文献15篇中有9篇是从美术工艺角度探讨的。

分析目标文献的作者,从文献来源看,229篇文献当中共有52篇发表于各高校学报,占总数的22.7%;共有19篇为各高校网络出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占总数的8.3%。从作者来源来看,156篇文献的作者来自高校,其中有93篇文献的作者来自河南高校,占高校作者总数的59.6%。从作者著述情况来看,一些研究人员专注从事某一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而另一些研究人员从某一特定角度针对不止一个遗产项目进行研究。

目标文献定量分析显示。2006年至2008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 研究有逐年增长趋势。

2 无论从刊物发表数量还是作者来源分布,河南省本省的研究都远多于、广于外省。

3 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全国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研究成果在河南省高校学报比重较大。

4 研究文献涉及的单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少,多为综合性的,有些甚至比较空泛。

图书分析。检索2006年至今出版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图书,就笔者目力所见,共有图书5部和图书选题报告1篇。分别是:由《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编写,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任鹤林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宋瑞祥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朱仙镇年画七日谈》;洛阳市文物局、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主编,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洛阳出土唐三彩全集》和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天定指导2004级编辑学研究生张翮撰写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选题报告》。需要指出的是,2006年至今出版的图书中部分图书涉及了河南省与他省他地市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2007年11月由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雄和蓝阳春合著,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国与神话》,主要论述广西壮族神话的相关情况。此处,笔者将此类论述主题为他省他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排除。

研究的缺点与不足

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根据国际通行惯例,核心作者所发论文的总数一般应占论文总数的50%,因此,可以说目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作者群还在形成之中。平均发文量不高,文摘率更低。全力研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还非常少,大多数仅以余力为之。

研究选题分布不均,缺少整体布局,多数文献选择了豫剧、唐三彩烧制技艺、梁祝传说等项目,但诸如大平调、开封大相国寺梵乐被选择的较少,而诸如宝丰酒传统酿造技艺、百泉药会还没有被选择为研究对象与文献选题。

研究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多为介绍性,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有状况进行描述,而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其存在的客观因素,历史、地理原因者较少,无法深入研究历史渊源、流变则制约了对其流传价值的探究。最终无法从历史以及现实的综合分析中得出纵向上的发展保护对策以及横向上对比他省或其他项目的保护措施。这样的表层研究无法创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平台,无法形成权威的研究成果。

最后,研究的热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社会政治生活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1980年以来的“文化热”,2006年以来的“申遗热”,一浪接着一浪,使得人们将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联系起来,社会上流行什么“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就要受到相当程度的“感染”。这种情况下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看似很热门,但并非真正的热,严肃认真的纯学术研究仍然鲜有问津。

有待深入开拓之处

形成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研究应该放在河南省的特殊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与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从而得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和个性。而这其中更应加强对“个性”的研究探讨,从而得出进一步保护、开发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完善文献基础研究,加强文本整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一个较全面、科学的研究规范,纵向上沿着时间轴进行梳理,横向上做不同省份、相同项目的比较研究。其次,要形成体系化的文本材料,提高文献储备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资源。再次,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条理化文本整理,并入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继续开展做好准备。

开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综合研究。今后,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还应当引进各种新的方法,关注新的资料,寻找新的角度,进行全新的思考和研究。可以借鉴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众多相关学科的科学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从多层面、深层次进行探究。

建立相应的组织与激励机制。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为凭兴而做、自发研究。目前,由于没有专属组织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研究者多数为自发研究,失去了前期专业化、组织化论证选题的研究项目显得淡薄无力、后劲不足。因此应建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专属组织,积极建立激励机制,从而有力督促研究的开展。

传统技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21世纪 二胡曲创作 综述

21世纪的一些作品体现运用了现代创意意识和创作手法,这些新一代的音乐创作者们,大多都受过不同专业化程度的作曲技巧训练,代表人物有刘文金、王建民、梁云江等。这时期较20世纪初中期的二胡作品创作者,在音乐创作的综合素质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这些作品的出现,为今后二胡演奏的发展开括了新的方向和空间。这时期的二胡曲创作的主要特点为:(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如:刘文金先生的作品基本是在坚实深厚的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汲取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理论和方法。(二)利用民间音乐曲调为素材来创作。比如:王建民的作品,他的创作未引用任何现成的民间曲调,而是把许多民间音乐的特点融合又吸收进创作中来,在与原来的素材之间有着一种似又不似的距离。(三)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占决定因素。代表作品有谭盾的二胡与扬琴《双阙》,二胡与乐队《火祭》等。这些作品多用二胡表现远古或神秘的事物和思想。(四)这时期的作品规模宏大,有狂想曲,协奏曲等大型的套曲。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对于二胡创作的方法、体裁、曲式等的结构形态的研究,也不乏有不少论述精当的好文章。

从2000年以来,出现在各音乐期刊上研究二胡创作的论文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1)对某一作品的分析;(2)论述音乐家的成就贡献;3)对二胡创作技法的研究;(4)对作品音乐会听后的感想;(5)对于20世纪创作的概况。代表性的论文有“《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的创新》(熊组鹏文《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刘文金二胡作品的题材,技法和体裁》(吴红非文《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二胡曲满江红演奏技巧探微》(谭波 周志全文《音乐探索》2001年第2期)、《我对二度创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王莉莉文《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二胡艺术中的三颗明珠》(廖玉麟文《音乐研究》2000年第2期)、《论刘天华对二胡艺术的贡献》(朱朝富文《音乐探索》2000年第3期)、《从秦地戏曲音乐论秦派二胡曲的风格》(牛苗苗文《乐府新声》2000年第2期)、《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梁云江文《天籁》2003年第2期)、《植跟传统,求新求变》(刘再生文《人民音乐》2000年第5期)、《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乔建中文《音乐研究》2000年第1期)等等。

《二胡叙事曲《新婚别》的曲式结构与创作手法分析》一文,作者通过对二胡曲《新婚别》音乐结构与创作手法的分析,并且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特点异同的比较。他认为,两首曲乐曲无论从乐曲的社会背景,题材,还是曲式结构上的“情节决定曲式”“板式变速发挥的结构作用”等都有着诸多的共同点。该文对这两首乐曲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刻的比较,对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诠释这首乐曲有很大的帮助。

《刘文金二胡作品的题材,技法和体裁》一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刘文金先生的三首《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和《长城随想曲》三部作品的题材、创作技法和体裁形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刘先生不论是从主题旋律的写作上,在音乐的展开手法上,还是从音乐体裁形式上来讲,他都能将中国民族的音乐的音调手法与西方作曲技巧合理的应用,结合。全文以分析刘文金的三首二胡作品为主,试图揭示其二胡音乐语言风格的特征,这对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并演奏好刘文金的作品有重要的作用。

《二胡曲演奏技艺探微》一文,作者是将二胡叙事曲《满江红》与岳飞的词《满江红》作了比较,从深刻表达二胡叙事曲《满江红》的丰富内涵出发,对左右手多变的演奏技术做了逐字逐句的技艺分析,对演奏上的难点和掌握各种技法的关键也有着重要的论述与提示。本文就此乐曲《满江红》的演奏技艺做了详细的论述。对于二胡演奏者和教学者而言不乏有参考价值。

《从秦地戏曲音乐论秦派二胡曲的风格》一文,作者通过对秦地的戏曲音乐的分析来说明秦派二胡音乐在音阶,调式,演奏手法极其音乐创作等方面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秦地戏曲中,秦腔、碗碗腔和迷糊都有一个特殊的音阶苦音和欢音。她认为秦派二胡作品主要是反复的运用和呈现秦地戏曲音乐的特性,以此来形成秦派二胡曲的形态特征和演奏风格。并以《秦腔》、《兰花花叙事曲》为例,说明他们的旋律,音调素材与秦腔音乐有直接的关系。最后又讲了秦派二胡曲的一些固定特殊的演奏手法。该文从秦地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的影响做了详尽的论述,为我们更好的掌握好秦派二胡风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根传统,求新求变》一文,是作者在听了刘文金民族音乐作品音乐会后有感而发的。他认为,刘文金先生是勇于探索与创新的作曲家;是民族管弦乐配器的色彩大师;是中国民族管弦乐交响性的开拓者;是中国民族器乐创作的里程碑作曲家。最后又回到音乐会的内容上,作者评述了本次音乐会的成功之处。该文的观点归纳系统,缜密,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刘文金先生创作的思想根源及思想内涵。

《一件乐器和一个世纪》一文,是作者对二胡创作近百年来的一个综观概述,作者认为,二胡这件乐器在百年来发展的历程为:初创时期、兴盛时期以及新探索时期,并例举了每个时期出现的优秀作品,依据他们与传统音乐的关系分类,指出这样一件乐器在一个世纪中有着这样辉煌的业绩是一件可喜的事情。最后作者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二胡艺术现状的担忧。本文的研究对于更好的认识回顾二胡的创作发展,以及今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努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一篇:创意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非遗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