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4-07 11:02:19

传统技术创新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技术创新 哲学反思 价值 尺度

一、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经济利益最大化。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1942)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恢复战后经济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的传统发展观。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传统的技术创新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惟一评价标准。传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片面、单一的技术创新观。其表现为加大了对自然索取的力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它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论,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它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片面经济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

2.技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形式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讲究效率原则,认为技术是纯粹中性的、超然的。这种技术工具论不涉及任何价值评价,认为技术本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被人类当成工具使用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性质。在技术工具论思想的主导下,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成了主宰经济活动和左右经济决策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类无度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进而毁灭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等,都隐藏着技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的经济社会根源;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立或分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工具理性的加强是以人的物化、价值的失落即价值理性的衰退为代价的,导致了非理性的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传统技术创新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技术工具理性造成了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转变传统价值观念,重视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缺失

基于马克思技术实践的观点,技术创新被技术哲学的众多学者界定为具有创造性地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价值负荷的。李兆友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借助于技术手段的中介,认识、利用、变革创新客体,使创新客体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性质。夏保华博士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有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性塑造,内容是创新技术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系统辩证论认为,价值系统是分层次的。从系统物质价值层次可将技术创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传统技术创新只片面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受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严重破坏。传统技术创新在追求工业产值和商业利润的同时,把人们引向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经济增长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衰减和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体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技术创新社会价值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纯经济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发展产生了冲突,人们在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在失去精神生活发展的空间,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使得人们丧失了深层的情感体验和对美、自由、理想的热情,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心理疾病等消极现象,严重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描绘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创新的异化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三、传统技术创新的尺度失衡

所谓尺度,就是标准、准则、范式、规范。主体的内在尺度反映了主体实践的目的,客观尺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各组成要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尺度,而且这些尺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形成物质世界统一的尺度。忽视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尺度,主观任意的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再生能力。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使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必须掌握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考虑自身行为的自然后果,还要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毕竟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

技术创新作为实践活动应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实质上将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扩大化而忽视了实践客体的客观尺度,造成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的失衡。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作为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只有按照自然界事物本身的尺度和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平衡关系进行,才有利于保护物质自然界自身在生产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回顾我们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精深、从古典到现代、从缺乏科学性到科学性的逐渐演变。从发展的科学性视角看,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过程。缺乏科学性的发展观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承载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应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正如十七的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导引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并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下的方向协调发展。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的发展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有机体,而这种社会有机体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同样运行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再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就是保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系,从自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保证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传统技术创新有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工具论的理论形成基础,表现出技术创新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社会和人文价值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内在和客观尺度的失衡。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校立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卷),人民出版社,1972.4。

[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4。

[7]:《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0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与WTO等各种国际贸易联盟的作用,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经济浪潮。国际分工划分的不断改变给中国带来很多机遇,但同时引发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由于在技术、资金方面的落后,我们长时间都处在了这条经济链的低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完全不与付出成正比的低廉的加工费。如果我们不及时地切实加强对技术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付诸行动,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中国将会沦为“世界打工仔”,成为全球低档廉价产品制造中心。因此,有必要对加强技术的创新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影响的研究做小结,以期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角度。

本文的研究意义:中国传统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大环境下,技术创新对其有着愈来愈大影响的这种意识觉悟已经越来越强烈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加工大国,其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自身以及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讨论技术创新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强化优势,并进一步展望未来,促进中国贸易发展。

二、中国传统制造业现状

从定义角度来说,我国传统制造业是以提取、加工各种自然资源或者工业半成品为出发点,依靠劳动密集、低产品附加值为主要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产业。

(一)传统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复苏做出巨大贡献。传统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能够为之后衔接的后续产业提供设备和原料,所以一定程度上而言,它是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扩张的基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独立并且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那么其后续发展就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从建国初期以来直至之后的三十多年以来,传统制造业作为其他诸多产业的基础,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并且实现了迅猛发展。(1)西北装备制造业基地。这是我国国防科研和航天事业的重要基地。在酒泉发射中心,“两弹一星”以及后续神州系列飞行器的成功发射,都强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2)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闻名遐迩的沈阳,实现了我国数个引以为豪的第一次:第一次产出自动车床、第一次装配出属于我们的汽车、第一次研制成功喷气式战斗机等诸多重工产品;(3)珠江三角洲基地。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家用电器的制造能力;(4)长江三角洲基地。

(二)中国是制造大国但非制造强国。20世纪80年代,那时我们发展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供给不足。而从90年代开始,市场的大趋势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1、我国早期曾经实行过“先污染、后治理;谁污染、谁治理”、“经济发展压倒一切”的方针,使得很多企业想方设法逃避责任,而由于公共品原则,最终导致很多地方出现环境污染无人治理、无人负责的局面,给当地的居民造成生活上很大的不便与伤害。很多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中国企业由于意识落后的问题,以高耗能的方式进行生产,长久来看,得不偿失。

2、低技术导致最终丧失市场的例子更是多的举不胜举。很多行业的关键市场都被抢占。约70%的数控机床市场、90%的软件技术市场以及约70%的饮料市场现已被抢占。

3、整个经济价值链的最终价值是接近10美金,而我们所创造的价值扣除成本之后,连其中的10%都不到。电脑的组装也是同理。很多产品与其说是“中国制造”,不如更准确得说是由“中国组装”。他们的核心部件、技术以及后面的物流、销售都不在中国进行,这就使得在中国,产品的附加值极其低下。

(三)低价竞争不是长久之计。中国自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十年间,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但再进一步分析我国的优势来源就能看出,“中国制造”的最大亮点在于其价格的低廉,而不是其先进技术或其他原因。通过增值回报分析可以发现,我们仍然处于产业的低利润区。

三、技术创新对中国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

(一)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的突破性是相对的,最根本的突破性创新是指世界上首创的以及与现有工艺完全不同的创新。这两种创新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交替进行的。同时,被创新的技术本身就可以被当成是一种商品,从而进入买卖流通市场,获得利润。特别是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来说,技术创新是摆脱世界分工经济链低端命运的唯一方式。

(二)自主创新成为最终选择。现阶段而言,我国虽然在生产技术上实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在工艺、成本、节能等方面有着较大差距。为了能在速度上更快地与国际水平接轨,除了要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之外,目前的现实方案还有加大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我们要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引进,同时更要注意对这些技术的消化吸收,更多的与我们的实际相结合,并且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这些引进来的技术成果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

上述的技术引进是一个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我们心中必须明白这样一点,那就是:最为先进的核心技术是不可能被引进的。最先进的技术和专利永远被研发国所占有,把它作为抢占市场的利器。这些技术的转让价格十分高昂,往往使我们无力承担。并且美国、日本等国对自己国家出口的技术有着严格的审查,这使得对我们而言,真正的尖端技术是无法引进或者无力承担的。如果只是依赖技术的单方面引进而不是走自主创新之路,我们国家在技术方面的滞后性是无法改善的。

四、技术创新对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影响

自主创新能够得以实现的最重要支撑点在于技术创新。无论是对引进技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加以改造、利用,还是完全从零开始自主研发,一旦离开技术创新,都会成为水中捞月、纸上谈兵,脱离了实现的可能性。

(一)衡量技术创新的标准。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提出了衡量技术创新能力的四项一级指标:第一项指标是潜在技术创新的资源指标;第二项指标是技术创新整个活动评价指标。用于投入科技的经费占产品销售总收入的百分比是这个指标考量的最主要方面;第三项是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其中专利申请数量占到全国总专利申请的比例、由于新产品销售带来收入占产品销售总收入的百分比等项均是考量的重点;第四项是技术创新环境指标。

(二)我国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根据上述衡量标准,就拿其中的第二项――技术创新整个活动评价指标为例,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这一数据的平均数是3.6%,而同比发达地区如美国、欧盟的这一数据则达到了32.3%与29.6%,所以造成后续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竞争能力弱也有因可究。

但部分实现规模经济的领头企业,受益于研发费用的大幅投入,走在了自己行业的前端。作为结果,上述前三家企业均进入2007年度电子行业销售总收入十强名单。总体而言,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存在技术创新方面力度太小,有待加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投入在销售收入总数中占的比例太小。

(三)技术创新对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作用

1、对于我国传统制造业而言,实现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扩大规模,应用规模效应,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就目前情况来说,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小规模生产往往会使得整个市场出现低价引起的过度竞争。而技术创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以合并、吸引投资、借贷等方式扩大自身规模。然后通过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低成本效应,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提升自己企业的存活率。当整个产业进入成熟阶段时,所有存活厂商会找到自己适合的价格区间,从而杜绝恶性低价竞争的进一步发生。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也能把闲置的厂房、设备和人员集中起来,让他们组合实现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企业内的生产能力不再过剩。

2、只有在技术上实现突破,生产出与现存市场上产品有差异,并且更切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企业才能够在未来市场的占领上抢得先机,为以后能够引领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3、质量阶梯理论的引入,也从侧面论证了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的重要影响。质量阶梯理论是说,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总是由技术发达国家来研发并且第一批投放市场,实现垄断超额利润。然后,技术发展中国家即开始效仿,并结合自身劳动成本低这一优势,推出改造版产品,也进入市场。接着,技术发达国对技术发展中国家改进后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反响进行分析,再次充分利用自己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对产品更新换代。这个过程周而复始,直到这种产品被革命性新产品替代并最终退出市场。而决定双方最终收益总和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各自的研发费用投入多少。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技术创新这一根本出发点上来。

五、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所存在障碍

(一)自身意识不足障碍。创新是有风险的。我国的企业家大多比较缺乏冒险精神,他们夸大了创新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由于意识上的差距,我国国内大部分企业甚至连研发机构都没有。透过这个现象进一步思考可以明白,由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短期化行为,这会制约技术创新所带来价值增长作用的发挥。

(二)来自外部的压力。信息化和全球化还使得任何企业利用全球的优质科技资源进行技术创新成为可能。比如说:美国苹果公司可以通过调动出在不同时区的分布协同合作,使得一个地区的设计开发工作在结束一天工作后转交给处于下个时区的团队,从而使得一天24小时连续工作成为可能。

六、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一)企业自身方面。企业科技创新的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领导的重视程度、内部对技术创新成果的奖励制度的建立、组织的落实情况、各方面的相互支持以及最终应用问题。领导的重视程度在优化技术创新环境的所有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企业的领导者充分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从眼前的短期利润眼光跳出来,从意识上改变,这样创新的关键人才就能处在一个被支持的大环境里,在从事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也能在每个环节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使创新活动能够更好、更顺利地进行下去。

(二)政府宏观方面。要想发展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程度,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科研普遍存在着科研成果与现实转化率低的现象。一方面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因为科技含量低而不能赚取较高的附加值,处在市场的劣势一方,在国际竞争中没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各大院校以及科研机构却硕果累累,无人推广。那些研发出的高新技术,是众多科研人员围绕着经济发展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结合自身知识与现实问题所研究出的解决之道,却无用武之地。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传统产业集群;企业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12-01

1 企业层面

由于产业集群内存在着众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灵活及竞争压力,创新意识较强,对新信息、新技术反应灵敏,但却由于过度竞争、薄弱的经济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缺陷使技术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经济规模内实现。而集群内的大企业具备较充足的创新资源,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效益。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使技术创新在集群内有实施的载体呢?

首先,鉴于传统产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提出集群内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约自由组合成创新主体,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在产业分工上只承担一部分,所以他们进行创新活动主要侧重于半成品、零配件的创新,或采用新模具,或改变新外观。而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与科研、大学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这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每个企业拿出一部分科研资金共同开发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

其次,集群内的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克服由垄断地位和科层组织带来的创新障碍,获得创新活力。相对于其他的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对于集群的发展更有意义,但难度也较大,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资金较为雄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人才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可以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和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把科研结果迅速转化为贴近市场的产品,推动产业发展。

2 集群整体

集群作为一个创新型组织,有着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和组织创新能力。“集群是一个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开放系统,它向各种愿意与它联系的单位开放,以吸收外部资源”,在集群网络里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这些行为主体通过交流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如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等,交流越频繁,创新机遇越多,创新能力越强。传统集群内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的交流,像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尽管存在,但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特别是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更为欠缺。而在创新集群的网络系统中,高校、科研机构是创新力量的重要支持者,因此应该加大企业与科研力量的合作力度。

3 外部创新动力

在波特的竞争模型里,需求条件是第二个关键要素。“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是集群创新的动力,而外部竞争者、合作者、中间者是创新的辅助系统,外部知识是集群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集群创新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集群与外部组织的知识转移和学习。由于供应商、制造商与客户的空间距离的联系紧密,使企业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相互学习,及时交流经验,能够加快隐形知识向显形知识的转化。在竞争日益激烈,顾客越来越有主动权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创新动力、压力都来源于顾客,从顾客那儿企业会不时捕捉到创新灵感。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3-74.

[2]盛世豪,郑燕伟.“浙江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34.

[3]赵强,邓学民,韩秀杰.产业集群创新优势分析及其启示[J].商业研究,2005,(8):70-72.

[4]柳杰.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5,(9):42-44.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两型社会 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

一、“两型社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过程的顺利推进必须依赖产业层面的技术进步支撑。目前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社会的中期,但是各省发展并不平衡。例如河北省,经相关机构初步测算,2012年河北省实现GDP为2657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2:52.7:35.3。从这一比例结构不难看出工业依然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型社会”的建设,既为河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影响因素

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受到很多因素的约束,笔者认为最重要有两个要素:政府行为与企业实力。

1.政府行为

(1)政府意志

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市场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向。但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事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上,必须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率。只要政府部门下定决心,才能使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长期化、制度化,保证我国在传统产业高新化的道路上,朝着有利于“两型社会”良性方向发展。这个决心不能动摇。

(2)政府政策

国家意志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上就是制定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影响着企业高新技术改造积极性,政府要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鼓励企业消化吸收,鼓励企业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同时也会对企业的资源消耗、污染状况进行了法律层面的限制。

2.企业实力

(1)资金实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需要较强的资金支持,没有足够的资金,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无法进行。另外,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能只限于生产设备的更新改造上,“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企业必须做好污染控制工作,污染治理设备的购买和使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对于属于资金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来说,资金支持是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必须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2)技术力量。企业技术力量强弱体现在科技人员和职工素质上。科技力量的低下不仅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要进行自身研发,甚至有可能造成引进技术不会用,引进设备不会操作,同时也决定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在企业严重缺乏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情况下,引进的技术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3)管理水平。企业的决策者的意识对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起决定作用。企业决策者是否重视技术进步,是否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的成败。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在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社会公众对环境污染可容忍度、以及企业家意愿等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产业的高新化进程。

三、两型社会视角下的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基本对策

针对上述的制约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离不开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

1.企业层面

(1)提高人才素质

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高水平的智力结构。大力开发人才资源,一是创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企业人才,让有技术肯干事的人才真正发挥作用,鼓励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二是要善于吸引人才。在留人的基础上还应该从外部引才。用良好的硬件设施的供应和软件的后勤服务,吸引国内外的人才为企业所用,做好识才、用才、留才工作。

(2)努力搞好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

“两型社会”视角的传统企业高新化要做到内部研发与外部引进相结合,以企业的自身开发为主,适度实施技术外部引入战略。内部研发在研发成本上往往要比外部引进尤其是国外引进要低很多,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内部研发的另外一个优势是一旦开发成功,就会形成企业的技术独占,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技术引进可以节省大量的研究时间,利于形成现实的生产力,风险较内部研发要低。在实行技术引进战略时,应以提高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为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企业也可以推行产学研联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

2.政府层面

(1)大力推行资源节约的技术

首先在能源消费大户中推行节能技术,帮助在生产成本中能源消费所占比例较大的企业采取多种技术和方法降低能源消耗。只要能源资源消耗大户的能耗降下来,“两型社会”的建设就会取得初步胜利。具体工作应从两方面开展,一方面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另外是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其次,对于污染高、资源浪费严重、缺乏污染治理设备的中小企业,严格监管,该关停的关停,该整顿的整顿,不能手软。第三,在传统产业高新化的过程中,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2)加强制度建设

政府部门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与支撑作用。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明确立法,形成良好的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环境,鼓励科技成果的形成和转化;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以调动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发展高新技术的积极性;通过立法降低创立高科技企业的“门槛”,鼓励有技术有项目缺资金的科技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保护合法企业的权益;加强对政府公务人员渎职、不作为的处理力度,真正发挥法律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光平.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的机理与策略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5:38-40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崔志钰: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e项目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王海兴:字容川,北京景山学校高级教师,中华吟诵学会理事,北京吟诵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会员

陈复兴:浙江省磐安县教育局教科所研究员

记 者: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党的十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也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要求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那么,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怎样的关系?

崔志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映衬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同样“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一种传统文化如果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终究会被时代所抛弃;一种传统文化如果不能融入到教育中,终将被遗忘而难以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历经大浪淘沙般沿袭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与创新,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互为促进的。一方面,传统文化需要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方式表达出来,现代教育会促进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核心内涵等方面“升级”,促使传统文化充满现代气息;另一方面,现代教育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失去传统文化的根基,教育的“灵魂”将会游离,只剩下“工具”和“理性”的教育绝不是完整的教育。可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是唇齿相依的。

王海兴: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对今天孩子德行才能的发展很有帮助,对发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很有帮助。因此,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比如,儒家文化的“诚信”“仁义”等,都应该是现代教育所应该立足和进一步发扬的。

从教学形式来看,传统教学中的很多方法与现代教育方式是不矛盾的。不论是古代私塾教学还是书院教学,都有一套非常成形的方法。这套方法经过多少代人的摸索和实践,不少内容很值得借鉴。今天提到古代私塾,很多人印象中就是戒尺等,这其实是现代人对古代教学方法的误解。古人学习文化极其重视因材施教,私塾老师教学生都是“一对一”的教学,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进度并不完全一致。再有,学生诵读经典的流程是点书、背诵、复背、开讲、复讲等等,有一连串的要求。这些方式对今天的教学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记 者: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您认为传统文化如何才能更好地与现代教育融合?

崔志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离不开两者的“相互逼近”。一是传统文化需要填空现代“元素”,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正是由于没能有效“嫁接”现代元素,最终销声匿迹。为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护“非遗”活动。从根本上说,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使其能“现代”表达,进而能与现代教育融合;二是现代教育需要“关照”传统文化,当前的教育似乎正在陷入技术与工具的漩涡,教育技术装备日益电子化、高科技,VR、AR等现代技术蜂拥而至,翻转课堂、移动式学习等使学习无处不在,现代教育正面临深刻的、史无前例的变革。但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传承传统文化始终是教育的根基。

王海兴: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分成三个大的层次,一是从民族精神“道”的层次来讲,中华书局最近在出版一套传统文化教材,选择的就是儒家经典中的孝悌、仁义礼智信勇等,这些是培养人的性格、品格的内容。二是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忽视古人认为是“术”的一些内容,比如,诗词、对联的教育,通过吟咏、品析乃至创作,可以让学生感受汉语文化的美。通^审美的提升,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个是具有地域特点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北京的京剧、安徽一些地方的黄梅戏等,结合地域特点,让学生感受地域特色,传承传统文化。以上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

陈复兴:作为一个中国人,优秀的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应该客观、科学、礼敬地对待它。中华民族向来有家国天下的情怀,“立德”“立功”“立言”被看作“三不朽”。如何“立德”?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修身)、“父母俱在,兄弟无故”(齐家)。如何“立功”?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王天下”(治国、平天下),这是更高一层的追求了。如何“立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著书立说当然是属于“立言”的范畴。其实为家人做出榜样,形成好的家风、家训,是一种更好的“立言”。

记 者:请您谈谈对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些建议?

崔志钰:当前,很多地区都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涌现出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表面化、形式化,不能凭一时热情,必须结合校情、因地制宜、久久为功。一是要找准项目,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大海般浩瀚,要结合学校的区位特点、历史沿革、文化传统选择好相应的项目,不可面面俱到;二是要落实载体,即选定的传统文化项目要以一种事实的依托加以落实,是成立相应的学习社团,还是作为校本选修课程,是经常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是作为学生论坛的一部分,需要系统设计;三是要创设平台,即这些传统文化项目必须通过相应的平台表达出来,如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各类戏剧演出、文艺汇演等形式使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舞台的声光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搭建互动研讨的平台,通过舌战辩论、各类游戏、交流互访等进一步拓展传统文化的表达样式。

陈复兴:现代教育当然要有现代气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有其独特的内容、方式与要求。然而,传统文化教育不应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家庭教育是更接近本原、更持久、更有效的教育。好的教育,家庭不能缺席。家长应该是孩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启蒙教师、首席教师、终身教师,是学校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坚强后盾。古人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子一直要求他的弟子后学:“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做人是第一位的,家长教会孩子做人是非常重要的,继承中华孝道、恭敬、仁爱、好学等优秀传统的民族,才是无敌于天下的民族。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6篇

一、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重构

(一)传统技术创新在价值层面的缺失

1.传统物本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技术创新的价值误区。从发展的价值目标而言,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而客观上就存在着“以人为中心”和“以物为中心”两种不同的发展观。毫无疑问,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本主义发展观应该说有其客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在早期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物”毕竟不是人类发展的全部,更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在传统的重“物”不重“人”的物本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技术创新成为一种“唯经济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除产生大量的生态负价值、引发生态价值危机外,创新活动出现的事实与价值的分离,目的与手段的倒置,还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人文价值危机。

2.人类的技术生存面临危机。人类在从最初的自然生存逐渐转向技术生存的过程中,出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分离的现象,工具理性空前膨胀而价值理性沦落。在工具理性的“世界支配意识”之下,人类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有着内在规律的客体,是相对于主体的“他者”,为了谋取自身的幸福,人类可以透过理性去认识和征服它。于是在人的解放历程中,人遭受了与世界相同的命运,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统治最终导致了自然与社会对人的统治,对个人主体性的高度迷恋最终导致了个人主体性的根本丧失,对人的直接关怀却更远地离开了人。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重构

1.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充分整合。人的本质是物质与精神“二体性”,人具有双重生命: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人类不会也不应该回到动物式的本能生存。未来的生存仍然是技术生存,但由初期的机器生存,转向更为合理的生态性的技术生存。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存在是二重化的:一方面,人类必须从外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以维护其生存与发展,工具理性是调节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惟一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作为精神存在物,人类又是超自然的,具有自己的内在尺度,并通过自我意识自觉把握这一尺度,因此,人类能够建构起具有价值理性意义的世界,即人类价值理性的存在方式。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充分整合,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保持了合理的张力,在人与自然之间保持了和谐关系。

2.绿色技术创新倡导可持续的绿色文明观。绿色技术创新中的“绿色”,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和文明观。绿色文明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基础的文明,其灵魂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其主要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自我内心的和谐,三者缺一不可。它不仅要求绿色技术创新所创造的人工自然界是绿色的、人类社会是绿色的,而且要求人的内心也是绿色的。提倡绿色技术的创新、转移、扩散等,不仅仅是对技术本身进行改进,使之具有低消耗、低污染、可循环、高利用等“绿色”特征,以应对环境污染等迫在眉睫的问题,更在于提倡和实践一种新的文明观――绿色文明,开始一种有别于机器生存的、新的生存方式――绿色生存。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拓展

(一)传统技术创新在理论层面的缺失

1.传统技术创新“目的”的单一性。传统技术创新总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经济利益至上,而很少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它以经济价值为单一取向,强化了整个社会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突出的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传统技术创新往往强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掠夺,从而导致工业生产的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

2.传统技术创新“过程”的不可持续性。从技术的运作过程看,受“目的”单一的驱使,传统技术创新中的技术运行模式是线性和非循环的:原料―产品―废物。即为了追求某一生产过程或产品的最优化,传统技术创新允许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以及大量排放废物。这种技术和产品的浪费性必然与全球资源的有限性产生不可调和的冲突,导致其过程的不可持续性。

3.传统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循环性。环境科学、系统论认为,技术、经济、社会与自然4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循环封闭的大系统,而传统技术创新系统是由技术、经济与社会3个子系统相结合而成,不包括自然子系统,割裂了技术、经济、社会三者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一旦过度消耗资源以及大量排放废弃物超出自然自身承载能力,传统技术创新系统将随之解体。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拓展

1.绿色技术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突显价值的多重性与统一性。首先,绿色技术创新实现的是一个价值统一体,内含多重价值,既包括技术、经济、社会价值,还包括环境价值;其次,价值统一体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为原则,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三,在价值的多重统一体中,生态价值占核心地位,即在充分考虑环境效益之余,才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

2.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多元性。首先,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价值统一体,既要考虑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还要考虑环境价值;其次,绿色技术创新实现价值的多重性决定创新主体多元化。与传统技术创新行为主体仅仅是企业不同,绿色技术创新的价值多重性决定了绿色技术创新是拥有以企业为核心,政府、国际组织、科研院所以及公众等参与并制约企业创新行为的多元行为主体系统。

3.绿色技术创新以系统论、生态学为科学基础,强调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和谐。首先,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由技术、经济、社会、自然有机构成的和谐系统;其次,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运行模式是非线性和循环性的。绿色技术创新不是以追求某一环节或过程的最优为目的,而旨在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化;第三,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生态学研究成果,通过模拟生物圈物质、能量的运动、循环和再生过程,来研制、开发、设计生产技术与工艺,力求做到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同时生态负效应最小。

4.绿色技术创新具有可持续性。首先,绿色技术创新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绿色技术创新增强了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改变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状况;其次,绿色技术创新能保证自然系统可持续运转。由于绿色技术创新在低消耗、少投入、少污染、零排放、可更新方向上下工夫,保证了经济发展被控制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更新范围之内,不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第三,绿色技术创新着眼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创新以和谐与公平为终极追求目标,能够不断提高全人类的素质与道德风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社会结构优化,达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

5.绿色技术创新能够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首先,绿色技术创新能调和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保证自然系统在不超越自身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和能量;另一方面,促进经济系统改变传统的发展摸式,实现由粗放型、资源型、劳力型经济向集约型、生态型、知识型经济转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绿色技术创新能维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使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绿色化,使人的进化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绿色技术创新使自然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物质条件与生态空间。第三,绿色技术创新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良性循环。

三、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实践扬升

(一)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层面的缺失

1.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资源的保护。从技术创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看,传统技术创新在不断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的同时,也正在加剧资源的耗费强度,而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国家环保局调查,在中小企业中80%以上的工业生产存在污染问题,占到了中国污染源的60%,且有增加的趋势,并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而且污染源正由过去的点状分布发展为城乡复合型的面状分布的局面。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作为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在市场对其资源配置失灵的情况下,企业在单纯经济化倾向的技术创新活动中难以避免地无偿利用生态资源,使本应由企业付费的技术创新生态成本外部化,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看,传统技术创新极易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表现出对高新技术产业强劲的催生与推动作用。而相比之下,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弱势产业受技术水平、自然条件等诸因素的制约,开展技术创新难度相对较大。由于社会用于产业发展的投资总额有限,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限制传统产业发展的投资需求,因而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3.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区域的均衡发展。从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看,由于不同地区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状况不同,技术创新作用迥异。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好,市场较完善,且拥有人才优势,技术创新成本低,效益高,技术创新活跃,因而发展就快;而在落后地区,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场发育滞后,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可获得性差,技术创新社会成本高,难度大,因而发展就慢。技术创新在地区间的落差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影响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4.传统技术创新不利于社会贫富的消除。从技术创新对财富占有的影响看,由于创新能力的差异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机会存在较大差异。那些“教育贫困”群体或落后地区的人们因创新能力低下往往被排斥在技术创新活动之外,难以分享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社会财富,而被沦为“边缘化”人群,这就会拉大贫富差距,引发“相对贫困”。

(二)绿色技术创新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的实践扬升

1.绿色技术创新,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促进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又可以从根本上转变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非持续性的发展模式,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

2.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应对消费需求呈现出的绿色化趋势,采用生态技术和净化工艺生产绿色产品以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拓宽国际市场,提高中小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创新步伐,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使各产业协调发展。

4.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营造一个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资源利用方面和谐有序的、保障人们自由平等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消除失业与贫困,增进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稳定、公平、民主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创造条件。

5.绿色技术创新,有利于强化环保法制意识。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适应日益完善的国际性或区域性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及以绿色标志为特征的环保标准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遵循有关法规和政策,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把生态目标的追求纳入技术创新的目标体系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求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7篇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投入是资本和人员。基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情况,本文选取企业科技活动资本存量和科技活动人员数作为技术创新投入的表征变量。1)科技活动资本存量。科技活动资本投入和使用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16]。由于当期的科技活动资本投入对后期的技术创新活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学者们在研究技术创新效率时将资本投入转化为相应的存量指标[17]。2)科技活动人员数。本文用企业的年科技活动人员数表征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

2产出变量

学术界对创新活动产出的衡量并无统一标准。Zhang、Zhang和Zhao[19]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中国工业企业的创新产出;刘凤朝和潘雄锋[20]选择发明专利授权数、新产品产值和论文数作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产出指标;项本武[21]用专利申请数衡量中国工业的创新产出;肖丁丁和朱桂龙[22]利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表征企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产出。总体上,学者们倾向于用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创新产出。鉴于中国的专利申请费用高、流程复杂、占用时间较长,很多学者认为专利数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全部成果。同时,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中的企业以制造类企业为主,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的新工艺、新设计等往往体现在新产品制造过程中,因此本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

3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针对当代全球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特别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创新开放性视为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指标。首先,自2003年Chesbrough、Olesen和Kjaer[23]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以来,“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践验证,同时人们发现创新活动既可在公司内部进行,也可在公司外部进行。其次,从产业动态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能力互补、文化相近、目标协同的不同创新主体进行开放式交流,有助于增加跨组织网络的创新产出、降低高昂的协调成本、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24]。再次,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讲,进行开放式创新的企业通过有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能够快捷、高效地积累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最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被视为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手段。Laursen和Salter[25]的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外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均与企业的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陈劲[26]的研究证明:开放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和整合内外部的知识和资源、吸纳更多的创新要素、构建创新的生态体系、降低企业技术创新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成功。本文用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表征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在研究样本中,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包括4项内容:对境内研究机构的支出、对境内高等学校的支出、对境内企业的支出和对境外(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合作企业等)的支出。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技术学习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首先,基于后发国家的基本现实,中国很多企业以引进技术为重要的技术来源,而引进技术学习与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对企业掌握核心技术进而获取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其次,在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多元化的技术学习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再次,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从外部获取技术并积极开展技术学习能实现新技术迅速投入规模生产。组织学习理论也认为,从企业外部获取的技术与企业内部现有的技术实现整合,可扩大企业的知识面、形成规模效应和重组效应,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Ahuja和Katila[27]研究了技术获取、学习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认为企业获取知识基础绝对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其创新产出的增加,非技术获取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当然,也有国外学者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与其创新产出并无紧密联系,如Lee[28]以及Love和Roper[29]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对其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不过,笔者认为,Lee等的研究结论是基于特定样本得到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文将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学习努力程度,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意愿;二是技术学习能力,主要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基础。衡量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的常用指标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与引进技术经费支出的比值,但笔者认为该指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努力程度,而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只是一种狭义的技术学习,引进技术才是广义的技术学习,同时企业技术改造活动一定伴有技术学习,因此本文考虑广义的技术学习,将引进技术经费支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三项费用之和视为技术学习经费,并用其与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表征企业技术学习的努力程度。也就是说,企业的技术学习费用越高,表征其学习意愿越强烈。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概念,受技术装备、人员、管理和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变量。为简便处理和实际需要,可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综合地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本文用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即企业年研发活动经费支出额与参与研发活动人员数的比值来表征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3)企业科技活动的长期行为倾向。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的长期行为倾向越明显,说明企业越尊重技术创新本身的规律,越会以科学方式管理技术创新,其技术创新绩效水平应越高。一般说来,企业的研发性固定资产投资是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以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形成固定资产的价值占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比值作为反映其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的指标。企业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得到王小明[30]等学者的证明:对传统产业设备进行改造可以改善企业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生产工具和工艺的技术水平。中国传统产业中的行业多为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该产业领域内研发设备投资应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4)政府支持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也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措施。依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补贴拨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多种形式的政府支持。当然,学术界对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有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税收优惠等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增强企业的研发积极性[31],并对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有积极影响[32]。但另一些学者认为,政府的研发补贴对小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大规模企业的研发活动有负面影响[33];Wallsten[34]认为,政府资助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企业的私人研发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出的增长。本文用企业得到的、来自于政府的补贴收入与减免税总额之和与企业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值衡量政府支持力度,探究政府支持力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内在关系。5)控制变量。为了更准确地估计上述4项主要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如下4项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用企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数表示;劳动者素质,用年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表示;科研人员比例,用年从业人员中科技活动人员所占比例表示;企业所有制形式,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企业)赋值为1,内资企业赋值为0。

4结果分析

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随机前沿分析。首先检验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建立原假设H0:式(9)中的系数βkk、βll和βkl均为0,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用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根据Coelli等总结的假设检验方法,本文运用LR(likelihoodratio)检验法检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作为随机前沿模型函数的适用性,检验结果如表1。表1中模型1、模型2和模型3分别为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不考虑影响因素)。由表1所示的检验结果可知:各模型的广义似然比均大于对应的1%显著性水平下的自由度为3的χ2分布临界值,据此可认为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更适合分析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原假设,即适合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效率分析。从表2可看出:模型1、模型2和模型3的γ值均大于0.8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产出与前沿面的偏离具有包含技术无效率的复合结构,且主要由技术无效率引起,也说明随机前沿模型适用于本文的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η值为正,且至少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非效率指数随时间推移不断递减,即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表3列示了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否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均值都在40%~50%之间,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及政策的带动下,国内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的企业加强了对技术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大了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力度,但总体来说这些投入并未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出。表4列示了考虑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无时滞、时滞1年和时滞2年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的回归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的γ值均大于0.95,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技术无效率是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未达前沿面产出水平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具体分析各因素的影响。1)企业的创新开放性。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创新开放程度变量(Openness)的回归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在没有时滞或时滞仅为1年的情况下,提高企业创新开放性并没有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反而引致效率下降。模型6中其回归系数为负值,但也未表明企业创新开放性对其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该结果虽然没有验证很多定性研究的普遍结论———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揭示了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事实。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3条。一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都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会采取开放创新形式(如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其创新内容往往涉及基础或应用基础知识,或为企业建立技术储备。特别是上海经济整体进入转型期,传统产业正在经受产品和技术升级的“阵痛”,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换代特征。这种创新活动对短期的新产品产出没有实际贡献,甚至当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衡量指标时企业的短期技术创新效率会随着合作创新投入的增加而下降。二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其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技术和资本密集度高、产业链长,从布局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有市场价值的新产品的周期较长。也就是说,从投入经费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到产生创新绩效存在时滞。三是目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开放式创新水平整体不高,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企业开展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机制等都在探索和磨合过程中,故短期内难以产生有效的创新产出。基于上述分析可得以下结论:第一,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创新开放性并没有为其带来短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企业创新开放程度的提升反而引致短期技术创新绩效下降;第二,在时滞为2年的情况下,企业的创新开放程度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为正,说明创新开放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显著推动作用至少在2年后才可能显现。2)企业的技术学习行为。从表4可以看出: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Learning-effort)的回归系数为负值,且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企业提高技术学习努力程度有助于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该结果符合研究预期,也可得到相关研究文献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过程,不论是引进,还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消化吸收及改造,都是探索性技术学习的重要方式。与前20多年成套引进技术进行生产装配制造的发展模式相比,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进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今天引进的不再是生产装备,更多的是产品的核心关键技术;今天的消化吸收不再是对生产装备技术的学习,而是对核心关键技术的探索性攻关;今天的技术改造不再主要是厂房和装备的建造,更多的是关键技术环节的更新和研发装备平台的升级。这种技术创新活动构成了“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学习过程,自然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当然,由于技术学习需要时间,因此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变量(Learning-effort)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在时滞2年(即模型6)的情况下显著为正、在无时滞(即模型4)和时滞1年(即模型5)的情况下并不显著。这意味着,企业对技术学习要有恒心、耐心,要持之以恒,要将技术学习投入视为长期投资。从表4还可看出: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技术学习行为中的技术学习能力(RD-intensity)的回归系数至少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对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前文已提及,研发投入强度是企业创新行为的综合反映,即体现了企业在战略上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也表明企业的各类研发项目可获得更多资源,还说明了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基础。研发投入强度的加大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技术创新及技术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出,最终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3)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模型4~模型6中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变量(Long-RD)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行为的长期倾向越显著,其技术创新效率水平越高。该结果既充分验证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长期特征,也体现了其技术资本密集的特点。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性较高的企业容易发挥人力和资本的优势、发挥经验曲线和规模效应的作用、有效积累知识信息和生产经验,从而实现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4)政府支持力度。模型4中政府支持力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本文中的政府支持包括政府的各种经费及税收减免。首先,政府支持力度增大意味着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增加,为企业更为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其次,政府支持力度增大还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技术创新环境更为有利,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最后,政府支持力度增大可进一步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更好地实现创新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也得到了相关文献[31]的支持。不过,也有学者发现政府支持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U形关系,即当政府支持达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政府支持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本研究之所以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一方面,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整体处于转型阶段,相对于需求而言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水平整体还较低,还难以满足创新实践活动的需要,尚未达到可能存在的“拐点”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降低自身投入一般来自于对政府未来支持性投入增长的预期,而形成这种预期需要一定的时限积累,本文的研究周期较短,不足以形成稳定预期。5)控制变量。模型4、模型5和模型6中,企业规模(Scale)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表明规模越大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该结果与很多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内,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一是大企业的创新体系相对完备,能够满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创新系统性、体系化的要求;二是大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基础、较强的创新实力、应对产业升级换代的更为丰富的资源保障、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大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集成能力,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主导的技术集成,可有效推进新产品的完整研发和生产制造。模型6中劳动者素质(Quality)与科研人员比例(Ratio)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研人员占员工比例增大反而会降低。这说明,对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言,单纯提高科研人员数量或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并不能有效促进创新产出的增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目前该产业企业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还较低,科研人员和高学历人才已相对冗余,也就是说,现有的科技活动投入水平不足以支撑更多的科研活动人员及高学历人才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反而会出现人员冗余等引致创新效率下降的问题。模型4和模型5中企业所有制形式(Owner)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外资企业(包括合资)的技术创新效率高于内资企业。该结论可得到很多类似研究的支持,也符合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从整体技术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而言,外资企业明显高于本土企业,它们的技术创新绩效较好也在情理之中。

5结语

5.1研究结论

第一,2008—2012年间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在40%~50%之间,不论相对于理想状态值,还是相对于样本企业的最大值,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制造业基地,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认为,全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都面临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紧迫任务。能否有效提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对推动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第二,企业的技术学习努力程度、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科研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都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正面影响。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因素都与企业可支配的科技活动经费直接或间接相关。可以认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是影响当前中国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其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提高不显著的情况下,单纯增加研发人员数、提高学历层次对提升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没有显著作用。第三,产学研合作等开放式创新活动对短期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负面影响,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出现不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在时滞2年的情况下才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长期绩效特征。第四,大企业、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高的特征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得到了显著验证。如何更好地发挥大型企业在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地位和骨干作用,同时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5.2政策建议

第一,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具有庞大的制造能力基础,基本构建了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人才及物质基础。对之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强力促进其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提升,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自于传统或现有产业的技术升级,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机遇,通过在其基础上嫁接新兴技术来培育新兴产业,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第二,以有效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低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也是阻碍企业实施技术学习、开放式创新等长期绩效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应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设计,特别是要引导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承担自主创新责任,切实增加科技投入、开展以获取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的长期绩效创新。大型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不仅能在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应对跨国公司技术封锁和国际竞争中发挥骨干作用,而且能为中小企业及高校、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创造有效需求,并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第三,激发企业开展长期的自主创新活动。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加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度特别是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力度,能够有效激发其开展技术学习、开放式创新等长期创新活动。因此,政府要加大传统产业中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力度,尽快推进以使之面向国际市场,引导其开展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活动。第四,强化政府的支持作用和对产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推动作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链长、资本密集,依赖较强的创新体系支撑,因此政府应发挥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组织推动作用。政府要通过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等,强化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元支持,特别是重视以重大科技工程、产业振兴项目等引导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两型”社会

建设“两型”社会,这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技术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而企业是技术的载体,也是技术创新主体。面向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和需要,企业要全面引入生态思想,实现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转向,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又创造生态价值,使技术创新从传统的支持经济增长转向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

一、“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分析

“两型”社会建设通过合理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更有效地配置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其实质是追求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即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节约资源和实现环境友好的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统一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而赋予了建设“两型”社会崭新的内容和特征。“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在于创新,技术创新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能使经济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的模式,通过产品中技术含量的增加来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要建设“两型”社会,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就需要从根本上变革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这就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两型”社会背景下传统企业技术创新观之纠偏

在“两型”社会背景下,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存在诸多缺失,包括创新价值的惟经济性、创新观念的非生态性、创新实践的非持续性等。一方面,技术创新缺少对资源环境的关怀,必然造成资源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传统技术创新诱导了人们的不正当消费,在客观上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对传统企业技术创新理论缺陷的认识,使得我们进行批判与反思。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具有哲学意义的目标转向与观念转变,它是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建立新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坚持系统思维的原则,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从“生态-经济-社会-人”复合系统整体来考虑企业技术创新。它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的“四效合一”,它较之传统技术创新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环保工程师展示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基本图示(见图1)。

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主要障碍

“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是“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是传统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在技术层面的具体实施,是传统发展观向全面发展观转变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技术进步关注自身物质条件、实现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生态文明的兴起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新兴经济学科的创立与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都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提供了理论和观念上的准备,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一是在认识方面,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和方向选择时,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短视行为严重。

二是在观念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消费者注重消费数量、成本和质量,忽视了环境问题,消费者的生态观念不强,对非生态化消费的危害认识不足,公民的环保意识薄弱,使得我国目前对生态化产品和生态化工艺技术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三是在体制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成熟,市场发育不完善、不规范,存在着对生态化技术产品的侵权行为;同时,技术体制改革滞后,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所需的信息成本高。

四是在政策方面。我国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污染环境企业的惩罚程度不足,对生态技术本身健康发展的保护力度弱化,对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激励不够。

五是在评价方面,现有技术创新评价基本上停留在对经济效益或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层次,而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生态效益及其评价问题却从未涉及或很少涉及,评价和界定体系不完善,工作不得力。

六是在能力方面,生态资金和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瓶颈,企业普遍缺乏生态化技术创新普遍的能力和动力。

四、“两型”社会背景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基本路径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一方面有赖于企业外部实施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管理,在不断提高经济产出的同时,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质量,确保自然资源的和谐永续发展。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外部机制包括观念教育的作用机制、法制约束的作用机制、政府支持作用机制、市场导向的作用机制、社会服务的作用机制、科研机构的作用机制等。“两型”社会要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协调有序和持续发展,这要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要追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这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认识前提。就企业本身而言,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就要注重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与协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环境的相容性;按照所处环境与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身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位;模仿生态链关系,实现企业间横向耦合;谋求各利益群体的支持,融入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观念;依据生态学互利共生特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生态集群程度;建立生态资源环境结算体系,对技术创新生态化进行管理与评估。

毋庸置疑,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收益的直接受益者和技术创新风险的承担者,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外部影响因素只有通过企业才能够真正对技术新产生影响。企业要通过创新战略的不断调整,协调好管理、市场、技术、人力资源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关系,使技术层生态技术创新和管理层生态技术创新能够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协调发展,以保障生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内部管理途径主要有:

(一)进行观念创新,改变“重经济、轻生态”和“先污染再治理”的企业发展取向

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一定要转变以经济增量为重点指标的粗放型发展思维,始终注意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中引入生态观念,遵循生态规律,围绕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使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生态化的技术平台之上,促进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二)确立生态化的技术创新管理战略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战略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总体性谋划,是整个经营管理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生态化就是以生态思想即绿色和谐全面发展的思想,来指导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战略与实施过程,它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必须在整体上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运用系统评价法全面考察技术创新成果的“四效合一”;要求企业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技术创新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技术创新的各个部门都能从评估反馈中获得有效信息;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提高材料利用率,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实现经济目标同时又兼顾各方面效益的生态技术。

(三)实现企业决策生态化

企业的生态化创新决策重视研究企业的环保对策,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观念融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从而确保企业决策的总体战略性、群体受益性和科学有效性。企业创新决策的生态化既符合企业自身利益,又适合人类需求和适应时代潮流,企业既考虑当前利益,又注重未来长远利益;既注重局部利益又注意其整体效应;在效果上,产生高质量的经济效益和高品位的环境效益;在产前、产中、产后环节都注重生态化,使生态化过程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工业无机环境的构建,延伸到流通、消费领域,实现全程生态化。

(四)加强生态化的产品创新

产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物化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产品体现这企业的经营目标与价值诉求,企业是否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其产品创新上可以得到反映。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创新拘泥于单一物化的目标,较少地考虑要在产品创新中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强调要注重生态设计、生态生产、生态包装,在整个产品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产品的资源环境负担,追求“四效合一”。只有这样,创新的产品才能够既占有市场、获取利润,又有利于环保和社会进步。

(五)注重生态化的营销创新

技术创新生态化要求企业树立生态化的营销观念,主动积极地利用各种媒介系统,改变社会公众不良消费愿望、需求、态度和价值,激发消费者注意安全、优质、无污染的产品的潜在需求,激活生态产品消费市场。同时,要实现生态化创新产品需求与生态通道、生态价格、生态促销的有机结合。一旦企业通过生态化营销策略达成了生态产品创新与生态消费市场之间的良性互馈循环,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产品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就得以形成。

(六)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化文化创新

一方面,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企业的常规化经营理念,积极开展生态化经营活动,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不断提升产品的生态化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进行文化创新,建立生态化的企业文化。这是保证技术创新生态化得以顺利实施的“软环境”。企业应将对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纳入到建立企业文化的基础中来,形成能够体现并追求经济、社会、生态和人的生存发展效益的企业生态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洪彬.“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J].环境工程,2008(16).

2、吕向龙.环境资源市场失灵与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研究[D].湖南大学,2004.

3、李锐.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3).

4、彭福扬.科学的技术创新观――生态化技术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6).

5、田晓.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及其发展思路探索[J].郑州大学学报,2006(5).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研究》(07B19);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2008ZK4007)。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9篇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主要方向;影响

1 林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

1.1 缺乏创新意识,缺少资金投入

目前我国林业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林业技术创新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林业技术创新逐渐受到了各地区林业工作者的重视,开始学习新的技术,改变以往的传统林业管理模式,但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林业工作者不能正确认识林业技术,没有创新意识,且难以舍弃已经适应的传统林业管理理念,对新的创新技术提不起兴趣,导致在这些地区难以实现林业技术创新,就很难发展经济。除此之外,经济不发达和资金投入不足也是林业技术创新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很难引进新型技术人员,林业技术创新受阻。

1.2 主体地位不明确

林业技术创新以来,我国的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一直以科研机构为主体,林业企业参与度低,资金投入不足,林业技术创新难以进一步发展,满足林业企业的要求,使得林业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想林业技术不断发展,就必须要确定林业企业的主体地位,才能让技术创新和企业联系起来,共同推动林业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

1.3 科研成果不足

我国林业科技成果不足的原因,不仅是资金不足和缺乏资金,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林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在林业技术创新团队中,高素质的研究管理人员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限制了林业技术创新。因此,加强林业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增强吸引高素质科研管理人才,是目前林业技术创新必要的研究。

2 林业创新的创新点和主要方向

2.1 提高创新意识,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林业工作模式是当前创新工作的首要步骤。各地区要加强培训林业工作者,更新林业工作者的思想,使其意识到林业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同时,为了保证林业创新的进展,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并加大宣传,吸引更多社会投资。

2.2 确立林业企业的主体地位

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才能确保技术创新工作顺利进行,目前,为了保证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就必须确立林业企业在林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林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林业技术创新加入到企业生产中,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2.3 培养专业人才,创建创新队伍

当前我国林业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员欠缺,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林业创新工作的发展必须从建设创新队伍开始,林业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林业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水平,同时,林业企业也要加强吸引专业人才,让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投入到林业技术创新工作中。

3 林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3.1 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林业技术的创新,以前林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病虫害威胁、林业产品成活率低等问题都得以逐渐解决,实现林业的生态建设。与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相比,创新后的林业管理更加精准化、数字化,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树木生长因素的合理控制,也很好地改善了树木的生长状况。林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了经济发展,使林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林业产品结构

我国传统林业产品存在很多缺点,例如,生存能力弱,繁衍期长,易受虫害的影响等,都严重影响了现代林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林业发展要从培养新林业品种,优化林业产品结构开始着手,通过林业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品种,获得更高的林业产品质量。这样以来,推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为林业发展铺垫了道路。

3.3 提高林业人员整体素质

传统林业产业中,林业人员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但是引进林业技术创新后,林业人员不需要以前传统的大工作量和高重复性,林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林业发展贡献力量。

4 总结

林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但是林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林业企业积极发挥主体地位,林业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促进林业技术创新工作步入正轨,带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2013

传统技术创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生态技术 创新 产业化 对策

1992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区域生态工程的试验。目前,一些地区生态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但由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制约,我国生态技术创新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技术创新及生态技术产业化

1.生态技术创新的背景

生态技术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社会。因为传统农业技术是对自然界生物生长过程的利用和强化,而植物的生长过程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又使得污染控制技术等环保技术发展起来。尤其是1963年美国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等著作的发表,使人类越发意识到到技术创新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双刃效应”。人类对人口、能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普遍关注,急需技术创新的发展和进步,以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此时生态技术创新显得日益重要。

2.生态技术创新的内涵

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公认的是技术创新过程中应全面引入生态学思想,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技术创新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生态技术创新是指生态技术本身的创新,要求出现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狭义生态技术创新又可分为末端技术的创新、工艺导向型技术创新和产品导向型技术创新。广义生态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生态化,一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中引人生态观念,使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良性循环的方向协调发展;基于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生态技术创新具有创造性、生态型、系统性和效益型等基本特征。

3.传统技术创新与生态技术创新

传统技术创新主要追求经济效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传统技术创新价值观服务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单纯的经济增长曾被认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实际上,传统技术创新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却面临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如生态危机和人的“非人化”等问题。生态技术创新以生态―经济效益为目标。因为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传统技术创新的局限,除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的生态效益在技术创新中日益受到重视。

4.我国生态技术创新面临的难题

(1)生态技术创新意识逐步增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使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生态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态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外部正效应,可以同时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废水排污技术的创新,不但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还为社会和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生态技术创新面临的难题。如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生态技术创新的措施还比较少。

5.生态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意义

生态技术创新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生态技术产业化是生态技术创新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的关键,一方面生态技术的发展要走一条产业化的道路,才能保证其发展有永续的动力;另一方面生态技术还需要向其他产业参透,形成生态技术创新的环境,实现产业生态化改造的目标。

二、 推进我国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鉴于生态技术产业化在生态技术创新中的重大作用,必须创造一种机制和氛围,大力推进生态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等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但均不可或缺的作用。

1.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公众在消费它时容易产生“免费搭车”现象。这种环境资源配置上的“市场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必须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强化各项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排污的收费标准和企业使用传统技术的成本,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激励等措施,使企业在生态技术创新时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2.引导企业成为生态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主体

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去实现,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同样应该成为生态技术产业化的主体。

(1)要使企业有动力主动地选择引进生态技术创新成果,这必须首先使企业具有生态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要使企业内部加大研发投入、成为生态技术的研发主体。技术创新的推动应该是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其中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企业的科研投入水平一直比较低,2000年在全部的R&D投入中,企业投入部分占57.6%,政府投入占33.4%。虽然看起来企业的投入比重是占主体地位的,实际上投入水平比较低,只占企业销售总额的0.5%,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在3%左右。

3.完善生态技术产业化的市场环境

市场是生态技术创新的起点,也是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我们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充分,市场机制还未健全,可能对生态技术产业化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将这种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1)树立正确的生态技术效益评价体系。传统的技术评价体系是以GDP产值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只注重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

(2)规范产权制度,健全各项市场法律法规。市场法规体系可以规范技术成果的市场交易,保证各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

(3)鼓励生态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我国技术中介服务机构近年来蓬勃发展,但还不是十分规范,政府应该进一步扶持、规范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使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加大对生态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促进生态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

随着生态技术不断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和领域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做保证,因此必须从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生态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

(1)生态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国情和市场需要,满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这是生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

(2)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生态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包括政府的推介、中介机构的市场化推广等形式。

(3)对生态技术创新转化的成果进行跟踪服务、调查,及时解决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时了解技术成果应用中反映出来的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使生态技术的发展更符合实际的需要。

5.促进形成有利于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机制

生态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才的推动。生态技术产业化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是具有现代生态意识、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及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并用。

(1)目标导向是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2)企业内部的知识传递和技术培训是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企业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人才的培养。

(3)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也是充分发挥人才创造才能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建立规范的人才流动市场体系,使人才市场成为人才合理流动的载体,促进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

6.建立多种形式的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

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经济的运行,生态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

(1)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从宏观上完善金融体系对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如中央银行确定有利于生态技术产业发展的信贷标准、国家政策性银行增加对生态技术创新项目的专项拨款等。

(2)完善金融市场,使金融市场为生态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包括资本市场、企业证券市场等。

(3)加强金融监管力度,规范金融活动,使金融活动对生态技术产业化的发展纳入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代 锦:生态技术:起因,概念和发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2)

[2]荣 诚:生态技术研究初探.中国软科学,2004(5)

[3]贾 无:济南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万方数据网硕士学位论文,2007

上一篇:税务管理专业范文 下一篇:临床医学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