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20:31:00

创业创新论文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在社会创业群体中,高校师生具有知识创新优势,是创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人,是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的群体。高校师生的创业项目通常都具有市场的技术领先性,掌握研发产品的科技核心技术。依托高校优良的科研资源和创新环境,创业团队能够提前了解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对市场的需求有高度灵敏度,通过研发合作形成高效的团队。

1.1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创业活动党的十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家积极鼓励高校师生结合专业学科知识和优势研发创新能力开展创业活动。国家主席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的贺信中强调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在致辞中谈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务院九大部门出台了2014年《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2014-2017年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通过提供创业服务,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2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专项工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持续加大。高校对服务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开始显现,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高校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至2009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共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7.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共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9%。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全国高校共获得169项奖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46项的68.7%。高校师生的持续研发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在国家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3创新竞赛和创业教育的开展高校开展的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创业精神综合素质的学科性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国内最受关注、最具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大学生竞赛。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参与展示创新竞赛。2014年等五部门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各高校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创业教育规划制度,开展教学工作。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中明确,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的KAB创业教育项目,已在100多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培训20多万名大学生。

2大学科技园的SWOT分析及对策

大学科技园结合高校科研优势与社会产业资源,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为国家科技研发、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到2014年,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十批110余所部级大学科技园。各省市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大学科技园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为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采用战略规划管理的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影响因素构造SWOT矩阵,相应提出实施策略。SWOT分析法是战略规划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针对研究对象的内部因素-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和外部因素-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决策。

2.1内部因素-竞争优势分析科技部和教育部协同推进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在服务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大学科技园积极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截至2010年,部级大学科技园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2014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4家部级大学科技园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研究会成立。研究会将总结各高校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经验,汇聚各类资源,为促进大学科技园的科学规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教育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科技园可以整合高校研发创新资源,利用教学实习基地、工程实训中心等载体,帮助高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高校通过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平台,提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习培训。大学科技园内工商税务、人才服务、银行投融资等专业平台,政策咨询和项目辅导等服务体系,完善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就业创业”培养服务链储备了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业团队。

2.2内部因素-竞争劣势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中,存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现实问题。首先是运营体制问题,高校的资产经营公司出资成立“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规划、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大学科技园。由于涉及到国有资产,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中受到政府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等政策管理的约束限制,影响到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的正常经营和运行效率。其次是管理服务问题。当前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运营人员的构成相对单一,造成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件条件”不足。陈赟畅等对大学科技园的调研发现,管理人员中只有12%的人员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或从事过企业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不够完善,导致孵化工作能力不强。再次,大学科技园对于高校的的创新成果转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专利成果为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率19.8%;专利授权年平均增长率26.0%。但是,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很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由于资金配套、管理服务等原因没有实现产业化。

2.3外部因素-机会分析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2012年教育部在高教系统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的第三项国家战略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目的是让“1+1>2”,项目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由高校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2013年国家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最终十四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价值内涵对大学科技园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协同创新要求高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发展的理论依据,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社会的价值认同。其次,协同创新要求以任务为纽带,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区的协同发展,组织方式的转变打通了高校部门分隔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大学科技园服务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实践。第三,高校内部创新资源和企业、政府的创新资源通过大学科技园平台有机融合、共享发展,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资源保障。

2.4外部因素-威胁分析在世界政治复杂多变,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良好,同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国家经济形势整体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其次,我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有待改善。基于2002-2012年的数据,清华大学《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报告显示,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36位,居于中游水平。我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总体上逐步改进,在金融支持、政府项目、商务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现状亟需改善。

2.5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行动对策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SWOT分析,本文对SWOT矩阵分析模型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组成的四种战略组合,提出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行动对策。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具有社会关系性与信息技术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共存性。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以大学科技园为孵化服务平台共同扶持和推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储备创业项目,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效日益显现。政府部门出台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专项政策,成立人社、科技、教育和财政多部门联动的专设机构,建立协调督查机制,分类细化评价体系和具体考核指标,以监督落实、健全完善管理工作。按照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规模和孵化阶段,政府配套优惠政策,落实资金奖励、税费减免等孵化工作。政府与高校合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孵化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配备专业人员和创新创业导师提供政策落实、项目申报、自主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对科技创新性高、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设立专项基金,给予资金资助和奖励,助推创新创业。制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名录,实行专项采购制度。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工作需要高校的行政财务、教学科研和孵化平台各部门协同合作、分工负责。由分管工作的校级领导统筹各成员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合作校内创新创业的教育资源和创新平台,以任务导向开展工作。①高校制定政策文件,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资金奖励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②教务处组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创新创业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教材,强化实习实践和案例互动教学,通过师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互动,共同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③高校组织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流学习,邀请社会专业人士、行业专家组成专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④成立由团委主导,学生处、教务处和财务部门合作,多部门协同负责的机构,开展创业实践比赛,创新竞赛等活动,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培训。⑤由大学科技园牵头负责,协同行政管理、资产财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创业导师和工作人员,以科技产业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负责高校师生科技创业项目的公司运营和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知识协同创新主体可以通过人才流动、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大学科技园应理顺与高校的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确立资产关系中的责权利的关系,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公司,完善利益分配、产权激励的机制。创业创新培养载体的建设,要加强协同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互聘专家担任研究员,形成人才交流互动,创新创业成果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结语

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资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以大学科技园为孵化服务平台共同扶持推进。高校提供人才信息、科技成果和科研设施等支撑体系。地方政府提供社会保障、专项资金、配套公共设施等优惠扶持。政府、高校和社会资源多方主体,协同互动,以大学科技园为孵化服务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同推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加速高校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应用。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指导老师;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090-02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更符合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需求与渴望。国务院2015年5月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全面部署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教育部也提出各高校要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统领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的要求。

一、大学生创新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国各个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很多的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大学生渴望提升,但创新意识不足,坚持做下去的较少。

二、激发和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能力的措施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经验,从学校、学院、指导老师和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提出以下一些措施,以激发和提升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活动能力,以飨同行。

(一)高等学校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理念,进行教育改革

高等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平台和载体。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成立校院两级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指导、评审和咨询等,并由教务处实践科或校团委负责日常的工作。召开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总结表彰大会,树立先进典型,对有突出成绩的学生进行重点宣传报道,举办优秀大学生创新成果的展览和展示会。在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研究生推荐免试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让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校园学生活动的新风尚。

2.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平时也要作一些及时的小调整。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从大一开始设立创新创业的启蒙教育。开设一些创新创业的选修课,压缩理论课的课时,增加科技创新的实践实验课程,努力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过程中向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转变,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3.通过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知识讲座和创新论坛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使学生更有成就感。

4.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可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和获得专利等情况可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对参加科技竞赛并获奖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

(二)二级学院搭好创新平台,创造创新活动的外部条件

二级学院(系)是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直接管理和指导者。因此在学院的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科技创新途径,拓展科技创新内容,着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二级学院开放本单位的各类教学基地、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同时鼓励老师对大学生开放自己的专业研究室,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提供稳定的场所。在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培训、熟悉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制度后,对学生开放使用。

2.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和争取资金支持,形成以国家、省、学校和学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为主体组成项目申报体系。学院需要组织学生并指定老师协助进行项目申报。同时以学院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鼓励老师为学生开出合适的科创项目。利用校友和企业资助基金等形式多方筹措资金,确保科技创新顺利开展。

3.加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检查和考评力度。建立项目自查、教师检查和学院抽查检查机制,加强检查问题的整改反馈及落实工作,保证创新项目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严格项目结题、验收和答辩程序,对项目采用现场汇报、成果展示和专家提问形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真正完成科研创新的培养。

4.学院还应积极利用校园网络、学院网站、微博、微信、宣传展板和科技创新专栏等对本院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发挥辅导员与大学生接触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动员相关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大创工作。邀请校内外在科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及优秀指导老师现场答疑,为坚定学生们的信心、树立榜样。

5.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学院应做好一、二年级的课堂引导、三年级的科研训练、四年级科研活动三者的关系。鼓励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以及男女性别的学生进行组合,形成稳定合理的科研团队,增强团队成员的互补性、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明确团队负责人的主要责任。

6.学院对指导学生科研获奖的教师,在年终绩效考评、职称评定、教学奖励申报等方面优先考虑,以此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三)加强优秀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引导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指导教师也必须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培训。同时加大对指导教师的大创能力培训和提高工作,特别是年轻老师的能力培训,举办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创新论坛,交流经验,提高水平。

指导教师应该富有创新精神,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和事物,在大创的教学和指导过程中充满热情,乐于奉献和吃苦耐劳,能将课堂的教学知识和课外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指导老师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素养。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热情

目前高校大学生进行科创项目开始时激情高涨,对科技创新参与热情较高,而在实施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不高,很难坚持到最后。因此:

1.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科技创新项目选题应从学生中来,将学生日常的关注点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拟自己的大创的题目,使其通过文献检索等途径了解自己兴趣点的发展动态,使得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不断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以及科技创新给自己带来的幸福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开展研究的积极性。

2.保证学生科技创新的时间,科技创新只是课程知识的外的一小部分,学生普遍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技活动。在大学四年中,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适应的转变过程,要参与科技活动显得力不从心。大学四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等问题;而大二、三年级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只是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由于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与缺乏,知识面狭窄,因而学生中的专业研究成果很难有高水平的。大学的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这样可将大四的毕业论文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结合起来。将科技创新、课外活动和毕业论文等结合在一起的,从大二下或大三上学期开始,进行大学生创新的同学提前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与科技创新活动,缩短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开展具体实验工作提供更多的时间,大四的时候专业课程较少时,专心认真的进行科技创新和毕业论文。

3.对各类不同级别的创新竞赛为学生设立一套规范有效的奖励机制。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升学、就业和平时的学习成绩的评定相挂钩,将学生课程成绩加分与减免、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权加分形式。这样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给自己带来的学习效益和美好前程,使他们产生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动力。

三、总结和展望

大学生是当代最具创新的群体之一,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星宇.“挑战杯”竞赛对大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4,(12):252-253.

[2]蒋海明,赵宏宇.大学生参与科研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必要性及作用探讨[J].2014,42(21):201-203.

[3]王新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2015,(5):288-289.

[4]于蓬勃,成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309-310.

[5]郑少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J].学理论,2015,(7):141-142.

[6]孔全存,陈硕,王雪莹,刘桂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中人员梯队组建模式的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J].2014,31(5):24-27.

[7]蓝和慧.如何提升大学生创新团队指导教师能力[J].教育理论研究,2015,(7):27.

[8]刘荣,黄龙,朱竹青.试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52-54.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多样化;思考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科学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中外皆然,毋庸置疑。因此,各高等学校对毕业设计都非常重视,在设备条件上不断加大投入,在过程上严格检查,在质量上严格把关。

一、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的可行途径

(1)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工程训练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当前,部级和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正在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其影响力和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体现。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参加的学生更是与日俱增,需择优选拔。全国性大学生创新论坛和工程训练比赛定期举行。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将部级或学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工程训练项目作为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来执行。用学生的实践作品作为毕业设计成果,用项目总结形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中论文内容和格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毕业设计,以作品公开展示和现场汇报的形式完成答辩。

(2)结合各种设计大赛项目的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全省或全国性的挑战杯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正有规律有秩序地开展。由于就业、求学和兴趣的驱动,参赛人员日益增多。将这些大赛内容作为毕业设计任务来完成,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参赛项目进行理性思考、深入研究,进而撰写毕业论文。把论文与参赛作品共同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由于研究时间加长、投入增多,加之参加竞赛的多数学生是出于兴趣驱动,因此学生乐于投入精力,易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

(3)通过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科研总结和写作能力较强。经引导和正确选题,他们完全具备发表较高水平论文的能力。学生撰写论文的动力,一方面来自自身素质和兴趣;另一方面是来自继续求学,尤其是国外求学的需要。为了被所申请的学校录用并获得高额奖学金,对计划出国求学的学生来说,撰写论文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发表高水平论文的学生可以申请用他们的论文作为毕业设计成果。这样,一举两得,学生易于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4)灵活的毕业设计周期。改变毕业设计仅在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的固定周期。即使是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也可以提前到最后一个学年或更早些。事实上,除考研学生外,其他学生在第7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轻并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时便可以开始毕业设计工作。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而第8学期也不必是单纯的毕业设计,可以开设一些诸如学科前沿课程或讲座课程(选修性质),从而减少由于单纯的毕业设计任务所造成的纪律松散和时间浪费的现象。对以创新性实验项目、工程训练项目、竞赛项目等作为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其开始时间更是灵活机动。

二、多样化毕业设计的可操作性

(1)先从外界条件来分析。由于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的推进,各高等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格外重视。通过利用教师的科研条件,并借助创新实验基地建设和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较早地开展实践性锻炼。教务部门使这些实践环节规范化、制度化,落实在了本科培养方案中。并在政策上加以引导,例如在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评比中,越来越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动。这就从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政策激励等外部环境上为学生营造从事实践活动的和谐氛围。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学院,部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学院还建有本院的创新实验基地。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和各类竞赛项目,并为全国交流提供平台。2009年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大赛,2010年承办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学校明确要求每位教师都要付出时间并提供条件,亲自指导学生从事创新性实践活动。

(2)再从内部条件分析。学生也非常渴望得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以便为就业、升学(尤其是异国求学和保研)奠定重要基础。学生在自己的推荐信中都希望有对实践能力的描述,因此学生对这些实践性活动格外积极。

在具备了足够的实践机会,并且得到越来越多学生响应的情况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也就具备了改革的外在和内在条件,亦即可以开展多样化毕业设计教学,使得在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环节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以便对传统的毕业设计进行有机补充。教学管理部门向学生公布可能的毕业设计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任选其一,也可选择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这样,学生处于主动,而非被动地接受教师规定的形式和题目。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三、多样化毕业设计的特色

(1)利于个性化毕业设计教学,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毕业设计形式,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孕育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

(2)抑制论文抄袭或网络拷贝等学术不端现象。因为学生所从事的毕业设计内容符合其兴趣,学生处于主动选择。不像传统的毕业设计那样,学生被动地接受着规定的任务和程式化的过程,无奈之中便选择了抄袭。

(3)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及其他实践性项目,从事这些项目的同学可以一举多得。

(4)毕业设计成果可以和未来创业项目相结合,迅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就业。

(5)毕业设计教学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985工程”和“211工程”所奠定的学科平台基础,开展高水平毕业设计研究。这也符合实施“精英教育”的理念。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一、明确指导思想 加强组织协调

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训练计划”)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师引导,项目驱动,兴趣使然,自由发展,能力提升”为原则,创新理念、创新机制、立体训练,树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充分利用学校科研优势和与行业密切结合的特色,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和课外渗透、自主与引导结合”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成才、创业报国”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本科生院、学生工作处、科学研究部、计划财务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领导、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开展,监督项目经费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于2012年7月将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调整并入本科生院,更名为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并赋予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生创业教育的规划、组织与实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等职能。二级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干部,班级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委员,建立了校、院、班三级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具体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专家工作组,对各级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验收,并指导相关工作;二级学院成立了学院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对学院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评审、检查和指导。

二、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探索

学校在全国率先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评估指标,推进创业教育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与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作为“个性培养”课程模块纳入培养方案。学校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创业素质提升工程》等文件,制定了《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管理细则》等规范。

二是建立评估和激励机制。学校把创业教育教学成果写进了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二级学院目标责任书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在考核中加大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度;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学考核体系,对二级学院组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等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设立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奖,对创新创业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奖励。

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储备,学校积极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在全校性选修课中设置创业教育通识、技能和实训课程86门;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同时,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积极编写创业教育教材。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营造浓厚氛围

学校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营造浓厚氛围,丰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一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学校推进科研进入课堂,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全校实验室24小时向本科生开放。在全国率先设立创业实践学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创业依托、实践和模拟基地近千个;开设模拟银行、海关、税务和工商等创业模拟实训;鼓励有能力和条件的学生结合专业创办科技型公司或工作室。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导师制。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题、实施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科技写作;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建立企业、优化企业运营、分析并排除企业风险等。

三是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大会,学校专场创新论坛、创业论坛和实践论坛,以及全校所有二级教学单位组织的学院专场论坛,并制作展板在教学区长期展示,同时开通网络项目展示和“网络人气奖”投票,编撰《中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论文集》,集中反映学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成果;开展创新教育思想大讨论、创业教育论坛和举办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进行创新创业探索,培育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强化训练计划项目过程指导和管理

学校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建立了约谈机制,加强项目训练过程指导,细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管理,扎实推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

一是做好项目培育,规范项目选拔。学校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培育,已初步形成学生从“直观感受”到“实践调研”再到“项目申报”的闭合回路。对新生实施“苗圃行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例如每年10―11月,学校组织新生参观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每年寒假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从点滴做起”实践调研,已有4万多名学生参加;常年组织举办创新创业沙龙、专家讲座、培训等活动;对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服务。鼓励有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训经历的学生参与创业类项目,已实现公司化运作的项目优先。

二是建立定期检查约谈制度,实施全方位项目验收。学校对每个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对非主观原因在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实施不到位的项目团队进行约谈,了解项目实施的具体困难,请专家为项目进行指导,引导项目顺利实施。例如,2012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8个项目建议约谈、1个项目不合格终止资助;2013年项目中期检查时有16个项目建议约谈。

学校组织专家对结题报告进行审查,要求项目全体学生参加项目结题答辩。例如,2014年共有35个二级教学单位举办了41场学院专场创新创业论坛,学校组织了6场创新创业论坛,有605个项目、超过6500人参与学院专场和学校专场的答辩、展示和交流。

三是严格经费管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行“滚动式”管理方式,制作项目台账,规范经费划拨流程和报账手续。学校为各二级学院刻制并下发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专用印章。

五、创新工作思路 建设多级训练平台

近年来,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级创新创业训练平台,面向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免费开放。

一是建设创新实验训练平台,包括校级创新训练平台、院级创新训练平台、学科创新训练平台、校企联合创新训练平台。重点建设了物理、化学、机械、电子信息和生物5个校级创新训练基地。

二是建设创业模拟训练平台,包括加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示范基地”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创业模拟实训室――模拟银行、模拟海关、模拟税务和模拟工商,为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提供商业环境支撑。

三是建设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学校加强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站建设,积极构建网上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完善网上创业素质测评系统和远程网络交流系统。学校加大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力度,为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提供孵化平台,开展项目孵化、企业诊断等服务,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目前,学校有72家学生公司入驻创业园。

六、训练计划成效显著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覆盖面大,受益学生多,社会赞誉良好。

一是受益面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近年来,学校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数量和参与人数都呈上升趋势。2012―2014年,共批准部级立项项目376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54项,创业训练项目112项,创业实践项目10项);湖南省立项项目87项,校级立项项目1754项。学校有超过95%的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超过80%的专业教师有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历。学校专家、指导老师对项目完成情况的满意度高,

二是效果明显,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参与项目的学生普遍反映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等方面受益匪浅,能力有较大的提高。2012―2013年,项目学生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发明专利、采用作品数量701件,参加部级、省学科竞赛获奖645人次。目前,学校在校学生创办公司231家、工作室646个。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上,我校一个项目荣获“优秀论文”,一个项目荣获“最佳创意项目”。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2.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关系研究综述肖光文

3.社会资本、政党权威与现代国家构建张浩,ZHANGHao

4.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天府新论 任中平

5.试论小布什政府中东民主化的虚幻性倪云鸽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韩振峰

7.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岩佐茂的生态伦理观——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现实应用与发展孙玉健

8.论对人民军队法制化建设的卓越贡献王茂森,WANGMaosen

9.金融危机、生态危机与马克思批判精神的时代价值魏明超,WEIMingchao

10.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和逻辑陈一收

11.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二维产权制度模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邱爽

12.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扩大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徐海霞

13.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探究张怀雷

14.关于城市公园商业化现象的观察与反思王瑗

15.论和谐社会法律秩序与伦理秩序的同构毕红梅,梅萍,BIHongmei,MEIPing

16.我国《信托法》对消极信托的态度——以英美信托法为借鉴刘凌颐,底韵

17.对公民有效参与公共决策的制度分析——以温州出租车司机的"罢运"事件为例方建敏

18.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公共管理文化的途径——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管理文化双重影响的分析李德勇,吴婷

19.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反思与前瞻方舒,FANGShu

20.基于SWOT模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徐晋,骆建艳

21."村改社"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困境与出路吴记峰,吴晓燕

22.以民间传统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王强,朱惠斌

23.孝道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功能变迁王文娟,马国栋

24.认知语境下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的思考黄航,HUANGHang

25.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探析李海霞

26.天府新论 试论云南阿嵯耶观音形象罗越先

27.大熊猫文化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大熊猫文化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

28.生产和消费:孙中山民生史观的思想渊源吴科达

29.唐代次对制析论陈晔,CHENYe

30.唐诗宋词元曲的"牢笼"——反思王国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韩立平,HANLipin

31.论贾元春形象的多重内涵张志

32.巴蜀文学奇特、虚幻的审美精神及其思想渊源——以司马相如辞赋创作为例李天道

33.韩国高丽诗人李仁老对李白的接受王红霞,唐斌

34.浅析当代职业生存方式变化与大学生创业王书会,李志辉,张强锋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原则代玉启,DAIYuqi

2.万能民主与民主万能的当代困境韩禄

3.公民意识的社会功能曲丽涛

4.善治——遏制政治腐败的制度创新唐环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价值哲学王玉樑,WANGYuliang

6.社会哲学层次的社会资本探析杨东柱,王哲

7.中国崛起中的科技人才建设——论的科技人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李桂花,潘丽萍

8.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姚芳,孙来斌,YAOFang,SUNLaibin

9.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何林,吕红娟,何炼成

10.国外财政分权理论研究述评武靖州,孙磊HtTp://

11.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地区经济收敛——基于1997-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唐沿源

12.绿色产品设计技术与低碳经济刘越,LIUYue

13.发展我国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的构想——基于成都、重庆的实证分析肖云,韩立达

14.基于产业经济理论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陈清,吴乔

15.基于低碳经济的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张书军,向往

16.析报应主义刑罚价值观正义性天府新论 谢萍

17.农村房屋流转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章合运

18.萧条时期的竞争执法:转变与反思应品广,YINGPinguang

19.儒家"公"观念的公共考量及其社会化路径孔兆政,柏维春,KONGZhaozheng,BOWeichun

20.电子政务的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操作徐强

21.消费行为研究的理性化反省与感性论转向——扩展社会学消费行为研究的传统界限方劲,FANGJin

22.信息化与农村社会发展饶旭鹏,刘海霞

23.现代孝亲意识的唤醒曹自立

24.当代公民文化创新研究——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视角刘泾

25.先秦文化自觉的主体及其路径分析刘益梅

26."三反"政策执行的阻碍因素分析张北根,ZHANGBeigen

27.宗族制度控制与社会秩序——以清代徽州宗族社会为中心的考察张金俊

28.堕落的轨迹:从审丑的文学到丑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视角潘道正

29.中国古代审美移情理论述略钟仕伦

30.前无古人的明代竹枝词创作王辉斌

31."学有所教"的政治意义与制度设计——基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思考陈秋苹

1.《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李春敏,LIChunmin

2.当代西方社会风险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何小勇

3.中西马克思主义研究进路之述略及其启示赵泽林

4.国家基础性权利与社区居民政治参与的协同——以南充市滨江社区为例黄成亮

5.全球治理困境的突破口:联合国还是WTO石育斌,SHIYubin

6.传统爱国主义的价值取向与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杨豹

7.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及其现代价值林贵长

8.荀子"君道"论的现代心理学意蕴黄造煌,HUANGZaohuang

9.停滞背景下的资本主义金融化——福斯特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探讨贾学军

10.不当竞争的成因与博弈分析周素珍

11.资本引入渠道与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大开发资本积累的实证经验杨晔,花冯涛,YANGYe,HUAFengtao

12.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四川产业承接江世银

13.论中美石油博弈陈惠芬,胡国松

14.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与变化的方向——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艾瑶,叶德磊

15.原因自由行为论之理论依据郑泽善,ZHENZeshan

16.司法过程中的心态平衡及其实现黄爱教,宋明爽

17.关于未来《民法典继承编》中应规定遗嘱解释规则的探讨梁分,傅晶晶

18.行政国家的叙述话语天府新论 陈家浩

19.公共政策制定过程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形式及其选择王建容,王建军,刘金程

20.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信息缺位和失语原因探析何光英

21.论阅读与人的社会化冉昌光,RANChangguang

22.从"社会保障-社会救助-贫困"到概念的泛化和统一李汉宗

23.历史语境与深层逻辑:理解马克思文化思想的两个重要维度段迎晖,DUANYinghui

24."儒法合流"的伟大践行者——论诸葛亮法律思想的渊源及成因王晓峰

25.中国古代的媒人浅议郝建平

26."境界"与"意境"——《人间词话》的核心范畴辨析王玉琴,WANGYuqin

27.《三国演义》中的"高祖"遗踪张红波

28.王夫人新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程建忠

29.天府新论 论杨牧诗歌表现的内蕴真实林平

30.高质量反映,还是介入引导——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使命之探讨许丽梅

31.经济转型期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立的动力机制研究刘静

3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黄莉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1“计划”立项现状

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抓住教育部启动“计划”的重要契机,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4],迅速建立起“国家—北京市—学校”3个层面的“计划”训练体系,每年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立项.2007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投入经费1241.62万元,共计资助6016名学生1871个项目开展了创新创业训练,学生覆盖面由2007年的2.9%提升到2014年的17.7%,具体立项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学校“计划”立项数、参与学生数、投入经费3项指标呈上升趋势,2014年3项指标分别是2007年的4.5倍、6.3倍、5.5倍,增幅较大.体现了学校对“计划”越来越重视,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受益学生越来越多.同时,从表1中也反映出项目管理难度会相应加大.面对每年大批量的立项计划,要保证“计划”项目实施质量,学校需要从全局重新考虑和布局,优化项目管理.

2“计划”项目管理路径

2.1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支撑“计划”可持续开展

“计划”的全面实施,涉及项目过程管理、经费投入、学生宣传动员、教师投入、条件支持、成果孵化、创业引导等诸多方面,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校一盘棋,汇聚全校之力推动该项工作.为此,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组织管理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分工如图1所示.为确保“计划”顺利开展,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团委、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挂靠教务处.学院层面,成立1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小组”,由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团总支书记及教师代表为小组成员.

2.2拓宽选题渠道,引导学生兴趣,提高项目选题质量

选题是否合适对开展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可以说选题是科研的战略起点[5G6].一般来说,项目申报人在选题时要从学术角度和个人角度2个方面去考虑.从学术角度来说,选题需要有现实意义、学术意义和创新性,选题的范围宜窄不宜宽;从个人角度来说,选题难度要适中、要考虑个人兴趣、能够发挥特长、要考虑外部条件[7].鉴于大多数本科生较少系统接触科学研究,选题随意、来源少、重复多、研究目标不明确、缺乏创新[8],申报项目选题存在困难,学校了立项选题指南,提供7条途径指导学生选题,项目选题质量不断提高.途径1:源于生活.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途径2:关注热点.查阅文献资料,了解专业领域相关研究动态和热点问题,就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进行研究.途径3:企业合作[9].充分利用学校与自身优势以及已掌握的研究基础,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解决企业提出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难题.途径4:依托竞赛.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将竞赛与项目研究紧密结合.途径5:项目延续.对具有较好研究基础或具有较好研究前景的项目开展多期研究,培养研究团队,培育优质成果.

途径6:交叉学科.探索交叉学科新领域,提出研究新视野.途径7:导师推荐[10].寻求导师帮助,与导师在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课题指南紧密结合.

2.3规范项目过程管理,强化项目过程监控

学校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经费使用指南”等文件并严格执行,规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11],强化项目过程监控.2.3.1立项与评审管理每年3月份,学校启动“计划”立项申报工作,组织召开项目申报说明会,规定每个学生同期只能参加1个项目(含在研项目),项目主持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无不及格课程;项目需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同一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数不得超过3项(含在研项目).4月份进行项目评审,包括学院初评遴选、学校专家组评审2个环节.2.3.2项目运行管理项目签订任务书后,学校对项目运行提出具体要求.(1)项目组内自我管理的“两个至少”,项目主持人每月至少组织2次项目组成员交流会,指导教师每月至少组织1次项目检查.(2)学校集中组织的“两大检查”,即阶段检查和中期检查,一般于每年3月份和9月份开展,检查未通过的项目,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合格前停止经费使用,情况严重的将终止项目执行.(3)项目变更必须备案,项目变更包括项目名称变更、项目主持人变更、指导教师变更、项目组成员变更、项目内容变更、经费变更、项目结题时间变更,严禁未经同意的任何自行变更.2.3.3结题与经费管理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向管理办公室提交结题报告、论文或成果实物、工作手册、不少于5张项目实施过程电子照片等材料,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项目结题答辩,一般于每年3月份和9月份开展.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统一颁发结题证书.无客观原因未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学校将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并追回项目组学生由此获得的一切加分、荣誉及不合理使用的经费,同时项目组学生记入黑名单,以后不得参加项目申报,指导教师次年不得担任项目指导工作.项目经费建立专门账号,专款专用,由承担项目的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教师、学院、学校不得截留和挪用.经费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上级、学校有关文件执行,接受学校财务、审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2.4多措并举,激发项目管理活力

2.4.1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将“计划”项目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计划”项目纳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拓展平台”,将其作为“基础、综合、创新”多层次、阶梯状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一些专业已将“计划”列入专业必修课,例如生物科学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推动学生全员参与“计划”项目.将“计划”项目纳入学分认定体系.学校制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参与“计划”项目且结题的学生,可获得科技创新学分.该学分可冲抵通识教育平台公共选修课学分,冲抵总分不超过3学分,同时也可计入学生个人成绩档案.将“计划”项目纳入学生评优体系.参与“计划”项目的学生在学校评优及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时可获得量化加分;项目研究取得突出成果的学生,可直接申请参加“推荐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选.将“计划”项目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项目达到毕业论文(设计)标准,经学生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和学院同意并报教务处备案,可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进行修改,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向学院答辩委员会提交答辩,按毕业论文(设计)要求进行成绩评定计入学生个人成绩档案.同时,学校定期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总结“计划”项目取得的成绩,分享经验与成果,表彰优秀,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2.4.2激发教师指导项目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评聘分离和聘期考核制度,各学院纷纷将指导“计划”项目纳入教师聘期考核体系,给予工作量认定,并将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款.2.4.3激发学院管理项目的积极性(1)财权下放.每年,学校将“计划”项目经费一次性下拨学院,由各学院教学副院长负责审核经费使用.同时,各学院根据项目实施优劣,有权二次调配项目经费使用,保证实施效果较好的项目得到更大的支持,实施效果较差的项目得到有效督促.)改善条件.学校投入专项经费,帮助学院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丰富学院的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践资源.2012年以来,建设了生物类、林学类、工程训练类、经济管理类等一批创新实验室,大幅改善了学院实施“计划”的条件.

3“计划”项目实施成效

学校实施“计划”工作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每年项目申报异常踊跃,立项后项目研究工作能很好地落实,很多师生已将“计划”视为本科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近年调查显示,师生高度认可“计划”的开展,满意度达98%以上,并希望能长期开展下去.“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丰硕.2012年以来,学生依托“计划”项目在国际会议、核心期刊及其他期刊等载体上公开501篇,其中发表SCI论文21篇、EI论文24篇、核心论文151篇;取得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46项;注册公司3家;撰写各类研究报告843份;设计制作各类实物、图纸、图册、模型、软件近234件;2014年,“老年人行走助力装置”项目代表学校参加了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主办“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被评选为全国十大“最佳创意项目”之一.

4结束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适应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体现了教育部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举措[12],为学生提供了充分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带动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不畏艰难、大胆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和丰富了校园学术氛围,加速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进程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进.北京林业大学通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的管理途径与方法,有效保证了“计划”的实施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重点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优质项目培育与孵化、项目推进与实验室开放联动、校企合作项目开发、项目推介与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实施质量。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45-01

探索、创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机制,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应对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科院校必须进一步积极优化专业结构,积极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下面主要围绕高校应用型本科才人培养教学中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类型,制定科学培养方案上进行一些探索:

一、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我国“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人才培养定位不仅是学校办学定位的逻辑起点,甚至可以说学校办学定位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设计框架,关系到后续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资源的配置。从教学计划变为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改变,而应反映出教育理念的升华,抛弃过去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为载体的狭隘的教学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轴心的教学观。围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二、成立培养方案制定委员会

为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效率,也更具针对性,学院要求各教学单位每个专业均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门委员会要吸收社会、企业人士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使所制定的方案更符合实际需要。

培养方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对整个课程教学都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础,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与可接受点,制约着课程教学的程度高低、内容组织、方法运用及教学的有效性。

三、突出实践教学重点

根据国外对高等教育的分类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在于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强调知识的串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而实践教学便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根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质量观、师生观,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根据不同专业的属性,为明确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全国性大型比赛,通过每年校内一系列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增设专业选修课程及成立课下兴趣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应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注重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权。为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培养兴趣,掌握学习方法,规划大学学习生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各专业必须开设专业导论课,由专业教授授课,同时聘请业界知名人士讲授部分课程内容。此外,设置实习课程,让学生在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岗位上经过认知实习,了解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经过这一过程的学习以后,他们会对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有利于结合自身兴趣,规划未来发展,在专业方向的选择、课程选择上会更加理性。

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包含3个项目,即“优秀学术人才”、“优秀创业人才”和“优秀人才领导力” 培养计划。首先,重在培养方向的多样,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涵盖众多,这三方面培养计划分别是针对社会科学的基础和应用学科,分别有着宽阔的职业出路,未来的发展路径多样化。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创新。这一计划采取“体验式学习”的方式。如参加学术计划的学生要参加论文写作讨论班,以研究最新论文、尝试写小论文,最终发展出毕业论文为主要环节;参加创业计划的学生要参加真实的创业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等;参加领导力计划的学生要深入到政府等机构做调研,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国英,徐立清,应雄.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8-9页.

[2]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1]2003(1)3:5-9页.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两个取胜 办学思想 人才培养 思想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30年前,校党委按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决策部署,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牢记打赢使命和大学本质,开创性地提出了“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即“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在此办学思想指导下,全校师生通过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使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1.深刻认识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内涵

1.1“两个取胜”办学思想的由来

“两个取胜”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任校长的程天民院士提出,当时正值全军精简整编裁军的特殊时期,编制压缩、干部减少、学员减少、床位减少、经费减少。经过深思熟虑和严密论证,在1986年11月21日论文报告会暨校友联谊会上,程天民校长首次提出了“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战略思想。他指出,在全军精简的新形势下,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战略思想显得尤其重要,现有的人、财、物均应集中在提高教学、科研、学术、医疗质量上,这些都应具有“我们中国人民的特色,具有军医大学的特色”[1]。1988年8月,程天民校长在亲自主持制定的《1988-1990年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创办第一流医科大学,就是要和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去比较。要在出人才、出成果上,以及在社会的学术地位上去竞争”,明确“在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应当确立‘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战略思想”[2]。从此,“两个取胜”正式成为了第三军医大学的办学战略思想。

1.2“两个取胜”办学思想的内涵

“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内涵即是质量和特色。军医大学只有自身水平过硬,兼具其他高校不具备的特色,“才能更好地为军队建设服务,才能为发展医学学科做出创造性的贡献,才能提高学术地位”,两者同时起作用时,决定了我校的办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1.3“两个取胜”办学思想新形势下具体指导意义

“两个取胜”思想指导我们要站在基础医学研究的最前沿,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开新的机遇窗口。一是要确立质量意识,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形成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求导向和整体合力,逐步树立基础医学品牌意识。二是要确立特色意识,立足看家本领和质量特色,以一点突破,带动全局突破,做大做强。即以国家军队需求为牵引,以若干领域为突破口,提升整体影响力。

2.基础部对两个取胜办学思想的传承和深化

2.1“两个取胜”办学思想的传承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于1992年10月独立成为二级学院,20年来,始终坚持和发展“两个取胜”办学思想,立足“人才建设、教育教学、科技创新”三项中心工作,提出了基础部部训“崇德崇实、求精求新”。“求精求新”指注重特色和质量,精勤完美,热爱教学科研,为学生传授精准无误的新知识新技术,求实创新。在“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和“崇德充实、求精求新”部训主导下,形成了基础部特有的“热爱基础、扎根基础、建设基础、发展基础”的基础部人精神,并以昂扬斗志、饱满热情、认真教学、潜心科研,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

2.2“筛鋈∈ぁ钡姆⒄股罨

直至今日,“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得到了学校党委的一贯坚持和发展,历经30年实践检验和丰富拓展,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发展共识和传家宝,并在2009年正式确立为第三军医大学校训。此后,在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中,学校党委进一步提出了“实施一流发展战略,建设世界医学名校”的战略目标,并于2011年召开了“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主题的教学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深化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在此方针引领下,基础部始终紧盯一流标准,持续深化转型,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着力加强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一以贯之践行两个取胜,取得丰硕成果

基础部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长期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基础在学,重在创新,关键在落地生根,真正准确掌握蕴含其中的精髓,能够结合单位建设实际,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3.1夯实基础,构建支撑一流基础的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龙头,基础部党委以“两个取胜”思想为指导,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群深化带学科提升。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了感染免疫、脑科学、分子生物三大优势学科群。现为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目前共设置15个教研室和中心,其中,公共学科2个,基础医学学科4个,生物学科7个,中心2个。基础医学、生物学均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6个(包括5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全军“530”重点建设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个。获准部级研究平台5个,军队、省部级10个。

3.2大力培育,致力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是培育一流人才的支撑和基础,必须以质量和内涵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基础部严格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实施了青年教员岗位能力培养、青年教员支持(培育)计划、国外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员规范化培训、骨干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培训等方式培训锻炼,加快青年人才培养成长。目前我部有教授35名,副教授58名,博士生导师27名,硕士生导师28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973”首席2名,“青年千人”2名,全军优秀教师3人,总后优秀教师2人,总后“教学标兵”1人,总后科技金星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全国一级学会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各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5人、育才奖银奖35人。担任军队、省部级学会副主委以上20余名。

3.3科教融合,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加强了教育与科技的结合、与前沿的结合,培养了学员创新思维、打造了学员创新能力,创立了从本科生、硕士、博士到博士毕业后,“全过程、成体系、一条龙”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本科生创新教育,不仅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还要培养科学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实验室,与科技结合,与前沿结合,训练思维,打造创造力;针对研究生实施“优生优育”计划,建立了高级课程体系、推行研究生导师组、师生双选、实验室轮转,推行国际“1+1”教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博士生创新论坛;针对博士毕业生,实施建立个人职业规划的计划、出资实施“苗圃工程”、青年人才扶持计划、提高博士后待遇和绩效奖励。

3.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育实践活动

3.4.1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

以提升本科生“四大核心能力”为牵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专题研讨、文献导读、案例教学、新手研讨课等教学方法,开展慕课、电子书包等信息化教学;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完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以“小班化、现场式、研讨式”为原则的小班课教学方法改革;开展了教学资源库、案例库建设,并以《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学》部分课程为试点,逐步开展案例教学;建立外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邀请外籍教授定期来校为本科生讲授完整章节的教学内容,增强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实行临床兼职教员到基础授课制度,加强基础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3.4.2开展了创新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出台了《本科学员导师制实施办法》,启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导向、导学、导心”作用。二是推进本科生进实验室,引导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实践,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第二课堂活动,按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配音大赛”“学科论坛”等活动,提高了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开设黎鳌科技英才班,设立本科生创新研究基金,实施本科生奇思妙想科技创新计划,积极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主动参加国内外各类本科生创新竞赛。五是举办本科生暑期学校。利用暑假举办以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专门性科研能力训练,促进本科生主动探索,科学研究,创新实践。近年来,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一等奖6项、重庆赛区特等奖4项;共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指导的本科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获十佳优秀论文,三个唯一(医学、军队、西部)创造佳绩;获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23项等等其他奖项。

3.5优生优育,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瞄准国家百篇优博、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训练和科研素质培养。推进研究生导师组、师生双选、实验室轮转;推进国际化办学计划,与美国NIH、杜克大学以及德国莫尼黑工业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国际“1+1”研究生培训基地;开展了文献精研会、实验室会议、系列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举办了研究生暑期学校和基础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毕业研究生发表5分以上SCI论文50余篇,10分以上论著达14篇,20分以上2篇,毕业博士生单篇最高影响因子为21.56;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及提名4篇,军队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12篇,优秀硕士论文25篇。

3.6寓教于研,深入开展教育研究

积极开展教育研究,指导基础医学教育教学实践。在创新理念、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五年来,先后获各级各类教改课题100余项,发表教学论文200余篇,教学SCI论文20篇,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引向国际。获重庆市、军队教学成果奖在内的教学成果奖达30余。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第三军医大学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不仅有30年前精简整编的可能,还有转隶改制的可能,也有跨越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我们正处于国家“十三五”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关键时期。基础部人践行“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建设一流基础、发展一流基础的目标也不会变!基础部将继续高举“两个取胜”旗帜,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主题主线,以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为依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基础教学品牌;转变科技发展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标致远,求精拓新,扎实推进“一流基础”发展战略,为建设世界医学名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天民.对教学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在第三军医大学1984年度教学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R].重庆:中国人民第三军医大学,1984.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9篇

袁开榜,1934年出生,贵州遵义市人。重庆大学毕业,连续四届当选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1989年、1996年、2002年、2007年),2011年12月4日在福州第五届一次全体理事会上被聘为荣誉理事长。连续四届担任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1984年、1987年、1993年、1997年),2004年2月改选,被聘为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第五届理事会资深理事长。1987年担任首届重庆计算机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又连续三届担任重庆计算机学会理事长(1990年、1997年、2003年),2010年改选时被聘为重庆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长。此外,1989年当选为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1990年和1994年连续两届担任四川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兼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1992年7月当选为西南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还担任多个全国一级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五、六、七共三届理事(1992年、1996年、2000年),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第五届理事(2000年),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1998年),中国国际名人协会理事(2000年),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2001年),决策者杂志社荣誉理事(2009),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2004年),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2005),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2005),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2005),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委员会主任(2005),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05),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2006),被香港皇室文化研究会授予爵位(2006),中国国际专业人才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2007)。

主要经历: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留校任教,历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院学术委员、校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重庆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重庆正大软件专修学院院长。现任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主讲过8门专业课程。主持全国性学术60多次,任主席。主持鉴定项目110余个,任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担任11个教材编委会主任、副主任或编委,担任中国国际出版社6家大型出版社的顾问编委或科技顾问,《计算机教育》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人思想宝库》特约编委,《2020年的中国》顾问。连续7届2006(厦门)、2007(武汉)、2008(开封)、2009(南宁)、2010(合肥)、2011(新加坡)、2012(澳大利亚)担任“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国际学术会议”总主席,以主任身份连续主持2005(北海)、2006(青岛)、2007(北京)、2008(北京)、2009(北京)、2010(十偃)、2011(武汉)、2012(长沙)共八届“全国计算机课件评比评测大会”,提出并在全国推动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项目。

主要业绩:1980年开始涉及社会团体工作,1984年领导创建了重庆计算机用户协会,1987年领导创建了重庆计算机学会,1988年领导创办了重庆电子工程学院,1989年领导创建了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2001年参与创办了重庆正大软件学院。编写过7种教学讲义,正版出版《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跟我学电脑基础》三部著作。主审《微机实用指南》、《计算机华夏码》、《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5种教材。此外,还给《影视动画设计实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3本教材写了序。推荐出版两本教材:《如何防止计算机犯罪——管理者指南》、《计算机科学技术方法论》。主编学术会议论文集23种共27册。写有学术论文40余篇,有的还被《现代教育文集》、《世界学术文库》、《中华新论》、《中国优秀领导管理艺术宝典》、《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现代教学论坛》、《中国世纪英才论著精粹》、《共和国60年重大获奖理论成果汇编》、《共和国前沿创新理论成果文选》、《党旗飘飘·优秀共产党人思想宝库》等巨型文献分别收录,不少论文获得世界学术贡献奖论文金奖、国际优秀论文奖、亚太华文教学成果奖、共和国重大前沿理论成果创新特等奖、建党九十周年大型理论成果征文特等奖,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文献征文中荣获优秀论文特等奖。因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学会先进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首届东方名人成就奖、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奖等多项。并取得“改革先锋(2005)”、“2006年度十大新锐人物”等荣誉称号。其传略被《中华科技精英》、《中华成功者》、《中国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共和国建设功勋》等100余种大型词书收录。

创业创新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校 共青团组织 科技创新教育 阵地建设

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历史选择的必然,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学生课外从事学术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依托资源,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素质拓展舞台的重要支撑,同时成为高校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年学子、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富有潜力和活力的阵地。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中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阵地建设,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科技创新活动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保障功能

健全的制度建设,是组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规章制度的建设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从宏观方面讲,主要是学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进行的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的方向性规定,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等方面如何最大化培养、训练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理想、创新情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志。从微观方面讲,主要针对有利于科技创新活动而制定的具体办法和规章制度。如: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设备、场地及建立这些物质有效使用和管理的保障制度;组织人事与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对指导老师和参与科技创新优秀大学生的评价奖励制度等方面做出明确的具体要求,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化开展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2.深化团队建设,延伸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引领功能

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加强团队建设是其基本条件。团组织应当建立和加强“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团队[1]:即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指导教师、管理者、学生的积极性,将三支团队有效结合,共同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科技实践型人才。

学生科技创新技术团队建设,首先以“优秀学生科研人才库”为平台,选拔具有一定科研素养、在科创活动中有成果且表达能力强的优秀科研人才到普通大学生中开展科技交流、沙龙讲座等,以朋辈模式指导和带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其次以学生学术科技类社团为补充,团组织在其工作指导、资金划拨、活动审批等多方面予以支持,鼓励创新、提升社团的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积极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普及力度,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促进科技活动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指导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学生科技创新教师指导团队建设一方面可深入挖掘校内外资源,聘请在学生科创能力培养方面有热情、有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入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导师库”,担任项目、竞赛指导老师或评委,明确导师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调动导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导师库”平台,牢固树立导师的创新教育理念,突破“知识传授型”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智慧开发型”教育观念,加深其对高校培养“双创”――创新与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性的认识,为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学生科技创新管理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成功与否的保障性因素。目前在各高校直接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是学校各级团干和学生会、团学联学生干部。因此,要明确管理模式,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抓好四个环节“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的组织管理工作,早日实现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网络化操作和信息化管理。

3.营造科创氛围,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催化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庞大工程,营造科技氛围、培养科研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技的意识是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多渠道深度挖掘成功科创团队和个人,发挥科技创新典范、科技类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营造科创氛围。通过“科技竞赛”、“科创嘉年华”、“学术沙龙”、“科研微课堂”等形式,拉近学生与科技活动的距离;利用网站、微信等多媒体平台的立体化宣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主动走入科研、亲近科创,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由“自发型”转变为“自觉型”,将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率从“个别化”转变为“普及化”,形成人人关注科技、人人感受科技、人人参与科技的良好氛围。

4.落实点面结合,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培育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性、连续性、完整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因此在坚持“实践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的前提下,实施点面结合的创新训练,努力做到普遍性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既注意科技创新的群众性,又重点培育科创精品,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高端化是进行大学生科创教育的重要途径。

面:即面向大多数学生进行普及性、分层次的创新训练。鉴于大学生不同年级在个性特征、已有经验、知识结构和优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的阶段性特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应注重个体差异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性、阶段性,帮助年轻大学生确立正确、合理的期望,建立创新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平台上,综合全程导师制,整合资源,开展从下往上金字塔式的“卓越科苗计划”、“学术节”、“创新论坛”的三级培养体制,并予以相应的创新学分认证。“卓越科苗计划”即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实践基础培训阶段,主要加强实践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可组成科苗团队(一般5人/组),实施导师与科创团队的双向选择,减少学生科研的盲目性,增强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合导师的科研方向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总结报告书等初步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学术节和创新论坛则是在卓越科苗团队的基础上,层层递进,即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实践应用阶段,使学生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综合知识的融合,从依赖辅导到独立创新,从单纯模仿到个人创造,并结合专业和个性最终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能力。

点:即面向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或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进行重点的引导培育。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活动和各级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切入点,对已有良好创新素养的优秀人才重点引导,独立完成课题的选题、分析、设计、研究、论文撰写;对有潜力的学生科研项目重点培育,给予场地、设备、经费、专家智囊团等软硬件支持,鼓励跨学科合作,对学生科技成果进行技术论证、质量评估、成果评审和推荐等工作,指导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同时注重依托“挑战杯”等有社会影响力的科技赛事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2],打造科创精品,培育科创精英。

5.拓宽支持渠道,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配套功能

拓宽支持渠道,丰富阵地的配套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科技活动区和创新基地。在企业建立科技展区、交流培训基地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实验平台,一方面可丰富学生科创所需的仪器、材料、场所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可作为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课外基地的延伸。二是加强校际合作,构建国内外交流互访平台,让学生“走出去、请进来”,鼓励跨学科合作,培育国际视野。三是加强产学研一体,构建成果的转换和孵化平台。其中,学生的创新活动要想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团组织必须在资金渠道、生产渠道、研发渠道、人事渠道、营销渠道及宣传等方面提供配套支持,使得创新活动顺利开展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进而让科研项目“落地”,加强科技创新的实际意义,将成果运用于实际生产中。

6.重视市场观念,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阵地的转化功能

目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往往只是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缺少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分析,造成项目与社会、市场脱节,产生的成果难以被市场接受;或者只重视过程的刺激性和探索性,而忽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将高校的科创成果看成商品,那么这些商品经历了从市场调查、选题、技术选择、项目方案、论证评估到最后转化投产的等一系列空间、时间及价值形态上的变化过程。团组织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育人中的阵地建设就应当做好上述每个变化过程中的市场观念引导,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前的选题和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与市场的充分交流。利用学校大学生创业谷等创新创业平台,积极引导成熟可行的学生科技成果落户,并给予各项政策扶持和经费支持。扶持有发展前景的应用型技术成果的市场对接、与企业合作,推进成果转化和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陈薇娜,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位一体”模式激励机制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2(24).

上一篇:财务报表审计范文 下一篇:私募基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