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范文

时间:2023-02-23 23:49:49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创新设计;概念;程序

随着经济的日益国际化,相同的材料、相同的加工技术、相同的产品功能要求,使工业产品越来越同质化。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必定会很大程度影响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引发激烈的价格战。面对产品同质化,发达国家的企业既重视吸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的最新成果,又重视本国、本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传承和发展。学科整合、系统集成创新,使工业产品不仅体现出相同的实用美和技术美,而且还表现出本民族或地域的文化特色。由此可见,产品创新设计是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的必要途径,是提高制造业价值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内涵

产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工具和用具,作为人造物,必然体现出人文价值。产品人文价值包含了产品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产品设计是人类为抵抗严酷的自然延伸自身生存与生产能力改善生活水平,而对工具与用具进行不断地创新的过程。产品设计是人类社会赖以进步的重要文化创造,即一种物质性的文化创造。一切文化现象都是符号现象,所以,产品设计作为文化创造活动,自然是一种符号现象。产品设计作为一个完整的符号传达系统,发信人是以设计师为代表的群体,其背后还有以委托人为代表的产品项目提供方。产品设计符号收信人是广大的使用者群体。产品设计符号的信道是一个产品的大批量生产、销售的渠道。产品设计的符号是由功能、结构、机构、材料、人机和数理(比例与尺度)五要素组成的。因此,产品设计是艺术设计和工程设计的综合过程。现代制造业产品最终必须实现产品的商品化,所以,产品创新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产品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即向消费者传达设计师和生产商的信息,通过吸引消费者实现购买行为,达到经济目的。根据多学科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把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内容概括为产品技术创新设计、产品文化创新设计、产品人本创新设计和产品人机创新设计四个方面。

1产品的技术创新设计。技术是构成产品的关键要素,是实现产品实用功能的必要手段,是产品创新设计的核心,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在产品包含的技术上不断创新,以实现生存和发展。产品的技术创新设计常采用技术分解、改进、再重新构成这样三步走的方法,被称之为“技术构成”的方法。技术的发展有着时代的潮流与趋向。当通过技术构成来实现产品创新时,既需要掌握传统优良技术成果,又需要把握产品技术发展的时代趋势。当今,产品技术发展的潮流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下一轮技术突破的浪潮,可能会在信息、生命和纳米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交叉之中涌现。

2产品的文化创新设计。产品的形式是产品人文价值的综合体现。产品形式无疑需要满足实用功能的需求,但产品形式又不能唯实用功能而定。产品形式的精神功能(文化表述),同样是不可忽缺的。因此,产品形式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必须兼顾其实用功能需求、形式之美和文化之美。产品文化设计的研究称为文化构成设计。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在产品中巧妙地融入文化艺术元素以实现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产品设计和创新的主流思想。文化构成设计,需要深入研究与发掘中外文化的内容与特点。中华民族有5000年悠久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沉淀深厚、内容丰富,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宝藏:有阴阳学说为主体,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有以礼仪、中庸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有以强调轮回、因果辩证关系的佛教思想;还有生产实践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尽管这些传统文化常常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尽管近代承受过“西方文明”百年史,但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并没有没落,它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潜在资源。我们应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丰富多彩的文化表象中,含蓄大度、自然和谐、劝人为善的造物原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产品设计者首先应当努力发掘本国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充分应用到产品的创新设计中去。同时,由于产品市场的国际化,必须了解产品面对人群所属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产品设计更有针对性和创造性。

3产品的人本创新设计。消费者需求是消费者在生理、心理各方面期望得到满足的一种趋向。这种趋向可以引发消费动机,进而产生实际的消费行为,使产品最终实现经济价值。产品人本创新设计,是顺应时展,突出产品的个性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设计者通过把用户市场进行不同地域及不同用户群体的细分,以及针对细分市场进行用户需求的认真研究,充分挖掘不同用户群体需求的个性特征,设计出满足用户独特需求的新产品。这是产品实行高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现代高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的结合,还将为个性化新产品与网络化营销的结合开辟广阔前景。

4产品的人机创新设计。产品人机创新设计有两个目的。(1)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机交流是产品的人机界面,充分了解人与产品进行交流互动的操作方式和认知方式,力求人操作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并努力提高产品使用效率。通过绿色设计,确保产品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2)通过研究人的形态与反应特征,仿生设计,为产品技术创新设计和人本创新设计提供元素。

二、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过程

企业产品创新设计的主要过程可以概括产品概念设计、产品方案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材料与工艺设计和产品营销设计五大步骤。

1产品概念设计。产品概念没计首要任务是产品调研。产品调研是收集产品创新设计元素的过程,是产品定位(产品概念形成)的必要过程。

产品调研具体内容有消费者需求、产品实用功能,结构、材料与工艺、人机关系、市场信息、艺术造型规律、运输、维护、相关法规,行业标准等。消费者需求调研,是产品人本创新设计重要依据。消费者需求是消费者在生理、心理各方面期望得到满足的一种趋向,是引发消费动机,进而产生实际的消费行为。产品实用功能、结构调研,是对现有产品技术的解构,是产品技术构成创新设计(实用功能设计)的必然过程。产品实用功能调研内容主要是指产品的主要功能、辅助功能,功能的识别、使用、操作难易程度等。要求设计者了解从接触产品到使用、评价整个过程中的消费者感受,以及同类产品的优缺点,以便自己在做设计的同时避免那些已经出现的错误。产品内部结构虽然不能决定产品形态,但是产品内部结构能决定产品形态不能是什么样。一方面,结构影响着产品的实用功能,即使用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的工艺性,这里所说的工艺性是指能否用合理的成型方法生产制作所需的形状、尺寸、精度,即工艺的合理性。材料与工艺调研,是产品创新设计物质化的必要手段。一方面,材料是实现产品功能的物质载体,材料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产品功能实现的可能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在构成产品造型的形、色、质三大感觉要素中,色彩和质感都与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材料在赋予产品、体现产品的美学和人文价值方面起着同样的关键作用。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充分的了解,可以为下一步设计当中充分利用生产工艺特点做准备。产品人·机·环境关系分析,是产品人机创新设计确保用户操作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产品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市场信息调查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各类市场信息的过程。作为信息载体的产品。除了承载着固有的物质功能外,还承载着重要的品牌文化,对自身品牌及竞争品牌作全面细致的对比分析,对于进一步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有着重要意义,可以为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进而帮助企业确立正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及产品研发计划。艺术造型规律调研,是对产品自然发展史的文化解构,是产品文化构成创新设计(精神功能设计)的必要参考。运输、维护、相关法规、行业标准等调研,是产品商品化的必要手段。

产品定位,即产品概念设计的定案。产品定位往往不是唯一的,但作为一项设计任务,一个最终的产品却是唯一的。因此,产品定位的台理化决定整个产品工程的成败。产品定位必须遵循实用,经济、美观、舒适安全、绿色、文化认同等美学原则,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设计师、用户代表、营销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对产品调研报告进行公正合理的评判,确保产品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定位;同时指导确定产品创新设计的具体任务书。这部分工作由工业设计师主持,并在产品开发设计的各类人才和消费者代表的通力合作下完成。

2产品方案设计。产品方案设计是按产品定位的既定目标,对产品进行形态设计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产品的功能设计。产品功能包含产品的实用功能和精神功能。产品功能设计具体为产品实用功能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实用功能设计是产品技术的重构和创新,主要属于工程设计的范畴;产品造型设计是对产品所有创新元素的集成创新,主要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产品创新设计成果最终集中体现在产品的形态中,所以,产品方案设计是产品创新设计必不可少的途径。方案设计是在产品符号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编码的基础上,即满足实用功能最基本的结构、机构、材料与工艺、人机关系、价格等因素的制约,按产品语义学和产品语构学规则,对产品最终形态进行艺术编码。方案设计在对产品最终形态进行艺术构思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面对实用功能;另一方面必须遵循该类产品造型规律所昭示的趋势,正确面对特定使用群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等人文艺术因素的制约。该过程中,必要时还需制作草模型(概念模型),协调理性与感性、视觉与触觉的关系。人机界面设计在不破坏整体造型风格的前提下,须充分满足实用功能、安全、经济、环保、人文识别、企业形象等因素的要求。针对不同产品,创新设计的侧重点有较大的差异。在保证产品合适的实用功能前提下,消费品制造业更注重产品的精神功能,创新设计偏向产品的造型设计,设计追求品味和流行时尚。装备制造业则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创新设计偏向产品的工程设计,其产品造型设计有别于消费品制造业,主要特征表现在:1.物质功能明确,不刻意追求艺术表现;2.受技术与成本因素制约,造型可变空间小(由于产品批量小,材料以金属板材、型材等为主,加工工艺以铸、锻、焊、铆、折、弯、剪切等冷热工种为主,造型不像塑料制品那么自如);3.由于产品一般体积大、工作强度大,对产品操作的人·机·环境协调性要求很高(尽管我国企业对此仍不太重视)。

方案构思初步阶段,工业设计师一般徒手绘制产品方案。随着方案的深入,工业设计师会用相关CAD/CAM软件在电脑中虚拟产品方案的三维效果,结合草模型进行理性与感性的分析。最终方案一般须制作设计评价模型。设计评价模型制作,视产品具体情况确定。体积较小的产品,采用原型制作方法。原型制作是严格按照既定方案的结构、机构、形态、色彩、材质和标识制作样品的过程。装备制造业产品一般体积较大,常常采用仿真模型制作方法。仿真模型制作是尽量按照既定方案的结构、机构、形态、色彩、材质和标识制作等比缩小样品的过程。由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设计师、用户代表、营销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面对产品最终方案的设计评价模型,围绕产品材料与工艺、人·机·环境、生产成本、精神功能、可持续性等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细致地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评议。方案认定或修正之后,必须绘制精确的外观三视图,作为产品结构设计的出发点。这部分工作由工业设计师全面负责完成。

3.产品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对最终构思方案的实用功能和形态进行技术规划和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验证的过程。如果说方案设计是处理产品系统与外部要素关系的过程,那么产品结构设计就是处理产品系统内部要素关系的过程。产品实用功能和形态已经确定,结构设计须实现其实用功能,并充分体现其方案艺术设计的成果(除非方案被证实有违技术规范)。由于工程技术的可选择性,产品内部结构、机构和用材都不是唯一的,可以通过有限元等现代机械设计原则进行规划。该过程须绘制产品总装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设计,并对产品外观形状进行理性分析和微观调整。这部分工作在工业设计师的参与下,由结构工程师全面负责完成。

4.产品材料与工艺设计。产品材料与工艺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产品材料与工艺设计是运用材料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与技术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产品材料和工艺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产品质量的优劣,首先取决于选用材料的质量,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性能优良的材料,即使设计和工艺很先进,也制造不出优良的产品。产品材料设计(选择)的依据:1.充分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2.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3.保证产品总成本的降低;4.绿色环保的需求;5.环境耐候性能的要求。工艺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组成产品的零件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加工顺序,以便能按方案设计要求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1)选择加工方法及采用的机床、刀具、夹具和其他工装设备等;(2)安排合理的加工顺序;(3)选择基准,确定加工余量和毛坯,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4)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5)计算时间定额和加工成本;(6)编制包含上述所有资料的工艺文件。这部分工作在工业设计师的参与下,由制造工艺工程师全面负责完成。

创新设计范文第2篇

30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已是全球制造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为13.6亿中国人和世界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产品及装备。创新投入大幅增加,科技能力显著提升。航天、海洋、超算、电力、高铁、深钻、加工等装备实现重大突破,重大装备制造和工程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创新能力还较薄弱,仍以跟踪模仿为主,不仅科学原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少,而且缺乏自主设计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技术装备和经营服务模式。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低,人均生产率和附加值低,缺少全球著名品牌,总体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低中端,还不是创造强国。

全球经济衰退和复苏将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奥巴马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提出,“要使下一次制造革命在美国发生。”德国推进实现以网络智能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工业4.0”。日本重点发展协同机器人和无人化工厂,提升竞争力。

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我国将面临发达国家重振高端制造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制造的双重挑战。未来10年将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型,迎接新产业革命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引领集成创新,创新产品、工艺装备和经营服务模式,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设计的价值

一切创新活动实施之前,必须先有创意构思、设想计划。设计是一切创造性实践的先导和准备,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设计的价值不断拓展。

好设计体现和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例如,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纺机、机床、火车、轮船等设计,体现和引领了注重功能效率的工业社会价值观;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倡导面向大众,采用新材料、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降低造价,反映了德国工业社会注重制造品质和工艺技术的价值观。

好设计可导致科学原创,导致新的重大发现和创造。1895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Charles T.R.Wilson, 1869~1959)设计制成云雾室,使之成为探测研究带电粒子和射线的重要仪器。他用云雾室记录了α和β粒子的径迹。康普顿、布莱克特等分别用云雾室观察到光子电子碰撞,验证了人工轻核嬗变,测定了电子能量等,至少有6人由此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好设计可革新产业技术、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全世界钢产量仍有85%是平炉炼制的。50年代初,奥地利阿尔宾纳公司设计制成了氧气顶吹转炉,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冶炼(而平炉则需7小时),尤其是能实现负能炼钢,并能使用更多废钢,引起了炼钢技术的革新。

马云领导创立阿里巴巴公司在商业信用文化不发达的大环境中,设计建立了网络信用体系,赢得了4亿多用户的信赖,创造了过万亿元的年度交易,改变了中国商业版图和业态,创造了网上创业就业机会,带动了物流,并为网络金融保险开辟了前景。

纵观设计和产业的发展历史,依托科学原创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设计,可导致产品、工艺技术和产业变革。而只有当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与设计引领的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相结合,才能带动发生产业革命和文明转型。

未来设计发展趋势

信息网络时代设计的产品与装备已不是孤立和固化的产品与装备,而是处于信息网络·物理空间中,能感知、能协同、能升级、有智能的产品与装备。

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智能、分子剪裁和组装、3D打印、激光和束流加工、生物与仿生等技术,将变革设计研发和制造服务过程。全球设计资源共创分享、网络协同设计、计算虚拟现实、快速打印成形等,将成为创新设计的新方式。人们将创新设计智能产品和系统,实现设计制造和运行服务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用户体验、生态环境友好为目标的智能化。

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理念。设计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头。设计决定了产品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排放总水平。必须从设计研发开始就考虑使产品和系统从材料选备、制造集成、包装运输、运行使用到废物和遗骸处理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循环周期中,资源消耗、有害物质、碳排放和废弃物最少。

未来设计不仅依靠个人或单一团队的创意创造,已发展成为多领域、多学科协同,不仅需要自然科学、技术、艺术的交叉融合,还需要依靠全球网络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等信息知识综合大数据支持的全球网络协同创新设计。

未来设计面对的是全球市场,需要满足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未来设计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的和谐协调、综合提升,注重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实施创新设计战略行动

由于设计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业化国家都曾将创新设计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内涵,推出促进设计创新和设计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应将提升创新设计能力作为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制订发展路线图,创造有利于设计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实施创新设计战略行动,加快提升我国创新设计能力和水平。

全球化时代的创新设计,必须面向世界,开放合作。吸引境外资本来华投资创办设计企业,鼓励支持中国设计人才、成果、企业走向世界。政府支持引导,行业、专业组织和媒体等积极参与,培育形成具有全球影响的设计学院、设计大赛、设计展会、设计栏目和设计奖项。

注重创新集成。只有通过原始创意创新的设计将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制造服务、经营模式的创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并实现工程化和规模产业化,才能引领市场而又不受制于人。加快形成以产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媒(体)用(户)金(融)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创新设计与传统产业调整升级、新兴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的紧密结合。培育创新设计主导的世界著名企业和品牌。

创新设计及其产业发展,需要促进人才和产业的区域集聚和全球网络。要建设形成有利于中小设计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与相关产业的资源共建分享水平,促进设计、制造、服务产业链协调发展。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设计人才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若干世界级的“创新设计之都”。培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富有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国际化的创新设计传媒、专业设计组织、网络平台。

创新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夏布 服饰创新 设计

检 索:.cn

Abstract :Grass Linen, a traditional hand-woven product, exports mainly in the form of gray cloth currently. To conduct innovative design of costume and improve the annex value of the product to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of the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 analysis had been conducted to the linen clothing in the aspect of performance and status, Linen dress creative design method had been proposed, and proposes rational use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ve materials’ language, design distinctive style of dress and enhance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in 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grass linen clothing.

Keywords :Grass Linen, Dress Innovation, Design

Internet :.cn

“夏布” 是一种用苎麻(或大麻)通过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因其凉爽透气,多在夏天使用,而被称为夏布。夏布生产主要通过打麻、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及产形、印染等工序 。目前,夏布产品结构单一,出口的夏布主要是夏布坯布。坯布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后被进行了再加工,做成产品后又卖回了国内,而价格是坯布的10多倍。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吴永夏,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荣昌夏布的原产地保护与技术自主创新》中提出要重视夏布的深加工产品的品种及档次,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夏布的广泛用途是被作为蚊帐布、托肩布、渔业、工业用布,及上好的绘画、工艺材料而被研究,夏布在服饰上的运用甚少,忽略了它在服饰上的应用价值,夏布服饰品开发潜力巨大。

一、夏布服饰的特点

(一)夏布服饰的审美价值

用夏布制作的服饰,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价值。纵横交错的纹路,形成一种特殊的布纹肌理,色泽低调、古朴,具有特别情韵、随性、自然、透露着和谐的美感。

(二)夏布服饰功能价值

夏布服饰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抑菌性、保健性、吸附性、防霉耐磨等功能。夏布服饰的织物纤维原料是苎麻,苎麻纤维中间有沟状空腔,管壁多孔隙,吸湿透气功能好,这种纯手工的“夏布”,具有吸水快干、易散热,易洗易干,透气通风,穿着凉爽舒适的特性。同时苎麻纤维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由于麻的纤维中空,富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保健面料。苎麻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而且经过日晒后,可以将吸附的有害物质挥发掉,使得其吸附功能自动再生。苎麻纤维十分坚韧,强力大而延伸度小,加上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具有超强的防霉耐磨功能。苎麻还因正负电荷平衡而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附、卫生性能很好。这些性能决定了夏布具有良好服饰用性能,对夏布进行服饰创新设计是可行的。

二、夏布服饰现状

尽管夏布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但是仍主要以胚布出口,夏布服饰市场占有率很低,缺少创新。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服饰品主要有夏布扇、夏布包以及夏布工艺品夏布桌垫,夏布桌布等(图1)。夏布服装、鞋子等服饰品品种少,且款式造型陈旧。多采用与传统老土布等材料结合,拼接方式、绗缝、刺绣方式,设计表现手法单一。夏布服饰设计品牌意识不强,知名的服饰品牌缺乏,多以独立设计师以特色服饰店存在于民族民俗旅游街区中存在,无品牌承托,缺乏产业化的运作模式,进驻不了商场,夏布服饰影响力自然非常弱,从而产业价值非常低,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如此循环,这种夏布织造技艺就会走到失传的边缘。夏布服饰创新设计势在必行。

三、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方法

如何创新,如何将夏布这一传统的布料设计成现代时尚审美的服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的使命。笔者进行了服饰品的开发设计后,提出了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方法。

(一)主题设计法

确定服饰设计主题。在确定的主题下进行夏布服饰设计,使得服饰整体统一,而且易于形成个性鲜明、独特的设计风格,传达出设计的内在意蕴。设计语言的表现上不会呈现拼凑、生硬感。具体过程是首先制作概念主题板,其次根据主题搜集相关主题的关键词、图片、材质等表达设计思想,并向服装元素转化,再次分别作主题下的色彩方案、材料方案、结构方案、饰品方案甚至妆容方案等,最后形成主题设计方案。主题可以是抽象的概念,也可以是具象的。在设计初期,概念也许是模糊的、虚无飘渺的,通过分析设计逐渐明朗、清晰。

(二)系列设计法

系列设计法,主要区别于单件设计,通过相互关联而又有变化要素的成组成群的进行设计。具体表现形式有造型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色彩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装饰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面料变化为主的系列设计。系列服装在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所产生审美震撼力是单件服装无法比拟的。它会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视觉。目前夏布服饰种类少,且多是单件服饰品的设计,无法谈及整体设计系列感、配套感。既不利于形成视觉上震撼力,在也不利于人们服装搭配上的选择。夏布服饰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易与其它风格服饰品搭配和谐,甚至造成购买后因没有相关搭配的服饰而束之高阁。如为消费者可以整套设计服务,如鞋子、包包、服装甚至项链、首饰等,服装风格独特韵味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系统设计法

将夏布服饰设计放置在一个系统中进行,设计不单单是外观造型的变化,更是生活方式的设计。涉及消费群体调研的设计,面料色彩流行文化的设计,品牌定位及风格的设计,产品结构和搭配文化的设计,生产制造工艺技术的设计,卖场陈列的设计,品牌包装与营销策划的设计,甚至市场竞争理念的设计。夏布服饰设计首先要明确夏布服饰消费群体。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能力、文化涵养的不同,在审美上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在服饰的款式、色彩、肌理上的设计要符合此类人群的审美需求。甚至涉及到衣服长短、肥瘦等非常准确的服装尺寸数据。例如20岁和40岁女性在人体体型是有差异的,服饰设计尺寸也就不同。因夏布纯手工织造,夏布服饰价格相对普通面料较高,夏布服饰目标消费群体应是一定经济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人士。其次还要对设计风格定位、销售策略的定位、甚至店铺陈列设计定位等,最后根据主题进行款式、色彩、肌理设计,形成服饰成品。

四、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方法,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运用到夏布服饰创新设计中,将中国的传统特色与国际化设计理念与融合,用鲜活的时尚创意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让夏布服饰焕发新的光彩。

设计主题:边界。主题诠释:不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定义了边界,事物与事物之间有了边界,如同物质与物质、国与国、人与人、星球与星球,似乎只有用边界才能使事物得以区分,边界内是一种已知,默认的状态,边界外是未知、探索的状态。打破边界,将想象延伸到一个无限的境遇。在设计上采用略宽松的H型廓型、翻立领、落肩一片袖、衬衫式样袖头和袖开衩,暗门襟、下摆前短后长的造型、两侧缝弧形开衩。整体造型上紧下松、上正式下随意的视觉效果,体现中国的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内涵,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图2)

借鉴将中国传统袍的廓型特征,与现代衬衫、连衣裙特征相结合,将现代与传统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改变人们的印象中经典衬衫、裙子、袍子这些服装造型特征,打破边界,改变衬衫、裙子、袍子的原有样式,将三者特征融合,探索一种新颖的服饰造型。(图3)

在图案上面,采用现代印花工艺,将中国民间夹缬纹样状元图、龙凤图、百子图等运用到夏布中,将民间传统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用图案的形式,来讼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据款式造型特征,将传统纹样进行了二次创意,打破原有纹样的中规中矩的造型特点,合理巧妙的使图案与服装协调、相生,产生动静变化的审美情趣。

五、夏布服饰创新设计注意问题

(一)合理选择面料

夏布根据其纤维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苎麻布和大麻布两大类。苎麻布与大麻布比较而言,苎麻更为平滑柔软,且光泽度较好,大麻布则相对粗糙。考虑服装穿着舒适性方面,夏布服装用面料多选择轻薄柔软的苎麻布料,而服饰类根据风格需要的可选用大麻布。

(二)合理运用面料特性

夏布的织物结构和纤维本身质地决定了夏布面料的抗皱性能差。故在夏布的服装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体骨骼活动和接触面部位与服装面料的互动关系,避免在人体活动频繁部位使用夏布进行设计。例如人体坐立部位臀部、手肘、膝盖等,以免影响服装在人体中的效果和美观。其次夏布面料的悬垂性差,不适合制作波浪型褶皱服装造型。此外,夏布受织布机器的限制,幅宽多为单幅,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有40厘米、90厘米幅宽,进行夏布服装设计中,必须考虑到面料的幅宽是否可以满足服装结构设计裁片上纬纱的需求量。

(三)合理定位设计风格

夏布经纬纱的纵横交织的织物组织形成,形成夏布所特有的肌理,是一种质朴、粗犷、随性、原始、独特的肌理效果,有绿色自然、反璞归真、地域民族的审美价值。夏布面料的风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服装设计风格。服装设计上更适合自然随意、宽大疏松的款式,配以大自然的色彩,以及树木、花朵等自然景物的图案。单纯简约的外观,简单剪裁工艺,突显夏布面料本身肌理的独特美感性,加上各种植物宽条编织的饰品,对比的肌理效果,粗犷的线条,使面料风格与服装表现形式融为一体。

(四)再造夏布面料

尽管夏布本身具有独特的美感,伴随人们审美和生活变化,夏布也要不断创新,呈现更多的表情来满足人人们的需求,面料的再造处理突显重要。服装面料再造处理的方法颇多, 例如有刺绣、绗缝、染(扎、蜡、夹)、印花、抽纱、绳编、镶、透叠、拼接、镂空、烧等。根据夏布经纬编织的特点,本次进行了抽纱填纱实验,将抽掉的纬纱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纱线重新织入,呈现新的视觉肌理效果。其次在采用经纬纱不同颜色的麻纱织布法,将麻纱先染成不同的颜色,再上织布机编织,呈现两种颜色混合而成的色彩效果。通过拼接方式与传统的蜡染布料、老土布、蓝印花布等组合,以及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染色技艺扎染的方式对夏布进行染色的处理,赋予夏布厚重的文化气息。夏布面料外观的再设计处理拓宽了夏布在服装艺术设计创造中的使用价值和空间地位,使夏布服装作品更生动、美观、匠心独特、富有艺术个性。

总之,在将夏布进行服饰创新设计中,合理的利用材料的特性,创新材料的语言,设计凸显特色的风格服饰,不断提升夏布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人们崇尚绿色自然、反璞归真意识提高,“夏布”服饰设计品越来越受到广大的消费者所喜爱和追崇。

参考文献

[1] 何佳.隆昌夏布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麻纺织,2009.

[2] 潘其辉等. 万载夏布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国麻业科学,2009(5).

[3] 陈晓青,黄军.我国夏布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上海纺织科技,2008.11.

[4] 邓咏梅.荣昌夏布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04, 22(6).

[5]吴永夏.重庆荣昌夏布就的原产地保护与技术自主创新[J]. 纺织科技进展,2006(6).

创新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品创新;创新设计

一、创新设计的含义及意义

创新设计是相对于常规性设计而言的,它是产品设计师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所提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思路;是对过去产品设计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分解组合,而使产品具备新的功能。因此创新性已经成为当前评价产品开发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市场前景的一个基本尺度,国内外企业都把创新能力作为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的首要因素。在《创新之战》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两个判断产品的创新性的标准。一是产品价值增加的大小。二是看营销人员的热情及用户的认识。

二、创新设计具有的特点

从企业角度观察,能为产品创造高附加值;从市场角度观察,能保持强劲的吸引力,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从消费者角度观察,能不断获得新产品,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设计师角度观察,能不断迸发灵感进行创造;从经济发展宏观角度观察,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三、创新设计的三条原则

新产品设计时应遵循下面三条基本原则。第一,具备广泛的市场扩散可能。产品创新的目的是面向市场,扩大销售,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因此,产品构思不仅要有创新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应充分考虑新产品的实际可行程度和市场销售潜力。第二,具备稳定的效益增殖条件,经济效益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设计优势不能转化成商品优势,企业经济效益和再生产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第三,具备较高的技术发展水平。技术含量高,性能先进可靠,是当今产品进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产品没有达到应有的技术水准;一方面许多劳动密集和半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停留在低层次的结构水平上,因而缺乏竞争力。

四、基于人机工程原理的创新设计

人机工程设计属于产品的实用化设计与商品化设计的衔接阶段,在进行商品化设计中如何体现,使设计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要更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这样可大大降低人的疲劳程度,改善现场操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性化设计的要求。在大型控制系统中配置适量的学习娱乐程序,使用户在空闲之余轻松一下,既增长知识又减轻心理压力,以减少其工作中的失误,增加系统的舒适性。

五、创新设计的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国际上每年召开一次与设计有关的国际会议,探讨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前都是凭借设计者的经验,以模仿为主,故局限性大。从60年代开始,加强了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实验研究工作,从而使设计从仿制和经验设计逐渐走向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阶段。到了80年代,开始在国内介绍一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同时将计算机引入设计领域,对设计工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在创新设计方面,创新也由原来的仿生法、智爆法、联想法、形象思维法和阵列法等基于认知的方法过渡向基于系统的方法方向发展,对设计进程和设计对象进行建模、模拟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极大地推进了创新设计的自动化,并且利用系统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创新设计开始向智能化发展。(2)在降低成本设计方面,国内外专家对成本估算及降低成本的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德国学者提出了成本结构和分类,用相对成本概念来实现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对比评价,同时利用设计方法学和控制成本的设计思想研究成本特征与设计特征之间的转化,提出了面向用户的目标成本核算法;美国学者(在面向报价方面)对已有或生产过的产品作回归统计的结果,建立了成本模型;日本、瑞士、英国等学者也均对制造阶段的成本估算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数年的研究,但由于工厂数据可靠性较差,研究经费和人力不足,工作量和难度大等原因,进展缓慢,从上述可看出对产品降低成本的设计长期以来还一直停留地局部阶段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尚未把它纳入到贯穿设计全过程一体化的CAD系统中。因此,建立支持设计全过程尤其是原理方案和总体结构设计阶段的成本信息模型已成为实现低成本设计的关键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它是贯串在实际工作之中的一连串智慧的结晶,它受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得到各个方面的支持,只有具备创新的正确思维才能实现良好的创新产品。

参 考 文 献

[1]李亦文.《产品设计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

[2]官政能.《产品物径――设计创意的生成发展与应用》.艺术家出版社

[3]关阳.《中国工业设计与产品战略问题》.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创新设计范文第5篇

走进大厅一楼,偌大的展厅内灯火通明,一套套荣获金银铜奖和优秀奖的餐具被工作人员精心摆放在展台上,恰似一颗颗玉珠。清一色的餐具齐聚一堂,让人恍如置身陶瓷餐具的海洋。

全国大赛 意义非凡

千年瓷都窑火熊熊,美轮美奂的景德镇艺术陶瓷、日用陶瓷曾为中华陶瓷文明书写下辉煌灿烂的历史篇章。步入新世纪,景德镇艺术陶瓷独领,日用陶瓷如何重铸辉煌一直是包括景德镇人在内的国人期盼。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振兴日用陶瓷极为重视,从2008年开始,抓住每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盛会在我市举办的契机,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在教学科研设计上的优势,市政府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瓷博会执委会、景德镇陶瓷学院首次联合举办了全国日用陶瓷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2009年,又举办了全国青花及青花玲珑创新设计大赛,A得了国内众多知名产瓷区企业、高校师生的青睐和参与。

2010景德镇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是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和景德镇陶瓷学院再度联手推出的第三届全国性陶瓷大赛,得到了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鼎力支持。

将餐具作为本届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这既富有远见卓识,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为餐具是日用陶瓷的拳头产品,能够集中体现设计的水平、能力。餐具品种多,造型变化大,设计难度自然就更大,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富有创意的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这对企业形象、产品美誉度、商标知名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套餐具少则十几头,多则上百头,设计一套餐具可谓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完全可以说,谁拥有餐具的设计主动权,谁就拥有了日用陶瓷竞争实力的主动权。从我市来看,通过开发设计餐具成功带动企业快速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

举办2010景德镇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可以进一步加大陶瓷餐具的创新力度,共同推动和提高中国陶瓷餐具产业的大发展。通过全国各地陶瓷企业、高校师生、科研人员的共同参与,既可以营造浓厚的陶瓷餐具设计氛围,为所有陶瓷生产企业提供针对性强、有市场竞争力和富有效益的高附加值产品,让更多的人关注、重视、参与陶瓷餐具设计,促进我国从陶瓷大国向陶瓷强国转变,陶瓷产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精心组织 阳光评审

一年一个主题,每届都出新意。为了组织好2010景德镇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多次了解、指导大赛各项工作。经过精心策划,大赛组委会拿出了《2010景德镇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工作方案》,景德镇市瓷局、景德镇市陶瓷协会、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作为承办单位,主要领导亲自上阵,调集精兵强将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在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和景德镇市产品设计研究中心等协办单位的支持下,一封封大赛邀请函像雪片一样发往全国各大产瓷区、知名陶瓷企业、陶瓷科研院所、国内高校师生从事陶瓷设计的人员手中。

像前两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大赛一样,本届大赛同样得到了参赛者的热烈响应。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产品420多套件,其中实物类产品近250套件,图纸类作品170件。参赛产品总数、外地参赛产品比上届提高了35%以上。

河北唐山是北方陶瓷生产的重要基地,地处唐山的华庭骨质瓷公司收到邀请函后很快就回执表示,一定参加20lo景德镇陶瓷创新设计大赛,在随后送来参赛的陶瓷餐具中,52头餐具“月河之星”、40头中餐具“海阔天空”和48头中餐具“彩霞满天”分别夺得本届大赛的铜奖和优秀奖。江苏高淳也是知名陶瓷生产地,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次大赛十分重视,参赛的“晶莹之光”力夺本届大赛的铜奖,另一套餐具“朝霞红韵”也夺得了优秀奖。

北方的陶瓷企业积极参赛,南方的选手也同样踊跃参赛。来自福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参赛的产品“蓝色记忆”、“wowow”“555”清新雅致,都以不俗表现夺得了优秀奖。广西三环的设计师周展军表现同样精彩,参赛的“祈年安泰”获得好评,最后夺得了优秀奖。

参赛最踊跃的还是景德镇本地的设计师们,素以产品设计创新见长的望龙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报名参赛后,设计人员夜以继日研制设计产品。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共送来10套参赛产品,并以夺得金银铜奖的优异成绩让人称羡不已。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对本届大赛重视有加,组织多位设计师送来参赛产品,最后也以夺得图纸类金银奖满载而归。

举办全国性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必须要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权威评审团队,大赛组委会从国内陶瓷设计界得到公认的知名教授、专家中,挑选出由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何炳钦、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正领衔,总计9位德高望重、专业水平出众的权威人士组成大赛评审组,他们中大多是陶瓷专业院校的教授,有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老专家,还有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研究员。由评审团队制定出的评审方案,再邀请市公证处全程参与,现场监督评审每个环节,以保证评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获奖新品 实至名归

本次大赛共评出实物类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6名和36个优秀奖;图纸类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和28个优秀奖。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金、银、铜奖以及优秀奖产品实物和图纸上,就会欣喜地发现,尽管获奖的餐具从造型到花色,设计理念、风格各有不同,本地的产品与外地参赛产品也有差异。但是,获奖产品还是很好地凸显出理念创新、工艺创新、造型创新、花面创新的共同特点,让人们感觉到整体艺术效果特别明显、舒适、协调。

理念创新,这是几乎所有获奖产品的共同特性。餐具作为日用陶瓷的拳头产品,千百年来,产品的功能性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在了首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着设计创作审美理念的发挥,而从获奖的实物类和图纸类产品来看,设计师在顾及产品功能性的同时,对产品的造型、装饰上大胆设计,借鉴艺术陶瓷等多门类工艺技术,满足了人们对餐具陶瓷的艺术审美享受要求。

工艺创新,不论是原料标准化的改进,还是高温瓷、软质瓷材质的应用,参赛的餐具陶瓷产品还是十分注重了发挥本地特色。荣获本次大赛实物类金奖产品、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莺鸣燕语”,采用高档瓷土作为原料,瓷胎白洁、晶莹亮丽,富有质感,由于采用二次烧成,高温硬质瓷的通透感与设计师选用的暖色调勾画出花、鸟图案对比和谐,韵味十足。

造型创新,现代制瓷的理念与技术的变化,最大的表现之处就是餐具的造型创新。多年来,陶瓷餐具造型上创新远远落后于花面的创新。本次大赛上,各地参赛的设计师们突破传统造型的束缚,不仅是在陶瓷餐具中的碗、盘、碟上大胆进行创新,而且在餐具瓷中的“配角”上也是着意变革,一改餐具瓷以圆柱形为主的惯例,船型、斗型、拱型、对称与非对称均得以很好的体现。

花面创新无疑是所有创新中最突出的。景德镇本地的设计师在传统青花花面的创新上不遗余力。景德镇望龙陶瓷有限公司获得本次大赛实物类金奖的产品“繁花似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一改传统米粒纹样的玲珑眼旁,设计师设计的青花花面既保留了传统青花韵味,又融合了当代人审美情趣,更为陶瓷餐具装饰流水线加工提供了可能。获得银奖的多头餐具“流金岁月”更是把造型与花面创新推向了极致。或写实或写意的青花图案与手工写意般的金水装饰图案交替搭配,有力、传神表达出作品的主题。

创新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内因 发展层次 文化创新 地域性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80―02

(一)背景与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朝着工业化和量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在这样现代化的洪流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短时间内被外来文化大面积冲击一一在机械、理性、崭新的量产设计中,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导向的作坊式经营模式基本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以地方特产和区域市场为主的地方轻工业由于受到发达地区密集型制造业的冲击已经基本被摧毁,中国传统的“旧”设计被民众慢慢质疑、放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对国外优秀设计的照搬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中国设计精神”则逐渐被搁浅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多元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文化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而文化创新设计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被各业界重新定义与思考。但短时间内,在充斥着外来文化的大环境中,面对我们的设计精神断层,要对数千年的文化进行整理和继承,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基于需求,急于投放市场,找不到任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粗糙设计,使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新设计失去信心;重点体现在近年来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无设计、无品牌的相似的旅游纪念品充斥各个旅游景点,导致游客消费掉新鲜感后,对地区文化没有任何沉淀,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起到正面的传播作用,等等问题;在文化创新设计方面,日本设计作为亚洲文化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已基本发展成熟,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参考。

(二)定义“文化创新”

现代与传统,处于两个相对矛盾的范畴;而文化创新,则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方面,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三)文化内因与设计的关系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发扬中国的传统,“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当代设计中”也时常出现在各大品牌设计论坛的话题中,但传统文化元素究竟是应该如何恰如其分地体现到具体设计中呢?

在《我的古典》―文中,田中一光曾经阐述过,不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还是纽约现代都市中,他接收到的信息都会被血液中日式的“花鸟风月”的因子所影响,他拍出来的照片或者设计出的作品很容易被打上“日本设计师”的标签,大概是因为“那深深栖息在身体某处的灵魂”,即文化内因。黑川雅之也曾结合自身的经验讲到:“一些日本设计师,他们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记挂,所以才可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这样一种文化特质。我们刚开始去学习别人的作品,去看别人的著作,同时就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这样的一种观点和视角下,我们看待周围的人群和社会才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设计评论家厄尔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深植于日本设计师审美与思维方式中的文化内因一一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这些构成了日本设计的精神支柱。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其现代的设计以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其“古典”系统依然在无意识地运作着,传统文化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

而这种文化内因,并不是刻意去建立起的一种想法或者观点,而是在自己的自然而然的奋斗和实践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意识。黑川雅之说,在中国很多地区会体现一种“刻意性”,比如刻意追求自我隐忍和刻意追求中国元素,“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刻意,因为作为中国人,你的想法、你的行为,本身就是中国元素。”所以,我们的文化内因早就已经存在在我们的审美与思维当中,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沉下心去做优秀设计,中国味道就会慢慢渗透出来,这样的设计就是“中国设计”。

(四)文化创新的发晨层次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会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问题上,日本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工业产品技术、设计师等方面,日本对待传统文化,是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以及功能上来考虑,而不仅局限于形式,经过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主义工作方式到二十一世纪初对设计个性化的标榜周本成功完成了从对形式的模仿到注重对“日本”精神的塑造的转化:总结起来可以发现,外来文化对日本本土设计文化的影响的层次是三步渐进式的:模仿、转化、成熟的“日本设计制造”。

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产品刚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日本人从技术到造型对其进行完全的照搬和模仿;那段时间,日本设计师将欧洲几乎所有的产品的功能和造型都拿到了日本,日本人似乎失去了自我;但事实上,这种模仿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警惕日本民族性的丧失,害怕这种西方化逐渐发展到精神领域,所以再三强调“和魂洋才”,只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产业部门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逐渐地,日本设计师开始尝试在欧美设计的外型上加入日本化的元素,虽然这被看做是嫁接行为,但是通过几十年时间的努力探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的廉价劣质的“日本制造”终于转变为“优秀的产品”。通过自觉的反思,设计师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思考逐渐反映到他们物质层面的再创作,使产品中更多的包含了日本的民族气质;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针对日本普遍的过剩消费等社会现象,日本设计再次发力,将日本文化中“直线、单纯、简朴”的基因灌输到“合适就好、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新生活理念的设计中,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新一代优秀日本设计中承载了时代对日本文化的诠释,使得全球化趋势下的日本产品还可以鲜明的标有“日本制造”的文化标签。

这三个层次的变化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恰好是契合的,外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经过日本民族特有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使其转变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设计经历过的这三个层次的变化,也正是中国设计正在经历的,需要承认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落后的可能不仅仅是产品设计的实体,还包括设计思想、设计研究以及与设计生产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的各个层面。意识到落后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越,我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对外来文化物质层面的简单模仿的第一阶段,到90年代时期去尝试以我们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将外来的优秀文化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第二阶段,我们已经走了很远一一政治方面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旗帜的指引;经济方面,企业的生产模式也从开始的“OEM”、“ODM”到现在的“OBM”和“OSM”的各种转型尝试:社会方面,各大高校也从很早之前开始大力开展文化创新相关的课题、课程、工作坊和夏令营,一边整理保护我们丰富珍贵的地区传统文化,一边将设计研究作为高端平台服务于地区产品而结构的改变,并输出相关文化创新人才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虽然慢速,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坚定探索的脚步。

相信几十年后,回头再看,“中国设计”在全球化进程中,在经历过艰辛的相遇、错误的尝试,还有各种奇怪的体验之后,最后达到了“融合自在”的第三阶段;而且我认为,正如《与设计向前行》一书中说的那样:相比较并没有接触到很多东方文化碰撞的西方人,体验过这种复合型冲击的我们,在文化上应该会更先进些!

(五)以地域为单位的传统文化创新

说到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应该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礼仪文化,对理想设计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这算是一种正统的设计风格;“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则属于文人雅士的品位;最后是“纯朴古拙”的味道,这种返璞归真的设计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真谛,这三种设计风格,都是中国主流传统文化表现出的不同形态。但除了主流传统文化之外,我们还有丰富、有趣、鲜明的地域文化。

中国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其上居住着56个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和演变历史的不同,不同地域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不同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色彩。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至今的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也一直在交流、创新、融合中;学习和吸收其他地域、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各自的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在各种“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叉冲击之后,发展成为现如今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从来不缺乏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发展的经验,多民族形态下的广袤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继承并创新的经验教科书。当然,如上文所说,由于短时间内受到了与我们本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外来文化的大面积强烈冲击,使得各地域文化在文化创新方面都处在一个同样的起点上,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世界统一化的洪流中,设计师们不仅要考虑我们的主流传统文化的情感追求,还需要关注我们我们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创新,使丰富的地域文化不被湮没到统一化中,而是能够逆流而上繁荣发展成为被世界欣赏、被众人追逐消费的新文化。

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战略,即运用地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为人们展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使其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途径。在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基础上,将传统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科技含量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统文化要素向数字化文化内容的创新和转型,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从选材、创意、设计、生产和输出、传播的现代文化产业链整合。以地域为单位,以人为根基,以产业为引领,实现文化资本和产业的相互融合,然后激发文化的活力。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各地域文化和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来进行产业创新发展,从而达到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六)结论

创新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品创新产品设计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系统中各个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形式,而所谓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是指三次产业之间和每次产业内部从既有的均衡与协调出发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和产品创新,形成从量到质的突破,从而实现新的均衡与协调。探讨现阶段产品创新发展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借鉴有益经验,因势利导地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效地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的级次与整体素质,可为实现经济目标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产品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

产品创新指的是将新产品的构思或生产程序首先作为商业用途。产品创新的角度,其主要的目的自然希望借由创新带来有形的价值。一方面培植自己的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又有丰富的利润,以维持事业本身的营运。本文中所谓的产品是包含产品的创新、实现至使用的整个概念,也即经济学所谓狭义商品的定义。

产品设计创新是基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微电子、信息、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的价格和款式(造型色彩)、提高产品的功能、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为目的的一切设计技术的总称。产品创新理论、方法与工具技术研究的宗旨是从产品的工作特性和功能目标出发,在特定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具体条件下,根据相邻学科的原理,创造性地设计产品,并使其在技术及经济上达到最佳水平。该技术鼓励设计人员,从原来固有的常规设计模式中跳出来,用新观点、新原理、新方法来设计新产品。在发明了新产品后,在技术领先的有利条件下,将该技术领域扩展,并形成此方面的技术优势。换句话说,设计的目的在于增进产品在技术上新的操作功能及整体品质。整体品质包含产品外观、表面处理、信赖度等,它融入在整个产品创新的程序中。这说明了产品创新也等于技术创新,也是设计创新。

产品创新设计不是形而上学的空谈设计,也不应该是盲目的改造或创新,它是要真正解决问题,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值的创造。设计创新需要依赖于设计者高瞻远瞩的眼光,通过运用独特的思维和集体智慧,独具慧眼,分析潜在需求,科学地预测未来市场需求和趋势,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新能力,以前瞻性和独创性的产品,创造和开发新的市场空间。

产品创新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产业结构升级(如图1)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是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产业结构升级不但包括产业总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合理化方向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各国都积极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占据有利地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是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和强化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具体来说,就是要求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发展,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创新,从而提高产业素质和效率,进而达到推动产业升级的目的。企业应该增强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差异性,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以企业的产品创新来带动有层次差异的产业结构的形成。

产品创新是企业领先的重要保证,我国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在世界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创新实际上就是个性化的体现,是差别化设计的过程。只有提高创新能力,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保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生产、制造出别的国家所没有的产品,并且是别人难以模仿的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永葆生机,产业结构才能优化升级。

产品创新主要通过刺激社会需求,改变劳动力分工结构,造成市场贸易格局差别化等方面,从而促使产业结构改变、升级(如图2)。

(一)社会需求

产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需求,而需求结构却受到产品创新的影响和制约。产品创新和社会需求结构之间也存在着很强的互动关系,需求结构的变化也对产品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反作用。日本新力的新产品开发研究指出,一个新产品研发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的密切配合。有了需求,产业发展才有方向和目标。可是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作支撑,没有设计创新作先导,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是极其缓慢的。

人们对产品的期望是无穷尽的,然而能否实现这些产品就是企业发展的优势所在。设计创新提供了无限的创意,技术创新将这些概念一实现;而且一旦科学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就会极大刺激新需求。可见,产品创新发展直接促使技术水平的提高。产品创新通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推动需求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创新还将带来投资需求结构的改变,促进产业结构变动,优化资源配置。

(二)劳动就业

劳动力就业结构是产业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就业结构也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作用于产业结构的一个媒介和传导。产品创新是劳动就业结构改变的前提条件之一。因为技术创新带来科学的进步,技术的成熟,促进劳动分工不断细化和生产专业化,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分工细化能够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劳动力的科学合理配置直接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产品创新发展正是通过改变劳动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改善企业运作效率,从而促使产业结构得到升级。

(三)市场贸易

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技术进步的作用。技术的差异造成市场贸易的差异,这也成为比较各国、各地区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市场贸易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技术和结构的差异,通过对贸易结构的改善可以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进度。

产品创新通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市场贸易结构。市场竞争力一般取决于成本、品质、附加值和品牌等几个因素,技术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设计则对产品附加值和品牌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离不开产品创新,并体现了产品创新的能力。市场贸易的竞争核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竞争,技术竞争的高标准、高要求推动着技术创新,而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就是必须优先保证产品质量。

产品创新发展通过社会需求、劳动就业和市场贸易这三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产业素质和效率,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进而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产品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以政策鼓励企业产品创新发展

政府应当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引导与激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设立工程技术和产品创新基金,鼓励产学研三方来申请这样的基金,以基金和企业投资、地方政府投资相结合,支持和推动全国各地的产品创新,使其成为全国普遍的行动。国家要制定和实施促进产品创新的政策,大力支持开展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增强产品创新研究的技术支撑手段,促进我国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造条件,大力促进产品创新设计人才的储备。其中包括艺术、科技、人机工程、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经营等领域的多学科、全方位的产品创新人才。采用一些优惠措施引进并保留创新型人才,同时注重这类人才的教育培养。

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促进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发展。产业集群的一个最主要优势是其创新的效应,由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而且集群内存在创新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应当制定政策帮助推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通过创新主体企业的良性互动来对产业集群发生作用。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推进企业建设一流的研究与试验条件,支持社会发展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撑平台。企业作为创新设计的主体,应该积极转变意识,根据市场需求,大力投入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转变过去产品生产主要靠模仿的局面。通过设计水平的不断创新和提高,促进技术的进步,开发自主创新产品,使得企业具有更高层次的竞争力。高层次竞争优势则以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产品或服务上的差异为核心。这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企业和产业内部的创新意识和氛围,而这种高层次的竞争力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发展前景,改变企业与其价值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的分工,实现产业内的结构调整。

(三)提高协调发展技术、设计和市场的有效管理能力

产品创新应为新的生活体验创造可能性,因此企业必须先学会识别产品机遇,应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了解产品的潜在用户和产品机遇,了解市场需求,同时技术创新要围绕用户趋向和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而展开。企业强大的竞争力来源于设计、工程技术、市场调研和策划等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技术、设计和市场要想真正的协调统一,就必须在一个相互尊重和欣赏的气氛中得到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管理。

创新设计范文第8篇

(1)根据矿井煤炭储量分布状况、矿井开采规划、采掘接续安排,原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既能多回收煤炭资源又方便施工的目的。将原设计方案中三采区北部东翼3上煤层建筑物下压煤开采设计进行优化,按照在集中皮带巷全煤巷道进行开门施工皮带辅助巷的思路重新设计,在充分回收煤炭资源的同时解决了掘进煤的运输问题,成功回收煤炭1万余吨,直接经济效益600余万元。

(2)根据1、3号充填巷揭露情况,该充填开采区域东侧出现煤层冲蚀区,该区域经探测后确定为无煤带。如果仍采用原设计进行机轨联合巷等生产系统布置,存在多施工岩石巷道及增加施工成本等问题。经过实践考察、科学论证,调整机轨联合巷至该采区西侧施工,根据煤层走向,将原来的300m岩巷缩短 为150m岩巷,减少了成本投入、缩短了施工工期,尽快实现通风系统及运矸系统的完善。

(3)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充填开采比原版设计提前3个月形成通风、供电、运输等生产系统,继而进行矸石仓及其它充填巷的施工。与原设计相比,通风系统进行了简化,减少了初期投资,缩短了工期,增加了煤炭资源的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了过断层掘进及矸石运输的难题,对其它同类煤矿也具有科学的现实指导意义。

2效益评价

2.1技术先进性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相一致。由于原设计方案是在未探明施工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策划、设计的,各大系统工程较为复杂,技术上比较先进。但是通过工程初期实践,根据原设计进行施工由于遇到未知性自然条件阻碍,未起到确保安全生产、提高工效的目的。因此,对原设计方案的优化,才能既保证生产安全,又提高工效。

2.2经济效益根据原设计方案,工程施工总费用达500余万元,而且由于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具有占地域、污染环境、增加成本等不利因素,施工过程中不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采用创新设计方案后,全部工程施工费用仅为200余万元。同时,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掘出煤炭资源1万余吨,直接经济效益600余万元,所以在工程之初即回收了成本,达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调整机轨联合巷至该采区西侧施工,将原来的300m岩巷缩短为150m岩巷,减少了成本投入、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省资金投入100余万元。

3结论

建下开采方案应最大限度地与现场条件相适应,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在充分回收煤炭资源的同时解决了影响生产安全、怠工、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安全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对类似情况下的开采提供借鉴经验。

创新设计范文第9篇

(一)制作工艺上的优势

在制作工艺上传统中式家具一般纯手工制作完成,结构复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精雕细琢,因此工期很长,不能够满足现代家具的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新中式家具在生产工艺上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在装饰手法上,新中式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它保留着传统中式家具的意境与精神,舍弃过于繁缛的图案,选择有代表性的,简化图案。其次,在工艺制作上,传统中式家具有很多复杂的手工雕刻工艺,在新中式家具中人们使用机器雕花或者通过计算机制作模型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雕花部分。在不影响家具的整体美感的情况下新中式家具尽量采用工厂化来完成制作。时代科技不断的创新和进步,新型材料的诞生也促进了人们对家具生产工艺和加工方式的改进。传统中式家具纯手工雕花工艺,费时费力,即使再资深的能工巧匠也会在雕刻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昂贵木材的浪费,更增加了家具的成本,因此传统中式家具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消费的。但是新中式家具在生产前通过电脑进行辅助设计,定位精确合理,大大加快了生产进度,满足了现代市场的需求,自然也降低了中式家具的成本。所以在现代化机械设备全面投入在加工工艺和方法上也具有很大优势。

(二)设计上的创新

新中式家具在造型上受到材料和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学习传统中式家具的造型,又结合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融入人体工程学原理,制造出简洁、个性、创意具有现代感造型的家具。传统中式家具要能够反映中国传统礼仪,但是舒适性不够,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注重伴随着他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家具的人性化即家具的制作设计的合理性。所以家具的设计上要融入人体工程学,充分考虑现代人们对舒适性的追求。“人体舒适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行为舒适性是指环境给行为的舒适程度,知觉舒适性是指环境刺激的知觉舒适程度”[1]这里指的是知觉环境的不舒适,我们研究的是行为舒适性,无需考虑环境因素。传统中式家具中的椅子从交椅、圈椅到太师椅、官帽椅等各种不同的椅子,衍生出第一把交椅、稳坐太师椅等说法,可见椅子及坐姿都能够代表主人至高无上的地位,舒适度的设计在当时是次要的。今天家具的舒适度成为了人们最大的需求,舒适的摇椅也称快活椅,源于唐代盛行的“逍遥座”,现代设计师进行了改良与创新,考虑到椅子与人体的接触部分基本为直线型,自然舒适度差,在角度上做了合理的创新,椅背与椅面可调节角度90度———180度,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节。在材料上新中式摇椅采用藤艺与木材的结合,藤编的工艺有一定的弹性和包容性,舒适感更强。也增加了软装饰部分,棉质的纺织品椅套、椅垫,让人们躺上去更加柔软舒适。同时满足了人们对与视觉环境及触觉环境的舒适性。不再受传统中式家具的束缚,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又不失中式家具的本质。

(三)功能更人性化、多样化

传统中式家具的分类不够细致,新中式家具材料、造型、工艺上等借鉴传统中式风格,但是在功能上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有书柜、酒柜、鞋柜等,是根据人们生活的需求而设计的,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里,生活更加有序。其次新中式家具摒弃传统中式的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处处体现公平及舒适感。传统中式家具的结构、功能多半是为了体现权势、地位。古人李渔在提到床与人的关系时说:“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昼居其半,夜居其半。而夜间所处,则止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供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犹分先后者也,其最厚者当莫过此。”古代的架子床、拔步床,单面上下,三面围栏,里面的女主人要请示过外面的男主人之后方可起床,在中国古文化里,睡觉也有先后、有主次、有尊卑。但是新中式家具三边上下,自由合理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阶级观念,实现男女平等。新中式家具满足了现代人趋向的多元化和人性化的需求。沙发可以根据不同时刻的需求来进行改变,在常态下沙发可以用来坐,但是沙发中间空的部分把他改为实用的储物柜,把收纳、坐、卧这些功能组合,同时新中式家具不仅可以以实用功能为主也可以用来作装饰或收藏。

二、新中式家具的创新思路

新中式家具的出现,既是中国家具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而,新中式家具的发展必须体现出“创新”的特征。

(一)现代审美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新中式家具也是中式家具,因而在设计上必须保留中式家具中的基本的传统元素,即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来演绎家具设计。但是,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因而,将现代审美与传统元素的结合是现代中式家具创新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现代审美与传统元素的结合,并不是简单地将现代和传统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应该将家具的功能、美观、文化含义等各个因素,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多元化的审美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出既时尚、美观、实用,又具有强烈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特色的新中式家具。

(二)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

新中式家具设计不仅要求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更要将人性化、多元化、绿色环保等各元素协调设计,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及需求。把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把装饰功能与实用功能相互结合,这样来满足日益成熟的家具市场,新中式汲取传统中式的养分,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及文化底蕴,让它融入世界家具文化市场。现代人们除了对复古元素、对中式文化底蕴倍加亲睐,更要求家具的实用性、家具功能上的拓展,对于同一件家具要具有更多的辅助功能。人们需要它更多的辅助功能比如家具的可调性、灵活性以及对各类人群的适应性和最实惠的经济性。因此新中式在造型、装饰元素的延续与模仿传统中式,而在材料、工艺、功能上进行创新,这样人们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消费我们的新中式家具,也才能推动中式家具的发展与创新。

(三)家具设计风格与空间环境的结合

高科技的时代诞生出更多的新型材料,环保、价格适中,并且能够让新中式家具在造型、工艺、装饰上有更大的设计空间。且色彩更加丰富造型更加优美,新中式家具与时代同行,不断的创新、改进,让中式家具更适合现代家居风格。如书房内的书架,可以通过艺术形态饱满的造型书架,吸纳传统中式的原木色及镂空雕花装饰,恰到好处的中式风格的运用营造出古色古香的阅读空间,也透露着浓浓的中国韵味。家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具有中国传统神韵的元素融入现代中式家具设计。另外,还可以吸收外来文化,运用设计技巧提升现代中式家具的品质[3]。在现代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新中式家具用质朴的设计风格,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且不失现代感,同时新中式家具可以通过自身的特色来满足不同室内空间空间环境的需求。随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新中式家具的认识更加深刻,新中式家具的生产、设计过程中加大创新,时尚简约与传统元素的结合,充分展示着东方韵味也更好的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让都市的生活充满宁静与意趣。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世界家具文化市场。(本文来自于《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杂志。《四川民族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创新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创新;内涵;标志设计

将图形和文字采用过一定特殊的方法设计过以后来传达特殊意义下的某种视觉语言,并且在这一设计过程中设计构思巧妙、设计成果表达的寓意深刻而且生动形象便可称为标志。由于标志设计在传统企业文化作为众多企业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在当今社会形态下标志设计的创新型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以名称为主体的创新设计

当代的标志设计的创新设计路程当中,将这设计主题的相关信息作为设计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奇妙的想象,从而获得新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思路。当然,在进行想象和创新的设计过程当中还必须要求设计者紧紧抓住作品的主题,将内容和图形得到最大化的体现。现实生活中将这几点做到完美融合的标志设计有很多。中山市在2008年的时候需要把电话号码的位数加到八位,设计师为了能够有效地传达传达这一信息,特意将汉字“中”作为此次设计的设计主体,在代表着“中山市”的同时,通过拉伸变化的方式将“中”字设计成了十分酷似数字“8”的形状,以此来有效传达电话号码要加成8位数的消息。相信大多数的人对线的著名小吃小六汤包都有耳闻。当初在对小六汤包的标志设计上,设计师将“小六”作为设计主题的同时,也以此来代表着店。并且采用对汉字的转换、重构的方式,将“六”和“小”两个字设计转化成了一个字的效果,并且在标志设计的设计了一个像极了蒸屉的圆形,将这两个字包围起来,使得大家远远看上去感觉就是一屉刚刚新鲜出炉的汤包,这样极具特色的设计突出了创新性的同时,也传达了产品的特点。

因此,将名称作为标志设计创新思路的创新设计,通常情况下都需要紧紧抓住设计主体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让最终的设计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便是创新设计的魅力。

二、以地域特征为主体的创新设计

将当地极具特色的地域特点融入到标志设计当中,可以设计出极具当地特色的标志设计,充分展示当地的人文风情。众所周知的例子便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的设计,“舞动中国”完整地将中国结、太极拳以及水墨画等中国元素融合了进去,并且还把印章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符号作为了整个标志的框架。充分地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风情以及文化内涵。同时设计师还特地将“京”字用篆书的表现方式设计成了“人”的形象,就像是飞舞的双腿,给整个作品赋予了动态美。将地域特征作为创新思路的标志设计还有很多,比如说:由于罗马人对于母狼喂养孩子的故事都很了解,多数人都认为在这个故事当中两个被喂养的孩子当中其中一个就是古罗马的第一任国王。因此在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中,设计师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将这个故事作为设计的主体。因此让会徽深入人心,充分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由于地域的差异,每个不同的地区都会有其极具特色的人文风情或者水土风情,哪怕是动植物、建筑风格、传说等等都有着当地鲜明的特色。在标志设计的创新当中,设计者完美地利用这一差异,以此作为作品的设计主题和创新的思路,也许会创作出极具特点的标志。

三、以抽象D形为主体的创新设计

设计者在使用这些抽象的图形是都会赋予这些图形一些特定的联想或者是某种暗喻,并且对其的颜色、明暗、布局进行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观赏者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展开想象的空间,让作品极具感染力。完美体现出这一特点的标志设计当属于五环标志了,从表面上来看五环标志及其简单,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当设计这赋予了五环标志一定的内涵之后,五环标志变得极具特色,富有创新意义。五环代表着武大洲,五个换紧紧相扣,代表着全世界、全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善,而其上下两排的展现方式也凸显了奥运宗旨:更高、更开、更强。

在标志设计当中,巧妙地利用抽象图形,并赋予其特殊的涵义,也是标志设计的创新设计的体现。通过这种方式将看似简单、平凡的图案变得极具内涵,富有特殊意义。

四、结论

标志设计的创新设计离不开一个好的创意,它是标志设计创新的中要基础。什么是创意呢?通常情况下所说的创意就是要体现突破性、个性的想法,能够勇于打破传统,突破常规,明确地表达作品需要传达的内涵。在当代这个强调个性、创新、突破的社会浪潮当中,创意是标志设计的灵魂,一个好的创意不仅可以让抽象晦涩的作品具体化,还可以赋予作品特殊的意义,是作品极具说服力和吸引力。因此,在标志性设计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特可以赋予设计强大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陈敏.现代标志设计中动物图形应用与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9.

上一篇:交互设计范文 下一篇:电子设计大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