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15 00:24:19

城市随笔

城市随笔范文第1篇

这座城市与漂亮无缘,也与高尚无关,但许多年之后,我相信它还会长久地在记忆中存活下去,因为,这是我的家乡。

是的,洛舍,它给我的烙印如此深刻,以致情感的麻木。这个城市谈不上整洁,在我眼中,它肮脏而混乱,甚至在某些场合,它表现得更类似于集市,来不得半点永恒;但,毕竟有人在这住下了,并生了根,集市也就成了城市。在这里,有人乐于天命,有人却步履匆匆,有人说洛舍像他路过的一个驿站,而不是家,好比外公,他只来过几次,遍随着清风斜雨飞上了天,如今的他,恐怕只能望着他那可爱的外孙女在这个他只呆了几年的“家乡”里玩耍。

记得曾为洛舍写过一篇怀旧的文章,现在想来或许也过于矫情。真有那么多东西值得去感怀么?而我眼前的洛舍却是如此的年轻,墙痕斑驳又能说明什么,细心一看,所谓的古老也不过只俱俱几十年,时间只是轻轻淡改了容貌,我就傻冒地跟着抒情,发笑的是上帝。还有许多人在阐述这个城市的历史,只是我已学会一笑而过,时间的碎片散落在看不到的地方,或深埋,或遗弃,历史又从何说起?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前年夏天,我离开了洛舍开始了在远方的求学历程,失去的是参与叙述这个城市故事的资格,但我知道,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里,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来。异乡夜深,孤灯独影,偶尔,我会怀念这座年轻吵闹的城市,怀念喧哗的街道,怀念郊外的麦田,以及许多……

城市随笔范文第2篇

一般而言,在激烈的大型体育赛事中,最能充分展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尤其是在国际大赛中,国别、人种、肤色等区别已经被淡化,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冲击下,生命的活力在这里更加张扬。另外,观众在赛场内外寻常与不寻常的形形,也有无尽趣味。这一切,都为体育记者的随笔写作提供了宽广的思想自由。在采访大赛尤其是国际大赛时,写好随笔,当然这个随笔必须是与体育赛事内容有关联的随笔,而不是其他,多年来,湖北日报对国际大赛的报道,基本上是严肃之中充满活泼,严谨之中也有情趣。如果说大赛期间的湖北日报体育版像一套正装西服,那么体育随笔就像插在这套西服胸前口袋上的白色手帕、别在衣领上的一枚像章,点缀其间,增添亮色。

以德国世界杯期间的湖北日报体育版为例,每天的赛事必须报道,如果满版都是赛事新闻,读起来肯定让人眼球很累,也很乏味。但是湖北日报采访世界杯记者的随笔,让整个体育版顿时活跃。这些体育随笔可读性极强,读者在读完赛事报道之后,通过随笔领略世界杯赛事以外的风景。

据统计,世界杯期间,湖北日报共出版31期特刊,刊发了随笔29篇。这29篇随笔虽不是篇篇都精彩。但是每篇都是非常具有可读性。按照内容划分,这些随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行进中的所见所闻。

这类属于记叙性随笔,取材于在作者在采访片断或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入。由于比赛在德国各地进行,记者每天都来往于不同的城市之间,作者的许多随笔多是写的行进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类随笔有:“火车上的球迷”、、“小小足球成路障”、“转车记”、“我们也酷毙了一回”、“谁拿走了我的鞋?”、“一辆单车走天涯”等。这些随笔不仅是写行进中的所见,更是在行进中所写,虽说是急就章,但是这些急就章却有着非常魅力。

在郑菁的“我们也酷毙了一回”这篇随笔中,作者和同行胡恺与一群德国中学生同乘火车,这群中学生发现了作者佩戴的世界杯记者证后,激动不已,一大群人顿时围着作者,一大堆问题轰向作者。作者写到:“被‘绅士’的男生让到前排的小女生们把我们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个够。年轻人中间流行的口语被我们听了个够:‘酷毙了!”真爽!”太帅了!他们肯定跟波多尔斯基握过手’……胡恺苦笑道:‘不是当明星,是被当熊猫看’。”短短数十字,妙趣横生。

因为郑菁在德国留学,女性细致的观察力使她写出随笔“小小足球成路障”,这是她对德国公交深刻认识的成果。井然有序的德国其公共交通都是分秒不差的准时,但世界杯期间,足球却成为公交的“路障”。过去比较空荡的公共交通,却因世界各地球迷云集而拥挤不堪。在介绍世界杯期间德国公交状况时,作者引用了在公交上一位德国老太的话:“哪里冒出这么多人?我等下回来的时候再也不坐地铁了。我乘电车回家。”当得知电车也好不到哪里时,这位老太哀叹:“天哪,所有人都疯了。”此情此景把德国人无奈写得异常生动,作者的点睛之笔是:“因为德国人口较少,很多人有自己车。所以平时在公共汽车上或者有轨电车上的乘客不算多,我极少遇到座位被占满而要站到目的地的情况。但是世界杯来了,公共交通的噩梦也来了。”

――城市中的足球风景。

这类题材属于绘景式随笔。这一类作品有“球迷公园”、“暴雨中的警车和酒吧”、“德国球迷:激情而文明”、“小城也疯狂”“今夏流行色”、“逗留在罗本效力过的城市”、“说说德国人踢球”、“疯就疯这最后一回”等。世界杯期间,作者往返于比赛举办城市之间,对一座座城市中的足球“风景”似乎有所触动,于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从采访时所见所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整体情感。

胡恺所写“暴雨中的警车与酒吧”,写他在采访德国队与波兰队比赛之后返程时所遇到的情形,德波两队宿怨颇深,这场比赛给两国球迷带来的不仅仅只有胜负,更有心理上的东西。因为赢了比赛,德国球迷在酒吧豪饮,看上去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没有喝多少酒就仿佛变了一个人,挤在酒吧里拍桌高歌,而波兰球迷则沮丧地挤在火车站里,深夜的街道上满是救护车。胡恺在写完这些后笔锋一转:“这或许就是魅力吧,恐怕还没有一项运动,能够让一座普普通通的德国小城、让整个世界直到深夜还无法入眠吧。”点睛之笔,此时煽动的是读者尤其是球迷读者的情感,其效果耐人寻味。

――对比赛的调侃与德国生活写照。

这类题材属于状物式随笔。一个月的世界杯赛,作者需要提前去、推迟返回。于是写在德国的生活、写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他们随笔的一个内容。这类作品有:“采访足球谁最忙?”、“哄人的实名制”、“今天你嘟了吗?”、“我想有个厕所”、“吉祥三宝”、“是报应也是实力使然”:“不是赞助商莫在这里混”、“失声与尿频”等。这类随笔会让读者在看完之后不禁莞尔。

采访德国世界杯,记者肯定会接触到大量情况,郑菁在采访多场比赛之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现象:许多球迷嗓子嘶哑好像感冒了,而且大多数人患有“尿频症”。作者“人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写了一篇“失声与尿频”,于是,读者看到一幕幕活的世相图:原来,所谓感冒,是因为德国球迷的狂热,每场比赛都会声嘶力竭地为本国球队呐喊助威,于是,听德国球迷说话个个都是哑哑的,而又因为德国人嗜酒,尤其是啤酒,所以看球的人会大喝特喝。啤酒喝多了自然尿就多,在公厕极少的情况下,德国人也不顾公德,身上披着德国的三色旗挡其他人的视线,来了个“省钱又方便的解决办法”就是就地解决。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触摸到了当地当时的“时代脉搏”并将它诉诸笔端,这篇随笔达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境界。

城市随笔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冯骥才 余秋雨 旅欧 文化视域 文化表述方式 文化境界

冯骥才生长、居住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余秋雨生于浙江余姚县桥头镇(今属宁波市慈溪市),后居上海。他们同为关注中国文化并热衷于“行走”的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同为宁波老乡,同在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创作了颇多的旅欧散文和随笔。其中,冯骥才的旅欧散文和随笔主要收在《美人欧罗巴》、《巴黎,艺术至上》、《维也纳情感》等作品集中;余秋雨则随同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创作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其中大半是旅欧散文和随笔。由于人生经历、境遇以及文化意识、审美选择等的不同,他们在各自的旅欧散文、随笔中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文化表述方式和文化境界的追求。比较两人旅欧散文随笔的异同,有助于深入解读精英知识分子阶层文化血脉中的思维的、精神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上的自我认知与提升。

一、同一文化场中不同的文化视域――寻找“差异”与建构“同一”

冯骥才和余秋雨在各自著量颇丰的旅欧散文、随笔中都涉及对文明、文化的关切与探寻,释放了各自对文明、文化的认知、理解与情怀。他们面对同一个文化场――欧洲,却由于文化切入点的选择以及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视域。

表一 冯骥才、余秋雨散文随笔中涉及的主要欧洲国家

首先,由于文化切入点的不同,冯骥才和余秋雨在面对同一个对象物时,常常会有迥异的感受与见解。举例来说。同样身处欧洲的墓园,冯骥才感受到的是美丽、安详的氛围。他在《墓地》中写道:“它与中国坟地不同,毫无凄凉萧瑟之感,甚至像公园,但不是活人游乐而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处处树木幽深,花草葳蕤,一座座坟墓都是优美的石雕,有的称得上艺术杰作。”[1]在《居住在拉雪兹的大师们》则惊叹这座法国的神父公墓俨然就像一座城市,然后又款款写道:“此刻,秋天已经进驻巴黎的拉雪兹来。树木变成了三种颜色。三分之一的树木变成金黄,三分之一的叶子鲜红如火,三分之一的大自然依旧坚守着生命的绿。于是这墓地斑斓的秋色胜过花季的夏天。有的墓地被片片红叶鲜亮地点缀着,有的石棺上松软地覆盖着一大片纯黄的叶片。秋枝疏阔,日光下斜,影布墓地,分外美丽。一座座式样不同的坟墓,一件件题材各异的雕塑,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在光影斑驳中,这艺术化了的墓地便接近了天堂。”[2]他将墓地与休闲游乐的公园、缤纷绚丽的自然景色、清脆和雅的鸟鸣、活人感受到的宁静喜乐以及艺术氛围联系起来,传达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写出了西方人自己的生死观。

余秋雨笔下则不然。他在《墓地荒荒》中看到的是“长长的杂草”,遇到一位埋头读书的青年,奇怪于杂草间停放着的一个婴儿车,继而自问自答:“这是这位男青年的孩子吗?他为什么愿意把小生命停息在这么冷僻而阴森的所在?这不便问,只知道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见到的活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接着又叙述说:“墓园、荒草、婴儿、书籍,再夹杂几声鸟鸣;看书看到一半左右环顾,一个个惊天动地的名字从书本滑向石碑,这儿是许多文化灵魂的共同终点。我重新远远地打量了一下那个男青年,心中产生了一点莫名的感念。是他,消解了这个墓园的荒凉和寂寞。”[3]同样是与墓园相伴自得其乐的活人和鸟鸣,他却使用了“冷僻而阴森”、“荒凉和寂寞”一类的词语,应该注意到这些字眼正是中国人对墓地的概念。可以想见,余秋雨是在用自己的中国思维和理解力去阐释西方,所传达的正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多数中国人身处墓地的感受。

比如面对奥地利的乡村,冯骥才在《别急,哈尔施塔特》一文中盛赞“湖区”特异之美,描写其精神、气质、历史、风俗、生活气息、审美情趣,转述山民“我们最爱的是大自然,然后才是上帝”的独特生活观;余秋雨则以中国的山、水哲学来阐释和同构奥地利山村。再比如面对罗马、威尼斯等城市,冯骥才惯于客观地叙述和感受,寻找异质文化的优长;余秋雨则谈到了中国传统文学最大的抒情主题――兴亡之叹,谈到曾赴中国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和上海……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总之,冯骥才充分尊重主体个性与差异;余秋雨则善于运用自己的文化背景进行同构、联想与包容。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中的文化视域突出显现为对“差异”的关注,余秋雨则刚好相反,这在他们各自的相关文字告白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冯骥才在其欧游散文随笔选集四种的自序――《游记的立场》一文中坦言:“文化的视点是我游记的立场。即从文化上去发现不同、感知不同和享受不同。”[4]继而又表示:“还有一个立场是我不能拒绝的,就是审美的立场。”但这也是因为,“美常常是一种文明的外化与表达。往往从美的入口进去,便可以找到另一种文明独特的本质”。[4]5更清晰的解释可追溯至其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外趣谈》一书的序言:“采取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方法,试图清醒地寻找东西方截然相反的区别。这一工作给本书作者许多发现的,同时不再相信东西方可以完全融合,却又相信,只有相互认识到区别,才能如山水日月,光辉互映,相安共存。”[1]12余秋雨则在《千年一叹》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道:“这样一种悠久的文化(中华文化),与人类的其他文化相比处于什么地位?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5]并且声称 “从那数万公里中重新发现了中国文化”。[5]5可以说,在行走和写作尚未发生之际,他们便阐明了各自的文化预期与文化立场。前者要寻找和比较文化的“差异”、区别和个性所在,设身处地地感受、思考和体验;后者则要“发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自己的思辨中建构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同一”。

二、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文化的文学呈现”与“文学的文化表达”

作为文学文本,冯骥才、余秋雨旅欧散文随笔的文化表述方式亦各具特色。比较来说,冯骥才的文化表述方式大半是含蓄、客观而自然的,可说是一种“文化的文学呈现”;余秋雨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文学的文化表达”――主动、主观,带有强烈的文化逻辑性与功利目的。这样的文化表述方式当然有他们个性与审美趣味等因素参与在内,更重要的则同他们各自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虽然二人都具有作家、学者、文化人等多重文化身份,但推究起来,冯骥才首先是一个作家,余秋雨首先是一个学者。

冯骥才出于作家的敏感与天性,惯于从日常和细部着眼,创作多选择狭义的散文体裁,仅有《巴黎的历史美》等少量作品为文化随笔。比如在描绘巴黎时,冯骥才花费了颇多的篇幅关注日常的巴黎――普通的巴黎女郎、街头随处可见的吻、地铁中的无名乐手、巴黎变幻的天空和拉丁区默默无闻的苏吉尔小街等等,用冯骥才自己的话讲,他关注的是“最深的、也是最日常的一种生活”。[2]62而他的表述方式则突出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时刻不忘让细节本身“说话”。《巴黎女郎》中那片被女郎用作书签的金黄的落叶,女郎的自然与和谐的美便跃然纸上;《地铁中的乐手》中弹琵琶的中国姑娘琴桌上的一枝深红的玫瑰,传达着巴黎人的浪漫天性与气质;拉丁区小街上快要被秋天的藤蔓遮满仍不肯将其剪除的一扇扇窗子,诉说巴黎人对自然和美的由衷热爱……即便在《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这类纯文化随笔中,也不忘记述、描写自己住宿的旅馆的状态、环境,让旅馆自身为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作证。概括说来,冯骥才常常通过众多密集的日常生活图景、形象与细节透露出深厚的文化气质和信息,自然而言地呈现着巴黎的人性环境、生活的深层和文化气场。

余秋雨基于学者的思维习惯,则极为重视占据历史文化的高度,进行整体把握,更多选择了文化随笔这一体裁,以叙述和议论的方式直接进行文化的表达。仍以巴黎为例。余秋雨首先在文化随笔中给巴黎下了一个文化的定义:“最健全的城市”。[3]206因为“它几乎具有别的城市的一切优点和缺点,而且把它们一起放大,推向极致”。[3]206接下来他论及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巴黎的文化符号,以及萨特、波伏瓦时常光顾并进行写作活动的咖啡店,抵达这些预期就要到达的地点后,再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感想、见解,追溯这些城市建筑的历史、典故,联想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观察现象,分析利弊,在文字中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文化理念。在《法国胃口》中,余秋雨在回顾法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之余,这样评论道:“法国美食的高度发展,与法国文化的质感取向有关,对此我十分钦佩。质感而不低俗,高雅而不抽象,把万般诗书沉淀为衣食住行、举手投足,再由日常生态来反视文化,校正文化,这种温暖的循环圈令人陶醉。”[3]222继而指出“法国人在美好的事情上容易失控,缺少收敛”,[3]222印证前文给出的巴黎城市文化定义后,向巴黎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在文末总结道:“时间原则、经济原则和随意原则成了下一代的生命原则,需要反省自问的也许倒是法国美食的古典原则。”[3]222至此,余秋雨自己持有和想要传达的文化观念得到了逻辑的、充分的表达。

此外,综观文本就会发现,冯骥才写“心灵”时余秋雨在写“心态”;冯骥写“自然”时余秋雨写“生态”;冯骥才描绘巴黎人、维也纳人等的“生活图景”时余秋雨关注他们的生存形态……冯骥才的文化表述通常蕴含在诸如心灵、自然和生活图景中等对象物和细节之中,重视观感、画面、情节、韵律、节奏,在文学的、艺术的表达同时进行着文化的“呈现”,或者说伴生着文化的内容。余秋雨则紧紧盯住文化,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阐释,文字是服务于文化表达这一目的的。当然,余秋雨或简约或繁复,或华美或朴素的丰富多样的文字,以及各类美学策略为文本增色许多。在学术著作《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中余秋雨曾提到:“可以在恰当的局部试行类似的小结构,埋下一些两难的喟叹和未知的苍凉,也就是埋下一些伟大的碎片或种子,有可能取得超乎想象的奇效。”[6]而“喟叹”和“苍凉”正是他行文张力与美的一大特色。另外,余秋雨善于借鉴其研究的本行古希腊悲剧的美学优长,利用悲剧的形式――冲突、矛盾、情境等的营造,引导读者的情绪、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从而形成其“文学的文化表达”。

三、文化境界的追求――“精神至上”与“文化无疆”

在不同的文化视域与文化表述方式的背后,自然隐含着冯骥才、余秋雨对各自文化境界的追求。概括而言,冯骥才旅欧散文重在寻觅积极的、美的、超功利的思想和精神,他理想的文化境界是“精神至上”,而余秋雨孜孜追求的是人类文明的大同理想――“文明无疆”或者说“文化无疆”。

在欧洲,冯骥才关注巴黎、维也纳、萨尔茨堡以及阿尔卑斯和“湖区”等城市、郊区、乡村及其住民的精神、情感与气质。他既记述巴黎女郎、无名乐手、海蒂父女、店主塞伯、世外美髯公弗里茨、木偶大师爱赫尔等普通民众、民间艺人,也抒写凡・高、塞尚、莫扎特、克里姆特、罗丹、普希金等顶级艺术大师非凡的艺术人生;既关注优美的历史文化时空,更不忘从中寻觅文化的精神内涵。在描写巴黎先贤祠的《精神的殿堂》一文中,冯骥才写道,人们来到这里,是为了“重温先贤的思想精神来了”。[2]63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中他说:“欧洲人一向把自己的历史精神看得至高无上,因此他们不会把历史的遗物当做岁月的垃圾。”[2]185在《断送冬季》中他说:“由于塞尚、高更和凡・高与印象主义决裂,一种观点具有极大魅力;即印象主义只去陶醉事物外部炫目的光与色,而绘画的目的不是描述现存的物质世界,而是深入表现人的复杂丰富的精神天地。”[2]217综观冯骥才的旅欧散文随笔,历史精神、个性精神、民族精神、科学精神、人本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务实精神、古典精神、现代精神以及巴黎的精神、萨尔茨堡的精神、罗马人的精神、南部人的精神、德国人的精神乃至人类精神等等字样俯拾皆是,可见冯骥才对“精神”的关注程度。在《巴黎,艺术至上》序言中,冯骥才直言:“我相信我找到了法国所拥有的一种人文精神――它就是精神至上!”[2]12值得一提的是,“精神至上”这一文化境界追求更充分的体现,是在他大量的“行动散文”和城市历史保护、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等实际文化行动之中,正如冯骥才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强调的那样:“知识分子就是要精神至上。”[7]

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余秋雨不断树立自己人类的“大文化”理想并为之用力。在《行者无疆》序言中他说:“就这样一圈圈越走越大,每一个新空间都带来新责任,终于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既从其他文明来审视中华文明,又从中华文明来察试其他文明,然后横下一条心,只要对人类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明,哪怕已成瓦砾,已沦匪巢,也一个不能缺漏。”[3]3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立足人类视野的文化境界追求的坚定决心与努力。在《哀希腊》中,余秋雨联想到了雅斯贝尔斯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说,高谈拜伦和迥异于地域祖国、血缘祖国、政治祖国的“文化祖国”的概念,称“希腊文明早已奉献给全人类,以狭隘的国家观念来呼唤,反而降低了它”。[5]6希腊在这里具有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迈锡尼遗址也被引申为整个人类的“早期文明的重大教训”。[5]12他还说:“即便是与欧洲文明有着太多历史恩怨的中华文明,也不会一味执著于各个文明之间的冲突来谋求自我复兴,它正在渐渐明白,自我复兴的主要障碍是近处和远处的蒙昧与野蛮,因此更需要与其他文明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然后并肩来对付散落处处的憧憧黑影。”[3]9 因此,他“对于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多方面比较,突破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两极方位,而是一直保留着更庞大的第三方位,即一切文明的对立面”。[3]9由此应可以理解为,在余秋雨心中、笔下,尽管中华文明、欧洲文明或是人类其他的文明、文化,彼此间有复杂的、难以厘清的种种差异、短长、冲突、纠葛、恩怨,但在“一切文明的对立面”――野蛮面前,它们是一体的,不应有界限和壁垒,否则就落入狭隘。

综上,冯骥才和余秋雨这两位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在旅欧散文随笔创作中,通过各自的知识结构、人生智慧、审美取向、艺术眼光、文化立场,展现出不同的文化视域,选取不同的文化表述方式,呈现了对“精神至上”和“文化无疆”两种文化境界的追求。两位大家对中国当代散文随笔的贡献毋庸多言。相信读者在享受文本阅读所带来的美感的同时,亦可强化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获得文化与精神境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1[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74.

[2] 冯骥才.冯骥才分类文集10[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87-88.

[3] 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121.

[4] 冯骥才.维也纳情感[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4.

[5] 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1.

[6] 余秋雨.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7.

城市随笔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畅想激发;影评拓展;日记普及;专栏嘉奖

俗话说:“会唱不留口,会写不留手。”作文靠多练笔,千锤百炼。倡导学生写随笔是写作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将从“畅想激发”、“影评拓展”、“日记普及”、“专栏嘉奖”等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写随笔,期待“写作成为学生生命中最美的歌唱”。

一、畅想挑动创作神经

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说:“意欲作文而又为自身羞愧乃是一种罪恶。为自身羞愧的心田上不可能生出任何创造性的嫩芽。”①周国平也曾感慨:“岁月把一个个小哲学家改造成了大俗人。”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平庸冗长的灌输式教学只会禁锢思维,抑制心灵,以致好奇的天性逐日磨灭,畅想的遥不可及。因此,我们需要畅想!畅想可以解放心灵,畅想可以放飞思绪,畅想是信马由缰,畅想是野渡无人,畅想能激发欲望,畅想能获得自信,不激动就不灵动,不自信就不创造。温儒敏教授在北大承办的“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上发言时曾强调:“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②鉴于此,我在这组随笔正式启动前,提前半月上了这节“畅想我们的十二月随笔”课,创设写作的氛围,开启畅想的心扉。站在讲台上,我满怀期待地述说着我对十二月随笔的期望:

它应该很真(本真)

它应该很美(唯美)

它应该诗意盎然(超然)

它应该飞向未来(永恒)

之所以写下这四行字,是源于我对优秀作文的理解。真正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作品首先是真诚和自然的。应该尊敬文字、贴近文字才能喜爱文字,坚决反对无病。自然、生活、阅读共同组成肉体和精神的真实。不浮游,不空洞,踩着泥地,用好我们的文字。“邮票传递信件”是平常,可邮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诗意,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陆春祥在杂文《向邮票学习》中充满智慧地阐述了邮票的精神,使邮票的韧劲中透出率性气质和浓郁诗情。诗意来自哪里,来自轻柔的心,来自深沉的思。那么――如果有雪,一定不让它孤单落下!

二、影评拓展创作时空

十二月随笔创作期间,恰逢教学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其间备课组设计了观看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战争影片《钢琴师》并要求完成影评创作的活动。

在我心中,《钢琴师》这部“用艺术的美丽揭开了纳粹血腥屠杀的序幕”、被誉为“史诗般的杰作”的影片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它之于写作,就是一眼深厚沧桑的井,就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当学生置身其间,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都将接受暴风骤雨式的洗礼。那些在战争中被侮辱、被践踏、被放弃的景象和命运将深深震撼着每个人,“自由、和平”绝不只是口号,那将是从心灵深处激荡起来的呐喊。

周小乐:当我看到钢琴师走在死一般空寂的城市――不,应当说是城市的废墟时,心中感到一种难以言尽的绝望,并且我相信这绝望不及那钢琴家当时心中情感的万分之一。这样的城市,连飞鸟也从不飞过。

影片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时空,给了同学们丰富的情思和创作的激情。结合电影评论写作指导,同学们从作品主题、现实意义、人物、场景、细节、悬念设置、矛盾冲突、叙事线索、情节节奏等诸多方面生发议论,不仅能紧扣“电影”来“评论”,亦能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优秀作品更是构思独特,见解独到。《钢琴师》影评掀起了十二月随笔创作的一次高潮。

三、日记深化创作习惯

“真正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要再三强调写日记的重要,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周国平语)这次我们提出的班级日记有别于个人私密的日记,它既有一个相对共同的写作对象――“我、班级”,又可以靠近日记细密和琐碎的特征。似乎可以更自由、更个性,三行两行,长长短短,可以不布局谋篇,即便只是灵感的一个速降,神来一笔,未尝不精彩。谁说这一短暂的精彩不可能成为未来某大作的萌芽呢?曹禺写下旷世巨著《雷雨》之前引起其写作兴趣的,不也“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么?

从2010年12月1日起,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开始了这项为期31天的日记创作,一天之内写作者无数,既有自始至终的日记拥护和跟进者,也时时有新面孔、新形式、新风格,兴之所至,不拘一格。

王利平(12月3日去黄龙体育馆聆听李云迪独奏):所有人都静默了,连呼吸都变得慢起来,他的钢琴声征服了听众,征服了冬夜的冷风。

秦晴(12月11日感慨冷暖不定的天气):这个冬天来得犹豫不决,地理老师的知识突显匮乏。明明已经冷锋过境,今天突然来了片会下雨的乌云,气温却有所回升。早晨一起床便对着一柜衣服不知如何是好。

四、专栏嘉奖创作先锋

在畅想十二月随笔的时候,我看到敖雨飞同学的畅想:“我想开辟一个小板块,叫‘单身万岁’,让各位无身边之人的光棍们写一篇赞颂单身生活的大型随笔。”看到敖总(同学们都这么叫)的设想,我哑然失笑,真是率真可爱得紧,从教12年来,我也是第一次碰到敖总这样的女孩,有魄力且充满智性。当专家教师家长都在论述早恋危害的时候,学生中已有如此清亮的声音,岂不可喜可赞?敖同学一直痴迷创作,我阅读到她的第一篇随笔《生死之地的记忆》时就盛赞其记忆之富裕,感受之鲜活,我真的很想搭建一个平台,让像敖总这样的创作型选手来施展手脚。当即,我找到她,对这一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愿意做最强大的后盾。有此激励之后,双休日一过,敖总带着优盘来找我,原来她觉得应该正式的招募启事,阐述她对这次主题创作的设想,希望选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招募启事摘选一二:

恋爱如果不能让人愉悦,那么这段半空中的感情就没有开始或继续的必要。

我们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当自己的太阳神的,单身简单,两个麻烦。

单身的并且还想继续单身的人们啊,我们一起大喊:单身万岁!

我真诚地希望,“单身万岁”可以成为一个心灵的借口,可以让失恋的人们振作起来,让单身的人们不要感春悲秋。

“幸福的爱情都是一种模样,而不幸的爱情却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太早,或者,太迟。”“要耐心等待。不要太早地相信任何甜言蜜语,不管那些话语是出于善意或是恶意,对你都没有丝毫的好处。果实要成熟了以后才会香甜,幸福也是一样。”相信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稍有不慎,便会沦为说教,非但不能心如所愿,反而风起云涌。如何与学生讲早恋,如何借语文教师的特殊身份与学生讲早恋,我一直孜孜以求良方妙药,今天,敖总给了我一个良机,岂能错过?再则,我始终坚信同伴辐射的力量,某些时候,这些力量绝不亚于更高级别的教育。

我愿意相信青春的孩子自有青春的理性,青春的孩子自有独立的“木棉树”精神。青春珍贵,青春不容奢侈消费,我即是我,不是谁的附属,这样的自我觉醒弥足珍贵!感谢敖总,这组随笔正是开在“十二月随笔”中的奇葩!

城市随笔范文第5篇

在过去的随笔综述中,我已经阐释了“投其所好”、“开挖宝藏”、“奏响诗弦”、“阅读彼此”、“名家映衬”、“移情共振”、“师生舞墨”、“摘抄孕养”等写作教学的方式。本文将从“畅想激发”、“影评拓展”、“日记普及”、“专栏嘉奖”等四个方面继续论述,期待“写作成为学生生命中最美的歌唱”。

一、畅想挑动创作神经

日本新思潮派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侏儒警语》中说:“意欲作文而又为自身羞愧乃是一种罪恶。为自身羞愧的心田上不可能生出任何创造性的嫩芽。”①周国平也曾感慨:“岁月把一个个小哲学家改造成了大俗人。”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平庸冗长的灌输式教学只会禁锢思维,抑制心灵,以致好奇的天性逐日磨灭,畅想的遥不可及。

因此,我们需要畅想!畅想可以解放心灵,畅想可以放飞思绪,畅想是信马由缰,畅想是野渡无人,畅想能激发欲望,畅想能获得自信,不激动就不灵动,不自信就不创造。

温儒敏教授在北大承办的“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上发言时曾强调:“作文课和阅读课一样,需要气氛,需要熏陶,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表达言说的欲望。无论什么教学法,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应当想办法营造一种氛围,引起学生动笔的兴趣。”②鉴于此,我在这组随笔正式启动前,提前半月上了这节“畅想我们的十二月随笔”课,创设写作的氛围,开启畅想的心扉。

站在讲台上,我满怀期待地述说着我对十二月随笔的期望:

它应该很真(本真)

它应该很美(唯美)

它应该诗意盎然(超然)

它应该飞向未来(永恒)

之所以写下这四行字,是源于我对优秀作文的理解。真正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作品首先是真诚和自然的。应该尊敬文字、贴近文字才能喜爱文字,坚决反对无病。自然、生活、阅读共同组成肉体和精神的真实。不浮游,不空洞,踩着泥地,用好我们的文字。“邮票传递信件”是平常,可邮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诗意,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陆春祥在杂文《向邮票学习》中充满智慧地阐述了邮票的精神,使邮票的韧劲中透出率性气质和浓郁诗情。诗意来自哪里,来自轻柔的心,来自深沉的思。那么——如果有雪,一定不让它孤单落下!

十二月的风信子,十二月的燕子掌,十二月的君子兰……

十二月的世界艾滋病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澳门回归纪念日、国际篮球日、诞辰纪念日……

十二月经霜的树叶是否“猝然脱离树枝,像一群飞鸟一般,在风中飞舞”?(莫泊桑语)

十二月,浪涛起伏般的千山万岭,是否“很快变得荒凉起来”,“再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绿颜色”?(路遥语)

十二月,严冬封锁的大地,是否“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萧红语)

在我们的笔下,将诞生一个怎样的十二月?

薛静怡:我会愿意用我的眼睛,去凝视哪怕一只卧藏在落叶下挣扎的小虫;我要俯身用我的鼻子,去努力地呼吸哪怕一丝被冷落的空气;我会用我的耳朵,去聆听哪怕花瓣落下的声音;我要用我的手指,轻抚哪怕再凛冽的风的形状……

徐恬:我想要在十二月记下身边的人给予我的温暖,我想要在十二月对自己的无聊想法表示嘲讽,我想要在十二月描述各种因为忍受不了气温而走在一起的感情……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迎接日益走近的十二月!

当我看到史立竹同学的畅想之后,我便决定速速打印张贴到班级展板中,让它定格,让它燃烧……

世事总是易被淡忘,我们总是在许久之后,在我们已经长得很大的时候,试图回想年轻的日子里,我们在做什么,或吵架、恋爱,或奔跑、沉思……

可惜时间就像沾了水的毛笔,将回忆的画卷点淡,淡得看不出颜色。

于是我们需要一支笔、一本册子,承载2010年十二月的我们的喜悦与忧愁。

经年累月后,当我们再翻开它时,记忆仿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般回放,也许我们会想起张狂岁月里那些飞扬的轮廓,那些曾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少年的脸。

十二月随笔,我期待着!

畅想的魅力何在?聪明的你一定感受到了。你看,这些文字足可以让我成为一个幸福的舵手了,这些文字蕴蓄的能量足可以鼓起风帆。十二月随笔,已然起航。

二、影评拓展创作时空

十二月随笔创作期间,恰逢教学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其间备课组设计了观看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战争影片《钢琴师》并要求完成影评创作的活动。

在我心中,《钢琴师》这部“用艺术的美丽揭开了纳粹血腥屠杀的序幕”、被誉为“史诗般的杰作”的影片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它之于写作,就是一眼深厚沧桑的井,就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当学生置身其间,他们的眼睛、耳朵、心灵都将接受暴风骤雨式的洗礼。那些在战争中被侮辱、被践踏、被放弃的景象和命运将深深震撼着每个人,“自由、和平”绝不只是口号,那将是从心灵深处激荡起来的呐喊。

邢乐怡:当我看到钢琴师走在死一般空寂的城市——不,应当说是城市的废墟时,心中感到一种难以言尽的绝望,并且我相信这绝望不及那钢琴家当时心中情感的万分之一。这样的城市,连飞鸟也从不飞过。

影片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时空,给了同学们丰富的情思和创作的激情。结合电影评论写作指导,同学们从作品主题、现实意义、人物、场景、细节、悬念设置、矛盾冲突、叙事线索、情节节奏等诸多方面生发议论,不仅能紧扣“电影”来“评论”,亦能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优秀作品更是构思独特,见解独到。《钢琴师》影评掀起了十二月随笔创作的一次高潮。

三、日记深化创作习惯

“真正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要再三强调写日记的重要,尤其对中学生而言。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周国平语)这次我们提出的班级日记有别于个人私密的日记,它既有一个相对共同的写作对象——“我、班级”,又可以靠近日记细密和琐碎的特征。似乎可以更自由、更个性,三行两行,长长短短,可以不布局谋篇,即便只是灵感的一个速降,神来一笔,未尝不精彩。谁说这一短暂的精彩不可能成为未来某大作的萌芽呢?曹禺写下旷世巨著《雷雨》之前引起其写作兴趣的,不也“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么?

从2010年12月1日起,两个班的同学分别开始了这项为期31天的日记创作,一天之内写作者无数,既有自始至终的日记拥护和跟进者,也时时有新面孔、新形式、新风格,兴之所至,不拘一格。

陈伊俐(12月3日去黄龙体育馆聆听李云迪独奏):所有人都静默了,连呼吸都变得慢起来,他的钢琴声征服了听众,征服了冬夜的冷风。

陈扬航(12月11日感慨冷暖不定的天气):这个冬天来得犹豫不决,地理老师的知识突显匮乏。明明已经冷锋过境,今天突然来了片会下雨的乌云,气温却有所回升。早晨一起床便对着一柜衣服不知如何是好。

叶诗瑶(12月25日圣诞节记忆):静静地下了场小雪,空气比昨日冷得多,但却有几分难得的如浸洗后的清新。淘气的气体急匆匆地钻进鼻子,一会儿又缓慢地从鼻子里出来,变成了暖暖的热气,然后一点点消失在眼前。任由冷空气在你的鼻子里穿梭吧,那是一种奇妙的体验。

这是一趟超级自由的列车,任何同学都可以创造方向,任何同学都可以描画沿途,风光无限,无限风光。我完全退席了,只有满满的好奇、惬意的惊喜。

四、专栏嘉奖创作先锋

在畅想十二月随笔的时候,我看到敖雨飞同学的畅想:“我想开辟一个小板块,叫‘单身万岁’,让各位无身边之人的光棍们写一篇赞颂单身生活的大型随笔。”看到敖总(同学们都这么叫)的设想,我哑然失笑,真是率真可爱得紧,从教12年来,我也是第一次碰到敖总这样的女孩,有魄力且充满智性。当专家教师家长都在论述早恋危害的时候,学生中已有如此清亮的声音,岂不可喜可赞?敖同学一直痴迷创作,我阅读到她的第一篇随笔《生死之地的记忆》时就盛赞其记忆之富裕,感受之鲜活,我真的很想搭建一个平台,让像敖总这样的创作型选手来施展手脚。当即,我找到她,对这一设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愿意做最强大的后盾。有此激励之后,双休日一过,敖总带着优盘来找我,原来她觉得应该正式的招募启事,阐述她对这次主题创作的设想,希望选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招募启事摘选一二:

恋爱如果不能让人愉悦,那么这段半空中的感情就没有开始或继续的必要。

我们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当自己的太阳神的,单身简单,两个麻烦。

单身的并且还想继续单身的人们啊,我们一起大喊:单身万岁!

我真诚地希望,“单身万岁”可以成为一个心灵的借口,可以让失恋的人们振作起来,让单身的人们不要感春悲秋。

期待欣赏各位的作品!

“幸福的爱情都是一种模样,而不幸的爱情却各有各的成因,最常见的原因有两个:太早,或者,太迟。”“要耐心等待。不要太早地相信任何甜言蜜语,不管那些话语是出于善意或是恶意,对你都没有丝毫的好处。果实要成熟了以后才会香甜,幸福也是一样。”相信很多教师和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稍有不慎,便会沦为说教,非但不能心如所愿,反而风起云涌。如何与学生讲早恋,如何借语文教师的特殊身份与学生讲早恋,我一直孜孜以求良方妙药,今天,敖总给了我一个良机,岂能错过?再则,我始终坚信同伴辐射的力量,某些时候,这些力量绝不亚于更高级别的教育。事实证明,敖总的呼唤是充满感染力和行动力的。在一月中,敖总一共征集到9篇大作。且看:

秦诗画《当一个人》:上帝赐予我们两只手,是为了让我们学会一个人取暖;上帝赐予我们两只脚,是为了让我们学会一个人走。

徐恬《单身万岁》:如果你足够有勇气/那么数一数各个时期陪在你身边的人吧/会永远陪伴着你的/除了天空、土地、空气/只剩下自己

来程颍《不如相忘于江湖》:既然一把伞下撑不下两个人,总有一个人的肩膀会让雨落到,那就一个人大步往前走吧。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我愿意相信青春的孩子自有青春的理性,青春的孩子自有独立的“木棉树”精神。青春珍贵,青春不容奢侈消费,我即是我,不是谁的附属,这样的自我觉醒弥足珍贵!感谢敖总,这组随笔正是开在“十二月随笔”中的奇葩!

五、结束语

2010年12月,31天,107个孩子,留下一本22万余字的《十二月,沿途》,而记忆的厚度、情怀的宽度以及抱负的远度或许远不至此。承蒙老天厚爱,十二月的雪的确来得那么迅猛,那么酣畅,那么慷慨,那么多情。我想说的是:雪,没有辜负十二月随笔;十二月随笔,亦没有辜负雪。沉醉于斯,心向未来。

注释:

城市随笔范文第6篇

作文即做人。现作理论认为,写作是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随笔写作蕴涵的功能是立体的,绝不只是单纯的练写之用。从写作教学的角度讲,如若仅仅为练而写,随笔写作也势必会走进技能训练的“死胡同”。随笔写作教学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养育”。随时随地地写随笔,也就是随时随地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从而调整自我、走向“完美人格”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随笔写作中蕴涵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育手段和方法所不能媲美的。对于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来说,随笔本里自然会有很多来自他们心灵深处的带有“隐秘性质”的文字;而这些情感纯洁的文字是他们青春萌动时期的一种宣泄、质问、思考、倾述和需要,是他们渴望表达和沟通、渴望被关注和认可的成长的“标志”。只有深入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随笔写作教学正是这样一条走进学生心灵的捷径。随笔写作的关键词是“真”。随笔应是袒露真实自我,书写万生众相的重要天地。著名语文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育的关键词也是“真”。因此要强调学生在随笔中说真话、记真事、抒真情。

二、随笔写作教学能解放学生,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

随笔写作教学的成功在于它“解放”了写作主体,真正贯彻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和促进。教师要把尽可能多的学习内容、时间、空间放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有精彩、有挑战,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以凸显,潜能才会得以激发,才能才会得以展现,智慧才会得以发展。随笔写作教学逐渐改变了课堂面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进入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实现“活、情、实、美”的和谐统一。随笔写作教学让学生感到作文不再那么神秘,写作文无非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落在纸上,既可以与别人交流,也可以自我欣赏。由过去的“为老师而写”变成了“为自己而写”;写作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和分数,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心中有了想法不写出来憋得难受;看到新人新事,不写出来觉得可惜。写得多了,整理成册,或打印,或手写,给“书”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自己绘制封面,甚至虚拟一个出版社,“隆重”推出个人《作品集》,有一种成就感。就像当年的李白、杜甫,写作不是为了发表和考学,而是记叙所见所想,表达个人的观点。随笔写作使作文返璞归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貌。

三、随笔写作教学能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要想写好随笔,教师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让学生投入到大自然中去,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乡村的小桥流水人家。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乡镇小贩大声的叫卖,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教师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还要教他们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体会。同一片飘落的黄叶,有的人看到的是满目的苍凉,有的人却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透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现象,看到本质的内在的东西。让他们能从劳动者额头滚动的汗珠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珍贵;从狂风暴雨中摇动的小草上感觉到一个不屈的、敢于抗争的生命;从风雪中送来的雨伞上感受到真挚的、浓浓的亲情。长期坚持这样做,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生活,而且能积累写作素材。叶老说得好:“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随笔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写作内容,自由选择写作形式。这种自由,让学生写作的心灵真正绽放。自由发挥,有感而发,既能培养写作能力,又能展示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写随笔,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提高运用写作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四、随笔写作教学能为学生参加高考作准备,让学生轻松应对高考

城市随笔范文第7篇

江苏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舒乙先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有性情,极平易。他在现代文学成果的保护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新的现代文学馆凝聚了他的汗水与心血。

舒乙先生在《都市精灵》中提到的工作的地方即现代文学馆,原是清朝太后的行宫。这是个十分简陋的地方,舒乙先生在这里一边忙着重建新的现代文学馆的繁重工作,一边还留意着院子里的那些喜鹊、灰喜鹊和一只小松鼠。舒乙是满族人,满族视乌鸦为吉祥鸟,他每每忆及小时候北京城黎明和黄昏的情景,总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乌鸦黎明时结伴飞出城去,到郊外田野中觅食;黄昏时再成群地飞回城里,在城里的树上过夜,那时乌鸦多得飞起来可以遮天蔽日!因为此情此景,便有了今天我们读的这篇意味深长的随笔。

初读这篇随笔,我们会发现作者描绘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都市精灵,如北京的喜鹊、松鼠、乌鸦,昆明的红嘴鸥,上海的鸽子,旧金山的大海狮、大海鸟等,然后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然而,如果仅仅是这样读还只是表面化的理解,没能真正体会到作家舒乙的良苦用心。

尽管题目是“都市精灵”,但我们还要思考,上述城市中人们钟爱的动物,能够称得上真正的“精灵”的是哪些?事实上,并非文中提及的鸟类都是都市真正的精灵。我们不妨研读这些语句,揣摩一下文字背后的含义:

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

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 ……

我佩服上海人,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

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 ……

作者还说:“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这句话中的“传统”“标志”“象征”三个关键词是我们解读“都市精灵”的“文化密码”。只有形成传统,才能成为都市的标志和象征;不能形成传统,这个标志就成了古董,更不能作为象征物。因此,只有旧金山的“海兽、海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都市精灵”,因它一直是“传统节目”;上海、昆明的人们有了“钟爱动物”的意识,还没有形成传统;北京人与“大众化鸟类”结为伙伴已成为过去的传统。

“与狼共舞”是我们祖先的生态环境的写照,舒乙重提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语,旨在唤醒当代人的生命意识。在当代社会,漠视生命乃至残害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浓硫酸泼熊、虐猫等事件,令人心寒。所以,这篇随笔不仅仅要表现环保的主题,更阐释了生命关爱的深刻命题。文中提及:“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当是如今生态文明高低的标志。当代人普遍缺少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以自我的欲望占据自然、社会资源,结果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舒乙先生不仅用文章来唤醒现代人敬畏生命的意识,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与鸟共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任命他为鸟类的“形象大使”,他担任了“雉鸡”的代言人,积极参加爱鸟周、爱鸟月的各项活动,他向人们倡议:“爱护鸟和保护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就是拯救地球于危难。”

舒乙写过一篇文章《让鸟儿飞进每座城市》,我也在想,如果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大都市、小城镇都能草长莺飞,那就必须让鸟儿飞进每一个现代人的灵魂……

课文背后的故事:

现如今,乌鸦不存在了,因为农药的使用,因为人类对地球的强势霸占。乌鸦的逐渐消亡,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证明着我们自己面临的危险正悄悄迎面扑来。

雉鸡,那些有漂亮羽毛的朋友,已经变成濒危动物了,乌鸦群也不存在了;虽还没有濒危,但群落的极度减少已成事实。这就是警钟。

要让鸟儿飞进城市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通俗的和无可争议的标志。

当一个城市醒来时,能听见鸟儿在歌唱,能看见许多许多鸟儿自由地在头顶上飞翔,到那时,生态文明就不再是一句口号了,到那时,人类就有了新生。

我们为此而奋斗吧!让鸟儿飞进每座城市。

城市随笔范文第8篇

《分手男女》

布鲁克和盖瑞一见钟情,两人迅速结婚,并且合伙购置了一栋豪宅。但是,短暂的浪漫之后,新鲜感荡然无存,只剩下了解后的争吵与摩擦。于是,两人想到了好聚好散。然而,两人对房产的归属问题却有很大的分歧,于是开始了一场“房产争夺战”。但几个回合过后,两人却发现,眼前的冤家原来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另一半。

《舞出我人生》

泰勒是在纽约黑街长大的孩子,打架斗殴强取豪夺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一次犯事被捕后,法庭判他到市内一所学校当清洁工。为即将到来的舞蹈比赛做准备的诺拉,由于搭档在练习中不慎摔伤而急于寻找新搭档,忙乱之中看到了泰勒,发现他有跳舞的潜质,于是就邀请他加入。在练习的过程中,两人渐渐产生了和谐的因素。

午后:一个人的阅读体验

陈丹燕《漫卷西风》

这本书完成于陈丹燕第五次从维也纳旅行回来之后,是《欧洲文化旅行随笔》彩色图文系列的其中一本。德语文化中赫赫有名的希茜公主、弗洛伊德、施特劳斯、茨威格等,可以说是她那一代人年轻时的记忆。随着她从奥地利、德国、波兰一路走过,藏在心中的点点滴滴跳出来,与真实场景面对面。

葛红兵《街边的主题》

每一章的题目都可以算作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符号,所以葛红兵的这本书被出版方称之为“城市时尚”随笔。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涵括了这本书的表面,实际上它和当下泛滥的 “时尚的”、小资的所谓“消闲”、“休闲”的“情趣”散文或随笔,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写作概念。

夜晚:悠扬的耳边音乐

江美琪《爱哭鬼》

经过大半年的酝酿,江美琪加盟种子音乐的首张专辑《爱哭鬼》,经由小美的心情出发,做出了她自己的音乐,也唱出了她的心声。主打歌《爱哭鬼》就是她的真实写照,敏感而真性情的她,情感总是随着泪水流泄。她优美的音质,同时也唱出许多人都可能遭遇或经历到的共同心声。

孟庭苇《幸福感》

城市随笔范文第9篇

小说家、教育家、学者,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吉夫先生是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共生的作家,三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出版了《汤吉夫短篇小说集》《汤吉夫中篇小说选》《汤吉夫小说选》《朝云暮雨》(长篇小说),报告文学《郭书俭印象》,以及随笔集《津门乱弹》《湖边记忆》等。近期出版了中篇小说《遥远的祖父》、长篇小说《大学纪事》以及随笔集《书斋内外》。应该说汤吉夫先生是以写小说见长的学者型作家,但他的杂文、随笔因其学养的深厚,同样精彩。这里编发的是《书斋内外》的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蓝天、白云,从西部的洛杉矶到东部的纽约,从北边的布法罗到南边的圣地亚哥,美国天空总是澄澈透明的,所以夜晚的月亮也就格外圆。想起我们当年嘲弄“洋奴”用的“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名言,不禁感慨万千。仅仅从环保角度说,在美国月亮确实是比中国圆。

环境之好,令人惊叹。汽车在新泽西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穿行,所见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森林和河流。天空一碧如洗,白云悠闲地舒卷,间有一幢幢别致的别墅点缀,谁能相信这田园般风光是在工业化程度极高的美国呢?

纽约是个“巨无霸”式的超大城市。但它给我的印象,除去人多、车多、楼高之外,也没有什么新奇的。它显得灰暗,也显得陈旧,甚至还不如我们的上海、深圳、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光鲜。

纽约街头的临街的居民楼,家家户户都装有窗式空调。这种老式空调,在中国不是早就淘汰了吗?为什么美国人还在用?

听说,中国产的分体空调如今在美国很走俏。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洛杉矶有许多大型超市,如同在天津见到的一样。但他们超市里的货物并不比我们的丰富,而且很多货都是“中国造”。

美国流传一句名言:在美国购物,想不买中国货都难!

美国的电话费便宜得惊人。我买了一张6美元(合48元人民币)的电话卡,20多天中,几乎天天往国内打越洋电话,最后还剩下2美元。以昂贵的中国标准看,简直不可思议了。

无论哪个城市(纽约、华盛顿、费城、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居民的房子都不设围墙,不用防盗门,窗户上也不见什么“护栏”。

相比而言,我们就像是住在笼子里。

据说,全世界的工地,三分之二在中国。这当然是好事,是快速发展的表征。但同时,建筑污染比如尘土、比如噪音也就来了。美国的工地显然不如我们多,且很少噪音(据说施工是被严格控制在一定的时间内),也较少尘土。如果工地污染了环境,附近的百姓就会诉诸法律。

所以,能看见一幢大楼在悄悄地长高,却听不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也不见垃圾遍地、尘土飞扬。

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唐人街。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三多:饭馆多、药铺多、银行多。

银行药店没去过,不知情。饭馆里的中国菜很正宗,东北菜就是东北菜,云南的过桥米线就是过桥米线,一点不差的。

美国人很随和、率性、悠然、友好,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傲慢。在电梯里,他(她)们跟陌生人打招呼,会问:“你们上几楼?”然后替你按好电钮。

布法罗是个边陲小城。隔湖与加拿大多伦多相望。多伦多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布法罗则小巧安静,城内很少宏伟建筑,只有几家设备很好的酒店,想是专供来此观看大瀑布准备的。

从洛杉矶驱车两小时,可抵南部海港城市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规模不大,有很高档的住宅区。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里有一家著名的酒店。一座西班牙风格的、滨海的、优雅的红顶楼房,据说许多政要都曾来此逗留。

酒店是木结构,白墙、红瓦、蓝天白云之下又有白沙滩环绕。真的是风光无限!

美国西部各城市,多以西班牙文命名。西班牙风格的建筑,也比比皆是。足见西班牙文化当年在美国西部影响的巨大。

跨过圣地亚哥,就是墨西哥。经历了富饶的圣地亚哥之后,在墨国所见竟是另一番景象。

夜宿200多年前西班牙人修建的卡拉菲亚修道院。那是一幢古朴、洁净、装饰粗粝的教堂,现在成了有名的旅馆了。

卡拉菲亚,建在临海的峭壁上,占地势之利,游览者颇多。

卡拉菲亚门口的指示牌上,有六种文字的说明:英、法、西、中、日、韩。中国的发展的影响力以及中国人来此之多,可见一斑。

从卡拉菲亚南行,约一百公里,就是墨西哥的重要海港城市恩萨纳诺,是一个具有浓厚的西班牙风格的小城。

在街头,我们同几个老妇招手,她们也同我们招手,但马上就把手心向上地伸过来――要钱。

在街心见一年老的歌手,背着吉他,一身西部牛仔装束。闷热的黄昏里,穿着一双高腰皮靴,苍老的脸上,有一种演出后的疲惫。

我估计了一下,这歌手的年纪当在70岁以上。

“中国发展很快。”墨西哥人这么说,美国人也这么说。

但我在国内的感觉却没有这么鲜明。

我想,如果30年前我到美国呢?我的感觉会像今天一样吗?

城市随笔范文第10篇

张抗抗是以小说家的身份享誉文坛的,人们从《爱的权利》《北极光》《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残忍》等小说熟悉张抗抗的名字。其实,她一手写小说,一手写散文,已出版20多本散文集,小说、散文同步而行,左右开弓,交相辉映。

写作30余年,张抗抗有意从多年的文章中精选出50篇“随笔”编成一集,是想把“散文”和“随笔”区别开来。

“有韵为诗,无韵为笔。”散文历来笼罩四野,除韵文之外,天下文章尽收囊中。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鲁迅独举一旗,鞠躬尽瘁,让“杂文”从“散文”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家,风标高举,推向极致,成为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峰峦。90年代,随笔崛起,“随笔热”成了新的文学现象。作为思想者文体的随笔,以独立的思考,敏锐的胆识,自由的抒写为主要特征,回应了社会的剧变和人心的激荡,进入高雅的纯文学序列。新的世纪,随笔作为“散文”营垒中突起的异军,更有新的突起。

张抗抗在获奖感言中说:

“人生无常,世事艰险,生活中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事情,自己苦苦琢磨,好像是明白了一些,便想要与别人分享;还有那么一些事情,终是不得其解,只好说出来,请别人帮忙;还有一些事情,或是感慨、感悟或被感动,或是值得记述,或是心存忧思,为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现象、一本书……文中的每一笔,都是不能也不需要虚构的。这些非虚构也非纪实的文字,游走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之间那个无限大的空间的文字,就成为可随意书写又不可随意的随笔。看似随意,简言闲笔信手拈来,不拘一格有感而发,随笔的文体自由,纵横驰骋信马由缰,但笔下论言之人之事,必得言之有物。切入点更应如刻刀般准确,不说力透纸背,每笔也都有沉重厚实的分量。”

就文体而论,散文既是非虚构性的文体,又是“个性化”鲜明的文体。和一般意义的“散文”相比,自由是随笔的灵魂,随笔闪烁的是思想锋芒,蕴涵的是独立思考。张抗抗的“随笔”和一般意义的“散文”有何区别?而她的“随笔”又如何显示个人新的思想特质和新的文化意义。

张抗抗把“感受生活”作为领头的第一辑并不随意,这里的“生活”不再是文学教科书上的那种和作者相对而言的客体化的“深入生活”,既不是“直面人生”的冷眼旁观,也不是“应命而行”的热情参与,而是自我的生存状态。她的感受生活是渗透了强烈的个人情感,联系世道人心的升降浮沉,从感受――感情,文化――哲理,把经过自己苦苦琢磨的“忧思”上升到终极关怀的感悟,对人生无常、世事艰险的一种感悟。

生命从何处来?人生往何处去?从自己的生日引发生命的询问,张抗抗以女性作家的敏感把《我的节日》放在开篇。《我的节日》以优美的文体与语言“传递出女人深切柔情的社会关怀、人文关怀和人类关怀”,和那些浅吟低唱、自我安慰、自我抚摸的“小女人散文” ,虚飘玄远、平和中庸、冗繁庞杂的“大文化散文”划清了界线,应该是张抗抗随笔中的一块“里程碑”。

远近人生,一脉传承,偶然的生命诞生却有必然的命运联系,读完《张抗抗随笔》,你才知道她为何这样看重自己的生日,为什么有那么浓烈的“恋母情结”,这是一种穿越世纪的生命信息,一份浸透烈士鲜血的历史重托。

《赤彤丹朱》是迄今为止张抗抗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最好的长篇,与之相应的随笔《故事以外的故事》《红色变奏曲》《雾天目》也是她最有分量的随笔,只能是张抗抗才能写出的作品。以母亲的身世为主线,以烈士贾起的鲜血为底色,以父亲的浮沉为波澜,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赤彤丹朱》由于一位读者偶然的阅读,牵动亲人的寻找,让失踪多年的青年革命者贾起“50年以后,终于在干涸的血泊中,重新站了起来”,小说复活了真实的历史,引出了“故事以外的故事”。用张抗抗母亲的话说,没有贾起的牺牲,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张抗抗,而贾起的英灵一直在冥冥中引领张抗抗“用笔来写下他们以鲜血奉献的真诚与抗争”,这是她与生俱来的精神资源。张抗抗的彻悟来得不是太晚,她的随笔只能随着社会开放的进程,文明的进程求索。“赤”、“彤”、“丹”、“朱”,碰撞冲突,奏响了“红色变奏曲”:“亮的暗下去,暗的亮起来;红极而发紫,红透而生疑,红衰而变黑,红退而无色,在那块似红非红的底板上,留下的是辨不清颜色的血迹与泪痕。”她对红色的重访、还原、剥离和解构,将自己与母亲合为一体,也和时代的命运合为一体。

天目山的弥天大雾暂时稀释了烈士的血迹,天目山的冲天大树永远存留了烈士的精神。陪同父母到天目山凭吊57年前牺牲的烈士贾起,张抗抗的思考有了新的超越:“世事变迁,惟有西天目的森林,是永远的。为着他们那一代人关于自由平等的理想,半个世纪之后我们依旧对他深怀敬意。然而,无数生命和太多的鲜血,使理想的代价变得过于昂贵,缥缈的雾中我们甚至看不见理想的内容。抚摸着西天目的老树。我想也许只有这些大树,才真正拥有自由的空气和丰沛的雨露。”

如果说母亲给予张抗抗的是柔情、博大和宽厚,父亲给予张抗抗的则是阳刚、深邃和冷峻。不读她的小说无法理解她的随笔,而她的随笔又从新的视角,新的场景延展了她小说的意义。张抗抗小说题材的广泛,随笔的视野也同样宽阔。“游走”是解读张抗抗随笔的关键词。她的随笔不仅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中那个无限大的空间游走,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文体有了更多的自由,话语也随之丰富;而且在历史的天空与现实的大地游走,或倾听京都“莺声地板”的弦外之音,或在心里和西施姑娘说些女人的悄悄话;在情感的波涛和理性的深潭中游走,拒绝平庸,拒绝流俗,让写作成为自由精神呼吸的通道。她的随笔记录着探索者奋然前行的足迹和思想者背负青天的遥望,并非虚构也非纪实,看似随意却多艰辛,记一人,述一事,读一书,观一物,下笔分量自然沉重,有感而发,因发而动,上下求索,在波澜不惊中时有天风海雨袭来。

作为“知青”营垒中出来的作家,张抗抗对“上山下乡”的严格拷问,对“知识青年”的无情解剖,1998年发表的《无法抚慰的岁月》至今重读依然振聋发聩。揭示“知识青年”并未真正拥有知识导致的“无知无畏”,归结“老三届情结”为缺少个性的集体精神,是深留体制印记的文化心理,直陈“老三届们”无可奈何的艰难命运,这些近似“残酷”的“实话实说”,更多的是作家的社会责任和道义良知。

随笔的题材随手可拾,《恐惧的平衡》记录的是一次作者“雨夜打的”的危险经历,有小说的韵味和戏剧的色彩:“乘车的”怕司机劫人,“开车的”却怕乘客劫道,骑车尾追的丈夫“电话报警”……你恐惧我,我也恐惧你,相互构成暴力威胁。平衡矛盾,平衡关系,平衡利益,然何平衡“恐惧”?浏览张抗抗并非虚构的“体会城市”,一场虚惊后的苦笑,能不反思对和谐社会的渴求?虚构的小说和戏剧无论怎样的精彩,也产生不了这种阅读效果。

稀粥,人人喝,天天喝,地不分南北,时不分古今,一喝千年,无人留意。张抗抗却品味出:粮食匮乏,人口众多,喝粥是出于无奈;有闲有空,温火细焖,熬粥是消磨时间。

上一篇:暑假随笔范文 下一篇:随笔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