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绿化范文

时间:2023-03-15 04:55:15

城市生态绿化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1篇

关键字:生态绿化;生态城市;植物群落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城市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如目前国际上开始推广应用的污水处理墙,装置的原理很简单,只是利用温室原理和植物、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这种方法是全生物型的,不向大自然排放毒素。

二、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三、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台湾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并不见得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立体三维绿化能大幅增加城市的三维绿量,降温除污减噪效果显著,却不能纳入城市绿地的统计中。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降低城市污染,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王焘。浅议城市绿化管理趋向[J].中国园林,2002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 植物 生态系统

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环境污染也同时处在高峰期,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危害人类的各种有毒气体大量增加,氧气被大量消耗;烟灰、粉尘、放射性物质、强烈致癌物漫天飞舞;光化学烟雾已在我国许多城市出现;我国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肺癌死亡率已上升到癌症死亡率的第一位;有些城市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污染的大气不易散去,形势更加严重;由于城市中汽车数量的骤增,汽车尾气的污染火上加油。这一切使城市居民深受其害,不但使劳动生产率降低,还使人的劳动年限和寿命缩短。广大市民群众对拥有良好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一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还在扩大。若再不痛下决心进行综合整治,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效会被污染所带来的后果所抵消。该问题的根本解决是减少和最终消灭污染源,但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最终解决尚需一定时间和一个过程。

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现在,植物又被作为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城市绿化必须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城市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整个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至今仍有很多人把城市绿化作为观赏和装点城市为目的,城市绿化工作者要挖潜增效建设城市绿化最本质的内涵,而不是形式,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最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这一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城市绿化的首要条件就是土地。我们要在用地上保障城市发展形态,控制城市的无效蔓延;根据国内外大量材料证明,不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在常规情况下,30%~50%的绿化覆盖率才对其生态平衡具有临界幅度的意义,即达到或超过这一幅度,生态环境有望向良性循环方面发展,如果达不到或下降,生态环境必然趋于恶化。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要使生态尽可能趋于平衡,其绿化覆盖率只有大大高于这一临界幅度才能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用扩大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用地十分紧张,这一方式在当前来说显然是很有限的,不能满足实现生态平衡所要求的绿地面积,改变生态效益增长方式就成为当前城市绿化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这绝不等于说建成区内绝对没有可能增加绿地面积。现在,城市中高大建筑越来越多,这些屋顶质地构成对城市生态的恶化起着很大作用,尤其夏季高温天气屋顶大量吸收和释放太阳辐射,增加了室内外的温度。有些国家把屋顶绿化也纳人城市现代化的内容,无疑也是从生态环境方面考虑。各地只需结合各自城市情况进一步研究政策和进行试点推广。屋顶绿化不仅见效快、成本低,绿化效果好,当然更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改善城市生态效益明显,它不仅减少了恶化环境的面积,而且增加了同样面积的绿色植物。

绿地在城市中的规划位置对其作用的发挥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不同,配置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特色,同时受气候影响,有季节变化,虽不同时间,不同光照,而产生绚丽多彩的景观。努力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城市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科学建设或改建。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充分研究和借鉴城市所处地带的自然植被类型、景观格局和特征特色,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植物配置的艺术性、趣味性,使之具有人性化和亲近感绿地系统建设。实施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化,按照城市卫生、安全、环保的要求建设防护绿地,防止风沙灾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搞好特殊地段的绿化,既能够把新鲜空气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景观,使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我国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森林植物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植物选择上,要充分考虑自然植物的共生互补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应该尽量多地选择和使用乡土树种,创造出稳定地植物群落;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它能够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抵抗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干扰的能力强,尽快形成相对稳定的森林结构和发挥多种生态功能,有利于减少养护成本。因此,乡土树种和植被应该成为城市绿化的主体。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调整绿化种植结构。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种的搭配、草本花卉的点缀,草坪的衬托以及新品种的选择等必须最大限度地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为出发点,发挥遮荫、降温、除尘的最大效能。植物配置讲求乔、灌、花、草合理搭配,以种植树木为主,多种大规格苗木,少种草,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严格控制搞草坪。前几年,各地在绿化建设中搞了一些草坪,虽然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养护特别是耗水方面的负担,造成极严重的水浪费。而且,同等面积草坪的生态值,如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远远低于乔木。在绿地浇灌方式上,要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减少漫灌,尽可能的减少绿地养护的耗水量。我们在城市绿化中必须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要多种植耐旱、节水、涵养水源的植物,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应性强树种。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3篇

随着国家能源、重工业、化工基地的确立与建设,煤、汽油、盐的大力开采和利用,榆林市凭借自身拥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48种能源矿产资源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进入快速轨道。但是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也就越严重,而生态问题则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绿化从根本上决定着着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状况,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居民身心健康的保证,是现代化城市良性循环的保障,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城市绿化系统的完善和发达则成为人们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必然方式。为了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设定已经成为城市绿化水平和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建立和建设适宜城市生态和人类居住的环境,调节城市绿化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因此,城市绿化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指标。

2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2.1城市生态绿化

城市生态绿化根据生态结构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广场、公园、花园、庭院、小游园等镶嵌体,街道绿化带和城市周围绿化带等廊道式,城市其他部分如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社区等基质,它们共同组成了城市生态绿化体系。城市生态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在谋求经济发展和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道路中走出的一条新路,是在反思重美化、轻生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人们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着手去建设绿化系统时,遇到问题和困难,例如生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生态失衡;绿化建设不合理导致绿化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仅没有改善城市绿化环境,反而造成城市空间的紧缺与浪费。因此,人们逐渐发现城市绿化应该侧重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化设计,走绿化生态环境的路线,将人们重新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榆林全面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计划3a投资23.35亿元,开展城区园林绿化和郊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专门成立了昌汗界空港生态区,加强了榆林城区西北主风向区和榆林机场周边的生态治理,规划区域建设投资达15亿元;加大了公路、铁路、街道的绿化治理力度,已完成绿化面积2800hm2,投资达3亿元;扩大环城周围生态建设,完成绿化面积400hm2,投资达6亿元,为榆林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休闲憩息场所。

2.2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城市生态绿化在满足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净化城市环境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欣赏价值。人们需要在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化设计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合理的生态配置,构建多样性景观,以起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作用。绿地格局应结合气候特征、城市位置、城区功能分区,客运量、交通运输等诸多因素布建生态绿林,应考虑建设在城市长年主导风向上。根据城市的土质特征、气候条件、地质水文、历史文化对城市实地绿化进行建设,通过对乔、灌、草的复合群落结构安排,以增加自然生态要素,增强生态生产与调节能力,应考虑叶面指数、叶面宽厚、营养面积、光合效率等因素。还要根据城市主要污染源、功能区特性,环境污染程度、生态绿化需求程度等进行规划,以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减少持续性生态污染,应考虑使用耐污染、吸收和同化功能强、生命力旺盛、适生能力好的绿化作物。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绿化还应重视种群和群落的设计。从生物的本性来说,植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植物与地质水文存在着制约与适应的关系,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度与频度的制衡关系,结合生物特性调节群落间、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关系,既能避免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基本需求,又能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土壤、地力、人力等资源,通过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从而实现生态绿化的生产力、自我更新能力、发育能力、繁殖能力以及稳定性、抗逆性、规律性,最终实现生态功能的完善。生物的多样性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要求,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和变种的筛选与驯化,构建合理植物群落。在既保护乡土植物、珍贵物种的同时,还可适当引进国外或外地的适生优质、特色品种,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绿地自然化、生态化,保持生态平衡。从榆林城址的大环境来看,榆林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了“一河两山”的生态格局。以西沙大墩梁、东沙石庄梁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区和榆溪河湿地公园景观区,北有红石峡水库及周边的水源涵养林,这个良好的生态格局为榆林城区的空气净化、水系循环提供了可能。榆林城区内部分区来看,已建成广场公园3个,生态景观游园3个,共完成绿化面积720hm2,其中,园林绿地面积158hm2,建成河岸、道路防护林564hm2,行道树绿化逾90km,园林绿化栽植的植物共有25科45属55种86个植物品种,品种不断丰富,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初步显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要走可持续道路,而城市生态绿化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拥有丰富能源而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市,正在建设成为国家能源的重化工基地,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经济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大面积的开采与挖掘,但是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榆林要可持续发展,更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营建城市的生态绿化,改善城市人文居住环境,促进城市良性生态系统循环的形成。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植物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创造者,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现在,植物又被作为改善城市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城市绿化在各行各业中是唯一以“自然更新”方式净化环境的有效方法。城市绿化必须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来考虑城市绿化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整个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达到减轻污染、改善环境、美化城市的目的。至今仍有很多人把城市绿化作为观赏和装点城市为目的,城市绿化工作者要挖潜增效建设城市绿化最本质的内涵,而不是形式,即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最充分发挥出城市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的作用,这一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斗争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改善市民生活、工作以至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 城市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城市是人类聚居从事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特殊的生存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人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潜在的制约因素。以绿地为核心,建立一种对城市用地及空间布局上具有先导作用的生态系统,是当前城市化条件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现代文明,对于城市来说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问题。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现实告诉人们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人们迫切地需要改变工作、生活的条件,以充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城市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罕见的变化、极大的繁荣和对未来的希望。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要性

一场由环境污染、人炸、资源破坏引发的城市生态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人类从工业化社会转向更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营造绿色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模式和目标。园林绿化对以上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办法,对人类回归自然和改造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巨大作用。

3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在城市建设中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要因地制宜,尽量避免人为的大拆大建和大砍大造。而且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实质上也是一个根据人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生存规律的要求对城市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再创造的过程,而新的人工环境必须顺应自然、符合生态规律,可为子孙后代持续利用,从国外许多成功例子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越大,城市的发展前景就越大。

园林绿化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大区域乃至全球环境的基础之一,大力开展植树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城市增加自然因素,是最根本、最积极的措施,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基本途径。发展绿地广植树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最积极、最稳定、最长效、最经济的手段。21世纪将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世纪,因而,大力保护自然和绿满全球将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4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对策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复杂而周期漫长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努力。

4.1 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园林绿化环境指导思想

人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也是城市生态的最大受益者。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就要求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园林绿化,必须以为人服务为根本原则,针对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根本目的,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通过科学的设计,创造安静、舒适、优美、有益健康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4.2 注重规划,依法治绿,加强园林行业管理

城市生态与自然生态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参与。城市绿化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绿化,尊重自然法则,防止毁坏原有绿地及水系,把城市的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绿地相结合,使园林绿化在最大程度上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4.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科学、合理,注重物种多样性

坚持科学绿化,还要考虑到城市绿化的不同功能和用途,进行科学的选配。注意常绿与落叶树种配比,注重植物色彩变化。不仅使植物形体上美感,视角色彩上也应保证有美的享受,以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和小区的污染气体种类,分别选择抗污染的植物。

4.4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单靠城市维护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实现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必须贯彻“人民园林人民办,园林绿化人民建”的方针,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多方筹资,共同创建。各社会单位密切配合、努力完成各项绿化建设任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城市绿化、人人支持城市绿化的新风气。

5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是与城市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工业的发展引发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包括城镇人口剧增、规模急剧膨胀、环境日益恶化和生态受到严重威胁等等。人类在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形势下,必须改变现存环境,需要主动地改善和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城市园林绿化是体现多功能、持久的综合功效的事业,对环境的生态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城市各方面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未来的城市将是持续地良好运行的“生态园林化城市”。城镇园林绿化可以净化空气,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分析考察现代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变迁,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绿园林化工作者在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顺应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在规模地改造原有城市、建设新的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化在形成现代城市新景观和改善城市环境质地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要在科学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现代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 林培勋.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J].北方园艺.2009,(4).

[2] 周剑平.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环境[J]. 健康人居环境2011,(1).

[3] 吴之光.园林绿化建筑、市政设施与城市环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5).

[4] 魏左平.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园林绿化[J].园林花卉. 2009,(4).

[5] 崔兰馨.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保护[J].青海农林科技.资源保护与利用.2010,(2).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绿化;建设;措施\

黑龙江肇东市被誉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实验区”,肇东在生态建设上主要着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和提高思想意识。只有人们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生态绿化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人们共同保护,坚持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共同发展,这样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肇东市良好的发展形势能够引领黑龙江社会的发展,作为实验区,更应该努力做好生态建设,让整个城市充满生机活力。

1.研究背景

社会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城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在经济建设的时候忽略了环境保护,造成了当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形势,相比这种形势,预防性治理更加重要。在农村大片的农作物可以给空气进行调节,净化空气,然而城市大楼等建筑阻碍了环境的自我调节,因此加大城市生态绿化尤为重要。当工作结束,城市居民喜欢接近自然,喜欢看看绿树闻闻花香,让身体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大自然是伟大的,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们在自然当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在巨大工作压力面前,亲近自然是放松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2.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是绿化的重要方面,但是很多的园林建设没有抓住建设园林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其价值性。园林建设意在调节城市气候,提高空气质量,最后综合考虑人们的各种需求,努力在气味、样貌、色彩等方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但是当前很多的公园追求气派与名誉,花费大量金钱引进一些独特的东西,建设奇景,努力在城市中有个好的排名,这种追求丢失了初衷,失去了意义。

国家有很多有名的旅游景点,很多著名的公园,一些地方在进行规划时,竟然盲目模仿,很多人为了观看这种模仿,带着好奇心走进公园,走进一些绿化地,视觉感受得到了满足,但是留不住人们长久的脚步,没有根本价值所在,给人身体健康不能带来太大益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很容易分辨出什么对人们有好处,什么没有好处,对城市居民有益的东西最终会被广大市民接受,金子一定会发光。复制外地的东西终归不是自己的,对本地不适用,不能给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人工改造环境幅度太大,纵观整个城市建设,保留原本样貌的天然地方几乎找不到,自然能够自身调节,保持平衡,归根到底,任何的改造都是对自然的破坏,但是,应该尽量降低这种破坏,保持原貌,保留原生态的植物,是最好的生态建设。毁去原生态植物,花费资金植入新植被,是一种浪费,人们要懂得去欣赏原始自然的东西。

3.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路措施

3.1创建一体化

生态绿化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景观,把这些多种多样的东西组织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合理分配,就能提高整体建设水平,这时需要高素质的规划人员发挥他们的价值,创造更多的价值。城市绿化需要满足整个城市布局的艺术美观,还要顾虑居民的视觉享受,即整体和局部都要漂亮。在进行绿化时,根据小区的建设布局和周边环境来建设本地区特有的绿化,不同环境配置不同的绿化,达到环境与人的协调统一;尽量保留纯自然的东西,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建立仿生态系统,虽然在建设城市时,把原有的自然破坏了,但是可以根据原自然情况,采用代替法,或重现自然,恢复自然各个功能,这样小型生态系统就建成了。

绿色植被在生态建设中起着调节空气的作用,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如果城市中绿色植被分布不均衡,会形成小型城市气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例如,市中心绿色植被覆盖面积较少,边缘的市区覆盖面积大,在一个小城市当中,气温分布不同,造成气流,甚至是温差的不同,工作人员在流动时难以适应气温的变化,造成身体不适,有些决策也会因为气温的不同,造成决策错误,给经济带来损失。建设城市绿化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形状的绿化带有着不同的作用,结合城市自身结构确定不同设计。

3.2保护生物多样,合理分配植物

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的植物可以消除噪音,有的植物净化空气,有的植物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各种生物的调节作用。选择植物要符合当地的土壤特性,只有植物适合这片土地才能在此生长发挥作用,利用植物的自身枯萎来对土壤进行施肥,常青树的地表可以种植季节性植物,自己生长,自己死亡,植物自己对土壤施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污染,良好的循环与利用是生态建设的一个优势。各种生物相配合,尽量做到提高绿地的抗逆性与稳定性,当受到自然的侵害,可以自己抵抗,达到生态平衡。适当引入动物,使系统更有生命力,有竞争才有生存,有竞争才能进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动植物所组成的系统。

3.3体现特色

即使是好的事物,出现的太过频繁就会变得普通,在城市绿化时,各个地区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城市浏览中,才不会出现视觉疲劳。特色,可以是不同植物上的区分,也可以是构造布局的不同,空中,半空中,地表都可以配置不同的植物,慎重使用国外植被,生态建设同时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可以引进国外的东西,但是不能泛滥,否则,给人一种忘本的感觉。

4.结束语

黑龙江肇东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得到了提高,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监管部门检测到空气质量提高了,环境各种因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可喜的成绩。生态建设是全方位的,要时刻把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这个宗旨,否则,会偏离主题。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慢慢改变,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有益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媛.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司巍之.做好城市生态绿化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12(10).

[3]黄芳,卢结续.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J].大观周刊,2011(19).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6篇

一、恩施市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的现状

恩施的环境污染指数与宜昌等周边城市相比较居于高位。进入21世纪以来,恩施市以建成“生态园林城市”、“部级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加强绿化建设,增强城市环境竞争力,营造了“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城市园林风貌,注重水景观与小区域生态环境的恰当融和,促进了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2005年以来,恩施市先后编制出台《恩施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恩施市城区山体绿化景观节点概念规划》等,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以路、桥、休闲广场等为重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07年底,随着风雨桥、橡胶坝、凤凰大桥、凤凰山隧道、施州大桥等众多大型市政工程和城市景观的相继建成,恩施城区基本形成滨江河绿化空间和群山环抱的绿色人居环境,五大公园镶嵌的城市中央清江生态轴;自然山区林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串连的中心城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生态体系,营造了“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城市园林风貌。通过规划建绿、拆墙透绿、建路扩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在全市开展了以片区、道路绿化为骨干,包括凤凰山公园、亲水走廊、单位、小区和城市防护林等在内的点、线、面全面推进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地布局日趋合理,园林绿化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绿化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二、当前城市生态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环境效能不高。这是当前城市绿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由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爆发户”式的发展过程,从而造成了城市发展壮大后环境绿化上的“先天不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已经破坏。虽然通过现在的城市绿化来弥补,但如同补补丁一样。城市绿地因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考虑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控制,只在其美化功能上做文章,强调平面效果。结果是建成后的城市绿地植物品种不够丰富,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发挥不了。另外,草坪热“温度”不减,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以草坪为主的观赏性较强的绿地。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环境,但是城市绿量还是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绿化模式及立体空间的绿色网络。

(二)绿化维护成本高。因为受城市用地制约、土地市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绿地建设受经济的困扰是必然的。但城市绿地建设中受这样那样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绿化维护成本的不断攀高却是值得深思的。城市绿化大量依靠外来植物的引种。由于外来植物的生态习性对异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因此它对不良因子的抗性也就比较差。且不管外来植物的成本如何,单就要在以后维护这样一个脆弱的生命,除了正常的防病治虫、浇水、割草等日常养护外,往往还需特殊的“护理”,当然也就需要特别的费用了。

(三)城市“大树进城”的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城市的绿化不仅追求绿化覆盖率与绿量,而且在加速绿化景观上花大力气。特别是“大树进城”的现象特别普遍。而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仅破坏了树木原生地的生态环境,而且移植后的树木自身生态功能的发挥也大打折扣。而一些专家学者早就对这种违背城市绿化建设规律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并指出了其危害性。

(四)绿色城市观念没有在市民意识中形成。有的单位集体或个人的绿化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依赖心理,不主动地搞好自己的绿化,指望别人去绿化自己去享用;有的单位为完成指标把自己的绿色圈围起来自己享用,这样的结果是绿地率低下。保护生态、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三、加强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措施

(一)绿化规划要有新高度,城市绿化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改变过去条块园林城市的模式,从单一的园林绿化,扩大到区域性生态系统的建设,既提倡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城乡一体的复合社会系统,实现自然――空间――人类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化规划要有新思路,城市绿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绿地扩展和增加,而是逐步由单一的局部绿化、品种绿化、区域绿化向空间绿化、体系绿化、系统绿化过渡,要强调生物多样性原则和生态性原理,注重绿化的人文景观和人们休闲、生活的需求,追求绿化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从而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同自然同生共存的美好愿望。

(三)做好城市的绿化规划工作,这是建设生态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区要有几条纵横交错的绿化带,使城乡既分隔、又联系在一起。市区各主要区域应有与本区域人口数量相适应的区域园林,包括公园、广场绿地、街心花园或游乐园等等。

(四)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工作,其绿化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绿化率。从规划角度而言,要在居住区周围搞绿化带(圈),即一个区是一个小绿环,一个大居住区就是一个大的绿化环。

(五)重视道路绿化。道路绿化要合理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行道树,要充分利用分车带、隔离带、交通道、桥头绿地等。另外,道路绿化还具有遮荫防晒、减弱交通噪声、吸附尘埃等功能,其对改善城市卫生、美化市容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对植物的色彩、外形、种类加以配置,可以使其形成色彩缤纷,美景如画的长廊。

(六)重视商业区绿化,商业区硬质铺装较多,人流大,不适宜大面积绿化、商业区绿化应结合其环境特点采用大量的花卉进行装饰。可以各种颜色的观叶植物为主,通过不同的形式如摆在地上、放在桌上、挂在墙上、悬在空中等,创造出温馨惬意的氛围。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可持续发展;榆林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11-0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与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绿化生态的城市,不仅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衡量标准,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城市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设计与规划,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态绿化环境,协调人类、自然、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多方面关系。榆林市,又名“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带,是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区,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从2000年开始,榆林市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能源、城市、生态、区域为4大经济发展板块,打造绿色生态名市,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森林面积,增加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绿地面积,调整公共绿地均匀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城市生态系统等一系列措施,走城市可持续道路。

1 城市生态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

1.1 城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基础设施中包含道路、通讯、桥梁、绿化、水、电、气等,绿化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与其他基础设施一样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城市生态绿化根据城市功能和布局位置可分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道路中间的分隔带、公园及各类广场绿化、小区绿化建设、工业区绿化隔离带等,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舒缓了人的身心,更起到了美化环境,营造美好生活氛围,净化城市空气,防风防沙,固水稳土,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因此,城市绿化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1.2 城市绿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衡量指标 随着国家能源、重工业、化工基地的确立与建设,煤、汽油、盐的大力开采和利用,榆林市凭借自身拥有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48种能源矿产资源得到了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进入快速轨道。但是城市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也就越严重,而生态问题则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城市绿化从根本上决定着着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的状况,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广大居民身心健康的保证,是现代化城市良性循环的保障,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城市绿化系统的完善和发达则成为人们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和提高的必然方式。为了避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设定已经成为城市绿化水平和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要求。人们通过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工化的生态系统,建立和建设适宜城市生态和人类居住的环境,调节城市绿化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因此,城市绿化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指标。

2 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2.1 城市生态绿化 城市生态绿化是充分利用种类繁多的绿化植物,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层次结构复杂的生态进程以及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绿化根据生态结构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广场、公园、花园、庭院、小游园等镶嵌体,街道绿化带和城市周围绿化带等廊道式,城市其他部分如工业区、商业区、居民社区等基质,它们共同组成了城市生态绿化体系。城市生态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种形式,是人们在谋求经济发展和缓解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道路中走出的一条新路,是在反思重美化、轻生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人们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并且开始着手去建设绿化系统时,遇到问题和困难,例如生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生态失衡;绿化建设不合理导致绿化系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不仅没有改善城市绿化环境,反而造成城市空间的紧缺与浪费。因此,人们逐渐发现城市绿化应该侧重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化设计,走绿化生态环境的路线,将人们重新与城市融为一体,共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榆林全面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计划3a投资23.35亿元,开展城区园林绿化和郊区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专门成立了昌汗界空港生态区,加强了榆林城区西北主风向区和榆林机场周边的生态治理,规划区域建设投资达15亿元;加大了公路、铁路、街道的绿化治理力度,已完成绿化面积2 800hm2,投资达3亿元;扩大环城周围生态建设,完成绿化面积400hm2,投资达6亿元,为榆林市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休闲憩息场所。

2.2 城市生态绿化建设 城市生态绿化在满足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净化城市环境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欣赏价值。人们需要在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城市规划设计和绿化设计对绿地整体空间进行合理的生态配置,构建多样性景观,以起到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作用。绿地格局应结合气候特征、城市位置、城区功能分区,客运量、交通运输等诸多因素布建生态绿林,应考虑建设在城市长年主导风向上。根据城市的土质特征、气候条件、地质水文、历史文化对城市实地绿化进行建设,通过对乔、灌、草的复合群落结构安排,以增加自然生态要素,增强生态生产与调节能力,应考虑叶面指数、叶面宽厚、营养面积、光合效率等因素。还要根据城市主要污染源、功能区特性,环境污染程度、生态绿化需求程度等进行规划,以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减少持续性生态污染,应考虑使用耐污染、吸收和同化功能强、生命力旺盛、适生能力好的绿化作物。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绿化还应重视种群和群落的设计。从生物的本性来说,植物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植物与地质水文存在着制约与适应的关系,群落之间存在着密度与频度的制衡关系,结合生物特性调节群落间、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关系,既能避免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基本需求,又能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土壤、地力、人力等资源,通过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从而实现生态绿化的生产力、自我更新能力、发育能力、繁殖能力以及稳定性、抗逆性、规律性,最终实现生态功能的完善。生物的多样性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生物多样性不仅是生物进化的要求,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因此要提高品种意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和变种的筛选与驯化,构建合理植物群落。在既保护乡土植物、珍贵物种的同时,还可适当引进国外或外地的适生优质、特色品种,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进绿地自然化、生态化,保持生态平衡。从榆林城址的大环境来看,榆林生态体系基本形成了“一河两山”的生态格局。以西沙大墩梁、东沙石庄梁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区和榆溪河湿地公园景观区,北有红石峡水库及周边的水源涵养林,这个良好的生态格局为榆林城区的空气净化、水系循环提供了可能。榆林城区内部分区来看,已建成广场公园3个,生态景观游园3个,共完成绿化面积720hm2,其中,园林绿地面积158hm2,建成河岸、道路防护林564hm2,行道树绿化逾90km,园林绿化栽植的植物共有25科45属55种86个植物品种,品种不断丰富,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初步显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要走可持续道路,而城市生态绿化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拥有丰富能源而被誉为中国“科威特”的榆林市,正在建设成为国家能源的重化工基地,实现科技融入资源型的中国“能源硅谷”。经济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大面积的开采与挖掘,但是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榆林要可持续发展,更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要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人文资源、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营建城市的生态绿化,改善城市人文居住环境,促进城市良性生态系统循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万瑜兰.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保护[C].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2003.

[2]严玲璋.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J].中国园林,2003(5).

[3]卢素英,刘靖.现代城市应与自然共存――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山东林业科技,2005(1):77-78.

[4]沈清基.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与城市生态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1996(5):33-38,65-66.

[5]王颖光.保护植物多样性建设城市生态园林[J].福建热作科技,2009(2):45,48-50.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化 环境 植物 生物

一、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发展。

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在城市的生态绿化中要应用城市与自然共生原理,广泛使用生态技术。另一种生态设计方法是人工社区湖,即在社区内的某个街段设一个这样的湖,既能作为水量存储,更重要的是采用生态技术处理和净化社区废水,并用太阳能来保持池水的温度,经过净化的水可以循环使用。在城市绿化中大量运用生态技术,既能提高绿化工作的科技含量,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二、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

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中国大多数城市中的自然环境与外部大自然断绝联系,但通过划分城市的生态功能区,构建城市的“绿楔”、“绿廊”以及“绿网”,能够恢复城市外部生物基因的正常输入和城市内部生物基因的自然调节。特别是在草地生态、森林生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交换关系,不仅要求是水平向的而且应该具备垂直向的承载条件(如自然坡岸、湿地、攀缘面等)。城市在引入自然群落运行机制时,宜划分正常生态区、过渡生态区、变异生态区、半自然区等不同区域,确立各级生态功能区之间、城市生态区之间与外部生态区之间的生境通道和生态走廊,为不同丰度、不同干扰承载力的生物群落之间的基因系统和调节创造条件。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自然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三、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在统计学上,大片草坪的绿地率很高,但并不见得比大乔木下硬质铺地的绿化形式更符合城市人居的需要。而立体三维绿化能大幅增加城市的三维绿量,降温除污减噪效果显著,却不能纳入城市绿地的统计中。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最主要的是提高绿地的叶面积指数。鉴于此,我们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群落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提高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选择耐污染和抗污染植物,能发挥绿地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同化作用,降低城市污染,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生态绿化;问题;措施

黑龙江肇东市被誉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建设实验区”,肇东在生态建设上主要着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和提高思想意识。只有人们从思想上真正重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生态绿化不仅需要建设还需要人们共同保护,坚持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经济建设共同发展,这样能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肇东市良好的发展形势能够引领黑龙江社会的发展,作为实验区,更应该努力做好生态建设,让整个城市充满生机活力。

1.研究背景

社会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尤其是城市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城市经济发展快速,在经济建设的时候忽略了环境保护,造成了当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形势,相比这种形势,预防性治理更加重要。在农村大片的农作物可以给空气进行调节,净化空气,然而城市大楼等建筑阻碍了环境的自我调节,因此加大城市生态绿化尤为重要。当工作结束,城市居民喜欢接近自然,喜欢看看绿树闻闻花香,让身体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大自然是伟大的,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们在自然当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在巨大工作压力面前,亲近自然是放松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2.存在的问题

城市园林建设是绿化的重要方面,但是很多的园林建设没有抓住建设园林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其价值性。园林建设意在调节城市气候,提高空气质量,最后综合考虑人们的各种需求,努力在气味、样貌、色彩等方面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但是当前很多的公园追求气派与名誉,花费大量金钱引进一些独特的东西,建设奇景,努力在城市中有个好的排名,这种追求丢失了初衷,失去了意义。

国家有很多有名的旅游景点,很多著名的公园,一些地方在进行规划时,竟然盲目模仿,很多人为了观看这种模仿,带着好奇心走进公园,走进一些绿化地,视觉感受得到了满足,但是留不住人们长久的脚步,没有根本价值所在,给人身体健康不能带来太大益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很容易分辨出什么对人们有好处,什么没有好处,对城市居民有益的东西最终会被广大市民接受,金子一定会发光。复制外地的东西终归不是自己的,对本地不适用,不能给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人工改造环境幅度太大,纵观整个城市建设,保留原本样貌的天然地方几乎找不到,自然能够自身调节,保持平衡,归根到底,任何的改造都是对自然的破坏,但是,应该尽量降低这种破坏,保持原貌,保留原生态的植物,是最好的生态建设。毁去原生态植物,花费资金植入新植被,是一种浪费,人们要懂得去欣赏原始自然的东西。

3.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路措施

3.1创建一体化

生态绿化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景观,把这些多种多样的东西组织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合理分配,就能提高整体建设水平,这时需要高素质的规划人员发挥他们的价值,创造更多的价值。城市绿化需要满足整个城市布局的艺术美观,还要顾虑居民的视觉享受,即整体和局部都要漂亮。在进行绿化时,根据小区的建设布局和周边环境来建设本地区特有的绿化,不同环境配置不同的绿化,达到环境与人的协调统一;尽量保留纯自然的东西,减少对原生态的破坏;建立仿生态系统,虽然在建设城市时,把原有的自然破坏了,但是可以根据原自然情况,采用代替法,或重现自然,恢复自然各个功能,这样小型生态系统就建成了。

绿色植被在生态建设中起着调节空气的作用,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如果城市中绿色植被分布不均衡,会形成小型城市气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例如,市中心绿色植被覆盖面积较少,边缘的市区覆盖面积大,在一个小城市当中,气温分布不同,造成气流,甚至是温差的不同,工作人员在流动时难以适应气温的变化,造成身体不适,有些决策也会因为气温的不同,造成决策错误,给经济带来损失。建设城市绿化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形状的绿化带有着不同的作用,结合城市自身结构确定不同设计。

3.2保护生物多样,合理分配植物

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有的植物可以消除噪音,有的植物净化空气,有的植物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各种生物的调节作用。选择植物要符合当地的土壤特性,只有植物适合这片土地才能在此生长发挥作用,利用植物的自身枯萎来对土壤进行施肥,常青树的地表可以种植季节性植物,自己生长,自己死亡,植物自己对土壤施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污染,良好的循环与利用是生态建设的一个优势。各种生物相配合,尽量做到提高绿地的抗逆性与稳定性,当受到自然的侵害,可以自己抵抗,达到生态平衡。适当引入动物,使系统更有生命力,有竞争才有生存,有竞争才能进步,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动植物所组成的系统。

3.3体现特色

即使是好的事物,出现的太过频繁就会变得普通,在城市绿化时,各个地区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城市浏览中,才不会出现视觉疲劳。特色,可以是不同植物上的区分,也可以是构造布局的不同,空中,半空中,地表都可以配置不同的植物,慎重使用国外植被,生态建设同时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可以引进国外的东西,但是不能泛滥,否则,给人一种忘本的感觉。

4.结束语

黑龙江肇东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得到了提高,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监管部门检测到空气质量提高了,环境各种因素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继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可喜的成绩。生态建设是全方位的,要时刻把握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这个宗旨,否则,会偏离主题。它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慢慢改变,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有益人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媛.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司巍之.做好城市生态绿化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12(10).

[3]黄芳,卢结续.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J].大观周刊,2011(19).

城市生态绿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

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不管是城市生态平衡,或居民生活环境,或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均提出城市绿化,需重点改善生态环境,使美化景观与经济发展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经验,主要分析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内容。

1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

从1960年开始,社会发展注重重工业发展,资源逐渐短缺,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危机逐渐加重。在城市生活的局面,肺癌、支气管癌等城市疾病发生率日益提高。处于该种状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最终受害者是人类,人们也无法脱离生态自然的保护。所以,在近几十年来,城市绿化得以快速发展,我国环境绿化经历了诸多阶段:在古代,自然园林是供狩猎使用,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供贵族观赏使用。在19世纪末,随着城市环境急剧恶化,政府征收土地开辟绿地,是供居民使用,在亚欧各国掀起了公园运动。

2城市绿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1990年开始,我国许多城市着手开始绿化建设,绿化建设出现了历史,能够明显改变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绿化建设呈现良好势头。然而,在城市绿化进程中,因意识不强且观念落后,设计感不强,缺乏绿化特色,加上养护管理不合理,使得城市绿化处于一种无序、不合理状态。另外,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主要表现如下:

2.1人均绿化面积少

由近几年可看出,我国绿化前景不乐观,各城市绿化状况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且南北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在2009年末,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8mz的城市少于20个。随着开发区绿地增加,郊区绿地逐渐增加,我国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

2.2绿地面积严重缺乏,城市绿化建设规划不合理,缺乏系统园林配置

未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绿化建设,绿化建设的文化氛围、艺术层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园林建设中,未考虑居民享受、使用与休息的休闲环境建设,与自然景观融合度不高。

2.3开发商重视开发效益,未立足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绿化建设

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许多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将城市绿化工程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使得环境被肆意开发,破坏了最初合计规划。所以,政府需强化引导力度和监管力度。

3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忽略了城市环境。而鸟语花香、绿色自然的生存环境,是居民向往的居住生活。现阶段,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受到政府部门关注。人居环境好坏,需依靠绿化建设。

3.1树立整体性与系统性观念

无论城市哪个角落,均属于城市整体的一部分,在绿化建设中,需立足城市整体角度,考虑局部因素。在城市绿化中,立足城市整体角度,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3.2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尽量利用城市特殊因素、有力因素,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使园林绿地呈片状、线状或环状。若城市用地紧张,政府不能过度依靠开发商,需尽量利用目前条件,开展绿化建设。在绿化建设方面,需节约土地开放,提高土地集中利用率,为城市建设提供环境依托。现阶段,北京、上海、沈阳、宁波等城外郊区,均逐渐向室内延伸绿地,特别是沈阳,非常注重生态建设,已完成片状环境绿化。截至2010年底,沈阳市区整个绿化覆盖面积为9750hm2,公园绿地面积3018.32hm2。对于沈阳城区绿化,其覆盖面积大于50%,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7%。在南方,上海外滩、昆明大观河等,为城市绿化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

4结语

上一篇:数字图书馆范文 下一篇:景观生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