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7:04:48

茶文化课程论文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习茶文化知识,不仅能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丰富专业知识,还能更好地为我国的旅游事业作贡献,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加上学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阿坝州的羌茶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羌茶具有独特的品味和文化。人们充分利用当地大跨度海拔优势,把羌茶种植生产作为重要经济收入之一,因此,在与当地经济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高校开设茶文化与茶道艺术课程非常必要,对羌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也为学生从事茶艺相关工作,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省属普通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改革尝试

1.背景

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进程中面临着实用主义造成的困扰。一方面,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促使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造成学生文化素质客观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不少学生重理轻文,在学习应用技术的同时,忽略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缺少对艺术的感悟和审美能力,致使人文学科有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与此同时,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浮躁,丧失了对知识的兴趣[1-3]。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因此,开设人文社科类公选课,以通识教育的办学模式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当务之急。

茶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茶的实践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4]。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追求一种从容、宁静的心理状态,学会从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品味和鉴赏美,这与现代教育的人文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几年来各地茶文化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也纷纷将茶文化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教学中来[5-7]。

《茶文化》是一门面向我校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任选课,已有多年的开课实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基本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茶的起源与传播、茶区分布、茶叶加工及分类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茶的选购与品质评定方法、科学饮茶的方法与客来敬茶的礼仪及各种茶俗文化。同时,在课程教学中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开拓学生眼界和心胸、培养良好品行和优雅情趣,目前基本成效已初见端倪。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现对我校茶文化的教学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以期为进一步的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为其他教学型省属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与完善提供参考。

2. 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情况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经管法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7万余人,独立学院1.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1.3万余人。因此,以广东海洋大学的教学现状为例进行分析在学生数量、办学层次、学科特色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茶文化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兴趣和质量参差不齐,选课动机差别较大,因此教学效果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学习的动机就是要学习关于茶文化的知识,主动性很强,积极参与课堂的互动,对这类学生只需略加引导,其学习效果足以令人满意。有的仅仅是为了混够学分,勉强来听课也是心不在焉,对这类学生必须要有特别的措施来引导和激发兴趣,必要时要有一定的惩罚性措施,否则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而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中间,既有一定的兴趣,同时又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感兴趣的就听听,不感兴趣的就在下面干自己的事,对这类学生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有取舍得当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精彩的教学方式。

2.2教学内容

以前我校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多集中在茶叶分类及加工的基本原理、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较多地体现了茶文化的物质层面,而对于中国茶德精神—“廉、美、和、敬”精神的介绍内容偏少。以“和”为核心的茶德内涵,其中的“和”不仅包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与自我的和谐等方面。在人与人的和谐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调整。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互相理解、关心,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友爱,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与自我的和谐方面,就是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以强化“茶德精神”的教学内容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3教学方式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实践, 而不只是理论的说教, 但实践通识教育远比讨论通识教育更困难。在茶文化的教学实践中, 目前主要采取大班理论教学,一方面是教学时间有限, 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建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受条件所限户外茶艺活动相对缺乏,对茶艺和茶具的学习目前只能停留在多媒体视频上,学生缺乏更加直观的感受。笔者也曾借鉴台湾“无我茶会”的形式,在授课班级上尝试现场多名学生参于各种茶类的泡制和品饮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备茶、泡茶、品茶等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后类似教学活动还需加强和完善。

2.4考评方式

课程评价是检验和完善课程的依据,之前的茶文化授课考评主要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老师将平时授课内容发给同学,同学稍微复习后参加考试,分数主要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率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判定。这种评价方式在保证学生出勤和参与课堂教学方面的确有较大的作用,但成绩的主要部分在卷面分数,而卷面成绩又与考前突击有相当大的关系,结果是学生平时被动学习,考前随便突击一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分数。近几年,我们改变了这种考评方式,将课堂或平时读书笔记、课堂讨论和学习心得等纳入到教学检测中,将开卷考试改为课程论文,题目不限,但主题是关于茶文化,论文的格式严格按照核心期刊杂志要求进行撰写,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以相对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学习要求,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3. 改革尝试

人文社科类课程是高校公选课最受学生欢迎,也最易于参与教育实践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因接受对象来自不同专业,其兴趣爱好和基础有着明显差异,这类课程又很容易让学生因过高的期望而产生失望情绪,这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近年的茶文化教学实践,笔者以为教学活动应在以下方面进行强化:

(1)在讲授为主的课堂授课方式下,着意增加讨论互动的环节。

师生互动在一个层面上反映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思想的进步。进步的标志是师生平等,本质体现是人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巨大意义在于使教育对象获得全面发展的充分条件[8]。茶文化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有着较高的要求,面对接受通识教育的不同专业学生,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茶学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富有情感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互动讨论,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发表个人的见解,使他们及时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将茶学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

(2)在明确目的的同时,应强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物、图片和音像制品等综合手段,把抽象的理论讲述通过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在茶艺的鉴赏过程中,可以将与茶相关的文学作品背景资料通过图片或影像在多媒体上加以展示,或者加工制作成DV,通过音画渲染,给听众带来视听感受,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单一的教学手段,也必须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突破被动的传统考评模式,采取适应通识教育目标的检测方法,选择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多种检测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将审美感悟与人文精神作为茶文化课通识教育的一般性教学目标,考试时重点考查学生对茶文化的审美欣赏和人文精神的体验感悟,将读书笔记、课堂讨论和学习心得等纳入到教学检测中,以课程论文代替期末笔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以相对开放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完成本课程学习要求,最终达到提升人文素养的课程教学目标。

(3)在课堂为主要授课地点的同时,有意识地将教学活动引向课堂以外。

通过课堂讲授相关知识,使学生系统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但茶文化课程本身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如果有条件辅以适当的参观实习、茶艺欣赏与表演、无我茶会等各种课外活动,则不仅使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论知识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而且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感恩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实践中熏陶和培养人文情怀。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不断调整和创新的历史重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只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让学生在不断积累科学知识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人文情怀,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现代人才,也才有可能真正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茶文化》这门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类公选课,既有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也蕴含优秀的民族文化精髓。面对不同学科背景和基础的众多学生,如何将茶学知识较为完整、系统地向学生传递并为学生接受,并不是理论的空洞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及同仁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试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茶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追求都有所提升,在增长有关茶文化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得到了熏陶和培养。

参考文献:

[1] 方守金.关于构建我院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2):5-11.

[2] 冯永泰.教学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实施[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0(1):141-144.

[3] 刘学明.重视高校通识教育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学类公选课与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 135-138.

[4] 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曾斌.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0,35:20-22

[5] 邓敏. 茶文化进入校园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思考[J].农业考古,2011,2: 43-46.

[6] 吴红英,朱红英.从茶文化的德育功能看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J].农业考古,2010,5: 11-14.

[7] 熊素玲.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93-96.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视域;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发展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从广义层面讲,中国茶文化是一种从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中国茶文化有机结合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类科学,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内涵。正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所讲:“中国茶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同时也是古老的传统历史文化,它所囊括的内容多方多面”。仅就国家政治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的是崇德忠民;仅就伦理道德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礼敬诚信;仅就人文素养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琴棋书画;仅就社会民生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远神近人;仅就知识道理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格物致和;仅就哲学思想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仅就个人德育而言,中国茶讲究廉洁奉公;仅就个人心境而言,中国茶文化讲究去浮消躁……等等。因此,中国茶文化可作为传统道德的守护者,可作为思想智慧的传播人,也可作为健康生活的指导者。

1中国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笔者认为,中国茶文化具备的德育功能具体表现于如下几点:

1.1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茶文化拥有长达4700年的发展史,自始至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在整个亚洲文化占据绝对精彩的地位。中国茶文化整合儒释道三家哲学理念,并不缺少应有的中华美德。中国茶文化结合传统哲学思想、美学理论与伦理学,涵盖学科门类繁多,不乏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代师生势必成为继承与发扬的集大成者,因而在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研究是必要的。

1.2激发国民的爱国情怀

中国是茶之故乡,产茶最初始于神农氏,然后兴盛于唐宋,至今被推崇为“国饮”。而全世界饮茶的国家几乎覆盖全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英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曾将中国“茶”列为对人类拥有重大贡献的发明,与“四大发明”并列齐名。中国茶树种类非常多,且资源极为丰富,茶叶制作工艺一应俱全,所产茶叶的品质可谓风味绝佳,中国茶叶覆盖全球160个国家或地区,俨然跻身世界三大饮料行列。有人也大胆预测,中国茶在未来必然成为二十一世纪“饮料之王”。另外,从各国语言对中国茶的翻译来看,很多如俄语、日语与汉语“茶”的读音极为相近,英语“Tea”则与中国闽南语读音一致。因而,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应该让这一代年轻人更为深入地去掌握中国茶的发展历史和重要贡献,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1.3培养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中国茶文化自身蕴含教导新一代年轻人如何立身处世的道理。比如,白族“三道茶”意喻“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此警示新一代年轻人在立身处世方面要多吃苦、要努力勤奋、要常思人生价值。一道清茶喻示人生苦尽甘来的道理,自由一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韵味,好似庄晚芳老教授曾倡导的“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的茶德。前国家主席同志也曾以“座上清茶依旧,国家景象常新”倡导“以茶代酒、廉洁奉公和勤俭节约”的大众风气。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中国茶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当代年轻人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

1.4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中国茶道讲究“和、敬、融、理、伦、性”,非常注重于社会人际关系的打理,以中国茶道精神要求国民和谐处世和团结敬人。中国茶文化活动可将一些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的人拉回到现实生活中,与人交际、与人活动。组织中国茶文化活动或茶艺实践,通过认识茶文化、感受茶文化,在同学之间产生共同爱好,无疑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对如何在社会交际中打理好各方关系,实际就是一种增长社会交际能力的过程,为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茶文化视域下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中国茶文化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1.5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

文明知礼是个人高尚品德的最高礼仪。孔老夫子有曰:“人无礼,无以立。”中国茶文化是一种东方化的教化礼仪,中国自古至今就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乃基本待人接物的礼仪形式,正如:“客人来了先问好,净手烫杯把茶泡。泡茶之礼有门道,水满七成最为妙。凤凰点头三鞠躬,动作连贯手灵巧。双手捧茶敬客人,微笑致意有礼貌。”茶礼还涉及如何选用茶具还是要遵从客人意愿的。中国茶礼暗喻人情、教养和礼遇。庄晚芳又言:“茶道是通过一种饮茶方式,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可利用茶礼教化,从新一代年轻人品茶中养成文明知礼的性格,继续传承中华美德。

1.6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喝茶有益身心。中国茶圣陆羽也认为茶具有缓解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和百节不舒等功效。明朝顾元庆在其著作《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痰、少睡、利水道、明目、易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以一日无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收录涉及茶草的药方多达17个,而民间偏方引用茶草更为广泛。据多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与分析表明,茶叶还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开国元帅总司令也曾作诗赞美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常年饮,延年益寿法”。由此可见,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当代师生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习惯。

2弘扬校园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

从上一节内容可知,中国茶文化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可谓良好资源,然而仅作为潜隐式的道德的教育形式,如欲短时间内得到好的效果显然是不够现实的。高校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师生自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思想品质塑造都会在此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将基于茶文化的教育理念完全融入高校道德教育发展战略,且作为高校长远发展的工作目标,方能实现真正的道德教育功能。那么,弘扬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有哪些方面呢?

2.1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

中国茶文化精髓至深且内容包罗万象,具有浓厚的历史韵味。高校应在每个学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增设有关“茶”的文化课程,该课程可利用多媒体介质面向师生详细介绍茶叶的生产、历史渊源和相关文化的发展等等,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另外,因课时有限,可分课时为师生介绍有关茶历史的十位明杰人士、十本书籍文献、十首诗歌曲艺、十种名画墨宝和十大中国名茶等,充分让师生了解与掌握茶历史和茶知识。

2.2建设茶文化研究实践中心

由专业老师引导,高校师生通过学习茶道和茶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领会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倘若高校有建设茶文化研究实践中心的条件,可由师生自主经营,俨然一道亮丽的校园景观,这也是弘扬校园茶文化的可行途径之一,同时也能为部分师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可谓“双赢”。

2.3激励师生结合专业理论研究茶文化

经管专业的师生可从茶文化推广的角度来思考品牌营销;历史专业的师生则可从不同地域的茶来思量茶文化与茶艺术之间的联系;外语专业的师生则可从外国茶文化来比对中国茶文化的差异性。

2.4建立有关“茶”的社团或茶艺表演团队

高校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各类社团活动活跃于课间业余,是为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精彩的一个方面。涉及茶文化,建立有关“茶”的社团应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最为瑰丽的一朵奇葩。通过“茶”社团可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个静心研习文化、积极开展活动和主动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除此以外,借助于“茶”社团成立相关的茶艺表演团队,非定期地组织茶艺表演活动,利用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吸引更多师生关注中国茶文化,并为高校师生传递中国茶文化。

2.5每一学期定期举办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

每一学期定期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茶文化会展活动,类同于校园运动会的形式。比如,高校可邀请国内外知名茶学专家莅临专讲,为广大高校师生了解中国茶文化、茶知识进行专题讲座,极大地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再如,组织形式各异有关“茶与健康”的广告宣传活动,倡导师生摒弃不良生活嗜好(如吸烟、嗜酒和熬夜等),养成有益身心健康的生活作息方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茶文化内涵丰富多元,茶文化视域中对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具有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对普通课堂教学的辅助与补充。笔者在弘扬校园茶文化与增强师生道德修养的可行途径方面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旨在通过强化中国茶文化教育陶冶师生情操、增强道德修养,并希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于公于私可谓相得益彰。

作者:徐秀娟 单位:中共张家口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1]舒曼,胡智学,陈一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茶文化建设[J].农业考古,2015(4):19-21.

[2]邬梦兆.弘扬中华茶文化大力发展茶文化事业[J].农业考古,2012(2):44-45.

[3]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4]周树红,王建军,翁蔚.弘扬校园茶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0(4):24-26.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赞美茶的诗歌篇章何止成千上万,“从来佳茗似佳人”、“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真是欲仙欲飞……现代人则称她为“不施粉黛的青衣”、“绿色的精灵”,把“有好茶喝”和“享清福”联系在一起,不可一日无此君!

佳人也好,君子也好,“精灵”也好,总之,茶是有生命的,有生命便有“灵魂”,她永远神采奕然,似梦似幻。

现代人在颂扬古人对茶和吟唱赞歌的同时,并不只是赏物把玩,踟蹰不前,而是要超越前人,继承和发展茶的多元发掘扩展,尤其是致力于茶灵魂的熔铸――弘扬茶文化,倡导茶精神。当代茶史上就有众多茶人志士为此奔走呼号,终身事茶,从而使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毫无愧色地屹立于世界茶文化之林,正如被誉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在上世纪20年代所言:“中国茶叶如睡狮一般,一朝醒来,绝不会长落人后,愿大家努力吧!”

正当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成立15周年之际,不能不使我们想起在奏响这曲茶文化的交响乐中,那位出色的指挥与乐手,他就是已是米寿之年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家扬先生。他把茶文化看作是人类迈向未来的一座桥梁,并以此高度认为“在茶文化中,蕴含着进步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它以平和的心态,实观人类的理想和目标”。因此,他老骥伏枥,殚精竭虑,熔铸和开掘作为茶灵魂的茶文化,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茶文化研究的“领头雁”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人对茶与茶文化的“觉醒”比起国际的步伐来是慢了“半拍”。待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来临,喝茶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解渴、药用的功能,讲究品茗,谈论茶文化,已渐渐成为时尚,但毕竟零零落落,不成气候,这就迫切需要组织、引导、提倡。1990年金秋,国内八家涉茶单位联合发起,中、日、韩、美等国和港台地区茶人参加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杭州召开。王家扬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他因势利导,和与会者多次酝酿,为了推动茶文化的研究,需要成立一个常设机构,在会议结束时提议在杭州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大会一致推举大会组织、召集人王家扬先生担任筹备组组长。

海内外茶人关于筹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动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由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于1993年正式成立,明确主管部门为农业部和文化部(后划归农业部)。家扬先生众望所归,被推举为首任会长。这个组织的成立,搭建了一个茶文化研究的重要舞台,成了开展国际茶文化研究的一只“领头雁”。从此,茶文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上海、广州、云南、湖南、陕西、重庆等地的茶文化研究组织相继成立,一届一届的茶文化研讨会连续在国内的杭州、湖南常德、昆明、广州、四川雅安和韩国、马来西亚召开,一批批不同肤色的四海五洲茶界精英相聚一起,探讨茶文化的精义要领;一篇篇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课题的论文应运而生,对弘扬茶文化,振兴茶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茶文化已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延伸到旅游、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保健等许多领域。

唱一台茶文化的好戏

有了茶文化研究这个舞台,要演出一台有声有色的戏来决非易事。为此,王老不辞辛劳,作为一位茶文化研究倡导者奔波天下,传“经”播“道”。从山东日照到云南原始林,从福建武夷山到四川峨眉山,从韩国济州岛再到宝岛茶园,从太平洋东岸到日本富士山下,无不留下了王老的汗水和足迹。他不畏穷乡僻壤,山高路远,访茶、品茶、评茶,黄山看毛峰,云南访普洱,庐山品“云雾”,天台山寻“茶祖”……真是壮心不已,要穷尽天下之茶。2000年秋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刚刚落幕,王老次日即赴乌龙茶的故乡潮州采风,笔者随同前往。500多公里的迢迢岭南路,年过八旬的王老毫无倦意,兴致甚浓。到潮安茶区后,马不停蹄,即登上海拔1200米高的凤凰山,一边与当地干部了解凤凰水仙茶的历史沿革、种植产销,一边察看乌龙极品凤凰单枞的栽培管理与发展,并在一株有五六百年树龄的“宋种”单枞茶树前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由于王老的身体力行,谦逊随和,广交朋友,涉足茶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茶文化的队伍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他认为弘扬茶文化还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起来,他经常与茶学专家、民俗学者、茶企业家、艺术家、茶人等各方人士交谈探讨,倡导“茶为国饮”,提出“茶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建议学校开设茶文化课程,把陆羽的《茶经》编入课文等等,抓好这些基础性的东西,这才是延续茶文化的“百年大计”。作为树人大学的创建人,他在这个大学的人文学院设立茶文化交流专业。这无疑是王老深谋远虑,培育出的开拓性硕果。与此相辅相成的,现在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主持下,各类茶文化专题学习班、茶艺培训班不断举办,一拨一拨的茶艺师、茶艺员取得合格证书,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茶学、茶道、茶艺、茶礼齐头并进、多姿多彩的繁荣局面。

靠人格魅力吸引人

王老德高望重,但礼贤下士;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硕果累累,则低调为人――这是和家扬先生交往、接触过的人一致的感觉。“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王老身上,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魅力。

王家扬先生从1993年开始担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首届会长起到2000年,声誉卓著,成果斐然,

他在主持第六届会议换届选举时,主动让贤,辞去会长职务,受聘为名誉会长.但他关注茶文化研究的心力不减,与海内外茶人的往来不断,在茶文化研究界的倡导者、开拓者的地位不变。

经过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十多年的实践,广交四海朋友,深化茶学探讨,杭州自然而然地成了一个茶文化研究中心。每年,总有许多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茶文化和茶艺代表团前来访问,他们无不对王家扬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最突出的事例,莫过于韩国茶人给予王老的一次殊荣。2004年早春,韩国茶人联合会草日香茶会和韩国创作音乐研究会一行20多人,千里迢迢,带着茶具茶艺、乐器乐曲,专程来到西子湖畔为王家扬先生举行了一场“耋老茶会”,以表彰他对茶文化研究作出的杰出贡献。

王家扬先生倾心茶文化研究,为茶文化做的事难以计数。他不靠官威权势,而是奔走呼号,诚恳商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在筹建中国茶叶博物馆中,他亲自登门去找杭州市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筹资、批地、动迁。尤其在二期工程中遇到更大困难,国际友人纷纷解囊资助,有位日本朋友为此而不惜卖掉自己的房产,这都是他们缘于茶文化研究的这条纽带所结下的深厚友谊,也是王老人格魅力所致。

王老爱茶、敬茶、事茶,为弘扬茶文化不遗余力,开创了一个茶文化研究的春天。他已经度过了米寿,作为传统吉祥语中的108岁“茶寿”的桂冠,正如一位圣洁的天使,向王老款款走来,他一定会与茶同寿,我们从心底衷心祝福着。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改革

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和餐饮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旅游离不开美食,它们互为花叶,相得益彰。目前,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仅次于购物消费,占据第二位,在国内旅游消费中更是高居首位。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课程教学如何围绕以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如何实现素质与能力培养目标,就成为我们积极思考探讨的内容。笔者以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为例,在剖析现阶段该课程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课程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分析,探索课程改革措施。

一、课程内容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区域性饮食特征、层次性饮食特征、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的饮食民俗、中国人的饮食思想以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内、国际间交流的作用等内容。该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传统的饮食文化特点,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新产品研发、生产、管理、储存、销售和人们的消费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高职院校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的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在“重视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办出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指导下,应与高职院校“重基础、宽知识面、重实践性”的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其教学应偏重实践、理论适度、以培养能力为主。然而在现实中,高职院校中国饮食文化课程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 教学理念不明确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的概念,它兼具历史性、技术性、科学性、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等。《中国饮食文化》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区域性饮食特征、层次性饮食特征、中国菜系、中国茶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的饮食民俗、中国的食礼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人的饮食观念和传统的饮食文化特点,还可作为其他专业课程强有力的补充,对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

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仅仅把《中国饮食文化》课当成一门理论课来上,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他们认为, 《中国饮食文化》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饮食文化知识,和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关系不大;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书面笔试,无法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导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文化素质培养和职业操作技能培养本是该课程特有的功能,可在实际教学中常被忽视,致使旅游文化成为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缺少实用性,对学生的未来从业没有多大帮助。现在很多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失去学习兴趣,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主要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教师为主要教学主体。这种传统的“单向式” 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权威或中心地位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接受知识,学生知识素质的提升以及开拓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受到制约。目前虽然大多数任教该课程的教师已经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室,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简单,只是将图片或视频通过多媒体演示一番,其教学方法仍有改进的地方。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1)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两者相加就有94%,这说明人类获取信息主要来自视听; (2)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的内容20%,自己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这就是说,利用各种展现饮食文化的实物载体,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化繁为简,化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效果会大大优于传统授课方式。

(三)考核形式单一

中国饮食文化当前普遍采用期终考试一卷定分数的考核形式,而且大部分都是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由于开卷考试,学生没有考试压力,存在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深入思考、考前根本不复习、考后全忘光的现象。这种书面笔试考核形式,无法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只能片面地考量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导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

(四)教材质量不高

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教材建设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没有真正体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成果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适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用性、针对性、岗位性不足。

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明确课程定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能胜任酒店服务与管理所需要的,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中国饮食文化》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内容涉猎广泛,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述旅游文化资源是什么,更要讲清楚为什么。所以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预想的教学目标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实际教学工作和经验总结,笔者认为中国饮食游文化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对饮食文化热点问题探讨、学生讲述课程内容和参与课件制作等多样而富有趣味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积极改进教学手段。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精心制作PPT 课件,把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有机结合起来,生动直观地呈现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全面提高中国饮食文化课程教学效果。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网站资源,学习指南、电子课件、成果展示等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开放的资源,开放的课堂,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考核方式改革

考试是督导学校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取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

该课程对本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选择一种恰当的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提高其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重要。因此,采用“平时成绩(30%)+阶段性考核(40%)+闭卷考试(30%)”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和课堂表现,以后者为主,因为一个学生来上课了,不代表认真听讲,不代表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所以对那些能够自始至终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思路敏捷的同学,那些能够勇跃发言的同学,能够提出异议的同学,平时成绩应该高些。阶段性考核以论文和幻灯片汇报的形式进行,论文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每学习一章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特点撰写一篇小论文。例如学习过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人的饮食理论依据的文章,包括家乡的人遵循什么样的饮食原则,有什么样的饮食特征,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其饮食习惯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提出建设性改进建议等。在此过程中,要想写好一篇章节性文章,学生首先要学好本章课程知识,然后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合归纳出家乡的饮食原则和特征,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在查资料过程中也起到拓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再运用自己所学的食品、营养等相关专业知识提出合理的营养膳食建议,为家乡人们的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了学有所用。记忆是理解应用的基础,因此,根据课程考试大纲,通过填空、名词解释、多项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等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上述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查阅文献撰写论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最后的考试成绩只占总成绩的30% ,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有效地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考前忙的慌、考后全忘光”的被动学习状况,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教材建设改革

在教材建设方面的改革往往是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容易忽略一个环节。教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资料,因此应建立新的立体化教材模式所谓立体化教材,简言之就是某一门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又有音像制品,是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立体化教材为学校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满足教育市场需求,促进教学改革,从而形成教学支持平台,提供自主学习空间和信息化智能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

学校的教学课时毕竟是有限的,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除了课堂学习外,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寻找各种途径进行实战锻炼。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做合一的理想效果,从而使旅游文化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虎,孙莉,吴冬.《插花艺术》项目课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01―18303.

[2]罗文,陈国生.《旅游文化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问题[J].职教论坛.2008.

[3]张国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考核方法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2):29―30.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些也为我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确立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3、我校地处苏南太湖之滨的“华夏第一镇”——盛泽,它被”誉为“东方的丝绸明珠”,笼罩着浓郁的丝绸文化氛围中。从1990年起,我校开展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的研究。该课题被江苏省教科所列为省“八五”、“九五”规划课题。经过三年一轮,共九年的探索,形成了在丝绸文化背景下,苏南小城镇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思路、原则和操作方法,初步摸清了地方经济、区域文化和小学素质教育之间的互相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小学素质教育的模式,闯出了小城镇小学“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教育现代化办学道路。课题成果获得了省科研成果一等奖,使我校从一所小城镇弄堂小学一越成为苏南地区乃至全国科研名校。2001年起,我校又进一步深化丝绸文化课题的研究,把研究重心指向学科教学,开展了《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特色教学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该课题被列为省教科所“十五”重点规划立项课题。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该课题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现正准备在四月中旬进行结题工作。“十一五”期间,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研究的重心将指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上来。

近三年,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自觉地尝试与丝绸文化地方资源相融合,对丝绸文化进行了初步的开发,精心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设了“普及篇”、“研究篇”和“精华篇”三个板块80多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因此,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教师逐渐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逐渐主动起来。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探索丝绸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促成教师们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是,我们觉得前期对资源开发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缺乏理念支持;活动内容缺乏科学归类,不能形成合理体系;开发目标不明确,缺乏对价值的评价判断,因此还很难上升为系统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开发模式。为此,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深入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的实验研究,它是我校利用丝绸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延续和深入。本课题试图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依据,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发挥自己的区域优势,开发和利用本地独特的环境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开展“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实践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1、探索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策略;

2、通过各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形成本校各年级校本实践活动主题系列,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文化。

3、通过“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他们具有爱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4、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增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提升教师课程的整体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指学校为了使学校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整合、利用、开发盛泽及周边地区与丝绸文化相关的教育资源,并以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的行为。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校本特色课程: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地方文化为主要资源,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开设的富有个性的课程,即与众不同、具有一定创意和特色、符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教育理念的课程。本课题研究的是以丝绸文化为主要资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针对性的原则。我们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的选择、确定都优先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及必要的保障。

2.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通过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体验,增加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主张将“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实践性学习成了综合实践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其选题源于实践,学生在接触社会、认识自然、感受自我过程中,生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际的情境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课程资源本身也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3.开放性原则。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完全开放的。它不受学科的约束,是各门学科的有机整合;不受场所限制,工厂、市场、社区、家庭都是学生的教室;没有确定的教材,只设计菜单式的内容框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性地教与学。课程的目标是全方位的,但也是不完全确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教育内容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目标。

4.过程性原则。课程开发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课程。我们的课程开发永远不会定格,而是会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然生成。

1、开发丝绸文化资源,构建综合实践特色课程框架

天时、地利、人和,我校师生作为丝绸文化的负荷体,首先应走进丝绸文化,开发丝绸文化。我们把丝绸文化整合成“三大板块·三十六个主题”。一、丝绸文化普及篇,包括:(1)认识蚕宝宝;(2)体验养蚕生活;(3)家乡丝绸品种多;(4)认识织机家族;(5)了解纺织工人;(7)探寻家乡丝绸古迹;(8)了解盛泽的弄堂;(9)了解绸乡的桥;(10)学习丝绸古诗、楹联;(11)家乡的先蚕祠;(12)了解绸都新貌。二、丝绸文化探究篇,包括:(1)养蚕技术研究;(2)化纤丝绸与人工丝绸比较研究;(3)古代、近代和现代织机比较研究;(4)现代丝绸织工素质要求研究;(5)私营企业家成功经验研究;(6)未来丝绸老板素质要求研究;(7)丝绸生产工艺研究;(8)现代丝绸贸易方式研究;(9)丝绸生产与环境研究;(10)盛泽人民美德研究;三、丝绸文化创新篇

②茶叶的种类、产地;③茶文化服饰的研究;④茶文化诗词的研究;⑤研究茶叶与保健;⑥研究茶具艺术;⑦茶的饮食文化⑧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炒制、鉴别;⑨各地各民族的茶情茶俗:⑩古今茶人的风采和成就。学生依托“十大板块”的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身临其境感受茶文化的深远意韵,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

“以丝绸文化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融入社会,走向自然,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和单元(板块)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①突出“问题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解决问题。②突出“课程开放”,问题全部来自学生自己感兴趣或其身边的现实世界,依靠身边的文化载体,学习方法不一,获得结果的方式和形式也各异。③突出“学生自主”,学生靠自己活动,自然而然生成课程,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④突出“活动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获得“探究意义的经历”。在载体建设与学生活动的最佳契合中生成课程。

(二)主要措施

我们将本课题研究作为“十一五”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领衔式课题,视为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始终保持“先导地位”,引导教师把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提高研究实效。采取措施构建以下机制:

l、导向机制:及时收集引导教师借鉴有关课改实验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及经验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帮助教师认识课题研究前景和意义,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自觉投身课题研究之中。聘请课改专家,科研专家来校作理论讲座和现场指导,让教师清楚本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方向。聘请市教育局教科室领导、专家担任课题组顾问,谋划和决策课题研究的思想,适时调整研究策略,及时给课题组人员和教师培训,以保证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

2、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必修3课时,按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可以定在某一天,也可以某一天单独一节课,还可以是系列周活动,集中时间调换课次,保证活动时间到位。活动地点和场境由学生自由选择,保证来去和活动方便,及时为学生出面联系访问、调查、参观、观察等实践活动的具体事宜,按需要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使访问有对象、观察有事物,活动有地点,保证有安全,可靠有实效。学校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

3、活动机制:围绕总课题,构建课题研究的网络,招标确立若干个子课题,服务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组定期组织课题研讨,科研沙龙,成果展评等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具体在三个层面上组织投入:

(1)学校行政领导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护航“作用,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做好宣传发动,强化课题研究的领导管理,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研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使课题研究的过程成为每位教师追求课程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增值过程。

(2)课题组人员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探路”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为实验方案的科学规划、操作方法的合理选择开展服务与指导,为各子课题提供技术支撑和背景材料,为一线研究者提供启示,解决困惑。

(3)一线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扬帆”作用。教师以弘扬丝绸文化主人翁态度,充当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始终把自己放在主导地位,成为学生的知已、朋友,成为课题研究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4、运行机制:本课题操作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研究、边验证、边修改、边总结、边提升。

全员参与开发课程资源,各学科配合,每学期确立一个主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形成系列,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个个小成果。

课内外打通,由课堂延伸,由内容延伸,做大做强。年级段打通,师资互补,同一年级确立同一个研究实践课题,多端整合,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活动形式可以是调查、采访、观察、访问、收藏(实地的、文本的、视像的)。活动人员可以是个性的、小组的,既要合作,又要分工,会交流、会梳理、会整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的个性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认识丝绸文化,学习丝绸文化;创意丝绸文化,自觉进入“大德育教育”、“大语文教育”、“大数学教育”、“大科学教育”和“大艺术教育”等领域,通过实践活动来活化丝绸文化这部教科书,丰富丝绸文化的资源库。使丝绸文化这些最具本土特征的资源,启发和诱导学生从课本、课堂、学校中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丝绸世界,达到“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的学习境界,不知不觉地走进丝绸文化,自然而然地生成校本课程。

(六)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6.3-2006.7)

1、成立课题组成员,总结前期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教训,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确立研究课题,拟定实施方案,进行课题论证,学习宣传发动。

2、确定研究的方向,涉足范围,构建依托丝绸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分别搜集材料。

3、各学科从本地、本校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子课题。

4、建立实验基地。

第二阶段:(2006.7-2008.7)

1、校订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启动和开展课题研究,循序渐进探索丝绸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途径、方法,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优化整合的要素。在过程研究中获得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中期评估。

2、循序渐进、开展实践活动。

(1)开发整合丝绸文化。发掘丝绸文化中适合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改造,形成一系列具有丝绸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探索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综合活动主题体系,分年段循序渐进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以及个人活动四个个层面相结合,不断地修正、生发活动主题。

(3)编写丝绸文化综合使活动校本特色课程。

第三阶段:(2008.8——2009.8)

1、总结研究过程,分析研究数据,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求上级鉴定。

2、成果展示活动。以弘扬茶文化为主线,展示提炼成果。

(1)成果展示会。(2)有个性的研究成果报告。

3、形成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将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价值的专题活动方案纳入丝绸文化课程纲要。

(七)课题成果形式

l、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活动案例形式发表。

2、课题实施的整体推进和成果以课题研究报告形式呈示。

3、展示高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光盘、电子软件。

4、汇集编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案实录。

5、将课题研究的论文汇编成册。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要转变教学理念,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下,高校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新颖的教学模式以期高效地输出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同时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对人才的英语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和其他情感激励能够更好、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开展和完成教学课堂活动,与此同时,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兴趣和增加自信,掌握知识。

关键词:

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其他激励

激励性评价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激励性评价有多种形式,其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够帮助老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另一方面,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具有极大地引导和激励功能,教师通过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等多种形式恰当地给不同学生以引导、鼓励和帮助,从而能使学生获得极大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巨大的潜能。事实上,国内不少学者对激励性评价及其对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但大多数是针对中小学课堂,而对激励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却很少有研究。同时,当下大学英语课堂中,激励性评价更多的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未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传递。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过:“人类本性最深处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和尊重”。因此,通过探讨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以及其他激励性评价的运用,高校英语教师运用不同的激励性评价可积极地引导学生,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传递教学内容,对高校英语教学有积极的意义[1]。

1激励性评价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大学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应更多地注重启发引导,着重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育心理学中,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2]。语言激励、非语言激励、竞争激励和情感激励手段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通过激励,尽可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较完美的课堂教学互动。高校英语教师只有“适时适度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激励性评价可以使教师有效地在课堂中呈现教学内容,更加有效地输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能够获得较高的认同感,增强自信,提高了学习兴趣,收获知识[3]。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竭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协助教学活动有序高效的进行。当然,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给予学生的激励性评价,教师应更多地注重鼓励并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让激励性评价在课堂中发挥作用。

2激励性评价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1言语激励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对语言习得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4]。学生言语输入与输出需要教师运用言语激励最大程度地帮助建立学习兴趣,获得知识。

2.1.1课堂教学中,评价用语以赞扬为主

例如,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对本班学生进行分组,一组5至6人,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在课堂中,对听课十分认真,积极回答问题的小组学生鼓励说道:“Yourgrouplistentomeverycarefully,thankyou,andallyouwillhaveagoodmarkforthisperiod”(你们小组都听得很认真,谢谢,所有组员这节课表现都加分),对其他组学生说“Listen,youallwillhavegoodmark,sobeactivelyjoinus”(大家都会获得高分,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对于主动回答问题的个别学生,应该要尽可能多地给予赞美和奖励,这样既表扬了认真的学生又达到了感染其他学生的效果。通过语言激励,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参与互动,激发了学习兴趣,调节了课堂氛围,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1.2当然,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会表现出困惑,教师则需要慢慢分析,积极引导。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语言,可以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篇章内涵,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说“Takeiteasy”(别紧张),同时可面带微笑鼓励学生“Tryagain.Ibelieveyoucandoit”(再尝试一下,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及时地并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会使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大大增加,能够激发很多成绩一般、害羞并且不大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主动并且精彩的开口发言。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话语影响重大,其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弥足重要。运用言语激励可以达到学生与教师双赢沟通的效果。

2.2非言语激励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言语激励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一些表情、手势动作或是身体语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非语言交际中的身势语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例如,在课堂回答问题过程中,学生答案不够完整,教师可以用亲切的目光鼓舞学生;学生答案错误,教师可以轻轻地摇头,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回答;学生上课不遵守纪律,教师可以走近学生,用眼神提醒或者轻拍学生肩膀,及时地纠正学生表现不良之处。恰当地使用身体语言不仅能让学生即时的纠正错误,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非言语激励可增进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英语教师应有效利用面部表情、手势、眼神等身体语言,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2.3其他激励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竞争激励评价。“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6]。从内容上看,有词汇背诵、英语演讲,小组活动等;从数量上来看,可以是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励。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是小组竞赛加分激励方式。即在每学期开学初,针对班级人数,将学生平均分成5至6组,每组抽选一位小组长,帮助课堂加分统计。通过各种竞赛活动的设置,充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竞争激励决不能只注重个别表现优异的学生或小组,而应该为每个学生和小组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例如,个别小组由于分组的随机性,整组学生都成绩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会在学期中间,累计分数,如小组分值差异太大,会进行第二次分组,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落后小组学生在后半学期赶超别组,以此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达到了竞争激励评价的效果[7]。此外,情感激励也是重要一方面,这要求教师以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知识面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并积极地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理解、尊重、信任。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关爱,让学生感知到这份鼓励,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因此,高校教师需要注重情感激励的运用,其能帮助学生减少紧张和焦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通过情感激励,师生彼此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运用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和其他情感激励等多种激励性评价,高校英语教师能够更有效的顺利完成教学课堂活动,有效地输出知识,学生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自信,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当然,大学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言语激励、非言语激励及情感激励等多种激励性评价形式,竭力完善课堂教学方式,进而实现更加精彩的英语课堂模式,最终才能达成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作者:章芸 单位: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红兰.激励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8(01):89-90.

[2]孟凡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的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重英.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来激活英语教学过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S1):275-276.

[4]王莉.论大学英语语言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交互[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4):102-104.

[5]时明丽.身势语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2(03):48-49.

[6]官兴容.英语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12):53-54.

[7]刘晓光.英语课堂教学激励性即时评价[J].高教论坛,2016(02):44-46.

第二篇:大学英语课堂任务教学法实证研究

摘要:

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些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思路、课堂设计等,之后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多名老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英语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基础上大学英语教学应以任务教学法为主导,其他教学法为辅助,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课堂设计;大英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语言是在使用中习得的。该教学法作为教学法这一范畴的一个下位概念,是和传统教学法如五步教学法、3P教学法、听说教学法、语法翻译教学法等并列的一种新兴教学法;是基于D.Hymes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理论而产生的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和延伸。该教学法注重输入输出的交互性作用,主张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和使用目标语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并学习新知识①。

1.任务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1.1任务

任务教学法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任务”。所谓“任务”,就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PeterSkehan对“任务”做了五点定义:(1)以意义为主;(2)用语言“做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3)任务要有真实性;(4)要完成任务;(5)根据结果评估任务②。笔者将之概括为“二先”,即:意义优先,任务优先。也就是说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参与者能够用目的语表情达意,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是最主要的,不在乎使用何种语言形式。其次,任务优先是指一定要用目的语的交流完成任务,因为评估的标准便是任务的完成情况。

1.2教学模式

Howatt将任务教学模式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③。强式教学模式将任务看作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它将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都转化成一系列的任务,似乎二语习得如同母语习得一样是同一种交际过程的结果。弱式模式则强调任务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先讲授语言知识,再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用语言练习做事,然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再归纳和总结语言知识④。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不具备英语的真实的语言环境,强式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和质疑。相反弱式教学法吸取了传统英语教学法的优点又结合了中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模式⑤。

1.3原则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任务型语言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思考、自主与合作的学习过程,更好地平衡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冲突,以及语言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之间的矛盾,DavidNunan把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教学原则定位于以下五个方面。真实性原则(theauthenticityprinciple)、形式—功能原则(theform-functionprinciple)、任务相依性原则(thetaskdependencyprinciple)、“做中学”原则(learningbydoing)和脚手架原则(scaffolding)⑥。

1.4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分配

(老师、学生)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转变成任务的策划者、参与者和评价者⑦。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执行“任务”的主体。学生了解、准备、完成任务都需要创新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任务教学法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应转变思想、更正理念。一方面学生应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参与到“任务”中来,另一方面教师也应不断提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2.课堂设计

2.1具体设计

英国语言学家JaneWillis提出了任务教学的三个步骤,即:任务前(pre-task),任务环task-circle)和任务后(post-task)⑧。任务前主要是执行任务的准备工作,如话题的导入以及明确任务的内容、要求和目标等;任务环是学生基于前期准备,彼此协商、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是整个任务的中心环节;任务后是指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和反馈以及练习,以便学生及时吸取经验教训、争取进步。那么我们认为任务教学法的课堂设计遵循这一模式,也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语言知识输入阶段:给学生提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词汇、语法相关知识点等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在不损害意义的前提下,尽量注意语言的形式。避免学生汉语思维,英语说话,出现过多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现象。(2)任务实施阶段:老师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设计出不同的教学任务。首先导入:老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简介主题背景信息,然后呈现任务。其次准备:根据学生被分配的任务进行组内分工、讨论,有意识地利用第一阶段输入的语言知识分头准备,直至做好呈现最终成果的准备;最后展示:成果呈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代表发言也可集体成员共同演示。(3)评估反馈阶段:老师根据各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其他小组也可参与打分以更好地参与整个活动,吸取优点避免失误。老师就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给出中肯的评价,指出错误和不足,给出改进的建议。以上是笔者参照Willis任务教学法三步骤进行的课堂设计,也是弱式任务教学法在课堂设计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先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入,为学生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提供语言工具;接着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语言工具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最后我们就小组任务完成的情况和语言的输出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达到学生习得准确英语的最终目的。

2.2实例

我们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综合教程1》第一单元CollegeLife中“TextA:SecretsofStraight-AStudents”为例⑨,具体展示课堂设计。首先我们在语言知识输入阶段给学生提供课本p5-p8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的各个词汇的发音、英语意义解释、用法和相关例句,并要求学生事先预习。在任务实施阶段,我们以影片“LegallyBlonde(《律政俏佳人》2001)”中女主角Elle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片段导入话题:HowcanwebeoneofthetopstudentslikeElle(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像Elle一样的优等生)?然后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资料收集、制作ppt等直至最后成果的展示。成果展示时学生多以ppt辅助来列举优等生成功的秘诀(SecretsofStraight-AStudents),并辅以简要幽默的说明;也有小组采取现身说法以经验介绍的方式来分享组内讨论的结果。在评估反馈阶段,我们首先总结这些secrets(秘诀),如:masterandapplybasicprinciples/beorganized/scheduleone’stime/treateveryassignmentseriouslyandparticipateinclass/joiningroupstudy/dosupplementaryreading等,然后就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中肯的点评并打分。在完成一系列任务之后我们再快速阅读“TextA:SecretsofStraight-AStudents”。核对学生找出的秘诀和课文提供的秘诀是否一致,有哪些出入并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每发现课文中一项和自己小组的秘诀一致时都会非常满足和自豪,同时也会对自己错误使用的词汇印象深刻。

3.实证研究

3.1研究问题

本实验旨在研究弱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怎样的作用?学生是否接受这一教学法?以及这一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法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3.2被试

学生:笔者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市场营销专业、新闻专业和会计专业各一个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这些学生均有6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但他们大学入学英语成绩显示会计专业学生基础较好,新闻专业学生次之,市场营销学生较差。教师:均具有5年以上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

3.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后利用网络问卷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我们参考了夏纪梅教授的FeedbackonTask-basedCourse),并对6名老师进行了个别访谈,旨在了解老师和学生对该教学法的态度、接受度以及实施后的效果等。

3.4数据收集与分析

实验结束后对学生分别进行了为期一个周的网络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94份。问卷收集结束后,利用网页自带分析功能进行了分析和导出。

3.5结果与讨论

3.5.1针对学生的问卷

针对学生的问卷共15题,题目涵盖学生的态度如何、“任务”的难度是否合适、“任务”的困难是什么、完成“任务”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如何、该教学法的优缺点等。

3.5.1.1学生愿意接受此教学法。Q1完全能够接受的占23%,比较能够接受的占56%。说明此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用语言做事的能力,受到学生的欢迎。

3.5.1.2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任务型语言教学中。Q2你执行“任务”的态度是:积极参与,认真准备的占68%;Q3你对自己完成的任务:非常满意的占14%,比较满意的占62%;以及Q4你觉得你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或发挥的作用:比别人多占23%,跟别人差不多占62%。说明多数学生在任务的准备阶段能够仔细分析任务,收集资料,认真准备。为完成一个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分工不同,如:有的负责找资料,有的负责做课件,有的负责做演示等,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被分派的任务能够认真对待,充分准备,自然对自己完成的任务比较满意,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英语学习更感兴趣。但值得一提的是Q2你对执行问题的态度是:迫于无奈,应付了事的占到了30%,说明一些学生不能接受此教学法,应该进一步了解一下原因,是学生基础差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该教学法更适合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瑏瑠。

3.5.1.3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是积极的。Q5:你认为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要困难在于选题策划,寻找材料、课件设计,发挥创意上,分别占32%和26%。以后应该在这两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Q6:你在台上主持课程时的感觉是:望台下同学配合产生互动的占47%,说明学生期许台下同学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是良好的表现。将心比心,这些学生必将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台上其他同学的演示,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希望赶紧讲完收场的占24%,说明准备不足或缺乏信心,要争取找出相应的对策。如表三所示Q7:你在完成任务后,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占24%,看到了自己的欠缺,学习目标更明确的占到了55%,这说明该教学法值得继续尝试。

3.5.1.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升Q8:你在本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感受到“任务”,认为提供机会让学生调用已有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占51%,挑战学生运用英语作为工具做事的能力占28%。如表四所示:Q9通过完成“任务”,你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其中选搜寻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的占38%,选分析问题、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占27%。Q10的结果表明学生一致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对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Q12说明用语言做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通过完成任务,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语言表达更加顺畅、地道。除此之外通过“任务”的锻炼,学生能够迅速抓住要点、明确任务、取长补短、分工合作、沟通协商,从而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3.5.1.5任务教学法对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意义。Q13中95%的学生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Q14中78%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有明显的学习效益。Q15你认为“任务教学法”的意义在于,其中26%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杜绝高分低能,50%的学生认为该法能够有效地把社会引入课堂和把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作为人才资源发展生存能力、工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不再拘泥于课堂,通过各种任务要求学生用语言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有机会而且必须主动地“动起来”,才能完成各项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综合能力逐步得以提升,说明该教学法可以取得明显的教育教学效益。

3.5.2针对老师的访谈

我们采访了课题组外的6位老师,旨在了解教学一线的老师对任务教学法的态度,实施程度等访谈的结果表明:①所有老师都愿意了解并深入研究此教学法,以改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他们认为任务型教学法的确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因而值得尝试。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如班级学生数量多、缺少英语学习环境等,但这些困难总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②在实施该教学法中老师们更愿意选择“弱式”教学模式,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重视语言形式,同时又兼顾设计任务的真实性和自然性。在实施过程中如遇困难老师们会选择降低任务标准或改用其它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③在最后的评估反馈环节,绝大多数老师选择应以小组成员的集体表现打分,以鼓励同学们协商合作,发挥团队精神。

4.结语

为期一个学期的任务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教学证明:任务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老师绝对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为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瑏瑡。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学生的学习也成为一种满足需要、发展兴趣、提高能力的过程。进行课程期末评估时也应加大形成性评估比重,从而从评估方法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但我们也注意到任务型语言教学法适合英语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学生,比如英语四级过级率超过30%,弱式任务型教学法就是不错的选择,学生能够在先前存储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事先输入新的语言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这些语言点内化于心,最终习得新的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语言知识和各种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满足,而这种满足感就会激发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老师布置的任务中去。反过来讲,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比如四级过级率低于30%,甚至不到10%,学生可能就不具备用语言工具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如果依然推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学生就有可能产生畏惧心理抑或敷衍了事地做事,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丧失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以教师讲授、句型操练、语法练习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法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不能以为新的就是好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者:李媛媛 张思思 单位:仰恩大学

注释:

①周荣.任务型教学法具体操作模式初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92-94.

④丰玉芳,唐晓岩.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6):35-37.

⑤尹世寅.五步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途径的比较及其在西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3-29.

⑥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9-41.

⑦马真虎.任务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J].海外英语,2010(11):44-45.

⑨秦秀白,蒋静仪.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第二版)综合教程1[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2-11.

10.刘小燕.任务型教学法和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适用性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88-92.

1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第三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研究

摘要:

传统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无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影响到他们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能够改变大学英语课堂以往教学模式,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满足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翻转课堂的含义与内容进行介绍,然后探讨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找到能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

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可行性;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该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魅力,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其英语应用能力。但现实中,大学英语课堂缺乏活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较少,教师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未来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做好翻转课堂建设工作,给予学生更多包容、理解,转变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态度,完善他们的英语知识体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一翻转课堂含义与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手段越来越便捷,它转变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翻转课堂”就是在这一时期下提出的,该种课堂教学模式又被称作“反转课堂”,它首先被美国各个院校所应用,并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赢得世界各地教师的亲睐,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兴趣,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要求教师在以往授课的基础上挑选出所要讲解的重点、难点,并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结合,利用视频、音像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满足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除此之外,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到学习方法,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翻转课堂比较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比如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需要设计好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丰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与教师交流、沟通,增进与教师的情感,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以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为他们今后工作、学习提供帮助。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要做好相关工作,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增强自身专业素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知识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完成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任务。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一)有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大学英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强调,通过针对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学生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翻转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先学后教”实现,非常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配合学生自主学习状况实施教学调整,给予学生学习指导和辅助。这种教学真正实现了“知识传递”向“知识内化”的转变,实现了课堂内容的全面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有利转变师生传统课堂角色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满堂灌”实现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严重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益大打折扣。翻转课堂能够转变上述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体系,真正以生为本,围绕学生需求、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形成科学的自主学习体系,更加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效益。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围绕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设置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弥补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英语学习成效大幅改善。

(三)有利增强师生之间交流情感

翻转课堂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传统教学中师生隔阂,从本质上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翻转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学习状况对课堂内容进行设置,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全方位掌握学生学习现状。与此同时,在上述教学落实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学生一起探究和总结,消除了等级隔阂,使其成为和谐的团体,让学生愿意主动与教师分享自身学习和生活,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情感体验,为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实现教育资源优化整合

翻转课堂对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传统教学等进行整合,形成了新型资源体系,从根本上改善了教育资源质量。当前许多教师在翻转课堂落实的过程中均采用高质量、高浓缩的微视频实现,这种资源短小精悍,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英语学习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教育资源的垄断,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优质教育资源内容。除此之外,翻转课堂开展时教师还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达到了英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本质上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体系发展进程。

三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课堂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师生课堂地位

大学英语教师在建立翻转课堂时,要明确自身的课堂地位,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中心”位置,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课堂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明确英语教师课堂地位,首先要调整教师的教学心态,要消除课堂上的“等级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让他们找到学习英语知识的乐趣,自觉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从而达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其次要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把握每一位学生英语学习潜力和优势,有针对性的制定英语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掌握系统化的英语知识,降低他们的英语学习难度,比如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高质量的英语文章、报纸、期刊等,以拓展他们的英语视野,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最后教师要具备高水平的指导能力,做好各项资源的整合,丰富英语课堂内容,给予学生高水平的英语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

(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时展需求,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尤其是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这是因为现代教学方法的出现给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带来压力,他们不能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英语的魅力,从而影响到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变该状况,能够将更多元素如视频、文章、对话等英语资料融入到课堂之中,以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此外,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大学英语与小学、中学英语不同,它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表达方式有时也会发生改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英语语法、固定搭配、单词用法上的微小变化,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三)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翻转课堂的构建能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率。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了解下节课教师要讲解的内容,并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为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此外,在翻转课堂上,大学英语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比如可以结合现实状况延长学生讨论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写作等,并定期进行网上检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也要灵活掌握教学节奏,合理分配教学任务,让学生掌握更多英语知识,增强他们的英语自信,以满足他们今后的发展需求。

(四)做好师生间的互动

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转课堂上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找到他们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与科学指导,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Towardabrighterfutureforall”这篇文章时,就先为他们播放了与该主题有关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讲解文章中包含的重点单词以及相关用法,最后教师对一些内容进行补充。该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大大增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讲解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中学习到更多英语知识,从而增进了两者间的互信,提高了大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要明确学生的课堂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其发现英语知识的魅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面对不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为自己补充“英语能量”,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除此之外,翻转英语课堂上教师也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李堃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4:33-36.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3]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08:11-16.

[4]郑广成,许戈.高职院校智慧教室现代职业教育功能的探索[J].软件,2016,37(5):25-27.

[5]姬广永,张蕊.响应式在线教育平台开发技术研究[J].软件,2016,37(7):138-141.

第四篇:大学英语课堂茶文化教学实践

摘要:

作为西方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之一,茶文化内容涉及西方社会经济、文化、风俗、语言等各个层面。当代大学英语课堂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将西方茶文化全方位导入到英语教学中,实现西方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以文化学习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从而为东西方茶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西方;茶文化;大学;课堂

西方茶文化代表了西方社会独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西方茶文化涉及西方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能将西方茶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不仅促进东西方茶文化交流,而且对于丰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必具有显著的作用。

1西方茶文化内涵简述

作为西方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茶文化是在西方本土的文化传统、文化习惯、文化内涵等多重冲击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茶习俗和精神活动,它蕴含了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其内涵也影响到了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主要内容包括:在物质层面上,西方茶文化注重红茶及饮茶外在物质条件。西方茶文化中红茶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消费的红茶主要来自斯里兰卡、印度、中国这三大红茶产区。同时西方茶文化注重茶具的选择,尤其对银质、骨瓷等茶具情有独钟,这与西方社会浓重的贵族传统或情怀有着直接关系。例如英国茶文化中讲究“茶室”环境,以精美瓷器、茶品为上流社会提供社会机会,尽显华贵典雅。其次,在精神层面上,西方茶文化彰显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西方世界将工业革命进程中产生的实用主义价值观、经济思维及个人主义审美情趣等主观性思维元素融于茶文化中,让其成为西方茶文化的内涵。例如,中国茶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下,茶更倾向于未发酵的绿茶,以感受自然的清新和真实,而西方茶文化更崇尚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将茶根据自我喜好与其他饮品、食物等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更利于社交功效的固定饮茶时间(teatime):早茶、下午茶、晚餐茶等。最后,在语言层面上,西方茶文化中语言具有传统和时代性双重特性。虽然茶在西方社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却与其社会制度、礼仪等各个内容密切结合,形成了具有西方特点的词汇,一般在欧洲,茶叶相关语言较为单纯和表层化,常与欧洲封建传统有直接关系,至今仍然在使用,如:Royaltea(皇家茶)、伯爵茶(EarlGreyTea)。但是在美国等国家茶相关词汇却受到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大量“喻义”、“转义”等语言现象,如“teaparty”(聚会)的词义远远超于了其茶叶传统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2西方茶文化教学导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性

文化是语言及语言学习的重要基础,将西方茶文化导入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于了解西方历史、经济、文学、礼仪及语言习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2.1拓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范围

西方茶文化本质上就是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茶叶及饮茶方面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其虽然以茶为载体,但是却将西方社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及心态文化结合在一起,凝聚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将其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必将极大拓展教学内容的范畴,提高教学质量。西方茶文化导入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可以对“茶、茶具、茶室”等茶叶相关物质水平在西方世界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在物质文化基础上认识西方社会在饮茶发展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心理层次文化,进而了解西方人在饮茶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及目的,建立对西方文化及行为规范的全面了解。同时西方茶文化在内涵上涉及经济、餐饮、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历史等各个行业或学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如英国茶文化与文学密不可分,从1633年第一首《论茶》开始,出现了大量的“论茶诗、赞茶诗”,甚至在19世纪《傲慢与偏见》、《维莱特》、《儿子与情人》等世界名著中都出现了与茶密切相关的内容,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2.2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虽然具有相同的文化根源,但是两者在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导致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同一茶文化现象产生错误或南辕北辙的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导入西方茶文化,一方面,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西方与中国茶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和接受,进而熟悉和清楚茶文化现象导致的不同习惯、行为、风俗等现象,尤其是可以让学习者对茶相关词汇在西方语境中的词性、寓意的变化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西方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文化冲突,为今后正确学习、对待、运用英语知识解决跨文化交际现象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并以茶文化为基点,形成在中文和英语,甚至其他语言之间的灵活切换和运用,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接受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西方茶文化教学导入大学英语课堂的探索

虽然西方茶文化为大学英语课堂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跨文化语言元素,激发学生对英语及西方文化学习的兴趣,但是茶文化和英语课堂很难直接结合在一起,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西方茶文化走入大学英语课堂,其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确定西方茶文化教学导入原则

西方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在西方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的变化和发展,其虽然涉及西方世界文化、语言等方方面面,但是毕竟和我国大学英语及茶文化存在着某些差异,必须在导入大学课堂中树立以下原则:首先,树立选择性的导入原则。对于西方茶文化中有利于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元素,如:茶会、茶室情景、茶歌、茶诗等内容,在教学和教学方法上要予以倾斜,并且西方茶文化中彰显贵族腐朽和落后的饮茶风俗或习惯,如“TeaParty”“TeaHound”等不良信息予以摒弃。其次,树立差异性导入原则。将西方茶文化导入大学英语课堂的前提是尊重东西方茶文化间的差异,只有尊重或正视东西方茶文化之间存在的如:茶相关语言差异、非语言差异、价值观差异等现象,才能为文化比较或跨文化学习提供保障,较少英语使用错误。最后,树立阶段性导入原则。西方茶文化内容繁杂,涉及内容较广,必须循序渐进,大学英语课堂在对其进行导入时,应该在初级阶段,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以英国茶文化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现象,介绍东西方茶文化差异在日常茶饮用过程中的行为差异。如:英国的“teatime”与我国饮茶文化的不同。而在高级阶段,大学英语课堂应该以西方茶文化为基点,培养学生西方茶文化风俗及思维,甚至以茶文化探究西方价值观。

3.2整合西方茶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

西方茶文化虽然是西方文化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其学习和导入还没有形成与课堂教学的完全整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存在,这很难让学生完全、清晰地理解西方茶文化,也无法以茶文化为基点,理解西方世界的行为习惯及价值观念,因此必须将西方茶文化与英语课堂整合在一起。主要包括:首先,强化西方茶文化的直接输入,也就是在将西方茶文化中有趣、丰富、易懂的知识元素在课时中予以保证。例如大学英语课堂可以挖掘英国“茶会”在茶具、茶品、茶室、语言及礼仪方面的习惯,让学生充分理解西方茶文化中浓厚的阶级性和贵族气质。其次,开设西方茶文化专门性课程。大学英语课堂可以从跨文化交际及英美文化角度对西方茶文化从历史、经济、政治及文化现象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茶文化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形成对比性跨文化课程,提高学生对英语及西方社会行为习惯的理解。最后,开展西方茶文化模拟实践活动。大学英语课堂可以将美国、英国、法国茶文化活动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引入课堂模拟中,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西方茶俗和饮茶礼仪中,为其日后进行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3.3提高教师西方茶文化教学素养

西方茶文化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文学、艺术、经济等各个方面,要想将其导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对于我国及西方茶文化知识的了解和素养,提高自身对东西方茶文化比较和交际的认知水平。除此之外,西方茶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实时性,其内涵随着西方国家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的发展存在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保证自身知识的更新,而要想实现教师对西方茶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教学,就必须:一方面,研究西方茶饮及茶文化历史发展过程,对西方茶、茶文化起源和发展形成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方茶文化与我国茶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以文化传承的高度研究西方茶文化的演变。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关注西方茶文化的发展和变化,积累和收集涉及西方茶文化现象的词汇、行为习惯、文化习俗等内容,提高自身对西方茶文化发展的敏感度,在教学中以新的文化理念、技能、意识促进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并促进东西方茶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4结语

西方茶文化虽然源于中国茶文化,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西方茶文化内涵,必然影响对西方茶文化、风俗习惯及价值观念的理解,甚至造成东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我们必须正视西方茶文化中所蕴含的有利于英语教育的元素,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树立西方茶文化导入英语教学的等原则和方法,实现西方茶文化对英语学习、文化教育的推动作用,实现对东西方茶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作者:祖艳凤 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超.中西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6):107-111.

[2]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第五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学习习惯欠佳、硬件设备满足不了教学需求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即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转变其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健全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关键词:

大学英语;饭庄课堂;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最早由美国人萨尔曼•汗率先尝试使用,用来帮助学困生学习。自2010年传入我国后,便深刻影响着我国的课程改革。翻转课堂指的是教师通过录制好的教学视频,指导学生通过视频内容开展自我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灵活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学习,还方便学生思考与讨论问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翻转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要求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学生疑问。这对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多挑战,以至于教师在实际运用时,很容易造成翻转课堂的形式化,没有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教师还没有真正领悟翻转课堂的实质,教学观念陈旧。

(二)学生学习习惯欠佳

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过度依赖教师的教,一旦离开教师就无所适从。而翻转课堂这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根据视频内容与教师的引导,认真进行自我学习与分析。这对于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硬件设备满足不了教学需求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成效与学校硬件设施设备有密切关系。我国教育教学资源在区域上和不同高校的分配很不均衡,导致目前一些学校不能为日常教育教学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许多高校对于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有偿收费。如果学生没有个人电脑,而采用手机客户端来下载或者在线观看视频的时候,也会产生很多费用。这就给翻转课堂的实现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二、改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转变其教学观念

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首先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着手,而培训的突破口就是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培训应该以翻转课堂的理论学习出发,通过校本研修的形式,逐渐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引导教师主动借鉴翻转课堂的优势,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外自学为主、课堂训练为线的教学模式。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翻转课堂模式中,观看视频、课堂讨论等形式很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教师应该利用这些环节来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怎么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升他们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单纯追求考试分数的不良习惯,并引导他们主动进行英语学习。

(三)建立健全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翻转课堂的成败主要在于课后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利用和课上与教师、同学的讨论。所以,以往以考试分数作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并不适用于翻转课堂模式。因此,要建立健全适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

各高校应该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为翻转课堂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这是学生课下自我学习的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虽然很多学生都配备了个人电脑,但是还有很多贫困大学生需要学校为其提供硬件设施。

三、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教师、学生、硬件设施等多重因素有关。因此,学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以此来提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朱丽丹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欣.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6):41-43.

[2]李芳芳.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15(3):82-84.

[3]段君.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析[J].读与写杂志,2016(8):3.

[4]刘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校园英语,2016(5):185-186.

第六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微课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及发展优势,并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证明了基于微课和任务的翻转课堂在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微课;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民办高校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引入了多种教学改革理论,诸如因材施教,任务型教学,课堂面授和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等等,总体来说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教育上的革命,互联网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传统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挑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在逐渐走进民办大学教育领域。

1概念界定

1.1微课

本文中的“微课”是指以主题相关网络视频结合教师制作的PPT课件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教材某个主题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1.2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因此,任务并不是静止和孤立的,任务都是基于课程学习目标的。任务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以回答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问题为前提,从而完成搜寻和整理主题相关词汇为核心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2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的设计

本研究以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中Unit4,HowtoMakeaGoodImpression一课为例,探究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

2.1课前教学微视频的制作和课前任务的布置

遵循《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的以主题为核心的原则,课前以主题词“BodyLanguage”为关键词搜寻相关视频资料,以一篇名为“Yourbodylanguageshapeswhoyouare”的TED演讲为基本素材,录制微视频再辅以课前任务的布置。首先以编辑节选后的视频资料开头然后用PPT为载体融入课堂语言点知识的传授,包括用5-7分钟讲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的读音、用法和例句,以及重点词组的用法、近义词组及扩展延伸。学生先掌握生词和重点短语的词义与用法,可以为阅读课文扫清障碍。再介绍课文的主题词身体语言的定义并展示相关照片。微视频中必须插入3-4分钟的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聆听时自行模仿语音语调、纠正不良发音。最后结合外研社的大学英语网络平台设计在线练习,以供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语言点后自行检测学习效果。微视频结合PPT讲解,网络影视资源教学,网络平台在线自测等教学元素为一体,可以多方位多感官的激发学习兴趣,以顺利完成知识传递的目的。最后,提前将本单元以主题词身体语言为核心的oraltasks具体问题为:(1)Howdowejudgeaperson?(2)Howcanwemakeagoodimpressiononothers?(3)Whatisonewayyoucanhaveapositiveeffectonotherpeople?布置给已经分好组的学生,要求各组同学上网查找资料并将知识点整理成PPT完成各自的DutyReport,以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2.2课堂师生互动交流

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视频的自主学习后,教师需及时追踪学生在线自测的反馈情况并收集学生的疑惑,在课堂上预先讲解难点疑惑。释疑解惑后,教师可采取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以带领组员讨论互动。讨论的内容可围绕本课文的主题“身体语言”展开,教师可先鼓励学生用英语自述课文主要内容,再与组员讨论关于“身体语言”视频的内容内化效果,如:(1)Doournonverbalgovernhowwethinkandfeelaboutthemselves?(2)Doourbodychangeourmind?(3)Canpowerposingforafewminutesreallychangeyourlifeinmeaningfulway?等话题的讨论,为学生创造了英语听说的语言环境,同时教师在学生的英语讨论与交流中适当给予点拨。

3反思与总结

基于前文对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和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困境,翻转课堂确实是对传统课堂一次颠覆性的变革,但是翻转课堂的实施从课前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到课中个性化课堂设计,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内化的各个阶段都是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的。首先教师必须认识到现阶段,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从以下各个方面都需要掌握不同策略:(1)课前学习资料的准备及包括教学视频录音在内的微课视频图像的制作;(2)以激发学生学生动机,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的课前学习任务单的制定;(3)在课程面授教学阶段,引导学生质疑及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甚至于对沉默学生的处理等教学问题的生成。(4)教学评价反馈及总结。当然,翻转课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节省了宝贵的课上时间,然而却会消耗大量的课外时间。教学视频的制作比如,准备教学内容、整理逻辑、选择图片、制作PPT、录音、剪辑成型,最简单的教学视频制作都需要消耗教师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学生角度,一段十分钟的视频,如果暂停、回放,达到自己可以理解的水平,至少要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此外还要完成学习任务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代替传统教学,仅仅是作为教学常态的一种形式存在。

作者:王剑虹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啸.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1).

第七篇: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微课应用

摘要:

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微课以其精炼、活泼、新颖、知识性强的特点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可和推崇。翻转课堂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了重新规划。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能促进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分析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关系着手,旨在探讨如何实施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英语

0引言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总学时数顺应改革的需求逐步减少,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反而与日俱增。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每一位高校英语教师需要面临的问题。在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顺应时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颠覆和重构———“颠倒”了教学理念、师生角色、教学流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缓解教师授课课时的局限性,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

1概念界定

1.1微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课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焦点。微课的概念是在国外提出并已形成规模的。目前影响最大的微课程概念是由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的: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而设计的实际教学内容,并从“教学核心观念”到“课程视频上传至管理系统”的五个步骤详细的阐述了教学过程。如今,国外的微课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特殊教育、在线课程等方面。在我国,微课研究始于广东的胡铁生[1~2]。他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资源。而另外一位研究者张一春教授对“微课”的理解如下:教育者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且完整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自主学习者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目前,我国的微课研究者主要关注微课教学在国内的可行性和探讨微课程设计模式或制作步骤及如何利用微课来教学。

1.2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是指“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的一所高中。一位化学老师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的演示文稿并通过为文稿的切换配以教师授课的声音,将最终的视频文件上传网络,以此来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3]。而真正激起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研究兴趣的是可汗学院发起人萨尔曼•可汗在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上的一个题为“用视频重塑教育”的演讲[4]。许多教育者在该演讲中受到启发,尝试通过用观看视频来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来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前置学习方式颠覆了传统课堂“课上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4]的教学安排,这就是翻转课堂的前身。翻转课堂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强者,适应终身学习的大趋势。

2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2.1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翻转课堂的两大部分—课外自学、课内消化是其重要的两个环节,课外自学的核心是微课。微课可以清晰明确地将知识点呈现给学习者,同时,学习者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运用学习资料、把控学习节奏。只有在完成微课的学习内容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翻转课堂的教学才能顺利实施。二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

2.2翻转课堂为微课的发展提供平台

教学设计需要根据翻转课堂的需要设计微课,分化知识点,将学习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每个微课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微课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微课只有根植于翻转课堂才能自成体系,发挥作用。因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服务的微课具有系统化、专题化、可持续性、可分解性等特点。

2.3微课的质量决定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微课是课外学习的核心。只有精心设计微课,从课程目标分解,设计微课教案、分析微课教学,从微课的设计、录制、生成等各个环节提升微课的制作水平,才能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2.4翻转课堂是对微课体系效果的评价实体

微课质量的优劣可以在翻转课堂得以验证和评价。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答疑解惑、知识点反思、交流分享、课堂讨论、评价总结等交互式活动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只有全面掌握所学的内容,才能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此过程有助于微课的步步优化,间接地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3.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一个成功的微课和翻转课堂应该是一个合二为一的有机体。

3.1.1微课的设计原则

大学英语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选题新颖、教学时长适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教学设计合理、难易程度适中。准备微课时,可重点钻研如何使用系列微课呈现教学的系统性,以何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重点、难点和更加透彻地缕清知识脉络,成功地实现整体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堂的每一次“翻转”,微课呈现的时机和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尽相同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5]。

3.1.2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对于翻转课堂的设计,应尽可能体现以下几个原则: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信息清晰明确、课下信息传递、课上知识的内化。

3.1.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微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遵循“课前信息传递-课前诊断性练习-课上知识内化”的教学规律。具体步骤如下:(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的属性、主次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2)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确定微课要展现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录制工作。(3)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以表单的形式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自己依据自身特点,自己梳理问题和学习任务;同时,从学习的过程中对从前所学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知识点的联结;与此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设计相应的诊断手册。(4)自主英语学习任务: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微课视频和学习任务单,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对学生在线英语学习的情况加以监控,所提供的时间要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5)收集和分析学习数据: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收集学生学习英语的数据并查看任务单完成的情况,分析统计学生的英语学习难点。(6)调整英语课堂教学计划:针对英语学习重点、难点、疑点和实际的学习问题,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4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性中的优势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以尽可能少的事件、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具体如下:

4.1缓解大学英语教师授课课时有限、授课内容相对较多的矛盾

笔者以大庆师范学院大学英语课为例:大学英语课程为每周4学时,共进行15个教学周。所教授的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按照教学计划,每8学时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读写教程的一个单元和听说教程的一个单元。如果依据传统课堂的讲授模式,完成所有教学内容是无法实现的。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在传统课堂需要讲授的内容可以以视频的形式分配给学生在课前自行完成,在授课时间来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就保证了授课任务能够高效的完成。

4.2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课时的有限性,英语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提高了讲授速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个体差异。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长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丧失、学习动力减弱。翻转课堂则是在不减少授课内容的前提下,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3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讨论或进行交流的时候,这种互动式的交流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英语的听说能力,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4.4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成功地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

5结语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大学生为教学主体,合理利用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英语教师通过收集到的及时的教学反馈,反复不断的改良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一言以蔽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走向新的篇章提供了平台,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实践。

作者:李晶 单位: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青春.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 公选课 意义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赖启航(1971-),男,四川邻水人,攀枝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人文社科通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RW11-0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7-02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指出:“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99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也明确指出:“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提供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跨学科知识,打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开设前沿性、研究性的专题课程成为一种课程趋势。

旅游文化是综合的文化现象,涉及多门学科,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的特点,对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人才。因此,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意义重大,如何建设完善该课程值得深思。

一、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的意义

1.旅游文化堪称文理结合典范,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旅游文化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涉及旅游学、文化社会学、跨文化交流学三个相互关联的学科,是相对成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学、哲学、地理学、资源学、宗教学、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反映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脉络,实现了文理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渗透。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向学生提供综合性与整合性的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理之间的鸿沟,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构建完善的知识系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2.旅游文化包含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旅游文化中沉积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大局意识、诚信意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毅进取等高尚的价值观。在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中蕴涵和谐对称、淑世精神、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精神内涵;建筑文化中体现礼乐相济的文化精神、上下之礼的尊老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蕴涵宗教文化中道教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修道积德思想与佛教的从善体悟、抑情菲食等思想;饮食文化中包含的天人之和、惜物廉俭、革故鼎新、广采博纳、和谐之美等民族精神,对大学生无不具有启迪、教育作用。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人文精神教育与思想熏陶,获得心灵的洗礼和重塑,培养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人类前途与命运、社会生活的情怀,树立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与美好情感的高素质人才。

3.旅游文化富含创新思想与精神,有利于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国源远流长的旅游文化包含丰富的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在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天文、技术、制度、观念等方面均有体现。如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有“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礼记》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其本质都是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思想观。旅游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对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是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高校开设旅游文化课,可以让学生广泛接受创新思想,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旅游文化可满足大学生主体的文化需求,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目前,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热点之一。但旅游质量取决于旅游者文化品位的高低。参观寺庙不懂宗教,会所得无几,扫兴而归;面对建筑、园林艺术一无所知,会出现“外行看热闹”的情形;涉足异乡,不“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易陷入尴尬处境,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旅游文化中众多的文化知识是保障旅游者获得文化娱乐与精神享受的前提,是提升旅游文化素质、丰富旅游内涵和韵味基础。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满足大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与解决旅游问题的能力,提高旅游文化素质;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对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和旅游素质,形成和谐、文明旅游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5.旅游文化可以弥补大学生旅游遗憾,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面临学习、感情、就业等压力,希望通过旅游调整身心、减缓压力。但受时间、费用等诸多因素影响,阻碍了部分大学生出游。当他们的旅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带来焦虑、痛苦等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习,甚至产生不良的后果。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多种旅游文化,感受图文并茂的旅游文化内容,欣赏到影音同步的景区文化,体验到不同的民俗文化等,学习到很多旅游文化知识,从而弥补未能出游的遗憾,抑制对现实旅游的需求,提高他们旅游满足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旅游文化公选课的课程建设

1.明确目的是方向。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利用旅游文化提高旅游质量,提升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旅游文化基本知识和理论,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在旅游实践中的文化鉴赏能力、文化对比能力、文化审视能力、文化实践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感受旅游文化神奇魅力,振奋精神,升华人格,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康高雅的旅游审美情趣,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提升旅游文化

素养,陶冶情操,铸造高素质人才。

2.强化地位是前提。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旅游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建议将旅游文化课纳入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必修必选课;加强对旅游文化课程建设力度,使其建设成为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加大旅游文化师资力量培养,形成教学团队。邀请旅游文化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或利用高校旅游社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平台,多方面满足大学生主体对旅游文化知识的期盼与渴求,弥补素质教育的缺失。

3.注重实用是基础。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内容应充分尊重学生实际需求,弱化理论深度,降低知识难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旅游文化实用性特点,将与大学生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旅游文化作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构建应体现综合性、应用性、思想性、时代性等特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围绕“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融旅游文化知识于旅游生活中,以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为主线,以山水、宗教、建筑、民俗、饮食、文学等诸多旅游文化形态为主体和核心,揭示旅游文化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4.凝练特色是关键。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以“提高大学生旅游文化鉴赏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取材典型精新、贴近旅游生活”为原则,以旅游活动中的食文化、游文化、娱文化等为主线,以旅游客体文化为主要内容,重在凝练特色,突出地方旅游文化特色,形成集文化性、趣味性、丰富性、生动性、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旅游和文化特色的专题内容。如笔者任教高校为四川地方高校,生源主要来自四川,根据旅游文化地域性特点,将其凝练为饮食文化(川菜文化、川茶文化、川酒文化)、世界遗产(四川六大世界遗产)、三国文化(如蜀汉文化)、宗教文化(道教、佛教)、民俗文化(如藏族文化、彝族文化、羌族文化)、红色文化(如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旅游文学(如李白文化、杜甫文化、三苏文化)、旅游艺术(如川剧文化)特色专题。

5.主辅并重是重点。为提高教学效果,扩大信息量,在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边作用,做到主辅并重,即以教师课堂专题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陶冶法等多种方法,形成师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应使用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说图等手段与技巧,设置虚拟旅游情景,增强课件视觉性与信息量,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受众在接收这些课件信息时就形成场景感,思想穿越时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到达旅游文化原生地,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愉悦体验。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视频、专题文化网站,设置思考题,并让学生做读书报告等,促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创新考核是手段。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特点,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笔者在实践中,将该门课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考核、课后作业考核与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课堂笔记记录等课堂情况,侧重于综合素质考核;课后作业占20%,考核学生观看教师推荐的书籍、视频、专题文化网站之后的读书报告质量,回答思考题等情况,侧重于能力考核;期末考核占50%,采取开卷、闭卷、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侧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三、结语

当前,旅游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旅游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普遍文化需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既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展,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设特色突出、针对性强、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公选课,满足学生个体文化需求。教师应加强对开设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与研究,使其培养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德钧.略论普通高校公选课程的基本目标与设立原则[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韩福文,孙文福.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姚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6).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旅游文化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其对该专业今后的发展甚至是中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旅游文化学课程存在课程定位边缘化、课程内容拼凑化、授课及考核方式固定化的问题。文章指出,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提出了整合与优化的实施前提及具体内涵。

[关键词]

整合;优化;旅游文化课程;改革

虽然当前学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与外延还未达成共识,但旅游文化的学习与研究是必要的、紧迫的却是大家的共识。因此,作为培养较高层次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的大学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大都设置了旅游文化学课程。但事实证明,旅游文化学的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授课无激情,学生学习无兴趣;课程考试都通过,实践过程不会用。这完全背离了此门课程的实质。其实作为综合性较强、知识面较广、文化素养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课程,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关联,并与愈来愈常态化的旅游息息相关,所以其对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及素养,夯实他们的专业文化底蕴皆不无益处。因此,探讨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就显得极其必要且意义深远。

一、旅游文化学课程现存问题

(一)课程定位边缘化由于旅游最先被重视在于其经济属性,在于其产生的巨大经济利润,在于其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所以其一直被冠以经济活动的主要属性并作为一种经济产业而广受关注。而其文化性是在后期的发展中才为人们所提出,并且在当下现实中绝大多数时候也是服务于其经济属性的。两者在现实中的这种差距性及从属性,无疑导致了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旅游文化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定位。“目前我国的旅游文化学发展正方兴未艾。但相对于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四大旅游主潮之一的实践,旅游文化学理论的建设却相当滞后,许多旅游院校尚未将旅游文化学作为主干课程,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开设旅游文化学课程,文化旅游人才缺乏,与蓬勃发展的文化旅游不相适应。”[1]而这一点在财经类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中尤为明显:要么在其培养方案中根本就不开设旅游文化类的课程;要么就将其设置在专业选修课中,无形中就对学生产生了导向作用,学生大多会选择一些旅游经济管理类“经世致用”的课程。笔者曾就此问题对旅游管理专业418名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为98%。在“如果旅游经济学与旅游文化学放在一起选课,你会选择那门课”选项中,有92%的学生选择旅游经济学课程;选课原因的选项中,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财经院校,就业因素”。而学校及学生的此种选择,无疑也影响了从事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老师的教学理念及态度:不再去专研此门学科的相关研究前沿,不再用心去设计课程内容,不再有激情去教授课堂内容。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如此的恶性循环,最终无疑使旅游文化学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甚至消失,这从当下小范围来看,只是消解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特别是财经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但从长远范围来看,这其实是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致命一击,如果整个行业从业人员旅游文化素养欠缺,又何谈有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因此,旅游文化学者早就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旅游文化研究的必要性是由旅游及其相关事象的特殊文化属性决定的。现代旅游愈发达,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愈快,旅游地的规模愈大,旅游的影响愈广,旅游文化及其作用和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就愈大。”[2]有学者更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提出应设立旅游文化学学科:“中国旅游发展实践、旅游学科理论研究和旅游教育建设,推动学界努力尝试构建旅游文化学学科体系,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3]

(二)课程内容拼凑化目前,由于学术界对旅游文化定义的内涵及外延还未达成共识,因而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也没有较为明确、统一化的标准,所以旅游文化学教材内容存在随意性、拼凑化的问题。笔者曾在当当、亚马逊、卓越等主要图书网络销售网站上,搜索到不下40本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著及教材,发现它们的内容体系并不具有相同性而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旅游文化学教材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著作或传统文化及艺术门类的照抄照搬,缺少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而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加以拼凑。“有高达42%的教材将旅游文化学的内容简单的等同于旅游对象物的文化。这种情况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紧紧在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等前面简单的加上‘旅游’,另一种就是直接对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等的详细的介绍。”[4]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不等于历史文化,这似乎是一个谁也不怀疑的否定式的性质判断。但现实中不少人却有意无意又将二者等同起来了,在著述中对这两种文化的关系论述也大多语焉不详,更有混为一谈的。”[5]如此一来,就导致在旅游文化学的教学中,学生感受不到该门课程的专业属性,由于专业背景的隔膜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排斥感;有些此类著作或教材是作者在根据自己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及理解的基础上编排的内容体系,也许这从作者本身的研究视角而言,这样的内容体系安排是合乎逻辑的,但作为教材却是有待商榷的;还有部分教材从旅游消费的角度阐释旅游文化时,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完全抛之脑后,而将西方消费文化的内容完全套在旅游文化学中,一方面也存在拼凑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脱离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同时也存在中国旅游的境域性问题。“这说明,旅游文化学的招牌虽然已经亮出,但一种体系完整、逻辑严密、阐述准确且为各方基本认可的概念框架和学科体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对旅游教学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6]

(三)课程教学及考核固定化一方面,因为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的边缘化,所以旅游文化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相对较少,针对这门课程所进行的学科特色的教改研讨课题及论文就更少,这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能检索到的论文数量便可佐证;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文化学内容的广博性,如何将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下旅游进行无缝链接,如何将抽象的旅游文化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旅游发展样态进行生动的讲解,如何将大而化之的旅游文化理念与具体而微的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相结合,如何将西方消费文化与当下中国的旅游消费进行内在转化……,总之,如何结合当下的旅游,以生动的方式讲解,让旅游文化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有所获的、有自己无可取代的学科地位与特色的课程,这是旅游文化学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由于课程专业教师的缺乏及教师对旅游文化学教改的较少关注,老师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填鸭式”教学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断普及,已经有许多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及视频播放等较为形象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由于对旅游文化学当下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不关注及自我边缘化的放逐,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些图片及视频的展示播放来授课,缺乏引导学生对图片及视频的深度分析与思考,而将旅游文化学变成了一般的鉴赏课。另外,对学生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虽然也看平时成绩,但由于平时成绩占比较小且基本上是与考勤有关,如此固定化的考核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二、整合与优化: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趋势

由上述可见,当前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如何改?整合与优化应是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整合与优化的前提:明确课程定位应将旅游文化学课程定位成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相关旅游文化理论的讲解与探究,对现实旅游实践发展文化视角的关注与审视,不仅能培养、引导学生正价值的、健康的审美趣味及旅游价值取向,而且还能规避当前及今后旅游研究与发展过于重视经济利润而导致旅游发展中的“伪文化”,以及为了经济利润不惜牺牲旅游文化的种种弊端及不当之举。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对旅游文化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在旅游文化的教学中会涉及一定的历史文化的讲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然,这里并不是将历史文化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文化中的某些部分确与旅游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旅游文化学相关的素养,才能将前者中的部分融入、契合到旅游文化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传统知识素养,还能避免在当下的旅游实践发展和创新(如景区规划及旅游产品策划)中丧失其应有的文化底蕴,不致于使其仅仅变成一种吸引眼球而毫无旅游体验的营销噱头。其实旅游文化课程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还能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明确了旅游文化课程的定位,才能保证专业建设高品位地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旅游教育事业健康发展[7]。因此,改变当前旅游文化学边缘化的学科地位,将之设置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必要的也是正当其时的。“从旅游的本质属性(文化性)来看,旅游文化学应是旅游学科的主要支撑(核心)学科。在旅游学科构建中,相对于基础层次和应用层次的学科来说,旅游文化学属于哲理层次的重要分支学科”[8]。

(二)整合与优化的内涵1.整合课程内容“可以说现今的旅游文化教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学生的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教材。”[9]因此,在当前对旅游文化学学科理论基点还未达成一致、旅游文化教材还处于百花齐放的情况下,对授课内容的整合极其必要。教师应该改变当前一本教材从头上到尾的情况,应秉持“现代旅游+历史文化+地方文化”的整合理念。其实不管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历史上,都或多或少有着人类旅游的印记,如中国魏晋时期士人的游乐之风就饱含“游的精神或思想”;西方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有着“游的意识和文化”,但这还是少数人或是特权阶级的行为。旅游文化的产生必须要在旅游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的一种较为常态的生活方式之后,才可能产生旅游文化,“因为,只有当旅游的价值观在社会上已经成为至少某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只有当因旅游而发生的综合供给系统已经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其中已经隐含着某种共同的精神、美学和智慧追求,只有当旅游现象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成为社会(至少是某个社会群体)成员共同关注并融入其中的社会现象———简言之,成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时,才会有旅游文化形成”[10]。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旅游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种新的文化形态中加上“传统文化”呢?因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肯定是离不开既有传统文化的背景和因素,其对旅游文化的影响更胜一筹,因为旅游活动的三要素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只是不能如当前部分旅游文化学教材将旅游文化完全等同于历史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这样的:一方面,历史文化不等同于旅游文化;另一方面,当历史文化被纳入旅游文化框架加以讨论的情况下,它必将作为旅游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所以,旅游文化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整合。最后,在“现代旅游+历史文化”整合的基础上,还应该对“地方文化”进行必要的整合,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职业走向多是服务于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强化地方旅游文化。只有对地方旅游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才能在以后的旅游服务工作中因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而发自内心的赞同与喜爱。2.优化教学方法上述整合的课程内容构成就决定了必须对旅游文化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首先,应确立“我们大家都是主体”的授课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调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第一堂课中,可以将当前旅游文化研究的多面性及未确定性的现状及学术界当前针对这一主题研究的趋势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情况,给学生作一个大致的学术鸟瞰;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旅游+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课程内容整合理念,而后提出“我们大家都是主体”的授课理念,让学生明白,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完善需要大家一起添砖加瓦,由此让学生获得一种使命感及自豪感,激发起他们想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愿望。其次,基于现在多是大班制的授课现状,可以采用“分小组制”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提出要求之后由他们自行组建小组并选定组长,这样不仅便于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管理。从小组内部而言,有利于学生形成、强化团队合作的意识;从外部而言,也便于在小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比,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采取这样的“分小组制”方式组织教学,教师并不是完全退出教学管理,而是应该思考采取不同的、灵活的监管方式,既能达到上述的正向性目的,也能规避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惰性。最后,从课堂授课方式来说,也应该依据不同的主题,采取多样的方式,既可采用在侧重于旅游文化相关理论性的讲授中启发、引导小组的讨论式教学(当然这样的授课方式要求教师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同时也要求学生阅读一定量相关的研究资料,才能在互动中深入);也可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特色及其当下旅游文化的实践发展,带领学生以实践课程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有争议性和两面性的问题,以小组间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启发其深入地思考;或是依据讲授的内容,让小组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完成一个与实际相关的假设主题或场景。如在教授完园林及建筑专题后,给学生设置一个实践运用的环节:如何将老宅亲手改造、设计成主题民宿(客栈)?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讨论,最后提交一幅民宿设计图(或方案设计稿)。老师在看了学生们的作业后,再选取实践中较为成熟的案例进行讲解。当然,授课方式应是多样的,这里只是提出应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具体如何优化,应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师的个体风格及班级学生的个性进行适时调整。3.变通考核方式变通考核方式,原因有二:一是多样化的课堂内容及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要求我们的考核方式必须变通,才能考察出学生的真实努力及收获,也才能够激励他们在每一专题的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所得与不足,并作出新的努力。二是每一个学生或是每一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个性及擅长所在,他们对每一个专题有自己不同的兴趣关注点,以往长期采用的期末一考定分数的方式,除了较难调动学生平时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外,难以发掘个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兴趣点及关注点。那么,如何变通当下的考核方式呢?应淡化期末一考定总分、平时成绩占小部分的考核方式,而应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平时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当前大学生平时不努力,只需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背诵考试范围重点的学习现状。平时成绩由四大部分组成:1)出勤、课堂纪律等5分(这部分由组长进行管理及给分,但教师要对组长权力进行监管);2)课堂讨论及发言10分(教师依据平时记录的学生课堂表现打分,在期末时给分);3)专题作业40分,每次10分,共4次(都是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完成,但必须见到个人的工作贡献);4)综合作业1次,15分(个人独立完成,形式多样)。期末考成绩主要以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察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考核方式的变通就强调了其不要模式固定化,而是张扬其多样性,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其对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学习有所得、有所思。总之,当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整合与优化无疑是其未来走向,这既是对原有旅游文化学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又赋予了旅游实践发展以新内容与新需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旅游文化的目标有两个重点,第一是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努力整合文化资源;第二是要创造新的文化,弘扬新的文化。”

茶文化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一、定义和研究现状

文化一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经常在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见到这样的字眼:“企业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等,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胡文仲教授在《超越文化的屏障》(Crossing Cultural Barriers)中给它的定义是: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劳动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累积的遗产;既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也包括实物和器具;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写照,例如骆驼在阿拉伯人民的生活中曾经起过很重的作用,所以阿拉伯语中至今还保留着几十个和骆驼有关的词。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诸如人名、地名商号、成语、俗语、谚语、委婉语、忌讳语等。在人际交往上更表现为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着装、环境心理倾向等。

“跨文化交际”翻译成英文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文学、哲学、心理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的历史很短,大致上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才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在初期,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和语言的关系,许国璋先生率先于1982年在《现代汉语》上发表了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论文“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他着重讨论了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的关系,他提出讨论的词不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提出在不同的语言中词义上表面对等的词语实际上在文化上差异很大。这一举动不仅广泛引起了大众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使大家认识到应注意语言的形式,若不注意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学不好外语的,而且交际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得以推广,从而直接推动了外语教学大纲中对于文化知识标注的规定。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和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增多且日趋复杂,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空前浓厚兴趣,也引起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二、内涵和外延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有三,第一,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第二,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第三,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1.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的中心。相反地,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例证1

美国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得比较轻松,言谈举止不那么拘谨,学生可以任意提问甚至随意走动。而这样的行为在中国的课堂上是被严格禁止的,被视为目无尊长。日本的学生在课堂上要身体笔直,对老师还要九十度鞠躬,而且停留得越久越显尊敬。说阿拉伯语的学生在课堂上讲话的声音比英美和日本学生要大很多。

从思维方式上来讲,不同国家的学生也有很大的区别,很多在中国执教的外籍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认为学生思路不清,殊不知问题并非出在英语本身,而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的语篇结构。Robert Kaplan在研究了不同国籍的学生的写作之后,认为他们的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英语是“桥式”直线思维,明白直接地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方,而东方人的思维模式是“垫脚石式”的螺旋思维,讲话人采用隐含迂回的方法,让听话者一点一点悟出作者的意思。因为美国是“低语境”(low context),一切要靠语言讲清楚,而东方语言,例如中文、韩语、日语是“高语境”(high context),许多意思包含在语境之外。

2.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

关于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又一重要课题。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

例证2

就语言要素和文化的关系而言,关系最密切、反应最直接的是词汇,比如“红”(Red)在中国历史上被很多朝代崇尚,人们用红色代表幸福、喜庆、欢乐和兴旺,所以有红色对联、红盖头、红包、红利等词的出现。而英语中的“Red”不具有汉语的“红”包含的那些文化内涵,比如in the red指预算和帐目的赤字。再比如,汉语中“狗”一般用于贬义,这从汉语的成语中可以看出,例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蝇营狗苟等,但是在西方“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所以西方人很不能理解吃狗肉这一行为,在很多短语中有这样的表达,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都有得意日);You can 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人年纪大了学新东西不容易)。

在商店里,售货员和顾客的讲话规则与各国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美国人说:“what can I help you?”中国人说:“您要买点什么?”日本人说:“欢迎光临。”美国人是把顾客当成服务的对象,中国是以出售商品为目的,日本人希望顾客有回家的感觉。

3.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最后一项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一切不是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包括眼神、手势、身势、面部表情、服装、沉默、身体接触、距离、时间观念、空间使用。

例证3

蹲坐是一种很自然的休息姿势,在我国农村很普遍,哪怕是给他椅子坐也会蹲在椅子上。墨西哥人也习惯于蹲坐,但是在墨西哥临近的美国人从小受到不要蹲坐的教育。据说,在美墨边境的直升机上的巡逻人员往往通过人们坐的姿势来判断边境上是墨西哥人还是美国人。

三、英语教学和跨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第二课堂中全面反映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

四、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五、解决途径

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开设文化课程、举行讲座、举办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但是最有效的还是结合日常的外语教学从事文化对比,使学生不仅在理性上对英语语言的文化特征有所了解,而且能够自觉地吸取语言中的各种文化信息。结合日常教学可以在各个层面进行,例如,可以在词汇、语用、语篇、文体等各个层面进行文化对比,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敏感度,同时提高使用文字的水平。在精读课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讲解讨论词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们注意这一重要方面。在写作课上,可以对比英汉在语篇和文体上的差异,指导学生在写英文书信时要做到符合英美人的习惯,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胡文仲.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张莉.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初探[J].华东大学学报.

[4]薛爽.浅议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上一篇:高校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方茶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