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1 00:37:44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仓储与配送 实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在《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加大了实训的力度,专门开设了实训课程,时间连续两周的课程,课时到达40课时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实训课程的重视,同时意味着实训课程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实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填鸭式”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方式,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主要从实训目标设计、实训项目准备、实训组织实施、实训评价和考核及实训总结与反思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仓储配送实训类课程对应的就业岗位分析

物流类课程所对应的毕业生,毕业后,通常是在企业基层任基础岗位。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涉及面比较广,比如运输、仓储和配送、分拣等多项业务。此后,依据个人能力、自身优势和工作经验,可逐步晋升到仓管员操作组长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职位。

2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行业是一个层次较清晰的系统,整个运行过程会涉及诸多业务流程,而不同的岗位对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执行层的物流人员,主要是负责物流操作中的环节,需要掌握相关的出库、入库、配送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层的物流人员,则需要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去制定一个较科学的物流计划,对物流作业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

3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项目一:物动量ABC 分类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3.1项目任务

某配送中心每周对所有货物进行相关的出库量统计,出库作业周报6份(物动量统计),将配送中心的货物根据出库量进行分类,主要分清重要物资、一般物资和次要物资,从而有区别地确定货位的存储。

3.2学习目标

理论目标:ABC 分类的基本原理的关键核心问题;

技能目标:会根据货物信息量进行ABC分类并确定类别进行储位规划;

职业目标:对近期物动量进行统计加强对货物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3相关知识学习

物动量基本原理。物动量 ABC 分类的原理是:“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以货物累计周转量为衡量标准,划清货物的主次顺序,为货物上架存储安排奠定理论基础。

表1:储配作业优化设计内容

表2:仓储与配送管理项目教学及任务

步骤:①对6周出库作业周报的货物进行合计按降序排序;②计算货物出库量的百分比,并进行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③分类(货物累计周转量百分比在0-70%划分为A类;累计周转百分比在70%-90%划分为B类;其余的10%划分为C类)。

3.4项目实施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确定成员分工及合作形式。

物动量核心先汇总降序再进行累计百分比:(1)统计每种货物总的周转量进行降序;(2)计算货物的累计周转量的百分比;(3)制作ABC分类表;(4)绘制物动量ABC分类图;(5)根据入库货物制作入库货物ABC分类表。

根据情景进行物动量ABC分析:(1)在对货品进行储位分配时需要对各种货品的物动量进行判断,累计周转率在70%以下的货物定为A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70%-90%的货物定为B类货物,把累计周转率在90%以上的货定为C 类货物。(2)入库货物ABC分类,根据货物ABC分类结果,将此次入库单中货物再分类 (依据情景任务提供入库任务单),将分类结果标注。

3.5教学拓展与延伸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掌握并理解物动量ABC分类,应进行任务拓展练习,虚拟情景20种以上货物出库量,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对每一种货物总的出库量进行统计降序,再计算累计周转量并划分类别。

3.6检查与评价

先由小组互评,再由老师检查评析,师生共同对每一小组的学习过程和实训练习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改正杜绝错误的发生。

4仓储配送实训课程教学的意义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实训;仓储配送中心;作业流程;5S现场管理法;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182-03

随着连锁超市、便利店及电子商务的普及,仓储配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庞大,而目前这个行业的就业人群充斥着大量的初中毕业生或农民工,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严重地制约了此行业的发展。作为培养物流行业基层操作人员的中职学校,我们有责任为社会输送优质的、高素质的仓储配送人才。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投资近千万元兴建了现代物流培训基地,总占地面积39亩,投资近千万元,拥有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高仿真的物流模拟软件、可视化的业务运作流程、涵盖现代物流的各个环节。本基地拥有1000平方米的仓储配送中心、2500余平方米的物流机械设备、货物装卸实训区、700余平方米的物流运输、国际物流、物流信息技术、生产物流等专项实训室,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实训教学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我以仓储配送中心实训课程的开发为重点,谈谈我们的设计。

1 实训目标及指导思想:贯彻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本基地仓储配送中心拥有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输送与分拣系统、电子标签系统、RF系统、AGV小车、搬运车、叉车等多种现代化仓储配送设施设备,如何使学生在一个月的实训期内掌握如此大量的、复杂的设施、设备的相关操作,确实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经过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实训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学生作为企业的员工进行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掌握物流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期”。

为此我们将塑造一个物流企业的运营环境,用5S现场管理法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工作设施设备、学会人际交往,能够承担责任并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掌握物流职业岗位必备的操作技能,成为物流企业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仓储配送等具体业务的物流操作型人才。

2 实训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培养学生岗位操作能力

2.1 科学规划库房平面布局

本基地仓储配送中心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划分为自动立体库区、电子拣选库区与叉车库区三个储存区,为了协调物流方向,我们根据“U形”动线理论,规划了收货区、现场办公区、叉车入库区、叉车集货区、零货集货区与发货区等功能区,优化了库区运作(如下图所示)。采取这样的库房布局,可以使学生在训练中减少不必要的搬运环节、缩短搬运距离。

库房平面布局

2.2 合理设计入库与出库作业流程

在设计作业流程时我们重点考虑如何使其更加科学与合理,我们借鉴了苏宁电器配送中心的出入库流程并结合本基地仓储配送中心的布局特点,进行了出入库作业流程的设计,本文仅叙述叉车库区的出入库作业流程与电子拣选库区的出库作业流程,具体流程如下。

(1)叉车库区入库作业流程。叉车库区是三个库区中最主要的储存区域,我们将此流程分为入库单据录入、入库验收、组盘作业、上架作业四步,分别由信息员、质检员、仓管员、叉车员四个岗位配合完成。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了入库信息的录入技巧、验收作业的工作重点、手持终端、叉车的基本操作等,理解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和要求等。

(2)叉车库区出库作业流程。叉车库区是最主要的发货库区,叉车库区出库作业流程分为出库单据录入、下架作业、复核作业、出库作业四步,分别由信息员、叉车员、质检员、仓管员四个岗位配合完成。

(3)电子拣选库区出库作业流程。电子拣选库区主要是利用电子标签实现货物的分拣,此库区出库作业流程共分为出库单据录入、分拣作业、复核作业、出库作业四步,分别由信息员、分拣员、质检员、仓管员四个岗位配合完成。

2.3 统筹安排实训项目

为加强学生对具体岗位的适应性,使其达到仓储配送中心相应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要求,我们共设计了五个实训项目,包括物流设备的认知与使用、仓储管理系统的使用、入库作业流程训练、出库作业流程训练、分岗位综合训练,并根据实训内容的多少分别安排了相应的课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4 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实训项目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得到提高,主要体现在:

第一,能够从事信息员岗位工作,可利用仓储管理系统软件,生成入库单与出库单,并能够熟练使用针式打印机。

第二,能够从事质检员岗位工作,可进行入库验收与出库复核作业;学会对零散货物进行装箱及封箱作业。

第三,能够从事仓管员岗位工作,会使用手持终端进行组盘作业;可利用手动搬运车搬运货物。

第四,能够从事叉车员岗位工作,会使用手持终端,并能够驾驶叉车完成货物的上架与下架作业。

第五,能够从事分拣员岗位工作,会使用电子标签系统进行分拣作业。

3 实训方法:采用企业培训新员工的方法,规范学生的行为与操作

3.1 利用5S现场管理法,规范学生行为

5S现场管理法起源于日本,5S即日文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单词,即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品质,养成凡事认真、遵守规定、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文明礼貌等习惯。

在仓储配送中心工作现场内有出入库货物、周转箱、托盘、搬运车及单据等大量物品,学生经常会随手一放,不管是否会妨碍其他人工作。通过“整理”,使学生明白在办公室的桌面上的个人物品只能为实训手册、笔记本、笔;其他如水杯、书包等物品要放在柜子里,在现场要随时整理空周转箱、托盘的堆放、设备用完要及时归位、货物放入指定区域等;通过“整顿”,使学生明确各库区的货物、托盘、周转箱等摆放位置与数量,并进行相应标识;通过每日对办公室与库区的“清扫”,使学生能够自觉保持工作场所的干净卫生;“清洁”是每日由经理、副经理、组长等不定时巡视检查评分,使学生维持上面3S的成果;“素养”是指学生能够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2 利用晨会形式,建立学生团队意识

晨会可以沟通信息、展示自我,增加团队的凝聚力,激励员工学习先进、改进不足。我们借鉴国美电器门店的晨会形式,在仓储配送中心的实训课正式开始前安排10分钟晨会,具体内容包括组长(学生)汇报出勤情况,部门主管或组员谈训练体会;副经理(老师)总结前一天各部门训练情况、布置当天的训练任务;自我激励(喊口号、击掌)等。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对自己与其他团队的工作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并得到表彰和鼓励,同时使学生明确了工作中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对当天的工作有一定的方向性,并通过自我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3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现场指导方式,培训学生设备操作

由于大多数学生以前没有见过或使用过物流设备,如果只用语言描述设备的使用方法显得过于抽象,学生会不知所云,尤其像手持终端这样的设备,它的屏幕比较小,操作时只有一两个人能看清楚,显然直接讲操作,效果是无法保证的。我借助照相机按照操作步骤,拍摄其相关操作的照片、视频等,然后利用这些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讲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让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到工作现场亲自进行操作示范,再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并在学生身边进行指导以保证其动作的规范性。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受到采用多媒体课件与现场指导方式对于培训学生的操作能力效果比较好,今后我们还准备利用多种变化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

4 评价方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

对于仓储配送中心实训课程的评价方式,要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主要从学生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因此,我们设计的学生评价由实训表现与实训水平两部分组成,其中实训表现具体分为出勤情况、5S考核、团队精神等项目,权重分别为20%、50%、30%;实训水平按训练项目分别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团队评价、教师评价等,权重分别为20%、30%、50%;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从我校物流培训基地仓储配送中心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刚开始的“站不住”到“站得稳”,从“坐不住”到“主动记笔记”,从“语无伦次”到“谈吐自然”,从“嘻嘻哈哈、马马虎虎”到“严肃认真、有板有眼”,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职业潜力,同时学生们也找到了自信。

由于实训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还没有取得大量的实训经验,所以目前我们只能开设部分实训,但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我们将继续开发综合实训项目,如让学生建立仓储配送企业,经营书籍、文具等商品的实训项目,同时可服务于本校教师与学生,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不仅熟悉仓储配送等具体业务操作,还掌握一定的客户开发、促销、客户服务等技巧,全面了解企业运作,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登清.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苏俊.卓有成效的5S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教学软件 实训项目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03-02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物流信息化的水平是我国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高职高专类学校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大物流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学力度,才能培养出现代物流人才。为提高物流技能教学质量,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建设了物流软件实训室,并开发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物流教学软件。要想有效地利用教学软件,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文就第三方物流实训课程设计进行阐述。

一 实训性质与目的

1.性质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本课程处于物流管理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之间,是学生通过物流软件的学习接受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2.目的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对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流程有较深入的了解。将所学的物流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二 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应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订单处理、出入库作业、仓储管理、运输配送作业,让学生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一般经营方式和服务内容。从订单的接收开始,以实物流程为主线,兼顾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处理,使系统使用者明晰地理清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流程。

三 实训技能岗位设置

职能部门(技能岗位):客服部(客服)、储备部(理货员、搬运工、保管员、分拣员、补货员、包装员)、流通加工部(加工员)、送货部(调度员、驾驶员)、综合部、财务部(会计)、安全部。

四 课程实训项目设计

对第三方物流各技能点及第三方物流软件进行分析、梳理和归纳,设计相应的情景实训项目。

1.基础信息管理

项目1:资源(设备、人员、车辆)管理;项目2:路由管理;项目3:库房管理。

2.客户管理

项目4:客户信息管理;项目5:项目客户的货品管理;项目6:客户费用管理。

3.供应商管理

项目7:供应商档案管理;项目8:供应商信用管理;项目9:供应商费用设置。

4.订单管理

项目10:入库订单管理;项目11:出库订单管理;项目12:库内加工订单管理;项目13:退货入库订单管理;项目14:退货出库订单管理;项目15:退货加工订单管理;项目16:运输订单管理;项目17:配送订单管理;项目18:订单查询。

5.仓储作业

项目19:入库作业;项目20:仓储管理;项目21:移库作业;项目22:流通加工作业;项目23:出库作业。

6.运输与配送业务

项目24:运输出港的调度和场站作业;项目25:运输进港的调度与场站作业;项目26:运单补录和运费复核;项目27:签收与返单处理;项目28:运单查询;项目29:配送作业。

7.商务结算

项目30:应收应付管理;项目31:现结现付管理。

8.综合业务实训

项目32:仓储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3:流通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4:流通加工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项目35:中转型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

五 课时和内容安排

总课时为112课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单个业务的模拟,72课时;第二阶段,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整个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的实训,40课时。

第一阶段: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模拟。了解系统的功能、构成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实训内容为:实训项目1~实训项目31。

第二阶段:将实训学生分组,并分配不同角色模拟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运作,将实训岗位设置为:系统管理员、客服(订单录入)、搬运工(出入库反馈)和运输配送调度员。实训内容为:实训项目32~实训项目35。

六 实训成果要求

通过对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与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第三方物流的实际运作流程。将所学的物流知识与模拟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提供宝贵的实训经验,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七 实训成绩考核及评定标准

第一,实训结束后,学生将实训结果等内容写入实训报告,报告应符合实训教学的要求,并得到指导教师认可。

第二,指导教师对每份实训报告进行审阅、评分。

第三,根据软件系统的测评分数并结合实训报告的得分情况给出学生的实训成绩。

第四,该实训课程内容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应用与验证,实训课的成绩记入课程平时成绩。

八 第三方物流实训情景项目设计范例

项目19:入库作业。

1.实训任务

以仓储调度员或信息管理员的身份,对入库作业计划指定储位、作业资源,打印出储位分配单、入库单,能够查询作业明细。

2.实训步骤

第一,新增入库单。在【订单管理】【订单录入】【订单录入】下点击【新增】;出现新界面后,选择入库订单,点击【确定】,分别对订单信息、订单入库信息及订单货品进行维护。在订单信息界面,录入如下信息。如:

客户名称:飞远运达;紧急程度:一般;单来源:电话;下达时间:当天。

在订单入库信息界面,录入如下信息。如:

库房:第一号库;入库方式:送货;入库类型:正常入库;预计入库时间:后天。

在订单货品界面,点击【添加货品】,数量是10台。最后,点击【保存订单】即可。

第二,生成作业计划。选中刚才新增的订单,点击【生成作业计划】,在弹出的界面,点击【确认生成】。

第三,入库调度。在【仓储管理】【入库作业】【入库预处理】下,选中刚才的订单,点击【调度】。

在入库预处理界面,在待上架货品中,选中要上架的货品及添写上架的数量,在区和储位编码中选择要上架货品的储位编码。如:

货品编码:000050150;货品名称:轮胎;数量:10;区和储位编码:根据之前生成的编码进行选择。

然后点击【打印储位分配单】,打印出储位分配单,点击【打印入库单】,打印入库单,交给理货员。

另外,还可在【资源调度】界面,根据仓储实际情况对作业资源进行维护。

最后,点击【调度完成】,完成作业的调度。

第四,入库反馈。用户选择【仓储管理】【入库作业】【入库反馈】,系统显示已调度完成的单据,点击【作业计划单反馈】,分别对理货、上架等进行反馈,然后点击【反馈完成】,完成入库反馈作业。

3.实训总结

第一,明确实训任务的目的及要求。

第二,写出实训的具体过程。

第三,根据实训步骤画出实训流程图,将实训结果等内容写入实训报告。

第四,总结实训体会,师生可提出改善建议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实训指导手册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Xia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the course of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and offers some solutions.

关键词: 高职;仓储与配送;实训建设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trai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302-02

1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概况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特点是以实际工作流程为基础,轻理论,重实践。以仓储作业三大作业环节即入库、在库保管、出库和配送作业为主线,强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 实训条件现状

根据《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的课程特点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安排了较多的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及顶岗实训课时,这就给本课程的实训组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分析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实训情况如下:

2.1 该院现有实训条件以计算机软件为主 从2008年开始,学院就为该系配有实训机房一个,电脑45台。从2008年至今先后采购了3套教学模拟软件,分别是北京络捷斯特开发的物流模拟教学软件、北京华普亿方开发的物流模拟教学软件、广州福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市场营销软件。这3款软件包含有仓储、配送、运输、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等模块,能基本满足实训过程中在软件方面的需求。

2.2 实训设施设备少 现代仓储离不开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但该院由于各种原因,现有的实训设施、设备为零。

2.3 校外实训基地少 从2007年专业开设到现在,我们已经先后和海底捞、顺丰速运等企业建立起顶岗实训、毕业生就业安置等合作。经过连续几年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合作效果,每一年都可以解决相关专业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3 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校内实训,二是校外实训。尽管该院现有一些实训条件,但在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校内实训条件有限。从该院现有实训条件来看,呈现出的现状是“重软件、无硬件”。该院先后购买的3套与物流相关的教学软件,能基本满足相关课程在软件实训方面的要求。但软件应以硬件设备为基础,软件只能给学生虚拟的情景,不能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官刺激。仓储是一门实操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际工作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设施设备,衡量一个仓储部门或仓储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时,不仅要看它的软件水平,更要看它的硬件种类。另一方面就是校外实训部分。从该院先后合作的这些校外物流实训基地来看,主要解决了顶岗实习和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但对于课程实训帮助并不大。按照该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仓储与配送管理这门课程安排有两周共60个学时的课程实习。西咸地区周边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是中小规模,对工作人员需求的总量并不大。如果全部将一个年级的学生安排到一个企业去实习,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分散在多个物流企业中,这又给实训管理带来比较大的困难和考验。现今正规的企业都有严格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从企业这个角度出发,大多数企业并不愿意接受较短时间里的学生培训。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参观”的形式来解决校外实习的问题,一个企业参观完最多只需要1-2个小时,最后的效果也仅仅是“走马观花”。

4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实训建设的建议

4.1 积极申请校内实训室建设 现代职业教育推崇“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但不能完全依赖企业解决所有的实训问题,特别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实训,学校里必须配备基本的实训条件。该院虽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但近几年专业的实训条件建设成效并不大,这不但增大教师组织实习课程实训的难度,也无法更好的体现职业教育的内涵,因此,校内实训条件的改善迫在眉睫。校内实训条件的建设也可以依靠学院内部现有的后勤条件来解决,例如学校食堂、超市等地方每一天都需要大量的采购和必要的货物保存,最基本的仓储与配送设备都是有的,学院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课程实训。

4.2 深入开发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不能单纯求多,更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要与现有的校外实训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咸阳地区的物流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都比较小,经营种类单一,大多都是由原来的运输或仓储企业转型而来。初期联系校外实训基地时,由于资源有限,考虑到企业生产、安全、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物流企业并不愿意参与到企业合作的工作中,所以校方在联系校外实训基地时选择性很小。经过几年的合作和对毕业生的回访,反应出一些问题,如学生分散、校方管理难度大,学生对实训基地的工作环境、待遇、职业发展潜力等满意度较低,有些个别学生甚至频繁更换实习企业。基于以上情况,在未来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与新实训基地的开发中,必须注意一下问题:①认真筛选实训基地,不能只求数量,更要求质量。②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在保持原来合作内容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合作项目。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的顶岗实习安排在入学后的第六学期,有些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专业课内容已经印象模糊。因此可以考虑从学生进校开始,根据每学期专业课的安排,分批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轮岗实习。这样既不会给企业来带较大的管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相关课程在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内容和方法。

4.3 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工作,以岗位培养人才 通过对现有物流企业的调研发现,大多数物流企业并不愿意长期、大量的接受实习学生的培养工作。如果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同步发展,有一个很好的桥梁,就是我们的专业课教师。争取学院牵头,联系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安排教师进行较长时间的企业锻炼,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方案,分重点安排岗位锻炼时间,但每个岗位必须都要体验。教师再将企业中学习到的内容,融合到教学中,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向学生播放一些教师锻炼过程中的图片、视频。而是要将企业中学习到的内容深入到课程的方方面面,从课程实训大纲、到实训内容的安排、考核等。

4.4 参与省内外、国家专业技能比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外的各种专业技能比赛,既调动了高职学生本课程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又锻炼了高职学生本课程的实践操作能力。该院学生在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2、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陕西赛区“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竞赛中分别荣获三等奖和二等奖。在多次备赛中,学生们都表现出了十分积极的态度,对与仓储和配送相关的知识进行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学习。将物流竞赛的内容安排进这门课程的实训,不但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为下一年度的竞赛选拔优秀人才。

5 总结

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辅助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仓储与配送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把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这门课程的实训教学组织好,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训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重点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黎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运输、仓储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探讨[J].物流科技,2009(05).

[2]黄静.从推进式到拉动式构建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新体系[J].中国市场,2009(15).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PDCA 中职 仓储与配送实务 理实一体化

一、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中职物流最初因为没有丰富的图像、视频资料和实训条件,《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只能以理论为主,教材以文字为主,教学方法以老师的讲授为主,教学媒介也仅依靠黑板和粉笔。同时,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被动,学习方法主要靠死记硬背。如此以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中职院校也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同时有的院校也根据自身条件开始建设物流实训室。院校开始重视实践,纷纷加入了校内实践课程。《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也被许多院校分为了理论与实训两门课,先上《仓储与配送实务》的理论课,再上《仓储与配送实务》的实训课。老师先完成理论教学,再开始实训教学,教材逐渐图文并茂,教学方法也逐渐丰富多样,教学的媒介除了黑板、粉笔外,也引入了多媒体和实训室。老师可以借助文字、图像、视频进行理论教学,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训平台开发实训课程的校本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我们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分离的。有的院校同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由不同的老师承担,甚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如此,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都学习了,但理论和实践在时间上、内容上完全是分离的,从而造成了“理论教学没实践、实践教学缺理论”的现象,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近几年,我们开始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理实一体化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以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在教学环节中以任务为驱动,以技能操作为主线,以理论学习为穿插,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化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互分离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灵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师生互动性,教学评价全面。理实一体化突出了学生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PDCA在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意义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从而也被称为“戴明环”。PDCA由Plan、Do、Check和Action的第一个字母组成。Plan表示计划,就是要制定方针、目标、实施方案等。Do表示执行,就是根据制定方案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heck表示检查,就是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分析,明确可取之处,明确不足之处。Action表示处理,就是根据检查的情况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进行完善,对失败的教训进行分析,并将失败之处作为新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PDCA循环(如图1所示)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教学质量管理是对学校整个教学活动所进行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在教学中的体现。课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素之一。而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如果能将PDCA有效地应用到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可以使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深度对接,使课程改革由原先的“式的改革”变为“可持续性的改革”,使教学内容由“理论实践相分离”变为“理实一体化”,使教学评价由单一评价变为综合评价,从而从各方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三、PDCA在中职《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理实一体化的计划—Plan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仓储与配送实务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鉴定的能力要求,结合学校的教学和实训环境分析学生应有的仓储与配送实务岗位技能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点,确定课程目标,利用关联图将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点整合为一个理实一体化的单项任务,再将各个单项任务根据合理的逻辑型整合为多个综合技能的项目,构建一个理实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以“WMS入库作业”项目为例,我们根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将项目按操作顺序依次分为了6个单项任务,将每个任务中的技能要求和理论要求都列出来,并与物流师(仓储配送)四级的鉴定细目进行对接(如表1所示)。其他项目用同样的思路去分析。

表1 理实一体化项目分析

项目名称:WMS入库作业

任务 技能要求 理论要求 物流师(仓储配送)四级鉴定细目

1、在WMS中生成入库单信息,并下达入库任务 1、会利用WMS入库订单中正确进行入库信息的输入。

2、会利用WMS生成入库作业计划。 1、知道入库单的作用。

2、熟悉入库单的内容。

3、掌握入库单填写的注意事项。 1、台账的定义

2、台账的内容

3、商品入库凭证的名称

2、接货、验收 1、能进行接货准备。

2、能正确进行验收。

3、能根据验收情况正确填写验收单。 1、熟悉接货的流程。

2、熟悉验收的流程。

3、知道验收工作要求。

4、知道验收准备内容。

5、验收方法、验收内容。

3、验收单。

3、验收的异常处理。 1、接运差错处理

2、货物验收的定义、目的

3、组织验收工作的内容

4、货物验收的方法

5、验收工作的基本要求

6、验收准备工作的内容

7、数量检验的定义、形式、内容

8、验收中发现问题的种类及的处理方法

3、堆码、理货 1、能根据货品包装尺寸和包装标志正确堆码。

2、能够利用RF进行理货操作。

3、学会正确利用RF进行对货品和托盘的红外线扫描。 1、熟悉包装标志。

2、熟悉托盘的规格。

3、牢记堆码的要求。

4、熟悉堆码的方式与特点。

5、了解信息采集技术。 1、包装标志

2、托盘的定义、托盘的规格

3、堆垛法种类的名称

4、堆垛法种类的特点

5、条码的概念

6、条码识别技术的特点

4、入库搬运 1、能够正确使用手动液压叉车。

2、学会利用RF进行搬运操作。 1、掌握手动液压叉车规范操作要领。

2、了解搬运的作用。

3、熟悉装卸搬运的种类。 1、仓储设施设备。

2、仓库人力安全操作的基本要求

3、装卸搬运的作用与种类

5、入库上架 1、能利用手动液压叉车和RF进行入库上架。

2、能正确分配储位。 1、掌握手动液压叉车规范操作要领。

2、掌握储位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1、仓储设施设备

2、选择货位的原则、原则、方法

3、

6、入库确认 1、能利用RF正确进行入库确认。 1、掌握入库确认后库存的变化。 1、入库台账。

2、库存明细账。

课程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将我们的设计方案给企业和同行的专家进行审核,根据专家的建议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方案的改进,努力使设计的初步方案不偏离理实一体化的轨道,避免今后的反复大返工。

(二)理实一体化计划的实施—Do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设计方案确认后,老师要对每个项目和任务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任务背景、任务条件、任务要求、操作的内容和步骤、“做、教、学”的先后顺序等。同时,老师可以根据方案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习题集,根据教学设计详细进行课程课堂教学的安排,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甚至开发理实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专业老师要根据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等教学方法、凭借多媒体、实训室等媒介进行“做中学、做中教”。此阶段,专业老师在授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全面的、直观的、科学的教学评价等教学问题。

(三)理实一体化效果的检查—Check

在老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教学自我检查和学生反馈,将成功的经验保留下来,对失败的地方进行记录和反思。此阶段,我们要制定比较全面的教学指标(如学生上课参与度、教学任务完成度等)体系,设计一些检查表(Checklist)进行教学实施过程的连续的、动态的跟踪。根据检查表反馈情况进行理实一体化细节的分析与总结,如理实一体化整合的效果反馈表用来跟踪实践是否与知识点的衔接度;教学任务完成记录表用来记录各个任务的教学完成情况;学生考核评价表用来记录学生在每个任务中的态度、参与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情况;学生任务反馈表用来记录学生对于教学设计的评价等。

(四)理实一体化结果的分析与处理—Action

老师将每个项目或任务的检查表的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处理,从学习积极性(出勤、课堂参与度等)、学习的效率(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习惯)、考证通过率等方面信息分析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从教学完成情况(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的记录中分析教学的得与失,整理出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任务与项目,对于实施中失败的地方进行汇总,作为下次PDCA循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不是将理论与实践简单的结合,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融合;不是一位专业老师的事情,而是我们物流专业全体师生的事情;不是一次公开课就能实现的事情,而是整个课程自始而终的事情;不是一次就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事情,而是不断完善的事情;不是拍拍脑袋随意变动的事情,而是根据教学规律有步骤、有秩序地创新的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而是随人才市场的变动而动态更新的事情。

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而课程教学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因此,将PDCA应用于《仓储与配送实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实现课程的可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等人才供应链中各方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林晶. 浅谈中职学校物流专业教育[J]. 海峡科学. 2012(7)

[2] 刘志鹏 冉娟.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改革初探[J]. 中外教育研究. 2012(8)

[3] 姜芳禄. 建筑安全的PDCA循环. 安全与环境工程[J]. 2004(3) 第11卷第1期

[4] 唐仁春. 高等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策略研究[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1(3)

[5]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R]. 教职成厅[2012]5号

作者简介:师向丽,女,生于1978年,籍贯山西,2004年毕业于华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软件专业,现为上海市贸易学校物流专业教师兼物流专业负责人,讲师,主要负责物流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的教学,通讯地址上海市云岭西路689弄170号,200333。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仓储与配送;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系九江学院2011年度教研立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23日

一、引言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专业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应该为物流行业培养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在现代物流业中,仓储与配送是其两大主要功能,在物流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仓储与配送管理》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为顺应现代企业对劳动岗位的需求,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因此,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结合我校《仓储与配送》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若干改革思路以供同行借鉴,希望为本课程的教改活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的具体定位是面向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培养具备从事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事仓储管理、货运输物、报关、物流控制等工作的“宽口径、综合性、应用性”的初、中级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和物流作业一线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方面。

(一)知识目标。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可以从四个层次来描述。首先是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其次是熟悉仓库设备的配备和管理、配送中心的组成及功能分区等;再次是明确仓库的布局和结构,仓库的入库、保管、出库、盘点及仓库的安全管理及配送管理;最后是学会仓库选址的方法、仓容定额的计算、库存管理的方法、物流需求预测的方法及配送线路设计优化方法等。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为培养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二)能力目标。本课程的能力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职业资格: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助理物流师”乃至“高级物流师”的职业资格要求;第二层次是职业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物流仓储与配送业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能力和为仓储配送管理工作所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管理能力,满足创新型和管理型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围绕物流管理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来构建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既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知识进行讲授,又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一)理论教学

1、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将原有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仓储与仓储管理概述模块;仓库选址与布局规划能力模块;仓库设备设施配备与管理模块;仓储库内作业能力模块;库存控制管理能力模块;配送与配送管理概述模块;配送线路选择优化及车辆调度能力模块。

2、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不是简单的将书本内容重复,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入库业务流程”的教学,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多个问题,如入库前准备环节。仓库类型非常多,面积有大有小,您的货物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呢?这些事情谁来做呢?是不是所有员工都参与呢?有些货物体量比较大,除了借助人工外还需要准备什么呢?等等,采用这种层层提问启发式方法,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各个环节,而且理解也是比较透彻的。再比如,对于“仓储合同法律特征”的教学,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对于仓储业务流程,可以采取分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仓库布局规划,可以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个不合理的布局规划,让学生独立钻研,通过解决问题去掌握知识等等。总之,对于理论教学,应在多媒体的环境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二)实践教学。现代物流已被列入教育部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有关部门制定了全新的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方案中已将《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定名为实训课程。但目前本课程并未脱离按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的束缚,其结果是,学习内容与职业行为的联系不紧密。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学生毕业到工作岗位后,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这就要求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多样化,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

1、校内仿真模拟演练。充分利用校内的物流实验室,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实训内容。我校的实验室目前有物流仿真沙盘、(金文)仓储配送管理系统、仓库与配送3D系统,除此之外,还在积极筹建自动化立体库。在开展实训项目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各系统的操作,并实施考核,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过关。

2、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我校目前建立了九江市城西港区、九江市邮政物流、上港物流江西有限公司、九江出口加工区、九江市海关等对口单位。为保证参观的效果,参观学习时,应明确参观的目的、要求、方案和实施步骤,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参观报告。

3、物流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物流方面的职业资格考试,满足具有综合性或较为灵活的工作任务要求。我校目前开展的有“助理物流师”和“物流师”的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在有条件的前提下积极报考。

4、参与物流竞赛。通过参加物流大赛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学生分别参加了“现代中欧杯”江西省第二届大学生物流设计与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佳吉杯”江西省第三届大学生物流设计与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顺丰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并取了的非常优异的成绩。通过参加物流竞赛活动,师生们收获都非常大。

四、课程考核方式

由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因此对本课程的考核也应是多方面的。采取课内与课外、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中,过程考评占40%、期末卷面占40%、职业技能证书占10%、物流竞赛占10%。

五、总结

目前,对《仓储与配送管理》教学改革的研究98%是针对高职院校进行的,且本门课程的相关教材95%是也是针对高职层次的。要想提高本科层次学生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教材建设、理论实践课时比例分配等方面有待继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英丽.案例教学原理及方法在成人护理教改中的研究与实践——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研究报告[A].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实际出发 市场需求

2005年11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总理在会上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而如何培养能够适应行业市场,满足企业高水平实战型的物流仓储人才是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所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调整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中职学生在物流师(仓储配送)的学习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自身基础薄弱,学习效率不高(基本的单位换算不懂,数学的计算能力低,英语词汇掌握不多),学习主动性不高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仓储配送这门课的认知度不够,有偏见。用学生自己的话讲:学这个有什么用,物流不是应该在办公室里做做单证,就是去报关行跑跑单子嘛!这句话说明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在他们的眼里仓库保管员就和一个大门保安是一样的,只是区别在于一个是在看物,一个是在看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在正式教学前首先要强化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即:他们在职业、就业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倾向。然后以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仓储配送各个方面的科技含量,知道仓储也是一门科技知识密集的专业和工作。最后,教学工作还是应该以实际出发,结合行业要求和市场需求,以学生为主,制定教学方案,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二、提高教学硬件,以市场需求为主

对于一名中职学生来说,学校的硬件设施、实践操作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从目前现状来看,各个地区的中等专科或职业学校已经意识到此环节的薄弱,都已经开始着手投资,加强职业学校的硬件措施。仅以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该校已有24个校内实训场地,设备总价值3138.8万元。为确保骨干专业发展,增强办学硬实力,政府又投入4500万元兴建了开放式实训大楼,2007年已通过市物流开放实训中心的建设项目评审,“一个教室对应一个实训室,一个专业对应一个企业”,已变成现实。

其次,学校在物流仓储配送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也要重视。除注意选择针对性教材外,学校还应该重视教材建设,校本教材开发,把其列入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去。在编写中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仓储配送人才培养有清晰的定位,围绕仓库保管员岗位状况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不求深,不求全,不求系统,只求有用、实用、好用,符合行业要求,市场需求。

最后,提倡改变传统式教学为小班化教学。据科学家研究表明,一般一名教师在上课时,她的视野范围最多覆盖到25人左右,超过这个范围,教师的视野关注度就会下降,如果超过的人数越多,那么关注不到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导致老师只能将精力比较多地关注好与差的学生,而中间学生的关注度很少,甚至可能是被忽略掉。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物流仓储配送课程中学生是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其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所以,应以实际出发,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加强教学软件建设

(一)建设“双师型”队伍

物流仓储配送的课程在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理论教学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从事该专业教学的老师大部分缺乏物流仓储配送的实际经验,因为这些老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真正从物流专业毕业的是少之又少,即使是从物流专业毕业的老师,他们的专业知识虽然很牢固,但实际从事该工作的经验却是缺乏的。因此,各个中职校需要寻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而这个“双师型”培养计划并不仅仅是让老师去考两个相关的物流资格证书就行了,还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了校企合作: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到企业里去,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开展咨询策划和培训工作,同时将获得的实践经验和实战案例回馈到理论教学,使物流仓储配送的理论教学与企业中的实战案例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只是在课上照本宣科,使学生们昏昏欲睡,又让“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产生良好的成效。

另外学校应该解决好这批老师的后顾之忧。因为许多教师在进入企业工作学习的这段时间,由于没有正常的上课,课时量不够,这样每月得到的薪资会很少;而对企业而言,这批员工是来学习而不是来创造效益的,而且企业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是财政上的支出,因此即使是在岗工作,这批“员工”也无法从企业拿到报酬。所以一个学校要以教师为核心,打造出自己学校的专业特点、特色,那么就要提高老师的积极性。

(二)改变传统教学,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减少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学习和专研好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法。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抄它的教学方式,应像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似的,结合自己学校,自己专业的特点,并要适合学生心理水平,归纳总结出能启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求知欲望,及以实际出发和市场需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使整个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又如,可以利用春游、秋游、或实训课,多带学生外出进行实践或企业参观,不再是仅仅通过视频或图片了解物流仓储配送的知识,而是给学生们一个现实的场景加深映像。正如古人的一句好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今社会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环境日益繁荣,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之下,新的物流仓储人才的缺口还是很大的。而这些人才的“出产地”――各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创建出符合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是各个学校努力的重点方向,同时也应该得到社会物流行业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魏崴.校企结合的复合型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course is the core cours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 most vocational colleges――compulsory course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courses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reform,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recent years, the provinci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departments to increase the logistics training an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research and practice training to support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from the“actual situation of logistics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course, put forward how to combine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chool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f combining several point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mployment quality.

Key words: work-study combin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 言

就人才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1],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二是物流运营管理人员,三是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者[2]。而其中一线操作人员和物流运营管理人员需求最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物流运营管理人员显然是最核心的培养目标。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效果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中《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过多,技能实训较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共计108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科目,其中理论课时68个,实训课时40个。教材选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及配送作业等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课程要求,所有的实训应该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操作、实训软件上机操作等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师实训技能不足以及学校实训设备短缺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实训内容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实训的项目也都更改为库区规划,仓库相关作业的合同拟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现场技能培训力度不高。

1.2 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物流实训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核心课程,需要同学对库区的所有岗位都具有较深刻的认知。由于实训教材要求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对物流相关实训自编教材也未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大纲流于形式,因此,实训课程一直是很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1.3 课程实训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本课程的实训安排主要是采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操作,而对企业的实际要求接触不深,特别是企业物流操作的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训的内容更单一和教条化、理想化,当学生面对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对物流技能的应用缺乏应变能力。

2 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工学结合模式如图1所示:

2.1 实训以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参考对象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课时108课时,理论总课时为36课时,实训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可开设8课时用于校企合作单位参观,40课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24课时进行综合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均以参观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到企业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和教学大纲。

2.2 细化考核指标,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教学过程融入企业案例,制定以操作技能加流程管理为核心考核内容,例如易碎产品应该如何出入库及储位选择,重货和泡货应该如何摆放,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应如何设置和优化。需要通过小组操作实训,根据操作时间、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和流程合理性进行量化考核,并提交管理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3 以企业招聘和物流技能竞赛选拔为激励机制。该课程的实训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将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以及企业优先录用的机会;其次,将其作为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的选拨来源,年级实训成绩在前6名的团队,才有资格进行第二轮的竞赛选拔,最后在该6组团队进行二次培训,择优选拔。

3 总 结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该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紧密协作,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严雪怡. 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J]. 机械职业教育,2001(2):3-5.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1.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重庆地区物流企业最需要物流专业学生具备的是很强的个人综合素质,需求高达29.62%;其他方面:18.52%的企业要求学生具有信息系统处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物流营销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管理能力,14.82%的企业要求学生有运输、仓储、配送的基本操作能力,只有3.7%的企业要求有英语运用能力。总的来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更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提高自我综合素质,这是以忠诚度和敬业精神的职业综合素质为基础的。

2.企业对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调查中得知,企业希望物流专业学生能够取得相关证书。其中33%的企业要求考取物流员资格证书,22%的企业要求考取中级物流师,14%的企业要求考取助理物流师证书,13%的企业要求考取高级物流师。另外,各企业对员工的其他相关证书也有所要求,且高达18%。所以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物流专业学生有必要考取包括叉车证、仓库保管员在内的相关专业资格证书。

3.企业对学校的教学建议。

①人才培养方面:能根据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和要求进行定向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工作的区别;要提供实习生的简历、体检情况、思想品德情况等;需要学生学会尊重领导,听从指挥。③合作与交流的建议:要加强沟通,社会实践要系统化;勇于面对,加强与企业要求的对接;要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1.学生专业兴趣的引导———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使学生对物流企业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了解物流综合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等重庆物流企业需求的岗位。学生通过亲临现场来感触工作环境,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对专业学习充满信心。认知实习若要达到好的效果,则需要指导教师作好事前功夫。在参观前,指导老师需提前了解企业,与相关负责人明确参观的时间和路线,设计好参观时要求学生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在参观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一起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总结是提升认知实习质量的关键,若没有准确把控,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2.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实践。

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好坏由很多因素综合“集成”,包括人际交往、处世耐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工作责任感等。这些技能在学校中往往学不到,或学到的东西与社会大环境脱节。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也发现:重庆的物流企业排在第一位需求的,并非专业能力很强的学生而是个人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为此,应加强实践教学的体系设置,要求物流专业学生利用假期或空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可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更好就业。为达到“社会实践”育人的目的,系部可为学生拟出“社会实践”方向,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与生产劳动“、三下乡”、科技发明、挂职锻炼等,做好前期宣传和相关培训(实践安全知识、应急医疗救助、社会实践的选题、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等),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主动联系相关单位,完成“社会实践”目标。

3.学生专业技能的强化———校内实训。

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师资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建校内实训室的方法来强化学生实训,提升专业技能。为满足物流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可在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通过仿真、实际操作训练,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训前,指导教师应当提前一周将实训项目通知学生,并布置预习任务;实训时,指导教师要讲解实训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进行相关的操作演示;实训中,指导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实训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出现的各种现象。

4.基于校企对接的设想。

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重庆市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①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②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物流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③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大型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三、结语

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需要各高职院校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方向,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为核心,以增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为重点,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体系。重庆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改革创新,从物流实践教学定位、实习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探索一条既适应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特点,又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实践教学发展思路。

仓储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影响设计

一、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对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影响分析

1.转变了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是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在课程建设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并与职业技能大赛相对接,设计学习情境,选择实训项目、制定考核标准等。这样可以让高职教育中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2.课程内容选择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举办技能大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大赛,促进职业院校增加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引领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在技能大赛中,学校要走访企业,了解并研究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探讨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此过程中,学校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3.推动了工作过程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贴近企业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点的链接和综合。而“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一大特点。在技能大赛中,每一个参赛项目都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可以由一个教师独立承担的,它是综合的,需要发挥团队精神,由多名教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贴近生产实际顺序,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职业技能大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技能,这就要求学校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技能大赛中,学生比赛成绩往往也反映了幕后指导教师的水平,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学生比赛获得最佳成绩的根本。教师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就会接触很多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这是对教师原有知识、技能的挑战,他们要想很好地指导学生就必须先于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新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提高自己的实施能力,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物流职业技能大赛导向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1.技能大赛目标

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展示参赛选手对综合物流活动的实际操作水平;检验参赛选手对物流专业知识、物流方案规划设计,以及物流实际作业操作技能、现代物流设备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等各项能力;通过任务分工、团结协作,锻炼参赛选手的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引导院校进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明确物流就业岗位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物流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物流核心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物流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物流高技能人才的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为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2.课程实践教学目标

结合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逐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首先是了解现代仓储和配送中心的组成,认识各种设施设备;其次是掌握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再次是熟悉仓储与配送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作业流程;最后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所练分析和解决仓储与配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达到以上四个基本目标的同时,通过课程实训也为我院选拔学生组队参加物流职业技能竞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依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仓储部接到订单到把货物配送到用户的整个工作过程为主线,选取典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的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体现工作项目的真实性,以真实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过程来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取实践技能。

结合仓储配送企业工作流程这条逻辑主线,归纳、序化成为三大作业模块:入库作业、储存作业、出库作业,这三大技能模块又以15个工作项目作为支撑。整合后本课程实训项目体系如表1所示。

四、实践教学设计案例――重型货架入库

下面以项目――重型货架入库为例,说明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项目任务:完成货物从月台到重型货架上架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入库单的填报,货物接受,货物组托上架等。

知识、技能目标:能争取使用入库设备;按流程完成货物入库并上架;熟练掌握软件操作。

实践场所:供应链一体化实训室。

学生分组作业方式:学生4人一组,分别完成任务,具体任务如表2所示。

成果鉴定:要求学生现场完成重型货架入库任务,任务完成后学生自己总结,指导教师点评。

表2 重型货架入库作业任务

[角色\&人数\&任务\&软件操作\&1\&利用中诺思全国物流仓储与配送技能大赛软件完成入库任务的描述和操作\&RF操作\&1\&利用RF扫描货物条码、托盘条码、货架条码等,并完成入库\&组托与上架操作\&2\&将货物组托,利用地牛、堆高车等设备将货物入重型货架指定货位\&]

经过两年的改革与探索,本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职业技能。我专业学生组队参赛,获得了2013年陕西省“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一等奖。2013年全国“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设计和实施”技能竞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物流沙盘竞赛二等奖。初步显示出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今后,工作过程和工作步骤的设计与设施内容还将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晓春,林朝朋.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46-48.

[2]郭永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瓶颈剖析及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6):126-129.

作者简介:窦欣,出生于1984年,陕西西安人,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物流专业教师,主要从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

上一篇:电工技能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绩效管理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