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0 07:57:09

财政文化论文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作者:张尚贵

一是理解权力的真谛。一分权力,十分责任,财政干部手中掌握一定的资金分配权、监管权,这些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的嘱托、组织的信任,意味着财政干部必须尽职尽责,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管好每一笔资金。二是明白权力不等于权威。权力只是一种应尽的责任和履职的手段,而权威更多的是靠人格魅力以及智商和情商。强大的权威有时甚至会放大和扩展一个人的实际权力,权威的树立要靠权力,但不等于权力。作为财政干部,要在社会生活中树立权威,更多的要靠严谨的工作作风、娴熟的业务能力,正派的道德品质。因此,每位财政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时时谦虚谨慎,克服“财老大”的思想。三是知道权力是把“双刃剑”。权力不是个人的荣誉、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利的工具。预防腐败,干净干事既是对个人、单位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每一名财政干部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做事讲党性、讲规矩、顾大局,严于律己,洁身自爱。在资金存缴、划拨、分配上,要坚持原则,严格按政策法规办事,形成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第三,正确看待社会现象。当今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价值多元化,必然呈正反两个方面影响财政干部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果盲目跟风、随波逐流,财政干部的价值取向与精神境界就会陷入浮躁化和庸俗化。一方面,应辩证理性地观察社会事物。用辩证唯物法看问题,避免绝对化;用比较的观点看问题,避免极端化;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避免静止化;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孤立化;用反复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简单化。只有这样,才能分清社会主流和支流,不受负面环境所影响。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负面社会支流面前,不悲观、不消极、不失望、不随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工作生活状态;用道德和法律铸造自己的良知标尺,优化个人的认知系统,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增强自身“免疫力”。

财政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为基层群众服务、为党委政府服务。行为文化亦体现服务的本质要求,因此,要以提高服务效能为重点,不断提升行为文化。第一,摆正位置,增强服务的自觉性。正确认识“东家”与“管家”的关系。在为党委政府服务上,要做到增强自觉性、注重敏锐性、预测准确性三者统一,抓住事关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分析,超前谋划,当好参谋助手,通过专题调研等形式,提出有份量、有价值的建议。第二,换位思考,增强服务的主动性。在为各部门、各单位服务上,与其它部门没有高低之分,为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是财政干部的基本职责。要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难处,有针对性地处理好事务。在为基层和群众服务上,要坚持群众观念,充分考虑基层实际,自觉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第三,改进方式,增强服务的科学性。在服务的细节上,要完善服务规范,既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又要有利于服务对象,便于公众监督。第四,强化责任意识。把工作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把加班当上班,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切实做到“我的工作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不能仅仅满足于工作的完成,要把工作目标“定高”,把工作做成“精品”,争创一流,精益求精。进一步细化岗位责任,明确每个岗位的基本职责、任职要求、责任指标以及失职失责的责任代价,形成相互监督机制,让责任落实没有“终点”、没有“特区”。打造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财政部门的同志要善于从经济发展全局、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出发,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机制,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财政工作。第一,在服务经济发展、培植和壮大财源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大账和小账的关系。财政部门为党委、政府当家理财,要按照“大钱小气,小钱大气”的要求,既要算好小账,管好每一笔支出,同时要从服务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算好财政大账,站得高看得远,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当好排头兵。二是舍与得的关系。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财政再困难,也要千方百计挤出资金搞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民生建设等。三是资商与情商的关系。培植财源,既要注重资金量的投入,又要重视管理和服务的情商投入。

情商投入就是文化投入,具体到地方而言,财政干部要学会在服务企业发展上做实事,做到为企业长远发展想金点子,为企业培训会计人才,为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为企业推销产品,为企业提供税收策划。第二,在促进社会发展,支持和改善民生上要树立三个理念。一是民生无小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力的增强,财政投入民生支出也在大量增加,但是与人民群众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少下岗职工生活困难,农村空巢老人无人关照,留守儿童教育滞后,而这些群体都是社会最需要关爱的群体。财政干部一定要有群众观念,做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小事,让他们生活生存得到基本保障。二是投入讲方法。民生方面需求很大,所有民生投入都由财政大包大揽是行不通的,要结合实际制定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投入公益性项目,让财政资金与民间资本“抱成团”,发挥聚合效益。三是实事求是。不能把民生支出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该保障的要保住,不该保障的要压缩。现在不少地方还是吃饭财政,财政支出盘子还很小,如果事事都向财政伸手,财政还是难以为继的。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政府;作用

一、文化产业的界定

“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y)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兰克福学派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他们主要从批判的角度理解“文化产业”,认为文化产业是商业资本对大众娱乐和媒体的垄断,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实行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手段。目前,对于“文化产业”比较权威的定义主要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蒙特利尔会议上的定义: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为主体对象,从事其生产经营、开发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三产业。这一定义概括了文化产业的两个基本属性:一是文化的属性;二是产业的属性。

二、政府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文化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

文化产品的效用主要决定于其精神内容或思想感情内容的社会属性,取决于它对人们精神需要或思想感情需要的满足程度。文化产品的内涵有真理与谬误、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反动、健康与腐朽之分,因而大部分文化产品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属性表现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因此,同一种文化产品,对于立场、观点、情趣不同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文化产品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效应。任何政府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总是积极宣传合乎自身利益的文化产品,而努力抵制与之相对的文化产品。

(二)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大多数文化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由于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者往往不愿为消费付费,即出现强烈的“搭便车”行为,使文化产品的供给者难以收回自己的成本。可见,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市场难以实现最优供给,政府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包括通过财政投入,保护文化资源,扶持公益部门,引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民营文化产业并对公益性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给予必要的扶持。

(三)外部性决定文化产品必须要政府提供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益而又无法向后者收费的现象;负外部性就是一些人的生产或消费使另一些人受损而前者无法补偿后者的现象。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它涉及到诸多社会和价值方面的问题,在文化消费中不知不觉地向消费者传递和渗透文化产品所内涵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人生理念等,从而具有广泛的外部性。优秀的文化产品,会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生活,启迪思想,丰富美感,解除疲劳,满足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三、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一)转变政府职能,由“办文化”到“管文化”

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定位,把对文化企业的具体的、微观的管理转到宏观管理上来,将经营权、人事权、管理权、收益分配权等下放给企业,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政府将精力重点转移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出台各项扶持措施,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市场,对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监管上来。同时,积极培育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等文化中介组织,推进文化产业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行业协会作为文化企业与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完善各项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来说,函需予以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1.建立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采取担保、贴息、奖励、资助等形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数额可暂安排每年一定额度,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不断扩大专项资金数额,并逐步实现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列入预算,以实现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

2.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

对文化产业涉及到的税种,在政府的职权范围内予以税收优惠。包括:新办文化企业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试点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收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列入政府鼓励范围的文化企业,凡符合国家现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可享受信息服务业有关优惠政策;公益性单位等举办文化活动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暂免征企业所得税等。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董为民,国化外文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4(10).

[3]全国农村文化联合调研课题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4]丁尔纲,正确认识文化生产、文化产品的社会属性与商品属性[J].理论学刊,2002(1).

[5]刘小蓓、石应平,世界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J].中华文化论坛,2003(2).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供给 现状

1引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问题是近几年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管理,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我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兴起来的,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此,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展开研究,对于促进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改善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基本内容

2.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延伸,要了解其概念首先得知道“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在国内,学者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各持己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定义为是使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权利为基本出发点,向全体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和类别的总称。

2.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供给”一词源于经济理论,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同于私人商品的供给,其供给不仅受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到政府文化政策的影响。潘娟[2]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就是指在农业耕种的环境中,政府公共文化部门或社会组织为农村居民提供生产劳动之外的精神层面的公益性的或商业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和知识学习类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

3现状分析―以CNKI期刊论文为样本

3.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通过“高级检索”的方式,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主题检索词,文献来源年限为2005年―2016年,共检索出期刊文献共计88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检索式的设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当然,本次检索也得出了包括会议通知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等其它与本次研究不相关的内容,通过剔除不符合此次研究主题的文献,最后得到有效的期刊论文共85篇。

3.2年份数量分析

在对CNKI期刊统计中,在2005年至2006年期间没有相关的,这是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是比较新的内容。每年研究论文总体数量不多,目前最高是2016年达到17篇。从2005年至今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说明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逐渐增多,予以重视。

3.3类型

2005年到2006年期间CNKI期刊没有发表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在期刊类别上,2007年和2009年各发表1篇期刊,2010、2011年和2013年各发表4篇期刊。2012、2014、2015、2016分别为7、6、8、12篇。硕博论文在2008―2010年各1篇,2011―2016年分别为4、6、4、8、5、5篇。总体来说主要是以期刊为主,硕博论文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在2011年―2015年期间,硕博论文呈现增加的趋势,数量与期刊相近,说明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文化部近几年出台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的提出,引起了学者们对这一内容的重视。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的内容仅仅只是起步和探索阶段,仍需学者们不断深化。

3.4文献研究的焦点

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目前内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绩效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李少惠、王苗[1](2010)从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的视角,分析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模式、合作型模式、社会主体主导型模式,提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的供给模式。肖静(2015)则强调对不同供给机制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注重探索农村区域差异与供给机制选择之间的关系。

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研究。

李少惠(2007)认为,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竞争参与主体,非政府组织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区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主体。总的来说,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该由谁负责,国内学者大部分都是倡导由基层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政企合作的供给理念。

三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问题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国内学者认为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困难的重要因素。孙浩[2](2011)认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不足受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从而使农村文化事业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偏好受到影响。

4总结

4.1存在的不足

通过前文对中国W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出现的85篇文献内容分析可以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文献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总数量不多。

一是研究内容相对单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研究大部分局限于机制、模式、主体、财政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实地调查研究少,缺乏原创式的经验研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难题,只有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适合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得出一些原创性的经验总结,为我国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指导。

三是仅抛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制度问题,缺乏解决方式的探讨。

基层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财政投入与管理人员的偏好息息相关。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来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财政问题是困难的。

4.2完善的方面

一是注重内容多元化研究,提供多方理论指导。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内容涉及多方面,除了供给模式、供给主体、财政等研究内容外,还包括教育方面,评价体系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网络供给等内容。

二是注重实地调查研究,获取原创式经验。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过程中,无论是采取政府主导机制、市场化机制、社会化机制、合作化机制,都应该在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供给模式。

三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财政资金来源。一方面可通过网络手段如正规公众号、微信等向社会及有能力的个人寻求资金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当地农村的特色,推进乡村游、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2]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6):60-66

作者简介: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开放获取;利益冲突;利益主体;开放获取专门法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9-0003-05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759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4年5月19日《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这是我国官方机构的第一份开放获取(Open Access)政策。开放获取运动肇始于2002年2月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其宗旨在于通过互联网向公众免费提供特定文献,公众可以通过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搜索、建立超链接和索引的方式使用这些文献,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提出了开放获取的两种实现形式,即开放出版和开放存储。前者指期刊出版后,在互联网上实现对作品全文的免费开放,即公众可以免费获取期刊中的文章,这类期刊也被称为开放获取期刊(即OA期刊)。后者指作者在传统期刊后,将论文存储到机构知识库或学科知识库,立即或延迟一段时间(一般为6~12个月)后免费向公众开放。根据英国诺丁汉姆大学主办的OpenDOAR的统计,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从2005年12月1日的128家,增加到2014年10月1日的2730家。开放获取的主要推动者是科研项目财政资助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少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通过立法方式推进开放获取。美国伊利诺伊斯州的开放获取法已经于2013年8月9日生效,秘鲁、阿根廷分别于2013年3月和11月通过了推行开放获取的相关法律。

对于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期刊论文等作品(下称“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涉及作者、作者雇主单位、财政资助机构、出版者等不同主体,各主体的著作权和相关权益是不一致的。这些权益冲突是开放获取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因此,探寻解决这些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是促进开放获取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1 财政资助科研论文的权利归属分析

2002年2月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将开放获取的对象重点放在科学文献上。2003年10月,在德国马普学会发起召开的柏林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的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提出开放获取的对象是经科学界认可的人类知识和文化遗产的综合性信息资源。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6年12月颁布的《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原则和指南》,公共财政资助的科学研究数据也是开放获取的对象。从数量上说,开放获取的对象主要是受版权保护的科研论文等作品。财政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论文,由于开放获取主要是针对期刊论文,故本文主要以财政资助项目期刊论文的开放获取为研究对象。下文将结合我国《著作权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对开放获取所涉及的不同主体对财政资助科研论文所享有的著作权和其他权益进行分析。

1.1 作者的权利

科研人员申请并完成财政资助科研项目,是履行其作为雇主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开展这种项目研究所产生的论文、著作属于职务作品或雇佣作品。学术界通常将我国《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务作品分为普通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两种。特殊职务作品著作权由单位享有,普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是其雇主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期刊论文等作品属于普通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是作者的著作权要受其雇主单位优先使用权的制约。

1.2 作者雇主单位的权利

作者雇主单位对特殊职务作品和普通职务作品的权利是不同的。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特殊职务作品,作者雇主单位享有除署名权以外的其他著作权。根据《著作权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论文、著作等普通职务作品,虽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是作者雇主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这项优先使用权的内容是,在普通职务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法律对雇主单位优先使用普通职务作品的方式并没有明确限制,应当理解为雇主单位有权以法律允许的任何方式使用这类作品。雇主单位对作者普通职务作品的优先使用权,为对这类作品实施开放获取留下了操作空间。

1.3 科研项目财政资助机构的权利

《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但此款规定并不适用于解决财政资助项目论文、著作等普通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所以,不能依据此条规定得出科研项目财政资助机构或者项目承担者对一般职务作品享有著作权的结论。财政资助机构对财政资助科研论文不享有法定的著作权,却可以依照约定对这类作品享有一定的著作权。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科研项目财政资助机构与项目承担者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委托研究合同关系。财政资助机构可在资助合同中约定资助机构对财政资助科研论文享有某些著作权。

1.4 出版者的权利

出版者对论文、著作提供编辑出版服务,为传播作品做出了贡献,因而有理由要求对其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并不是法定的权利,而是源自作者的授权。根据德国《出版法》,出版者享有的排他性的复制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均需要取得作者的许可。法国《知识产权法典》第L.132-1条规定,出版合同是作者或其权利继受人,以一定条件向出版者转让制作一定数量作品复制件,并由出版人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合同。这说明在法国,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作品的权利也来自于作者的同意。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出版者对非图书作品所享有的著作权,也应当来自出版者与作者的约定。由此可见,出版者对其所出版作品的权利类型和期限都取决于作者的授权。

概括地说,对于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产生的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一般归作者享有。作者雇主单位对普通职务作品享有两年的优先使用权。财政资助机构对普通职务作品不享有著作权,但可以通过约定享有一定的著作权,并有权对作者向境外出版商转让或独占性许可著作权进行控制。出版者仅仅依据其与作者间的出版合同享有一定的著作权。

2 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开放获取导致的利益冲突

开放获取推动者希望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尽可能广泛地传播,免费供公众使用,促进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利益存在差异,不同的权利主体对开放获取的态度有明显差别,从而在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开放获取问题上产生利益冲突。

2.1 财政资助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与作者的直接利益冲突

当财政资助机构和作为作者雇主单位的教育科研机构强制性要求作者参与开放获取时,就可能与作者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这可从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态度上体现出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人员于2005年就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态度进行了一个调查,向中科院位于北京的16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发放问卷262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问卷回收率85.1%。调查显示,对于是否愿意在开放获取期刊上,愿意并且已经发表过的科研人员仅有8.3%,愿意但未发表过的科研人员比例高达60.6%,明确表示不愿意的占31.2%;对是否愿意将经过同行评议的、拟在传统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预印本)自行存储到机构知识库中,仅有9%的科研人员有过向机构知识库自行存储论文预印本的经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初就科研人员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在线调查。调查表明,超过60%的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只是了解,而没参与。这表明科研人员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实际使用情况存在很大反差。科研人员排斥开放获取的原因包括现行学术评价体系不看重开放出版论文、开放出版论文和传统期刊的预印本论文质量不高、作者对开放出版论文需要支付出版费用、担心预印本开放后受到剽窃、担心在机构知识库存储传统期刊论文与出版商发生权利冲突等等。

上述调查研究表明,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科研人员作为作者,有权决定以何种方式,也有权决定是否向机构知识库存储论文。如果财政资助机构、作者雇主单位利用权力或其他资源强制性要求作者参与开放获取,就与作者的权利发生了矛盾和冲突。这种冲突是制约开放获取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

2.2 财政资助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与传统出版者之间的间接冲突

如前所述,开放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开放出版和开放存储。根据开放程度划分,开放出版可分为多种类型。按期刊是否需要付费订阅,可将开放出版分为全开放出版和复合开放出版。根据论文开放时间划分,开放出版可分为立即开放出版和延迟开放出版。虽然传统出版者对开放获取的态度越来越开明,开放获取的进展也越来越大,但是,根据2011年的一个统计,开放出版的论文仅占17%。可见,多数出版者还是排斥开放出版的。一般说来,开放获取推动者没有权力要求传统出版者参与开放获取,但是其通过对作者施加参与开放获取的强制性要求,与传统的出版者产生了间接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最终是通过作者与传统出版者的直接利益冲突体现出来的。

2.3 作者与传统出版者的直接冲突

开放存储要求作者将期刊论文的预印本或印刷本存储在机构知识库中,供公众免费获取。这对科技期刊出版的传统商业模式造成了冲击。传统出版模式是出版者不向作者收取出版费用,但是要求作者转让或独占性许可论文的版权,再通过收取订购费用的方式获取收益。出版者出于获利之目的,不同意免费公开或过早免费公开论文。作者受尽快发表作品、建立学术声誉动机的驱使,就倾向于向出版者转让或独占性许可论文的版权。因此,当作者遵循财政资助机构或其雇主单位的强制性要求,将论文的预印本或者印刷本存储在机构知识库时,就会侵犯作者在出版协议中已经转让或独占性许可给出版者的版权,从而发生冲突。

上述三种利益冲突是开放获取推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冲突,依法妥善解决这些利益冲突,是推动开放获取所不可逾越的一关。

3 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开放获取利益冲突的解决途径

从开放获取的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开放获取利益冲突的解决实际上采取了多种途径并举的解决机制。下文分别阐述:

3.1 财政资助机构的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

科研项目财政资助机构是开放获取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越来越多的国家财政科研资助机构颁行了自己的开放获取政策。科研人员向机构知识库提交论文是其接受资助的一项先决条件。比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英国研究理事会、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及其他国家的一些财政资助机构都有类似的资助政策。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14年5月19日的《关于受资助项目科研论文实行开放获取的政策声明》也属于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我们认为,特定财政资助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虽然对向本机构申请研究资助的科研人员具有约束力,但是这种约束力难以通过科研人员作用于出版商,况且其约束力也不是普遍性的,即一个财政资助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不能约束获得其他财政资助的科研人员。

3.2 教育科研机构的开放获取制度

科研教育机构也成为开放获取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截至2013年12月30日,全球已有280余家科研教育机构了自己的强制存储政策,即教育科研机构内部的开放获取制度。哈佛大学是较早建立机构知识库的大学,制定了相应的开放获取政策。哈佛大学法学院教师理事会于2008年5月1日通过决议,明确要求每个教员允许院长和其他教员接触其学术作品。

哈佛大学其他一些学院也有相同的开放获取政策。麻省理工大学于2009年3月18日由全体教师投票一致通过与哈佛大学相同的政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内地教育科研的机构知识库起步较晚。北京大学要求教员将其学术作品无偿提供给北京大学机构知识库使用。但是没有强制要求。清华大学机构知识库鼓励师生向机构知识库提交作品,同时不要求作者转让版权,只要求提交许可协议。中国科学院于2014年5月19日了开放获取的政策,要求接受财政资助的科研论文必须实现开放获取。实际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机构知识库在2007年已经开始运行,中科院一些研究机构也建立了自己的机构知识库。

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强制性要求作者向机构知识库存储作品相比,国内教育科研机构的开放获取制度大都是鼓励性的。这导致知识库收录的作品数量较少,且很多作品只收录元数据,而不是全文。这显示出国内教育科研机构的开放获取制度无法有效解决上述利益冲突。

3.3 与出版者的协议机制

机构知识库的建立对出版商的利益冲击较大,因此在机构知识库建立的早期,出版商大都持反对态度。出版商若能同意作者将经其出版的作品实施开放获取,无疑可以大力促进开放获取的发展。目前,取得出版商对开放获取的同意是通过作者与出版商的协议以及财政资助机构或教育科研机构与出版商的协议实现的。

3.3.1 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出版协议。作者在时会与出版商签订出版协议,而国内外很多专业学术期刊都会要求作者无偿转让版权或许可期刊对经其发表的论文拥有无期限限制的专有使用权。作者为了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在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上发表,往往只能接受这种条件。因为作者在丧失版权的情况下,已无权再许可机构知识库传播其作品,这种出版协议就给开放获取带来了极大难题。因此,作者必须在出版协议中保留通过机构知识库对作品进行开放获取的权利,才能将作品存缴机构知识库中,供公众免费

获取。

3.3.2 教育科研机构与出版商之间的协议。教育科研单位作为高质量学术文献的产出单位,在与出版商的谈判中有更多的话语权,完全有可能获得出版商允许本单位科研人员对论文实现开放获取的授权。例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已经与部分出版社签订了允许开放存储的协议。2010年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也与Springer科技与商业媒体集团签署了开放存储合作框架协议。因此,即使作者将著作权转让给具体期刊的出版商,也不会影响作者单位的知识库对作品进行存储和开放获取。

3.3.3 财政资助机构与出版商之间的协议。作为开放获取运动的推行者之一,财政资助机构也多方寻求在现有的出版模式下促进开放获取的途径。财政资助机构资助的科研论文在所有出版的期刊论文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财政资助机构与出版商谈判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针对开放出版模式中要求作者支付论文处理费的形式,财政资助科研论文部分是由财政资助机构替作者支付。因此财政资助机构可以与出版商签订关于财政资助科研论文的开放获取协议。例如,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与Elsevier出版集团就接受NIH资助的作品的开放获取问题达成协议,要求接受NIH资助的作者的作品在Elsvier期刊上发表后12个月都允许存储在机构知识库中。这种形式与教育科研机构与出版商的协议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作品的开放获取。

3.3.4 开放获取专门立法。鉴于上述解决机制均有不足,一些国家在尝试通过专门立法的方式推动开放获取。美国曾就开放获取问题提出过数个法案。2003年6月2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马丁・奥拉夫・萨博(Martin Olav Sabo)向美国国会提交了《公共获取科学法案》(Public Access of Science Act,简称Sabo法案)的议案。

2005年12月14日,又有议员提出CURES法案,法案要求对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实施强制性开放获取,要求作者在论文被期刊录用时即进行存储。2006年美国第109届国会上,参议院的两位议员John Cornyn和Joseph Lieberman提出了联邦科学研究成果公共存取法案(Federal Research Public Access Act of 2006,简称FRPAA)。美国的这三个法案虽然都没有获得通过,但对开放获取还是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美国的伊利诺伊斯州已经率先通过该州的开放获取法,要求所有的伊利诺伊州公立大学都必须制定对研究成果的开放获取政策,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确保开放获取的推进。另外,阿根廷、秘鲁制定了全国性的开放获取法律。阿根廷的法律规定受财政资助的研究成果应当开放存取,存储在机构知识库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开放获取,受公共财政资助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教师、博士生及硕士生的研究论文,要在论文正式发表后的6个月内存储到机构知识库中。秘鲁的法律要求所有接受财政资助产生的研究成果,都必须提供开放获取。秘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络平台,收集财政资助研究成果的数字档案。

比较而言,上述四种机制都有不足。财政资助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通常直接约束受其资助的科研人员,其约束力不具有普遍性,而且会因为科研人员相对于出版商的绝对弱势谈判地位而大打折扣。与此相似的是,教育科研机构自身的开放获取制度更不具有普遍性,亦会因为科研人员的弱势谈判地位而不能作用于出版商。至于与出版商的协议解决方式,作为个体的科研人员不可能做到让出版商同意开放存储,倒是教育科研机构可以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与出版商达成协议,允许其科研人员将通过该出版商发表的论文进行开放存储。开放获取专门立法可以具有普遍的强制约束力,但是其不足是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等到有了专门立法再实施开放获取。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法律环境中探寻出解决开放获取利益冲突、促进开放获取发展的途径。

4 关于解决开放获取利益冲突、促进我国开放获取的路径思考

我们认为,我国在制定开放获取专门立法之前,应通过如下途径促进开放获取:

第一,我国所有的财政资助机构都应制定具有相同效果的强制性开放获取政策,从而对所有的项目承担单位、进而对科研人员产生普遍的约束力。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财政资助机构对财政资助科研论文不享有著作权。所以,资助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应写入科研项目合同或在合同中载明其开放获取政策构成科研项目合同的一部分。

第二,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应制定开放获取制度,以贯彻财政资助机构的开放获取政策,具体可以通过行使对普通职务作品的优先使用权来实现。教育科研机构是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科研人员开展项目研究产生的论文属于普通职务作品,其著作权归科研人员所有,但是作为雇主单位的教育科研机构享有优先使用权,因此其有权利通过机构知识库对该作品实行开放获取,也有权要求科研人员将该作品存储至指定的机构知识库。

第三,鉴于科研人员不能通过协商取得出版商对开放存取的授权,我国科研教育机构,尤其是部级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应积极与世界主要出版商协商,取得允许其科研人员对经由该出版商发表的论文实施开放存取的许可。

同时,我国应启动开放获取立法工作。如果将财政资助科研论文界定为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政府作品或者将资助机构视为财政资助科研论文的作者,从而可以任意实施开放获取,将对现行的著作权制度造成很大的冲击。因此,我国的开放获取立法应立足于在现行的著作权法律制度框架中进行。我们建议,未来的开放获取立法应规定开放存取的作品文本类型(预印文本还是印刷文本)并针对不同文本的开放存取规定最长的延迟期限;开放获取是财政资助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法律义务;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只能在开放出版期刊和出版商同意开放获取的期刊上发表。在这种法律制度之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同意对其发表的我国财政资助科研论文实行开放存取。

参考文献

[1] 刘兰,等.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历史进程[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7).

[2] 张晓林,等.机构知识库内容保存与传播的权利管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4).

[3] 许荣荣,赵建华.美国开放获取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0).

[4] 李麟.我国科研人员对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态度――以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6,(7).

[5] 李武,卢振波.科研人员对OA知识库的认知程度和使用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10).

[6] 苏小波.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出版的认知和行为研究述评[J].图书情报知识,2014,(3).

[7] 陆彩女,李麟.2013年国际开放获取实践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8).

[8] 翟建雄.开放存取知识库版权政策概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2).

[9] 张强,金涛,曲哲,葛俊忠.机构知识库相关著作权法律问题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9).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运管所稽查大队长竞岗演讲稿-竞职演说

【我们的服务】各类演讲稿、竞聘演讲稿、述职报告、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先进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征文、论文(含职称论文、工商论文、公共论文 、财务论文、工科论文、社会论文、艺术论文、教育论文、财政论文、管理论文、会计论文、理科论文、文化论文、医学论文、法律论文、证券论文、经济论文、文学论文、哲学论文、政治论文、计算机论文等)、法律文书、经济研究报告、经济事务文书、英、法、德、俄等外文文书等。无论您需要哪方面的文章(包括经济、教育、政治、文化、法律... ),无论您需要哪个部门材料(党委、政府、财政、工商、公安、统计、邮电、企业... ),都可打电话(13117350608)、qq(235528730)或发电子邮件与本站联系。

【我们的承诺】依托强大的写作队伍,以市场最低的价格,为您打造最优质的原创作品。

【我们的优势】本站汇集诸多专家学者、报社编辑、各部门文秘工作者,阵容强大且具有丰富的写作基础和经验,文章质量绝对有保证。出自本站的每篇文章都属于本站作者原创而来,不存在版权纠纷问题,而且绝对为顾客保密。

【我们的流程】与本站站长联系(打电话或发邮件)-同意写作-银行汇款-写作-交稿-客户反馈

【我们的账号】 工商银行:9558801911101296371(牡丹灵通卡)收款人:许齐德 汇入城市:湖南省郴州市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我叫**,现任稽查队副大队长。平时,我总是对同事说,向前、向前、再向前;但此时此刻,我却希望最后一个演讲,因为稽查队肩负着广州道路运输市场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生活无规无律,有的是组织,有的是协调,有的是参与,确实一言难尽,但是交通是一条宽阔的大道,有人修路,有人快跑,而我,甘当一颗铺路石,无怨无悔。

一、 工作成绩和不足

回顾本人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1.扎扎实实做好日常稽查工作,确保道路运输秩序良好。

**作为华南重镇,运输市场资源丰富,客货运企业参差不齐。对运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大队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每个分队的积极性。以 “两站一场”为中心,稽查力量辐射广州,重点打击无牌无证,兼顾其它违章,月度定期进行客货运市场集中整治,逐步净化运输市场。

2.建章立制搞好车管工作,全年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从事车辆管理,如果没有“安全第一”的意识,那么,不仅没有“安、稳、长、满、优”的可能,而且还是失职。只有安全才能有收获、有幸福,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稽查队人多车多,司机又有一些新手,管理任务繁重,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常言到“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为了不出事故,少出事故,对部多次召开会议,牵头讨论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把车辆安全工作作为每周政治学习的必备课,收到了良好效果,全年无重大交通事故发生。

3.全力以赴维护好重大节假日的交通秩序

春运工作,牵涉千家万户,也是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更是运管工作的期末大考,全体队领导和队员发扬连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年年春运受表彰;春、秋季交易会任务重、压力大,管理和服务对象广,值勤人员周密部署、热情服务,受到四海宾朋齐赞誉,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管工作的影响力;还有百万火焰行、中巴足球对抗赛等等重大活动都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领导的培养和支持,同志们的帮助和自己辛勤的努力。不足之处是工作较多时,有时有些急躁;在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关心同事生活方面做得不够,我一定加倍努力。

二.立足本职,展望未来,稽查工作任重道远

结合稽查工作实际,我认为首先应该认清角色、摆正位置、行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抓重点攻难点,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具体概括为“一个原则”、“两大主题”、“三个转变”、“四个做到”,简称一二三四。

“一个原则”就是上为领导分忧,下为群众服务,并把它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两大主题”就是围绕改革与管理两大主题,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素质建设。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群文活动;理论;研究;发展;现状

群文理论研究作为群众文化产业的重点工作,是为了保证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文化主题的培养和文化教育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指导性意义。本文就群文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希望给群文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群文理论研究的现状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相继出版了很多关于群文研究的相关书籍和报刊,不仅包括群文理论研究的课题、文化品牌的建立,而且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起重收集了很多群文理论研究的相关论文和优秀实践事迹,分析并总结了最近的群文理论研究方案,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及经验,给群文工作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和快捷。所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群文理论研究的认识和掌握逐渐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面对全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都严重影响并制约着群众文化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视,找到问题发生的关键因素,从而及时进行解决,为群文理论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平台。

二、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一)加强群文理论研究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党的十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和大繁荣,通过将文化引入到生活中,建设文化社会,从而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服务和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发展目标,要积极提高经济文化水平,通过人口发展和服务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来有效的统一文化发展,实现网络健全模式,创建惠民惠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提高生活中的文化质量和服务任务指标。所以说,要积极的加强对群文理论的研究方案,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建立。

(二)群文理论研究对群文活动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逐渐增加了群众文化在社会上的开展,无论是文艺演出还是群众自发的公益表演,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是虽然文化节目的层出不穷,也给我们文化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提出了一些难题,大家只是注意到了文化活动带来的乐趣,却忽视了开展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管理和控制。

(三)群文理论研究是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的手段之一

在国家领导和地区负责人的领导下,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有了很大的规模和成就,文化管理者抓住了发展的时机,通过对各市和各县区组织优秀的文化团体,从而创建更加优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群众文化的研究不仅有效的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更加保证了群众文化的服务权益,所以说,群文理论研究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的关键性因素和手段。

三、群文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群文理论研究人才严重不足

人才是保证理论研究的关键性基础,群文活动的建立不仅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更需要一个优秀的研究团队。所以,我们要大力的挖掘群文理论研究的人才和队伍。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相关的岗位设置,对个别的使用人才进行配备,避免出现一人多岗和身兼数职的情况,使得每个人才都有各自的职责,实现自己的利用机智。同时,要保证人才的有效利用,通过考核和面试等方式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从而有效的组成一支优秀的群文理论研究队伍。

(二)群文理论研究自觉性不够,热情不高

研究的主要基础就是研究者对理论的热情,而我国现阶段的群文理论研究来看,大多数的工作人员对此项研究还不是特别了解,没有真正意识到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真正目的。而且我们在社会中所征集的群文理论论文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质量普遍不高,而且作者的投稿都显得很被动。所以说,我们要积极的向社会进行宣传,让广大群众真正的了解到群文理论研究的乐趣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对群文理论研究的热情,并且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提高自觉性,将真心投入到理论研究工作中去。

(三)群文理论研究资金投入少,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激励制度

虽然我们已对群文理论研究投入很大一部分资金,但是面临所需要的群文理论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好的将资金的使用有效的利用到群文理论研究过程中。同时,资金的短缺就会影响对研究工作者的奖励,不能有效的实行对群文理论研究的激励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文理论研究的正常开展。

(四)理论研究评选活动多,没有创办一个较好的发表载体

群文理论的研究方式很多,我国也建立多数的文化馆,每年在馆内都有常规性的论文评选活动,但是向各地方所要采集的论文很少,而且还需要邀请各地的优秀专家对论文进行审读和评选,选出优秀的论文进行推荐。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一个更加完善的载体宣传,没有对及时的对论文进行发表,从而使得在所在区域内没有一个可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四、θ何睦砺垩芯康慕ㄒ

(一)真正发挥群文学会研究团队的作用,吸收研究能力强的骨干,恢复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群文理论的研究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所以要想建立健全群文理论研究的人才队伍,就要有一支有热情和自觉性的队伍。并且,需要配备一些工作人员来对群文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上下对接,因此,要大量的吸收一批优秀的研究骨干,恢复和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真正的发挥群文研究团队的作用。

(二)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良性机制的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学习活动

目前我们的理论研究状态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就是财政投入很少,尤其是在基层单位,对于群文理论研究的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研究的发展。所以说,我们要加大重视,提高财政收入,建立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常态化的交流学习机会。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群文理论研究的考核制度,应该从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我们需要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各镇街的考核中,加大重视程度,将群文理论研究列入到年度测评中。此外,对于基层的文化站来说,加大对业务考核的评审,将其纳入到群文理论研究中去。只有通过这两个层面的考核制度,积极营造出群文理论研究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

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但对于工作在群众文化领域的同志们来说,更主要是抓好理论研究工作。我们要做好群文理论研究工作,从本质上保证群众文化的有序开展,使得群众能够真正有效的认识到群文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顺应时展探索群众文化创新理论与方法[A].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年06月(上)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2015:3.

[2]吴矗.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加强理论学习、思想及作风建设[J]. 大众文艺,2014(22):13.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宋代;三司;财政史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历史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宋史的研究也乘着“文化大繁荣的东风”不断攀登新的理论高峰。2000----2015年,是国家经济大发展的15年,也是宋代以三司为代表的财政史研究大发展的15年,专业性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新观点新见解目不暇接。2000年以后至今的十五年来,三司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愈加深入、全面,并逐渐走上成熟,相关论著文章屡屡发表.这些著述都力图的与时代接轨,从现实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意义的见解。

一、三司机构设置和官员选任研究

北宋初三司是中书门下直属领导的全国最高财政机构,被称为“计司”,三司最高长官称为三司使或权三司使、判三司事,因其位高权重,被称为“计相”。三司即是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三个中央机构的合称,分别置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为其长官,设三司使统领三司及其诸衙、诸案等各个机构,为三司最高行政长官。

(一)关于三司的机构设置研究

万昌华著的《秦汉以来中央行政研究》①中第四章《宋元明清时期中央行政概述》陈述了作者对于宋代三司的认识即宋代中书、枢密院和三司各不统属,是一种类似当代欧美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

(二)关于三司的官员选任研究

黄亚娟《北宋三司使研究》①主要从三司使的任命、职能、考核、俸禄以及三司机构的运行等多个方面详细的论述了三司作为制度的存在方式以及不可避免的皇权干预。

二、三司职能问题的研究

北宋三司在元丰改制前,“凡户口、田产、食货之政令,皆归三司”,可见三司掌管国家财政大权,而三司使掌“邦国财用之大计,总盐铁、度支、户部之事,以经天下财赋二均其出入焉。”所以三司使被称为“计相”。

(一)关于三司的理财职能研究

黄亚娟在《宋代三司使职能探析》②中进一步探讨了三司使的职能,把三司使的职能权限进一步扩大到处理下属诸司日常事务、编撰会计录、参议军国大事等几乎无所不包的地步。元丰改制以后,三司使这一职官被户部尚书所取代,但是职权范围远不及三司使,三司这一制度在中国财政史上谱写下了黄辉的篇章。

(二)关于三司的经济职能研究

三司作为一个财政机构,从经济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的论著也不在少数。李晓《宋朝政府购买的行政管理体系》③,把三司作为宋代政府购买行政管理体系的中央主管部门,并列举了三司在政府购买行为中的主要职能,即参与制定政府购买方面的政策、法令;总揽中央财政的政府购买预算;贯彻落实政府购买方面的政策法令,下达中央预算政府购买的指令计划;负责政府购买资金的划拨、调配;举荐与政府购买有关的机构官员。

(三)关于三司的审计监督职能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陈曦《宋代账籍法研究》(2013年)则侧重于揭示三司编造账籍账簿等行为在完善国家财政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为现代财政管理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肖建新《宋代审计三论》④把宋代三司作为一个财经的审计机构加以研究,即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在三司之下设立都三司磨勘司,“覆勾三部账籍,以验出入之数”。

三、三司与宰相的关系问题研究

因为三司具有相对独立的财政权,宰相掌握最高行政权,所以行政与财政的关系问题一直有待于学者进一步考证和推敲。方宝璋《论宋代集中财权的思想》⑤认为三司这种高度集权的财经体制给宋代财政的管理和监督带来不便,是造成“冗费“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且宰相、三司、枢密院分权治事,各不统属,造成用兵不知财计,施政不知边鄙,极大的降低了行政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宰相不预财政的状况到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上台才有一定的改变,纠正这一局面带来的弊端是元丰改制“罢三司权归户部”的主要目的。

四、三司制度历史意义问题研究

(一)关于三司加强中央集权问题的研究

吴霜《三司的财政收入与中央集权的巩固》⑥探讨了三司的创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文章提出以下三个论点:第一,三司是国家中央禁军的总后勤,是帝王掌握军队的资本,帝王控制三司也就控制了禁军,用武力保障其地位,以使自己在中央控制局势,促进中央集权的加强;第二,三司制下的长官位高权重,但素质低下,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这种状况令帝王十分放心,有利于皇帝控制三司所掌的财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关于三司制度历史价值问题的研究

叶青《从古代史角度看财政监督的发展》⑦指出北宋三司是一个较为独立和完整的国家财政系统,内部设有三司勾院、都磨勘司等监督机构,有相对专业的制约手段,为当代财政机构的设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文章对以三司使为代表的北宋初期财政官员考课、处罚、薪酬、选任等管理体制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这一体制对于当代社会借鉴意义。

(三)关于三司制度弊端问题的研究

前文已经论述,三司在一定范围内分庭治事,不利于宰相统筹规划,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科学决策。另外,李义琼《北宋前中叶财政体制的变迁―以王安石的财政改革为中心》⑧指出了三司制度的弊端,皇帝财政和地方财政不断剥夺三司的财赋造成了北宋的“积贫”,实际上是三司的财政匮乏。朱舸《北宋社会经济的再认识―以军事财政与全国性市场为中心》⑨详细列举了北宋前几朝三司的财政收支状况,指出了其在军费开支方面的重大压力。田艳青《北宋熙丰财政改革研究》⑩进一步分析的三司后期财政的拮据形势,指出由于三司多年的费冗财乏导致了王安石变法财政方面的改革。

结语:最后,笔者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研究历史要服务于现实,注重现实关怀是历史研究保持活力的最大动力,三司制度的研究也不例外,所以学术界应着力从更加具体、详细、实用的方面揭示宋代三司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提供的现实意义。对于以上评述,由于晚生学识浅薄,诠才末学,必定有许多孤陋寡闻、遗漏错误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多多包涵。

参考文献

[1]包伟民.《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C].商务印书馆,2004.

[2]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脱脱(元)宋史职官志[M].中华书局.

[4]白寿彝.中国通史[M].卷七.中信出版社,2014.

[5]陈振宋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 公共文化 综述

[分类号]G127

农村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形势下,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哺育和支撑。近年来,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理论研究已逐步开展,有些优秀成果已付诸实践,对农村公共文化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数据统计及结果

本文以CNKI期刊论文库和硕博论文库为检索系统,以“公共文化”并含“农村”为题名,时间截止至2010年7月9日,对搜索的论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搜索论文158篇,其中硕博论文13篇,时间跨度为从2006年到2010年,按时间分布情况见图1。

从图1可见,自2006年以来,对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08年以后,论文数量明显增多。按内容来分,目前的学术论文主要涉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经费、设施、法律法规、绩效评估、机制创新等方面。

2 国内研究现状及主要观点

2.1 对基本问题的研究

2.1.1 农村公共文化的定义和特征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村公共文化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在学术研究中多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界定。主要观点如下:一是从供给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为满足农村民众的文化需求而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与进行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的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活动”;二是从主体内容的角度,有学者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在构建农村综合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以推进农村文化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等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村公共文化除具有公共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应具有农村的独特性。陈吴琳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是孕育在农村特定的经济和政治环境下的,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与城市公共文化相比,还具有乡土性、传统性、垄断性、输人性四大特征。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多宗教和多民族融合,因此,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具有其特殊性。孔维萍、吴艳华从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多元并存性四大特征出发对新疆农村公共文化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公共文化建设应突出地区特色。

2.1.2 对农村公共文化内容的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界定。尹长云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向农村地区提供的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活动、信息服务以及与其具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资金保障、人才等;闫平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体系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纵观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农村公共文化”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内容还没有一个明确、完备的界定,笔者在总结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将农村公共文化所涉及的内容界定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包括休闲娱乐活动、群艺表演、广播电影电视、文化下乡、重大文化工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包括乡镇文化站、艺术馆、文化大院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所依托的硬件设施等;农村自有文化,包括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农村文化遗产、农民自办文化等。

2.1.3 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意义农村公共文化的功能意义已经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共识,学者们普遍认为它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是解决农村贫困的内生力量;是剔除腐朽落后文化、抢占精神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 对供给问题的研究

2.2.1 对供给现状的研究疏仁华认为,“我国公共产品供给长期重城市、轻农村,使得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供给处于一种严重的缺失状态”,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经费不足、人才缺失、体制与机制缺失;蔡辉明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文化产品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区内群体之间存在普遍的供给不均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缺位、错位严重;刘如珍认为,受城市化进程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冲击,城乡公共文化生活相差甚远,真正适合农民口味的公共文化少之又少。

2.2.2 对供给主体的研究 传统的行政管理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的唯一主体,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组织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以及治理理论逐步形成,政府以往的统管一切的角色逐渐改变,部分职能向市场开放,与企业、社会、个人统筹协调,走多中心治理模式。作为公共产品之一的公共文化也在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主体的构成,国内学者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即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供给。

蔡辉明认为,依据供给主体,供给模式可划分为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以及第三部门“志愿型供给”三种,“运用这三种多元化并进的供给模式,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和制度保障”;裴玲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主体应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农村社区,要扩大社会力量,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通过公共财政的政策和利益导向,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参与热情在农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平台上的有机结合,改善目前农村文化供给状况”。韦丹以环江县为例研究了农村公共文化的供给问题,指出“按照政府、社会、农民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应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和群众共同参与,构建政府、社会、群众相互合作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网络模式”。

另外,一些学者对作为主导者的政府的供给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葛继红和王玉霞从公共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和正外部性方面分析了政府作为供给主体的必然性,指出,作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主导力量,政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制度供给,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卢华东论述了政府主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要把握好原则,二要明确建设任务,政府应着重建设政策理论、基础设施、生产运营、资金保障、人才支撑、信息传导、评估监督七大系统。

2.3 对保障机制的研究

2.3.1 对资金投入问题的研究 资金投入是农村公

共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财政投入数量上,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在大部分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是制约着公共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当务之急是扩大资金投入数量;就目前有限的财政投入来看,农村公共文化投资明显落后于城市,西部农村更是落后于东部。陈坚良以2003―2004年的财政投入为例,指出目前城乡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拉大,国家投入偏重于城市;曾崇碧、王芬林、葛继红和王玉霞等也通过大量实证数据论证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财政投入不仅不足而且失衡的现状。

在投入方式上,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应积极吸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事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刘玉堂、王琳等强调“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要采取财政补助、信贷贴息、参股经营、融资担保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葛继红、王玉霞认为政府不仅要担当主要投资者的角色,还要通过出台政策和完善立法来积极鼓励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共同投资,以弥补国家财力之不足…。;林怡认为,县镇两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投入问题上起着关键的作用,要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列入财政预算,对社会和个人的参与和投资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

2.3.2 对人才机制的研究 人才队伍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任务。充实和发展一支稳定、专兼职结合的优秀人才队伍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保障。目前,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主要表现在:专业人才缺乏、业务能力较弱、素质不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干劲不足、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工作人员身兼数职、身份不明、隶属关系较为模糊等。

就农村公共文化人才短缺的原因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由于财政紧缺,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职权少且薪酬低,很多乡镇发不出基本工资;领导不够重视,重实物建设而轻人才建设;缺乏准入门槛,编制不足,职称评定困难;缺乏学习和培训机会;农村精英大量外流,缺乏对民间艺人和传统文化能人的鼓励和奖励机制等。

根据不同的现状和原因,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发展策略:从资金待遇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增加工资待遇,建立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制度,完善工作人员的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陈坚良指出“要明确待遇,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农村文化单位和基层文化工作者予以表彰奖励”。刘淑兰提出“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帮助和解决农村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刘卫在基于湖北省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落实乡镇文化站转制改制人员参保的有关政策”,“加快建立合理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曾崇碧认为“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队伍,需增加相应编制,提高基层文化管理人员待遇”。

从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学者主张:一要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个人素质的培养和业务培训I,二要注重对农村文化能人、文化精英的培养与扶植,三要加强对高校人才的引进。陈坚良、苏忠义等人提出,要加强文化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敬业精神,提高政治和思想素质;曾崇碧认为要“促进城乡文化人才双向流动,县属单位的科技、文艺、教育工作者等到农村基层文化机构任职或挂职,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到城市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章剑华认为要“注意抓好对基层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为文化站选好人、定好岗”。曹锦扬认为“对现有人员一方面每年都应邀请有关专家来辅导授课,另一方面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人员送到国家、省、市文化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班及高等院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对农村文化精英的培养上,吴理财和夏国锋、王琳、陈坚良、曾崇碧、李萍和霍军政等学者都主张要培养和扶植农村文化爱好者和文化精英,增强其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相应的鼓励和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其文化带头人的作用。在人才引进方面,学者普遍认为要培养大中专院校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工作,李少惠和崔吉磊认为“城市高校和社科研究部门应深人农村基层,加大对农村传统乡土文化资源的研究力度,采取院校教育、岗位培训、业务交流等各种形式,切实加大农村文化人才培养的力度;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让农村‘不走的文化’发展壮大起来”。

2.4 对公共文化设施网路的研究

公共文化设施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和依托,是农民群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场所,是一个地区公共文化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问题重重,主要表现在:文化设施覆盖率低、很多地区设施陈旧简陋、房屋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变卖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站有名无实,没有开展或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文化服务中心没有办公用房、图书和活动器材等而“名存实亡”,图书馆(室)的图书陈旧,没有更新,很多被闲置或流失。另外,还存在明显的建设失衡问题。徐学庆指出我国农村文化设施的主要问题一是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二是呈现明显的不平衡,包括地区间不平衡和县(市)、乡镇与村间的不平衡;曾崇碧将乡镇文化站和村庄文化设施进行东西部比较,指出西部农村文化设施严重滞后于东部,部分设施建设东西部相差悬殊。

我国学者一致认为,要改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现状,最重要的是增加资金投入,大量设施需要修建、重建,图书资料、活动器材需要更新和补充。有学者提出要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走社会化共建模式。吴碧英指出“文化馆、广播站、农技站、学校都可以作为文化设施来加以利用”,要“创新城乡单位共建、企业共建、军民共建等社会化共建模式”;有学者认为要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监督,明确责任人和服务规范,不仅要建设好,还要管理好;还有学者认为要鼓励农民对文化设施的参与利用,提高使用效率。

2.5 对农村公共文化政策法规的研究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保障,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它需要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其发展的基本政策。近年来,旨在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逐步出台,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公共文化政策尤其是涉及农村的公共文化政策还十分薄弱。

葛继红和王玉霞、林怡认为,现行的涉及农村公共文化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还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的制度体系,现有的法规文件,大多只是宏观的规定,而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实施细则不完

善,因此要制订规章制度,完善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使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规则有序运行;李小群和吴兴国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已有政策要不断完善、彻底落实、明确责任,同时要注意新旧政策的合理结合;苏红认为,公共文化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必须要有专门的文化政策,不仅要制定有利于国家文化和社会稳定的政策、法规,还要制定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发挥其职能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相关的财税政策和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李萍和霍军政认为,政府一要出台新的文化经济政策,动员社会力量,拓宽投融资渠道,二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改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随意性,地方政府要有所作为,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政策。

2.6 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绩效评估是公共文化部门落实责任、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目标的实现。

李宁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计划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李宁提出要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效率,量化指标,确保绩效的具体与明确化,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对评估的参与。李少惠和余君萍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有利于政府和文化部门树立服务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和决策水平,按照复合型绩效评估模式将政府评估、上级与专家评估和社会公众评估相结合,提出了一套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农村公共文化基础没施和场所、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信息部门和管理部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5个一级指标,并细化为28个二级指标和34个三级指标。

2.7 对农村公共文化机制创新的研究

对文化事业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目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理论界观点都趋于一致,即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以及文化部门的关系,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管、办、养合一的直接生产方式向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供给方式转变,使文化资源逐步从单一计划分配向国家、市场、社会共同配置转变。

目前,专门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机制创新的研究还不多,于玉宏和曹爱军认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应集中在推动文化体制的改革、提升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体系和建立城乡区域间的互动促进机制等方面”。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创新,曹爱军认为,应主要遵循一体化和多元化两条路径,一体化即解决二元供给问题,实现城乡一致的供给体系;多元化即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与筹资的多元化。

3 评价

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的研究,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产生了一些优秀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研究方法上,现有的学术成果主要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类比法、举例法等较为传统的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明显不足,对现代经济与管理技术的应用比较欠缺。因此,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研究者应该加强对社会计量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应用。另外,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农村公共文化这一领域,没有与其他学科结合,因此,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也是有待发展的一大趋势。

从内容上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很多学者都探讨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设施落后等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是对办法的实施和保障问题研究还不够,如加大资金投入问题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对如何加大投入、如何吸引社会投资、如何保障和监督资金的使用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还缺乏研究;其二,对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问题已展开大量研究,但对农民需求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只有对需求内容、需求数量进行调查了解,才能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供给,否则可能会造成供给与需求脱节――一方面农民需求无法满足,另一方面供给严重浪费;其三,对农村公共文化工程、文化机构等的评估、监督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还明显不足,对农村公共文化的评估问题已有学者进行研究,但数量较少,细化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还未出现。因此,加强对评估与监督机制的研究以及农民满意度的调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弱势与强化.求索,2008(6):67

―68.

[2]刘玉堂,黄南珊,刘保昌,等.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

究――以湖北省为个案.学习与实践,2007(6):12―23.

[3]陈吴.面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图书情

报工作,2009,53(17):23―26.

[4]孔维萍,吴艳华.论新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特殊性.昌吉学院

学报,2007(6):35―37.

[5]闫平.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山东地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33―38.

[6]疏仁华.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中国行政管理.

2009(1):60―62.

[7]蔡辉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制度设计.老区建

设,2008(IO):47―50.

[8]刘如珍.当代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新策略研究――以福建省

农村为例.福建论坛,2009(9):120―122.

[9]裴玲.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学位论文].兰

州:兰卅I大学,2009.

[10]韦丹.农利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研究――以环江县为调查

对象[学位论文].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11]葛继红,王玉霞.当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基于加强政

府供给角度.生产力研究,2009(4):21―24.

[12]卢华东.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任务.社科

纵横,2009,24(7):26―28.

[13]陈坚良.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文化服务的若干思考.科学社会主

义,2007(1):98一100.

[14]王琳.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明社会和谐发展.

天津大学学报,2008,10(5):417―420.

[15]林怡整合农村资源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农村小

康科技,2008(8):16―22.

[16]刘淑兰.政府创新与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福

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4l一45.

[17]刘卫.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路探寻――基于湖北省现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0):55―56.

[18]曾崇碧.西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

报,2009,22(4):78―8l

[19]苏忠义.南县农村公共文化建没的调查与思考.湖南行政学院

学报,2007(4):74―75.

[20]章剑华.江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艺术百家,

2006(6):l一6.

[21]曹锦扬.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剧影月报,

2007(6):48―49.

[22]李少惠,崔吉磊.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机制的构建.经

济体制改革,2007(5):175一178.

[23]徐学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成因及推进思路.中州学刊,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改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仍旧为低水平供给。

一、主要表现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经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地理条件复杂,乡镇政府财政经济实力较弱,虽然近年来中央与省级政府加大了对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仍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二)农村教育方面

黑龙江省大部分县(市)财政困难,上级增加的转移支付有的为增加和补发教师工资,有的贫困县甚至全年的财政收入尚不够为全县的教师开支用,而人员费逐年上升,公用费严重短缺。加之,农村义务教育“欠债太多”,各地区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很多县财政过于困难,所以“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无法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条件的真正改善。

(三)农村卫生事业方面

黑龙江省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后,村级预防保健经费没有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严重影响了村级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虽然每年全省安排2.4亿元,对12万农村五保户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按照“低标准起步、广覆盖铺开”的原则,全省实行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但目前乡镇卫生院的经营状况基本为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虽然目前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全省,但黑龙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仍旧存在着投入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等问题。黑龙江省各级政府投入的卫生事业经费不足,资金运作效益不高,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严重短缺,难以保证广大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四)农村社会保障方面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农村低保工作的展开和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显现出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趋势。由于财力的限制,黑龙江省的许多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几乎没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主要重点放在城镇,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差距较大。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仍是低水平的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比较小。

(五)农村公共文化品方面

目前,黑龙江省乡镇和村一级基本无图书馆也无购书经费,农民喜爱的电影由于投入不足,能够让农民享受的大片、新片、好片电影几乎为零,农民喜闻乐见的戏剧演出也几乎为零,同样由于投入不足,能给农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为数太少。农村文化经营场所设施简陋,消费水平不高,决定了农村文化市场重在扶持和引导。与庞大的农村文化市场需求相比,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缺乏,特别是专业人才缺乏。原来有一定的影响力、取得一定的艺术成果的老同志现在大部分已退下来,而新毕业的大学文艺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后继乏人,严重制约农村公共供给。

二、主要现象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在供给过程中仍旧存在着总体不足、供给不均衡等现象,而且一些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偏少,一些对农民益处不大的公共产品却供给过剩,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地域条件差异的制约,公共产品的供给还存在着较大不公平性,这些问题我们都不可忽视。

(一)总体供给不足

主要体现在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虽然黑龙江省财政性支农支出的绝对量从2003年开始是逐年增加的,但2003年至2006年期间,财政支农支出占黑龙江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呈现平稳趋势,基本稳定在3.4%左右,远远低于同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从2007年开始,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统计口径有所变化,财政支农支出所列为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所以与2006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7年至2009年期间,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上有大幅度增长,财政支农支出所占比例也稳步增长,可见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投入,但与同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比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结构失衡

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由于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因此结构失衡,难以提供农民真正需要的农村公共产品。首先,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涉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短缺。农村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这方面黑龙江省农村的目前状况显现出明显的不足。黑龙江省的农村医疗保障普遍缺乏,农民是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平常的小病,农民们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假如得了大病,许多家庭都因无法承受高昂的医药费而选择放弃治疗或治疗到中途被迫中止。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三)供给的不公平性

在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各地农村地理条件差异的制约,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较大不公平性。

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失公平。在黑龙江省内关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农村村民与城市居民享受着不同的待遇。一方面,城市居民享受着优越的市政设施条件,发达的交通、整洁的环境、低廉的基础教育、先进的医疗设施以及较健全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居民却与此无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供给均低于城市。另一方面,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条件远远低于城市的不平等状况下,农民为享用这些公共产品,除缴纳政府规定的使用费外,往往还需付出更多的代价,而城市居民则不需从税后收入中支付除使用费以外的更多的费用。

(四)供给效率低下

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要求是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之和等于生产单位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否则,即为公共产品过剩或不足。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预算的不完整性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等问题的困扰,对于农村公共资源的使用过程,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基层政府有一整套官僚机构来工作,一些部门片面强调部门工作的重要性,不切实际地要求各级政府层层对口设置机构,官僚机构也就越来越庞大,在县乡两级造成严重的机构重叠和人员超编,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还必然出现人浮于事、互相推诿,办事效率低下。

(五)农村公共资源监督机制缺乏

首先,涉及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部门多、资金投入分散。在生产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出于各自政绩和利益考虑,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中间环节较多,公共资金被层层“过滤”,公共产品被层层加价,往往导致农村公共资源和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和增长无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增加了对农村公共资源的筹集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农民分摊公共产品成本的负担加重。其次,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自上而下提供,农民自身受文化知识以及公共资源信息缺乏等因素的限制,农民的权利意识淡薄,难以参与民主监督,也缺乏民主监督的能力,这使农村公共需求与供给难以实现最佳耦合,在农村公共资源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上的监督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再次,乡、村财务管理混乱,资金使用的非透明化使得一些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假公济私,资金被滥用、挪用甚至贪污的现象比较普遍,暗箱操作突出等等,造成极大的浪费。

要改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除了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外,还需要建立适应社会、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统筹城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参考文献:

[1]谢立群.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模式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10.

[2]孙永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

新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7.

[3]陈定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

迁研究[D]. 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4]王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及其创新

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05.

[5]黄丽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

迁与制度创新[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

财政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指标设计评价

1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自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以来,创新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国家创新系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身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科技创新主要包括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创新两个方面。文化是社会文明的精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是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传统习俗等及其制度的复合体。管理心理学把“文化”定义为“群体成员共同认同和拥有的一组管理理念与愿景、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的人文内涵。科技创新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形成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和一系列文化要素的总和。创新与文化的关系,科技创新与文明进步的关系,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实践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先行,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一个重大的人文创新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科技史的发展也能证明这一点,比如著名的李约瑟之迷和韦伯疑问——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元明以前,中国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后来的落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思想如忽视理性、注重伦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耻于竞争等不无关系。

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2.1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全面性与代表性相结合的原则。科技创新文化是一个由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涉及到影响科技创新的文化、制度等社会环境,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再到成果转移的完整过程和多种特征要素的集合,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尽可能将影响科技创新文化的主要要素囊括在内,以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但是,全面性并非要求设计的指标体系面面俱到,而应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指标,在技术处理上:一是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综合指标取代过多的单项指标,二是选择最能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状况的指标,三是在相互包容和相互关联的指标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指标。

(2)科学性原则。即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选取的指标应能准确的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内涵。以文化竞争力、公共选择理论、投入产出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既要利用静态指标反映科技创新文化的基础、现状和实力,又要利用动态指标体现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潜力、趋势和前景。并充分考虑指标数量大、各类中具体指标相关性强的特点,兼顾评价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3)前瞻性。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今后发展变化的可能。为某一区域的制度绩效和文化氛围提供定量考察,适应当前国际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形势与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引导各科技创新实体坚持以人为本,凝聚一流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引导各科研单位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4)可比性原则。统计指标所测度的现象的性质具有可比性,当需要认识两种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数量联系时,要求对比的两个统计指标所度量的现象在性质上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两个指标的度量性质相同时,要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使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具有可比性。可比性还要求对末级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或无量化处理。

(5)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每个指标数据都要有可靠的资料来源,指标的计算方法要科学,要便于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在科技创新文化的决定方面,往往有些重要因素或难以直接量化,或有某些对象具有统计数据,缺乏完整性。一般研究常常为了便于计算,略去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同时要删除一些内容重复的定量指标,以简化指标体系,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2.2科技创新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2.2.1科技创新文化、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指标

(1)科技创新文化环境。政府文化投入率(单位:%):即政府文化经费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家庭文化娱乐教育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比重(单位:%);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单位:册);人均教育事业费支出(单位:元);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单位: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数(单位:个);居民文化程度(单位:人):该指标选用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外来文化的认同度(单位:张/人):该指标选用各地出版VCD数量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经商指数(单位:%):即非公有经济社会商品零售额占全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等等。

(2)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件数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文件数量);拓宽科技体制融资渠道(文件数量);加大财政税收支持(文件数量);市场化指数(单位:%):即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知识产权指数(单位:作/万元):该指标选用专利申请量与GDP之比;政府规模(单位:%):即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总人口的比重;对外开放度(单位:%):选取出口额加上进口额与GDP的比例。

(3)科技创新经济环境。城市化率(单位:%):即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失业率(单位:%);通货膨胀(单位:%)。

2.2.2科技创新人力、物力资本基础

每万人口的专利申请量(单位:件);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单位:人):即登记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地区人口的比率;研发全时人员当量(单位:人年):研究与发展人员指参与研究与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全时人员当量是指全时人员数加所有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科技机构人均固定资产原值(单位:千元/人)。

2.2.3科技创新投入

(1)企业投入。技术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单位:%):即各地区大中型企业中技术开发人员占全体员工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各地区大中企业中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占全部企业比重(单位:%);企业技改投资比率(单位:%)即企业技改投资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科技开发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单位:%)。

(2)高校、研究与开发机构投入。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单位:个);每万人高校教工数(单位:人);教学与科技中副教授以上人员(单位:人);高校科技服务课题数(单位:项);R&D投入占GDP比重(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数(单位:万元);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单位:%)。

2.2.4科技创新产出

获奖成果数(单位:件);每百万人口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单位: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技术市场成交额(单位:万元):包括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以及技术服务等有偿技术交易额;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比重(单位:%):指新产品开发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额的比重(单位:%);S&N、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单位:篇):即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的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和;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科技论文数(单位:件):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ET(《工程索引》)、ISIP(《科学技术会计索引》)收录的论文数;国内CSCD、CSSCI收录论文数(单位:篇):指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论文数;每万人火炬、星火计划及成果推广项目(单位:项)。

3科技创新文化评价模型

3.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样本矩阵

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上会发生重叠,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进行。设某区域Ri(i=1,2,…,n)在指标Ij(j=1,2,…,p)下取值为,得到指标矩阵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反映问题的角度和形式不同,指标较多,且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为便于比较,对指标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令y=X/(对于逆指标如基尼系数、失业率等的处理需要把X取负号),得到规范化矩阵Y=(y)np

3.2计算相关矩阵

R=(r)=YY/(n-1)(i,j=1,2,…,p)

r=yy(t=1,2,…,n;i,j=1,2…,p)

3.3求特征值

解样本相关系数阵的特征方程|R-?姿Ip|=0得到p个特征值?姿1≥?姿2≥…?姿p≥0

3.4确定主成分

按≥0.85确定m个主成分,使信息利用率达到85%,求出前m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将之规范化,得到每个主成分的线性组合y1,y2,…,ym。

3.5综合评价

求出样本在每一主成分上的得分,构造综合评价函数F=a+a+…+a,ai为每个主成分yi的方差贡献率,(i=1,2,…,m)为第i个主成分的得分,分别按和F对样本进行排序,即可得到各样本的综合得分。其值越大,某一区域的科技创新文化越优。

参考文献

1蒋慧工.国家核心竞争力三元素:人才、创新、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杰.科技创新文化的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4(9)

3陈依元.试论科技创新文化内涵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2003(12)

4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上一篇:财政学理论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政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