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统计范文

时间:2023-02-23 17:53:06

财务统计

财务统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统计;医院;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一、财务统计信息的利用和发展

1.转变旧时观念,符合时代要求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医院同样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只有完善的财务制度作为支撑才能保证医院工作的顺利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医院的财务部门工作中心主要致力于开发和利用财务统计信息,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账目收支状况。从单纯的算账,收入和支出比较,纯利润,设备等相关费用的统计,逐步向核算,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使得医院财务部门能够把以往在账本上的“静数据”变为能够利用的“活信息”。

2.完善健全制度,形成科学管理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带领下,医院需要同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适应时展。在原本的财务制度的基础上,从单纯的算账,收入和支出比较,纯利润,设备等相关费用的统计,增加监督机制,监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财务账目数量累计统计,定期检查和整理财务制度,资料保存工作,入超和出超的原因检查,并提供有效地解决办法,聘请优秀的会计人员进行准确的核算和预支计算,做到能够加强财务的核算、信息、统计之间的微妙联系。积极的开发和完善财务统计信息,完善健全统计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科学化制度化体制化管理新模式。

3.处理好基础工作,由小及大

医院本着从财务基础性工作做起,由小及大的原则进行制度完善。相对于医院而言,医院财务制度的完善,原始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财务数据的核算和维护作为医院财务的基础性工作。因此要处理好财务基础工作,就要深入贯彻财务信息统计。首先应完善医院财务报表制度,做好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其次应完善医院财务统计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数据的核算和控制,尽其可能的减少工作的失误率。更应该完善医院的数据保密工作,保证数据安全,与医院计算机网络增强沟通,随时了解医院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越来越呈现出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科学现代化的趋势,因此医院财务统计理应向现代化方向发展,跟随时展,更新数据,提高决策科学性。信息化即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阻碍性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到达的地方信息获得条件相同。在信息传递快速的便利下,能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差异率和信息的准确性,发掘电算化方面人才,引用到医院财物共计信息中,完善信息的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医院。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与统计中的作用

1.有效合理的配置医院的资源

医院始终如一的致力于如何能够把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的利用和联系并且优化组合,医院的财务统计信息建设是此问题的前提条件。一,根据财务统计信息的反馈,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医院的收支情况,然后利用可用的资金,协调资金的流向。二,利用医院的可调动资金,重点发展对医院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和国外进口先进医疗设备,也同样需要财务统计信息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到当地的卫生资源的分布,减少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三,在医院的基础工作,例如门诊,急救,住院等方面的安排,也需要财务统计信息进行合理安排配置,尽可能地保证患者的需求和医院的收入。

2.财务统计信息是科学合理决策的前提条件

通过财务信息报表的信息反馈,院方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医院的整体收支状况、成本、入超、出超。同时还能够通过财务统计信息了解到当地卫生条件和资源状况,合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效地资源配置。使得院方能够看出医院的发展前景和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3.医院管理水平的评价依据

医院的门诊人数,住院人数,药品费用费用占医院的收入比例即医疗和经济的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据。近些年,医院不断完善财务统计,不仅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也减少了百姓看病费用,得到了百姓的好评。

三、结论

综上所述,转变旧时观念,符合时代要求;完善健全制度,形成科学管理;处理好基础工作,由小及大;医院财务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有效合理的配置医院的资源;这些都是财务统计信息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财务统计信息能够提高医院在资源配置的科学性,管理水平的先进性,医务人员的促进性;因此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与统计是必要的。统计信息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能够满足院方领导对医院的指标,收支情况,工作人员更加便捷准确的了解。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的作用已经不止在盈利方面,更在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与统计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岳君,施娟,庞喜珍.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258.

[2]王兴宇,陈琦,戴仕明.基于Web财务统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化,2008(01):17-18.

[3]赵梓彤.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08):103.

[4]董四平.县级综合医院规模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10:5.

财务统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统计信息 医院财务 医院统计 作用

医院是我国的重点建设工程,承担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责任,因此,其内部的管理与财务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医院信息的统计工作对于医院的整体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条件。安全高效的医院信息统计工作,不仅能够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同时也能够提高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改善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的科学化管理。

一、医院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分析

(一)积极改变传统思维发展方式

因为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医院的人流量比较大,时常会出现财务统计工作的错误。因此,在医院的相关管理问题上应积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与财务体制,进而有效的保证医院的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开展。伴随我国社会理念的不断完善与创新,不同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院内部相关财务重心的转移,逐渐转向统计信息方向,并且开始形成了比较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从传统的单一算账与收支比较,逐渐发展成现阶段的费用统计与核算,并且依据相应的财务监督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内部财务部门的账本信息向动态信息的方向转变。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

医院内部的管理制度始终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与需求改变。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是医院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相应的管理体制上应具体结合相应的科学管理理念,并将其相关的信息统计与数据的核算有效的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而弥补传统单一财务管理的不足与缺陷,以信息的结果为主进行监督,同时有效的对医院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把控,促进医院整体的发展。除此之外,信息统计的使用增加了医院内部财务核算的相关监控体制,同时对财务账目的数量进行合理的统计,对统计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信息统计的整合,进而更加明确医院内部财务的核算与信息统计工作。

(三)医院财务体制工作流程的建设

在医院内部财务体制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针对医院的财务体制来说,原有材料的收集与整合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并且对财务相关的数据核算与维护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主要工作的处理问题上,应积极的贯彻落实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统计工作,深入完善医院的财务报表体制,并积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有效的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与完整。除此之外,对于医院的财务统计监督系统应进行适当的完善,合理的控制数据核算工作,提高医院信息数据的安全性。

(四)现代化医院财务统计信息数据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医院内部财务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现代化的财务统计工作主要以信息化为主,使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的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信息时间与空间的制约,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安全与准确性。除此之外,医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应尽量减少信息自身的误差,有效的提高信息的准确性,进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统计中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医院内部财务信息统计主要工作的开展

医院内部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的信息统计工作。要积极的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报表体制,对原有的材料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有利于保障财务统计工作的及时有效。除此之外,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监控系统,从各方面各角度对医院的财务信息统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提高医院内部财务统计系统的信息数据的准确程度。

(二)科学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

当前,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对于人力与物力财力的整合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同时,医院内部的财务统计信息建设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所以,应针对相关财务信息系统的反馈情况,全面详细的分析医院整体的收支状况,并结合实际的情况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有效的调节医院资金的流动方向。除此之外,使用医院的财务统计系统对医院整体的可调动资金进行准确的计算,科学合理的购买先进医疗设备,对医院的规模进行合理的扩大。同时,应积极对医院所在地的卫生资源进行调查与了解,尽量降低医院资源的浪费情况。并且在医院的主要工作当中,对医院相应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通常需要医院财务统计工作的合作与协调,这样能够及时的满足医院患者相应的需求。

(三)财务统计系统对医院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内部的财务报表能够使医院对其自身的整体的收支情况进行实时的了解,并且可以有效的把控住医院的成本与利润。除此之外,医院通过利用财务的统计信息可以对当地的相关卫生条件进行了解,对医院内部的有效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医院整体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医院的科学决策。

(四)有效完善医院管理工作的评估

医院的人流量始终很大,在门诊部与住院部的药品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对于医院药品费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计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可以科学的制定医院医疗与经济的标准,一定程度上为医院自身的管理水平提供有效的保证。随着医院内部财务统计系统的不断完善,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相应的药品与看病费用进行了合理的价格调整,有利于医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实现财务信息管理的现代化

医院内部财务统计工作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在医院的硬件资源配置中,应积极的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有效的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除此之外,应积极的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计算机知识的专业培训,将计算机的先进技术积极的应用到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统计系统中,并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强化财务统计信息相关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工作中的应用。

三、结束语

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相关领导对医院指标的需求,同时能够对医院的质量管理工作以及医院患者的实时动态和医院内部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与探讨,有利于医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科学合理的制定解决与调整措施。除此之外,医院内部的财务信息统计有效的结合了医院的质量、医疗效率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计工作,利用有价值的资源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评定,实现统计信息工作的目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易晓红.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统计中的应用意义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3):100-100

[2]张晓宇.浅析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财务统计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206-206

[3]马昆.试论财务统计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民风(科学教育),2012(9):309,312

[4]王淑娟.医院统计信息对医院财务统计分析的重要作用[J].中国经贸,2014(13):241-241

财务统计范文第3篇

摘要 医院统计在医院财务核算和效益分析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确保了财务核算和效益评价的真实性、准确性,为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重大经济活动决策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保证及依据。本文通过统计管理的现状及在财务核算和效益评价中的应用解析,阐述了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与效益统计不足与对应措施。

关键词 医院统计 财务核算 效益分析

一、医院统计的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学的发展,为医院等卫生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医院保持良好发展状况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虽然医院统计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完善。

1.医院统计模式需要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业务类型及业务量的扩展,医院的财务、效益等核算、评价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统计模式已无法满足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庞大的信息需要得到更快速、更准确的处理。然而由于部分医院统计硬件设计的落后、统计人员现代化办公设施操作技能的生疏等原因,造成了医院统计效率较低,统计的效果和利用率不高。同时,又由于传统的统计方式致使人员操作比较繁琐,一方面大量的、枯燥的统计工作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劳动负荷量,也容易使统计工作出现失误。另一方面,繁重的、简单的、重复的工作占用了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影响了对统计资料的分析效果和统计数据更深层次的专研,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决策方向。

2.统计机构的设施不合理

医院统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医院统计机构缺少独立性,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小型医院统计工作多由会计兼理或是挂靠在其他部门之下。第二,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如进行财务统计核算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核算和过程,而忽视了统计的意义,致使一些统计工作难以深入。

3.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满足科研及决策需要

医院统计的目标是用适量的卫生、医疗资源为社会大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医院的统计工作多停留在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上,缺少深入的、专业的、科学的分析与研究。而且,由于统计中的一些缺陷,统计的资料不够全面,无法为科研及财务决策等方面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

4.医院统计管理层次较低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为医院提供了现代化办公条件,提高了医院各科室的办公效率。但医院统计方面的软件开发相对滞后,而且医院统计人员对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影响了医院统计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医院统计工作缺少统计的标准,实施起来配合性较差,一些工作重复操作,浪费了医院资源。此外,其他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漏洞较多。比较常见的就是统计资料的填写随意,记录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影响了医院统计工作的结果与效果。

5.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第一,部分统计人员是因为工作需要调拨到统计岗位上来的,他们对统计的业务知识并未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因此业务水平不高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统计工作比较复杂,内容多、工作量大,需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因此学习和培训的时间有限,影响了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医院统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进展迟缓。第三,在工作中,一些统计人员为追求某种结果篡改统计数据,对表述不清的地方缺少和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而妄加猜测,使统计数据失真,影响了统计结果和统计质量。

二、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分析

1.医院财务统计核算的重要性

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关系着医院医院经济活动的稳定、高效进行、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首先,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工作保证了医院重大经济决策的正确性,使医院资金效益最大化,保证了医院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第二,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客观的反应了医院经济活动的变化,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第三,通过医院财务的统计核算,使医院领导及时掌握了医院的资金动态,对财务运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客观的、科学的解决办法,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及医院重大经济活动决策的真确性。第四,医院财务成本核算活跃了医院的经济活动,并对其规划、指导、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医院的财力、人力、物力能更合理、更高效的得以利用。如在资金利用上,通过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客观的反映出资金的流向和利用效率,将可利用资金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减少了资金运用的风险,确保的资金运用的效益。第五,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为医院效益统计提供了基础,有效的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医院效益统计的重要性

首先,医院效益统计可准确的判断医院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的效益状况,对效益统计结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客观的分析,可以正确找出这段时期经济决策的优劣趋向,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次,效益统计及时的反馈了市场信心,提高了医院的竞争能力,为医院的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再次,效益统计避免了医院资源配置、运用的盲目性,提高了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3.医院统计在财务核算和效益分析中的运用

首先,医院财务核算和效益分析运用了统计学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对医院存货计量的核算就运用的就是统计学的平均数原理。又如,在设备效益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对设备的使用收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得出设备的最佳使用效益,避免了设备购进的盲目性,避免了医院经济活动的风险,确保了医院效益的实现。再如,通过统计数据,对医院的财务核算、效益收支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分析,并利用趋势分析模型对其成本、效益进行预测,降低了生产经营上决策的失误率,确保了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益。其次,财务统计客观的反应了医院资金的运转、流动方向,对财务核算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数据基础,促进了核算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比如,对医院资产负责的核算中,面对复杂的资金流动等采用财务统计分析在进行核算,有效的提高了核算效率。再次,统计与医院财务核算、效益评价的联合使用方便了医院管理程序,使核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科学,符合医院经营的发展趋势,确保了医院财务核算、效益评价的创新发展,并为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与效益统计分析

医院统计工作的不足也普遍存在于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中,如何确保财务统计核算和医院效益统计的准确性、有效性,使其能更好的为医院的重大决策服务,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1)转变观念创新统计方式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积极开拓自己的视野,在工作岗位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医院的统计工作也需要创新。首先,健全和完善新的财务统计核算制度和效益统计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紧跟医院发展的脚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准确、客观、真实的决策依据。其次,统计的方式方法要具备可实施性和科学性,对医院经济效益和收支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客观的反应,使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科技化,使账簿上的数据变成可高效利用的动态信息。

(2)形成科学的管理方式

原有的统计形式数据利用率低,准确性和客观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疏漏。因此医院的统计工作要积极克服存在的不利因素,规范其统计程序,使其更加科学化。比如在财务统计核算中,原有的管理方式只是对收支状况进行简单的比较,缺少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统计的监管机制也不健全,监督人员将大量的时间应用在对账目的累积统计中,缺少对入超、出超原因的查询,使一些内在隐患无法消除。如果提高了统计管理的科学性,财务信息、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将更明确,提高了对信息中隐藏的规律、漏洞的觉察,保证了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的良好效果。

(3)增强统计结果的利用率

不论是医院财务统计核算还是医院效益统计,其最终目的都是对经营状况中的客观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减小医院经济活动的风险,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进行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时,首先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清晰性,确保核算、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其次,增强对医院统计信息的监管,对于含糊不清的信息数据及时的与相关人员核实,对统计中出现的信息篡改等现象要严肃对待、认真处理。再次,增强开放意识,科学的扩大信息数据统计的范围,增加统计信息存储量,更好的为财务核算和效益评价服务。第四,增强信息统计的全局观念,对于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要从全局出发,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有利用价值。第五,要增强财务统计核算结果和效益统计结果的利用效率,增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增加信息的流通性,避免信息、数据的重复统计,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医院统计管理层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统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医院统计管理对财务核算、效益分析等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医院信息管理要实现现代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程序,跟进信息统计软件的更换效率。使数据更新、数据统计更高效、更科学。其次,积极培养和发掘计算机应用方面人才,为医院的信息、数据的统计和传递提供更可靠的保证,确保其传递和应用的准确性,使其更好的为医院现代化建设服务。

(5)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再完善的制度、程序都需要人来操作、执行,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他是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目标实现的保证。第一,端正工作人员态度,使其能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财务统计核算及效益统计,按照公正、准确、客观、真实、完整、清晰的要求来完成财务报表等的填写,确保对统计数据核实与控制的有效性。其次,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养成公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尽量避免统计工作中的失误,对医院的财务信息、效益信息等有严格的保密意识。再次,提高工作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使其统计的信息数据能更好的为财务核算和效益评价服务,提高统计信息的使用效益。

三、结语

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与效益统计是医院运营状况的真实、客观的反应,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规范的、科学的实施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与效益分析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准确的进行财务统计核算与效益分析确保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为医院管理的不足和决策趋向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金凤,贺旭玲,房德东.农村财务审计面临的阻力、牵引力及举措.中国农业会计.2012(09):54-58.

财务统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统计;重要性

1.企业财务统计工作内涵意义

企业开展财务统计工作不仅可满足不同行业、部门增加值计算要求,真实反应各个单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获取的最终结果,还可为国内生产总值测算提供所需的重要基础信息数据。同时企业财务统计工作可为企业、国家与个人间的分配关系提供调整格局利益、制定分配收入政策的基础依据,并可为核算资金流量提供各机构分配收入的相关资料与相应他类财务统计参考资料。再者企业财务统计工作还可为核算资产负债提供基础必要数据,可作为企业研究经济实力的科学依据并成为核算资产负债的数据基本来源。

2.企业统计与会计关系

统计学与会计学在学科性质层面存在本质的不同,会计学主要研究以货币为主体的记账单位,采用复式记账模式反应企业运行资金状况,进而满足投资人、政府、企业管理人与债权人等各方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根本需求,其具有收益性与个体性等显著特征,可通过对个体经营的计量实现最大化效益目标。而统计学则是对事物在数量上体现的总体特征进行反应的方法论学科,其涵盖大量性与总体性特征,通过对较多个体的计量观察借助差异反应总体层面的规律性,因此可以说会计主要研究对象为个体,而统计则以总体作为研究目标。统计与会计采用的计量方式同样包含差异性,会计记账单位为货币,通过对其计价以及设置账户、填制凭证、核算成本及审核方式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开展系统、连续反映与登记。会计计量包含系统、连续及严密等现实特征。而统计则主要以劳动、货币及实物等记账单位采用各类调查方式借助分组法、指数法、回归法进行自然及社会现象各个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计量,进而真实反映事物间的客观规律性。由此可见统计计量包含综合、及时与灵活特征。虽然统计与会计属于相互独立的两类学科,然而二者会在较多领域互相利用与交叉。会计领域应用统计方式较为广泛,令会计学内容不断丰富、会计职能有效扩展,并令会计作用不仅仅局限在滞后反应层面,利用统计信息可科学预测企业未来,依据预期目标对其经济日常业务开展有效考核控制。统计领域应用会计方式同样较为广泛,在企业统计实践中包含较多的统计指标均需由会计核算中实现获取,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价值量指标。由此可按会计手段方式在统计中令各项内容全面丰富,促进了统计实践核算方式的完善与更新发展,令统计职能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填写及上报报表层面,而是利用获取信息实施预测、分析与决策,进而最佳化发挥自身统计信息功能。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现代化企业体制的完善建立,尤其是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构建,需要企业更加注重分析及搜集市场信息。即企业应更多的利用统计技术、方式、手段进行相关会计事项及财务信息的处理,同时统计及会计领域应在理论层面互相借鉴,在实务层面开展广泛的协作与交流,促进两者的相互协调发展。另外由统计核算及会计核算层面来讲,统计主要进行宏观反映,而会计则进行微观反映,因此企业统计仅有靠拢会计才能令基础更为扎实,同时企业会计应科学利用统计方式进而最大化发挥优势作用。

3.企业财务统计与会计工作协调配合科学策略

3.1 构建以会计核算为根本,财务统计为依托的现代化企业核算管理体制

基于财务统计工作重要性,会计工作与财务统计工作互相交叉、渗透的科学性,企业应创建以会计核算为根本、财务统计为依托的现代化核算管理体制,进而由组织与职能层面确保两类核算的有效统一,并合理消除企业数据核算呈现的多元化现象。企业还可通过发挥财务统计具备的综合分析作用降低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该类管理体制之中,满足政府管理宏观需求的统计相关报表便可由财务部门进行有关填报事项的责任承担。就会计核算来讲其已经包含的数据,则财务统计便不需要进行重复核算,统计核算可针对会计核算无法提供、同时企业管理经营者客观需求的材料承担提供责任。这样一来企业财务统计人员便可集中更多精力在市场分析预测、调查等价值化统计管理工作中,该类各司其职、分工合理、各显其能,同时不需要进行统计机构另行设计的实践方式,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极为有利,在其内部是切实可行的。企业可通过财务统计与会计核算的优势互补,为自身基层统计、会计、核算业务的一体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优化更新财务统计报表体制,与会计核算准则靠拢

企业财务统计报表体制需要不断优化更新、与时俱进,与会计核算准则靠拢,科学利用各类会计信息充分满足统计报表上报需求。首先企业应健全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统计管理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创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财务统计质量,同时也是财务预测、分析及决策的核心基础。同时企业应令指标口径统一,基于管理经营者不同需求,企业统计核算及会计在口径上包含客观的差异性,因此企业应树立求同存异科学原则实施管理调整,确保相同内容名称指标一致性,避免管理核算存在混乱性。再者企业应科学促进资料共享,进而有效避免财务统计数据独立的处理采集及会计之间由于重复性劳动引发的混乱现象。同时企业在构建台账与原始记录阶段中应综合考量财务统计核算及会计核算综合需求,进而令两环节真正实现相互协调、共进发展。

3.3 提升企业会计人员与财务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强化企业财务统计实践管理进程中,还应科学更新统计机构,提升统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于大规模企业可独立设立统计机构,依据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需求培训并设置专业性统计工作人员,提升其相关财会理论知识水平,进而有效监督及提升财务数据决策分析、预测准确性及质量水平。对于发展规模为中小型的企业,可不进行专业统计部门的单独设置,通过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良好结合引入专人进行负责,进而完成囊括财务统计的各项任务,有效降低重复性劳动,并提升统计管理工作质量及实践工作效率。

4.结语

总之,基于企业财务统计管理重要性我们只有针对企业现实管理状况探析统计与会计特征关系、促进企业会计工作与财务统计工作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激发企业财务统计工作优势,令资金有效循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促进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会计工作水平[J].科技信息,2010(5).

财务统计范文第5篇

(一)在企业借贷负债中运用统计相关回归模型

为维持企业的生产运营能够顺利进行,企业通常会借入不同种类的借款,产生借贷负债。但不管借款的方式如何,都要支付相应的利息,基于此,在发生借款时,要对企业的未来收入进行预估。在借款后,如借入资金带来的收益大于支付的利息,企业便会赢利;反之,企业负债额度就会扩大,现金流出量增多。如借款过程中,市场环境突变或是企业经营不善,企业的适度负债就会变成沉重的财务包袱,严重的情况可导致企业破产倒闭。由此可知,企业在借贷时,应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市场风险、产品更新等有一个合理、科学的预估,对存在变化和不会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借助统计分析各因素变动的可能性大小,对自变量每发生一单位的变化时资金流量的变动量进行计算,以提升预估的准确程度,对管理者提供作出经营决策的科学依据。

(二)统计分析在财务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会计信息的收集.在我国,会计信息属于企业的内部信息,具有无法公开的特点。而在国外,设有专门的机构可以对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查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行为的日益规范,我国可以对国外的这种信息管理办法进行借鉴,构建一个对信息进行采集的专门机构。这一机构应有别于企业统计部和会计师事务所,而是对会计信息进行专门、专业的采集、分析,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要对各类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同时,数据分析软件和计算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软件在开发时,要有意识地进行衔接,使会计信息的采集、分析成为一套操作简单的系统工作。

2.加强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分析的切合度.统计分析主要是对统计指标进行统计、计算,财务管理的分析对象为财务信息,二者是平行的关系,在各自的领域内并无交叉,这种工作内容类似,但工作内容无交叉的情况,有助于企业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的提高。如若两者内容出现交叉,则易出现分析结果不同的现象。尤其是统计分析工作中的价值指标对于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为会计核算具有准确无误的特点,是其他核算方法无法比肩的,同时,从会计信息中取得指标信息的工作成本也最低。因此,要加强财务信息的披露力度,对财务预测、收益风险等指标进行披露,切实有效地把统计分析应用于财务管理中。

二、大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路——基于统计角度

(一)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在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偏向于物质资本运作的管理,如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回收、分配,实物资产的日常管理等。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放眼未来,知识资本必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新对象,财务管理的内容应更多地关注知识资本。

(二)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的创新。财务管理目标奠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变化。西方企业的财务管理经历了由“利润最大化”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发展过程,我国企业也正经历由“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到“资本保值增值最大化”的发展变化。

1、提升企业价值。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物质资本仍占据很大比重,但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不断增加。现代企业实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它已不是传统认识当中的股东目标,企业财富更多地表现在多边契约关系的集合中。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投资转向无形资本,如人才、企业文化、产品创新等等。现代财务管理应注重在这些方面提升企业价值,使无形资本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战略资源,为新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夯实基础。

2、优化资源配置。通常情况下,企业实行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它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社会与经济形态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互联网的兴起,导致企业的客户目标、业务流程产生了变化,可共享、可转移的知识资本发挥了主导作用。知识因素的叠加、运用、更新和扩散,渗透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转向更高层次。企业理财目标在指向硬财务资源的同时,也应重视发挥软财务资源的战略作用,以“知识最大化”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的多元效益。

财务统计范文第6篇

掌握“大同”,把好“源头”

数据来源基本一致

统计财务状况表主要划为三部分:

1.资产负债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资产负债表;

2.利润及分配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其他部分,数据来源主要取自该单位的会计账户核算资料。

指标名称基本相同

统计财务指标的名称除个别指标外,基本都和会计科目名称一致。

部分审核关系相通

统计财务状况表中有些审核关系是和会计公式相同的。如:“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是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变型;未执行2006年会计制度的企业在填写“营业利润”指标时,“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也和营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一致。即使两者有些不同,也是根据会计表中关系转变而来。

明察“小异”,做好“转化”

统计报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等因素决定指标的取舍,因此也就决定了统计报表和会计报表的不同,下面主要列举两点。

价值量的计量单位设置不同:由于统计与会计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目的的不同,价值量的计量单位设置也有所不同。统计财务状况表价值量的计量单位为“千元”或“万元”,而会计报表的价值量的计量单位一般为“元”。

定报报告期别设置不同:按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期别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统计财务报表与会计报表年报的报告期是一致的,但在定期报表的报告期别的设置上有所不同:定报的报告期分别为“1~2月”、“1~5月”、“1~8月”、“1~11月”。报告期设置不同对有些报表数据也有影响,如有的单位上报的1~5月报表时,错报为4~5月数据或者是5月份的数据。

避免混淆,精准数据

“固定资产折旧”与“累计折旧”勿混淆

在会计科目中没有现成的“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此指标应取自“累计折旧”科目,而“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数,反映的是该单位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指标是“累计折旧”科目中本报告期的折旧数额。在不存在固定资产清理等特殊情况下,累计折旧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的贷方发生额=本期折旧,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则应该根据会计的核算方法计算“折旧”指标数据,以上等式则不成立。

“贷方”与“借方”要分清

“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工资,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应付的工资总额。“应付福利费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职工福利费”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支的各项福利费用。填写这两个指标时根据会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或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工资”、“福利费”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而“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的借方发生额是发给职工的实发工资;余额是应付未付的工资。应注意此项指标和资产负债表上应付工资的区别:资产负债表的应付工资是余额、是负债,而此项指标是提取的工资数额。

名称相近勿乱安

一些基层会计人员把统计报表上没有要求上报的指标,填入自认为比较相近的指标之中:如把“营业外收入”数值填入“其他业务收入”指标。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易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包括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归纳填列,或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

多表关联,严格审核

与商品购销存报表间的审核

在往年的年定报报表及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基层单位统计力量比较薄弱,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不认真或核算错误,个别单位会出现上报数据主观技术性差错,造成比较严重的错误,所以我们在填报及审核财务统计报表过程中要将主营表(商品购销售库存表)中销售额指标数据与财务表中主营业务收入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看是否符合一般批发零售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营业务收入与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主营业务收入×(1+增值税率)=商品销售额,当然如果主营业务收入不仅是商品销售收入,那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间的审核

统计财务表中“实收资本”指标指的是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划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填写这些指标要根据会计科目中“实收资本”明细,并且结合工商营业执照和企业实际情况等进行分析填列。我们可以根据企业填报的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101表)中的一些情况审核其财务报表中实收资本数据是否正确。如果企业101表中的控股情况填为国有控股,财务表中的实收资本类型就应该包括国家资本或国有法人资本,如控股情况填为港澳台商控股,财务表中的实收资本类型就应该包括港澳台商资本。

与定期报表相关联

由于财务报表中有的时期指标数据是累计得到的,所以可以根据往期的数据对比分析表中存在的问题。如:2011年1~5月份定期报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大于等于该年度1~2月份报表中该指标数据。如果不符合上述审核关系,应该与企业进行核实。

对平台上“显示错误信息”部分的说明

在进行网络平台申报时,出现核实错误会出现申报提示信息,有的企业会计对于说明的理解往往存在问题。显示在提示信息最左边的“()”部分,“()”内有两种表达:“(本期实际)”和“(上年同期)”指的是出错指标的位置,即出错的这个指标是本期实际数还是上年同期数。提示信息中“上报告期”与“上年同期”的区别:如1~8月财务数据,“上报告期”指的是1~5月的数据,“上年同期”指的是1~8月表内的上年同期数据。

财务统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统计财务报表;差异

会计和财务分属不同的领域,前者参与到企业经营之中,服务范围较小,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或经济个体,而统计服务范围较大,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两者之间具有明显差异,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应掌握其具体差异,以此为依据开展有效的控制策略,保证会计财务报表和统计会计报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会计与统计之间的不同之处

(1)本质不同,统计是一项综合计算工作,工作人员对企业或组织日常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从中获取并整理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通过报表、图表或者报告的形式呈现,为企业或组织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会计将货币设定为计量单位,对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反馈和监督,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2)研究对象不同,统计的研究对象为社会经济总体,具体研究过程中涉及各种数量关系,揭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会计的研究对象为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资金及其规律,凡是可以通过货币表示的内容均为其监督、核算的对象。

2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

2.1设计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报表设计是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受会计与统计工作的差异性影响,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定报报告和计量单位设定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定报报告而言,会计财务报表的期别为年度、季度和月度,而统计财务报表则为“几个月”;在计量单位方面,会计财务报表以“元”为单位,而统计会计报表则将“千元”设定为计量单位。

2.2数据获取过程存在差异

数据获取是会计和统计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其准确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报表的有效性,在具体数据获取过程中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收稿日期:2017-06-16作者简介:兰继高(1981-),男,本科学历,讲师,现在广东科技学院任教。报表差异明显。首先,统计财务报表填写以会计账户为依据,主要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两部分,但是会计账户中对应指标包含“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项,因此在具体操作时不得直接套用,而是需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核算;其次,在统计指标获取时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折旧”为例,会计科目中没有“本年折旧”指标,在报表制定过程中需以“累积折旧”为参照进行选取,但是“累积折旧”包含单位成立以来的全部折旧信息,如果不考虑固定资产报废情况,本年折旧取累积折旧账户期末与期初的差额,但是如果考虑具体报废环节,则上述计算不成立;最后,统计指标需经由数据分析后填表,以“实收资本”为例,会计科目以具体投资者为查考进行分类,而对于统计指标而言,其中的“国家资本”、“法人资本”和“外商资本”等指标并且直接体现在会计科目中,因此必须按具体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并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3审核关系存在差异

对于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而言,其在审计关系上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利润分配和资产负债两方面,两种报表在上述两方面具体计算中存在差异,以利润总额计算为例,会计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主要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回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而统计财务报表中利润总额计算不涉及营业外收支,因此在利润分配方面两种报表审核关系差异明显。

3确保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有效性的策略

3.1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制度

制度是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尤其在会计改革发展的新时期,相关单位及部门必须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分析企业或单位内部实际经营情况,以此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制度,为具体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例如在某生产企业发展过程中,公司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与差异性,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成立了调研小组,对两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准确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经过系统分析,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具体工作中存在交叉混淆部分,究其原因为对二者区别认识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健全,因此在管理人员组建评定小组,针对企业产品生产和影响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会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保持二者充分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拟定会计工作规范和统计工作规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数据搜集、报表制定和审核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规范内容,从而保证具体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2创建信息反馈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资源共享和信息反馈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而言,在设计、分析和审核过程中,信息反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保证信息反馈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具体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某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设计过程中,公司创建了信息反馈平台,在葛根部门中设立了独特的信息反馈环节,并就反馈中常见问题制定了应急处理方案,对两种报表的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区别对待意识,从而保证信息反馈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企业建立信息筛选机制,对反馈进行系统处理,智能化排除其中的重复信息,以此确保报表制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3开展有效的人员培训工作

人才是保证财务会计报表和统计财务报表设计、分析和审核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常态环境中,对人才的专业度和先进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应重视员工培养,为企业会计工作与财务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例如在某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活动,以“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审核关系”为主要内容,向员工介绍两种报表在审核关系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混淆二者审核关系的案例,要求员工对案例进行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训人员还系统讲解了两种报表的理论知识,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业务考核,模拟实际场景,要求工作人员现场开展审核工作,培训人员对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度。

4结束语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是企业的两项重要报表,在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设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二者关系密切,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容易将二者混淆,从而影响会计与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工作人员应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完善相关制度,重视培训人才,并开展有效的信息反馈,确保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芳.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J].市场观察,2016,(Z2):90.

[2]敬晓云.谈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J].商情,2016,(50):109.

[3]张丽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25):231.

财务统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 统计财务 报表 建议

一、引言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二者在知识的运用中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在职能的发挥上又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统计的职能发挥主要是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保证会计与统计的工作质量。[1]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点

(一)数据来源相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数据的来源。二者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对于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利润的分配方面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中来自于企业的利润分配表。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二者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

(二)指标名称相同

在数据来源的基础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基本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信息。而在信息的指标名称上二者之间也是相同的,在个别的具有微小的差异化表现中,大体的指标名称基本保持相同。

(三)部分审核关系相同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的部分审核关系时相同的。比如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中,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公式都是通过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来进行核算。这个审核关系的核算取自会计公式资产=所有者权益+债。由此看来,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取自相同的会计公式。此外,二者在进行营业利润的计算中也主要从会计公式中的相关计算公式中转变过来的,基本符合相同的审核关系。[2]

三、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点

(一)报表设计不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在报表设计的不同之处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报表计量单位的设计与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

首先是报表的计量单位审计上,在统计财务报表中对于计量单位的设计通常以“千元”作为计量单位,而财务会计报表则通常以“元”作为计量单位,这是由于二者在进行经济业务的统计中面向的业务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报表面向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比较小的业务,而统计财务报表面向的是大的经济业务,所以导致二者的计量单位有所差异。

其次是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在年报的报告期设计上二者基本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定报的报告期中财务会计报表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以月度、季度、年度、半年度进行确定定报报告的期别,而统计财务报表则一般以几个月为定报报告期别,比如1~5月,1~8月等。[3]

(二)数据指标依据不同

数据的指标依据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根据会计的账户余额进行报表指标的统计中。统计财务报表在进行资产负债部分的数据填报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指标在数据的指标中尽管也同样来自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是却不能直接通过资产负债表获得。这是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的指标存在于“货币资金”指标中,而“货币资金”指标中除了包含“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外,还包含其他的货币资金指标。并且资产负债表中对指标的体现是合计的数值。所以,在进行指标的填报中,需要通过期末的余额对统计财务报表进行填报。

其次是财务统计报表在“本年折旧”的数据指标填报中,由于在会计科目中不存在直接的“本年折旧”指标,导致填报的指标需要在会计科目的加工中进行指标获得。在会计科目中存在的指标是“累计折旧”。所以,在统计财务报表的填报中应当通过“累计折旧”指标中的本期折旧值。当不存在报废与转出时,本年的折旧值为累计的折旧值减去期初的余额。而在存在报废与转出的情况时,不能通过这个公式进行指标获得。

再次是在相关的会计科目中并不能获得相关的填报指标,比如在“投资成本”的指标获得中,会计科目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指标数据。所以,要通过相关的投资成本分析确定后方能再进行填报。

最后是在相关的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填报中,会计的科目中并不能直接体现出现相关的数据指标,需要通过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进行得出。比如在会计科目中对于科技支出明细方面没有进行相关的详细规定,需要考虑“管理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用”、相关资产的“折旧”等数据来源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到。

(三)报表审核关系不同

在报表的审核关系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以及利润分配方面在进行公式审核时具有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财务会计报表软件对于各个附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严格的审核逻辑,而统计财务报表对于报错情况容许以备注信息方式进行解释。所以,应当注意这样的差异化的审核关系表现。

四、做好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关建议

(一)建设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应视为报表岗位的关联性工作。为了能够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完善就要进行相应的统计报表制度的配套。通过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报表工作,使得报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有效进行财务统计分析

在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时,要通过财务的会计指标结合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在把握财务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上就要求具有灵活的统计知识运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相关的统计知识教学在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过于专业化,难以适用于日常的统计分析工作中,缺乏运用的灵活性。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通过统计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就需要改革和升级教材中的统计知识体系,使得统计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的统计工作中,使得在财务的统计分析工作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依据作用。

(三)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统计工作的完善少不了的是对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的提高。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虽然同为报表工作,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而统计报表的差异化表现对报表的统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统计知识培训,提升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好地保证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的报表质量。

五、结语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c不同之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统计与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相关报送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其常常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所以,应当加强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专业化培训,认清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会计与统计之间的区别,做好企业的会计和统计的报表工作。

(作者单位为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王先静.浅析财务会计如何提高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J].现代商业,2016,12(35):161-162.

[2] 张丽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17):243.

财务统计范文第9篇

(一)加强培训,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专门邀请了省、市有关专家,对市属国有企业和中介机构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财会业务知识的培训。先后举办了“企业财务负责人培训班”、“20*年统计和决算报表业务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5期;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了一期高级财会人员(总会计师)培训班;分3期组织600名国企财务人员进行《新会计准则》培训。同时,在每个季度召开财务负责人业务探讨交流会。

(二)增强意识,不断创新国企改革发展的理念

20*年,我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积极与企业一起寻找原因、商议对策,并且用现实的例子反复畅述国有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鼓舞企业的斗志,增强企业的信心。同时,对分管处室的干部强调服务的意识,正确处理好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出资人和经营者的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建章立制,不断增强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出台了《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方案审批工作程序》;拟定《关于解决原市属国有与集体改制企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解决温州市属国有和集体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的实施意见》;相继出台了《温州市市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实施意见》、《温州市国资委章程审定程序》;《温州市属国有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温州市属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四)解放思想,不断加大改制改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

1、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完成温州菜篮子集团蔬菜副食品公司改制;审查批准温州外轮总公司改制方案;批准公交集团环卫运输公司进行清算;指导西联公司进行强制清算,并提出西山面砖厂改制方案;审议通过温化总厂清算方案,推进改制进入收尾阶段;启动并通过温州市进出口公司改制方案;对温州矾矿进行了专题调研,为矾矿的改制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审查康乐集团改制程序,为康乐药业顺利上市提供审核意见;着手研究集体企业兼并、重组、改革的新路子;积极探索国企改制的新思路,结合城市拆迁解决改制资金问题,已有7家在划龙桥路、广化路、吴桥路需拆迁的国有、集体企业已上报改制方案。

2、历史遗留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完成了羊毛衫厂、绸厂、衬厂等多家企业的注销工作;顺利解决电瓷配件厂职工社保问题,特陶集团“两头掐”职工补偿金问题;解决了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使近万名退休人员直接受益,落实了精简下岗工人中75岁以上人员的生活费,解决了温化生活区危房改造等一系列遗留问题。

3、群体性重大的问题得以突破。启动了西山面砖厂的改制工作,解决了西联公司的上访问题;我作为海洋渔业公司工作组组长,坚持进驻现场办公,对一些重大问题分类处置,如职工危房问题,进行维修加固;农民工问题进行对话、疏导等,有效地缓解了紧张的局面。

(五)加强监管,不断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内部管理机制

1、加强统计工作,做好领导的参谋。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统计工作,指导各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完成20*年度企业国有资产报表和财务决策报表的审核、汇总,形成《温州市国有资产营运分析报告》;进一步完善财务快报工作体系,推动合并报表的编制,每月编写《快报数据汇总及分析》,同时,建立季度财务分析制度,健全重大财务专项报告体系,加强企业经营情况的动态监测。通过及时、准确的数据提供及详实的分析报告,供领导决策。

2、加大监管力度,促使企业规范化管理。大力加强审计工作,积极引导国企建立机构,配备人员,强化内部审计;探索建立任期审计、离任审计,各项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年度决算管理,统一委托中介机构部署年度审计工作,同时聘请专家组审核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督促企业认真整改。

3、深化收入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管理机制。出台了《温州市属国有企业工资差额管理办法》。

二、政治理论学习、廉洁自律情况

(一)结合实际,加强学习

一年来,能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结合本单位实际,提高运用先进理论武装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自己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管理意识;坚持参加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每周半天的政治理论学习,一年来相继认真研读了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法》等文件。

(二)增强党性,廉洁自律

平时能认真学习和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要求别人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始终自尊自爱、守住清廉、警钟长鸣。坚持原则、廉洁从政,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踏踏实实为人,清清白白为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团结,忠于职守

在工作中,我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敢于负责任,对工作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特别在班子中我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自觉地搞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和配合,凡属重大事项,均能及时提出研究和请示汇报,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集体权威性。

财务统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统计分析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企业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而面临更大的风险。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增强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对于企业的来说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挑战。面对严峻的财务风险问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采取各种措施建立完善的、全面的风险抵御系统,从而控制和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概述

(一)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含义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企业信息为基础,利用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比率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与监督,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偏失所带来的损失。利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可以了解经营活动所面临的财务状况,从而有效地避免和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1.确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原则

①相关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所选择的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企业内部经营活动。②重要性原则,根据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选择可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③预测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可以及时检测到引起财务风险的隐性因素。④动态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但要满足静态的剖析,还要随时监控财务运行的情况。

2.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是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注意预警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及针对性。企业可以选择财务分析中有代表性的指标,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操作能力等,通过预警指标监测和控制财务风险。

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模型包括单变量判断模型、多元化线性判定模型和派生模型、概率模型。动态预警模型包括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不同的模型具有各个不同的特点,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预测模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4.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般包括两个要素: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措施是在财务危机潜伏期内,发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弱点,避免财务危机的爆发。在财务危机爆发时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控制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定性方法在财务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企业建立的财务风险模型大多侧重于对财务指标的定量分析,评价标准主要取决于经验数据。而现代企业的管理同时关注非量化因素的影响,如企业文化,治理结构等非量化因素也将对企业财务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忽略定性方法和非财务指标,可能造成不准确和不完整的财务风险评估结果。但定量分析方法由于受到企业之间的差异、评价的主观性及数据获取的难度等限制而难以实际应用。

(二)忽略现金流量指标的作用

企业的财务环境一般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规模状况、现金流量和资产结构等。当前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在指标选择上,使用最多的是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质量以及盈利状况。从指标选择上可以看出,企业的风险预警系统忽视了现金流量的影响,从而降低了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结果。

四、政策建议

(一)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组织机构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工作量比较大,企业应建全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主要有基础数据采集层、风险分析层和领导层。基础数据采集层的职责是收集财务风险预警需要的基础数据,收集有关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预警信息。风险分析层主要负责对基层所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财务风险预警对象的程度,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向领导层汇报。领导层常设立在公司的董事会或企业决策机构的下属组织,主要是负责对重大的风险进行决策和考核。

(二)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运用财务指标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时,企业不仅要注重定量指标的分析,还要考虑到定性分析和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例如,可以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信息纳入到预警模型中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功能集成。同时,企业应根据市场情况及自身发展情况,适时改变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从而避免分析结果存在的偏差。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财务风险分析方法,不断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蔡莉莉.浅析企业财务分险预警系统的完善.财会研究,2010.

[2]钱光明.浅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财会通讯,2010.

[3]黄佩莉.浅析企业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新会计,2011.

上一篇:统计指标体系范文 下一篇:数据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