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22 17:45:17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8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a)-149-02

医院财务分析是以微观经济原理为基础,根据医院内外部经济信息,运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及其效率和成果进行分析,以实现医院财务目标管理的行为。它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是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进一步加工、分析,从而了解、考查、评价和衡量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领导层需要。

1 医院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既是对财务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各项财务计划、各项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以起到评价医院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财务活动规律,发现深层次管理问题。纠正错误,挖掘经营活动潜力,改进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医院经营活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参与市场竞争活动,也需要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以便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所以,做好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医疗经营任务完成情况、医疗业务开展情况、医疗服务指标与质量变动情况、医药费用控制情况、医院经济核算指标完成情况、固定资产利用率、劳动成本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新技术与新项目的开发和研究、管理创新以及医院财务活动、财务收支结余情况等等。从社会效益分析设备投资在资本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而医院债权债物情况和资金使用率是医院今后生存与发展、保证医院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

3 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

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涉及经济效益、医院管理、偿债能力、变现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占总费用比例;管理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人均门诊人次;人均住院床日;人均业务收入;平均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平均每住院床日收费水平;床位使用率和周转次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流动资金周转次数;平均每张开放病床年业务收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百元业务收入人员经费支出;检查诊断设备利用率;治疗设备利用率;药品周转率;固定资产净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在分析时要同医院以前年度相关指标相比较,与同行业相同时期的相关指标相比较,以便领导层了解和评价当前财务状况,收支结余,经济效益,现金流量净额等指标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化情况,找出与同行业规模医院的差距,及时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

4 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医院财务要引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方法,运用各种经济数学公式和模式,健全医院财务分析体系,利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经济批量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结合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现金流量表、根据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对医院各个时期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对会计报表指标进行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重点分析和一般分析。

医院通过对不同时期收入、支出 、结余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通过因素分析,可测定各因素变化的影响;通过经济批量分析,可掌握药品、库存物资的利用情况;对购、销、存进行一体化管理,既保证业务正常需要,又不积压资金;评价经济效益,核定最佳经济批量,通过投入产出分析,可对制剂生产进行本、量、利的测定,评价经济效益;通过趋势动态对比,可对医院的发展趋势进行测定;通过对大型设备投资项目进行专题分析,可减少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财务分析既要考虑近期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既要注重直接效益,又要注重间接效益。财务分析贯穿于医院资金运作的始终,要不仅对医院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和相关经营活动进行事后分析,还要进行事前分析和事中分析、预测分析和控制分析,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分析相结合、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医院财务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为改进医院理财水平,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

5 做好医院财务分析的基础工作

领导重视是做好财务分析的关键。财务分析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它需要医院各职能部门支持与配合,需要其提供相关资料。因此,各级领导必须转变观念,将财务分析工作放在重要地位,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明确责任,为财务分析提供组织保证和良好环境。

重视社会信息的准确性。准确的会计信息是做好财务分析的基础,这就需要财务部门自身要按《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严格规范会计行为,领导给予足够重视,职能部门给予积极配合,使会计核算做到真实完整,财务分析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得到保证。

提高医院财务网络建设。网络财务现已普及,医院要加强网络建设,利用计算机对繁杂数据进行快速及时地收集、整理、计算、分类、分析,使财务分析的手段从手工财务向计算机网络财务化管理转变,从而提高财务分析效率和质量,解决了过去财务分析的难题。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医院财务人员除了要懂得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会计理论和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应用数学、统计学、概论、线性规划、投入产出理论等。并熟悉本单位情况,医院要争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财务分析人员业务素质,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使其较好地掌握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和技巧。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景日益广阔,医院的业务内容将不断拓展,要想从大量会计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给领导和相关部门使用,对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一个总体评价,就必须进行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能客观总结理财经验,揭示财务管理中潜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降低财务决策、经营决策中的非科学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以便更好地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理财水平,为医院和卫生事业的各种经济决策提供合理的建议和真实、准确的依据。

(收稿日期:2007-04-18)

财务分析范文第2篇

切合管理需求

举例来说,营运能力是考察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考量营运能力的指标之一就是存货周转率,它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存货的周转次数及存货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存货周转次数=期间销货成本/期间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那么,应该如何灵活地运用存货周转率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呢?

首先,我们可以将这个存货周转率从年度考核演变为从季度考核。从数学公式上看,存货周转率衡量的是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而不是一个时点的财务状况。所以一年考核四次与一年考核一次相比,前者更易提早发现问题,进而实施纠偏。

对一个季度而言,上述公式可演化为:

存货周转次数=季度销货成本/季度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90/存货周转次数

因为季度销货成本是相对固定的,而存货余额则是一个每天都在变化的数字,所以对季度平均存货的计算方法就可以多一些考虑。简单而言,季度平均存货余额可以计算为期初存货余额和期末存货余额的平均值,但这样会忽略了其间存货余额的变动状况,尤其是在期初期末余额很小,但季度中间的存货很大的情况下,这样的计算难以真正反映整个季度资金的占用状况,最可能的结果是,存货周转率的分析结果跟现金占用成本不一致。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将以两点法(期初和期末)计算的存货余额改为四点法(期初和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及第三个月的月末)。这样对库存的要求就从季度管理细化到月度管理,从而对日常营运提出了更细致精确的要求,相应的资金使用效率会提高。

依此类推,如果计算一个会计年度的存货周转率,我们可以用五点法(年初及四个季度末)或十三点法(年初和f2个月的月末)来计算平均存货余额。对存货资金占用大,且如果企业信息系统能够支持,存货周转率可以细化到以周计算。

上述存货周转率计算方法在实务中的演变技巧,在企业中可以推而广之,从而让财务分析真正和企业管理实务相结合,而非简单地照搬书本理论。

让数字开口说话

接下来,依然以存货周转率为例,我们进一步探讨财务人员应如何将周转率这样一个财务概念转化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描述。

假设企业在2009年2季度的存货周转率的基本数据如下:

季度销货成本=90,000万元

季度平均存货余额=20,000万元

存货周转次数=4.5次

存贷周转天数=20天

怎么解读这组数字呢?

就2009年2季度而言,存货平均余额是20,000万元,存货周转了4.5次,平均存货周转天数是20天。如果我们第二季度的毛利率是30%,表示我们20,000万元的本钱做了四次半生意,每次的毛利为6,000万元(90,000×30%/M.5)。所以如果我们降低了存货余额而保持毛利率不变,表示同样多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更少的钱去获取,这样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就会提高。

同时,我们如何评价2009年2季度这样的存货周转率呢?这个需要参考历史数据和预算及预测来进行评价(如表所示)。

参考表中数据,我们可以陈述以下事实:

其一,2009年2季度的销货成本低干预算,但存货余额却高于预算。

其二,同样的问题存在于与期初预测值的对比结果中。

其三,2009年2季度的存货周转次数跟过往四个季度相比,创历史新低。

从财务状况来看,存货的管理状况在恶化。那么回归到企业运作层面,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这种变化究竟是因为产品结构或生产流程发生了变化所致,还是主要由于日常运作出现了偏离?单从偏离预测这一点来看,如果预测没有错误,那么应该是日常运作出现了偏离,这就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将日常运作扳回正常轨道。

财务分析要义

财务人员的价值体现在为管理者提供可信赖的意见建议,而财务分析则是财务人员向企业管理者提出意见建议的有效工具。通过上述简单的例子,笔者希望与大家分享在多年财务分析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即财务工具应该如何应用,由此得到的财务数据该如何解析。

简而言之,首先,运用财务分析工具对企业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一个预测的模型:其次,基于对经济业务的了解引进变量。将这两者结合,就可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做出预测。这个预测与设定目标之间的差异,需要在当期纠正。这就是财务分析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发挥作用的全过程。

那么,财务分析应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第一,把握分析结果方向的准确性,这就从技术角度提出了要求。要做到这一点,财务人员须深入了解行业特点、企业的历史、运营模式、客户基础、供应商关系等等,并且能将影响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同财务结果建立起联系,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得心应手。

第二,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首先,用商业语言而不是财务语言来阐释财务分析的结论。单纯地罗列财务数据会让非财务人员失去兴趣。其次,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要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怎样让自己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最后,阐述问题时注意数据与图标相结合,多运用简洁明了的图标。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要强调一下,当财务人员在阐述数字的经济意义时,应该从陈述经济事实开始,从财务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事实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作出结论,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企业各部门集体讨论的结果。因为财务人员无论多么擅长分析、解读数据,都没有业务部门对经营状况了解得彻底,从而无法对背后的业务原因有精确的推断。财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起的是一个建议而不是总结或决策的作用。所以要想让我们的意见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本身的分析功底和表达能力就要很强。

财务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哈佛财务分析 战略分析 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4 4 文献标识码:A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财务分析是对财务报表数据的提炼和提升,因此利用财务报表离不开财务分析。哈佛财务分析框架为务分析提供了新思维,使财务报表分析走出了财务数字的迷宫,为财务分析真正走入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石。

一、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仅限于四种能力分析,与战略脱节,没有方向引领,只注重数据细节分析,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法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财务分析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分析方法,寻找一种新的分析框架,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一)会计制度存在弹性,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是财务分析的基础。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具有可选择性,这一现象是由会计制度弹性决定的。也就是说,会计信息是职业判断和会计估计的结果,而且会计判断和会计估计的标准可以是不一致的,这就决定了会计信息具有可操纵性,会计信息存在失真的风险。

(二)会计信息具有历史性,决策相关性不高。

报表中的数据反映的是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与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未来信息的相关度较低。还须进行延伸分析,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

(三)缺少战略引领,就数字论数字。

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财务表现”,分析者需要通过数字知道企业战略的执行情况。传统财务分析不进行战略分析,就数字论数字,往往成为了一种数字游戏。

二、财务分析框架的重构

(一)领域需要拓展。

1、行业分析拓展。

财务数据是企业所处环境、战略决策、经营运作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财务报表分析应当系统地展示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活动与财务数据的关系。

行业是由许多同类企业构成的群体,进行行业分析要以帮助分析者知道本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行业所处生命周期,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战略分析拓展。

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它指明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它决定着企业的商业模式、业务结构和竞争方式,决定着企业资源的配置状况。因此,战略必然要反映到企业的财务善和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当中。通过战略分析,可以站在战略高度把握财务数据的合理性。

(二)会计调整。

会计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并为财务分析的可靠性提供保证。会计分析可以从企业舞弊的可能性分析、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分析、会计政策(尤其是资产减值准备)与估计对会计数据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三)延伸分析。

以财务报表中的历史数据为基础进行前景分析,是实现财务报表的“决策有用性”的关键步骤。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是为决策提供预测性信息。这就要求对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资产和负债,以及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合理的预测。

三、哈佛财务分析框架

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佩普、希利和伯纳德三位学者在其著作《运用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与估价》中提出,财务分析的基本顺序是:以战略分析为起点,依次进行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该框架被称为哈佛财务分析框架。

(一)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起点。通过战略分析可以识别业绩驱动因素和相关风险,可以更好地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和前的财务和盈利状况。战略分析还可帮助分析者在进行前景分析时建立合理的假设。

1、行业分析。

分析行业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包括市场总量及增长前景、行业所处发展阶段(生命周期)、行业市场边界、行业竞争状况(买方卖方数量及相对规模、整合程度,另外还包括行业盈利状况,为财务分析建立预期)、行业技术变革(驱动因素)等。其中,行业分析的重点是行业竞争力分析。

行业竞争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的基本工具是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的竞争力“五力模型”,分别是现有公司之间的竞争、新进人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货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等。

2、竞争战略分析。

战略是企业的龙头,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才能全局性和系统的角度把握财务数据。

(1)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常用的分析工具是PEST模型,即从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分析、社会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2)企业战略内部条件分析。包括:财务条件分析,常用的分析工具是雷达图(从收益、成长、安全、流动及生产等五个方面的)。

(3)企业竞争战略分析。包括产业结构分析和SWOT分析。产业结构分析常用的工具是波士顿矩阵,目的是识别企业每一项“业务”属于潜在的现金来源,还是属于现金漏斗。SWOT分析通过识别和综合考虑企业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等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4)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模式。

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以较低的生产成本投入,较低的分销成本,较少的研发支出及销售费用支出,通过各环节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高效的生产,以更低的价格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

差异化战略更注重品牌的投资建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往往在无形资产的投入上占用较大的资金。通过技术的改良,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技术含量,最后提供独特、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

集中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客户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竞争对手,可知该战略具有赢得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收益的潜力。

(二)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是在战略层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报表主要项目分析,来判断会计信息质量,并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从而为财务分析提供质量保证。会计分析包括评估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弹性、会计策略、信息披露的恰当性,目的是评价会计信息否否存在扭曲及其扭曲的程度。会计调整的常用方法有关联交易剔除法、现金流量分析法等。会计调整后一般需要按调整后的数据重新编撰模拟财务报表,作为下一步财务分析的依据

(三)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四个方面财务能力的分析和评价。财务分析的功能是通过对财务报表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和提炼,增加财务信息含量。

(四)前景分析。

前景分析是在企业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已经对企业现有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了基本的把握的情况下,基于合理的会计假设,并运用专门的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合理的预测,为计信息使用者未来决策服务。前景分析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预测、利润表项目预测、现金流量表项目预测、企业价值分析,以及发展策略建议等。

1、预测。

(1)收入、费用和利润预测。收入、费用和利润预测的基础是销售预测,现实中并不存在普遍的和通用的销售预测方法,应当根据本企业的具体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先建立假设,然后进行预测。常用的收入、费用和利润预测的工具是预计利润表。

(2)资产和负债预测。大多数资产和负债项目对销售数量的变动比较敏感,所以资产和负债项目的预测通常也是以销售预测为基础的,当然企业资本支出计划对于资产和负债的预测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一并考虑。资产和负债预测常用的工具是预计资产负债表。

(3)现金流量预测。利润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预测隐含着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因此,现金流量预测的数据来自于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

(4)风险预测。识别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并提醒会计信息使用者注意。

2、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是根据预测性财务信息评估企业或企业某一部分价值。常见的估价模型有收益贴现法等。例如,可以将企业未来收益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现值,并将其作为企业价值。

3、发展策略。

对于财务信息的内部使用人而言,除了进行上述分析之外,还有必要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的经营策略,为财务信息使用人进一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补充信息。

四、结束语

哈佛财务分析框架是对传统财务分析框架由数字到数字思维的拓展,它使财务报表分析走出了财务数字的迷宫,为财务分析真正走入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石。

(作者单位: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瑞兰.哈佛框架下的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经济师,2012(10) .

[2]邵军.财务报表分析的新理念、新框架.中国外资(下半月),2011(06) .

财务分析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IBM的财务管理流程及制度在业内有着极好的口碑,一向以严谨著称。以下结合笔者在IBM的工作经验,浅析一下财务分析工作在IBM所处的位置及IBM是如何利用财务分析来预测企业的风险,并采取相应可能的规避措施,通过财务价值链为公司创造价值的。

透过财务分析预测企业风险

IBM(中国)维持着一个相当规模的财务分析团队(Financial Analyst,FA),团队成员加入IBM之前在各个行业,如制造业、会计师事务所、汀服务商等的知名企业都有着很深的经验和行业背景。与之相匹配的是复杂而严密的财务管理流程,在IBM许多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业务问题都需要FA的意见乃至批准。

IBM涉及的行业较广,既有目前的三大核心业务:硬件、软件、咨询服务,也有正在逐步退出中的制造业,但IBM的所有业务对销售成本和收入的财务指标都极为关注,因此以下将以这两项指标为例,从中管窥IBM的财务分析之道。

财务与业务深度结合

在IBM(中国),企业高管都非常清楚自己的财务目标(Target),以及每个季度要实现多少销售收入和利润,这些数字都是他们对亚太总部(AP)的承诺。这些承诺的实现是由在整个大中华区内,由不同的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PM)负责的数百个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以及销售人员不断开发争取的新客户可能带来的新的收入来源促成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财务的可控性,IBM通过将财务与业务深度结合的方式共同推进销售目标的实现。

IBM(中国)将整个市场分为六大行业(Sector),每个行业都有一位资深的财务分析师(Financial Analyst,FA)负责为该行业提供财务支持。每周各行业的执行官(Executive)都要举行例行销售会议,由地区领导(Country Leader)和合伙人(Engagement Partner)及该Sector的财务分析师参加,分析检讨目前的销售形势,核实每一个销售机会的发展进程。各行业FA在会议结束后会和执行官讨论确定预计本季度合同签单量的最新版本,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当季度新的收入。

之后,根据Executive的意见,FA会拟一份行业销售预测报表送交高级管理层作为决策支持。在整个过程中,FA会和自己所支持的行业内的项目经理保持着密切联系,随时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状况及可能面临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理解把这些业务信息转化为财务信息,从而得到该项目的最新收入和成本预测(Assessment),项目经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FA制作好的每个项目在各会计期间收入与成本的预测,并及时予以确认,保证项目收入和成本如期发生。当项目上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如客户对某阶段工作有异议,可能拒签此阶段完工报告,或由于客户管理层的突然重大变动,导致项目经理无法按合同规定按时向客户开出发票,或是发现项目的成本可能有超出预算的可能,项目经理都会及时通知负责自己项目的FA,以确认由此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

基于财务分析师和各项目经理之间的沟通保证了项目收入和成本的预测是基于实际业务情况的判断,避免了财务分析部门自己闭门造车做出脱离实际的数字报表。

每周末,财务分析部门会整合所有FA提交的预测报表,制作出大中华地区的营业收入预测报表,并和月初的营业收入预测报表相比对,找出有重大偏差的地方,看哪些项目的收入预测有重大的上升或下跌。财务预测上的重大偏差,如果排除掉财务分析部门预测工作的失误之外,那就是该项目在业务上已经出了问题,存在着重大的风险。CFO将首先审阅这些重大差异及其原因,然后制作出路线图(RoadMap)(如表1)。使那些风险已经或可能对月初的财务预测目标造成不利影响,哪些潜在的机会可能在当初的财务预测之外带来新的收益一目了然。

公司高管会在月中举行的高级经理会议上讨论这一路线图,对表中所列出来的风险和机遇项目逐一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由专人负责,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促使机遇尽早转化为现实收益。

在整个流程中,由于财务分析部门可以准确地从数百个项目中找出风险和机遇所在,并揭示发生的原因和提出初步行动方案和建议,管理层就只需要认真考虑那些被挑出来的少数项目并及早做出决策即可,从而保证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小化,项目的财务状况始终都在管理层的掌握之中,使之在准确把握财务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对于能不能实现自己全年的财务目标,离目标还差多远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并做出相应的战略或战术调整。

无论是具体从事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企业高管的CF0,都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于财务部办公室内,既要随着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也要从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整个企业价值链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业务,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自己的业务意识(businesssense)。

差异分析控制风险

在传统的制造业,企业设立财务分析部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加强对成本的分析和控制,以尽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在所有成本和费用中,诸如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因为所占企业总成本比重较小,不是分析的重点。而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则是最重要的成本。

IBM每个月都会制作管理报表(ManagementReporting),分门别类地对人员工资、原材料消耗、生产报废等成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实际成本与企业标准成本的差异。当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偏差,尤其是逆差,也就意味着企业在目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企业管理层的期望,如果不能迅速找出问题并解决,那么这个差异可能就会越来越大,在财务报表上看是企业没能达成自己的财务目标。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些差异数字的背后隐藏的是企业未能察觉的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整个企业经营失控的危险。例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明显偏低意味着企业把更多的资金积压在了存货和应收账款上,一方面这将对企业的资金管理提出严峻挑战,企业为了筹措其资金缺口将可能向银行借款,被迫付出额外的借款利息,另一方面如果经分析销售状况没有大的变化,存货周转率的降低如果是来自存货数量的大量增加,超过了企业的正常消耗水平,则可能意味着企业的

相关采购政策和采购人员出了问题,这种问题如果不及时检讨并解决的话,决不只是多付一点银行利息的问题,很有可能拖垮整个企业。

因此,从对比标准与实际的差异出发,再横向对比实际成本的历史发展趋势,并纵向去看成本结构中各项成本要素比重的此消彼涨,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效率比指标,从而找出有差异的地方,通过成本控制等手段来解决差异背后隐藏的问题,及早化解企业生产营运过程中的不利成本因素。基于准确及时财务分析,制订行之有效的财务控制方法,以保证企业的成本在可控合理的范围内。

企业实际经营中的财务分析当然不只限于对收入或成本的分析,它涉及到企业

财务状况的方方面面,如企业现金流,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辅助生产部门外包……甚至还衍生出独立于财务分析之外的客户信用分析专家(CreditAnalyst)。

可以说,在市场变化如此迅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已经越来越倚重财务分析。从审查客户的信用资质、合同风险的控制、产品和劳务提供过程中成本与费用的控制、供应商的选择、重大投资决定到合并兼购等等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财务分析的作用已经走出财务部一隅,贯穿于企业整个价值链之中。这一变化是企业管理层从实际的业务出发,力求及早地察觉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潜在的财务相关风险对财务分析提出的需求。

以笔者多年的工作体会,无论是具体从事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还是作为企业高管的CFO,都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于财务部办公室内,既要随着业务的变化更新自己的财务知识体系,也要从业务出发,自觉去了解整个企业价值链中相关的部门,相关的业务,加强与其他部门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自己的业务意识(business sense),这样,任何业务上的异动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都能敏锐的感觉到。IBM的财务分析体系之所以会对业务发展起作用也是基于财务与业务的深度结合。

财务分析价值

虽然IBM的财务分析确有值得推崇的地方,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财务分析。实际上在中国的很多企业中,仅存在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因为有项目经理或会计管理部门,尽管没有专门的FA部门的存在,项目仍然会照例运行,会计结账也不会耽误。

任何试图“加强管理”的做法都必然带来成本的额外支出,如果财务分析不能让企业认为其“物有所值”就自然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财务分析部门,财务分析能为企业做什么?好的财务分析的标准是什么?

洞察企业风险

从IBM的案例看,IBM所属的IT业从来就是高风险行业,竞争异常惨烈,即便暂时处于行业之首,只要稍有不慎仍然会被后来者拉下马。因此,IBM与竞争对手、与客户、与第三方下包商等之间关系的任何一点微妙变化,都会使得其收入确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财务上就表现为每个月/每个季度的合同签单量,项目的收入,成本实际结果可能会和之前的财务预测有明显的差别,有时这个差别甚至会很大。这对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很大的经营风险。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没有人愿意去投资一家看不懂的企业。投资者要看得懂企业,首先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看得懂。一家营业收入总是在每个财政季度间跳上跳下(个别季度性较强的行业,如礼品制作,果类加工除外),其他各项财务指标时好时坏,毫无规律,让人无法相信其销售预测是可以做到的,这样的企业很难让人信任。

投资人和企业管理者最希望看到一家企业的收入在每个季度间平稳上升,签单量节节提高,各项财务指标都在健康的区域内移动,因为这表示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在管理层的掌控之中,一切都会按照他在年初承诺的财务预测目标逐步实现,而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各方的利益都可以放心地得到保障。

因此,对于从事高风险行业的企业来说,当企业发展步入成熟阶段,规模也比较庞大的时候,它们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都相应放大,因此,这样的企业需要有专门的财务分析来为管理层揭示相关的风险与机遇,以期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规范管理

因为财务分析的下一步必然就是财务控制,较好的管理水平能为财务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土壤。当企业规模越来越庞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时候,作为加强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应运而生。

行业风险较小或行业利润很高的企业相对的财务分析工作会简单一些,而处于竞争激烈和毛利率较低的行业,对于深层次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的要求也就越高。所以高水平的财务分析专家,往往也就是从这样的企业中锻炼成长起来的。

重点指标重点分析

不同的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具体要求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并不一定面面俱到地将财务分析指标和方法全都用上就是好的财务分析。比如著名的杜邦分析法中的13个财务分析指标,在笔者经历过的几家企业的财务分析报表体系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但没有一家是把所有指标全都用上的。

在制造型企业生产基地,由于其销售订单往往是由集团中专门的销售公司负责,或由地区总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下达生产订单任务,很少能由自己控制或决定,因此对于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指标并不太敏感,更是少有相关的分析,因为那不是它们要关心的重点。知道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单价,销售收入基本就确定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制造业工厂对成本和费用极为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对成本的分析,尤其是存货,诸如存货周转率之类的指标,都看得非常细,因为传统制造业一般行业毛利率都较低,成本要素也极为复杂,如果任何一个成本要素控制不好的话,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亏损的困境。例如手机代工行业,毛利率(GP%)大概在2%~3%之间,而材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95%以上,如果存货采购过多,每个月仅计提存货减值准备就可以吃掉全部的GP。因此,通过财务分析来预防此类成本相关的风险,及早提出财务控制的改良意见,就成了财务分析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咨询服务业,成本相对比较简单,主要都是与人相关的开支,但咨询服务业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收入确认非常复杂,收入实现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销售收入的预测成为重点,准确的预测出当前月份和以后月份的销售收入,找出哪些服务项目的收入确认将存在重大风险,为管理层描出路线图,管理层据此通过调动公司各类资源,如市场、客户关系、销售,以期规避风险,确保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趋势。

因此,笔者认为在理论上,很多财务分析理念和指标都是学习和运用的基础,但在实践中,没有一套具体的财务分析报告及相关分析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本着求大求全的想法,试图去制作一套包罗万象的财务分析报表,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成为三大财务报表的改版,成为一些数字的罗列和计算。

财务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院 财务分析 报表分析

医院的财务分析是指运用经营管理计划、财务报表、统计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对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和经营活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总结,做出相应评价的一种方法。医院的财务报表所列示的数据,如果孤立、片面的来看,并没有多少使用价值,必须与其他数据结合,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评价医院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医院目前的财务状况,找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促进医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一、财务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可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差异和原因的一种方法。第一,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析:一是与该医院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比较,又称趋势分析。如业务收支增长率等。根据收入与支出增长的幅度分析判断其增长的合理性,反映收支增减的因素。二是与同类医院或行业平均数比较,又称横向分析。如门诊工作量、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出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等。三是与预算或计划比较,又称差异分析。如总收入完成率、总支出完成率。第二,按比较的内容不同分析:一是比较会计要素的总量,如总资产、净资产,分析研究其投资规模和盈利能力。二是结构百分比,如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转换成结构百分比报表,分析收入结构是否合理,资产结构是否稳定。三是比较财务比率,是会计报表各要素之间相互比较所得的比率,它反映了各要素之间内在的关系,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项指标的情况下,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具体有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两种。一是连环替代法:是在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中以数值来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总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二是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二、目前医院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

现行的医院财务报表体系中,《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以及基本数字表等组成。除了基金变动情况表及基本数字表外,其他的四张报表都是财务分析的主报表。目前医院常用的财务分析是运用这几张报表对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

第一,对医院的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其中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药品周转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通过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衡量医院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即医院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对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其中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第二,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一般情况下,比率越高,表明以相同的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资产利用效果较好。第三,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标有业务收支结余率、成本费用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第四,发展能力的分析 主要指标有业务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等。第五,非财务业绩衡量指标作为医院综合管理评价的补充。一是病人医疗费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病人每床日平均医药费用。这些指标既是医院的经济指标,又是社会效益指标,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二是医院财务效益方面指标:主要有收支结余率、药品收支结余率、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职工人均业务收入等。这些指标都属于正指标。指标越高,医院效益越好。

三、进行医院财务分析的体会

1、医院可以运用因素分析法对医院的业务收入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因素分析法就是确定各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法。一个指标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各因素对该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将这一综合性指标分解成各个构成因素来分析,才能从数量上把握每一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才能给工作指明方向。举例见表1。

第一,2008年门诊收入比07年增加3300万元,对影响收入的因素分析如下:一是因门诊人次的增加对门诊收入的影响数为:(80-70)×250=2500万元。二是因门诊收费水平的增加对门诊收入的影响数为:(260-250)×80=800万元。经过分析,得知医院门诊收入的增加是由于门诊人次增加和每门诊收费水平增加两个因素同时影响的,其中门诊人次的增加是主要因素。

第二,2008年住院收入比2007年增加250万元,对影响收入的因素分析如下:一是因出院人数的增加对住院收入的影响数为:(2.4-2.3)×4900=490万元。二是因每出院病人人均收费水平的降低对住院收入的影响数为:(4800-4900)×2.4=-240万元。

医院2008年进行部分住院病房的装修改造,停开了部分病房。但住院收入并没有因此而降低。经过分析,得知医院每出院病人收费水平的降低减少了住院收入,出院人数的增加是2008住院收入增加的决定因素,由于缩短了住院时间(每出院病人平均缩短1天住院时间),加快了住院病人的周转率,从而保证了出院人次略有增加。说明某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一定的突破。同样,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对人均收费水平指标进一步分解成人均医疗收费水平和人均药品收费水平,并分别确定其对收入的影响程度,分析是否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

在财务分析中引入因素分析,弥补了单纯表格数据对比分析的缺陷。两者有力结合,使我们的财务分析阅读者不仅掌握了收入增减变化情况,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到引起该项变动的各个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高低,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活动中查明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影响程度,正确引导医院的经营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注意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

专题分析则侧重针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展开,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和挖掘医院内在潜力,有利于剖析某一特殊阶段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运作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手段。笔者所在的医院就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了设备购置可行性分析和大型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购置设备前对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购置后对大型医疗设备效益进行跟踪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分析中应注意把握点和面的关系,找出差距、揭示矛盾,避免分析的片面性。分析的依据必须充分,提出的问题必须明确,做出结论必须翔实,改进措施必须便于实行与检查。

3、强化医院成本核算,开展成本控制分析

自2004年以来,笔者所在的医院成立了专门的成本核算小组,采用科室全成本核算并定期提供成本分析材料的办法,评价医院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实践证明,通过深入成本分析,提高了医院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揭示了医疗成本升降的原因,及时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寻求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文贞、秦永方、杨承君:现代医院经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2] 张岚:实用医院财务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财务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比率;滞后性

财务分析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经济分析工作,它包含了金融、经济、管理、数学、运筹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其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三种,且这三种分析方法都能将过去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结果准确的反映出来。由于财务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财务分析工作对分析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分析人员要熟练掌握其工作所需的全部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财务分析方法

(一)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将财务报表上若干个项目的数据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比较,并求出比率,再用求出的比率与历史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比率分析只能对数据进行静态分析,无法对数据的动态情况加以分析;比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是已经发生过的历史数据,所以使用比率分析的结果预测未来缺乏可靠性;比率分析采用历史的账面成本,并不能将物价变动所造成的影响反映出来。所以,在使用比率分析法时,要将所有类型的比率联合起来,全面综合的对所有比率数据加以分析,而不能单独的对某一种比率加以分析。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包含两种比较方式,一种是纵向比较,另一种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将企业在一段时期内的财务状况与之前几段时期的财务状况加以比较,从比较的结果就能看出公司这段时间财务的变动状况和趋势。横向比较是将公司这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和本行业的平均数值或其他公司的数值进行比较,从而对公司在本行业内的发展水平加以了解,分析出财务状况所具有的问题。在进行具体的比较工作时要根据计算出来的差异额来对差异数值的大小加以反映,其计算公式是:差异额=分析对象数值-判断标准数值。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按照分析指标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数量上分析出各个变动因素对于指标的影响状况。公司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会计指标的数值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数量上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状况,可以帮助分析人员了解财务状况中的主要矛盾,从而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评价。在因素分析法中,应用最多的是连环替代法,其要点是当存在多个变化因素影响分析对象时,先假定其他变化因素都不存在,按照一定顺序对每一个变化因素单独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连环替代法可以进行一定的简化,变成更快捷的差额分析法。差额分析法是对某个变化因素的影响程度采用差异额,对于该因素前面排列的因素,均使用分析对象数据,对于该因素后面排列的数据,均使用判断标准数据。

二、财务分析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一)企业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们只对生产、研发、管理等工作加以重视,而没有认识到财务分析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这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作用的发挥以及发展程度。许多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存在问题,这些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只是为了满足上级领导和一些相关部门的需要,而不是用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的领导者们应该对财务分析的作用有深刻和充分的认识,对财务分析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并且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例如,企业可以定期对财务分析人员进行集体培训,使财务分析人员不断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时刻跟随时代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分析和制定出具有时代特质的企业发展方向和路线。

(二)财务报表的性质

财务报表作为财务分析的基础和数据来源,其局限性的存在意味着财务分析也会具有相应的局限性。由于不同的企业间存在规模、发展时间、存货管理、计算方法等多方面的差异,财务分析的结果必然会受到这些差异的不良影响。目前,财务报表的数据存在着滞后性和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该提高员工对于报表的解读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报表的数据来源渠道要严格进行筛选,过于陈旧和久远的历史数据绝对不能采用,多选择新兴企业的数据源,制作出有一定时代特质的财务报表。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使用

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指标在构建上缺乏逻辑性。在构建财务比率时,财务人员应当将分子和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以理清,可是很多财务分析人员都不注重这些逻辑关系,这导致所分析出的结果并不能反映出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对于企业经营决策也无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对此,企业可以与本行业内同样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来消除这些影响,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分析指标,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分析指标的优点。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财务分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帮助使用者对企业的过去有所了解,对企业的现状进行评价,还能帮助企业的领导者们对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和规划。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困扰着企业的发展,限制企业的进步。因此,企业应当不断对财务分析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冰.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3,(05):183+179.[2017-08-17].

[2]许鸿丽.浅析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4,13(12):16-17.[2017-08-17].

财务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财会人员;财务分析;财务指标;综合评价

财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比较、评价,以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财税机关掌握企业财务活动情况和进行经营决策的一项管理工作。财务分析的目的可以概括为: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财务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是一项科学的、复杂细致的管理工作。开展财务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展开财务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企业之间的平等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复杂的经营环境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广泛、准确地了解社会信息、而且要全面、客观地掌握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无往而不胜。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揭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出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掌握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重要方法,它对于开展企业经营决策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如何,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掌握的,而且也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十分关心的,它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为了提高投资收益,减少投资风险,投资者要正确进行投资决策;为了按时收回贷款或收取应收账款,减少呆账或坏账损失, 债权人要制定正确的信用政策。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对有关企业的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其发展趋势,必须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利选择最佳投资目标或制定最佳信用政策。

3、开展财务分析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和正确进行宏观调控。国家财税收入主要来自企业上缴的税收。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国家财税机关必须改善和加强对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一方面要促进企业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增加企业收益;另一方面要监督企业遵纪守法,保证税收及时、足额纳入国库。另外,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必须制定宏观调控措施,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无论是加强税收的征收管理,还是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国家财税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都有必要进行财务分析,全面、深入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

二、财务分析的依据

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根据企业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汇总而成的一套完整的报告体系,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常用的财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反映了企业某时点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一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企业资金的来源。

利润表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是评价企业绩效的基础,为企业财务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主要有: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信息;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考核企业管理人员业绩的信息;企业发展趋势的信息。

利润分配表是反映一定期间对实现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弥补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反映了净利润的分配去向和年末末分配利润的数额。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通过对其分析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为分析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提供了依据。

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重要而有意义的并不是报表资料中的各项具体数据,而是各项数据是联系及变化趋势。揭示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的联系及变动趋势的方法即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比较分析法,选择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比较分析法中,通常采用的指标评价标准有:

绝对标准、行业标准、目标标准、历史标准。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经常用于进行财务分析的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

1、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是指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这一类比率包括:①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如资产负债等;②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如存货周转率等;③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资本金利率等。

2、结构比率。

结构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个别项目数值与全部项目总和的比率。这类比率揭示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不同时期结构比率的比较还可以揭示其变化趋势。如存货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流动资产与全部资产的比率就属于这一类比率。

3、动态比率。

动态比率是指财务报表中某个项目不同时期的两项数值的比率。这类比率又分为定基比率和环比比率,分别以不同时期的数值为基础揭示某项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发展速度。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将连续数期的同一财务报表并列在一起比较。具有以下两种:

1、编制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2、编制相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四、财务分析的基本指标

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财务报表给分析者提供了大量数据,如何从这些大量的数据中分析出企业的财务状况,需要将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形成财务比率。通常企业财务分析有如下指标:

(一)偿债能力比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度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3、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负载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弱,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高,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二)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 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倒数,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一样,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多,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较低。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存货周转率越高,管理水平越高。该指标有两种表示方法:

(1)存货周转次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是存货周转次数的倒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三)获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润率

销售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每单位销售收入获取利润的能力。

销售净利润率是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越高,说明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强;该指标越低,说明企业从销售收入中获取净利润的能力越弱。影响销售净利润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商品质量、成本、价格、销售数量、期间费用及税金等,分析时应结合具体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促使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获利能力。

2、资产净利润率

资产净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每占用单位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资产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强;资产净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越弱。资产净利润率与净利润成正比,与资产平均总额成反比,分析工作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3、实收资本利润率

实收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与实收资本的比率,反映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的获利能力。

实收资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强;实收资本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实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越弱。实收资本利润率是股东非常关心的一项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股票价格的走势。

除以上列举的成本费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指标外,还有现金流量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资本结构分析、投入资本报酬率等指标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利用财务比率可以分析企业的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但是,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揭示一个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要想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体的评价和绩效考核,就必须采用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常用的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

采用综合评分法选取的财务比率要更多一些,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要遵循以下程序:

1、选定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财务比率。

2、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其标准评分值即重要性系数。

3、规定各项财务比率评分值的上限和下限。

4、确定各项财务比率的标准值。

5、计算企业在一定期间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值。

6、计算出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得分。

财务分析范文第8篇

财务分析可能很复杂。这里我们的目的是介绍一些可能在案例分析中用得着的简单的财务计算方法。比较高深的财务技术留给财务管理的课程。而且事实上高级技术对理解本书中的案例所起的作用有限,并且要花费读者太多的时间和劳动来完成。

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财务考虑只是对备选营销方案进行评估的一个因素。备选营销方案不能够精减为一组数字。从形势分析中获得的定性因素同样是重要的。有时经常是定性因素在指明选择一个备选方案。在另外的一些案例中,它们可能指向不同的备选方案。

我们在这里所要指出的是一些在基础的会计课程中通常所没有提及的有用概念。

贡献毛利

单位贡献毛利被定义为一件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制造、销售这件商品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其实质上是营销者补偿固定生产成本、公司营业费用,最后获得利润的单位可获得的金额。因此,假如一个制造商以12美元售出一件商品,变动成本为8.40美元,

那么

单位贡献毛利=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12.00美元-8.40美元

=3.60美元

这家公司每单位的销售给予它3.60美元来补偿固定成本。

总贡献毛利是以单位贡献毛利乘以销售量。例如,假设这家公司售出20000件,那么

总贡献毛利=单位贡献毛利x销售数量

=3.60美元x20000

=72000美元

假如该产品的总相关固定成本为42000美元,那么,从该产品中获利为:

利润=总贡献毛利—固定成本

=72000美元—42000美元

=30000美元

成本

在确定贡献毛利与利润时我们使用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项目。在这里我们想更正式地定义它们。

变动成本是那些每单位产品上是固定的,而在总额上依据制造和销售的数量而变动的成本。也就是说,要耗费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和劳动来制造一个单位产品。我们制造得越多,总变动成本越多。

固定成本是那些不管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变化而在总量上保持不变的成本。

这样一来,每单位的这些成本就要依据制造和销售的数量而变化。

分清楚哪些成本是变化成本和哪些成本是固定成本在案例分析中是很重要的。

运用的法则是:如果随产量变化而在总量上变化的,就是一项变动成本。因此,劳动、原材料、包装、销售人员的佣金就是变动成本。要注意的是除佣金外的所有营销成本都被视为固定成本。如果一项营销成本或其它的固定成本被表示成单位金额的形式时,不要让它给蒙骗了。也许它看上去像一项变动成本,但它却不是,而仅仅是在某一既定产量下的单位金额。例如,如果我们被告知单位广告费用将为1美元,这指的是年末当我们以广告费支出除以总销售量时,结果预计为每单位1美元。我们必须知道在何种产量下广告费预计为每单位1美元。如果预计产量水平为300000件。我们便知道企业打算在广告上花300000美元(1x300000件)这300000美元是一项固定成本。注意如果他们销售量少于300000件,单位成本将超过1美元,反之亦然,故要留心分摊到数量上并以每单位的形式表示的固定成本。

盈亏平衡点

在我们确定为补偿所有相关固定成本而必须销售的数量或金额时,可以从中得到对许多营销备选方案的一个可靠的看法。这样的销售水平被称为盈亏平衡点,我们定义:

1、以数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利

2、以金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单位销售价格)]或=以数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x单位销售价格

举例说明这些定义。假定:(1)直接劳动成本为每单位7.50美元,(2)原材料成本为每单位2美元,(3)销售价格为每单位22美元,(4)广告费和销售人员费用为40万美元,(5)其他相关固定成本为10万美元。

单位贡献毛利=销售价格—变动成本

=22.00-(7.50十2.00)

=22.00-9.50

=12.50(美元)

以数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总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利

=(400000+100000)/12.5

=40000(件)

以金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500000 /[1-(9.50/22.00)]

=500000/(1-0.4318181)

=880000(美元)

或者:

以金额表示的盈亏平衡点=40000x22.00

=880000(美元)

利润目标

盈亏平衡并不如盈利那么有趣.因而,我们常常希望在我们的计算中结合一个目标利润水平。从根本上说,我们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何种数量水平上我们能够获利x美元?实现一个利润目标就像补偿一项固定成本。所以在前例中,如果我们将利润目标设置为60000美元,我们将必须售出更多的件数,等于:

实现利润目标的件数=利润目标/单位贡献毛利

=60000/12.50

=4800(件)

要达到这一目标的总销售量为:

40000十4800=44800或(500000十60000)/12.50=44800(件)

盈亏平衡分析是比较备选营销方案的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告诉我们必须售出多少件,但没能帮助我们回答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将要售出多少件。

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公司销售水平 /总的市场销售量

这一计算增加了对建议的行动计划的了解。假设总的市场销售量为29万件。我们盈亏平衡销售水平为4万件,这样,盈亏平衡所要达到的市场占有率为:

40000/290000=13.8%

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建议的营销方案能否获得这样的市场占有率。

资本支出

通常一个特定的营销方案建议了资本设备的支出费用。这些将是与建议的方案有关的固定成本。例如:假定使用期10年的设备要支出500万美元,如果我们把全部支出归人第一年的盈亏平衡计算中去,盈亏平衡点将非常高。进而,从第二年至第十年,盈亏平衡点将大幅降低。最好是将这500万美元平均分摊到这10年内。这样每年有与机器有关的50万美元作为一项相关固定成本。人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对固定资产的有效寿命作出合理的假设,并且将总成本分摊到整个使用时期上。

相关成本

这个项目常常发生在分辨哪些固定成本与一个特定的建议相关。运用的法则是:如果支出水平由于采纳了那个建议而发生变化,那么这项固定成本就是相关的。这样一来,新的设备、新的研究和开发,等等,都是相关的。比如,去年的广告费或以前的研究和开发费用,不会随着现在的决策而有所变化,因此就不是建议方案的相关成本。过去的支出作为滞留成本提及。它们不应该计入现在的决策。决策是未来的导向。

公司营业费用提出了一个特殊的问题。一般说来,它不会随着一项特定的决策而变化。我们在选择营销方案时并没有解雇总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些营业费用可能直接归于一项特定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成为一项相关成本。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企业为了生存下去,必须在长期经营中补偿所有的成本。并且,从财务会计的观点来看,一切成本都是相关的。这一类型的会计涉及到准备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向投资者报告。在制定营销决策时,我们只对管理感兴趣,而不是财务和会计,管理会计则涉及到为制定决策提供有关的信息。因此它仅仅列出与正在考虑的决策有关的成本。诸如分配营业费用或者分摊研究与开发费用之类的事情只会混淆未来导向的决策。

毛利

当我们真正想要知道的是制造商的售价时,案例通常会向我们提供一个详细的销售价格。为了能够回过头来得出制造商的售价,我们必须了解渠道毛利是怎么一回事。

当企业以一个特定的价格购进一件商品并且试图以一个更高的价格出售它时,成本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被称为毛利或加价,因而:

销售价格=成本价格十毛利

比如:1.00美元=0.80美元十0.20美元

即一家公司以0.8美元购进一件商品,加上0.2美元的毛利,定价为1美元。

毛利通常被表示为百分比。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毛利百分比表示的基数是成本价还是销售价。这里,如果0.2美元的毛利是以销售价格的百分比表示的话,那么毛利就是0.20美元/1.00美元=20%。如果是以成本价的百分比表示的话,那么毛利就是0.20/0.80=25%。在营销中,最通行的惯例是将毛利表示为售价的一个百分比。以这种方式表示毛利更易于操作。尤其是在多层次渠道的情况下,除非明确声明,你可以假定本书案例中的所有毛利都是以售价为有关基数的。

销售价=毛利十成本

6.00美元=1.50美元十4.50美元

或更重要的:

100%=25%十75%

以成本价为基数:

销售价=毛利十成本

6.00美元=1.50美元十4.50美元

但在这里成本是基数100%,因此:

133.33%=33.33%十100%

也就是说,销售价应该被看作成本价的133.33%。

从销售价基数向成本价基数的转换:

销售价=毛利十成本

100%=25%十75%

因此如果我们想把25%的毛利转换成以成本价为基数的话,75%(即成本)变成有关基数且:

以成本价百分比表示的毛利=25%/75%=33.33%

注意这恰好是以4.50美元去除1.50美元。

作出这一转换的一个简单公式是:

以成本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销售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100%)-以销售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

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

25%/100%-25%=25%/75%=33.33%

注意要作出这一转换,我们唯一需要的信息就是以销售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

从成本价基数向销售价基数的转换。

销售价=毛利十成本

133.33%=33.33%十100%

毛利为33.33%,相应的售价基数为133.33%,因此:

以销售价百分表示的毛利= 33.33%/ 133.33%=25%

注意这恰好是1x1.5美元除以6美元。

作出这一转换的一个简单公式是:

以销售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以成本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100%十以成本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

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

33.33%/100%十 33.33%/ 133.33%=25%

注意要作出这一转换,我们唯一需要的信息就是以成本价为基数的毛利百分比。

复合毛利

一家制造商常常给出一个建议的零售价格和建议的零售和批发毛利。例如,建议零售价格为7.50美元,零售毛利为20%,批发毛利为15%,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确定制造商的售价,我们只要依次减去适当的毛利,即:

零售价

7.50美元

减:零售毛利(7.50美元的20%)

1.50美元

等于:零售成本价或批发售价 6.00美元

减:批发毛利(6.00美元的15%)

0.90美元

等于:批发成本价或制造商售价

5.10美元

财务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财务预警;问题;策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很多的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内控机制的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更好的化解存在的财务水平,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现在,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都是财务风险的存在,若是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便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来降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组织机构都不够健全,管理时也不够科学,企业运营水平较低,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跟上企业规模的扩大,二者不协调。企业在进行发展战略制定时也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外部环境,这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调整时,企业比较被动。并且很多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务风险比较高,财务状况瞬息万变,实施财务预警系统存在较大的难度[1]。

我国有些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但是仅仅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对于预警系统的变化不够关注,更没有针对其变化分析原因,这也导致其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二)企业财务预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都对生产和营销比较重视,对于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或者是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变化,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从财务分析方面出发帮助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这样给财务分析正常进行和作用发挥造成了很大影响。

2.指标构建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选取财务指标科学性和全面性不够,行业不同,财务指标预警标准存在一定差别,就财务比例而言,工业企业中流动比例为2:1会比较合理,而在商业企业中,其流动比率标准要比这个数值低。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系统建立时,选取指标比较盲目,导致了企业选择的指标无法将企业财务状况反映出来,财务预警系统的功效更是不可能发挥。其次,非财务指标选择存在问题,现在很多制定的预警指标针对的主要是财务,很少考虑到那些和财务无关的指标。企业财务危机是否出现不但由财务指标决定,还和非财务指标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些非财务指标也会给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影响[2]。

3.技术分析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真实性较差,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便是真实和全面的财务信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报表资料往往景观了包装,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也给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其次,分析过程存在片面性,比如过度重视客观分析,轻视主观分析等。最后,对象分析存在狭隘性,随着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直观的反映在资金变动中,通过资金变动情况的分析,便能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3]。但是在分析时,往往只重视资金方面的变化,没有分析业务活动的进行给资金变化造成的影响。

4.预警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很多企业没有做好时候信息分析,并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直接导致了财务预警系统构架缺失,预警机制没有得到完善。其次,财务预警后续管理欠缺,后续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经验和教训无法吸取,出现类似问题时,企业反映不够及时,不能给后期经营管理提供经验。

二、完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全面科学的认识财务预警机制

想要做好财务预警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领导必须将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制度的建立,并通过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以及预警分析对企业管理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分析质量,提高企业的效益[4]。

(二)确保构建的财务预警体系真正的科学合理

首先应该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原则包含了下面几点,分别是敏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重要性以及全面性原则。其次,应该重视预警模型变量选择范围的拓宽,确保其合理性;再次,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引进必须慎重,只有全面了解企业出现困境的原因,才能够提高预测能力。最后,还应该进行长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和短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三)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预警分析技术的提高

首先应该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加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其次,需要完善财务分析制度,保证期科学性,做好人员选拔工作,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目标和责任。最后,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分析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直接了当,提高其针对性[5]。

(四)重视内部预警机制的完善

首先应该完善内部预警机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机制,将预警系统功能全面的发挥出来。其次,需要进行对策库的建立,及时的收集相关的数据,确保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

三、结语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但是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预警分析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也不够规范,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牛怡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108-109.

[2]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会计之友,2011 (26):55-56.

[3]郑鹏,李雅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改进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502-507.

[4]解秀玉,管西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基于制造业数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4):58-68.

财务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财务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相关理论已比较完善。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

1 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据相关权威调查,在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1.2 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举例来说,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1.3 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

1.4 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凭证、账簿等)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2 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2.1 应该引起公司企业高层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2 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

2.2.1 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2.2 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2.2.3 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

2.3 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应用范文 下一篇:企业并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