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1 23:23:14

财会制度

财会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医院;财会制度;问题;思考

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国务院医改工作关于中国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体系,即“《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两个制度之间内容互补,相互衔接,系统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强。

一、新医院财会制度相对于旧制度的内容更新

(一)由固定资产核算体系替换原有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会计科目

在医院,医疗设备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固定资产,随着现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的研发创新,相关固定资产的折旧更替也在加快。然而在旧制度中,对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计提,并且计提修购基金,从而引起医院资产的虚增。新制度加入了新会计制度中的“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保证了固定资产报表上显示的账面价值的清晰性和真实性

(二)强化医药收支核算

为了进一步推进医药分开的改革,使得药品提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减弱,将药品的收支统一纳入到医疗收支当中,进行统一核算,将药品从一级科目改成二级科目。将药品从开始的售价改成进价记账,当医院购进药品的时候,按采购价格借记“库存物资-药品-药库”,贷记“银行存款”等。当对药品进行销售时,医院计算机管理中心就会同时在药品管理系统及其收费系统这两个系统上将药品的进价和售价进行录入,在确认药品收入的时候,则可以根据成本价摊销药品成本,借记“医疗业务成本”,贷记“库存物资-药品-药房”。

(三)实施内部成本核算

新医院财会制度,对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进行了正确划分。对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详细流程,以及其范围和对它的成本分析等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在医院成本的控制方面加强了。对“成本”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对成本的对象和费用的归属进行了明确规定,如药品进销和医疗服务就归为成本对象,以及行政后勤部门的费用该如何归集、处理、分摊。

(四)建立预算会计体系及财务会计体系相融合的会计核算模式

新制度采用双目标、双基础、单系统的核算模式,同时满足预算管理目标与财务管理目标需求,因而具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即采用类似企业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的特性,又有体现事业单位全面预算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核算特性,还有作为医院特有的收支成本核算特性。

二、新医院财会制度实施中问题的分析

(一)医院信息网络化的普及水平不足

目前的医疗改革状况还需要完善,医院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更新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各种信息化会计软件在升级改造方面不够及时,对医院财会工作的效果有一定的制约,在相关的数据衔接上不是很好,影响了新制度的实施效果。

(二)成本的核算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严重

医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是任何组织的经营活动都是离不开资金支持的。一些成本核算制度仍不健全的医院还是停留在依靠政府来进行生产经营维持的观念上,而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观念依旧十分淡薄,成本核算控制体系不健全,对医院资金进行更加高效的使用有一定阻碍。

(三)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新旧财会制度的转变需要时间,不仅在于两者内容上的区别,更在于两者需要工作人员有不同的处理思维,许多医院财会工作人员,还没能够对新财会制度内容和思维适应,处理问题时仍带有旧制度留下的习惯,还没能够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理解和接受新的医院财会制度。更有甚者,有人还拒绝、排斥新的财会制度,这对新财会的实施是有很大影响的,医院财会人员专业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没能够跟上新财会制度的要求。

三、新医院财会制度全面落实的有关措施

(一)落实信息网络化水平,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可以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大的便利,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要求医院加快对网络管理体系的建设,努力提高财务会计电算化软件和专业人员的水平,还要求医院注重加强信息化管理,致力于达到管理的日益精细化。要做到这些,医院可以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实行信息网络化管理,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促使财务人员更加方便的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可以对财会工作效率有很大提高,使得新医院财会制度有更好的实施效果。

(二)成本核算落实的注意事项

在新版医院财务管理软件处理经济业务时,每一笔收支都有详细的来源及其出处,药品的经济效益也落实到责任中心,为成本核算体系提供了准确详尽的基础数据。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强化了成本精细化管理,另外还能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三)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因为部分医院财会人员还没能适应新的财会制度,所以医院要大力加强财务人员培训与教育的工作力度,聘请相关专家对新财会制度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使财务人员对新旧体制之间的区别有清晰地认识,对新的财会制度有更准确的认识,使财会人员的思维能够从传统体制中脱离出来,适应新体制的要求。

综上,与原来的制度相比,新制度更加科学、先进,但是却更加的复杂、灵活度也很高,在操作上难度比较大。想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医院财务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及其业务能力,同时还要相关主管部门出台细节指引、加强培训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的绩效,实现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灵芝.新医院财会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商,2014(07).

[2]狄海涛.医院新财会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3(06).

[3]冯欣.实施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困惑与思考[J].现代医院,2014(08).

财会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会制度;问题;对策

完善的财会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财会制度的落实,各部门的监督力度明显加大,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有助于节约企业经济活动成本,规范企业各项活动,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大力度对现行财会制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现行财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诚信缺失、账目混乱

现行财会制度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企业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力度有限,以及管理者对财会人员工作的干预,财会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或在金钱的诱惑下,财会人员为领导行方便的情况比较普遍,企业领导挪用公款后,财会人员为弥补财务漏洞,就不免出现造假账、虚开发票等情况,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部分企业管理者完全放任企业财务发展,为财务人员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导致企业出现难以弥补的财务危机。此种情况表明,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对财会人员的工作干预力度不适时,会严重影响财会制度的顺利执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财务控制能力,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1.2 偷税漏税时有发生

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减少缴纳应缴税费,往往会让公司财会人员做假账,财务人员往往不敢违背领导命令,帮助领导偷税漏税,以虚开发票的方式提高费用,加大成本,以达到骗税的目的。尽管相关主管机构定期对下属部门进行财务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但实际检查力度不强,并没有实质性的作为,财务检查流于形式,此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偷税漏税问题。

1.3 财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财会人员是进行财务活动的专职人员,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会人员有很多并不是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不愿意更新知识储备,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对电脑的了解不多,不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财务上作,这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的财务人员立场不坚定,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利益和权势面前容易屈服,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缺乏职业道德感,这都不利于企业财务上作的有效开展。

2 解决现行财会工作制度问题的有效策略

2.1 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就现行财会制度的总体情况来看,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财会制度能否顺利落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因此在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应当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与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的财会人员应当具备会计师资格证、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以及各级会计职称证等,企业在招聘财会人员时应当提高门槛,确保各级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对在岗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岗位技术能力,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当积极加强对在岗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强化其职业道德,帮助财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大程度上降低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几率,强化会计监督效率,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

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促进财会制度的有效落实,应当积极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应当给予严厉处罚,最大程度上避免偷税漏税等情况的出现。为强化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企业应当积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税法教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依法缴税。财务部门应当积极加强税法宣传,为深化企业员工对相关法律的认知,应当将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到财务人员考核制度中,促使企业员工充分认知到纳税光荣,以保护税法的严肃性。国家相关税务部门应当加大力度对偷税漏税等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在给予严格处罚后,追补税款、征收滞纳金,并依据实际金额处以罚款。与此同时,应当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相关财务人员及部门领导分别进行经济处罚、行政处罚,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进行刑事处罚,以提高财会制度的严肃性。

2.3 积极完善监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

在现行财会制度下,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在管理理念上存在一定不足,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普遍,为进一步提高财会制度的严肃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将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进行独立设置,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务系统,强化财务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规范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应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与企业自身特点进行系统化分析,进而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管制度与内部控制制度,促进财会制度的有效落实,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建立相应的职能部门监督体系,为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应当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一旦企业财会方面出现问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追究责任,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相互推诿等情况的出现。

岗位轮换制度也是促进财会制度问题有效解决的一个重要策略,实行科学化的岗位轮换制度,有助于促使财会人员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并具有相互制约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财会人员长期在固定岗位上工作而存在的情况。为强化监督职能,上级部门应当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制度,促进企业财会制度的有效落实。

结束语

当前财会制度中存在诚信缺失、账目混乱等问题,风险意识不足且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正视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够促进财会制度问题的解决,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建立科学的财会制度,有助于推进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论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2).

财会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行财会制度 问题 对策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些特征要求企业要有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财会制度就是内部治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财会制度。但是,现行的财会制度还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

一、现行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诚信缺失、账目混乱

财会工作的诚信能够保证商业行为的合法性,诚信的缺失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企业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管理过于松懈,加上管理者对会计人员工作的干预,使得财会人员往往会受到工作压力或者金钱诱惑,这时财会人员往往受到领导指使,为领导行方便,比如企业领导私设小金库,挪用公款,或者滥用公款等,会计人员为了弥补财务漏洞,就会造假账、虚开发票,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失去效力。有些企业管理者又恰恰相反,不但不会过多干预财会行为,甚至依仗着有管理制度,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给财务人员进行违法乱纪行为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以致公司出现财务危机,才想起来去监察,公司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了。管理者对财会人员的工作干预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财会制度的顺利执行,使得企业内部监督职能弱化、财务控制能力薄弱。

2.偷税漏税时有发生

所得税会计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当前应交所得税和利润表中的所得税,企业在核算所得税时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当期应该交的税和递延所得税都属于所得税费用。企业管理者为了少缴纳应缴的税费,往往会让公司财务人员做假账,财务人员不化单位要增强会计数据安全观念,不断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采购会计软件要有明确的功能要求,对使用财务软件的各项有关性能有较清楚的了解,尽可能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真实、可靠。其次,组织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软件,要保证软件预留定义良好的相关接口,选择的软件在功能和处理流程方面要合适。最后,软件开发商要提高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提高软件产品质量。

3.加快财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化

管理型的会计软件除了具有完善的会计业务核算功能外,还应大力加强会计数据分析预测,辅助计划的制定和控制,支持高、中、低各管理层次的管理决策。管理型会计软件不但可以实现或辅助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中的主要功能,而且可以使它们和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尽快开发出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软件并推广使用,有关部门应结合企业的管理特点,制定全国统一的、具体的管理规定和标准。如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数量指标,又要有质量指标,还要有各种综合指标。

4.拓宽渠道,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

实现会计电算化,人的素质是关键。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是人机协调一致的工作过程,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会计人员要自觉加强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的学习,重视新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单位的管理层要重视单位电算化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快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深入开展电算化人员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工作责任心。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进行,并和经验交流相结合,使培训收到实效。在吸纳高校会计电算化毕业新生的同时,还应选拔具有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业务骨干到高校进修计算机专业。这样新老结合,高、中、低结合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就会形成,必将推动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5.健全制度,科学管理会计电算化

通过认真落实会计准则、会计规章来实现用具体会计准则、会计规范、会计制度、管理办法来指导会计业务处理,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对于原有的会计工作规范、管理办法、会计制度,根据电算化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会计电算化必须有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要提高认识,把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作为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点来抓,使电算化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这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制度,软、硬件系统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下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验收、评比、奖惩等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解决现行财会制度问题的对策

1.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财会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财会制度能否顺利实施,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对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的财会人员应该具有会计师资格证、会计职称证和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企业在招聘时应该提高门槛,招收有证人员,对在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鼓励学习,不仅要提高财会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也要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懂得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风气的形成和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领导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

2.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

加强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程度,能够有效控制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企事业单位都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税法教育,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纳税,凡是依法注册的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得都应该缴税,每个人或社会团体都有依法缴税的责任。可以在财务部门进行依法纳税的宣传,全体职工都要进行学习,并且可以纳入对财务人员考核制度中去。全体工作人员都应该明白纳税光荣、偷税可耻的原则,自觉缴税。国家应该加大对偷税漏税现象的处罚力度,如果因为偷税漏税现象常见,就只查不罚,不但会助长不正之风,还破坏了税法的严肃性。因此,税务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一旦发现有偷税漏税现象,要严格处罚,不但要追补税款、征收滞纳金,还要根据偷税漏税的金额除以罚款;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相关财务人员和部门领导进行处罚,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这样才能提高税法的威慑力和财务制度的严肃性。

3.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

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是重业务、轻管理,要改变这种观念,分设会计部和财务部,建立独立的内部财务系统,该系统还要具有财务管理的职能,能够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根据企业特点,建立内部控制和监管制度,明确监督部门的职能,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上级领导要做好带头作用,对下属部门严格把关,建立起业务部门负责和职能部门监督的体系。企业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一旦出现问题,直接找相关部门追究责任,避免相互推卸责任现象的产生。实行岗位轮换制,一方面能够使财会人员熟悉整个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防止财务人员在一个部门干久了,为领导行方便,财务和法人印鉴要分别管制,支票和财务章也要分开保存。上级部门要做好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加强监督职能。

三、小结

虽然现行的财会制度存在着诚信缺失、账目混乱、偷税漏税现象、缺乏风险意识、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但只要能正视这些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建立科学完善的财会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企业要加强财会制度建设,以适应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与讲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于玉林,李端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黄翠林.如何看待现行企业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财会制度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特别是2000年颁布实施的《会计法》、2001年颁布

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的具体准则,以及2006年2月15日的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完善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企业会计法规体系。相比之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改革相对落后。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活动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事业单位财务改革势在必行。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主要职能

要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首先应把握财务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职能。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

事业单位应参考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与财务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二)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

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事业单位的支出应当遵循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

(三)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事业单位的会计内容决定了它的记账基础既要采用收付实现制,又要采用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核算应采用收付实现制,对经营资金的核算需采用权责发生制。

(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作为投资方的国家,要求国有资产不流失,能做到保值增值,事业单位应每年或定期做好资产清查,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

(五)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事业单位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财务预算运作,以此强化财政管理。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交流的需要,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宏观上考虑

1.会计制度滞后

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1998年颁布实施的,它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其一,市场经济要求事业单位成为相对独立、自求发展的实体,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事业经费的分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合理的模式,不论是教育事业费按“学生数分配”,还是卫生部门按“床位数分配”,都仍停留在“基本数字(人数或床位数)×开支标准”的老框框上,这就导致许多事业单位没有将主要业务放在寻求发展上,而是一门心思跑财政,跑上级单位要款要经费。其二,从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业务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就引出了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如何处理这些会计业务没有做出规定,使制度本身对这些业务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会计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低

实践表明,要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及社会力量兴办事业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职能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事业单位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财务核算、存货计价、折旧方法、投资管理和财务报告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不尽一致,难以按国际惯例与国外交流。

(二)从微观上考虑

1.会计科目的设置未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调整的若干所得税政策做出了明确界定。事业单位也有许多类似之处。企业、事业单位同被征缴企业所得税,那么无疑就应该享受同等待遇,执行同一标准,否则就必然导致税负不公。然而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却缺少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纳税核算,假若仍依赖于纳税申报调整,势必再度加大纳税核算差异,增加纳税成本。

2.事业支出与年终报表不统一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打破预算内外资金的界线,实行统收统支,即事业单位的支出统一形成事业支出,预算外收入是事业收入的一部分。而在企业单位的预算、决算报表中,要将预算外资金单独立项填报,反映其支出情况,这与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为了满足报表要求,不得不从事业支出中“切出一块”来填报预算外资金支出项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些单位不按制度规定,单独设置“预算外支出”科目。要求设置明细科目单独核算,最后再将预算外支出分项并入事业支出的明细科目。这种预算外资金单独填报决算报表的处理办法加大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报表数据的完整性、严谨性也有待探讨。

3.财务规则、会计准则不规范

事业单位与企业经济活动千差万别,无视两者的差异,机械地进行纳税调整,等于否定了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实际上,事业单位大多是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主旨,它不同于企业生产物质产品、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相对清晰的特点。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地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地摊销进去,特别是一些知识产权之类的无形资产,更不易计量和摊销,如果简单机械地按税收征管办法纳税,更有失公平。

三、改善事业单位财会制度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笔者认为,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吸收和借鉴预算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和改革趋势,尽快修改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使其更趋完善、科学和国际化

1.在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统一指挥和组织下,归并企业会计规范和事业单位会计规范制定机构的权限,将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权限加以区分

由现有的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并由相关部门和机构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各司其职。

2.抓紧制定中国会计准则的理论结构,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

将用于指导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理论概念进行统一规范,结合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国际趋势,对事业单位的报表要素、报告格式和内容以及净资产分类进行重新定义和解释,提供资本(净资产)保全的确定标准,为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提供理论指导。

3.加强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为建立适应我国政府机构和预算体制改革后的财务报告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分行业、分系统的财务报告提供企业和事业单位报表合并的指南,以满足行业和系统管理的需要。

(二)完善现行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体系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设置,一是围绕事业单位日常开展事业活动所发生的收支事项而设置的事业收支核算科目,二是围绕事业单位为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面向市场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收支事项所设置的事业单位经营收支核算科目。现行会计科目体系虽然考虑了事业单位资金运作的一般规律,对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可能出现的对外投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等内容也做出了规定,却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服务市场的资金运动的特殊规律,造成事业单位科目体系设置上的某些空白。由于制度没有相应设置这方面的核算科目,致使接受投资的各单位在这方面的账务处理随意性很大,如不加以规范,容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因此,建议在事业基金总账科目下,增设“实收投资”二级科目,专门用来核算外单位投入的货币资金、材料和无形资产。其贷方用来登记外来投资数,借方用来登记外单位投资撤回数和清算转销数,贷方余额表示接受外单位实际投资数。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收支管理

要将预算内外的资金都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有限的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必须强化收支管理。强化收入管理,要积极鼓励各部门、各二级单位利用现有的条件创收,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并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奖惩分明的激励措施有力地推动创收活动的开展。支出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事业经费支出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强化支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法规制度的同时,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为单位基础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力,强化支出管理。

2.推进管理会计的运用,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只包括财务会计,而不包括为单位内部服务的管理会计,并且事业单位主要是为宏观预算管理服务,内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变化,只有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各种方法,如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定量分析、责任成本等方法,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监督、评价、考核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和项目完成情况,才能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四)改革财务报告体系

财会制度范文第5篇

(一)事业单位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部分预算单位不能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究其原因都是预算批复与实际工作差距太大,无法按预算执行。二是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性强,预算观念差。表现在工作中就是预算编制时不细致、不认真,敷衍了事;预算执行时不管有无计划,随意支配资金。三是预算批复时间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影响正常工作开展。

(二)强化预算管理的途径 一是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严格按“二上二下”的流程编制预算,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科学编制预算,必须提高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认识,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所编制的预算是下年各项工作正常开展重要依据。要成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参加的预算管理编制小组,民主理财,确定预算建议草案,保证清晰地反映单位所有收支项目,做到预算内容完整准确、数据真实可靠。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单位领导应严格履行《预算法》赋予的权力和责任,提高对预算执行工作的认识,支持财务人员按上级批复的预算开展各项工作。财务人员应严格履行《预算法》、《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按照上级批复的预算办理各项开支。三是建立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制度。健全经费使用检测、评估和奖惩制度。下文以各级学校为例说明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的有关问题。首先,对于高校而言,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是对高校预算执行情况、完成结果以及效果进行绩效考评,包括绩效目标合理性及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学校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执行结果评估的重要环节,是反映学校事业资金投入而产出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评价,从而客观地评价学校预算执行、资金使用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状况。其次,对于中小学来讲,也应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通过使用综合分析法、专题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对生均事业支出、生均设备费、教学活动收人年增长率等教学绩效指标,科研绩效、资产绩效等资金投入绩效指标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各种方法的分析,可以了解预算执行状况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学校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和加强预算管理提供依据。另外,学校还应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考核学校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科学性和效益性等,并将其与单位责任人的业绩考核和经费分配挂钩。

二、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主要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财务与会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二是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如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将财务章和法人章交由财务部门负责人,还有的单位将支票、财务章和法人章同时由出纳一人保管。三是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完善,业务流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岗位设置问题较多,不合理兼岗现象较为普遍;授权审批的金额界限不明;流程控制体系不完善;财产盘点制度未能有效执行。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一是强化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成败取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控制意识和控制人行为,而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又是其中的关键。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要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保证单位内部机构、岗位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设置和分配,杜绝管理人员交叉任职。三是强化预算控制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财政预算制度从过去的功能预算到现在的部门预算,是对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和重大进步。四是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各部门应对自身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我评价,然后,由内审机构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三、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

(一)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价值得不到正确的反映,具体而言,首先,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且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与固定基金账面数额一致。但是当购入旧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其净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科目反映其原值,而固定基金科目随着已付款额增加而增加;这都使得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不等于固定基金数额,致使固定基金科目的设置失去了意义。其次,事业单位不按照固定资产原值和使用年限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作为净资产的一部分。这种做法有两大缺陷:其一,固定资产的折旧数得不到反映,也就不能根据经营的需要科学地得出应补充的固定资产数;其二,折旧数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准确反映其净值,从而导致资产和净资产虚增,成本核算不完善。

(二)完善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 事业单位应借鉴企业的做法,将折旧引入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核算中,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调整科目,使固定资产净值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体现。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结余、资产、净资产等财务状况,也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意识,不仅要核算年度内单位的货币支出。还应当核算年度内单位向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四、改进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

(一)增加编制现金流量表 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价事业单位投资和理财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资产负债表提供事业单位一定时点财务状况,是静态财务信息,收入支出总表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提供结余的构成,是动态信息,二者都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现金流量表提供一定期间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财务信息,表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过程中现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说明了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变动原因,是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的补充和说明。编制现金流量表还可以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可以对单位的收益能力及资产的流动性进行评估。

(二)会计报表中应有审计鉴证 事业单位根据自己的业务编制的会计报表,社会公众、立法机构等各种使用者要使用会计报表中的财务信息,由于提供财务信息者与使用财务信息者的立场不一致,必须考虑财务报表的质量问题,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客观、公允地反映事业单位的业绩和受托责任。审计机关或其他鉴证机构以其公正、中立的身份,通过对事业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进行不偏不倚的审计,提供客观、公允的鉴证报告,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准确评价事业单位的业绩。可以说对事业单位进行审计鉴证,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程序。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进行审计鉴证,也有利于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督促事业单位管理当局高效、廉政地开展工作,防止和杜绝官员贪污腐化和的现象。保证事业单位正确履行职责,并通过提高政绩来取得

社会公众、立法机构和上级的信任。

五、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其他途径

(一)把人力资源会计列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范畴 人力资源会计,从总的轮廓上讲,就是通过单独计量人力资源的各种费用,确定有关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资本化形成人力资产。然后按受益期进行摊销,转作生产费用,待人力资产退出企业时,将摊销总额和人力资源的总额进行对比,以确定进行人力资产投资所创造的收益或带来的损失。人力资源会计具体包括: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就是对取得、开发和重置人力资源所引起的成本计量和报告。主要是为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投资决策、宏观管理服务的。二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从投入角度出发,核算企业或社会对人力资产所花费的本钱。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是从产出角度出发,核算人力资产所值的价值。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和生产经营决策服务。将人力资源产出价值同人力资源投入价值进行对比,可以分析人力资源投资的效益。

(二)推进战略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运用 战略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学的方法,对未来的经营管理进行预测决策,确定目标,以编制计划。作为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单位效率的战略管理活动,着眼于单位整体资源的最优利用,以通过单位内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协调一致、共同努力来促进单位的发展目标,单位局部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必须从属于整体资源利用的最优化,这也就是从“整体观”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战略管理会计的视野较之传统管理会计更加开阔。

(三)建立会计信息平台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广东等地已经建立了会计信息服务平台,内容包括政策法规、办事指南、记账、从业助手、查询服务等。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会计信息平台应当为财政、审计、银行、税务、注册会计师等各方监督主体提供单一来源的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会计信息平台的应用实现了会计信息数出一门,建立单一来源报表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财务报表使用者信息不对称、监管信息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并从根本上杜绝企业出于不同目的编制多套报表的现象,也有利于降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按照财政部的要求,会计信息平台应当涵盖数据收集、传输、验证、存储、查询、分析等模块,具备会计等相关信息查询、分析、检查与评价等多种功能,为会计监管等有关方面预留接口,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颖:《试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chinaacccom/new/287_290_/2009_7_20_wa72372127102790025712.shtml

[2]刘宁:《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2008年第5期。

[3]张敬东、刘沫行等:《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几点设想》,《河北财会》2002年第6期。

财会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 会计制度 医院改革 基础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似乎也进入深水区,迈着艰难的步履。但不管是深水区还是浅水区,医院改革始终在不断前进。

一、“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为医院经营管理奠定基础

新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基础”。与以往的“收付实现制”相比更有利于医院的经营管理。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确认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等医院会计要素,全面规范医院的经济活动与经营管理。

医院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基础,在医院会计核算和医院经营管理中突显以下特点:其一有利于加强医院财产物资管理,正确记录、计量医院设备、医用材料、药品等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及其购、销、调、存,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摊销低值易耗品;正确反映在建工程支付结算状况,保证医院财产物资安全与完整。其二有利于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及时确认清理医院实际发生的债权、债务,防止呆账、死账损失;其三有利于加强医院医疗服务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及时确认应收医疗款项,防止医疗欠费;其四有利于严格控制各项支出,正确反映财务报告期发生的各项费用,准确计算、归集医疗成本,保证医院收支结余、净资产真实可靠,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二、完善固定资产核算为夯实费用支出奠定基础

不论医院大小,固定资产在任何一所医院的资金结构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是会计人员与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一个永久话题。它占用医院资金多,分布广泛,管理与核算都有一定的难度。

新医院会计制度从三个方面对固定资产进行改革。第一新《财会制度》调整了固定资产的核算的价值起点,从重要性原则出发,将原来一部分价值较低的固定资产转入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使这部分价值直接进入当期的费用与当期的收入进行配比核算,更加真实地反映经营成果的真实性。第二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虽然固定资产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其本身固有的实物形态,但它的磨损与贬值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间断地进行着,以折旧的形式,不断将这部分价值转移到各使用期间的费用中去,并从中获得补偿。将分摊到各期的折旧费用反映到累计折旧费用后,更加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避免了费用核算的虚假状况,全面性和可靠性都很好。第三按照资金来源不同,将折旧按不同方法进行处理。凡属财政拨款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用待冲基金与累计折旧相对应,用自有资金购入的固定资产将折旧费直接计入各期医疗成本,从实际出发夯实了费用核算基础,完善了医疗成本核算的范围,符合当前公立医院的实际状况。

三、“投资”科目的设置为医院灵活经营奠定基础

按照目前三级医院的补偿水平,达到收支平衡就是非常理想的经营状态,医院没有剩余资金对外投资。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忽许营利性医院有可能从累积起来的超额利润,按照新财会制度的要求,既可进行短期投资(如国债),又可实施长期投资,选择性能好、获利大的项目,以“股权投资”或“债权投资”的方式,为多种经营、灵活机动的管理模式奠定基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按照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设置吸收社会资金对医院的投资核算科目,一旦发生这类业务,给会计核算带来一定难度。

四、强化预算管理为宏观控制奠定基础

医院经济结构的复杂性与广泛性,决定了财务预算管理的复杂性与广泛性,其对象涉及人、财、物各个方面。新《财会制度》规定,“国家对医院全面实行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内容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制度。”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把医院预算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医院最基本的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开始,逐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优化数字结构、理顺资金渠道、严格控制措施等方面,成为一种刚性的约束机制,为宏观控制奠定结实基础。

预算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强化上级主管部门与财政预算管理,集中控制“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方面,突出其中的“超支不补”;二是医院自身要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机制;三是科室或管理部门的预算控制,集中体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规范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决算、分析和考核等各个管理环节的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四是责任人员的控制。重在体现预算指标不仅要落实到具体的科室,还要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只有这样,才真正达到预算控制的目标。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后,财政和主管部门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医院的收支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方针政策,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对需要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事业项目、单位,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对需要压缩的项目在资金上予以制约;对重复建设的项目予以控制;对不合理的支出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科学配置,更好地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实现宏观控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财会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新医改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269

1引言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和约束公立医院财务会计行为,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这对于促进公立医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合理的成本追求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意义。

2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1资本核算制度缺乏规范性

在现下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净资产的核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净资产的实际状况,不仅不能准确地表明公立医院的资产规模及经济实力,更难以满足资产所有者的管理需求。①固定资产相对应的是固定基金,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物质有增值的一个过程,相对应的是钱有一个贬值的过程,而在医院财务上的固定资产就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即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一直以原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实际上虚增了资产和净资产。②医院职工们的福利资金是医院按照规定提取和结余分配而形成的一种负债性的资金,是一笔应该付但却没有付给医院职工的债务,而现下的财务会计制度却把这种负债作为医院的净资产来核算,显而易见的这是不符合会计要素的结论。③净资产的核算没有体现资本保全的原则。这几个方面都具体地体现出了资本核算制度的不规范性。

22成本核算制度缺乏科学性

成本核算制度科学性的缺乏具体体现在如下两点:①由于现行制度以“医药分开”为原则,继而将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分为医疗服务和药品经营。虽然说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国家有效地控制医院药品的费用,把医疗行为和药品经营的利益分割开;经过实施,其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即是核算对象划分不准确。②在现行制度的明文规定中,将作为期间费用的管理费用采用人员比例法分别平均地花销到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中,且这一方面的管理费用并没有在会计报表中单独体现出来,那这种方法就使期间费用与间接费用的界限相对地模糊起来了,对于正确的计算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也是相当不利的,更不能体现出管理费用的真实性,也没法使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真实地反映出来。这样不仅阻碍了物价部门对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定价,更是阻碍了财政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真实亏损的有效补偿。

23财务约束机制缺乏有效性

虽然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具有一定效用,但医院的约束机制根本没有有效落实。同时,医院的现代化发展中,很多财务工作人员对其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到位,且在相关资金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只一味地追求规模,而没有注意到实际状况,盲目地建设等,都存在着带债发展扩大化的趋势,从而造成了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提高,成本增多,支出负荷的现状。这些都是负债管理不严格造成的。同时,很多公立医院只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削弱了对社会效益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人员费用增长控制不当所导致的结果。一是由于大型的医疗设备修购基金的提取年限太短,不管使用的频率是多还是少,都是采用年限平均法,一般都是使用5~6年的年限,且年限区间没有活泛性,进而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过早地到达了使用年限,而医疗设备的使用周期过于短的话,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最终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修购基金的使用,虽然是在以企业折旧方法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的,但“累计折旧”这个科目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并且,“固定资产净值”的核算也没有落实到位,致使一些已经提取了修购基金的医疗设备,存在继续提取修购基金的现象。三是业务招待费、捐助支出等的记录不明确。公立医院没有制定一些可行的准则与标准来有效地控制,如果支出不能有效地控制,那么相关部门在监管这块也是有心而无力。这就是相关的制度、标准、准则没有得到完善健全的结果。

3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对策

31配套改革,结合推进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注重医院各方面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提升其服务水平。首先,全面落实区域卫生规划,保证其实施效果,并注重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数量的合理性,以提高其服务质量;其次,加强公立医院建设规模、配置标准等的控制,提高其合运用实效性;再次,对于公立医院内部的管理要加强,管理体制要健全完善;最后,对于药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也要不断完善,对于药品流通成本的降低要落实到实处,并分类进行公立医院药品差价的管理,以满足病人们的质量需求和病情需要,是实现合理用药的重要途径,最终最大限度地降低广大人民群众药费上的支出。

32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策略

在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情况下,学习、借鉴其他行业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注重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才能在结合医院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公立医院自身特色的管理系统,对于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医疗质量等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公立医院必须重视国际合作,与国外的医院加强交流,注重财务管理信息可靠性,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医院当前的经济情况,从而构建出与医院业务类型相匹配的财务会计制度。所以,首先,注重医院净资产的准确核算,引合理运用“资本金”制度,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改革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议;其次,加大财管工作的监管力度,注重医院财务约束机制的进一步规范,才能真正发挥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作用,从而真正成为规范医院财务管理行为的准则;最后,全面地反映财政的投入情况,完善财政补偿核算机制。

4结论

总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进,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使现有《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很快体现出来,只有在实践的操作中,结合医院的发展规划、发展需求等逐步完善,进一步细化,才能促进公立医院财会制度更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的健康成长而服务,^而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医疗保障,给社会带来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陆燕新财会制度下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成本核算机制研究[J].财经界,2014(26):164,171

[2]郭妍,雷雨,孙佳蓓,等浅析公立医院新财会制度下财务管理分析与解读[J].知识经济,2016(1):140

[3]闻岚,张博见,范艳存,等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现状分析――以内蒙古公立医院为例[J].会计之友,2015(20):83-85

财会制度范文第8篇

1农村股份合作企业的特点以及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具有以下特点:1)农村股份合作企业有效地把股份制和合作制融合起来,丰富了财务会计的内容。2)农村股份合作企业是建立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之上的,股东用入股的形势,把分散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加以整合,以便更好的发挥这些生产要素的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效益目标。这就要求财务会计明确产权关系,维护股东们的利益。3)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不可分割,盈利则按股分红,亏损则按股承担风险并以股金抵补。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参谋者,多为企业提供好的意见,为企业出谋划策,使企业增加利润,共同为企业进步做出努力。4)企业利益实现双重分配。股东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是企业的劳动者,正是因为他们同时具备着这两种身份,才会使他们具有双重利益。一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这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二是按股分红,股多多得,股少少得。企业利益的双重分配,就要求会计主体必须多样化。5)民主管理。股东无论掌握多少股份,企业都应该一视同仁,要建立健全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各位股东享受同等的权利,拥有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这就要求财务会计应做到民主化与公开透明化,以保证企业的民主管理。

2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沿用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制度,不能准确反映股份合作企业的特点

现如今,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制度还在部分股份合作企业中存在,这样的制度不能准确详细地反映股份合作企业的特点。1)财务会计报表仍然使用过去集体企业的报表形式,这样会导致财务会计报表中无法直接反映改制后的企业报表中的一些新内容。2)企业业务核算中所涉及的会计元素科目不全,无法准确反映业务中某些会计元素,比如:股东企业投资、股东利益分配、股东权益等。

2.2应该强调对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视

目前农村股份合作企业在进行资产评估时都没有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资产评估,而是自行评估,这样就会导致监督性和公正性缺失。应该加强对固定资产进行清点登记造册和对流动资产盘点核实的工作,做到帐物相符。

2.3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制度

由于受农村环境与人员的限制,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财务处理不及时、不准确,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不准确信息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给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使企业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缺乏有效性与高效性,造成企业资金成本上升,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健全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建议

3.1不断完善会计报表,增加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

会计报表的主要作用是为财务会计主体提供信息的,他具有双重服务的特点:既要符合政府财政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又要满足广大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需要。应该根据政策的调整及时更新善会计报表,使得账目更加清晰、透明。

3.2股份合作企业财务会计应做好资产评估工作

在做资产评估时,企业应该坚持以下两个原则:1)价值原则:资产进行评估时要按市场价值给资产进行重置定价;2)折率原则:在确定资产价值之后,对资产进行折率分析与评估,即按其已使用年限视资产新旧程度确定。

3.3使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努力提高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上一篇:中职财会范文 下一篇:历史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