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2-27 21:39:19

病房管理制度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1方法

1.1.1从细节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患者入院后,需进行首诊,这就要求需建立首诊负责制,即办公室护士负责接收患者,并安排床位,通知主管医生与主管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将自杀、自伤的患者列为重点对象,做好交班工作,加强精神病的看护,以保证患者的所有活动在管理人员的视线下进行。入院后,主管护士需向患者讲解住院期间的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并引导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告知病房主任及护士长病房的相关管理制度,细心地向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然而,对于首次住院的患者,护士需耐心的告知相关事宜,采用心理疏导的技巧和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在短时间内适应病区环境。在护理管理中,安全管理制度是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前提,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进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所有医护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让医护人员熟悉精神科安全管理制度及《医疗事故条例》等,并利用晨会加强护理相关业务学习及安全教育。然而,对于新护士、新看护的管理,上岗前,必须实行岗前培训制度,新护士需积极参加安全教育讲座,并通过安全知识考试,使新护士熟练相关护理工作[2]。除此之外,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严格制定治疗及护理工作,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恢复情况,并及时发现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加强护理。

1.1.2完善精神科病房安全质量管理制度针对精神科病房中护理管理存在安全管理质量不高的问题,制定精神病房安全管理制度、护士交接班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确保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特别是对新上岗的护士,护士长要强化制度意识,将重点工作放在安全护理管理制度检查落实上,使护士工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促进护理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应规范工作流程,需强化护士在护理中的各个环节管理,例如当患者服用药物后,护士需及时进行口腔检查,注重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加强护理,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另外,为了减少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差错,需对病房中的药物及相关设备进行细化规范,尤其是对急救室内的急救药品及仪器设备,安排专人检查,在药品管理做到固定品种、固定位置及固定数量,由护士长定期对药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建立护理应急预案,以减少护理差错。

1.1.3加强细节监控,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对于护士长及护士的护理工作,需分工负责,定期对综合检查,对精神科护理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有违规现象,需及时返回给护士管理人员,并给予相应长发,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只有做到各个护理环节的监控,才能保证护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2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满意度等。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单位(x±s)表示。

2结果

分析该院2012年1—12月,2013年1—12月期间的病房管理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化、护理技能操作质量、急救物品管质量及护理安全质量均高于护理前的管理质量,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比较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施前护理满意度为94.98%,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9.55%,护理不良事件由5例减少至1例,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精神科患者的特殊性,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发生自杀、吞食异物、伤人等意外事故,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和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护理质量。因此,将细节管理贯穿于整个精神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及时落实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明确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实施全过程的护理管理,包括基础护理管理,急救药品及器械设备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及夜班工作管理等,不仅有效规避的医疗风险,也提供了护理质量,对促进医院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该组对细节管理在精神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细节护理后的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护理技能质量、急救物品管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的护理质量,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精神科病房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较佳,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从细节入手,加强各项护理管理工作的安全防范,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病房管理;班级管理

从临床工作到教学岗位已经两年时间。从接触患者到接触学生,从反复实践到回到书本,从病房管理到班级管理,笔者感触颇深,虽然也操心劳累,但也不乏趣味与欢乐。一提到中职院校,大家总会和普通教育的失败者联系起来。但实际上,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选择了有免学费政策的中职学校。故不必过早妄下定论。“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不管学生本质是如何,笔者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爱心陪伴她们成长,让她们感觉不到笔者是一名“新”班主任。如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及生活,笔者把病房管理经验带入班级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参考病房管理制度建立班纪班规

众做周知,患者入院,首先会有入院宣教。学生新来时,笔者同样给学生宣教,介绍学校环境,学校文化,作息时间,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未来要学习及生活的地方,减少她们的陌生感,使她们能快速融入学校环境。病房有病房的管理制度,比如探视时间,床单位的整齐的要求等,笔者根椐校规校纪制订本班班规班纪。这个制订是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比如迟到1次怎么惩罚,迟到多次怎么解决。学生热烈讨论,制订出她们可以接受笔者也觉得可行的制度。制度张贴在教室醒目位置,使学生们充分了解规章制度,知道自己的权利,承担自己的义务。制度定下来后,就严格执行。执行时,人人都是裁决者,班主任和班干部是执行者。因为参与了规章制订,大家都不愿去违反自己作出的规定,犯了规也甘心受罚并力争少犯。慢慢地,学生的自觉性、集体荣誉感都有明显提高。

2参考病房文化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在病房时,每个病房会张贴有相关疾病的宣传海报,还会有鲜花等饰物点缀病房,还会有阅读角和室给恢复期患者活动用。在班级建设时,笔者参考病房的文化建设来引导和协助学生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比如在教室两侧墙面上张贴了名言警句。此类警示语不再是传统的名言警句,而是通过学生投票选出得票率最高的偶像语录代替,既有教育作用,也不显得那么生硬和遥远。班上还设立了图书角。里面的书都是学生自发捐出。笔者让生活委员并把书籍编号并制作成借书卡。因学生年龄相近,书本广受学生喜爱。这样既节约了经费,也非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宣传方面,病房每月都有公休会,就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患者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增进他们的自我预防和保健知识。笔者把它借鉴在班级文化建设上。首先,班级每个月有自己的板报。每期都有特定主题,并且要求切合实际,内容积极。其次,笔者定期举行一次班级座谈会,内容非富,包括学习生活问题、班级管理意见、社会热点看法讨论等。通过交流、引导、探讨,既能解决学生们心中的疑惑,又能及时发现班级管理的不足,找到应对的良策,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参考病房管床制建立班级管理队伍

在医院房,每个医护人员都要服务对应的床位,为患者制订医疗护理目标和计划,以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在班级学生干部建设上,笔者按学生所好去负责不同的领域。比如特别爱干净的学生,就让她们负责班级卫生的管理,特别勤奋好学的就负责学习管理,爱跳爱画的就负责文艺宣传等。并且成立“帮帮”小组。每个相对相秀的学生都要“帮”一个后进生。笔者会和他们一起为后进生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完成帮助时间及任务的学生会有奖励,没有完成任务的,我们会共同查找问题,帮忙者和被帮者都要接受处罚,并重新制订学习目标及计划,以使后进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快地进步。因为参与了学习目标与计划的制订,成绩较好的学生会更加努力,以使自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人。而被帮者因为不想辜负帮者的一片苦心,也十分用功。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4参考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观察

现代社会,压力大,人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病房管理别强调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此时也正值判逆时期。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平等地对等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后进生。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而后进生心理更脆弱。他们有很强的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应该要平心静气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要放大他们的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让他们找回自信。在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多去关注,比如可以在她们微信朋友圈点赞,刷她们的说说,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从了解他们的思想到走进他们的心灵。

5协调各学科的平衡平等对待科任教师

在学校,我们的学生爱挑教师,一是偏爱教学经验非富的教师,一是偏爱主科教师。笔者认为,学生的想法很多都是受班主任引导的。所以班主任不能从思想上有重主科偏副科的想法,要尊重主科教师,同时也要和副科教师保持联系。班主任的这个行动非常重要。就像在病房管理中,有些医生太年轻,患者不肯给他看病。如果这里你再添油加醋,说介绍个老年资的医生去,这样无疑加剧医患及医护矛盾,也让年轻医生没有成长空间。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学生对科任教师的反映,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看法,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在中间发挥好桥梁与济的作用并且要有持久性。特别要求学生尊重任何一位科教任教师,不因自己的好恶而有所偏爱。这不仅是学习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修养与品德的问题。学生尊重各科教师,教师也喜欢气氛活跃的班级。这样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6班主任要做好自己用爱换取信任与尊重

在病房管理中,医务人员首先要业务熟练,技术过硬,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与尊重。笔者把这条也用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现在社会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一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首先,自己的专业知识要过硬,对待教学要严谨,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居高自傲,也不敷衍了事。其次,要参加继续教育,利用业余时间,丰富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可以有一两个专长,比如跑步,比如跳舞。这样,如果班级搞活动,就能派上用场,偶尔露一手,会让学生更加崇拜及喜欢你。最后,就是要十分地耐心和爱心,把学生都当成是“患者”。班主任必须有百分之两百的耐心来对待学生的点点滴滴,就向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尤其是差生的转变工作,要准备打持久战。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总之,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琐的。笔者把病房管理经验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在实践中来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汤进水.例谈班级管理中引入一些民主措施[J].现代阅读,2013,(5):64.

[2]王超.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促进德智身心的全面发展——谈班主任在班级生活中制定民主的学习环境管理制度[J].改革与开放,2011,(6X):175.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设了3台呼吸机,6台注射泵,2台输液泵,以及各种医疗用品。并安装了热水器,室内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医。学教育网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市以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一年中制定了:ICU贵重仪器管理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病房消毒措施。做到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管理人员,药品管理人员和物资管理人员。一年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ICU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护理任务繁重,而我科的护理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工作责任心不够强,且ICU护士人员流动较大,因此制订一套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制度常规,以保证ICU的护理工作正常运转,本年度在原有年ICU护理工作试行草案中,不断完善和修改草案,增加了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急救药品毒麻药品每日每班清点制,无菌物品管理制度,护士培训计划,消毒隔离制度等,制定的同时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各项制度常规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其工作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护理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效率。这一年来,ICU护士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护士的后续教育中,我采取了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医疗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参加护理查房,严格按照年ICU护士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考核,年度先后输送两名护理人员到上海北京进修,全科护理人员均参加了护理专科或本科的在职教育,一年的培训使得ICU护士能胜任日常工作,大多数护士成为ICU熟练人才。

要做好ICU护士姐妹的领头雁,不加强自身学习是不行的,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在媒体和网络上查阅ICU相关资料,学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之外,本年度还参加了护理本科的在职教育,并取得良好成绩。与此同时,协助院长顺利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市科委鉴定,除此之外,还参与了我科课题的研究。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药房管理;药学服务;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61-02

药房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之一,无论门诊还是住院药房,面临着大量取药的患者和家属,加强医院药房管理,既关系到医院发展又关系到病人的用药安全,必须充分发挥医院药房在医疗过程中的药学服务功能,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医院药房管理目标。

1 医院药房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部分药房人员的素质不高:

部分医院药房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层次、业务素质都难以满足药房管理需要,有些药房人员专业知识明显不足,不能及时回答患者关于某药品提出的咨询和问题,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调配处方、做帐、领药等基础工作,让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水平产生质疑。另外,随着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药品推陈出新的速度加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度,生物药物、化学药物、蛋白质药物、甚至基因药物的发展,国家新药开发、管理方面的改革等,都是医院药学工作者应该最先掌握的新内容,为临床提供系统、准确、及时的药学信息服务,已成为医院药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事实证明,很多医院药房人员都很难有机会出去学习,难以提升自身素质。

1.2 药品管理制度不到位:

很多医院虽然都建立了一系列的药品管理制度,但是执行力度较差,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没有将制度真正落实到位。药品资源浪费严重,没有按规定来保管麻药、毒等特殊药品,没有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甚至有些还没有对报废药品、不合格药品进行详细的记录,药品贮存管理不恰当等。

1.3 药房工作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患者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医院药师职业风险突增。临床的各类药物日益增多,临床实践中,用药不对症、用量不适当(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过度使用输液或注射剂、重复用药、滥用抗生素、无必要地使用贵重药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随着药事法规逐步完善,GMP制度的强制实施,医院自制制剂必须按照GMP建设,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但实际上一般医院药剂科在经济与人员实力上都很难保障GMP的执行,这就使得医院制剂室的生存越来越困难,风险也越来越大。

1.4 药品信息化管理落后:

大多数医院里患者买药的流程是:患者手里拿着处方,楼上、楼下的来回奔波,划价、交费、交方、取药,整个过程最少要排队三四次。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体力消耗大。

2 医院药房管理的对策

2.1 努力提高药房人员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医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正由传统的药品供应转向现代的合理用药监护,这就要求直接面向患者和医生的药房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首先,医院应该将培养药师的沟通协调技巧纳入每年三基培训计划,并集中开展“医院药师业务素质和人文素质专题培训”,同时让他们多去国内外著名药品生产企业或大医院参加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对药学的发展动态和最新信息进行及时地了解,参加一些在职继续教育培训,脱产学习为辅,自学为主,以便进一步提升医院药师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广纳人才,积极吸纳那些药学专业的高学历人才来医院工作,提高药剂人员业务水准,同时也提高医院的实力。

2.2 政策法规护航:

政府应加强监管完善各项医事立法,制订医药企业、医疗机构、医生和专业组织等利益集团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医院应以药政法律法规为依托,制定医院药房管理的规章制度,必须要从药品供应、药品保存、药品购进三个环节来将医院药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执行到位,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使药房管理制度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并提高服务质量和药品质量。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动态监测,及时预警超常用药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对病房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控病房剩余药品情况。认真分析临床剩余药品产生原因,及时发现并解决用药具体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规范医护人员用药行为。

2.3 加强临床药学服务中职业风险控制

第一,建立纠纷风险预警系统。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可成立专门小组,负责对医院的药疗纠纷予以记录、汇总,分析,理清各种纠纷的性质,找出院方的责任因素,改进医院服务环境中的各种“软、硬件"缺陷,构建医院安全合理用药平台。

第二,药房积极推行风险控制责任制。对新进入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岗前风险教育;对在岗人员定期学习风险管理理论,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将控制风险的责任落实到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第三.药师应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认真记录药历;药师在接受病人咨询以及与病人交流其他信息时,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完整;不能任意夸大药物疗效和淡化由药物治疗所引起的问题。

第四,加强药学部门和临床科室的共同沟通协调,定期组织临床医师合理用药的培训,积极探索实施临床路径,根据患者病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坚决杜绝无指征的预防及治疗用药、开具大处方以及变相克扣患者药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产生剩余药品。

第五,加强药物经济学的临床应用。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运用药物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制定出成本低、效果好的、合理的治疗方案。使药品更安全、更有效、更经济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

2.4 提高药房信息化水平:

网络管理系统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是医疗机构不可缺少的部分,药房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对药房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及时对全院的医务人员以及病患提供最新的药品信息,以此减少医护人员以及病患在药品使用中的错误做法,实现医学资源的共享,同时提高各个岗位的工作效率。同时,医院药房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使医院的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有机结合并有效控制,同时增强了采购的透明度、安全度。

参考文献

[1]邵瑞琪,周洪,左根永.执业药师在药品分类管理中的作用[J].药学教育,2006,22(2):58.

[2]李剑锋,晏瑞英.医院药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4):30.

[3]宣庆生.加拿大食品药品管理体制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6,6:63.

[4]李翔,邵蓉.优良药房工作规范是药学服务的保障[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5,5(3):317.

[5]陈利,陈科力.当前基层医院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传统医药.2011(01):111-113.

[6]宫淑秋,接明军.基层医院中药饮片使用情况浅析[J].山东医药工业.2002(02):120-123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基层医院;病房管理

随着医疗在社会上的重视度和医院护理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展,许多年轻护理人员进入临床工作,但由于年轻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处理问题和情况的手法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护院的护理效果和医院的声誉,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生命安全,所以,本文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和一般护理服务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来对比,得出两者对基层医院病房管理的意义。病房管理指的不仅仅是医疗、护理等技术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同时也包括行政、生活等管理,是一项细致而艰巨的任务[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15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病房管理,从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调配、工作态度、工作流程包括病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将实际考察情况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在患者出院前一天,让患者填写护理人员护理情况满意调查表和对医院管理的情况满意调查表,帮助分析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一般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病房管理中的区别和意义。

1.2 方法

1.2.1 自我评价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服务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首先从制度上来说,实行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制度,对每个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定期的职业知识培训,形成严格的考核制度,将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技术水平、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形成量化指标,每阶段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其次,从护理的理念上来说,要定期在科室内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职业的认识,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提升自身的修养,深化基础护理并强化护理的专业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排班,优化工作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1.2.2 病人对护理人员的评价

在病人出院前一天让病人或其家属填写护理人员护理情况满意调查表和对医院管理的情况满意调查表,包括住院期间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技术水平、巡房情况等等,每季度统计一次,综合分析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详见表1、表2。

2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主要是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以最大的限度为患者做到一切能够做到的服务,使家属能够放心将患者交给护理人员,降低病房的陪护率,保持病房里的人员流动,给患者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主动为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需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合理运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及物质资源,合理调配,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优化护理体系,将工作量化,形成完整的护理考核制度,为护理的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基层医院病房管理的角度来看,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现护理责任制度,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便于对病房的管理,使医院能够真正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使护理人员全面、高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深化护理专业,提高护理部门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基层医院对病房管理的压力,强化护理的基础职业素养,减轻病人及其家属的身心压力,同时也满足了病人准求被尊重、享受公平的心理要求,让病人在基层也可以享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2]。

参考文献

[1]梁香丹.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2012,20(2):174-176.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

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是指接收各类严重病危的患者,运用监护和抢救仪器,集中性地对病患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1]。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接收重症患者并给予集中性治疗的单位,处于医院的核心位置,与麻醉科和手术类科室相连。重症监护人员是医院的核心骨干且素质较好的医护人员,由多名医师、主任和护士组成。重症监护主要包括一般监护和特殊监护两种,一般监护是指用仪器监护患者的基本生理技能(心跳、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特殊监护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2],采用不同仪器和手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本文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88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88例,其中男41例,女47例,年龄0~28d,平均13d。临床病症包括:高烧不退、败血症、极低体重儿、休克等重症疾病。

1.2不安全因素

1.2.1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不到位 这个因素会导致出现医疗安全事故等情况。新生儿护理对于医护人员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而且工作强度较大,经常引起紧张、焦虑等不安的情绪。目前,重症病房新生儿护理人员存在以下不足[3]:①作风不严谨,服务不到位,缺乏与家属的基本沟通,导致家属情绪不稳定,阻碍护理和治疗的正常进行;②技能操作违反规定,工作不到位,新生儿是一类特殊的群体,配奶、喂奶、换尿布等各种操作要求较高,容易造成意外和事故的发生;③配药、用药等未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操作,对病情的观察不到位,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④工作量较大,导致责任心不够,情绪紧张和焦虑,无法胜任高强度的护理工作;⑤打针、注射等操作技能不到位,引起患儿生理不适甚至缺氧等事故发生。

1.2.2病房治疗环境嘈杂、凌乱,管理不到位 重症监护室的仪器包含呼吸机、供氧机、心电监护仪、空气压缩机等仪器,病房含氧量较高,易发生漏电、火灾[4]等重大事故;同时,由于人流量较大,治疗环境嘈杂且凌乱,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1.2.3出入院交接不到位,病例书写不规范,阻碍治疗的正常进行 许多新生儿重症病患是由普通病房转入,家属对于病情的了解不全面,因此如果医护人员在入院交接时不到位,容易留下治疗安全隐患;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的护理文书和病例书写不规范,医生无法根据病例进行病情的判断和治疗,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造成出院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1.2.4重症病房管理制度不到位 职责和责任规定不明确,无法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医院由于管理制度制定不明确,未贯彻"责任到人"的制度[5],同时,医护人员无纪律和制度规范,出现工作怠慢、态度和服务不佳的情况出现,引起家属的不满和投诉等。

1.3预防措施

1.3.1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培养医护人员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以冷静和温和的态度进行治疗。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爱心和责任心教育,增加与家属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氛围;②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进行护理,尤其是注射、配药和洗澡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操作,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反应进行急救措施;③配置充足的人手,减轻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的精神和身体压力,帮助排解不良情绪,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④定期对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制定考核奖励制度,督促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学习等。

1.3.2严格管理重症病房的环境 对于供养机等大型机器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病房内进行出现明火等易燃物,手机、收音机等电子设备必须处于关机状态,防止辐射对仪器的干扰[6]。对于家属的进出进行严格管理,控制重症病房的人流量。

1.3.3出入院交接到位,规范文书书写的规范 重症病房医护人员在接收患儿时,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确定病情程度;在治疗过程中,严格规范文书的书写,配合医生对病情进行判断和分析;在出院时,详细和家属讲述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1.3.4制定严格规范的重症病房管理制度 明确医护人员各自的职责和责任,起到监督的作用。在病房内设置24h监视器,贯彻"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进行现场事故的解决和管理,维护良好的治疗环境[7]。

2 结果

88例重症病房监护患儿,有4例因病情较为严重治疗无效而死亡,其余84例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基本生理机能恢复且无并发症和副作用出现,观察48h后转入康复病房进行治疗。在留院观察7d无恙后,痊愈并办理出院手续。

3 结论

本文采取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预防措施配合治疗,结果表明:除了4例患儿因病情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他患儿均脱离生命危险,并且无临床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经过观察后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出院后日常生活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监护病房存在的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应当及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以降低重症病房患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郭香芝,张春燕,赵国霞,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26):6372-6373.

[2]张雪.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6(34):210-211.

[3]缪二梅.新生儿护理安全的防范与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4(5):521-522.

[4]文海燕.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2013,11(11):762-763.

[5]孙秀红.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9):219-220.

[6]金汗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68.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生儿无陪病房;病房管理;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89-02

新生儿抵抗力低下,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功能差,而易发生感染,因此在无陪病房加强病房管理,预防院内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和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

1.优化病区布局与环境:新生儿病房建筑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病区面积小,患儿多,床位密度高,病房床间隔小等,缺少空调换气设备,病房通气性差,是造成空气污染,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极易造成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皮肤感染。在优化病区布局时要科学布局,严格分区,在病房功能分母亲哺乳室、出入院处置室、医务人员更衣室、值班室等非限制区在最外侧,医生办公室、治疗室、配奶室等半限制区在中间,新生儿室、沐浴室等限制区在最内侧,设置隔离病室病区,水龙头应采用感应式、脚踏式开关,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新生儿室实行全封密式管理,做到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温恒定在24~26℃之间,湿度在55%~65%之间。新生儿室要备有快速手消毒液供再次擦手消毒用。

2.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监测项目。建立健全了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病房查房制度、新生儿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病区探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及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评分标准等,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对院感工作的认识。每月监测物体表面(暖箱消毒前后、奶具、监护仪等)、工作人员的手、一次性物品、做空气培养等,如发现不合格者,找出原因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再次进行监测,直到合格为止。室内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体检一次,每三月进行一次咽拭子和粪便培养。

3.探视制度规范.有报道,母婴室探视前、后10分钟的空气培养合格率分别为76.67%和16.67%,表明探视后空气污染严重,增加了外源性机会感染的发生率[1],因此必须规范探视制度。直接探视时,为了减少患儿医院感染的风险,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探视模式,本着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原则,针对患儿不同病情阶段和生理状况,确定绝对谢绝探视、按规定探视、有条件放宽探视等多种模式。如病情危重,则要求家属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床边探视,严格控制直接接触,多看少动。对不能母乳喂养的患儿原则上以看为主,尽量减少触摸。对不同探视对象及父母健康状况规定不同的接触程度,为减少抱出患儿探视的被感染机会,要求探视者探视前洗手、戴口罩和鞋套,穿隔离衣,探视人员主动遵守病区探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使其自觉在患病期间不探视,主动配合遵守医院探视管理制度。

4.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清洗干净后熏柜消毒后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一巾,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暖箱,蓝光灯每日消毒液擦拭,严格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前,后做细菌培养,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内的水槽每日清洗后,更换蒸馏水。

5.加强基础护理。医务人员的手是造成院感的重要途径,医务人员的手可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间接传播流感,肠炎等感染性疾病的病菌,洗手是最简单、方便、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院感的重要措施,规定医务人员每次检查、治疗、护理前后,出入感染病室,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时均要洗手。新生儿每日沐浴,保持皮肤的清洁,特别注意观察颈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等,预防臀红,每次大便后用柔湿巾擦洗干净,保持皮肤干爽。口腔护理时认真观察口腔黏膜有无破损,霉菌感染等。气管插管,胃插管,中心静脉置管,雾化,都是抢救危重患儿的必要措施,但操作过程中极易造成气道黏膜损伤,胃液返流等现象,增加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有报道,36例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中有8例(22%)发生气管感染,而在612例未插管的新生儿中有97例(1.7%)发生感染[2]. 对呼吸机等侵入性治疗装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新生儿出院后做好终末消毒。

6.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极易导致患儿体内的正常菌群紊乱,各种条件致病菌得以繁殖,出现菌群替代现象,继发二重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机体防御屏障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坏,增加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机会。

综上所述,做好医院病区的科学布局,严格分区,综合消毒管理工作,规范探视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发现问题后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这是搞好医院感染工作的关键。我院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等综合管理,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任丽茹,吴晓梅.加强母婴同室探视陪伴管理减少医院感染[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6):355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产房护理; 安全因素; 风险管理; 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健康观念的强化,生育安全以及医疗保健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产房护理安全作为衡量护理效果的标准之一,是孕产妇选择医疗机构的重要指标之一[1-2]。由于产房工作具有其特殊性,患者病情急、变化快、风险高,尤其是初产妇心情焦躁,极易发生风险,导致医疗纠纷。如何提高产房护理安全是目前医院管理的研究热点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01年2月-2011年3月影响产房护理中的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护理纠纷共250例,病房安全237例。

1.2 研究方法 由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为领导,全部产房护理人员以及院中层领导共同参与,对产房安全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产房管理的安全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护理安全因素分析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服务态度以及专业操作水平缺乏规范,在护理过程中经常发生护理安全,经分析护理安全因素中,管理制度不合理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7.2%,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详见表1。

2.2 病房安全因素分析 用电、防火以及防盗是病房安全的三大重要问题,2001-2011年的10年间共发生病房安全问题237例,经分析,擅自使用电器、房间内抽烟以及出入不锁门等。病房安全因素中,房间内抽烟所占的比例为48.9%,明显高于其他因素,详见表2。

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本院自2011年4月起逐步在产房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极大降低了产房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产房护理的安全性。

3 管理对策

3.1 改善管理体制

3.1.1 建立特色的风险管理制度 产科属于高风险科室之一,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产科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特色风险管理方案是提高产房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产房缺乏特色有效的管理制度,已有制度不完善,缺乏执行力度,缺少护理人员定期业务培训、科室设备物资无明确管理,缺乏针对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的应急预案,对待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消极应对制订详细可靠的应急预案,明确产房人员的护理职责,合理化排班,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3.1.2 定期进行护理人员培训以及考核 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改善护理人员对自身职责的完成质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1.3 加强护理文件的记录和管理 要求产房中专人(通常为助产士)及时准确详细地记录整个产程,并在病历中保存产后和术后一般护理记录。同时创建新生儿护理记录,详细准确记录新生儿喂养、排便、睡眠、体温等情况。

3.1.4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文明用语,对待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态度诚恳,注意维护医护合作关系,加强主动沟通意识,运用语言沟通方法以及技巧,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友好沟通。

3.1.5 加强心理疏导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护理人员对于心理护理重要性以及技巧的认识,在护理工作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消除消极心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心理疏导的学习有利于环节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压力,改善工作心态。

3.1.6 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发现新的风险因素,并制定详细的应急方案,在工作中段更新完善管理制度。

3.2 完善病房管理

3.2.1 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思,在入院时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在患者要离开病房时及时提醒锁门,携带贵重物品。

3.2.2 张贴病房安全管理条例 在病房内贴示安全管理条例,禁止使用家用电器,禁止在房间内抽烟,通过教育、罚款等方式加强执行力度。

3.2.3 护理人员加强巡视 护理人员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对违规现象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房间内无人且没有锁门的病房及时上锁。

4 讨论

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不断升高以及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风险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3-4]。产房是迎接新生命的主要场所,由于孕产妇特殊的生理状态,并且直接影响母子二人的生命安全,产房已成为医院安全风险中风险性最高的科室之一,目前关于产房风险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以及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5-7]。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通过对常见风险事件制定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应对护理风险事件的管理理念。风险管理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且通过评估制定针对性应急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产房的护理质量。有研究发现,护理风险管理具有以几个下优点:(1)改变传统应对突发事件的消极处理方式,面对护理不安全事件有较为完善的应对措施来应对;(2)明显改善了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了护理操作以及护理流程,明确护理职责以及范围;(3)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凝聚力以及工作积极性,促使护理工作得到了更加的完善;(4)护理风险管理通过不断总结更新安全隐患,有效提高了医护工作的安全性[8-10]。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能够明显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安全性,是较为科学安全的产房护理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郑雪吟,厉跃红,张锦玉.产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杂志,2009,26(11):7-9.

[2] 尹慧贞.临床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7,1(1):88-89.

[3] 陈雪霞.风险管理在产房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海南医学,2010,21(14):155-156.

[4]林淑燕.风险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46-47.

[5] 龚静亚.房护理安全与防范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8):4025-4026.

[6] 何利琴.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55-56.

[7] 杨丽平,王芳.产科安全穗患因素与防范措施[J].家庭护士,2008,6(80):2330-2331.

[8] 孙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9):57-58.

[9] 陈慧,周倩.产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隐患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06-107.

[10] 李艳明.基层医院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47-148.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柔性管理;精神科护理;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237-01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格化管理,主张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将提高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作为管理核心,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实现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目标。

1.建立科学规范的柔性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柔性管理的特征是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正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软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有了柔性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青年的个性,青年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制定柔性规范的关键是要形成以共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病房管理文化。用这种文化来沟通青年的思想,融合青年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青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集体联系起来,自觉地为集体目标的实施而协作进步。制度建设是属于有效载体,具有明显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规范执行方面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加强制度建设,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首先在病房内部成立相应的医疗护理质量考核组,做到天天有自查,周周有总结,奖罚分明。在此基础上,我们经过多年探索,逐渐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效益、三化、四点、五个一、六做到”的管理模式。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一个中心);狠抓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两个效益);物品放置规范化,技术操作常规化,日常管理制度化(三化);工作量大一点,步子稳一点,管理严一点,效益高一点(四点),一切服务要优质高效,一切治疗护理场所要为患者开绿色通道,一切诊疗费用要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出发,一切工作行为要规范(五个一),做到执行院纪院规,做到在岗1min负责60 s,做到努力钻研业务技术,做到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到在困难面前脚踏实地,做到不贪、不沾、不捞、自觉拒腐,廉洁奉公(六做到)。这套管理模式的运行,全面提高了服务质量,保证了病房各项工作目标的落实。所以制度创新是建设柔性病房管理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创新和实践相结合,制度刚性和管理柔性相结合,把组织精神、管理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动力和自觉行动,渗透到管理过程的细节之中,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增强执行的软约束力,促进病房管理升级。

2.运用柔性策略,抓病房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1精神病患者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很多患者在各种妄想观念的支配下,兴奋躁动、伤人毁物、肇事肇祸,有的甚至千方百计地自杀,有的会处心积虑地袭击他人。首先要将安全管理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实行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新入院患者实行严格的安全分级,一级护理、病情危重以及三防患者24 h时刻不离护士视线,上厕所也要有人跟随;实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新入院患者及前来探视的家属,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杜绝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每天利用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的时间搜查安全隐患,重点安全查房,对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病房安全制度执行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柔性策略,来接触、治疗和护理患者。

2.2主动关爱勤沟通 在管理中,不仅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还要对患者倾注爱心,多与其沟通交流。医务人员要理解、关心、爱护患者,尊重患者人格和权利,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患者排忧解难,使患者与医务人员在一起感到轻松、自在、易交往,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暴露内心情感,诉说病情;医务人员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护理。

2.3主动关心送温暖 工作中要时刻把患者的疾苦、冷暖挂在心上,并作到患者痛苦时,向前问候,适逢生日的患者,为其举办一个简单生日宴会,让她们体会到家庭般的温馨,使她们积极配合治疗。经常组织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其住院生活;同时为患者多创造锻炼恢复社会功能的机会,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2.4主动交流、解决问题 在管理患者过程中,应经常与患者交心、谈心,了解患者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尽最大的努力及时帮助,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住院。

总之,管理者要与组织成员建立一种既有一定威信,又不分职位高低的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一种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微笑面对面的情感关系。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理解。只有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青年的工作积极性就能最大地调动起来,各项工作就能顺利地开展,就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能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

3.运用柔性管理中的激励策略,提高青年的综合素质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具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针对青年渴望成才的特点,管理者应善于发现青年的优点,给他们机会和空间表现自己,对于工作完成好者,在公共场合及时给予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断为其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自我实现机会,不断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使其更加努力工作。比如我们病房同时成立了/青年读书小组、/计算机技能操作小组、/技术操作比赛小组,医生中开展/病历、处方书写达标竞赛活动,护士中开展/护理病历和技术竞赛活动等多种活动,每月评选/岗位明星、/技能操作能手。并给予挂牌和张榜公布,每年年底评选先进工作者,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通过运用激励机制,形成人人争当岗位明星,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青年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服务质量和病房业绩的整体提高。近年来全病房医护人员共撰写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10余部,有三项科研论文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并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级理论成果三等奖。通过运用柔性管理,有效地推动了病房各项工作的开展,管理水平登上新的台阶,提高了青年职工的职业素质和思想素质,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形成了学技术,学先进的风气,使病房医疗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及服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世茹. 浅谈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J]. 全科护理. 2009(03)

[2] 刘德春,马起群,赵翠辉,蒋霏霏. “五常法”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08)

[3] 杜凤英,张建专,李娟. 浅谈精神科护理管理[J]. 临床医药实践. 2010(03)

[4] 李红,朱映梅. 人本管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0(05)

病房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生儿;安全隐患;预防性护理;应用研究

我院在分析了护理安全隐患基础上,制定了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中,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分娩的125例新生儿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74例,女51例,日龄在3~18d,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5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监护人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平均日龄(10.4±2.1)d,胎龄6~42w,平均胎龄(38.9±0.5)w,其中足产儿63例,早产儿5例,分娩时体重(3.18±0.24)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12例,母婴同室新生儿56例,对照组57例,男34例,女23例,平均日龄(11.2±1.9)d,胎龄在37~41w,平均胎龄(39.6±0.6)w,其中足产儿55例,早产儿2例,分娩时体重(3.29±0.23)kg,无陪护病房新生儿8例,母婴同室新生儿49例,两组新生儿及其护理人员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安全隐患分析 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具体安全风险因素包括:新生儿因素,新生儿无语言表达及自我保护能力,加上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出生时伴有疾病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1];护理人员因素,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差、防范意识不足、设施设备操作不熟练及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均会诱发安全事件,责任心和防范意识是预防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只要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有效预防安全事件发生[2]。

1.3护理方法 我院制定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新生儿护理人员学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操作技能、设施设备使用、护理文书书写及病房管理等,通过不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职业水平;加强基础护理质量,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如消毒隔离、新生儿喂养等制度,对于母婴同时新生儿还应指导家属如何开展新生儿护理,教授家属如何喂奶、沐浴等,确保在以上基础护理过程中新生儿不受到伤害;加强院感护理,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并发症[3],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隔离消毒制度,接触新生儿分泌物、排泄物等时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定期进行病房空间监测,必要时可进行空间消毒;护理人员减压疏导,有利于减少工作差错和安全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新生儿护理过程常见的安全事件包括腕带遗失、床头坠落、感染、护患纠纷、红臀、发错药物等,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包括技能操作、病房管理、健康教育及文书书写,根据观察指标优劣将其分为优、良、差三类,并对比两组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护患沟通等,根据调查结果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类,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医学软件SPSS16.0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当统计值P

2结果

2.1两组护理安全情况及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1例,院内感染1例,红臀1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4.4%(3/68),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腕带遗失3例,感染1例,床头坠落1例,红臀2例,护患纠纷3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7.5%(10/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8.2%(60/6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5.4%(43/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及护理缺陷,属于医疗机构中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新生儿病房多为无家属陪护病房,更衣、沐浴、进食等基础工作多由护理人员完成,因此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高、责任重大,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质量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率则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在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菲菲.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27(12):348-349.

[2]孙勤.新生儿病房潜在护理安全隐患与其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0):321-322.

上一篇:酒店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应急管理制度范文